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4:16:11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学科前沿;创新能力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中提出要“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不过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办委托高校进行的多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最集中、最普遍的问题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较差。[1]作为研究生培养基础环节的课程教学,其教学质量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到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的塑造和培养。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前沿性课程开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课程内容质量的突出问题,也无法满足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前沿性课程需求。[2] 因此,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既有助于科研与教学互动,且能促进研究生的科研参与性及提升研究生创新水平和发挥研究生在科研中的作用。

二、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的必要性

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旨在介绍学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研究理论成果和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等,紧跟学科前沿动态,主要以专题形式开展教学。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前沿性,体现学术上的前端性和创新性,当然,由于是学科最新的或前沿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些理论知识不一定都是成熟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也因为是该学科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中表现出的新动向或是新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因此能够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还能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对创新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3]但当前高校研究生课程存在教学本科化倾向。这种倾向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浅显。“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对我国6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调查显示,我国研究生课程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课程精深度需求,课程内容浅显;硕士生课程“本科化”倾向、博士生课程“硕士化”倾向仍较严重。[2]研究生专业课程与本科课程教学内容存在重复现象,内容陈旧,一定程度上与本科生课程内容没有质的区别,很多报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认为自己在研究生课程阶段收获不大;也存在有教师在授课内容上,未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的衔接关系,课程开设随意性极大的现象。[4,5]

二是课程内容前沿性较弱,不能及时反映学科学术前沿成果或新问题。“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与建设研究”课题调查数据显示,约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一般”、“较弱”或“很弱”。[2]课程前沿性学术内容不足,缺乏引领学术方向的内容。研究生的课程应体现学术研究的探究性,体现知识的学术性特征,它与本科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教学内容的深刻度和前瞻性,应该是值得研究生去质疑、探索和创新的课程内容。

三是教学方式本科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使得研究生课堂从小班课变成了大班课,教学方式变成了满堂灌,研究生课程还停留在灌输、知识讲授为中心,而缺少了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独立性思考、批判性讨论、创新性建构、复杂性研究等方法论很难融入课程教学中,研究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根本得不到激发。[4]即使有学科开设seminar课程以促进研究生参与讨论,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及教师的课堂组织不力,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表现出重教学组织形式,轻教学效果的现象。从考核形式来看也存在本科化倾向,研究式课程还在采用本科生常用的单一的笔试或期末论文,也难以体现对研究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总体来看,研究生课程的改革关键在于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前沿性、创新性和研究性,自然就会在精深度上与本科生区分开来,而教学方式与内容相统一,就需根据内容的研讨性质,相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及探索式等研究式教学。

三、研究式教学设计

目前在研究生学科前沿课程教学模式上比较多的高校是采用学科前沿讲座的形式,邀请本校知名教授或校外知名学者通过做报告讲座讲授与学科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能够使研究生了解所在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了解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开阔学术视野,培养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不过这种学术讲座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存在几个问题。一是这种教学活动由若干专家学者组成,由于主讲人研究兴趣各不相同,讲座主题可能跨度很大,系统性明显不够;二是主讲人非本学科教师,除了讲座期间,研究生难以与其进行深入学术交流和探讨;三是学习效果难以衡量,主要是主讲人单向传授,与学生间很少存在教学互动环节,研究生们听完讲座后吸收消化的程度无法检验;最后就是难以考核,如何对学科讲座活动构成的课程单元进行考核,目前有的学校是要求学生撰写听取所有讲座后的心得体会或总结,很显然这种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因此,在开展前沿讲座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需要探索更为适合于研究生培养的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教学模式,即以学科教师为主体的理论专题课程设计。

1、教师的要求。专题式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论内容,不仅要告诉学生理论的内容,还要告诉他们理论产生的背景,在现实的应用和效果,以及对未来应用前景的预测、探究等。对一些热点、焦点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不仅要描述其产生、发展,还要分析其根源,揭示蕴涵在其中的规律性。[6]因此,对学科前沿理论课程教师的学术水平具有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对所在学科领域前沿理论与技术有深刻的了解,也要能够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且本身也要有较深的学术造诣。

对于各学科研究生培养而言,一方面根据本学科学生需求设计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可能更具有针对性,更易产生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以学科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设计,也有助于学科的发展和整体科研实力的提升。

2、专题的选择。实行学科前沿理论专题研究式教学,教师固然重要,但专题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好的理论专题不仅要符合教学要求、培养目标,更要反映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还要体现学术性、前沿性、系统性、连贯性、精深度甚至趣味性等,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紧密联系实际,一些实际问题可融入相应的专题。以学科教师为主体,根据学科设置的研究方向、学科研究进展、学科研究热点、难点或疑点、焦点和存在争议的问题、研究方法等进行集体讨论,选择设计和组织专题内容。

3、教学的方式。与专题内容匹配适宜的教学方式应能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由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式教学方式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前沿文献选读专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所在学科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分析论文的创新性,学习研究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和学术鉴赏力。或者将专题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结合,由学生自选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论文,课下研读后到课堂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学生逐一讨论论文的结构、写作思路、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价值和不足之处等问题。经讨论过后,可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疑问由学生自行继续查找资料,就某些观点和见解进行充分论证后,到下次课堂上继续汇报和讨论,这不仅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还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以及学术鉴别等能力,也使学生比较顺利地过渡到毕业论文写作环节。

当然,由教师主讲的前沿专题也同样可以组织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展开资料查阅和论证过程,使学生成为进行科研的主体。另外,教师也可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作为专题设计,让学生参与其中,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

4、考核的方式。既然是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考核就不能采用传统课程考核方式,应着重考察研究生的学术科研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专题课程学习以研究生为参与主体,重在考核平时,如课堂汇报的质量、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问题论证的深度等,在总评中的比重可以达到50%,期末考核中则可灵活安排,如就平时课堂上提出的某一问题,做出研究计划,或撰写文献综述,或开展一项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等,可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也可分组合作完成。

[参考文献]

[1]燕京晶. 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以现代创造力理论为视角[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张广斌, 陈向明. 研究生课程内容研究:价值、选择与组织——基于我国研究生课程现状调研的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10): 23-30.

[3]张乐勇, 王学彩, 殷述广. 开设研究生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的必要性与组织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S1): 54-56.

[4]于忠海, 赵玮芳. 研究生课程“研究性”弱化归因及其改进理念和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4):34-38.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2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在我国长达2.2万公里的沿边开放地区,分布着众多的边境城市,这些城市既是我国内陆边境地区国土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的据点,也是对周边国开放的窗口,当前崭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沿边开放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了带来了相应的新问题,积极探讨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新问题及相应对策,无疑对促进沿边开放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考察 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发展未能与全国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影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不便 、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下。 “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城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放开发潜力、发展力的区域和城市。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规划目的 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合理布局项目,主要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 与计划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发展服务也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 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发展问题) 规划背景 影响因素 单一性、封闭型 复杂性、开放性 把握因素的程度 确定性 不确定性 对象主体 政府与官员 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 城市建设投资渠首 国家投资(目光向上) 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 土地利用制度 主要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 有偿使用 规划核心内容 行政手段为主 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 规划措施 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 沿边地区城市发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发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城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发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问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 二、问题审视 问题之一: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 长期以来,边境城市建设还未能统盘考虑,诸城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 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发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发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 体效应;由于边境地区开放较晚,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落后,边境城市实力较弱,一般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城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发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城市”、 “商贸城市”、 “农副产品加工”城市等。 问题之二:城市规划与发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 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发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集效益,不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虽然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城市交通对策等大城市问题提前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小城市)出现。 问题之三:重开发区轻老城区 尽管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不少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发区热问题不少。 问题之四:影响规划的不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 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边境城市规划与发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不定性,作为计划的继续和深化的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已不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方领导满意,双能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方案。 问题之五:缺乏城市特色 近年来边境城镇的建设一哄而上,在缺乏城市设计与风貌景观总体规划控制的情况下,千楼一面众城一面的现象大有一发展不可收之势,边境城市缺乏特色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创造陶冶居民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问题之六:技术落后,规划方法陈旧 由于,缺乏设备、资金、人才等因素,致使边境地区规划在理论、方法、技术仍沿用50年代以定性设计为主的状况,已远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急待解决。 问题之七:规划缺乏民众参与 当前边境地区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领导与专家规划,以人为主题的规划思想在边境地区刚刚传播,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城市规划意识差。 问题之八:忽视对应国家对应城市的研究 知已知彼能战而不殆,但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对对方城市的必要了解,因此不利于与对方城市取长补短的发展有机联系。 问题之九:缺乏对国外边境城市规划的系统研究和引以为戒 国外边境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为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所借鉴,但目前掌握资料少,难以借鉴参考。 问题之十:土地基本无偿使用与土 地有偿使用的盲动性。 当前沿边开放地区城市土地基本上所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城市用地分等定级和控详工作普遍尚未全面展开,但土地有偿出让“试点”工作却已纷纷开始,土地的有偿转让已出现很多问题。 三、对策思考 对策之一:我国边境长2万多公里,边境城镇建设发展的个性大于区性。地域性即是边境城镇得以存在、发展的个性。 如以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为例,强调宏观的区域分析,应着眼边境地区开放地区对内与全省、东北经济区、全国,对外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世介经济地带之间的宏观地域关系,摸清边境城镇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特点与优势,如边境口岸城镇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有陆路、水路之别,陆路中双有铁路

、公路之分,其历史基础与现状态势、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与口岸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对比等分析论证,才能明确口岸城镇的地域分工,邓其在不同层次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及应该承担的任务,明确其吸引与辐射的腹地,为合理确定或调整口岸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提供切实的区域依据,为口岸城镇开发、建设在南联北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制定,进而避免与诸多口岸城镇在发展项目 上雷同或一哄而上,避免造成盲动的损失。 对策之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 妥善处理好边境城镇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为中心,创造市场发育的规划软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双要节约土地少占良田,还要积极控索土地及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边境城镇规划成为边境城镇成长发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指南书和科学兰图。 其次,要为边境城镇居民和到边城从事经营活动的客商规划创造一个工作、生活、游息都方便 、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不断满足边城人民随着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点、线、条、块、面有机联系的绿化生态系统,从而使边境城镇成为能予防减少和克服环境污染、促进边境城镇和区域经济、技术、生态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健康城。 对策之三:强调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协同好老区和新区的关系 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城镇在老区改造和开发区(实质是新区)建设上都存在着新问题,老城区挖潜改造的潜力和步伐与新区拓展应因地制宜按着《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准绳,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土良田的占用,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对策之四: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 强调弹性规划与设计,处理好影响边境城镇发展的多情景问题,是边境城镇规划适应并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边境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着的不定情景,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再如双边国家价值观不同、将导致对合作与开发认识上的难以统一,开发问题单方难以确定,因此这些变化对规划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 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境城镇规划在人口、用地规模的预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贸有余地保持活性,尤其是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镇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边境规划期限与实施程序上,应灵活贯彻《城市规划法》及有关子法,规划不一定绝对按20年、5年、近期考虑,而是按目标体系的展开,因时制宜分期滚动实施。 对策之五:因地制宜,创造边境城市特色与风貌 着眼边境城镇所在的微观地域,处理好边境城镇的规划、发展、建设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关系,因地制宜,挖掘文脉,继承和发扬光大已有优势;进一步创造边境城镇的特色和景观风貌。 对策之六:强调科学性、加强技术进步 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运用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定性与定景相结合的方法,是边境城镇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手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在信息储存、统计分析和辅助设计等方面有了新开拓边境城镇规划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演技榔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提供实证。为此边境城镇规划,首先要在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建立边境城镇规划设计、管理、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 应在实践中控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边境城镇发展规律的实际操作方法,丰富和完善边境城市规划工作系统,以满足边境城镇规划为市场经济发展超前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及时的反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有关因素对边境城镇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提高边境城镇规划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以过程规划和跟踪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 应构造边境城镇规划的方案库,应强调多方案比较和综合平衡,以优中选优的原则适应多情景因素变化和有备无患观点。 对策之七:建立民众参与机制,创造参与环境 多创造民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民众参与强化社会民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边境城镇规划至关重要,世界许多城市的调查表明,若市民存在较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则规划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将十分顺利,反之,则给规划及实施带来麻烦,甚至会拖延或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 强调公共参与,发挥共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普遍性的需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到“公众主动参与规划,规划必须公众参与”是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迫切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和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边境城镇规划的意识,应注重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规划决策和规划编制者应进一步扩大边境城镇社会先遣队是层及热心边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的公众参与面,采取协商对话等多种途径主动接纳公众的参与;其次,应贯彻《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规划透明度,形成宽松和谐的规划环境,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精神;第三,应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训,使公众自学更新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未来观念、深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参与的科学性。 对策之八:强调宏观与微观对接与对等,主动为开放服务 强化对接性,是适应边境城镇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适应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长远需要。 首先应是宏观战略上的对接。沿海特区和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圳与香港对接,珠海与澳门对接、厦门与台湾对接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因此编制边境城镇规划,应首先考虑我方边境城镇和区域所面对的

对方城镇和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战略,如绥芬河等边境城镇所面对的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确定了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为目标的“大海参崴规划”,因此在编制绥芬河市总体规划时,如不考虑与之对接的战略,则难以从地域综合协调的角度谋划绥芬河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与发展。 其次是微观建设上的对接。俄罗斯非常重视边境城镇的建设,黑龙江省黑河、抚远、饶河、虎林等市、镇结应的俄罗斯城镇在人口规模、城镇建设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我方,这是涉及到国家形象的大问题。因此从国格心理角度出发,我方的边境规划建设水准起码与俄方边境城镇相对接、对等,可见加强边境城镇规划的微观对接研究,对提高我省边境城镇的景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策之九:强调借鉴性,以国外边境城镇规划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边境城镇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经历,为我国边境城镇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避免走弯路,应在充分的比较和借鉴中探索一条具有沿边地区特色的城镇规划模式。 例如,美――墨边境地区已形成一个潜在的、爆发性的国际性城市化地区。美――墨边境成对的城市中心或“孪生城市”的增长,被称为“国际化共性现象”,是典型的沿边城市的增长到一定阶段后,边境地域逐渐一体现化且已加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在此过程中边境城镇既发挥着积极作,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以便 超燧指导我方边境城镇与对方边境城镇“共生”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科学预测边境城镇的未来提供研究背景。 对策之十:树立土地经济价值观念,加强控制性规划工作 应尽快转变产品经济观念,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要考虑城市土地的区位、使用性质、进行分等定级,在控制详细规划工作中加强经济测算为广辟城市建设资金渠道,增强城市发展“造血功能”奠定科学基础。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工作,是国家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经济部分,本文有关问题的探讨仅系浅议粗见,只期对增加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工作的有效性而有所启示,限于时间、水平,本文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有关专家指正。

[1]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质量;粮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9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在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架构完整的理论体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科学、合理地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然而,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却十分短缺,补齐粮食行业人才短板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可知,2000—2019年,围绕粮食经济相关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研究生年均约为200名,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面对粮食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日益凸显的供需矛盾,南京财经大学在2011年设立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并于次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累计向政府机关、粮食企业、金融机构及高等院校(读博深造)输送毕业生55位。

本文主要以南京财经大学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主干课程为对象,分析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目的是下一步更好地完善和修订研究生课程体系,并且为其他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决策参考。

1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课程性质,本文将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划分为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具体课程目录见表1~表2。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5)》)中,学位课共7门,学分合计20分。2019年,学校对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在《南京财经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以下简称《培养方案(2019)》)中,学位课共8门,总学分较之前增加了1分,为21分。通过对比发现,《培养方案(2019)》对学位课的课程名称进行了较大调整,“三高”改成了“三中”,删除了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增加了产业经济学和现代流通经济学课程。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2019)》中有较大变化,新增了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删除了资本市场与公司分析、跨国公司组织与战略、市场与流通理论等课程,保留了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等课程。

《培养方案(2015)》和《培养方案(2019)》均规定,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应修总学分为48分。也就是说,不计算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综合英语等)、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的学分后,研究生应修满专业课学分约31分,相当于14门课程(其中专业选修课6门)。

从《培养方案(2019)》的修订可以看出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重视学科基础。“三中”课程、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流通经济学是从事粮食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的必修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二是注重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是指对数据具有敏感性,能够有效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整理和处理数据,并对结果具有批判性分析的能力,是信息搜集能力和数据统计能力的延伸和拓展[2]。三是强调课程和研究方向的关联性。例如,粮食经济学、中外粮食经济专题、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粮食文化与社会实践等课程无不与该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相一致。《培养方案(2019)》中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粮食经济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课程结构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对应用经济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要求为具备扎实、全面的经济学基础与专业知识,规范严谨的学术训练,能够及时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具备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针对现实经济问题能够开展实地调查、设计严谨方案、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具备检索和研读本专业经典和前沿文献资料的能力;具备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显然,当前的课程结构在厚基础、博前沿、重能力等方面仍有待完善,例如缺少关于社会调查实践方面的课程。

2.2缺少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

作为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校,目前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学科发展要求从以往的高度分化转向交叉融合;知识生产要求从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问题为导向;人才培养也要求从以往的专业教育转向跨学科教育。基于学科交叉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已然成为现代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教育思考和行动先导[3]。当前,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自主开设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容易使学生的学术视野受限,缺乏诸如公共政策分析、粮食工程与科技、食物营养与健康等选修课程,难以針对不同学生的研究兴趣及特点提供教学指导。尽管《培养方案(2019)》允许研究生选修学校其他学科、专业的选修课和专业课,但总学分不能超过4分。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历届学生也很少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2.3缺少国内外前沿文献选读课程

在目前的培养方案中,仅有1门专题课程,并且主要是针对中外粮食经济问题,缺少关于实证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的前沿专题,如效率分析方法前沿专题、食物浪费与健康营养专题等,导致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视野受到很大限制。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使命。培养这两方面能力,不仅要求研究生扎实、全面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在专业或学科领域能够发现新问题并进行学术创新研究。后者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因此,有必要开设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前沿专题课程,这对于研究生学术洞察力和鉴赏力方面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敏锐性,从而使其科研及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3措施与建议

3.1按照一级学科设置专业课程

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隶属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宏观经济学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又包括计量经济学及其他经验分析工具,还包括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按照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培养方案应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原则[4]。课程设置既要有较高的专业基础课程功底,又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在课程设置时应注重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各门课程相互之间的关系。课程之间应相互促进,形成整体。二是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关系。研究生阶段的基础课比例应少于专业课比例。三是课程种类的丰富性。应根据本专业的优秀师资开设课程,比较重要但缺乏条件开设的课程可外聘名师进行讲授,以系列讲座、网络课程等形式进行。

3.2课程设置应强调学科交叉融合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也有助于在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与单一学科相比,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能够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如此,如果研究生不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将很难实现科研创新和突破。跨学科需要各学科围绕共同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科融合,需要由学校统一组织,对相关学院和学科进行协调,构建起相关学科间的合作机制,破除学科间的传统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和专业渗透融合。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4

学术能力首要的方面就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任何一项学术活动,若没有问题意识,将无从下手。学术史上,很多理论的提出,无不与问题意识有着密切联系。许多富有学术造诣的学者,他们的问题意识都特别强。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问题的意识与动力。人类天生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本能,对任何事物、事情、事理都有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不仅与我们理智的好奇心有关,也与我们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感相联系,比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就涉及什么是课堂效率,为什么要提高课堂效率两个问题。一个敷衍、得过且过的人是不会探索这些问题的。

问题发现了之后,紧接着就是问题的提出,即发现的问题究竟是一个怎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提炼与概括。

其次是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能力。文献是深入探讨学术的必要资源。资源占有量的多少与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学术质量的优劣。没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文献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础,我们将会做很多不必要的无用功;有足够的文献参考,我们就能够将学术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更远的地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们才能够看得更远。

文献占有包括两项细致的工作:其一就是文献的收集,其二就是文献的整理。文献的收集首先是查找文献。文献的收集需要很多技巧,否则,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无法找到对自己的研究有帮助的文献。那些学术成就很高的学者,他们往往有很强的文献收集能力,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的必备文献资料。

仅占有文献资料还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文献进行归类与整理。我们占有的文献中,有的是基础性的,有的是前沿性的;有的是拓展性的,有的是辅的;有的是理论性的,有的则是实践性的,等等。因此,如何高效率、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马克思当年为了写《资本论》,在大英图书馆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如果他没有文献整理的能力,恐怕很难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一宏篇巨著。有些研究者占有了大量的宝贵的文献,可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文献整理能力,因此导致文献使用、引用、援引的不当。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文献的整理是一项丝毫不亚于文献搜集的重要工作。

再次,学术能力表现为概念的生成与厘定能力。概念的生成是指从所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之中形成核心概念的过程与结果。学术研究需要以概念为基石。学术史上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家们都是生成与建构概念的高手。这些大师们创造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学术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设自己的学术大厦,这些概念是我们后人理解其深奥学理的门径。

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提出一些概念,有时需要借用和移植一些概念。不管是原创的概念还是借用和移植的概念,都需要进行界定或阐释。这样一来,概念涉及的对象、内涵就明晰化了。通过这一工作,让读者明白这些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当今时代,不少学人往往喜欢造弄一些新词,或者从国外舶来一些概念,动不动就是新名词、新概念、新术语,卖弄自己的学问有多么的深刻,好像别人不懂他的新东西就意味着自己高明。事实上,这些人往往也不知道究竟自己所言说的是什么,有时还会自相矛盾。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概念的厘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术能力的原由。

第四是做出学术命题的能力。在逻辑学中,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把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在数学或物理中,指“要进行某种说明的问题”;在社会科学中,指“比概念更为上位的、运用一组概念而构成的一个特定概念链”。命题是学术研究重要的成果表现形式。

就学术研究而言,仅有概念是不够的。学术需要有命题的支撑。因为命题能够将概念所不能言指的对象说明得更加清楚,指涉得更为明了。从命题出发,我们能够进一步扩展学术的疆域,能够将概念的力量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从而充实、丰盈学术大厦,使之更为坚实,更加辉煌。所谓做出命题的能力,其本质就是指建构一组组将概念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概念链的能力。命题能够使思想得到简练、精到的表达。命题之于学术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精练与扼要能够准确地表达深刻的思想。

在学术思想史上,没有哪位大家没有命题。就教育学来说,实用主义教育大师约翰・杜威在其力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就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影响的命题。如我们所耳熟能详的“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等。这些都是将概念根据一定的意义串联而成的对当世与后世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命题。

第五是设计研究过程的能力。基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假设来设计研究的过程。研究过程的设计,就好比是建筑的设计同等重要。

设计研究过程,首先要设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于任何一项学术研究而言,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都对研究的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方法论作为指导学术研究的宏观要旨,就像指南针或者罗盘一样,能够确保研究进程的准确性。不同的研究领域需要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的研究课题需要不同的方法论;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主体、不同的研究背景等都需要不同的方法论。因此,选择适合研究的方法论对于研究的科学性是尤为重要的。否则,不使用或者盲目使用方法论都会造成学术研究的不理想甚至失败。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5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规模力度的不断加大,沿海地区规划建设的方式方法成为我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门方向。辽宁沿海经济带http://的开发开放带动了辽宁省乃至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成就。因此,各方学者对其的研究更加全面、细致。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是从2009年确定的,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研究从近年才开始的。主要的研究如下:①在开发战略研究方面:王晓玲,阐述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推进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李靖宇等人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投放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投放体系应形成由点到线、扩县成面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并以辽中城市群为腹地起到联动作用;王雅莉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几点思考》中提到应当在中央政府指导、城市政府协商、市场中介组织和企业等多个层面上逐步形成制度性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以实现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②产业集群方面研究:何艳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群研究》中提到制定城市的差异性定位与合理分工体系、建立跨区域协调组织、按产业的空间集聚度进行产业布局、建立网络化的产业集群;王志等人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提出科学规划,依托工业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加强集群间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的对策;徐晓兰在《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中提到从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低碳发展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建设的方法手段,从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加强财政支持以及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等五个方面讨论了促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而曹松威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的问题上则认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港口与腹地联动式发展,加强城市间合作和错位发展,坚持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战略,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最优的解决方式。③总体空间布局研究方面,王亚丰等人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空间格局演变的城市化影响方式研究,经济带的城市化影响方式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体系重构、区域空间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空间构建四个方面。④县域经济角度研究,潘志等人阐述了辽宁沿海各县市(区)中,研究区两端的经济发展明显好于中间部分;连显淼等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浅探》中认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和空间差异显著,大体呈现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布格局。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肖瑜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的战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全面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加强带内各市之间及与周边区域的旅游合作;同时李红波等人在对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是使其形成一个中心、一条发展主轴、四大旅游区,构建了辽宁沿海地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庄河—丹东线列为第一个二级发展轴。⑥沿线各城市相应研究,谷春立《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的互动发展区》;王延滨《营口沿海经济带区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艳娟《关于锦州沿海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等。

在学术论文方面,科研人员也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著作来论证,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各个方面应该如何定位发展。2007年—2009年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学术研究论文如下:

发表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专业 论文来源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布局整合研究 华玉介 钟磊钢 工商管理 东北大学

2007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城市化发展研究 邬冰 杨青山 人文地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张立鹏 戴慎志

邢铭 城市规划与设计 同济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 高焱森 李秀敏 公共管理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与五点一线开发研究 徐志坚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布局及沿海经济带构建 王丹 张耀光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8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优势问题研究 陈刚 匡海波 工商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辽宁沿海城市群经济整合战略研究 赵宇飞 韩增林 人文地理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长海县域开发开放研究 宋洋 李靖宇 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

在我国学者在期刊上发表的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个方面的研究中,战略方面从早期在区域定位到近期的具体部分的细致分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深入和对现实的具体操作的指导性更清晰。在沿海经济带的发展中,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产业的布局以及区域生产力的分工上,这点直接导致了沿海各个地区的发展的规模是否能达到规划预期。产业与经济的密切联系,使大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县域经济也有了深入的探索,由于“五点一线”的主要沿线是依靠县级市或乡镇这些行政单元组成,更好的带动经济发展必然会更好的发展县域经济并使其具有特色。在沿海经济带的资源方面,研究广泛,比如旅游资源的

转贴于 http://

研究、港口资源的研究、海洋资源、农业资源等等。针对重要的几个城市,对每个城市相应的问题分析得到解决的措施,但核心的思想都是抓住这次机会,快速发展沿线城市与乡镇,以此带动周边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6

关键词:智能计算;科研素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DOIDOI:10.11907/rjdk.161991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6)012-0180-02

0 引言

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教授学生终生受益的技能,充分挖掘学生各项潜能。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是有效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环节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1]。

智能计算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理论与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以及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2-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智能计算》课程。本文以研究生《智能计算》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教学改革,重点分析教学过程中科研素养培养的方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强调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1 合理设置课程定位,制定课程教学模式

与本科教学不同,研究生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大类(简称为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分开授课。笔者所在学校面向学术硕士开设的该课程除了介绍智能计算基础知识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面向专业硕士开设的该课程则强调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采用“授课―项目实践―研讨(项目开发交流+学术交流)”的方式。其中,“授课”即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项目实践”是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需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教学内容,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体验创新,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研讨”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专业硕士重点交流项目实施的方法和心得,学术硕士重点交流学术前沿。通过多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普遍受到师生好评。

2 注重科研素养培养,构建多元教学方法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笔者所在学校《智能计算》课程积累了丰厚的学科基础和教学经验。为适应智能制造2025、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形势的发展及要求,立足于科研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课程组构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

(1)通过探究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授课教学环节始终。通过课堂问题研讨拓展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前沿领域技术动态方面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探索新领域、新知识的能力。改革传统的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驱动式、问题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延伸性平台拓展课堂范围,培养学生科研素养。通过畅通师生交流渠道、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实践反馈拓展课堂广度和深度。教学资源平台包括:①智能计算领域国际杂志和协会资源,如Spring出版的《Swarm Intelligence 》、IEEE 出版的《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等国际学术刊物;②组织学生参加先进制造业、工业自动化、互联网+、智能计算等领域国际会议;③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共享,学生紧密结合自身科研兴趣,积极探索前沿领域。通过课堂延伸,逐步提高学生科研素养,学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

(3)通过高水平学科竞赛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努力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充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业环境;邀请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掌握前沿科技,提升科研素养。

3 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科研兴趣

智能计算是一门交叉学科,课程主要系统讲授智能计算有关理论、技术及其应用,全面介绍智能计算前沿技术与最新进展。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智能计算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了解智能计算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内容包括:进化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鱼群算法、文化基因算法、量子优化算法、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应用。

(1)进化算法。以教材为主,重点讲解进化计算的基本原理、生物基础、算法框架、基本要素、深度学习的本质优点及其适用领域;从个体编码、群体初始化、个体评价、操作算子和参数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在求解实际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4]。同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向学生介绍先进算法。

(2)群体智能算法。介绍群体智能算法的生物基础、数学模型和学习机理;重点介绍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素和实际应用领域。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掌握智能计算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应用成果。

(3)多目标优化问题及应用。介绍群体智能算法在多目标优化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互联网+相关领域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探讨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发展趋势。

智能计算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随着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该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式,研究先进算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利用先进算法求解实际问题的技能,并对程序编写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4 教材建设

本课程教材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智能》,该教材有相应的电子教案。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计算课程教学内容和资料更新快,需不断增加最新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研究视野。随着先进制造业、工业自动化、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计算》课程教学中需注重交叉学科知识扩展及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5 课程考核

课程考察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小作业。对先进的智能算法进行总结、分析、对比等,撰写综述报告,对先进的智能算法概念、原理、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要求结合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应用进行展望;②大作业。培养学生编程技能,对先进智能算法及应用进行设计与实现,并制作成演示系统;③论文。提供选题,对智能计算领域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6 结语

本文提出以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围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多元化智能计算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先进智能算法应用技能得到提升,科研论文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科研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等.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理念与实践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35-37.

[2] 何静媛,陈自郁.研究生计算智能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5(12):1-3.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7

关键词:精品课程;新药设计与开发;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王桂玲(1977-),女,吉林九台人,泰山医学院药学院,讲师;赵雪梅(1970-),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药学院,教授。(山东 泰安 27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医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XW2011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23-02

国家教育部曾在2003年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一所学校拥有的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数目的多少已经成为评价学校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而精品课程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因此要通过建设精品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目的。

本文把建设精品课程作为带动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把握“质量建设”的内涵实质,广泛吸取了国内高校的相关课程的建设经验,对“新药设计与开发”课程分别从优化教学内容及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促进本门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新世纪培养高质量的药学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新药设计与开发”课程特点、包含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新药设计与开发”课程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也是一门交叉的学科,课程涵盖知识面广,涉及到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本课程采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药学专业第七轮规划教材——徐文方教授主编的《药物设计学》。这门课程着重围绕药物发现所涉及的生命科学基础,新药设计所需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药物设计学的前沿热点领域,以及新药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内容进行教学。[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从药物作用的机理角度掌握新药设计的一些原理和方法,了解新药开发的一般程序,熟悉新药研究的前沿技术,也为以后从事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药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在虽然有很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由于这门课程是一门交叉的学科,课程涵盖知识面很广,部分学校包括泰山医学院还没有摸索出这门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大部分仍然按照课本的内容采取灌输的教学方式。在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课本上有些知识学生在相关课程中已经学到过,比如前药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等知识,如果再重复介绍,虽然可以加深、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但是长期如此,学生会认为这门课程没有什么新意,会逐渐削弱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的热情。而这门课程除了介绍一些药物设计领域成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外,还介绍了很多药物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比如:组合化学、化学基因组学、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这些前沿技术是学生之前在其他学科并没有接触过的。而这些技术所涉及的原理、方法有的非常复杂、抽象,某些技术还需要采用相关的设计软件来完成。所以仅仅通过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些前沿领域技术的,而且这种方式也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更不利于培养创新性、实践性专业人才。

三、优化教学内容及更新教学方法的措施

1.教学内容的优化

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随着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涌现,教学内容也必须随之不断进行更新,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4-5]课堂教学既要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体现出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学习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以提高教师素质。因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多,作为教师不仅要掌握药物化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具有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相关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加强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特别是有关学科发展的一些前沿信息,并且还要将这些知识、信息融会贯通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这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2)通过网上或相关资料查找国内外新近上市的新药,举例介绍。因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的是新药设计所涉及到的方法和原理,课本上介绍药物设计原理时虽然举了很多药物的例子,但有些例子如青霉素、普萘洛尔、青蒿素等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已学到过,缺乏新颖性。因此通过网上或相关的资料查找近期国内外采用某种原理和方法设计的新药,可以从合成工艺、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介绍。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前沿性和代表性。这样教学不但促进了学生对这种设计方法和原理的理解、掌握,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2.教学方法、手段的更新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品课程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师生互动,鼓励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6-7]本门课程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教学方法方面也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型授课的方式,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把授课的相关资料如课件、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参考书等表现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

(1)理论课教学。采用“问题教学”的方式:授课过程中随时设置问题,比如讲解某个药物时,如果是学生熟悉的一些药物,可以让学生来回答这个药物的作用、理化性质、合成路径等内容。如果是学生以前没学到过的药物,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及数据库来查找这个药物的作用、理化性质等相关的信息。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学生能将以前所学学科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知道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Flash、PowerPoint等方式将课程内容、药物设计的过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实行全过程的多媒体教学。另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授课的相关资料如课件、教案、教学大纲、习题、参考书等表现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师生互动。

“换位式”教学:将“学生”与“教师”角色进行互换,在授课过程中可定期将课本上的一部分内容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自学,主要从课件、教案、讲稿、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准备,然后每组选派一名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也可在讲解过程中适当提出一些问题,与教师和同学讨论。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增强了师生互动,有利于促进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践教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因为这门课程介绍了很多的与药物设计相关的一些前沿技术,有些技术很抽象,在其他学科中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对于这些技术如果单凭理论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而有些技术是采用相关的设计软件完成的。因此授课时要采用理论知识与软件相结合方式讲解这部分内容。例如介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时,就是通过采用catalyst、ludi等软件来介绍设计的一些药物,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动手操作来对一些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这样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理解这些前沿技术相对来说容易一些,知道这门技术在新药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应用后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这样不但向学生介绍了这门前沿技术,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阔思路,培养了动手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3)组织专题讲座。定期组织由一些专家开展的与“新药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程相关学科领域的专题讲座,来介绍这门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充知识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的来说,由于这门课程主要面向药学、制药工程、药学(临床药学方向)专业的学生开设,而这些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药物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计算机等)作基础,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另外学校现在还配置了很多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这些都为“新药设计与开发”精品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建设,通过在两届学生中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但促进了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R].

[2]李春雨,刘志宏,张晓青,等.浅谈对高职高专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认识与把握——以2007年部级精品课程《动物药理》建设为例[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4-8.

[3]徐文方.药物设计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李伟东,吴皓,陆兔林,等.中药炮制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3):29-32.

[5]孙莹,郝加虎,陶芳标,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15-16.

[6]郭玉婷.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绩,提高精品课程建设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76-77.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8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对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均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满足相关行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少工科重点高等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深化和提高。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从电子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趋势看,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业逐步迈向网络化与全球化,电子业务在不断创新,新的电子产品不断出现,电子产品市场日益国际化,整个电子业的技术更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需要人才熟悉现代电子业务、电子产品设计与运作机制,具备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复杂电子行业类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能够与国际对接[2]。但现实情况是,国内高校所培养出的此领域高级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仍相对匮乏,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设备的运作较为熟悉,但对实务领域前沿技术较为陌生,甚至对一些新型设备闻所未闻,接受过系统理论熏陶且了解融合前沿技术的新型设备运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凤毛麟角。在上述人才需求约束下,我国现有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能否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何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有益于目标的实现,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在回顾国内外高校“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特色,提出基于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本科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1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梳理与比较

对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梳理,有助于在形成清晰对比后,挖掘出国内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上的优势与不足。在梳理的过程中,不仅针对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而且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1国内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学内容特点梳理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内高校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主要围绕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展开,但在具体的教学上大多停留于对电路图的讲解和简单的试验。这导致学生没有能够真正独立地参与到设计、制作中去,头脑里仅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且仅按照经典电路图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的设计步骤已和电子应用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下的市场需求发生脱节。为此,部分重点高校开始着手于结合功放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对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直接表现是加入一些融和前沿技术的功放设计内容(表略)。整合上述高校所加入的融和前沿技术的功放设计内容的特点发现,各高校在设计课中对于前沿技术的引入各有侧重(如清华大学侧重于磁悬浮应用方向,北航侧重于仿真技术方向,南航侧重于宽带高效E类功放设计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于D类音频功放设计方向),但未能使学生的设计内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体系[3]。

1.2国外电子设计教学内容的特点美国大学的电子设计课程主要设置在工程学院和理学院。开设电子设计课程的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它是7门必修课程之一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希望培养学生熟练地把工学知识统一起来解决电子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增加课程设置的难度的同时,他们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如融入FokkerPlanck方程解分布、格林函数、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等。试图在实践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而在设计实验的教学中,融入了企业案例讨论,设计创新成败案例,发散性电子产品设计,强调实践中自主创新能力所占比重也是非常之大的[4]。不容忽视的是,国外代表性大学在引导学生动手创新的过程中是有一条主线贯穿的,并有天降奇想,或头脑风暴式的思考创新。

2国内传统电子技术应用设计

课程教学所面对的尴尬对比国外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改革开放后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不乏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目前国内高校工程教学的侧重点来看,其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呆板的设计为主要内容,教材和教法都是围绕这个层次展开的。但目前国内低端市场并不发达,所授内容缺乏实践意义,因此许多学生辛苦学习之后却难以在市场环境中得到应用,出现空中楼阁式教学的尴尬。具体表现为:(1)选材范围狭窄、体系繁琐。目前国内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材,大多为传统教材,涉及内容新颖性不强。而如果加入新型功放设计,只作简要介绍就内容太少;如要详细介绍,因为是新兴知识,铺垫知识较多,因此罗列介绍需要费墨不少,浪费了课程的时间。(2)教学内容抽象空泛。由于没有实际的市场交易为对应参照,教师教的时候只能以虚拟情景来模拟,学的一方则只能依靠强记硬背,由此得到的结果及分析技巧难以与现实印证,优劣难知,也就难以唤起学生共鸣[5]。(3)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凸显不足。从科学发展逻辑来讲,以复杂功放为代表的理念与技术是对传统电子设计的一大突破。目前的教材和教法都只集中于传统技术分析这一较窄的领域,未能抓住设计技术演进这条主线,也就不能凸显电子技术应用设计在电子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实验教学通常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无论实验难易都必须完成,这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对造成对简单实验都没有勇气去完成的情况;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完实验后无所事事,对其他学生还会产生干扰。电子技术设计是电子专业学习的较高层次产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同时在企业活动中又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6]。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既不能学习与市场现状脱节的空中楼阁式的高难度技术,也不能仅仅满足市场实践现状而忽视高难度技术的学习,需要在两者之间形成动态权衡,更紧密地与中国技术市场实践创新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理论魅力与技术威力[7]。

3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分层设计

3.1持续创新理念与动态分层设计创新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改进),进而提高(增加)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创新也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持续创新是持续永久地拓发新思维,新想法,不断地总结改善和提高标准。动态分层设计在于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整个研究的课题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分步骤完成,按照上一步骤的结果选择下一步骤的行动,逐步推进不同难度层次的创新的实现[8]。

3.2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设计通过梳理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类课程特色和教学特色,提出在当前教学中以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为主线的、能应用于中国技术经济增长实践的教授策略,配以案例法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动态前瞻性分析问题和技术创新持续性的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是立足市场需求,减少验证型实验设计,增设分析型或研究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并能掌握前沿技术。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和前沿性[9]。围绕功率放大器是当前国内高校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类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频率均衡器又是三位一体的功放设计的事实,结合市场前沿,笔者认为,可以构筑6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9]。(1)第一层次———功放设计基础内容。这个层次是本设计课的基础部分,要求学生按照经典电路图对功放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且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且完成期限较短。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学生从实务操作角度对功放设计基本内容的掌握[10]。(2)第二层次———实用前置放大器设计。基于第一层次的设计基础,从器件原理出发,结合实际问题,联系市场普遍使用状况,设计前置放大器。(3)第三层次———设计难度较低的频率均衡器。频率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从前置放大器过来的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他特殊作用,通常的频率均衡器是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然后将调节好的信号送给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最后将放大好的信号送给扬声器发出悦耳的声响[11]。在这一层次中,主要实现学生对不同高、中、低频段的总体设计,是初级设计与中级设计的一个接口。(4)第四层次———学生独立完成上述三种设备三位一体的一整套完整音响系统。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学生从实务角度对理论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是中级设计与高级设计的一个接口。主导设计思路如(图略)(5)第五层次—对频率均衡器不同频段内的具体设计与学习。这一层次的设计内容改革是要将新技术和新型设计的方法充实到教学中去,以体现前沿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设计[12],教师要在其设计之前加入前沿知识讲座,并带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际调研。(6)第六层次———学生自选独立完成一个完整音响系统设计。这一层次的设计要求学生试探性的对比国内外前沿技术差距,针对所调研企业的现实问题或企业要求进行设计。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力图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上述各层次设计内容的构建思路是动态演进的,后两个层次的实现可依据学生理解程度进行筛选。借鉴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整体思路如(图略)所示。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9

    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实施,对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均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满足相关行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不少工科重点高等院校都已经开设了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该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的深化和提高。课程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从电子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趋势看,随着现代电子信息业逐步迈向网络化与全球化,电子业务在不断创新,新的电子产品不断出现,电子产品市场日益国际化,整个电子业的技术更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这一形势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需要人才熟悉现代电子业务、电子产品设计与运作机制,具备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分析和解决复杂电子行业类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能够与国际对接[2]。但现实情况是,国内高校所培养出的此领域高级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仍相对匮乏,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于传统设备的运作较为熟悉,但对实务领域前沿技术较为陌生,甚至对一些新型设备闻所未闻,接受过系统理论熏陶且了解融合前沿技术的新型设备运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凤毛麟角。在上述人才需求约束下,我国现有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能否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何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有益于目标的实现,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在回顾国内外高校“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内容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市场发展特色,提出基于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本科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1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梳理与比较

    对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特点的梳理,有助于在形成清晰对比后,挖掘出国内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上的优势与不足。在梳理的过程中,不仅针对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而且借助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1国内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学内容特点梳理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国内高校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主要围绕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展开,但在具体的教学上大多停留于对电路图的讲解和简单的试验。这导致学生没有能够真正独立地参与到设计、制作中去,头脑里仅有一个笼统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且仅按照经典电路图进行设计、安装、调试的设计步骤已和电子应用技术不断创新与发展下的市场需求发生脱节。为此,部分重点高校开始着手于结合功放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对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直接表现是加入一些融和前沿技术的功放设计内容(表略)。整合上述高校所加入的融和前沿技术的功放设计内容的特点发现,各高校在设计课中对于前沿技术的引入各有侧重(如清华大学侧重于磁悬浮应用方向,北航侧重于仿真技术方向,南航侧重于宽带高效E类功放设计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于D类音频功放设计方向),但未能使学生的设计内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体系[3]。

    1.2国外电子设计教学内容的特点美国大学的电子设计课程主要设置在工程学院和理学院。开设电子设计课程的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它是7门必修课程之一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其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希望培养学生熟练地把工学知识统一起来解决电子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增加课程设置的难度的同时,他们对数学的要求非常高,如融入FokkerPlanck方程解分布、格林函数、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等。试图在实践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学术理论的培养。而在设计实验的教学中,融入了企业案例讨论,设计创新成败案例,发散性电子产品设计,强调实践中自主创新能力所占比重也是非常之大的[4]。不容忽视的是,国外代表性大学在引导学生动手创新的过程中是有一条主线贯穿的,并有天降奇想,或头脑风暴式的思考创新。

    2国内传统电子技术应用设计

    课程教学所面对的尴尬对比国外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虽然改革开放后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不乏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目前国内高校工程教学的侧重点来看,其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呆板的设计为主要内容,教材和教法都是围绕这个层次展开的。但目前国内低端市场并不发达,所授内容缺乏实践意义,因此许多学生辛苦学习之后却难以在市场环境中得到应用,出现空中楼阁式教学的尴尬。具体表现为:(1)选材范围狭窄、体系繁琐。目前国内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教材,大多为传统教材,涉及内容新颖性不强。而如果加入新型功放设计,只作简要介绍就内容太少;如要详细介绍,因为是新兴知识,铺垫知识较多,因此罗列介绍需要费墨不少,浪费了课程的时间。(2)教学内容抽象空泛。由于没有实际的市场交易为对应参照,教师教的时候只能以虚拟情景来模拟,学的一方则只能依靠强记硬背,由此得到的结果及分析技巧难以与现实印证,优劣难知,也就难以唤起学生共鸣[5]。(3)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凸显不足。从科学发展逻辑来讲,以复杂功放为代表的理念与技术是对传统电子设计的一大突破。目前的教材和教法都只集中于传统技术分析这一较窄的领域,未能抓住设计技术演进这条主线,也就不能凸显电子技术应用设计在电子类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4)教学方法单一。传统实验教学通常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无论实验难易都必须完成,这使得部分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对造成对简单实验都没有勇气去完成的情况;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完实验后无所事事,对其他学生还会产生干扰。电子技术设计是电子专业学习的较高层次产物,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同时在企业活动中又有着广泛的用途,因此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6]。为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既不能学习与市场现状脱节的空中楼阁式的高难度技术,也不能仅仅满足市场实践现状而忽视高难度技术的学习,需要在两者之间形成动态权衡,更紧密地与中国技术市场实践创新相结合,以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理论魅力与技术威力[7]。

    3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分层设计

    3.1持续创新理念与动态分层设计创新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改进),进而提高(增加)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创新也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持续创新是持续永久地拓发新思维,新想法,不断地总结改善和提高标准。动态分层设计在于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将整个研究的课题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分步骤完成,按照上一步骤的结果选择下一步骤的行动,逐步推进不同难度层次的创新的实现[8]。

    3.2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设计通过梳理国内外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类课程特色和教学特色,提出在当前教学中以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为主线的、能应用于中国技术经济增长实践的教授策略,配以案例法和实践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具有动态前瞻性分析问题和技术创新持续性的能力。电子技术应用设计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是立足市场需求,减少验证型实验设计,增设分析型或研究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并能掌握前沿技术。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和前沿性[9]。围绕功率放大器是当前国内高校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类课程的主要内容,而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频率均衡器又是三位一体的功放设计的事实,结合市场前沿,笔者认为,可以构筑6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9]。(1)第一层次———功放设计基础内容。这个层次是本设计课的基础部分,要求学生按照经典电路图对功放进行设计、安装和调试,且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且完成期限较短。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学生从实务操作角度对功放设计基本内容的掌握[10]。(2)第二层次———实用前置放大器设计。基于第一层次的设计基础,从器件原理出发,结合实际问题,联系市场普遍使用状况,设计前置放大器。(3)第三层次———设计难度较低的频率均衡器。频率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从前置放大器过来的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他特殊作用,通常的频率均衡器是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然后将调节好的信号送给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最后将放大好的信号送给扬声器发出悦耳的声响[11]。在这一层次中,主要实现学生对不同高、中、低频段的总体设计,是初级设计与中级设计的一个接口。(4)第四层次———学生独立完成上述三种设备三位一体的一整套完整音响系统。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主要实现学生从实务角度对理论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部分是中级设计与高级设计的一个接口。主导设计思路如(图略)(5)第五层次—对频率均衡器不同频段内的具体设计与学习。这一层次的设计内容改革是要将新技术和新型设计的方法充实到教学中去,以体现前沿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设计[12],教师要在其设计之前加入前沿知识讲座,并带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实际调研。(6)第六层次———学生自选独立完成一个完整音响系统设计。这一层次的设计要求学生试探性的对比国内外前沿技术差距,针对所调研企业的现实问题或企业要求进行设计。通过这一层次的设计力图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上述各层次设计内容的构建思路是动态演进的,后两个层次的实现可依据学生理解程度进行筛选。借鉴动态分层设计与持续创新理念的整体思路如(图略)所示。

会计学前沿问题论文篇10

研究生院的主要功能还是培养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按照同志的题词:“一定要把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按照陈奎元院长题写的“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和社科院党组关于进一步办好研究生院的要求,就是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中心,按照“治理、经营、建设和发展好研究生院”的发展原则和指导方针,以“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大工程”为主线积极开展工作,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本和高级专门人才资源。

经我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思路。这套思路很快得到了社科院党组的批准。比如,我们从2007年起确定的“治理、经营、建设、发展好”研究生院的9字方针,就是一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组关于进一步办好研究生院要求、全面实施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个根本目标的具体化。

几年来,我们围绕“一个中心、两支队伍、三大建设工程”,按照“九字方针”的要求开展工作,不仅在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上迈出了较大步伐,而且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做出了新的成绩。其主要表现,一是到目前为止我院博士生招生规模已经突破了300人,我院专业学位已由原来的两个扩大到了7个,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也突破了500人,提前达到了年度招生规模1000人的目标。二是近年来,我院每年都有1~2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或提名奖。在全国百部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仅有15部为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背景下,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充分表明了我院研究生培养的较高质量。三是我们陆续设立了五六种不同形式的奖学金和学术奖励项目,有超过60%的在校研究生分别获得优秀博士论文奖、优秀学术论文奖、优秀研究生奖、优秀学生干部奖等奖项,形成了在校学生争先进、上水平的良好校风。四是我们还组建了很多大讲堂,包括社科大师大讲堂、社科学人讲堂、学术前沿讲座(包括经济学前沿、史学前沿、法学前沿、哲学前沿、国际问题前沿等一系列前沿性系列讲座),这些讲座站在学术制高点,从不同角度深化学生的理论思考,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学生进行理论思维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展开理论表述的水平。五是在抓好学术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同时,我们在着力拓展专业学位、提升我院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目前,我院已经有MPA、法律硕士、MBA、金融工程、税务、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等7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招收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学术学位招生的总量。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侧重于理论研究,突出的是研究生的学术功底和学术研究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侧重的是应用和实务性操作。7个专业学位的发展非常健康,学生报名踊跃,录取学生的质量也比较高。我院还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已经使我院专业学位教育站在了全国的前排。例如,虽然我院MBA教育起步比较晚(是第8批授权单位),但是,一起步我们就站在了全国的前列,成为广大考生必须考虑的一个首选学校。我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是去年批准设立的,今年计划招收40名学员,但报名十分踊跃,很多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坚决要求跟班学习,提前接受这项教育。这些情况既表明社会在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也表明人们对我院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高度认可。六是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我们研究生院在编人员150人,近年来也进了一批年轻的硕士、博士,有很多年轻人还较快地登上了研究生讲台,其中还有几位年轻教师尝试用双语讲课,起到了推进和提升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积极作用。我院教师承担的国家和社科院研究项目不断增加,发表的成果在学术界的影响也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教育和学术氛围因此越来越活跃和不断走向成熟。

秉承传统 彰显特色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新跨越

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跨越,我们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有关精神,制定了《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15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强化育人功能,提升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强化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我们将实施“精品教材出版计划”,引导教师在进行深入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教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在坚持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制度的基础上,举办“新世纪人才论坛”,由“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面向全校举办学术讲座。同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推行“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以“百项工程”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着力建设研究生创新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

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协同创新。学科是大学进行教学科研、汇聚队伍、服务社会的综合性育人载体,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学术禀赋。我们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重点发展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一级学科,加快建设国家急需学科,并使之向更具综合性、前沿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组织实施“骨干学科提振计划”,支持实力雄厚的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同时扩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面,扶助若干“关联带动”学科。特别要以津南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部署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多学科公共服务平台,组建跨学院研究平台,形成以重大学术问题和重要实践课题为纽带、有利于带动多学科协同创新和集成交叉的学科群发展新格局。

加强队伍建设,集聚学术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南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关键要靠人才。未来5~10年,我们将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前提下,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着力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支公能兼济、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求实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我们注重激发高端学术人才在学科发展、项目研究、基地建设中的领军作用,建立健全与理工科高端人才同等规格待遇的南开讲席教授、杰出教授和英才教授制度。同时,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重点培养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特别是实施“青年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平。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健康氛围。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南开自建校之时就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历任学校领导都用“允公允能”的校训教育广大师生,既要有“爱国爱群之公德”,又要有“服务社会之能力”,只有踏踏实实积累知识,才能最终成功成才。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南开人踏实肯干、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倡导学术道德、增强学术规范、严查学术不端等三个方面入手,树立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研究风气,营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促使广大师生形成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确保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

历经93年的建设与发展,南开大学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开学人将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赓续传统,创新发展,为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重视的问题

积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也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在当前的大好机遇、大好形势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深入研究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课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要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里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