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5:54:15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1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兼容PC机以其价格低廉(相对于品牌机)而深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DIY)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前,很多高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学生能产生该门课程兴趣,对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学生学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后,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能用所学知识选购和组装计算机,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常用软件的使用,局域网的搭建。

该课程的特点:(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2)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知识、新产品不断出现,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3实验内容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课程,要求内容新、更新快,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该门课程一般总学时32,占2个学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摒弃过去的先讲后练,甚至是只讲不练,在充分利用实验室计算机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采取边讲边练,或者是先练后讲的教学模式。在课程的学时安排上,我们是理论为12学时,实验为20学时,基本内容大致分为6个独立的项目,现分别说明。

实验1.认识硬件(4学时)。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主板、内存、CPU、硬件、光驱、显示卡、显示器)的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通过网上计算机硬件价格、性能的查询;结合市场调研,要求学生写出计算机硬件的调研报告[3],在某个价位的配置清单等手段,使学生从感性上对计算机组装产生兴趣。

实验2.计算机组装与维护(4学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进行拆装的成本较高,破坏性较大,为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现有实验室原有资源,例如我们采用03年购买的清华同方机型进行拆装,要求明确目标、拆装顺序、拆装过程中的注意点(曾经有学生拆硬盘上的螺丝);在此熟练的基础上,给予指导,我们准备了15套目前较流行的计算机产品组装,进行分组实验,经过教师检查,方可上电。使得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步骤,又能接触到新产品,不至于用到的都是过时产品。

实验3.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判别(2学时)。由于现行的计算机维修,主要是板卡级的,替代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对实验2中的常见的一些故障能进行分析、判断,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能独立排错,以便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4.系统的安装(XP和WINDOWS2000Server)(4学时)。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系统分区、硬盘格式化、BIOS的设置、系统的安装、网线的制作方法,利用H3C的交换机组建一局域网。

实验5.有关系统相关软件的使用(4学时)。该实验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涉及软件的下臷和使用。

(1)系统的备份(GHOST的使用)。

(2)系统的优化(WINDOWS优化大师的使用和注册表的了解)。

(3)系统的测试(SisoftSandra的使用)。

(4)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瑞星、金山毒霸、卡巴斯基)

实验6.多媒体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学时)。内容涉及

(1)图像处理软件

(2)声音

(3)播放器的安装与使用(豪杰、realPLAY、暴风影音)

4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7+3模式,即理论占70%,实验占30%;我们采取的方式是3+7模式,即理论占30%,实验占70%。理论考核为辅、动手操作为主。

笔试考核为辅、实践操作比重高于笔试,各单项实验项目独立计分。这不仅使学生在考核上把风险分散到各个实验项目中去,也不必担心考试通不过,再次重修,真正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在实验的考核方式上采取多种形式。

(1)分组讨论(实验2)

(2)调研报告(实验1)

(3)实验报告书

宽松式的实验环境,学生在课内安排实验如不能及时完成的话,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由学生本人提出预约申请进行补做,达到规定的要求,分项目进行单独计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实践的练习,确实把按大纲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使学生能在轻松学习的基础上掌握一项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5结束语

目前,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懂得计算机的软、硬件安装,常见的报错信息、检测方法,日常的维护和保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势必将成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之一,尤其对于民办本科的学生来说,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通过对实验教学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由于理论考试不及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快乐学习,体会实验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确实让这门课程变成大家想学又愿意学的一门课程,事实证明,通过本学期对该门课程的改革,无论从内容上还是考核方式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反映较好,收效甚大。

参考文献:

[1]徐鲁雄.改革计算机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06,(8):57-61.

[2]张世伟.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的教学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5):165.

[3]周苏.专业课程教学测评的创新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8,(7):88-91.

[4]高尚,别小川.“计算方法”实验内容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0):106-107.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2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

引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教学内容践性和用性也比较强。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学生动手组装计算机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理论知识,更为自己能独立组装计算机而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现状及特点分析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开始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作为选修或开放实验课程来开设,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由于现行的理论或实验教材,作者从编写到出版,需经过一段较长时间,但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在不断升级,性能日益提高,带来了计算机新技术、新产品与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相矛盾,要使学生能跟上硬件发展的步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要使实验内容跟上市场计算机硬件的变化,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该课程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开设。该课程的特点:

1.1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实践性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其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部件、硬件安装、硬件测试、系统BIOS设置、优化、硬盘的分区规划、软件安装、局域网的建设、计算机日常维护。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更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要对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1.2计算机硬件产品知识更新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本课程的应用领域是计算机产品最前沿的地方,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把握市场的发展动态,紧跟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

熟悉当前市场的各计算机配件的流行产品,教学内容也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了解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1.3课程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达到学习的效果和课程的目的,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

因此,通过本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应能够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拆装、操作系统与常用应用软件的安装、测试和使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不明确

该课程的教学有一个较传统的指导方案,理论教学一般安排一定的学时,再加两周的实训,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计算机的组装、调试与维修。虽然这种培养指导方案总体安排比较合理也很系统,并且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从近几年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表明,该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遇到问题不能具体分析,不会举一反三。不仅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自行解决常见的计算机故障,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也相当缺乏。

2.2课程教材内容滞后

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虽然遵循计算机业界的摩尔定律,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教材与计算机技术发展柏比严重滞后,甚至有的学校几年来一直采用同一版本的教材。这样学生拿到教材后,发现其内容已经陈旧,不能与时代同步,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实验设备陈旧,配套设施不足

许多学校实验条件和硬件设备不足,不仅在数量上不能保证学生实训使用,而且多是比较陈旧的硬件设备。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硬件设备的限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较多是纸上谈兵,老师通常是介绍CPU、主板、显卡以及一些外设的型号品牌、技术指标等,都是通过网络上的图片进行讲解,没有较新的设备给学生展示。在做实验时没有相应的设备就造成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技能,所以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解决计算机的故障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理论知识,而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更新,一旦计算机系统出现新的故障,就无从下手解决。

2.4考核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以章节讲述为基础,以基础理论为核心,知识广且杂,没有重点的学习。考核仅为理论考试,没有实践环节的考核。导致学生不重视动手能力的训练,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三、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3.1明确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

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现行的教学方案存在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流于理论知识.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欠缺,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能解决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甚至有些学生毕业后连重装系统也不会。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定位,明确教学目的,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教师要改革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对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教学内容。摒弃过去普通高等教育中强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要向学生介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动手能力。最后,其次,改善教学条件,使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借助于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工具把教案制作成图、文、声、像并茂,趣味性强,有吸引力的课件。利用投影机、视频展台,把一些较新的硬件设备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这样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学习兴趣。

3.2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发展迅速,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特点是学校规模大、数量多、专业设置广、办学条件优越和招生人数多。但作为中职院校核心建设项目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落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中职教材的选定成为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据笔者在本地图书市场上了解的情况,该课程比较好的教材不多。为此,要做好以下三点:(1)应选择适合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最好选择理论和实训分开的高职系列教材。(2)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内容最前沿、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另外,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打破原有的教材订购机制,由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教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如果时间上不允许,也可编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简易教材。(3)需要强调的是,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实际。编写者要首先深入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行业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高职教学中所需要的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新教材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注莺实践能力的开发。

3.3实验设备更新和设施建设

专业实验室是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践基地,通过此实验室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验室为平台,教师指导,学生实践,锻炼学生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专业实验室提供学生组装平台,平台所用计算机是用来实现拆卸、组装与维修教学的,可以一部分使用各个计算机实验室接近淘汰的电脑,另一部分使用具有最新技术的新电脑,使用旧电脑当然需要另外购置一些硬件配件。维护平台所用计算机是用来安装软件、测试、维护、网络应用的,对硬件和速度的要求较高,且硬件软件在不断更新,所以应该购置新电脑。学校可充分调动教师探索使用仿真,模拟软件的积极性,积极拓展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计算机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挖掘企业的潜力,可把部分实训项目安排在企业中进行。特别是可充分利用学校内计算机资源,可将学校计算机机房,行政办公用的计算机出现故障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维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核应该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既有基本的理论,也有实际操作,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的意识。由于本门课程以培养技能为主要目标,所以其考核也以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以实践操作为土,口头问答为辅。 以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是检验考核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

四、结论

总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随时掌握计算机硬件发展行情,改革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就业要求,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桂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3

【关键词】教学内容;实训室组建;教学方法;难点教学;考核方法

现在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对计算机行业人才需求是很大的,但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又是非常困难的,常常找不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那么怎样破解这个难题呢?我认为在中职学校可以把计算机维护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来开设,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增加一条就业途径,而且凡是有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都是需要维护的,在实践中,这样的人才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一、计算机维护内容开设构想及教学目标

计算机维护可以开设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我自己长期担任学校机房及网络的维护工作,也常帮助兄弟单位进行网络维护,我深知要想做好计算机维护工作必需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原理。②各部件的功能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选购。③硬件组装。④基本COMS设置。⑤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⑥应用程序安装及卸载。⑦杀毒软件、木马清除软件、系统维护软件的安装及使用。⑧网络的布线及设置。⑨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和行情选购计算机设备,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和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应用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能够排除常见的软硬件故障,学会常见外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进行局域网的布线及组网。

二、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

计算机维护是一门实践学科,实训室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如何组建计算机维护实训室比较实用又不用花太多资金呢?以我校的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为例,我校计算机维护实训室的组建几乎没有花多少钱。我们是将机房使用中损坏淘汰和升级机房淘汰下来的计算机及外设带领学生重新进行整理分类,那些能启动的主机,能修好的键盘鼠标等外设先挑出来,大概有十二台。这十二台机子可不是让学生拆装的,它专门是让学生学习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软件部分用的。剩下的那些无法启动的我们一台一台的拼,这些电脑供学生们练习拆装,再配上一些网线、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台及相关工具,一个象模象样的计算机维护实训室就组建好了。

三、教学方法探索

计算机维护的教学是不是整天带着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就行了呢?我认为恰恰相反,计算机维护的学习,理论分析是第一位的。在教学中我常将教学过程分成四步骤:

第一步:学习理论知识,比如CPU,我先用二节课带领学生学习CPU的功能、分类、接口、性能指标、选购方法及拆装方法,并在教室里演示CPU的拆装方法及注意事项。在教室里讲解演示学生手边没有可以操作的东西,更容易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第二步:上机实践,进行专项练习。在理论上做了充分准备后,就可以让学生上机练习操作。因为计算机里可拆装的东西很多,上机时不仅要求学生带笔记,而且让学生分成三到四个人一组,依次轮流练习,只允许练习指定的内容。

第三步:配合多媒体教学。在实训室里能看到的设备是很有限的,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加他们的适应性,在他们上机实训后我通常会组织他们观看教学光盘,《万事无忧》就非常好。

第四步:组织学生参加机房维护实训。学生经过了计算机维护的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维护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参与到机房的维护中来,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房维护的效率,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实训机会。

四、教学中难点的处理

在计算机维护教学中有些内容还是比较难以教学的,比如CMOS设置, 分区、格式化、网络布线等,我通常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1)CMOS设置的教学:CMOS设置的内容全是英文,学生非常难以接受,教学中我采用投影示范教学的方法。我将教师机接到投影上,开机进入CMOS,让学生机也同步进入CMOS。我讲解一步,学生练习一步,而且我根据实际维护的需要,对CMOS中常用内容进行了讲解,也只要求学生学会常用的CMOS设置,那些不太常用的就不要求他们学习了。

(2)分区格式化的教学:原来分区和格式化用的是DOS下的“fdisk”和“format”这两个命令全是英语,学生不易掌握。我通过实践发现,现在系统盘中通常都带有两种非常好用的中文版的分区和格式化工具“spfdisk”——中文版分区工具、“pqmagic”——分区魔术师,由于是中文版学生非常容易接受,而且用它们来分区和格式化速度快,还不会出现错误。

(3)网络及布线的教学:教学中我讲解跳线的制作方法,每个同学发两个水晶头,一段网线,一组一个压线钳。在压线前要给组长检查线序是否正确,做好后用网络测试仪测试,如果不成功,就要重新再做,在平时成绩上是要记录扣分的。

(4)计算机维护的考核:计算机维护的是一门实践学科,对该门课的考核我是通过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考试主要是考核各部件的主要功能、参数、选购、及常见故障的分析,采用笔试的方法。实践考试是分步测试法,即每学习一项实践操作后立即进行测试,当堂完成。考试实行减分法,全部按规定完成,为满分,每一项操作错误按规定扣分,不及格的要重新再考。期末采用理论成绩加实训成绩加平时成绩的方法按比例计算总分。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4

(大理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计算机配置与维护》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实践性较强。本文针对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对理论教学内容、方法与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完善进行了讨论及实践。

关键词 计算机配置与维护;应用型;教学改革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Based on Computer Configuration and Maintenance

WU Rong-hai YANG Run-biao QI Zhi-hua

(Dali University, Dali Yunnan 671003, China)

【Abstract】Computer configuration and maintenance is an applied course, with a strong practicall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theory teaching contents,methods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ntents,examination mode reform discussed the perfect and practical.

【Key words】Computer configuration and maintenance; Application-oriented; Educational reform

0 引言

《计算机配置与维护》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微型计算机各部件的分类、性能、常见型号和选购方法,理解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相互联系和作用,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硬件常用维修方法及技巧,掌握微型计算机实用维护工具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系统维护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对《计算配置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讨。

1 《计算机配置与维护》课程特点

1.1 课程设计知识面广,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计算机配置与维护》课程理论教学以台式微型计算机为主,介绍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构成和安装,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操作系统概括和维护工具,系统维护、维修技术,硬件、软件故障诊断、排除方法等内容。实验教学涉及微机结构认识及组装,操作系统安装,双操作系统的安装,计算机维护工具软件安装及使用,系统备份软件的使用,控制面板、组策略及注册表使用,常见故障检测排除等内容。学生在理论及实验学习过程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且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

1.2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较快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计算机配置与维护》课程知识更新非常快,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为了应对不断出现的新理论、新知识,教学内容会适时增加和补充,及时反映该领域新成果,以提高学生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掌握最新的软硬件技术,并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来满足毕业后用人单位的岗位技能要求[2]。

1.3 课程教材内容滞后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发展较快,知识更新迅速,造成《计算机配置与维护》教材明显滞后于主流的软硬件技术。教材选用不当会对理论课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可能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4 实验教学用计算机种类单一,配置不高

实验教学中用于拆装的计算机多为其他部门淘汰下来的台式机,种类较为单一,学生在微机结构认识及组装实验中能够接触到的硬件设备种类及型号较少,而且过于成旧,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流知识及技能。在进行软件实验过程中,同样存在实验用计算机配置过低,造成无法安装较新甚至是主流的操作系统,以及计算机维护常用工具软件,这同样不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的主流知识及技能。

2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

2.1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顺序

教材选择以“适合教学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典型性可以得到保证”为原则。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介绍微机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性能为主,并将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新概念、新技术融入其中,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涉及具体操作的内容,例如:硬件组装、系统安装、维护工具软件使用等,在理论课教学中通过辅以图片或必要的操作演示,以讲清讲透重要的概念,而具体的操作则留在实验课过程中进行演示讲解。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应完全以教材章节顺序为依据,还需要兼顾实验教学对于理论知识储备的需求。

2.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尝试挑选一些技术论坛中语言风趣、图文并茂的帖子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与学生分享;可以通过布置类似“假设你希望通过增加内存容量来提升系统性能,依据CPU-Z检测得到的信息,借助网络(建议通过硬件厂商官网和计算机硬件门户网站)来为自己选定合理的采购方案并阐述理由。”、“从微软( Microsoft )官网了解Windows 7 与Windows 8.1 的主要区别,并简要阐述自己对与MicrosoftWindows 8.1操作系统的意图。”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去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最新资讯并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教师个人博客与学生分享计算机软硬件资讯;利用课程网站,将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站上,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2.3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室中,任课教师应创造条件,确保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具有破坏性的操作,例如:硬盘分区及高级格式化、操作系统安装、数据恢复、系统故障设置及排除等,可以借助虚拟机平台来完成。对于硬件识别及组装、CMOS设置等,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机中进行操作。对于网络克隆、远程桌面等基于网络环境的操作,可以借助虚拟机搭建的网络环境进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合理安排好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任课教师既要带着学生完成整个操作过程,讲清讲透每个需要注意的环节,又要保证学生操作、讨论、提问、记忆理解操作过程所需时间。

2.4 调整完善实验考核办法

根据《计算机配置与维护》课程特点,课程考核绝对不能以理论考试为主而忽视实作考试[3],所以应制订课程实验考核标准及办法。考核标准应覆盖所有实验,细化到具体的实验项目并具有可执行性。实作考试采用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分数由单项环节分数构成,对于硬件组装、操作系统安装等环节应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超过规定时间单项记为0分。

3 结束语

《计算机配置与维护》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所学知识对于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较好地结合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对理论教学内容、方法与实验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完善,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加强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孟庆伟,张红艳,刘婷.《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8.

[2]顾可民.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31-01

一、前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很多高职学校已经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很多本科高等院校也将该课程作为它们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硬件安装、软件性能测验、各种硬件设备的外观识别、购买计算机策略分析、计算机硬件软件安装步骤、计算机的组装、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修理、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它是一门理论跟实际结合十分密切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很多学生会会选择去学习它,很受广大学生喜欢。不过传统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和人们对计算机性能的更高要求,已经跟不上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速度。本文就该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做了简要的分析,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二、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版本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

自从进入新世纪之后,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都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当然计算机的硬件等设备的发展也异常迅速,全新的技术和产品络绎不绝,革新换代十分迅猛,不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教材却严重落后。究其原因是获得一整套教材需要花很多时间,包括教材的编写、出版、征订等环节都是很话时间的,这种现象导致到达学生手里的已经是十分陈旧的教材,内容已经很落后,跟不上现在教学的需求。假设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教材滞后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这样会使学生认为,学到的东西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因此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二)教学中缺乏实践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完全具备动手操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但是前提是必须要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在平时教学中,要通过对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安装和对计算机各种故障的诊断来实现教学目标。不过,当前很多学校的硬件试验教学设备陈旧,并且很多用作实验的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实验要求。另外,实训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如果只是让理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还要为学生解决实训问题,这对老师来说是很不切实际的。长此下去,教学里的缺乏实践机会和设备落后所带来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更多的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学生得不到最有价值的练习和操作,另外师资力量的不足会使学生掌握不到全面的理论知识,这样下去会形成恶性循环,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严重影响。

(三)考核检验方式缺少变化

当前很多高职学校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方式大都为考试。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落后且缺乏变化,不仅形式枯燥,而且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另外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学生而言,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这样的考试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将学习重心放在了理论知识上,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使得这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另外,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会忽视实训课程的重要性,最终,学生在实训课程上表现不积极,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措施和建议

(一)征订合适的教材,结合教学大纲做适当处理

在教材的征订上,应该选择符合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现状和教育发展方向的教材,所选用的教材应该在内容上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最好要加上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知道如何去演练。在版本的选择上,最好选择最新版本的,内容要是最前沿、最新的,最好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己日常生活学习中可以得到锻炼和应用,如果征订不到比较适合学校教学的教材,学校可以组织本校教师去编写一部可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符合本校教学目标的教材。编写教材的教师应该先深入社会去了解最前沿的信息,了解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调查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者方面所具有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缜密的分析和研究之后,制定出高等职业学校所需要的课程内容和考核标准,最后去分解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新教材要明确每一个单元学习的目标,精选相关教材的教学内容;在编写教材时,要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确保教材与时俱进;另外,要注意教材内容的新颖性,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开发和有意指导。

(二)注重实践性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学生进行的理论教学,合理地安排实践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讲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还能够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采用分组制实训教学方法。将几个人分到一个组队中,每个小组看做成为一个操作团队,在分组时要注意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注意男女生的人数比例,争取使得每个小组的水平保持一致。这样的分组可以使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到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可以提问、讨论各种操作问题和理论问题,这样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实训的基本内容是让每个学生完成一次对计算机主机的拆装,在进行的时候要关注那些细节上的问题,完成后要写一份拆装试验报告。通过对主机的拆装,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加深对各个零部件的认识,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主机的各个性能。另外,这个拆装试验也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个简单的检验,是一个基本的练习,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训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充分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计算机维护的理论知识。尽管常见的计算机故障有很多,并且计算机维护多设计的内容也有很多,但是,教学上也不能全部讲解,毕竟那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维修案例,例如常见的硬盘的初始化、系统性能的测试、系统的优化和升级、常见故障的诊断等。在学生实训时,分组行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进行一次完整的维修,教师在旁边要注意学生操作的准确性,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实训结束后,由指导教师做最后总结。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使学生全面地掌握那些基本操作。

(三)改革考核方式

只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够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反映出来。因此,对于高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考试方法可以试着取消期末考试成绩占大比重的笔试考试,可以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将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期末总成绩。形成性考试成绩指的是平时所有的实训成绩和最后实训考试成绩的综合体现,不需要单纯的笔试考试,因为,该课程比较注重的就是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使得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四)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水平。常见的创新方式有,安排学生走出校园,自己去收集最前沿的计算机发展状况,了解市场主流信息,参加一些实习工作。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计算机专家来校讲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从而能够有效地去提高自己。

四、结束语

无论怎样,学校应该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要以学生学习的状况为基础,充分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发挥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为社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和适应经济时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占宣.浅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1(8).

[2]何春文.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策略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3).

[3]董欣.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1).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6

关键词:微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程;教学

引言: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三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程特点时间短,内容精,且让学习者在业余玩乐中完成,使大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零碎时间来进行有效学习。微课程关注的内容呈零碎化,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精度,能启发思考。微课程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1]

微信是当前大学生应用最广泛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公众平台是在微信基础上推出的一个扩展功能,可以实现群发功能。因此,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的环境已经成熟,本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探讨了以微视频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微课件、微习题为辅助教学资源的微课设计、制作与应用。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1.课程理论与实践连接密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计算机专业课程。[3]

2.计算机各个部件不断更新,知识更新速度快。计算机硬件一年半个月左右更新一次,说明硬件更新速度非常快。本课程的实践领域是计算机产品最前沿的地方,所以要求学生必须把握各部分硬件市场的动态,紧跟硬件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熟悉当前市场的各计算机配件的主流产品。

3.学校实训实习配套设施不足,实训设备更新严重滞后。很多学校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实验室设备都是使用淘汰的设备,即便有部分可正常使用的机器,也是早被淘汰的落后产品,无法安装操作系统,无法建立维护平台。根本不能保证学生实验实训课的需求。

4.教材内容缺乏前瞻性。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虽然遵循计算机业界的摩尔定律,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课程教材更新不及时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导致教学内容与硬件技术发展严重脱节,从而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实际应用,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与社会脱节。

二、基于微信平台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教学资源设计

微信平台提供的朋友圈功能,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辅助。在微信平台的基础上, 老师可以上传每天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并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的一个个小例子做成一个单独的视频发送到微信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自行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统计,查看每天登陆的学生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对于学习者来说,前台功能更为重要。在微信平台上,主要有信息资源、师生互动。其中课程模块中主要有课程内容、内容推送、内容查询、课件作业、微视频等;师生互动模块主要有讨论区、群微信、一对一等;这些功能有效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教学环境。

信息资源是整个资源系统的核心,为了微课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参照网上微课的教学设计。做好微视频后,上传至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打开微信,花费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了解待学习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为理论上课的学习作一个简单的预习。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师生互动模块是学习之后师生的交流,是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微课教学实例

在学习以前,通过微信将准备学习的内容编辑给学生, 以计算机硬件组装的学习为例, 其教学大纲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计算机硬件组装 教学大纲

计算机硬件组装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配计算机整机前的准备工作。

2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重点 :

掌握组装计算机的前后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在组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组装计算机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一些组装计算机的工具

(1)螺丝刀(带微磁)、镊子、尖嘴钳子

(2)其他工具

(3)小容器及网络集成工具

2.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对照配置清单,核对实物

4.消除身体和周围环境的静电

二、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及方法 1、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

2、计算机硬件的安装

3、机箱面板与主板的线路连接

4、显示卡及其他扩展卡的安装

5、电源安装

6、驱动器的安装、外设安装

7、加电测试与整理

三、小结: 电脑组装前的准备工作及组装过程。

四、作业: 做本章的习题与实践题

学生了解了需要掌握的知识之后, 老师将各个要点的内容录制成视频,让学生利用微信平台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向老师进行咨询。最后老师布置相关的作业给学生,并通过后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同时,老师也可以查看学生都学习了哪些知识点。[6]

四、微信公众平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应用

微课程平台的目标定位为:从移动端补充和完善课程学习系统,支持零碎化时间利用与系统性学习需求,为学习者提供无缝学习支持。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微课程平台建设。微课程平台提供了信息资源、师生互动基本服务。[2]

总之,微课程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不仅适合网上学习者的学习,而且也可将其融入进课堂教学使用;使用得好还可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分享教学资源的作用。微课程能方便学习者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微课程结合微信平台能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自由自在地进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的学习,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拓展学习对象。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制作成一系列微课程,上传到网上,能极大的方便学习者的学习使用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嵌入或综合使用,不仅有利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还能提高全民素质。[5]

参考文献:

[1]禹禄君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

[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和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34.

[3]孟庆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

[4]郭凯 浅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甘肃科技,第30,卷第24期 2014 年12 月.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7

关键词:VR技术;计算机组装;计算机维护;应用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VR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同时将这种技术形式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更是起到非常重要效果与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在不断探索中逐渐进行完善与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的进步,针对其中的各项问题,提出相关优化措施。

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浅析

VR技术在计算机中的应用越来越成熟,特别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更是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这种技术主要是一种虚拟状态的技术形式,根据虚拟的制图形式,将对象利用多传感交互技术进行合成,制作成真实的三维效果,形成一种虚拟又真实的环境[1]。现在很多娱乐场所积极引进这种技术,使用者带上专属制造的眼镜或是头盔,根据电脑操作或是键盘操作等方式进入到虚拟世界中,在虚拟世界中能够感受到很多真实的存在,同时又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技术利用视觉上的设计,将虚拟世界中的事物能够在人们眼前形成交错的感觉,同时能够带动人们的真实感受变化。根据虚拟信息技术的方式在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事项设计在虚拟世界中,轻易带动人们的真实感受。在正常情况下,虚拟世界中的各项事物经常让人们产生视觉上的错觉,认为是真实存在的。

2 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现状

在计算机教育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知识点,不仅需要熟练的计算机理论,同时还需要根据教学的实践基础进行教学,非常重视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运行原理,同时对于计算机的外部连接设备以及各种硬盘软件等安装原理等都需要熟练掌握。从整体上来讲,计算机是一种技术性与专业性非常强的教学课程[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对计算机软件等熟练掌握,同时还需要根据计算机本身的运行原理,进行不断的调试,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当然在实际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是教学条件方面,传统教学条件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需要,很多教学设备等过于老旧。再者是在实际组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学生技能掌握不够熟练,所以经常造成硬盘或是软件等损坏,造成计算机系统瘫痪。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各种软件与设备的功能,导致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设备受损等现象发生,很多方面使用不当等严重影响到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的有效运用措施

在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过程中,根据计算机教学的需要对VR技术的运用不断深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更好的促进我国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进步。

3.1 丰富硬件教学设备

硬件教学设备的丰富是为VR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提供更方便的条件,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中硬件的作用,以及安装程序等。计算机硬件安装中非常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需要学生充分理解其中的逻辑性再进行安装实践。利用丰富的硬件设备展开计算机组装教学,让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真实感受到计算机的安装程序,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中的各种知识在虚拟教学中全部进行体现,满足学生在实践方面的需求。

3.2 提高辅助软件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提高辅助软件教学主要是利用VR技术的特点,将计算机软件操作以及计算机维护等手段进行展现,防止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硬件损坏的现象发生。建立专业的实践分析与教学模式,将学生致力于真实的计算机操作中,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仿佛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计算机,利用其中展现的计算机影响进行组装与维护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与虚拟操作中能够真正体会到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

3.3 加强VR技术在实训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学实训。教学的实际训练是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组装以及维护技能掌握的重要基础,将这种VR技术手段很好的融入到实训中,利用这种技术形式,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各种实验设备,以及实验对象等进行设计,学生在虚拟的实训场所中,利用自身对计算机的掌握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促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VR技术的运用,很好的改善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虽然VR技术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融入还需要不断探索,但是在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基础上,教学效果正在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8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43-02

1 前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实践,探索教学做一体化这种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

2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课程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练习时没有与实际的项目相结合,只是单纯模仿,没有独立地思考问题. 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书本上,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过程中。

2)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隔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进行理论教学,在实训室进行实训教学,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完成各自的教学内容。这种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隔离,导致学生对一些抽象的理论不容易及时理解,而且学过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训时已经遗忘或者生疏,从而降低学习的积极性。

3)考核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期末考核为主,忽略了过程评价,无法检验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效果;另外对实训内容的考核较少,使学生对实训操作不够重视,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3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结合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以“必需、够用”为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式,通过两年的教学效果反馈,该教学模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做法。

教学内容模块化

1)考虑到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培养方向主要为医院信息科的计算机维护人员或者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通过到医院和企业调研,与专家共同探讨学生在计算机系统维护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2)采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法,将课程教学内容分解为多个项目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为多个课堂任务。结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硬件实训室实际,开发校本实训教材,该教材的体例采用项目化形式。项目化教材突破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为体系的传统模式,代之以工作任务为目标、以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任务场景,突出项目驱动。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为例,将全书的任务场景定位为在医院网络中心机房进行计算机的维护工作。课程的所有内容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将整个课程分为四个项目模块: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安装、软件维护、硬件的日常维护和维修。在每个模块下面又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计算机硬件组装模块包括设计计算机配置清单、计算机组装和拆卸等子任务;计算机软件安装模块包括BIOS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子任务;软件维护模块包括数据的备份、数据的还原、系统优化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软件故障的处理等子任务;硬件的日常维护和维修模块包括计算机主机的维护、打印机等外设的维护、常见硬件故障的排查和诊断等子任务。这些模块和项目密切联系工作岗位实际,相关技能的掌握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调整实训室硬件设备的配置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组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在一体化实训室中边讲边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分为三个区域:硬件展示区、讨论区和实践操作区。硬件展示区的功能主要是满足教师课堂操作演示、理论知识讲解等教学活动的需要;讨论区的功能主要是满足课堂分组讨论、技术调研、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解惑、课堂考核、实验报告的书写等教学活动的需要;实践操作区的功能主要是满足模拟任务场景、分组实践、项目模块考核、技能竞赛等教学活动的需要。

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中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多方位的教学形式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职业核心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1)让学生借助实训室设备进行市场调查和技术调研,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市场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各个硬部件的品牌、型号、价格、主流产品等;技术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课程讲授内容更好地掌握各个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了解计算机的最新技术。调查完毕,要求学生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包括市场调查报告、技术调查报告,比如分别撰写以Intel和AMD的CPU为平台的计算机配置清单。

2)开展学科技能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每年都会开展计算机组装比赛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很高,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达到良好的效果。

3)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为师生提供技术服务。计算机兴趣小组是课外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学生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装机、软件安装、系统维护、硬件故障排查等方面的服务。学生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磨炼自己、培养技能。

4)在课堂上采用分组教学方式,分组讨论、分组实践。在考核过程中,部分实训考核项目也采用分组考核的方式,培养学生养成团结互助、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就业单位对就业者的一项重要的素质要求。

考核方式过程化 在考核过程中重视过程评价,加入课堂评价和项目模块评价。学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以学生完成每节课的项目和单元模块任务为依据,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学生互评、自评、上课出勤以及课堂表现、实验报告的书写等项。过程考核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平时,这样做的好处是促使学生上好每节课,而不能只靠期末短时间内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最后将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考评。

4 结束语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还需继续努力:1)进一步完善校本实训教材,同时开发与课程相P的电子资源;2)引

入虚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构建更多的任务场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敏.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8):120-121.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9

【关键词】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硬件教学模式课程特点教学策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和计算机应用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各部分主要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了解计算机的主板、CPU、显卡、内存、外设、机箱、电源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选购方法、维护保养以及主板BIOS设置、系统性能优化、常见故障分析及其诊断方法,简单故障的维修等。使学生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选购和组装自己的计算机。

计算机的组装强调的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教学,那是不切实际的。如在讲述CPU相关知识时往往要把CPU结构、功能、原理做为重点来讲,然而中职学生却对这些毫无兴趣,也很难记住这些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可以相对减少此类理论知识而适当增加与中职学生将来就业有用的比如介绍CPU的种类、厂家、性能、与其它的部件搭配等的理论知识。同时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机器设备陈旧,学校实验室里大部分主机是2000年前的已不能适用于教学实验需求,这使得学生在学校的训练与当时社会严重脱轨。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的飞速发展已使得该课程课本内容也远滞后于现实社会,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使面临一些简单的操作可能也无从下手。因此,我们应该引入一种以实际需要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学生。

现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1、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辅助教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实验室的机器设备严重滞后,但是其主要部件还是存在一定的可比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其作为一组实操对照组,教师可以借用本校机房一台主机作为实操的主要对象,并且将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可以边讲解理论知识边做实操,这样学生有实物可以观察对照,学习起来也更加有兴趣,理论掌握也会相对较好。比如在讲到硬盘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新主机的硬盘和旧主机的硬盘进行比较对照,从他们的外观(形状,大小,厚薄),接口(Sata接口和IDE接口),容量大小,电源接口等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有实物做对比参照,对理论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教计算机拆卸与组装实操时,教师可以将机房的这台新机器做一个主要的示范,在拆卸与组装时与实验室的旧机器相对照,指出两者之间拆卸和组装过程中存在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机型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也有利于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操作能力。同时,由于有参照组鲜明的对比,使得学生在后面用旧机器做实操拆卸组装时,能迅速想起课堂中新机器的特点和区别,从而提高组装计算机的能力。

2、充分运用教室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能给学生带来许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查找或制作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相关的图片、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来辅助课堂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的讲解和示范,更易于学生的理解,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传递信息容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时俱进,从而提高讲课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中语言、文字描述、实验器材的有限性。

3、课内外学习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每天就只局限于课堂上这九十分钟的学习,那么他们对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的知识就都知之甚少。所以教师有必要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与专业有关的书,读好专业书,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很多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回家后尝试将每天所学的知识通过自己家里的计算机来进行实操,巩固学习,并将实操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课堂上,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如果大家都未能解决的再让教师给出建议或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方便以后的就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电脑城参观学习,认识更多的新产品。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布置不同的任务,比如:让学生到机房上网查询,配置不同价位的主机电脑,然后再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电脑城里去做相对应配件的调查,考核实际配置的电脑的价格与网上报价的差距。

4、采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可以更好的解决学校实验设备滞后于社会主流硬件设备的问题。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生提供为期一周以上的提升培训。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推荐在校表现优秀的学生周末到企业实习,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锻炼,培养专业化的学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

5、采用全面的考核方法。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考试要侧重于引导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要以实践和操作来考核,教师要列出一系列必须掌握的能力,制定出相应的考试标准。

对于如何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把学生实操能力真正的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泽光 廖乔其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黎炜 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J] 广西教育,2009,(30):40。

计算机组装维护论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系统维护 实验教学 改革

对于《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学术界有许多改革建议,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本文主要从我校教学实际出发,摸索一条改善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掌握本门课的学习技巧,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本门课程的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针对传统模式下本门课程的不足,探索了三种较为有效的培养学生兴趣和增强其动手能力的方法,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一、 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传统教育模式及不足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多做实验。因此《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我校,《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都是专业选修课,且课时十分有限,因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的教学存在的不足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 重理论而轻实践

《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课时比较少,而在这较少的课时中,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却占了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还多,实践教学课时所占比例还不足三分之一。这种严重失调的教学比例,就是重理论轻实践的表现,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的性能和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一方面使用传统教材和知识更新都比较慢。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削弱,使一门原本非常生动活泼的课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忽视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学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计划的指针通常是偏向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学与实验。对于这类基础的选修课程,往往是任学生自由发展,学校不作硬性要求。事实上,学好了这门课程,对学生毕业就业和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重大影响。故不能忽视本课程的基础作用对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教学改革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指导思想的重视及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经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归纳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一) 学校教学指导思想上的重视和对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要求

对于学校教学指导思想和理论教学等问题已经有许多教师加以研究过了,在此我们无需赘述[2],只着重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教师的教学能否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学校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我们认为,学校首先应当从指导思想上树立起重视专业选修课程的实践课程观点。在教学计划上,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的课时相冲突时,应重实践。而且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即:上理论课的教师必须上该门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而且必须要精通,否则难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方法

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之所在,具体可归纳为三种方法:

方法之一:加强对硬件知识(特别是计算机的新标准)的讲授

教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市场上最新硬件发展情况,以及社会对计算机硬件维护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好、用好计算机,维护好计算机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感受新的计算机硬件的特性,感受新知识带来的好处,而不是局限于实验项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验中眼、手、脑并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实验,教师掌控全局,最后由老师集中分析讲解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使学生每次实验都能学到新东西,在紧张有序的实验课中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的任务,切实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有所获,有所得。

方法之二:借鉴项目教学法

受许建豪先生“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1]一文的启发,试用其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的做法是:1、课程教学开始前,拟定项目教学计划时的工作。2、将该课程分为三大项目板块, 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机房计算机系统维护;

(a)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b)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c)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d)bios的设置;

(e)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f)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g)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以及局域网设置。

(2)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a硬盘数据的恢复;

(b)恢复恶意代码对注册表的损坏;注册表备份及还原。

(c)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d)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e)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f)主板故障处理(利用检测卡分析、排除主板故障)。

(3)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a)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b)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c)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d)数码设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应用。

方法之三:搭建虚拟计算机实验平台进行计算机软件类实验

虚拟机是一个想象(逻辑)的计算机,是利用软件方法在实体(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与物理计算机功能完全一样的逻辑计算机。由于虚拟机的功能与物理机功能完全一致,在虚拟机上做《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类实验是完全可行的,并且不会破坏原物理机的系统环境[3]。

1、 虚拟机的安装程序

课题组使用的虚拟机软件版本为vmware 4.5.2,该软件是vmware公司为x86平台计算机开发的。

(1) 虚拟机软件安装进入win2000(xp)界面后,打开虚拟机的文件夹,点击安装图标后,开始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完成虚拟机软件的安装。

(2) 虚拟机创建点击桌面vmware(虚拟机)快捷方式后,选择新建虚拟机(new virtual machine),点击“下一步”,进入新建虚拟机向导,在创建向导的提示下,完成虚拟机的创建。

2、 学生实验程序

学生做实验时,根据实验项目首先创建相应的操作系统虚拟机,如做硬盘分区、高级格式化实验,首先创建dos操作系统或者windows 98操作系统虚拟机后再进行实验。

三、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收获

本课题组在运用新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维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如下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用虚拟机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类实验项目优势明显

首先, 经济实惠,节约教学成本

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共享“软件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这就大大地减少了“维护维修实验室”的经费投入,因为要在“维护维修实验室完成”这些实验,则“维护维修实验室”要配置约30oo一5000元/台的物理计算机2o台及相应的配套设备~hhub等才能达到实验要求,其经费投入大约在8—12万元人民币之间。而采用虚拟机方式,则节约了这部分经费的开支[4]。

其次,实用性强,易维护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验过程顺利及效率高。由于虚拟机实验平台是建立在高性能物理计算机上,实验过程中极少出现硬件类故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物理机的性能佳,使实验进程加快,学生能在一次实验中对相应实验进行多次验证而提高熟练程度。二是减少了硬件的维护维修。由于共享了其他实验室的硬件资源,“维护维修实验室”就仅存在微机组装及硬件维护维修两项实验,这两项实验对硬件要求不高,也不存在过多的维护维修。若出现了故障,上实验课的教师就能带领学生予以排除,而不必设置专职岗位。对于软件实验室,由于虚拟机是软件方式,因此也不会增大该实验室的硬件维修工作量。

再次,是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体现

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可指导学生,还可以为各类计算机公司提供相关咨询,体现自己专业知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建立若干教学实践的基地,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带着项目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使学生能对当今计算机的发展状况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计算机市场实际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效果较好。此外,通过该项目的实训,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兼顾和结合训练了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等多种职业能力。

其次,实验室实验项目的科学化分,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具有极大的好奇心,而迫不急待地进入实验环节的学习。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有限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得到加强,同时为其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与维修技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三)改进《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的理论教学方法,及时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兴趣指导下,主动吸收新知识和新信息,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5]。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经过近两年认真负责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终于在理论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验教学环节找到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和本校教师教学的新方法,那就是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要新颖化,教学理念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态度要端正,掌握过硬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但最终是要与市场接轨,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变化来教育学生[6]。而学生则更多是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力争在短暂的学校课程学习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维修的实践经验,为自己毕业就业或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建豪.高职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3): 55-57.

[2] 李兵.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田[j].宁波大学学报,2003,(3):29-32

[3]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4]连为民,李寅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