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9:29:26

都市型

都市型范文篇1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作为满足市民对“菜篮子”“果篮子”的现实需求,园艺在当今中国可谓“大业”已成。但同时,园艺事业又急盼守正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增进我国人民更大福祉。21世纪以来,我国园艺工作者们紧紧围绕推动农业多功能发展,将市民可体验园艺置于都市型现代农业之中创新应用,取得了可喜成绩,教授了科学知识,丰富了劳动情趣,守护了心灵性慧。

以生产性体验,传承农耕文明。园艺一词,原指在围篱保护的园囿内进行的植物栽培,后发展为区别农艺的一种栽植果蔬花木技艺。考古发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栽植棕枣、无花果、油橄榄、葡萄及洋葱。古罗马时期著作和《汉书》,均有当时已经使用原始型温室的记载。我国早在周代,园艺就曾作为官方独立经营机构(园圃)出现,较早进入园圃栽培的作物有瓜、瓠、韭、葵、枣、山梨等。秦汉时期,随着东西方交流的不断增进,中国的桃、杏等被传至西方,西方的大蒜、黄瓜、葡萄、石榴、核桃等引入中国。南北朝时期,果树繁育、栽培技术得以很大进步。唐宋时期,观赏园艺发展迅速,出现牡丹、兰花、梅花、芍药等名贵品种。明清时期,随着海运大开,我国银杏、枇杷、柑橘及白菜、萝卜等先后被传向国外。发展至今,我国园艺生产过程可谓是满载中国劳动人民的耕作智慧。以生产性园艺体验为主的现代农业,在全国各大城市的推广较为普及。市民在观光的同时,通过果树嫁接、瓜蔬水培土培、果蔬采摘等农事活动亲身体验,既能掌握园艺生产中的一定劳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次来自远古、直通现代的中华农耕文明庄严洗礼。

以生活性体验,感受身入心至。以北京市创建园艺驿站为例,园艺驿站是首都绿化委员会组织的,由街道社区、近郊乡镇、公园景区、科教园区或其他基层单位,有效集成辖区内生态资源,充分利用绿地附属空间和疏解腾退出来的公共场所,用于组织开展公益性市民户外活动、园艺技能培训体验及园艺生活交流,“零距离”感受自然、享受园艺的实践平台。该项工作始于2015年,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园艺驿站已超过80家。已建成的园艺驿站,有的依托市民公园、景区景点或林地工作站,有的依托公益书屋、温室空间等,公益课程设计各具特色。花卉养护、中式插花、多肉造景、标本制作等园艺DIY课程深受市民喜爱。有的驿站还推出园艺疗法课程,借由实际接触及运用园艺材料、方法来美化植物、盆栽或庭园,赋予身心活力、调节情绪、缓解疲劳。园艺驿站可以理解为一种充满创意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如今园艺驿站已经融入周边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市民感受绿色生活方式,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好去处。以生态性体验,营造发展空间。

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纷纷举办地景艺术节,这些地景艺术节以保护生态为主旨,筑起园艺小巢,供市民观赏和体验。其中,有的注重挖掘园艺生态之美,如花中有蝶、蝶舞月下……,“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有的注重现实与意境体验,手工花艺DIY、园艺小种竞赛等,让市民置身于花海、花墙或果林之中,亲身融入大自然;有的倡导发挥园艺废弃物再利用价值,利用枯枝、落叶、树皮、果皮等元素进行创作,经过艺术加工焕发新姿,尽显地景之美。地景艺术节往往历时3个月或更长,节后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的发展空间较大。尤其是地景一旦诞生往往又成为即时地标,人们趋之若鹜、心有所往,既是对园艺劳作的一次完美践行,也是向园艺生态的一次礼赞致敬。“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生趣盎然的自然意境,是都市农业的最高追求。发展以市民可体验园艺为主题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符合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要。发展以市民可体验园艺为主题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离不开创意与产业融合,离不开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作者:吴国琴

都市型范文篇2

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构建在我国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海等城市近年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南宁市新城区也在积极创建都市型工业网络体系。在此背景下,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进行一些经验总结及相关理论探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及其形成机理

(一)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动因

都市型工业并非到现在才出现,它伴随城市的形成而产生,但过去其发展往往是自发性的、无序的,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下,其分布会比较凌乱,甚至“遍地开花”。这种自发、无序状况,既不利于都市型工业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自发、无序的都市型工业发展到一定时候,还会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当老城市发展到一定时期,或者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都市型工业的市场行为的政府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而创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则是政府引导的重要手段及路径,是都市型工业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举措。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指依托城市中某一城区而建立起来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网络体系。其经济形态表现为:城区都市型工业之间以及同上、下游产业之间存在一个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并且,在空间分布上,还会有一批关联产业组织集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形成密集度高的“蜘蛛网”——企业集群。它具有区域性、局部性、连续性、开放性、集聚性等特征。区域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是建立在城市中某一特定城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的;局部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完整的或自成体系的,它仅是整个城市都市型工业网在各城区分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食品制造业就有可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城区;连续性是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并非在时间上与以前自发、无序状态中形成的工业形态断然决裂,它是在以前的都市型工业形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放性则指城区都市型工业网不仅与同一城市中其他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其他产业相关联,还同其他城市产业或农村产业甚至国外产业和市场相联系,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成长;集聚性是指众多关联企业集聚在一定空间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本质上说,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都市型工业园或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的工业园形式相比,根本区别在于:后两者的地域特征是园区的土地连片,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土地并非连片的;同时,都市型工业网的实体是由分散在城区范围内的都市型工业园区、都市工业楼宇和一部分没进园、楼的工业企业所组成,都市型工业园区包含于都市型工业网之中。这些特征决定着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

1.城区功能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起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都市型工业分布在城市的外环线内,“落户”在城区,依托城区成长,城区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空间布局。以南宁市新城区为例,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南宁市新城区是广西和南宁市的政治中心,省级和市级党委、政府机构均集中于此。政治中心功能影响甚至决定着该区的文化功能。该区集聚了21家报社(全市23家),全市的6家图书出版社,113家期刊社(全市148家)。在此十分凸现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下,该区为党政系统文件印刷的市场巨大,为书刊报纸印刷的市场也十分广阔。这两大市场需求奠定了印刷业在该区都市型工业中的地位,并带动包装业的发展。该区印刷包装业繁荣,共有各类印刷包装企业56家,占该区全部工业企业的22%。由此可知,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同城市各城区功能相协调。这是保证各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和发展具有规划性、整体性、关联性、可持续性、成长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2.产业链作用会使城区都市型工业形成产业网络

城区都市型工业受产业链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网络体系。产业链的特征主要是,产业经济结构是由内部相连的公司链组成,每一条公司链看起来都像一条“肋骨”,而每一家公司则是链上的“节点”,众多的公司链及其“节点”在城区的某个区域集聚,就形成星罗棋布的“产业网”。以美国纽约最大的一种都市型工业形式服装制造业为例[1]。其产业网特征是:(1)产业成“链”:服装设计业→服装生产业→服装销售业→服装旅游业→服装传媒业→服装教育业→服装辅助工业(如纽扣、拉链生产等);(2)产品成“簇”:包括女装、男装、皮装、礼服、休闲装、针织装等的设计和生产;(3)企业成“群”:服装企业遍布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又最集中于曼哈顿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业中心之一,服装生产工人占全市总数的60%;(4)产业效应:实现服装业年收入27亿~30亿美元→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年逾10万人次→带动服装观光游客商业消费10亿美元。

3.重要资源要素丰裕程度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除了受到城区功能、产业规律等内生因素的作用,还受到资源条件、社会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尤其是,城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多寡对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以北京中关村软件研发产业为例[2],中关村以软件产业为特色,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以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药、新材料与环保为支柱,拥有联想、方正、清华紫光、中国惠普等国内业界的领先企业,研究开发产业发达,许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都设在中关村,主要原因就是中关村是我国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核心聚集区,研发资源十分丰富,它集中了大量孵化器及创新服务体系,是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的首选地区,同时拥有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产品信息传递迅速、集中,对于研究开发的创新十分重要。

4.政府推动对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为例[3],班加罗尔软件业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工厂企业超过900家,项目投资总额达16亿美元。其高速发展的关键力量在于印度政府和卡纳达克邦政府的推动措施和政策。印度政府于80年代后期把发展软件业置于优先地位;1991年在班加罗尔成立该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2000年在班加罗尔成立印度国内第一个计算机园区——技术孵化中心;从关税、所得税、货物税、劳务税、进出口、投资等方面给予极大优惠。北京中关村研发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得益于政府鼓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例如,1997年9月,国家科委颁布《关于设立中外合资研究开发机构、中外合作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办法》;1999年6月,北京市政府出台《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暂行规定》等。

二、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

根据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形成机理以及国内外都市型工业发展经验、发展趋势等因素,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以规划为龙头,选准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

规划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发展中具有先行的龙头地位,培育和发展都市型工业网,规划先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城市各城区功能的规划

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首先必须对城市中各城区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定位,对全市各类产业发展进行整体性的空间布局与调整,使各城区的功能既各具特色又互补协调。科学合理的城区功能定位,可以规范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布局和发展。以南宁市为例。从行政区划来看,南宁市现辖兴宁、新城、永新、江南、城北五个城区和武鸣、邕宁两县。各城区的基本分工是:兴宁为中心商业区;新城为政治、文化区;永新为批发与轻工业区;城北为工业、教育区;江南为重工业区。根据各城区功能布局现状以及未来30年南宁市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因素等,该市在2002年9月重新制订了《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确立了新的工业发展布局的空间战略格局。基本方案是:坚持以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工业空间组织模式,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的空间战略格局,以城市中心商贸区为核心,环绕城市中心商贸区,整合中心城区工业圈,做大南部工业区(包括江南区和部分邕宁地域)、做强北部工业区(以城北区为主)、开拓东部工业区(以新城区为主)等3个工业区,发展武鸣-华侨区、培育西部金坛工业区等2个卫星工业城,形成“1+3+2”的城市工业布局的空间格局[4]。这样,南宁市各经济区域的工业布局也就确立了,从而为各城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2.城区都市型工业发展方向的规划

在规划全市各城区功能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规划城区都市型工业的发展方向。要根据各城区功能,立足市情、区情,着眼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重点考虑以下一些内容:(1)要发展哪些都市型工业。从都市型工业的分类来看,主要有电子信息、食品制造、印刷包装、服装服饰、旅游工艺、家具装饰、清洁洗涤、工业设计等行业,要从中作出选择。(2)主导型都市工业的选择。在考虑发展的多种都市型工业中,选出少数几个行业加以优先发展、重点扶植。(3)传统都市型工业和传统产业的置换。要充分考虑技术进步对都市型工业进化的影响。由于技术进步,往往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空间替代,即技术进步使原有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技术领先、高利润、高效益的企业所替代,或被先进技术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所吸引,进而转变企业生产结构,并带动与之相关的生产要素及厂商区位的调整。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电子、仪表行业对机械、化工行业的替代等。通过以上多方面综合分析,制订出今后一个时期本城区的都市型工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创建。

(二)构筑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发展平台,推动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成网络”

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是以一定的载体为基础的,而都市型工业园区或工业楼宇则是都市型工业网发展的理想载体或平台。以上海都市型工业发展为例。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全新理念。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蒋以任提出:“为了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产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并以此作为中心城区工业布局调整的重点,把发展都市型工业与增加城市就业,改善环境,增强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结合起来,作为提升上海综合竞争力、构建工业新高地的一项重要战略。”[5]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上海市逐步摸索出发展都市型工业之路,都市型工业现已成为上海市建设工业新高地的一个新亮点。该市发展都市型工业的突破口就是“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库存房积极推进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到目前,该市都市型工业园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推进和市场化运作的阶段,9个中心区已完成改建、新建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150万平方米,引进电子产品加工、软件开发、广告印刷、服装服装、食品加工、钻石工艺等创业型、科技型和就业型企业450多家,增加就业岗位1.2万个。该市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发展到60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6]。

从南宁市新城区来看,都市型工业“进园区”、“进楼宇”的特征明显。该区管辖的星湖路是南宁市甚至广西、西南地区著名的电子科技一条街,它虽然没有冠以“园区”之名却实为园区,在不到1公里的街道两旁,沿街聚集了1700多家以电子产品销售、加工、软件开发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因之被称为南宁市的“中关村”。2000年星湖路建成一座集贸易和生产为一体的电子科技广场,已有170多家企业入楼,成为一座都市科技工业楼宇。

因此,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要把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其重要意义在于:为都市型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环境;推动城区都市型工业集聚化、规模化;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络化创造一个学习平台。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网中的作用

政府是发展都市型工业的重要推动力量,起两方面主要作用:

1.优化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运行基础

对于推动城市经济长期持久增长,西方学者提出“供给基础”(SUPPLYBASEMODEL)理论[7],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三是城市的投资环境。由此创造的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即可吸引域内外投资,引起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供给基础”理论同样可以运用于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构建。也就是说,培育和发展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同样需要有良好的都市型工业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增进城区都市型工业投资的集聚程度,改善城区都市型工业的投资环境,从而从整体上改良城区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的运行基础。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创建初期,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城区政府,都要有所为,有所分工,有所侧重。

2.制定出台都市型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

目的是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及其网络体系的发展。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扶持都市型工业发展的政策,包括《关于加快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的若干意见》《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建设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认定标准》《关于都市型工业小企业认定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区(县)发展特色产品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8]。

三、创建南宁市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几点对策

南宁市新城区作为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功能突出,第三产业发达,一、二、三产业的构成比例为1∶14∶85。2001年,分布在该区内的工业企业共有260家,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130家,村及村以下企业130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工业行业有:印刷包装业、电子软件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服装制造业、纸制品业、纺织业和汽车修理业等。这些行业几乎全为都市型工业,这为发展都市型工业网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一)规划都市型工业网的空间布局

根据该区现有的产业条件与未来产业环境,可把现有都市型工业企业比较集聚的,又有市场发展前景的街区或地带划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主要辖地,主要是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简称“一街一带”)。同时,可根据经济发展,创建“一街一带”之外的都市型工业园区、工业楼宇,扩大都市型工业网的范围;还可以吸收散落在城区各地、属于都市工业主导产业的企业以及其他行业的重要企业为都市型工业网的成员。今后一个时期,要以“一街一带”为龙头,带动关联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二)进行城区部分房产改造,兴建都市型工业园区和楼宇

当前,新城区可供整片开发的土地已经没有,不可能利用整片土地去开辟大的工业园,难以按建立大工业园来发展工业的一般模式来构筑工业的发展基地、发展平台,只能根据产业集聚的要求,对现有部分城区房产进行改造,兴建微型都市工业园区和都市工业楼宇。最近,该区与南宁市双龙实业有限公司在长gāng@①路共同创办了南宁市印刷工业园,占地24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它充分利用企业原有土地和厂房,吸引了11家企业入园办厂,新增产值1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了350名下岗人员就业。

(三)重点抓好“一街一带”的建设

“一街一带”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除了电子科技广场和南宁市印刷工业园等园区和楼宇的发展较为合理之外,电子科技一条街上的企业多为沿街“小店铺”,而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带上的企业亦多为经营不善,困难重重。要发挥“一街一带”在发展都市型工业网中的龙头作用,首先要增强其自身的实力。

星湖路电子科技一条街,以多层楼房居多,可改造的空间大。要根据电子软件业的产业优势,利用沿街土地房产,引进资金,进行合作开发,逐步对旧城进行改造,新建工业楼宇,不断提升电子软件业的产业规模与档次,扩大现有产业效应。

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其企业众多,除了印刷包装企业,还有水泥制品、机械制造、电子元件、商业服务等各类企业。其中一些企业经营亏损,生产萎缩,房产闲置,资源浪费。要以印刷工业园的创建为契机,扩大其辐射效应,推动该带的旧城旧厂房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大力发展有市场、有效益的各类都市型工业,重点以印刷包装工业为主。

发展长gāng@①路印刷包装工业带,受现有地理条件、市政设施的制约较大。一是该路是一条通往城外的交通干线,而路面较窄,过往车辆多;二是同市区的道路连接单一,交通相对欠缺;三是有一条主干铁路同该路在同一水平面上成“十字”相交,经常造成交通堵塞。这些均对该路段上的工商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必须改善“供给基础”,对交通设施进行改造。南宁市为此筹集1亿多元资金,将于年内动工兴建铁路立交桥。还将拓宽道路,兴建长gāng@①路同东葛路相连接的城市道路。同时,着手解决长gāng@①路一带的内涝问题,2002年引进世行贷款300多万元,建设排涝工程。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将推动长gāng@①路一带都市型工业的更大发展。

(四)推进产业创新,做大做强城区都市型工业产业网

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纵使该城区的主导行业电子软件、医药制造是高科技产业,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少,开发新产品不多,在广西、全国能打响品牌的也仅“百年乐”等个别产品而已,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创新。

1.推进产业结构创新,择优培育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主导产业

产业不断升级是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必然规律。新城区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对都市型工业产品需求的变动态势,合理地确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适时进行都市型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有效的产业升级工作。根据该区当前的产业优势和市场走势,未来一个时期,该区可把电子软件业、印刷包装业和医药制造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来培育,使之发展成为该区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支柱。

2.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提升都市型工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

产业技术创新,可以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城区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核心竞争力。新城区企业要根据现有都市型工业的产业技术水平,注重新技术的采用、新设备的购置,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值得关注的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要重视技术联动效应。例如,印刷业作为主导产业,实施产业技术升级,应从出版设计业→印刷制造业→包装装潢业→印刷包装辅助工业→印刷教育业连结成的产业链整体上,推动高新技术如计算机硬软件、互联网技术等的实用性发展,增进关联行业部门的技术合作,形成以新技术为纽带的产业链,进而促进产业联动与技术联动相辅相成,从整体上提高都市型工业产业技术水平。

3.推进产品创新,培育和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拳头产品

城区都市型工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用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占领市场,适应并创造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产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这是把城区都市型工业网做强做大的物质基础。创建都市型工业网,必须重视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根据南宁市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而城区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有限的客观实际,新城区推进产品创新,可采取地缘智力共享的办法。基本做法是: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结盟,发展共存共生的合作关系,把一些新产品研发交给科研院所或高校,而企业则负责中间试验、渠道建设、市场推广、品牌培植等工作。这样,企业就可以避其人才、研发投入不足之短处,而科研院所、高校则可避其市场开拓经验不足之局限,并充分发挥各自具有互补性的优势,形成合力,达成分化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的目的。这是一种产业联盟的“双赢”商业模式。

4.推进产业组织创新,为做大做强城区都市型工业网提供制度基础

产业组织创新是改良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培植都市型工业网过程中,可创造条件,引导一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获取规模效益。同时,还可以在实践中探索一种非竞争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形式,即在投资者、战略合作伙伴、高层主管与创业者骨干之间建立一种互惠共荣的合作网络,充分挖掘利用企业外部、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资源、商业资源、技术资源等,把企业做大做强。美国风险投资家称之为Keiretsu模式[9]。

要推进产业创新,人才是关键。应当把人才的培养、挖掘和引进作为一项战略任务。

(五)融入经济全球化,推动都市型工业外向化

当今网络时代,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历史时期。并且,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同东盟将在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这对于地处中国、东盟两大板块结合部的广西和沿海开放城市南宁市来说,创建城区都市工业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城区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必须放到对国际、国内开放的大背景中来运作,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速外向化进程,才可能在当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健康、快速、可持续地成长和发展。

1.适应WTO规则,推进城区政府管理创新

城区都市型工业外向化,要面对对外开放如何同WTO规则相适应的问题。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政府职能同WTO规则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就城区政府而言,加强政府管理创新,可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当前城区政府管理创新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构建新型政府-企业关系,实施企业关系管理[10]。过去,政府同企业(包括外商企业)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既不利于招商引资,也不利于外资企业的良性发展,往往会直接损害外商的利益。城区政府应树立振兴经济的新理念——企业关系管理,建立以企业关系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服务体系,充分考虑、遵重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实现为企业、外商服务的成本最低化。二是创建信用政府新形象。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政府信用对对外开放干系极大。美国认证协会主席米洛·葛若指出:“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印象,首先是企业产品的质量,其次是政府的信用,再次是一个良好的法律的保障,综合起来的信用是我们作出判断的眼睛。”[11]可见,外国人看中国,不仅对企业要求信用,还对政府要求信用。城区政府对此应当有所为,树立良好的信用政府新形象。这两方面对于城区都市型工业招商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十分重要的。

2.提高城区综合竞争力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环境中,区域贸易环境和条件引导国际投资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城区都市型工业要吸引国外投资、人才和技术,必须具备良好的产业环境和外部条件,城区综合竞争力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除了一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二要转变城区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三要推进都市型工业产业创新等之外,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拓展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第三产业的总体素质水平,大力发展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联的高层次服务;二是推进城区信息化建设,新城区在初步完成城区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的基础上,正在抓紧实施电子政务、教育信息网、社区信息化建设、星湖路信息产业园、电子商务示范等五大信息工程;三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系统,新城区要在“绿城”建设当中,在2002年完成桃源路扩建工程等一系列城市基础建设和改造的基础上,加大都市工业和其他产业的污染整治力度,提高城区生态质量水平。

3.大力开发面向东盟的各种都市型工业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在这方面,新城区的医药制造业具有较好的产业技术基础。该区拥有医学科技资源优势,有广西医科大学及众多大医院位于该区内;还有一批具有规模的制药企业,如百年乐制药厂、广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等。可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国内、国外市场,扩大对东盟医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

为了鼓励、扶持都市型工业网的培育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应制订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工商政策、税收政策、科技政策、人才政策、就业政策等。同时,还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都市型工业发展指导小组。

【参考文献】

[1][3][5][8]夏雨.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建设——上海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23、241、1、191-207。

[2]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R&D拥抱中国:跨国公司在华R&D的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77。

[4][6]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经济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评审稿)[Z].2002.55、90。

[7]郭鸿懋等.城市空间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62。

[9]李钟文.硅谷优势——创新与创业精神的栖息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

都市型范文篇3

关键词: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客体;分析研究

一、都市型村庄及其过渡性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村庄是“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聚居点”,人口相对分散、有明显的同质性、社会结构较单一,主体人口为农业人口,基本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但是,随着中国都市化的迅速发展,一些村庄逐步丧失或部分丧失传统村庄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职业分化、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变化,均质性被打破,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依据都市化即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某个区域(城市、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一界定,我把这种村(居)民拥有宅基地和私人房屋产权,没有或少量拥有村集体农地和集体财产,第二、三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村(居)民已经全部或部分变成非农业户口,兼有大量外来人口入住的村庄称之为都市型村庄。从总体特征上看,由于中国地域广大,都市型村庄在区位环境、拥有的社会资源、管理体制、发展模式上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村庄特质迥异,难以归类。然而,这些村庄也有许多共性特征,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的管理上,都还没有完全纳入到城(镇)的总体规划中,集体经济、集体资产、独特的“村籍”制度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并利益分配和社会管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实现情况表明,当下都市型村庄既没有完全拥有现代意义上的都市社区特质,也没有完全失去传统村庄的要素特征,呈现出传统村庄向都市社区转型的过渡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主客体要素现状分析

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于政府组织、民营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以及个人等各种网络体系,应对社区内的公共问题,共同完成和实现社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过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系统聚合了不同于城、乡社区治理的主体与客体、内部规制和外部环境等多要素,其中每一个要素的变动都会对系统运行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主客体要素。

(一)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主体的二元化要素特征和多元化结构性特征

正在成长的都市型村庄社会治理主体,既包括政治性的组织,也包括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逐步形成从政府一元走向村(居)民委员会、各类社会组织、专业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并存的架构。

从法律层面看,党的基层组织有权力对村(居)委会进行政治上的领导,对社区内的各类组织进行宏观协调,政府派出机构有义务对村(居)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推动社区各项建设活动的开展。村(居)委会接受政府业务上指导,动员、组织社区内的各类服务性的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丰富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增进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共同治理社区事务,并协助政府开展相关工作。

从现实层面看,由于都市型村庄社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并存、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并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并存,社区治理主体要素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特征;社区内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组织发育迟缓,成熟度不高,组织和社会动员能力都非常弱,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尚未完全建构起来,社会资源相对不足,在处理社区事务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借助党和政府权威,依赖政府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由此形成了“以执政党为圆心的同心圆状的中心一边缘型治理结构”,凸显出基层党组织在多元社区共治中的核心地位,社会组织边缘化,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并存、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

(二)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的客体是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宪法》确认村(居)委会的功能是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办理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反映群众意见要求、提出建议等。《城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村居法》确认的社区公共事务还包括:管理本村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应当尊重并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联户或者合伙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等。

处于过渡期的都市型村庄,由于土地、户籍、人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区组织、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二元化特征,致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经济、文化、社会、空间、环境等方面的各种社会问题比成熟的城市社区和传统村庄量要大、复杂程度更高,解决难度更大。有些村庄既要管理本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维护农村农业经营机制,又要负责征地拆迁、村庄规划、居民安置以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其他经营者的合法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既要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又要解决化解二元并存带来的诸如促进城乡融合等特殊性问题等。社区治理客体不仅点多、面广、矛盾错综复杂,而且变动性大,无法简单依据《城居法》或是《村居法》来加以界定,只能依据各个社区具体情况相机界定。

三、优化社区治理主客体要素,建设都市型村庄社区

当下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缺乏直接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建构切合都市型村庄特点、规范有效的治理规制,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实现都市型村庄社区善治,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参照都市社区要素特征,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拓展思路、创新体制。

(一)提升社区治理主体能力,建构科学的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充分认识各类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建立多元共治的主体架构,形成内含科学分工与合作机制的以社区(村)居委会为轴心、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其他主体参与其中的交互式的新型社区治理主体架构和治理结构。

第一,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大力培育和扶持社区内各类社会组织,理顺社区内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组织内部的关系,明晰其结构与功能,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等职能的交叉、功能紊乱现象。

第二,依法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监督,逐步弱化社区组织行政功能,增强社区内行政部门的行政能力;强化社会组织的自治性,提高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建构合理的社区治理结构,建立社会资源、权利共享,社会义务、责任分担机制,维护社区内部的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平等地位,促进其协同发展。

第三,打破以集体土地产权为核心的“村籍”制度,赋予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在社区治理中的平等主体地位,建立各类社区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民主制度、决策程序和协调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村(居)委会在社区治理中的轴心作用,确保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对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使社区治理制度化、民主化、程序化。

(二)厘清社区治理客体属性,建构城乡一体化的社区治理模式

都市型村庄社区治理客体不仅包括了原来村集体管理的事务,还政府改革职能转换过程中剥离出来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村庄都市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新事务,尽管内容复杂,治理过程权责关系模糊。但从性质上还是可以分为几大类:经济工作、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其他工作。社区治理必须在厘清社区事务和公共服务类别的基础上,依法界定集体经济组织、行政组织、村(居)委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社区事务治理过程中的权责关系,坚持城乡一体化思路,以提升“城市性”为目标,建构和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和模式。

第一,(村)居委会依法加强对社区类各类经济组织的经营资质的审核,运行过程的监管,营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协调经济组织间以及经济组织与社区居民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纠纷。以依法拥有村集体经济和土地资源管理权为依托,结合都市型村庄的特点,总体规划村庄经济发展,采用多种方式经营集体土地和资产;立足都市农业,发挥集体经济组织和第一产业优势,构建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经济架构,发展社区经济。

第二,基层党组织依法履行领导和支持本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职能,保障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治理的权利。以关涉社区共同利益的事务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吸引社区居民依照程序参与社区治理,激发其参与热情,培养政治理性,锻炼和提高自治能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社区政治生活。

都市型范文篇4

一、滨海新区应坚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

受农业资源状况、产业发展态势以及自身固有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滨海新区传统农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现代都市型农业成为新时期滨海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农业生产要素质量偏低

滨海新区农业用地以质量不高的盐碱荒地和滩涂湿地为主,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量不断扩大,将导致农业用地进一步减少。此外,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近海水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也给滨海新区农业、渔业带来较大影响。劳动力素质不高,年轻人由于非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而很少从事农业,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严重。

(二)农业发展空间不断压缩

滨海新区靠工业兴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功能定位,滨海新区更加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农业发展空间不断压缩。2011年,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6206.87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0.14∶68.86∶31,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特征,总体上看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城市化中后期阶段。这一时期,农村人口、农业产值占比呈逐年下降态势,农业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重由1994年的30%多下降至目前的20%左右,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1.3%下降为现今的不足2‰。

(三)传统农业经营模式难以为继

滨海新区农业尤其是种植业基本上仍以农户家庭分散经营为主,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较低,规模化亟待提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基础薄弱,龙头作用不显著,对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拉动力不强。农产品加工科技含量较低,科技投入不够,缺乏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综合利用深度不够,附加值不高,关联产业不发达,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较弱。

(四)现代都市型农业成为发展方向

现代都市型农业是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类型,它既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城市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科技、市场化等现代产业特征的现代农业。相比传统农业,现代都市型农业是契合滨海新区区情和产业特点的农业,是依托滨海新区、服务滨海新区、适应滨海新区建设发展战略的农业,是与滨海新区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发展、城乡融为一体的农业,代表着今后滨海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滨海新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经验

近年来,滨海新区以设施农业和科技农业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企业化管理和品牌战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主要是:

(一)构建园区支撑的设施农业布局

滨海新区以农业产业园区和科技园区为主要组织方式,着力打造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的现代都市型农业领航区。滨海新区初步建成市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分别为天津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茶淀葡萄科技园区、天津滨海耐盐碱植物科技园区、天津滨海海水养殖科技园区、滨海东丽农业科技园区和滨海津南循环农业科技园区。依托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以诺恩、海发、金豚、龙达、华大等企业为代表的精品农业和以节能温室、联动温室、畜牧小区等为特色的设施农业。2011年,滨海新区新增设施农业1.1万亩(7.33平方公里)、工厂化养殖6万平方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158个。

(二)以科技带动农业成为重要抓手

科技的融入使天津滨海新区的农业发生着改变,引领着滨海新区都市型农业走向高端化。“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加速研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农业应用技术,提高农业技术示范能力,以蔬菜、葡萄、花卉、冬枣、食用菌为主的五大主导产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不断提高。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海洋大学等一批部级农业研发教学机构直接参与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1年,滨海新区首次设立200万元专项资金,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20多项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滨海新区农、林、牧、渔各领域向纵深渗透。

(三)产业链延伸提高农业效益

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业产业化、科技化、设施化的同时融入二、三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好渠道。以茶淀葡萄为例,以特色葡萄种植业为基础,把葡萄深加工、葡萄园休闲观光结合进来,以葡萄先进科技与葡萄酒文化底蕴将茶淀玫瑰香葡萄产业打造为“接二连三”有机融合体,建成集科技、休闲、文化、观光于一体的葡萄科技园区,实现小葡萄大产业。葡萄产业链的延伸为农民新增5000多个加工业、服务业工作岗位,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并带动了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四)企业化管理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滨海农业科技园区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公司制管理模式。在产业组织、土地流转、投融资、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以龙头企业为运作主体,建立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建立了“公司+农户”的组织化模式,从生产、栽培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推进依标种植、统一管理。转变传统的自种自销产销模式,按照公司统一标准,以“订单式”契约作保障。农民按照岗位进行生产作业,成为葡萄种植员工,通过效益增值缴纳社会保险费。

(五)着力打造都市型农业品牌

滨海新区以高效种植业、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渔业为重点,打造水产良种、设施蔬菜、特色水果和新品植物等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滨海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基本完成30万平方米温室框架搭建,成为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参观现场;耐盐碱植物科技园与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合作建设的“国家林业局盐碱地研究中心”已获批复成立,并得到国家财政部3000万元支持;冬枣产业科技园、茶淀葡萄科技园等种植园区已开始集中发力,茶淀葡萄、大港冬枣声名远扬;杨家泊水产养殖科技园初见成效,东方对虾、南美白对虾和渤海梭子蟹等特色产品闻名遐迩。

三、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对策建议

今后一个时期,滨海新区应立足于已有农业产业基础,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科技型、设施型、生态型、外延型方向转型升级,加速形成符合滨海新区特点的现代都市型农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科技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滨海新区要以科技含量高的设施农业和生产无公害产品的绿色农业为主要生产形式,大力发展工厂化农业和观光农业,构建循环型都市农业生产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着重发展高效特色种植业、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生态旅游业和节约循环型农业5个农业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要积极推动宁车沽、杨家泊和小王庄等农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建成滨海生态农业、茶淀葡萄、国际花卉和观赏鱼等科技园区,加快建设水产科技和冬枣产业园区,规模化新建和改造设施农业、循环水养殖车间。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作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农业,以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培育和孵化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企业,提升农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的层次和水平。

(二)发挥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优势,实行技术对接战略

整合滨海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把科研、技术、人才优势与农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实施技术对接战略,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或土地密集型农业生产转变成资本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生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滨海新区要积极搭建农业科技研发平台,为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提供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提高农业技术研发能力、应用能力、示范能力。促进滨海新区农业科技人才下乡进村入户,形成科技人员和农户的对接。

(三)总结推广产业化发展经验,带动特色农业发展

进一步总结茶淀镇构建种植业产业体系的模式和经验,引导农业科技园区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条。以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以大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技术和人才为支撑,以产、学、研合作机制为纽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向深精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立足于农村地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选准资源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地域,根据自然、人文环境特点,加快建设旅游景点和农业生态观光景点,大力发展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观光农业,集农作、观赏、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建成更多的特色旅游村、观光蔬菜园和观光渔场等。

(四)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推动产业链的城乡对接

农业龙头企业一方面可以为农民生产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把管理模式、品牌优势植入农村和农业,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农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要推动滨海新区现代化农业产业资源向传统农业领域渗透和扩散,引导农产品加工业或农产品外贸出口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农产品基地,形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链。要改善现有农业经营模式,在农民中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重点扶持集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增强“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产销组织形式对农产品销售的带动作用。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发挥龙头企业品牌优势,进行品牌深度开发,不断丰富品牌内涵,使农村地区成为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

都市型范文篇5

一、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意义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顺应城市建设要求和农业发展水平提升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要求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模式为载体,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具有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的显著特性。目前,市农业正处在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作为市区的有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天独厚条件,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已成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拓展农业发展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而且可以通过提供食物安全、劳动就业、生态保障、休闲娱乐和科技示范等多个平台实现和提升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特别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新鲜安全营养的基础上,对农业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快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推动省会现代农业提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原则

㈠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和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建设各具特色的园区为抓手,以加快农业结构升级转型为核心,深度开发和拓展农业新功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实施产业互动发展和产业融合,提高农业发展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省会城市农业创新与升级,辐射带动全区农业发展,逐步构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框架。

㈡发展目标

1、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功能。结合区域优势,确定区域布局主导产业,通过规划和调整,提高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加大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装备水平和产出水平;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以及监督检测,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无害化水平;通过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名、特、优、新为重点,培育出一批满足多层次和个性化需求的唯一性特色产品,提高农业市场化服务水平。

2、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开发和推广应用相关农业生态的技术和设备,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空气水源清洁、高效节能节水和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治理利用、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

3、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生活功能。以服务城市为导向,面向消费市场日益多样化,特别是高端消费市场的新需求,使农业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加快开发以旅游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主的生活功能,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功能相对齐备、经营模式多样、服务水平较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

经过五年的努力,到2014年全力构建起集生态、观光、休闲、餐饮、文化“五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统一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实现小麦、玉米主要粮食作物高产稳产田稳定在30万亩;林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到5万亩;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畜牧小区总数达到160个;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

㈢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城乡互动原则。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扩散、渗透和辐射。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解决当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又着眼于农业的长远发展,有效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有效统一。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保护、发展生产力,保持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充分借助省城的科技优势,加强农业科研与应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速农业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发挥科技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我区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资源状况、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功能拓展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坚持先易后难,梯度推进。

三、发展布局和主要模式

㈠发展布局

根据我区不同地域的资源状况和功能特点,构建“一区、一带、三线、70个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1137”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经济布局新框架。“一区”即园博都市农业开发区,在经济开发区、农业高新区、主城区、大学科技园、旅游度假区及其周围着力培植都市型现代农业区;“一带”即沿我区境内东岸着力打造滨河都市农业风情带;“三线”即突出抓好国道104线“设施农业、林果、茶叶”产业带;省道104线“中药材、畜牧、林果”产业带;国道220线“精品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带。

㈡主要模式

1、生态景观型农业。以构筑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优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休闲、观光场所,促进人与自然、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

2、体验参与型农业。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接触自然、体验农艺中调节身心健康,享受田园之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3、高科技设施型农业。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等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设资本、技术、设施高度密集的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高科技设施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可控化和工业化,展示现代高科技农业风采。

4、旅游度假型农业。依托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农艺园,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满足与适应市民走出城市、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生活的心理和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5、特色精品型农业。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组织生产富有地域特色的安全、营养、优质、鲜活农副产品,适应人民生活对食品消费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

6、物流会展型农业。以服务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城市近城区的物流中心和流通网络,通过运输、加工、包装、仓储、配送等环节,使农产品创造更大的增值空间;通过农业会展这个有效载体,扩大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四、建设重点

(一)强力提升六大主导产业,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的特色农产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板块。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布局,实施产业聚集,打造规模效应,做大做强蔬菜、林果、畜牧、苗木花卉、传统农业、生态旅游六大产业。

(二)大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坚持农业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四位一体”协调推进的产业化工作思路。重点培植农业龙头企业。

一要做强做精主导产业,提高企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

二要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

大力扶持各类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配套设施,规范交易行为,提高知名度,增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

(三)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为市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屏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农村饮用水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加强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加强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建设,为市场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农业的场所和保存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着力构建生态旅游板块。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和破损山体治理项目;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全面提升水利设施的质量标准;加快道路交通建设。

五、保障措施

㈠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1、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和组织协调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全局高度,切实落实好规划,全面加强指导,并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全区都市现代农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细化工作措施,搞好跟踪服务,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区农业局要牵头做好规划制订、工作协调、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区农办负责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区林业局负责林业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林果、花卉苗木产业技术指导;区水务局负责农业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及现代水利工程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和推广;区发改委负责将都市农业发展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计划,加强指导服务,并会同区财政每年安排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和资金;区财政局负责资金的筹集和管理,对各部门提出的农业项目进行汇总、审核,平衡项目和资金安排;区科技局负责相关科技项目的立项;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区乡道路勘察设计,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强乡村主干道路和产业片区生产道路建设;区环保局负责对产业基地的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区旅游局负责指导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品牌经营,帮助组织客源、开拓市场。

㈡强化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机制

1、进一步加快土地确权,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2、整合项目和资金,实行部门包村、扶贫包村、产业包村,重点打造“一区、一带、三线”内的重点项目。

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奖励政策直接扶持,实行产业贴息政策。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农业多元化投融资办法。坚持园区运营企业化,充分吸引社会资金投资都市农业,形成政府、农民和社会共同投资的格局,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5、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推进力度。强化品牌意识,把品牌作为开拓市场、巩固市场的金钥匙;加快农产品商标注册,加大有机、绿色、无公害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进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场影响力;规范销售行为,在完善农产品标识上求突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㈢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1、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的力度,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科研开发,加快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主体;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培育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企业。

2、加强科技培训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科技技能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技能拓展培训,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㈣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重点加快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完善配套;切实加强国内外农业安全信息的情报工作,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指导全区绿色和有机农业、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都市型范文篇6

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特点

北京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于2003年开始致力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一是农业产业布局清晰。北京市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效果显著。从空间布局来看,北京市对种植业、养殖业各划分了重点生产区域,同时在种植养殖行业内部也进行了产业细分。目前,大兴区的蔬菜产量、顺义区的生猪出栏数、通州区种业发展各约占全市三分之一。二是农业科技赋能效果显著。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北京农业现代化的科技应用水平高。2019年,北京市设施农业实际利用占地12900公顷,播种27068公顷,产值47.1亿元。三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北京市全面探索农业的功能,不断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都市农业、会展农业等。据统计,2019年,北京市农业观光园有948个,经营总收入达23.2亿元;从事乡村旅游实际经营接待户有7345户,高峰期从业人员23720人,接待人次1920.1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4.4亿元。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种类丰富

2007年,北京市开始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并结合都市型现代农业特点,形成了以“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为运作方式的北京农险模式。此后,北京农业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一是承办农险的保险公司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北京农险市场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中国太平洋财险、华农财险、安华保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二是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不断扩大。2007年,北京市开办的政策性农业险种有12种,主要有:小麦、玉米、苹果、梨、桃、葡萄、露地蔬菜、温室园艺、西瓜、奶牛、肉鸡、猪。202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已扩大到36种。其中种植业保险的品种有水稻、豆类、叶类、根茎类蔬菜、茄果类及其他类蔬菜等19个品种,畜牧养殖类有能繁母猪、生猪、种猪、仔猪、肉鸭、渔业、蛋鸡、蛋种鸡、肉种鸡、肉牛等12个品种,农业财产类有温室、大棚、果树树体、密植园树体、农机综合等4个品种以及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

农业保险政策环境良好

北京市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农险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首先,国家重视农险的发展。2007年至今,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及农业保险的发展问题。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推进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其次,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农险的发展。2011年,北京市了全国首部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地方性规划文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规划》。2019年,北京市《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与农业保险机构数据共享机制,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最后,北京市的财政资金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起了重要支撑作用。2019年,北京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817.1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在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和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下,农险呈现出补贴品种多,保费补贴比例高的特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北京市农业保险为农业提供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据统计,2015—2019年,北京市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和赔款及给付量逐年增加,保费收入累计34.06亿元,赔款及给付28.92亿元。其中,2019年,北京市财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保费收入8.16亿元,赔款及给付7.64亿元。北京市农险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从北京市种植业保险的保障程度来看,主粮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保险金额分别为600元、600元、700元。目前大多数省份的小麦、玉米、水稻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约为400元、400元、650元。从畜牧业养殖保险的保障程度来看,北京市育肥猪保险金额已高达1300元,而大多数省份育肥猪保险金额仅约为800元。

农业保险推进平台搭建充分

北京市政府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组织框架来支持农险的发展,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农委、财政局、银保监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搭建了农业保险的相关平台与机制。一方面,北京市引入科技信息管理手段,率先建立了农险管理信息系统及平台。农险信息平台的建立对农业保险的发展意义重大。另一方面,北京市率先建立起了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这也是北京农险模式创新性特点之一。其大灾风险防范机制是由农民、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和政府四方主体组成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保障体系。

北京市都市型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农险产品与都市农业发展新需求匹配度不高

虽然北京市农险产品品种不断扩大,但是农险产品仍不能随都市型现代农业风险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升级创新。一方面,保险产品对高效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潜在保险需求探索不足。比如北京市发展了大量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现代化农业产业,其风险正由传统农业的水灾、旱灾等自然风险为主转变为以设施风险、农产品价格风险为主。但是北京市这方面保险产品的开发试点还较少。另一方面,保险产品不能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于农业设施等资产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北京市大多数农业企业依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说明北京市农险产品未能有效拓展其增信功能,对“保险+信贷”“保险+信贷+担保”等模式的实践较少。都市农业发展政策与保险政策衔接性较弱在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是政策间的衔接性弱给北京市农险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2014年,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问题,国家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6年,为促进畜牧业协调发展,京津冀三地农业部门签订了《京津冀畜牧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为响应政策号召,北京市建立了一大批畜牧业外埠基地,实现了产业疏解和首都市场畜产品安全供应的有机结合。但是,企业面临在京外的养殖基地不能享受在京同等财政补贴的政策困境。这种困境说明北京市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保险政策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农业保险保障范围不广北京市农业保险的范围随其承保险种的扩大和保险责任的拓展而不断扩大。但是,其农险保障范围的广度仍不足。首先,农险产品未能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风险提供保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风险已不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层面,而是向整个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伸。例如,目前生猪不仅面临着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疾病风险,还面临着生猪产业上游的饲养成本高以及下游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但是目前生猪产业链上下游的保险产品仍发展不足。其次,农业保险覆盖率不高。就蔬菜保险行业而言,北京市要求应保尽保,但是由于蔬菜保险金额以及农户逆向选择等问题的存在,北京市蔬菜保险承保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再次,农业保险产品成本保障程度较低。虽然北京市农业保险金额位居全国前列,但是目前保险金额还停留在保物化成本阶段,保障水平尚低,使得投保农户积极性不高。农业保险费率分区理念不强从农业的生产、政策环境来看,北京市具备了风险区划、费率分区的条件。201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在产业结构上,北京市农业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果业均实现了一定的产业细分;在空间布局上,北京市按照平原、山地的特点作出了适宜农作物的空间布局,逐渐形成了以顺义区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区以及通州区的种业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北京市较早地开展了风险区划、费率分区的研究。但是,北京市农业保险至今仍是统一费率,费率分区的研究成果尚未落地。科技赋能农业保险效果不佳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已全国领先,但是农业科技与农业保险结合情况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一是农业保险查勘定损难。例如,受非洲猪瘟的影响,为达到一定的防疫要求,养猪基地禁止生猪保险从业人员进入猪厂实地勘察,这给农业保险公司查勘定损造成难题。二是农险相关信息平台建设不足。虽然北京早年率先在全国建立起了农险信息平台,但是目前农险市场产品设计普遍存在相关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不足的问题。例如,设计指数类或收入类保险时,需要权威的气象信息和价格信息,但相关信息积累不够。

北京市都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加大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力度

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北京市农业保险提供了发展契机。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服务农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的能力,农业保险需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加快种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打好种业翻身仗,种业的发展成为北京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在种子研发、繁育等环节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应注重制种保险的产品研发。加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的开发力度。北京市大量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面临着大量风险。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中,拓展农业保险的新功能,满足农业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加强政策间的衔接加强政策间的衔接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政策效应的重要途径。农业保险的“供需双冷”决定了政府参与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因此,需注重农业保险政策之间以及农业支持政策与农业保险政策之间的衔接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的衔接性。针对在京企业在河北、天津的养殖基地不能享受在京同等支持政策的问题,可以在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方针基础上,改进地方政策对外埠基地的扶持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政策与农业保险政策间的衔接度。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通常会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实施产生一定影响,建议农业保险政策要及时与农业政策做好衔接。例如,在给予北京外埠基地资金扶持政策后,要及时调整外埠基地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策,建议以农业保险主体为中心解决保险标的跨区域问题。

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

北京市应加大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一是应从保产品扩大到保产业。农业企业一体化、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风险的增大对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范围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北京市农业保险新的增长点。二是应从保成本扩大到保收入。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展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这说明,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到保收入的转变符合国家政策的方向,是北京市农业保险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三是应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率。尤其是北京市瓜果蔬菜类保险的覆盖率,这需要保险公司做好产品升级、政府做好财政补贴的优化和农户加强保险意识三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贯彻农业保险费率分区理念

由于农业生产面临风险环境的差异和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不同区域农作物损失情况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区域风险程度在各区域实施不同的费率水平。一方面,依据经济理论中的风险分散理论和等价交换原则,以及自然理论中的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和农业气象学理论,在清晰的产业布局基础上,做好风险区域的划分。另一方面,北京市应在现有的关于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下,加强贯彻农业保险各方主体的保险费率分区的理念,使北京市农业保险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费率分区之路。

提高农业保险科技应用水平

都市型范文篇7

在中央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下,已有多个大城市把城市农业发展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实现了由传统生产型城郊农业向具有多功能性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

为更好地总结都市农业12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和促进城乡统筹背景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科学发展,中国农学会拟于*月上旬在*市召开第八届全国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产业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议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城乡统筹与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农业产业创新发展”。

主要议题有:城乡统筹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格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与典型模式;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研教学体系建设;政府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影响未来中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休闲农业的理论建设;休闲农业成功案例与典型模式;休闲农业产业的经营与管理;国内外在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进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发展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二、会议时间和地点

*月*日在*市召开,*月*日报到。

三、组织形式

会议由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市农学会承办。

四、主要内容

(一)本次会议将作为第*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与会代表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主会场活动,参与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学术研讨会的交流,参观*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示范单位。

(二)召开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理事会,并对多年来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理论与实践创新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进行表彰。

(三)商讨建立“城市农学会协作网”,发挥学会体系优势,促进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的发展。

五、会议征文

(一)论文征集

请围绕本次会议的议题撰写相关论文,论文格式详见附件1。

(二)其它资料征集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相关专著、完成的相关课题、各地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划、各地推动都市农业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各地都市农业的主要模式、都市型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与休闲农业产业(企业)的成功运作模式及相关照片等。

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分会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征文进行遴选、汇编成《都市型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并作为《中国农学通报》(增刊)发行。

(三)征文投送

论文投送截止日期为2009年7月1日(当地邮戳为准)。

1、请通过中国科协通用会议系统网上注册个人信息();

2、征文和报名表的电子版请同时发送至castnh@和castnh@两个邮箱;

3、请将征文及资料的纸质版邮寄至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

六、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农学会学术交流处100125

联系人:周宪龙、康亚军、王全辉

电话:010-5919449759194487

传真:010-59194449

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都市型范文篇8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十一五”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传输给了农民,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经验。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发展产业化农业的经营主体看,广大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产业化经营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也正在确立,发展意识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建设现代市场农业的大潮中形成了一种敢闯、敢干、敢拼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正在逐步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方向转变。

2、产业发展的规模不断壮大

全县农民依托传统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围绕蔬菜、畜牧、林果、小杂粮四大产业,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动了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在蔬菜基地的生产上,按照“中增绿”产业发展的规划,稳定发展箕城、西马、社城、北寨、郝北、云竹6个中部乡镇的早春、延秋蔬菜和以芦笋、朝天椒为特色的露地蔬菜1万亩,以发展温室大棚,移动拱棚为主的食用菌和西红柿、西葫芦等品种的设施蔬菜620亩,在南王村还建起了库容量200吨的蔬菜保鲜储藏库。在林果业基地建设上,全面落实封山禁牧办法,巩固了18万亩的退耕还林成果,以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的造林绿化,每年增加2-3万亩左右。在改造红枣、核桃、酥梨、苹果的基础上,近两年来,每年又新发展核桃5000余亩,近年来干鲜果累计发展了3.5万亩。在畜牧基地建设上,在稳定猪、牛、羊生产的同时,重点推动笨鸡产业的发展,以创新养殖模式、规范生产规程、加强品牌认证,地理保护等为着力点,推动了笨鸡产业迅速壮大,笨鸡饲养量达到了120万只。在小杂粮基地建设上,在巩固以前老品种的基础上,以引进绿油谷、药用大黑豆、红扁豆、水果玉米、五彩玉米等各种特色杂粮品种来推进小杂粮种植规模的扩张。截至现在,全县杂粮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万亩。

3、农产品不断丰富

围绕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从事加工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各部门的扶持引导下不断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相继开发出了箕城牌白酱油、北寨小麻油、河峪小米、杂粮面、赵国陈醋、西马酸菜、主力阿胶系列食品、然晶蜂蜜系列产品、野狼山庄肉羊加工等优质农产品。所有农产品的标准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都设计了较为精致的包装。优势产品的开发,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扩大了市场占有量。

4、市场销售能力不断增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思路的指导下,农业生产取得了质的飞跃,但横向与周边兄弟县市比,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产业发展受地域条件的制约,规模小、产品少,品牌效应不突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低。农业生产尚未摆脱靠天吃饭和小农生产方式,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商品化、品牌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产品研发的技术含量低,产业规模不大,大部分农产品的加工以传统工艺为主,特别是产业链条短,大部分农产品仍是初级产品,没有打造出知名品牌,品牌效益差,市场占有量小。

规模小。四大主导产业虽然基本培育形成,但由于受立地条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难以形成成千上万亩的特色产业园区,直接影响到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共122户,从业人员达438人,百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仅有5户,各种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据初步统计仅为10%左右,低于全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26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产量低。全县粮食产量在正常年份可稳定保持在5000万公斤左右,蔬菜、水果、畜禽肉蛋、小杂粮特色产业产量偏低,特别是像笨鸡蛋、河峪小米、社城黑小米、然晶蜂蜜等取得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或登记的省优产品、名牌产品产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增收慢。对于农民增收来讲,虽然每年都保持增长趋势,但由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主要靠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且大部分农业生产只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资料,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程度低,导致人均增收幅度小,增收缓慢,这仍将是“十二五”期间重点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主要成因

1、自然资源条件的劣势所致。县域内的立地条件、资源条件相对差、产业发展难以突破自然资源制约,只能以小规模、特色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2、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资金制约。县财政极度紧张,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农民缺乏原始积累,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金融部门扶持农业发展,受金融风险、产业规模、政策导向等门槛的制约,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上级政策优惠难以打破县级资金配套体制的束缚,特别优惠的政策和项目又难以落户。

3、服务体制不健全。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不能很好地适应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转型发展,服务农业的质量和水平低,尤其是现行的体制下,条块分割、部门掣肘,导致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浪费。

4、市场体制不完善。市场主体、农民主体培育不充分,企业和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强,不能很好地根据市场需求寻找发展空间,市场销售还未真正形成固定的网络。

二、加快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路及重点

在“十二五”期间,加快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大幅增收,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客观审视的优势和劣势,努力将优势变为强势,将劣势变为优势,突出发展方式和方向的转变,实现赶超式发展。为此,“十二五”时期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统筹全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产品优势、地理区位、生产技术等各种要素,推进融生产、生活、生态、示范、旅游、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大系统,促进农业与二产、三产之间的渗透融合,形成产业融合、功能多样、生产精细、开放广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

根据总体思路定位“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减少大田作物种植面积,给特色杂粮和蔬菜发展留足空间,全县粮食总产量要保持在4000万公斤左右;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引导,努力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5%,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多元渠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26元,年均递增15%。

实现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具体目标是:要保护优良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围绕推进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在规划区域范围内,按照高效、集约、精准、生态的要求,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及产后加工业,使农业发展走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实现标准化作业、无害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开发的路子,最终实现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的目标,以“四优”目标拓宽农民增收领域。

(一)优良生态目标

要通过整合土地、水、森林、草地等资源,构筑生态良性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在巩固好18万亩退耕还林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交通沿线、环城、村庄绿化以及云竹湖周边绿化工程;结合封山禁牧工作,大力实施种养畜工程;加强水资源的涵养保护工作,做好小泉小水治理,建设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满足都市人乡村生态游的需求。

(二)优美景观目标

要在维护好优良生态的基础上,结合交通沿线绿化、新农村建设,实施好新农村试点村、重点推进村的干水果经济林工程,建设一批人居环境优美整洁的新农村和生态经济景观林。同时,按照全县“中增绿”产业布局规划,在浊漳河、泉水河、武源河、云竹湖下游沿线发展绿色生态景观农业走廊,开发农业的生态、美学价值,满足都市人农村旅途景观游的需求。

(三)优势产业目标

围绕四大农业主导产业,抓好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突出基地建设的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特色化特点,建设一批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形成每村一特色的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格局,满足都市人乡村综合游的需求。围绕此目标,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为:建设好“三区、四带、四基地”。

三区:在以河峪、云竹、兰峪、讲堂、郝北、箕城、北寨部分地区为主的山地丘陵生态区,重点建设好以谷子为主的原生态小杂粮区8万亩;以箕城、西马、社城、郝北、北寨、河峪、云竹部分地区为主的川地建设高效果菜区10万亩;要以河峪、云竹的云竹湖周边村庄、北寨乡泉水河沿线村庄为主,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重点建设休闲、观光、采摘为主的旅游度假型综合农业园区。

四带:在浊漳河、云竹河、泉水河两岸建设专用玉米、蔬菜产业带;在云竹湖周边、武源河、泉水河两岸建设水果产业带;在以河峪、云竹、兰峪、讲堂为主的东西部山区建设谷子杂粮带;在西马乡新村——白北沟一箕城镇银郊片、东汇片、浊漳河沿岸和云竹、兰峪、讲堂、河峪、北寨等自然植被丰富的山庄窝铺分别建设以肉牛,肉羊繁育,蜂蜜产业发展,生猪生产和笨鸡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养殖产业带。

四基地:主要围绕全县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合理引导,人力、科技、文化等人文资源向四大主导产业合理流动、集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现代化、特色化的畜牧、林果、蔬菜、小杂粮规模生产基地,并做好地理标志性品牌的保护。

(四)优质产品目标

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围绕现代都市人生活需求和消费导向,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拉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创意农业,突出品牌建设,做好优质农产品的文化注入,完成农产品的工艺化过程,提高农产品的观赏性和附加值,生产满足都市人生活需求的一系列绿色、营养、质量安全的优质农产品,满足都市人饮食需求。

为此,今后农产品建设的重点是:要引导农业主体、市场主体,以市场对无污染、无公害、绿色时尚、营养健康、质量安全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我县无污染、无公害、独特自然资源禀赋的优势,将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技术传统等劣势转变为打造兼具地方特色、地域保护、文化美学价值内涵丰富的精致产业、产品优势,迎合当前城市人需求心理。特别是要针对特色农产品的节日消费高潮和消费旺季,细划消费群体,实行分级包装、加工,打造农产品价格与价值背离的高附加值精品、名品,促进农民大幅度增收。具体从产品的开发上要引导农业主体包装开发青、草、莲、鲤、鲫、银独具云竹湖淡水生态品牌的云湖水产品系列;打造笨鸡蛋、蜂蜜、笨鸡肉、羊肉等具有地域保护的特色畜禽产品等;提升白灵菇、芦笋、西红柿、黄瓜、酸菜等取得无公害认证的绿色生态蔬菜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策划核桃、酥梨的精美包装,发展核桃、酥梨系列深加工饮品;提升具有认证层次不同河峪小米、黑小米、荞麦、苦荞麦等系列杂粮产品的包装档次,发展具有品牌的陈醋、酱油、食用油、白酒等小杂粮深加工产品系列。以此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利润空间和农民的增收幅度。

在打造优质安全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同时,更要注重解决市场销售难题,才能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目标。为此,要围绕全县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打造,采取多元化的现代营销手段,开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量,形成稳定完善的市场网络。具体要引导农业主体,建设以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类产地批发市场和外地鲜活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绿色通道,建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从事加工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目前的外地销售网络,优化整合资源,创立具有纯天然、绿色品质和品牌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专营销售网络;借鉴岚峪笨鸡蛋、河峪小米直供省直相关的经验、引导农业主体探索发展与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直供的市场销售模式;吸收知名企业利用农产品原料的生态品质、定制特色农产品,走从包装设计、产品研发、宣传推介到市场包销全过程由企业负责的定制模式(如社城黑小米);发展由科研单位、客商、企业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服务、市场包销的订单销售模式(如今年河北客商推行芦笋种植模式)。此外,还要继续引导农业主体发展节假日展销、会展销售、网络销售等模式,最终以多元化的现代营销体系,促进农产品的通畅销售。

三、构建完善推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和措施

为快速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实施进程,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实现农民快速增收致富。要按照政策集成、部门联动、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机制,重点开发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和科技示范功能,发展精致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模式。具体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完善七大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建设新农村四个方面保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一)夯实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努力争取上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制订出台夯实农业基础建设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发利用好云竹湖、双峰水库、小型水库等水利工程资源,抓好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激活水、土地、森林等生产要素潜力,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服务都市人生活需求方面转变,为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实施打好物质基础。

(二)建设完善七大保障体系

1、建立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规划保障体系。各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要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纳入本乡镇、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全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布局的框架内,结合本地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制定种植业、养殖业和休闲观光旅游业等具体规划,尽可能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

2、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组织保障体系。为促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要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各涉农部门、县直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领导组,使各部门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支持、参与、服务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同时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形成县乡促进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

3、建设好产业体系。在建设好农业产业和加强农产品开发的同时,更要开发农业生态服务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内涵等。具体结合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开发,形成农业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渗透融合体系。特别要聚合旅游业发展的“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打造功能完善而且独具特色的集农业产业开发、文化产业开发和休闲观光为主的旅游产业相统一的农业观光体验园区。

都市型范文篇9

关键词:都市型;林业职工;队伍建设

当前,国家正积极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但部分大都市并未真正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只是简单认为其是城市绿化工程的附属,林业职工也被列入城市绿化行业职工,严重弱化了林业行业的属性和地位,影响林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林业职工队伍建设工作实为确保上海林业单位有序改革、创新发展、和谐稳定,乃至推进上海生态之城建设,实现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应根据林业行业形势的变化,研究探索都市型林业职工队伍建设工作新思路,为上海等大都市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精准林业、智慧林业、法治林业”提供参考。

一、都市型林业的内涵及发展

1959年,美国学者欧文·霍克在《预测芝加哥区的经济活动》中提出在都市周边地区和城市楔形农田上进行绿地建设和发展园艺、林果业以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发展与林业、农业并重的理念。[1]80年代,都市林业概念引入我国,其内涵不断丰富。1999年,谢朝柱等认为都市林业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必然,城市与文明同在,城市与自然生态共存,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2]2013年,乔勇进提出都市林业建设与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2015年,王慧敏等则认为都市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宜居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三维结合,是人类的“精神家园”。[4]进入新世纪,国家日益重视城市林业发展,都市型林业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都市林业的发展。如北京缺乏精通业务的管理人才,导致都市型林业的经营管理粗放,林业结构布局松散;天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同时由于近年来机构缩减、人员紧张、再教育程度低等问题,目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福州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6.0%,正着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但同时也存在人才流失、专业技能人才缺乏、缺少创新意识、管理粗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见表1)。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偏大,一线林业职工普遍集中在51岁以上,以当地的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只掌握简单的养护技能;从文化程度看,学历偏低,6.5万林业职工中,高学历人才占比较少,超过一半的林业职工学历处于高中中专以下,而且越是一线的农民学历越低;从职称结构看,职称集中在少数专业公司里,大部分职工没有职称,高级职称的人数只占总数的0.05%,同时一线的人员职称晋升难度较大。

二、都市型林业职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定位不清楚,没有行业认同感

一是有林业概念,但没有林业行业概念。上海有林业局,也有与林业相关联的企事业单位。但市有关部门,尤其是人事部门、财政部门、工会等并没有将林业部门看成行业部门,也没有相关的行业资格、行业认定等行业特殊政策和待遇。从社会知晓度看,很少有居民知晓林业行业上海林业主要涉及水源涵养林、通道林、沿海防护林、防污染隔离林、郊区生态片林、外环林带、城区公园绿地以及森林公园等部门。林业职工的种类比较复杂,从工作范围看主要有乡镇林业站职工、林业养护社职工、国有林业转制企业(包括各类森林公园)职工、林业(绿化企业)专业养护公司和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职工,以及各类果树研究所职工,总数约6.5万人(见表2)。相关单位及其职能发挥情况。二是从业者身份混同。上述行业六种职工中,仅仅是部分乡镇林业站、林业养护社认为自身是林业行业职工,其他几个单位的职工都没有林业职工的概念,部分职工,如外环绿地养护公司的职工,认为自身属于绿化职工,甚至有些认为自身不是职工,是农民工等。三是与其他行业有交叉。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机构改革,林业行业脱离农业部门,并入建设部门,如市绿化局、市绿化市容局等。早期,农业与林业行业相关职能如果树管理、花卉监测等方面存在交叉行为,虽目前已做进一步明确,实际相关职能仍存在重叠,另外由于市民长期以来具有较强的绿化意识,对于发展迅速的林业行业,仍将其与绿化行业混为一谈。

(二)体制不健全,职工获得感较低

一是有机构没编制。上海大多数乡镇林业站没有编制,上海周边的江苏、浙江和安徽均有事业编制。同类型直辖市,比如北京所在乡镇林业站,按科级定编,林业站主要负责人是行政编制,其他大多是事业编制。上海所在乡镇林业站,按级别应当相当于周边省市的县级林业站,但除个别林业站有明确事业编制外,其他基本无编制,导致出现职能不清、职责不明、人员不专业、对林业工作缺乏独立研究思考等问题,并且不能达到国家和省级林业局的相关要求,在每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建设项目申报中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影响本市林业工作在乡镇一级的落实,制约本市林业工作站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没有独立的机构,没有区编办的发文,大部分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标识不明,无工作证件,无服装标识,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阻力和困难较大。二是有组织没方向。林业养护社是本世纪初,上海为解决征地后就业困难者(男50岁以上,女40岁以上,且缺乏正规劳动技能的)而设置的万人就业项目,当时的出发点是为解决就业和稳定社会,主管部门是劳动人事部门,而作为行业管理部门的林业部门只是作为配合部门,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人员考核激励机制。目前,林业养护社与劳动人事部门已脱钩,由乡镇政府直接负责统筹安排,功能已基本明确为从事林业养护,养护要求不低,基本是人均要负责30-40亩左右的林地(主要是公益林)。目前林业养护社人员“只出不进,自然淘汰”,预计到2023年,现有养护社人员将基本被淘汰掉。今后要如何发展,林业养护的任务将由谁承担,相关部门尚未有明确规划。

(三)机制不通畅,职工权益较难保障

一是林业职工工资较低。从上海各行业平均税后收入水平来看,涉林职工薪资待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公园系统职工属于第一梯队,年收入约10万元,乡镇林业站系统年收入大致5-7万元,林业养护社、环城绿带养护企业、果树研究所、果树合作社职工年收入约5万元。同时,新招录职工租购房成本较高,尤其是青年人员生活成本压力大,工作生活有后顾之忧。二是林业职工用工难。林业工作中抚育、移植相关作业劳动强度大,病虫害防治、林木修剪等也存在一定危险性,同时由于薪酬待遇不高,相关单位招录员工时,最需招录的年轻人望而却步。三是林业装备相对差。全市林业单位大部分没有专门的林业养护用房、主要养护机械和生产用车,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间伐抚育和森林防火的作业设施设备缺乏基本配置,很难防治大面积的有害生物,无法全面开展对林地的抚育间伐和树枝粉碎再回收利用工作,一旦发生重大病虫害或台风暴雨灾情,很难保证采取及时应对措施。

三、强化都市型林业职工队伍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多措并举夯实都市林业发展基础

一是加强林业专项宣传。加大对林业资源、林业工作、林业职工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手机等受众度高的新媒介,通过新闻宣传、主题活动、自然教育等形式,让新时代的林业故事和林业精神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提升社会认知度。二是积极推进行业改革。积极呼吁国家林草部门为各地机构改革加强指导;积极与区、乡镇两级政府沟通,进一步理清体制机制障碍,加大林业部门资源配置。积极联合农业部门,加大对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支持力度;积极对接人事部门,进一步促进林业养护社健康有序发展。多方协调发改委、财政、水利、商务等部门,协调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政策、规划、资金、用地等问题。三是努力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各类林业行业协会、学会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政策咨询、政策制定、信息服务、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引导社会上参与市场化竞争的林业(绿化)养护企业加强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积极促进都市型林业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积极争取行业职工特殊政策

一是明确林业行业地位。建议有关人事、财政、工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明确林业行业地位,明晰林业行业职工身份,给予林业行业职工资格认定,设定林业相关等级工和技师资格;建议在上海环境学校(或上海园林学校)等中职院校开设森林康养、林业养护等专业。二是推进林业队伍转型发展。乡镇林业站积极争取机构相对独立,林业养护社努力向专业养护公司发展,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主动与农业部门联手,培育龙头企业,林业(绿化)专业养护企业积极探索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林业转制企业(包括各类森林公园)做出特色和品牌,果树研究所则重视林业科学技术创新,为行业发展做好智库支撑。三是争取林业特殊行业政策。针对行业中的特殊工种,争取特殊野外作业补贴、工作津贴等特殊补贴;研究制定林业职工薪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补贴,部分工种可争取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结合发展实际,积极争取农业部门、建设部门类似激励和优惠政策。四是建立行业培训体系。积极向人事部门争取行业普遍化培训政策;鼓励各级培训机构,开设林业专项培训课程。通过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形式,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切实提高林业从业队伍综合素质。

(三)大胆提倡都市型林业行业发展道路

一是旗帜鲜明树立都市型林业概念。都市型林业包容性很强,要旗帜鲜明地将林业概念,特别是都市型林业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林家乐”以及各种涉林休闲娱乐产业延伸。不能光就林言林,而是要涉林纳林,大胆将林业有关的产业纳入林业,尤其是都市型林业总体范畴中,并在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二是旗帜鲜明地提倡都市型林业在城市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积极探索林业在GDP中的计算方式。创新GDP统计方式,将林业从农业部门中分离出来单独计算。同时,将森林旅游、涉林旅游,以及各种“林家乐”从旅游板块分离独立计算,并纳入林业GDP;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绿色GDP,探索都市林业社会效益量化途径,结合碳汇等思路,综合定位都市型林业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旗帜鲜明地促进都市型林业健康有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向社会提供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服务以及“林家乐”等休闲娱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都市型林业成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1-2,13-27.

[2]谢朝柱,谢林.发展都市林业创建绿色文明[J].湖南林业,1999,9:15.

[3]乔勇进.都市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118:31-33.

都市型范文篇10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沪委[**]**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就鼓励都市型工业园区企业优先招用本市劳动力,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通知》第(六)条所称“都市型工业园区”,原则上是指本市外环线范围以内经区政府认定的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所称“劳动密集型非公企业”暂定为注册与生产经营在同一地点,企业员工人均占用生产面积(以租赁建筑面积为准)不超过20平方米的非公企业。

二、进驻都市型工业园区开展生产的劳动密集型非公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在20**年**月**日以前可以每年申请享受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一次,但企业每年只能申请享受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中的一种。

三、给予享受房租补贴和开业贷款贴息的企业必须是在20**年**月份以后新增岗位上招用或利用现有岗位招用本市下述几种人员顶替上岗的企业:

1、失业人员;

2、下岗协保人员;

3、领取《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后未实现非农就业的人员。

申请享受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的企业招用上述人员(以下简称失业协保人员)应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含特殊劳动关系合同),并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登记备案手续。

四、企业需要申请享受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的,应携带下列材料向所在区县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申请表》和《申请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企业招用失业协保人员名册》: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都市型工业园区证明件;

3、企业员工名册和**市职工录用名册,以及从业人员的《劳动手册》或《农村富余劳动力求职登记卡》、劳动合同(含特殊劳动关系合同);

4、房租协议;

5、申请享受开业贷款贴息的企业还需提供贷款合同。

申请享受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的企业,应主动配合接受劳动保障部门的用工检查。

五、每年度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的数额,根据当年度企业实际使用的失业协保人数,按企业当年度人均房租或人均贷款利息为标准予以补贴,但年度人均房租或人均贷款利息高于2000元时按人均2000元予以补贴。

六、房租补贴或开业贷款贴息所需经费由市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承担70%,区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承担30%。企业的补贴申请经区县劳动保障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市劳动保障部门核准,对核准同意的申请,由市、区县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根据企业与失业协保人员履行劳动合同的情况,分别将应承担的相应补贴资金按季度划拨到企业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