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旅游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20:03:09

都市旅游业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1

说到都市的观光行销,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如何形塑商品。没错,都市里面有的就是“人”和“建筑物”,它能发挥的重点是,一个都市的居民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气质及生活形态的特色,而这些其实都是敏锐的观光客可以察觉的。观光客选择到一个新奇都市里去,要看的不仅是不一样的生活形态,还有平常较少见到的建筑风格。更重要的是,每个都市既然汇集了那么多的人口,历经时代沧桑的演变,自然产生许多感人的“小故事”和“传说”,所谓“人文荟萃”便是这种情况的形容。老都市如巴黎、纽约、伦敦之所以吸引观光客,其实蕴涵着该都市人类文化集中表现的卖点。因此,在商品塑造的第一步,都市应该先强调它的“文化”及“历史”面向,这就是在都市观光上实务应用的手法。

另一个重要的商品元素就是都市观光必须提供“夜间活动”。这其实涉及到游客的预期心理。一般的游客在荒野、在深山,他们会安份地在入夜之后就寝,以便有充足的睡眠及体力,应付隔天一大早就得起床及接踵而来的户外活动。相反的,游客在城市停留期间,一旦夜幕降临后,往往有完全不同于身在野外。因为大多数的人会认为入夜的都市才是浪漫而迷人的。因此,除了餐厅之外,都市必须提供充足的娱乐场所,如夜店、酒吧、KTV、保龄球馆、剧院及音乐厅等,来满足游客对于夜间活动的需求。综合上述的概念,一个都市观光如果要成功地行销,必须先将下列的商品要素突显出来:

(一)娱乐性

1、多元及充足的购物地点:很多人到都市来观光,其实是带着好奇和购物的动机而来,因为他的居住地很可能不容易买到这些商品。例如,一些精密的科技产品、电子产品或高档名牌的衣饰。

2、浪漫的夜生活:都市中有比较多的机会可以找到现场演秦的演乐餐厅、舞厅、酒吧、夜总会及电玩游乐场等。有了这些夜生活的场所,观光客会考虑过夜的机率将大为提高。3、大的艺术表演场地:通常只有一定人口规模以上的都市才养得起如音乐厅或歌剧院这样的表演场地,而唯有美好的表演场地才能吸引够水准的表演团体演出(如交响乐团、合唱团、剧场等),这对都市文化气息的塑造,帮助很大。

4、特定的节庆及大型活动:有些都市就是靠知名的大型活动来“行销”。例如威尼斯的“狂欢节”、爱丁堡的“艺术节”、慕尼黑的“啤酒节”等。有些节庆有固定的举办日期和单位,因行之有年,经验逐渐地累积形成一套既定的运作模式,使得举办的品质越来越好。

(二)文化性

下列各项因素的存在都可以强化都市观光的文化性:

1、历史与传说:每个都市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有些都市是重要的产业发源地,有些则是著名战役胜负的关键地点。都市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有创意的人能够将它的历史故事化和传奇化,通过文学作品、小说、电视报道、电影予以大量传播,有些都市则是因为某些名人曾经在这里出生、定居或发表重要言论而成名。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的房子”其实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在许多“安妮的日记”之相关介绍问世之后,已成为阿姆斯特丹的重要景点,每年均有超过百万的游客造访,阿姆斯特丹的旅游指南更将此地指定为必游之地。美国的亚特兰大,则有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金恩牧师之专属纪念馆,这会让许多敬仰历史人物的游客安排参访。因此,都市观光必须强调它的历史性,否则无法突显文化性。

2、有趣的建筑与地标:建筑是都市里面相当吸引人的重要元素,例如上海的东方明珠,已成为城市很重要的意象地标。过去纽约的世贸双子星(因911事件全毁,已在重建当中)及自由女神像,都已成为举世皆知的地标。这些地标或特殊的建筑,只要出现在媒体,便会很快引起多数观众的注意,有助于城市扩展各种活动。然而地标未必只限定于实体类的建筑物,举例来说,都市如果靠近海岸,则港口或码头,往往是观光行销可以下功夫的地方。很多都市都会倾向做个渔人码头,但也有不同作法的。其中引入船只如退役的军舰供人参观就是一例。像旧金山的海港就停了一艘退役的潜水舴,每年也吸引不少观光客。

把海港上的大型船只当成观光标的,除了退役的舰艇可供人参观之外,在美国的海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玛丽皇后号”(QueenMary)的案例,它也是在观光行销的文献上“化腐朽为神奇”的经典教材。玛丽皇后号在1934年完工于苏格兰,1936年正式下水完成处女航。这艘船虽然没有泰达尼克号的名气大,但它的造型及气派并不亚于泰达尼克号。在二战期间这艘船还曾改装为运兵船,协助后勤运输,战后才又恢复豪华客轮的本色。但随着使用年限的逼近,这艘船于1967年停止了载客的任务,旋即被加州的长滩市买走。

长滩市斥资购买了玛丽皇后号之后,将其整修并停靠在海港,供人登船参观。到了1971年,长滩市觉得光是供登船参观还不够物尽其用,于是将玛丽皇后号的内部重新设计改装,回复其五星级大饭店的功能。全船共有365个高级客户,数个大型宾客宴会厅、会议展场。除了主管单位以外,并开放百货购物空间给高级精品店进驻。另外,很多艺术表演、夜总会及美术展览都看上这艘船的特殊吸引力,不惜以重金租供场地。一艘退休的老邮轮犹如一只金母鸡,为长滩市赚入不少的税收及观光人潮。这就是外国人的“创意”。有心于此的人士实在该多看一些这一类的案例,因为创意往往就是从不断的参考中摸索而产生。

3、知名的博物馆或美术馆:博物馆是展现一个城市文化内涵相当重要的设施,都市的文化气息通过博物馆来表达不啻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一个大的都会型博物馆可以让观光客消磨半天、一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像伦敦的大英帝国博物馆、巴黎的罗浮宫、纽约的大都会美术馆及墨西哥的人类学博物馆都被旅游指南排为必看的吸引点。虽然许多早期的博物馆或美术馆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研究和收藏作品,但现在却已成为观光客的选择之一,不再只是学者的专属天地。至于博物馆对观光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英国过去的经验来看。1992年英国的观光局曾经作一分针对英国都市观光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外地观光客虽然不会只为了某个“博物馆”或“美术馆”而来,但是如果城市拥有知名博物馆或美术馆,的确是观光客列为考虑参访该城市的重要理由之一。有些博物馆为了增加它的知名度,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聘请知名建筑师来规划,这时博物馆的功能又可结合刚刚我们所说的“建筑物”以其特色吸引游客。

(三)食宿的精致

在比较未开发的乡野,观光客可能对于食宿方面较不讲究。但在都市,观光客对吃住的期待程度及消费额度都会提高,而都市如果提不出相当水准的食宿条件,恐怕会让许多游客败兴而印象恶劣。如果城市可以适当地推出美食,对于行销都是加分的。在我国许多城市,美食的行销确实是都市观光的重点,一些城市常举办的美食节及风味小吃都是行销城市很好的例子。

二、都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景观破碎化

我国正处于都市化加速发展阶段,都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都市建设用地对都市旅游景区周边空间不断侵蚀,使得景区空间面积逐步缩小,都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各种污染,如垃圾、噪声、水体和大气污染以及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干扰。都给都市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威胁,景观趋向破碎化、硬质化。

2.开发过度化

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等于资源的自身价值扣除开发成本的剩余部分,由于开发成本随旅游资源与都市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资源自身价值不变,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与城市中心之间存在距离衰减规律,距都市中心较近的一般品位旅游资源往往比远离都市中心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更具开发价值。由此引发了都市旅游资源开发出现过度化问题,大量的人造景观、设施逐渐取代原生的自然景观。

3.空间饱和化

旅游比直接影响旅游者决策,都市居民与都市旅游景区的地理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近乎于“零距离”,使都市游憩的供给空间与需求空间几乎重叠。另外,著名旅游景区的珍贵性和独特性无法替代,加之旅游消费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消费,旅游者对心仪已久的景点即便价格偏高,也不会轻易放弃,在指向上表现出不可变更性的特点。由此造成对都市旅游景区的需求很大,并使旅游景区空间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4.功能公园化

公园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的,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的园林。旅游景区以保护为主,以有效地满足旅游者需要为目的,公园以开发为主,以最大限度满足当地居民游憩需要为宗旨。都市旅游景区同时面向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担负着旅游和游憩的双重功能,导致空间严重超载、环境遭到破坏。从景观的本底特色上讲,都市旅游景区作为公园来使用,有欠妥当。由于区位的特殊性,我国许多都市旅游景区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公园化现象。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2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迅猛发展,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空前繁荣,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旨在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因而,在我国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就在于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融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实现各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于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影响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者,教师在课堂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协调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合力来保障多元文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1]因而,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时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多元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在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认识非常肤浅,多元文化课程意识淡薄。有学者以“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程度”为例,做问卷调查得出: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了解和了解很多的不足10%,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2]更有甚者,即使有些教师认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多元文化课程提出质疑,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与提高升学率存在矛盾,并最终依据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来教学。

(二)角色定位错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作为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应该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审视现状,在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局限于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在师生关系中仍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合作缺乏。教师角色定位错乱,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等为目标,这就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师生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受阻。

(三)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

班克斯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3]可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是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自身经验缺乏等原因,使得教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不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视,坚持发展性评价取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然成为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参照学校的评价体系按部就班地学习课本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丧失了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五)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氛围不浓厚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性别、族群、社会阶层、宗教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共同组成的团体。[4]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多元文化学校氛围做保障。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通讯等较为落后,以至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闭塞,缺乏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偏低,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四、提高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多元文化理念是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我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就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鉴赏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从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之中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形成民族文化互尊的意识;在于要求全社会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将多元文化推广到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觉,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理念环境。

(二)转换教师角色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转换教师角色就是要求转换教师观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期达到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使教师角色实现由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特别是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理解信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身份来实施多元文化教学,实现教师角色由教学权威者向文化知识的解说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转变。

(三)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

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是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稳步发展的保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施多元文化课程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积累更多地课程实施经验。要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办多元文化教师短期培训班、组织多元文化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措施,使教师接触、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掌握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除培训之外,还需让教师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去学习和实践,进行实地调研,不断培养提高教师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的能力,不断促进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经验的增长。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教学管理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求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向多元化发展。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建立一个多角度的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关注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其次,还需有多元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等的参与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弹性评价体系,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5]

(五)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都市旅游形象上海

国际大都市发展都市旅游的意义

都市旅游业发达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一个基本特征。1966年时,英国规划大师彼得·霍尔就将娱乐旅游业解释为世界城市的一种主要产业部门,是国际化大都市的七大特征之一。纽约、伦敦、东京、巴黎、香港、洛杉矶、新加坡、法兰克福、悉尼、多伦多、日内瓦、布鲁塞尔、柏林、大阪等不仅是世界著名大都市,同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也就是说旅游业是否发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是否跨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标志。都市旅游业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都市旅游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尊严和形象的旅游产品。都市尤其是国际大都市,是一国或地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通过发展都市旅游可以促进城市设施及服务质量的改善,提高城市的开放度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一个国际大都市往往集旅游、观光、度假、商贸、会议、展览、购物、文化、体育为一体,拥有先进的接待设施,一流的服务水平,可以满足国际游客多种多样、内容广泛的旅游需要和旅游动机。

都市旅游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窗口”和“辐射中心”。旅游业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综合性功能最强、有着广泛发展前途的产业。从世界各国的发展来看,旅游业的“窗口”、“支柱”、“基地”和“辐射中心”,几乎都在都市,尤其是大都市。巴黎、伦敦、悉尼、东京等国际大都市都是本国或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基地。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设计的要素

城市旅游形象的内涵

概括的说,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从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城市广场街道、标志及标志性建筑、历史古迹、园林绿化和环境卫生等物质形象,软件包括城市人的行为、市民时尚、城市文明、群体活动和城市政府形象等精神形象。从形式来分,可以分为行为形象、视觉形象、消费形象、风情形象、经济形象。从感知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城市外部形象即社会公众和旅游者留下的印象和城市内部形象即市民产生的与城市荣辱与共的思想。

上海都市旅游整体形象设计

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的核心是对上海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与都市经济地位、文化特点、发展方向、旅游资源等密切相关。

在经济方面,上海是已颇具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城市。近十年来,上海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人均GDP在2003年3月就超过4500美元,预计在3年内可达8000美元。在综合实力方面,上海虽然远不及东京、纽约、伦敦,但在亚洲,它的经济总量已接近1990年的新加坡和香港。在2004年度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上海在53个城市中排名第25位,名列亚洲第6位,在宏观经济环境指数、公共机关指数、城市经济增长竞争力指数等指标上,上海都给世界留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形象。

从文化特点来看,海派文化和现代文化相得益彰。上海的文化一方面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另一方面,又比中国其他城市更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在西方文化输入后,形成集雅俗共赏、东西交汇,传统与现代为一身的海派文化。同时,现代社会使上海人寻找新的价值观,创建现代及传统为一体的生活方式,创建新型的中西方文化结合的综合体。

从发展方向看,上海将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上海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窗口,代表全中国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上海的城市定位是发展为全球性、综合性的国际化都市,在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也正逐步接近目前国际城市,应该追求将城市整体而非若干独立旅游景点作为吸引因素推向市场,依靠城市形象吸引旅游者。

从旅游吸引物的角度来看,上海缺少沙滩、海浪、阳光和森林等,不象威尼斯、日内瓦等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也不象巴黎、伦敦等既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又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优势。就目前来说,上海的旅游业发展尚未达到世界国际大都市水平,威尼斯、日内瓦、巴黎、新加坡、香港等旅游业的GDP中比重一般能达到20%以上,上海在2004年只占6.3%。上海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立独特、鲜明、有招徕性的旅游形象为核心大力发展城市旅游。

国际会展中心会展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世界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不仅带入大量的商务活动,带动酒店业、航空公司和旅行社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更好的提升该城市的国际形象。各国的大都市纷纷推出一批能够打造城市会展品牌,树立城市新形象的国际展览和会议,整和发展会展和旅游业。欧洲的巴黎、伦敦、维也纳、布鲁塞尔、柏林、日内瓦等几十个著名的大都市一直是会议旅游的主要接待地,汉诺威、慕尼黑等是世界展览中心,亚洲的新加坡、香港都是世界排名很前的会议接待地。目前国际上对国际大都市的标准有一个提法,即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上海凭借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区位优势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配套服务,已经具备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的基本条件。

国际时尚之都时尚之都不仅是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整个城市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世界上业已存在的五大“时尚之都”纽约、巴黎、伦敦、米兰、东京的实践充分证明,“时尚之都”对于一个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旅游业。以境外旅游人数为例,上海2004年吸引境外旅游人数为480万,而1998年,纽约、伦敦、香港分别吸引的境外旅游人数高达1800万、990万、960万。大连的“世界服装名城”,香港的“世界一流的设计及服装中心”,韩国的“米兰”计划等都对上海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然而上海在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曾经是国际上可数的几个时尚中心之一,这是上海区别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特点,打造世界第六大时尚之都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购物美食天堂购物收入是旅游活动六要素中最具弹性和潜力的,从国际旅游来看,购物创汇是旅游创汇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据统计,作为亚洲“购物天堂”的香港,旅游购物收入占了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但在上海这个数字只有20%左右。上海商业经过10年快速发展,购物环境明显改善,2003年上海人均占有商业营业面积达1.2平方米,同发达国家人均已不相上下,成为全国各大商贸城市中公认的品牌聚集地。在餐饮方面,上海不仅菜系齐全,而且有十多种帮别流派,同时还有种类繁多的外国菜,有条件积极拓展娱乐、休闲、文化、旅游等综合消费领域,提升上海城市形象。

上海都市旅游形象3I设计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理念设计(MI)城市理念是将城市人格化,展示城市精神的无形形象,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魂”。在上海旅游形象上突出“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时尚之都”、“购物美食天堂”与上海的国际四大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一致的,具有同质性、同目标性和同内涵性的特点,体现的是城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提炼和思想升华。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行为设计(BI)城市行为往往在于寻求城市理念的推动和运做的模式,通过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市民群体和个体行为和城市的社会活动来体现。城市的行为形象方面突出展示和塑造改革务实、文明、豁达、勤奋、热情好客的城市市民形象。如夏威夷就以热情好客的“哈罗哈”旅游形象而闻名世界。

上海旅游形象的城市视觉设计(VI)城市视觉定位从城市标志设计,城市空间形象设计,城市公益配置设计等方面,使城市外观与鲜明城市个性的理念相一致。上海旅游形象的视觉形象要体现美学的思维,将市花白玉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豫园商城等景点与城市的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把整齐的街巷规划和有节律变化的建筑物作为城市凝固的音乐,使旅游者对上海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构筑“一城九镇”的空间形态结构,以十大旅游线路贯穿城市景观区、景点延线和景观点,布置整个城市的人文活动空间,设计市民公共社会生活活动,设计城市的道路、水面、绿地等环境要素,设计城市的照明、色彩、建筑风格、城市标志、建筑小品等,突出鲜明的个性。

上海打造都市旅游形象的重要措施

抓住世博机遇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就拟订到2010年建成世界城市的雏形,到2020年建成半边缘性世界城市,到2030年建成次级核心世界城市,到2050年全面建成核心世界城市。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无疑将大力推动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进程,势必提高上海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大大改变城市形象而进入国际性旅游城市之列。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随着它的成功举办而将深入国内外旅游者的内心,引发人们对城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作为上海的城市理念而得到全社会的认同。

提高文化品位

在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文化对旅游和经济的牵引作用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得到优先增长,未来城市文化的发展是创意、体验和精神文化的繁盛。上海的精神文化要充分体现海派文化和时尚的有机结合,这种新文化精神将成为这座城市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如罗马、威尼斯、巴黎、纽约等,游客去那里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气质和艺术环境。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电影节等连续成功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海城市的文化发展,但在文化品位上还有待于提高。

增强服务意识

世界上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达到了82%,而上海仅为51%。旅游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重要领域之一,上海的都市旅游,首要在于提供国际性的项目和国际级服务。只有优质服务才能保持城市旅游消费特色长久不衰,在宾馆饭店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行社业、旅游商品业、景点景区服务业方面树立上海城市国际旅游消费形象。

推进市民素质建设

目前上海城市旅游形象在硬件上已经达到世界城市的标准,但在软件上即城市精神形象有待于提升。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抢占座位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上海的都市形象。要加快城市精神建设,把旅游形象贯穿到各个具体环节中,与每一个部门、行业、岗位的职责联系在一起,与每一位市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人人都是上海城市旅游形象的宣传员和代言人,形成规范化、高质量的旅游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植斌.城市形象理论与设计[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2.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4

论文内容摘要: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从旅游业综合现状和旅游流集散能力来看,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造成这一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状况以及客源接待和盈利能力等。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巢湖。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都市圈旅游发展中心城市及各层级,并着力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起、止点的旅游流及其影响因子,以及中心城市目标市场层级划分。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8年南京都市圈内各市旅游发展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以SPSS17.0实现数据处理,研究圈内各市的旅游发展水平,确定圈内旅游业中心及各圈层。同时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起、止点的旅游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以及中心城市目标市场划分。

都市圈建立的意义在于打破行政界线,按经济发展趋势构筑相对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单元。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着重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地跨江苏安徽,目前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巢湖。中心城市占据都市圈系统经济发展高地,具有最高的经济势能和地位,它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的交互耦合,实现与周边城市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促进各市旅游产业规模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发展。

都市圈旅游中心城市及圈层分析

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影响力各不相同。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各市GDP、人均GDP、人口数、旅游接待总人数、平均逗留天数、人均消费、旅游总收入、4A以上景点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距中心城市交通里程(祁秋寅、张捷,2006),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SPSS降维处理(剔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指标),最终保留的指标有GDP、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4A以上景点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

综合以上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采用K-均值方法,设定聚类数为3,可将8个检验城市旅游业综合水平分为3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南京,第二层级为扬州和镇江,第三层级为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巢湖。通过ANOVA检验得到显著性水平均为中等或高度显著。可见,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南京是都市圈旅游发展状况优势最明显的城市,为都市圈的旅游业中心,扬州、镇江为发展相对较成熟区域,其余5市旅游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中心城市旅游流分析

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指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影响旅游流的因素有:两地距离和交通便捷度、旅游资源吸引力、经济联系、游客感知、旅游费用、接待设施等。都市圈旅游流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任何两个城市之间的旅游集聚和扩散流,很难形成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因此本文以中心城市为视角,分别研究南京作为其它城市目的地和客源地情况下,旅游流聚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心城市旅游集聚流分析

本文定义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表示从各市直接来南京的客流占南京总客流的比例,它反映了圈内各市向中心城市提供客源的能力。可得的旅游流影响指标包括各地经济水平、人口数、旅行社数、到中心城市距离、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本文运用双侧相关性检验,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表1。各市人口数、与南京距离这两个指标同中心城市集聚比例无显著相关,而GDP水平及旅行社数与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结果具有高度显著性。

由此可知,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规模对旅游流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而人口数,与中心城市距离并不能成为促进其它各市产生旅游流的显著因素。这表明旅游流的产生更加依赖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中心城市要吸引都市圈内更多的客源,除了自身发展之外,更要加强圈内各市产业的合作,从而提高各市输送客源能力,实现共赢。

距离因素在都市圈内部产生旅游流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以往一般性认识有悖,随着近年来都市圈交通的日益发展和同城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对距离这一要素的敏感程度正在消减。

(二)中心城市旅游扩散流分析

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是指直接从南京所往城市的旅游客占该城市总客流的比例。它反映了圈内各市吸引中心城市客流的能力。

如表2所示,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住宿接待条件(星级酒店数)有高度相关性,同旅行社数也有一定相关性,且前者比后者相关性更显著。这表明,由于中心城市消费能力相对较高,旅游方式多元化,游客对星级酒店的需求高于对旅行社的需求。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还与当地旅游总收入高度相关,表明中心城市是各市旅游业重要收入来源,各市应当对中心城市这一巨大市场予以重视。同时,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对各地旅游总收入的贡献很明显,但显然星级酒店与旅游收入相关性更大,这印证了过夜游客消费贡献更大这一观点。

中心城市旅游目标市场空间定位

由上文分析可知,中心城市的集聚流主要受都市圈各市GDP和旅行社数影响,因此选取南京周边7市GDP和旅行社数作为指标计算因子得分,按得分将南京目标市场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扬州、镇江、淮安,它们均在江苏省境内,旅游业综合水平为都市圈前三位(除南京),可将它们看成南京周边旅游目标市场的核心市场。第二层级为其他4个城市,它们均在安徽省境内,可见省际行政界线对都市圈旅游流集散有一定影响。它们的旅游业综合水平在都市圈中处于末位,旅游流产生能力尚待提高,是南京周边旅游市场的潜力市场。以上划分均是基于都市圈内部而言。

对于第一层级市场,应充分利用优势,进一步加强旅游同城化进程,将巩固高品位的传统景区与开发新旅游模式相结合,巩固市场份额。对于第二层级城市,急需打破省际和市际行政界线和经济壁垒进行区域合作,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模式升级,最终提升市场份额。

结论与对策

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从旅游业现状和旅游流集散能力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造成这一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状况及客源接待能力。要提高都市圈的整体产业竞争力,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提升实力。影响旅游流的主要因素是GDP和旅游产业规模,各市要提升经济实力,优化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为旅游流的聚散提供可能。其次,加强内部合作。一定区域旅游经济整体水平由各城市的竞争、分工与合作决定,而区域的整体发展又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叶依广、周蕾,2004)。

参考文献:

1.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

2.祁秋寅,张捷.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2006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5

论文内容摘要: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从旅游业综合现状和旅游流集散能力来看,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造成这一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状况以及客源接待和盈利能力等。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巢湖。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都市圈旅游发展中心城市及各层级,并着力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起、止点的旅游流及其影响因子,以及中心城市目标市场层级划分。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008年南京都市圈内各市旅游发展指标,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以SPSS17.0实现数据处理,研究圈内各市的旅游发展水平,确定圈内旅游业中心及各圈层。同时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起、止点的旅游流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以及中心城市目标市场划分。

都市圈建立的意义在于打破行政界线,按经济发展趋势构筑相对完善的城镇群体空间单元。南京都市圈是江苏省着重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地跨江苏安徽,目前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巢湖。中心城市占据都市圈系统经济发展高地,具有最高的经济势能和地位,它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的交互耦合,实现与周边城市旅游要素的有序流动,促进各市旅游产业规模的提升和旅游业的发展。

都市圈旅游中心城市及圈层分析

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很多,影响力各不相同。本文选取的指标有:各市GDP、人均GDP、人口数、旅游接待总人数、平均逗留天数、人均消费、旅游总收入、4A以上景点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距中心城市交通里程(祁秋寅、张捷,2006),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SPSS降维处理(剔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指标),最终保留的指标有GDP、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4A以上景点数、星级饭店数、旅行社数。

综合以上指标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采用K-均值方法,设定聚类数为3,可将8个检验城市旅游业综合水平分为3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南京,第二层级为扬州和镇江,第三层级为淮安、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巢湖。通过ANOVA检验得到显著性水平均为中等或高度显著。可见,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南京是都市圈旅游发展状况优势最明显的城市,为都市圈的旅游业中心,扬州、镇江为发展相对较成熟区域,其余5市旅游业综合实力相对较弱。

中心城市旅游流分析

旅游流又称旅游客流,指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移动形成的客流。影响旅游流的因素有:两地距离和交通便捷度、旅游资源吸引力、经济联系、游客感知、旅游费用、接待设施等。都市圈旅游流是一个复杂系统,包括任何两个城市之间的旅游集聚和扩散流,很难形成清晰的研究思路和结论。因此本文以中心城市为视角,分别研究南京作为其它城市目的地和客源地情况下,旅游流聚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一)中心城市旅游集聚流分析

本文定义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表示从各市直接来南京的客流占南京总客流的比例,它反映了圈内各市向中心城市提供客源的能力。可得的旅游流影响指标包括各地经济水平、人口数、旅行社数、到中心城市距离、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本文运用双侧相关性检验,选用Pearson相关系数,得到表1。各市人口数、与南京距离这两个指标同中心城市集聚比例无显著相关,而GDP水平及旅行社数与中心城市集聚流比例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结果具有高度显著性。

由此可知,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产业规模对旅游流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而人口数,与中心城市距离并不能成为促进其它各市产生旅游流的显著因素。这表明旅游流的产生更加依赖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中心城市要吸引都市圈内更多的客源,除了自身发展之外,更要加强圈内各市产业的合作,从而提高各市输送客源能力,实现共赢。

距离因素在都市圈内部产生旅游流方面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以往一般性认识有悖,随着近年来都市圈交通的日益发展和同城化进程的推进,市场对距离这一要素的敏感程度正在消减。

(二)中心城市旅游扩散流分析

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是指直接从南京所往城市的旅游客占该城市总客流的比例。它反映了圈内各市吸引中心城市客流的能力。

如表2所示,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住宿接待条件(星级酒店数)有高度相关性,同旅行社数也有一定相关性,且前者比后者相关性更显著。这表明,由于中心城市消费能力相对较高,旅游方式多元化,游客对星级酒店的需求高于对旅行社的需求。中心城市扩散流比例还与当地旅游总收入高度相关,表明中心城市是各市旅游业重要收入来源,各市应当对中心城市这一巨大市场予以重视。同时,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对各地旅游总收入的贡献很明显,但显然星级酒店与旅游收入相关性更大,这印证了过夜游客消费贡献更大这一观点。

中心城市旅游目标市场空间定位

由上文分析可知,中心城市的集聚流主要受都市圈各市GDP和旅行社数影响,因此选取南京周边7市GDP和旅行社数作为指标计算因子得分,按得分将南京目标市场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为扬州、镇江、淮安,它们均在江苏省境内,旅游业综合水平为都市圈前三位(除南京),可将它们看成南京周边旅游目标市场的核心市场。第二层级为其他4个城市,它们均在安徽省境内,可见省际行政界线对都市圈旅游流集散有一定影响。它们的旅游业综合水平在都市圈中处于末位,旅游流产生能力尚待提高,是南京周边旅游市场的潜力市场。以上划分均是基于都市圈内部而言。

对于第一层级市场,应充分利用优势,进一步加强旅游同城化进程,将巩固高品位的传统景区与开发新旅游模式相结合,巩固市场份额。对于第二层级城市,急需打破省际和市际行政界线和经济壁垒进行区域合作,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模式升级,最终提升市场份额。

结论与对策

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从旅游业现状和旅游流集散能力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造成这一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状况及客源接待能力。要提高都市圈的整体产业竞争力,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提升实力。影响旅游流的主要因素是GDP和旅游产业规模,各市要提升经济实力,优化扩大旅游产业规模,为旅游流的聚散提供可能。其次,加强内部合作。一定区域旅游经济整体水平由各城市的竞争、分工与合作决定,而区域的整体发展又影响着城市的兴衰(叶依广、周蕾,2004)。

参考文献:

1.张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功能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08

2.祁秋寅,张捷.我国省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分析[C].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2006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6

都市农业是一个广义的地域经济的概念,是在城市功能辐射区域内形成的[1],在国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而在我国的兴起不过短短10多年的时间[2],但都市农业旅游在我国中心城市发展迅速[3],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延安旅游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打破单一的红色旅游的局限性,从新的角度发展旅游,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如何加快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实现延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资源角度分析,延安市具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旅游的基本条件:

1、特色的黄土高原农业文化优势

延安市是陕北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性城市,它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区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光热资源,广泛分布的深厚疏松的黄土和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首先,山地高原自然条件的特殊性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农耕方式以及独特的农民生活方式。其次,以黄土高原为特色的陕北区域农业景观,和相应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的、相对稳定的农业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黄土农业文化,是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特殊优势。

2、革命圣地的“红色农业”优势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有其独特的“红色农业”背景,比如,南泥湾是中国共产党军垦事业的发祥地,是南泥湾精神的诞生地,是延安“红色农业”的源头。延安具有丰富的红色农业旅游资源需要当代人去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是其他任何区域所不具备的优势农业旅游资源。

3、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

首先,延安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出产丰富多样的农副土特产品,具有发展北方城市农业旅游的潜在优势。其次,高原地貌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高原山区特定的植物景观,两者共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物产景观资源优势。

4、具有区域特色的农家饮食优势

陕北黄土高原区依靠其特有的农作物和风俗文化,保存了完整的区域乡村饮食文化。首先,有丰富的农家乐资源,如省级“文明村”谷咀村,民风淳朴、村庄建设错落有致,农家特色鲜明,有典型的“28户”农家乐小院,接待能力可达200人次。其次,有独具陕北特色的自然性、保健性农家饮食,形成了多种特色风味食品,已经成为农家乐及农家饮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从农业资源的拥有程度看,延安具备发展都市农业旅游的条件。通过对特殊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延安旅游业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由于受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限制,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并没有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属于渐进式自然演进,总体上处于自然发育的状态。这是制约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关键所在。

1、发展规模普遍小,缺乏规模效益

根据国外研究表明:都市农业旅游中观光农业的半径为29.5公里,才能发挥最佳效益[4]。由于受短期效益思想的支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规模狭小,项目规划粗糙,缺乏文化内涵,形象不佳,营销落俗。大多数以分散的小户个体农家乐为主,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缺乏合理规划,发展无序

目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缺乏必要的产业规划,即使是简单的“农家乐”也是项目雷同,近距离重复布局,低水平盲目扩张。迄今为止,政府尚未组织力量编制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上来,从全局上对这类项目给予科学引导。

3、发展模式单一,缺乏形态创新

目前,延安都市农业旅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条件,一些地方发展以餐饮为主的旅游农庄;二是依托当地果园资源发展起来的采摘观光旅游。但普遍规模小、季节性较强。产品模式单一,缺乏有突出特色的拳头产品,吸引力度不够。而且经营者多是当地农民,创新意识不够,缺乏在农业旅游模式和形态上进行创新,难于持续发展。

4、品牌意识不强,缺乏服务特色

由于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初级化,直接导致了项目品位不高、品牌意识弱、不重视长线投入、服务缺乏特色。

5、都市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旅游文化内涵

延安市农业虽有长足发展,但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国内同类城市的差距逐步扩大,农业生产未能充分利用都市农业高科技化、现代化等多种功能,将都市农业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

6、都市农业旅游管理水平低,经营效果欠佳延安都市农业旅游项目是在原有农业基础上自发形成的,其管理者主要是以当地农民为主,从经营效果看,以一日观光美食游为主,度假功能不突出,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不够,产业带动性不强,综合效益不高,经营效果欠佳。

三、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1、确定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针对延安市发展都市农业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要发展延安特色的都市农业旅游,首要的问题是确立发展的模式。发展模式的确立是做好旅游产业规划、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前提。从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内容分析,其发展模式应该是:

(1)农业产业观光旅游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现有的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引导,引起人们对农业旅游的兴趣,以观光的形式发展都市农业旅游。主要是形成“公司+庄园+农户+游客”的新产业布局。

(2)农业园艺旅游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建立农业园区,充分利用农业科研、实验优势,着力建设高科技农业园区,通过展现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诱发人们旅游的动机,促进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的模式。目前,延安的旅游发展还没有触及农业园区,是一个空白。从长远发展看,农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快延安市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旅游业资源开拓的范围,是十分重要的发展模式。

(3)体验参与性农业旅游模式。体验参与性都市农业旅游就是在都市农业旅游的过程中,使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生产、创造的旅游模式,强调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针对当代都市人,农业知识和农业生活缺乏的特点,利用农业田园、农庄等必要的体验条件,使旅游者在旅游中增长农业知识,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的乡土文化,调节旅游人文气氛。

(4)休闲度假农业旅游模式。这种模式是发挥都市农业旅游的休闲功能,满足当代都市人群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价值趋向。开发以农业、农村为主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使当地的农业资源成为都市人群接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最佳途径。

2、合理设计延安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格局

科学合理的都市农业旅游的空间格局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农业旅游发展效益,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按空间距离、服务中心城市的旅游功能和城市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的要求[5],笔者通过调研认为,距延安市区半径50KM以内的区域为延安市内圈层。它们距离延安市区较近,可以使旅游资源串联,在发展延安市都市旅游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合理组合旅游线路,有利于发挥观光、体验型旅游的功能;笔者认为距延安市区50KM以外的区域为外圈层,能够对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发挥辐射作用。这些县区具有原生态的旅游环境,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观光、体验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城郊田园休闲体验区为腹地圈层。主要指延安市郊区农庄与田园地区。适合进行工作间隙的休闲体验、观光娱乐的区域。

3、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

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在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中,体现人文价值,实现人与环境、自然的统一,实现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又称为绿色旅游[6],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新理念。都市农业旅游与绿色旅游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和外在互动性。要把倡导绿色生态旅游,走生态化道路,作为延安市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在推进延安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最终实现城市和旅游业的和谐发展。

4、树立大旅游观念,突出“农人”为本

延安农业人口占人口总数75%左右,因此发展都市农业旅游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即“农人”)。例如:宜川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该县先后在旅游环线建起了梨园、柿子林等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及观光果园10个;在全县大力发展农家乐34家,每天接待能力超过2000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就业率;同时该县开发壶口斗鼓、剪纸、黑陶、布艺等民间文化艺术商品,增加了农民收入,旅游业拉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以“农人为本”发展都市旅游是投入少、见效快、返贫率低的增收之路。

5、树立品牌意识,突出产品特色

特色和品牌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7]。要在充分挖掘本区域独特的有形、无形都市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的都市农业品牌产品,实施品牌策略。在保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文化的发展,注意避免出现唯“农”而“农”的趋同,重点突出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6、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就是要通过对各县区旅游资源整体规划、统筹开发、联合营销,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线路景观的优化布局,推行和打造各县区之间的无障碍旅游和无缝隙服务,打造产业链条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7、实现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并重发展

红色旅游是延安最大的特色。发展都市农业旅游必须要将“红色旅游”和“绿色农业旅游”相结合。红色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道路[8],寻求生态农业旅游与红色旅游的有机契合点;借红色旅游的辐射能力,带动沿线或相关景区的开发[9],尤其是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是红色旅游重要的延伸和发展。因此,在经营理念上必须要实现“红绿结合”,使当地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促进本地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总之,要突破延安市旅游发展的单一性制约,创新旅游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旅游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文君.都市农业旅游与都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广州为例[J].经济地理,2005,(6):915-919.

[2]蔡庆丽.都市农业与都市农业旅游[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66-68.

[3]熊伟.康刚.重庆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与思考[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3-97.

[4]马瑛.西安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3-07-11.

[5]周晓芳.喀斯特地区都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地理天空,2002,(5):21-22.

[6]袁书琪.孟铁鑫.缪芳.论红色旅游资源对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J].福建地理,2005,(4)30-32.

[7]陈文君.广州都市农业旅游深度开发探讨[J].热带地理,2005,(3):263-267.

[8]佟敏.黄清.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及趋势[J].中国林业企业,2005,(3):25-27.

[9]栗娟.论红色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北方经贸,2006,(3):104-106.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7

(一)都市旅游概述

旅游是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工具,许多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将旅游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进行发展。在我国,虽然旅游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终于在2009年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也就表明旅游业已经进入到国家高层视野中。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人们可能没有时间去旅行,最短时间集中最多项目的旅游会受到非常大的欢迎,游客越来越个性化,新颖独特的体验旅游方式将受到青睐。因此,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承载体,理应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其特有的功能。现在,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旅游能够在客观上为社会发展起到传播和保障的作用,但随着其不断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而且能通过改善人们生活,增进文化交流。在这种情形下,作为旅游的最大承载体之一的城市,就应当拥有更为现代化的传输功能引导人们健康消费,而不能将其作为金钱、物资和人力的简单组合。

绿维创景认为,都市旅游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进行的,以商务会议、探亲访友、文化修学、观光购物以及游乐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都市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最大区别在于,都市旅游是以都市(城市)为依托,所有的旅游活动必将围绕都市来开展。发展都市旅游必须要在一定经济、社会等条件足够成熟下才能开展的旅游,因此,都市旅游大多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大城市中,这些大城市的经济、文化和资源品级催生了都市旅游,而都市旅游又反过来促进这些城市发展,在国内,诸如香港、深圳、上海、北京等,都市旅游都开展得非常好。良好的都市旅游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主题鲜明有特色,表现手法较好;二是具有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三是旅游产品突出体验性和参与性,符合市场需求。

(二)武汉发展都市旅游条件

2006年,国家推出中部崛起战略,武汉紧抓机遇,积极推进8+1武汉城市圈建设,区域经济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2010年武汉生产总值5515亿元,中部五省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20亿元,增长19.5%,预计“十二五”末,人均生产总值将提高到1.5万美元上,旅游将达到成熟的度假经济水准。

2009年武广高铁开通,标志着武汉率先进入高铁时代,九省通衢地位进一步凸显,置武汉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主要旅游市场中心,武汉已经逐渐由旅游过境地变为旅游目的地。据旅游部门统计,高铁开通后的两个多月,武汉游客量同比增长40%左右,300多个高铁旅游团、2万广东客、30万游客挤瘫武昌,仅从这些“搭乘高铁看樱花”的游客,就已经从量上充分证明,武汉具备发展都市旅游的条件。

二、武汉主要旅游产品分析

(一)武汉主要旅游产品分类

武汉作为发展都市旅游的中部重要城市,其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独具一格。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主打荆楚文化的东湖风景区、辛亥革命首义文化园区、华中地区唯一国际标准赛马场等,在很大程度上对旅游者都构成吸引力。加上近年来热起来的樱花旅游,使得武汉不仅是“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满城尽是樱花雨”。

总的来说,武汉旅游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五大系列,分别是名胜古迹系列、山水系列、都市休闲系列、革命系列和主题公园系列,这些系列中的旅游产品有的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资源品级如黄鹤楼、东湖风景区、木兰天池等,它们都是老牌的旅游景区,不仅为武汉带来十分可观的旅游收入,还为其旅游形象增色不少;有的旅游产品则是在建设(扩建)中或者在规划中的产品,这些产品大多集中于主题公园类,如欢乐谷和极地海洋世界还未开门迎客,便已受到关注。

(二)武汉主要旅游产品评价

针对这几个系列的旅游产品,作者根据资料及调研对其进行如下评价:

黄鹤楼旅游产品作为武汉市唯一5A级资源,品级高,文化内涵深厚,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但产品单一,重游率不高,近几年不断提高门票价格增加经济收益;归元禅寺作为宗教旅游产品极具特色,特别是在特定宗教节日十分火爆,但一直缺乏新鲜元素;古琴台作为武汉古文化旅游代表在近几年的旅游表现中一直缺乏新的突破,旅游吸引力不大。

东湖风景区与木兰天池这类山水风光产品定位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大景区”,资源品级较高,但是其档次不高、休闲及度假性不足阻碍了景区的高层次发展,尤其是天池在旅游接待能力上有待突破;首义广场已经被武汉列入重点开发对象,首义公园、首义欢乐城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正为黄鹤楼景区提供相互补的配套设施,前景可观。

都市休闲系列产品开发时间较早,主要是以吸引武汉本地及周边旅游市场为主,档次较低,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不强,因此,近年大力加强旅游硬件软件建设,提升旅游运营能力。

主题公园一直是旅游业投资开发的一个重要领域,旅游业界意识到武汉旅游市场空间巨大,潜力无限,各大主题公园纷纷落户。众多主题项目的上马,填补了武汉这座大都市无大型主题公园的历史空白,并且这些主题公园投资额度巨大,开发程度较高,主要产品的类型为休闲型体验娱乐项目。

(三)武汉旅游产品特点

从表1分类可以看出,武汉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观光和文化观光为主,比如黄鹤楼和东湖风景区,占据了绝大部分旅游市场份额,少部分度假产品如木兰天池,在周末以及小长假中占据着优势。

1.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交相辉映,各具特色

武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以“一江、二山(龟山,蛇山)、三湖(东湖,月湖,木兰湖)、四区(龙阳湖,木兰山,天星岛,汉正街)”,这些为武汉地区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的重点,政府也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城市旅游品牌。

2.“三菜一汤”格局

以往形容武汉旅游产品市场格局时,都会用“三菜一汤”来形容,即黄鹤楼、归元寺、古琴台(也有说为湖北省博物馆)和东湖风景区,虽然现在武汉旅游市场比较以往丰富了许多,但基本上还是以这四个产品作为武汉旅游的名片,并且这四个旅游产品也几乎垄断了武汉整个旅游市场。但是,“三菜一汤”的旅游格局对武汉旅游发展现在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的劣势。黄鹤楼游客量已经过了2006年的黄金时节,2009年的“5A黄牌警告”危机也让黄鹤楼形象大打折扣。而东湖景区更是由于其高门票引发市民强烈不满(与西湖免门票进行比较),加上东湖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整个东湖区收入远不如西湖。由此可见,武汉旅游市场格局亟待突破,旅游经济模式需要创新,对武汉旅游城市意象需要重新进行思考。

3.旅游市场季节性明显

武汉的旅游人气季节变化明显,旅游黄金季节相对较短,四季过于明显,冬、夏两季占全年时间的2/3,旅游最佳季节集中在5月和11月左右。举例来说东湖景区在5、10月份期间接待游客比例达到全年的30%以上。因此,这样的气候特征一方面来说考验着景区的淡、旺季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又说明目前武汉旅游市场还缺乏一个全年都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三、产品问题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武汉旅游产品市场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武汉旅游产品结构不完善,名胜古迹产品扎堆,山水风光开发深度不足,缺乏都市休闲体验产品。老一代的旅游产品已经开始走生命周期衰落路线,新一代的旅游产品又因为品级、开发程度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凸显出自己的特色。针对这类问题武汉需要通过深层次挖掘老一代旅游产品内涵,特别是文化旅游方面,推出受市场欢迎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如特色民俗文化节庆等。

(二)产品创新不足,景点内容单一。“三菜一汤”的格局不打破,武汉旅游就无法实现升级,一个比较成功的都市旅游格局应当是观光、休闲、商务三者并存格局。

(三)旅游产品过于传统,市场呼吁新型产品。纵观武汉旅游市场,目前尚缺少都市主题休闲娱乐的主打产品,特别是独具规模和个性优势的旅游新产品,武汉的都市休闲类旅游产品已经到了升级换代的时期。针对此类问题,武汉旅游应向比较成功的诸如华侨城、广州长隆度假区等看齐,学习它们的优点。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8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及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旅游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切实将旅游业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强调和坚持“四大发展战略”:一是旅游业必须紧紧服务于三峡移民、库区建设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二是旅游业必须成为直辖市提升品位、完善功能、树立形象的重要承载者。三是旅游业必须成为加速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促进力量。四是旅游业必须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

在上述战略性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一)把旅游业作为振兴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旅游业是三峡库区具有资源条件、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是解决三峡产业空心化、库区移民问题和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应该明确将其培育成为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1、明确把旅游业作为三峡库区的核心产业

围绕旅游业的开发建设和配套,应享受国家对三峡库区的特殊扶持政策和重庆市的优惠政策。

2、坚持三峡旅游品牌的统一性与完整性

加强与湖北省共建大三峡无障碍旅游区;加强对重庆市内各区县市开发三峡旅游产品的统筹协调;加强对外宣传促销的统一性,避免宣传战和促销战。

3、坚持旅游发展规划先行

要加强对库区丰都、奉节等县部分搬迁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复建工程;加强沿江城市各自特色的建设(如云阳奇石园、奉节白帝城、大昌新镇等),尤其是对沿江一侧和码头的设计和建造;新开发的旅游区点,要以国家六部委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具体旅游开发项目也要规划先行。

4、加强对三峡游船和码头的改造提升

要加快对三峡游轮的升级换代,积极发展豪华游轮、普通游船、快速游船、会务游船、小型观光游船等的内河游船产品系列;合理布局适应不同类型游船停泊的3000吨位和500吨位级旅游客运码头,重点抓好万州江南、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巫山小三峡等旅游客运码头建设,完善码头上下客船及船岸衔接等配套设施。

5、加强对旅游环境的优化和改善

推动长江三峡沿线特色城镇建设,力争做到“一县一风格”、“一镇一特色”;加强退耕还林和生态绿化,加强对库区环境的治理,加强对库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6、加强对库区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

旅游业要享受与库区其他主导产业平等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库区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专项资金的使用,要与旅游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相统一;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的建设用地指标应优先保证,旅游企业与生产企业水、电、气应做到同价;推动各地的三峡对口支援中将旅游作为专项支援内容。

(二)把旅游业作为强化直辖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旅游业是城市都市化、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创造城市品牌、推动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素质、树立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重庆市要把旅游业作为强化直辖市功能和形象的重要推动力。

1、把建设旅游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重庆市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直辖意识”,把建设旅游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把建设大重庆与发展大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重庆尽快成为西部旅游发展的强力增长极。

2、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

在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中,要把旅游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选择,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予以鼓励和扶持。要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建和谐社会,发挥旅游社会功能,就业功能、拉动功能。

3、加强城市功能提升与旅游发展的结合

要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桥涵隧洞、立交桥、城市广场、夜间照明灯饰、城市绿化、生活垃圾处理等;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旅游功能,例如,中英文对照的道路指示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地图广告牌、旅游信息服务电话、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要争取创造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例如,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等,对交通占道、马路市场、违章建筑、破损广告等的治理;加强社会环境的综合整治,例如,治安、经营、欺诈、文明礼貌。

4、加强城市旅游产业体系的培育

一是要大力推进城市中心商业游憩区的建设。二是积极开发环城市旅游休闲带。要重庆周边“一圈”旅游产品的开发,挖掘主城区、近远郊区的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包括观光、度假、休闲、特种旅游在内的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加强三峡库区县城复合旅游产品群的建设。争取把重庆主城区和三峡县城培育成为旅游企业总部集聚区、分支机构分布区、结算中心、企业第二总部等。

(三)把旅游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促进力

旅游业是关联带动性强、拉动内需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千百万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促进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发展旅游可改变农业生产的传统地位,增添农业经济的附加值,提高农村综合经济效益;旅游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便捷途径,可以为农民创造长效增收机制,通过旅游脱贫的农民几乎不再返贫;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农村文明进步,所有发展旅游的农村乡镇普遍环境卫生、村容整洁,参与旅游的农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

1、要加强对农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农村旅游资源与“三农”紧密相融、互为表里,要引导农民充分认识“三农”旅游资源的价值,及时开发确已具备条件的旅游资源;要树立“严格保护,科学利用”的开发理念,保护古镇古村、特色民居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协调“三农”旅游资源与其它方式的开发利用关系,避免因统筹不够而造成旅游资源破坏;要坚持节约办旅游的指导思想,指导农民用好发展旅游的每分钱,好钢用在刀刃上,避免因走弯路而劳民伤财。

2、要加强对农村旅游的分类指导

农村旅游产品并不等同于“农家乐”,而是种类齐全、丰富多彩的产品体系,重庆市应该立足三峡库区和广大农村的资源特色,建立和完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对于各种方式的“农家乐”,要倡导健康向上的旅游文化,营造高尚文明的休闲氛围,突出经营的特色化、服务的规范化;对于高科、生态、观光、采摘等农业旅游,要按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标准,搞好旅游服务的综合配套,突出地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防止产品同质化和雷同化;对于现代新农村、古老村镇、生态村庄、民族村寨等,要以开发复合型观光、度假、休闲、体验类的旅游产品为目标,深入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和旅游附加值;对于近年来新兴的“乡村旅游”,要瞄准国际同类产品的要求,本着保护生态、延续民俗、传承文化的原则,争取开发与国际水准接轨的高档优质旅游产品。与此同时,要立足当地的农业、林业、渔业、工副业等优势,积极开发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例如,三峡石、乌江石、竹编、木雕、漆器等农副土特产品,做大做强农村旅游产业。

3、要加强对农村旅游的政府主导和政策扶持

要发挥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突出的功能,把发展旅游作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作为解决库区和广大农村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政策上和资金投入上,要充分发挥和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要争取扶持“三农”建设的各类资金用于农村旅游,争取享受扶持库区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重点项目纳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保证信贷规模,给予适当的财政贴息;要依靠和发挥市场渠道的融资作用,争取商业银行支持农村旅游小额贷款;要把农村旅游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推动建立金融投资与乡村旅游沟通与协作的平台。

4、要加强基础建设和市场促销

要根据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国家骨干路网和乡村公路建设,重点解决“断头路”和景区直线公路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城镇的电水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建设;要加强农村旅游市场的培育,支持以旅行社、乡村旅游景点等旅游企业加强市场促销,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城镇居民、大中学生、海外旅游者到农村旅游,争取使乡村旅游在大中城市成为比较热销的旅游产品;认真研究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探讨农村旅游与都市旅游、绿色旅游、红色旅游、蓝色旅游等的结合,及时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四)把打造区域旅游精品作为工作重点

重庆市“*”期间,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打造旅游精品,加快开发旅游名品和新品,形成以观光旅游为主体、休闲度假、商务会展、都市旅游和复合型旅游为新增长点的旅游产品体系。

1、提升“三峡旅游”

要坚持不懈地完善、提升和创新三峡旅游品牌。三峡旅游是我国最早向海外旅游市场推出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重庆市的主打旅游产品。三峡大坝建设以后,对三峡景观和三峡旅游带来了明显影响,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世界大江大河的游览中,长江三峡游仍是最为壮观的,对潜在旅游者充满了魅力;三峡大坝蓄水以后,高峡出平湖和众多新生景观,对“回头客”也增添了许多新奇。因此,三峡是重庆旅游产品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把握和适应三峡旅游的最新特点。随着三峡水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三峡沿岸交通体系的改善,三峡旅游的传统线路、游览方式、旅游业态都在改变,出现了多点游、多种游、多集散中心,加剧了三峡产品的关联度、组合度和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三峡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三峡旅游宣传的统一化和持续化,坚持在完善主题形象宣传促销的基础上,开发丰富多彩的三峡旅游产品,坚决避免以邻为壑、以零代整、分段开发雷同小产品等做法。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峡旅游产品。在深化传统三峡观光游同时,大力发展游船休闲游和库区陆路游;加强小三峡、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名山等传统旅游资源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三峡历史文化长廊建设,提升三峡文化旅游形象;结合库区移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充分挖掘三峡沿线及腹地旅游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和复合型专项特色旅游新品。

2、充实“都市旅游”

明确形象,发挥特色。要进一步明确“山城都市”的城市形象,这是与国内三大直辖市和国际大都市相比较的一个突出特色,突出重庆的山城、江城、古城、不夜城等特色;挖掘多种文化汇聚的特色,利用好国民党政府“陪都”的地利优势,开发以现代史、民国史、抗战史为内容的旅游产品;加强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城市一日游产品;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将城市整体形象的宣传职能,交给旅游局一并承担,争取城市形象与旅游形象宣传效益的最大化。

文化先行,突出商务。要做足做够文化的文章,以文化统领都市旅游,以地方特色提升都市旅游,充分挖掘重庆市各种文化资源,积极发展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旅游,以“抗战风云”为主线的“陪都文化”旅游,以巴渝和三峡地区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以“美景、美食、美女”为吸引物的现代都市文化旅游。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商务中心的优势,把商务旅游和会展旅游列为城市旅游发展的重点,要根据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建设与直辖市水平相一致的大型会展场馆、商务宾馆、高尔夫球场、旅游休闲娱乐设施。

都市辐射,品牌主导。要充分发挥重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近郊以温泉湖泊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带的开发,加强对主城周边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全面提升,尽快形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有影响的“一环四区”旅游品牌(西部大足石刻群、北部合川钓鱼城、东部武隆地质公园、南部渝南山林),争取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现已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隆武县天坑三硚,要加强各项后续工作;对于合川县的钓鱼城,应积极做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

加强航空,培育市场。目前,重庆市的国内外航线航班严重不足,既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也不适应旅游业大发展的需要。要有紧迫感地切实加强航空口岸建设,千方百计打开连接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周边国家和欧美国家的航线,增加至港澳地区的航班。尽快增开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昆明等客源市场的航班,加强与周边省会和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的连线,培育西南的航空中心枢纽,使重庆市成为我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

3、培育“乌江画廊”

以“乌江画廊、武陵仙山、世外桃源、民族风情”为主题形象,以乌江水道为主轴,武陵山为载体,民族风情为内涵,渝怀铁路和渝长高速公路为纽带,着重开发和推出乌江画廊旅游线路。

重点打造沿线的天生三桥、芙蓉洞和芙蓉江、小南海国家地震遗址公园,乌江画廊等旅游景观;开发土、苗民族民俗风情。

加强乌江画廊旅游延伸线路的开发,将梵净山、遵义赤水、凤凰古城、张家界等周边著名景点连成一条精品旅游线。

抓好旅游公路及渝怀铁路的衔接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整治及配套设施建设;抓紧黔江支线机场和其他配套设施建设。

三大旅游板块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同质性,要注意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各区县市要根据各自特点,避免同质发展,低水平重复。按照“资源分类、产品分级、市场分层、服务分等”的思路,突出资源的核心优势与市场的针对性,指导市内各地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把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建立省际旅游无障碍大通道。加强旅游重庆市与周边各省市和市内各区县间的旅游区域合作,打破地区封锁、市场分割局面。清理各种形式的关卡壁垒,按照旅游市场需求,积极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交通贯通、旅游客源互流、旅游产业同兴;全面实施渝鄂、豫川黔旅游经济合作协议,加强跨省旅游经济协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进跨区域旅游资源和精品线路的联袂开发,强化旅游品牌的联合宣传促销和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共建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9

引言

当前,城市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心理压力、都市中心城建筑森林的苍白、环境污染的危害使不少城市居民期望能短暂地逃离城市。1995年在对上海市民的调查中发现,期望周末双休日能外出旅游度假者占被调查人数92%,其中期望回归大自然,去野趣浓、环境幽静、空气清鲜的目的地占51。4%。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外交通条件的不断发送使都市居民的愿望逐渐转化为行动,节假日都市居民大规模的郊游活动直接刺激了郊区旅游行的开发。此外,每逢“五一”、“国庆”长假,大量外地游客拥入大都市中心城区,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旅游接待、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等不堪重负,这也促进了城市旅游规划部门下决心对郊区旅游地进行开发。如杭州市就根据自身西部旅游资源特别丰富的特点(西部旅游资源约占杭城旅游资源总量的2/3)①,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湖西进”等开发西部旅游资源的一系列战略决策,以拓展城市旅游空间、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有关大都市郊区旅游问题的研究成了目前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以杭州市为例,谈谈大都市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空间相互作用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大都市郊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些有益思路。

1大都市与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1.1大都市的内涵

大都市或称大都市区,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发展速度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接掌技术高度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度发达,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发展。城市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趋向,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拓展,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推动使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地区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可以说,大都市区的形成与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大都市区已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美国早在1910年就提出大都市的概念,并于1949年正式建立具体的统计标准用于国情普查,命名为大都市区(简称SMA);以后又分别改称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和大都市统计区(MSA)。类似都市区的概念在加拿大称为“国情调查大都市区”(CMA),在英国称为“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SMLA),在澳大利亚则称“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CEMD)。

世界各国甚至一国在不同时期对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都有不同的标准。美国1910年规定中心城人口只要达到5万以上。②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中心城区人口必须在50万以上,我国尚未建立官方的大都市区中心城规模标准,学术界对此亦未形成定论,但比较倾向性的意见认为中心城规模应在50万人口以上。

1.2大都市郊区的内涵

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和郊区组成的二元空间地域结构,因此大都市郊区就是指大都市区内中心城以外的地区。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的大量外迁使中心城一定地域内人口密度大幅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根本性改变,非农业用地比重不断提高。由于许多城市外迁人口仍要到中心城上班,郊区与中心城之间具有高密度的通勤流。中心城在向周边地域传染性扩散的同时,具有依托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呈点轴扩散的特性,因此大都市郊区内部是非均质区域,在交通轴线和郊区城镇围合地带内保留有较多的乡村景观地域,大都市郊区地域范围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中心城地域扩张把周边郊区逐步纳入中心城范围;而郊区以外更远地域与中心城社会经济联系程度的日益密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大都市郊区不断向拓展。

与中心城规模一样,不同国家对大都市郊区的划分也有不同的标准。1960年美国使用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规定属于大都市郊区地域必须至少75%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并且50%或更多的人品居住于毗邻中心城的县;人口密度不小于是50人/平方英里,或在周边县就业或居住于周边县的劳动力总量不小于中心城就业劳动力的10%或不少于1万人。日本政府规定大都市郊区小城市行政范围内至少有50%的人到中心城通勤上班并且位置邻近大都市。[2]在我国,由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形成权威性的大都市郊区范围划分标准。我国大城市行政区划分为城区、郊区、市辖县和市代管县级市三个地域层次,可将其作为最简单的大都市郊区划界方法。但由于不同中心城及郊区的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行政区划边界不能完全反映中心城与周边地域的联系程度,个别研究可以采用行政区界与内部联系程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划界。大都市郊区是在城市郊区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城市功能郊区化发育时序不同,针对大都市区不同功能空间拓展的研究可采用不同的划界方法。

2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内在联系

2.1中心城与郊区旅游的互补性

大都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集中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成就,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悠久的历史,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是区域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受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历史开发因素的影响,大都市的许多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在中心城的边缘或近郊,因此郊区旅游与中心城旅游本身就很难截然分开。

大都市中心城集聚了数十万甚至百万计的人口,郊区与中心城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反差都市居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交通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使他们有越来截止多的机会到郊区休闲放松、娱乐度假,郊区旅游地成为大都市不可或缺的功能区。

中心城土地紧张,交通拥挤,外来的游客的不断增加,使中心城旅游容量与游客规模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都市郊区旅游开发,成为拓展都市旅游空间、改善都市旅游产品结构的重要途径。

因此,城市旅游与郊区旅游是大都市旅游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个组成部分。

2.2中心城、郊区在大都市旅游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大都市区,就区域内部旅游而言,中心城是郊区旅游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之一;从更大的空间尺度来看,中心城是外来游客的集散中心,前往郊区旅游的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大都通过中心城中转(在对杭州市民旅游出行调查中发现,前往宁波郊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近80%通过宁波市区中转,见表1)。此外,中心城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大都市郊区旅游线路组织大都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往返式结构。因此,大都市旅游区是以中心城为核心的中心型空间结构,中心城处于核心主导地位,它是郊区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扩散源和组织者。

表1杭州市民前往宁波郊区旅游出行路径

月湖保国寺东钱湖天童森林公园招宝山奉化溪口雪窦山

去过市民中经宁波市区比例(%)83.387.780.480.983.369.263.0

资料来源:为获取都市居民旅游出行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作者向杭州市不同学历、年龄、职业、收入水平、性别的城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以上数据就根据这些资源整理而来。

当然,在肯定中心城主导地位的同时,不能否认郊区旅游的能动性。都市郊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及成熟的旅游开发对大都市旅游具有很强的促动力。北京市郊区的旅游开发,既丰富了北京市的旅游产品,又为市区旅游起到了很好的的分流作用使北京旅游显现出新的活力,而上海和武汉两市,由于郊区旅游资源比较贫乏,虽然中心城人口众多,外来流动人口规模庞大,都市旅游发展仍不甚理想。

2.3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的力学关系

从空间力学角度来看,在整个大都市旅游区中,中心城与郊区旅游地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作为旅游组织者,中心城对郊区旅游目的地具有辐射力(Ff),作为旅游目的地,郊区旅游地则对中心城具有吸引力(Fx)。

中心城旅游辐射力具有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用函数式可以表达为:

Ff=g*P/di2

式中,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i为中心城与旅游地间距离,g为经验系数。

辐射力Ff的存在产生两个结果:①与中心城距离越近,能得到中心城的旅游辐射力越大,游客规模越大,旅游开发程度越高;②远郊区受到中心城辐射力较弱,能获得开发的旅游景点独立性较强,来自中心城或经由中心城中转的游客比重下降。调查发现,奉化溪口雪窦山国家风景区作为宁波市远郊旅游地,杭州市民不经宁波市区直达的人数占到30%以上,远高于宁波市郊区其它旅游景点(详见表1)。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目的地资源条件以及目的地至中心城的距离。用函数式可以表述为:

Fx=g*Ria*P/di2

式中,R为旅游景点资源条件,P为中心城人口规模,d为旅游目的地与中心城的距离,g为经验系数,a为参数。

由于资源存在条件抵消了距离的衰减作用,都市郊区旅游开发不是从中心城向外单调衰减,而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3大都市发展演化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3.1大都市发展的特征和阶段

自工业化开始以来,由于城市工业项目的布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城市出现了大量就业机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在城市边缘区发展。因此,大都市的形成以城市化为内动力,以空间拓展为主要特征,以城市郊区化为外部表现形式。在空间拓展中,都市区内部也相应地不断进行空间结构调整。

通常可以将大都市的发展分淡以下三个阶段:1、以集聚城市化为主的大都市形成阶段。这一阶段人口与产业向城市集聚,形成人口、资金、技术高度集聚的大都市。2、集聚与扩散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产业与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聚,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市中心区的高度集聚,中心区用地紧张、环境恶化,城市用地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扩展,在郊区出现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进入郊区化阶段,在中心城市形成与中心城市有密切交互作用的郊区,大都市区逐渐形成。3、多个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阶段。在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多个大都市区强烈扩张,最终在地域空间上相交,形成多核心的、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3.2大都市不同演化阶段对郊区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在大都市形成初期,区域人口、产业的高度集聚使中心城日益繁荣,城乡差异不断扩大。中心城丰富的生活娱乐设施对周边郊区居民产生吸引,大都市区内旅游出行以郊区向中心城集聚为主。郊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削减了中心城向郊区疏散外来游客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都市郊区旅游不发育,只在中心城边缘、近郊区存在一些城市公园、传统风景名胜区,远郊区则只有极度少数交通相当便利、资源等级极高的景点得到开发。

在大都市集聚扩散并行阶段,人口的膨胀和中心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都市居民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出行欲望,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有效地将外来游客引入郊区旅游地,都市郊区旅游迅速发展。中心城用地不足使中心城边缘区以及近郊区形成以郊区化形式出现的主题公园、度假区等新兴旅游目的地。旅游地间联系的加强不仅促使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状旅游线相当发育,而且以次中心城市和高等级旅游地为核心开始出现旅游区。

到了大都市连绵带形成阶段,郊区化的不断深化使大都市区内部空间结构趋向均衡,都市郊区旅游地已完全融为大都市区的功能区。以乡村度假为主的旅游出行特征使都市郊区具有过夜接待功能的家庭旅馆、乡村别墅星罗棋布,旅游地在空间上扩展到整个郊区,并且相互间形成网络状结构。

4中心城规模、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4.1中心城规模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城市规模与辐射能力存在对应关系,城市规模越大,对周边区域辐射越强,以商务、学习、旅游为目的的城市外来人口也相应越多,促动郊区旅游的动能也越大。

城市规模越大,前往郊区旅游城市人口基数越大,郊区旅游越容易发育。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城乡景观的空间分异就越大,城郊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城市居民旅游出行率越高。据八樟?990年在夏季高峰季节对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出游情况调查,城市人口在1。1~1。5万居民出行率15~17%,城市人口在10~15万居民出行率18~22%,城市规模20~25万,居民出行率23~35%。城市规模30万以上,出行率35-40%。可见城市规模对郊区旅游发育的促动力是逐级增长的。

此行,城市规模影响城市居民郊区旅游范围,进而影响郊区旅游圈层的发育程度。日本学者研究发现中等城市居民周末旅游的最远距离为20公里,而大阪等大都市周末旅游出行可达100公里以上,并在大城市周围100~150公里以外的地方开成了隔夜旅游地带。我国北京市城市居民周末郊游可达秦皇岛、山西、泰山等地区,上海市民则把距离较远的浙江省一些著名旅游胜地也纳入了周末旅游范围。

4.2中心城性质对郊区旅游的影响

我国把城市按性质分为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旅游城市、边防城市、特区城市等)。城市性质不同,城市环境、居民职业结构、外来人口旅游出行向郊区扩散的规模和比例也大相径诞。

工业城市以工人家庭为主,工人的旅游出行率较低,加之城市环境污染往往比较严重,商务、学习、会议等目的的外来人口也较少,郊区旅游往往滞后于同等规模的其它城市,而区域中心型城市服务类、高学历人群比例大,居民旅游出行率商,加之大量的外来人口,郊区旅游一般开展较好。

历史悠久、自然环境较好的城市城区、近郊区往往有较多的风景名胜和城市公园,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这些目的地的存在可能会抑制郊区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但郊区旅游进入发展期限后,随着旅游出行规模的增大以及旅游目的的多样化,传统目的地因功能单一、空间狭小而游客规模不断减少,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以及远郊区旅游目的地则以它们为依托得到迅速发展。

旅游城市在郊区旅游发展初期,同样存在中心城旅游资源抑制郊区旅游发展的现象。但总体上,旅游城市以旅游为目的的外来人口多,对郊区旅游发展有很强的促动力,常会在郊区形成大量主题型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如杭州以西湖为依托建设了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在传统园林观光的基础上形成沿太湖的旅游度假区和游乐园。郊区旅游在发展丰富了旅游城市的旅游产品,从而进一步促进旅游城市的发展。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的基本政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众多小城镇中有一类或境内多奇山异水,风景秀丽;或历史悠久,人文胜迹众多;或邻近大城市,有着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在旅游热潮中,它们逐步被发掘、开发,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旅游兴镇”是这类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模式。如何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促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类旅游型小城镇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游型小城镇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产业不忍割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

旅游业在我国发展历史较短,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开发旅游之前往往已在旅游景区及其周边布局了一些开采、加工型工业企业,这类工业企业不仅其自身动作对发展旅游业存在用地、交通、污染等方面的干扰,而县可能对旅游资源具有毁灭性威胁(如部分地区旅游价值极高的溶洞边开山采石甚至用溶洞当工业垃圾镇埋场),因此对它们的关、停、并、转势在必行。然而,目前许多小城镇往往为了眼前的一点财政发入不肯舍弃这类工业企业,没有尝到旅游业甜头的地方百姓也普遍缺乏资源保护意识。更有不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或尝待开发的小城镇仍在旅游区盲目引进资源开采加工型、污染型企业。此外,由于旅游资源所有权、使用权与旅游开发收益的错位,也使得不少资源所有人或使用人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积极性不高。

2、小城镇建设缺乏特色,旅游接待小平低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行为。城镇是区域文化的中心,浓缩了地方文化的精华。许多有着悠久历史并保留众多古建筑的小城镇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小城镇的建设风格和特色对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和知名度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建设时普遍只追求规模与速度,缺乏对地方文化的总结和提炼,建筑单调呆板,城镇特色不突出,建设品位不高。

现代旅游活动是“食、住、行、购、娱”的有要统一,但许多旅游型小城镇只重视景点开发而忽视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旅游接待水平低下,这样不仅失去了许多创收的机会,而且破坏了旅游地形象。

3、农居点建设零乱,农业与旅游业脱节

小城镇大多有广阔的农村腹地,拙朴自然的农村风貌对来自城市的游客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往往是许多旅游型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但它们中不少尚未把农业及农村建设与旅游开发机结合起来。许多旅游线沿途的农居点而已相当零乱且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具有一定旅游接待功能的村庄村民强买强卖,令游客望而止步;许多旅游区的农业用地缺乏统一整理和规划,地块零乱,各类用地参差不齐,破坏了游客对旅游点的美好向往。

二、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

1、做好城镇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许多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加保护或不合理的开发都可能使原有的旅游资源毁于一旦,这就要求旅游型小城镇在旅游开发前就积极开展各项基础性研究,为今后的开发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前所述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因为基础工作过于薄弱造成的。

首先,旅游型小城镇应进行区域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了解这些资源的位置、规模、典故、民间传说、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在周边地区资源中地位、文化与科学价值、观赏及康娱价值等等。其次,根据调查评价获得的信息旅游型小城镇可确定本镇及各景区的功能定位、旅游线路组织、旅游接待设施的布置以及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第三,旅游型小城镇应划定旅游景区及控制性保护区范围,研究对旅游开发商、景区内工业企业及居民的政策,提出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2、加强小城镇规划,塑造旅游型小城镇形象

旅游业的展展将极大地促进城镇建设。旅游型小城镇应研究本镇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潜力,研究旅游业对旅游接待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旅游型小城镇应制定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和计划。

城镇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城镇建设是地方文化成就的集中体现,是旅游地形象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并间接影响到旅游地的知识度和美誉度。建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基于旅游的文化性,旅游型小城镇更应重视城镇建筑的文化性和品位。此外,游型小城镇还应在城镇绿化、公园、小品建设上舍得投入。

3、实施农居点发行和农村土地整理

旅游景区内常住居民过多将对旅游活动产生干扰,旅游型小城镇应提出这些居民的搬迁措施。农村聚落长期以来在我国居民聚落中占统治地位,有些农村农居点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旅游景观的组成要素之一,对它们则应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加以保护和改造。

农村景观远比城市景观贴近自然,城市游客对农村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旅游型小城镇应加强区域土地规划和整理,通过平整地块、扩大生产规模、植树造林创造优美而富有现代气息的农村新景象。同时,镇域内可多种植些供应游客的土特农副产品,以增加农业收入。

都市旅游业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心城市郊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新建县

中心城市郊县由于依托区域内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交通条件便利,发展旅游产业通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常常成为旅游产业优先发展区域,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建县位于江西省省会南昌市西郊,总面积2337.84平方公里,是江西旅游资源大县。然而,在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大县迈进的过程中,新建县面临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其中,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是保障全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新建县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1.区位与资源优势突出

新建县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全县各地均处于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交通十分便利,拥有京九铁路、105国道、320国道、昌九高速、昌樟高速、温厚高速、昌北国际机场及赣江—鄱阳湖水上航运构成的铁路、公路、航空、水路多元化立体交通网络。随着南昌市“一江两岸”发展格局的形成,南昌市发展重心向新建县城靠拢,这将进一步优化其对外交通条件。

新建县拥有“红、古、金、绿、特”五色旅游资源,资源类型丰富,且数量众多。其中,象山森林公园是全国最大的鹭鸟栖息地;厚田沙漠有“江南第一大漠”的美称;西山万寿宫是道教明净派祖庭;“小平小道”被誉为“改革开放思想的策源地”;生米镇是“中国藠头之乡”;等等。整体来看,新建县旅游资源的原真性、多样性特征也十分突出,具备打造精品旅游项目的优良资源基础。

2.旅游产业基础薄弱

新建县旅游业起步较晚,景区及相关旅游接待设施发展相对滞后。例如,全县宾馆、招待所仅16家,而且大多数接待条件简陋,不能有效满足旅游者的住宿需求。目前,新建县主要旅游客源市场是南昌市及周边地区,过夜游客较少,旅游接待规模十分有限。因此,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旅游人力资源匮乏也是制约新建县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县专职旅游从业人员很少,熟悉旅游专业知识的行政管理、景区开发和旅游经营人才尤其缺乏,尚未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

3.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新建县政府提出“精心打造都市休闲旅游后花园”的口号,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旅游产业。全县上下已经形成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共识,各地分别针对自身情况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计划和构想,并在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近几年,新建县成功举办了“国际沙雕艺术节”、“中国?生米首届藠头节”以及“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提升了地区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新建县旅游业面临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紧靠省会南昌市,新建县实际上处于南昌市旅游业形成的“灯下黑”地区,对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安义、靖安、武宁等周边地区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其主要客源市场也是瞄准南昌市,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

二、新建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由上可知,新建县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环境较好,目前关键性问题是充分利用好区位、资源及政策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明确方向,开辟快速发展通道。根据新建县旅游产业实际情况分析,可确定以下旅游产业战略定位:

1.中心城市的“前庭后苑”促动战略

新建县紧靠省会南昌市,在省内具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新建县旅游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十分重视与南昌市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要作为南昌市的“前庭后苑”来规划建设,从而有机纳入到南昌市都市旅游圈中,并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新建县可利用南昌市已形成的旅游网络体系提高自身的旅游业经营水平,加强企业经营、人才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要重视南昌都市休闲旅游市场的开发,针对都市休闲旅游者的心理需求特征,开发出乡土风情浓郁、品质自然原真的特色旅游产品。

2.宗教宗族的“乡土文化”带动战略

中心城市郊县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合理的开发利用常常对地区旅游发展产生较强的带动作用。新建县西山万寿宫历史悠久,是散布于海内外2000多家万寿宫的祖庭,是江西本土宗教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汪山土库作为晚清规模庞大的宅院建筑遗存,代表了新建县特色乡土宗族建筑文化。应以这两大资源为依托,实施宗教宗族的“乡土文化”带动战略,推出西山万寿宫道教文化观光、道教养生体验;汪山土库民居建筑文化探寻、民俗风情体验等特色文化旅游精品,以带动国内中远程客源市场和境外客源市场的开发。

3.城乡互动的“红色旅游”推动战略

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革命传统,促进老区经济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决策。“小平小道”是江西省、南昌市红色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新建县可以凭借“小平小道”这一知名红色品牌,在中央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大好环境下,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力度,并与南昌“八一起义”系列红色旅游名牌产品形成城乡互动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小平小道”红色旅游品牌招徕效应,达到推动其他类型旅游产品共同开发的目的,促进全县旅游产品向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方向发展。

4.鄱湖南矶的“湿地生态”提升战略

生态旅游契合了现代旅游者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以西山、赣江、鄱阳湖南矶山为典型代表的“山、江、湖”旅游产品是新建县绿色旅游资源的最好体现,其资源品位高,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发展生态旅游,应该突破以往传统的发展模式,强调湿地生态与人文环境的融合,树立“天人合一”的理念,采用“文化反哺自然,自然提升文化”的发展方式。南矶山湿地生态环境优良,湖泊、岛屿、候鸟和谐融为一体,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之进行旅游开发利用,有助于提升新建县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

5.五彩缤纷的“五色精品”联动战略

新建县“红、古、金、绿、特”五色旅游资源异彩纷呈,其组合开发将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因此,要在全县实施五彩缤纷的“五色精品”联动战略,即在重点开发红色(“小平小道”)和绿色(南矶山)旅游产品的基础之上,兼顾古色(西山万寿宫、汪山土库)、金色(厚田沙漠)、特色(特色生态农业)等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以满足不同旅游市场需求。同时,加强不同景区间的互动协作,防止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在线路组合、景区管理、宣传促销等方面形成整体优势。

6.都市乡村的“双核目的地”互动战略

“都市乡村”互动战略首先体现在全县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上,即全县旅游集散中心长堎镇与各旅游乡镇基点的互动结构关系。一方面,全县旅游产业应以县城长堎镇为核心,以各乡镇为基点,在区域内做到都市和乡村之间的景区协作、服务互动以及信息共享;另一方面,新建县与南昌市的互动,主要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之间的互动,积极开拓都市休闲旅游市场。其次是体现在南昌“现代文明英雄花园城”都市旅游目的地和新建县“五彩缤纷南昌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双核目的地”互动开发上,即通过一个时期的建设,使新建县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级旅游目的地,与南昌都市旅游目的地实现产品互补、服务互助、效益共赢的良性循环。

三、新建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方略

1.改善投资环境,鼓励招商引资

加强招商引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新建县旅游业招商引资活动需建立在有效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对重点景区要继续完善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吸引更多客商前来投资开发。县政府可采取“统筹规划,重点投入”的原则,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方针,引导各方力量投资旅游产业。一是加大招商经费投入,广泛开展经贸洽谈活动;二是通过委托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多渠道招商;三是通过广泛宣传,营造重商、亲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如对重点招商项目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价格减免和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等优惠政策。

2.举办节庆活动,加强社会参与

举办旅游节庆活动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流、物流,是展示和树立鲜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建县拥有丰富的地方土特产品和传统文化资源,可以之为资源依托,举办各种旅游节庆活动。如举办生米镇藠头节、西山万寿宫道教文化节等活动,均具备良好的群众参与基础,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有效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民间文艺表演、特产美食品赏活动,以增强节庆活动的地方性和参与性。节庆活动期间,各景区配套推出系列优惠措施,以进一步聚集人气,推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动。

3.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联动

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有利于进一步健全区域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新建县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实行国内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制度,规范旅游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二是鼓励旅游企业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相关产业;三是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延长旅游产业链。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大产业,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发展有赖于相关产业的支撑性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产业发展又能够产生强大带动作用。因此,必须重视旅游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动,对之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协调发展。产业联动必须从总体上进行考量和规划,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促进共同发展。

4.加强目的地营销,树立品牌形象

目前,新建县旅游产业整合度较低,景区、饭店、旅行社各自为政,对实现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实施目的地整体营销策略,树立地区旅游品牌形象。建议聘请专业公司制作全县旅游宣传片对重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重点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报纸及户外广告等媒体在开展立体式宣传推介。通过实施宣传手段多样化、推广对象针对化、推广时间安排差别化等策略,把新建县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包装推介,以迅速提高其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余论

从新建县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来看,中心城市郊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应从自身资源基础条件出发,充分利用优良的区位及交通条件,依托中心城市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重点开发都市休闲旅游项目。针对都市休闲旅游者的普遍需求特点,中心城市郊县应着力打造乡土、自然、传统的旅游主题形象,以获取旅游者对目的地价值的高度认同。此外,中心城市郊县还应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协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拓中远程观光旅游市场,以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