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服务业十篇

时间:2023-04-05 08:23:28

电信服务业

电信服务业篇1

计世资讯预计,在2009年,中国电信运营市场业务收入将达到8560亿元人民币,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8.6%,移动增值业务和集团客户业务将成为发展重点。

移动增值业务的新机遇

可以说,新一轮电信重组为国内电信增值业务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一段时间,随着3G商用的推进,以及运营商和SP等产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国内移动运营商和电信增值服务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电信重组之后,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格局的改变和3G时代的来临,将促进国内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增长,并为从事增值业务开发的SP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由于移动通信仍然具有广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在完成了“六合三”的电信重组之后,移动通信必将成为三家电信运营企业进行市场角逐的重点。并且,在移动通信领域,从话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转移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在2G和2.5G时代,经过移动运营商和SP等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国内移动增值业务已经获得了长足发展。电信重组之后,新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争夺增量市场、积极拓展话音业务的同时,必然会把发展移动增值业务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通过全面加强移动增值业务的创新能力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国内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在业务种类上的增长十分迅速,目前,增值业务种类包括交易、信息、数据库和娱乐四大类,已经达到上百种业务类型。目前,主力收入型业务包括:短信息、WAP、彩铃以及彩信等,并还都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此外,手机游戏、手机电视、移动支付、移动IM、移动电邮、位置服务以及二维码等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并呈现出了繁荣发展的景象,移动增值业务多元化的格局已经逐渐形成。

预计2009年中国电信增值业务市场规模增长仍将保持在30%以上,并突破2000亿元。在整个产业环境趋好的情况下,预计到2011年中国移动增值市场规模将达到2192.2亿元,同比增长21.1%;并且,随着移动用户基数的增大以及移动增值业务渗透率的提高,未来三年,中国移动增值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11年中国移动增值用户规模将达到8.37亿户。

集团客户业务成为争夺焦点

电信服务业篇2

内容提要:本文从用户的信息需求出发,分析了电子商务活动中信息服务的各个层面,认为信息服务既是电子商务的基本内容,又是其核心功能;同时,提出了我国企业介入电子商务的一种较为合适的方案。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需求;信息服务;企业

1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需求

所谓信息需求,简单地讲是对信息客体的需求,包括获取与利用信息的需求以及向外和传递信息的需求,其基点是实现对外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达到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目标[1]。在商务活动中,信息需求存在于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以及各种层面上,有的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又在向外信息,只是特点各不相同。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由于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信息传递速度快、数量大、准确率高,且无时空的限制,这时的信息需求又呈现出新特点,主要反映在产品生产、销售与服务的个性化及业务流程的重组、管理功能的拓展上。

首先,我们分析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服务上的信息需求。伴随网络的普及,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顾客对购买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表现为:在使用功能上,要求具有个性化特征,能符合消费者的个人嗜好。在交易时,要求得到更多的有关产品的质量、功能及价格方面的信息,以便尽量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技术支持等。与此同时,生产厂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得顾客的许多信息,如对产品的偏好、功能的要求及产品的缺陷等信息。

尽管业务流程重组在电子商务之前已经存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旧的业务流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变得非常迫切。按流程的规模与范围,佩帕德和罗兰将流程划分为三类[2]:战略流程,包括战略规划、产品/服务研发、新流程开发等;经营流程,包括满足顾客、顾客支持、收付款等;保障流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统计、财务管理等。这三类流程既可分开重组也可统一规划,无论如何重组,其基础是信息技术,业务核心是顾客满意。因此,重组后的流程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要面向顾客,包括组织内、外的顾客;二是要跨越各个职能部门的边界。在每个流程的两个端点,都包含着信息需求,而这些需求的实现,一方面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依靠流程的设计。

其次,分析再造后的流程中的信息需求。它与传统业务流程中的信息需求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业务是面向部门,如果我们仅仅是根据一个部门的信息需求来改造该部门,将是徒劳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需求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它要求更快、更准以及更加智能化。这时,再造的业务应该面向流程,使企业的各环节能直接地及时获取真实的反馈意见与新的需求信息,准确预测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决策,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对应收账款部的采购业务的流程重组中,采用数据库技术,将订单收货资料(品种、数量、供应商代码)由计算机进行电子数据匹配,匹配正确后自动按时付款[3]。它消除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协调及控制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降低电子商务资料库%!3#531.$13$:#-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除节约75%的人力资源外,还简化了物料管理工作,使财务信息更加准确,客户更加满意。

总之,业务流程重组将导致组织结构、管理决策等多方面的变革,而新的组织结构、管理决策引发新的信息需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结构形式发生较大的变化,由以前的金字塔型逐渐向扁平化演变。扁平化的结构倡导团队合作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改变了企业内各种岗位的权利授予与制衡关系,也改变了组织内、外的信息需求格局。以信息管理为基础的虚拟组织的出现,在更大程度上冲击传统的管理模式,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2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服务

用户的信息需求导致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内部及企业间共享的信息服务。企业内部共享的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相关部门或机构。服务内容依不同的级别和岗位而定,如销售统计信息可由营销人员、财务人员、研发人员及有关负责人共享,而银行信贷余额只能由财务人员及有关负责人共享,等等。企业间共享的信息服务对象为供应商,它们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该分享有关企业产品开发、生产计划、质量要求及销售等信息。所有这些服务应由企业管理层授权,通过网络实现共享。

(2)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对外的公开信息服务。公开信息在国民经济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公开信息包括政府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向外的信息,如政策法规、政府采购、招标、配额指标、国民经济景气指数、经济统计数据等等;此外,还包括企业对外的信息,如企业的宣传资料、产品介绍、需求信息、上市公司按规定向外的信息等等。这类信息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中应占主要部分,服务对象不受限制,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该方便地免费获得。网络上公开信息的多少是电子商务走向普及的标志。只有当网络上拥有很多有价值的公开信息时,无论是信息的提供者还是接收者,才会对其产生依赖并形成习惯,这时的电子商务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3)信息中介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网络上公开信息的增多(往往是指数增长),一方面给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又给使用者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带来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信息中介服务机构为用户提供增值信息服务。增值信息包括信息的搜寻、分析及预测,如商品的价格与性能、股市行情分析、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这类服务由于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使用者就应给付一定的费用,如forresterresearch,inc.提供的分析报告就属此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单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目前流行的大脑外包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大脑外包不一定都是包给管理咨询公司,还需包给信息咨询公司,以帮助企业减少信息收集成本、加强信息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企业应从信息服务开始着手发展电子商务

有学者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成熟阶段,普及阶段。在初始阶段,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网站,制作网页,对外广告消息。到了成熟阶段,由于电子结算的大量应用,可进行网上交易。这时,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有了较大改善,人们已熟悉和接受了这种形式,交易量可大幅度提高,交易成本则大幅下降,效益显著。发展到普及阶段,当电子商务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时,所有企业,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加入到电子商务的行列中来,最终形成包括采购、销售、结算、税收等所有商务活动(实物运动除外)的网络和电子化。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历了初始阶段,成熟时期还未到来,在这两个阶段的交接时期,企业应从信息服务开始着手电子商务。按keen和ballance的观点[4],现在电子商务系统分为明显不同的两类:主要提供信息处理服务的系统和提供交易处理的系统。无论在哪里,当一个电子商务应用中只包括几乎不加处理的信息运动时,其技术风险就大了。这说明,当前电子商务中的实时在线交易处理(如自动取款机网络、信用卡确认、股票交易等)存在一定困难和风险,而对实效要求不高的信息(静态)处理(包括资金转账)则有相当的可行性。现在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应优先发展b2b的电子商务,道理就在此。

在信息服务方面,许多国外公司已建立了“三层信息结构”[5]。它们将信息分为三类:最里层的公司的核心信息,由公司内少数人员掌握;其次是涉及到新开发产品信息、中间产品质量要求、生产计划以及r&d信息,可与战略供应商、分销商共享;最外层是产品信息、需求信息及动态的合同执行信息等,主要服务对象是顾客及潜在的商业伙伴。这种结构由intranet、extranet及internet支撑,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处理系统。它一方面加强了与供应商、分销商及其他组织的战略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与外界取得广泛的联系,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寻找潜在的贸易伙伴。这种模式既避开了在线交易、物流配送的风险,又将电子商务向纵深推进了一步,可作为我国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借鉴。

依照上述思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时既不要贪大求全,一步到位,也不能置之不理。一步到位,实现电子商务的各项功能是不现实的,特别是目前在线支付、货物配送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达到完全的电子商务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而置之不理将会使企业落后于时代,失去竞争力。因此,笔者建议按以下步骤对企业进行改造,逐步向电子商务过渡。

(1)在互联网(internet)上建立网站,制作网页,将有关企业信息向外,主要目的是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实现电子商务的初步功能。目前,这一步骤我国大中型企业已经完成,不足之处是有些网页的更新较慢,信息量较小,信息的没有针对性。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可以外包给网络服务提供商(asp),但在内容的设置上一定要体现自己的信息需求,不能盲目电子商务资料库".;79-3)5";7&!''''模仿他人。

(2)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实现信息处理电子化、信息传递网络化及信息管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留有余地,为以后的扩展预留空间。这一步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完成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数据库、内部网络),适应信息管理电子化与网络化,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提高办公效率和经济效益。此举是加强电子商务的后台建设,可逐步安装erp系统、crm系统等,在一步到位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应在最能发挥经济效益的领域进行,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要强调企业内部分层次的信息共享,对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改进,适当调整组织结构,探索新环境下的经营模式。

(3)与相关企业的内部网进行互联(ex-tranet),完成产品供应链管理的自动化和网络化,实现战略伙伴间的信息共享。这时,必须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环境下的管理需要。

以上三个步骤的侧重点都是信息处理和信息服务(对内、对外)。在网络时代,是信息需求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才导致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发生交易行为才算是电子商务。如果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环境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好高骛远,追求一种完全的电子商务是不正确的。另外,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步。当三种形式的网络形成以后,企业的业务流程就会发生重大改变,因而按照传统环境条件所设计的流程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流程设计必须依靠网络环境下信息需求的特点进行,用信息流替代实物流,全面集成企业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4)在信息安全、在线支付及货物配送等环境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后,可将系统进一步扩充,以实现电子商务的实时交易功能。

无论在哪个阶段,对信息的处理都是关键。在电子商务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的特点,它已不再只是纸质信息或其他媒体上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及虚拟化将完全改变人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和习惯,也改变了信息需求及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性质,快速高效及信息共享将成为其重要特征。只有抓住电子商务中信息服务的本质化特征,并以此为中心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从信息服务的角度出发,突破电子商务的某些现实束缚,是实现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沈嫒芬,林万莲主编.信息服务及其利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7页

2j.佩帕德,p.罗兰.业务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1999.13页

3余箐.企业再造: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36页

电信服务业篇3

关键词:电信服务业世贸组织结构性缺陷政府管制

电信服务业是中国最早施行政府管制体制初步改革的基础设施产业,它为中国政府管制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实证资料。同时,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实践对其他基础设施产业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面对“入世”的挑战,纵观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电信市场因政府管制行为不当而存在的严重结构性缺陷,令人担忧。为此,我们应当探寻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行为与世贸组织《基础电信协议》的差距,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研究缩小和弥补这种差距的对策,为中国电信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和立法完善提供建议,并为完善其他基础设施产业的政府管制提供借鉴。

一、中国电信服务业及其管制立法的现状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服务业经过放松价格管制、打破独家垄断和管制机构改革并产业重组为内容的三阶段改革,突破了原来政企合一、行政性独家垄断的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各类业务在基础网络层次上的数家竞争格局。在固网电信市场,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拥有、建设自有的网络并竞争经营国际国内长途和市话业务;在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拥有、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并开展竞争性经营;在国内卫星转发器出租市场,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国东方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鑫诺卫星通信公司三家开展竞争性经营;在无线讯呼网络市场,跨省联网无线讯呼公司23家,双向讯呼经营公司6家;在数据和互联网传输市场,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依托各自的基础网络资源开展竞争性经营;在国内桢中继电信业务市场,吉通公司和中元金融数据公司开展竞争性经营。

尽管如此,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业已形成的数网竞争体制还只是一个开端。因为在中国目前任何基础电信服务市场,政府颁发经营许可证数量的多寡与市场竞争局面能否形成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1994年国务院决定组建中国联通,就已经放发了经营固线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网的第二块牌照,但是到1998年底中国联通实际仅仅在移动通信市场上成为现实的竞争力量,而且也只占有全国移动通信市场份额的5%。如果增发经营许可证就等于形成竞争性市场,中国也不用在1999-2000年间再次大动干戈,分拆原中国电信了。因此,在各类基础电信服务市场上开展数家竞争,虽然相对于禁止竞争的体制是一个巨大进步,但仅仅提供了实现全面市场竞争体制的可能性。

电信服务业改革的艰难起步还与中国“入世”的历史抉择不期而遇,呈现交叉互动之势。“入世”是中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选择,与改革开放的总体目标一致,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开放”成为该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旋律。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同于以往历次经济国际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市场化和放松管制,市场化改革与经济开放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这一层面理解,“入世”与电信服务业改革将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入世”将为改革带来新的机遇与动力;另一方面,深化改革必将为中国更好地参与WTO多边贸易体制活动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创造有利条件。但是“入世”将给中国电信服务业带来的巨大挑战也是不容置疑的。

1997年2月达成的《基础电信服务协议》,是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范围内第一次由各参加方对基础电信服务业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内容涉及电信服务业务的各个领域。各参加方根据本国法律政策和电信发展状况,承诺允许外资进入本国电信服务市场和给予国民待遇并可列明相应的准入条件、要求和限制。

GATS电信服务贸易规则框架由四部分构成①:(1)《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协议,规定了各成员在所有服务贸易部门(包括电信服务)中应承担的一般义务和具体承诺的义务;(2)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GATS电信附件,规定了各成员在电信服务贸易方面应承担的基础义务;(3)55个成员1997年达成的基础电信服务协议,即《GATS第四议定书》,规定了这些成员在基础电信服务市场开放中的具体承诺,以及政府应遵守的电信服务管理原则;(4)58个成员达成的关于增值电信业务现状约束的具体承诺,已列入GATS国家具体承诺表。

中国“入世”后,上述规则应成为政府、行业协会在电信服务贸易管理方面的准则。根据这些规则,中国应承担以下义务②:(1)必须履行GATS电信附件规定的基本义务,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进入和使用中国公共电信网及其服务,不得在安装服务、设施配备、收费等方面违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原则。(2)必须履行与主要WT0成员达成的关于电信业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等方面具体承诺,遵守《GATS第四议定书》中规定的电信业管理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防止交叉补贴、不正当地获得和使用其他电信经营者信息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以透明的非歧视的条件保证外国电信经营者进入本国公共电信网,与其他电信经营者互联;实现透明的非歧视的普遍服务;公开许可证的授予标准和拒绝理由;管理当局独立,保证与任何电信经营者分离;按照透明的非歧视的原则合理分配电信号码、无线电频率、频段等稀缺资源;公开国际会计结算费率。作为履行上述义务的要求,中国原有的电信垄断经营者利用占有公共电信网的优势阻止其他经营者进入或与之互联的做法将难以维持。(3)必须在电信领域承担《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的一般义务,主要是最惠国待遇(MFN)和透明度要求。根据MFN要求,中国应立即无条件地将其在基础电信国家承诺表中作出的具体承诺,非歧视地适用于所有其他成员,应给予每一成员的服务及服务提供者不低于具体承诺表所规定标准的待遇。并且在未作出具体承诺的电信领域,中国也必须给予另一成员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不低于给予其他国家(包括WTO成员和非成员)类似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中国还必须符合GATS及电信附件规定的透明度要求,公布影响外国电信服务提供者进入中国市场、进入和使用中国公共电信网及其服务的法规、标准和行政措施。

而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与世贸组织开放市场的上述要求很难吻合,其症结在于转型期形成的电信服务业市场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缺陷,主要表现为:

1、在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上虽然存在原中国电信和“联通”两家竞争者,但远未形成“双寡头垄断竞争(Duopoly)”的格局。“双寡头垄断竞争”,指的是同一个电信市场上存在两个各自拥有独立基础网络的营运商并相互竞争的模式。一般而言,第二家营运商占市场份额20%以上,才能称之为“双寡头”。③像1994-1998年间中国电信占全国市场份额99%以上、“联通”占1%不到的格局④,还称不上“双寡头垄断竞争”。尽管电信业经过1999-2000年又一波改革、特别是分拆原中国电信和扶持“联通”之后,电信市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营运商之间实力天壤之别的局面有所改变,但要达到发达国家和相当一批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越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标准,还有相当一段路程要走。

2、目前中国电信服务业主要是替代性产品(服务)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同质产品(服务)之间的竞争。一般而言,异质产品(服务)之间不能做到百分之百互相替代,而且有些异质产品(服务)之间还互相依赖,如讯呼和IP对固定和移动通信的依赖,因而其竞争程度低于同质产品(服务)之间的竞争。正因为这样,各国电信改革的首选政策目标是在一切技术上可能的领域形成同质产品(服务)的竞争,仅在技术上一时难以开展同质竞争的领域(如市话市场),才以异质替代竞争作为向同质竞争发展的过渡。但是,目前中国电信市场上同质竞争的范围还远远小于技术上可能的空间。最突出的是固定通信,虽然政策已经允许“联通”建设、经营固定通信业务,但是如上所述,“联通”由于非技术因素造成的地位和实力微弱,目前在固定通信业务上还不具有足够的竞争能力。

3、电信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向大都市倾斜。目前移动通信的市场消费能力集中在大都市,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主要还是靠传统固定通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电信市场上的表现,短期内不可能根本改变。因此,以移动通信市场为中心的数网竞争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者选择度增加、价格下降、服务质量提高等效益,主要或首先由大都市的居民和企业分享。1999-2000年电信业又一波改革之后,在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固定通信市场仍基本没有同质产品(服务)竞争对手,异质替代竞争也很薄弱。于是,国内各地区之间电信服务水平的差距,将会因电信市场数网竞争体制分布失衡而加大。

4、目前中国电信服务业改革的范围局限于原邮电部门管辖的“公网市场”,而没有包括全部电信资源。计划经济时代“重复建设”所遗留的部门通信专网资源十分可观,已提供了开展数网竞争的物质条件。但各部门通信专网仍处在互不联通、分割管理的状态,使数网竞争缺乏体制条件。此外,广电宽带网络和部门专网资源也是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在固定通信市场上较快形成同质产品(服务)竞争的有利条件,但是,至今为止电信业体制改革并没有对全部电信网络资源作通盘考虑,造成了通信资源的闲置浪费。

5、中国电信服务业现有体制框架是不同国家改革模式的拼凑。1994年成立“联通”,是以英国1981年电信改革为范本,即由政府组建第二家综合电信营运商,率先形成“双寡头垄断竞争”,然后逐步向市场增发各类电信牌照,从而转向全面竞争体制。①1999-2000年分拆原中国电信,则是参考美国1982年分拆贝尔系统的经验。美国当时是运用《反托拉斯法》将电信运营商分拆为长话公司和市话公司,禁止混业经营。②但是,在按分业经营原则拆分原中国电信的同时,仍允许“联通”混业经营,为其将来取得垄断优势创造了条件。这表明我国现行电信体制框架缺乏内在一致性,并给未来电信市场管制带来复杂的影响。

6、目前中国各电信服务企业在市场开放程度、公司化重组力度、国际合作与竞争实力、人力资本结构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等微观方面差距甚大。以率先在境外上市的中国移动通信(香港)为例,其公司化重组力度尽管在国内电信企业中首屈一指,但由于采用所谓“剥离优质资产上市”的“红筹模式”,展示给投资人的“上市公司”与真正拥有控制权的母公司之间的体制差别仍很大。而整体上,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仍以传统国有企业经营模式为主导,且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电信服务市场中官商一体、行政垄断、设租寻租的陈规陋习尤为严重。上述格局即使在中国“入世”后也不能很快改观。因为按照中国与美国及欧盟达成的协议,外国电信运营商将沿着“北京上海广州——其他14个省会都市——全国”的梯度逐步进入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且在2005年和2006年前分别不能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和其他14个大都市以外的中国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市场③。因此,目前被电信服务市场红火景气掩盖着的微观结构的脆弱与失衡,必将成为中国电信服务业未来发展的严重制约。

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体制的上述结构性缺陷,还与电信服务业务增长的不平衡交织在一起。目前中国电信和互联网用户的绝对数已居世界前列,至2000年6月30日止,全国固话用户1.28亿户,移动用户6000万户,互联网用户1690万户,分别为世界第二大固话网、第三大移动网和第三大互联网。④但是,中国实际完成的年度通信流量与电信网络现有规模还不成比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2000年公布的资料,1998年中国每部电话平均每月拨打国际长途1.63分钟,不到当年世界平均水平(8.39分钟)的1/5。⑤1999年中国国内长途通话累计达194亿次和585亿分钟,以同年全国电话用户数计算,每位电话用户每月平均使用国内长途10.5次和31.8分钟。⑥加上国际长途,估计1999年全国平均每位电话用户每月长途通话时间不超过35分钟,据此推断,中国电信服务业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在注入巨额投资之后,较低的通信流量必将导致较高的单位通信成本。其结果,电信服务消费的实际费用不会因为舆论或行政的压力而真正大幅度下降;而居高难下的通信费用反过来又将抑制通信业务流量的进一步增长。中国连续多年电信网络规模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电信业务流量的增长,“红火”的外延式高速增长遮盖着“热装冷用”商务模式的脆弱基础,一旦网络规模的增长速度减缓,庞大电信投资的财务脆弱性就会水落石出。至于中国人均拥有电信线路以及人均通信流量方面的落后,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999年中国电话主线普及率为每百人8.64线,比1998年世界平均水平(每百人14.26线)低40%;其中,乡村地区固线的主线普及率只达到每百人3.93线,全国尚有21%的行政村没有最基本的电信设施。①以上引1998年全国国际通话流量和1999年全国国内长途通信流量计,中国人均每月分别完成国际长途通信0.12分钟,国内长途通信4.1分钟。笔者认为,人均电信能力和电信消费水平才是衡量一国电信业发展程度的中心指标,因为这一指标不但真正代表了电信市场本身的“厚度”,而且反映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整个国民经济的范围和深度。我们必须看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规模方面的世界大国或强国,但从人均电信能力和电信消费水平的角度看,中国至今还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国家。因此,在继续扩大中国电信网络总规模的同时,迅速增加电信业务流量并逐步提高人均电信消费水平,应该成为电信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此外,在电信服务业管制立法方面,中国从80年代开始改革电信服务业管制体制,为规范电信服务市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电信服务业管制的法规、规章,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边境通信管理暂行规定》、《从事放开经营电信业务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电信服务标准(试行)》、《电信服务标准·通信质量指标(试行)》、《电信设备进网审批管理办法》、《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暂行规定》、《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对公用通信网上在用电话自动计费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各项放开经营的电信业务的界定》、《进口局用通信设备进网实施质量认证管理暂行办法》、《申办放开经营电信业务的主要程序》、《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涉及电信业务放开、电信市场管制、国际联网管理、网络及信息安全等许多领域。这些立法在促进市场竞争、规制管制者行为、保护用户利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电信服务业的初步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这一阶段立法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为:(1)体系不完整。以电信管制法体系的完备程度来衡量,中国电信服务业管制立法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和明确的立法目标,带有明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征,上文所述“中国电信服务业现有体制框架是不同国家改革模式的拼凑”,即是适证。(2)效力等级低。目前电信服务业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效力等级较低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极少行政法规,迄今还没有一部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电信管制基本法——《电信法》。(3)部门立法。现行法规、规章都是由原邮电部或信息产业部系统制定,且立法程序封闭,与其制定内部工作规程相差无几。由于部门立法受部门利益所左右,同时缺乏公开听证程序给管制相对人以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很难保证所制定法规、规章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在上述立法文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第三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于2000年9月25日以国务院第291号令公布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有关电信业的综合性行政法规。虽然信息产业部官员盛赞《条例》的正式颁布是中国电信业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标志着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②且《条例》在改革管制制度方面确实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但仔细审读不难发现,在规制管制者等关键问题上《条例》仍存在明显不足。例如价格听证的程序尚不清晰,特许经营权和稀缺电信资源使用权的拍卖程序也未提及,关于管制机构及其官员行政违法行为认定和处罚方面的规定过于简单和笼统等。如果考虑到信息产业部及其下属的地方各电信管理机构的领导和行政人员大都来源于原邮电部和中国电信,而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嫡系部队”的“老板”们又来源于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的现实,这些行政程序上的不足,就有可能导致其他被称为“电信专网”的基础电信设施运营商③以及各类电信增值业务④的提供商们,在获得经营许可和网间互联权利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同时垄断性电信服务价格和网络元素租用费的确定还可能继续维持目前的“暗箱操作”机制。

面对“入世”的挑战,立足于中国电信服务业及其管制立法的现状,我们不能奢求带有明显结构性缺陷的电信市场体制会自动升级为全面、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为克服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现存的结构性缺陷和管制立法的滞后状况,必须在管制体制改革上做出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改革的战略选择

有的研究认为,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强化管制,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⑤与此相反,笔者认为在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的现实条件下,参考其他国家电信管制改革的经验,中国电信服务业应逐步扩大市场竞争的范围和程度,相应减少政府管制,采取放松管制和改善管制相结合的改革战略。

一般认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是政府管制的依据。但是,关于管制必要性的种种理论,忽略了政府的管制权力也是一种垄断力量的事实。对经济垄断施加行政垄断,未必能够扩大竞争度。如果政府管制不能够自觉地时刻代表“社会利益”,那么,谁来管制“管制者”,如何减少管制过程中的“设租和寻租”行为?如果不幸形成斯蒂格勒所说的管制者成为被管制垄断商的“俘虏”①,消费者和潜在竞争者如何寻求救济?如果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已经瓦解了“自然垄断”的基础,而管制的既得利益者仍然维持过时的管制体系,使管制本身成为市场竞争的障碍时,又该如何?更值得注意的是,管制行为非常有可能“上瘾”,以致“对一项不当管制的解决办法通常就是增加更多的管制”②,如果管制者陷于“日益完备的管制体系”不能自拔,市场如何解除不当和过度管制的重负?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复述“市场失灵”理论并热衷于照搬“完备的管制体系”,必须正视政府失灵、政府非理和寻租现象的大量存在,全面注意70年代率先在学术文献中讨论、而后席卷全球的“放松管制(Deregulation)”、“管制改革(RegulatoryReform)”和“无管制(Non-regulation)”的理论和实践。③

该理论的代表之一是八十年代早期在经济学界出现的“可竞争性理论”,它为自然垄断性行业的政府管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美国著名新福利经济学家鲍莫尔在1981年12月29日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的演说中,首次阐述了可竞争性市场理论(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④后又与帕恩查(Panzar)、韦利格(Willig)合著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从而使该理论系统化。⑤这一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对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实践影响深远。可竞争性理论认为,产业市场中不必存在大量的企业,只要具有潜在的竞争压力,即存在一个没有进出壁垒的市场结构,就能带来良好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其代表人物认为,市场集中度只是一个次要的市场结构指标,关键要看构成进出壁垒的沉淀成本的状况。在进出无壁垒的市场条件下,潜在的进入压力能够产生如同存在现实的竞争对手的效果。即使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大企业,潜在进入压力也会迫使这些企业公平竞争,而不可能滥用垄断地位。可竞争性理论还指出,进出无市场壁垒可以同规模经济并存。这样就为政府管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克服由于规模经济原因形成的自然垄断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政府可以根据可竞争性理论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制政策或规章,尽可能地保持潜在的竞争压力,以此来约束在位企业的行为。力求达到能够在保持规模经济的同时,又较好地克服垄断弊端。⑥

笔者认为,可竞争性市场理论对政府管制政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如果现实世界符合该理论的假设条件,则完全可以依靠潜在竞争的力量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极大化,换言之,政府管制将变得多余。但在现实世界中,电信服务业内原有企业完全有可能在新企业形成经营规模之前做出降价等反应,企业退出市场时也必然会产生沉淀成本等。尽管可竞争性市场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现实不一致,使得政府管制仍然必要,但是既要实现电信企业的规模经济又要消除电信服务业垄断经营的弊端,既要克服市场失灵的缺陷又要减少政府失灵的危害,可竞争性理论还是为各国政府管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的重要思路。

纵观世界各国电信服务业管制改革的实践,政府管制的重点已从直接规制企业行为——如价格管制等,转变为对市场结构的调整——降低市场壁垒和导入竞争机制,以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在开放的国际电信服务市场中抢占先机。如美国《1996年电信法》实施以来,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取消了电信服务业和有线电视业之间,以及长途电话和地方市话之间业务相互禁入的限制,以保持电信服务业的潜在可进入性,形成潜在竞争压力。对于国际电信运营商对美国电信服务市场的渗透,也不再持排斥态度,以此对本国运营商形成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风起云涌的电信服务业兼并收购浪潮,FCC并不过多加以阻挠。本来按照美国反垄断的相关法律,Worldcom收购MCI、SBC和Ameritech的合并等一系列数额巨大的兼并计划,对美国电信服务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早就达到FCC应该加以干预的程度。但在保持潜在竞争的条件下,大企业的行为既然会受到约束,不会对美国的社会总福利造成损害,那么允许美国电信服务企业整合得更加强大,使其更利于在国际电信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FCC为实现促进市场竞争的政策目标,从1984年强令拆解AT&T到1996年后批准接二连三的合并等,这些前后看似矛盾的管制行为内在逻辑的统一性,也就显而易见了。①

除了应当借鉴世界电信服务业管制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立足于中国现行市场经济体制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现实,状态依赖和路径相关的方法论提示我们,中国也尤其应当警惕“管制崇拜”的陷阱。原来高度政企合一、国家几乎控制全部经济资源和经济活动的“传统”,在至今为止的改革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中止,政府的行政权力和长官意志仍在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加之转型期民主和法治基础薄弱,“完备的管制体系”很容易成为滥用行政权力的栖身之所,市场竞争非但得不到保障,反而受到抑制。

这种问题在中国电信服务业已有体现。政企分离后的各电信公司凭借其已有的法定垄断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并未因政府强化管制而加以收敛。究其原因,并不是管制多与少的问题,而是管制适当与不当的问题。就电信服务业的现状而言,对电信服务业价格、质量和市场准入等管制的必要性应当不容质疑,但是需要管制与需要什么样的管制才能实现管制的初衷,不能混为一谈。在电信服务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有效竞争不足的条件下,只强调管制的范围和力度,将难以奏效。因为在有限和失衡的竞争体制下,不当管制不但不能有效解决市场上原有的利益矛盾,反而很可能形成新旧既得利益胶着的局面,导致政府管制在诸多问题上左右为难、进退失据。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平竞争。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体现为比赛规则的公平,它不要求起点相同,更不保证比赛结果的一致。从操作层面,要求管制者对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负责,管制者自身的独立性和对所有竞争者一视同仁,是保证公平的必要前提。中国电信服务业的管制者刚刚从“裁判”“球员”一体的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被管制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目前电信运营商还是清一色的国有企业,政府身兼所有者和管制者的双重角色,而电信服务业的资产重组基本依照行政命令“划拨”。在此基础上,规则的公平性极易受到其他利益诉求的干扰。在主要靠管制者“看得见的手”分配机会和资源的现实约束下,电信运营商对自身市场竞争实力的投资,远没有对管制者寻租的回报来得高。因此,“个别谈判”造成的市场规则方面的不平衡会自我复制,演变成越来越模糊、复杂的不平衡竞争体系。

2、电信费率。欧美的经验显示,即使在“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市场中,经过管制当局根据成本定价原则决定的电信服务费率,仍然包含了过高的垄断利润。②例如,在美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双寡头垄断竞争”时期,移动通信的直接成本每分钟约为8美分,加上扩容成本为10-12美分,而核定的收费却为40-50美分;直到市场上进入4-5家竞争者时,由原双寡头与管制者共同控制超额利润的局面才开始改变,因为总有竞争者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降价。③中国目前的电信市场尚未达到“双寡头垄断竞争”标准,消费者和舆论界指望政府加强管制就可以降低电信资费,这只能是一厢情愿。与其指望加强价格管制来大幅度降低电信资费,不如以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解决服务提供商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动力不足问题。

3、互联互通。有学者认为只要管制部门坚持“互联互通、公平接入”原则,目前中国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框架就可以奠定进一步发展的制度基础,既不需要确立“双寡头垄断竞争”标准,也不需要继续增加多个竞争者,更不需要完全开放电信市场。④但是,所谓互联互通、公平接入,本身就必须以“数网并存、数网竞争”的竞争体制为前提。没有一个大体对称的数网竞争框架,试图依赖行政管制实现“不平衡竞争”条件下的互联互通和公平接入,就会将问题转化为如何科学确定入网价格的水平。具有较大市场权力(marketpower)⑤的垄断运营商可以提出使竞争对手无法接受的入网价格,来限制竞争者利用自己拥有的电信网络。这种价格一样可以是“合理的”,因为其中包括了形成网络服务能力的“全部投资”①成本的分摊。

4、服务质量。电信服务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决定了最终使用者获得的通信服务质量,不但是所有基础性和中间环节服务产品的质量合成,而且要识别每个服务环节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非常困难。例如要识别令顾客不满意的电话语音质量究竟是由电信公司的哪一处“零部件”造成的,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Alchian,1995)②。因此,如果采用禁止行业纵向整合的管制政策,而中间服务的市场竞争又不充分,则电信服务业的服务质量管制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美国1982年肢解AT&T并实行禁止行业纵向整合的管制政策,负面效果之一就是电信服务质量因为各专业电话供应商的投机行为而令管制者头痛,因为厂商都难以识别的“零部件”质量,FCC作为政府管制部门就更无能为力。③因此,美国在新技术可以趋利避害之后,于1996年改革原有管制模式,通过交叉进入,鼓励全方位服务(Full-service)和纵向整合竞争。中国目前的电信服务市场,只有“联通”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但它在许多领域的服务能力尚待提高,而其他运营商分业禁入。就控制电信服务质量而言,中国电信服务业现有体制将面临比独家全方位垄断、双寡头垄断竞争和有效竞争模式都更为严重的挑战。

5、投资者预期。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巨大投资,因此,保持电信服务市场对国内外投资人的吸引力,是实现电信服务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除了电信服务业本身的市场潜力,政策和制度的稳定性对于投资人保持良好的预期也极为重要。经验表明,在电信服务市场基本竞争框架建立之前,部分选择性地向国内外投资人开放投资机会,往往使政府先前作出的承诺难以兑现,从而引起预期紊乱,对吸引投资产生负面效果。例如,中国电信(香港)在境外上市时,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由中国电信独家垄断,而“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正是许多红筹项目的热卖点。但随着政府扶持“联通”和鼓励竞争的政策调整,中国电信(香港)境外投资人的所谓“搁浅成本(Strandedcost)”就大幅上升。④因此,只有政府首先明确电信服务市场竞争框架建立的过程、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使投资人清楚地预期市场前景,才能实现合理的风险自担。此外,为保护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政府管制部门应该承担“不断修订承诺”的责任,赔偿投资人搁浅成本上升的相应损失。如新加坡和香港政府为开展国际电信服务竞争,向提前交出独家国际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权的运营商支付了巨额赔偿金。⑤

6、管制者激励。在中国现行行政管制模式主导的电信服务市场中,虽然企业和消费者分别追求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目标不变,但立法者和管制者却毋须追求选票的最大化。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政府所追求的目标与其所属的企业几乎是一致的,即效用和租金的最大化;即便政企不情愿地分离,但由于父爱情结的惯性,仍有可能出现“政企同盟”,由此导致管制过程难以付诸广泛的公共谈判,最终导致分散的消费者利益集团和弱小的企业利益集团长期成为管制博弈的输家。中国电信服务业无论在独家垄断时期,还是在引入竞争机制之后所表现出的产业绩效,都为管制者的激励错位提供了生动的佐证。由于原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明显偏袒中国电信及其分拆后的“嫡系部队”,使得有限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一直缺乏正式规则,导致新进入者得不到可信的承诺,并屡遭歧视和搓揉;而广大消费者和用户也被迫长期承受过高费用和低劣服务。另一方面,既得利益集团则极力阻碍公平竞争之市场博弈规则的建立,以至于中国电信服务业市场竞争框架的建构举步维艰。

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表明,真正要辩论的内容不是市场管制的存废,而是应在什么基础实施有效的管制,怎样保证沿着逐步增加市场竞争的方向来调整管制模式。笔者认为,在解除了独家垄断之后,应该通过实施放松管制和改善管制相结合的改革战略,使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尽快形成最基本的、可操作的数网竞争框架,然后逐步扩大市场竞争的范围和深度。在市场竞争的基本结构确立之前,单纯依靠强化行政管制,不但不足以校正市场的结构性缺陷,反而容易导致管制被歪曲、管制负担过重、甚至管制本身成为进一步建立电信服务市场竞争框架的障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立足现有数网竞争格局,放松行政管制,从单一依靠政府专业部门管制,逐步转向减少政府专业部门监管,增加行业自我管制、消费者的选择权利以及其他政府部门的配套管制。特别是英国电信管理局(OFTEL)作为电信服务业的专业管制部门,制定计划逐年减少本部门财政预算,将年度预算从1998(1999年的1279万英镑,减为1999(2000年的1263万英镑,2000(2001年的1201万英镑和2001(2002年的1197万英镑。①权威行业管制机构不但向社会公开预算,而且承诺逐年递减本部门管制预算,表明立基于合理的市场竞争体制,政府可以逐步减少管制的范围和程度;相反,在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的条件下,政府即使想从市场后撤也无法脱身。OFTEL的做法值得目前众口一词强调“加强监管”的中国电信管制部门反思和借鉴。

三、中国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改革的法律对策

面对“入世”的挑战,立足于中国电信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不应当延续以强化行政管制为主的改革思路,而应当以构建数网竞争框架为目标,走放松和改善管制的改革道路。其具体对策有如下三方面:

(一)重构管制体制

政府管制体制的核心内容是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因此,重构电信服务业政府管制的首要任务是调整管制部门与企业的关系。以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为代表的中国基础设施产业一直施行典型的政企合一管制体制,作为管制者的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政企不分甚至政企一体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因此,重构管制体制的目标应是建立一个超越部门利益、与企业无行政隶属或产权关系的中立性国家管制机构,即政府应当从电信服务业的垄断经营者转变为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维护者,破除管制机构与被管制企业之间的利益纽带,使管制机构能够依法超然地行使正当的市场管制职能。

国务院在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原邮电部与原电子工业部合并为信息产业部,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原邮电部与原中国电信政企不分的弊端。在改革过程中,过去的政府管理部门逐步从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过渡到市场的管制者,具有行业管理职能和市场准入管制职能,其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行政管制者同时又是行业的主管部门,甚至是原有企业的老板。由于中国缺乏监管管制者的条件,管制者的产生与公开投票机制互相分开,管制者不用追求选票的最大化,它追求的目标几乎和企业一样,即部门利益最大化。因此,它在制定规则时很容易偏向原来管辖的企业。管制者与企业之间这种在“父子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天然利益同盟,对正在建立过程中的政府管制及其效果的消极影响是致命的。既是行政部门又兼行业主管的管制者,不可能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平等对待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而且这种政企同盟一旦形成,便完全有可能在立法和执法过程中藐视消费者和新进入企业集团,置他们的合法权益于不顾。由于中国目前的政治法律制度还无法打破这种政企同盟,管制者在滥用其行政职权的同时,使得受管制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惊人的低下。因此,改革电信服务业政府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离的任务至此还远未完成。鉴于在信息产业部内部实行政企分离的方法即使不是完全不可行,也会十分困难;即使形式上分离了,实质上仍可能藕断丝连的现实困境②,有的学者主张由国务院责令国家计委、经贸委、体改办等机构牵头,组建新的“国家电信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的电信业管理机构,接管信息产业部的行业管理职能③;也有学者建议在原信息产业部政务司、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等具有电信管制职能机构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电信管制机构,冠之以“国家电信管制局”或其他类似的名称,原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的电信管理局也相应改造为“国家电信管制局”的派出机构,形成一个垂直领导的管制体系,对全国电信服务业施行公平、有效地管制④。

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面对“入世”的挑战,要兑现“管理当局独立,保证与任何电信经营者分离”的“入世”承诺,在“政资不分”的背景下幻想以整体性替换的行政机构改革方案克服长期困扰电信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政企不分”问题,无异于隔靴搔痒。由于新的管制机构仍旧无法摆脱对自身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追求,从根本上将难以实现对不同所有制的电信企业一视同仁,客观、公正地规制电信服务市场竞争的改革初衷。因此,笔者建议,应当按照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管理者职能相分离的原则,首先建立电信服务业专职国家投资机构,由其接管原由信息产业部支配的全部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其直接代表国家进行投资和享有出资所有者权益。该机构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同于从事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工商企业,而是以国有资产投资为专门职能的特殊企业法人,其接受国有资产所有者(政府)的委托,在授权范围内向电信企业投资,其投入企业的资产构成企业的国家股,①相应的投资收益也将作为国有资产的增值额直接上缴国家财政。作为投资者,该机构对其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享有投资者所有权(股东权),它在受资企业中的地位与其在受资企业中所持资本份额相对应,即分别处于惟一股东(又称全资股东)、控股股东或者非控股股东(又称参股股东)的地位。②其次,“政资分离”后的信息产业部,应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组现有机构。改组后的国家电信管制机构应借鉴国外经验,吸收一定数量的经济学家、法学家参与,力求保持人员组成上的超脱性与中立性。该管制机构的主要职能应包括:根据电信服务业的特点,以《电信法》为准则,制定具体的管制法规;审核电信经营者的资格,根据电信服务业不同领域的需求规模,分别发放相应数量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根据信息传输和网络安全的要求,参照国际通用标准,制定电信服务业相关技术标准;调解和仲裁电信服务企业之间的纠纷;监督和制裁电信企业的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等。为便于实施管制,该管制机构可下设政策法规制定、通信网络管制、经营许可证管制、消费者事务管制、企业公平交易管制、通信技术管制、价格管制、法律咨询、行政事务、国际事务等部门。③此外,中国电信以外的“联通”、“铁通”、“电通”等电信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当按照上述重构模式将基于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享有的行政管理权能,转变为专职国家投资机构的投资者权益,从整体上建构电信服务业相关政府部门的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社会经济管理者职能相分离的总格局,进而在政府管制层面为电信服务业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有效竞争提供体制保障。

在理顺政企关系的同时,为适应电信服务市场竞争自由化的要求,还应当对立基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二元框架的传统电信行政管制体制进行变革,探寻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新型管制模式。根据“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的三元框架④,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次来构建新型的管制机构体系:

1、政府管理层。它由中央和地方电信服务管理机构所组成,既不能拥有企业和接受企业挂靠,也不应直接介入企业经营。中央电信服务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发放电信营业许可证;制定行业规章和技术标准;制订电信服务事业发展规划;分配和管理稀缺通信资源;指导和协调网路互联和网路营运;裁决电信纠纷;指导地方电信服务管理;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电信合作等。地方电信服务管理机构按照中央电信服务管理机构的授权,负责某些二类、三类业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并负有监督、调处纠纷和查处违法行为等职责。这种分层模式的典型代表首推美国,美国除了成立中央一级电信管制机构FCC外,在各州还成立了州公益事业委员会(PUC),共同管制美国的电信服务业。根据分工,FCC负责管制州际和国际电信服务业务,而PUC处理州内电信服务业务。实践中,在州际和州内问题难以准确界定时,如稀缺资源的管制,遵循“联邦优先”原则,并已使之合法化。美国《1996年电信法》在这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取消了州内PUC限制市场进入的权力,授权FCC管理普遍服务等。⑤此外,加拿大电信管制机构(CRTC)的组织体系与美国也差不多,但不同层次的职能划分不尽相同。⑥

2、民间管理层。主要是指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为政府干预市场、市场影响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起中介作用,协助政府管理电信服务市场的民间组织。国外这类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委员会、联合会、联盟、论坛等)已有不少,如澳大利亚电信用户申诉委员会(TIO),它成立于1993年,不以营利为目的,起初的服务是处理居民和小企业对电信公司的申诉,由于能独立、公正、迅速地解决电信服务纠纷,得到用户和社会的认可,1997年后所有的电信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都成为了它的成员,1998-1999年度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公司被。⑦由此可见,这样的中介机构在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方面,既保护了用户利益,又促进了电信服务质量的提高,使用户与电信公司更为融洽。因此,建议我国也设立这种组织,赋予其为监督电信运营商、维护电信服务业公平竞争、保护电信用户而对成员自律、维护和组织并与相关利益者交涉的职责。

(二)制定管制基本法

中国从80年代开始改革电信管制体制,至今还没有颁布规制电信管制的基本法——《电信法》。目前电信业立法的主要形式是效力等级较低的规范性文件,如部门规章。由于部门立法受部门利益所左右,很难保证所制定法规的公正性和中立性。同时,现行立法还带有明显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特征,使电信管制体制改革缺乏一个明确的改革目标,上文所述“中国电信服务业现有体制框架是不同国家改革模式的拼凑”,即是适证。

现在各方对于《电信法》的出台均寄予厚望,但是必须看到,在电信改革的范围和目标、电信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电信市场准入的门槛和方式等关键问题没有解决之前,草率通过一个部门立法色彩浓厚的《电信法》,不但不利于消除现有电信市场的结构性缺陷,而且可能使既得利益硬化、未来支付更昂贵的调整成本。譬如中国《航空法》通过了许多年,航空市场还是乱像丛生、管制进退失据,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所谓规范发展的局面。①

因此,必须重新审视《电信法》的性质、立法宗旨、基本原则、管制内容、体系结构以及制定程序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

1、电信法的性质。电信法,从广义上说,指国家制定的规范电信行业及电信市场的各种法律规则的总和,其中包括制度性规则和技术性规则两大类。狭义的电信法指的是前一类,其任务是确立电信行业及电信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基本行为规范。而后者的任务则是就电信行业及电信市场运行中的各种特殊问题,依据制度性规则,提供具体的、技术性的行为规范。②在立法体例上,可以将两类规则合为一体,也可以将二者分开。从中国的国情看,应以分开为宜。具体说,就是由全国人大制定旨在确立电信服务业及其市场运行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基本行为规范的电信法,并授权国务院以及法律规定的国家电信管理机构制定具体的技术性规范。

2、电信法的立法宗旨。在中国,电信法的制定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电信体制改革和电信服务业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公众和各行业对电信服务和信息资源的需求。制定电信法应当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集团、企业或者个人的既得利益;电信法所体现的应当是包括行政管理机关在内的全社会一体遵行的国家意志,而不是个别行政管理机关的部门意志。因此,该立法宗旨应当突出分配管理通信资源的效率性、维护市场竞争和用户权益的公平性、保障网络服务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电信法的基本原则。(1)有效竞争原则。公平竞争是电信市场的基本秩序要求。为此,电信法应当同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将要制定的《反垄断法》相衔接,针对各种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或保有市场份额,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排挤或歧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做出禁止性规定。(2)管理有序原则。维护管理秩序的目的在于合理地规范电信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公平地维护其合法权益,并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电信服务业发展规划。实现管理秩序的必要条件,一是完善的管理规章,二是管理机关的廉洁和效率,三是被管理者知法守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明确电信管理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电信经营者在遵守管理秩序方面的义务。(3)网路共享原则。为实现电信网路的有效利用和避免重复建设,网路的使用应贯彻有偿共享的原则,即获得市场准入者当然地获得有偿使用所有公共电信网路的许可。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规定网路运营者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满足其他电信运营者入网、互联要求的法定义务,是建立公平、高效的电信市场的关键。(4)保护消费者原则。电信经营者有义务向用户提供价格合理的优质服务;否则,用户有权投诉和请求损害赔偿。电信经营者应当遵守法律和行业规章确定的服务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行为,管理部门有权查处。电信经营者必须随时向用户公开其服务收费的标准和办法,并接受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违反该义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应当向消费者支付经济赔偿;对于情节严重的故意行为,可处以惩罚性损害赔偿和行政罚款。

4、电信法的体系结构。参考国外相关立法体例③,建议中国《电信法》采用如下体系结构进行编排:

第一章总则。含电信法的立法宗旨、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等。

第二章国家电信管理部门。含国家和地方电信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权限、组成、机构、议决程序。

第三章电信业务运营。含各类电信业务经营范围,基本电信业务的质量标准与资费标准,增值性电信业务的申请、审批,经营许可证,业务运营中服务提供方与用户的服务合同关系。

第四章无线电管制。含无线电管制的目的、原则以及管制的具体方式。

第五章电信设备。含广播与有线电视、电信基础设施、电信终端设备的技术体制、标准和通信行业的相关标准及业务规定。

第六章网络互联。含网络接入的申请、登记、审核,接入单位、法人、个人用户应具备的条件,入网审批,接入单位的入网责任,IP地址的申请、分配与管理,域名注册的申请、变更、注销及争议裁定。

第七章电信设施安全与数据保护。含电信设施的刑法保护和行政法保护;政府部门,电信运营者的责任,公民的义务;地上、地下、水下、海底通信设施,无线通信电波传输等的保护;其他工程与电信设施的关系。

第八章普遍服务义务。含普遍服务的目标,电信管理部门普遍服务的职责,公众电信运营者的普遍服务义务。

第九章用户权利保护。含用户自由使用电信服务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的权利,电信资费的标准及监督,电信服务质量的监督,政府保护用户权利的职责。

第十章电信纠纷处理。含解决纠纷的机构、程序、效力,以及当事人的诉权。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含违反《电信法》及电信行政法规等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规定本法的生效时间。

此外,为了淡化部门立法色彩,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由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以及法学、技术、经济专家组成的专门机构起草,然后广泛听取电信用户、经营者等利益相关各方的意见,通过论证会、辩论会等形式吸取合理化建议,最后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颁布。

(三)优化管制规则

1、普遍服务管制。普遍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能以承担得起的价格享受电信业务,而且业务质量和资费标准一视同仁。”①为弥补中国电信服务市场“电信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向大都市倾斜”的结构性缺陷,在管制中必须贯彻“普遍服务”的理念。借鉴国外电信服务管制的经验,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许可证中的附加条款。作为许可证发放的条件,电信运营者必须向农村和偏远地区提供普遍服务;(2)附加额外的网间接续费。新运营者在与原有运营者之间互联互通时,必须支付额外费用,这些费用的部分或全部用来向农村地区提供普遍服务;(3)普遍服务基金。该基金由电信运营者缴纳、由电信管制部门管理,专用于支持普遍服务。允许电信运营者在交纳普遍服务基金与直接提供普遍服务之间进行选择。(4)普遍服务的委托和指定。当原有运营者不能或不愿向农村或未受服务的区域提供普遍服务时,这种服务应委托给其它运营者,或由电信管制机构指定其它运营者来实施,接受委托或指定的运营者可从普遍服务基金得到补偿。

2、电信资源管制。电信资源一般指号码、无线电频率、Internet域名、卫星轨道及各种管线资源,属于公共资源,其管制应遵循公正性、效率性及公益性原则。管制者应当客观、透明和无歧视地分配和管理电信资源,保证不同电信网和电信业务使用者的平等和简单接入,不偏袒任何一方。目前中国电信资源的分配权主要掌握在经营电信业务、且与其他公司竞争的原中国电信手中,难以保证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并且原中国电信按部门或系统来分配电信资源的做法,也有悖于效率原则,因为许多潜在的更能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企业被排除在外。如果不能公正、有效地分配资源,社会公益的实现更无从谈起。这也是中国电信服务市场“不对称寡头竞争”、“替代性产品(服务)竞争”等结构性缺陷的症结所在。

电信资源管制的优化,关键是要体现电信资源的公共性,公正分配电信资源。为此美国设立了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FCC,由其负责电信资源的分配。②在中国应当改变电信资源由具有行政垄断性的中国电信分配的局面,设立不具有企业性质和特殊部门利益的公共机构,来行使电信资源分配权。不仅如此,还应当改变电信资源无偿使用的状况,在优先满足军队、政府机构、广播电视业务需求的同时,像土地等公共资源一样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电信运营商有偿出让,其制度设计中应体现资源性质的差异和保证有效的舆论监督。

3、互联互通管制。电信网路互联互通对维护网路的整体性,充分实现网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决定作用。为克服目前“公网”与“专网”分立、大量网路资源闲置浪费的市场缺陷,必须对网路互联互通实行统一管制,为确立数网竞争的格局提供法律保障。互联互通管制的具体形式应当由《电信法》规定,所有网路运营者都有义务与其它运营者进行互联,且在各个技术可行点实现互联。为此,在互联互通管制中应当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统一互联标准。中央电信管理机构制定的网路进入和两网互联技术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要求入网方应当保证自己的网路、设备和装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体制和质量标准,并且不影响被要求方的网路、设施正常运行。否则,被要求方有权拒绝。(2)按成本定价。即互联费的确定要以成本为基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成本标准,有的依据全分配成本,有的依据边际成本,有的依据长期平均增量成本。为培育数网竞争的体制框架,建议近期内政府以成本为基础制订联网价格时,选择边际成本作为主要依据,对新入网企业则不应当要求其承担通信网络的固定投资费用。①(3)无差别对待。即对不同运营者提供互联服务,在收费、技术条件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应一视同仁。当运营者既向互联者又向自己的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时,其向互联者提供服务的各种条件不得高于自己的最终用户。(4)扶持市场新进入者。要求原有运营者向新进入者提供设备共享、平等接入和非绑定计价网费等条件。

4、价格管制。电信服务市场的价格可分为:用户消费最终电信服务的价格和普通运营者与主导运营者联网的价格。价格管制应当以防止出现垄断定价,保障运营者公平地运用价格杠杆开展有效竞争为宗旨。为实现此宗旨,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制:(1)价格水平的管制。坚持以成本为基础兼顾运营者合理收益的定价原则。(2)价格体系或结构②的管制。应当顺应国际电信服务市场出现的市话与长话费率的差距逐步缩小;初装费日益降低,通话费略有提高;非高峰期相对高峰期的价格折扣逐步加大的趋势③,调整中国的价格体系和结构。(3)价格日常变动的管制。主要是制定价格调整的规范,批准新的价格标准,对异常情况④的处理。(4)调解、仲裁价格纠纷,特别是网络互联费纠纷。

5、市场准入管制。

在现阶段,各国对电信服务市场准入管制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许可证制度。该制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许可证数量的选择,许可证发放的具体程序,许可证的转让、变更、撤销以及许可证发放后的行政监管等。有关外资进入的管理也涵盖其中。为了实现中国电信服务市场有效竞争的目标模式,必须对上述内容加强管制:(1)许可证数量的选择。首先,由于电信服务业不同领域的技术特性和经济规模适宜不同的竞争程度,应分别制定进入条件。公共网经营领域的进入条件应十分严格,但除了涉及企业国籍的条件外,进入条件不应涉及与经营成本、效率和质量无关的方面;网络基本服务领域的进入也应适当控制,其中至少应包括技术能力、资金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条件;电信增值服务业务的进入条件则可以相对放宽。其次,在电信服务业开放竞争的初期,对基本业务的许可证数量都应该加以控制。但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深入和经营范围的扩大,许可证的数量控制应逐渐放松,并且从发展趋势分析,许可证的发放数量最终将不再由政府决定,而由市场和竞争来选择。(2)许可证发放的程序。应根据电信服务业不同业务领域的产业组织目标和进入条件,采取不同形式。在公共网领域,宜采用定向招标方式;在基本业务领域,宜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在增值业务领域,宜采用一般工商注册、电信管制机构备案的方式。⑤具体发放程序至少应包括申请、资格审查和授予等内容,如在审查时需要检查申请者是否能够保证国家和公共安全,是否具有经济、技术能力,是否符合《电信法》和相关法规等。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应在《电信法》的制定中加以充分体现,并公之于众,接受监督。(3)对外资进入的管制。对外资进入的管制与电信市场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中国电信服务业引进外资最重要的前提还是国内市场数网竞争格局的形成。因为离开了竞争性市场框架,无论民族企业还是外资公司,都可能危害电信用户。为此,对外资进入的管制必须与加快形成中国电信服务市场的竞争结构联系起来通盘考虑。如前文所述,按照中国与美国及欧盟达成的协议,外国电信运营商将沿着“北京上海广州——其他14个省会都市——全国”的梯度逐步进入中国电信服务市场,可能加剧电信服务市场固有的不平衡竞争。同时外资进入中国电信服务业的方式选择,也会对民族电信企业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政府在坚持开放的原则下,调整外资进入的优先顺序及方式,具体包括:第一,优先开放外资对内地有线电视网络和部门专网改造的投资,前提是完成政企分开、公司化重组;第二,优先开放对“联通”和“网通”的外资参股;第三,在倾斜扶持“联通”、“网通”的前提下,开放外资参股中国电信集团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的分业和综合经营;第四,在新兴电信服务市场和租线业务市场,优先开放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第五,在所有电信增值业务市场,提前开放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6、终端设备管制。一般而言,终端设备的管制是指依据电信法、产品质量法、用户权益保护法及电信终端设备管理机构制定的法规,对终端设备的管理机构、检测机构、检测程序、检测标准等进行授权或管理。为保证国内电信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不能听任企业自行选择设备的技术类型和标准,必须对终端设备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制:(1)审批管理机构的授权。目前世界上对电信终端设备的审批管理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家认证机构进行最终决定,如美国FCC对无线发射机的审批等;二是由国家认证机构指定的实验室进行合格鉴定,如日本就是通过第三方机构--日本终端设备认证协会(JATE)对终端设备进行审批的;三是由制造商自我批准,即允许制造商自己批准所生产的设备是否符合技术规定,国家认证机构可以(或不必)要求认可的(或主管的)实验室对设备进行测试。如欧盟对于电磁兼容性(EMC)的鉴定就属于这种方式。笔者建议我国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仍旧采用第一种形式。(2)终端设备的入网审批。对终端设备实行严格的入网审批制度,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未通过指定机构检测的设备不得入网,但同时对于通过指定机构检测合格的设备,电信运营商不得拒绝其入网,且经检测机构检验合格的设备无需再经过运营商的二次发证。(3)对检测机构的管理。应由入网审批管理部门对检测机构设施监督管理,管理形式主要应包括资格认定和授权。入网审批管理部门按照法定标准,在鉴定检测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合格的基础上,给予检测机构相应的资格认定和授权。检验机构资格的授予应根据不同业务领域的技术开发周期,规定相应的有效期,期满后由检验机构提出申请,经入网审批管理部门依法重新鉴定合格后重新予以授权。(4)终端设备技术标准的制订。终端设备技术标准包括电信网络中信息的发送、传输、接收标准以及网路之间设备接口的技术标准等,十分复杂。因此,对终端设备技术标准管制的细节可以不在《电信法》中规定,但应规定一个制定技术标准的程序。鉴于美国、日本、欧盟的标准制定体系都向全社会开放的经验①,建议我国制定技术标准时,首先也应广泛听取电信制造商、服务商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各方的意见,再由官方权威机构制定,最后经主管部门批准、颁发,并保证其强制性执行。

①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389页。

②赵维田著,《世贸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4-38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编:《三网合一——中国电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62页。

④陈小洪:《中国电信业:政策、产业组织的变化及若干建立》,《管理世界》1999年第1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编:《三网合一——中国电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364页。

②云涛:《从美国电信解体过程看我国电信发展》,《中国经营报》2000年1月25日。

③余永定郑秉文主编:《中国“入世”研究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中国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4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编:《三网合一——中国电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⑤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指标》,2000年5月。

⑥1999年全国邮政电信发展情况,《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5月16日。

①1999年全国邮政电信发展情况,《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5月16日。

②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专家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8日。

③如:广电网、铁路网、电力网、“网通”以及“联通”等。

④增值业务主要是指无线寻呼,计算机通讯,数据通讯,图像通讯等业务。这一业务领域的经济规模较低,应实行充分竞争。

⑤蔡祥:《电信管制的困惑及其思考》,《通信世界》2000年第6期。

①斯蒂格勒著:《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上海三联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②Alchian.A.A.1995."VerticalIntergrationandRegulationintheTeleoneIndustry",ManagerialandDecisionEconomics,Vol.16,Number4:323.

③Armstrong,Mark,SimonCowanandJohnVickers.1998.RegulatoryReform:EconomicAnalysisandBritishExperience.TheMITpress.

BeesleyM.E.1997.Privatization,RegulationandDeregulation.Routledge.

Ryan,J.Daniel.1997."TheEvolvingTelecommunicationsEnvironmentinJapan",inRyan,J.Daniel.ed.1997.PrivatizationandCompetitioninTelecommunications,PraegerPress.

④Baumol,W.J.,1982,“ContestableMarkets:AnUprisingintheTheoryofIndustryStructure,”AmericanEconomicReview72:PP.1-15.转引自:王俊豪主笔:《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⑤Baumol,W.J.,J.PanzarandR.D.Willig,1982,ContestableMarketsandtheTheoryfoIndustrySttucture,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转引自:王俊豪主笔:《中国政府管制体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⑥《电信非对称管制问题研究报告》,/20001228/file/1226_6.htm,2001年5月21日下载。

①《美国将继续放松电信管制》,/news/other/2001/0412-6.htm,2001年5月21日下载。

②CrandallW.RobertandLeonardWaverman.1995.TalkisCheap:ThePromiseofRegulatoryReforminNorthAmericanTelecommunications.TheBrookingsInstitution.

BeesleyM.E.1997.Privatization,RegulationandDeregulation.Routledge.

Armstrong,Mark,SimonCowanandJohnVickers.1998.RegulatoryReform:EconomicAnalysisandBritishExperience.TheMITpress.

电信服务业篇4

目录服务能够对身份进行统一管理,依赖主要的支撑技术,信息化的能够提供平台身份存储管理和相应地认证支撑。具体而言,目录服务采用一定的格式,记载电力企业中的大量的资源信息,而且将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采用对象方式进行记录,并且对每一个对象的“身份”、“位置”进行设定。基于某种程度而言,信息化的服务目录符合国家标准协议,是一种基于对象的数据库,并且对对象的支持种类较多,并且能够有效地结合各种平台。服务目录中按照树形的数据结构进行分层存储,并且能够建立与企业组织结构相互一致的层次。电力企业中的目录服务能够授权机制和认证,服务目录的管理员需要按照管理策略和规则,便可以完成相应地服务管理,这一服务管理使得特定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或者授权的应用系统。基于功能而言,目录服务借助复制,对数据信息进行保存,最终保障数据信息的一致性。服务目录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形状为树形状,依照树形信息组织模式对浏览、探索、读写进行了优化。服务目录能够用来保存描述性的、属性的东西,并且支持较为复杂的过滤搜索能力。信息化的服务目标一般不支持数据库系统管理的应用,支持相对复杂的业务处理或者是回旋机制。目录的更新仅仅是简单的,并且是没有更新和复杂的。目录的相对优化针对是大量查找或者搜索操作进行的相对快速的反映,具有较大范围的复制功能,进而能够提高目录服务的可靠性及有用性,进而能够缩小相对应的时间。

2电力企业中目录服务技术的应用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资源信息都是企业中最基本、最基础的信息,就其中的基础信息而言,多种存储方式可用来描述。存储信息系统中的资源信息。电力企业中,信息化服务的优点是具有开放性,此外,分布广,还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数据采用目录的方式进行存储,提高了查询速度,能够有效地进行索引。服务目录是一个数据库文库,是电力企业中各种资源的清单。在目录服务中,目录服务的对象不仅是一个信息管理工具,并且还是一个最终面向用户的工具。目录查找功能的优化,适合用户查找静态数据的存储。目录服务为网络中各种信息的实体、程序、文件提供了较为统一的存储。服务目录主要是构建中基础的信息平台上,从数据管理角度而言,以组织结构分类的用户信息是主要的管理对象,因而,预定义主要是用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对象及属性。服务目录为适合最具广泛性的基础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和描述,需要针对数据工具、数据组织结构对原有的功能、定义进行扩展。目录服务器是一种基础的信息平台数据存储,通过服务目录的控制平台能够提供相应地控制平功能,其中面向业务的电力企业可以依据设计开发人员的意见对目录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且对目录进行完善的部署及管理。电力企业中的目录服务规划能够对未来的信息服务资源进行整合,目的在于能够为电力企业信息化提供信息管理依据,同时对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管理做出相对明确的要求。

3电力企业信息化服务目录技术的统一规划

服务目录的基础是目录,电力企业中信息化目录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服务效果的好坏与否。其中,安全性、稳定性、服务效率是衡量目录服务是否符合需求的三个衡量标准。目录服务的统一着眼于如何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整合,企业如何共享用户的身份信息。按层次分区域的存储就显得极为重要,因而建立资源之间的关联信息的动态变更也更为重要。动态的关联信息具有高效的搜索性能,能够统一身份管理,对主要技术进行支撑,并能够提供跨越平台的身份信息存储和管理,并能够有效地支持相应的功能。电力企业与别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业务往来,因为客户信息资源的存储就显得相当重要。完整的服务目录具有相对完整的客户信息、身份数据,能够为企业提供最完整、最准确的身份库,这可以被看作相对完善的管理系统,其中具有一体化的门户及客户提供的相对认证服务。目录服务的运用,使得客户端能够通过信息资源进行快速的定位及查询,最终实现对信息资源相对透明的访问。电力企业中为有效地对目录资源进行分类,并且能够方便集团范围内信息的共享与访问,可以将各自目录服务器中的资源按照相应地要求进行存储归类。在分类的过程中,需要具体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电力企业需要满足统一信息平台用户的登录需求,其次满足其他地区访问本地统一信息平台的应用要求,在此满足平台服务目录资源的同步需求,最后满足单一用户的同步需求。

4电力企业中信息化服务目录系统设计分析

4.1设计的目标、原则及思路

电力企业中的目录服务设计目标是为实现企业目录与业务单位目录实现双向的同步,能够减少运维的工作量,使得服务目录的管理更加规范化,为企业信息化的业务服务提供安全的服务目录。针对,目录服务原则而言,包括:设计统一、调研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及验证统一等。在具体的设计时,从电力企业实际情况入手,结合先进的成功案例进行设计,但不应该忽视对未来的考虑,需要考虑到未来系统的完善与增强。

4.2整体框架

电力企业中信息化服务目录系统的研究应当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的目录系统的典型设计需求,其系统的具体构成主要包括:认证系统、身份管理系统、目录系统等。有业务的电力企业基于目录系统的用户集中管理,基于身份管理子系统的应用系统账号管理,以及基于认证子系统的单点登录及相应地访问控制。

4.2.1身份管理系统

电力企业中的身份管理系统为身份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撑,目录身份与身份管理系统可实现同步交换,因而被称之为“身份库”。通过身份设计和信息目录系统实现同步驱动,并且权威数据库中的管理员信息或企业资源目录管理的非员工用户信息可以同步到身份目录,从而能够实现应用系统账号的创建、变更、删除,并且该信息化管理能够取代账号的管理模式。此外,身份管理系统还能够将相互存在的关键信息存储在相应地数据库中,这样便于日后的审计。

4.2.2认证系统

电力公司的认证系统一般依据系统、网络的具体需求,并采用相对集中的框架结构进行设计。电力企业的认证系统中对企业范围内的用户身份进行统一认证,对相应地访问控制进行统一。用户身份的认证库是认证系统目录,其中这一认证信息目录中支持用户名、密码、数字认证书及网络令牌等多种认证方式。自动填表这一身份的注入机制能够实现各个应用系统间的单点登录的集成。其中,电力企业中的认证系统的两大组件为身份认证管理服务器、系统访问网关等。

4.2.3目录系统

电力企业中目录系统保存了企业内最准确、最完整的用户身份信息,身份目录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具有业务往来的电力企业与电力企业客户的信息复制到企业资源目录中。当前,面向业务的电力系统目录系统采用多种架构,身份目录作为身份资源的集成,可以被看作为中转站,其目录身份中保存的信息资源最全面也最权威。电力企业的目录系统能够分门别类的展现出层次化、分级管理与授权,并且具有全面的用户组织架构、授权等,除此之外,能够利用企业目录资源实现用户借调及相应地非员工用户创建。

4.3信息化服务目录的安全机制

电力企业中,目录服务、身份管理及认证系统是基础设施,其中电力企业的业务门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针对具体的设计现状而言,需要综合运用相对完善的技术保障。针对网络安全管理而言,电力企业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服务目录的系统的安全性,如:在企业内建立内部网,保障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安全防护中可选用防火墙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安全级别;对非法用户的访问进行制止,限制网段和IP。此外,做好备份工作,将重要的信息目录复制到磁带、光盘上,用来保证当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找到原始数据,具体的备份情况应参照业务需求。

4.4级联建构设计

电力企业中应当遵循国家电网公司服务目录系的设计要求,具体而言,国网总部对目录、身份、认证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一般的电力企业有业务,因而,服务目录的用户信息应当同步,其中认证系统实现级联。

4.4.1同步身份

电力企业身份目录集中了各个部门及下属单位的用户身份信息,将这些信息建立管理的子系统,被同步到国网总部的身份目录中,便于管理,同时通过同步通道,将信息同步到与电力企业关联的下属部门中。

4.4.2认证级联

电力企业通过相互独立的认证系统构成了服务目录的不同的安全域,用户在指定的安全领域内对信息进行认证,同时还能够通过单点登录实现电力企业与往来业务客户在其应用系统中的自由访问。此外,电力企业通过国网总部的指定去访系统的应用资源,具体而言,为了避免登录的重复性,需要借助服务目的认证服务器实现级联认证,最终实现单点的登录。

5结语

电信服务业篇5

报告以中国电信业及三家运营商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紧密围绕运营商客户服务工作现状及未来竞争的必备要素进行展开。报告首先论述了中国电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政策监管、行业变局及全业务、3G、移动互联网等对客户服务的深刻影响,由此阐述中国电信业客户服务的背景与基础。接下来,报告针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服务理念、服务主题活动、服务管理特点等详细地展开论述,并分别就实体渠道、客服热线、电子渠道等多客户接触界面的客户服务工作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各运营商(包括重点省份)客户服务工作的思路、规划及亟须弥补的短板和改进方向。最后,就未来两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可预期投入及主要IT系统支撑需求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国内相关厂商的市场格局加以充分说明。

本报告融合了国外内服务行业发展前沿理论,经过大量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缜密论证,兼顾运营商业务整体发展规划和企业资源能力,全面完整提出了针对不同运营商发展特点的客户服务软硬件支撑条件建设脉络及投资方向,为相关厂商成功把握市场指明方向,为合作伙伴捕捉商业机会提供参照。(编选 )

报告提纲:

1.报告摘要

2.研究背景与方法

2.1研究背景

2.2研究范畴

2.3相关定义

2.4研究方法

3.中国电信运营商客户服务发展环境

3.1行业政策与法规

3.2行业变革与调整

3.3运营商市场竞争环境

3.3.1市场运营环境

3.3.2业务发展趋势

3.4国外标杆运营商客户服务对中国的影响

4.中国移动客户服务发展研究

4.1业务现状与发展

4.1.1全业务开展现状

4.1.2 3G业务进展状况

4.1.3中国移动应用商城(Mobile Market)

4.1.4中国移动Ophone平台

4.2客户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4.2.1客户服务现状分析

4.2.2客户服务理念及主题服务活动概述

4.2.3中国移动的差异化价值化服务工作分析

4.2.4中国移动客户服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4.2.5营业厅及社会服务渠道发展情况

4.2.6 10086/12580热线管理及发展情况

4.2.7其他电子渠道发展情况

4.2.8客户服务管理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4.2.9客户服务管理发展趋势和重点IT投资需求预测

4.3重点省级公司客户服务研究

4.3.1广东移动

4.3.2北京移动

4.3.3四川移动

4.3.4浙江移动

5.中国电信客户服务发展研究

5.1业务现状与发展

5.1.1全业务开展现状

5.1.2 3G业务进展状况

5.2客户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5.2.1客户服务现状分析

5.2.2客户服务理念及主题服务活动概述

5.2.3中国电信的外部级差服务工作分析

5.2.4中国电信客户服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5.2.5营业厅及社会服务渠道情况

5.2.6 10000/118114管理与发展情况

5.2.7其他电子渠道发展情况

5.2.8客户服务管理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5.2.9客户服务管理发展趋势和重点IT投资需求预测

5.3重点省级公司客户服务研究

5.3.1广东电信

5.3.2江苏电信

5.3.3四川电信

5.3.4上海电信

6.中国联通客户服务发展研究

6.1业务现状与发展

6.1.1全业务开展现状

6.1.2 3G业务进展状况

6.1.3中国联通iPhone

6.2客户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6.2.1客户服务现状分析

6.2.2客户服务理念及主题服务活动概述

6.2.3中国联通的“沃服务”分析

6.2.4中国联通的差异化特色服务分析

6.2.5中国联通客户服务工作的主要问题分析

6.2.6营业厅及社会服务渠道情况

6.2.7 10010/116114管理及发展情况

6.2.8其他电子渠道发展情况

6.2.9客户服务管理及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6.2.10客户服务管理发展趋势和重点IT投资需求预测

6.3重点省级公司客户服务研究

6.3.1山东联通

6.3.2北京联通

6.3.3辽宁联通

6.3.4江苏联通

7.国内电信运营商客服工作发展方向及IT需求与机会分析

7.1面向全业务运营的服务价值实现

7.1.1统一客户视图及客户资料管理体系

7.1.2集中化的客户分类管理及针对化的接触服务方式

7.1.3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服务信息数据库

7.1.4智能化的终端业务捆绑及套餐推荐系统

7.2精细化的服务质量管理实施

7.2.1动态实时跟踪的客户接触点服务质量监测体系

7.2.2及时准确的竞争情报采集分析及快速应对体系

7.2.3渠道服务信息集成动态管理系统

7.2.4客户信息多终端即时采集系统建设

7.3持续优化的服务能力提升

7.3.1全面灵敏的客户洞察及流失预警干预体系

7.3.2营业系统的功能化人工交互环境效率改善

7.3.3即时化的企业服务状态经营分析及重点单客户跟踪监测

7.3.4多渠道多接触点服务协同支撑体系

7.3.5基层服务人员知识技能行动学习体系和知识库建设

7.4积极高效的客户体验保障

7.4.1企业与竞争对手客户体验对比监测改善

7.4.2符合客户期望与竞争需要的客户回馈管理体系

7.4.3服务于一致性客户体验的服务价值链及合作伙伴管理

8. 2010-2011年三大运营商客户服务工作IT支撑厂商机会综述

8.1中国移动客户服务重点工作预测与IT发展机会路线图

8.2中国电信客户服务重点工作预测与IT发展机会路线图

8.3中国联通客户服务重点工作预测与IT发展机会路线图

9.中国电信业客户服务市场格局及竞争态势

9.1客服运营支撑市场发展格局

电信服务业篇6

相比免费邮箱,企业邮箱可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同时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比如企业邮箱有专门的管理后台,管理员可以统一分配及回收邮箱,能克服员工流动带来的影响;此外企业邮箱不仅可以提供安全、稳定的企业内外沟通工具,还提供免费邮箱所无法比拟的售后服务。

5G电信带宽用户使用更高效

企业邮箱提供的不仅是标准化的软件,更多的是一种企业级的服务,除了作为基础的稳定性及高速度外,今年中国电信21CN企业邮箱重点接入了电信的云资源池,实现了邮箱的无限容量,另外通过升级Android、iOS客户端提升了移动能力,通过邮件审核等技术提升了企业信息内控管理能力。中国电信21CN企业邮箱部副总经理李振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为用户提供电信级的系统安全服务、企业级的金牌客户服务,力争做中国专业企业邮箱的领跑者。”

近年来,21CN企业邮箱系统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采用集群技术,无故障率高达99.99%。在用户体验方面,21CN依托中国电信在带宽、IDC资源上得天独厚的优势,独享中国电信5G带宽,从根本上保证了用户使用的稳定性和邮件收发速度。值得一提的是,21CN企业邮箱的服务器部署在亚洲最大的亚太信息引擎机房,该机房具备8级的抗震、抵御强烈风暴、雷击的能力。

为了保证用户可以实现高效的全球邮件互联互通,21CN企业邮箱拥有电信、联通运营商出口,美洲、东南亚等国际出口,并采用智能DNS技术和多链路IP轮换机制,解决了海外邮件的收发难和恶意屏蔽的问题。

自主反垃圾邮件系统+卡巴斯基杀毒引擎

在邮箱安全性方面,李振林表示:“中国电信21CN企业邮箱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美杜莎反垃圾系统,该系统采用创新的图片文字快速识别算法、文本替换识别技术、MIMEKEY邮件特征识别技术,三项技术均获国家专利。得益于该系统的强大反垃圾邮件能力,21CN企业邮箱的垃圾邮件拦截率达到99%,被国家自动化评测中心评为全国第一。

“一方面,21CN企业邮箱已经成功建立了以邮件加密、邮件撤回、邮件自毁等用户邮件安全功能为基础、邮件审核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杜绝企业及个人的主动性泄密;另一方面,21CN企业邮箱采用全程SSL/TLS加密传输协议、邮件内容加密存放、专业电信级邮件技术团队,保证邮件传输、存储、运维等多方面的安全性。”李振林表示。

提供丰富二次开发API

电信服务业篇7

论文关键词:3G,3G农业,信息服务

 

一、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现状

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比较完善,使农业中优势得到充分地发挥,劣势得到逐步地改善,极大提高了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实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农业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各国政府和农业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经过进几年的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我国农业具有很多鲜明的特点,如生产个体规模小且高度分散,农作物对气候、自然环境、农户经验依赖强,农户与农作物采购商的交流、沟通的渠道窄、范围小等等,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我国农业发展与现代化农业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销售中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加强农业网络服务提高农业信息化的应用。

目前,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建设,加强了农业数据库建设,农业网站层出不穷,提供了较多的农业信息信息服务,但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网站重复建设,信息摘要不断发展,将新技术引入其中,如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使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更加完善,而农民更易于获取信息,使农业信息真正地服务于农。

二、3G农业概述

1. 3G农业概述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基于宽带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和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于第二代移动通信,3G能够提供更大的系统容量和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支持无线因特网接入和无线多媒体业务,使个人终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实现信息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随着3G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3G用户数量飞速增长,移动终端业务正在不断更新和扩展。3G已深刻影响到人们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为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开展多种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机遇。

3G农业是以3G网络技术为基础,将3G技术运用到现代化农业中,发挥3G的优势和特点,弥补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使农业不断向网络化、信息化和多元化发展,增强农业信息对称性。

2. 3G农业的优势及意义

3G移动终端比较普及、灵活易用,如手机、上网本等,农业信息需求者可以方便地与网络互联,实现上传、查询供求信息等交互功能。并且3G终端服务方式多样化,如电子邮件、短信息服务、图像、视频流等多种形式,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3G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和空间,给农业信息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3G移动终端与农业网络结合,农业网站不断加强数据库建设,完善信息、信息管理功能,实现数据的集中和共享,提高信息内容时效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并注重客户服务平台的建立和个性化服务,3G农业可在农业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农业部门全方位建立网络信息流通渠道,使信息协同信息服务,这不仅增强信息交流的覆盖面,而且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服务和沟通,使农业信息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能得到延伸和发展。通过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在农村的作用,使农村市场更加具有活力。

3. 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框架

要实现3G农业的快速需要建立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将农业、农业网站与3G结合起来,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为用户提供较好的网络信息服务论文提纲怎么写。

根据平台设计立体、交叉、完整的原则,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框架如图2-1所示,其提供无线通信网、Internet、公共电话网等多种通信方式的接口。

图2-1 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框架

三、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策略研究

1.建立更加完善的农业网站

农业网站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其涉及农业生产运作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使农民可以获取各种有效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农业网站应主要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环节。产前重点涉及到土壤、农业生产背景、种子选取、国内外市场行情等等,从而使农业生产运作前对农业生产有基本的了解和预测,在此环节增加专家建议、预测或指导,使农业产生前农民择优选择生产方向。产中重点涉及化肥、农业技术指导、气象服务以及农业病虫害指导等等,通过专家或技术服务指导农民科学栽培,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给出系列应对措施,从而使农民科学种田,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促进农业不断发展。产后重点在于销售农作物,涉及农产品市场行情、深度加工、物流配送、质量达标等,提供对农产品未来价格趋势预测、农产品销售渠道及信息平台,在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的前提下,使农民获得较大收益。

2.针对农业加强农业呼叫中心建设

3G农业与电子商务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用终端有较大的变化。电子商务终端通常是计算机,这对农业用户终端要求比较高。3G农业的终端可以上网本,也可以是手机,我国农民手机持有者数量非常大,手机的价值、优势和便利性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3G农业可通过农业呼叫中心与手机终端互动,随时发送农业信息,并接受解答热点或难点信息,这非常利于农业用户进行信息交流。

农业呼叫中心系统是一个集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数据通讯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农业用户提供必要的、及时的信息,用户通过Email、短信、电话和Web等多种渠道访问农业信息库。所以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农业呼叫中心的建设是非常重要,需要做好接入、管理和应用,使农业用户更好地享受农业信息资源。

3. 增强3G农业用户的用户体验

3G农业的应用是在无线互联网平台将手机通过无线互联发展起来的,手机和计算机不断融合,手机和计算机的延展,集通信、娱乐、信息检索、信息存储与处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信息服务,提供了实时在线的信息服务。3G农业要注重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与农业用户互动,不断提高农业用户体验,如建立农业信息查询排行榜、用户评价、用户论坛、我的空间、收藏夹、留言板等等,意在增强用户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吸引农业用户的参与和认同,扩大用户群,增强用户的忠实度。

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3G农业信息传递方式应多样化,通过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不同方式表达相同内容,使3G农业信息可以最有效地接受。同时操作方式应该简单直接,减少操作步骤和操作提示,使农业用户可以快捷轻松地应用交流。

四、结论

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在不断发展建设,但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将3G技术运用到现代化农业中,发挥3G的优势和特点,可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网络信息化建设。在实现3G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完善农业网站的建设、加强农业呼叫中心建设、增强农业用户的用户体验,以使使农业信息真正实现对称性,农民更易于获取信息,农业信息真正地服务于农。

参考文献

1.李昌吉.3G系统概述.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4).

2.蔡康,李洪,朱英军.3G网络建设与运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6.

3.彭木根,王文博.3G无线资源管理与网络规划优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5.

4.郭庆然.信息化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深层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

5.倪大鹏,阴卫军.我国种子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对策.中国农业.2007(9).

6.赵胜钢.国家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体系结构研究.博士论文.2009.6.

电信服务业篇8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产业融合;电信服务;整合服务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0-0078-06

研究背景

随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经济正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刘丽文2004)。服务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供应链已经成为近年来企业运营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吴先明,杜丽虹2010)。电信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正处于一个“产业融合”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软件技术、TCP/IP协议、宽带接入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原本各自独立的、专用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正在走向融合,传媒、出版、电影、广告等产业也卷入产业融合的浪潮(吴京渝2008)。在这样一个产业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在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及其基本框架领域,现有文献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结论。而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属性及模型的确定可以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奠定基础(程建刚,李从东2008;刘伟华,季建华2006)。本文以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为研究对象,试图提出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一方面能填补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能帮助企业界更深刻地理解在新的产业环境下TMT行业的供应链总体结构和特征,对企业更准确地在供应链中进行定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文献综述

1.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与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视角相关。服务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一般遵循三种视角,即产品服务化、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服务业这一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相应的,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

(1)服务供应链指传统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Dirk和Steve(2004)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计划设定、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

(2)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有形产品。

(3)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无形服务。Ellram(2004)提出服务供应链是指从最上游的供应商到客户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金立印(2006)认为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了服务供应链。

上述三类定义中,第三类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其核心思想是对比无形的服务和有形的产品,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服务业中。

2.服务供应链模型

目前,国内外文献缺乏服务供应链模型(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定义的明确表述。国内外文献中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但是没有回答如何构建一个面向所有服务业的供应链模型的问题。

Ellram(2004)通过比较Hewlett-Packard供应链模型、SCOR模型和GSCF模特点后,得出每个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值得引用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从服务商角度出发,通过信息流与上游的服务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进行联系。该过程涉及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现金流管理六部分内容。该模型的不足是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成员组成的体系结构,仅仅反映了服务供应链中的主要管理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Dirk和Kremper(2004)从产品服务化角度提出服务供应链的模型。该模型认为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是提供世界级服务。服务供应链企业在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下,通过服务供应链的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完成产品服务的过程。这种定义实质上是集成产品服务中所包含的正向供应链(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逆向供应链(回收和修理等),为客户提供全面、整体性的服务。

还有一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其实质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例如,JackS.Cook(2001),Richard Metters(2004)等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没有很好地融合服务的特点,仍然采用产品供应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能反映服务供应链的含义。

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模型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其中于亢亢(2007)基于对制造供应链模型的分析和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构建了以服务为节点,以间接服务供应商,直接服务供应商,整合服务集成商和最终客户为主体,包括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技能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等动的服务供应链模型。苟娟琼等(2009)基于虚拟服务价值网动态整合理论,结合服务模型、服务组件和服务流程模块的结构,提出基于服务组件的面向服务供应链的模型。

3.电信业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的概念起源通信技术的发展,其研究也集中在计算、出版、广播电视、通信等产业的交叉和融合。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技术融合,照片、音乐、文件、视像和对话都可以通过同一种终端机和网络传送来显示,而且不同形式的媒体彼此之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得到加强,这一现象被称为“数字融合”。数字融合被普遍认为是产业融合的技术前提。

国内外学者研究产业融合一般将这个问题回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产业分工理论,认为产业融合是新的技术条件所促使的对传统产业分工理论的一种挑战。然而,由于目前出现的产业融合现象大都集中于传媒、电信和互联网等行业,所以许多产业融合的研究都伴随着对信息产业融合的研究。国内学者中,马健(2002)对产业融合的定义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淡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这一定义强调导致产业融合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并且产业融合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产业边界的淡化甚至消失。

多数学者倾向性的观点认为,技术驱动了融合的出现。其中,数字化是引起服务和组织融合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公司、产业和政策等方面的新变化,则被认为是适应这种变化所做出的反应。例如Andergassen(2003)也认为是创新引发了技术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学者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产业融合产生的根本动因不在于技术因素,而在于其他方面。

还有部分学者将产业融合看做是多因素驱动的结果。例如,Gillwald(2003)指出融合的动因有:技术动因(数字化)、经济动因(自由主义)、垄断的传统理论和管制被削弱、全球化的数字通讯网络。

电信产业的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研究的主要对象,一直是产业经济研究、企业战略研究以及产业链研究等多个领域的重点。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提出了电信业、邮政业、广播业等传媒以及信息处理服务业融合后所形成的新的合并产业,即“数字信息通信产业”的概念。

董爽,梁雄健(2006)着重阐述了通信业融合的发展,认为通信网络通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等一系列创新过程,渗透到其他产业,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核心能力。曾勇、忻展红等(2006)以信息产业融合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电信企业的策略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信息产业融合划分为五个阶段:电信网络融合、电信网络与有线电视网络之间的融合、网络融合、网络与应用融合和全信息业务融合。

周振华(2003)运用产业边界理论对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三大产业融合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揭示了产业融合是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他提出“产业边界”的概念,将其分为技术边界、业务边界、运作边界和市场边界,并认为上述产业边界分类的理论为分析产业分立与产业融合区别及其演化提供了一种重要工具。

二、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

1.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Ellram(2004)将服务供应链定义客户需求驱动下的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活动。Lambert等(1998)提出供应链的模型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元素:(1)供应链中相互协作的角色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2)关键的供应链角色各自所参与的流程活动;(3)企业协作时相应的流程整合和管理成分的应用。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理念仍然是高效协调各企业的合作满足客户需求,这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一致的。因此,Lambert等(1998)关于供应链结构三要素的结论仍然适用于服务供应链。

基于以上定义,本文将服务供应链模型定义为:服务供应链模型(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SSCF)是说明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如何协调分工高效满足动态的客户需求的框架。该模型不仅要说明服务供应链中包含哪些角色、各企业在服务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和交互联系,也要说明各企业所处的角色具有什么功能、如何与其它角色的企业协调一致完成功能上的对接。因而,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而协作互动的企业所对应的角色定位;二、以上角色各自的分工,角色的工作量包含哪些活动以及如何将角色所完成的活动与其他角色的活动对接。

综合现有文献中服务供应链的模型,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为从客户到上游供应商的四级链型结构,各角色中的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协同合作,力求达到整条供应链上的总成本最小。其中,各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产品。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完成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需求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能力管理等流程中的活动,并且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与传递。

2.服务供应链模型在传统电信业中的应用

在传统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中,最终客户是存在通信需求的所有客户,但是电信服务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服务,电信服务的使用规模大小决定了提供电信服务的成本不同、方式不同,质量也不同。在传统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中,最终客户分为个人客户和组织客户。

电信服务是基于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网络的,因此需要网络运营商来管理这样的网络,以保证服务源源不断的提供。服务从基础通信网络中被“制造”出来之后,需要让客户享受到这样的服务。电信运营商将“制造”出来的原始服务“加工”成业务并出售给客户。终端制造商提供客户满意的终端以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电信服务。电信运营商承担着整合服务提供商的核心角色。

以上角色离客户较近,可以说是处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下游,其总体任务就是将电信服务提供给客户;上游的角色则供应质量可靠的电信服务,其关键作用是供应建设和维护通信网络的必备资源。对应于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系统集成需求这些资源,产生了网络设备供应商、支撑系统/技术平台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多媒体通信服务除了需要完整的基础通信网络的支持外,还需要文字、图片、应用等数字内容的供应。对应于数字内容、专业应用和服务集成的需求,也就产生了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CP)、专业应用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SP)。

服务供应链模型的内涵说明了各角色为达到以最低的供应链总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而必须完成的所有流程活动,包括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需求管理、能力管理、现金流管理、服务传递管理以及信息流管理。

(1)信息流:信息贯穿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所有活动中,保障客户需求信息、资金信息、服务质量信息等各种信息准确高效的流通是服务供应链中所有角色的义务。传统电信业时代,由于电信运营商在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大量的信息在此处汇集,导致信息流通容易出现瓶颈,信息流的管理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信息流作为降低整个服务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关键,并没有发挥很好的用处。

(2)需求管理:对需求的准确预测和获知并将其变化迅速传导至服务供应链中的其它各角色仍然是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需求管理的关键活动。传统电信业时代,直接面向客户的是电信运营商和渠道商,电信运营商凭借良好的服务供应链核心地位和实力掌握着绝大部分的客户需求信息。电信运营商根据所掌握的客户需求信息调整业务,并以合同的方式将业务调整所导致的业务支撑平台变化信息告知上游服务供应商。需求变化带来的服务供应链调整的起点几乎完全由电信运营商控制。

(3)能力管理: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减小服务供应链总成本的关键,需要在减少不必要能力储备的同时不延误前端业务的提供。能力管理流程的参与主体仍然是电信运营商,主要的活动就是预测业务量等指标进行网络规划,采购合适的网络设备以备建设。电信运营商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已经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网络规划方法体系,在能力管理方面管理得比较成功。

(4)客户关系管理:主要发生在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下游阶段,上游阶段虽然也存在着客户关系管理的问题,但是上游企业由于面对的客户数量十分有限,参与客户关系管理的活动较少,因此将客户关系管理的流程限定在电信运营商、渠道商和客户之间。

(5)供应商关系管理:发生在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上游阶段,其关键活动在于供应商的选择和一种伙伴关系的维持。供应商的选择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判标准,而伙伴关系的维持则需要长期不断的努力,通过一次次亲密的合作建立长期互信关系。电信运营商面对的供应商较多,选择面较广,因此在选择供应商合作时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

(6)服务传递管理:服务从被提供出来到整合最后提供给客户的过程中,对其质量、传递效率和客户反馈的综合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的主体同样是电信运营商,服务水平协议(SLA)主要由其主导拟定。

(7)现金流管理:主要活动包括保证资金的正常流通,最小化资金流通的成本,避免服务的传递、质量保证等环节因为资金的缺乏而受到影响。传统电信业时代的现金流管理还未被充分意识到,几乎没有专门针对现金流的管理。

三、电信业产业融合趋势分析

本文认为周振华(2003)提出的产业边界理论能比较明确地解释产业融合发生的机制,并基于该理论回顾了电信产业融合的历史,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六阶段产业融合演变过程。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电信业目前总体上正处于三网融合起步的阶段,电信业与终端、设备制造业的融合已经开始,而数字信息通信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也正在深入。具体到产业边界的四个层面,电信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和市场融合。

第一阶段,电信业与邮政业的部分融合。电信与邮政被很自然地划分成两个不同的产业,因为电信业务被认为是基于电子化、以提供语音通信为目的的,而邮政业务一般是实体的,主要提供文字信息的交流。二者在企业形态、信息传递手段、服务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电信业的技术革新,传真出现了,使用电子手段传输文字信息成为可能,在电信业的网络平台上也可以进行文字通信。可以说,是这些新兴电信技术的融合开启了电信业和邮政业的融合。而且,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等方式互发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基本满足了人们对邮件通信的需求。这就使得原本关系甚远的两个行业处于相互竞争的关系,电信业和邮政业在业务、市场等层次上进一步融合。但是,由于邮政业务的实体性(如包裹传递)和电信业务的虚拟性(如数字通信),这两个产业只能是某些层次上的融合,比如在运作层次上就无法深入融合,因而第一阶段只能是“电信业与邮政业的部分融合”。

第二阶段,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这里的传媒指的是广义上的传媒,但是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不包括广播电视等产业,而泛指出版、音乐、互联网媒体等产业。电信业的诞生起源于人们相互之间通过语音的方式交换信息的需求(双向通信),而传媒业则是为了让人们接收到更多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单向通信),因此,无论是从产品属性还是社会价值看,这两个产业都被很自然的分离开。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分组通信在通信网络中的大规模应用,通信网络呈现出IP化趋势,数字通信越来越普及。随着技术的融合使得服务的提供变得可能,用户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数字内容通信方面的需求,整个数字内容产业慢慢形成规模。在利益的驱动下,电信运营商和传媒企业都会逐渐投入更多的资源到数字内容产业,并通过合作赚取利润。具体的,电信运营商通过建立增值业务平台为数字内容的传输、收费和保障提供技术条件,而传媒企业通过整个平台数字化后的内容,然后双方再根据合约按规定比例分享利润。

第三阶段,电信业与终端、设备制造业融合。传统意义上,设备制造商、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都分别处于电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有各自的分工。这三者分工明确,各自提供的服务存在很大的差别。然而,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和3G网络的普及正在改变这一历史分工。开源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软件开发者都能分享自己开发的小型应用,而3G网络的普及使得这些应用软件能以更快的速度传输,从而使得大范围的分享变得可能。伴随着这种基础技术融合的是3G背景下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传统的语音通信和文字通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需求,各种形式的多媒体通信逐步取代传统的通信方式。这也使得电信业所提供的业务属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信服务不再是只有电信运营商能够主导提供的通信服务,而变成了各方都有能力参与的信息服务。这种转变标志着业务融合的开始。

第四阶段,移动网与固定网的融合。在我国,由于政府对于运营商不能兼营固话网与移动网的管制,移动网与固定网一直处于分立的状态。按照产业分类所遵循的“同质性”原则,即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生产,诸多产品与诸多产业处于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中,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产业,因为这两个产业提供的业务在形式有很大不同,产业内的企业相互之间也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实际上,这两个产业在技术上基本不存在互通的障碍,业务的基本属性也是一致的。二者在运作边界上只需调整就可融合,只是因为政府管制才使得两个产业的市场独立开来。由于移动通信对固定通信的替代作用,以及3G的普及,2008年5月我国开始并逐渐完成电信重组,形成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商。

第五阶段,电信、大传媒和IT三大产业的融合。不同于第二阶段的传媒业,这里的大传媒不仅包括出版、音乐发行、电影等传统媒体和娱乐业,还包括广播电视等公共属性比较明显的产业,因而这一阶段产业之间融合的范围更加广泛。IT产业同样指的是广义的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企业,甚至家电业,因为这一阶段的融合是在“三网融合”的基础上发生的。

第六阶段,数字信息通信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即信息产业开始向其它产业渗透,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信息产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产业,自然与其它实体产业是相互分立的。然而,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并非不存在融合的基础。任何产业的生产、销售过程不可能脱离信息而存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将有能力认识这类信息的流通规律,科学的管理这些庞杂信息的流通,进而针对信息流通的环节提供整合的信息服务以加快生产、销售信息规范地流通,从而影响这些产业的运作方式,并创造价值。这个目的应该是数字信息通信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的驱动力所在。

现阶段,信息产业还只能为非信息产业提供信息传输、利用等环节的信息服务,但这就已经为这些产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增长。随着未来4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商务智能等一系列新兴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技术边界将会随之打破,进而带来业务、运作和市场等层次上边界的打破。可以想象,这一阶段的业务无论是为了满足用户支付需求的移动支付业务,还是为了满足用户管控家电需求的智能家居业务,都将具有信息解决方案的根本属性,无论是面向个人的综合信息服务,还是面向组织的行业解决方案。

四、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

结合产业融合趋势的分析,本文得出如图3所示的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沿着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和广电运营商提供综合服务为链条,分别有专业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终端设备提供商-电信运营商-客户,电影发行商、视频网站-视频资源供应商、电视终端制造商-广电运营商-客户,终端设备提供商-客户这三条线型供应链。对银行、渠道商、专业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而言,以上三条供应链都有它们的参与,因此结构图中与之连接的上游角色用一个涵盖电信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和广电运营商的大圆形来表示。图3中三大主体向客户提供的IS是Integrated Service的简写,即整合服务,强调最终客户接收到的服务是由各种细小服务模块组合而成的整合信息服务。

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的核心宗旨是以最小的服务供应链总成本满足客户的综合信息需求。追求最小的供应链总成本的主要途径是高效整合结构中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管理和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六大流程。

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指运用各种技术为组织客户提供面向特定管理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的一些咨询性质的商业机构。广电运营商是以改造后的有线电视数字网络为运营基础的、面向客户提供电视直播、视频、通信、互联网接入、软件应用等服务的整合服务提供商。和在电信运营商的供应链支链中所承担的功能一样,系统集成商也起到保证广电运营商的运营网络稳定运行的作用。视频资源供应商对广电运营商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保证广电运营商视频资源持续供应的功能。相对电信运营商和终端设备提供商,广电运营商的最大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内容资源,特别是视频资源,因而其整合服务中最重要的也是视频信息提供和视频通信等视频相关服务。电视终端制造商泛指一类企业,如电视生产商、机顶盒生产商、天线等辅助设备生产商,其功能是为客户在家庭环境中接受广电运营商或电信运营商所提供的整合服务创造硬件条件。

新型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角色协同方面,新的服务供应网中所有的角色以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和终端设备提供商为核心协同完成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管理和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这六大流程的整合。六大流程的具体活动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各活动实现的方式、参与的主体以及主体之间协同的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来说,更多新的技术被应用到活动的完成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效率,如KM系统、分布式数据库、商业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角色之间知识的共享和获取更为容易;参与流程管理的主体更加多样化,传统电信运营业由整合服务提供商所主导的流程管理在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协同意识的增强等因素的驱动下吸引了更多角色的参与。

该模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新型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呈现出网状特征。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运营业角色增加了很多,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直接面向客户提供电信服务的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电信运营商一家,承担着传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功能的增加了广电运营商、终端设备提供商。

(2)新型电信业服务供应链中客户接收到的是整合服务。整合服务虽然也由各种细小服务模块组成,但这些细小服务模块内容更多、覆盖面更广、形式也更多样。此外,整合服务还具有更高的客户化属性,客户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整合服务。

(3)新型电信业服务供应链中的角色协同更加紧密。相对于传统电信业,角色之间协同完成六大流程的方式更加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更加成熟,对供需的战略匹配更加精确,对需求的把握更加准确、相应更加及时,更能有效管理客户及供应商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利益分配也更加清晰,服务的质量有了更加稳定的保障。总之,各角色之间的合作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整合六大流程的效率更高、总成本更低。

总结

本文结合电信业产业融合的趋势,基于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提出了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表示新的产业环境下,参与电信运营服务企业的角色,也能表示各企业如何分工协作以最小的总成本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本文所构建的服务供应链模型是基于理论的概括,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同时,模型中涉及到的很多具体问题,如电信运营商在供应链中的重新定位、广电运营商的介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丽文.服务运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吴先明,杜丽虹.运营战略、服务供应链与供应链整合[J].珞珈管理评论,2010,(1).

[3]吴京渝.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转型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4]程建刚,李从东.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8,(9):101-102.

[5]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C]//2006-

2007年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9.

[6]Dirk de Waart, Steve Kremper.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4(1): 28-36.

[7]Lisa M.Ellram,Wendy L.Tate,Corey Billington.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40(4).Fall 2004:17-33.

[8]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2):100-106.

[9]Jack S.Cook,Kathy DeBree,Amie Feroleto.From Raw Materials to Customer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66(4). Autumn 2001:14-21.

[10]Richard Metters,Kathryn King-metters,Madeleine Pullman著.服务运营管理[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于亢亢.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与构建[J].现代商业,2007,(21).

[12]苟娟琼,李学伟,王家琦.面向服务的供应链动态整合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9,(2):107-114.

[1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1):78-81.

[14]Rainer Andergassen, Franco Nardini, Massimo Ricottilli. Innovation Waves,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d Technolo-

gical Convergence.2003.

[15]Bradley, Gunilla.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ociety:

how people will live and work in the new millennium,2000,(7).

[16]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24-27.

[17]董爽,梁雄健.产业融合趋势下电信运营商的策略思考[J].移动通信,2006,(12):17-19.

[18]曾勇,忻展红,黄建华.产业融合下的电信企业四次转型成长[J].当代通信,2006,(13):50-52.

[19]周振华.产业融合: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J].产业经济研究,2003,(1):1-10.

电信服务业篇9

陈肇雄指出,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大举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工作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电信普遍服务相关工作。

陈肇雄强调,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要落实“中央资金引导、地方协调支持、企业为主推进”的要求,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形成多方协同、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农村宽带建设的工作格局。要坚持公平竞争、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电信普遍服务实施企业,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广电企业和民间资本公平参与竞争,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陈肇雄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要切实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行业管理职责,严格规范招标投标、验收考核、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的工作程序,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早日实现我国城乡宽带全覆盖的目标。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就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宣贯,湖北、宁夏通信管理局代表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会议还就如何实施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作进行了讨论。

电信服务业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客户;服务;9559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用电量也与日俱增,供电企业与电力客户交往日益密切。一般供电企业少则管理15万户,多则能达到30万户,为客户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故障维修、现场抄表、录入核算、电费回收。在这四项任务中,每项都是费时费力。由于我们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员有限,而且抄核收这三项工作是在短时间内(3-5天)内集中完成的,难免出现差错和服务不到位而引起客户的不满。而且还还很难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为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树立供电企业“大营销、大服务”的工作意识,要尽快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畅通工作流程,缩短内转时间,完善供电营业服务、建立快速反应的客户服务体系。对于客户的现场抄表、电费回收等环节,越来越成为我们的管理瓶颈,无形中制约了我们服务水平的提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让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变的简单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传统的工作方式,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变烦为简的可能。下面简单从五个方面来说说。

一、实现95598客户服务系统深化

客户服务系统在解决故障报修、电话咨询、用电查询等方面确实给老百姓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以上服务要求,有些用户提出电话业扩报装、电话缴费、短信查询、网上营业厅等诸多功能。

客户服务系统功能要更多更全面,要成为电力系统对内对外的中心。

客户服务中心应该知道所有关于已经发生或者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是真正的“信息”中心,客户来电询问任何事情,原则上坐席人员就能直接给客户满意的答复,因为这里是“信息”中心,他这里的信息就是最新的最全面的,不能给客户回答:“您稍等,我等会回复你!”,即使你很及时的回复了客户,作为客户也不一定就很满意,因为这回复并没有直接回答更好。

如何使客服中心变为信息中心,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信息汇总的机制。客户要获取的信息主要是客户电量、电费和停送电信息。停送电信息比较复杂,分为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抢修停电。计划停电的信息容易汇总,故障抢修停电的信息不容易汇总上来。因为管辖面积大,台区维修停电相对频繁,当然可以要求维修人员打电话通知客户中心,假若停电这个台区没有一个客户拨打95598问关于停电的事,那么维修人员就觉得这个电话打的有些多余,而且也会占用坐席人员的时间。

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维修人员配备PDA,无论到哪里进行维修,都需要打开PDA输入: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开始时间和预计完成时间。该PDA具有GPS和GPRS功能,输入完毕后,PDA自动上报信息到客户服务中心,坐席人员在需要时就能查询到这些信息。

二、实现大客户抄表、核算、收费自动化(95598实时监控负控终端,及时催缴预付电费)

对于用电量比较大的客户,投入资金实现负控。以为这部分客户不是很多,并不需要投入太大资金。实现抄表、核算、收费日常化,不再确定固定核算日和收费日。选择成熟的软件和负控厂家。实现收费和负控装置联动。

收费工作在营业大厅进行,每天都可以进行收费,收费信息保存在营销MIS中,负控中心根据每小时抄回来的电表度示自动核算电费,并对于营销MIS中的收费信息判断该户是否欠费。并能按余额比例提前发送现场报警和催缴短信。若客户欠费能自动或者手动进行停电处理。

三、实现居民用电抄表智能化(95598监督抄表轨迹)

对于广大的居民,抄表问题一直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能够实现集中抄表当然是最理想的了,但是因为户数比较多,投入资金很是巨大。对于资金充裕的供电企业,可以采用集中抄表,对于不想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可以采用PDA实现移动抄表。

抄表员手持PDA作为抄表器使用,该手机具备手机的GPRS功能和GPS卫星定位功能。当抄表员进行抄表时,手机屏幕上会自动弹出当前位置的客户,录入完毕后直接上报中心,中心可进行电费核算。并能准确记录抄表员的行进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