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十篇

时间:2023-03-16 17:08:39

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篇1

一、带有人文性质的研究和创作是否属于“科学”。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关键是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以西方一些人的标准,一个学科只有达到了对象的可重复性、描述的客观化、形式化和定量化、知识的可积累性等一些自然科学的特征,才属于科学。这种狭隘观点目前仅承认现代的经济学、社会学等少数社会学科是科学,而把政治学、史学、法学、文学、艺术、教育、新闻乃至哲学等统统排除在外(当然,这也与有些社会学科的工作和发展水平尚不到位有关),或宁肯叫“人文学科”,也不叫“科学”。这种观点影响了不少人,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界有一定市场。

按照另一种,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科学的实质在于“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马克思),在于通过“实事求是”(罗素)的研究去追求真理,凡符合这一实质的研究活动及其成果,就属于科学范畴。因此,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也应该是科学,不应因为有某些形式上或程度上的差别,就否定其科学的实质。邓小平同志说“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无疑体现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

二、在学理上,“科学”与“人文”两个范畴是有区别的。

科学,是以强调事实、理性、描述性知识和真实性、真理为主旨的规范体系。科学仅以符合事实及其客观规律为根据,而较排斥人的主观意向、价值取向、意识形态,虽然在总体上,科学与人类的价值追求正相关(对人类有益);但在具体研究过程和具体观点上,则要求必须不带任何主观倾向,首先要如实地反映客观。科学的直接成果只给人提供可能的选择空间,并不直接规定或代表人的价值选择,自然科学最能体现这种特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活动可以没有价值导向、人文负载。事实上,科学总是要走向人文价值的,而技术本身就已经是科学向人文转化的一个阶段了。科学愈是走向发展和应用,就愈是离不开人文导向,这一点正是当今时代的一大特征。至于如何对待科学技术的问题(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则显然属于社会人文领域,而不是自然科学问题。

“人文”这个概念,有“人的(人本的、人道的等)+文化、文明的”意思。其特点恰恰在于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人的需求和保障、人的情感和意志等价值性内容,即“人文精神”。“人文”的核心是价值,对于阶级、国家和社会利益集团来说,它们的人文倾向、价值观念体系如何,则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人文精神”的特点在于是从一定人的立场出发,一切为了现实的、具体的人。因此,它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不同于科学:反对“价值中立”,要求始终体现和维护人的价值权利、价值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停留于冷冰冰的事实描述,更不能容忍依据事实和理性而得出不利于人的结果。政治、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宗教等最能代表这种特点。当然,“人文精神”说到底也有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之分。完全排斥科学的“人文精神”,往往是野蛮落后的。

因此严格说来,“科学”与“人文”的区别并不在于对象,不在于对象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不在于对象中是否包括人(科学也是人在活动)等等,而在于研究的方式、性质和直接的目的。因此,我认为,不宜以“科学”和“人文”作为外在的标准,去机械地划分学科类型,而应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一切思想和知识的内在要求,并用它们来反映各门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程度,即:一切科学都应该严格遵守科学原则,贯彻人文精神。

在历史上,曾有人(如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等)主张全部科学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有人(极端的科学主义者和极端的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把“人文”与“科学”联在一起,犹如“方的圆”和“黑的白”一样,是不成立的。从哲学上看,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极端之间,有共同的毛病,就是未能全面地理解和把握真理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两个提法,我认为名词之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涵义:

①关于人文和社会领域(以它们为对象)的研究,应该和能够成为科学,应该使它们具有与自然科学同样的科学本质和功能。

②以人和社会为对象的学科,不能仅仅以科学性的描述为满足,更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并向一切科学技术领域普及这样的功能。这一点,正是当前国际性人文学术思潮所强调的重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就有了双重的身份和意义:一方面,它是科学,具有科学的本质和功能(经济学、史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在这方面更突出)。在关于社会和人的问题上,自然科学不可能代替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价值观体系,有比自然科学更突出的人文性质和功能(伦理学、美学、政治学、法学、文学、艺术、宗教、教育学等更明显)。哲学既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也不属于纯粹的自然科学,而是具有两方面的综合功能(把哲学列入人文科学,仅仅是对哲学精神的一种理解)。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的涵盖面更广、功能更多、意义更深远。因此,从人类社会全面的、长远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无疑应该更重视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更依靠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四、承认人文学科是科学,是就这些学科领域的总体和实质而言,不等于认为在这些领域中的任何一种观点、学说体系都一定是科学的。就像并非每个物理学家的观点在物理学上都能成立一样。“学科”与“学说”之间,不能简单等同,这一点有普遍意义。但我们以往似乎不够注意。

同时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代表了人类已取得的最高成就,至今仍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学说体系。这一点已经并将继续得到历史和实践的证明。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学习、贯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用以来指导和推动我国的各项事业。

五、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必须承认: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我国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不是非科学,因此要充分理解和高度重视它们的这一社会地位。如果说,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物质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在于它如今已经成为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软件要素”,那么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则是整个社会的“软件要素”,是生产力中的“软件的软件”(掌握科学技术应用的程序)。当我们考虑社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决不能忘记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否则,其科学观将是不完整、不充分的。

人文社会科学篇2

关键词:社会科学 人文学科 关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与分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两者甚至在内涵上有时很难加以区分,所以内涵上有所重叠,交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狭义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辞海》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尽管在西方翻译中没有区别,但在汉语言中,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形成时间不同

社会科学是在18-19世纪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结果,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在社会革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解释,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直接促使人们对社会的研究采取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引起社会科学的产生。而人文学科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就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指向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很难与社会科学加以严格区分。

2.研究对象不同

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严格区分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现象哪些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样:“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别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一区分的根源)。”这说明社会性和人性是很难截然区分的,所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难以得到严格的区分。对于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哪些属于社会科学,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条目中列举了八个学科,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十一个学科,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五种属于社会科学,后六种属于人文科学。

3.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社会时间和现象来求证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而人文科学不同,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因此侧重于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所以,两者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展开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社会现象又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使部分人文科学初步从解释和说明发展成为以实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科学。

总之,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涵进行厘清,进而对其作用加以明确,进而能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指明道路。

人文社会科学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汕头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广东省汕头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225

国内刊号:44-1058/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4917

国内刊号:11-5117/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篇5

关键词: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4-0201-02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学术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传统的医学教育中体现为过分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以及医学科学理性的培养,忽视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把医学生设置为对象化的客体,从而剥夺了其主体性。实现人文精神的归复无疑成为传统医学教育改革无法避开的话题,而在医学院校中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复归无疑起到关键的作用;本人就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中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国民素质教育的重任

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中心,大学教育不仅仅传授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需要传播科学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社会对于大学的需求,除了经济的市场的需求外,还有更加广泛的文化精神需求、价值需求和理想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妄的消费时尚、急功近利的经济行为、喧嚣躁动的物质欲望破坏了大学校园内纯洁的求知氛围,更使年轻学子们无暇静心阅读理解人类那些古老的智慧与思想。在此情形下,大学应以自己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文化品格对其加以引导提升,从而使大学所担负的传播科学文化、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更具有一种特殊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高等学校要发挥自身的精神文化功能,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赋予大学教育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蕴涵。从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人文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来看,一般都不会任由市场原则与赢利原则的自发力量来左右人文科学教育事业。这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总是会与市场、与社会物质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与独立性,否则,将会对人文科学教育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研究给予专门的扶持与保护,可以说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医学教育应该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两个不可偏废的方面,医学教育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一个理想引导。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目的不是将来从事专业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也不是为了用掌握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与工具,而是通过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健全的个性,通过人文素养的内化过程,学会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关爱与宽容,学会从一个更富有人性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医学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今后的人生奠定一个厚实的文化精神底蕴,在未来的人生实践中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人生境界。医学生接受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对生命及其人的存在的根本态度,是“以人为本”的人文宗旨的彰显。医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焦点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以促使医生个体理性与价值的和谐统一,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彰显医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1]的意义,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医生个体的“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积极扬弃,这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实现医生个体的本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据研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学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单一,人文学科建设滞后,学科力量单薄,导致“医学生毕业后有良好的医学技能基础,却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底蕴,反映在临床上即面对病人时,习惯单纯用生物医学的眼光和思维模式去审视疾病,对病人冷漠,对复杂状况无法应对,甚至出现医学生进入临床“变坏” 的现象,医患之间不信任情绪加深” [2]。因此,一个出色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素养,这种全面素质的培养呼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正如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佩雷格里诺所说:“医学的人文学科教育,不仅仅只是教授一种绅士的品质,也不是为了显示医生的教养,而是临床医生在制定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一样。”

三、国内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科学教育

基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对于医疗从业者的重要性,国外医学院校都很重视在医学教育中开展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通过开设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搭建医学人文素养实践平台等途径,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推进人文教育改革,强化了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到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并得到了联邦基金支持。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则直接体现了美国医学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复兴,“生命伦理学是当代美国医学人文思想的主要实践载体之一,它承袭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即对人的尊重、对人类价值的关爱。这种直面问题的学科态度,解决问题时的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融合,俨然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 [3]。

近些年来,西方多个国家的医学院逐渐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人文社会学科优势为依托、围绕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人文学科群,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宗教、人类学、伦理学以及法律等人文课程,作为必修及选修课贯穿于临床前期及临床实践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美国的SanJuan Bauti sta医学院,通过教育改革把人文课程设置为一项长达四年的基础学科,课程设置中包括一系列与医学道德、公众健康、合法行医和医学历史等相关的内容,通过课堂传授、小组讨论、互动的讲座、案例分析、习作能力训练、阅读思考文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大陆教育界围绕人文医学展开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各医学院校也陆续兴起。来自医学史、自然辩证法、医学伦理学以及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研究人员,在承担传统医学人文学科的教学研究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新兴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1990年代后,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建设医学人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必要性,各地分别召开过医学人文的学术研讨会,相关杂志也有呼吁和讨论医学人文的文章,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也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的问题,研究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机构有了一定发展。这些举措表明国内对医学人文教育的建设有了一定共识。

2008年,我国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标准中明确规定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还要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还专门注释: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完全认同人文科学应该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目标设定上,没有明确将人文素质列入其中;在教学体系设置上,相关学科分散在医学之外,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医学-人文学科体系、教材和课程设置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课程教学和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环境和架构;在教学评价体系中,缺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指标。

四、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定位

医学院校应该把培养既有医学等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人文科学素养的全面人才作为追求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理解大学教育理念,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渗透到学校所有专业和学科的教学之中,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过程中的互渗互补。毋庸讳言,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过分倚重医学类学科、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非常明显。由于种种原因,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存空间日渐闭塞,其存在合理性似乎已成为一个问题。时代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大学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院校更加需要人文社会科学。但是,医学院校中人文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可竟其成,需要全校广大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本人认为探索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当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识性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艺、艺术、政治、经济方面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常识性基础;二是为医学生提供理解医学的复杂性和洞察病人个人体验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养成。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史怀哲医生所说的那样:“一位伟大的医生一定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不仅以他高超的技艺和人格力量在救助病人于困厄,同时他也在职业生涯中吸取着、享受着无穷的快乐和幸福”。

参考文献:

[1]戈文鲁. 论医学领域中重塑人文精神的意义―――基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维度[J].医学与哲学,2010,(6):22.

人文社会科学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赵冰 (5)

本刊入选CSSCI来源期刊聂平 (4)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聂平 (18)

《〈文心雕龙〉研究史论》出版张勇 (34)

音乐学院施咏名列我国艺术学科高被引作者前十位刘曼玉 (89)

观念变革:从教师素质观到教师质量观金维才 (9)

教师行动研究的专业伦理及其建构阮成武 (13)

教师专业标准:理念、构成与建设段兆兵 王守恒 (19)

教师课堂评价言语行为的语用原则陆昌萍 (24)

女性参与权色交易的社会原因傅新球 (29)

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刘颖 (35)

城市女性养老的资源及策略选择吴翠萍 (40)

清末新小说中的女子舍“身”救国现象郑丽丽 郭继宁 (45)

考虑广告影响需求情况下的供应链契约协调张廷龙 (51)

人性的结构与激励机制设计:基于管理的视角吴秀莲 (58)

我国驰名商标认定与保护模式比较研究周俊强 (64)

《刑法修正案(七)》的得与失付晓雅 (68)

转型中的近代江南农家经济结构——以江苏省无锡县为中心汪效驷 (73)

张元济与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组织文化陶海洋 (79)

宋朝士大夫“以法治国”观论析田志光 (84)

宋代豪横的危害以及惩治李永卉 (90)

道学与王阳明诗歌的心路历程武道房 (95)

寻找“精神家园”:欧阳修“颍州情结”探论阮娟 (105)

《降魔变文》校注商补俞晓红 詹绪左 (111)

《樊南文集补编》所收《修华岳庙记》应为北魏文丁志军 (118)

社会学方法论在我国艺术设计批评中的应用杜军虎 (121)

论“五四”后的社会改造思潮王先俊 (125)

科学发展观与政治合法性多元基础之构建孙勇 刘庆丰 (133)

政党价值观与政党其它要素的辩证关系石国亮 (139)

我校文理科学报双双入选“中文核心期刊” (138)

《宋代法制文明研究》出版张翅 (168)

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批准立项柯言 (188)

8项课题获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资助柯言 (200)

经济学的本质、价值取向与分析范式伍旭中 (144)

WTO框架下贸易与竞争政策议题的提出与前景吴方 (149)

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及其演变杨善解 (154)

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接受研究刘桂荣 (160)

我国教育仲裁制度的重构与完善陆在春 (164)

法美两国抽象性违宪审查效力的比较分析李晓新 (169)

从遮蔽走向开放的叙事选择——从汶川大地震看媒体叙事的进步丁伯林 (173)

论施蛰存的小说理论与批评黄静 (177)

“诗是跟着时代又领着时代的”——朱自清新诗创作理论探析方大卫 (184)

寒山的论诗诗张勇 (189)

宋代大曲考王安潮 (195)

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徐彬 (201)

元代徽州的宗族建设陈瑞 (206)

元末明初新安理学家汪克宽康健 周洁 (210)

江南市镇早期工业化中工业行业与职业团体之发展余同元 (214)

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地理学汉文西书的天主教化倾向梅晓娟 周晓光 (220)

在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中的作用沈喜彭 (226)

回归经典教育 倡导人文教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课程教学笔谈 (231)

认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键环节吴丽兵 汪俊 (240)

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李金仙 (244)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石情泉 (249)

由治党及治国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显著特点石国亮 (259)

论财政法的民主原则王源扩 (264)

民族地区刑事审判中的少数民族权益保障赵小锁 (273)

隐性中央银行:甲午战争前后的外商银行戴建兵 (277)

后福特制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演变刘刚 (286)

我校荣获安徽省社会科学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30项聂平 (285)

本刊历史地理类文章2006年转载量排名提升聂平 (297)

《中国哲学智慧问题研究》出版班社 (333)

《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出版班社 (339)

《中国诗文理论探微》出版班社 (368)

《唐传奇叙事》出版文美 (372)

清初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实学的学风张晋藩 (292)

十六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倾向——重读《晋书·载记》瞿林东 (298)

唐代寡居妇女的生活世界张国刚 (307)

崔与之著述版本源流及其价值张其凡 孙志章 (325)

家庭支持网与农村空巢家庭养老问题张大勇 于占杰 (334)

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皖北地区为中心梁家贵 (340)

港澳地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陈友冰 (345)

潘重规年表祖保泉 (354)

英汉成语的语义特征分析衡孝军 (357)

志贺直哉《学徒的菩萨》的叙事分析孙立春 (361)

高师作曲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张建华 (365)

高等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义 喻娜 (369)

庆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 (F0002)

庆祝《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创刊50周年刊庆寄语王世华 (F0003)

中共“”前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王先俊 (373)

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胡安全 (380)

本刊再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聂平 (386)

知识产权法学与民法学郑成思 (387)

模式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动力来源程乃胜 (397)

人权视野下的私人财产权宪法保障马凌云 (402)

文学史体系的三元结构与多维形态陈文忠 (406)

中国罕见的悲剧型态和悲剧概念《二十四诗品·悲慨》新探张国庆 (417)

西方古代生活观的三大范式——生活诗学基础研究张公善 (423)

《当代教师文化使命》出版金国 (428)

桑建国中国画作品获全国金奖文美 (445)

《明日之后》中译本出版文美 (473)

投稿须知 (F0004)

海勒笔下的女性褚蓓娟 (429)

库弗小说中现实与虚幻的并列汪小玲 汪玉枝 (433)

雅典城市与古希腊文化——《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研究》序王敦书 (438)

殖民地时期墨西哥大庄园和印第安村社的关系王文仙 (440)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缘起——以少数民族的遭遇和抗争为中心的考察韩家炳 (446)

徽州文化研究的新视角——《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序栾成显 (451)

明清徽商与茶叶市场秦宗财 王艳红 (453)

中国近代史研究

清末新政启动前慈禧心态的变化黎俊祥 (459)

现代传播学视野下的五四期刊专号周爱武 (464)

《洗冤集录》词语札记曹小云 (469)

《论语》中的介词“於”黄婉梅 (474)

“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卢英顺 (478)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约因素及保障机制谢慧明 夏富生 王武 李月雅 (484)

香港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何小刚 王旗 (488)

《传奇》中的服饰服饰中的传奇——张爱玲《传奇》中的服饰描写范昕 (492)

史学——我们的一个精神家园瞿林东 (497)

胡适与梁启超的白话文学因缘夏晓虹 (504)

潘岳人品论潘啸龙 朱瑛 (509)

西汉《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之比较研究叶文举 (517)

从《碧岩录》看文字禅的悟道实质谢琰 (523)

叶斯泊森语言观评析施兵 (528)

俄狄普斯之旅——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裘德的悲剧宋雪 谢劲秋 (532)

马克思的经济表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立于洪波 (537)

新型工业化模式经济增长探析马骥 (542)

的儒家文化情结朱人求 (548)

化宗教文化为人文文化——孔子“鬼神”观探微郭淑新 余亚斐 (554)

《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尉利工 (559)

《护生画集》中的儒家生态智慧王振钰 (564)

朱元璋研究的推陈出新——评《洪武大帝朱元璋传》余同元 黄康健 (569)

芜湖米市的兴起及其与李鸿章的关系陈敬宇 郭洪业 (575)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刑罚思想的对抗张翅 宋玲 (579)

关于校本教研的笔谈 (583)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和教师话语抽样研究裴学梅 李敏 (591)

小学生汉字学习中的动态呈现优势探悉郑碧波 田学红 (596)

论英国文学教学中的文化传递蔡玉辉 (601)

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房列曙 (605)

新民主主义时期新闻管理思想及其贡献刘江船 李兆凯 (609)

人文社会科学篇7

2.原型·典型·兴象——论屈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的意义朱华阳,ZHUHua-yang

3.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综述刘晓慧,LIUXiao-hui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策略探析段跃芳,孙永平,DUANYue-fang,SUNYong-ping

5.基层政府在村民选举中的舆论调控和引导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骆正林,LUOZheng-Lin

6.财政视域下的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探析刘天旭,刘莎,LIUTian-xu,LIUSha

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与思考——以湖北省宜都市为例彭娟,皮海峰,PENGJuan,PIHai-feng

8.对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新反思连珩,杨云飞,LIANHeng,YANGYun-fei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归属刘俊杰,LIUJun-jie

10.简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纪律观刘木球,LIUMu-qiu

11.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社会控制系统探析赵桅,ZHAOWei

12.清初才女诗歌及其"文人化"倾向李彩霞,LICai-xia

13.从王采薇、黄仲则之诗看"盛世"闺阁、寒士的心境同构伏涛,FUTao

14.以易传之事,为绝妙之词——论白居易叙事诗的审美特征高林清,GAOLin-qing

15.试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独特价值李文斌,张晓燕,LIWen-bin,ZHANGXiao-yan

16.在中国信仰——对张承志回民题材小说创作的反思杨建军,YANGJian-jun

17.社会资本与鄂西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何伟军,余维,HEWei-jun,YUWei

18.基于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宜昌县域经济实力评价明,ZHUDe-ming

19.试论我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发展历史及现状田烨,TIANYe

20.城乡"同票同权"的理性解读及其实现路径曾鹏,ZENGPeng

21.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董坤,DONGKun

22.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边界探析周围,ZHOUWei

23.明清山西公共祭祀活动的社会考察段建宏,DUANJian-hong

24.晚清"商战"思潮的兴起及其社会效应刍议董辉,王菠,DONGHui,WANGBo

25.厄普代克《兔子,跑吧》中的视觉语言艺术王秀银,符贞,WANGXiu-ying,FUZhen

26.脚本的转喻性识解差异与误解刘云飞,LIUYun-fei

27.古今文学关系研究的新开拓——读朱华阳的《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陈国恩,CHENGuo-en

1.口述历史:湖北清江放排的信仰文化向丽,XIANGLi

2.湖北宜都杨守敬书何远庆墓志铭考,张首才,LIUZhi-jun,ZHANGShou-cai

3.金沙江中游流域旅游业-移民-环境协同发展规划研究马仁锋,唐娇,张猛,王筱春,MARen-feng,TANGJiao,ZHANGMeng,WANGXiao-chun

4.民间组织与中国共产党社会资源的开发蒯正明,杨新宇,KUAIZheng-ming,YANGXin-yu

5.英美文官政治地位比较:政治中立下的政治参与王海峰,WANGHai-feng

6.宗教在美国社会整合运行中之角色和功能分析姚建军,YAOJian-jun

7.完善西部地区公共危机管理对策研究杜孝珍,李胜昊,DUXiao-zhen,LISheng-hao

8.《论语》误读辨正举隅李友益,杨子红,LIYou-yi,YANGZi-hong

9.元好问《中州集》的文学史意义王辉斌,WANGHui-bin

10.四库本《青山续集》前两卷作品归属考辨罗凌,LUOLing

11.理想人格建构的心路历程——论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价值追求刘月新,邹君,LIUYue-xin,ZOUJun

12.在历史的边缘守望生命——论葛水平的散文集《心灵的行走》张慧敏,ZHANGHui-min

13."当然"的表义功用芜崧,WUSong

14.黎氏"句本位"语法体系是经典教学语法黄婉梅,HUANGWan-mei

15.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蓝潮永,LANChao-Yong

1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失业问题的治理及其成效——以北京失业工人治理为例刘荣臻,LIURong-zhen

17.异域的路径与选择:性骚扰案件中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介评骆东平,LUODong-ping

18.试论莱布尼茨的自然法体系娄爱华,LOUAi-hua

19.傅玄思想评议柳春新,LIUChun-xin

20.论海外"洪门"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吴云峰,WUYun-feng

21.试论近代社会对自由恋爱的接受——以"叶冀熊劫杀孤孀案"为例赵秀丽,ZHAOXiu-li

22.元认知视角下的英语写作策略研究李俊,LIJun

23.论网络聊天中的话语权势建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夏丹,XIADan

24.生命的奴役与回归——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的生命哲学李佑明,LIYou-ming

25.编辑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智慧与策略龙亚莉,LONGYa-li

26.多面相地展现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评吴琦主编《明清地方力量与地方社会》吴雪梅,WUXue-mei

1.中国少数民族歌师文化刍议陈宇京,CHENYu-jing

2.论容美田氏土司诗人群对唐诗的接受杨宗红,YANGZong-hong

3.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理性审视与创新选择陈金明,李卫群,CHENJin-ming,LIWei-qun

4.三峡工程外迁农村移民稳定与发展研究邵蕾,皮海峰,SHAOLei,PIHai-feng

5.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于伟峰,张琳,YUWei-feng,ZHANGLin

6.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理论问题探讨黎见春,LIJian-chun

7.论儒学的人文理性及其当代价值吴永,刘晗,WUYong,LIUHan

8.文学伦理与社会和谐的相关性研究成海鹰,CHENGHai-ying

9.反思与构建——基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张国蓉,ZHANGGuo-rong

10.政府公信力失范行为分析秦冠英,李玉璧,QINGuan-ying,LIYu-bi

11.人情物理寄苦生——论周作人对老庄思想的吸收雷文学,LEIWen-xue

12.当下散文创作中的文化反思释读王锐,WANGRui

13.从言意之辨到言文之争——中国文学批评语言意识的嬗变郭勇,孙文宪,GuoYong,SunWen-xian

14.从安东尼·特罗洛普的女性观论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耿潇,GENGXiao

15.黑格尔论东方艺术中的"泛神主义"余锐,YURui

16.从随园看袁枚的园林美学思想沈玲,SHENLing

17."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法治化的客观必然性分析资金星,ZIJin-xing

18.罪犯与性——以20世纪30年代罪犯性问题的争论为视角张万军,赵友新,ZHANGWan-jun,ZHAOYou-xin

19.蓄水后三峡库区民居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对策研究周传发,ZHOUChuan-fa

20.旅游目的地环境优化研究阚如良,闫秦勤,KANRu-liang,YANQin-qin

21.的跳跃与跌落:1945-1946年中国政治制度变迁浅论贾孔会,王坤,JIAKong-hui,WANGKun

22.明代皇位继承的超稳定性及其潜在危害赵秀丽,ZHAOXiu-li

23.试论国画写意中的虚实关系何广庆,HEGuang-qin

24.中国民族声乐的"韵味"李晓艳,LIXiao-yan

1.土家族织锦的瑰宝——西兰卡普陈文武,李开德,CHENWen-wu,LIKai-de

2.三峡乡土建筑——土家吊脚楼张清平,ZHANGQing-ping

3.哭泣的新娘:土家族哭嫁的女性意义及当代变迁——基于埃山村的实证研究尹旦萍,YINDan-ping

4.区域旅游资源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湖北兴山县与巴东县为例谢亚平,廖勇红,XIEYa-ping,LIAOYong-hong

5.基于"SCP"模型的政府旅游营销行为优化研究黄宝辉,王琼英,HUANGBao-hui,WANGQiong-ying

6.青林寺谜语的特点与人的发展之关系彭林绪,PENGLin-xu

7.略论民间故事的文化生态——以都镇湾故事为例谢国先,XIEGuo-xian

8.论湘西少数民族良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曾长秋,田珺,ZENGChang-qiu,TIANJun

9.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民主探讨刘明君,武晓雅,LIUMing-jun,WUXiao-ya

10.论全民网络伦理教育机制的构建裴俊,PEIJun

11.理学视阈中的屈原及楚辞邓莹辉,DENGYing-hui

12."误读"还是被"误读"——《红楼梦评论》新解朱维,ZHUWei

13.《补天》新解——民俗婚恋图腾关照下的女娲形象闫宁,YANNing

14.论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叙事杨深林,邱晶,YANGShen-lin,QIUJing

15.武汉城市个性探讨胡静,陈玲玲,谢双玉,HUJing,CHENLing-ling,XIEShuang-yu

16.社会经济学的发展与演变:基于思想史角度的考察王军,WANGJun

17.上海交通"钓鱼执法"研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张伟,章友德,ZHANGWei,ZHANGYou-de

18.高校女生未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魏绪巧,WEIXu-qiao

19.法治环境中的契约自由李国际,陈军,LIGuo-ji,CHENJun

20.从中文信息处理角度看《新著国语文法》谭晓平,TANXiao-ping

21.汉语韵律机制和汉语处置句初探居碧娟,JUBI-juan

22.隐喻话语生成的自主依存模式分析雷卿,LEIQin

23.语境中主观因素对语篇的解读刘景霞,LIUJing-xia

24.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阵地王潇,王炳华,WANGXiao,WANGBing-hua

人文社会科学篇8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健身运动;学术研究;管理系统;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究工作一直坚持着体育价值、体育文化的双追求,致力于体育的管理系统、发展战略自觉自信推进的体育育人的理念。在这方面我始终相信,加强体育建设的管理,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提倡全面健身运动才是我国体育科研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今后要一直遵守的理念。面对当下众多“校企合作”模式的中职院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究工作更是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民生问题,更是关乎到全民健康的重要工作,更与国家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倡导体育文明的基础上:科研工作者就应该立足于民生关怀,以加强体育建设的管理为重,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负责,秉持着体育育人的利剑,我们要把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立足于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高速发展,1997年初,中国国家教育部将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单独划分为一门教育学科,引起了国家上下对于体育科研事业的重视,在巩固其学科地位的基础上,也引领了社会风尚,在中国社会主义体育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大跨步向前,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成熟。但,只要是改革就会有碰壁的事情发展,体育人文科学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间会伴随着“阵痛”和“迷茫”,但只要谋求发展的一颗心坚定不变就一定会促成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长足发展。所以,相关研究人员。

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依托国家政策,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未来发展目标方面制定了几项符合时代背景的举措:确定体育发展方向、传播体育价值、传承体育文化、建构体育学科体系、完善体育制度、规范体育行为、促进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计划”,这些举措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明确了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倡导全民运动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008年前后,“奥运”逐渐走入中国视野,也同样吸引了众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目光,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也给中国体育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研究者围绕我国体育战略发展目标、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中西体育文化比较进行了多次研讨,深度挖掘了文化差异下“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行措施,充分做到了全方位、多层次、跨文化这三点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这些优秀的科研成果最终反映在国家社科基金体育学课题选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软科学课题选题以及我国体育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等方面。如何做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高研究人员专业素养能力,冲破垄断,保障体育人文社会科学长期安全、稳定、顺利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时展的关注重点。我相信随着理论的水平的不断进步,我们的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会不断的成熟,理念会不断的更新,最终促成变革与进步。

2关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中的反思

2.1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界限模糊,方向不清

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的问题,在各学科的分级及分支处理过程中难以为相关人员提供系统化、专门化的学科界限。当下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应时代背景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针对新型社会环境下发现的新问题,新的改革措施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出台,而每一项措施的都不是凭空而产生的,它需要者衡量当前体育发展局势,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实地打磨、精耕细作,逐步对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教育进行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体育人文社会学体系。如此说来,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项新的学科,也是为了有效促进中国体育研究新时期的发展而被创新的,和其他的社会科学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单单只是研究对象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独立对于当下中国体育社会研究来讲是一次创新,这样的创新极具中国特色,必然会激发新一轮的体育制度社会变革。因为只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这个新学科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我想这或许是关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中反思的深层原因吧。

2.2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理论建设不足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存在学科理论建设不足的问题。由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在研究工作方面难免有滞后的情况发生,很难有新的研究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所以其该研究方法和理论内涵以及相关内容都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反应不了学科特色,,很难为中国的体育人文社会探究提供成熟的、长足的的理论专业指导。所以各位研究者需要从这方面入手,深化研究理论体系,早日研究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体育发展目标。时代在变革,新的问题不断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我们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理论的创新也要紧跟时代脉搏。

3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

3.1明确学科界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大环境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的创新是已经成为本行业内公认的未来发展目标。现有的管理制度将进入内部管理提升和管理系统的整合建设阶段,体育人文社会学建设从目标建设到过程建设,这是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在这一方面,研究者抽当其冲的就是要明确学科界限,以此来实现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长远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学科框架。同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在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中找到体育系统的立足之地,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细化学科分支,精细学科特色。整理出一套符合社会发展的学科标准划分,避免因研究内容宽泛而造成学科界限的不确定。

3.2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要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以此来作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发展策略,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未来化发展做出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方面,我国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样的经济社会下,加强学科理论建设成为解决当前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举措,研究工作者应该依托国家奖励政策,解决了很多在过去毫无对策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加强学科理论建设的“绳索”。鼓励各学科研究人员对学科理论建设进行系统交流。努力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严控体育理论管理,建强研究队伍,打造专业研究团队,从管理层面、激励机制、研究型人才培育机制等方面入手,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以新理念和新思想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管理。

4结语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的创新是符合中国社会国情的一次实践,是加强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武器,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指南。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设置处于初始阶段,所以在研究工作方面难免有滞后的情况发生,很难有新的研究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所以其该研究方法和理论内涵以及相关内容都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反应不了学科特色。该理论的创新及制度的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验证其合理性,及时进行调整,使之更加完善、科学、合理。而改革势必会是一个长期且痛苦的过程,道阻且长,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怠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们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的创新也要紧跟时代脉搏,从学科界限、理论建设、均衡发展三方面入手,强化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参考文献:

[1]王铎.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四化建设做出新贡献———在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恢复大会上的讲话[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3期.

[2]徐可,张传亚,戴自更,王光荣.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2年.

[3]北大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吕志刚.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5:593-595.

[5]杨桦,任海,王凯珍,熊晓正,黄亚玲,郑国华.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1441-1448.

[6]庞志斌.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03:161-162.

[7]萨日娜.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8]刘卫华.我国体育社会学科学术影响力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

人文社会科学篇9

2.贫困村互助资金的安全性与风险控制——7省18个互助资金试点的调查与思考黄承伟,陆汉文

3.社区发展基金的变迁、管理及绩效分析——以云南省剑川县、禄劝县社区发展基金为例程玲,向德平

4.贫困村互助资金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蔡志海

5.灾后重建中农民参与的双重性——以四川地震灾区"光明大爱屋"援建项目为例江立华,陈雯

6.灾后村庄重建:公共产品性质变异及其供给特点李雪萍

7.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制度缺陷与路径选择叶剑平,田晨光

8.中国古代的货币政策思想:"称提"述论邹进文,黄爱兰

9.现代道德嬗变略论龙静云,熊富标

10.作为研究"应当规律"之学说的伦理学——论康德对休谟问题的回应张传有

11."三大"前后的商会存废之争与商民协会的解散朱英

12.察商道观世变:朱英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魏文享

13.新兴的"被X"词族探微刘云

14.上古汉语时间复句说略匡鹏飞

15.汉语时间词的两个核心要素及其理论价值姚双云

16.认知视角下汉语存现构式的语篇组合模式研究张珂

17.艺术:错构与孤离的非常态之美潘公凯

18.东方延迟模仿与西方写生模仿及其不同文化基因陈龙海

19.礼仪中的楚美术及其审美解读王祖龙

20.科举政治与科举学刘海峰

21.论高中教育机会的差异性公平冯建军

22.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雷万鹏

1.中国发展道路:从"以农立国"到"统筹城乡发展"徐勇,XUYong

2.田野中的政治:农民、民主与国家——徐勇的中国农村研究刘义强,LIUYi-qiang

3.抗灾救灾:新中国60年的经验与教训郑功成,ZHENGGong-cheng

4.建国60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刘喜堂,LIUXi-tang

5.公共协商:作为偏好强度问题的解决机制王清,WANGQing

6.基于公众感知的政府公信力影响因素分析吕维霞,王永贵,L(U)Wei-xia,WANGYong-gui

7.论社会研究中的文献回顾风笑天,FENGXiao-tian

8.三角校正法的意义及其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沈晖,SHENHui

9.职业成功测量:主客观指标的整合及实证研究龙书芹,LONGShu-qin

10.知识、权力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饮水卫生制度与观念嬗变杜丽红,DULi-hong

11.公共卫生与1894年香港鼠疫研究杨祥银,YANGXiang-yin

12.战后台湾医疗与公卫体制的变迁刘士永,LIUShi-yong

13.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思想方式批判高玉,GAOYu

14."火"的历史:杀戮、酷刑与监狱——鲁迅杂文研究之四吴康,WUKang

15.论中的传媒竞合秦志希,芦何秋,QINZhi-xi,LUHe-qiu

16.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余霞,YUXia

17.中国网络游戏商业模式的发展和变革庹祖海,TUOZu-hai

18.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研究——基于十省市的调查与分析佐斌,马红宇,ZUOBin,MAHong-yu

19.童话与儿童审美——论作为口头传统的童话遗产蒋明智,JIANGMing-zhi

20.公共价值教育何以必要金生鈜,JINSheng-hong

21.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郑若玲,ZHENGRuo-ling

22.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刘尧,LIUYao

23."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蔡杨,CAIYang

24.心理学家的处方权:"发展必然"还是"错误选择"伍麟,丁小芳,WULin,DINGXiao-fang

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缺失与选择吴湘玲,WUXiang-ling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保险学分析李珍,王平,LIZhen,WANGPing

3.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的实证分析顾永红,GUYong-hong

4.金融危机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性改革李仁真,涂亦楠,LIRen-zhen,TUYi-nan

5.我国处理涉外民商事关系时对国际惯例的适用——以国际私法的渊源为视角高宏贵,司珊,GAOHong-gui,SISan

6.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安虎森,蒲业潇,ANHu-sen,PUYe-xiao

7.金融危机后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胡振红,HUZhen-hong

8.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黄永林,喻发胜,王晓红,HUANGYong-lin,YUFa-sheng,WANGXiao-hong

9.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研究"课题组,ResearchGroup

10.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谈国新,方一,TANGuo-xin,FANGYi

11.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姚伟钧,彭桂芳,YAOWei-jun,PENGGui-fang

12.世博会与近代东亚的参与马敏,MAMin

13.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香港工业展览会李培德,LIPei-de

14.马敏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付海晏,FUHai-yan

15.试述20世纪前期华北乡村中的弱势阶层渠桂萍,QUGui-ping

16.革命伦理与个体伦理的心史复调——论郭小川1957年三首叙事长诗及诗人命运夏中义,XIAZhong-yi

17.论鲁迅与中国书法文化李继凯,LIJi-kai

18.兼类小说的诗学观察张永禄,葛红兵,ZHANGYong-lu,GEHong-bing

19.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王洪才,曾艳清,WANGHong-cai,ZENGYan-qing

20.教育筹资:"政府-市场-志愿"三维视角唐斌,TANGBin

21.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陈新忠,董泽芳,CHENXin-zhong,DONGZe-fang

22.流动儿童教育财政的困境与出路金乐,付卫东,JINLe,FUWei-dong

1.主持人语确权:文明与和谐的基础徐勇,项继权

2.农地流转与农地产权的法律问题——来自全国4省8县(市、区)的调研报告"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ResearchGroup

3.农地流转政策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制度创新王金红,黄振辉,WANGJin-hong,HUANGZhen-hui

4.集体林权流转中的政府监管制度研究贺东航,肖文,HEDong-hang,XIAOWen

5.政治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新流派:话语性制度主义肖晞,XIAOXi

6.政治敏感问题无回答的处理:多重插补法的应用严洁,任莉颖,YANJie,RENLi-ying

7.自由理论研究现状述评王冠群,师泽生,WANGGuan-qun,SHIZe-sheng

8.低效率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李长英,付红艳,LIChang-ying,FUHong-yan

9.现代企业劳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以温岭羊毛衫行业为例徐家良,于爱国,XUJia-liang,YUAi-guo

10.我国农地征用中的寻租问题研究李名峰,LIMing-feng

11.主持人语晚清官制变革与经济变迁朱英

12.晚清关道的职能及其演变刘伟,LIUWei

13.抗衡民权与清季行省会议厅的建立彭剑,PENGJian

14.晚清地方候补文官的职事收入及其后果肖宗志,XIAOZong-zhi

15."广数"论略邢福义,XINGFu-yi

16.邢福义的语法思想林玉山,LINYu-shan

17.修辞教学的目标定位汪国胜,WANGGuo-sheng

18.句子语法功能的性质与范围徐杰,XUJie

19.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谭新红,王兆鹏,TANXin-hong,WANGZhao-peng

20.吴趼人与清末侦探小说的民族化杨绪容,YANGXu-rong

21.欧阳修辞赋创作范式的反思阮忠,RUANZhong

22.西周、春秋时期的"言"教育与"言礼"教育邱渊,齐春红,QIUYuan,QIChun-hong

23.学校绩效管理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分析蒲蕊,PURui

24.高校博士生教育质量满意度研究许长青,XUChang-qing

25.文化研究的特点与教育学方法论的创新班建武,BANJian-wu

26.审美活动的神经机制与认知意义丁峻,DINGJun

27.纪念殷海光先生诞辰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何卓恩

1.走向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体制杨雪冬,YANGXue-dong

2.整体性治理:公共管理的新范式胡象明,唐波勇,HUXiang-ming,TANGBo-yong

3."渐进式统一"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模式——以东莞市为例陈天祥,饶先艳,CHENTian-xiang,RAOXian-yan

4.新《保险法》的进步与缺陷——从保护被保险人权益的视角许飞琼,XUFei-qiong

5.和谐社区建设中基层法院角色的法社会学分析——基于武汉市四城区的调查马远俊,MAYuan-jun

6.外部性、计量与连锁反应刘圣欢,LIUSheng-huan

7.政策约束下的农户就业决策与社会互动王春超,WANGChun-chao

8.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论中国的承接能力陈军亚,CHENJun-ya

9.道教三洞学说及其在中古道教史上的影响张泽洪,ZHANGZe-hong

10.北京白云观与晚清社会付海晏,FUHai-yan

11.全真道遇仙派祖庭东华宫历史沿革考张琰,ZHANGYan

12.太岁系统差异形成考雷宝,詹石窗,LEIBao,ZHANShi-chuang

13.1933年塘沽交涉新论左世元,罗福惠,ZUOShi-yuan,LUOFu-hui

14.希特勒反犹政策的因为论析桂莉,孙文沛,GUILi,SUNWen-pei

15.区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均衡配置状况及政策选择——基于北京市数据的实证分析栗玉香,LIYu-xiang

16.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进展、问题与建议孙志军,杜育红,SUNZhi-jun,DUYu-hong

17.论中国大学的仪式化生存状态何雪莲,HEXue-lian

18.试论晏阳初平教运动对政府的影响何建华,HEJian-hua

人文社会科学篇10

1.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既然被认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只有高尚的师德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全面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调整,不能停留于照本宣科。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既要具有科学精神又要增强人文素养。虽然我国各地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大思考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知识更新滞后,忽视“过程与方法”体验以及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潜移默化的现象制约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时代的进步又对教师的人文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在精通所任学科的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2.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途径

2.1构建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建设,构建教师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势在必行。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精通所任学科的大量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学科之间不能进行条块分割。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无限的思路和综合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边界,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要注重文理渗透、广收并蓄,加强课程间的整合。除了具备多元结构的知识体系外,还要关注知识的与时俱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2.2培育合乎潮流的教育观念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然也要不断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头脑,敏锐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世纪,教师应当通晓并系统掌握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通晓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取其精华,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吸收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并能够随时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育合乎潮流的教育教学观念。

2.3构建“教研相长”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能上好课,还要会搞科研,这样科研型教师的名称就应运而生了。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科研型教师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进行研究工作,把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思考、归类、推敲、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在科研的过程中也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授课水平的提高。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使得教师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研意识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教师除了把教学和教研要巧妙结合起来外,还要加强与同事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3.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