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思想十篇

时间:2023-03-17 18:00:36

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篇1

关键词:孝经;孝道;探究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64-02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道德,也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个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孝”上面是“老”,下面是一个“子”,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父母高于、大于子女。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子女对于父母的尊敬、关爱、顺从和赡养。儒家的思想家有很多关于孝的讨论和说教,例如在《论语》中,就有多处专门讨论了“孝”的问题。由于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孔子对于孝的解释也是因人而异,如“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无违”,“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等。古人对于孝道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视,例如《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就是把不同时代、情景下发生的有关于孝的故事编辑成册,作为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三字经》中“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也是众人皆知,因而子女是否孝顺,不仅关乎晚辈的品行问题,更关乎长辈的教育是否严格到位,子女不孝,父母也觉脸上无光。

然而对于孝道的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段插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整个中华民族都处于风雨飘摇中,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上正常的生活和秩序被打乱了,保家卫国、复兴中华成为国人的主要任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把孝道的教育放在了次要的位置。甚至在近代文化反传统的潮流下,孝道被认为是封建残余而被很多人抛弃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特殊政治环境的影响,全社会对于孝道的教育并没有大力开展实行。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开始重新谈论孝道、重视孝道教育,学界对于“孝”的思想的研究也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学界发表的有关于“孝”思想的文章急剧增加。

经过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的发展,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老百姓吃穿住行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国家也已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整个宏观的社会环境进入一种和平和稳定时期,国人普遍重视孝道教育,上至国家,下到个人,又一次将孝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以实践。

我们重视孝的德行,重视孝道教育,就要研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而要深入研究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孝思想,就一定不能错过《孝经》这部最受世人重视的典籍。

一、《孝经》之孝的重要意义

虽然《孝经》的篇幅不是很长,可是包含的思想和价值却十分巨大。为什么要重视孝道,孝道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这是研究孝思想的首要问题。在《孝经》中,孔子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孝的重要意义。

1.孝为德之本。在《孝经》开宗明义的第一章,孔子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以此来强调孝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其他教养产生的基础和源泉。道是德的内涵,德就是道的外在表现。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作为万物之灵,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想要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正常地发展进步,就必须要遵守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固有的规律,这就是要求人们成为有德之人。想要成为有德行的人,第一条就是要懂孝道,行孝道。

道德的类型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等。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家庭中,家庭就是社会的最小构成单位,是社会的基础,因而家庭的和谐稳定关系着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古人云:家和万事兴。要想家庭和谐美满,就必须要重视家庭道德的建设,作为德之本的孝道就是家庭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2.人之行,莫大于孝。在儒家的伦理体系中,对于个人的品性要求是很多的,例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等。在这些道德准则中,孔子认为孝是最重要和最伟大的。《孝经・圣治》云:“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是孔子对曾子“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之问的回答。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社会关系的起点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恩也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恩情,儿女年幼时要依靠父母的养育,等父母年老之时自然要赡养父母,以尽孝道。因此在个人的成长中,也就必须要把孝德作为首要的修持。

3.教民亲爱,莫善于孝。仁者,爱人,这是孔子对于仁的一种解释。“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广要道》),意思是教育老百姓爱人,就要从孝道教育开始。大同社会一直是孔子最为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大同社会里“人不独亲其亲”(《礼记・礼运》),首先从亲近自己的父母亲人开始,推己及人,去亲近热爱天下之人。

4.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和平。天下和平是为任何时代的执政者和普通的老百姓所祈求的,这是世间人共同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天下和平的理想之境地?这就要涉及治国理政之术了。在中国的古代,在治国理政方面,最有代表的两派是法家和儒家,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依法管理国家。而儒家提出以德治国,例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从古至今的统治者,都是德法并举,刚柔相济,以期达到一种平衡,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孔子认为,孝治是德治的基础,也是德治的开端。在《孝经・孝治》章中,孔子详细论述了以孝治国进而达到天下和平的过程。他认为孝治是一个系列,治理天下的帝王要以礼相待小国的使臣;治理一国的诸侯,不会侮辱鳏寡之人;治理采邑的士大夫能够礼待家内的仆人。这样,天下、国家、普通家庭都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结果自然是“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二、《孝经》之孝的内容

孔子不仅说明了孝道的重要性,而且较为全面地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孝的行为规则,这些行为规则就是孝道的内容,这是孝道思想的主体部分。

1.爱护身体为孝道的开始,成就功名为孝道的终点。孔子认为孝道有一种逻辑先后的顺序,要尽孝道,逻辑起点是要有健全的身体条件,所以作为儿女的自然要爱护身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开宗明义》)有了健康的身体条件才能做其他诸如赡养父母的事情。“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所谓孝之终,并不是指时间上的终点,而是指逻辑上的终点,意思就是子女通过个人的努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社会上获得好名声,这样父母就觉得脸上有光,内心感到自豪,这是孝道的最高点,或者说是最圆满、最成功的行孝。

2.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在孝的行为规范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就是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孝经・庶人》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在古代农业社会,要想取得足够的生活资料,就必须要观天时、察地利以安排好农事活动。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勤俭节约。孔子认为能养父母乃是庶人之孝,但是这种孝行没有终点,超越时空,永恒存在。而且这种孝行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如果人们顾虑自己做不到,那是不可能的事。“养则致其乐”,这是在能养的基础上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我们乐于赡养,我们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照顾赡养父母是我们的福分。

3.以爱敬之心侍奉父母。孔子认为除了能在物质上供养父母,而且还要在供养父母的过程中表达出子女的爱护和恭敬之心。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在回答子游关于孝的问题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孝经中,孔子强调“爱敬尽于事亲”(《孝经・天子》)和“居则致其敬”(《孝经・纪孝行》),这说明要以亲爱之心和尊敬之心侍奉父母长辈。“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孝经・广致德》)意思是用孝道教育老百姓,天下做父亲的都可以受到尊敬。在这里,孝和敬是等同的,有孝的因就产生敬的果。一般而言,物质上的供养是绝大多数子女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爱敬之心却很难及时地表达,普通的子女甚至会忽视这一点。在父母年迈之时,倘若及时奉献一份亲爱和尊敬之心,那么父母就会感觉到作为长辈的尊严和荣耀,则善莫大焉。

4.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在传统的观念里,孝子该是无条件顺从于父母之命,如《弟子规》中所说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但在《孝经》中,孔子做了否定的回答。曾子问孔子说:“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孝经・谏诤》)面对这一问题,孔子认为一味地顺从父母之命,还远远不够孝的标准。真正的孝是在面对父母的不义行为时,能够极力地劝谏父母,所谓:“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孝经・谏诤》)为什么子女一定要劝谏父母的不义行为呢?这就涉及劝谏的重要作用了。孔子在《孝经・谏诤》中详细论述了诤谏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从天子到普通的老百姓,身边都要有“谏臣”,父母身边有能够直言劝谏的儿女,就不会有不义的行为。

5.以哀伤和肃穆的态度办理父母的丧葬事宜。“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孝经・丧亲》)孔子认为,在父母在世时能够以爱敬之心赡养,父母去世后,能够以悲痛严肃的态度办理丧事,这才算尽完了孝道。丧葬之事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当父母去世后,孝子一定是悲伤不已的,葬礼的举行也要严格按照礼仪要求进行。孔子提出了一些孝子面对丧葬事宜时很具体的行为准则,例如父母去世后,孝子要“哭不■,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孝经・丧亲》)以此来表达哀戚之情。除了重视丧葬事宜之外,孔子还特别强调在特定的时令要认真举行祭祀仪式,以表达哀思之情,这种祭祀活动也是一种后世子孙表达对先前祖先敬仰之情的有效的渠道。

三、《孝经》之孝道的当代审视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我们再来审视《孝经》时,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论,我们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应该看到,从主要方面来看,《孝经》还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经典和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孝经》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孔子的孝道智慧产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晚期,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历代思想家和统治者的重视,作为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加以研究并且落实于对普通老百姓的道德教育中,这足以说明《孝经》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虽然整个社会的性质、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孝经》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会因此而减弱,特别是面对当前中国严重的道德问题时,重新阅读和研究《孝经》就有了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同时,我们也要分析《孝经》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和观念,要有鉴别地加以剔除,把《孝经》的精华和价值追求以及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融合到当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基本的行为导向功能。其次,在《孝经》中,孔子虽然着重讨论了孝道的意义以及一些行为规范,可是孔子总是把孝与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地讲就是把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延伸到大臣对于君王的忠,在他看来这是很自然的逻辑延伸。但是在当代社会,这种延伸显然是多余的。一方面封建的王朝国家的时代已经结束,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效忠的对象也已经没有了;另一方面是在当代社会,国家管理者属于公务员系统,这个系统有着自己独立的职业道德规定,它和家庭的孝道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提炼《孝经》的家庭孝道思想,而排除由孝及忠的思想认识。

参考文献:

[1]生,陈美兰.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孝道思想篇2

论文摘要:曾子继承孔子孝道思想以及春秋以前的孝观念,将孝作为做人的基长准则,提 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以敬为判断标;住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善 了孝道思想的 内涵,对儒家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曾子是孔子的主要弟子之一,据典籍记载,他在孔门中拥有很高的地位。曾子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孝道思想。其孝道作为孔子的孝道理论和后来孝治派之间的桥梁,在先秦思想史上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 曾子孝道思想及实践

曾子孝道思想是继承孔子的孝以及更早的孝观念发展而来的。曾子以“身为亲之体”作为孝道确立的依据,提出了自己的新意,并以敬为判断标准,重视孝道的履行,把孝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了孝道思想内涵。

孔子认为孝源于人内心对父母的真实情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而曾子在孔子基础 f=.进一步提出对父母行孝的根据,认为孝道源于“身为亲之体”,即:子女身体是父母身体的延续,子女生命也是父母赋予的。曾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并按照自己对孝的理解,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自己的新意。他提出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区分了大孝、中孝、小孝的层次之孝。这些新意丰富了孔子孝道思想,也充实了曾子孝道体系的内涵,为后世孝道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

曾子重视生命延续的全体、贵生之孝。他注重“全身为孝”,引用孔子的话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町谓全矣。” 认为子女要怀着敬父母的态度来爱护和保全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赋予自己的身体受到损害并让父母的身体通过自己及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 对于父母赋予自己的宝贵生命更要珍惜,“父母生之,子弗敢杀……” 平时要注意安全,不令父母为自己担忧,“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而且曾子认为孝子没有 自己的忧乐,要以父母之忧为忧,以父母之乐为乐,“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

曾子强调大经大法的根本之孝。在孔子那里所重的是仁,孝仅是众多德行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但到了曾子这里,孝被无限地拔高,成为一切的根本,“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曾子极力扩大孝的应用范围,把家庭伦理中孝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在曾子看来,仁、义、礼、忠、信都与孝有着密切的联系:“民之本教日孝,其行之日养……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曾子把孝看作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无所不在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并指出孝充盈于社会每个角落,几乎可以囊括个人活动、社会关系以及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范,将孝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层次。孝包含庄、敬、忠、信、勇诸范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⑨值得注意的是,曾子认为不庄、不敬、不忠、不信、不勇是不孝,是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羞辱,从而辱及父母。因此,尽管曾子把孝抬高到天下之大经的高度,但孝的根源仍是“身者,亲之遗体也。”阮元注释说:“不庄、不忠、不敬、不信、无勇皆易致祸害。首刑罚,毁伤身体,辱及其亲。” 曾子的贡献,是对孝的理论凸显。为了更好地突出孝作为大经大法的根本性作用,曾子对孝划分了层次。

曾子把孝划分为三类:大孝、中孝、小孝,其划分依据是以 对父母孝的方式。他说:“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最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敬,这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 自己尊敬父母,终身无违,一种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大孝尊亲”一是尊敬父母 ,终身无违。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 还认为养志之孝不仅要关心、尊敬父母,而且要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情,不要违背父母。“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 与物质方面的养相比,精神方面令父母愉悦是更为重要的内容,而能否和颜悦色事父母就在于是否保持着一颗永远热爱父母之心。“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固如果父母有过,子女要和颜悦色地以尊敬父母的态度去进谏:“君子之孝也……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二是促使父母受人尊敬。从积极方面说是扬名为孝。首先是不遗父母之恶名,“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其次是扬己之名,“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扬己之名即扬父母之名,使父母受到人们的尊敬。对于“大孝尊亲”,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注日:“尊亲者,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如大舜以天下养,周公严父以配天,士大夫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曲而后来的《孝经》对曾子这一思想进行了发挥,认为扬名显父母是孝的最终形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不辱为孝”是中孝。即:不要因自己不合乎礼的言行而连累父母受到侮辱。不辱,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其身,不辱父母之遗体;一是慎其行,不辱父母的人格。侮辱,尤其是大辱,会给人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白虎通义 ·丧服篇》引《礼记 ·曾子记》日:“大辱加于身,肢体毁伤,即君不臣,士不交,祭不得为昭穆之尸,食不得昭穆之牲,死不得昭穆之域也。”如果子女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连累父母,令父母之人格受到侮辱,会给父母带来不愉快,则与孝道背道而驰。

“其下能养”是小孝,能养就是赡养父母,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与身体,并且含辛茹苦地将其抚养成人,子女应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力孝养双亲,满足父母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做到“慈爱忘劳”。“慈”者,《礼记 ·内则》日:“慈 以旨甘”。“爱”,谓孝子之有深爱也。“忘劳”,忘己之劳苦,如孟子所说:“竭力耕田,共为子职” 。

曾子也注意到了孝的等级化。在《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中,曾子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明显地把孝按照社会等级区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与君子、士、庶人、任善相对应。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阐述,指出其中的君子指卿大夫,任善指王者。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中,曾子把孝划分为三个等级:“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魏源认为曾子以等级来划分孝,“此别记曾子论孝之等也。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行于四海。是为博施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是为备物。此既醉诗所谓孝子不匮,永锡尔类,盖美王者孝量无匮竭也,故为大孝。此言天子之孝也。尊爵莫如仁,而以此尊其亲……此士大夫之孝也……于父母之慈爱则思而不忘。于己之勤劳,则忘而不思,所谓竭力耕田,共为子职,故日用力。此庶人之孝也。或曰慈爱,如《内则》‘慈以旨甘’之慈,谓已慈爱其亲。” 而在《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论孝的三个层次中,曾子将诸侯、卿大夫、士视为一个阶层,与天子、庶人组成三个不同的阶层,分别以大孝、中孝、小孝作为对应。

从以上几种孝道层次划分的标准上来看,其本义是以对父母之孝的方式为依据,因提升到孝道层面,被赋予了道德的内容,并被应用到社会实践,显示出孝道层次划分的鲜明性。曾子讲孝道并非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非常重视孝道的践行,他本人就是孝道实践的典范。他的孝行实践不但具体地诠释了其孝道理论,说明孝道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也反映了其对孝道实践的重视,因此我们可以把曾子的孝行实践看作其孝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曾子对践行孝道的重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孝行中表现出来。

其一,对父母的物质和精神并重的孝养。曾子事亲至孝,在《孟子》等文献中有很多对曾子孝行的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目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蟹曾子事亲,能体察亲心,顺承亲意,无微不至。曾子行孝,孟子称为养志,可渭人子之行孝至矣。据《苟子》记载:“曾子食鱼,有余,日:‘泔之。’门人日:‘泔之伤人,不若奥之。’曾子泣涕日:‘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唧这是曾子笃于孝行的例子。《孟子》中还记载了其父曾皙生前嗜羊枣,曾皙去世后,曾子睹物思亲,遂不忍食的故事。曾子至孝之心忘己,其心中只知有父母,而己之好恶尽舍。孟子云:“大孝终身慕父母”固,曾子实实在在地做到了这一点。

其二,重视以礼事亲之孝行。曾子认为,无论父母在世时还是去世后,子女要按照礼的规定去侍奉双亲:“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固。这表现在对在世的父母要敬、爱结合:“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固曾子认为始终保持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就是礼终:“父母爱之,喜而不忘……如此,谓礼终矣。”固父母去世后,要以礼葬父母,并以礼祭祀父母。“故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固曾子强调以礼葬亲,并注重丧亲之情,认为孝子居丧期间的哀戚是发自内心的诚挚的情感流露。他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以礼葬父母时,曾子非常悲哀,后来他对子思说:“仅,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七日。” 按照礼的规定,“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这不是因为《丧礼》内容精深,而是由于曾子念及双亲的哺育之恩,感叹再没有机会奉养父母。

其三,曾子提出子女要及时行孝。“往而不可还者,亲也至而不可加者,年也。是故孝子欲养而亲不待也,木欲直而时不待也。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存亲也。”还说:“故人之生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固曾子认为子女安身处事应以如何奉养好双亲为基本价值尺度,从而提出一个人仕原则:父母在世时,不择官而仕。“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窘其身而约其亲者,不可与语孝……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在曾子看来,官位虽低,但只要能供奉双亲,对父母奉养的人生价值就已经实现,如果一定要等到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时才想起奉养双亲,那是一种不孝行为。

二 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曾子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其所反映出的曾子孝道思想,被后人发展为孝治思想。曾子孝道理论对儒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孝经》的影响上。《孝经》是关于儒家孝道思想的一部重要论著,是曾子后学所作,是曾子门人对先秦时期儒家孝道思想,尤其是对曾子孝道理论进行的系统、精辟、完整的总结。何异孙说:“《论语》是七十子门人所记,《孝经》只是曾子门人所记。”固《孝经》继承了曾子孝道思想并对其作了发挥,突出“孝治”的理念。《孝经》对曾子孝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孝经》之孝治是对《曾子》之孝道的丰富和发展比较《孝经》和《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的异同发现,《孝经》主要讲“孝治”,涉及孝治的内容占全书的80%,而《曾子十篇》中主要讲孝道。《孝经》明显受曾子孝道思想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为从孝道走向孝治。《孝经》提出的孝治思想就是以孝治天下的思想,认为孝为“德之本”,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它“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四,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孝,不忠即是不孝,而不孝则是社会动乱的根源,是最大的恶行,所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

孝治思想的提出,使孝道由原来的主要属于家庭伦理的学说变为社会政治学说。曾子所提出的孝为天下的大经大法的思想是建立在处理家庭内部父子关系基础之上的,并未提高到孝治的政治层面。《孝经》则认为父子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孝是上白天子、下自庶人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统治者能够用以教化社会民众的至善之德,“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贤明的君主正是根据人们对父母的爱敬之情教育人们相互爱敬,故所有道德教化都是从孝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孝也就成为可以用来教化万民,使“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的至善之德。若“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正是基于此,《孝经》才将孝看作统治者可以用来平治天下的至德要道。因此,《孝经》认为孝具有治家和治国双重功能,以孝治家,则家庭亲爱和睦;以孝治国,则“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从而使天下太平,祸乱不生。由于《孝经》把孝道同伦理和政治揉为一体,适应了中国古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伦理社会的需要。

其二,《孝经》是从孝道层次划分着手,改造孝道。《大戴礼记》中,曾子对孝的层次进行了划分,把卿、大夫、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与天子、庶人并列为三个社会阶层。而《孝经》把孝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五个层次,诸侯、卿大夫与士之孝已被严格划分,体现出遵守等级、严禁僭越、孝于君主等内容,孝已经表达出忠的内涵。《孝经》与曾子孝道理论的思想源流隐然可见,《孝经》继承、发展了《大戴礼记》中曾子孝道的思想,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了损益。《孝经》与《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关系密切,其中的某些内容显然是对《大戴礼记 ·曾子十篇》中孝行、孝道的发挥。《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重视“全身”,认为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提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二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大戴礼记·子立孝》中,曾子日:“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与臣言,言事君”,具有调和事亲与事君,并有以孝统一两者的倾向,《孝经 ·开宗明义章》则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二者的思想可谓一脉相承。

由此可见,《孝经》源于曾子孝道思想,是对其的阐释与发展。而曾子孝道思想经由《孝经》的发挥,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注:

①②⑥⑧⑨⑩⑥⑥③《大戴礼记 -曾子大孝》。

③④《吕氏春秋 ·孝行》。

⑤《大戴礼记 ·曾子事父母》。

⑦⑥《礼记 ·祭义》。

⑩⑩阮元:《曾子十篇注释》,清抄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⑩⑩⑤《大戴礼记 ·曾子立孝》。

⑩《礼记 ·内则》。

⑩《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①⑤《孝经 -开宗明义章》。

⑧⑤《孟子 ·万章上》。

② 魏源:《曾子章句》,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

①《孟子 ·离娄上》。

③《苟子 ·大略》。

③《孟子 ·滕文公上》。

《大戴礼记 -曾子本孝》。

④《论语 ·子张》。

⑨《礼记 ·檀弓上》。

③《礼记 ·曲礼下》。

@《尸子》。

④《韩诗外传》卷七。

⑤《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

⑤《韩诗外传》卷一。

⑤王正己:《孝经今考》,见罗根泽《古史辨》第二册,上海古出版社 1982年版,第 161~171页。

④⑩《孝经 ·三才章》。

⑩《孝经 ·五刑章》。

孝道思想篇3

【内容摘要】孝道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之一,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言行及生活方式。而西方社会却很少提及孝道。通过比较中西方孝道发现,不提并不等于没有。只是二者在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是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特质所决定的。

【关键词】孝道;中西文化;思维方式、文化差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孝亦如此,孝是儒家重要思想之一。那么在孝文化鲜有提及的西方社会,孝道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体现?比较了中西方孝道之后,会有怎样的文化学上的发现?在对比之前,本文先探寻孝道在中国的发源与特质。

一、中国孝道的审美形象

道在时间美学意义上是为“永恒,无限”,也在与保持本性的真。儒家赋予道于孝,是因为道与孝极为接近。孝,合乎人性本真,道,则形象揭示出孝的美好属性。孝,是美的,是人格完整的体现。另一方面,孝的动态意义也在于对生命的不断追寻,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父母的生命来源于祖辈,所以孝就有了更高的敬祖之意。道也是时间轴上对生命本源意义上的探索,也是更为深入的对“我从哪里来”永恒的追寻,在这里,孝道不仅仅局限于孝,更多了些曾变幻莫测的哲学意味。儒家对这样永恒的追寻却是现实性的,不同于道家肉身不老灵魂不死的浪漫主义,也不同于佛家来世幸福的虚无主义,而是源于最本真的愿望———血脉延续,以此来对有限的生命做无限的追寻。儒家思想上的孝道形象由和谐性、积极性、自由性等风格组成。

(一)孝道主体形象是和谐的。和谐就是中庸之道,孝源于发自内心的爱,并以礼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一种道德和情感的平衡,符合儒家的中和之道。《说文解字》中“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成老也”,这里的承既是顺从,取子女与父母之间关系和谐之意。汉代赵岐虽然也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他也认为人格的不平等必然带来该体系的崩塌,从而向相反方向去发展,所以无论是孝道的内在情感还是主客体关系,孝道必然是倡导和谐的。

(二)孝道主体人格的积极性。孝道主体人格的积极性也可以称之为主动性。“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给父母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孝道的根基,另外也对积极性进行了划定,不但如此,孝道还鼓励人们通过积极的努力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

(三)孝道主体内在体验的自由性。儒家传统的孝道提倡道德的自觉自律。孝不是物质上的攀比,也不是炫耀于世的刻意做作,而在于物质赡养上的尽全力而为,在精神赡养上的保敬心之诚。孝父母事,唯“色难”,不仅态度上和颜悦色,发自内心更为主要。“尊敬”是孝的内核,它跨越了物质束缚,以达到崇高精神境界,它超脱于功利主义,以达到绝对精神自由。

二、西方孝道的精神内核

相对于中国孝文化的源远流长,重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甚至找不到一个完美对应的单词,但不能说西方没有孝这个概念。相比中国孝文化的由来已久,西方在这方面则显得薄弱,西方文明源头有三,古罗马文明,犹太教文明,以及最重要的古希腊文明。它们后来融合发展后构成了西方文明。因此要探讨西方的孝文化必须从西方文化集大成的典籍《圣经》入手。很多西方社会中的品德规范,谚语典故也都发源于此。《圣经》有言,基督徒第五条中要求“当孝敬父母”,《以弗所书》六章二节中也提到“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除《圣经》外,对于孝顺或老年的著述几乎是空白,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相反。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老年观不同的反差,西方哲学家们注重的是社会养老而不是家庭养老。这些致使了西方几乎没有孝道这个概念,但却使社会养老保险等理论体系得到了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并不是没有孝,而是不同文化视域下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了更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采访了美国人大卫,他年逾50,在中国人看来该准备养老或应在家乡的年纪,他却在异国他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妻子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想必他子女的孩子是不用他们来照看的。隔段时间回国和家人团聚,隔段时间再来到国外来,他的本身和他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证。他说“在美国,我们也尊重、尊敬、照顾我们的父母,所不同的是,在中国,年长的父母希望孩子长大了甚至有家庭和下一代仍然服从他们,在美国,当孩子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他们仍然孝敬、尊重、关心他们的父母,但不是有义务服从他们,年长的父母不控制他们,成年孩子自己做他们自已的决定。”

三、中西方孝道的具体区别体现

中国的孝文化已经根植于于中国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二十四孝”之一的董永卖身葬父被主流文化所推崇;如孝感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但西方不仅没有地方以孝而命名,也没有传说故事因孝而广为流传,更没有二十四孝。谚语成语方面中国有很多关于孝道的,但西方这方面的谚语却很少。中国的孝道文化分两层,第一层是家庭,第二层是社会。中国的孝道主要表现在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在“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孝道则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在家庭中的权威,遵从父母就被视为孝。“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说子女在规劝父母时要委婉,父母即使不接受,态度也要毕恭毕敬,不能流露出气愤的情绪,不能冒犯他们,也不要过分抱怨。孝在中国古代不仅有家庭意义,更有对社会和谐上的维护。是家天下时代的主流规约,更是古代宗法社会的道德准则。而西方,他们的社会意义表现得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对父母的尊重上,不是绝对的顺从。他们强调彼此人格独立,并且多表现在宗教领域。生产、生活模式的不同,直接决定了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异形。在中国,赡养的义务主要由子女承担,类似自然界中的“反哺”。而在西方,却是由子女或父母本人将自己转交给社会养老。

在中国,子女奉养老人,养老的形式以家庭养老为主。中国比西方更为强调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为人子女最为基本的要求。然而在英美国家,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并不是十分明显。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其父母年老后,赡养的义务主要靠国家通过社会保险制度来完成。如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须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因而,英美社会所关注的并不是家庭养老,而是社会养老。在中国家庭中,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通常甘愿为子女牺牲所有,付出相当大的体力与精力,为子女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并为此深感欣慰与自豪。这种做法与西方教育子女的观点截然不同。由于重商主义的历史传统,西方社会主张个性自由与独立发展,即使是父子关系,也不因此给孩子过多的照顾。中国家长有些因为独生子女的关系,为孩子包办的事情很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不够,除了个人原因外,这与民族习惯、教育理念有很大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到赡养父母时,很难找准自己的定位。中国人一般恋家心思重,即使工作在外地,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

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怕子女远行在外,老人无人照顾。西方人则相反,他们不用为了事业考虑父母,父母也不需要被考虑。而且西方人并不像中国人这样有故土情结,相反他们喜爱不停地变换居住地,尤其是美国人,他们有的人会搬好几次家。继承方面,在中国,父母的财产是由子女继承的,这几乎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是约定俗成的,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来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而他们的子女也不会觉得不可接受。中国人将繁衍后代与孝顺相结合,注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现在,这种传统的思想依然存在。这是民族心理的一脉相承。

西方却并没有这种民族心理与传统。追求个性自由的他们,可以为了自由事业等等而放弃结婚,甚至选择丁克家庭。这就是当“断子绝孙”被翻译成恶毒的诅咒在他们的文化视域看来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中西方孝文化的不同在于社会形成、文化背景不同。中国是农耕文明,自然倡导群体本位。中国自来受儒家思想深重,中庸思想也是群体本位的体现,历来也是在中国各个朝代受到推崇的原因。以集体利益为重,牺牲小我,以全大我,安居一隅,且安土重迁。而西方文明发源于海洋文明,地处多山,不适合农业生产,使他们早早发展了商业与海洋业,西方土地面积匮乏,使他们很早放眼于四海,这是他们强调重商主义的原因,也是他们追求个性自由的原因。所以不能说西方没有孝,是不同文化下孝的表现不同和对孝的内涵认知不同而已。所以在这样的家庭模式中,孝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形成一种文化流传。尽管《圣经》已经有了最早的关于孝的记载,但孝文化并没有形成一种广泛的文化流传,也没有得到社会群体的支持。但这并不表明西方人不重视家庭,他们的感恩节、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一样是非常注重家人间的团聚和节日精髓的,这和我们表面看上去的实则不同。

经过上述比较,可见中西方孝文化各有千秋,皆是不同文明孕育的成果,中国的“孝”文化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西方的养老制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尤其是全球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独生子女日后将可能面临更重的负担,建立健全养老保险体系是现代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文化世界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当今时代,中西方孝文化势必会在彼此影响中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李任君.儒家孝道的美学意蕴探析[J].湖北工程学报,2015,3

[2]许慎.说文解字(老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孟子.孟子•离娄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4]开宗明义[M].//孝经.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

[5]为政[M].//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9[6]以弗所书[M].//圣经

[7]高成鸢.中华尊老文化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38

[8]颜渊[M].//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9

[9]里仁[M].//论语.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11]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2]邱梦茜.浅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及原因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9

[13]岳崇国.中西孝伦理比较[J].改革与开放,2009,12

[14]曹广涛.中西“孝”文化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3

[15]张思佳.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J].文教资料,2011,11

孝道思想篇4

关键词:孝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182-02

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孝悌”居于核心和根本地位。《论语・学而》篇中,孔子就明确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当今社会中,“孝悌”仍然是调节人际关系,实现“家和万事兴”,推进社会安定的基础。同时,也是完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的基础与核心。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的修养与人格,践行“孝悌”的程度往往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指向与风标。当下90后大学生中,有些学生“孝悌”之心缺乏,有些学生只在缺钱的时候才记得给父母打电话,有些大学生甚至对父母的存在或罔顾或不屑,至于其他仁德就更谈不上。而一个真正有“孝悌”之心的人,必定能以恭敬之心待人,以平等之心处事,必定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因此,积极探索在当前高校中以“孝悌”之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肯定教育为“孝悌”教育的基础

子女只有在肯定父母的基础上,才会由衷的孝敬父母。而孝悌的本质是诚,是敬。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礼记》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孝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孝顺父母是为人之根本。《孝经》中有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今日之学生必是明日之父母,他日希望自己的子女如何对待自己就请如此对待自己之父母。肯定父母,就是肯定未来之自己。

第一,肯定“父母之劳”,孝养“父母之身”。在对学生进行孝悌教育时,可以找到很多“十月怀胎之苦,分娩之痛”的素材,与同学一起分享、学习。哺育过程,更是已为人父母的老师可以娓娓道来的,讲解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更容易让人接受、信服。笔者曾以某个新生班级为试验对象,在班上连续一个学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父母系列活动,同学们通过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父母对自己辛勤付出的事例,深刻体会肯定“父母之劳”;开展学唱《跪羊图》孝亲歌曲活动,学生在吟唱这些饱含深情歌曲的时候,自然浮现父母的无私付出;同时进行计算亲情账单,和同学们一起计算从出生到现在父母为养育我们支付的金钱,以及挣取这些金钱需要付出的劳动。这些互动活动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肯定父母之劳,然后才能孝养“父母之身”。孔子在《孝经・纪孝行章》中提到如何事亲,其中有三条:一是“居则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三是“病则致其忧”。父母的身体健康,我们要时时懂得去关怀,尤其是当父母上了一定年纪之后,更要经常问候。学生在分享中,从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自然转变到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问题,开始思考自己怎么做,父母更安心、更开心。

第二,肯定“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的心愿。虽然有些时候有些父母认识、行为、形式有些不足或偏差,但无论如何,其出发点总是好的。正如《弟子规》所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清]李毓秀《弟子规》)只要肯定其用心是好的,见不足,就不会只是情绪的发泄,而是生悲悯心,想着如何共同改善。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的情况下,大学生更应该“严己宽人”。这是肯定父母之志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智力、能力所及,尽可能做到《孝经》所要求的,即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用自己的德行去奉献社会,然后扬名于后世,让全社会感受到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这么有成就地为社会付出,是父母养育教诲的结果。这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第三,肯定“父母之功”,孝养“父母之智”。家庭的责任,家族的荣耀,民族的使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都是一代代父母、艰苦奋斗并继承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明日为人父母,更是要继往开来,承担完成这历史使命。但是当下,相当一部分父母到了晚年,因为阅历及学识的局限性,以及生活条件生活水平的制约,常常会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中。从而,影响身心健康,此时,需要儿女们选择适当时机,对其进行引导,劝其适时放下,知足常乐。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其能在圣贤智慧的引领下,使其晚年生活愈清净,愈自在。当父母亲的晚年能如此,那子女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

二、以礼敬他人为“孝悌”教育的延伸

清朝金缨在其《格言联璧》中收录了一段话:“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无不爱之民物”。儿女理解到父母的辛劳,所以时时刻刻要孝顺父母,侍奉父母。而他人同样也很辛劳,同样对家庭有贡献,对社会也有付出,所以任何人都值得尊敬、孝敬。

(一)“父母”在学校里表现为老师、领导等所有工作人员

一所大学发展至今,倾注了多少先人前辈的汗水,甚至是血泪。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多少老师、工作人员舍弃多少假日,夜以继日地工作。校园的整洁美丽,又有多少工作人员每日在维护。一堂课的顺利进行,老师要准备多少内容,又有多少工作人员为此协调、付出。一场场学生活动的举办,背后又凝聚了多少老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学生毕业就业找工作,又有多少老师为此付出努力。可是,浮躁的社会中,忙碌的校园里,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这些,想当然的享受着别人的无私付出,更有甚者,抱怨喋喋不休。当一位同学能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劳与付出,也就能看到别人的付出。因此也会敬重所有人,珍惜当下,不会浪费学习的大好时光。

(二)“兄弟姐妹”在学校里表现为同学、校友

由于时代的特性,现在很多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烈,骤然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会有些不习惯。这个时候,尤其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兄道友,弟道恭”,在与同学、舍友、校友的相处中,注意“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注意互学、互助、互让。中国自汉代开始考学为官“举孝廉”,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到现今,更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在学校,宿舍同学、班级同学是大学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最主要的人际交往圈,是践行“悌”道的主要对象。在高校学生活动中,举办宿舍节等活动,将“悌”道发扬光大,每个学生以更加包容,更加博大的胸怀去对待周围的同学朋友,必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父母”在社会、工作中表现为老板、领导、前辈

不管什么企业、单位,都有老板、领导、前辈,我们要看到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繁荣所付出的努力与贡献。自己创业的同学,更能体会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在做事中,时刻体察老板、领导、前辈的付出与努力,怀着感恩与奉献的态度,而不是埋怨与索取的心态。若能如此,工作将变得更加愉悦,生活将变得更加和谐,而我们自己也能得到更好更快的成长。

(四)“兄弟姐妹”在社会、工作中表现为同事

从大学校园刚入社会、企业、单位,是同事给予我们关爱,教会我们工作中的很多东西。这个时候,我们会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同事”的道理。在企业、单位、社会中,每一位员工都有不同专业技能,这些拥有不同专业技能的人才构成了团队的价值。因此,我们要互帮互助,注重团队合作,共同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的企业或单位,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三、以感恩教育为“孝悌”教育的深化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父母辛勤养育,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大众信任支持及所有付出的人”,这是一些幼儿园孩子的饭前感恩词。确实,当一个人能看到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领导、同事、朋友这么多人的付出、努力与贡献,他会油然产生感恩之心。此心一起,对这个周围世界的看法马上会发生变化,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当然,会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更友善更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人。

孝道思想篇5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 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 2005 年5 月第26 卷第3 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 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4)《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 期 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孝道思想篇6

关键词:《论语》;孔子;孝道;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6-02

一、《论语》中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

《论语》一书中孝字共出现19次[1],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没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有两处为曾子引孔子语。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子对于孝道的观点。

(一)对待父母要态度恭敬

孔子思想中的孝道,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即恭敬的态度。对子女来说,尽到对父母赡养的义务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内容。但在孔子看来,仅仅供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办事是远远不够的。即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举此例意在说明,养而无敬爱之心,跟养犬马一样,就不是真孝。因为它缺乏孝道最为实质的内容――“敬”。只有既“养”且“敬”,才能显示出人和动物的区别[2]。《里仁》篇中有“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必定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子女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的意见,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孔子认为,父母不听从子女的意见,子女要做到不怨恨。这一点需要子女发自内心的恭敬。

(二)对待父母要关心其精神

孔子还要求子女要关心父母的精神。《为政篇》第八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以反问的形式回答了子夏的提问。虽然没有具体说如何做,但是明确表达了仅仅供养酒食是不够的含义。《里仁篇》第十九章有相关内容,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段文字说明要常伴父母左右,即不要让父母担心。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做法。这一章历来有不同见解。一是父母在世时不远游,这是强调远游不符合孝道的原则;二是如果远游,必须有一定的去处,计划好往返行程的时间,表述了以孝道为原则的灵活性。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前者为重;作为现实行为准则,后者可行[3]。两种说法都有理,但第一种解释未免愚孝,使父母的存在成为限制子女人身自由的原因。实际上该章的重点并非“不远游”,而是“游必有方”。古代通讯不畅,子女远游,提前告知父母去处,可以让父母了解情况,减轻忧虑。“方”字应是方位、地点,而不是方法。“不远游”的核心是让父母放心,是子女关心父母精神的主动表现。

(三)对待父母要记挂想念

《为政篇》第五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阳货篇》第十七章: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从上面两章内容可以看出,孔子所谓孝道,关注生前,也关注死后。生前之孝注重物质上的供应和精神上的关心,死后之孝则注重丧礼和心意。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克己复礼为仁”,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待父母的丧事,必须要有礼节。这个礼节可以不奢华。根据《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宁俭不奢,表明孔子认为礼绝不能取消的观点。同时,孔子对他的学生宰我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的想法给予了严厉的批评,认为宰我的看法是对亲情的伤害。孔子认为,父母辞世后,子女在感情上应对父母的离去感到悲痛,因为子女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情正如“人生三年,后免于父母之怀”的恩情一样绵长[3]。孔子认为宰我没有真正从内心体味失去父母的刻骨铭心之痛。在心中对父母没有足够的想念,是“不仁”的行为。

过于强调守孝三年,导致父母去世,孝子守丧多年,不结婚,不耕作,虚度年华,是儒家思想被指责推崇愚孝的原因。宰我可能注意到这一点才提出缩减守孝的时间。但可以看出,孔子注重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想念。强调守孝三年的形式,只会造成如汉魏时期举孝廉父别居的虚情假意。物极必反,愚孝会出现如鲁迅先生批判过的郭巨埋儿之类的极端现象,丧失人伦。这是对孔子本意的曲解。孔子曾对曾参受其父棒打时不知躲闪而批评他不孝,因为父打子一旦出现伤亡,为父者会后悔,为子者不能尽孝。后世宣传郭巨埋儿,其意义整个颠倒。当代社会不可能守孝三年,作为子女更实际的是照顾好父母的生前,以及在心中怀有思念之情。

二、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孝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孝道的传统,并且一直将孝道作为重要的伦理道德考察依据。孝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中颇有特色的部分。在现代社会里倡导与弘扬孝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孝道在当代的得失及其原因

孝道在当代一方面在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倒退。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老年人的寿命在增加,子女可以有更多尽孝的机会和方法。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活节奏加快,亲子之间的关系逐渐异变为单纯的赡养关系,亲情的感觉逐步淡化。在日常的生活之中,由于自身工作和其他客观的原因,子女很难像古代一样长期生活在父母周围。当代的老年人,有相当一部分有传统的大家庭观念,虽不要求长期的共同生活,但是仍然希望子女的陪伴。同时,大部分老年人对社会赡养模式缺乏信任,希望维持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而这正是在当代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两全的结果。

在子女方面,一边要顾及自身的生活,一边要顾及老年人的赡养。在传统的大家族和大家庭模式已经解体的现在,其负担相当沉重,特别在是老年人因衰老或疾病丧失劳动甚至是活动能力的情况下更加明显。有的子女为了照顾老年人,必须放弃工作和相当的私人时间,在缺乏足够的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其整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只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低水平。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即同等情况下守孝道会生活困苦,不守孝道反而生活幸福。

这些新情况所带来的冲击对孝道建设无疑产生了打击,并且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阻碍。孝道属于东方文化,因此对比西方社会可以找到一些启示。西方社会父母养育子女,子女成年之后,在观念上就认为子女属于独立的对象,以后父母不再对子女具有特殊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由于子女的定性是成年之后具有独立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父母也没有中国式的赡养责任和义务。不排除有一些情况属于例外,但是整体上西方老年人的赡养主要由社会负责,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可以主动安排。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对于自己子女未成年之前的照料。这种模式称为“接力式”。中国的模式属于“反哺式”,即父母照顾子女,晚年由子女照顾父母。这种模式和以前中国传统社会大家族的生活方法相关,所以会与当代大家族解体情况下的现状产生矛盾。

(二)孝道的当代价值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独立性会越来越强。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即使不会彻底解体,也只会成为相对个别的现象,整体上会向小家庭模式进行转化。孝道的建设应该顺应这种潮流,而不是逆流和复古。在个人的道德建设方面加强孝道的建设,一味强调尽孝守孝是无意义的。吸收西方“接力式”的优点,即转变自身的思想,积极地尝试社会养老。在子女方面,也要主动地参与,譬如对社会养老的地点设施进行详尽的考察,尽量抽出时间对父母进行探望和精神上的交流等等。学习西方“接力式”绝对不是不管不顾,而是在原有“反哺式”的基础上对物质层面进行分离,同时对精神层面加强。譬如孔子思想中的孝,不仅是对父母要“养”,还要有“敬”。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充分分析当代孝道发展过程中的得失,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的合理结合,改变养老态度,不仅有助于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还可以使老年人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更多满足。

三、总结

几千年来直至现代,孝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一直保持着充分的生命力。研究学习孔子关于的“孝”的伦理道德思想,对于我们建设当代美德、促进自身的修养依然有很大帮助。不可否认,孔子在《论语》中表达的“孝”的思想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必然存在着它的历史局限性。正因如此,对待孔子和他的学说、思想要有认真的态度,应该仔细地揣摩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思想,辩证地保留和弘扬其中有益的部分。毕竟,孝是一种深入人心的道德观念,不仅是自身修养的问题,对社会稳定和谐也有重要影响。正如论语中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孝道思想篇7

(一)孝道是做人的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通悌。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人身来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孝悌是人的天然职责。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孝悌最能体现人间的真情。所谓真,是指父母、兄长即使伤害了自己,也不会与他们计较,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照。有这样的心念,无论家庭内部有多大的矛盾,都能化解,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这就是所谓的齐家。能齐家的人,走向社会,必定会友爱同事,尊敬长上,当然不会做乱害国,如此即是国治。家齐、国治,天下自然就太平。所以孝悌做好,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个人仁德的实现。因为,仁的本意就是爱人,从爱父母兄长到爱同事领导,再到爱不相识的人,这种浓浓的爱发端于家庭,并可以扩展至国家天下。因此,孝悌是仁之本。

(二)孝道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对孝悌的认识实在太精辟了。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一家庭中,儿女都能孝顺父母,兄弟之间相互友爱,这就是和谐家庭。千万个和谐家庭岂不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社会?然而,当今社会,老人得不到赡养,兄弟为争家产反目成仇。法庭上,亲人相互间已经司空见惯:父告子,是为了要点养老费。弟告兄,是为了争家产。还有的儿女,婚后不妥善处理夫妻关系,草率离婚。离婚后,又把孩子甩给老人来抚养,让老人为儿女行倒孝。同时,离婚后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这些事情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是社会的大问题,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处理。倘若,人的心目当中有孝悌之念,怎能忍心伤害父母和兄弟呢?又怎能把自己的婚姻当儿戏呢?

(三)孝道思想是分层次的

孔子因材施教,对不同修养的人,孝顺父母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养父母之身和养父母之心,在《论语》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孝养父母也是最基础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言外之意是人得疾病,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可以控制的,但是我们绝不能让父母再忧虑我们疾病以外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德行上有所亏欠,父母不仅羞愧难当,更会痛惜孩子离开人生正道,那就是大不孝了!其实,即使是身体,也不能轻易损伤,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内心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孝的第一原则。没有恭恭敬敬的心,那我们对父母的供养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勉为其难地去做,还谈什么孝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带着难看的脸色,服侍父母,说明子女对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更主要的是对父母缺少挚爱之情。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笔者认为,主要因为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感恩教育源于孝道教育,因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感恩教育是人一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失败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各自家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一个人享受了太多的溺爱,长辈不仅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为他们建立了唯我独尊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们从小就失去了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意识和能力。作为长辈,一味忙于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真正关心和陪伴,只是以大量的物质弥补对孩子的愧疚,久而久之,孩子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以物欲为尊。从小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绝不仅仅是对父母简单的尽孝,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和这个世界的互动的意识和感受外界给予的能力。

(二)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大部分高校在教书育人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少得可怜的道德教育也往往是过大的空洞的教育,过多的大理论,缺乏说服力。一些高校过分注重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致使部分大学生既不理解本国文化,也不了解外国文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基。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与高校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三)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

全社会都在追求经济利益,缺乏道德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侧重以物质条件评价一个人的地位高低,一切关系以金钱交换为基础,甚至包括像父子这样的亲情关系。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社会氛围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失去了对父母、老师和其他人的感激之情,反而认为一切给予自己的都是应该的。

三、汲取孝道思想,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

(一)家庭教育是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真正的教育就是模仿,因此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留下感恩的种子。父母首先在家提倡孝道,孝顺自己的父母,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模仿,即所谓润物细无声。其次,父母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前面,重视孩子自身品质的提升。

(二)学校教育是关键

各级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孝道感恩教育,增设国学孝道课程,并重视实践教学。针对高校,建议在两课教学中增设传统文化孝道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正孝顺父母的学生,才有可能爱校和爱国。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国学社团让大学生自我教育;也可以通过团日活动,开展孝道思想和感恩意识大讨论;还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以致用,把孝道思想和感恩意识落实到生活当中去。

(三)社会教育是保障

孝道思想篇8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忧其思。子女应该心里怀有父母,关心他们。《论语·为政》记载盂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或是解释为忧虑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释为只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两者都体现了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畅快,减少对子女的担心和忧虑。《论语·里仁》中孔子还认为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年高体衰而忧虑,体现出一种忧思之情。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孝道思想篇9

论文摘要:孔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是“仁”,是以人为本的爱心。孔子的孝道理论包括六个方面:敬养论;无违论;谏诤论;不远游论,回报论;孝慈论。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孝道,而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因此,对孑L子的孝道思想,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

孔子孝道的核心是仁,它的具体内容是指以人为本的爱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了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凡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有去冒犯上级和冒犯公众崇尚的法律准则与道德规范,更不会去阴谋制造恐怖动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民利益。有德行的正人君子,都非常重视做人的根本,根本牢固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建立起来了。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把孝弟(悌)定位为做人的根本,可以说是孔子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因为它不仅把理智诉诸于感情,形成了以“合乎情理”、“合情合理”来规范人的言行,同时也把个人与他人、下级与上级、个人的言行与整个社会的安危,都直接联系起来了,而且还把以“仁”(或“人”)为本的根基,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关系之上,让人们在家庭中培养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巩固和强化做人的根本,从而在和谐家庭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和谐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这一理念,在当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也仍然可以促进社会法制的更加人性化,亲情化,使法制与德治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意义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倍受人们赞誉的田世国为母献肾,洪战辉带妹求学等感人事迹.可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传统孝道精神在新时代的升华。

二、和谐社会的孝道思想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春秋时代,他的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不单对协调当时的人际关系,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就是在今天,读起来也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他的至理名言中,依然放射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火花,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养论

所谓敬养是讲子女对父母的瞻养,要建立在真诚尊敬的基础上,否则,与养狗养马一样。

《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段话.主要是表述孑L子对当时流行的、认为能供给父母饮食就算是孝顺说法的批评,并提出他的孝道标准:敬养。他认为侍奉父母与饲养家畜、宠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敬”字。侍奉父母离开真心的尊敬,就不能算作孝。也就是说,侍奉父母除了经济上的瞻养、生活上的照料之外,还应该有以敬爱为前提的精神上的慰籍。

恒这种精神上的慰籍,不是抽象的。表现在言语态度上,就是处处事事和颜悦色,使父母感到高兴。那些有事积极替父母操劳,有了好的酒饭,先请父母享用,就是对父母说话态度不好,不给好的脸色看,使父母心里不舒畅,不愉快,也不能算作孝顺;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要自爱自强,积极上进,事业有成,为社会多作贡献,使父母由衷感到欣慰才是孝顺。那些轻率地登高临深,损伤自己的身体,甚至酗酒、、、吸毒、违法犯罪、伤害父母慈爱之心.都是对父母的大不孝。所以,孔子提出的敬养论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无违论

无违,是指子女对父母有益的教导要听从。对父母生前的孝敬和死后的埋葬与祭祀,都要严格按照礼仪制度办事。

《论语·为政第二》中说:“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孟献子的儿子,孟献子临终嘱咐他去向孔子学习礼仪。这段话,就是记述他在学习期间向孔子的请教。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无违”。一般说来,“无违”就是“听话”,即子女要听父母的话。因为家庭中的子弟,对父辈来说,都是缺乏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他们在步人社会的时候,迫切需要富有经验的父辈来指导和教育,有了这种指导和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和少出事故。因此,孔子的“无违”,就是勉励孟懿子不要辜负父亲临终的教导,努力学习礼仪,谦虚谨慎地听取师长的善言教诲,从而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更好地继承父亲的爵位。正因为孟懿子不是个普通青年,而是有继承大夫爵位的特殊身份,所以孔子才在跟樊迟的谈话别强调礼仪的等级,目的是告诫孟懿子在祭祀等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孟孙氏的大夫级别的礼仪规格办事。不要象鲁国其他大夫那样,越级僭位用诸侯、天子的礼制仪仗进行祭祀。至于平民百姓的丧葬祭祀,孔子也是主张按礼仪规矩办事的。《论语·宪问第十四》中记载,孔子的朋友原壤,母亲死了,请孔子帮忙祭祀,而原壤却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唱歌。孔子非常生气,过了许多年之后,还严厉地批评他并且用拐杖打他的小腿,可见孔子对非礼行为的深恶痛绝。总之,孔子无违论的基本思想是追求在家庭和谐基础上,使社会更加有序,社会上的恶性事故更加减少以至消弥,其意义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近代有些学者,以为“无违”就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就是“唯父命是从”,甚至把宋明以来一些业儒提出的“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等封建专制理论,都归到孔子“无违”的名下,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把二者区别开来。

3.谏诤论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净,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论语·里仁第四》中说:“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遇到父母有了过错的时候,子女要态度和霭地委婉地微言相劝,如果他们不听、自己的意见遭到拒绝,也要恭恭敬敬,不要顶撞父母,惹他们生气。父母错怪了自己的时候,要多加忍耐,任劳任怨,不忌恨父母。

孔子主张给父母提意见要讲究方式方法。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父母不接受的时候,子女是不是就应该惟命是从呢?惟命是从是不是孝顺呢?这段话里孔子没有讲明,但他是反对惟命是从的。《孝经》中曾记载曾子问孔子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非常生气地批评道“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而且指出:“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令,又安得为孝乎?”显然,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错误不仅要直言敢谏,及时地给以批评,而且要批评到父母高兴地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为止。子女要使父母明白,谏净是维护和挽救父母的尊严与人格,不是对父母的不孝,而是真正的对父母的大孝行为。其结果是让父子两代以及整个家庭,在新的基础上更加和谐一致,自然也减少和化解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所以,孔子的孝道是有原则的,是以是非、善恶、荣辱、廉耻…为核心的,抛开法律,只讲亲情,对父母惟命是从,不能算是孝子至于《论语·子路第十三》中所说,父子有过或有罪时,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互相包庇,互作伪证的错误言论,是孔子孝道论中的糟粕,理应给予抛弃与剔除。

4.不远游论

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是农耕社会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它的主要精神是强调子女要关心年老的父母,并不是要所有子女都寸步不离地围着父母团团转。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迫切需要子女在经济上和人力上给以照料与护理。而子女却远走他乡,不知到了何方,那么父母的养老就失去了依靠,而且无处投奔,如果很多人家都如此,势必会使大量的老年人流落街头,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孔子以孝为内涵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为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理论思想,它把这一重大的社会矛盾,分散在各个家庭之中,利用家庭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即以家庭养老方式),给以较妥当地化解了。同时,这一理念也成为支持与保障家庭养老的理论依据,并直接影响到后世法令的制定。汉代以来,历朝的一些律令中,对凡需瞻养父母老者的后辈子女官府还可以减免他们的徭役赋税,有罪的甚至可以减轻刑罚,民间流传的“孤子不当兵”等说法,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随着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的变化发展,大家庭逐步瓦解,家庭的小型化成为大趋势,子女求学,打工、经商、从政等活动的需要,已不可再用“不远游”的模式来养老,但新的“家居养老”和“常回家看看”等形式的出现,也仍然是以孝为基础的“不远游”精神的延续,它的好处是给众多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小家庭如此,社会这个大家庭也就其乐融融了。我们要历史地辨证地对待孔子这一观点。

5.回报论

孔子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抚养、教育,要给予应有的报偿,子女奉养父母,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回报。《论语·阳货第十七》中曾记载孔子与学生宰我关于为父母守丧期限的争论,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意思是三年的守孝期限太长了,应该改为一年。孔子不同意,而且在宰我走后批评道:“予(宰我)之不仁也!生之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

父母去世,子女要在墓地守孝三年,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工作、生活、生产等许多方面的正常秩序,以至于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这种做法无论在当时与后世,都是有害的和不可取的,而孔子还要坚持保留这个十足的形式主义制度,显然是错误的。但他在回答问题中,把为父母守孝三年,作为对父母给子女三岁以前抚养的回报与补偿的提法,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价值与意义是讲出了一个客观真理:即父母年青的时候对家庭的建设发展、子女的抚养教育,都付出过巨大的辛劳与牺牲,现在年事已高,无力劳作,理应享受子女的瞻养与照料。父母要求子女奉养,是维护天经地义的权益,而不是叫花子乞讨恩典;子女孝敬父母,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而不是慈善家的施舍。明乎此,就可以减少许多家庭纠纷和社会不和谐因素,至于对品质恶劣的不孝子孙,用法律给予制裁也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了。我国的《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瞻养父母和虐待父母等不孝行为的处理,都有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旗帜鲜明,其中第152条规定:“拒不承担抚养义务或瞻养义务……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虐待家庭成员,或者遗弃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这些法规、纪律的严格规定,可以说都是进步的传统孝道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弘扬光大。因此,孔子孝道的回报论观点,是具有实际社会意义的。

6.孝慈论

这一论,主要是讲移孝于忠和孝道的双向对应关系。

《论语·为政第二》中说:“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日:“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段话是说,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说:“怎样才能使百姓尊重官吏,效忠君王,又相互勉励积极上进呢?”孔子说:“只要你认真负责地对待和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各种切身问题,百姓就会尊敬你;只要你能孝敬父母,慈爱兄弟,并象对待父母兄弟那样去关爱老人,慈爱幼小,善待国人,百姓就会效忠于你;只要你选用贤良,教化后进,百姓就会互相帮助,追求上进。”

在这里,孔子移孝于忠,把家庭中的孝道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联接起来了,而且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双向对应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官一任,造福方。”只要你尽心竭力给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会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同时孔子把“孝慈”二字连用,更明确体现出“父慈子孝”的代际相处中的双向化的对应观念。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母子之情,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这就告诉人们:作为父母,应该慈爱子女;作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二者之间双向的义务是对应平等的。宋明以来,把孝道的双向性扭曲为子辈对父辈的绝对义务关系,的确是不对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扭曲而忽视子辈应尽的义务。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小型化,子女经济地位独立,父子两代的关系松弛,亲情淡薄,许多子女对父母感情麻木,造成老年人生活艰难的情况较前有所发展,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孔子这一传统的双向互动的孝道关系,促使家庭更加和睦,代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整个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三、弘扬孝道的思考

孔子认为,宣讲孝道,以孝道教育青少年,就是参政、议政,就是从政治国,而且官员必须是孝子。

《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当官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治国的根本,要把它安排到政务工作之中。我教书育人,宣讲孝悌之道,去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言行,不也是参政、议政,从政治国吗?为什么定要去当官呢?为什么只有去当官才算是从政治国呢?·

孝道思想篇10

[关键词]孝道文化;高校思想政治;价值

中国伦理文化讲究孝道,孝道的理念基于中国的宗族制度。我国历史上很多统治者或者统治阶级都坚持用孝道来进行社会秩序的维护。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孝道文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作用,利用孝道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提升,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孝道文化在高校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孝道文化对社会伦理的维护

中国古代实行宗法制度,人们都生活在家族血缘为标准的管理方式之下,而孝道文化是家族宗法制度强调的首要问题。一个家族的延续除了血缘关系以外,更重要的是奉养双亲、照顾子女等内容。因此,孝道文化对我国古代这种宗法伦理制度有着直接维系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宗法制度和孝道文化是互为补充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孝道文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注重香火的传承和延续,并将其纳入到孝道文化之首。现实社会中很多人也会因为家族延续而承担起责任,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家族得以延续,那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就会得到保障。因此,孝道文化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孝道文化与党政指导思想的结合

社会的管理需要精神的指引,我国的党政部门顺应社会需求,提出了“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的思想认识。鼓励人们尊老爱幼,将孝道文化与党政思想结合起来。这样,我们的党政思想的推广就会更加的顺利、适合国情。我国党政领导者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观点,这些观点中都含有孝道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四)孝道文化对人们社会行为的约束

孝道文化在中国传承千年,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孝道之义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而不得不改变自己。同样,孝道文化也是具有这样的作用。在中国,如果一个不孝顺的人被大家知晓,大约也会影响到人们对其的认识和评价,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到人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说孝道文化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价值。

二、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

(一)感恩教育活动

感恩教育在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一般学校相关部门会准备一个主题,例如“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父亲节快乐”、“母亲节快乐”等,然后围绕活动主题,通过播放电影,制作宣传海报、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汇演、朗诵比赛、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途径,这些途径能在短期内进行比较有规模的宣传,形成对孝道更及时的认识,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二)公共课程安排

不同的院校对孝道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同,但是很多高校在二级学院都开设了国学的公共课程或者思想政治课程,而公共课程的课程学习或多或少都有孝道文化内容在里面。根据学校的规定,学期结束之后也会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考核实际上也是加强大学生对中国孝道文化深刻认识的重要手段。

(三)集体教育实践活动

集体教育实践活动的活动地点不仅限于校内,还可以在校外。集体教育实践活动一般都是以团队形式报名参加,例如,各高校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关注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通过将孝道文化的内容融入到集体教育实践活动的形式,让高校学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余也能获得“崇尚孝道、弘扬孝心、践行孝德”的教育体验和教育感受,形成“知孝、懂孝、行孝、扬孝”的良好风气。

(四)优秀典型树立

树立典型一直是进行孝道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党政机关在各地树立了各种“孝”先进典型,学习这些先进典型的人物事迹对高校大学生孝道文化的培养有一定的现实作用。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发现和宣传学生身边鲜活的“孝典型”。

当然,从实现孝道文化教育的途径来看,我国高校的孝道文化教育活动主要从情感培养到创造教育情境,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然后强化孝道文化的实践活动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三、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事例的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孝道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深入和丰富。我们树立典型的时候往往很可能没有与时俱进。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树立的先进典型必须要新,且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教育内容必须和时代政治思想紧密结合,这样才更能彰显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育方式的陈旧

就目前而言,高校的孝道教育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然后通过考核来衡量教育效果。这种灌输式教学手段就现代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而言还是老旧和存在缺陷的。孝道文化的传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入不能只简单的依靠课堂讲授,而是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使教育效果达到最大化。

(三)教育材料的不适用

通过孝道文化来培育和践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材料不能继续过去的传统教育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孝道文化教育也要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抓住发展关键。高校孝道文化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教育,还要和当前的党政思想的重点内容结合起来。

(四)引导过程中的偏差

一般的教育者会认为孝道文化教育从学生中小学阶段甚至学前教育阶段就开始了,学生在大学阶段之前对孝道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大学阶段,孝道文化教育并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了。因此,很多高校教育者会忽视孝道文化的教育内容,或者将孝道文化的教育内容的讲解和分析进行了简化处理。更有甚者,对孝道文化有一种反叛性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孝道文化也有了认识分歧。

四、促进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措施

(一)寻找最新的事例

我们的教育必须是为社会服务的,那么教育活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选择的教育事例必须体现时代的特点,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那些高在庙堂之上的教育事例往往会显得非常的遥远,而从日常生活中被概括出来的事例会更贴近大家,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在我党政部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曾经树立了许多忠孝的榜样,这些事例从我们的生活中来,显得真实可信,又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能得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那么大学生的孝道教育事例也需要从他们的生活中概括出来,在现有的社会宣传平台上找到突破口,发挥结合案例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方式

孝道文化教育多为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多数大学生是讨厌这种教育方式的,因此,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要运用新的教育载体和新的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兴趣。现代技术的使用可以使教育活动变的更加丰富多彩,孝道文化的内容展示更加形象生动,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接受需求。因此,我们应凭借对孝道文化的宣传,加强对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教育,在有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今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加以借用、分析和评述,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德育素质的目的。

(三)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用合适的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方式一样,对教育目的的实现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我们的教材选择一般是尽量选取不容易过时的内容,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我们的教育内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特点,没有特殊性,没有可比性。对于这样的内容,大学生在接受起来更容易出现抵触情绪,学习中除了背诵那些生硬的内容以外,基本不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因此,建议高校在对于孝道文化的教材选择和编写上需要补充一些比较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或者比较炙手可热的材料。这样,才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孝道文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四)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与学生共同发展。那么,教师的影响力是不能忽视的。在教育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将现有孝道文化教育内容与实际结合,灌注更多新鲜的内容,然后正确的引导学生。此时,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积累和正确的认识,只有通过正确的认识才能真的指导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新一代的优秀人才。

当然,孝道文化的运用还远不止这些措施和方法。比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学生观看更多孝道文化视频,甚至鼓励学生为自己的父母亲人送去最贴心的心意,或者将孝道文化作为学生学分修得的一部分,将孝道文化活动的参与作为一个评估标准等等。这些内容都能促进学生通过孝道文化的掌握来提高思想政治认识,来提升社会价值,变成一个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水娜,郑磊.孝道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2(4):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