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5:59:43

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范文篇1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对人们“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形成“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2005年5月第26卷第3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孝道思想范文篇2

论文摘要:当今孝的观念和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了显著的交化,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孝道思想在应对这种社会变化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佛教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影响和价值。《盂兰盆经》作为影响力很大的佛教经典孝经之一,其中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和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传统的孝道思想仍然有一定积极的影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种影响力在逐步减弱。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挖掘中国宗教思想的宝藏,为中国传统孝的思想提供更多的、有益的理论补充。佛教中“孝”的合理思想对当前我国社会重新树立新的孝道观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浅析佛教经典孝经《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

一、当今社会孝道观念的变化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封建宗法制度盛行,家族和家庭对社会和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族长和父权往往分别是家族和家庭的中心。由于社会的封闭和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限制,个人往往对家族和家庭有很深的依赖。但是,在当今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里,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社会日趋开放,人们有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不再是无法冲破家族和家庭束缚的孤独的人。因此,家族和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和作用明显下降,甚至消失,家庭本位逐渐让位于个人本位。人们传统的孝道观也随着社会基础的变化发生了质的转变。

随着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普遍推行,两代人思想的隔阂加深,甚至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孝”思想的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具体表现为:1.不再笃信家长的权威。由于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孩子知识的获得不再是简单的通过家族或家庭的言传身教而往往是通过社会来获得。家长对孩子知识的权威性有所下降,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家长在孩子生活中的地位,由此,造成了孩子对家长的质疑,甚至不尊重。2.社会流动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隔代和多代家庭的结构出现了瓦解,夫妻二人世界的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由隔代或多代一起共同生活发展到夫妻和孩子一起生活,这直接影响了孝的观念和意识的传统。

在全球化大潮的推动下,西方思潮冲击着中国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孝道观。西方具有与东方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古希腊罗马时期,幸福论者将个人的快乐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德行论者强调普遍的理性、知识和禁欲。因此,不论是德行论者还是幸福论者对于所谓的“孝道”都是十分淡漠的。中世纪的西方社会以信仰取代感情,以神性取代人性,在一个以上帝为核心的社会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孝道受到无情的压抑。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开始崇尚极端的个人主义,在虚假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掩饰下,往往孝的观念淡薄。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影响西方的同时,西方的一些观念也在影响着中国。

二、《盂兰盆经》中的佛教孝的思想

1.孝与众生、大众的教化。在《盂兰盆经》中充分体现了大众的力量,如《佛说盂兰盆经》中说:“时佛敕十方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当须十方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在这里它借助了六合众僧的形式突出了广大众人在宣扬孝道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里,可以通过借助全体群众的力量来宣扬孝的思想,提倡孝的风气。风气的提倡和孝道的宣扬离不开教育,佛教很注重教化的作用,佛经本身就是教化的工具,《盂兰盆经》是佛在祗陀太子的花园中为大家讲解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宣传孝的手段很多。但关键并不在于各种手段和如何宣扬,关键在于孝的思想是否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尤其是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中,孝的提倡本身就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联系了我们日常百姓的小家,又联系了我们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家。

2.孝与人性、敬畏心。在《盂兰盆经》中并没有回避人本性中自私的一面,通过目连尊者母亲的行为突出表现了人性的自私。目连尊者母亲得到食物时“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这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人的吝啬不舍、只为自己、自私的本性。而得到的报应是“食未人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佛教中强调因果循环和因果报应,正是目连尊者母亲种下的吝啬的“因”,从而导致了恶报的“果”。佛教正是利用人们对地狱的恐怖,使人产生敬畏心,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灵的目的,使人能够尽心行孝。在当今社会中,虽然我们大力提倡孝的风气,进行孝的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对不孝恶行的惩罚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足以震撼人的心灵。

孝观念的建立,是在孝的风气提倡之上的。而风气的提倡往往是利用人本性中善的一面,挖掘人善的本性,往往是从如何抑制人恶的一面开始的,而恶的抑制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因此,佛教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非现实的地狱来惩罚人们的种种恶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理性地面对不孝的行为,并建立相应的系统化、法律化和规范化的社会惩罚体系。

3.孝行与孝心。佛教经典中在宣扬孝行的同时,更注重孝心,强调行和心的统一。中国佛教孝道认为,不仅要以“敬”报答父母恩,而且要以“德”报答父母恩,更重要的是要以“道”报答父母恩,只有理、行同修,才能达到真正的大孝。并提出父母去世时“三年心丧,临丧宜哀”的主张,以显示告诫佛徒不忘世情、慎终追远的孝道思想。《盂兰盆经》中也间接反映了这一思想,在该经中目连尊者并不只是在行为上祭拜过世的父母,而是从内心里牵挂着已经过世的父母,通过佛祖的指点,最终解救生在饿鬼中的亡母。

在当代青年中,尊老、敬老、养老的观念逐渐形式化,子女往往只是从物质生活上关心老人,忽视了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老人更需要得到的是子女和晚辈的“精神赡养”,也就是子女除了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外,还要从内心和精神上关心父母,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

“精神赡养”应该是我们当前社会所重视的孝道核心思想。孝行和孝心二者真正的统一,才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孝道。

4.孝与身心的和谐。佛教追求脱离现实的苦海,追求永恒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追求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通过自己帮助众生带来更多的快乐,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一点从《盂兰盆经》中可以体会得到,如“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事自然”。这是讲有孝心的儿女们,为了报答父母恩情,发心供养大德高僧,使现生已经去世的父母以及六亲眷属,都能够解脱痛苦,自然快乐。孝道本身作为一种善的行为,使别人获得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和身心的愉悦。

三、《盂兰盆经》中孝道思想对社会的广泛影响

盂兰盆会是中国佛教每年七月十五举行的一种仪式,在民间有一定广泛的影响,其根据来自佛经《盂兰盆经》。盂兰盆会作为佛家一种独特的对去世父母行孝的方式,很受推崇孝道的中国人的欢迎,并与中国传统的鬼神观念融合,成为一个独特的民俗节日流传于中国各地,并逐渐演变为佛家最盛大的仪式和节日之一。

另外,由于《盂兰盆经》中目连救母的故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再加上中国人有着重视孝道的文化传统,因此,目连的故事广泛流传,成为中国历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目前最早的文学性文本可能是从敦煌出土的《目连变视孝道的文化传统,因此,目连的故事广泛流传,成为中国历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目前最早的文学性文本可能是从敦煌出土的《目连变文》演变而来。历代戏曲中以目连传说为题材的剧目包括:宋代的《目连杂剧》、元代的《行孝道目连救母》、明代的《目连救母劝善记》、清代的《劝善金科》等,民间创作还有宝卷《目连三世宝卷》、《目连僧救母》鼓词等。有人称目连的故事为“中国的《神曲》”。只是到了近代和现代,目连救母的故事影响力才逐步减弱,但是在广大农村和佛教徒中还有一定影响。

四、《盂兰盆经》中孝道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从学科意义上讲,必须对孝的思想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以达到科学的认识。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生理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没有从宗教学,尤其是佛教的角度进行详细的研究。《盂兰盆经》作为佛教经典的孝经之一,具有广泛的影响和理论代表性,因此,本文对《盂兰盆经》中和社会现实有关的思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从哲学意义上讲,对佛教中所宣扬的孝道的研究补充和发展了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上的空白。西方哲学从理论方面动摇了人们传统的孝的信念。传统孝道是朴素的,不需要什么具体的解释和论证,而现代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坚持追究一切现象的最终依据,一切都必须做出科学的说明,并使之接受逻辑的检验。

而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从根本上否认有认识真理的可能或真理的存在。他们认为道德既不能被认识,也不能被确认,伦理学中不存在认识问题,不存在道德的客观标准,所谓道德仅仅是个人任意性的选择。这样,就完全堵塞了对孝道的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在论及人类社会时,主要强调阶级关系,并没有涉及孝的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在研究传统的儒家孝道的同时,对佛教孝的思想进行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丰富西方哲学伦理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佛教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宗教之一,拥有众多的信徒,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因此,如何积极利用佛教在广大信徒中的影响力,发挥佛教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深入研究佛教对社会积极作用的突破点。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给了我们这方面的启示,社会的和谐是我们当前研究首要的关注点,而以孝的伦理观念为核心的家庭和谐是人自身和谐得以实现的基础。佛教中孝道思想对家庭和谐和人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佛教经典《盂兰盆经》中的孝道思想的影响并分析其内涵来诠释当前社会中孝道问题,从而,通过佛家经典研究从另一个视角来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孝道思想范文篇3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为本的净明忠孝宗。于是,当我们认真审视道教的教理教义时,便发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学说之中。正因为如此,要学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论神仙,这已成为道教界的一个共识。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考察道教孝道思想的来源,无疑来自儒家。儒家继承西周以来的传统礼制,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建设,其中即包括对孝道的肯定与发扬。“孝”的思想,其产生约当于西周时期。从金文及《周书》和《诗经》等文献中,可以看到已有大量关于“孝”的内容,表明“孝”的伦理观念已经形成。《说文解字》日:“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明“孝”乃是一种家庭伦理,并在当时社会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规范作用,被视为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为人们自觉力行。

中国古代文化属伦理型文化,在中国这样的宗法制社会中,其伦理的核心就是忠孝人伦,这一点特别表现在以忠孝为本的思想上面。孔子在《论语》中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认为治国必先齐家,因此将忠孝说成“为仁之本”是合乎逻辑的。

从历史角度上看,孝道是在个体家庭出现以后,作为家庭内部的行为规范而产生的。其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在世的上辈的敬爱、服从和赡养,二是对于已故上辈和先祖的敬仰和追念。应当说,这个伦理概念主要是针对现实的世俗生活。但是,在其发展意义上,却远不止于此。其中的第二个方面,即对于已死之先辈的“追孝”态度和方式,导致了中国传统的祖先崇拜进一步发展。显然,也正是这点首先沟通了儒家与道教的内在交流,这对于道教神学与伦理学的建设是很重要的。因为“宗教”一词本身,就同祖先崇拜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祖先崇拜的目的,就是以先辈为伦理范型,昭示于人,要求人们循蹈其迹。

然而,两家追求的终极理想毕竟有较大的差异。在解决“仙道”与“人道”内在的矛盾时,就必须以某种价值观为基础。对此,道教所提出的调和方法,就是要求慕道修仙之人,首先必须履行社会共同的“人道”价值。《无上秘要》卷l5说:“父母之命,不可不从,宜先从之。人道既备,余可投身。违父之教、仙无由成。”先当“仁爱慈孝,恭奉尊长,敬承二亲”。《洞玄安志经》亦说:“夫学道之为人也,先孝于所亲,忠于所君,悯于所使,善于所友,信而可复,谏恶扬善,无彼无此,吾我之私,不违外教,能事人道也;次绝酒肉、声色、嫉妒、杀害、奢贪、骄恣也;次断五辛伤生滋味之肴也;次令想念兼心睹清虚也;次服食休粮,奉持大戒,坚质勤志;导引胎息,吐纳和液,修建功德。”如此则仙道可成。这样一来,就将儒家忠孝仁信的思想与道教养生修仙之间的关系有机地融合起来。

应该看到,道教自创建之始,便开始吸收儒家的忠孝观。《太平经》就劝人们遵守忠君孝亲,认为最大的罪过是不孝,“夫天地至慈,唯不孝大逆,天地不赦。”“孝善之人,人亦不侵之也;侵孝善之人,天为治之。”对父母应尽孝,对君王则应尽忠:“为帝王生出慈孝之臣也。夫孝子之忧父母也,善臣之忧君也,乃当如此矣。”葛洪认为只求金丹而不修道德,长生不死仍是办不到的,所以他反复强调了行善立功是成仙的一种前提和保证。

《抱朴子内篇·对俗》说:“立功德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这就明白指出,为道者必须先立功德和善行,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按照儒家忠孝仁义的原则来立身处世。

其后,在众多的道经书中都一致强调孝道对修仙者的重要性。《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凡修道之人,“其能壮事守善,能如要言: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种民矣。”强调“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义不可不行。”《太上大道玉清经》卷一则直接糅合儒家道德说教,并假元始天尊之口训日:“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而那些“不孝父母师长者,死入地狱,万劫不出。纵l-I=人中’.…一受人凌刺,常居卑贱。”于是,儒家的道德说教作为正面引导,道教的地狱苦难则作为反面的恐吓威慑力量,在道教伦理内协同发挥作用。

《太上洞玄灵宝智能罪根上品大戒经》更大量包容儒家道德说教,提出:“与人君言,则惠于国;与人父言,则慈于子;与人师言,则爱于众;与人兄言,则悌于行;与人妇言,则贞于夫;与人夫言,则和于室;与人弟子言,则恭于礼;与人奴婢言,则慎于事。”这种说教,可以说是包容了社会人伦各个方面,较之儒家经典的有关论述,并不逊色。

实际上,西汉之际的道家已经开始援引儒家以正人心。如《道学传》载西汉道家学者成都人严遵,“修道自保。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弟言,依于顺;各因其发,导之以善。蜀中化之,从其言者过半也。”北魏寇谦之则在《老君音诵戒经》中,假太上老君之口,针对当世之道德堕落说:“我今以世人作恶者多,父不慈,子不孝,臣不忠,运数应然,当疫毒临之,恶人死尽。”其中所体现的伦理观与儒家忠孝等观念在内涵上并无二致。

然而,道教对孝道的理解并未停留在一般做人必备的精神层面上;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将导致自我价值的上升,取得其自主命运的能力,从而在追求神仙理想的过程中终得圆满。对此,《太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说:“道者性所有,固非外而烁;孝悌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悌而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造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也。”这里将“忠孝”视为“道”的根本,只有讲忠孝才能“立本”,大力强调忠孝的社会作用。

经中说:“忠孝备而可以成本,可以立功,立功之道无阳福,无阴骘,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所以上合于三元,下合于万物也。下士呼符水治药饵已人之一疾,救人之一病而谓之功?非功也,此道家之事方便法门耳。吾之忠孝净明者,以之为相举天下之民齐于寿,措四海而归太平,使君上安民自阜,万物莫不自然。以之将三军之众而神于不战以屈人之兵,则吾之兵常胜之兵也。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以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以为孝,其功可胜计哉!”从而将“忠孝”从个人修养扩展到社会实践方面。

在后来道教的善书中,即反复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如《劝世归真》日:“人生在世,莫忘忠孝二字。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乃万古不易之理也。吾劝世人,或为忠臣,或为孝子,则不愧为人矣。”《太上感应篇集注》亦说:“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亲乃人道之先”。“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即成仙证佛,亦何尝不根基于此。”

孝道思想范文篇4

论文摘要:孝道被先秦儒家视为“诸德之首”,是先秦儒家人文伦理的基石。本文首先阐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接着又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指出孝是一个优弊共存的“杂糅体”,即有其适应时展的合理性因素,又有其阻碍社会发展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弘扬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先秦儒家开创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构建的孝道观,则是这一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是儒家人文理论的基石。注重孝道,是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道德传统,是中国人个人道德的根源。它不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民众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一、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因此,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浓厚的血缘宗法成分。一般说来,同一血缘关系的人,为了本氏族的安定和繁荣,需要相互关心、帮助。父母有责任抚养、教育子女,子女应该尊敬、赡养父母。这样,就有了同一血缘关系的孝。

“孝”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到了私有财产的出现,一夫一妻制使得父子关系确实可靠,且导致承认并确定子女对其先父财产的独占权利的情况下才开始产生的。“孝”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要求子女奉养、尊敬和服从。到西周时期,随着父权家长制的确立,“孝”和以“孝”为主的宗法道德规范最终确立并完善起来。由于周代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分封制,建立了以“立子立嫡”的君位传统世袭制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孝”的观念及其作用进一步升华,并与政治相结合成为调整和维护政治关系的行为准则。“有孝有德”就成为了西周的“道德纲领”。周代的“孝”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奉养、恭敬父母;第二,祭祀先祖。春秋战国时代诸子之学勃兴,学者们对“孝”有了更深的见解。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观念,并把它系统化,确定为普遍的伦理模式。

在《论语·学而》中,“孝”被作为“仁”之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父母生前,最难的是保持到最终。“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和发挥,认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懒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亦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战国后期的墨家认为:以爱亲利亲为己任,就是孝,孝不必图回报。此外,《韩非子》《吕氏春秋》都有专篇论“孝”,战国时还产生了《孝经》,这些文献表明孝道的框架在先秦已经完成。《孝经》把孝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手段相结合,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孝的道德观念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最有影响、最富特色的规范之一。

二、对先秦儒家“孝道”的辩证分析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几千年来,它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人民家庭生活的行为准则。先秦儒家孝道有其合理性因素也有其不合理性因素,对此我们应作辩证分析。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赡养父母。赡养父母的规定表明在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的状况下,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是人类种族繁衍的需要,也是人生自然规律发展的要求。当子女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时,父母有抚养他们的义务;而当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时,子女则应尽赡养扶助的义务。传统孝道中赡养双亲的这一规定符合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生从小到老的自然规律性,是积极合理的内容,应该继承弘扬。

2.爱亲、敬亲。每个人生下来都离不开父母亲人的养育,在这种养育的亲密关系中,必会自然地形成子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人的爱戴尊敬之情,但这种感情害怕时间一长,由于受到多种干扰而被丢弃,因而儒家提倡孝这一文化道德规范,以维护人类的这种美好感情。父母是自己生命所由,也是一切人际关系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因此很难想像一个人连给予自己的生命的父母或者养育自己的人都不爱不敬,他怎么能生发对他人、社会、国家、民族的爱呢?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结构和良好品质呢?因此,爱敬父母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永恒价值。

3.尊老敬老。儒家把孝不仅仅限于父子关系,而且要求尊重家族中的一切老者尊者。根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他们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和老人,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要用同样的感情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尊老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它已经以言语、警句的形式,积淀于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

另一方面,先秦儒家孝道又有其不合理因素,先秦儒家把“孝”作为仁之本,把“孝”看成“诸德之首”,使“孝”这一伦理范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被强化,其影响是非常大的,其消极作用也十分明显。

1.“无违”之孝道。使家庭伦理表现出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父子之间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产生了权威人格倾向传统孝道讲究“父慈子孝”,但一向讲“子孝”的场合多,讲“父慈”地方少。“子孝”要求儿子对父母尽义务,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无条件地绝对顺从父母,父亲死后还要尽三年之丧,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这一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的意识,父子之间人格上具有明显的隶属关系。这“无违”之孝道,是建立在无条件的服从的基础上,这样的孝道,对维护家庭制度是有功的,却不容易培养出独立的人格。

2.“忠孝合一”的观念,使孝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本道德力量。“孝亲”本是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最初与忠君并无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以宗法式家庭形式组织社会,建立了以皇帝绝对权威为基础的封建家天下。在这种封建等级制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长,皇帝是一国之尊。对封建家长的绝对尽孝,扩大到国家就是对君主的绝对尽忠。这样,孝亲与忠君便密切联系起来。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也大力宣扬“忠孝合一,移孝忠君”的思想,还提出: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结果。为了忠,必须讲孝,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则要求人们“舍孝尽忠”。在当代民主社会,封建皇权统治已不复存在,但对孝具有服务于专制统治特性与历史应保持清晰的理智,防止其流毒影响。还有一些观点,如“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这些封建性糟粕,不管当时还是其后,都应予批判与否定。

三、先秦儒家孝道的现代意义

孝作为家庭伦理规范,有维持家庭稳定的功能和作用。人们用孝来调节家庭关系,使之扎根于家庭、风行于社会,成为人们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古代,中华民族有着敬老孝亲的良好风气,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弘扬养老敬老的孝道德传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弘扬孝道思想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人IZl总数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绝对数最大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形势,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其实,家庭养老是迄今为止最古老、最基本和最富有生命力的养老方式,而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思想基础就是传统的孝文化。传统孝文化中养老敬老的规范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即传统伦理的“孝”成为处理亲子关系的规范和最高准则,成为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文化价值机制。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出现了日益弱化的趋势,突出的表现就是小辈不养老不敬老。有些子女只顾自己和小家庭的利益,拒不赡养甚至虐待自己的父母,迫使一些老人和子女对簿公堂,家庭赡养纠纷日益增多,有的甚至发展成刑事案件。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积极寻求社会采取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呼唤人们的真情良知。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弘扬孝道思想有助于解决当前家庭代际矛盾

孝,其基本含义就是家庭亲子关系间的道德规范。孝观念最初是基于对人们家庭生活的维护,以一种家庭伦常的形态而出现的。从现代家庭来看,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较之古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家庭这种组织形式依然存在,家庭依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中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依然需要调节,所以说孝依然具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和天然基础。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尊老、敬老、养老观念在淡化,个人利益观念逐渐增强,许多青年人的伦理道德意识丧失,不孝敬父母、不赡养父母、无视老年人权益,不少老年人不仅得不到子女必要的尊重和理解,甚至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受到子女的侵犯。一些与儿女同住的老人更是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生活上得不到照顾,情感上缺乏关爱,不少的老人倍感孤独与绝望。以上种种不孝的现象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代际关系的困境,说明许多家庭尚未真正树立起尊老养老的观念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感。因此,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孝观念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不仅能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是维护家庭和睦稳定、建设和谐平等的现代亲子关系所必需的。

(三)弘扬孝道思想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

“孝”是亲情之爱,是生生不息的爱心,是形成个人品德之根源,“道由孝生”,孝乃“德之本”,是“立人之本”、“人伦之本”。先秦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认为孝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奉行孝道是追求各种美德的起点。人世间诸多美德,都是以“孝行”为基础衍生出来的。孝行源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人生之初,最初感知的必是父母之爱,面对的是家庭内成员之间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的身上,这便是孑L子所倡导的“孝悌”之道,“弟子,人则孝,出则悌”。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人间的爱,这种爱必然培养出子女对父母的爱。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这是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的。那些提出以家庭道德为起点强化孝道教育,使子女爱父母、爱家庭而逐步发展为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观点,是合乎道德教育规律的,它是培养个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切人点,它也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在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孝道,以使他们从小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这对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oo3,(9)

[2]肖群忠.《伦理与传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

孝道思想范文篇5

(一)孝道是做人的根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通悌。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人身来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孝悌是人的天然职责。正如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孝悌最能体现人间的真情。所谓真,是指父母、兄长即使伤害了自己,也不会与他们计较,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照。有这样的心念,无论家庭内部有多大的矛盾,都能化解,使家庭成员和睦相处,这就是所谓的齐家。能齐家的人,走向社会,必定会友爱同事,尊敬长上,当然不会做乱害国,如此即是国治。家齐、国治,天下自然就太平。所以孝悌做好,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个人仁德的实现。因为,仁的本意就是爱人,从爱父母兄长到爱同事领导,再到爱不相识的人,这种浓浓的爱发端于家庭,并可以扩展至国家天下。因此,孝悌是仁之本。

(二)孝道本身就是最大的政治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对孝悌的认识实在太精辟了。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如果每一家庭中,儿女都能孝顺父母,兄弟之间相互友爱,这就是和谐家庭。千万个和谐家庭岂不就构成了一个和谐社会?然而,当今社会,老人得不到赡养,兄弟为争家产反目成仇。法庭上,亲人相互间起诉已经司空见惯:父告子,是为了要点养老费。弟告兄,是为了争家产。还有的儿女,婚后不妥善处理夫妻关系,草率离婚。离婚后,又把孩子甩给老人来抚养,让老人为儿女行倒孝。同时,离婚后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诸如此类的事情,不胜枚举。这些事情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就是社会的大问题,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处理。倘若,人的心目当中有孝悌之念,怎能忍心伤害父母和兄弟呢?又怎能把自己的婚姻当儿戏呢?

(三)孝道思想是分层次的

孔子因材施教,对不同修养的人,孝顺父母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主要分为养父母之身和养父母之心,在《论语》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貌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孝养父母也是最基础的。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言外之意是人得疾病,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可以控制的,但是我们绝不能让父母再忧虑我们疾病以外的事情,如果我们在德行上有所亏欠,父母不仅羞愧难当,更会痛惜孩子离开人生正道,那就是大不孝了!其实,即使是身体,也不能轻易损伤,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内心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是孝的第一原则。没有恭恭敬敬的心,那我们对父母的供养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勉为其难地去做,还谈什么孝呢?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带着难看的脸色,服侍父母,说明子女对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更主要的是对父母缺少挚爱之情。

二、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笔者认为,主要因为感恩教育的缺失,而感恩教育源于孝道教育,因为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感恩教育是人一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失败

现在,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各自家庭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一个人享受了太多的溺爱,长辈不仅为他们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为他们建立了唯我独尊的精神世界,使大学生们从小就失去了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意识和能力。作为长辈,一味忙于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真正关心和陪伴,只是以大量的物质弥补对孩子的愧疚,久而久之,孩子的感恩意识严重缺失,以物欲为尊。从小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绝不仅仅是对父母简单的尽孝,更多的是培养一种和这个世界的互动的意识和感受外界给予的能力。

(二)学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大部分高校在教书育人方面,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少得可怜的道德教育也往往是过大的空洞的教育,过多的大理论,缺乏说服力。一些高校过分注重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致使部分大学生既不理解本国文化,也不了解外国文化,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基。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冷漠,这些都与高校感恩教育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三)社会教育的负面影响

全社会都在追求经济利益,缺乏道德教育,社会舆论导向侧重以物质条件评价一个人的地位高低,一切关系以金钱交换为基础,甚至包括像父子这样的亲情关系。大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社会氛围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失去了对父母、老师和其他人的感激之情,反而认为一切给予自己的都是应该的。

三、汲取孝道思想,提高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

(一)家庭教育是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真正的教育就是模仿,因此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留下感恩的种子。父母首先在家提倡孝道,孝顺自己的父母,让孩子潜移默化地模仿,即所谓润物细无声。其次,父母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知识技能教育的前面,重视孩子自身品质的提升。

(二)学校教育是关键

各级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孝道感恩教育,增设国学孝道课程,并重视实践教学。针对高校,建议在两课教学中增设传统文化孝道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真正孝顺父母的学生,才有可能爱校和爱国。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孝道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国学社团让大学生自我教育;也可以通过团日活动,开展孝道思想和感恩意识大讨论;还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学以致用,把孝道思想和感恩意识落实到生活当中去。

(三)社会教育是保障

孝道思想范文篇6

【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家、国、天下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立足于最小的一点——家,从自我做起,弘扬孝道,孝敬父母。弘扬孝道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响应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二为敬,即孝敬父母。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称谓了。孑L子认为在养父母的同时必须对父母“敬”。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ft恃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仍然应当恭敬的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忧虑,对父母却不怨恨。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孔子总结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子日:“(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不但重视对父母的养、敬、安和终生尽孝,还特别重视对父母的丧葬极其礼记。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即说办丧事不敢不尽礼。但他又提倡丧礼的朴素节俭,他明确指出更应该做好的是在父母生前尽的孝道,孝敬父母。这在《论语·八佾》中体现出来,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指出,就一般礼节仪式而言,与其过分奢侈,宁可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孝道问题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曾经写过《孝经》。曾子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曾子主张父母的葬礼要谨慎对待,祭奠祖先要敬重、真诚,这样做就能够使社会道德风尚日渐淳厚。曾子将孝道与社会的道德风尚结合起来,高瞻远瞩,把对孝道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那么《论语》是如何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尽孝道的问题呢?有人问孔子说:“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当有人问孔子为什么不参与政治时,孔子说道,《尚书》上说“孝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只要把这种品德应用到政治上去,那就是参与了政治,为什么只有做官才算参与了政治呢?看来孔子认为不一定只有做官才算是参与了政治,将孝的品德应用到政治也是参与了政治。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从这里也可略见一斑。

尽管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没有贰心,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大孝的关系巧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有子日:“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认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喜欢冒犯长辈和上司的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一点给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以很充分的理论根据,孝道在政治范围的延伸就是忠君爱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在孝道的基础上得到了最为广阔的延伸,“父父子子”最终演变成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统治阶级要求臣下忠于君主的目的在倡导孝道的光鲜外表下达到了。不过作为迎合统治阶级统治的孝道也是得到了提倡的,孝道在主观意愿之外开花结果,枝繁叶茂起来。

《论语》从物质上赡养父母、精神上尊敬父母、终身孝敬、对父母生前身后事之以礼、如何处理“忠”和“孝”的问题上都做了精深的阐释。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问题作了一个概括,涉及了如何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也解决了在孝敬父母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各种矛盾问题。例如:尽礼与节俭的问题、传统社会中“忠孝不能两全的问题”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孝道思想范文篇7

关键词:孝道;家庭与社会;管理智慧;当代管理;“新”途径

古语有言,“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突出特点。由“孝悌”构建出的,是内对父母孝顺,外对朋友信义,上对君王忠诚,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其社会结构,就是搭建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上的。一旦一种德行成为伦理的基石,那么它的异化是在所难免的。演变至今,甚至变成了道德绑架。故,在当今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课题下,务必正确理解以“孝”为核心的传统伦理文化,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念,狠抓着力点,从营造环境和优化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批判继承、改革创新地将《孝经》中的智慧应用到教育管理中去,探索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

王祥卧冰求鲤,黄香扇枕温衾,姜诗涌泉跃鲤,这些为世人传颂的佳话感动了一代又一代,通过对“孝”不同形式的演绎所渗透出来的精神将一直传承延续下去。早在唐代时期特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影响之下,孝道的内涵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包含了更加浓厚的政治寓意。“孝”亦有“道”,孝道不再只是血缘宗法,家庭等级尊卑制度的护身符,它在政治及管理方面体现出来的诉求也愈发强烈。孝在字典上的解释为“尊敬奉养父母”,如此看来,“孝”单纯只是一种动作。当代作家毕淑敏呼吁人们尽孝“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在“孝”的天平上,它们是等值的。所以说,孝不单单是一种可以显露和衡量出来的行为和价值,这样将“孝”物化,实在有悖于先贤们对孝美好的诠释。孝的本质是爱,是一种对家庭,对社会,对生命的爱,它是一种情感的依托,是一种精神的眷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爱父母首先要自尊自强,自信自爱,亦舒先生有言“自爱沉稳而后爱人”,爱人的出发点在于爱己,下雨记得打伞,别让爱我们的人操心。学会珍爱自己,感恩父母为我们带来生命,拒绝诱惑,洁身自好。将心比心,知道自己害怕黑暗,就请在暮色四合时给父母一个拥抱;知道世界风光无限,就请在父母还能迈开步伐时,带他们四处远游。当下的青年一代,绝大部分无法控制自己对父母的情绪发泄,虽然有部分事后会愧疚并反省,但仍旧是表明这份“孝”的不成熟,不深入,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浮躁,沉下心来,肩负起一份“稳重”的孝。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个人离不开整体,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有涵养,有道德的家庭风貌,这就要家庭对个人进行人格塑造。一个以“孝”维系的家庭,必然是极少出现矛盾的。家庭成员中的晚辈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传承美好品德,身心健康发展。感恩之心在心中慢慢生根发芽。通过培养“孝心”,激发人们内在的性德,《孝经》中的智慧为当代人提供理论基础,是“孝道”发展的助推器。以“孝”修身,塑造一个忠义、厚道、仁义、廉洁的高贵品格。具备了如此品格,就是具备了自觉提高、自我发现、自我觉察的自主能力,具备了遵循法律与准则的自觉性,时刻警醒自己秉持慎独精神,这样的自觉、自律与自主就是儒家管理的精髓所在。通过培养自身孝德,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有利于实现自我管理,从而将自我这个个体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大集体中,推动我国教育管理事业的发展。

一、以孝本观念为管理的指导思想

“孝”乃天经地义,孝为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孝经》中糅合的道德、伦理和政治社会的统治秩序,适应了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根本和以宗法家族为基础的社会结构的需要,适应了当代追求和谐社会,崇尚礼仪道德的趋势。将其中的孝道作为教化之根本,孝治作为管理的基本方略,交融转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管理阶层。《孝经》中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若天下之人皆能以“孝”事亲、事君、立身,方能达到和睦共事、上下无怨之平衡。先王以孝治天下,违反孝道,必然受到法律严格制裁。庶民即使入不了仕途,也必须以基本的谨身节用,来履行对父母的孝道。而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天子,对子民雨露均沾是其执政恪守的必要原则。面向子民怀揣一颗博爱之心,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维持社稷安康。

二、以崇德立孝为管理的根本途径

孔子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对亲人友爱之人,不会对他人恶言恶行。引伸至管理层面,在古时,仁君与暴君治国之道截然不同。仁君力行仁政,广纳善言,对臣民亲之信之。故,臣子敢于直谏,勤于政务,国家秩序井然,一派安生。子民对君主之管理积极配合,上行下效,人民生活安稳,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稳定安康。而暴君,暴虐无道,对下级滥用权力,施以严刑。又或是昏庸之辈,怠慢于政务,沉迷歌舞酒池,毫无榜样之言。管理无方,人民也随之怠惰散漫,世风日下,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引起百姓强烈不满与反抗,社会动荡,君主地位岌岌可危。反观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传统文化淡出人们的价值观。崇德向善,立身立孝之心,理应被重拾与培养,使之根植于人们心中,并日益壮大,从而对人们一言一行产生影响,作为为人处世的指向标,引导人们沿着光明的道路笃定地前行。

《孝经》中对处在教育管理阶层的人有深刻的教诲,戒骄戒躁,制节谨度,才能保持本来的地位而不被倾覆。教育管理者的德行直接对下属产生影响,务必在管理中融合孝道,方能使体制约束张弛有度。“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尊敬父母的人,怠慢别人的父母。射影到教育管理中,这样的人在社会工作上也会秉承尊敬他人的美好德行。如今知名度很高的沃尔玛公司,早在创业之初,创始人沃尔顿就制定了三条座右铭,其中一条就是“尊重每一个员工”,这就是沃尔玛公司持续发展,在挫折中屹立不倒的根本所在。教育管理者深知上下之间共生共荣、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个人以企业或学校为立足点,完成自我价值的培养与实现。领导秉承尊重下属的原则,力求上下级之间架起连心桥,吸纳每位员工的意见与建议,最大限度地合理应用到决策部署中,从而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潜能,保证个人的质量与效率,保证学校或用人单位的快速高效运转。均衡每个人受教育、受培训的机会,形成积极平等的良性竞争环境。上级为培育出优秀的科研技术人才做出投资,为研究人员提供宽裕的资源环境,使其摒弃多余的顾虑,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中。实施奖励机制,以提供奖金提成、购物券书券、旅游实习机会等,督促个人努力提升充实自我,力争上游,为集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以孝悌亨通为管理的最终目标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夫孝悌者,其为仁之本”,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在当代,“孝悌”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孝悌之道作为管理的根本途径,孝道文化所及之处,管理的各个环节也逐步互通。传承父母勤俭持家抑或善良敦厚的优秀德行,在为人处世上以其为榜样,坦坦荡荡做人,勤于修身,断恶修善,谨慎处事,唯恐辱没先人。在管理中,上级投入资源与精力培养下属,下属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对上级做出积极回应,严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自觉完成本分工作,利用上级提供的教育资源及机会平台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与修养,提升自己的文化与内涵,提高自身含金量,作为一个优秀的个体更好地服务社会。代表集体出席活动时,谨言慎行,维护学校或公司形象,不跋扈,不卑微,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展现出所长之处,为学校、为公司提升形象。创新多种渠道弘扬孝道,借鉴《孝经》中的智慧与方法,取精去粕地将其融入到教育管理中来服务各阶层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培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的深沉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务必夯实以“孝”为本的文化基础,创新孝道管理之方法,以传统文化填补当代管理需求空缺,坚定不移地走文化自信的道路,以此推进中华文明深远历程。

参考文献:

[1]段绪春.论当前实施孝教育的意义[M].考试周刊,2009,(05).

孝道思想范文篇8

关键词:曾子;孝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孝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只有注重孝道,公民道德素质才会提高,社会才会更加稳定。孝道被中国古代统治者所推崇,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道德基础,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纵使时代条件发生变化,孝道仍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仍然不能随意丢弃。但是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孝道有被淡化的趋势,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也有被忽视的倾向。为此,我们要重新拿起曾子孝道思想的理论武器,将曾子孝道思想同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续发挥曾子孝道思想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赋予曾子孝道思想新的时代内涵,让曾子孝道思想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继续发挥作用。

一、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

孝是道德大厦的地基,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注重孝道。曾子孝道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是我们加强道德教育的精神宝库。我们要用曾子孝道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对曾子孝道思想的认识水平,在思想上搞清楚如何践行曾子孝道思想,让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品格培养中,为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敬畏父母的生命馈赠,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践行孝道的起点,是对父母尽孝的基础。将对父母的孝心转化为实际行动必须依靠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对父母的孝心将失去客观基础。曾子将爱惜身体同对父母尽孝相联系,对丰富孝道的理论内涵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子曰:“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1](128)在曾子看来,我们身体的四肢和毛发皮肤均来自父母,同父母相互感应,是父母的生命在我们身上的延续。念及于此,我们就要全心全力爱惜自己的身体,时时刻刻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的身体有任何亏损。要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完整的状态,这就是我们践行孝道的底线。倘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缺乏敬畏之心,不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甚至随意糟蹋自己的身体,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触碰了践行孝道的底线。(二)孝道出于内心,忠孝可以两全忠孝本质上不冲突。孝是忠的基础,不孝必定不忠,忠是孝的提升,不忠也是不孝。一方面,曾子非常重视孝道,要求我们对父母要做到一个“忠”字,要有“忠心”。这里的“忠心”是要从内心深处孝敬父母,发自内心地为父母尽心。曾子曰:“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著心于此,济其志也。”[1](115)曾子认为,我们要从衣食住三个方面对父母尽孝,不仅要让父母吃得饱,更要让父母吃得好;不仅要让父母穿得暖,更要让父母穿得美;不仅要让父母住有所居,更要让父母住得舒适。另一方面,曾子主张正确处理家国关系,看到家与国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曾子将“孝”应用于君臣之道,把对父母尽孝同对君主尽忠相联系。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2](40)曾子认为,对父母尽孝是对君主尽忠的基础,对君主尽忠是对父母尽孝的提升。在尽忠与尽孝发生冲突时,对父母尽孝要服从于对君主尽忠,正确处理对父母尽孝与对君主尽忠的关系。(三)视自然界如父母,建立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曾子继承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将孔子关于人类对自然尽孝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对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做出重要阐释。曾子曰:“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1](139)曾子认为,大自然孕育万物,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对大自然尽孝是践行孝道的客观要求,是人类自身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曾子要求人们将自然界视为自己的父母,宛如孝敬父母一般对待自然界,不忘为自然界尽孝,履行对大自然尽孝的义务,在大自然允许的情况下同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建立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让人与大自然实现共生互利的状态。大自然是孕育万物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对大自然尽孝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自身素质的体现。我们不仅要对父母尽孝,也要对大自然尽孝,在大自然面前做一个孝子。

二、曾子的“孝”道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将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优良品格的重要措施。因此,汲取曾子孝道思想的精华部分,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生态保护教育,不仅理论上说得通,而且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利于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时代条件发生变化,但是儒家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弘扬儒家文化,将儒家文化同新时代的具体实际相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加适合我国的客观实际,更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稳步地到达共产主义的彼岸。曾子孝道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曾子孝道思想是弘扬儒家文化的重要举措。但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在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我们的大学校园也受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冲击。在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冲击下,一部分大学生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孝道有被淡化的趋势。面对孝道被淡化的状况,我们将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对促进家庭和谐具有巨大作用,更对弘扬儒家文化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具有深远意义。(二)有利于打好家庭教育根基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思想品格养成的重要环节,是人生旅途的出发点,是奠定我们发展基础的地方。家庭教育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优质的家庭教育让人受益终身,不好的家庭教育让人遗憾终生。显而易见的是,孝道与家庭教育往往密不可分,遵行孝道的家庭往往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家庭往往注重孝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家庭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对家庭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对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做出新的要求。孝道是维系家庭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孝道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抓好家庭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把曾子孝道思想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用孝道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奠定家庭教育的道德基础,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为抓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新时代是人民的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的鲜明特色。伴随着我国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这种需要不但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也体现在精神生活方面。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中国人民历来注重家庭,孝道是维护家庭和谐的精神养料。虽然近些年以来,由于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孝道有被淡化的趋势,但是孝道仍然为社会发展所必需,在社会各阶层中有着广泛的要求。大学生是人民群众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牵涉着千千万万个家庭。我们将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方法,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将曾子的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厚植现实土壤,也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其实际生活入手,发现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其实际生活与曾子孝道思想的结合点,从而将曾子孝道思想灌输到大学生头脑中。(一)将曾子的孝道思想融入生命观教育,教导大学生珍爱生命爱惜身体是践行孝道的起点,是践行孝道的底线。在曾子看来,“人为万物最贵,是由天地的造化而生。子女的身体是‘先父母之遗体’,子女珍惜自己的生命,即包涵着对作为自身生命本原的父母及其先祖的敬重”[3](16)。反观当代大学生,总是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应有的敬畏,仿佛自己的身体是铁打的,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缺乏应有的重视。在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的影响下,很多人成为熬夜族,不顾熬夜会导致猝死的危险,玩手机和电脑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严重影响。更为糟糕的是,甚至有极个别大学生受学习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一旦遭遇挫折就要死要活,将自己的生命当作儿戏,完全忘记自己对父母应负的责任,草率地结束自己的生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及时引导大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将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家庭道德教育,把孝道同生命观教育相结合,让大学生把对父母尽孝同爱惜自己身体结合起来,学会从孝敬父母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身体问题,认识到珍惜生命同尽孝的辩证关系,不要孤立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而是对生命采取正确的态度。(二)将曾子的孝道思想升华为家国情怀,教育大学生爱国爱家忠与孝宛如身体与影子,时刻不能分离。在曾子看来,“‘忠’与‘孝’应交叉和融汇,家庭伦理观念‘孝’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忠’,孝用于事君,作为政治原则可以运用”[4](20)。孝中有忠,忠中有孝。在古代,君主就是国家的象征,对君主尽忠就是对祖国尽忠,对君主的背叛就是对祖国的背叛,对君主尽忠同对祖国尽忠具有同一性。虽然时代条件发生改变,但对祖国尽忠与对父母尽孝的关系没有改变。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要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场,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将曾子关于忠孝的观点合理运用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以曾子关于忠孝的观点为理论基础,以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为现实导向,向大学生阐释为国尽忠同对父母尽孝的辩证关系,把为国尽忠融入家庭孝道教育,铸造大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由曾子的孝道思想引申出自然伦理意识,培养大学生绿色生活理念对大自然尽孝是曾子孝道思想的闪光点,是曾子将人伦思想应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突破,体现了曾子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视。虽然时代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曾子关于对大自然尽孝的主张仍然适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在促进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大自然尽孝的观念,有意或者无意地对大自然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出现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要立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着眼于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挖掘思想道德教育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将曾子关于对大自然尽孝的观点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实践,拓展大学生践行孝道的视野,引导大学生将对父母尽孝延伸到对大自然尽孝,让他们将大自然与父母等同看待,在心中树立对大自然尽孝的观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探寻开展美丽中国建设的新途径,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对曾子孝道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曾子孝道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路径进行了简要分析。曾子孝道思想的内容包含很多方面,其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仍需要进一步探索,要继续研究曾子孝道思想,为探寻曾子孝道思想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点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星.曾子论孝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陈桐生.曾子•子思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杨孝青.曾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

孝道思想范文篇9

论文摘要:孔子孝道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是“仁”,是以人为本的爱心。孔子的孝道理论包括六个方面:敬养论;无违论;谏诤论;不远游论,回报论;孝慈论。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有识之士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孝道,而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因此,对孑L子的孝道思想,应给予应有的重视。

一、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

孔子孝道的核心是仁,它的具体内容是指以人为本的爱心。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人有了孝心,社会就能更加和谐安定。

《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者其为仁之本与?”也就是说,凡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有去冒犯上级和冒犯公众崇尚的法律准则与道德规范,更不会去阴谋制造恐怖动乱,破坏社会秩序,危害人民利益。有德行的正人君子,都非常重视做人的根本,根本牢固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就建立起来了。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是做人的根本。

孔子把孝弟(悌)定位为做人的根本,可以说是孔子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因为它不仅把理智诉诸于感情,形成了以“合乎情理”、“合情合理”来规范人的言行,同时也把个人与他人、下级与上级、个人的言行与整个社会的安危,都直接联系起来了,而且还把以“仁”(或“人”)为本的根基,建立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日常关系之上,让人们在家庭中培养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巩固和强化做人的根本,从而在和谐家庭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和谐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这一理念,在当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也仍然可以促进社会法制的更加人性化,亲情化,使法制与德治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意义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倍受人们赞誉的田世国为母献肾,洪战辉带妹求学等感人事迹.可以说都是以人为本的传统孝道精神在新时代的升华。

二、和谐社会的孝道思想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诸侯混战的春秋时代,他的以人为本的孝道思想不单对协调当时的人际关系,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有着积极意义,就是在今天,读起来也依然感到十分亲切新鲜。他的至理名言中,依然放射着博大精深的思想火花,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养论

所谓敬养是讲子女对父母的瞻养,要建立在真诚尊敬的基础上,否则,与养狗养马一样。

《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段话.主要是表述孑L子对当时流行的、认为能供给父母饮食就算是孝顺说法的批评,并提出他的孝道标准:敬养。他认为侍奉父母与饲养家畜、宠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个“敬”字。侍奉父母离开真心的尊敬,就不能算作孝。也就是说,侍奉父母除了经济上的瞻养、生活上的照料之外,还应该有以敬爱为前提的精神上的慰籍。

恒这种精神上的慰籍,不是抽象的。表现在言语态度上,就是处处事事和颜悦色,使父母感到高兴。那些有事积极替父母操劳,有了好的酒饭,先请父母享用,就是对父母说话态度不好,不给好的脸色看,使父母心里不舒畅,不愉快,也不能算作孝顺;表现在实际行动上,就是要自爱自强,积极上进,事业有成,为社会多作贡献,使父母由衷感到欣慰才是孝顺。那些轻率地登高临深,损伤自己的身体,甚至酗酒、、、吸毒、违法犯罪、伤害父母慈爱之心.都是对父母的大不孝。所以,孔子提出的敬养论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有着它深刻的社会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2.无违论

无违,是指子女对父母有益的教导要听从。对父母生前的孝敬和死后的埋葬与祭祀,都要严格按照礼仪制度办事。

《论语·为政第二》中说:“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日,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孟献子的儿子,孟献子临终嘱咐他去向孔子学习礼仪。这段话,就是记述他在学习期间向孔子的请教。

这段话的关键词是“无违”。一般说来,“无违”就是“听话”,即子女要听父母的话。因为家庭中的子弟,对父辈来说,都是缺乏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青少年。他们在步人社会的时候,迫切需要富有经验的父辈来指导和教育,有了这种指导和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和少出事故。因此,孔子的“无违”,就是勉励孟懿子不要辜负父亲临终的教导,努力学习礼仪,谦虚谨慎地听取师长的善言教诲,从而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干,更好地继承父亲的爵位。正因为孟懿子不是个普通青年,而是有继承大夫爵位的特殊身份,所以孔子才在跟樊迟的谈话中特别强调礼仪的等级,目的是告诫孟懿子在祭祀等活动中。要严格按照孟孙氏的大夫级别的礼仪规格办事。不要象鲁国其他大夫那样,越级僭位用诸侯、天子的礼制仪仗进行祭祀。至于平民百姓的丧葬祭祀,孔子也是主张按礼仪规矩办事的。《论语·宪问第十四》中记载,孔子的朋友原壤,母亲死了,请孔子帮忙祭祀,而原壤却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唱歌。孔子非常生气,过了许多年之后,还严厉地批评他并且用拐杖打他的小腿,可见孔子对非礼行为的深恶痛绝。总之,孔子无违论的基本思想是追求在家庭和谐基础上,使社会更加有序,社会上的恶性事故更加减少以至消弥,其意义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近代有些学者,以为“无违”就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就是“唯父命是从”,甚至把宋明以来一些业儒提出的“父叫子亡,子不能不亡”等封建专制理论,都归到孔子“无违”的名下,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我们应该把二者区别开来。

3.谏诤论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净,但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谏,就是陷父母于不义。

《论语·里仁第四》中说:“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说:遇到父母有了过错的时候,子女要态度和霭地委婉地微言相劝,如果他们不听、自己的意见遭到拒绝,也要恭恭敬敬,不要顶撞父母,惹他们生气。父母错怪了自己的时候,要多加忍耐,任劳任怨,不忌恨父母。

孔子主张给父母提意见要讲究方式方法。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父母不接受的时候,子女是不是就应该惟命是从呢?惟命是从是不是孝顺呢?这段话里孔子没有讲明,但他是反对惟命是从的。《孝经》中曾记载曾子问孔子说:“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非常生气地批评道“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而且指出:“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令,又安得为孝乎?”显然,孔子在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错误不仅要直言敢谏,及时地给以批评,而且要批评到父母高兴地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为止。子女要使父母明白,谏净是维护和挽救父母的尊严与人格,不是对父母的不孝,而是真正的对父母的大孝行为。其结果是让父子两代以及整个家庭,在新的基础上更加和谐一致,自然也减少和化解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所以,孔子的孝道是有原则的,是以是非、善恶、荣辱、廉耻…为核心的,抛开法律,只讲亲情,对父母惟命是从,不能算是孝子至于《论语·子路第十三》中所说,父子有过或有罪时,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互相包庇,互作伪证的错误言论,是孔子孝道论中的糟粕,理应给予抛弃与剔除。

4.不远游论

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是农耕社会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理念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它的主要精神是强调子女要关心年老的父母,并不是要所有子女都寸步不离地围着父母团团转。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父母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迫切需要子女在经济上和人力上给以照料与护理。而子女却远走他乡,不知到了何方,那么父母的养老就失去了依靠,而且无处投奔,如果很多人家都如此,势必会使大量的老年人流落街头,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孔子以孝为内涵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为适应这种经济基础的需求而产生出来的理论思想,它把这一重大的社会矛盾,分散在各个家庭之中,利用家庭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即以家庭养老方式),给以较妥当地化解了。同时,这一理念也成为支持与保障家庭养老的理论依据,并直接影响到后世法令的制定。汉代以来,历朝的一些律令中,对凡需瞻养父母老者的后辈子女官府还可以减免他们的徭役赋税,有罪的甚至可以减轻刑罚,民间流传的“孤子不当兵”等说法,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随着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的变化发展,大家庭逐步瓦解,家庭的小型化成为大趋势,子女求学,打工、经商、从政等活动的需要,已不可再用“不远游”的模式来养老,但新的“家居养老”和“常回家看看”等形式的出现,也仍然是以孝为基础的“不远游”精神的延续,它的好处是给众多的家庭带来了天伦之乐。小家庭如此,社会这个大家庭也就其乐融融了。我们要历史地辨证地对待孔子这一观点。

5.回报论

孔子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抚养、教育,要给予应有的报偿,子女奉养父母,就是对父母付出的回报。《论语·阳货第十七》中曾记载孔子与学生宰我关于为父母守丧期限的争论,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意思是三年的守孝期限太长了,应该改为一年。孔子不同意,而且在宰我走后批评道:“予(宰我)之不仁也!生之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

父母去世,子女要在墓地守孝三年,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工作、生活、生产等许多方面的正常秩序,以至于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这种做法无论在当时与后世,都是有害的和不可取的,而孔子还要坚持保留这个十足的形式主义制度,显然是错误的。但他在回答问题中,把为父母守孝三年,作为对父母给子女三岁以前抚养的回报与补偿的提法,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价值与意义是讲出了一个客观真理:即父母年青的时候对家庭的建设发展、子女的抚养教育,都付出过巨大的辛劳与牺牲,现在年事已高,无力劳作,理应享受子女的瞻养与照料。父母要求子女奉养,是维护天经地义的权益,而不是叫花子乞讨恩典;子女孝敬父母,是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而不是慈善家的施舍。明乎此,就可以减少许多家庭纠纷和社会不和谐因素,至于对品质恶劣的不孝子孙,用法律给予制裁也就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了。我国的《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不瞻养父母和虐待父母等不孝行为的处理,都有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更旗帜鲜明,其中第152条规定:“拒不承担抚养义务或瞻养义务……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虐待家庭成员,或者遗弃家庭成员……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这些法规、纪律的严格规定,可以说都是进步的传统孝道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弘扬光大。因此,孔子孝道的回报论观点,是具有实际社会意义的。

6.孝慈论

这一论,主要是讲移孝于忠和孝道的双向对应关系。

《论语·为政第二》中说:“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日:“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这段话是说,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说:“怎样才能使百姓尊重官吏,效忠君王,又相互勉励积极上进呢?”孔子说:“只要你认真负责地对待和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各种切身问题,百姓就会尊敬你;只要你能孝敬父母,慈爱兄弟,并象对待父母兄弟那样去关爱老人,慈爱幼小,善待国人,百姓就会效忠于你;只要你选用贤良,教化后进,百姓就会互相帮助,追求上进。”

在这里,孔子移孝于忠,把家庭中的孝道和治理国家的政治联接起来了,而且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双向对应关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为官一任,造福方。”只要你尽心竭力给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就会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同时孔子把“孝慈”二字连用,更明确体现出“父慈子孝”的代际相处中的双向化的对应观念。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的母子之情,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这就告诉人们:作为父母,应该慈爱子女;作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二者之间双向的义务是对应平等的。宋明以来,把孝道的双向性扭曲为子辈对父辈的绝对义务关系,的确是不对的,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扭曲而忽视子辈应尽的义务。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小型化,子女经济地位独立,父子两代的关系松弛,亲情淡薄,许多子女对父母感情麻木,造成老年人生活艰难的情况较前有所发展,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孔子这一传统的双向互动的孝道关系,促使家庭更加和睦,代际关系更加和谐稳定,整个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三、弘扬孝道的思考

孔子认为,宣讲孝道,以孝道教育青少年,就是参政、议政,就是从政治国,而且官员必须是孝子。

《论语·为政第二》中记载:“或谓孔子日: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去从政当官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治国的根本,要把它安排到政务工作之中。我教书育人,宣讲孝悌之道,去指导和影响人们的言行,不也是参政、议政,从政治国吗?为什么定要去当官呢?为什么只有去当官才算是从政治国呢?·

孝道思想范文篇10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