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12:31:30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1

【关键词】城邦文化;竞技体育;影响

作为含有政体意义、伦理意义的城邦,他不仅对希腊人的政治、经济关系重大,而且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古希腊,公民和城邦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公民属于城邦,城邦依赖公民。城邦和公民共同营造自由、平等、正义和开放的精神。并使得公民与城邦的和谐、至善的精神得以发展。古希腊人大部分公共生活与宗教祭祀有关,体育竞技是这些宗教活动中常见的仪式活动。体育运动与城邦有着紧密联系。

城邦的自由思想对竞技体育的孕育和催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明确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古希腊人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顺从自然。他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神话也是他们自然生活的一部分,神话中的自由、平等、正义等思想从神话与英雄传说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思想中。作为政治实体和共同体的城邦需要每个公民自由和平等地参加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这就像宇宙是众神的共同的努力能实现井然有序。宇宙的秩序性是众神自由和平等合作的结果。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万神之王,是普遍正义的庇护者,但他也不能破坏和践踏正义,他破坏正义的行为是对城邦社会的糟蹋,必然招致其他神的反对,他会收到惩罚或引发战争。这是希腊神话中的自由思想的渊源,是自然法原则的发端。任何神都要尊重其他神的自由,不能让某位神拥有绝对的权力从而随意控制他人和社会。宙斯宣布他们三兄弟分别掌管天、海、冥三界是平等观念的起源。当他把技术与智慧分配给人类时要求:人人都有一份,若只有少数人分享,城市将不会存在。这一活动的体现了平等人权的观念。赫西俄德在《神谱》中对正义的阐述是:宙斯已经把正义这个最好的礼物送给了人类,因为任何人只要知道正义并且讲正义,无所不见的宙斯会给他幸福。人间秩序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它理所当然不应违背宇宙秩序,这是自然法的重要内容。自然法思想使每个城邦公民都坚信自己参加城邦公共事务是一种神赋的自然权利。这种思想激发了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的情绪,演变成一种自由、平等的城邦精神。神话孕育了人们的自由、平等和正义等思想,这意味着神话与城邦公民的情感体系、认知体系及评判体系交织在一起。一方面使神话中的神和英雄具有人的思维、形象、性格和品行,另一方面,神的生活是人的生活的写照,更是人的生活憧憬与向往。象神一样自由、平等、正义地生活是人们的理想。城邦公民的这种思维定势逐渐内化为思维本身的程序,构成一种主体性记事的思维程序,在这种程序中,神话中的种种现象与人世间的现象一样,遵循着同一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脉络。这使得城邦公民的自由、平等、正义观念具有了神性。

这种神赋的自由、平等和正义为竞技体育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它们对竞技体育的规则制定,项目构建,进程维持,纠纷解决有着重要的作用。

城邦的政治制度对推动竞技体育的发展功不可没。西方的政治的发展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有着一定的泉源关系。在城邦时代,政治和城邦紧密相连。城邦是公民分享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场域或公共空间;政治是公民的公共生活方式。在雅典,政治是城邦公民追求的最高善。因此,与城邦相关的经济、教育、社会、伦理等问题都负有政治意义。在政治管理上,雅典实现轮番而治,即一切行政官员都有公民民主选举产生。当时的雅典政体设置了三个主要机构:民众法庭、五百人会议和公民大会。公民大会近似现代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国家的重大事务有着决定意义。在伯里克利时代每月举行三或四次会议,二十岁以上的男子均可参加。会议以投票方式来决定重大事务。在城邦时代的雅典,言论自由是公民所有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城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有充分的发言权,对城邦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种问题可以畅所欲言。由于城邦的公职人员是民选的,公民在会上也可以批评他们,行使每个公民对公职人员的监督权,而公职人员在卸任时得做述职报告,不称职者会被罢免,渎职和犯罪的要接受法律制裁。

从政治哲学的理论视角看来,城邦给理性政治提供了重要的基本条件,那就是公共空间,或者说是公共领域。著名学者韦尔南认为“只有当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在古希腊,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主要表现为公民会议和公众聚会的场地。

在那些场地中有一类不可忽视的就是体育场馆。在古希腊,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体育馆或体育场。这些体育场馆不仅是他们的竞技场地,更是他们的社交场地,它们是城邦公民的重要公共生活空间。他们不在体育场馆训练,就在场馆理消磨时光,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城邦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希腊精神中有一种就是竞争精神,它主要通过体育竞技表现出来。在古希腊,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尼米亚运动会、地峡运动会和庇底亚运动会几大泛希腊竞技运动会外,每个城邦还有自己的竞技会。体育竞技活动不仅是体育活动,实际上是城邦的重要政治活动。

城邦政治的特点是自由、平等、民主、正义。这种制度为竞技体育的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体育竞技的公平公正提供了制度保障。公职人员的直接选举落实到体育比赛中表现为对体育官员的选举和裁判员的推选。政治制度的法制化促成体育比赛的法制化。

体育文化是古希腊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城邦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健身习惯、运动风气和体育文化,体育运动成为泛希腊节庆中人们最愿意欣赏的文化节目,城邦的提炼和挖掘使得体育运动形成自己的文化风格和特色,体育运动成为古希腊人特有的文化符号。城邦给了体育生命,城邦创造出影响人类社会的智者的游戏。

参考文献

[1] 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 李法宝.官吏、官制、官文化及历史走向[M].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与完善,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为体育运动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力。在竞技体育运动事业快速推进的同时,中国竞技体育运动道德领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斗殴、吸毒、服用兴奋剂、黑哨等事件时有出现。如何推动中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本文认为锻造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的风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运动精神,需要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和批判性继承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国竞技体育运动之魂。

1.竞技体育运动对中国传统体育道德的吸收和借鉴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逐渐国际化、市场化,物质文明对其影响日渐明显,而竞技体育运动蕴含的风骨却被相对忽视。虽然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竞技水平提高了,竞技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增强了,但中华竞技体育运动独特的民族精神和魅力却未能同步提升,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传统体育道德的学习。

1.1“射”――竞技体育运动与儒家礼乐文化的结合。

西周的“射礼”是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文化源头。[1]“射”作为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的最早形式,与“礼”、“乐”、“御”、“书”、“数”并列,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六艺”。“射”既有着体育运动的竞争性,也是西周礼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射礼有序宾之贤,询众择善之义,是可以明善恶也”,从这一角度而言,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从诞生之初时便与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文化紧密结合,它既要展示出卓越精准的技艺,更要宣扬道德教化。从“射礼”的举办者、举办目的、举办形式及效果来看,“射礼”具有极强的权威性、普遍性、规范性和政治功用性。“射”既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是具有鲜明政治性和教化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可以说,“射礼”是我国古代社会集政治、教育、文化、体育等诸方面因素于一体的竞技体育运动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竞技体育运动既是体育运动,同时也应该为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服务,这也正是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所应当注意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礼仪化的战争”。在竞技体育向国际化、科学化、高水平化的方向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国竞技体育运动与中国民族文化的结合。

1.2“淡泊宁静”――竞技体育运动精神对道家思想的继承。

竞技体育运动以其竞技特点为大众所喜爱,然而竞技道路是永无止境的,竞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运动能力与水平的不断进步,胜者只是一时之胜者,对胜利的追求和努力才是永恒的。老子很早便指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因此,保持“恬淡为上,胜而不美”的竞技心态,对待比赛结果“宠辱不惊”便是竞技体育运动参与者需要学会的课题。以一颗淡泊宁静之心投入到热烈的竞技氛围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如果每一位竞技运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运动员都能保持此种心态,则诸如黑哨、兴奋剂、斗殴等现象便能从根本上杜绝,竞技体育运动的风气便可为之一变。

1.3“峻法”、“严刑”――竞技体育运动对法家思想的继承。

韩非子曾说:“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逐令惩下也。威不贰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峻法严刑是保证国家社会安定的必要武器,同样,峻法严刑也是维护竞技体育运动秩序的必要手段。从法制规范的角度明确竞技体育运动行为的奖惩准则,对促使竞技体育运动各类人员“以规矩为度”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在完善的竞技体育法制规范下,完全可以达到“法之所加,智者弗敢辞,勇者弗敢争”的效果。

因此,中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汲取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之处,尤其要学习儒、道、法家思想之长足,在注重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同时,促使竞技体育为社会和谐、思想发展及群众教育服务,使人们在淡泊宁静的平和心态下,不断致力于竞技体育运动规范的完善,推进竞技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科学发展。

2.竞技体育运动精神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悖离之处

中国传统体育道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部分,是封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体育实践活动的客观反映。因此,它既受到封建社会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制约,也受到中国儒、道、法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同时还被深深打上了封建统治阶级体育道德观的烙印。全面认识中国传统体育道德是我们批判性继承的前提。

2.1私有制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传统体育道德的性质具有狭隘性。

“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道德最深层的本质是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利益关系,因此,传统竞技体育运动在本质上是为私有制社会服务的。这体现在传统竞技体育为统治阶级稳固统治,为其遴选才士,助其娱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锻造奋勇拼搏的竞技精神,形成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二者在本质上存有明显区别。

2.2竞技体育运动精神与中国封建传统价值观取向存在本质区别。

“封建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和竞技体育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背道而驰的,是压抑竞技体育发展的,这是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和人才观念所决定的”。[3]中国封建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抑制并非偶然,其主要原因是:(1)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缓慢,社会生活内容较为单调,诸如“射”、“御”之类的竞技行为被提高到礼教的高度,其形式代表的意义等同甚至超过了竞技结果和能力,对形式的过分重视限制了竞技能力的提高。(2)中国传统思想主张礼让、和谐、轻利和内敛,注重约束自身的欲望,“克己服礼”,这种思想意识使得人们在潜意识中抵制竞争,这使竞技体育没有适合发展的空间。(3)竞技体育需要平等公正原则作为思想基础,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实行人治,缺乏民主意识,这使竞技体育缺乏必要的思想根基。(4)从竞技体育运动的前身――“游戏”的角度来看,封建社会国民较为轻视游戏,深恐“丧志”,游戏时不够投入,这也使竞技体育活动的发展深受限制。

了解了上述这些因素,我们便可对中国古代传统竞技体育丧失竞技活力,直至趋于湮没的原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致力于使当代中国民众正确对待中国传统竞技体育道德与文化。

3.正确处理竞技体育运动发展与传统竞技体育道德的关系

中国竞技体育运动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性,同时它又具有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因此中国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道德既要反映出我国的民族特点、时代特点,还必须符合竞技体育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

3.1“淡泊无欲”、“重义轻利”的品格是保证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性的前提。

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愈是竞争激烈的项目愈是需要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竞技体育工作人员具有平和、坦率、谦逊、超然于物外的心态与素养,以抵制横流物欲的诱惑。倘若没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很难自始至终保持公平公正的信念。这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养分,寻求精神力量。

3.2礼让、仁德是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精神保证。

竞技体育需要竞争,更需要和谐。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在竞技体育上得到了极好的体现。在竞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社交能力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一同得到了锻炼。处理好竞争好胜心与平和心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需要我们发扬礼让为先、仁德扬道的优良传统。此时,礼让与仁德是调剂这一心态的良药。只有每一位竞技体育工作人员,以及欣赏竞技体育的观众具有礼让和仁德之心,竞技体育的竞技魅力才能更加凸显,竞技体育才能走上一条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竞技体育的社会教育价值需要被人们所重视,这尤其对于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3以传统文化的知识智慧为养料,提高竞技体育的水平。

竞技体育并不是一项单纯的体能展示,它更是智力的较量,竞技者只有拥有高超的智慧才能获得胜利。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包含最大量的智慧,它们可以也应该成为竞技体育的智慧养料,田忌赛马的故事便向我们充分展示了智慧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21世纪的竞技体育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竞技体育道德建设亟待加强。为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我们需要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通过加强竞技体育运动的德、智、美等方面的建设,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美、民族美与时代美。

参考文献:

[1]史晓亮.射礼――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文化源头.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第3期.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竞技体育;冲突;异化;齐美尔;货币论;文化现代性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1-00-00

竞技体育源于古希腊,其诞生之初并非为了纯粹竞技,而是作为缓解当时社会矛盾和各城邦之间冲突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当时的竞技体育缺乏独立存在性,只是作为一种战争的替代品,属于业余性竞技体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竞技体育逐渐摆脱业余性并呈现出丰满的职业体育特征,由此竞技体育不仅获得了独立身份,而且成为一种有着丰富社会学内涵的独特现象。如何从社会学角度对于竞技体育的这一演变进行解读,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一演变过程中,竞技体育的异化也随之而来,这不禁令人思考二者之间的隐在关系;同时,从竞技体育历史演变的进程中考察异化也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并有望获得新发现。因此,本着社会学理论专有的解释功能,文章运用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相关社会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的上述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新的探索,以期学术争鸣,共同探讨。

1齐美尔学术思想简介

齐美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马克思、韦伯齐名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他从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出发,认为冲突是普遍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他同时提出冲突的形式,对冲突理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还对文化社会学有突出贡献,通过分析货币关系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影响,最先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文化深刻的二律背反,即劳动分工进步的同时也使得劳动者与其产品处于异化状态。齐美尔的现代性论独到而深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学教授弗瑞斯比曾赞誉齐美尔是“第一位论现代性的社会学家”[1];并且齐美尔“作为现代性碎片的收集者,总是从别人熟视无睹的事情中发掘出人所未见的含义”[2],故又被赞为“一位有着无穷创新思想的人”[3]。随着时代的发展,齐美尔学术思想的前瞻性日益为人们所理解和折服,即使在体育学科领域,齐美尔的冲突论和货币及文化现代性论也为解读竞技体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2齐美尔的冲突论对竞技体育的解释

2.1齐美尔冲突论的两种形式: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的的冲突

在冲突形式的问题上,齐美尔把冲突分为作为手段的冲突和作为目的的冲突。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斗争与冲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不论是由于争夺财富引起,还是由于征服他人的愿望而引起,甚至是对于消灭敌人的渴望等,都会激发斗争与冲突。如果冲突能找到一种可替代的手段并最终化解,那么这种冲突在原则上就有这样一种性质:即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或事件得到满足,而不一定要通过斗争解决。这种形式的冲突仅仅是人们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因此,这是一种作为手段的冲突[4]。相反,作为目的的冲突则完全由主观感情决定,并且这种冲突存在着内在能量,而这些能量又只能通过冲突本身才能够得到满足,不能通过其他手段来代替,它本身就是目的和内容。这种冲突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为斗争而斗争。显然,作为目的的冲突具有强烈的感彩,理性成分较少。

2.2齐美尔冲突论对早期竞技体育的解释:作为手段的一种冲突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源于古希腊并且是为了缓解各希腊城邦之间的纷争以及促进城邦间的和平交往而产生的,即“有助于不良思绪和心理状态的排解,引导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5]。而现代竞技体育的诞生也恰逢欧洲各国民族主义兴起,国家情绪浓厚之时,卢元镇教授在其所编著的《体育社会学》一书中便指出“必须承认,民族主义是20世纪国际竞技体育的基本背景”[6]。民族主义的盛行使得各国都很注意体育的军事效能,将体育和军事训练结合以备军需,这就是为何当时各种体操、兵操尤为盛行的原因,例如当时英国的户外游戏和竞技运动流行一时便与其逐渐扩大的海外贸易和持续的殖民扩张不无关系。所以,无论是原始的古希腊竞技体育还是早期的现代竞技体育,都是以缓解社会矛盾、疏导民族情绪为宗旨,那么,按上述齐美尔的冲突形式论,这时的竞技体育是一种替代战争的有益手段,故可视为一种手段性冲突。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的话来说,体育是“和平时代的战争”,能将冲突矛盾从军队转移到民众身上。也正是在欧洲国际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的形势下,考虑到既然古奥运会可作为一种替代国家间冲突的有益手段,顾拜旦才开始了按照古奥运会的方式和当时的条件来组织国际运动会的构想。他甚至曾在1894年11月16日雅典帕纳萨斯俱乐部的演说中说到:“复兴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必须每4年给全世界青年一次愉快的亲兄弟似的相聚机会,这种相聚将逐渐克服人们对关系到他们所有人的事物的无知,一种煽动仇恨、积累误解和对抗,沿着野蛮小径走向残酷冲突的无知”[7]。由此可见,早期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冲突形式,在缓解社会矛盾、疏导民族情绪方面可作为代替战争的有效手段,用齐美尔冲突论来看,即是一种典型的作为手段形式的冲突。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1期2014年2月 刘岗齐美尔社会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的几点解释No.1 2014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竞技体育作为缓解社会冲突的一种手段,多以业余性为主,也即参赛者不以奖金或任何货币形式的报酬作为参赛动机甚至谋生手段,对获胜者荣誉的斩获才是参赛的最终目标。以古希腊奥运会为例,其对于获胜者并不注重物质奖励,而是给予他们最高的荣誉——橄榄枝花冠。橄榄枝花冠编制时不仅要特别精心,而且还要特别虔诚。当时规定,编环的枝条须由父母双全的儿童用纯金的刀子从宙斯庙旁的橄榄树林中割取,可见荣誉的尊贵和纯洁。当然,获胜者在自己的城邦也会得到物质奖赏,但最重要的、也是最悠久的荣誉还是橄榄枝花冠。同样,20世纪初伴随欧洲民族冲突、国家情绪而盛行一时的竞技体育也是以军事训练的方式而出现,是一种业余性竞技体育,跟以货币交换为目的的职业体育截然不同。

2.3齐美尔冲突论对现代竞技体育的解释:作为目的的一种冲突

如前所述,早期竞技体育运动多以业余性为主,直到19世纪,业余原则依然被各体育竞赛委员会列入竞赛章程中,如1876年成立于伦敦的田径俱乐部以及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但是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技术专业化训练成为提高运动技术的重要手段,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开始放宽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同时,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也出现了以取得个人收入并将比赛和运动作为谋生手段的职业运动员,运动员的劳动力资本开始作为商品进行货币交换。1980年,国际奥委会于《奥林匹克》中删除了有关“业余原则”的规定,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并且在1988年第24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实施,更加标志着职业运动员身份的被确认。时至今日,职业体育已经成为现代竞技体育的主流,而且职业运动员也成为现代社会广为认可的一种合法职业。

伴随着职业体育的逐渐形成,早期的业余性竞技运动也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正当的工作需要,作为一种冲突,它已不再是替代任何其他冲突并成为缓解这种冲突的手段,而是演变成为具有独立存在性且自身内容即是冲突的一种冲突,按照齐美尔的冲突论,即演变为一种纯粹的目的性冲突。作为一种目的性冲突,对目的的实现便成为职业运动员最自然不过的一种欲望,也是其本职工作的一种必需,这种欲望带有内在情绪,对竞技冲突有着热情的期待和向往,因为若失却了竞技冲突,运动员的劳动力资本无法当作商品进行货币交换,谋生之技亦无法展示,生存危机便由此出现。而且,出自人类竞技好胜的本能,运动训练中积蓄的冲突力量亟需机会展示,一旦有了竞技机会,职业运动员便会带着强烈的获胜目的全力以赴,更何况当竞技本能与谋生需要相绑定时,竞技体育便呈现出强烈的故意性和目的性。所以职业运动员大都热衷于各类竞技赛事,尤其是各项职业联赛,且尽力延长其职业生涯;现实中运动员无论是转会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还是在运动技术水平下降时转去低级别联赛以续旧业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另外,对于职业运动员,因大量的时间精力倾注于运动技能训练上,较少涉及其他职业领域,故使得职业运动员成为首选甚至是唯一可选的职业,体育竞技也由此成为工作内容本身,与谋生紧密相连。按齐美尔的观点,此时的竞技体育对于竞技者而言是一种发自内心、存在着内在能量的目的性冲突,是为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而斗争,理性成分较少,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职业赛场上违规及暴力事件频发。当然,职业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依然能够有效地疏导和缓解社会不良情绪,但鉴于参赛者对货币交换的这一出于谋生的主观需求,故职业体育更多地呈现出目的性冲突的特点。随着竞技体育冲突的公开化和获胜奖金的高额化,在本能的获胜欲望及现实的谋生需要的双重催逼下,参赛者的竞赛目的变得更加强烈,敌对性也越发彰显。如此以来,职业体育俨然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目的性的冲突,尤其是在劳动分工越发明晰的现代社会和竞技体育高度职业化、商业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

3竞技体育作为冲突形式由手段到目的演变的后果:异化

从手段冲突到目的冲突的演变,使得竞技体育从业余体育逐渐向职业体育倾斜,即向着运动员劳动力资本被当作商品进行货币交换的方向倾斜。而与此同时,职业赛场上出现了业余竞技体育少有的现象——异化。所谓“异化”意指一种自我的丧失,即人本身的活动变成一种独立于人的异己力量,且这种力量反过来剥夺人的自由,使人从属于它,变成它的工具[8]。竞技体育中的假哨、黑哨、球场暴力、兴奋剂丑闻、失业落差等等便属于典型的异化表现。可见,当竞技体育迈入以货币交换为特征的职业体育时代时,异化便随之而来,足见货币交换与异化的紧密关联,至于具体关联如何,齐美尔在他的货币论及文化现代性论中给出了进一步注解。

3.1齐美尔的货币论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解释

3.1.1齐美尔的货币论

关于货币,齐美尔并没有局限于仅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对其进行探讨,而是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挖掘货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他在《货币哲学》一书中讲到当货币交换在人们的交往中变得普遍的时候,理性的计算就逐渐扩展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并将所有性质和独特性化约成一个价值多少的询问,于是抽象的计算进入生活,忽略了互动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最终促成现代社会的特点——理性化。而货币经济与理智至上的结合就形成一种对人对物讲究实际的态度,即社会现象成为可以度量的东西,每个人都如同一架机器中的零件,是可以被替代的,个性被忽视,个人价值被压到最低点,人成为异化之人,异化由此而生。他在该书中着重提醒人们留意货币交换的潜在危害:“货币在使得人们能够接触多种人的同时,也使得个体更加封闭,更加孤独,这已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一个通病”[9]。在齐美尔看来,货币本来是手段,但现实中人们却总是淡忘这一点,把它当成了终极目标,在《当代文化中的货币》一书中,齐美尔便说到“手段对目的的殖民化是任何高等文化都具有的主要特征与问题之一”,并且“人所面临的更大的危险是深陷在手段的迷宫之中而不得出,并因此忘记了终极目标为何物”[10]。

3.1.2齐美尔的货币论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解释

当竞技体育逐渐褪去业余性特征并披上职业体育的外套时,竞技体育的目的也随之从对荣誉声望的获得变成纯粹的货币交换,在齐美尔货币论的视角下,这种纯粹的货币交换使得参赛者们更倾向于量的计算,如现实中不乏有职业运动员为了职业联赛而放弃国家队比赛的事件发生,这便是货币量化权衡后的一种对量化利益更加倾向的选择结果,印证了齐美尔所言“将所有性质和独特性化约成一个价值多少的询问”。他曾说“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同理,职业体育所带来的货币利益也只是桥梁,在此桥上,竞技运动者们无法栖居,更无法久栖,退役前后的落差和不适正是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表现之一。同时,齐美尔所坦言的货币交换所带来的“手段对目的的殖民”在竞技体育领域中也颇为彰显。随着职业竞技体育的蓬勃兴盛及获胜者奖金的高额化,所谓的“重在参与”及“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自我,挑战人体极限的竞技体育的原始目地已悄然被抹煞,取而代之的是如何击败对手并赢得比赛的这一具体手段,由此,职业体育中出现兴奋剂及暗中倾轧等不公平竞争便不足为奇,也无怪乎自奥运会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以来,奥运赛场上的兴奋剂事件便大幅增加[11]。由于货币奖金的获得并不一定带来人格的完善和培养,反而如齐美尔所指出的那样,货币只能给人一种空洞的自由,不能给人以充盈的意义,不能给个体生命以价值方向从而积极地发展完善自我,甚至还可能造成自我的丧失,即异化。然而,面对这种现象,齐美尔认为,只要有货币交换的地方,“手段对目的的殖民”便在所难免,这是“任何高等文化都具有的主要特征”。

按此,职业竞技体育中的异化现象亦在所难免,并成为现代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庆幸的是,齐美尔在其现代性论中对异化进行了更深入的解释并针对异化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3.2齐美尔的文化现代性论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解释

3.2.1齐美尔的文化现代性论

在齐美尔看来,由货币经济催生的理性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文化的主观性、个体性、特殊性、差异性丧失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齐美尔发展了文化现代性论。

齐美尔的文化现代性论是基于对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的。所谓客观文化是指“经过精心制作、提高和完善的事物,可以引导人类灵魂走向自身的完善,或者指明个体或集体通往更高存在的途径”[12]。也即普通意义上的所谓之“文化”。而主观文化则是指“通过这种方式而达致的个人发展程度”,也即个体吸取客观文化并将之整合进自身人格结构的程度,简单来说即普通意义上所谓之“个体素质”,如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等。从齐美尔对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的定义可看出,文化创造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自我完善,即“文化首先意味着通过对世界上事物的培养以达到对个人的培养”[13]。

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协调发展是齐美尔对两者关系的一种期许和愿望。然而,在齐美尔看来,这种和谐的局面在现代社会却变得难以为继。现代社会中,客观文化不断增长,且日益脱离行动者的控制;面对客观文化的日益扩张,主观文化却出现了相对的萎缩和枯竭,它“绝对没有以同等程度前进,事实上,它还经常出现倒退”,于是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异化。换言之,即原本应该用来丰富涵养人类个体自身的途径和手段的客观文化,现在却越来越脱离“自己”这个创造者的控制,日益成为一种压迫性的异己力量与自己作对,不再是培育滋养自己的养料来源,这便是异化诞生的前奏,也是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更是齐美尔眼中二律背反的现代文化困境。至于主观文化为何相对于客观文化出现倒退甚至萎缩,齐美尔则解释为作为现代生命主体的人对文化的吸收能力天然有限,并受庞大客观文化的压抑,渐渐失去感应生活的能力,从而主体文化不能产生客观文化应有的宏观效应[14]。这种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之间的不可通约使得主观文化不可避免地萎缩了,异化也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3.2.2齐美尔的文化现代性论对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解释

反观职业体育领域中出现的异化现象,按照齐美尔的理论,也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必然,是现代文化本身不可避免的普遍结局,只不过在竞技体育这个以对抗冲突为显著特点的领域更加触目惊心罢了。竞技体育从早期的业余化、娱乐化到今天的职业化、商业化,不乏各类客观文化的孕育和宣扬,如现代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所宣扬的“公平竞争”、“重在参与”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又如不断变革以适应时代的各种竞赛体制及规则等制度层面的文化等。但是从齐美尔的主客观文化矛盾的必然性论述来看,作为该领域文化主体的职业运动员,由于其时间、精力以及对文化的整合速度受一己之力的限制,导致其对该领域客观文化的汲取是天然有限的,不可能像客观文化那样在数量和速度上无尽地增长,也即如同齐美尔所认为的,无法将客观的文化“内”化为己有,从而造成运动员主观文化的相对萎缩,即运动员个体对客观文化的汲取程度有限,其外在表象即是职业运动员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的相对低下和滞后。

因此,当人们习惯性地将竞技体育的异化现象归咎于所谓的政治及商业因素的干预、制度法规的不健全以及运动员素质的低下等因素时[15][16],齐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给了我们一记清醒的提示,甚至给了我们一条迥异的思路,即:发生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客观文化的非和谐困境才是竞技体育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而运动员素质问题仅仅是该领域主观文化滞后的一种外在表象;同样,所谓的政府因素、商业因素、制度因素等则是该领域客观文化不顾对主观个体的渗透而独自飞速发展的一种外在表象;正是这二者之间的非和谐性才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简言之,即问题不是源于A,也不是源于B,而是源于AB之间的非和谐性关系。所以,问题的解决应着力于改善AB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发展而非单方面地改善A或者改善B。因此,对于竞技体育的异化,不能单方面地从外部归咎于政治及商业因素的干扰或者相关法规制度的欠缺等客观文化要素,也不能单方面地从内部归咎于运动员人文素养的低下等主观文化要素[17],而应归咎于主客观文化这两者之间的非和谐性发展。换言之,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即使客观文化先进发达,如相关制度法规日臻完善,体育人文精神已然回归,但若运动主体的主观文化相对低下,即运动主体对客观文化的汲取并内化为自身素质的程度有限,那么异化仍然无可避免;反之,即使运动主体自身主观文化水平很高,但若没有与之和谐配套的外在客观文化要素,如完善的制度规则,适度的商业激励及政治干预等,那么异化也仍会存在,只有运动主体这一主观载体“人”与其所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客观文化和谐发展,异化才有可能消除。

可以说,主客观文化二者的和谐发展远胜过单方面的突飞猛进。回溯竞技体育诞生之初的古希腊时期,尽管当时物质文化水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等客观文化要素简陋低下,但运动主体的主观文化也相应地简陋低下,从而使得主客观文化二者之间保持着和谐匹配的关系,因此当时竞技体育中的异化便无从滋生,就像齐美尔在《桥与门》一书中赞美古希腊文化时用他那充满向往的话语所言:“希腊人对哲学、科学、战略决策及生活享受等领域所做的贡献,使每个受过教育的人或多或少能够掌握。他可直接将大量客观文化应用于自己的主观文化建设,使主客观文化得以和谐发展”[18]。

如上所述,既然促使竞技体育领域主客观文化的和谐发展是消除该领域异化现象的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主客观文化的和谐发展呢?齐美尔的现代性论认为若客观文化能够及时、准确、恰当地渗透到主体文化中并实现对主体人的培养,那么主客观文化便可和谐发展,这便是齐美尔针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所开出的一剂解药。按此,要想解决竞技体育的异化,就必须促使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客观文化能够及时、准确、恰当地渗透到主体文化中并实现对运动主体的培养,也即促使竞技体育领域中的政治、商业、制度等客观要素能够与运动主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执法者等)发生良性互动从而达至彼此间的和谐发展。当然,竞技体育异化现象的解决绝非如此简单,这只是基于齐美尔现代性论而得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向,但却值得我们关注并深思。

参考文献:

[1][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2 .

[2]成伯清.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4.

[3]Robert K. Merton.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York: Free Press, 1968:58.

[4][德]齐美尔.社会学: 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2.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6]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5.

[7][法]顾拜旦.奥林匹克理想——顾拜旦文选[M].詹汝琮译.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3:12.

[8]庞建民.对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分析及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47.

[9]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77.

[10][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文艺出版社,2001:104.

[11]邹晓颖,刘楠.2008 北京奥运会反兴奋剂监管工作回眸[J].中国药物滥用防止杂志,2009,15(1):1-4.

[12][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M].陶传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3.

[13][德]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费勇译.文艺出版社,2001:173.

[14]David Frisby,Georg Simmel. Critical Assements [M].London: Routledge, 1994:36-37.

[15]古文东.当下竞技体育中异化现象的致因探析[J].体育与科学, 2011,32(1):86-90.

[16]孙志.我国竞技体育异化的致因及回归之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9):18-21.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体育思想;健身教育;竞技教育;竞技科学;林笑峰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1)06-0001-05

A review of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HEN Qi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 As a physical education scholar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professor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one of a kind, provided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summed up into dialectical tr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unique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for fitness, advanced ideology about competition education and competition science, and innovative ideology about people education. LIN Xiao-feng’s ideology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product of an era, provided with extraordinary academic influence, having an unusual referring and guiding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hina.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body-building education;athletic education;athletic science;LIN Xiao-feng

恩师林笑峰教授(以下简称先生)仙逝,杨文轩老师以一副挽联“立言立功无愧一代宗师求真求是堪为后人楷模”高度概括了先生的为人为学,是对先生毕生治学的真实写照。

先生是国内第一个系统深入阐释体育与娱乐、竞技、身体文化之间辩证关系的学者,是第一个提出加强竞技教育、建立竞技科学体系的学者。先生在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观点,比如,竞技是娱乐不是体育、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健身是体育主业、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有别、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体育多本质违背了哲学上所讲“本质”的4大特性(决定性,隐蔽性、长期性、单纯性)、要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等等。可以说,先生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的梳理与发展有很多建树,影响深远。

所谓思想,属于理性认识,表现出“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先生的体育思想可以从他这些年一直倡导的真义体育为线索来思考、辨析。先生的体育观有很多辩证的元素,值得总结分析。关于真义体育的主业,先生认为是全民健身和健身教育,并就此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先生早早提出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应该建立竞技教育体系,提高竞技科学水平。在育人方面,先生有独特的理念和方式,令众多弟子受益匪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先生体育思想予以界定和评述,这在国内是第一次,愿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行。

1 辩证的真义体育思想

先生成名于20世纪70年代末。先生有扎实的外语(日语、俄语、英语)基础,长期关注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体育科学化的进程,做了大量而繁琐的资料搜集、翻译、提炼等工作;先生有厚实的学术功底,一向注重从文化的、历史的、哲学的角度去分析近现代体育的形成缘由与发展特征,进而在翔实论据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考证后,终于在1979年7月19日《体育报》上发表了《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1]的著名论文,作出了惊人的学术判断:竞技(sport)不是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观点,对世俗的体育观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顿时遭到来自传统观点的批判。发出“竞技不是体育”的惊世呐喊,是极需智慧与勇气的,但之后遭遇的狂轰滥炸式的大批判,是一个正直学者所始料未及的。这段历史磨练了先生执着的追求真理的不懈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刻,是华南师范大学提供了舞台,使先生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弘扬。

先生借用“体育的真义”强调体育的本质在于强身健体,而不在运动技能教育。先生的观点是经得起推敲、站得住脚的。“体育的真义”出自二十八画生的《体育之研究》(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发表此文),二十八画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忘记体育之本”的危害,说“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原因就在于“今之提倡者非不设种种之方法,然而无效者,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马克思是用bodily education来标记体育的。

先生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这是真义体育。现实中存在多个非真义体育,先生不赞成“金字塔”(大体育观),便把自己所理解的体育叫做“真义体育”。先生用真义体育的初衷,是区别多本质、多目的的所谓“大体育”。先生的真义体育思想继承了徐英超教授的体质教育思想,并予以创造性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生就大胆用起“真义体育”的概念,借此区别于大体育。体育界向来用词不那么严谨,“体育教育”、“群众体育”、“金牌体育”、“体育”、“麻将体育”等不规范的用词满天飞,先生很是气愤,为此撰写过大量文章宣传“体育概念的规范化”[2-8]。“真义体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先生常常使用,用来区别“大体育”、“广义体育”。先生不同意他所说的“真义体育”是“狭义体育”,认为大、小体育的划分违背了逻辑学、哲学的常识,“大体育”是不合逻辑的连续统一体。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年来,在真义体育的呼唤下,国人的体育价值观在不断更新。以至于国人都认识到:把体育发展等同于争金夺银,把夺金牌当作强国符号,这其实是扭曲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本质,体育是什么?早就说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让体育回归增强人民体质的本质,这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今天看来,虽然“竞技不是体育”、“真义体育”的论断尚未被普遍认可,但它在引导体育观念更新、推进体育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低估。在先生等一批学者的呼吁下,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促成体育行政部门推出了“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的战略,老百姓都认识到了金牌并不完全代表了体育,金牌强国并不等于体育强国。先生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曾多次提交有关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议案。那个期间先生与弟子见面时常谈的都是他提交的议案方面的进展情况。

2 独特的健身教育思想

先生对全民健身、健身教育格外重视,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健身学及健身教育学[9-11],说是“蓄意已久的夙愿”,并倾注大量心血。先生认为,健身这个命题的含义是建设人的身体或健全人的身体或增强人的体质。健身应该包括健脑,不应该仅是健四肢。先生强调,健身的手段包括了身体活动(基本体操、活动游戏、健身舞蹈)、生活制度(饮食、起居、劳逸)、优生措施、养生措施、卫生措施、自然力等。

体育界曾经一度批判单纯生物体育观。先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身心关系的剖析来支撑自己的学术思想。关于体质与精神,身心关系,先生有独立的见解。先生认为,人的体质含有精神的物质,精神离不开人的体质。精神发生于体质,落实到体质。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人脑物质产生的,没有人脑物质就不会有精神。精神变化万千,反映了人脑物质的复杂和奥妙。先生非常推崇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的理念。先生认为,体质和精神上思想错误的总根源在二元论与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背离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精神)第二性的理论看,要求“体质淡出”的观点自然是站不住脚的。先生1989年撰文提出体育思想的科学化问题,强调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过渡到以人为中心的体育思想,这是体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12]。体育思想的科学化,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而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这是先生用厚重的人文精神关注体育发展的基本视点,岂可以单纯生物学观点强加于先生。

先生是在对发达国家体育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了运动项目的手段与目标一致性的理论,非常实用。运动项目是拿来作为手段的,既可以用作健身,也可以用作竞技夺标。判断运动项目的属性,就看拿运动项目达到什么目标。关于运动处方,先生极力推崇。认为在学校、在社会广泛推行运动处方,可以极大地提高体育健身的科学性、实效性。

先生认为,现代化有集约化的趋向,选择体育手段要遵循高质轻负的原理,要减小难度,在手段方面加大难度,就容易让人受伤,损害健康。今天人们讲“轻体育”、“软式体育”,正是先生独特健身思想的反映。在很多地方,先生的体育思想有超前性,这种前瞻性来自先生对体育发展的科学判断和始终站在体育的学术前沿做研究的良好习惯。

就学校体育而言,先生非常担忧,认为学校里边的体育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总是搞运动技能的传习式教育,而不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先生长期致力于强调学生身体锻炼的实践教学,自1992年退休后的近20年里,也不停地探索健身和健身教育的学问。对于竞技运动在学校里边如何发挥作用,先生并没有简单反对,而是从“运动文化体育手段化”的视角,积极倡导“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实践。受先生启发,笔者撰文《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应用》[13],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看,尤其是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确需要将竞技运动的难度、危险度降下来,而增加竞技运动作为体育教材的趣味性、实效性。先生肯定了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

先生撰文强调,运动只是体育教师的工具。体育教师首先是教师,不能按照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先生关于健身和健身教育的诸多观点在今天依然非常有指导价值。

3超前的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思想

先生在国内是首倡竞技教育与竞技科学的学者。翻开1986~1989年先生的讲学笔记,先生的言谈及思想仍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先生认为,竞技教育(SPORT EDUCATION)这个词在发达国家用得很广泛。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早对竞技教育与体育关系进行研究。竞技不是竞技运动的总称,不等于竞技运动。竞技、竞技教育均为过程关系概念。竞技过程和竞技的准备过程都有竞技的教育问题,体校搞的就是专业竞技教育。竞技教育、杂技教育等均属于教育范畴,但是竞技不能直接属于教育。竞技教育是为金牌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是为身体而进行的教育,二者同属不同种。学校里边除了体育,还有竞技教育。体育中包含了多种竞技教育,说没有是不符合实际的。学生掌握点竞技知识,会欣赏比赛,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喧宾夺主。现在的学校体育,有把体育竞技教育化的倾向。这要引起注意,要反对在学校体育里边搞竞技普及,以竞技教育代替学校体育。

先生指出,体育的科学化、现代化,要求我们不能把学校体育搞成竞技教育。学校可以搞竞技俱乐部,搞学校运动队。但应该明确体育与竞技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当然,反对在学校里边搞竞技教育,也不现实,应该理性认识和对待学校体育和学校里的竞技教育。先生的这些学术见解非常深刻,至今仍有很好的现实指导作用。如今,在美国的高校,体育专业教育、学校公共体育、高水平竞技运动是分开的,有各自的管理机构和运作体系,既有合作,但又井水不犯河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先生治学的远见卓识。

先生一贯强调要加强运动员的教育,运动员不能得了金牌就什么都不管了。最近网络热炒前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沦落到北京街头卖艺的事件,有人认为是体育的异化,这不无道理。先生曾一针见血指出,体育界要摒弃“卖艺式”的教育模式,对于竞技运动,同样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不能把运动员培养成只有一身技艺而没有正常人格、没有文化修养的庸才,运动员只有一技之长就没有出路。张尚武的悲剧不是一个个案,在他之前,才力、艾冬梅、邹春兰等人都曾因退役后的凄惨境遇而获得了广泛同情,并引发了对举国体制的思考。先生自己曾经是体操运动员,有切身体会,因此在自已的教学研究中常常关注运动员的教育问题,显现一代学者的无私情操。

先生坚持认为,科学是分科之学,不是大杂烩,不是多功能,大、小体育的划分是错误的。为什么不承认竞技教育?为什么不写竞技的目标任务?无非是想混为一谈,以体育之名行竞技之实。先生1984年就撰文分析比较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的区别,指出国际上用科学来研究竞技问题是1914年前开始的,竞技科学被做为一门新兴科学来注意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先生认为,竞技科学(SPORT SCIENCE)是以竞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反映竞技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竞技科学所研究的是与国际奥林匹克竞技训练、比赛和管理有关的,为夺取金牌而努力的事情。先生是在国内最先提出竞技科学与体育科学相区别的学者,这不仅得有勇气,还得有智慧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学者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先生治学有独到眼光,对一些领域的发展趋势常有惊人的预见性。比如,竞技运动的职业化问题,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积极推介甚至鼓吹发达国家关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一些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学生们当时都觉得先生的言论太过超前,感觉离中国的实际差距太大,但时隔30年,当李娜获得法网冠军,国人围绕举国体制和竞技运动职业化体制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我们才猛的回过头来,不得不佩服先生的远见卓识。

今天,在李娜现象之后,引发的对于举国体制的大讨论,吸引了大批的体育工作者、教练员、运动员和无数热心观众的参与,相信对我国竞技教育的普及、竞技科学的发展,一定会起着里程碑的作用。

4创新的育人思想

先生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方面亦有诸多与众不同之处。

一是先生奉行研讨式教学的先进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先生的课基本上是研讨式的,无一满堂灌的课。先生在研究生第一年的每个学期都要布置6、7个专题,让学生查资料、写文章。先生从选题、论点、论据、论证,到写作风格,甚至标点符号,都不放过,一一评说,措辞严厉,从不留丁点情面。先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在中国超前了30年,现在看看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所倡导的和大力推行的都是这种“研讨式教育”。

先生在学术上特别注重创新,常常要求弟子们“进入学术前沿钻研”。先生特别忌讳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特别反对御用文人、缺乏独立思考。先生说,研究生的学习应该是发现学习而非掌握学习。学术研究是要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先生提倡学术批判,目的在繁荣学术。先生说过,在学术上,甜言蜜语非友谊,直言不讳出真情。先生一贯重视“理念”,教育要有理念,研究要选理念题来做。在学术研究上,不能止于“现象加想象”的水平,应该提高到理性水平上来,研究生要多做理念题。先生的这些教诲,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太需要弘扬先生毕生倡导的研讨式教学、创新式教育了。

二是先生极力倡导通识教育,学好文史哲成为先生的口头禅。先生常常要求研究生要在语言学、逻辑学、哲学等方面补课,为什么用词不准确、不确切,跟文史哲的修养不够有关。先生教导我们学不通时多查词典,多思考,弄清原委。先生对弟子常说的话是,“学好文史哲,把握学术前沿”,“多读书、多思考、多辩论、多动笔”等等,几近口头禅。

先生对学生文史哲的学习出奇的重视。早在1987年,先生就请了吴翼鉴先生来给弟子们开讲《体育哲学》,在当时我国体育哲学研究成果还不多的情况下,吴先生欣然应允讲授“体育哲学”,实在不易,这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可以说,吴先生的体育哲学课讲得很生动,深入浅出,后来在授课基础上出版的《体育的哲学思考》是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三是先生严谨治学,时刻不忘教书育人。先生的严谨是出了名的。凡是先生提出的学术观点,往往都要引经据典,有严格的出处,论点、论据、论证常常要反复推敲。先生在学术用词方面非常严谨,比如,“体育教育”、“竞技体育”这样的词汇,先生是不用的。先生认为,规范的用词是身体教育、体质教育,竞技教育。

在笔记本里找到先生1986年10月16日晚给我们研究生的教导内容,先生建议我们每天学习10小时,不要浪费时间,先生说自己最多时候一个晚上要写14封信。先生认为科学是以一定对象为研究范畴反映其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现实中的种种体育现象按照科学的标准来分析,经得起推敲的不多,搞研究不能认为“差不多”就行了,要精益求精。先生常常教导学生要敢坐冷板凳,甘当学术傻子,能达到王国维所说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光阑珊处”,那就进入境界了。先生的教导,弟子们终生难忘。弟子们多与先生有着深厚的感情,继新、文谦师兄远在东北,这些年却常常借着各种机会来看望先生,令人感动。先生的众多弟子,能有今天的成绩,与先生对弟子们的严格教育、精心培养密不可分。

先生曾担任第二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数十年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无私关注着国家体育、竞技事业的科学发展,为国家体育的发展多次递交提案,贡献其毕生所学,体现出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执着的真理追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

先生的体育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力,在我国体育界有着崇高的学术地位。这种崇高来自资深教育家、体育学者对先生的尊重。老一代的体育家徐英超、黄震、陶德悦、董安生、吴翼鉴等都是先生的至交。先生的体育思想在1982年受到批判时,这些体育界的前辈都非常支持他,大家都有很深的默契。有的学者原本是主张大体育观的,后来对体育的本质逐渐产生了新的认识,转而支持真义体育观。这种认识上的转变非常不易,这种转变并不是因为先生有权势,而是因为先生讲的是真理。

著名作家王蒙说,文化的强大需要一批有牛劲的专家。这话说得好,我们的先生就是认准了真理后大有10头牛也拉不住的劲。先生有着学术大师直率的性格,坚持真理,从不阿谀奉承、曲意逢迎。先生就是这样特立独行、深邃而富有远见的学者,即使在1982年遭到批判后,也从来没有灰心过,没有犹豫过,没有打退堂鼓。而这样极富个性的学术大师能够在华南师范大学得以发展、扬名,是与杨文轩老师海纳百川的领导胸怀及其创设的宽厚、宽松、宽容的学术环境息息相关的。

今天,回顾先生对国家体育学术发展的贡献,评述先生独特的体育思想,感恩先生的教诲,学习先生的治学风格,对于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和体育学术大家、推进我国体育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笑峰. 世界体育科学化的动向和我们的新使命[N]. 体育报,1979-07-19.

[2] 林笑峰. 体育跟娱乐竞技等文化活动相区别的问题[J]. 体育与科学,1981,2(4):14-17.

[3] 林笑峰. 自然体育和现代体育科学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3,17(1):54-60.

[4] 林笑峰. 析体育的真义――兼谈中国真义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1989(2):60-61.

[5] 林笑峰. 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坚持按体育的真义来领导和指导体育工作[J]. 教育科学研究,1990(1):11-14.

[6] 林笑峰. “真义体育”之真义――兼答熊晓正同志质疑[J]. 体育文史,1996(6):6-8.

[7] 林笑峰. 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J].体育学刊,1996,3(2):32-36.

[8] 林笑峰. 对中国体育问题的辨析[J]. 体育学刊,1999,6(5):1-6.

[9] 林笑峰. 健身与体育[J]. 体育学刊,1995,2(2):15-20.

[10] 林笑峰. 中国全民身体教育事业建设的历史使命[J]. 体育与科学,2006,27(1):32-35.

[11] 林笑峰. 健身教育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12] 林笑峰. 体育观的辨析[J].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89(2):70-73.

[13] 陈琦. 应该重视“竞技运动教材化”的研究与运用[J]. 中国学校体育,1994(4):64.

[14] 杨文轩,林笑峰,郑俊武,等. 体育学原理论著选读[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5]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熊斗寅. 熊斗寅体育文选[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7] 李寿荣. 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4(5):1-3.

[18] 张军献. 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眼中的体育――吴翼鉴先生访谈札记[J]. 体育学刊,2011,18(2):1-4.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云南省,高水平,大学,价值

 

0.前言

我国1987年开始在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自此开始了在大学开展不同于普通意义上课余体育训练的竞技体育,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突飞猛进,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也蓬勃发展起来,这是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随着国内、国外大学竞技体育的广泛开展,大学竞技体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对大学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成功的大学竞技体育为学校的团结、忠诚、学校的荣誉以及学生的申请、招生和经费的增加都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有了自己的高水平队伍,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受关注度似乎高于为开展高水平运动的高校。高等学校是人才密集之处,体育师资知识层次高,并具有较完善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有利于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人才,使高水平代表队尽快实现与世界大学生高水平队伍抗衡的目标。本文从价值观角度出发,略谈云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大学体育中的重要性。

1. 高水平运动队有助于我省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竞技运动水平可以分成两点来解释:一是竞技成绩,即赢得更多的比赛,创造更多的优异成绩;二则是拥有更多的水平较高的竞技体育人才。而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对提高我省竞技运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网。首先,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可以直接提高我省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表现为优秀的大学竞技体育代表团或个人代表省或学校参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来提高我省的竞技运动水平。

云南大学篮球队在2004年获得第七届cuba大学生篮球赛云南赛区冠军2006年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省冠军和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冠军。

从云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项目来看: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武术、乒乓球等项目.项目繁杂。云南大学篮球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在篮球多次独占鳌头,云南大学游泳队也屡次取得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游泳比赛中,获女子团体第六名;获男女团体第九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3枚;5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是典型的运动成绩、道德风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充分证明了大学开展竞技体育对我省竞技运动水平的能动作用。通过开张大学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较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了中小学开张竞技体育的主动性,为我省体育系统和其他开展竞技体育的行业,企业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的作用体现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省与省之间乃至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凝聚力。论文参考网。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取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中国人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创了我国外交的崭新局面;80年代的女排拼搏精神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繁荣富强而奋斗;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和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的举办,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来自世界的各地人民为同一个梦想齐聚北京,中国同胞们也齐聚北京为百年奥运而欢聚,这充分体现出了被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希望更多的高校能重视和支持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

2.能积极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竞技体育是一项综合的、范围较广的竞技运动。他应是校园内最大的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给学生提供教育经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应是休闲计划的一部分。发展大学竞技体育对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大学竞技体育的影响作用、榜样作用和辐射作用上。在大学校园内许多学生运动员。学生运动员代表着大学竞技体育,传递、散发着大学竞技体育的功能。学生运动员通过与大学内各个不同群体的交往,影响着别人的体育观,改变着别人喜爱体育的程度,引起别人的体育兴趣,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推动着学校体育课余活动的开展。学生运动员影响着身边的人从事体育锻炼的关系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大学生运动员与其他体育人员的关系图

正因为学生运动员与周围这么多的人群发生着关系,学生运动员很好地推动了课余体育活动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员在对周围群体的锻炼积极性、体育知识、兴趣和观看体育比赛方面影响着他们的体育观和行为,正是这种影响推动了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说明开展大学竞技体育能推动学校业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3.高水平运动队能一定程度提高学校声誉

学校文化有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学校声誉属于隐形文化,而这些隐形文化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学校的声誉、学习氛围、文化环境等是无形的,这些无形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显性文化的发展,现在通过体育传达着学校声誉有着显著的效果,也是非常经济和实惠的方式。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对大学的发展和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声好的大学也离不开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尤其在美国、欧洲的大学特别注重这一点。通过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我国多数大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发展大学体育可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

昆明理工大学自招收足球特长生以来,体育特招生很好地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为理工大学争了光,提高了知名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价值。

在美国有学者也做了大学竞技体育对提高学校声誉作用的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竞技体育办的非常出色的大学在报纸上和电视节目上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竞技体育一般的学校,在如今媒体如此盛行的当今,代表队出去参赛赢得比赛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最容易扩大学校声誉和知名的方式。

4.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学开展竞技体育,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体育的传授不仅是机能的传授,更多的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观念的养成,所以,大学竞技体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通过开展竞技体育,举办各级、各类的校内和校际体育比赛,可以给教师、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观赏体育竞赛、参加体育竞赛的机会,增加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从而起到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竞技体育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对校园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图二)

图二 大学竞技体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大学竞技体育相关内容隶属于校园文化促进作用

场馆大学物质环境美化大学校容校貌

代表队 拉拉队社会组织有利于校园文化层次的建设

训练、比赛 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有利于校园精神层面的建设

从图二可以看出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有促进作用,其一是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必须有相应的体育场馆,而这些大型的体育场馆的兴建不仅满足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需要,而且更完善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假设,美化了大学校容校貌。

5.增加复合型体育人才的数量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在学校期间,即参加了学校的文化学习,还接受体育训练,掌握运动技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了更多有用的、复合型有文化的体育人才。

我国体育人才来源于:一 来自于体育高等院校和各类院校体育系,这类体育人才由于接受的教育性质不同,大多数从业于教育系统;二 来自于体育运动训练系统,接受专业运动训练,竞技技术、运动水平很高,但在文化课上接受的教育较少,主要从业于运动训练系统;三 来自于各大专院校体育代表队,这类人才既有各自不同的专业,又有体育特长,从业余社会各行各业;四 那些虽然没有受过体育教育,但却热衷于体育,通过自学自练掌握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人群,大多数分布在各行各业。

从目前社会的需求来看,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特长又有体育特长的第三类体育人才,这类人才即在学校接受高等文化教育,又接受专门的体育训练。论文参考网。毕业后掌握了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当他们毕业后由于各自不同的专业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分散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地区。他们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会在工作当中无形地辐射于周边的人群,是各行各业开展体育的骨干指导,对推动基层体育比赛和训练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能提升人们对终身体育的认识,这类体育人才对我国体育人口、增加国民体制有重要的意义。

6.结论

从我省目前有高水平运动队伍的高校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出现,丰富了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体育工作的开展。成了高校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所以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伍对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

[2]蒋玲,湛育明.略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体育科技,1998,2.

[3]胡晓峰.云南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管理与发展思路.云南大学学报,2007.

[4] 徐辉军等.拓展高水平运动队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7.

[5]戚晓明.试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的发展战略. 山东体育科技,1990,3.

[6]丁玲娣.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体制模式改革.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训练;课程管理

1研究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本源的倾向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使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育人夺标”的竞技运动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虽然历经26年的发展,但在训练课程管理体系至今尚处空白,其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没有形成“竞技育人”的核心理念,忽视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要求,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特点,对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教育课程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改革及全国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88所)、教练员和部分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考察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高校训练实践课程理论支撑,训练课质与量均得不到保证

查阅近百篇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管理现状研究的文章占90%以上,关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教学管理的文章约占2%,关于高水平队制度建设的文章占3%左右,而针对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发现,涉及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方面的首要问题均是训练不系统,45%以上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提高,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和体系;部分运动员把上大学作为一个跳板,进校后拒绝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由于未形成有效训练课程管理机制,80%以上的承办院校均存在着训练管理难的共性问题。

312训练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理成长旺盛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后阶段,然而竞技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更多情况下是带有风险的训练和比赛。我们提倡科学训练,但是超负荷的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场上瞬间的千变万化,给运动员造成伤病事件在所难免,目前,我国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对待运动员因训练导致的身体伤病问题上,约95%的学校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解决办法;因伤病给大学生运动员带来学习和生活的困扰,造成了一部分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对训练失去热情和信心。所以,缺乏人文关怀训练管理,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发展。

313高校运动队训练课程未执行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课不占学分的达867%,有学分规定的仅占133%,但在执行训练课学分时,仅靠口头承诺,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管理规定,所以,多数院校的训练课学分形同虚设,教练员既没有对运动员平时训练课考勤的评价,也没有最终的考核评价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档案未显示运动训练竞赛学分,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只要完成规定的文化课所修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来,而缺乏训练学分约束机制,导致了多数运动员学生进校后不想继续训练或训练课消极怠工,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14训练课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频发的文件中提出,大学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目的和目标之间距离太远。训练目标定位均以为学校争光,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目标,这样的训练目标与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差距很大,相反造成多数院校重视招生,轻视训练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为少数人服务倾向,忽略了大学竞技体育教育“育人夺标、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过高或过低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课的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例如,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仅分布在10所大学,仅占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37%。所以,只有建立大学竞技体育分层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315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的转换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分的规定已基本成熟,但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规定相对滞后。有的学校把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训练比赛学分与学习文化课的学分相融合,以运动训练成绩代替文化课的学习学分,而有的院校则把不训练的运动员学生,以普通本科生的学习文化学分代替训练学分,这样的学分规定均不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第八条要求。该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对入学后无特殊情况,擅自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在训练课程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十分严谨,确切地说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管理体系。

316训练课缺乏“竞技育人内涵”,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竞技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竞技体育仍然存在着重结果(金牌)、轻过程(教育)的倾向,以致人们的竞技观念还停留在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物化”的层面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全面发展的研究。反思我们大学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训练课依然没有摆脱“金牌至上”的思想。例如,教练员认为能够出成绩的学生就带,感觉出不了成绩的就不带;运动员能够得到教练员欣赏的,教练员就培养,否则就得不到教练员的指教。因此,训练育人,因材施教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70%以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工作量已按照其它课程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但是缺乏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评价。

3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课程的管理与实践

321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夺标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解体育发展规律,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逐步完善学校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322训练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质量及人才培养现状,训练课程目标应分三级培养目标:

一级培养目标:强化提高学生运动员专业训练能力及素养,参加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赛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级培养目标:通过竞技训练课程,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员体育潜能,参加国内高校体育系列竞赛活动,为学校争光,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自身价值。

三级培养目标:面向所有体育特长生,以训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以大学校际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以广泛推扩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并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

323训练课程教学方式

采用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理论相结的方式(包括运动训练综合理论知识、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并根据训练科学规律,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掌握人体生理机能发育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训练竞赛手段,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324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相关规定,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要求,本、专科高水平运动员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要求相同,其中专业文化学时数和学分数占60%,运动训练、竞赛学时和学分数占40%,运动训练、竞赛学分、专业文化课学分均不能相互融通。根据大学普通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一般平均约为165学分,因此,我们换算训练课程的总学分为66个学分;其中综合训练理论课占2学分、专项技能训练课48学分(每学期按训练课要求,达到合格标准者可得8学分)、比赛学分占16学分〔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得10学分,第二名得8学分(依此类推为7、6、5、4、3、2)。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相应名次,获得学分在此基础上加倍。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前六名分别得学分为6、5、4、3、2、1〕。如果因伤病或训练水平影响,不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需要从事学生群体竞赛组织工作,帮助各院系或学校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辅导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可得5学分。

3241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与学时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时)、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与实施(2学时)、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2学时)、运动疲劳与恢复(2学时)、赛前运动心理训练与控制(2学时)、赛场技战术安排与预案(2学时)、运动训练与营养(2学时)、体能训练与专项成绩的关系(2学时)、非体能类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2学时)。之所以安排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并使学生对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对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深刻认识以及比赛的自我掌控与把握。

3242运动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每年训练48周,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2—3小时,共训练12小时—18小时,根据比赛周期而定。

准备期训练:(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般综合素质训练、一般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技术风格的培养与训练、规范技术与个体差异训练。

竞赛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能力训练、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训练、技术创新与战术创新训练、实战模拟训练。

恢复期训练:保持基本体能训练,根据前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赛后修复生理机能及心理疲劳训练。

325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也有了新得的突破,近三年来,在部级比赛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线运动队学生共获得5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35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进入全国大学生比赛前八名;二线运动队伍的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36枚金牌;三线队伍的学生在校内群体竞赛组织活动中,充分施展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发挥了组织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他们的带动与组织下,2011-2013年我校学生年均参与校内外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的人数达约2万人次,参赛人数达我校在校生的83%以上,把我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4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管理体系尚处空白,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及实践检验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训练课程体系。

(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竞技育人的核心主题,这不符合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因此,树立以“训练育人”为课程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训练课程目标与管理,根据运动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训练特点、思想认识等,采用个人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最终达到个体训练课程与团队训练课程相结合的管理目标。

(3)把运动训练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经实践证明,设置目标分层培养,分层管理,因材施训,扬其所长,发展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而且充分施展了其自身的运动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4)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训练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核心,争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军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6

〔2〕杨铁黎,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12(6)

〔3〕马永红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分析与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5):65-68

〔4〕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4-36

〔5〕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5):104-107

〔7〕张新萍,杨茜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特色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42-44

〔8〕张瑞林,刘铮,周利民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会报告〔C〕吉林长春:2011,8

〔9〕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7

摘 要 本文结合湖南省部分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阐明了“体教结合”的定义、特点、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高校体教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校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人才

“体教结合”是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方式。高校实施“体教结合”可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人才创造条件。本文主要是对湖南省部分高校“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为推进湖南省高校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体教结合”概念的简述

(一)“体教结合”的定义

“体教结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是整合体育、教育等资源而实施的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措施,体现了体育、教育事业最根本的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1]。

(二)“体教结合”的特点

“体教结合”是将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以学校教育为载体,以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发展为重点,整合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保证运动员在接受运动训练的同时也接受文化教育,使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同等重要。

二、高校“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高校“体教结合”取得的成绩

1.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以衡阳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例,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史志强和张亮夺得赛艇男子2000米双人双桨金牌,张亮获得赛艇男子2000米单人双桨金牌,周玉获得女子单人皮划艇500米金牌,李贵强获男子单人皮划艇500米铜牌。湖南师范大学运训专业的学生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获得跆拳道比赛团体第一名,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获得第七名。他们的出色表现和成功,证明了他们运动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使体教结合迈出了扎实的步伐,成为了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范例。

2.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

高校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包括场地设施、器材以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支撑。 “体教结合”充分利用了高校在体育资源与教育资源两方面的优势,解决了竞技体育人才受教育的问题,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提高运动技术有机结合。使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同时得到了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人才。

(二)高校“体教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体、教部门及学生运动员“重体轻教”

目前,湖南省部分高校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过程中出现了教育部门和学生运动员偏向于训练,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没有训练高,体育部门只重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教育部门只重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导致“体”和“教”发展不均衡。

2.学训矛盾日渐突出

运动员在训练和文化学习态度上出现了差异,他们的训练态度明显好于文化学习态度,主要是因为训练过度、文化的基础差、学习目的性不强、重视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高而文化学习差。学习和训练的矛盾逐渐突出,制约了“体教结合”下竞技体育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

3.就业渠道较窄

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了两种竞技体育人才,一种是运动员学生,他们的专业特别强,文化素质较低。另一种是学生运动员,他们的文化素质特别高,专业水平较低。但大部分是第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其原因是运动员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其能力与学历不相符,学生的文化素质仍有待提高,多数学生只能在社会上谋求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的职业。导致他们的就业渠道比较窄。

4.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

教练员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使运动员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和文化成绩,就要使教练员由“经验型”向“学习型”和“发展型”转变。目前,教练员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发展需要,缺少全面型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5.“体教结合”的政策有待完善

湖南省部分高校“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面临着政策不完善的问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法规不是很健全和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运动员招生选拔、学籍管理、学训管理、竞赛组织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

(三)高校“体教结合”的发展对策

1.改善“重体轻教”的局面

改变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看法,树立“以夺标育人”为中心的“竞教”结合的新观念,科学训练。建立与竞赛相适应的灵活多样的运动员学籍管理和学习方式。提高教育部门、体育部门、运动员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使“体”和“教”均衡发展,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

2.妥善处理学训矛盾

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改善其学习态度,并强调“读训并重、和谐发展”的原则,合理的安排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制度,使二者的和谐发展,积极引导、鼓励运动员与文化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交流、沟通。在文化学习上要求文化教师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补习。在运动训练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将体育科研融入到运动训练中,在提高他们竞技水平的同时,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

3.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设各种类型的公共课程。给学生提高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除了学习自己的本专业外,还可以夸学科学习。等他们毕业后能够在教育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工作。此外,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培养全面型的竞技体育人才。使他们具备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教师的能力,能够适应各种与体育相关的事业。

4.全方位提升教练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教练员再教育工作,提高其科研水平和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体育局、教育局和学校应联合创造教练员接受再教育的机会,鼓励教练员不断进行学历进修,积极引进高水平教练,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教练员执教水平和执教能力,全方位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

5.完善“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

完善“体教结合”的相关政策,注重竞技体育人才的整体素质,用公平、公正的原则挑选竞技体育人才;采用不同的学籍管理制度,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合理安排训练和学习,注重区别对待,对专业水平高的竞技体育人才,应多开设文化理论课程,而对文化理论水平高的竞技体育人才应多开设专业训练课程,使他们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同时得到提高;建立合理规范的竞赛制度,为竞技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参加高水平竞赛的机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湖南省部分高校在“体教结合”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部门的重体轻教、培养政策不完善、运动员和教练自身的原因等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高校认真的审视和对待,采取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总体而言,高校“体教结合”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有利于湖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建议

1.湖南省高校应重视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积极引导、鼓励、督促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为他们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2.湖南省高校应不断探索和发现适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方针和政策,改善和创新学习和训练方法,提高学习和训练的效益与质量,提升文化水平和竞技水平。使运动员真正在文化学习和专业训练方面有所收获。

3.湖南省高校应加强对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和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建立教练员在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的人才流动机制,切实提高教练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纯献.体教结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3:74-77.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8

论文摘要:工具理性是西方工业文明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现代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重要产物之一,自然也深受其影响:一方面,“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和设定,使竞技体育成为各类参与者的特殊工具;另一方面,在竞技体育“工具化”发展趋势下,各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和冲突始终伴随着其全球化进程。

最初提出“工具理性”这一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m·韦伯。工具理性也称“形式理性”(formalrationality),是西方文化传统理性思维以及重视经验和自然的哲学传统的具体产物。西方启蒙理性的发展高扬了工具理性,而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人类开始极端推崇工具理性,由此使人类社会或在局部或在一定地域内进入深刻的发展矛盾中。一方面,在工具理性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进一步塑造了“人类的绝对话语权”,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但与此同时,“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导的对自然缺少人文价值关怀的征服引发了一系列对人类命运产生不良甚至致命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导致了贫富分化的悬殊,社会结构的失调,个人本位的膨胀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导致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等”。

“工具理性”作为工业文明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竞技体育的发展。100余年的发展中,它的工具性历程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其全球化态势形成之时,又以各种隐性和显性的特征扩展到世界范围,并通过各种利益群体的实践以具体的结果表现出来。

1竞技体育“工具理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竞技体育的工具性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因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互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一味强调和追求工具理性就极易造成人性扭曲。“价值理性”(valuerational)也称“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它不仅是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而且是一种目的理性、批判理性、建构理性和信仰理性。价值理性为体,工具理性为用,价值理性为工具理性的存在提供精神动力,指引着工具理性活动的方向。当理性与竞技体育价值交融而凝成独特的价值理性时,便获得了新的质的规定,便成了区别于工具理性的具有独特意义的理性—既指向竞技体育发展的终级目标,又指向竞技体育的现实发展,其中凝结着人类文明对竞技体育的历史作用结果。因此,竞技体育的“价值理性”就是体育实践者遵循体育之精神内涵,即是否实现了体育所要求的公平、公正、团队、竞争超越等行为品质。它并不看重所选择体育行为的结果,而是各类主体的人格完善。回顾百余年的发展,竞技体育从地域、民族走向世界的实质就是其精神价值契合了时代的发展,为人类的发展确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本身就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统一的过程。顾拜旦早就指出:“正如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奥林匹克》也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其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这些精辟的论述,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竞技体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为人的均衡发展提供一种自由境界。这种自由,一方面以充满人文精神的体育运动为全人类构建起一座能够实现友谊联结的桥梁,并提供一种以奋斗、尊重基本公德为基础的全新生活方式。正如国际奥委会第4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说:“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但是它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亲兄弟一样欢聚一堂提供了机会。”砰另一方面,为体育参与者精神升华提供借鉴和实现的平台。因此,在真正的竞技体育精神世界中,既不存在任何分裂对抗和强权压制,也不存在什么超越主体范畴的更高原则,体育主体作为概念,只是道出了人作为本体在竞技体育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自由状态。

以价值理性为基础,再论述竞技体育的工具理性内涵就有了足够的精神和现实动力支撑。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在韦伯的理论中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指目的——手段理性;二是体现为一种行使理性的含蓄性质,而不论是否含有手段——目的程式。现代竞技体育诞生并发展于“工具理性”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文明中。一百余年来,不论文化架构,还是发展秩序、运行机制都深刻体现出这一核心理念。

第一,竞技体育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自诞生之初就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即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实践对象,不仅表现为客观存在的有用性,而且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有用性。这种交互的客观有用性,使各种体育主体相互联结,共同存在于体育实践过程中,彼此以“合目的性”状态成为他人的目标或工具。这样,不同的体育参与者就具备了一定的工具价值,并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在手段——目的的发展逻辑中,当代竟技体育获得了属于自身,当然也属于各种主体的工具性内涵,不同的参与主体根据各自的利益投人到竞技体育之中,采取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获取利益的最大化。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种景象,在竞技体育“合法”理性的外表下,总是顽强地表现出难以控制的非理性来。这也正如马克思}s}所说的“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

第二,在工业大生产时代,西方主流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成为竞技体育存在的基本范式,其发展过程的 “工具化”特征也深刻体现出来。“个性至上”、“理性至上”、“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等是现代竞技体育产生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在社会变革深人的时候,这些思想基础又以更为现实的途径构建起竞技体育的发展体系。这一过程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取向等不断作用到竞技体育文化机体中,并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使原有的价值空间被不断设定,如权力、经济、科技、政治、市场等空间。这些价值空间在设定之初,就已经被人为地划分出不同的主体,并“合法地”认定了等级,规定好他们的行为模式、权利与义务,这样就造成了体育主体“合目的”倾向的最大化趋势。但这些价值空间并非是静止不动的,它时刻处于不断的颠覆和重新设定中。各类利益群体在可能的条件下不断扩张着所属的价值空间和影响力,他们或积极或“迫不得已”地采取各种充满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手段。这样一来,原有的利益格局被不断打破,竞技体育也“自然而然”地被纳人到了“不断调和矛盾”的发展轨道上。当竞技体育权力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极大拓展时,所属主体相互联结,共同构成了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实践者,于是就产生了竞技体育商业化、职业化、市场化、法制化发展的抉择。这些合力的交互作用,在使竞技体育成为一种强势文化系统的同时,也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出现了与主体分离的趋势,因此产生了各种危机。以奥运会为例,伟大的权力和经济空间不断改造着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居功至伟或“至高无上”的国际奥委会是核心权力组织,随着奥运会全球化影响的深入,其权力空间在不断扩大;奥林匹克营销计划,即著名的“top”计划开启了奥运会整合全球资源的历程,其经济、市场空间成为常人难以涉猎“高端产物”;而寻求国际政治和举办国政治的支持,又使奥运会始终左右于“政治化和非政治化”的两难境地之中。毋庸置疑,利益空间的不断生长是竞技体育全球拓展的重要资源,但不能忽略的是,这一过程并不是那么 “纯粹”,其中夹杂着发展逻辑的变换或置换,这就使竞技体育的价值冲突和利益掌控呈现出集中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当竞技体育从科学技术中寻求发展逻辑之时,参与主体的任何实践活动也在“大同”的模式中开始遵循技术的自律逻辑,“技术理性”也成为了竞技体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凸显其价值理性的主体在不自觉中成为了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从而也成为一种客体和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现代竞技体育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体系。

第三,当利益空间大规模延伸和拓展时,整个竞技体育就成为有机联系的系统,各类主体具有了明确的分工,当一类群体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为其他群体利益的实现做出贡献。所以,在整个体育实践过程中,各类体育参与者都在客观上具有了满足他人需要的工具性价值,这成为竞技体育发展所遵循的一个基本规律。由于分工的客观存在和细化,参与者也成为整个竞技体育发展所需要的工具,尤其是当体育主体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时,又以积极的姿态促成新一轮的分工。今天,体育主体的利益已经上升到国家和民族主体层面,这些主体无法回避当代竞技体育的伟大影响力,开始挖空心思地采取各种方式和风格去构建以体育为平台的民族发展契机。

于是,各种传统、民族的资源有了走向世界的新的平台,并上升到象征领域的高度去寻求获得一种“现代化”的身份。这种利益联结能力的广泛提升,使竞技体育的目的化倾向更加突出,不同身份的人群成为了体育主体,开始疯狂瓜分和占有原本已经拥挤不堪的利益空间。由此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进人到一个悖论之中,多元主体在拓展体育发展空间和平台的同时,又重新制造出各种“利益空间”,使自身可能成为“异化了的对象”。竞技体育在我国的发展就呈现出这种独特性。就整体发展而言,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不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资源投入上都能够利用“举国体制”这一利器快速实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合。但就现实情况而言,这一整合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阵痛:体育体制、体育权力格局的更迭和变换,各种权力主体进一步分割着的拥挤空间;旧有的发展秩序被不断颠覆,新的秩序始终处于孕育之中;竞技体育体制改革、部门改革、法制化发展的呼声日渐强烈等。由于新发展秩序有效性的缺失,体育人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既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由此造成了体育价值观、体育发展观、体育道德观的失落和混乱。而与此相应的是,在多重权力主体的运作下,竞技体育市场产生的经济空间已然被事先划定,各种主体利用“合法”身份采用各种非常手段”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身份是法律和国家权力机关赋予其的法律地位,表现出当然的合法性;而非常手段则表明中国竞技体育经济秩序的缺失,无法采取常规性的运作手段,表现出或然的非法性,这样就出现了令人迷惑的现象,在利益产生后面临诸多分配主体,“不公”成为各级或各类主体的共同诉求,各种围绕此种情况产生的难题也层出不穷,无法调和。这些都使中国当代竞技体育在不断的震荡中努力地寻求着新的发展路径。

2竞技体育“工具理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近些年,随着竞技体育工具性价值的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主体投人到了对竞技体育工具价值的恶性追求中,各种“异化”现象也应声而至。

第一,体育主体的否定性弱化了。人与动物和其他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是一种永不满足的存在物,是一种对现实进行不断否定的存在物。动物和其他存在物满足于自然给予它们的本质规定,它们永远不能超越自己的本性。今天的人类更加具有智慧,但也更加具有多样的需求。当竞技体育成为满足人类需求的存在物时,一些体育行为者也想当然地具有了一定的“工具性”,这种工具性使体育主体不断超越自我,拓展着他们获得更多利益回报的美好愿望。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因受自身“工具性”的辖制,他们不得不要首先成为其他主体的“存在物”才能够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样屈从于“工具价值”身份就成了无力改变的基本状况。运动员在今天竞技体育的联结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都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这一过程本无可厚非,但当运动成绩和“利益”紧密联系时,多数运动员便成为了某种实验品或牺牲品,为了获取“世界认同”,大量运动员成为“铺路石”,丧失了基本的“话语权”,而当这种认同成为现实时,他们又被无情边缘化,成为“合法的淘汰者”。

第二,参与者的主体性被物化了。主体性是人的本质规定,它决定着竞技体育的发展,但当竞技体育被过度工具化了的时候,体育主体也成为了改造对象,主体性被物化在利益实现中,主体性价值也逐渐被湮没了。一方面,在对竞技成绩的绝对追求中,很多运动员丧失了全面接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在退役即面临“淘汰”的悲惨境地;另一方面,当代竞技体育过度的职业化、商业化趋向,“不可避免地站污了竞技体育的神圣,导致竞技体育服从于商业利益……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屈从于利益的获得和分配,并为此不择手段,歪曲了健全的人格”。为此,何振梁撰文指出:“奥林匹克对职业运动员开放可能导致奥运会失控”,“过度的商业开放带来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滥用兴奋剂的根源是商业化(或政治)的考虑。它对奥林匹克起着消极的作用。它违背了体育的根本目的,损害了运动员的健康。”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网络游戏 传统体育运动 电子媒介 游戏化 审美体验 体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8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15-03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目的

回眸与展望中国体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中国体育研究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进度发生着变化,无论在质量、内容、形式,还是教育理念,都对传统和现有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提出许多问题和挑战――社会现实和人群的需要是体育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学界更关心体育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重视当代体育发展的新的形成道路。

电子竞技,也就是网络游戏如今的发展形态,人们通过操纵电子设备来实现竞技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在体育规则下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性运动[1]。而与人们心中普遍的网络游戏不同在于偏重于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自制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意志品质和体育精神,培养参与者对现代信息社会适应能力,采用了体育比赛的模式,竞赛时间约为30min左右。普通网络游戏则是软件开发者预先设计好的,无任何时间限制,游戏的“秘诀”和“关卡”掌握在设计者手中。其区别就是电子竞技寓运动于游戏,是一种真实的游戏运动。如何正确的对电子竞技引导传统体育文化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是该文讨论和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所在。

1.2 研究意义

电子网络游戏在发展过程中,为拓大游戏开发规模和市场,国产网游公司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不断深入挖掘、开发,从而引起一股民族文化题材游戏的开发热潮。当网络游戏一旦与传统文化内容结合起来,会让玩家体验到一种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感受的满足感。同时,随着玩家参与深入,游戏的文化背景与思想内涵会在无意识之中被逐渐挖掘开来,内化为审美体验和教育思想对游戏者产生影响。因此,在研究传统体育文化与电子竞技化趋势带动的意义时,参与者的主题感受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电子媒介的介入,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传统体育运动的存在方式的转变,其运动系统逐渐被消解,新生出游戏化的运动感受。通过对参与者心理感受的反馈,可以判断出体育运动电子竞技化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反作用更深入的推动传统体育文化的进步开展。

2 案例研究分析

2.1 传统体育游戏化转变―― VR网球系列游戏

VR网球(Virtua Tennis)是一款模仿网球运动的体育游戏系列。与现实网球不同,VR网球系列游戏拥有既定的游戏程序系统,每个球技和动作都源于真实的运动动作,即使对网球丝毫不通的游戏者,也能在游戏通过简单的操作把网球技术挥洒自如,成为一名“网球运动”高手。这款以运动运动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多系统体育游戏,游戏者能够拥有建立自我的人物角色,通过真实模拟的技战术训练,从一个实实在在的“菜鸟”,从零开始逐步训练并通过不断地参加对抗赛积累经验和技能战术提升自我角色的技战术能力和专业竞赛排名,从而间接的对网球运动增加兴趣和对网球文化的不同角度的了解。

游戏是由“游戏者”、“游戏表现”、“观看者”三者组成的整体性的活动。球类游戏作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电脑游戏,除了有传统意义上的“游戏者”“游戏表现”“观看者”,而体育运动的发展因电子媒介的介入而发生了质的变化与革新,这些影响主要体现为传统体育运动系统的解构与自我重建。其中,VR网球主要特色在于真实模拟的游戏竞赛模式系统。这个系统来源于对现实中各大网球赛事和运动系统的复制和模仿,其数据军来自于真实世界中网球运动的采纳,基本符合李显示网球世界的本貌。电子技术的介入使游戏运动系统成为一种利用符号化的程序语言编码而成的虚拟运动系统,是现实网球运动的符号化复制与平面化构建,这使现实世界中复杂、具体、动态的运动变成符号化的网球游戏。在玩家开始游戏之前该游戏的虚拟运动系统已经存在,被编码而成的虚拟系统已经消解了现实的运动系统,形成一个留有“空白”[2]空间的虚拟运动系统,而系统的完整构建关键在于玩家的主体性参与。

当玩家开始游戏,随着玩家对游戏设置的选择的进行,“空白”空间逐渐被填充。同时,游戏系统对人物身份的随机抽取,使每一次玩家得到人物和身份都不一样。而玩家又以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身份,进行着不同的球赛。如此一来,既定的程序化机制又使被解构的运动关系进行重组,实现网球运动的“再现”,就网络世界而言,游戏中的运动系统在是真实的运动存在,而玩家此时拥有了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现实世界的游戏消费者和体验者;另一方面,是游戏世界里正在运动着的“运动员”,以及通过操作键盘指示构建虚拟化运动系统的创造者。在重构的过程中,玩家构建的“竞技情节”拥有了随机性,相对真实的网球赛事,游戏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球赛”除了剩下一些符号化的运动员、球技模式外,真实网球运动所包含的复杂关系已经被程序编码拒之门外。因此,“玩家”成了新“网球运动”的“创造者”,在封闭式的游戏程序中,玩家也是“网球运动”的“观看者”和“体验者”。因此,“体验者”对于这些虚拟化“运动情节”的体验也就成了一种随机性和非延续性的超现实接受和消费体验。

2.2 参与者体验研究―― 美国职业篮球系列游戏

美国职业篮球系列(NBA 2K)是美国游戏开发商2K Sports开发并的篮球游戏。该公司专门负责开发SEGA品牌的体育运动游戏,开发小组名叫VIRTUAL CONCEPT,意为“虚拟概念”。NBA2K系列建基于它的游玩性质和外貌元素,游戏在明星球员的表情、动态以及个人风格的表现上投放更多的关注和心力,每一个新作推出,这些元素都变得更精练。因此,游戏一直受到众多纯粹的篮球爱好者所热捧。NBA2K的游戏控制给人一种十分精干的感觉,一部分是因为动画没有累赘感;行为动作紧凑、执行命令干脆利落。运球进攻可在更小的范围内执行,能够让玩家在有限的空间内,控制到更多的球员。边场和角位运作相对而言就更精准,大大避免玩家一不小心就把球运入人群区域。同时,移动,扣篮,进攻,防守,篮板 习惯动作等都和现实的NBA球员一模一样,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到其他篮球游戏所没有的真实现场感。

对于真实性的感受,游戏中逼真地还原了NBA中的30支球队,400多名球星,和30个著名体育场馆。游戏中的资料均取材于真实NBA球队和球员的真实数据,从球员身上的球衣到每一件篮球装备;每个球员人物的面容到他的招牌式动作,每个细节都贴近现实臻于完美,你必定将被带入一个“最真实”的虚拟篮球世界。同时,这款游戏的灯光照射角度,球场地板反光,场边摄影师等人物细节也都是以现实场面为准,务求情景画面的灵活灵现。除此之外,表现NBA2k系列游戏真最大特色是引入了“优秀的物理引擎”,在实际游戏中主要表现为人物的反应的“自然模仿”,主要体现在“球员”身体碰撞上的“自然表现”和对于突况的“本能反应”。比如,矮个子球员在争抢篮球时大个子表现的更粗鲁。同时,球员之间的身体接触会因为接触的环境而不一样。在NBA2K游戏中主要通过游戏模式置换来表现的。比如“辉煌模式”与“冠军的荣誉”,它们主要是以篮球体坛的英雄运动员为原型,展示球员在赛场的个人英雄主义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巨星的辉煌岁月。同时,由于传统的篮球比赛是一个竞技博弈的过程,夺冠与争霸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加之竞技过程的激烈性、多变性和结果的不可知性,使篮球运动成为“一场引人入胜的体育版的江湖争霸故事”[3],为了表现篮球体育这种激战状态,NBA2K游戏设置了“街头篮球”和“线上对战”模式,试图以网络为平台,扩大玩家对战空间,还原传统篮球运动的背景,增强篮球游戏的趣味性。

众所周之,在现实的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篮球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技能训练才能得以娴熟的把握。然而,在篮球游戏当中,玩家无须长期艰苦训练也能快速地掌握一套成熟的篮球技术,这主要是靠玩家对键盘的熟悉操作完成的。德国著名专业游戏设计家曾把评估游戏设计的准则阐述中有“游戏的复杂程度”[4]对于当前的篮球游戏而言,游戏的复杂程度与参与者的影响力是吸引广大篮球迷的主要原因。因为“原则上游戏的复杂程度应与参加者能左右游戏发展的程度成正比,一般来说,最受欢迎的游戏一定要有挑战性。”所以篮球游戏的操作的复杂性应在“挑战和技能”[5]两个变量中找到平衡点:“当挑战和既能相匹配时,个体感到任务既能胜任又不是轻而易举的经过探索而获得的成功,使个体体验到自我能力的肯定和自信心的增加。”在游戏中,玩家完成一套完整的键盘操作动作是以他对现实篮球技术动作的认识为前提的。因此,“挑战和技能”的平衡主要体现在保持篮球游戏与玩家历史经验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以虚拟化的篮球运动技术进攻为例,若玩家在对进攻动作有一定了解,都会知道真实的篮球技术必须得快速的移动步伐,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即停投篮。于是,对于传统体育的熟悉程度对于掌握体育游戏存在一定的限定影响。在NBA2K游戏中,篮球技术不是具体的行为动作,而是符号化、简单化的操作切换。对传统篮球运动技能预测性理解是因为玩家对篮球运动特有的运动技能存在先在理解而形成的。没有这个前理解,玩家不会知道篮球运动的技能套路在实战中的具体操作与变化规律,也就无法对方向键盘进行对应的操作,更无法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形成自己特有的“篮球技巧”。

如同NBA2K游戏中专设的“招牌动作”功能,以最新的球员招牌风格为内容,除了在面部表情上表现个性球员的招牌风格,游戏对战中,还能通过键盘操作来展示NBA个性球员的招牌式的篮球技术动作。在传统的篮球运动中,由于NBA的全球化,“NBA球员奇妙的传球技术、神奇的投篮动作、娴熟的运球技巧、精彩绝伦的战术配合”将篮球由简单的球类运动演义为“内容丰富、形式精彩、对抗激烈的现代体育运动。”[6]因此,在现代篮球运动的高速发展下,“新的高难度的投篮技巧应运而生,投篮队员滞空时间增长,出手点高,熟手速度快,技术变化多。”众所周知,“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一切技术、展示运动的最终目睹和全部拱手矛盾的焦点,是整个篮球技术习题的核心。”[7]从对篮球技术的了解到操作键盘进攻,正是玩家对篮球运动有了先在理解,才可能对“新”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建立起新的理解视野。这正说明,在各种文化程度的玩家中,对篮球运动有所了解的玩家与没有了解的玩家使用游戏技能的能力会有所不同的原因。综上所述,对于体育运动的先在体验经验能够为玩家体验体育游戏提供一定的预测性理解基础,为传统的体育运动与现代化的体育游戏二者的结合提供可能,创造出新型的体育文化价值。

2.3 传统体育理论的发展―― 三国杀游戏

三国杀游戏是由北京游卡桌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一款热门的桌上游戏。它以身份为线索、卡牌为形式,集合竞技和策略卡牌游戏的特点于一身。游戏过程紧张有趣,而且玩家需要冷静判断和谋略才能胜利完成游戏。三国杀游戏同样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为游戏背景,采用回合制的出牌顺序,由玩家角色“主公”开始进行顺次行动,在自己的回合内,玩家需要完成摸牌、出牌和弃牌的过程。整个游戏的过程具有强烈的仿真性,其游戏设有音乐和语音提示等功能,为游戏营造了一种真实的“作战”氛围。虚拟化的游戏带给玩家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上的刺激,更为重要的是让其置身其中,在观感的体验下充分地体验到虚拟化武术竞技的满足。在三国杀游戏空间中,谋略的是串联游戏、玩家、传统文化三者的思想媒介,而谋略又以竞技目的。换句话说,竞技的谋略方式使三国杀游戏与传统文化理论产生了紧密的联系,使传统体育理论游戏化成为可能。

武术哲学理论的游戏化,表现在三国杀游戏在表现人物角色的“武术技能”时,不是以动态的竞技对抗行为表现,也不是以间接性语言叙述表现,而是利用游戏机制、玩家出牌顺序以及对牌类自由组合而形成阵型来表现的。比如传统武术与三国杀武将技能二者中所渗透的“五行说”理论。例如三国杀中诸葛亮等,都具有“锁定计”,能够在关键时刻锁定回合,以限制对手或保护自身,对牌局最后的胜负起到关键作用。这类打法被称之为“水行打法”。而黄盖等,游戏者需要对牌堆进行掌握,对于未出现牌所产生威力的估计,出手前不轻举妄动,接着留牌化解对面攻击,克己护身,最后在关键时刻,蓄己之力,一击打倒对手。而在传统武术理论中,类似的“五行”论述比比皆是。

例如形意拳中的基本拳路“五行拳”,即劈、崩、钻、炮、横。《武术理论基础》一书曾用五行生克对此进行解释:“劈拳似斧属金;崩拳似箭属木;钻拳似闪属水;炮拳似炮属火;横拳似弹属土,以士相生、相克的拳法变化,不仅五行拳能单练,还能对练,同时还以五行相配,进行健身锻炼。”同时,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也写道:“挤按采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由此可见,“五行学说不仅为学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在讨论动作的方位、布局上也发生了联系。”[8]由此可见,与动态武术游戏不同,三国杀是以静态的谋略对抗为主。虽然如此,三国杀的谋略权术与传统的武术战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与此同时,三国杀对阵也是演义得极其精彩。以三国杀宛如两军对战为例,为争夺胜利,玩家常常在对战中使用“智者谋敌,勇者谋己”谋略。所谓“智者谋敌”,就是玩家选将时技巧性地拆散可能组合的具有高爆发、强技能的武将群,迫使双方都以相似等级的阵容对战,然后在游戏过程中,靠己方严谨的出牌精度战胜对方。所谓“勇者谋己”就是不管对方如何选将,己方直奔对自己最有利的组合选择,这样便可天命在我。接着充分使用技能,必可以己之力一破千军。而其中的“武”的理解和精神,已经通过另一种表现形式渐入游戏者心中。

3 面对的问题及突围策略

3.1 社会偏见与正确认识

社会对电子竞技的有色目光。在现在,之所以电子竞技能够成为一项新型的体育项目,其中的推动因素有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还有人民群众不断需求的精神文化不可分离。如今在社会上有大量的人群对这个新兴的体育智力项目投入甚多,但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舆论还是来自各方面的声音都片面的向人们传输电竞有害的观点,尤其被片面的夸大其缺点,称之为“电子海洛因”。社会上也有大量的未成年人迷恋其中不能自拔,结果就是青春的荒芜和学习的退步,造成了终身之恨。来自社会道德的声音大大增加了电子竞技发展的难度,运动员被称为“玩家”,社会上也得不到和真正运动员相同的尊敬和待遇。而国家政府对于巨大的舆论压力只能以禁代管,无法正常的进行引导和开展,即影响电子竞技体育发展的巨大阻力来自于社会主流目光的偏见。

解决策略在于要了解网络是电子竞技进行新形式体育项目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家里就方便的和距离甚远的对手进行共同的竞赛合作或对抗,领略到酣畅淋漓的竞赛之感。电子竞技竞赛中技战术判断和竞赛策略的制定,利用了参与者智力水准,是通过智力进行的体育竞技。一些家长做法过犹不及,过于片面。子女钟爱电子竞技就如同对于足球等其他体育项目热爱相同。同样有孩子们因为过于迷恋足球等体育运动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功课,但是没有人提出要禁止足球运动的发展。自控能力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加上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规范。在面对学业和电子竞技的问题上,社会以及家长们不应只是坚持禁止和戒备,应当给予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对孩子的引导沟通,不能因噎废食。

3.2 政府的反对与引导

政府的正确认识和积极干预是促进电子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认识到电子竞技体育蕴含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放任自流和矫枉过正的根源还是在于有关管理部门仍然采用原来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办法。管理者习惯采用简单的一刀切办法管理模式。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全社会都认识到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明需要。同时,变堵为疏,组织规范和统一的电子竞技体育赛事,将该项新兴事物纳入政府正常的体育管理范围之中,加强日常监管,防患于未然,促进电子竞技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韩国的电子竞技体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超过汽车业的支柱产业,和其政府的积极推动是分不开的,2003年韩国总统甚至还出席了电子竞技赛事的开幕式,为其呐喊助威。我国政府有必要在税收优惠、银行贷款、投资环境、基础技术研发和产业预警等方面进行适当政策倾斜,推动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

3.3 传统体育的衰败和加速自身模式转变

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各自的领域均发展出了多种技战术和竞赛策略。而现如今的形式就是许多传统和古典的传统项目濒临灭绝或难以继续发展,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体育学专家经过整理,惊讶地发现:中国民间保存着1000多个传统体育项目,其数量堪称世界之最,而其中有700多个体育项目来源于55个少数民族。当中国已发展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国时,体育专家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找到了原生性的本土体育资源和体育精神。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民族体育的发展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式。贵州财经学院教师何小红等人在调查中就发现,民族体育十分丰富的水族,由于现代科技、外来文化和西方体育等的强烈冲击,使许多水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失传或正处于失传的边缘。而新疆早些时候有约600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今只留下278项。

在面临电子信息化越加普遍的今天,不能一味的固步自封,徒然守旧。在如今人民已经越来越离不开高科技计算机等工具的时代,更要加强将传统体育文化与电子信息化的结合,而时下电子竞技体育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和宣传工具,在电子竞技发展的同时借助其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更多的将自身文化在电子竞技体育中体现出来,使参与者可以通过电子竞技方式去了解和接受传统体育文化,增加对传统体育的浓厚兴趣,进而去真正体验传统体育自身所拥有的魅力和快乐,是传统体育发展亟需解决和面对的重要抉择。

参考文献

[1] 雷曦,夏思永,对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033-1035.

[2]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孙薇.浅析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的表现形式[J/OL].魅力中国(新闻媒体版),2003,3(5).

[4] 陈可儿.从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EB/OL].[2012-3-10].

[5] 郭德俊,田宝.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5):117-119.

[6] 丁洁、王岗.解读NBA全球化[J/OL].体育文化导报,2006(4).

竞技体育文化论文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武术散打;问题

前言

散打已经发展成为区别于拳击、泰拳、跆拳道等国外对抗运动的中国特色的竞技对抗体育运动,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中开设散打内容,是散打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基层散打教师的期盼,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练习散打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学习散打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但对普通大学生的散打教学应区别于专业训练,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高校体育开展散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竞技散打与普通散打之间的差异

(以下暂把普通大学生使用的散打书定名健康散打)举国体制下,散打运动更多以竞技散打形式表现出来。注重的是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性);而针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散打,突出的应该是散打运动的一般本质(健身与文化性)。竞技散打和健康散打(或大众散打)两者有着共同和不同之处。两种意义上的散打都是以传统武术为母体。虽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产物,但都能突出地反映浓烈的东方民族传统色彩。包含了中国哲学、民俗学、兵学、美学、养生学和中医学,都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观赏和娱乐、增进交往等功能。两者又表现出不同之处。第一,对象不同。竞技散打拥有稳定的训练群体,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竞技散打形成了从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运动技术学校到散打优秀运动队的三级人才培养网络。健康散打的对象是学生和一些散打爱好者。第二,竞赛规则不同。竞技散打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倡导“费厄泼赖”精神,它不承认除体力、智力之外的任何不平等,昭示了拼搏奋斗的价值。健康散打注重的是健身与娱乐,在安全的条件下,对散打规则的使用某些方面并不做严格要求,如不同级别间的对抗,不同性别问的对抗等。第三,竞争对抗程度不同。竞技散打表现激烈的竞争对抗,竞争是体育活动的固有属性,更是竞技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最高的竞技法则。竞争性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焦点,竞技散打也是传统武术在吸取西方体育竞技思想的产物,竞争对抗是竞技散打区别于其他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竞技散打与健康散打在竞争对抗上表现程度不同。第四,动机不同。竞技散打追求强烈的功利目的,一切竞技散打比赛,争分夺牌都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健康散打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健身方式,旨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2.健康散打在内容设置和规则上应区别于竞技散打

健康散打应该结合学生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结合散打一般本质—— 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以散打健身功能为主线重新整合,推出散打相应的“套路”,突出武德教育,强化礼仪规范。针对没有武术基础、没有经过系统身体运动训练的普通大学生来说,以基本技术练习为主,更多以手脚技术为主,结合简单组合动作,限制摔法。实战方面,禁打部位除外,还应主张打击时力量化整为零的练习方法,即拳脚接触到对方身体一刹那,力量收回,或点击到对方身体某个部位,裁判员立即叫停,计算得分。打击只能点击而不能连击,或者连击而不能重击,腿不能击打头部;针对学生的耐力差原因,一局胜利制,比赛时间以1分30秒为一局,以点击数量多的为胜。展现出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本质即可。

3.散打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竞赛激励机制

(1)高校体育散打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对老师、学生都会有消极作用,不利于调动老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尤其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次考试上,或者仅仅看几个单个基本技术。应该对学生的散打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给学生留有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2)建立大学生散打竞赛激励机制。竞争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就是通过刻苦努力来陶冶情操,没有竞争就不是体育,体育失去竞争也就不可能有生命力。散打运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格斗对抗,就是竞争,这种竞争通过竞赛来体现。所以,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可以有助于散打运动的发展生刻苦训练的成绩要通过比赛表现出来,个人价值、个人魅力也同时通过竞赛体现出来。有了比赛,也就有了训练的目标,有了练习的动力。在大学生中开展散打竞赛,学校可以建立“新规则”下的校级散打竞赛制度,通过学校的散打比赛,选拔出优秀散打队员参加省级间大学生的散打比赛。通过学校的散打赛事,对散打造成影响,有利于散打运动的传播,通过省级以上的比赛,树立学校的影响,从而加强领导对散打运动的认识。同时通过散打比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技术水平。

4.散打教材与教学方法

市场上散打书籍都是竞技散打用书,它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都总结于竞技训练中,不适应普通大学生使用,对不同兴趣、不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进行散打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材内容趋于过时老化;内容的设置不利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也跟不上散打运动的发展,尤其是散打规则的变化,近年来,散打运动在党和政府、广大武术散打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努力下,散打运动发展迅速,散打规则的变化也是与时俱进,教材的使用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应以健康与娱乐为主线创编一本“健康散打”教材。

二、结束语

正如刘三元先生所云:“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抗性、观赏性,它是一项年青人喜爱的运动。大学是传播武术散打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也是年青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站,所以作为文化传播中心的大学进行散打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现在的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的东西太少了,缺的就是这方面的教育。

武术散打的传播与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能通过武术散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祥全,姚静辉.武术发展分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6,6: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