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十篇

时间:2023-07-14 18:05:2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

关键词: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认识

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探讨研究是学者们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的重点话题。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实质上就是对2类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的理论梳理和概括,“竞群关系”研究对发现两类体育各自的本质与运行规律,以及体育系统良性、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现代我国民众对“竞群关系”的理解与看法是多层次的,源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职业、不同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加强对“竞群关系”的认识层次的理解,无疑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理清不同的认识层次对辩证“竞群关系”较为有利,能够减轻两者的发展阻力,使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

1.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简述

1.1竞技体育的起源

原始人类为了在猎取野兽的搏斗中,更容易获胜,开始采取各种跑、跳、投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形成了初级的身体练习活动。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2]。竞活动经过古代长期发展,发展出不少竞技项目的雏形,为我国近代竞技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2竞技体育本身的主要特点

竞技体育的特点首先是在某种竞技项目上的运动技能水平高低的竞争力为主要特点,以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潜力来战胜对手,对竞技体育的举行保持公平、公开,对竞技体育中的具体项目有明细的评价体系,在保持规范动作的对比情况下,自身所特有的观赏性是竞技体育带来丰厚回报的基础,也是自身能否普遍发展的关键。

1.3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简述

群众体育是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群众体育通常是与竞技体育相对而言的,也成为“大众体育”、“社会体育”,是除竞技体育之外的整个体育运动。它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参与对象,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多样化的体育活动。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满足了我国民众在物质生活丰裕的情况下,来提高自身精神与心理上的运动需求,《刚要》实施从实地出发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掀起了一股参与群众体育的热潮。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步提高,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各种群众体育项目得到广泛的开展,参与人数达到空前数量,人们对群众体育的认识同时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人们逐步提高参与群众体育技能的质量,使群众体育得到空前的发展。2009年10月1日我国《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使群众体育有了新的引导方向和法律保障,《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我国“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群众体育得到国家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使其自身的发展更具科学性、民主性以及社会适应性,我国越来越多的民众融入到群众体育中来,使群众体育参与者数量达到历史性的规模。

2.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认识层次分析

2.1一般认识形态

我国民众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的一般认识形态为:竞技体育是着重在运动技能上的比拼,强调技能发挥、发展的竞争力,突出竞技体育的挑战性与意志坚持不放弃的品质,在与对手比拼时由规范的动作所带来的观赏性与得分评价。群众体育则以增强体质为首要目的的体育健身活动,随群体或个人追求目标的差异性对动作的规范性有所不同,多数群体或个人只以大致动作来带动身体活动达到健身的目标,其政治因素的制约性较低,没有大量的身体训练活动,但与经济收入、教育程度等有一定的影响关系。

2.2中等层次认识形态

中等层次认识为: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和引导作用,与之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联系不大或无联系的意识形态有所区别,这也与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的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有相同点,即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战略与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战略的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需协调发展有了更深的思想认识,对两者并重发展还是竞技体育超前发展有了辩证的思维。

2.3高层次认识形态

高层次认识形态为:以人的需求看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从体育历史发展演进来看,群众体育参与对象人数的增加与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共进的关系。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提高的需求上升到高层面,同时看待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思想以及欣赏水平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影响突出其超前发展地位,其原因是我国民众对健康的追求的需要,但竞技体育项目数量要远多于群众体育项目数量,容易效仿的竞技运动项目对群众体育后备力量的储备影响大大增加,比如网球、羽毛球项目等,要求较高的竞技运动项目对群众体育的发展变化影响力较小,比如体操中的吊环、高低杠,冰上竞技项目等。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的重要基础,竞技体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体育开展项目的数量和水平高低程度,“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要相互推动、协同共进,发展比例适当[3]”。大众体育和高水平竞技运动在组织设计,规则与规定,技能要求,体力消耗,精神状态,危险性,胜负的重要性等方面高度分化[4]。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不同层次的认识折射出对两者发展的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竞技体育必以高超的技能来超越对手以及超越自身,竞技体育本身所附带的责任是其长期超前发展的关键因素,群众体育多样化的发展势必需要引导,群众体育参与者的数量优势为竞技体育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两者同时为我国民众的健康身体素质保驾护航,分析不同的认识形态对群众体育中的不同群体活动规律进行引导,提高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发展的思想认识,对两种体育的发展提高提供帮助。

3.2建议

(1)认识层次的提高在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自身吸引力的提升,可加大各种媒介对新兴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宣传,突出特色,使人民自发参加锻炼,起到引领作用的同时使人民意识到竞技体育引领发展的益处。

(2)培养民众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可通过参与体育赛事展现出参与本身的价值认可,提高体育的人文精神认识,实现体育与人的思想相互融通。

(3)大力宣传有关我国群众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等,提高人们对群众体育的认识层次,有助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3]谈群林,黄炜.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关系研究述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9.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2

关键词:竞技育人;体育强国;群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1-0107-05

Abstract: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aim and function,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expose the competitive nature of PE, and its regularity, entertaining, cooperativeness and competitiveness, which are not only characteristic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but also the necessity of our modern social life. Therefore, aiming at connecting mass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the article suggests developing sports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competitive sports”, succeeding in realizing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nation through PE.

Key words: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through competitive sports; strong nation in PE; mass sports

1 引言:建设“体育强国”与提倡“竞技育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建设“体育强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长期发展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启动建设体育强国战略工程极为关键的5年。”[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队以51枚金牌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狂喜之际,官方正式提出,我国是“体育大国”,但不是“体育强国”,距离“体育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体育大国”的确立,是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体育大国”不是“体育强国”,大而不强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竞技体育金牌的“含金量”不足,以奥运为例,我国在集体性强、综合价值高的大球项目以及世界上热门的主流项目(尤其是欧美主流项目的田径、游泳、网球等)方面,都与欧美强国有很大的差距。二是相对于专业竞技体育,群众性体育明显滞后,尤其是青少年体质连年下降引发了有识之士对学校体育的担忧。“下面是一组官方数据:目前,中国有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和日本孩子比,我们中学生在身体素质多项数据上差很多;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名开外……在亚洲,我们的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人均比绝对排不进前10名,就在中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成就的二十年中,中国人的体质在明显滑坡!”[2]

显然,将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不仅是真正提高我国专业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要求,更是全面发展群众性体育运动、提高全民族身心素质、夯实竞技体育发展基础的实际需求与强烈呼声。

近三十年我国竞技体育的突飞猛进,较之此前三十年有两方面重要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的提升为竞技体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另一方面,竞技体育的理念已然改变。众所周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曾经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核心指导思想,这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政治化,不能不说是制约竞技体育发展的精神枷锁。“既然我们对要拨乱反正,国际上又有很不好的反应,当然应该废除。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在正式文件中就不用了。”[2]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奥委会提倡的“更高、更快、更强”的格言。

群众体育的发展滞后,一方面是由于投入比例失调和资源配置失衡,“当前群众体育领域内最突出、最基本的矛盾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与相对薄弱的群众体育物质基础、短缺的群众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1]但是,认识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建国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流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以此作为指导体育事业的核心思想,人为地将体育分为两个独立、性质不同的体系: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包含学校体育)。这种体育理念导致了长期以来体育的内在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群众体育远远滞后于竞技体育的一个更为重要的深层原因。比较明显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以及运动场馆的建设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甚至中小学体育设施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大学生、中小学生的体质、技能、运动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度都不容乐观。

笔者认为,体育的本质是竞技,竞技的根本属性是竞争,这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能力。建设“体育强国”,发展群众体育,首先必须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为此,笔者立足于群众体育,提出“竞技育人”这一概念。

2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宗同旨及其竞技本质

“所谓竞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群体,包括所有的比试运作方法的活动,诸如各种选举、比武、斗鸡、赛马、游戏以及劳动竞赛,其中有一种叫做体育竞技,这是以体育活动为媒介的竞技种类”。[3]也就是说,竞技本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各行各业都存在竞技,而体育运动是最典型的竞技。现代汉语词典直接将竞技解释为:体育竞赛。因此本文所说的竞技是指体育竞技或体育竞赛。“竞技是生存技能的传习、演练和展示,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艺,最后认为:竞技是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4]在竞争的基础上,竞技发展成为多属性的综合体。

体育的本质特征是竞技,“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5]在这个意义上,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本质是一致的,其理念也是相通的。体育之所以被划分为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仅仅是基于各自目标上的侧重,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作总体规划,而决不能因此而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将二者对立起来,否认群众体育的竞技本质,不仅不利于发挥其特有的综合社会功能,阻碍其健康发展,而且实际上也抽空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基础。

群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基础,最典型的例证,是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中乒乓球的绝对优势与群众体育中乒乓球运动的普及,美国竞技体育中篮球的绝对优势与全社会篮球运动的普及,其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而竞技体育绝不仅仅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标签,同时也是群众体育的引领。学校体育是群众体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从教材内容看,学校体育完全就是竞技体育的简化版。它没有真正独立的体系,特别是普通高校近年来普遍采用的专项选修制,其主要知识和技能以及体能锻炼的方法也完全取自于竞技体育,必须依托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此外,作为承担体育教学任务的体育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文化综合素质外(和其他系列的教师一样必修的公共课程),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脱胎于竞技体育。换言之,我国只有在大力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积极发展群众体育,并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的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形式和内容上所具有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要发展群众体育,必须加大公共运动场地和设施的投入。公共运动场地和设施并非别出心裁另创一套,而是竞技体育的运动场地和设施的翻版,学校体育尤为明显,不具备正规的运动场地和设施,学校是不能通过评估和验收的。要求学校在节假日有序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其目的就是让体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一些运动俱乐部也是以标准的运动场馆和设施实行有偿服务的。少数以减肥和健身为目的的健身馆没有统一的标准,是因为它们的特殊活动形式不属于竞技。

现代奥运会代表的是竞技体育。法国人顾拜旦在考察英国一些著名学校时,看到英国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户外竞技运动而受到刺激,“他认识到参与竞技可以得到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提高,这是对青年实行民主教育的适宜方式。他在深刻地认识到‘竞技的教育价值’同时,又立下‘教育救国’和‘体育救国’的志向,这就是他恢复奥运会的初衷”。[6]从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看到顾拜旦这一思想的延续。《奥林匹克》第二条写道:“奥林匹克主义属于一种人生哲学,提升并结合身体、意志及心智三者成为平衡性的整体。将运动、文化和教育融合在一起,奥林匹克主义是欲建立一套已通过努力所产生的愉悦、模范性的教育价值及尊重普遍性道法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现代竞技体育与包括学校体育在内的群众体育是同宗同旨、密不可分的;体育(包括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本具育人功能。

3 竞技目的和功能的历史考察

群众体育作为体育,虽然与竞技体育被人为地划分为两大体系,并赋予不同的目的与功能,但二者具有同样的竞技本质特征,并且具有同样的由竞技生发出来的其他属性与功能。

例如,古希腊的竞技大会具有“娱神”目的,“以古代奥林匹克游戏为代表的竞赛节庆均属一种祭祀活动,竞技者们将健美的身躯和高超的技艺奉献给诸神以博得他们的欢心”。[7]“大部分古希腊人对宗教的信仰成为其团结的一种工具,这种信仰是以宗教仪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些宗教仪式大部分都是通过体育来表现,奥林匹亚竞技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便是一种对诸神崇拜的最高仪式。”[8]而近代中国,在西方强权的欺压之下,军国民运动的兴起直接影响体育的社会价值指向,体育的目的就是要振兴民族,“身体开始脱离家庭和宗教的束缚,以强健身体为目标的西方体育在传入中国后也逐渐失去了其原来的意义,而被强行纳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这一重大的历史潮流。”[9]建国以后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体质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现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目标是让体育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致力于促进维护人类尊严的和平社会”(《奥林匹克》)。概言之,体育的目的建立在竞技所具有的功能的基础上;体育的功能并非体育的本质,而是由竞技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进而言之,体育的目的所代表的是一种社会价值指向;这种社会价值指向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体育的起源来自不同途径,种类繁杂,体育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选择的过程。有的形式被社会淘汰,新的形式又随之产生。体育起源的多元性正反映出竞技具有多重目的与功能的特点。众所周知,体育的起源与战争、狩猎、宗教和游戏等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战争和游戏,在现代体育中依旧能清晰地辨认出它们痕迹。

古希腊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摇篮,柏拉图认为:“最好的体育是什么?一种简单而灵活的体育训练,尤其是专门为了备战而进行的训练。”[10]他甚至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打击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11]古希腊人将战争的一些手段和方法通过竞技的形式在市民中加以推广,一方面为战争做准备,另一方面竞技规则具有安全性和游戏性,使得竞技运动得到良好的推广和普及,甚至成为当时学校最主要的教育内容。“据史料记载,运动在古希腊早期几乎是教育的全部内容,竞技场就是希腊的学校。”[6]

体育的另一个重要起源是游戏。游戏是人类的古老文化之一,游戏是依托于规则形成的社会文化活动,没有规则就没有游戏。当其以竞技为内容和形式时,游戏的根本属性便发生变化,从娱乐转向竞技。游戏的规则相对简单,但为了满足竞技的需求,原有的规则向竞技规则体系演化,直至体育的形成。“大部分竞技运动形式都起源于民间游戏,现代流行的体育项目大多是在一般游戏,特别是民间儿童游戏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演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规则。”[12]中国古代也曾出现过大量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始终处于体育的萌芽状态,得不到良好的推广和普及,缺少完善的竞技规则体系是一个重要原因。

战争与游戏之所以能在体育上实现殊途同归,竞技本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归属体育才有了依据,牌类由于规则体系停留在游戏层面,因而真正纳入到体育中的少之又少。属于非运动性体育项目,运动性是体育最重要的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此外,宗教也是体育起源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体育的不断发展,宗教的烙印逐步消褪,抑或以其他形式取而代之。

综上所述,无论体育起源于何种途径,无论古代或现代其运动的形式和方法如何变化,无论是被划分为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竞技作为体育的本质特征永远不变,都是以竞技为手段和形式,充分发挥体育功能的一种运动方法。从竞技的角度看,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系是专业竞技(职业竞技)和业余竞技,是高水平的竞技和低水平的竞技。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和参与竞技,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一体系中,是竞技能力、水平决定其价值取向,能力、水平高的侧重于实现自我价值,朝着竞技体育的方向发展;而能力、水平低的侧重于完善自我,朝着群众体育的方向发展,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专业竞技随着伤病或退役自然转向群众体育(包括为专业体育工作的所有人员),业余竞技随着运动天赋的展现(优秀体育苗子)完全有可能转向竞技体育。2011年9月22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在出席北京群众体育大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心里,竞技体育、业余体育和群众体育没有什么区别。姚明在NBA打球和小学生在操场上打篮没有什么不同。”(中央五套)

当下体育学界主流观点过于偏重其功能性,“主要包括以增强体质为本,以教育为本,以社会文化现象为根本属性,以身体活动为根本表现形态的体育本质的单质论;以及集上述多种属性为一身的体育本质的多质论”。[13]在发展市场经济机制、充满竞争的今天,认清体育的本质,对端正群众体育的目的、充分发挥群众体育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竞技的属性与功能分析

无疑,竞技的根本在于竞争。竞技运动所表现出的是二方或多方的对抗――体能对抗和意志力对抗;竞技的竞争性对每个参与竞技运动的人的技能、体能和意志力提出了综合要求,通过竞技这一社会活动,激发出人类生命本能的冲动和自然属性――竞争性。

竞争性是人类生命本质的重要属性,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体育正是将竞技运动的根本属性――竞争性――通过有序的形式和方法发挥到极致。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化活动,竞技过滤其竞争性中过于残酷和攻击伤害的成分,“野蛮的本质确实从我们天性中的激情部分产生出来的,如果正确加以约束,就能成为勇敢,如果不加以约束,就会变成残酷和粗暴。”[10]学习和参与竞技的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激发人的竞争欲望,“正如体育参与过程给予人的积极上进、努力拼搏与坚强意志等等积极而充满生命力的意识积累,唯有在体育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现,更进一步得以在人的生命奋斗旅程中积极而全面地延展,形成体育意识的生命延绵,才是体育之本质之于人而言最为重要而根本的价值。”[14]

在竞争性这一根本属性的基础上,或者说,围绕着竞争性这一核心,竞技运动衍生、形成了一系列的属性及其功能:

规则性。竞技运动依赖于规则体系的支撑,竞技运动必须在特定的规则之下进行,没有规则就没有竞技,就没有竞争的公平性,规则是竞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规则体系的建立使竞争的自然性向竞技的社会性转化,起到有效的过滤作用,促进竞技运动的文明化进程,避免过分的攻击性产生的破坏作用,使竞技运动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规则体系能够有效地将社会价值观融入竞争之中,体现在规则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其制约机制,在其公平竞争的本质下,引领竞技运动的健康发展。

娱乐性。竞技运动作为竞争、对抗,总有胜负之分,而无生命之虑的对抗及其胜负之分的不确定性具有显著的戏剧效果,这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能使参与者(包括观赏者)获得极大的乐趣,成为人们调节日常生活方式与节奏的重要形式。竞技的娱乐性源自于体育的游戏起源,“原始游戏中,‘游戏’与‘竞技’存在着形式的同一,因为没有‘游戏’的帮助‘竞技’是无法寻找通向民族精神的途径。”[5]竞技运动保留并继承了游戏的基本特征。此外,竞技运动的规则体系也具有娱乐的因素,规则利用游戏作为杠杆,过滤竞争中的不良因素,使其适合推广和普及,更加精彩和充满魅力。也正是娱乐性,使竞技运动走下古希腊竞技大会的神坛,从“娱神”转向娱人。

合作性。竞技运动离不开合作,大到整个运动团队的组成,小到具体运动过程中每个成员的配合,竞技对抗、谋求获胜都需要合作。因此,竞技运动能够有效培养、强化人们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竞技运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技能和知识的传习过程也就是教学和训练的过程,是双边互动的师承关系,这种关系亦可理解为合作关系。在众多的集体竞技运动项目上,既有团队内部的竞争关系,也有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关系,但为了满足竞技的目的和需求,团队内部的竞争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分工合作、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这是竞技的必然结果。竞技运动是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既比试运作又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教练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队员可以异地学习和交流,在“更高、更快、更强”口号的感召下,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且包涵合作。

运动性。运动是竞技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人们常常因此而将竞技直接视为运动。强身健体是竞技运动的重要功能,也是人们乐于参加竞技运动所追求的功利性动因之一。运动性是人类本能属性,是人类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必备的能力。在与自然竞争和同类竞争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人类发现了训练的最佳替代品――体育。“从生物学角度看,人的自然属性便是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体育的自然价值从生物学意义考量,则是通过体育锻炼所达到的强身健体的功效。”[8]因此,在竞技运动中,运动性亦可理解为“身体性”运动,“我们所谈的‘身体性’运动是以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为对象,同时又是以身体技能(走、跑、跳、攀爬、投掷、游泳)为基础的身体运动。”[4]身体素质和身体技能作为运动性的考量依据,借以评价其运动强身健体的功效。

总而言之,竞技运动围绕着竞争性这一核心而展开的规则性、娱乐性、合作性、运动性的种种属性,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竞技运动中的竞争性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合作性是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而合作性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竞争中包含合作,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竞技运动作为原始竞争的替代品,规则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规则成为过滤野蛮和过于攻击性的工具,另一方面规则对竞技运动起到推广和普及的作用。娱乐性使竞争的原始性转向竞技的社会性成为可能,增加了竞技运动的亲和力,使竞技运动真正走向大众。运动性作为竞技的主要形式始终贯穿在竞技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强身健体的主要功能;而规则促使其运动性向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娱乐性又使其超越身体的范畴,达到身体与精神的融合;由运动性产生的强身健体的功能,又折射出竞技运动的社会传统价值指向。

5 从现代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看竞技育人的重要性

在中国,历史的原因造成了人们忽略体育之以竞技为本质的传统:儒家讲“中庸之道”,道家讲“不争之德”,淡化体育作为竞技的竞争性。宋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转折点,从扩张转向内敛,从尚武转向重文,表现在体育运动上,是突出其运动性、娱乐性的强身健体与调节生活的功能,而淡化竞争性、合作性和规则性。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体育运动,导致长期以来将体育运动与养生、健身混为一谈。这种观念传统,直到现代仍有深刻影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观念的深入人心,即可视为传统观念的现代延续。现阶段,这种观念虽然在竞技体育中逐渐被纠正,但在群众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中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当下,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改变,商品经济带来的竞争(企业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体育运动的发展如何紧跟时代,如何依据体育运动本具的种种属性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发展体育事业,必须突出“竞技育人”。

5.1 需要突出体育运动的竞技性,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社会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竞技的竞争性是提高竞技水平、促进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强调竞争意识,首先就是强调人的勇敢品德。“在古希腊教育中提及了‘四大德’,其中‘勇敢’被列在首位,然后是智慧、节制、正义,勇敢品德的教育衍生出竞争精神。”[8]勇敢品德正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就是提倡敢于竞争,这与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参加比取胜更重要”相吻合,在勇敢品德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等一系列意志品德。竞争意识是通过反复竞争的积淀和无数胜负的洗礼逐步形成的,它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智慧,对培养人的心理素质及其承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5.2 需要突出竞技的规则性,强化人们的公平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遵守规则,在规则中更好地竞争。竞技运动作为人类共同拥有的权利,要求在平等公正的环境下参与进行,规则的建立满足了人们在竞争过程中对公正的追求。公平公正是普世价值观,也是竞技特有的功能与社会价值,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健身锻炼无法达到的境界。“社会各行各业都有其自身的规范和发展规律,从体育规范和规律中可以领悟到其中的内涵。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8]现代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包含十几年的体育教育,忽视竞技就欠缺了“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以“拚爹”为荣也就不足为怪了。

5.3 需要突出竞技的合作性,强化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竞技的平台也是交流的平台,大到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增进交流,维护和平;小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增进友谊。竞技的合作性符合竞技发展的规律,在竞争过程中唯有合作才有取胜的机会,有合作就有分工、就会形成团队,团队协作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是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竞技的合作性符合社会规范,在竞技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团队协作精神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到进一步推广,有利于形成各行各业“文化”建立的基础,尤其有利于对青少年(独生子女)的教育。

5.4 需要突出竞技的娱乐性,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娱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求,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竞技的必然是娱乐的,忽视竞技的娱乐性,片面地认为“玩耍无正事”,是对竞技本质的忽视、对体育运动功能的偏废。竞技过程既是身体能量释放的过程,也是情绪释放的过程,体育运动追求人的身心平衡,身体健康强壮和心理的健全健康同样重要,获得娱乐也是体育运动的目的之一。“‘乐趣’是人从世间现象中所获取的感官刺激,它使得身体获得某种‘’,并促使身体获得情绪上的生理化学反应,生物功能上的这种情绪变化所获得的是乐趣、喜悦和舒适的身体内源性的‘’。”[4]竞技讲求公平公正,其娱乐性符合社会道德观和价值观,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5.5 需要突出竞技的运动性,增强人们的体能体质。强调运动性就是强调竞技的强身健体的实际功能,用体育运动来表述体育,目的就是用运动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活动,突出体育的运动性,“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提高人们生存、生活的质量。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偏快、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大、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造成许多人体能体质下降,特别青少年和儿童,升学竞争、学习竞争带来的运动缺乏是造成普遍体能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强调运动性不是把体育等同于强身健体的活动、为强身健体而运动,而是要通过学习和参与竞技,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而然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强身健体不是体育的唯一目的,而是体育的必然结果。

6 结语:竞技育人的全社会性与持久性

体育运动既是学习和参与竞技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一方面,竞技的能力和水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是人类的生命资源和文化资源,它的传承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另一方面,完善自我表现为体能体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增强,是提升个人素质必要的手段,它具有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双重意义。体育所追求的就是实现在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上的超越,通过竞技运动达到培养人、教育人、锻炼人、娱乐人。

将竞技上升到“育人”的高度,既是竞技体育的要求,也是群众体育的要求,更是当代社会的要求。“竞技育人”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平衡点,根据竞技能力和水平的差异,在规划发展上有所侧重,其根本目的是“育人”。竞技体育不能把“夺标”作为唯一的任务和目标,要充分发挥体育应有的功能,将实现自我价值和完善自我紧密联系起来,把“育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发挥榜样的作用,积极推广普及和发展体育事业。同样,群众体育提升了社会整体的竞技能力和水平,真正起到“金字塔”基座的作用,运用竞技自身的规律,逐步摆脱举国体制的框架。因此,“竞技育人”的贯彻落实,有利于防止专业运动员沦为“夺标”的工具、不择手段的锦标主义者;相反,是要引导他们成为具有团队精神、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使其在后运动员时代,曾经拥有的“竞技资源”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并为社会服务。群众体育(学校、社区)在提升人们竞技水平和素养的同时,兼顾对青少年的业余训练,为体育培养人才打下基础,缓解举国体制的“夺标”压力,并且为“竞技资源”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确立“竞技育人”的理念,旨在为实现“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基础,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找到一条兼容之路,从而化解二者之间的矛盾。“竞技育人”不仅能推动体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能兼顾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提升社会整体竞技水平和素养,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弘扬追求卓越、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是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的,理应成为各领域、各阶层创建自己的“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谭建湘,胡小明,谭华,等.“十二五”我国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体育学刊,2011(4):1-6

[2] 熊斗寅,张洪谭,金汕,等.“杨殷争辩”的思考:中国体育该往何处走[J].体育学刊,2011(1):1-7

[3] 张洪谭.体育概念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11(3):11-19

[4] 刘欣然,余晓玲.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J].体育学刊,2011(3):7-13

[5] 叶羽.强化竞技意识 发展专项教学.理工大学学报,2001(1)

[6] 刘佳,宋继新.千年古奥运兴衰的启迪[J]. 体育学刊,2011(3):68-71

[7] 孙玮.历史视域下的“宗教竞技”及其游戏属性的勾连[J].体育科学,2011(5):86-89

[8] 刘仁盛,宋广庆.体育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传承与未来发展的初步探索[J].体育科学,2011(5):3-13

[9] 程卫波,孙波,张志勇.中国近代体育发展阶段的历史审视―一种身体社会学视角[J].体育学报,2011(3):93-97

[10](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72、381

[11]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7

[12]胡小明,倪依克.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J].体育科学, 2010(1).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3

关键词: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6-0001-06

Strategic choi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DONG Xin-gua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21,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about the objectiv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in China in the next decade, such as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sports in an affluent society and construction of a mass sport well-developed nation, the author expatiated on that the sports undertaking should shift its key jobs to “focusing on developing mass sports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order to realize sports development objectives, discussed and built a public sports service system for nationwide fitness, and offered sugges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 for the next decade.

Key words: mass sports;nationwide fitness program outline;2011-2020;China

为什么要研究下一个10年(2011~202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战略问题,基于两点:一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今后,我国群众体育朝哪个方向发展、如何发展?群众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应当作出回答。二是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讲,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本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于保障群众体育事业整体而不是局部、系统而不是零散、长远而不是一时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在操作层面上,可能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宏观、整体层面上,则是战略决定成败,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鉴于此,本文就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及制定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问题进行讨论。

1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

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2008年9月29日,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经大踏步迈入世界体育大国行列,开始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表明,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我国体育事业完成了建成体育大国的历史任务,开始进入建设体育强国,为实现国家第3步战略目标开拓前进的历史新阶段。建设体育强国已经成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因此,下一个10年,即到2020年,一方面,群众体育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十七大提出确保实现的“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一方面,要实现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群众体育的阶段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与建设强国群众体育,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在群众体育方面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所处的阶段和表达的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别。党的十五大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2010年、2020年和2050年3个阶段的奋斗目标。从所处的阶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第2阶段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建设群众体育强国,则是第3阶段即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从表达的内涵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是由基本的小康社会体育转变为全面、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体育。其本质仍是小康社会的体育。而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则是在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基础上,转变为基本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群众体育,本质是基本现代化。因此,下一个10年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既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体育,又要在建设群众体育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2下一个10年体育事业发展重点是群众体育

政府既管群众体育又管竞技体育的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群众体育发展程度与体育事业发展重点的选择关系极

大。我国竞技体育被确定为发展重点后而获得的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0年前,“鉴于运动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突出薄弱环节,而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任务又迫在眉睫,我国一些项目的成绩还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132,1979年3月,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定“今明两年,国家体委和省一级体委要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32政策。1980年3月,国务院肯定了“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1]140政策。自此,我国体育事业始终坚持“侧重抓提高”政策。30年过去了,“侧重抓提高”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跨入竞技体育强国行列。

今天我们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而群众体育还相当落后的情况下,是不是有必要重新思考下一个10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呢?是不是有必要将“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2]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作为下一个10年体育发展的政策选择呢?

2.1发展群众体育更突出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体育事业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相对于“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3]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对于“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主体地位”[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更能体现人民在体育事业中的主体地位,更关系普通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的体育利益。相对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相对于“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3]来讲,显然群众体育是人民更需要共享的发展成果,是人民更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利益,是各个方面更需要反映和兼顾的群众利益。相对于“关心每一个人的利益要求,满足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3]以及“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3];相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来讲,作为拥有数亿城乡体育人口,联系数千万家庭,遍及数百万单位、社区的群众体育,比起虽然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但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总数不足50万人的竞技体育,显然,群众体育更关系每位个体利益和多样性需求,更关系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发展群众体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因此,体育事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所应当地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

与竞技体育相比,群众体育不仅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和彰显社会和谐,更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更全面而普遍地承载着体育的功能。

2.2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

我国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强国,这是国内外、体育界内外的共识。正是这一事实,使我们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开始向体育强国迈进。在我国已经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而群众体育相当落后,成为建设体育强国的“突出薄弱环节”的情况下,选择“在‘保持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群众体育的“追赶战略”,才可能在下一个10年,扭转群众体育薄弱落后面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并为实现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保持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证明体育强国极为重要的方面。忽视这一点,将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但是,一个仅仅具有“竞技体育的特点和优势”的国家,似乎不能称其为体育强国。我们必须有繁荣昌盛的群众体育,成为群众体育的强国。忽视这一点,可能也会铸成历史性的大错。

2.3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

我国群众体育还比较落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指出,“目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这表明,20多年之后,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竞技体育虽然还存在“优势项目不多,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但“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很大差距”已经消除,跨进了世界先进行列。而群众体育却没有出现这个结果,与世界发达国家或较发达国家相比,在群众体育设施、消费、活动人数及区域、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矛盾集中在群众体育。而要改变群众体育的“较低水平”和“较大差距”,选择“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是必然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像30年前“侧重抓提高”那样,通过“侧重发展群众体育”,实施群众体育“追赶战略”,使群众体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4体育发展的矛盾主要在公共体育资源不足

什么是体育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提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仍将是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当然,“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包括群众观赏体育竞赛表演的需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竞技体育资源供给问题。但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主要是群众的体育健身休闲需求。而“社会所能提供的体育资源不足”,也主要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因此,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际上集中在群众体育。在这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所能提供的群众体育资源不足,尤其是保障公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的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正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从而严重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采取“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政策,才可能解决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推动体育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才可能真正扩大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有效供给,切实解决群众体育公共体育资源严重不足,使群众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2.5群众体育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到2020年,群众体育要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虽然我们无法得到国家全民健身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但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尤其是基层全民健身体系建设情况并不理想。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础上,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就如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一样,任务更艰巨、困难更多、难度更大。

有研究指出:“中国在成为世界竞技体育强国的同时,种种数据和迹象表明,中国普通百姓的体质却每况愈下”[4]。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5],青少年体质总体状况堪忧。我们不能说中国产生了“体质危机”。但国民体质的现实,应当使我们有一种“危机意识”。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的体质增强,尤其是“明显增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过程。而全民族体质的“明显增强”,更不是一部分人、一朝一夕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更复杂、更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青少年体能“持续下降”的状态,与真正实现全民族体质“明显提高”究竟有多大差距,需要多少时间,要做多少工作,要具备哪些条件?我们真的有把握如期实现全民族体质的“明显提高”吗?

面对全民健身体系从当前尚未“基本建成”到2020年“比较完善”;面对国民体质从当前“略有增强”、青少年体能从当前“持续下降”,到2020年“明显提高”的严峻挑战,我们是否应当实施“在‘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侧重发展群众体育”的重点转移呢。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出回答:“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

3着力建设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哪里?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央确定了群众体育工作重点:一是1995年国务院《全面健身计划纲要》中确定的“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二是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确定:“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但现实是,中央确定青少年和儿童作为重点人群,学校作为重点单位,而青少年的体质和体育仍然令人堪忧;中央确定乡镇作为重点,而农村体育仍然不尽如人意。政府花很少的钱建设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工程”,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甚至有群众为此高喊“万岁”[6]。我们以为,虽然中央确定了重点人群、重点单位和重点地域,但是没有建立起一种制度,或者说没有建立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予以保障。而仅仅依靠一般性推动,甚至试图依靠社会、市场去解决问题,显然靠不住。而群众所以对“全民健身工程”喊“万岁”,就是因为群众得到了政府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而正是这久违了的体育公共服务,深深感动了民众。可见,基层缺少体育公共服务、民众渴望体育公共服务。因此,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建设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1建设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发展群众体育事业的必然要求

社会事业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7]。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是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性质。因此,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仅是全民健身体系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制度保障。因此,我们应当在下一个10年着力规划好、建设好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确定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将“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确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展开。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了全面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确定“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也将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全民健身”五大体系作为奋斗目标。这表明,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健身与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协同并进,是群众体育发展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总之,我们应当坚持群众体育事业的公益性质,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向群众体育配置,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建设体育强国,逐步实现全民健身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

3.2我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底子薄,基础差

我国竞技体育或者说“奥运争光计划”,在“举国体制”和“侧重抓提高”政策保障下,历经多年建立了完善的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保障了奥运会持续领先,成为竞技体育强国。但是,我国群众体育的公共服务,远未达到竞技体育的水平。我国的群众体育,公共财政供养不足、没有专门为全民健身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国家体育人才分类中,还没有群众体育专业人才类别;在政府体育公共财政体系中,也没有群众体育经费这个类别,群众体育经费包含在“其他体育事业经费”中。公共体育设施作为群众体育最基本的公共体育资源,也还没有这一统计类别,也就没有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设施数据资料。即使将全部体育系统标准体育场地作为群众体育的公共体育设施(国家规定优秀运动队等用于训练的体育场馆不是公共体育设施)也相当少。根据全国第5次体育场地普查结果,2003年末,全国体育系统共有标准体育场地14 453个,平均每8.94万人有1个标准体育场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匮乏,相对于3.8万多个乡镇来讲,乡村标准公共体育设施只有422个。我国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更加窘迫,2003年末,全国体育系统标准和非标准体育场地人均占地面积0.132 m2、人均建筑面积0.013 8 m2、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0.083 m2。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在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公众公平享有的公共体育服务的规模与水平仍然很低,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迫切需要 “像抓竞技体育那样抓全民健身活动”[8],着力建设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从而在群众体育方面,逐步实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群众体育的社会公平。

3.3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

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为城乡公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体育公共物品和体育公共服务、保障城乡公众享有基本均等的体育公共服务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公共服务和公共保障。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包括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系统、享用系统和监督系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为了保障并且最大限度的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政府将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也包括“第三部门”和市场这些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次要或辅助部分。鉴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为了实现对城乡公众的覆盖,体育公共服务的享用系统包括城市和农村两个系统,分别向城乡公众提供逐步向均等化过渡的体育公共服务。城乡公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享用的体育公共物品和体育公共服务主要是:体育公共设施、体育公共机构、体育公共组织、体育公共指导者和体育公共信息。为了保障城乡公众切实享受到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体育公共服务,必须建立体育公共服务的监督系统,对政府和社会承诺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全民健身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构架(见图1)。

4制定我国下一个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建议

对于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推进方式,建议在目前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基础上,继续制定并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下一个10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这事关下一个10年我国群众体育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4.1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是体育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2010年即将结束,顺理成章地应该继续制定并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下一个10年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即《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以保证继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不然,国家如何履行“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法定责任。也许有人会说,体育法中的“全民健身计划”不是专有名词,而是泛泛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释义》中明确解释,“全民健身计划”就是指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2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是发展群众体育的最符合国情、最为有效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用法律形式将“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固定下来,通过政府行为,采用系统工程办法,整体性的逐步推进发展群众体育,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体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薄弱的群众体育,主体只能是政府。把责任推向社会和市场,是靠不住的。“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15年来群众体育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不应当放弃“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这个发展群众体育的最大“法”宝和最难得推进方式,而回到1995年前发展群众体育的路子上去,那将可能造成历史性的失误。

4.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和建设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更需要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无论是实现“明显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还是建设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都是一项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都需要数量巨大的体育资源,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仅仅依靠群众体育部门、体育战线,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各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语),共同实施。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育目标就难以实现。

我们不仅应当制定并争取继续由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年)》。我们还应当争取今后的每个10年,都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一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直到建成包括群众体育在内的体育强国,基本实现群众体育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下一个10年,即2011~2020年,是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期。到2020年,中国群众体育将要实现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将要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将要在正确的方向上,迈出建设群众体育强国的第一步。因此,确定下一个10年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就格外重要。我们可以用部分人群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代表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明显提高;用局部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代表整体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形成。我们也可以不必建成群众体育强国,而以建成的竞技体育强国代表体育强国的建成。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替代”型战略,发展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体育强国。那样,本文所阐释的理性逻辑就失去了意义。但这也并非不是一件好事,理性和现实的巨大矛盾,可能孕育着体育实践或者体育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 体育运动文件选编(1949-1981)[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

[2] .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3]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18-20.

[4] 新华社. 中国国民体质每况愈下[N]. 城市商报,2007-06-07(1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6] 李志坚. 为啥喊“万岁”[Z].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作情况,2003(9):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4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群众体育 体育人口 强国之路

1.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绩分析

历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获得的丰硕战果为中国竞技体育带来了荣耀,全球华人都无比自豪和骄傲。连续五届奥运会,创下了由巴塞罗那奥运会金牌榜第四位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位的伟大飞越,攀登上了竞技体育的一个新的高峰,中国代表团一届一个台阶,增长性和延续性非常明显,中国逐步成为奥运金牌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金牌分布来看中国奥运代表团,76%的金牌都来自于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田径、游泳及参与三大球项目上,处于十分尴尬的落后状态。可见,我国与其他世界体育强国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依然需要在欢喜之余清醒和理性地认识到金牌第一并不意味着是体育强国,应该由“金牌第一”反思一些问题――反思我们在田径等大项目上的弱势,反思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距离,反思很多项目上与世界顶尖水准的差距。

2.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推出并实施的“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至今已有20多年时间。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前所未有的新突破,而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却滞后。虽然全民健身计划已经实施多年,群众体育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

2.1体育人口匮乏。

所谓体育人口,是指总人口中从事体育或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那些人口。据官方统计,2002年我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为33.9%,到2012年只有39.1%。实际上,我国的体育人口,如果不算在校学生,10%都达不到。然而,在一些国家中,体育人口比重惊人,比如日本、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体育人口达到70%以上。显然,中国的体育人口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差距。从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看,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特征,在城市里经常参加者也多为“老、少”人群,中青年相对较少。

2.2体育场馆资源不足。

尽管随着奥运会等众多体育比赛在中国举行,全国各地兴建了大量体育设施,但人均场地设施十分有限,并且开放率只有五成左右,而我国运动场馆开放率长期在低谷徘徊[1]。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体育场馆的布局在规划上仍不够完善,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体育场馆的建设过分依存于竞赛的需求,出现场馆规划不尽合理的情况,在赛事日期的压力下,很多体育场馆缺乏足够的方案论证和规划设计时间,建成后的赛事利率低;二是体育场馆建设选址不当、功能定位不合理、影响赛后使用;三是场馆布局与城市发展结合不够,各区域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体育场馆的布局缺乏长远的目光,将大量的场馆集中在一个区域,不但不利于场馆功能的发挥,反而造成场馆运营的困难[2]。

2.3体育锻炼的组织率较低,指导力度较弱。

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体育锻炼是群众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在我国,群众体育的组织率较低,松散型较大,大多是个人或是结伴进行锻炼,没有系统地进行组织。据统计,我国城市社区锻炼点中是体育协会会员、俱乐部成员的占12%左右;群众体育指导力度较弱,没有科学、系统的指导体系,社会指导员及其缺乏且质量不高;现有的社会指导员的专业素养较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锻炼的科学指导能力较弱[3]。

3.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强国之路

3.1政府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干预应侧重于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具有的多种属性中,有一种就是政治属性,正是因为竞技体育的政治属性,许多国家将出巨资将这种自发的文化活动演变成“政治”活动。与此同时这些国家所获得的“金牌”也就被蒙上一层“政治”的面纱,产生政治效应。此时的“金牌”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或集体。因为金牌是由国家投入巨额经济打造出来的,它代表国家的荣誉。当这种行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国家的行政管理就必然发生一定的倾斜,即高度的竞技运动发展抑制群众体育的发展。当竞技运动变成政府行为而群众体育却不是政府行为时,体育内部的不协调现象,就会日益严重。此时,隆重推出“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正是努力“协调”的一种措施,就是力图弥补因对竞技运动的过度重视而产生的忽视群众体育的不足[4]。

从上述这些足以说明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重视不足,干预力度不够,呼吁国家在后奥运时期将我国的体育事业的侧重点放在群众体育上,采取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要让中国更大范围内更多人获得健康,只有全民体育健康水平整体提高,才可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群众体育的干预力度,号召全体国民共同参与到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活动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同时加大对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逐步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失调现象,无需夸大金牌的意义,更不能政治化。已经摒除自卑感的中华民族,不需要用不断增长的金牌数字证明自己。此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将以全民健身为主的群众体育和以奥运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中国才能真正实现由“金牌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3.2让体育回归教育,回归社会。

中国体育要成功“转型”,打破“举国体制”,让体育回归社会、回归教育是必由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竞技体育腾飞,“举国体制”起了关键作用,它可以有效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运动员创造出最好的训练条件,消除运动员的一切后顾之忧,专心搞训练。正是由于这一体制,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组建很多“金牌队伍”。可是,事实证明,这种体制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体制逐渐产生弊端,其沉重的代价遭到越来越多的诟病。

我国应该尽快健全对运动员的保障体制,实行让体育回归学校,有助于解决中国竞技体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体育原本就是育人的手段之一,在我国体育育人的功能在逐渐淡化,更突出体育的竞技功能,很多时候还会成为国家利益的替代品。只有让体育回归学校,才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和通过比赛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引进高水平运动员,让运动员获得知识和文凭。另外,现在许多高校都建成了非常好的体育场所和训练基地,并且拥有良好的科技研究条件,可以资源共享。通过高校科学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为国家输送更优秀、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同时保证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和运动生涯同步完成,而不是在退役后才开始。这样,他们才可能在退役后就具备自主择业的能力。如果我国健全了对运动员的保障体制,让他们退役后受到足够的保障,则将是对我国举国体制的一个很好的改善[6]。

我国的优秀运动员绝大多数是有国家出巨资培养出来的,他们参加体育比赛代表着国家的一切,他们的一切言行都要维护国家的利益。体育总局并没有给所有运动员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违背了公平竞争的体育原则,损害了运动员的利益。中国竞技体育需要更合理与透明的投入机制,形成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企业代言人,并由企业支付培养基金的投入新模式。因此,我国应该吸引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参与体育产业,推行股权制扩展民营化,促使俱乐部实体化。在中国作为职业化改革的“试点”,中国足球走进足球俱乐部,在足球之后,篮球、网球、乒乓球等相继进入“职业”领域。职业化为中国体育作出不少贡献。职业化吸引了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入,竞技体育的投入已经从单纯依靠国家的局面逐步转变为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由此大大减轻国家负担。令中国体育多了一条发展道路,职业联赛也扩大了运动项目的影响力,深入推动了运动项目的社会化[6]。

中国体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体教结合”,必然要让体育回归教育。只有如此,竞技体育才会有雄厚的人才基础,才会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同时,中国体育要真正向全民体育“转身”,必须让体育回归社会,让社会去办体育。只有如此,竞技体育才能奠定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4.结语

后奥运时代是一个中长期的未来,这个时期的一般表现特征为竞技成绩的“低谷期”和体育体制的改革期。在这一时期,群众体育、学校体育更多地参与到中国体育的发展中,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为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并同时避免竞技体育大滑坡,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可能出现的一切有利与不利的局面,建议在侧重群众体育的基础上兼顾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使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促使中国体育健康、有序、全面发展,使中国真正走体育强国之路。

参考文献:

[1]白耀东.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5.

[2]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3]唐岳年,管情安.“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09(4):142-143.

[4]李力研.再论“竞技运动”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J].体育文史,1996(03).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5

摘要: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成为了瓶颈,主要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差异显著、区域不平衡、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竞技优先战略、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弱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强国;群众体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69-04

Abstract:Current china is struggl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sports country, but the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s her “soft rib”, mainl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is not hi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al imbalances, declining physical youth . Mainly due to competitive strategic priorit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work of school sport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ty of China′s sports power in the building made a number of developm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strong sports country; mass sports;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便开始酝酿建立“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最早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国家体委根据当时体育形势的发展,在1980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然而,一直以来体育界对于什么是体育强国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模糊,处于争论和摸索的阶段。但对于“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2]却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可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

就竞技体育而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世纪之始,中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崛起,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并首次居于奥运会金奖牌榜之首,这一战绩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田麦久、徐本力等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存在如“我国的优势项多为影响力较小的技能类项目,而影响力大的大球类集体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大多无优势,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还巨大,亮点不多,含金量低,影响力小”;“在球类等集体项目中,虽有一定进步,但总体说,还缺乏竞争力”;“我国奖牌分布有‘偏项’趋向”等各种质疑,但综合评价而言,我国已是竞技体育强国[2] [3](虽然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普遍认为对我国已基本具备竞技体育强国的特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中国体育的奋斗目标时,他首先提的还是群众体育,并明确表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总体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国民体质不容乐观。国民身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安全的战略问题。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公告显示,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降低幅度最大。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截至2004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4]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迅速增长的人口相比,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求。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0080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与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 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 6%。但这与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和芬兰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日本260个、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457个)相比,差距甚大[5]。此外,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系统,其占总量的65.6%。且对外开放率仍较低,仅为29.2%,即使开放其利用率也不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是体育人口不多。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同样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2004年为37.1%。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比较仍有差距(见图1)。

四是体育锻炼质量不高。主要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健身项目单一,健身走和跑步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负荷偏中小强度。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为56.4%,小强度为27.0%;,健身缺乏科学指导,66.7%的体育锻炼者没有接受健身指导,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6.1%,直接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和效果;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 [6]

2.2 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大局,并最终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发展的大局。然而,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农民体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

其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差异。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经常锻炼”的人数则差异更大,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7倍,且随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尤其是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

其三、城乡居民体质差异。体育的首要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因此城乡居民体质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据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数据显示:城镇和乡村居民在国民体质健康指数方面呈现出城乡差异,城镇和乡村居民体质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见表1)。

基四、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850080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44%的城市,有783614个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92.1%,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6%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66446个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资源的7.9%。我国农村人口,尽管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却占有很少的体育场地,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锻炼场地的匾乏,致使其以自家庭院或室内参加体育锻炼者居多,从而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区域不平衡

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图2)。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平衡。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证明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再次,东、中、西部国民体质不平衡。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也显示出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大于103.00的有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100.00~103.00之间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97.00~100.00之间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小于97.00的有新疆、贵州、青海、西藏4个省(区)。

2.5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青少年体质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现状与未来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悖。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据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第1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3 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竞技优先战略

新中国的诞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鉴于当时国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体育事业主要围绕着群众体育展开的,确立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群众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随后受“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陷入低潮。“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旺盛发展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惊艳表现,使国人找到了实现“强国梦”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强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体育部门在体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制定了“奥运战略”,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模式,中国的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08年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位列第一。这时期虽然群众体育业也有所发展,但在强大的“奥运战略”面前,显得柔弱无力。这可通过政府财政体育经费配置中的群众体育经费比例可管窥一斑。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收支活动”,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收支活动。[7]那群众体育经费的政府财政在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里”和“公平分配”,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首先,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体育事业经费部分的各个收支科目中,没有群众体育经费收支科目。群众体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是隐含在其他收支科目之中的,更无具体的群众体育经费指标及其金额。其次,从地方体育系统经费支出数额看,用于竞技体育的优秀运动队、中等专业学校、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64.1%,即使将“其它体育事业经费”全部计为群众体育经费(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经费支出也只占总经费支出的25.7%,相当于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经费的五分之二,两者相差2.5倍。[8]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

3.2 城乡二元结构

建国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藉”管理制度所形成,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见表2)、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一,即城市中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农村则是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补助为原则,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努力试图弱化这一体制的力量,来缩小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农村发展群众体育不具备城市发展群众体育的优势,缺乏发展群众体育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鸿沟”仍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填平。所以,从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来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任务一半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体育。

3.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由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见表3)。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虽然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3.4 学校体育工作弱化

当前导致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从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这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弱化是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调查显示,全国仍有45.9%的学校对此尚未认真执行,体育课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普遍;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体育活动时间过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调查显示,全国60%左右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中西部和农村则更为严重,只有12.44%、和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此外,相关的制度缺失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 对策

4.1 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2008年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涉及到一列的工作,包括管理者观念意识的转变、法制的完善与保障、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发展条件的改善(经费、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等。否则,两者的协调发展只能是空话。日本在东京奥运后,即将体育的发展战略重心转向大众体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无无疑对我们有巨大的启示。

4.2 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应当规划好、建设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及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更是逐步实现群体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4.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逐年增强。但由于群众体育底子薄,尤其是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所需的经费、场地设施缺口较大,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政仍将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是一个基本趋势,这既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统筹城乡、东中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方向是应是农村、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予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企业、个人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管理,兼顾效益与公平。

4.4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甚理想,甚至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盛行,导致升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使现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等落到实处,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投人力度,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和配备体育设备、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

4.5 加强科研群众体育科研及服务

发展群众体育,还应加强重视群众体育的科研及服务。一是科研,不仅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群众科学健身进行研究。二是服务,将现有的体育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尤其是要将竞技体育的科研成果从竞技场转到全民健身大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三是要增加群众体育科研投入,在原有群众体育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体质、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研究,以科技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5 小 结

建设体育强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具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障碍,因此我们应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2]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3] 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11):1441-1444.

[4] 田雨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31-735.

[5] 常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及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6]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8-12-19.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6

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及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2008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全党、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现对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体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二)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高水平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大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舞了我国人民战胜困难,奋发向上。

(三)体育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建立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进步”。

(四)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二、新时期发展体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

(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认真实践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积极开创体育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体育制度创新,努力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增强体育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坚持依法行政,加强体育工作的法制建设,依靠科技力量,保障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七)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水平;平衡区域体育发展格局,在鼓励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援建全民健身设施的“雪炭工程”,积极扶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体育事业,发挥多民族人才资源优势,努力促进区域体育的共同发展;增加政府对体育事业投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做好体育发行销售和使用管理;注重无形资产开发和新运动项目开拓,为发展体育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八)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

(九)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必要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共同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十)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建设好群众健身场地,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二是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三是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群众体育工作应努力做到亲民、便民、利民。

(十一)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抓住四个重点: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军队体育以连队为重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和连队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增加体育锻炼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类学校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把具有健康体魄作为青少年将来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基础条件。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社区要把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纳入工作范围,充分利用文化体育设施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组织网络、活动内容和服务方式上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

(十二)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坚持政府支持与社会兴办相结合。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群众性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以社会兴办为主,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积极引导群众的体育消费,大力培育体育市场,加强规范管理,逐步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

(十三)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有关地区、部门和有关方面要密切配合,开拓创新,把筹备和举办奥运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得机遇,作为提高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和国际大型赛事组织能力的大舞台,作为学习国际体育事务、掌握现代体育运作方式的大学校,作为锤炼体育队伍思想、业务素质的大熔炉,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和声望。同时,要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集训、组团、参赛等工作,按照国际惯例,确保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的圆满成功。

(十四)制定新时期奥运争光计划。以新世纪我国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明确中央和地方发展竞技体育的责任,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充分发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把全国的体育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重视体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体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体坛的竞争实力,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

(十五)密切跟踪世界竞技体育新动向,结合我国实际,科学部署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巩固原有的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争取在田径、游泳项目中有较明显突破,不断提高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努力提高成功率。

(十六)举办好全国运动会和国内其他赛事。全国运动会是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全面、科学安排国内各项赛事,改革完善竞赛制度,充分发挥竞赛的功能和效益,为实现“奥运战略”目标服务。举办赛事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有利于出成绩、出人才,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十七)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要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体育队伍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各种歪风邪气。努力抓好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开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新途径,为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升学深造创造条件,提高运动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关系到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业余运动队伍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五、继续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促进运行机制转换

(十八)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要明确政府和社会的事权划分,实行管办分离,把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研究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加强行业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

(十九)利用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的作用。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逐步理顺各级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分工合作,形成新时期有利于体育事业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方式。

(二十)深化运动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各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要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合理的规章制度,分期分批进行单项协会实体化改革。

(二十一)社会各界对体育事业的赞助,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活跃体育活动起了积极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要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对体育赛事、公益性体育机构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支持。要加强对赞助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保障和维护其正当权益。

(二十二)积极推进体育工作运行机制的转换。要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快体育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建立有利于竞争协作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要努力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加强对商业性赛事的管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不断增强体育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六、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十三)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党在体育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二十四)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建立灵活高效的调控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各行业和社会各界办体育的积极性。

(二十五)各级政府要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将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二十六)各级政府要重视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新建的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用地。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收费标准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也要努力实现社会共享。严禁侵占、破坏体育设施。要将体育场馆建设成为健康、科学、文明的阵地。

(二十七)加强法制建设,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抓紧研究制定加强违禁药物管理、规范俱乐部制竞赛等方面的法规,并严格执行。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强国目标;后备人才;国防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38-01

一、体育强国“强”之现状

1985年我国制定的《2000年的中国体育》中提到,我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标志是:1.全国有近5亿人参加体育活动;2.青年一代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有明显提高;3.在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大多数运动项目达到和接近世界水平;4.出现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在重要领域有所创新和突破;5.普遍增加群众体育活动场所,建成一批现代化的场地设施;6.拥有一支又红又专的体育队伍,彻底改善体育队伍的人才结构。

二、体育后备人才建设内容及模式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指具有一定体育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青少年运动员。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再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格局和模式也在不停地更新。事实证明,过去“举国体制”下的后备人才“三级训练”培养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新时期“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将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未来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二)群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我国群众体育后备人才主要从事与群众体育相关的事务。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秦立忠副教授提出,群众体育后备人才的专业输出主要依托一个口径两个渠道:以教育为口径依托高等教育和职业培训两个渠道为人才保障。但近几年,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总体数量增加了许多,对群众体育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深入实践可以得知,由于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制度及薪酬标准没有明确,指导员的真正价值没有最大范围内得到体现。普遍上,群众体育的开展依赖于体育局及相关单位的器械保障和体育爱好者的自发组织。

(三)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培养未来体育事业的教育者。其特殊性在于学校体育的工作对象本身就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后备人才。目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教练、教师等构成了学校体育发展的现有核心人才,其教育对象―中小学、高中甚至大学学生是推动学校体育及其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甚至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

学校体育后备人才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不仅需要掌握体育知识,更需要良好的素养,对体育发展规律要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动态性。

(四)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培养

国务院办公厅已经于2010年3月24日正式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0]22号》。这表明政府已经意识到体育产业的发展问题。但当前体育高校及其他职业院校培养的体育人才往往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但综合能力,如市场洞察力、实践造作能力稍差。这与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在实践上需要“体管结合”、“体艺结合”、“体社结合”的状况不相适应。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在属性上其实属于经济人,而在培养中如若只单纯地划归为教育体系内,无视产业的经济作业和经济属性,对于体育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具有破坏性的。

(五)体育科技后备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体育领域的科研人才主要聚集在高校,以教授、副教授、讲师、教练和研究生为主。事实上,由于研究生扩招,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下降明显。博士研究生数量和质量也无明显优势。体育科技领域的后备人才培养问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大突出问题。从当前我国体育类科研在国际的低引用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科学研究技术还亟待提升。中国要想真正达到体育强国水平,必须依赖于科技,依赖于科技人才。

三、体育强国目标背景下后备人才的培养系统

(一)体育强国背景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其不仅仅包括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还包括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文化等。其后备人才培养培养也应该是一个大的系统,决不能孤立地看到某一方面,体育强国未来目标的实现,必须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后备人才培养,其内容就包括以上所讲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群众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等。

(二)强国目标下人才培养的共通性

由以上无论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还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等后备人才培养形式上看,学校教育对后备人才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省市的运动技术学校和业余体校,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加大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力度;群众体育的“一个口径两个渠道”人才培养原则,也仅仅扣住了教育系统对其后备人才培养的感化与熏陶作用。

(三)强国目标下人才培养的转化性

既然各后备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最终都服务于体育强国目标,重视人才之间的转换性即显得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前,我们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事态良好,其成功的经验很多可以用于其他人才的培养上。例如:“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方式等。

参考文献:

[1]杨春燕.试探体育强国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11,2(2):4-5.

[2]周丽萍等.“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研究探析[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1(33):103-104.

[3]穆鹏等.后奥运时期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6(1):8-9.

[4]阳艺武.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问题思考[J].第三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峰论坛,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2.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8

关键词: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始终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则。”①

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十分关心,曾经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青少年体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方面,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龙头;而民族体育、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如此重视,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关心群众体育工作

群众体育是直接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的,广大群众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把工作干好,全心全意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3年小平同志就针对体育的群众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西方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旧中国的体育很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②

小平同志不但关心群众体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倡导群众体育工作。他喜欢足球,留学法国的时候曾经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喜欢登山,以75岁高龄几乎踏遍黄山群峰;酷爱游泳,特别是在大海里游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平同志酷爱桥牌,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始人,他解放了这项在十年动乱中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娱乐方式的体育运动,使之由原来的单纯文化娱乐转变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式体育运动。

二、“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小平同志关心竞技体育事业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已超越了强身健体的体育范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中华体育健儿表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大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成为全国人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1983年小平同志为五届全运会的题词是“提高水平,为国争光”,表达了这一世纪伟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殷切希望。小平同志对竞技体育的指示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也是高瞻远瞩的。他曾经对外界说过:“开始的时候成绩差一点,但以后会逐步提高的。我们都打过仗,打了一些败仗后才取得胜利。现在水平高的运动员也是经过输了多少次以后,才达到这样水平的。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③我国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如跳水、艺术体操、篮球等正是在这位伟人的直接关怀下,才得以蓬勃发展。

三、“太极拳好”──小平同志关心民族体育运动

我国民族体育运动如武术、围棋等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组织推广好民族体育运动,可以使我们立足国内、面向国外,把这些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我们民族的骄傲推向全世界。中华45英杰之一的赵长军积极以中国武术推进中日友好,1975年小平同志接见了他,并亲切称他为“外交家”,对他宏扬民族瑰宝给予了高度评价;小平同志曾在一次接见日本文化体育代表团时写下“太极拳好”的题词,我国传统的太极拳今天能在世界上如此受欢迎与小平同志的积极倡导不无关系。我国的围棋事业也是在小平的关心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在“四人帮”猖獗要撤消围棋的时候,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坚决反对这种做法,支持保留围棋。聂卫平在第二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获得胜利后,小平同志非常高兴,让秘书专门打电话表示祝贺。今天,我国民族体育运动已渐渐走向了世界,加强了中外了解与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

四、“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小平同志关心青少年及学校体育工作

青少年开展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搞好体育是中华民族成为体育强国的希望。而学校作为培养、教育青少年的基地,搞好体育运动可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小平同志早就提出“要加强学校体育,把学校体育工作搞好,要发展少年儿童体育训练。”④小平同志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他指出:“要把青少年的训练抓上去,抓好了青少年中国足球才能上去”⑤,并提出了著名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科学论断,为中国足球运动的出路指明了方向。对于围棋小平同志也曾说过:“围棋要从小搞起,有的八、九岁十一、十二岁就成名手了。”⑥中国围棋少年英雄辈出,和小平同志的指示不无关系。

站在历史的阶梯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开放,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体育事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经历了中国发展的百年沧桑,经历了中国体育水平由弱到强、体育事业由平淡到逐渐繁荣,小平同志无限感慨、意味深长地说:“现在看来,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⑦而小平同志在体育工作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是小平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阐明了小平同志的体育思想,其最鲜明的特点是站住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以小平同志的体育思想做指导,将会对我们搞好体育工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莫大帮助。

注释:

①摘自1982年4月3日与部分领导的谈话。

②摘自1973年11月9日会见墨西哥体联主席塞万提斯时的谈话。

③摘自1975年3月21日会见参加北京国际游泳跳水友好邀请赛各国代表团团长时的谈话。

④⑥摘自1974年1月4日接见国家体委负责同志的谈话。

⑤摘自1974年小平同志与原中国足协副主席张宏根的谈话。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9

[关键词]全民健身计划;协调发展;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7-0039-02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布十余年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当前,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全民健身的热潮又进一步在全国城乡蓬勃兴起。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事关民族振兴,全面提高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系统工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是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宏大工程,既体现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一贯方针,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新世纪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方向。

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首先必须充分认识体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参加体育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体育在经济和社会事业中的作用就越显著。在大力推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提高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确保体育事业沿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持续发展。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勇于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而且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激发人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和世界性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取得的优异成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丰富了奋发向上、战胜困难、拼搏进取的民族精神。

体育还是促进友谊、增强团结的重要载体。通过体育活动,能够扩大人们的情感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改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并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而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际间的体育交往,能够促进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人类社会的团结、友谊和进步。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体育产业发展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它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已占这些国家GDP的3%以上。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已经起到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因此,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既然体育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如此重要,那么,体育健身活动对每一个人来说,其作用也就不言自明了。当今社会,注重体育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等概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一些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偏见与误解。一是劳动等于体育锻炼。我们承认劳动和体育运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进化,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劳动和体育活动终究是两回事。毋庸置疑,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是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身体作用的,但是,长年累月单一重复的劳动很容易使人感到疲劳,长时间局部劳动的结果很可能造成职业性缺陷和疾病。无论对于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来说,长期坚持体育健身活动,可对人的中枢神经、运动、消化、呼吸等系统的内脏器官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刺激和影响,从根本上增强体质,改善和提高健康水平。二是没病就等于健康。有的人误以为自己身体没病就是健康。其实,人类为了健康地生存并维持生命,必须有三个重要条件,这就是营养、休息和运动。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三方面都必须获得最基本的需要量。健康,就是这三方面处于平衡状态的外在表现,任何一方面的不平衡,都不能认为是健康的。因此,“没病就是健康”的观点是片面的。三是休息可以代替体育健身。有的人认为,工作后获得充足的休息,就不宜再参加体育活动了,这也是一种误解。尽管必要的和充分的休息以及获取必须的营养,是恢复身体疲劳的保证,也是投入新一天工作和劳动的前提,这已经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可是,随着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习惯和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需要了。大量社会调查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体育运动是人们在调整、顺应新的生活节奏的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经常从事体育活动,有利于人们准确、协调、敏捷地完成各种生产和生活动作,既可避免多余动作,又能增加体力,从而提高人体对快节奏生活的应变能力和耐受能力。

研究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应明确这样的发展模式: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为目标,通过广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竞技体育以重大国际比赛,特别是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合理布局,提高竞技水平。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体育健身活动的发展趋势,应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这也应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指导方针。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既相互区别,各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人才资源;竞技体育可以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体育健身活动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会失去先导和魅力;竞技体育如果离开了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就会失去基础和支柱。

笔者认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应树立三种观念、采取四条措施:

一要树立全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观念。要引导广大群众通过学法、懂法,牢固树立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己的权利的观念。公民有权选择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和活动方式来进行体育锻炼。

二要树立“身体素质是国民素质的基础”的观念。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水平影响和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整体发展。因此可以说,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竞争。谁抓住了国民体质,就等于抓住了未来。

三要树立“健康投资”的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钱健身势在必行,自我投资、自我受益,早投资、早受益。要增强群众向体育投资的意识,今天的健身投入是为未来少得病,宁去健身房,也不住病房。为健康投资,就是为未来投资。

实现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必须采取以下四条措施:

第一,要提高认识,深刻认识群体和竞体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它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第二,要在管理体制、政策措施、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妥善安排,确保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必须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定期开展检查、总结与评比表彰,保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项目朝着“生活化、普及化、社会化、产业化、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加强体育设施管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据统计,辽宁目前至少有各类体育场馆525个全面向社会开放,为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体育社会指导员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各级指导人员近8万人。仅辽宁省就有5253个社会体育指导站在积极发挥作用。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注重社会监督。这就需要把群众体育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应进一步完善体育法,依靠法律、法规来保证体育计划的实施,进而保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

发展体育运动,开展全民健身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第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机制。全民健身是国家倡导和开展的,涉及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国民,必须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主要应包括:一是成立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以承担起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的职责。目前,辽宁已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组成的省级和14个市的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领导保证。二是形成组织网络。在全社会各行业、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以及大型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建立起一套全民健身管理办事机构网络,负责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健身活动。三是完善工作制度。要定期例会,研究部署工作,加强督促检查。

第二,确定重点对象,建立全面的工作机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应当将国家的普遍要求和省情或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一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健全中小学体育工作机制。二要以农村乡镇为重点,健全农民体育工作机制。三要以城市社区为重点,健全社区体育工作机制。四要以在职职工为重点,健全职工体育工作机制。五要以老年人为重点,建立并不断完善老年人体育工作机制。

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公会;公会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对以往开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成功经验的坚持和运用,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是适应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在当前新形势下,开展这项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历史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制定并执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以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立于不败之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进一步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

(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指出:"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当前,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认真加以解决。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坚守党的生命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

(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决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党的纯洁性,升华鱼水之情,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观点的核心内容,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脉相承,也是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走近群众、不断走进群众、不断深入群众,用真情实感温暖群众内心,巩固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全覆盖"工作,让党群关系在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结对帮扶联系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密切。

二、工会组织工作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纯洁党员干部队伍,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利党、利国、利民。对于我们在经营发展中的煤矿企业来说,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创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推进企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工会是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肩负着服务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使命,工会扎根在职工群众,力量源泉在职工群众,工会组织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发挥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工会工作不但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加深工会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作用。我们煤矿企业工会,要通过系统分析工会组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结合工会工作特点,寻找推动实践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方法,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为企业健康和谐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煤矿企业工会是联系矿党政与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群众利益是工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全部职责,职工的存在与壮大是工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理由。脱离了职工群众,工会的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供了强化工会职能的契机与通道。同时,工会组织承担着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广纳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与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二)从工会干部情感因素来看,由于工会性质决定了"维护"是基本职责,所以工会干部有更多机会走向基层,走近职工,与职工谈心,与职工交友,与此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职工的工作与生活,更快捷地获悉职工的矛盾与苦衷,更容易站在职工的思维空间,感同身受地把握职工的生存状态,这与教育实践活动是息息相关的,能更加有效地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能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准确的信息,能够有效地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职工群众服务。

三、新窑煤矿工会在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窑煤矿工会审时度势,主动融入,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深化民主管理、提升职工素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提质增效、加强班组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强工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新窑煤矿工会从三个方面加强了自身建设:一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窑煤矿工会干部通过扎实有效的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牢记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离开职工的参与和支持,工会工作将一事无成,始终坚持做到"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二是提高文化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工会干部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吃透有关工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知识。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善于将工会工作与矿井安全生产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促进了工会工作规范运作,富有成效。三是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积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学法、知法、用法,有效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

(二)全面深化企业民主管理

以创建"职工之家"和"全国民主管理矿务公开示范单位"为契机,以"反"问题为重点,不断深化民主管理,促进矿井文明和谐发展。一是树立新观念,以人为本推动企业民主管理。职工依靠企业求生存,企业依靠职工求发展。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新窑煤矿工会将满足职工的各种需要放在首位,按照职工各自不同的条件和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让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工作热情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促进职工群众主动投身企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去,从而推动企业民主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建立新机制,充分实现职工的权力。把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矿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主要载体,广泛征集涉及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审查立案,专人负责落实,保证了提案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把职工的参与权和知情权落到了实处。 三是发挥工会的组织者作用,促进民主管理有序有效。依法与企业就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资、保险、福利、等问题进行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监督并实施,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使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调动和发挥。同时,积极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通过厂务公开、合理化建议、安全生产监督等活动,加强企业管理,避免决策失误,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企业的凝聚力。四是坚持实行矿务公开制度。新窑煤矿按照集团公司"依法治企,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以及"健全完善制度,推进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建立了矿务公开领导体系、考核体系和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了矿、队、班组三级公开运行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矿务公开民主管理格局,达到了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程序的规范运作。畅通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渠道,实现了职工知情权的最大化。

(三)有效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新窑煤矿工会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与人力资源培训机构紧密结合,加强教育培训,推进职工知识化、技术化进程,建设"四有"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一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把职工素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培训计划的拟定和实施,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等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使培训方案更加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更加科学规范。二是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活动载体,促进和帮助职工成才。如读书自学、技能培训、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中完善充实自己。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为载体,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和创先争优活动,调动了职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崇尚知识、重视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

(四)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

紧紧紧抓住劳动竞赛这个工会组织多年形成的优势,以保障安全生产为中心,提升经济技术指标为主攻方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劳动竞赛的新思路、新途径。一是深入开展了"抓基础比安全、抓煤质比贡献、抓管理比效益、抓降耗比成本、抓作风比实干、争先进创一流"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实现了由过去赛规模、赛人数向赛技术、赛指标、赛效益转变;向技术创新、技术发明、技术升级以及节能降耗、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转变,使竞赛内容更加紧贴企业的生产实际;向小型灵活、专业型、技能型转变,不断提高劳动竞赛的质量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参加到劳动竞赛中来,鼓励他们在劳动竞赛中争先、创优、做贡献。二是把提质增效劳动竞赛融入到"五型班组"建设当中,以提质增效的效果检验班组建设成效,以班组为单位开展提质增效活动,重点开展了"安全自保、互保、联保"行动、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修旧利废、创新创效等活动,以自主保安和工程质量保安全,以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争市场,以加强管理和节支降耗增效益,以爱岗敬业和主动尽责转作风,激励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先、创优、创效、创水平、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