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3-11-15 17:18:51

竞技体育培训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1

1.竞技体育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竞技体育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区域竞技体育的发达与否,对于该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竞技体育的娱乐性、观赏性以及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吸引着大众目光,报纸和传媒对于体育的所有宣传和报道内容,90%以上都会涉及竞技体育。因而,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用品、体育等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江苏省竞技体育近几年一直保持强势,在国内各省份中一直排在第一阵营。江苏体育产业发展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近几年随着竞技体育的强势崛起,体育产业的发展也较为迅猛。2006年9月,江苏制定《江苏体育产业振兴计划纲要》(2006~2010年),着重强调了竞技体育在带动江苏省体育产业其他各组成要素发展的重要性。该纲要提出整合竞赛资源、培育市场主体和开发赛事经济,为江苏的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用品也、体育中介业、场馆服务业和体育业创造活跃的市场氛围。

2.体育产业反哺竞技体育

体育产业涵盖了竞技体育,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体育产业氛围浓厚与否,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将对本区域的竞技体育产生长足的影响。体育产业市场的繁荣,将会培育良好的群众体育土壤,群众体育是体育消费市场的主体,不论是体育用品类的实物型消费还是购买门票观看竞技体育比赛的观赏型消费,群众体育在体育产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产业的繁荣也会直接的带动体育中介业和体育业的活跃,体育产业各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反哺竞技体育发展。江苏作为体育大省,这些年体育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体育收入实现全国“七连冠”,截至2012年12月31日,江苏体彩年销量达到161.81亿元,增幅达14.17%,同年体育对江苏省竞技体育资金投入、群众体育以及其他社会公益资金投入均达到历史峰值。近几年,江苏居民体育消费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特别是体育用品,最近几年的增幅都达到20%以上。江苏已经连多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处于国内领先的位置,大赛的举办更是活跃了体育消费、观赏、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广告等产业市场,为江苏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空间。

二、江苏省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间的传导机制

1.竞技体育通过传媒传导发挥其效力

传媒是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活动。媒介传播具有速度快、传播面广的特点,随着科技进步,新的传媒方式不断涌现,如社交网络、微博、在线视频、微信等,这些新的传媒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宽传媒渠道,使得竞技体育的影响力不断放大。江苏省近些年举办的体育赛事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列,2005年举办的十运会,江苏竞技体育军团金牌总数位列第一,江苏民众通过各种媒介收看、收听或者参与十运会,他们为江苏取得优异成绩感到自豪,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拼搏进取精神所感染,同时也被竞技体育展现的美感及比赛结果未知性所征服。江苏竞技体育军团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的山东十一运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江苏人最钟爱的竞技体育项目是击剑、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和花泳,这些项目多年来在全国处于几乎难以动摇的领先位置。这些项目里很多都在江苏省群众体育中开展的较为成熟,市场化程度很高,每当江苏在这些竞技体育项目中斩金夺银都会带动这些市场化长度深的项目发展出现一个小高潮。江苏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同步协调发展正是由于媒介的宣传和渲染。竞技体育的美感、体育的健康理念和娱乐休闲功能以及竞技竞赛中运动员展现的个人魅力通过各种传媒渗入江苏民众生活,推动江苏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发展,最终推动江苏体育产业的和谐发展。

2.传媒产生激励效应过程

随着传媒手段的多样化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中虽然仍占有很大比重,但是新生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且群众由以往单纯的体育信息受体逐渐的转变为信息受体和传播者双重角色。如微信、微博、网络、IPTV等等,民众通过网络渠道,尤其是“自媒体”快速浏览体育信息并将其实时分享出去,这些媒介对体育信息呈现逐级放大效应。2012年,江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美元,群众收入水平较高,智能手机普及率较高,这为竞技体育信息快速传达、分享提供了条件。竞技体育向体育产业传导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媒介传播体育信息,并对体育信息受众产生激励效应的过程。江苏竞技体育的每一次飞跃都会给江苏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体育用品业会随着群众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而得到发展,体育中介及体育广告收入也会随着江苏竞技体育的兴盛而走向繁荣。截止2003年底,江苏省各种体育产业活动单位达4400多家(不含个体户),全省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4亿元,较2002年增长18.17%。到2011年,体育产业对江苏省GDP贡献率达到了0.82%,其中体育用品消费和体育销售取得较好成绩,销售连续7年领先全国,2012年江苏体彩年销量更是达到了161.81亿元。江苏体育销售佳绩的诞生不仅和江苏体育运作的方式有关,这和媒介宣传所产生的激励效应有一定的关系。江苏体育用品每一次销售高峰期及体育培训市场的活跃都都是伴随着江苏竞技体育的腾飞,江苏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间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媒介的扩大效应产生的激励效应不断促使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

3.激励机制促使信息受众产生动机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竞技体育通过媒介向体育信息受众施加影响,响应是指以特定的激励与相伴而生的动机作为前提条件下将产生的最终结果。荧屏竞技是人们了解竞技体育最主要的渠道,人们在观看竞技体育的同时,竞技体育的独特性与功能对受众参加体育健身及消费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江苏群众体育的发展近些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和江苏竞技体育的强势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江苏举办的所有重大竞技体育比赛都离不开群众体育的参与,如竞技体育赛事的开幕式一般都有较多的群众体育健身展示。江苏举办的竞技体育赛事向广大群众传递积极的信息,同时也使得相关体育机构产生积极动机,根据信息受众对竞技体育刺激信息所表现动机情况,可以分为高积极动机和低积极动机。2002年江苏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5%,2007年达到45%,2010年已经达到50%以上。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江苏省男子列全国第一,女子第二,综合指数居全国第二。2007年,江苏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0.8万人,其中部级、二级、三级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均位列全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到2011年底,江苏省开展城乡全民健身活动9000余项次,参加人次约3500余万。2006年5月,江苏省组建体育用品协会组织,截止2010年底,该协会会员达到200余家。江苏体育产业各组分要素取得的成就无不和江苏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相关,竞技体育借助媒介的宣传所产生的激励效应,不断促使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

4.动机刺激体育产业各要素发展

竞技体育通过各种媒介在群众及相关机构中宣传体育的魅力及价值,信息受众根据自身知识结构及对体育的理解所产生动机强弱不同,但是动机的产生就会促使体育健身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场馆业、体育中介业及体育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联动的。体育健身业的发展必然带动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场馆业的发展,体育中介业的发展一样会带动体育场馆业及体育消费的发展,而体育会随着社会大众对体育的关注度增强而得到更好发展。因而,在动机的促使下,体育产业各要素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竞技体育对体育信息受众产生高积极动机和低积极动机,这些动机的产生都会促使江苏体育产业的发展。2005年江苏成功举办十运会,实现了6亿元总收入、4亿元净收入的资源开发业绩,创下全运会资源开发的新记录,这次赛事被誉为市场化程度高、资源整合程度高、维权保障程度高的“三高特征”。江苏体育产业在竞技体育的辐射带动下,较好实施了体育产业振兴计划,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建立起竞赛表演、健身休闲、技术培训、中介咨询四大门类的体育市场体系。全民体育健身服务、体育旅游、体育培训和体育器材、服装以及场馆开发开放等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江苏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持和经费保障。江苏体育业连续7年全国第一;近5年来,江苏省共组织国际比赛136项次、全国比赛385项次、省级体育赛事137项次,承办数量及荣获全国最佳赛区、优秀赛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体育用品业截止2010年底,江苏省体育用品制造单位2500余家,创造产值120多亿元,体育用品销售单位近3000家,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单位总数居全国前列。到2010年江苏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0.82%,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1.6%,体育产业就业人数也达到了38万人。

三、结语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2

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在“奥运争光”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当然,我国竞技体育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与我国举国体制密不可分的。但是,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我们根据我国竞技体育可持发展的具体要求,建立起竞技体育体育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要想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就必须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竞技体育发展采取宏观调控。

2.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水平不高

竞技体育转型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由体育活动的行政型向社会型进行转变。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对管办不分、政事不分的现状的改变,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而目前由于对项目管理中心、协会、职业俱乐部等部门的社会职能和社会角色不明确导致的,造成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协调,其积极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2经济职业化和实体化程度较低

职业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竞技体育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来生存并获得不断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具体的项目特点和其发展程度的制约。职业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指的就是将体育运动项目作为商品,通过竞技体育的劳动生产和经营形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商业化、企业化的经营体系。但是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尚短,对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发展的规律及其基本要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这也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和实体化发展水平还十分低。

2.3科研与实践结合的水平比较低

目前,关于体育竞技运动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多方关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竞技体育运动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与实践结合的程度比较低,对实践工作缺乏指导意义。除此之外,教练员和运动员动物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其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4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不合理

在体育项目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体育项目的发展极不合理,一般而言,我国体育竞技的优势项目的发展水平比较快,而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因此,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体育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合理的调整体育项目结构构成,使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全面发展。

3.制约我国经济体育发展的内外因素

3.1内部因素

3.1.1管理体制单一

我国竞技体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这与我国的“举国体制”密不可分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的变革,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在这种历史环境中,在这种转变“举国体制”的弊端也将会不断暴露出来,成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桎梏。在政府制定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现有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导致了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组织类型繁多职责不清以及社会化程度较低都成为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

3.1.2高素质人才匮乏

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人才因素却是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可以说当今各国竞技体育的竞争,也无非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竞争。我国体育经济的后备人才大部分是由国家专门的体育院校毕业的,因而文化教育成为竞技体育人才的短板。由于学识水平较低,这导致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和教练之间在战术和技术上的沟通存在偏差,针对赛场形式调整战术的能力很差。针对现在竞技体育技术和战术不断革新的现状,竞技体育教育的训练理论也在不断革新。

3.1.3项群设置不全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我国的强势项目主要有射击、跳水、乒乓球、举重以及体操等七个。但是,在体育大国美国和俄罗斯,他们的夺金项目可以多达15个。几乎涉及到所有体育项目。就此而言,我国离竞技体育大国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想要实现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必须对我国竞技体育项目作出合理的调整,丰富体育项目。为此,我国提出“119”工程,其具体指的是在田径、游泳、水上等项目上进行重点投入,提高这些体育项目的竞争力。这无疑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1.4训练体系失衡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属于金字塔型,比例严重失调,这导致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成功率十分低。在后备人才的选拔上,我国主要采用了一条龙的选拔制度,主要是业余体校到省级体校再到国家对这样一个过程。这种“单线条,平面式的”的选练选拨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训练多学科综合训练特点的发展,传统的训练体系的弊端也不断展现出来,已经不再适合在新时期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

3.2外部影响因素

3.2.1政治因素

竞技体育的主要目的是参加体育竞赛,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夺得比赛的胜利为主要目标。在这之中,体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政治与体育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发展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体现了国家意志。

3.2.2经济因素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竞技支持,同时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也丰富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为了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首先政府要加大在竞技体育上的投入,其次合理的利用社会闲散资源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最后竞技体育发展的产业化水平对竞技体育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的经费来源不断减少,竞技体育的高度依赖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势必会暴露出来。在此情况下,必需对我国竞技体育体制进行改革,是我国竞技体育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道路。

4.我国经济体育可持续发展策略

4.1管理战略

在举国体制的管理下,我国竞技体育在极短的发展时间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现阶段我国正在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在这种历史环境中,举国体制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了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就必须使用市场机制对我国的举国体制进行改革。竞技体育锻炼要实现社会化和市场化;在社会主义设厂环境中,应该有政府管理部门对体育竞技赛事进行科学的管理;建立健全国家对以及省市队伍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建设体育大国贡献力量。

4.2调整竞技体育布局

我国想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体育强国,首先就需要对我国的竞技体育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破除我国竞技体育对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依赖性。继续加大我国政府在竞技体育项目上的投入,是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不断得到拓展。为此,要借助目前我国开展的全民体育运动将新的、更多的体育项目,融入到的全民体育运动过程中,为实现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如果想在未来的体育赛事中取得更多的冠军,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项目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调整。

4.3后备人才战略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人们通常人们认为是竞技体育运动员培训,但是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晶体与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包括了教练以及官员的培训。新时期各国的竞技体育竞争不断激烈,加强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直接关系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实现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建设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必须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本文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将职业训练和业余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高度中是我国竞技体育专业的教练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培养大批专业的教练人员;最后要培养一批专业的体育事业服务人才,通过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各项竞技体育赛事,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4.4加强国家支持,优化竞技环境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势必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为了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认为,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竞技体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首先,要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支持竞技体育商业化发展。其次,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发展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国家在竞技体育发展2015年第10期洪庆林: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的过程中,加强对竞技体育的大力支持,实现竞技体育发展转型。最后,为了推动经济体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引导,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为竞技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5.结语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竞技人才;人才培养;解决措施

对于人才的定义,是经过学校培养,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有一定的素质,走向社会后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对于体育人才来讲,凡是具备一定体育技能,并且在体育方面做出贡献的人都算是体育人才。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人才的竞争,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成败,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竞技人才的培养同样也是国家培养竞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上,我国高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并不尽人意,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和不足。所以,提高高等院校体育人才培养策略,仍然是高等院校办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在受到经济、政治、生活以及体育观念的影响下,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体育竞技人才数量逐渐减少,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首先,从数量分布来看,项目之间存在差异性,我国主要开设的训练项目都是世界上经济水平高的项目,例如田径、足球,还有一些竞技项目人才梯队不健全,如体操、花样游泳等,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在过了巅峰时代之后,很可能会溃败。其次,从地区分布方面,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大部分分布在广东、四川、山东等地,这些地方是体育后备人才主要分布区域,其次是河南、河北,然后是湖南、黑龙江、浙江等,这种状况与不同地区的地域位置、经济情况,以及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有关。我国后备人才输送率不高,人才梯队呈现橄榄状,一二三线运动员处于失衡状态,这些目前所面临的现状必须一一解决。我国高校对体育人才课余训练明显不足,体育成才率较低,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严重短缺,想要改变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深化体制改革,树立人才培养观念,以高校体育自身发展方向为切入点,深层次地分析当前现状的制约因素,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要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其次要满足个人的升学需求,最后要满足择业需求,我国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与国外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计划做比较,发现自身的不足,构建高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国家要正确面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问题,确保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目标不够完善。高校运动队的热情是由领导决定的,如果领导喜欢竞技运动,那么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定会受到重视,但是一旦换上不喜欢体育经济的领导,竞技体育的培养热情自然而然地会随之减弱,竞技体育的开展也会失去持续性,高校的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全靠领导的主观臆断,显然形成了若有若无的局面,人们往往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认识都是通过条例和文件,所以并不具备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没有完整的制度,想要培养出高水平及竞技体育人才简直是难上加难,2.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收到制约的只要原因之一是生源质量不够高,高校的运动员基本都是退役运动员,由无法进入俱乐部的运动员、应届业余普通学生组成,所以生源差的因素影响了我国高水平经济体育人才的培养,许多有发展的运动员很早就进入专业的系统训练,由于中小学体课余训练不足,所以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体育后备人才的依托,这样一来,体育人才培养就断了一个层次,由于高校生源缺乏,所以不得不招一些退役或者被淘汰的运动员,这导致高校运动员的水平参差不齐,与最基本的要求都相差甚远。3.训练条件不足。我国高效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条件,明显满足不了世界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条件,无论从设施还是经费以及教练员水平上,都与世界级水平差一大截,没有标准的运动场馆,没有良好的训练器械,没有优秀的教练员,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消耗人力物力,需要体育经费,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没有足够的经费,没有高水平基础的运动员,经费不足的原因抑制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高校体育的体育培养经费大部分由行政拨款,但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经费要高于教学和活动的经费,这对体育人才培养形成了阻碍,同样也给高校增加了负担。4.组队目标不够明确。在一些高校中,组建体育运动队一般只注重当前利益,忽略了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使命,为了在体育赛事中夺金,甚至乱借国家优秀运动员,用金钱来操作比赛,使得大学赛场秩序混乱,违背了国家试办高校运动队的初衷,没有明确的组队目标,是无法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人才的。2001年的大学生运动会上,虽然获得金牌数最多,但真正就读专业的高校大学生寥寥无几,甚至有的组队领导认为高校办运动队是为了提高学校知名度,这些诸多明显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5.体育专业就业难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市场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就业难问题更加明显。这一普遍现象也影响了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很少有人去选择体育专业。由于体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只注重技能训练,不注重文化修养,所以在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即使有适合的岗位,待遇也不高,很难保障基本生活,这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由于很多方面原因,高校只注重体育训练,忽视了文化教育,虽然可以保证大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可以毕业,但是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生活却没有了保障。在结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甚至有些体育爱好者都不得不选择其他专业,这就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方案

1.改革培养体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需要把文化教育和体育技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运动员身心同时得到发展,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对体育方面的兴趣,挖掘有体育天赋的人才,然后形成高水平运动队,我国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文化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一大弊端,文化水平影响了运动员的职业素质。在体育人才培养中要优化体育教学的方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立体模拟和平面模拟,增加体育教学的形象性,更加有效地提高培训质量。2.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结合各大高校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项目训练,根据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个专业特长,成立兴趣小组,把专项训练做好,由高校领导担任组长,把体育重点项目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教练员为直接负责人,对项目建设进行协调和监督,确保场地以及器材的完整性,确保比赛和训练可以顺利进行,重点项目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项体育的兴趣爱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3.提高教练员水平。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在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练员占主导地位,运动员在创造好成绩的背后一定有高水平的教练员,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其进行训练。教练员在培训过程中要挖掘运动员的个人潜能,不要让运动员觉得自己的教练员只有严威。而要给运动员更多的关心,彼此建立融洽的关系,成为良师益友,教练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基础知识,热爱自己的事业,拥有顽强拼搏的精神,训练能力是专项训练教练员的核心,教练员要合理安排训练方案。了解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因材施教,掌握学生的动态,熟练地控制训练这个过程,把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效地传授给运动员使运动员,具备扎实的基础。及时与运动员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地解决,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体育竞技人才培训,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合理地运用在自身的训练过程当中,把思想教育与训练相结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不断大胆创新,在探索中总结经验,不断充实自己,学校优化体育培训方面的师资队伍,适当地对教练员进行系统培训,拥有一名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人才。4.完善体育设施,优化训练环境。不健全的体育设施直接影响参加培训运动员的情绪和兴趣,教学环境不好,学生的训练热情就不会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就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进一步培养专业体育竞技人才,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训练设施,优良的训练环境,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体育训练环境是体育训练的依托,一所学校的训练设施的完整性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影响体育专业课的开设,运动设施包括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提议场馆,为学生体育训练提供有益的场所,运动器材及运动场地的布局、装修的色调、训练的空间等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心情。良好的体育训练环境,有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可以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积极性,设施齐全的情况下,运动员可以大范围地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大训练强度,延长训练时间,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四、结语

为了更好地开展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办学,高等院校需要对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及时地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与研究,面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为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提供完善的设施与环境,改善教育机制,为我国体育事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蓓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艺术系

参考文献:

[1]孔庆波,葛玉珊.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4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体育培训;马鞍山市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战略重点,担负着为竞技体育储备优秀人才、为群众体育培养体育骨干的双重任务,是保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的竞技体育改革和工作方向的指引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始走向以举国体制为主、市场机制为辅的发展道路。近年来,马鞍山市体育局以“聚山纳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创建体育强市,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培养出孟苏平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和天津全运会上取得佳绩。这主要得益于马鞍山市狠抓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依靠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努力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数,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1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马鞍山市有1所市级体育运动学校、3所县级业余体校、2个部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6个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设了皮划艇、击剑、摔跤、举重、射击等22个项目,常年系统参训运动员达2200余人。2013—2019年,向各项目省级运动队输送青少年后备人才59人,向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输送青少年运动员209人,考入各类高等院校体育专业者500多人,夺得奥运金牌1枚,世锦赛金牌1枚、银牌6枚、铜牌1枚,全运会金牌1枚等佳绩。1.1“三集中”训练模式。马鞍山市体校(市级体育运动学校)采用的是“三集中”培养模式。这种训练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针对一些天赋较好的体育“苗子”,将食宿、生活、文化课学习和专项训练集中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三集中”训练模式是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最大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为巩固这一特色,2017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指导意见,强调青少年三级训练网络仍然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体育系统仍应将各级各类体校培养的青少年运动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力军。马鞍山市体校的“三集中”模式训练项目包括摔跤、举重、射击、柔道、皮划艇、赛艇、橄榄球、篮球(女子)、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等,参训运动员近500人,其中中专学籍300多人,初中学籍约200人。“三集中”培养模式的优势是便于管理,训练时间充足,场地器材设施有保障,因而学生的运动水平提高很快,向上输送比例高,参加省市比赛成绩好。教练员的职称、奖金分配和职务升迁等都与运动员输送和成绩挂钩,极大地促进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三集中”模式也存在主抓运动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弊端。马鞍山市体校至今没有文化课教师编制,只能聘请教师上课,导致学生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严重阻碍青少年运动员通过体育训练进入大学的道路。相比之下,上海市区级业余体校做得较好,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1],每天除2次训练课外,文化课学习与普通中小学的要求一样。这样,业余体校运动员中考时的文化课成绩与普通中学生相差不大,而在体育加试时会有较大的优势[2]。体校的“三集中”训练模式必须在训练的同时狠抓文化学习,不影响青少年运动员的升学,才能受到家长的支持。1.2业余训练模式。截至2019年底,我国各级各类体校共2188所,其中“一集中”业余体校有233所。“一集中”训练模式是我国最早的业余体育训练模式,青少年运动员在各普通中小学学习、在家住宿,只有训练时才集中在一起[3],训练时间集中在放学后、周末及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当前,“一集中”业余体校数量有所萎缩,但训练质量有较大提高。例如:新疆把12个地州市的业余体校教练员派到所在地区的小学、中学进行专业指导,弥补了学校专业教师的缺陷,为业余体校选材储备了人才。马鞍山市业余训练模式是: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在普通中小学,下午课后在体校进行1~2h训练。训练项目包括田径、乒乓球、游泳、跳水、体操、击剑、跆拳道、手球等,参训学生达800人。运动员文化学习受到的影响不大,能接受专业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运动潜力较大或专项成绩优秀者被输送到“三集中”市体校,甚至省运动队,成绩不突出者在普通中小学继续学习参加中、高考。这种模式下训练时间不能保证,训练系统性有欠缺。1.3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特色学校模式。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是我国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合作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马鞍山市体育特色学校既有高中又有初中,这些学校是因为某项目水平高、有传统,或是学校设施好、师资力量强等,通过申报达标后被认定的。目前,马鞍山市传统项目学校有部级1所、省级13所、市级7所,包含的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参训人数约1000人。小众项目如跳水、体操、举重等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大多在15岁前,有的甚至是10岁左右,导致参训人数少。要解决此问题,必须统筹全市的体育资源和教育资源,合理划分特长生名额,制订优秀运动员择校方案,让学生练得安心,让教练员教得精心,让家长送得放心,让学校收得称心,形成良好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现阶段传统校和体育特色学校的课余训练定位比较模糊,虽然面向全体学生,但参赛数量少,训练经费和时间难以保证。1.4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体育协会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国家体委鼓励民间社团组织涉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群众办体育的新尝试,受到青少年的欢迎,成为青少年体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目前,马鞍山市注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协会)有46所,参加训练的人数达5000人。但只有部分体育俱乐部和协会承担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如足球协会、羽毛球协会,参训人数300人。据不完全统计,未注册青少年俱乐部的参训学生达3000人,这些青少年的身体和技能水平如何,是否是优秀后备人才,都不得而知,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策

马鞍山市以传统的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努力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大力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社会体育培训机构的发展。依托全市近百所体育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重点发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优势体育项目,并放开运动员注册权,让俱乐部直接参加省级常规比赛。同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探索市场化人才培养渠道,形成市队县办、市队校办、市县联办、社会合办的多元化开放型市场办运动队格局。目前,全市参加各项目训练的在校学生约2万人,在省体育局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年均增加400人,总数已达2000多人。马鞍山市将社会体育机构作为未来青少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夯实各项目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基础,鼓励部分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参与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中,目的是推动运动项目的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促进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利用各社会体育机构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培训市场较大,但缺乏地区性领军品牌,大的机构以直营+租赁+网点经营模式为主,小的机构基本以随机游击的形式进行经营,招生方式主要通过小广告、自媒体、人群扩散等方式。经过此次疫情发现,体育培训机构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脆弱等问题。所以,应通过政府主导加强各机构联合和项目配置,采取市场模式和准市场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政府给予宏观政策和法规保障,采用放权、管理和扶持的方式促进市场机制参与其中。例如:针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较好的项目,采取市场模式培育相关赛事和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对拳击、摔跤、击剑等普及程度一般的项目,现阶段还需政府实行差额预算,自收自支;市场基础较差但又是重点或新开发的项目,采用政府为主、市场为辅的形式培养后备人才。可以以“外包服务”的方式把青少年会员人数较多、教练员水平较高的社会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培训机构联合起来,孵化为“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以“合作协议”的形式确定培养要求和规格,按照参训比例向其拨付训练经费,并提供向上输送和比赛的通道,使其对外降低收费以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二是社会机构与学校合作,提倡“机构学技能,学校学文化,体育文化双不误”的培养模式,减少单一组织培养时学习与训练相矛盾的问题。比如,学习上海青训工作相关经验,建立类似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网络系统———“启蒙(三线)—半专业(二线)—专业(一线)—国家队”。其中,启蒙阶段训练由上海市宝山二少体校联合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共同培育,半专业阶段由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联合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培养,专业阶段的运动员进入上海市乒乓青年队,佼佼者通过选拔进入国家乒乓球队。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文化课学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条龙”体系,通过与杨泰实验学校、上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学生可以通过专项训练与文化课学习,最终拿到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三是政府机构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青少年体育示范组织争创活动,如“示范体育特色学校”等,为宣传社会体育组织的训练成果提供平台,进而招募更多有潜力的青少年加入训练。比如,杭州市陈经纶体育运动学校作为体制内的“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培养出了罗雪娟、孙杨、叶诗文等奥运会冠军。杭州市形成以陈经纶体育学校为塔尖,杭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大关游泳健身中心2家训练单位为辅,全市所有游泳训练培训机构为塔基的游泳人才培训网络,并与浙江省体育职业学院和国家游泳队保持密切沟通。比如国家游泳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陈经纶体育学校就按照年龄、形态等要求从人数众多的三线后备人才库中进行选材和基础训练。因此,浙江省游泳项目以陈经纶体育运动学校为示范,衔接一线,带动各体育培训机构的游泳培训人数,培育了杭州社会体育培训市场,为这些机构获得相当的经济利益,同时为三级训练网络提供了坚实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四是建立选材、训练、竞赛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各级各类体校和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共通的注册、年检、训练、竞赛成绩统计制度,建立健全全市共享的青少年运动员信息数据库和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摸底调查,对马鞍山市参训队员分3个层次进行选材晋级和竞赛管理。第1个层次是专业队。对某一专项水平较高且有兴趣走职业竞技体育道路的运动员,投入更多时间和财力,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和比赛,将其输送至省队、国家队。第2个层次是体教结合。对有一定专项水平且文化成绩优异、家长不同意走专业道路的学生运动员,在学校学文化课,在体校和社会体育培训机构提高竞技能力,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学习或高水平运动队继续训练。第3个层次是兴趣培养。对仅以锻炼身体、掌握一项技能为目的的学生,培养其兴趣,引导其参与普及类的比赛,为广泛选材打牢基础。通过以上3种培养途径全面掌握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信息,满足不同水平运动员的培养需求,为学校、家长和学生解决后顾之忧,同时降低学生运动员的选材成本,夯实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不断创新,大胆探索,才能跟上时展步伐,培养出高水平的体育后备人才。同时,对社会体育培训机构要严把审批关,督促教练员参加各类培训,持证上岗,科学训练。建立注册、奖励、考核等一系列制度,提高机构办训的积极性,推进马鞍山市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超.上海市“三集中体校”和“体教结合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状况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2]宋旭,游永豪,王强.我国“三集中体育运动学校”的困惑与出路[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8(4):65-68.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5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短缺现状

竞技体育人才是指在竞技体育系统内接受过竞技体育专业培养教育,能够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体育专业人员的总称,包括竞技体育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经纪人、科研管理人员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虽然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冲突。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不够科学合理,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在体育竞技人才选拔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特长,在成绩上只注重体育成绩和专项成绩。实际上,体育竞技人才的选拔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客观的指标、全面综合的评价和预测,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体育行业的人才选拔出来,并且进行系统的培养,不断地监测发展趋势。2.公平竞争与机会不平等冲突。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平等现象,在人才选拔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性,在其领域内产生的贿赂、舞弊行为,严重玷污体育的形象,体育人才的基础太差,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公平是相对不公平而言的,在体育人才培养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要不断完善公平的原则,坚持体育运动的宗旨,弘扬体育精神。3.传统的意识和习惯还未能得到普遍和根本的改变。体育人才的培养观念还处于传统阶段,传授式教学手段依然普遍存在,我国的高等教育要融入国际教育体系,直接参与国际化的竞争,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我国的人才要参与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所以要求我国彻底改变传统的意识和习惯。随着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更为激烈,这就要求我国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国际眼光、超强竞争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体育精英人才和体育管理人才。4.优秀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建立高素质的运动团队,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竞技体育太过辛苦,并且淘汰率很高,可以说是在吃青春饭,退役后再就业困难,并且很多家庭又是独生子女,种种原因导致了大多数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目前竞技体育教育资源的短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场地匮乏、管理体制不系统、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等原因也是造成优秀后备人才储备不足的重要原因。5.体育经纪人市场发展滞后。体育经纪人是体育市场的行为主体之一,不但影响着体育市场的供需要求,还影响着体育市场公平规范运转。目前,国内知名赛事以及国际性的比赛基本都是外国的体育经纪公司来策划。国内体育经纪人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体育市场迅速发展的要求。无论是体育经纪人的数量还是素质都有所欠缺,而且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很多非法交易、无资格证书的地下经纪活动,造成法律纠纷不断,扰乱了体育市场。6.竞技体育人才不合理流动。由于传统制度的制约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宏观影响,再加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价格定位混乱、个别单位和个人不遵守合同等种种因素,导致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不合理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化程度太低,以比赛为中心,忽视了对发展型后备人才的培养,甚至出现为提高比赛成绩荒废文化学习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竞技体育人才的不合理流动,严重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1.社会群体对竞技体育的态度。人们普遍认为,第一,地位问题,体育工作收入低、出路少、地位低。第二,认为教练员事业性不强、使用药物、急功近利、成材率低。第三,思想问题,仍为传统思想,家庭收入无投资能力、怕孩子吃苦。而且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会影响孩子的文化学习。第四,体制问题,认为体制不合理,竞技队伍风气不好。愿意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主要原因是高考可以加分,或者将体育作为中考高考的敲门砖,一旦发现无法借用竞技体育获得更大的利益时,往往就会反对孩子再参加体育训练。因此,如何改善社会群体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是改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素质的必要条件。2.经济发展与体育竞技人才资源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同的地区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有所不同,相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将竞技体育作为孩子的出路之一,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愿意孩子进行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健身,不愿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可能包括独生子女问题、传统思想问题等原因。而且,家庭收入越高,越不愿意孩子从事竞技体育。高收入家庭经济无忧,大多期望孩子学业有成,不愿意孩子学习受到影响,因而不愿意孩子投身竞技体育。由此可见,不改变当前的状况,则后备人才资源匮乏就不能有效解决,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可持续开发竞技体育人才策略

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及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竞技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建立在节约资源、增强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提高人力资源本身的知识能力,才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1.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体育社会化现象日渐明显,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出现了多元化,但是人才选拔机制还是沿用之前通过参加省队,参加全运会,最后进入国家队的体质,导致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之间出现了断层。人才选拔首先应该遵循公平原则,为每一个愿意为体育事业贡献的人提供平等的机会,一视同仁,对所有参与选拔的运动员采用相同的筛选标准,与每个人的社会地位等外部条件无关。2.建立合理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应该从招生开始向青少年中优秀的体育人才倾斜,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层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体育院校要有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体育后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大学代表着人类和社会的未来,所培养的人才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适应全新的挑战。高校要重点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时刻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标准,树立教学、训练、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观念,注意处理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关系,强调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3.加强体育经纪人的培训和管理。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体育经纪业还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想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引进先进的体育经纪业经营管理理念,改变经营策略,科学管理,确保信息更新准确及时,促进业务多元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水平。体育经纪人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职业,不但要求具备良好的体育职业素养,还需要具备相关经济、法律等综合性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体育经纪人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给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竞技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贡献力量。4.加大教体结合的力度。体育部门要主动出击,同大中小学通力合作,构建多层次可持续发展教体结合体系,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在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优质的教育,避免了只注重训练、忽略文化知识学习的弊端,被淘汰的运动员还可以继续从事文化知识的学习,成才的运动员会更加全面发展。所以,加大体育与教育部门的融合程度,建立教体结合的全新教学体系,对体育竞技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意义重大。

在我国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但是对现在体育事业的重视,更为将来做好准备。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要面向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才的竞争意识,开拓创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王宏 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宇辑.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中的热点议题[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3,(9).

[2]白腾飞.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化培养机制探析[J].中国人才,2011,(7).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6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石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才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竞技体育要保持、赶超世界水平,需要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以及高水平运动员等.竞技水平的提高涉及方方面面,他们将从不同的方面对竞技运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我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的同时,应重视对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1-2].高校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中,美国体育代表团的80%左右的运动员是从大学生中直接选拔出来的,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有34名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自斯坦福大学,一共获得10枚金牌[1].此外,据德国体育协会的统计,在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中,约有33.5%的德国运动员正在大学中学习.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在我国,举国体制办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背后,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种体制的不足.现阶段,一方面想继续依赖传统的制度保持辉煌的成绩,一方面又想通过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去发展竞技体育,以此解决传统体育体制带来的弊病.但是,国家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资源投入是有限的,高校竞技体育要想得到适当的发展必然会占用一部分传统体育体制的资源,那么为高校竞技体育制定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会组织结构见图1,我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由国家教育部下属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主管,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会秘书处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是中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常设办事机构.现阶段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正处在以政府管理为主,中国大学生协会协助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管理的“政府社会型”阶段,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教育部职能划分、角色关系的问题;管理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目标模式的问题;高校竞技体育协会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随意性大的问题;中国大学生体育学协会系统与全国性专业运动协会极少联系,自成体系的问题;经费来源渠道少,自我造血能力不足的问题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生源质量不高我国高校竞技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有4个:①省、市专业队在役和退役的运动员;②省级体校、一般业余体校或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学生;③体育重点中学的学生;④传统中学学生.从理论上讲,传统中学学生是高校竞技体育最佳的生源来源,但由于中国竞技体育的体制决定了这部分运动员中运动技术水平高的人数极其有限.按照目前高校竞技体育队伍的招生办法和生源水平,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肯定是有限、滞后的,解决没有捷径,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改变才有可能改进,这就决定了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水平低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现实[5].高校教练员执教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持续性发展优秀的运动员的培养离不开优秀的教练员.高校教练员团队的组成主要有3个来源:①高校体育教师兼职.我国大部分高校教练员是有由高校体育教师兼任,由于工作负荷重、精力有限,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放在培养竞技体育训练工作上.虽然他们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但是缺少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经验[6].②人才引进.少部分高校教练员由于在体委竞技体育系统成效卓越而被高校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吸收为教师编制的教练员.这类教练员一般都有丰富的直接经验,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及知识结构,所以在执教中不能自主把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训练实践是影响其训练水平的一个实际问题[7].③临时聘用.一些高校运动队为了达到较高的训练水平,选择临时性地聘用高水平教练员.这种现象在CUBA中比较普遍.这种临时聘用的模式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不适合高校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8].传统教育体制下忽视竞技体育功能的作用,阻碍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一名优秀的运动员的成长需要长期的、系统的训练.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体育的发展只是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不能牺牲文化教育为代价,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最终要回归教育.北京奥运会倡导的“人文奥运”理念,揭示了体育与教育的本质联系.在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受世界竞技体育环境的影响,竞技体育始终没有摆脱对“利益”、“金牌”的追求,忽视了竞技体育具有培养、教育、审美等方面的功能,同时忽视了对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研究和重视,阻碍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

体育强国竞技运动发展与高校竞技运动开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分析国外竞技体育的发展与高校竞技体育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多元化下建立高校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作为传统体育强国,美国有着十分完善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竞技体育发展以学校为中心.特别是在高校,现已成为国家培养体育竞技人才的摇篮.另外,管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部门是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9].联合会设置有执行委员会,主要负责联合会的相关工作.执行委员会下设一级领导委员会、二级主席联盟和三级主席联盟,分别管理各级别的具体工作.联合会内部还设有管理、纪律、规则、等事务的分会.该组织只接受美国奥委会的领导,而且领导的权限仅限于在选拔参赛运动员、奖励等方面,美国奥委会也不能随便干预NCAA的正常运行.在管理层面上,NCAA具有相当完整的独立性和自主权[10]德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德国约有8206万人口,近50的民众参加体育运动,有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是体育俱乐部成员.德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建立在俱乐部的体制的基础上,俱乐部体制是德国竞技体育重要组成部分[11].德国体育俱乐部体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德国高校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德国,为了给高水平运动员提供更好的生活、训练和学习环境,德国高校体育协会提出了“竞技体育伙伴高校”的计划,一旦加入这一计划的高校就有义务为运动员制定更灵活的学分制度,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处理与训练学习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尽管德国高校没有承担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任务,但为大学生运动员提供文化教育的优越环境,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德国高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9].澳大利亚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在上个世纪80年代,澳大利亚制定培养了高水平运动员“精英计划”,以参加奥运会为最高目标.澳大利亚共有9所sport学院承担着培养竞技精英运动员的任务.其中最负盛名的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由国家竞技运动中心委员会直接参与管理,日常经费主要由政府支付,是国家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另外,澳大利亚几乎每个洲设有体育学院,各院有特别优秀的项目,并且与澳体育学院有紧密的联系.澳大利亚为促使各州体育学院蓬勃发展,提出了学院社会化的思路和加速项目分散计划,各州学院的主要职能是培养精英青少年运动员.同时设置有竞技体育助学金,用于支持特定的奥运项目,主要资助有发展潜力的青少年精英运动员,这些运动员可由澳大利亚体育学院主教练和全国性单项组织推荐,运动成绩好的有可能选入国家队,继续享受奖学金或进入职业队.一般运动员则在被淘汰后找工作或继续读书,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设有运动员就业培训和择业服务处,来帮助他们接受培训和寻找工作[12].国外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特点的借鉴作用美、德、澳三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都与高校竞技体育密切相关、紧密合作,其发展模式根据国情的不同有各自的特点,有很多值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借鉴的地方,主要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管理结构的独立性和自主权;②重视高校竞技体育市场化,与社会其他领域建立互利互惠关系;③重视选材、重视广阔的群众基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实现了双赢;④重视体育科研;⑤重视高校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而且各个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个地区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也不一样.因此,我国必须立足本国的国情,大胆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7

本文作者:宋健彭圣堂工作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

深化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在对关于竞技体育管理机构存在问题的调查中,大部分(74.2%)认为科学化管理水平低是安徽省目前管理机构的最主要的问题。体制是对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执行决策的一套组织安排,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一直沿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不可否认,我国的“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辉煌成就的取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新的时代背景下,其暴露出的日益尖锐的矛盾和问题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必须把完全的“举国体制”改革为“政府主导、社会自治、市场自主”的新型“举国体制”。要针对竞技体育发展的不同问题,建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模式,发挥二者的优势,实现功能上的互补,唯有这样,才能使竞技体育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在宏观管理上,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形成内部和谐竞争的良好机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各部门发展的竞争活力。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不仅要重视常规管理,还要对部门发展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各管理部门的思想工作。还应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各项工作的进展要及时定期监督评定。调整项目结构,保障优势项目,优化项目布局安徽省竞技体育实行的是坚持“竞技体育集约化”的发展路子,围绕“奥运夺金,全运突破”战略,以奥运带全运,以全运促奥运。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和与总局优势项目对口的原则,调整项目结构布局,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注意与我国奥运优势项目接轨,集中力量把现有的奥运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做强,形成一批具有明显优势的项目群。要想使安徽省的竞技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须对全省运动项目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同时在设计安徽省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时,也要重点考虑运动项目的布局情况。巩固和加强摔跤、拳击、柔道、武术、射击、手球等具有安徽特色的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加大投入,挖掘潜力,扩大优势;对跆拳道、体操、击剑、举重、田径、游泳(含跳水)、自行车、划船等优势和潜优势项目,要着眼长远、精心布局、科学规划、加大投入,以培养尖子选手为重点,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加快足球、篮球、网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社会化步伐,走产业化的道路;积极开展中国式摔跤、技巧、保龄球、棋类、台球、健美等非奥运会项目。

加强优秀教练员队伍建设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系统中的主体和核心,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事实上是竞技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高水平的教练和运动员人才的竞争。优秀的教练在一个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练员能力不够,影响的将是几代运动员。在关于影响教练员水平因素调查中,绝大部分的教练员认为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一样是最主要的因素。而科学知识的掌握与更新,就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自学与参加培训是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被调查的教练员中,经常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占70%,说明教练员还是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完善的;85%的教练员认为参加岗位培训是重要的,但却有53%的教练员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这说明大部分的教练员是有参加培训学习的愿望,但竞技体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满足教练员这方面的需要。现代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对教练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徽省急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坚持实行教练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健全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加强教练员特别是中青年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在教练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上,应经常通过培训班、学习班以及比赛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教练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体育运动理论水平的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按年度或阶段对教练员进行考核,把业绩与教练员的薪资待遇挂钩;实行有效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体育人才,提高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进“体教结合”,完善后备运动员人才培养体系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与发展,必须要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制胜的规律,对实现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根据“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要求,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构建和完善安徽省新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以优秀运动队为“龙头”,以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和各体育运动学校为“龙身”,以市(县、区)业余体校、省级体育特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龙尾”的高、中、初相衔接的“一条龙”训练体系。加快“体教结合”步伐,积极与教育部门合作,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专项特色学校建设。通过目标导向和竞赛杠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青少年训练激励政策的研究,以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全省青少年训练的健康发展。健全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调查显示,2/3的管理人员表示其地区的运动员退役就业率不到20%,说明大部分地区的运动员退役就业率并不理想;在就业分配情况的调查中,管理人员认为运动员改行的占38%,分配到体育对口专业单位的占32%,有近20%的管理人员认为运动员大多数没找到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发展、关系到全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竞技体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运动员不可能将其作为终生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运动员再就业的保障制度是否完善是关系到我国奥运争光战略的实施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运动员在役时期的文化学习保障、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和社会福利与优抚等几个部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运动员安心训练的前提,只有得到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支持,才能促进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发掘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因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健全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整个社会相适应的相关法规,使优秀运动员在就业安置、医疗、保险、福利等方面能与整个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相适应。重视提高运动员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切实保障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实施优秀运动员伤残保险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

全面提升安徽省竞技体育总体实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坚持以“奥运夺金”为最高目标的同时,加强群众喜爱、影响力大(如篮球、足球等)的运动队建设,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竞技体育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为竞技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加强竞技体育规律研究,进行项目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全省体育资源,发挥举省体制优势,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现有奥运会、全运会优势项目,迅速提高潜优势项目的实力,实现安徽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8

关键词: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理念;创新

目前云南所组建的各种形式的相对较为成熟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按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以云南省体育局及各市县体育局管理下的省队及各县市队、云南高等校院校竞技体育运动队、各公司企业竞技体育运动队、各种单项体育协会及俱乐部形式的竞技体育运动队。本文拟从政府主导下的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现状出发,从管理理念创新的角度探讨如何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全部潜能,解决当下运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云南竞技体育又好又快地实现科学发展。

一、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就如何解决政府对各竞技体育运动队资金投入不均衡的问题而言,可以适时、谨慎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加以尝试解决。我国竞技体育所带有的强烈的政治功能决定了政府在竞技体育发展中必然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仍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经费所占比例较小。

具体到云南竞技体育的实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保障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政府加以资金倾斜本是无可厚非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主导的地位不容打破,否则将会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创伤。但是,这样的做法不利于挖掘非优势竞技项目的潜力,打造新的更多的优势竞技体育项目。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云南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为彻底突破资金的制约,除加大政府对竞技体育的扶持力度外,要逐步树立“市场运作”的管理理念。

所谓的“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就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大竞技体育的市场价值的开发力度。与此同时,发掘竞技体育在产业化、社会化方面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为竞技体育的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组织保障和市场机会。最终实现从以政府投入向以社会投入为主的方式转化。

引入“市场运作”管理理念,可以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的产业化程度以及组织机构投资主体的社会化比例,从而彻底转换以往“等、靠、要”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拓宽竞技体育的资金来源渠道,改善竞技体育资金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化程度低的问题。

伴随管理理念的创新,政府型管理主体的职能也要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稳重、谨慎地推进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为主要特点的俱乐部制和协会实体的发展进程。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充分挖掘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寻求社会效益目标与经济效益目标的平衡点。

在2010年召开的云南省体育局长会议上,副省长高峰在回顾2009年云南体育事业发展时指出:“坚持发展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相互促进。”由此可以看出,在坚持正确发展宗旨的前提下,竞技体育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学界也已形成广为认同的共识。“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以人的自身条件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议题。管理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人是管理中的主体,是一切管理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另一方面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根本。

具体到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对管理效果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从事管理活动的主体是人,如竞技体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练员(也是被管理人员)等。被管理者也是人,如运动员、科研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我国著名体育学者徐本力明确指出:“运动队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信念上”。这就要求管理者将竞技体育运动队伍内人际关系的处理放在首位,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激发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上。

概括地说,竞技体育运动队“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运动员、教练员等竞技体育参与者的需求作为一切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充分发挥运动员和教练员的潜能,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和比赛质量。

(一)以教练员为本,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

一支优秀的教练员队伍是造就高水平运动队的前提和基本保障。这就决定竞技体育“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必须包含以教练员为本。目前,面对云南竞技体育运动管理中个别教练员“职业懈怠”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上存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教练员的培养主要是由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转变和体育教师到教练员的转变。云南竞技体育教练员的培养也大致相同。这种教练员的培养、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部分教练员学历偏低,又缺乏有关训练、比赛、管理等知识的培训机会,进一步深造的途径单一、狭窄;二是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特征和规律认识不深刻,大多以经验训练为主,导致整个训练存在较大盲目性,缺少针对性,突破口模糊不清。

这就要求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建设高素质教练员要求的教练员培养、选拔和使用制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三方面的举措。

一是高度重视在职教练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改善教练员的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鼓励教练员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增强教练员的创新、科技和管理的意识、能力。从而,改善教练员队伍结构,促进教练员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学习型转变。

二是加大优秀中青年教练员选拔培养工作力度,实施“教练员学术带头人”工程,帮助重点优势项目队的骨干教练尽早脱颖而出。

三是加大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力度,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与之相应的要进一步完善教练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形成较为成熟的人才流动机制。对水平低、能力差且工作积极性不高、多次考核不合格的教练员要给予警示,建立和完善教练员的退出制度。

(二)以运动员为本,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练员的管理对象。长期以来,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中,教练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人本化”意识薄弱,不重视对运动员的“人本化”管理。突出表现是“唯奖牌论”,即一味追求运动员的竞赛成绩,而忽视了运动员作为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

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运动员的身心健康、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体现运动员的尊严、实现运动员的价值、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体育运动管理者亟须牢固树立“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总的说来,以运动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应该以满足运动员的合理需要为首要任务,以提升运动员的精神境界、实现运动员的人生价值为重点,以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

在云南竞技体育运动队伍管理的实践中,运动员“重训练、轻视文化课学习”,由此导致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险、工伤保险及退役后的再就业培训等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无法消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机制。

2010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0]23号文件的形式,正式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共二十一条。其中有四个方面明确指出了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应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拓宽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为运动员就学、就业创造条件;完善并落实各项激励和保障政策,切实维护运动员切身利益;构建和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社会扶持体系,帮助运动员顺利实现职业转换。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体育系统人事处长会议在云南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召开。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刘延东国务委员就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所做重要指示精神。

可以说,对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保障工作已引起了上至国家体育总局等国家部委,下至各省体育局等体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就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而言,在找准突破口的同时,必须打造一个平台作为实施各项具体措施的载体。

在笔者看来,加强云南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最佳平台就是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加快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步伐,引进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文化课教师,充分发挥“体教结合”的教学特色。建立和完善加强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分批轮训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实现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总之,在充分发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使其真正成为加强全省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教育的“龙头”。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9

会议决定,*月中旬,召开全市体育工作会议。结合**体育部门实际,提出三大方面的贯彻意见:

一、树立十种意识,不辱使命,不负众望

1、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2、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3、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4、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5、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6、树立强烈的公关意识。7、树立强烈的大局意识。8、树立强烈的人本意识。9、树立强烈的效率意识。10、树立强烈的节俭意识。

二、抓住机遇,着力创新,推动**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年,重点做好以下10项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要按照**奥组委和省火炬接力组委会的要求,对火炬传递活动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对火炬传递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密部署,倒计时排出时间进度表,尤其是火炬传递点的确定、火炬传递、晚间庆祝活动以及传递转场等工作,更要周密策划,注重细节,凸现亮点,确保万无一失。

(二)认真组织好****奥运年体育系列活动

要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奥运年体育系列活动,主要分为展示类、节会类、赛事类、论坛类、创意类、有奖类、培训类和观摩类等共8大类计100项活动。各项活动要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大力挖掘具有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项目,突出活动的创新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时效性。

(三)积极发展赛事经济

努力办好中古女排对抗赛、中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游泳资格达标赛、国际女子手球精英赛、世界青年合球邀请赛等赛事。要按照“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体企双赢”的思路,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和高水平运动队,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实现合作双赢;要积极培育中介组织。

(四)努力做好第九届世界合球锦标赛的各项筹备工作

要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支持,按照国际合球总会的要求,重点做好建立承办合球世锦赛筹备委员会、制定筹备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中国)合球队、开展培训比赛、赛事市场化运作和推广合球运动的宣传等工作。

(五)科学备战第**省运会

抓好3个市级体校、7大中心、37个训练点和37个体传校,创新训练的方式和手段,重点抓好皮划艇、赛艇、游泳、田径、举重、射击、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等项目。积极扶持射箭、自行车、拳击、柔道、网球、羽毛球等新开设项目。着力抓好市、县、传校三级业训网络建设。加大培养和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投入机制和突出实绩的考核评估奖惩机制,完善培养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制度。要按照“调整、巩固、提高、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办出高质量、输送高选手、赛出高水平”的要求,办好市体校和市水上运动训练中心(学校)。

(六)积极申办**省第**运动会

成立由市长任名誉主任、分管市长任主任,市及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领导任副主任的**市申办**省第15届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及各相关工作机构,保证申办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统筹比赛场馆设施。根据承办省运会的要求,搞好各比赛场馆设施规划方案,确定市奥体中心选址,统筹好各县(市、区)的体育场馆。根据申办工作的要求,将具体申办工作按年度一一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倒计时列出具体工作时间进度表,并严格按照时间进度做好每一项工作。

(七)着力发展电子竞技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电子竞技城建设,把**电子竞技城建成国内一流的集培训、比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电子竞技中心。全力办好全国电子竞技大赛(CEG)和中国电子竞技高峰论坛,积极申办中国(或国际)电子竞技节,以提高**电子竞技的知名度。大力推进电子竞技职业化,培育电子竞技职业俱乐部,建立电子竞技高水平选手的孵化器。要拓宽思路,积极与市内外有关高校的沟通与联系,为选手搭建展示身手的舞台。

(八)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

进一步完善《**市体育设施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尽快实施。重点启动**体育馆、水上体育公园、水上运动训练中心、体育幼儿园等工程。要加快上虞游泳馆、诸暨体育馆、新昌游泳馆和嵊州射箭馆建设进程。实施市区5分钟体育健身圈三期工程,即市区所有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大镇、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省级强镇、市级特色村创建为基础,加强镇、村的体育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对社区健身路径布点力度,力争各县(市、区)每个社区都装有健身设施;继续扶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腾出场地搞健身房,配置健身设施,开展健身活动。

(九)努力发展体育产业

要对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重点培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会所,大力发展体育健身市场,搞好市场认证;繁荣体育培训市场。积极倡导各系统、各行业、社会组织及个人举办各类体育专项俱乐部,扶持一批有资质、重信誉、讲品牌的体育培训机构。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健身娱乐业,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渠道、经营模式多样化,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刺激广大群众体育消费。要加强引导和宣传,运用科学手段,制定考核办法,提高单机销量。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发行机构职责,强化专管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各网点的管理,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全面推行ISO9000标准化服务。

(十)组织观摩**奥运会

要成立班子,确定专人,千方百计组织票源,让教练员、优秀运动员和对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相关同志观摩**奥运会相关项目的比赛。

三、狠抓落实,创建“落实型”单位,树立“落实型”形象

1、要讲求效应抓落实。紧紧围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把制定决策与执行决策一致起来,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

2、要立说立行抓落实。要有很强的时间和效益观念,要有惜时如金、与时俱进的精神,少讲空话套话,更不能拖拉疲沓、人浮于事。

3、要善于创新抓落实。要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的基础上,把上情与下情、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提出切合实际的部署和要求,实施分类指导,做到在落实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抓落实。

4、要持之以恒抓落实。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在落实中发现不落实的地方,及时做好补充工作。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抓落实的效果,使落实的效果成为再落实的基础,循环往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竞技体育培训范文篇10

[关键词]运动员;运动员退役;退出机制

竞技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和基本单元,在我国专业运动员管理体制下,国家不仅应高度关注成长中和辉煌中的运动员,对于那些即将退出竞技体育舞台的运动员也应该予以重视,通过适当的政策形式体现竞技体育的公平与和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竞技运动员的管理机制不仅要有正向的进入机制,即选拔运动员,使其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的机制;还必须有反向的退出机制,为竞技运动员开辟一条退出通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通过进入机制与退出机制的合理衔接,使竞技体育人力资源成为流动的活水,防止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淤积沉淀,为竞技体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在政策指令性退役安置向自主择业转变的形势下,运动员如何退出原来的竞赛和训练状态,怎样退出以及选择什么方式退出,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是否合理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关系运动员发展的关键,又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竞技运动员的退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竞技体育机制不仅进入机制要合理,退出机制亦要合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的以!全国一盘棋、国内练兵、一致对外为精髓的举国体制为竞技体育腾飞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制胜法宝。多年来,在举国体制下以国家专业队为龙头,以省、区、市专业队为中坚力量的一条龙式运动员培养模式选拔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进入到竞技体育领域接受专门培养成为专业运动员;同时,每年又有为数众多的运动员,因为年龄、伤病、运动成绩上不去、主观放弃等等原因而终止训练,退出原来所从事的竞技体育领域。随着退役运动员的逐年增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当初国家包分配的指令性政策安置之路已经越走越窄,越来越多的运动员退役下来后得不到安置,找不到工作,成为了运动队的包袱。邹春兰、才力这样的前世界冠军、全国冠军们退役后迫于生活压力干起了搓澡工、门卫,而类似这样的退役运动员还大有人在。这些由于不合理的退出所带来的不良社会问题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构建合理的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合理的运动员退出机制是从根本上对运动员的人性关怀

由于年龄、伤病等原因运动员必然会退出原来所从事的竞技领域,因此,建立合理的退出过程和方式就显得非常必要。不论运动员曾经取得过多么辉煌的成绩,无一例外,每个人都将面临退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退役运动员总数则高达27.9万。运动员的退出不等于退休,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重生。对退出过程和方式的选择将影响运动员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可见对运动员退出竞技领域的关注就是对运动员真切的关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运动员退出竞技体育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体委第一任主任元帅就指出!对运动员不是关心一阵子,而是关心一辈子。前乒乓球世界冠军、现任人大委员邓亚萍和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叶乔波曾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多次提案呼吁改善运动员退役安置政策,提高退役运动员福利。中华体育基金会亦表示运动员退役应体现以人为本,发扬人性的光辉。

(三)研究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对运动员的退役问题学术界有过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运动员退役心理调整方面。如王进(2006)宋红毅%(2008)等人探讨了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就业观念等退役安置问题。第二,运动员退役安置途径方面,于文谦&(2004),汤跃(2006)等人认为应通过政策扶持、社会支持、加强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等扩大就业渠道。第三,在运动员退役后生存与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叶乔波((2007)提出建立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体教结合进程、拓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渠道等对策。第四,从建立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闻又文)(2006),朱超巍(2006)等人提出退役运动员安置货币补偿措施、建立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的构想。以上几方面的研究针对运动员退役这一社会现象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角度进行了有益地探索。但是,现有文献中还没有从制度层面上以探讨运动员退出机制为主的研究。目前对运动员合理退出机制的系统研究尚未深入,相关管理实践也处于反复试探与摆动阶段。

二、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

(一)原有行政性指令退役安置制度的弊端已显现

不可否认,行政性指令安置可以解决少量精英运动员退役后的工作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那些拿过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受人瞩目的明星运动员来说,运动队安不安置也无关痛痒,社会上有大量公司、单位在向他们伸出橄榄枝。而处在金字塔中下层的大量运动员和一些边缘项目的运动员由于受关注程度不够,他们的退役安置则困难重重。应该承认,对于运动员的退役后路问题,有关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但毫无疑问,指令性安置只能是权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性的问题。要真正对运动员的出路和发展负责,必须改革运动员退役管理体制,建立运动员退出机制已凸显其重要性。

(二)目前存在的!形式退出并非真实退出

运动员如果认为不能获取优异运动成绩,在训练和比赛中将失去最重要的内驱力。竞技运动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这种心理压力会呈现一种几何递增的状态,越是水平低的运动员压力就越大,就越是容易选择退出。而退出训练场并不意味着真正退出,大量运动员只是停止训练,在原运动队等待分配。据调查,安徽等8个省(区)待安置运动员占在队人数的比例平均为28.9%。宁夏自治区优秀运动员编制350人,退役待分配运动员185人,甚至有的运动员在运动队中待分配年限长达21年+。在全国,无法适时安置的退役运动员的比例是40%,这意味着每年至少有1200名运动员一旦离开运动队就立刻失业。在这个群落中,因为年龄和伤病的原因而生活艰难者,显然会构成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所以目前这种以行政指令性政策安置的130%&()+王进:从过程理论观点探索我国运动员的退役(,)退役意识、心理状态与应对策略的调查,体育科学,2006年第7期,第47-54页。王进:从过程理论观点探索我国运动员的退役(.)社会支持与退役教育的构想,体育科学,2006年第8期,第17-24页。宋红毅:运动员退役安置问题的研究运动员就业观念的转变,体育世界(学术),2008年第3期。于文谦,李强:转型时期竞技运动员的退役与继续教育问题,体育科学,2004年第7期,第16-18页。汤跃,孙焕红,何铁钢: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思考,体育文化导刊,2006年第3期,第23-24页。叶乔波: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闻又文: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货币补偿实施办法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第72-74页。朱超巍,苗苗:关于发展我国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险的思考,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年12期,第10-12页。陈林祥: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5期,第8-11页。李海鹏:!金牌工厂的退役安置难题,南方周末,2003年6月19日。运动员退役体制事实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形式退出换来更多的运动员!下岗,既不能真正解决运动员的出路,又侵蚀了政府提供给训练、竞赛以及现役运动员的!补贴,最重要的是大大削弱了国家对运动员带有倾向性政策的效力,不能真正体现国家对运动员的关爱。

(三)竞技运动员退出的关键在于!补偿机会成本的退出

经典经济学原理指出,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这种成本就称为机会成本。对于那些到了上学年龄的运动员来说,他们所付出的成本就是放弃了学习机会,而对于那些成年运动员来说,他们参与训练所付出的成本则还包括工作机会和金钱等。按照人体生理规律,各生理器官在20岁前后达到机能状态顶峰,适当的运动可以使这种顶峰状态维持几年,或者在未来几年内使这种顶峰状态降低很少。因此,每一名运动员都将面临着退出以前所从事竞技领域的境地。为提高人力资源的成效就必然也必须为运动员建立一条适当的!退出通道。现在的问题是行政指令性安置既不能满足广大运动员的需要,在实践中又存在着重重阻力,那么我们给运动员提供什么样的退出途径才能做到运动员满意同时又具备可操作性呢?按照补偿机会成本的经济学原理,竞技运动员的退出应有两层含义:一是竞技运动员实际退出原来所从事的竞技领域;二是运动员获得机会成本补偿的退出。这里的关键则是运动员在获得因为从事专业竞技运动训练所损失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包括学习机会补偿、就业机会补偿和货币机会补偿等。通过补偿运动员参加训练竞赛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既能真正满足运动员的实际需要,又能给运动员打开多扇退出之门。建立以!补偿机会成本为关键点的退出机制是实现运动员真实有效退出的合理途径。

三、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的构建

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是建立在补偿运动员因参训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的基础上,从运动队和运动员两个角度建立包括退出监管、退出时点、退出形式与去向和退出政策与法律保障等内容,使运动员在适当的时候合理有效地退出竞技体育领域。

(一)退出监管

目前,运动员的退出是在教练员意志主导下的被动选择。教练员往往根据经验来安排运动员是否应该继续练下去或者是退出。运动员是否真到了非退不可?在什么情况运动员可以选择退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退出评估体系必不可少。我们是否可以从运动员参训时间与运动成绩的双向比较、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可被替代的情况等方面制定标准,形成运动员退出评估体系,指导队员退出。同时,作为运动训练的主体,运动员的参训意愿是其积极主动投身训练的内在动力。因此,在运动员退出的问题上还要充分考虑运动员自我意愿。建立在补偿运动员机会成本的基础上的竞技运动员退出机制,应充分考虑运动队双主体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因素,在监管上采取在运动队主导管理下,运动员主动参与相结合的办法,为运动员提供真实有效的退出途径。

(二)退出时点

对于现代大多数运动项目而言,竞技运动的特点及激烈竞争决定了竞技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短暂。许多职业运动员从小投入运动训练,参加各种水平的竞技比赛,逐步达到他们运动水平的巅峰。有的选择在此时隐退,转而从事其它的职业或者继续接受文化教育;有的则经历巅峰水平的回落,逐渐被淘汰出局;只有极少数的精英运动员退役后可以继续从事教练或者运动队管理的工作。竞技运动员的退出具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理论上来说,在运动员从事竞技训练的每一个时段都可能出现运动员退出的情况。由于全运会及奥运会的影响,进入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一般至少以四年为一个长期的训练周期,如成绩不理想或发展前景不大时运动员就会决定退役。但目前出现运动员过早退出的现象,应引起重视。很多项目的运动员在进入优秀运动队后两年即退役,有的训练时间甚至还不足一年,这对运动员个人、国家的投资、运动队伍的建设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对于已取得优异成绩的精英运动员和尚有潜力可挖的运动员退出要慎重。由于目前我国运动员退出评131程龙,李汉超:对广东省游泳运动员退役年龄结构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7期,第9-11页。[J].Quest,1983,35:1-11东岳论丛Mar.,2010Vo.l31No.32010年3月(第31卷/第3期)(DongYueTribune)估不尽科学,运动员退出往往凭借教练员的经验和运动员的意愿,有可能流失了一些尚有潜力可挖的运动员。有研究表明,不同项目的运动员分别在14至22岁之间达到个人的竞技高峰,并可保持4至8年不等,然后才逐步下降,如果训练水平高或个人条件好,还可以远远超过这个年限。如美国著名铁饼运动员、连续四届奥运会冠军A/厄特一直参赛到50岁仍投出了优异成绩。研究运动员退出时点要注意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尽可能防止优秀运动员过早退出;(2)加强对运动员退出评估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研究;(3)慎重对待精英运动员退出;(4)考虑运动员退出年龄与运动成绩的关联性。有学者指出运动员退出年龄与运动成绩成正相关,即运动成绩越好,运动员退出时的年龄越大。

(三)退出的形式与去向

在一般理解下,人们都把运动员退出同退役联系起来,认为退出就是退出运动场,不再从事与竞技运动相关的工作。但是,实际意义上的退出应该包含更多的含义,而退役只是人才退出机制中最后的环节。完整的退出机制应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是为了在竞技赛场上持续的实现运动员与项目匹配,对那些现有项目运动成绩不理想的运动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转项、培训、换岗或退役等措施。在这个意义上,运动员退出在最后退役之前还存在这样一个缓冲带,包括项目调整、岗位调整或接受再培训等。为补偿运动员参与训练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运动队可考虑补偿运动员参训所付出的经济机会成本、工作机会成本和学习机会成本,另外,运动员也会对自己进行!自我补偿。相对应,运动员退出的形式就有四种,即货币补偿退出、安置工作退出、学习补偿退出和自我补偿退出。根据这四种运动员退出形式就可以从多个渠道为运动员打开!退出之门。通过就业补偿的形式,运动员可在行政指令安排下转行,退出竞技体育领域;或者,对于水平特别高的大龄运动员,可采用留队任教或担任运动队行政人员的办法实现个人角色的转变。采用货币补偿的形式,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并结合参训时间给运动员发放!退役费。采用学习补偿的形式为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和学习渠道,运动员或进入大学学习取得所学专业文凭后再进入就业渠道,或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促使转行就业。实际上,在运动队带补偿性质的以上三种退出形式之外,还有一种!自我补偿的运动员退出形式。运动图1竞技运动员退出形式与去向员通过自我努力去实现自己梦想,进入到其他行业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是运动员对过去参训的一种自我补偿。也就是在体育人生以外重新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另一个人生角色。例如著名体操运动员刘璇靠她良好的形象和极高的知名度进入演艺圈发展,!体操王子李宁则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运动休闲服装公司,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商界人士。由于这种!自我补偿具有明显的个人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先验事例不具有大面积推广的可能性,因此,要着重鼓励运动员自主创业,为他们提供点对点的帮助,在建立退出机制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因此,运动员的退出形式主要有四种,见图1。对于运动员退出去向的统计,钟秉枢(1998)对奥运选手样本的调查表明,当教练员和出国的人合计占了退役人员的63.9%,从事其它专业技术工作的仅占0.8%。而优秀选手样本中当教练员的只有21.2%,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人数占了23.2%,上大学的占42.3%%。另据统计&有超过60%的优秀运动员选择货币安置的形式,总体安置的标准全国平均为6万元左右。建立以补偿!机会成本为关键点的运动员退出机制,灵活运用货币补偿退出、安置工作退出、学习补偿退出和自我补偿退出的形式,重点为运动员提供学习机会和途径,对运动员进行就业培训,从根本上提高132%,1994程龙,李汉超:对广东省游泳运动员退役年龄结构的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7期。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体育科学,1998年第3期,第45-49页。陈林祥: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体育科学,2004年第5期,第8-11页。动员的就业能力。运动员退出的四种形式并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在着许多联系,比如对有的运动员可能就会用到多种补偿形式来使运动员妥善退出。从现有运动员退出的情况来看,似乎呈现出这样一种现象,即明星运动员多采用学习补偿和自我补偿相结合;高水平运动员多采用学习补偿和就业补偿相结合;初等水平运动员退出则多采用货币补偿的形式。这一现象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法律与政策保障

我们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运动员的就业问题,制定了一些特殊政策专门对运动员就业进行扶持。1980年,民政部、原国家劳动总局和原国家体委就联合颁发了关于招收和分配优秀运动员等问题的联合通知。对运动员工作补偿退出,国家已经制定并实施了相关政策,据统计,全国在役运动员约14000人,正常年度待安置的运动员约3000人,遇4年一次的全运会年,待安置的运动员达4000~5000人。在货币补偿安置方面,2002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2003年8月,人事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再次联合印发了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自上述两个文件印发至2007年4月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共安置退役运动员约12000人,其中货币化安置约6200人,货币化安置经费总额约为2.2亿元。为了促进运动员伤残保险制度的建立,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其17条规定:!00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要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尽快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解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这为新时期做好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在促进运动员就业方面,2007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了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将运动员管理纳入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将运动员保障纳入社会基本保障体系,这是我国运动员培养制度的一项重要变革。办法提出了3条运动员退役就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退役运动员应聘各类体育事业单位的体育工作岗位,可直接考核、免试录用;二是体育部门使用公益金资助建成的体育设施所在单位,必须安排一定比例岗位聘用退役运动员;三是取得优异成绩且有教师资格的退役运动员,应聘各类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岗位,可以直接考核,面试录用%。这一办法的出台从政策上鼓励运动员积极学习培训,发挥自己才干以取得工作机会,从政策层面保障了学习补偿的可操作性,鼓励了运动员采用自我补偿的退出办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政策的出台从不同的角度为运动员的退出安置提供了保障,但政策的关注点主要是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经济补偿方面,对于学习补偿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还没有对运动员自我补偿退出的配套政策。另外,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有效延长运动员运动寿命。同时,针对运动员退出竞技体育领域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在体育法中具体涉及,运动员退出的法律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