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法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19:12:21

档案法论文

档案法论文篇1

一、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

1、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文件档案可以在文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或在某一时间周期定时统一归档,由文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认证,由档案工作人员接收登记,按事由原则给出档案分类号,设定访问限制级别,以便将来用户查找利用。这样随时归档,一方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另一方面也符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快速便捷,还可以避免档案的流失和病毒的破坏。

2、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3、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档案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档案部门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4、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馆的会员,会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二、法院电子文件在归档方面的现状与分析

从目前来看,电子文件在归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1、原稿被忽视,随意遭删改.在电子计算机上起草、制作文件,这是办公室的常事。然而,一旦文件定稿打印在纸上后,作为草稿性的电子文件经常被忽视。这些电子文件绝大多数未被保留,它不是被清除就是被新文件覆盖。许多单位对电子文件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甚至随意对其进行增、删、改等操作,使具有原始性的电子稿件面目全非,失去了归档保存的意义。

2、归档程序不明确,存贮载体不安全.电子文件的归档就是依据归档的范围,通过计算机对处理完毕的有价值的文件进行收集、筛选、分类并使之转化成为电子形态的数字化档案的一项工作。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程序不明确,存贮载体也存在安全问题。如有许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和技术性,把应归档文件只是简单地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存储器上,这样,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电子文件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全部丢失。有些单位以软磁盘作为电子文件存贮的介质,由于软磁盘极易遭到损坏,其保存的期限及可靠程度也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极不安全。

3、归档不鉴定,真伪不辨别.电子文件的鉴定,是对其价值的断定和对其真假进行鉴定的一项工作。对于电子文件收集归档阶段的鉴定工作来说,就是解决文件的去留问题。然而,现在有些单位对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假与价值,既不做辨别,又不做鉴定,只是将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都存到光盘上,就算归档了。这样归档,一方面是达不到存真去伪、存精去杂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使大量珍贵的文件湮没在价值不大或不精炼的档案材料之中,给归档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4、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缺.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档案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目前情况看,从事档案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素质偏低,许多档案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备档案管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有些单位档案部门虽然引进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因专业人才缺乏而未能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思想认识问题。传统的档案工作是以纸质文件材料为主要工作对象,自从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后,电子文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地取代以往的纸质文件。电子文件是一种新生事物,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理应去认识它、接受它。然而,有一些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人观念陈旧、意识淡薄,认为档案还是纸质的妥当,对电子文件的优点视而不见,不接受新生事物,不参加学习培训,不懂得计算机操作,总是按老的一套来对待工作,这就给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带来了影响,这是原因之一。

2、管理工作滞后问题。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很快,五花八门,日新月异。然而,国家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还没有具体法律法规,许多单位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管理只停留在以前对纸质文件管理的水平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规章制度,但其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却没有考虑到计算机的特点,因此,操作起来不顺畅、不方便。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这是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的原因之

三、提高单位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对策

把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好、开发好和利用好,并得到长期保存,使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在电子时代得以继续,是所有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如何提高单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基础工作入手

在纸质档案管理中,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档案收集工作如何,对后续各环节的影响很大。因为,如果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而没有收集归档,不仅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今后的开发利用。“对于电子档案来说,电子文件的收集也是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了电子文件的收集不同于纸质档案,其收集、积累的范围、方法和要求也不同于纸质档案。如对草稿文件,由于不具备正式文件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不保留。但是,如果对正式的纸质文件有进行全文信息自动检索要求时,或者从保留文件重要修改过程的信息考虑,则应对其进行收集和积累。对起辅助作用或正式作用的文件,则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并与其相应的纸质文件之间建立标识关系,尤其是对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应当有更严格的措施。必要时,应在收集积累过程中制作成纸质拷贝件或者制成微缩品,以免系统发生意外情况时电子文件信息丢失。”

2、严格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电子文件归档,是将应当归档的电子文件,经过整理确定档案属性后,从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或其网络存储器上,拷贝或刻录到可脱机的存储载体上,以便长期保存的工作过程。不同环境条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其归档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是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按要求转数据库或记录有归档的标识即可完成归档任务。但以存储载体传递的电子文件归档,就必须做一些辅助和认证工作,要与相关的纸质文件结合归档。就目前而言,电子文件归档应符合下列要求,首先从归档时间上看,文书档案一般应以一个年度为限,将电子文件的最终版本刻录到光盘等存储载体上,以利于今后的反复查阅和利用。对网络环境下生成的大量的业务电子文件,宜采用备份的方法,在网上进行,但不宜将备份文件和原电子文件存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其次,从归档电子文件的数量看,为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便于保管和利用,一般以保存两套同版本的电子文件为宜,一套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另一套由相关业务部门异地保管。归档电子文件的格式,应为通用标准,如文档文件宜采用TXT格式或DOC格式,数据文件宜采用DBF文件,图像文件宜采用JPG格式等,在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的同时,应注意对电子文件的运行环境、使用的操作平台、设备要求等进行说明,必要时运行电子文件的原程序应一并归档保管。

3、健全电子文件管理的检查审核制度

2001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电子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电子公文管理工作要得到强化,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核查制度,定期对文书、档案部门进行管理检查,重点检查归档文件是否完整,公文档案形成的过程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归档、立卷和网上传输的要求等等。

4、规范公文制作和控制程序

对形成的新的公文档案要指定一个终端(专人或部门),各方面的公文档案经终端审核后统一在网络上发送,确保各种来源的档案实现统一的格式和结构,便于规范处理和控制。档案数据的传输交流和使用要本着“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尽量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严格各环节的管理权限,对文件处理过程中的各类修改信息应予以保留,不可任意进行删除处理。

5、加强电子文件软、硬件设施管理

要积极开辟电子档案存储的新途径,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刻录设备,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数据资料采用通用格式的光盘存储。要及时修补管理软件的安全漏洞,对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实现全天候自动升级,搞好档案上传、下载的安全等级和访问权限。在硬件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和计算机设备的保管设施和环境,温度保持在17-2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5-40%之间,同时强化防磁设施的完善和维护,有条件的应及时升级服务器主机和数据库的硬件设施,确保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安全、稳定。

6、重视和加快电子文件管理人员的培养

电子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事电子文件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档案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技能。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是当务之急。就目前各机关单位来说,一是要重视吸纳专业型的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如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对此类人才可以经过短期专业培训就基本能够达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抽调一批学历达到一定水平且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他们系统的进行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知识、数字通信技术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

参考文献:

档案法论文篇2

关键词:民事诉讼档案社会事实

黄宗智关于表达与实践的区分,尽管在关于清代司法的研究中由表达与实践的背离得出结论——清代司法具有保护产权的性质,但这一区分对于解读民事诉讼档案仍然有相当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部分更多的是一种表达,而表达也是一种现实,与所谓的客观性现实存在着一定的背离。黄宗智在关于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的研究中,揭示了表达与实践的不一致性,正是二者的不一致性强烈地影响了共产党的选择和行动[2]。这里所说的阶级斗争的表达与实践的背离,本身也成为农村阶级斗争实践的组成部分,比如共产党以阶级斗争话语在过程中进行政治动员,即已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3]。因此,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的界分只是相对的,而民事诉讼档案所呈现的表达与实践之间的背离则更为突出,这也是黄宗智对民事诉讼档案珍爱有加的原因。他认为:“比起其他的材料,法律文件更能阐明习惯性实践和官方意识形态二者的逻辑,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逻辑,它们本身尤其便于寻找一些隐含的原则和遵循的逻辑……法律档案记录为我显示了表象的重要性,但是它也提醒我注意真实的证据和虚假的证据、真相和虚构之间的关键性差异。”[4](p269)尽管存在着当事人基于自己的权利主张(准确地说,是“利益主张”)而提供虚假证据的情况,但即使双方当事人的主张

都有理,且能提供真实证据,也仍然会存在表达与实践的背离,那是因为关于公平和正义的想像不可避免地融人当事人的话语中,以此为基础的法律事实的建构自然表现了相当程度的表达的不确定性。

基于对司法实践与民间习俗关系逻辑的问题意识.黄宗智更多的是关注法律档案中显示的表达与实践的背离,实际上是法律事实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差异。我的问题意识的侧重点是在地方性秩序场境中揭示民事诉讼的多元化实践面相,因此我会更倾向于将民事诉讼档案中法官和当事人关于法律事实的表达也视为法律实践的一部分,无疑会在相对化的意义上消弭法律事实与社会事实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是存在的。

做表达与实践的区分,仍然是一个理论的逻辑,可能会妨碍对充满模糊感和权宜性的实践逻辑的理解。就我所接触的宅基地纠纷的民事诉讼案卷看,庭审记录和法官庭外调查所反映的当事人和证人对于事实的表达,已经很难做法律事实与社会事实的二元界分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将其视为法律实践的连续性整体,以在社会事实的多维视野中透察其内在的逻辑。我阅读案卷的一个感触是,当事人和证人的话语表达实际上也深刻地反映了地方性秩序的主要侧面,他们的声音在我的研究文本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把他们打发去度假”或作为自己建构结构式概念的“人质”。这就不仅是档案资料的解读问题,而是在方法论层面上如何运用资料的问题了。这里,可以进一步厘清两个问题,一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作为地方社会成员的表达和社会记忆本身就构成关于地方社会的想像,因而也成为地方性秩序场境的组成部分;二是可以通过由以往的“分析文本”转向“叙事文本”,尽力发现隐藏在社会事实深处的当地人的社会主体性,

民事诉讼档案中当事人的表达有诸多相互抵牾之处,我们也无法以法官的角色去做法律事实的剪裁,以公平的判决分清是非,更何况在实际的纠纷中根本无法分清谁是谁非。因此.研究者的任务不在厘清是非,而在于透过当事人的表达来揭示地方社会秩序的逻辑。陈春声对乡村故事与传说的史料解读视角.对我解决这一问题有相当大的启发:“在是否更接近事实真相的意义上争论口述资料和本地人记述的学术价值,是没有价值的。研究者的责任不在于指出传说中的事实的对错,而是要通过对百姓的历史记忆的解读,了解这些记忆所反映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如何在很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口述资料和本地人的记述,可能更深刻地反映了乡村历史的事实和内在脉络。”[5](p31-32)也不妨将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表达看做是一种带有口述史资料性质的历史记忆,特别是在老宅基地纠纷中,当事人往往以“痛说革命家史”的方式来“说事”,以图实现自己的利益主张。就此而论,此类资料确也反映了利益分配机制层面的部分事实,而民间故事、传说则附会了更多的理想、信仰意识。但作为口述史的不同形式,上述资料的意义则是相通的,不能简单地以研究者的逻辑考证其对错,而须将其放到充满“当地感”的地方社会历史场境中去揭示其所象征的意义世界,即是“把当事人的行为归位到他们的生活史中,再把他们的行为归位到他们所属的那个社会场景下的历史中。个人生活的叙述,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叙述的一部分,它被镶嵌在个人从中获得身份的那些群体的故事中。因此,我可能不会像苏力那样就一两个案件进行法律社会学分析,而是将案件及当事人的表述置于当地社会的历史脉络中加以把握,这离不开田野调查中所获得的那种对地方社会历史的体验。

口述史方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实现由以往的分析文本转向叙事文本,以发现久已湮没的当地民众的社会主体性。在现代性的分析性文本中,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作者话语霸权式的理论逻辑的推演,而民众的声音则听不到了。口述史并不是简单的资料搜集方法,其颇具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意义在于,通过有意识地记录下人民大众自己的表达,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在历史的磁带上留下自己的声音。“口述史正是用人民自己的语言把历史交还给了人民。它在展现过去的同时,也帮助人民自己动手去构建自己的未来”[6](p327),进而充分凸显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体性。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体性可能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在文化人类学方法论层面上.主位与客位的关系原则、参与式观察的文化相对主义立场要求研究者对当地民众保持相当程度的“理解之同情”;其二,在此基础上,也必须承认在地方社会生存的人们才是地方社会历史的主人,当然这和群众史观尚有相当大的理论距离,兹不祥论。

近年来兴起的新文化史方法,对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周锡瑞比较了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研究,以为社会史“在其更接近社会科学形态上的一个特点是关注塑造和限制人类行为的社会制度,却倾向于否认个体行动者的力量,而新的文化史的引人之处在于它给予了历史行动者以声音和主体性,因此帮助他们成为历史过程的动

因,不光是历史过程的人质”[7]。当然,就我的阅读经验,还很难说新文化史范式从根本上否定或替代了社会史范式,但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我们确实也可以融二者之所长。黄宗智结合诉讼档案的史料价值深有体会地说:“诉讼档案,它同时包含了有关表达与实践的资料、有关结构与抉择的资料,它要求我们同时从文化史和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来考虑法律制度。”[8]地方民众的社会主体性不是抽象的理论原则,而是在地方性秩序场境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得以自然的流动.研究者的任务只是尽力发现并以叙事文本的方式尽量呈现其内在的逻辑。在此,既不是结构决定论,也不是话语决定论,而是打破二元疆界,展现地方社会法律实践的多元而又模糊的面相。[作者简介]张佩国(1966—),男,山东成武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和法律人类学研究。

参考文献:

[1]苏力.纠缠于事实与法律之间[A].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到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A].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张佩国.山东老区与农民日常生活[J).二十一世纪,2003,(4).

[4]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A].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5]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礼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A].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英]P·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档案法论文篇3

文书档案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技能《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作为文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处理文书、管理档案的能力。市场对文秘人才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文书与档案》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

一、《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扩招,大批毕业生涌向市场。市场上出现了“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为何?因为企业缺的是技能人才,而应届毕业生实践技能水平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新型办公设备的出现、公文和档案电子化,传统模式的办公室文书、档案工作方法得到改进。这些对技工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处理文书、管理档案的技能提出了新要求。

另外,技工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缺乏学习兴趣。只有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二、《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以往该课程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学方法老套,上课枯燥,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

2.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

教学中,主要讲授知识点,甚至有些实践内容都改为口头传授。比如,讲授关于电脑处理公文、档案等知识时,学生基本上接触不到电脑、档案办公环境、文书处理的办公设备等。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只能纸上谈兵。

3.教材落后

我国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在逐步优化,不断发展。传统的教材没有与时俱进,知识陈旧。比如,计算机辅助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教材中阐述这方面的内容比重太少,不足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该知识点。又如教材理论知识多,内容很少涉及到实践环节、工作情景模拟等,不能为学生提供工作环境所要求的知识。

三、《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弊端,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之外,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进行交互式探讨的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案例分析教学的过程中,可灵活使用讲授法、讨论法和角色互换法等进行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档案库房管理要求时,要求学生分析一个新建档案馆内照明条件的案例,大家讨论、分析这个档案馆设计是否有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见解,教师总结,得出此档案馆设计违背了防光原则。又如播放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中的纪录片《溥仪新生记》,片中有证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如何改造成功的档案资料。要求学生讨论分析纪录片中出现了何种类型的档案,以及分析档案利用的途径和重要性问题。这些方法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专题讨论法

课堂专题讨论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开设的参与式教学环节,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

《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首先,教师要选择好难度适中、值得讨论的选题;选题要考虑技工学校学生的知识积累,能让学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展开讨论,避免讨论冷场。比如采用“比较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档案保管,并举例说明各自的优缺点”的选题。这两种档案的很多原始资料是学生经常在生活中接触的,如文件、照片、录像带等,学生容易理解。

其次,是课堂分小组讨论,一般以5人左右为宜。技校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待加强,学习主动性不够高。人数过多,个别学生滥竽充数或者干私事。人数过少,达不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讨论会上,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畅所欲言,甚至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在比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也能加入小组讨论中来。在学生讨论期间,教师要巡堂指导,起到监督、指导作用。

讨论结束,每组派代表发言,促进各组交流意见,扩大他们的思考角度,保证讨论效果。最后,教师小结。

3.讲练相结合

《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知识是技工学校文秘专业学生必考证――秘书资格证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结合考证内容,布置适合学生做的练习,让学生多思考,巩固所学知识,为文秘专业学生考证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可从学生做练习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

4.专题讲座法

文秘专业教师的知识面、实践能力有限,需要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定期地做有关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题讲座。通过讲解他们的工作体会,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工作实际情况,从而借鉴他们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少走弯路。

5.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即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学生在校内档案室、办公室或校外实习基地从事具体的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环节,将理论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工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增加工作体验感。实习期间,学校还可聘请档案专家讲课、现场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

6.情境模拟教学法

教学中可加大实训比重,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的情景模拟教学。比如,设定一个收文、发文的工作情景,学生扮演各种角色,模拟收发文的工作流程,完成情景中所要求的文书写作内容。学生能深刻理解收发文的流程以及文书的写作格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还可将学生的情景模拟录成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看,学生找出情景模拟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指正,达到最终教学效果。

又如,教师指导学生模拟进行档案纸质分类,拟写案卷标题,编制立卷类目、档号、目录、备考表等。教师还可提供部分新型载体文件,让学生上机房模拟管理电子文件、对新型载体文件归档。这培养学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文件与档案管理和各类信息处理的能力。

7.参观调查法

教学中,教师不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档案管理部门,比如档案馆、档案室、办公室等。让他们实地了解档案部门的工作现状以及不同种类档案管理方法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撰写调查报告。参观调研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调查研究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档案管理实际情况。

除了以上七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考核方式等来改变《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该课教师可与校外文书档案实训基地共同制定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训计划和方案,编写适合技校学生学习且与时俱进的校本教材。考核方式上,将实训成绩、测验成绩、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调研报告、课堂练习、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促进学生技能操作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对文秘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健平.浅析技校《文书与档案管理》的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7).

[2]沈蕾,孙爱萍.《文书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档案学通讯,2009,(3).

[3]孙玉梅.课堂讨论的形式与操作[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2).

档案法论文篇4

(一)档案袋(portfolio)评价起源

最初使用档案袋管理形式的是欧美的画家和摄影师,他们有选择地收集自己的作品向委托人展示。档案袋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档案袋所收集作品的创作者。在学习效果管理中引入这种评价方法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学生通过计划和反思学习过程而构建起来的有关学习过程信息的系统收集,旨在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故此,这种档案袋可以称为“学习过程档案袋”。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档案袋中应当选择收集哪些信息资料,并无统一的标准。它可以包括各种资料,比如学习管理档案袋中可以包括学期初的学习计划、阶段性学结、课外自学资料、课堂互动过程记录、期末成果以及就学习问题与教师沟通的信件等。而且,档案袋不仅是学习材料的一个归集,同时也应该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学习方法的一个过程。

(二)档案袋评价的基本思路

档案袋评价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方式,在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教学评价手段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评价的重点由重“量”转向了重“质”;既重视学生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业之后能干什么,因此,每个学生档案袋的构建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由每位学生自行构建自己的学习管理档案袋,期末交由任课教师评价成绩。档案袋在英语教学中的引入,使教学活动突破了课堂的限制,自主学习有了更新的意义。同时,在档案袋评价法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从档案袋的创建,到内容资料的充实,以及最后的成绩评定,教师的指导示、范和建议不可或缺。

二、档案袋评价法的具体实施

(一)档案袋的类型

过程型档案袋主要突出表现的是创作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或学习成果,从而达到了解该创作者在这段时期内的具体发展情况。作品型档案袋就是要集中表现出创作者为满足外界需求而开发的特定信息资料的汇集,目的在于表明该创作者达到了一定的实际水平,可用以获得资格证书或某种奖项;而展示型档案袋则是创作者个人最佳作品的归集,据此可以给予创作者一定时期内发展情况的一个总结性评价。这三种档案袋的构建原则都是在计划和总结的基础上收集过程中的不同信息资料,不同之处在于档案袋的目的、所收集资料的类型以及收集这些资料的具体方法等。需要强调的是,大部分档案袋的归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通常是几种类型的相互结合。从上述关于档案袋类型的阐述中可以发现构建档案袋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同的使用目的、不同的提交对象以及创作者不同的具体情况都会使档案袋的构建过程有所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档案袋的构建都服务于一定的目的,构建之前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在专业英语的教学中,由于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主要可以按过程型档案袋来进行具体的构建。

(二)档案袋评定法的设计与实施

在学期初开始构建档案袋,向学生解释档案袋评价方法,将档案袋的构建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构建教学档案袋,整个构建过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在学期初告知学生本学期的教学规划和学习内容。

教学规划由教师撰写,并放入教师教学档案袋中。根据以下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能力水平撰写出本学期学习计划,将学习计划放入自己的学习评价档案袋中。工商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内容包括(1)书面教材和课外阅读资料(雷涯邻,JohnAParnell.工商管理英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8月第2版;傅伟良.英文经济报刊精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教材的学习主要通过课堂讲解完成,课外阅读资料的学习由教师每周指定阅读文章学生课后完成。(2)课外听力练习,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听力水平自行选择听力材料,推荐CCTV-2的经济新闻和CCTV-9英语新闻。(3)课堂演讲(Oralpractice),按照学号轮流进行,每次课两位同学进行演讲,演讲内容不做限定,其余同学要求认真聆听,并提出问题。

2.要求学生将每周的学习活动资料放入档案袋。

具体包括:对书面教材每周一个教学单元的学结(summary)(此学结教师也要自行撰写并放入教学档案袋);每周所选听力资料或听力练习记录一次;每周轮流做演讲(oralpractice)的同学所用的演讲材料。

3.撰写期末总结,放入档案袋。

学习期末,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期初所制定的学习计划,结合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撰写期末总结,内容应包括本学期学到的主要知识和取得的进步,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欠缺和不足。此总结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步撰写,并放入各自档案袋中。

4.根据所构建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学习目标实现程度来评。

期末由教师制定档案袋评价标准,并进行成绩评定。由于对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的评定具有一定主观性,因此最终成绩的评价以档案袋内容的完整性为主。在档案袋的构建过程中,学生除了放入教师所要求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之外,也可将学习过程与教师和同学互动的学习心得体会加入,以备日后的查阅和学习,同时也可体现出档案袋的个体创新之处。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不尽相同,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继续深造,有些学生的学习目的是毕业就业;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尽相同;因此,在学期初进行学习计划的撰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其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教师也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计划为其布置恰当的书面作业(在指定阅读材料时可以有针对性的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文章),并在考核时一并考虑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给予成绩评定。

三、结束语

档案法论文篇5

[关键词]档案鉴定;理论;问题;对策

档案鉴定理论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档案数量的激增、档案工作的开展,才迅速发展起来。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前,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提出的“年龄鉴定论”、波兰档案学者卡林斯基提出的“职能鉴定论”和英国档案学者希拉里・詹金逊提出的“行政官员决定论”。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美国众学者提出的“利用决定论”和美国档案鉴定理论之父谢伦伯格提出的“文件双重价值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有德国档案学者汉斯・布姆斯提出的社会分析与职能鉴定论和加拿大档案学者特例・库克提出的“宏观鉴定战略”。我国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借鉴,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理论,它们是:相对价值标准论、价值鉴定论、本位原则理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

一、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回顾

(一)相对价值标准理论

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发现,一个档案馆内的众多全宗中,有一部分文件互相重复。另外,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全宗内的档案残缺不全。为了更好的优化馆藏,保护残缺的珍贵档案,我国档案学者创造性地提出了相对价值标准理论。陈兆、和荣宝在1986年出版的《档案管理学基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相对价值标准思想,邓绍兴、陈智在1989年出版的《档案管理学》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的概念。相对价值标准理论是指有的文件因其自身与其他全宗内的文件重复或其内容已被包含在其他的文件内,其价值就相对降低,可适当的缩短它的保管期限或者选择不归档保存;在保存不完整的情况下,即使是保存价值不高的残缺档案,可适当提高其价值层次。也就是说,依据档案的保存情况可适当的人为地延长或缩短其保管期限,相应地提升或降低其保存价值。

相对价值标准理论来源于我国集中式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从全宗和全宗群的角度出发,较好地解决了全宗和全宗群内档案完整性、重复性问题。但由于该理论过于直白、粗糙,以及它所覆盖的面较小,且依赖于经验主义,因此它长期以来不受人们重视。

(二)价值鉴定论

档案鉴定的本质就档案价值的鉴定。我国价值鉴定论的代表人物有张斌、吴宝康、傅荣校,价值鉴定论的三个流派分别是:主体价值说、客体价值说和主客体价值说。主体价值说认为档案的价值不是本身内在所固有的属性,而是依赖于档案利用者的需求,由主体的利用决定档案价值的大小。客体价值说认为档案的价值是档案本身所固有的,是内在的属性,不以利用者的需求为转移,档案的价值是独立于主体而客观存在的。主体价值说带有浓重的西方“利用决定论”的色彩,而客体价值说只强调客体本身,与主体脱离,因此两者都不能为广大学者所接受。改革开放后,美国的文件双重价值论传入中国,受其影响,我国档案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在主体价值说和客体价值说之间折中地提出了主客体价值说。主客体价值说同时注重档案本身的价值和利用者的需求,将档案的价值建立主客体关系价值之上,它的提出得到了我国档案界的广泛支持。

(三)本位原则理论

档案鉴定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归档鉴定、进馆鉴定、期满鉴定。第一个层次――归档鉴定,是在文件归档立卷之时,由本机关的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对文件进行鉴定,确定文件有无保存价值以及它们的保管期限。第二个层次――进馆鉴定,是指在将档案移交至档案馆之前对其进行再一次核查鉴定,此环节是机关在档案室进行。第三个层次――期满鉴定,是指档案馆工作人员对的到了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复查鉴定,确定其是该销毁还是继续保存。在我国,归档鉴定是鉴定工作的核心,进馆鉴定和期满鉴定是对其的补充和修正,鉴定的中心是在档案室,而西方国家鉴定工作的中心是在档案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档案学者提出了以本机关为主的本位原则理论,即档案的价值应围绕文件对形成机关是否有保存价值来鉴定。档案学者孔汪德在2003年发表的《论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本位原则的概念。本位原则理论闪烁着来源原则的光芒,两者就强调以文件的来源(形成机关)为主,是将档案鉴定实践上升到档案鉴定理论的体现,将档案鉴定理论建立在档案价值之上,结合了来源原则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较为科学、完整的理论。

(四)档案双元价值论

档案双元价值论是我国湖北大学覃兆刿教授提出的一种档案价值观。覃兆刿教授指出:“档案双元价值论就是将档案分成作为行为方式和实体对象来认识,前者体现为凭证的结构和功能,而后者体现为凭证信息的内容。前者是工具价值,后者是信息价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档案的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在价值形态上表现的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在作用上主要表现为行政、业务、文化和教育五大作用范畴,工具价值在档案双元价值中占首位;信息价值主要是对档案的内容信息进行深入挖掘、研究,成果表现为档案编研,如大事记、组织沿革、统计数字汇集等,。档案双元价值论本属于价值范畴,但笔者在此将其归为鉴定理论,是因为它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指引我们去看待档案的价值,不再以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来区分档案的价值,而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档案价值,对档案鉴定很具有指导意义。

二、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第一价值,忽视第二价值

纵观我国,相对价值标准理论从全宗完整性、档案稀缺性的角度出发,人为地提升或降低档案的保存价值,以全宗为基点,即是第一价值的体现。价值鉴定论主张主客体的双重价值,即同时考虑档案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价值和利用者的需求,此理论将档案的价值一分为二,为档案本身和利用者需求,利用者的需求包括形成机关的需求也包括社会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包含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本位原则理论以档案价值是否围绕本机关来鉴定档案是否保存及保管期限,虽闪烁着来源原则的光芒,但也具有局限性。我国归档鉴定是档案鉴定工作的核心,此环节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相当于把鉴定的责任都交给了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鉴定人员往往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多的考虑本机关的利益,并没有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发展的、历史的观点看问题,无法全面而科学的判定档案的社会价值(即第二价值)。因此,鉴定的结果往往是形成者价值的体现(即第一价值),是本机关利益倾向的外在表现。档案双元价值论将档案的价值分为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是主客体理论的升华,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都需要依赖利用者主体来体现,潜意识里也涵盖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

综上所述,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主要注重第一价值,并明确地表述在理论里,如相对价值标准理论和本位原则理论;价值鉴定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虽然映射了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但并未清楚明了地阐述,需要去细细琢磨、深思才能发现其蕴含的深意。因此,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实际上是注重第一价值,忽视第二价值。

(二)多为描述性理论,缺乏定量分析方法

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多为描述性理论,用文字来描述档案的价值,属于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结合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加工,从而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描述性的档案鉴定理论,能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档案的价值本质,但实践操作起来却有难度,如何界定与分析档案的价值量,是人们在鉴定中无法避免的难题。相对价值标准理论和本位原则理论虽为描述性理论,但它们的实际可操作性强,用简单的文字描述便可达到指导的意义,而主客体价值鉴定论和档案双元价值论属于纯理论,只揭示了档案价值的本质,没有实际的条款指导鉴定工作。

目前,我国统一实行的档案鉴定依据是2006年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各机关可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机关档案工作的保管期限表。这两个描述性的文件对档案鉴定工作起指导作用,但同时也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如:7.上级机关、上级领导检查、视察本地区、本机关工作时形成的文件材料,重要的永久,一般的30年。诸如此类的条例还有很多,如何判断重要还是一般,没有明确的条文的规定,这使得档案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区分,更多的只能是依靠自己的经验进行鉴定,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只有描述性的理论无法满足档案实践工作的需求。

(三)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的脱节

在实际的档案鉴定工作中,档案人员出现了“三不”的现象,“一不”是档案人员不急着去鉴定档案,面对不断送进档案室或档案馆的档案,档案人员没有及时地鉴定整理,而是选择搁在一旁,日后整理;“二不”是档案人员不懂得如何正确的鉴定档案,只是单纯的依靠保管期限表进行判定,以此确定档案的价值;“三不”是档案人员不敢在业务单上签字,不敢对鉴定工作负责。档案工作中畏首畏尾的现象就造成了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以馆藏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档案工作的错误观念只会片面地、一味地造成馆藏数量的激增,并没有从本质上对档案价值进行鉴别。目前,我国档案馆进馆档案数量达到归档文件的50%甚至更高,与许多国外档案馆10%左右的比例相比,整整高出了五倍。在美国,永久保存的文件占总文件的2%,我国达到10%左右。由此看出,我国的档案鉴定水平不高,由于鉴定实践的局限,鉴定理论无法完全发挥其指导作用,只能被束之高阁。目前,我国只做到了鉴定以本机关单位为主,未能全面的考量档案的主客体价值及双元价值,这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多为描述性理论,缺乏定量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

三、思考

(一)变革“馆局合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

1980年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将“档案利用”确定为中心议题,第一次提出了与“学术利用”、“实际利用”三足鼎立的“普通利用”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象征着档案利用的第三次变革,表明没有特定利用需求的普通大众的一般利用需求也逐渐受到重视,普通大众开始成为档案馆重要的服务对象之一。且21世纪以来,“档案休闲”概念的提出更是强调了档案馆要走“亲民”、“开放”的路线,实现“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的宗旨。“馆局合一”让档案馆加上了行政机构的外衣,所附带的政治性阻碍了国家档案馆从机关综合性档案馆向社会公共档案馆转变。只有从根本上扭转对档案的认识,认识到它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为机关所服务的,它对社会大众同样具有价值。变革“馆局合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将档案局与档案馆分立,使档案馆脱离行政性,为国家档案馆走向社会公共档案馆奠定政治基础。一旦政治背景发生改变,相应的理论、政策也随之而改变。从国家层面上扭转人们对档案只是机关的产物的认识,让民众与档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将鉴定的关注点注意到第二价值上来。

(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加权法的综合相结合

前文所述,我国档案鉴定理论大多属于描述性理论与定性分析方法,而描述性理论与定性的分析方法不足以满足档案鉴定实践的需求,档案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理论研究需要结合多种方法,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推导从而得出结论,改变那种无实质意义的空泛议论,加强档案鉴定理论的说服力。因此笔者提出鉴定理论应将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加之以加权法的综合应用。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对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将它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使得评价更为准确。光有这两种分析方法还不够,评价的指标要根据它的重要性进行权衡,加权法的应用将使得评价更具有科学性。档案的鉴定应从语义信息、语用信息和语法信息的角度出发,将档案工作现象通过数据形式表现出来,运用数量关系找出档案鉴定的规律。可将这3个因素具体细化,如:语用信息下可划分为对机关形成的作用和对社会形成的作用,或政治作用、经济作用和文化作用等等,每一个指标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如重大作用、一般作用和无作用等,并用数值表示出来。同时对重要的指标给予加权,使得最终的评分更能体现档案的价值作用。虽然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加权法的综合运用不可能精准无误的预测出档案的价值,但相比于单一的描述性的鉴定方法,显得更为精确、科学。

(三)档案人员“精”于专业前提下,扩大知识覆盖面

近年来“T型”人才备受关注,其横向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知识的广博程度及相关边缘知识的摄取程度,纵向代表一个人某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度。档案人员也应该建立自己的“T型”知识结构模式,在不断深化本专业知识程度的同时,努力扩大其他知识覆盖面,把所学到的知识都能应用在档案领域。日本专家曾提出“能才”与“异才”两个概念,“能才”是指具有较高而全面发展的潜力,具有较为合理、全面、水平较高的知识结构与综合性的知识才能;所谓“异才”,是在解决档案工作某一方面、某一特殊的疑难性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他人不具备的知识与才能,比如特殊档案材料的复制、计算机的编程与维修,高难度的档案修复等等。档案鉴定理论发展同样也需要“T型”人才、能才与异才,特别是档案专家、学者,他们的知识结构丰满了,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更具有科学性的鉴定理论,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工作。档案人员要大胆的走出去,利用小世界原理即六度分离理论,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形成思维网络,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广泛的拓展知识覆盖面。

结语

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从“适用――不适用――修正――适用”的循环过程,我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理论的不足,并针对其进行修正,以制定出更能指导档案鉴定工作的科学化理论。

参考文献:

[1]覃兆刿.从一元价值观到双元价值观―――近代档案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影响[J].档案学研究,2003,(2),10-14.

[2]傅荣校.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规律论[J].档案学通讯,2003,(6),7-10.

[3]杨安莲.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04,(7),7-9.

[4]傅荣校,骆晓亦.论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J].浙江大学学报,2003,33(6),125-131.

档案法论文篇6

【关键字】档案工作;管理理论;数据库;计算机

信息管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科技技术,并在短期时间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这种性质反映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就表现在传统管理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的冲突,纸质为主要形式的档案载体与计算机的电子信息之间的矛盾。现代档案管理既保留着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又在不断创新发展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就导致档案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现有的发展趋势,为档案的数据库建立与信息建设带来很大影响。

一、档案管理理论对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其繁琐复杂的工作,在面对复杂的档案信息管理时,计算机可以充分展现出它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根据这一特点,电子数据库的重要性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数据库的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运用得到了空前的利用空间。计算机技术引入文献管理之后,由于先进的手段及快捷的检索,使数据库的制作渐渐完善起来。档案数据库建设是以档案的自身管理为依据,包含了数据库建设和应用发展的需求,将包含档案实体信息、管理信息、应用环境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按照特定数据模式进行组织的数据集合。档案数据库是多种档案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组件,是档案信息化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档案管理理论对档案数据库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档案分类理论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起着导向作用

档案管理的基本目的是要使档案有序化,包括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序化,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也同样是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档案的分类理论领导着档案数据库的建设方向,是档案数据库建立的基础理论依据。一般档案管理理论中的分类理论可以分为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形式。逻辑主义即指对档案的分类要按照档案的内容相似度进行归类划分,体现出档案的逻辑性。历史主义则是指在档案归类时,要将档案成立的时间顺序进行区分归类,以便同一时期的档案可以更好的还原历史现状。这两种理论形式为档案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了整体框架依据,指明了建设方向。

一般来说,对档案的实体管理基本采用了历史主义的分类方法,大体都按全宗进行排架整理;而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则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一般以逻辑主义分类方法为主。在档案数据库建设中,一般是在来源单位层次上建立实体数据库,实际上是将一个全宗(一般是档案室层次)或全宗群(一般是档案馆层次)作为建库范围,同时利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对内容实施逻辑管理,使档案管理理论中的“二元主义”得以在数据库建设中融合。

三、全宗原则及其理论发展对档案数据库建设发挥指导作用

档案管理基本理论认为档案的实体管理必须维护和尊重档案的本质特性,必须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遵守全宗原则,这一思路对于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全宗原则是档案实体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人们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之后得出的宝贵经验。以全宗为基本单位建设档案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反映的是一个现实的实体单位的历史记录,保证了档案数据具有一个坚实可靠的立足点,这是单纯地依靠逻辑分类方法所达不到的。其次,全宗原则及其理论是以历史主义的理论方式进行指导档案分类的,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档案归类时的完整性和原始记录性。在建立档案数据库时,这种理论指导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和成套性,对于还原档案的本质有着重大的意义。依据全宗理论进行档案数据库建设,有利于数据库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全宗原则是指导档案数据库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但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宗原则并不能使档案数据库毫无障碍的顺利建设实施,也有很多问题是全宗原则的理论指导无法解决的。因此,新形势下发展的全宗原则对档案数据库的建立还有着其他的影响。如档案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档案数据库建立时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同一全宗的档案存在着不同的类别,如果采取建立相对独立的档案数据库而非全部由同一个数据库进行管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复杂的局面。另外,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全宗原则的概念已经逐渐拓展,并非只是单单指传统的狭义全宗原则,如果某项专业在建立档案数据库时打乱传统的全宗整体性,经过一定规律的组合后得出一个新的全宗单位,在这个新的全宗单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档案数据库更能很好的为专业服务,那么这些自由组合的全宗理论也是可以成为档案数据库建立的理论基础的。

四、逻辑主义分类思路适合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

逻辑分类方法在实体分类中的应用效果并不良好,而在档案的内容分类上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逻辑分类法在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管理中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我们知道,档案的实体整理必须按照其形成时的本来面貌去管理,但档案内容信息是极为丰富多彩的,人们对这些内容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但和现实世界中档案实体的排序只能有一种一样,在数据库中我们一般通过有限的基本表来反映档案实体的记录信息。我们绝没有必要根据用户的每一个需求重建数据库,在表达逻辑需求方面,数据库拥有强大的管理手段,我们可以依据我们感兴趣的特征(或特征组合)通过索引、视图、查询等数据库对象很方便地对档案数据库进行逻辑重组,好像魔方一样,可以变换出我们需要展现的内容。而且在计算机环境中,由于软硬件屏蔽了许多对用户无关的内容,使得用户可以像操纵基本表一样操纵视图,就好像档案实体真的是按照我们指定的特征进行分类一样。

五、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为档案数据库的未来发展提供营养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电子文件逐渐成为当前人们应用最为广泛的档案保存方式。电子文件的信息记录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保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是未来档案数据库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而要想使档案数据库在电子文件管理环境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则需要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提供支持。为确保档案数据库中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读提供保障,档案数据库不能像传统方式那样,在档案文件接收完毕、文件的真实性有案可查的情况下开始数据建设,而是要在第一时间规划完毕,伴随文件生命周期进行动态跟踪,将各个环节需要记录的数据各就其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链条,为该文件的描述、利用、验证、保存等提供信息。

档案法论文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 档案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050-01

引言

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高校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企业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关注国内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少;针对个别单位人事档案问题的研究多,探讨共性问题的研究少;实际问题研究多,理论概括少今后应该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改革,人事档案的三化以及人事档案法制建设的研究。

一、人事档案管理研究述评文献调研说明

著作调研,笔者通过搜索国家图书馆当当网等网站,检索到专门论述人事档案管理的著作有部其中,王法雄的人事档案管理概论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著作,内容涉及人事档案的概念种类,管理及其现代化等,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邓绍兴的。人事档案教程是迄今论述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工作最系统最全面理论与实践兼备的著作,涉及中国人事档案简史人事档案和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等内容除上述部著作外,部分档案学专著和教材对人事档案管理也有论述。论文调研 笔者以篇名为检索项,分别以人事档案管理人事档案问题人事档案信息化高校人事档案、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企业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系统等检索词进行模糊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论文1000余篇。

二、人事档案问题、研究主题分析

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主题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是人事档案管理研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研究模式,第二,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展的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必然选择,学界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大都是围绕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对策等方面展开,对不同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专门探讨,第三,高校人事档案研究,从论文数量来看,学界围绕如何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比较关注,第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研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课题,是新时期人事制度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郭明认为,随着人事业务的迅速发展,各级人才服务机构管理了相当数量的人事档案,故应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笔者曾指出,由于人员流动频率加快,社会人代替,单位人事档案不应完全由所在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来完全控制,可以考虑成立社会性的中立的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第五,企业人事档案研究,学界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人事档案展开了研究譬如,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股份制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外资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民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如仲玉春认为,目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滞后;部分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精神;人事档案管理的方式手段仍然处在低劣状态之中,跟不上时展需要,第六,人事档案系统研究人事档案系统能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与准确性,有利于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学界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开发以及如何开发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这两个主题展开研究。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趋势与发展的展望

通过梳理现阶段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研究我国的人事档案工作是在战争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事档案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管理人,控制人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特点很突出地反映在人事档案的内容上,重政治历史轻工作实绩,重思想品德’轻才能就,无法全面,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在当今竞争愈加激烈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人事档案容明显不符合时代潮流,无法在人事工作中发挥有的作用。因此,人事档案内容及其管理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关于人事档案改革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譬如,陈兆提出要改革人事档案的终身制加强人事档案的三化研究人事档案的三化是指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现代化是人事档案工作在信息化时代的必经之路,是新形势下人事工作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人事档案的数字化数据库建立,管理系统研发,信息网络化建设等核心问题规范化是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中间环节,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少人事档案材料载体不统一装订不整齐,书写不规范,管理不规范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研究,建立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为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加强人事档案法制建设研究

当前时期,我国已有的人事档案法制主要有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等。其中,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是由中组部于 1980 年,1990年经过修订,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都是依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制定的,在档案内容收集、保管、提供利用方面与,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大同小异。近年来,加强人事档案法制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譬如,张建文指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个人的权利意识日渐强烈,过于强调公共利益性质与绝对保密性质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法制无法适应个人资料保护运动所提出的在人事档案收集与处理中保护个人权利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将现行。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合并制定统一的。

参考文献

[1]冯惠玲.档案记忆观、资源观与“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建设[J]. 档案学通讯.2012(03)

[2]鞠菲.网络信息老化实证研究――以新浪新闻为例[J].情报杂志.2010(10)

[3]罗勇.互联网档案十年发展评述[J]. 档案与建设. 2009(09)

档案法论文篇8

【摘要题】档案鉴定

【关键词】档案价值/档案鉴定/鉴定理论/本位原则

【正文】

关于我国档案鉴定理论,理论界一致认为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在我国档案鉴定中,有人说我国没有自己的鉴定理论和做法,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都是泊来品,如年龄鉴定论、双重价值鉴定论、职能鉴定论、苏联鉴定四原则等。其实在我国档案鉴定的实践中,已有自己的鉴定理论,有一系列鉴定标准和规则,有些已被归纳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如和宝荣的相对价值鉴定标准理论就是一例,但是还有一些在我国流行的鉴定方法末作为标准和原则提出而变为所谓的理论。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档案鉴定工作。长期以来,档案室工作是我国档案工作中心,档案鉴定主要停留在档案室阶段,而西方档案鉴定工作是以档案馆鉴定为主,他们的档案鉴定理论是从档案馆的角度提出的。那么在长期的以档案室工作为中心的中国,档案鉴定已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鉴定的法则,我在这里提出一条在我国档案室归档鉴定中常用的原则——本位原则。

一、本位原则的内涵

本位原则的内涵就是档案价值应该围绕文件对形成单位(主体)是否有保存的必要来鉴定文件价值。

档案价值,是指档案与人们对它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因而,档案的价值从其表现看,也应该属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范围,可以表达为是档案自身具有的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是主体需要对档案自身属性的肯定关系。是指档案这一客体存在对人们所有的实用性和有益性。鉴定就是判断档案对主体有用或无用。

本位价值鉴定中的主体,有他特殊的地方,这里的主体有双重身份,它是文件的形成者,又是文件的价值评判者。因为,判定文件的价值就是看文件是否对本机关有用还是无用。本位鉴定原则中的主体,他是文件的形成机关,它形成了文件,同时它又对这些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进行鉴定。

附图

这种主体自身是双重的,既是文件的形成者,又对文件价值进行评判。它不同于一般的档案馆鉴定。档案馆对档案的鉴定时,主体不是文件的形成者,只是档案价值的评判者。因而,档案馆鉴定档案的关系是

附图

这种档案价值关系,就是主体(人)对档案(客体)的对应关系,因此,它评判档案的价值,要从社会的角度来认知档案的价值,即档案对社会有用性的考虑,那么这种鉴定价值主要受到鉴定者的知识水平,主体状态,阶级立场等的影响。人们为了对这种复杂的鉴定进行规定和约束制定“导标”,形成了不少鉴定理论,这种理论来源于档案馆工作本身。

相比较而言,本位价值鉴定中的主体,它既是现实价值关系的一个主要方面,又对档案价值潜在和长远价值关系进行评价和判别的执行者。因而档案室的鉴定,往往考虑“为我用”的价值,把“为我”性放在首位。因此,这种本位价值标准,要求档案室在档案价值鉴定时,不能不考虑和分析本位的本身的需要,只有了解需要什么和能够接受什么,才能对档案价值关系作出科学判断。这就是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本位原则有3个特点:

(1)“为我”性。既以我为主,在档案客体既定的情况下,鉴定的关键问题是主体及主体需要。在本位鉴定原则中,主体的身份是双重的,它既是价值关系的一个方面,又是对档案价值潜在和长远价值关系评价和判别的具体执行者。因此,档案价值鉴定,往往考虑“为我用”价值,把“为我”性放在首位。因此,一个机关对档案价值的考虑,首先是从为本机关各项工作服务这一点出发。

(2)“兼顾”性。本位为主,并非本位唯一,必须兼顾社会需要。因为,任何一个文件形成单位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一个细胞,其档案价值的走向是从第一价值走向第二价值,即从本位走向社会,本位在开展鉴定时,要把主体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同时要把本位的需要,放在整个社会需要中去分析,衡量和评价。

(3)多样性。本位原则,意味着尊重档案价值的独特性多样性,因为本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本位也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承认因本位多样性的需要要而存在档案价值的多样性,那么在鉴定档案时,要牢牢把握本位具体特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全面深入的认识档案的自身价值。

二、本位原则的实践基础

确定档案价值鉴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符合我国档案鉴定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实际。本位原则的理论就是来源于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

1.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中心在档案室,重点在归档鉴定。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如下:

档案价值鉴定:档案室:归档鉴定

存毁鉴定

档案馆:进馆鉴定

存毁鉴定

等级鉴定

开放鉴定

从以上看出,我国的档案鉴定按档案鉴定运动规律分有归档鉴定、进馆鉴定、等级鉴定、存毁鉴定等。从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来看有档案室鉴定和档案馆鉴定两方面。从我国档案鉴定实际来看,虽然档案鉴定工作贯彻穿插于整个档案工作之中,鉴定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一个首要的独立的环节,但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其中心还在档案室,档案馆鉴定并不突出。而档案室鉴定就是归档鉴定。我国档案鉴定从组织上看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在文件立卷归档之时,由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进行的,可以说这是整个档案价值鉴定的基础,文件历程中最重要的一次鉴定,整个档案鉴定的基础就是在此时奠定的,因为此时既要对无保存价值文件进行剔除,又要对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划分保管期限,并据此分别立卷。第二个层次是当案卷保存期满,尤其是将移交档案馆之前,在机关档案室进行的。主要内容是对立卷归档确定的保存期限进行复查。第三个层次是在档案馆中进行的,一般是属于定期复查的性质,对保存期不妥的档案进行调整以至销毁。这3个层次鉴定第一层次最为重要,后两个层次的鉴定实际上只是对第一层次的鉴定起着修正和补充作用。这也即是说,在我国档案鉴定中归档鉴定是最为重要的,我国档案鉴定工作的重点在归档鉴定我们鉴定工作中心在档案室。而不是同西方国家那样鉴定工作的中心在档案馆,其鉴定理论也不是从档案馆鉴定的角度提出的。在长期进行归档鉴定的实践中我国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档案鉴定的原则和标准。

2.许多档案理论工作者,对如何做好本机关的档案鉴定工作,都提出相同的经验和做法——以本机关文件为主。

濮德祥在《档案学概论》一书中,指出:“档案鉴定工作要体现以本机关制成的文件为重点,根据文件的内容,用全面的、历史的观点认真分析研究档案的价值。”“鉴定档案价值,要突出本机关的档案,体现本机关制成文件为重点,这是多年鉴定工作积累的,一条重要经验”。

和宝荣在《档案管理学基础》中也认为:“机关在档案鉴定时,应注意区分不同的作者。一般说来,各机关应该主要保存本机关制成的文件,对于外来文件,则应在分析外来文件与本机关的关系及来文内容与本机关职能活动的关系后再做评价。

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种观点呢,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文件形成机关,其文件包含4个部分:本部门文件、上级来文、下级来文、平行机关来文。这就是说一个文件形成机关除本机关文件外,还有外来文件。尤其是在一个小机关,本单位一年发不了几份文件,大量的是上下级和平行机关的来文。那么,怎样保存这些文件呢。过去很多机关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有文必档。许多文书和业务部门的人员,凡是文件都归档,统统保存,似乎每份文件都有价值无法舍弃。二,上下砍光。偏面强调本机关文件的价值,只保存本机关制成的文件,而不保存或基本上不存上下级机关的文件。三,玉石不分。只要是红头文件就归档,上级红头文件归档,下级红头文件也归档。在文书档案中有许多和本机关毫无关系的文件(如领导讲话、学习文件、开会通知等)充斥档案。另一方面,对本机关中形成的非红头文件,尽管很重要,但没有归档保存。如本单位的统计报表、调研材料等。

正是基于上述情况,我国的档案理论学者提出了以保存本机关文件为主的档案鉴定的工作经验,实际上人们在鉴定档案时在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中,一般都有意或无意地将本机关文件作为重点保存,只是没有作为一条原则或标准来说明而已,档案鉴定的本位原则的提出就是源于中国档案工作的长期实践。

三、本位原则的理论支持

本位原则虽然来源于实践,但这种原则的提出是否立得住,还必须从理论上予以证明。

濮德祥在谈到以保存本机关文件为主的档案鉴定的工作经验时,指出这是因为:第一,从国家整体来看,由于各机关根据社会的分工,都有自己不同的职责范围,因而形成的档案,也都反映了各机关不同的特点。一个机关把自己工作活动中产生的档案保存完整了,国家的全部档案就有了可靠的基础。第二,一个机关工作活动形成的文件很多,有本机关的,也有上下级机关的,还有隶属机关的。要了解和检查一个机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生产建设和历史情况,主要是研究考察本机关的档案文件。第三,上级和下级机关的文件,只有和本机关工作活动联系起来,才能判定其价值如何。如果把上级和下级及平级文件保管期限划得过宽,势必造成档案的臃肿。第四,对上级和下级机关的文件,划得严,销毁以后如果要利用还可以收集,然而,本机关文件销毁了,就难以收集补充。

海认为:从鉴定的层次上看,对档案文件的鉴定应首先站在本单位角度分析和判断,因为文件对立档单位的使用价值是档案最基本的价值,档案在社会上的使用价值是这一价值延伸,两者是统一的。一般地说,只要正确确定文件在立档单位的使用价值,也会兼顾到社会的使用价值。

方荣在分析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时指出档案文件都有3种价值:过去价值(也就是文件的原始价值或第一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也就是文件的从属价值或第二价值)。三者的关系是:档案的过去价值决定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和等于档案价值。因此,档案的过去价值,也就是文件的第一价值决定文件的第二价值,或者说文件的原始价值决定从属价值。由此不难看出,档案的价值是由档案的过去价值决定的,换句话说,文件的第二价值是由文件的第一价值决定的,至于档案的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都包含在档案的过去价值之中,无须再作专门的衡量和预测,事实上也无法预测和衡量。因此,对文件保存价值的鉴定就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是档案鉴定的重点所在。而在归档鉴定中,档案价值的鉴定就是得看文件是否有保存价值,是从反映文件形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维护其基本历史真实面貌出发,以件或卷为单位划定保管期限而确定保存价值的,因此,这种价值鉴定都是围绕文件形成单位这个主体来预测档案价值。

中外传统的档案学理论都认为一个文件形成单位的档案有两个价值,即对本单位的有用性和对社会的有用性,又称为档案的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从这两个价值的关系看出,很明显第一价值是基础,然后再过渡到第二价值的。这也是本位鉴定原则的理论基础之一。

四、本位原则在实践中的运用标准

本位原则是在实践中整理出来的,反过来必须运用于指导实践中的档案鉴定工作,档案鉴定的实践,须寄希望于档案鉴定理论的建立。本位原则的意义在于以鉴定标准的形式来规范档案鉴定工作。

1.体现“为我”性,以我为主。就是说,从一个单位的形成来看出,应该确定永久保存的主要是本机关的档案,是本机关形成的重要文件,对于外来文件,则应在分析来文机关的与本机关的关系的以及来文内容与本机关的职能关系后,再作决定。上级来文,主要看出是否有专指性,专门针对本单位的文件,永久保存。下级机关来文,主要是本单位予以答复的文件为永久保存。

2.体现“兼顾”性,以我为主并非“上下砍光”,上级和下级的文件也要适当的留存一点。对于上级机关的指导性文件、批示性文件,尽管是普发的,非专指的,也要适当的留存一点。对于下级机关的来文,凡是反映重大事件、重要典型者要保存。

五、关于本位鉴定论的思考

理论来源于实践,总是滞后于实践,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受国家体制影响较大,整个档案工作的重点长期在档案室,档案室工作是中国特色,必然有自己特色理论,因为存在决定意识。有人认为,中国没有自己的鉴定理论?关于这一点,我同意邓绍兴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在自己多年的鉴定实践中,已有了自己的鉴定原则和方法,并且在长期实践证明中是可行的,只是没有认真的总结上升到理论。因此,中国的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显得薄弱,已经落后于广泛开展的鉴定实际。档案鉴定理论研究应当更加深入,引起理论界的探讨,就象前些年的档案资产论、档案商品论等一样,通过理论创新,结合中国实际,中国档案鉴定理论必将发掘出来并走向世界。

有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档案学理论特色太多难以走向世界,但我认为没有特色是不可能的。吴宝康指出:全面地建设档案学的任务提出,无意取消各个国家档案学的发展,相反,全面建设档案学以各个国家对档案学的研究为基础。没有各个国家对档案学的研究不可能有全面地、世界性的档案学。这一论述可以作为我们处理档案学建设中个性与共性关系的基础,我们今后在全面建设者档案学理论中,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是应当坚持的,不能因为全面建设中国档案学理论而无视中国档案学的特色。不结合中国的实际就没有中国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邓绍兴:《中国没有鉴定理论吗》,《档案》1999年第3期。

2.海:《对档案鉴定重点和方法的探讨》,《档案学研究》1999年第3期。

档案法论文篇9

Abstract:The improvement of China’s voice in the worl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 rection in recent years.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hinese archives to improve the speaking right of China in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which the voice of the west are stron? ger than us .Th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theory consciousness are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chives’influence in western discourse system and archival sci? ence in China will improve the influence in the world

Key words:Archival speaking right;Cultur? al consciousness;Theory consciousness

近年来,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外交努力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国际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学术话语权来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途径。李长春在出席 201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时曾提出“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被认为是繁荣时期的当代中国档案学在世界的话语权却是不足的,还不能在国际档案话语体系中与西方国家平分秋色。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档案学中的许多研究是一种“照着说”的研究,西方档案学的研究框架是跳不出的“如来佛的手掌心”[1]。当下许多外国理论、学者在我国十分的热门,而学术界对于我国传统档案学是冷漠的,许多老一辈的档案学者逐渐被淡忘。这是我国档案学对自己档案文化、档案理论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也使中国的档案学总围绕着别人的档案话语体系打转,中国档案学在国际档案话语体系中的地位也就不是那么高了。所以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学科自身的建设来说,提高档案学话语权变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档案学话语衰落的历史源流

古代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西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去中国化”的现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盛行,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都在尽力抹去中国的文化痕迹。19世纪,“去中国化”随着西方侵略者的入侵,开始在中国本土蔓延。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在西方先进科技的逼迫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优越感渐渐消亡。无情的现实使知识分子反过头来“审父”――追究中国文明的源头或开端,让祖先来为当代国人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负责。[2]传统的中国文化似乎成为了阻碍中国救亡的障碍。而与此同时,大量的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档案学就产生于这个时代。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的知识分类被西方的知识体系所取代,我国古代的档案理论显然不符合西方的知识体系。而我国近代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发起的行政效率运动,政府选派学者去国外考察,引进国外的档案理论,档案学逐渐建立。可见在我国档案学建立之初就深受国外档案话语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社会主义档案学借鉴了苏联的档案理论与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初,封闭多年的中国档案学开始大量接受以欧美档案理论为主体的外国档案理论。很多学者对这些西方档案理论持以全盘接受的态度。“80年代中后期,国人初识文件中心时,对文件中心是一片赞叹之声,觉得在当时解决我国档案馆藏优化问题者,非文件中心莫属”。[3]中国档案学自建立到发展都受到了其他国家档案学的深刻影响,并对其形成了依赖,档案学话语体系也是如此。这就使中国档案话语在国际档案话语体系中一直处于跟随状态,不独立也就不响亮。

二、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时代契机

当今世界仍是“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格局,但是出现了西方衰微现象。作为西方话语体系中心的现代性遭受到质疑。波德莱尔第一次全面地揭露了现代性的危机,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现代性的矛盾,尼采用“上帝之死”形象地指出这种危机的实质,海德格尔分析技术与人的对立否定了现代性的合法性。与此相反,中国正在不断的崛起,国家经济、文化、世界地位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不断提高。这为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而就档案学本身而言,当今世界档案学发展的现状也为我国档案学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的造纸技术使西方档案载体发生了一次变革,到14世纪纸张在欧洲取代了其他各种书写材料[4],成为档案最主要的载体。至今,对纸质档案的管理和理论研究已经持续了700多年。当今档案学的两大基础理论――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都是在对纸质档案的管理中总结升华出的。而电子文件的产生不过短短几十年。但它对档案学的传统理论、管理方法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现在的档案学者已经不能利用他们原来的价值观来直接假定电子文件的管理,他们必须面对日益发展的档案工作实践,面对日益变化的档案形态,深入到档案实践中去,找出规律,提出符合信息时代的档案学理论,阐释对档案管理新实践的理解。[5]电子文件产生时间的短暂和产生影响的革命性,造成了世界档案界的难以适应,促使人们对档案学的经典理论进行质疑和反思,才有了来源原则的重新发现及文件连续体理论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挑战。在这种变革中,国际档案学的话语体系就可能改变,中国档案学可以趁此机会摆脱学徒的身份,创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开创中国特色的档案理论,提高自己的话语地位。

三、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与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升

(一)文化自觉与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升

要提高中国档案学在国际档案界的话语权,文化自觉和自信是必要的,它是话语权提高的前提。一味地对西方档案学崇拜会使中国档案学一直陷在西方档案话语体系中,看不到自身档案文化的优势,己不自信何以取信于人,话语权的提高更是不可能的。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费孝通先生用他在八十岁生日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笔者认为当今的中国档案学在“美人之美”方面已经做得很好了,要想树立中国档案的话语权,至少要做到“美美与共”,让国际档案学了解中国档案文化之美。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档案的文化自信。

我国档案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了3000多年的历史。从档案管理看,自西周起就有专门的档案保管机构―“天府”;春秋战国开始设置尚书、掌书等专门的文书档案管理人员;秦将重要档案收藏于丞相府和御史大夫府并由专职官员管理;西汉设立了石渠阁、兰台、延阁,东汉设立了东观、石室等机构专门保存档案;隋唐时期,设立史馆,作为朝廷保存、编纂档案的机构;两宋时期,在各个行政与军事机构中设立架阁库保存档案,并设立接收架阁库档案的金耀门文书库;明清两代,建皇史?k作为御用档案库房。从档案文化成果看,古人对档案进行的文献整理、利用档案修史编制为中华文化的文明传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六经》到《史记》、《资治通鉴》再到二十四史,档案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书写了自己的历史。面对如此悠久的档案历史,如此丰富的档案文化成果,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的自信,并且重视传统的档案文化。

在当代,我国档案学的发展也是迅速的,档案学是以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存在的,档案文化也在日益加深。中国第一、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辑出版的馆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台湾档案汇编,规模达几百册之巨,成为我国文化界屈指可数的大部头图书之一。北京市档案馆与居委会合办胡同文化展,把档案展览办到百姓身边,让老百姓浸染在档案人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上海市档案馆办的《档案春秋》则成为了飞机上的休闲读物。前不久,这本刊物的主编还被上海电台请去参加与听众的互动,在上海书展上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6]不论是庙堂之高,还是在市井之中,档案文化都在我国广泛地传播着。2008年国家档案局制作的关于西藏的网络视频更是经由网络和各大媒体形成了“全媒体传播”的态势,受众不下10亿人次。而且它通过英文网站、报纸、电视、广播等全球性平台,还拥有很多外国受众,特别是英语受众,使档案文化产品广泛地、真正意义上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二)理论自觉与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升

在国家层面上,西方国家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以及科学技术成果为其向全球扩张和构建世界话语霸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没有西方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方法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优势,就谈不上西方话语体系霸权。笔者认为,对于学科来说也是这样的。中国档案学话语权的提高要以理论自觉为基础,只有有了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才能使中国档案学的发声站稳脚跟;只有占据了理论的优势,中国档案学在国际档案学的话语权才能提升。

同档案文化一样,我国档案界对于档案理论也是过于重视外国档案理论,有种档案理论上的不自信。虽然我国西方知识体系下的档案学的产生晚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古代漫长的档案历史上,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重视、骄傲的档案思想、档案理论的。以档案编纂为例,孔子编纂六经时提出了关于档案编纂的一些思想,如“述而不作”、“多闻阙疑”、“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唐代刘知几在档案编纂时强调对材料进行鉴别,认为“书有非圣,言多可经,学者博闻,盖在择之而已”;到宋代司马光时,他制定了编纂的义例,提出了编纂原则和方法;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系统地阐述了编纂档案史料的重要意义、原则与方法等。我国古代传统的档案思想、理论可能是不系统的,但是还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去研究。近代档案学产生后,虽然受西方理论影响十分严重,我国学者还是提出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理论。如陈兆?提出的“文件运动周期”理论、主客体全宗理论等。但是比起对西方理论的追逐,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原创的档案理论显然还不够重视、不够自信。树立档案理论自觉的第一点,就是要重视中国传统的档案理论、中国特色的档案理论。

同时强调中国特色,并不是不接受、不认可西方的档案理论,而是要把西方的档案理论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标准。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的理论曾被西方思想家作为他们主张的工具,伏尔泰借助中国这个“他者”作为自己反对教会主张理性的论据,休谟将中国儒学变成攻击对方的“武器”或“工具”。我国档案学也可以引进借鉴西方档案理论,并把它们当做创造自己档案理论的工具,来建立中国自己的档案理论体系和档案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地位。

档案法论文篇10

国际档案刊物概述

就国际档案界而言,档案刊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一)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Council on Archives,以下简称ICA)主办的档案刊物

《档案》(Archivum)。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经时任国际档案理事会主席与法国档案局局长查尔斯・布莱邦(Charles Braibant)的努力,《档案》于1951年创刊,年刊,刊名拉丁文“Archivum”。它使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5种文字出版。刊址:法国巴黎。它的发行对象是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所有成员。其主要任务是刊载历届国际档案大会报告或文件[例如:它出版的“Proceedings of the 13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ives(Beijirfg,2-7 September 1996)”,全文刊载了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四次全体会议4篇主报告、17篇辅助报告和大会自由发言,以及有关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国际信息。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出版与发行。法国、比利时档案学者米歇尔・迪香(Michel Duchein)和安德烈・凡里(Andre Vanrie)曾任该刊主编。

《护门神》(Janus)。国际档案理事会以古罗马神话中具有双面头像的护门神(Janus)为会标(此外,还有用作国际档案周标记的另一说),其寓意是一面注视过去,一面展望未来,象征万物之灵的开端。《护门神》是由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专业协会处、城市档案工作小组和专业培训与教育委员会于1982年联合创办的刊物,使用英文、法文2种文字,每年3期。刊址:荷兰塞尔托享博斯。国际档案理事会原秘书长J.V.阿尔巴达(Joan Van Albada)曾任该刊主编。与《档案》相比,《护门神》的特点是:它能够及时而迅速地传播国际档案动态,较快地反映各国档案工作、档案学发展的情况。例如:1991年第2期《护门神》就及时、迅速地刊载了同年9月由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教育培训处在中国召开“亚太地区档案教育培训研讨会”的南京、北京、沈阳分组研讨会上中国王德俊、赵国俊和王景高所作的主题发言。

《国际档案理事会通讯》(I CA Bulletin)。它是1973年创刊的国际档案理事会内部交流刊物,半年刊。其主要任务是向国际档案理事会所有会员传达各项通告以及预报各种会议和组织的各类活动。同时它也发表涉及会员感兴趣的有关国际档案理事会专业活动的文件和信息。

从2001年起,国际档案理事会将上述《档案》和《护门神》两个刊物合并,更名为《逗号》(Comma)。它使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中文、阿拉伯文7种文字出版。中国杜梅(2001-2008年)、聂曼影(2008年至今)先后任该刊编委。该刊2001年第1~2期“前言(Foreword)”指出:“档案工作者及档案期刊的编辑必须承认,连续的过程与不断的变化是强大的力量。在这本国际档案期刊――《逗号》的创刊号中,我们展示了这两者的力量。当期刊的身份已经极大地改变之时,它所继承的期刊――《档案》和《护门神》的所有使命和任务却没有改变。它们依然如故。”

应当补述的是,国际档案理事会还出版过以下2种档案刊物:一是《国际档案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lyes),1980年创刊,它是另一种在国际档案界交流档案专业方面的经验和意见,刊载有关档案工作各个领域的文章和报告的档案刊物,半年刊,使用英文、法文2种文字,由于经费困难,仅出版2期即告停刊;二是《记录》,它是国际档案圆桌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Round Table on Archives)的档案刊物。

(二)国际档案理事会常设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会刊

主要包括:一是档案发展委员会(Commission On Archival Development)出版的《档案发展委员会通报》;二是缩微照相委员会(Committee on Image Technology)出版的《缩微照相委员会通报》;三是自动化委员会(Committee on A rchival Automation)出版的《档案与自动化通报》;四是保护与修复委员会(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Committee)出版的《新闻通报》;五是工商档案委员会(Committe eBusiness on Archives)出版的《通报》等“”;六是档案材料保管委员会(Committee on Preservation 0fArchival Material)出版的《档案保管通讯》

(三)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地区分会会刊

主要包括:一是东南亚地区分会(SARBIcA)会刊《东南亚档案》(1968年创刊);二是东非和南非地区分会(ESARBICA)会刊《东非和南非地区分会期刊》(70年代初创刊);三是加勒比地区分会(CARBICA)会刊《加勒比档案》(1973年创刊);四是阿拉伯地区分会(ARBICA)会刊《阿拉伯档案》(1975年创刊);五是拉丁美洲档案协会(ALA)会刊《拉丁美洲通报》;六是西南亚地区分会(SWARBICA)会刊《西南亚地区分会杂志》(1978年创刊);七是西非地区分会(WARBICA)会刊《西非地区分会杂志――西非档案工作者》;八是东亚地区分会(EAR BICA)会刊《东亚档案》(1994年创刊);九是中非地区分会(cENARBICA)会刊《中非地区分会期刊》。

(四)地区级国际性档案刊物

主要包括:一是《修复员》(Restaurator-International Journalfor the Preservation 0f Library andArchival Material),它是关于图书与档案保护、修复工作的国际性档案刊物,1969年创刊。使用英文,1986年起附有法文、德文提要。它主要刊载关于纸张、羊皮纸和音像材料保护与修复问题的研究性论文。刊址:丹麦哥本哈根。该刊主编是丹麦人,副主编是美国人。参与该刊编辑工作的有丹麦、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以色列、澳大利亚、德国、英国、意大利、

波兰、捷克、匈牙利、加拿大和比利时等国的档案保护专家、学者;二是《北方档案》(Northern Archives,源于丹麦文Nordisk Arkivnyt),1956年创刊,季刊,使用丹麦文、挪威文出版。它是由丹麦国家档案馆与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等国国家档案馆共同编辑出版的北欧地区档案刊物(16)I三是《泛美档案年刊》,是泛美档案发展中心主办的档案刊物“”。

此外,就非国际档案界而言,其档案刊物主要包括: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情报学、图书馆学和档案管理学杂志》(UNESCO Journal of InformationScience,Librarianship and Archives Administration),原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报》,1979年改现名。使用英文和俄文2种文字。原为双月刊,现为季刊(1811二是国际录音档案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0f Sound Archives)主办的《录音通报》(Phonographic Bulletin)。

各国档案刊物概述

关于各国档案刊物,黄坤坊编著《欧美档案概要》一书对美国《美国档案工作者》,原联邦德国《档案员》、《档案杂志》,原民主德国《档案通报》,法国《档案报》,以及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档案》等作了简要评介(20)1档案学编辑委员会著《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对美国《美国档案工作者》、原苏联《苏联档案》作了简要评介;吴宝康、冯子直主编《档案学词典》对德国《档案杂志》、《档案员》,原民主德国《档案通报》,捷克《档案杂志》,波兰《档案》,美国《美国档案工作者》,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档案》,原苏联《苏联档案》,印度《印度档案》和澳大利亚《档案和手稿》等均专列条目作了释义。在此,笔者就以下4个方面档案刊物作一简要评介。

1 《美国档案工作者》,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38年创刊,季刊。刊址:芝加哥。它设有“论坛”、“简讯”、“新技术”、“国际档案界”、“书刊评介”和“协会消息”等栏目。其内容主要涉及档案工作的历史,档案整理、编目、鉴定、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档案馆的建筑、档案教育,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等。它比较重视现代档案和新型档案的管理问题,经常刊载有关档案工作自动化方面的论文。该刊对实行分散式档案管理体制的美国档案工作起到了相互沟通思想、交流经验,以及促进档案学研究发展的较大作用。在此有必要强调以下两点:一是《美国档案工作者》对当代国际档案界著名档案专家、学者多有评介。韩玉梅、黄霄羽主编《外国档案管理》一书,就曾根据《美国档案工作者》的有关评介材料,对英国迈克尔・库克、法国米歇尔・迪香、荷兰埃里克・凯特拉、德国艾克瓦特・弗朗兹、西班牙阿尔弗雷德・里蒙、美国戴维・比尔曼、加拿大休-泰勒、阿根廷路易斯・费尔南多・比阿萨利,以及国际档案理事会查尔斯・凯思凯姆蒂等著名档案专家、学者的学术背景、成就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评介。二是1992、1994年,《美国档案工作者》针对国际档案界所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先后两次组织开展题为“变动时期的欧洲档案工作”、“2020年远景展望”的国际性档案专题大讨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成果,较充分地反映Tic世纪90年代国际档案界“跨世纪延伸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2 《苏联档案》,原苏联部长会议档案管理总局主办的全苏性档案刊物,1966年创办,双月刊。刊址:莫斯科。它的前身依次是《档案工作》(Archival Work)(1923-1941年)、《情况简报》(Situation Bulletin)(1956-1958年)、《档案学问题》(The Problems of Archivology)(1959-1965年)。设有“论文与报道”、“档案文件评述”、“经验交流”、“档案查找与发现”、“外国档案工作”、“书刊评论”和“简讯与大事记”等栏目。它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档案工作业务指导和理论研究,刊载有关档案学和相关历史学科(如文献学、史料学等)方面的文章。例如:1935-1941年的《档案工作》曾刊载有关探讨文件保管期限表问题的文章,而1956-1958年的《情况通报》和1959-1965年的《档案学问题》也曾刊载探讨有关档案馆接收和补充档案文件,以及科技革命对档案工作影响问题的文章。此外,该刊还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公布档案史料。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该刊于1992年停刊,并更名为《祖国档案》,作为俄罗斯档案事务委员会的机关刊物出版、发行。

3 《印度档案》,印度国家档案馆主办的档案刊物,1947年创刊,半年刊,使用英文和印地文两种文字出版。刊址:新德里。该刊由国家档案馆馆长、副馆长分别担任主编、副主编。其办刊宗旨是宣传档案学研究和档案保护技术方面的知识。内容包括“文件管理”、“查找工具编制”、“文件汇编”、“新闻短讯”、“书评”、“文件保管与修复”、“缩微复制”等方面的报道与论述。该刊除了刊载有关档案管理实践和档案学理论的文章外,还报道一些亚洲国家的档案工作活动,以及热带、亚热带国家的档案保护问题。

4 其他。(1)《档案员》,德国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1947年创刊,德文。刊址:杜塞尔多夫。该刊主要登载该协会年会上的报告和论文,以及有关德国档案工作经验介绍、消息报道和书刊评介等。(2)《档案杂志》,德国拜恩州档案局机关刊物,1876年创刊,德文,年刊。刊址:慕尼黑。主要刊载档案学论文和介绍档案材料。(3)《档案通报》,原民主德国内务部档案管理局机关刊物,1951年创刊,德文,双月刊。刊址:波茨坦。设有“档案学论文”、“消息报道”和“书刊评介”等栏目。(4)《历史档案》,原苏联科学院与苏联档案管理总局联合主办的档案刊物。1955年创刊,双月刊,1962年停刊。该刊主要公布档案文件,也刊载有关档案工作的文章。(5)《档案和手稿》,澳大利亚档案工作者协会会刊,1955年创刊,英文,半年刊,每年5、11月出版。它是报道澳大利亚档案工作全面情况的综合性刊物,主要设有“编者论坛”、“专业论文”、“书评”、“新闻短讯”、“国际栏目”和“出版消息”等栏目。

国内档案刊物概述

(一)建国前准级档案刊物概述

我国虽然建国前没有专门档案刊物,但是刊载有关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学文章的准级档案刊物却不少。总的来说,这些准级档案刊物主要包括:

1 从主办单位上划分,主要包括:(1)校刊,如:《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季刊》第

1卷第7期刊载毛坤《档案序说》;(2)馆刊,如:《文献丛编》(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刊)第26年第6辑刊载张德泽《端方档案之分析》;(3)所刊,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第3本第4分刊载徐中舒《再述内阁大库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4)其他,如:《行政效率》第2卷第9、10期合刊刊载滕固《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

2 从刊期上划分,主要包括:(1)年刊,如:《故宫博物院年刊》(创刊号)刊载方生《整理档案方法的初步研究》;(2)季刊,如:《国学季刊》第2卷第2期刊载朱希祖《清内阁所收明天启崇祯档案清折跋》;(3)月刊,如:《建国月刊》第12卷第2、3期刊载高良佐等《北平文化机关明清档案考察记》;(4)半月刊,如:《北新半月刊》第2卷第1期刊载蒋彝潜《论档案的售出》;(5)旬刊,如:《新西南旬刊》第1卷第14期刊载向辰《怎样改革县政府的档案管理》;(6)周刊,如:《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第10卷第116期刊载赵肯甫《本所整理档案之过去及将来》。

3 从出版时间上划分,主要包括:(1)20年代,如:《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年刊》第2期(1929年11月)刊载张逢辰《清档琐记》;(2)30年代,如:《禹贡》第12卷第2、3期(1935年2-3月)刊载赵泉澄《禹贡学会最近得到之清季档案》;(3)40年代,如:《新四川》第1卷第10、11期(1940年3月)刊载殷钟麒《川康档案改革问题》。

(二)建国后档案刊物概述

1 全国性档案刊物

(1)部级档案刊物

《中国档案》(China Archives),国家档案局主办的综合性档案刊物,月刊,国内外发行。刊址:北京。其前身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于1951年创办的《材料工作通讯》(内部编印、交流,裴桐曾任主编),1953年7月改名为《档案工作》,195593月改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从1957年第1期起,该刊成为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的综合性双月刊。1965年12月后曾一度停办。1979年7月筹备复刊,10月编印试刊一期。1980年正式复刊,双月刊。1985年第1期起改为月刊。1994年改名为《中国档案》。冯子直曾任该刊杂志社社长,王希曾任总编辑。其主要栏目有:“档案事业管理”、“机关档案工作”、“企业档案工作”、“专业档案工作”、“档案学研究”、“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管理技术应用”、“在平凡的岗位上”、“国际档案界”、“档案史话”、“档案与社会”等。近年来,它设有“卷首语”、 “时讯”、“局馆长谈发展”、“关注”、“事业”、“论坛”、“百家言”、“业务”、“风采”和“文化”等版块。2010年,该刊做了十余个专题,如:“学习刘义权”、“档案资政”、“档案安全保障”、“职工档案管理”、“聚焦世博会”、“广东:全方位资源共享”、“军档侧影”、“浙江:档案登记备份”、“对外交往”、“活力江苏”等。该刊是国家档案局对全国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实行宏观管理,进行指导、监督的喉舌,是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学习园地。其主要任务是:宣传档案工作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交流档案业务工作经验以及介绍档案界先进人物的事迹;传播档案专业知识,开展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报道国内外档案工作的动态等。

《档案学研究》(Archival Science Study),中国档案学会会刊,1987年创办,双月刊,国内外发行。刊址:北京。裴桐曾任主编。该刊设有“档案学术研究论文”、“档案科技试验成果”、“档案工作专题调查报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学术研究工作评论”、“档案学术动态”、“外国档案学研究与国际档案学术交流”、“档案学会工作动态与经验交流”等栏目。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对档案学术问题的探讨,发表具有较高质量的档案学术研究论文,介绍、评述档案学研究新成果,报道国内外以及海峡两岸档案学术研究动态,以推动档案学术研究广泛、深入地开展。

(2)准部级档案刊物

《档案学通讯》(Archives Science Bull etin),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1978年5月创刊,原名《档案通讯》,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主办,内部发行。1979年7月改名为《档案学通讯》(由曾三题写刊名)。1981年改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与中国档案学会联合主办。1987年10月改由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双月刊。刊址:北京。吴宝康、陈兆曾先后任总编辑。该刊设有“档案学理论与历史”、“文书学”、“档案现代化管理”、“企业档案与科技档案”、“档案编研”、“档案保护和缩微技术”、“档案专业教育与学习”、“国际交流与外国档案工作”等栏目。它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和促进对档案学、文书学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探索和研究有关档案工作、文书工作以及档案教育工作的新问题、新动态、新领域,介绍、评述国内外有关新成果、新经验。该刊是档案教育工作者、档案学研究工作者交流档案教学、学术研究经验、见解与心得的重要园地。此外,《档案学参考》于1983年1月创刊,它是《档案学通讯》编辑部编辑的反映档案学研究情况的内部刊物,不定期出版。

《历史档案》(Historical Archives),1981年创刊,季刊,国内外发行。刊址:北京。开始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联合主办,1985年第3期起改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刊。它是建国以来最早创刊的以公布档案史料为主的档案刊物。该刊设有“档案公布”、“读档随笔”,“档案与档案馆介绍”、“档案与地方志”、“典章制度”、“国外中国问题档案”等栏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布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卫生、科学技术、中外关系等方面的明清档案史料,向包括学术界、史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公布和提供第一手明清档案史料,刊载依据档案史料而撰写的历史研究材料、史事考释,以及方志学、谱牒学等方面的论文。

《民国档案》(Archives of Chinese Republi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刊,1985年创刊,季刊,国内外发行。刊址:南京。该刊设有“读档随笔”、“民国档案知识”、“机构简介”、“人物志”、“档案资料信息”、“民国档案”和“民国史研究信息”等栏目。它的主要任务是公布各级各类档案馆、博物馆以及民间收藏的民国档案资料,刊载有关利用民国档案资料研究中华民国历史的学术论文。

2 部门档案刊物

《档案》,1987年12月创刊。原由总参办公厅档案处和中国人民档案馆联合主办,现由总参办公

厅保密档案局主办,其前身是《档案业务》。《档案》刊名由时任国防部部长迟浩田题写。它是集业务指导、经验交流、学术研究和公布历史档案于一身的全军综合性档案刊物。

《机电兵船档案》,是中国机电兵船工业档案学会与机械工业档案馆联合主办的档案刊物。其前身是1985年机械工业档案学会创办的《机械工业档案》,内部发行。1989年改由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档案学会联合主办,改名为《机械电子档案》,季刊。该刊设有“工作研究”、“学习园地”、“学会工作”、“专题讨论”、“档案史话”、“计算机应用和缩微技术”等栏目。1996年改名为《机电兵船档案》,双月刊,设有“企业档案工作聚焦”、“论坛”、“档案事业管理”、“业务研究”、“信息化建设”、“相关学科”、“兰台纵横”、“兰台精英”和“动态和信息”等栏目。

3 地方档案刊物

(1)从主办单位上划分,可分为五类:一是省级档案局、档案学会联合主办,包括:《黑龙江档案》、《档案》(甘肃)、《浙江档案》、《贵州档案》、《四川档案》、《山东档案》、《安徽档案》、《山西档案》、《档案管理》(河南)、《北京档案》、《天津档案》、《档案与社会》(内蒙古)、《陕西档案》、《档案与建设》(江苏)、《江西档案》、《兰台世界》(辽宁)、《兰台内外》(吉林)、《湖北档案》、《湖南档案》等。二是省级档案局主办,如:《山西革命根据地》。三是省级档案馆主办,包括:《北京档案史料》、《档案与历史》、《贵州档案史料》。四是副省级市档案局、档案学会联合主办,包括:《广州档案》、《济南档案》、《西安档案》。五是地市级档案刊物,如:《泰安档案》。此外,还有其他类,如:《艺术档案工作》,由内蒙古艺术档案馆主办。

(2)从刊期上划分,可分为三类:一是季刊,包括:《北京档案史料》、《档案与历史》、《贵州档案史料》、《广州档案》等。二是双月刊,包括:《天津档案》、《黑龙江档案》、《兰台内外》、《档案》、《贵州档案》、《四川档案》、《山东档案》、《山西档案》、《陕西档案》、《湖北档案》、《湖南档案》等。三是月刊,包括:《浙江档案》、《北京档案》、《兰台世界》、《档案与建设》等。

4 档案部门和其他部门联合主办的刊物

例如:《党的文献》,由中央档案馆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合主办。其前身是《中央档案馆丛刊》和《文献与研究》,1988年合并,改名为《党的文献》。《中央档案馆丛刊》,1986年1月试刊,1987年1月正式出版。它是以公布档案史料,同时刊载有关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研究与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的内部期刊。

5 海峡两岸的档案刊物

中国大陆的档案刊物,主要包括:《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历史档案》和《民国档案》等;台湾的档案刊物,如:《档案与微缩》(FILE AND MICROGRAPHIC MAGAZINE),由中华档案暨资讯微缩管理学会(理事长杨正宽)主办,季刊。刊址: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