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3 09:18:55

茶道文化论文

茶道文化论文篇1

《九经》(注释见后)无茶字,《班马字类》中亦无茶字。用荼以为茶,自唐始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茶这个字实为唐代陆羽所造,本字来源于荼字,荼的古楚音读za、tou,(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读若磋,差,楚音读za,楚地磋、琢、啄、差不分,都读za音,啄木鸟在楚地乡下仍然读za mǔ liao),只有把荼的古楚音找准了,《茶(za)经》的文化含义才能余味无穷,我们才能为下次的汉语拼音改革找准方向。唐代陆羽把荼去一画而造‘荼’的异形字‘茶’,定音为za,实是为其《茶经》一书开路。‘荼’由正楷‘艹’、‘人’、‘一’、‘木’四部分组成,‘一’居‘善’位而化‘善易’之意义(一易同音,‘一’指代‘易’;古音中‘三善’同音,‘三’指代‘善’),‘ 荼’策‘一’化‘茶’,其《易》善矣。在易理中,‘za’音的首选之字为‘杂’,《易》云:“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黄裳元吉,文在其中。”孔子读《易》作《十翼》,《杂卦传》即《十翼》之十,《杂卦传》有总揽其意的一首诗:《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失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为什么是诗?音训可求,茶诗有云:“天健同游,比乐思友;临观知易,何欲何逑?吉凶同居,不失真主;众妙之门,绮梦巧拙。”《茶经》中的‘或与或求’,今也知否?茶花女的静女之贻,今也在否?

《茶经》由“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就;十之图”十部分构成。 ‘十之图’即‘荼之识’的谐音(注:楚因图、兔、土、荼等字读头tou音),‘荼之识’中‘荼’驱‘一横’化为‘茶’之‘一之源’(一易同音,‘一’ 指代‘易’,横亨同音hēng ,‘横’指代 ‘亨’,源元同音,‘源’ 指代‘元’),这就是‘茶荼之易,道为文化’。 ‘茶荼之易’隐喻‘察人心,知变化’,茶有清明将来察,茶有谷雨 历史 察,子曰:“唯君子能好人、能恶人”,诗云:

察微知拙,佩玉琼玖;

承前启后,宜言饮酒。

以翱以翔,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茶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茶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茶佩以报之。

上面讲的是‘茶艺知源’,下面就讲‘茶十知图’的‘荼’。 图,楚音读tóu, tóu音在楚,含‘荼、图、土、头、土、途、凸’等字器, tóu音与za音按易理搭配,za音首选字为‘杂’, ‘杂’即‘文质彬彬’,子曰:“文质彬彬,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tóu音首选字为‘土’, ‘土’代表大地‘坤’ , ‘土’居‘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五’位上,脚踏实地,意义重大。由za音次选字为‘查’,tóu音次选字为‘途’,人在旅途,归去来兮,怎能不查清来去归路?…茶无土不立,无阳崖阴林紫者(不扬雅、不盈文行忠信诸执者,不善)不上,无西南(习揽)不成嘉木;知人参(仁善)为累,则茶累(文质彬彬之类)尽矣。《诗经·兔爰》云:

有图圆圆,自不离乐。

?我生之初,尚有为;

??我生之后,逢此百律。

??尚梅,有阿!

??

??有途远远,执不离福。

?我生之初,尚有造;

??我生之后,逢此百佑。

尚莓,有觉!

??

??有土源源,志不离同。

?我生之初,尚中庸;

??我生之后,封雌搏雄。

??尚美,有聪!

我想,这就是赏茶知荼的形而上,我们谓之曰‘茶道’。

备注:

《九经》——隋炀帝以“明经”科取士,唐承隋制,规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书》、《诗》,九部儒家经典的合称为“九经”。

茶道文化论文篇2

关键词:工艺美术;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文化,并且有着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及相当多的鲜明特点。在日本的茶道当中,生活与哲学以及相当多的内容是分不开的,而茶道又是完整地体现了这些内容,能够把人们从最为平凡的世界当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境界,并且对于大多数的日本人而言,茶道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它不仅仅是生活当中的一种文化,还是文化中生活的一种体现,能够对人们的精神境界发挥出最为直接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化艺术方面,茶道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不仅包括了基础的诗词、绘画、建筑、书法,还包括了深层次的工艺美术,这是一种意境上的动态美感,其赋予了茶道相当多的独特韵味,使得茶道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并且茶道在实际的文化艺术形式当中,所形成的表现形式是十分直接的,包含着多种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尤其在工艺美术的彰显上,有着自身独特的风采。在日本的茶道当中,对于茶道的境界美有着相当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人们要有较高的欣赏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品茶爱好,否则,很难感悟其中的美感,因而日本的茶道又是一种庄严的形式风格。但是不得不说,日本的茶道文化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比如在喝茶时候的环境必然是静美的,而环境是清美的,风景则是幽美的。

1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总谈

工艺美术本身是以工艺为原型的,而且是在工艺当中体现出一定的美术特色,给予人们独特的美感,但是在实际的日本茶道文化当中,却过多的包含了这种艺术特色。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具有相当多的鲜明色彩,首先其体现在风景的幽美上。由于对茶道的美感体现需求,日本民众很多会选择将品茶的地方放置在一个幽美的环境下,以此来衬托茶的味道之美,而它本身也是工艺美术当中的一个主要特点。其次是清美的居室。在日本,进行品茶的时候,通常都比较静,并且室内的环境也比较优越,给人一种品茶的神圣感觉,不由得一切外物来打扰,担心可能破坏了茶道的整体美感。接着是纯美精致的品茶器具,由于实际的日本茶道具有最为切实的需要,因而在实际的工艺美术彰显当中,必然要选择一些精美的品茶道具,而这些道具的存在,无形之中加大了茶的整体美感。最后是品茶的寓意,与工艺美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所体现出来的韵味相当多,而且异常的唯美。

2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基础工艺美术彰显

2.1景幽在日本茶道文化当中的工艺美术表现,首先体现在景色的幽美上。但是在实际的理解当中,人们却将幽美误当成了优美,虽然两者都可以形容环境的美丽,但是,放在这里去形容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却应当是幽美。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茶道文化所包含的工艺美术是一种工艺的美,而工艺所形成的环境,如果用优美来形容,仅仅来说明环境的一般美丽,但是幽美却可以实实在在的体现工艺的过人之处,将工艺与美术完全地结合,形成了不一样的景色美感。在日本的茶道文化中,人们习惯于处于较为幽美的环境下进行品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日本文化思想中,品茶属于十分庄重的生活艺术,需要用心去对待,因而选择品茶的环境便成为他们的头等大事,并且在很多我们熟知的日本品茶环境当中,都处于十分静然的一个环境,不会有其他人进行打扰,并且在场的所有人都会表露出崇高的敬意。2.2室清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室清应当属于人们最容易理解的内容之一,即保持品茶室的整洁和安静。通常而言,在开展品茶的时候,日本人会选择与来访的客人进行单独的品茶,而将其他的下人支开,以保持居室的清净。并且每一次来到品茶室,都可以发现环境相当的整洁,并且几乎没有人来过的痕迹存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品茶结束或者品茶前,都会对品茶室进行一定的打扫。而这里的工艺美术主要体现在品茶室的装潢都进行了一定的工艺改善,使它的外观和内在保持同步,进而实现唯美的品茶环境。

3日本茶道文化中的深层次工艺美术

3.1器美如果经常涉及一些日本的电视节目,可以发现其中进行品茶的时候,所选择的品茶器具都十分的优美,并且对这些器具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一处的品茶器具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所有的品茶场景都涉及一定的优美器具,而这本身也属于对茶文化的一种尊重。在日本人的基础修养当中,品茶的器具一定要保持较高的艺术感,并且能够给人一种品茶的优越感,否则会使得整个品茶过程严重的失去意义。在品茶的时候,日本人所选择的器具都是一些十分精美的器具,而这些器具也仅仅被当做饮茶的器具,并没有其他的作用。同时,由于品茶的时候,有了这些美丽的茶具,会给品茶的整个过程赋予一种特殊的色彩,甚至会带来很大一部分和谐。3.2意深不得不说,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彰显最多的就是品茶的意味,工艺在于纯良唯美,而品茶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纯的过程,需要经过逐步的淬炼,进而形成最终的艺术。品茶在日本的文化当中,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存在,它对于人们的诸多艺术宣传,最主要的体现在于其具有相当唯美的煮茶、泡茶、饮茶过程,而每一个过程当中都有着需要注意的点儿,而这与工艺的形成不谋而合,都由于工序上存在着相当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因而在实际的品茶过程当中需要尤其注意,给予品茶实质的美感。而且品茶品的除了茶以外,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唯美的意境,需要人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体会。日本民众在品完茶之后,都会进行沉思,将茶的味道进行深层次的融化以后,才会对茶进行一定的赞美,并且这种赞美往往都是由心而发,能够带领品茶的双方进入较高的品茶意境,而不会单纯地停留在品茶的表面形式当中。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本茶道文化中的工艺美术,可以总结为景幽、室清、器美、意深,并且其中的每个工艺美术特征都在茶道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彰显,也会在以后的发展当中衍生出更多的音乐美感,使人产生相当多的艺术气息,进而深层次地融汇在品茶的过程中。对于品茶的认知,工艺美术应当与其有着相当多一致的特点,尤其是品茶的过程需要从第一个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期间相隔了比较长的等待时间,而茶道的寓意在于心静和唯美,因而,在品茶的时候,需要认真欣赏周边的环境以及居室内的温馨,进而使得茶道文化能够得到深层次的寓意渲染,同时品茶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与工艺美术的各个审美特征进行一定的融合,实现不一样的品茶意境,并给人以独特的茶道美感。

参考文献

[1]袁宙飞.日本茶道视野下的日本平面设计之美[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4):52-56.

[2]宋珊.中国古代茶文化及其审美意蕴[D].山东大学,2011.

[3]高红.“自然”与日本茶道美学[J].农业考古,2008,(06):171-173.

[4]佟君.日本茶道及其文化内涵[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05):46-52.

茶道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 茶 茶道 技击 太极拳

茶道与太极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四川有一种长嘴工夫茶把武术、杂技、舞蹈等功夫融入茶艺表演中,有的商业宣传就称它为太极工夫茶,其实与太极拳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把太极拳的动作引入工夫茶表演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它把太极文化植入了工夫茶当中,这只不过是表象形式的融合,并没有深入触及太极拳文化的本质。茶道与太极拳在茶道文化与太极拳文化形成过程中有较大的相似性,通过茶道与太极拳的类比研究,我们更清晰易懂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禅”“道”等道家文化、释家文化对茶道、太极拳等技术形式产生的深刻影响,因而太极拳是沐浴了深厚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武术。我们从文化视角对茶道和太极拳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茶道和太极拳的文化品性,用茶道的形成类比分析太极拳文化形成。

1.从茶到茶道:仪式与文化

1.1茶本是解渴的调味剂。

人们为了调节喝白开水的味道,在水中加入了调味的茶叶及其他的调味品,于是人们就有了泡茶的习惯,据说这个习惯发生在1300年前的朝代。泡茶本是一件平常而简单的事情,简单到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放茶叶、倒开水。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础的生理欲望:解渴。渴极的人渴不择茶一气灌个饱,雅士见了直呼“牛饮”不雅,虽不雅却是一样的解渴。

1.2当茶遇到了文化于是有了茶道。

文人雅士的介入使喝茶发生重要的转变,因为文人雅士讲究的是品茶,他们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细细品味。他们还注重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当他们注意到饮茶的精神层次的时候,茶道就出现了,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就是品尝茶的美感之道,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于是在喝茶的过程中追求静心、静神,陶冶情操、去除杂念的精神享受。

1.3道士一品茶,茶道就有了养生的内容。

道家品茶为茶道注入功利主义思想。道家品茶不讲究太多的规矩,总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以茶来助长功行内力。道士马钰在《长思仁・茶》中写道:“一枪茶,二枪茶,休献机心名利家,无眠未作差。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加。”在养生观念的指引下,中国茶道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按照中医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品茶中感受养生的乐趣,拓展了茶道的发展空间,千百年来以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众的目光。

1.4当和尚饮茶,茶道就有了禅的意味。

“禅茶一味”的典故出自唐朝赵州和尚从谂那句著名的偈语“吃茶去”,唐代人的饮茶习惯就来自和尚。所以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就是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众多的僧人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梵我一如“戒、定、慧”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4]。

2.太极拳:从技击、套路到文化

2.1太极拳改变了传统的技击方式。

太极拳是内家拳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文化和武学集大成的拳术。清代学者黄百家在《内家拳法》中写道:“张三丰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既精于少林,复从而反之是谓内家。”可以想见,内家拳是对外家拳的一种改变,如何改变呢?黄宗羲在《王正南墓志铭》中有这么一段话“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待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内家是以静制动的搏击方式。王宗岳在《太极拳论》说外家拳“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这是外家拳的技击方式,又说“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显然,太极拳是以慢打快、以弱胜强的拳术,最初的太极拳是改变了传统技击方式,以智慧进行搏击的拳种。

2.2太极十三式到杨氏85式太极拳技击功能弱化。

太极拳名字的由来大概是杨露禅进京授权之后的事情,之前杨练习的拳术被人们称为绵拳、柔拳。清朝初期仍然是冷兵器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练习各种拳术是因为它能打,用今天的话说是技击性很强。杨露禅一个河北广平府的农民进京授拳,能够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是因为杨用自己的拳术战胜了各路高手,受到王府的信任和器重。翁同在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后,对大臣们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圆一体也。”并题诗曰:“手捧太极震寰宇,胸怀绝技压群英。”自此有了太极拳之说。杨露禅在王府传授的太极拳是一个完整的拳术体系:(1)智捶,(2)太极大架,(3)太极老架,(4)太极小架,(5)太极长拳,(6)小九天,(7)后天法,(8)太极散手三十式,(9)太极十三丹功,(10)太极点穴法等环环相扣,组成了杨式太极拳完整的技术体系[10]。它的技击的训练要经过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到太极散手的逐步训练提高,太极拳体系有太极杆及枪、剑、刀;杨家枪术很有名,太极拳的许多技击技术和技击战术都来自于枪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早期的杨氏太极拳是以技击为核心内容的。民国后提倡体育与国术,太极拳向大众推广,各地建立国术馆,杨澄浦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广州等执教,杨家太极拳传遍了大江南北。在教学过程中,杨澄浦的杨氏太极大架逐步简化,定型成杨氏85式,这就成了今天普遍以为是杨氏太极拳全貌的拳术。20世纪50年代,在“发展体育运动”的号召下,以傅钟文为代表的太极拳名家出于太极拳推手在大众中练习的安全和难度考虑,对太极推手进一步简化,以适应于大众普及练习。竞技武术比赛中只有武术套路比赛没有太极推手比赛,太极拳的技击功能随着普及逐步弱化。20世纪80年代后尝试开展太极推手比赛,这是以后的事情了。

2.3养生功能的研究和深化。

太极拳的养生功能最早提出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歌》中,强调了太极拳注重内外兼修,富有哲理地阐述了太极拳注重意气运动的修炼方法。他告诫后学:“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至于怎么实现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在清中晚期问世的太极拳经典中,多有阐发走架打手理法,而很少论述周天养生,没有周天养生、经络论、气化论在太极拳修炼中具体运用的阐述,顾留馨在说明陈王庭创造了太极拳时说其结合了中医经络理论,很让人怀疑他的真实性。民国伊始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太极拳的研究中,太极拳关于养生功能的阐述逐渐详细。太极拳与经络学说结合,是太极拳独创的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产生的缠丝劲抽丝劲促进人体经络的顺畅运行,有益于练习者身体的健康。在中医经络学中分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太极拳以通任督二脉为基础,要求“以气运身,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又讲“运之于身、发之于毛”。故而通过太极拳的导引吐纳,自然而然地调节了经络气血,使之运行流畅无滞。这样可以消除经络气血盛衰不调和经络气血逆乱阻滞等致病因素。练拳有年者可使气由经络――经筋――皮部,由里及表,由表至里无微不至。久而久之,可改善人体微循环和脏腑之间的联系,加快人体新陈代谢,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时至今日,太极拳的养生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许多太极拳名家纷纷推出了养生太极拳之类的套路和练功方法,高校的科研也从生理生化等方面论证了太极拳的健身功效,柔和缓慢的太极拳运动成了健身的优秀功法受到全世界中老年人的喜爱,有调查说现在全球有三亿左右的太极拳练习者。

2.4太极拳的修身养性价值。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最初发明,是改变了之前的技击方式形成一种新的流派,道家的传统文化思想把养生思想和修心的观念融入其中。少林拳有禅武合一的主张,太极拳虽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修心目标,但是在以儒家、道家理论做指导思想运拳中处处体现着修身养性的观念。太极拳阴阳学说核心是“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应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自然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人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人生的觉悟,因为私欲作怪,人往往以小我为我,私欲才会带来烦忧、困惑,以“天人合一”为“诚明”,提高道德修养。太极拳在行拳中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讲究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柔中寓刚、动中求静,阴阳相生,浑然一体[9],儒家的伦理观念深入其中。太极拳练拳前首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8]。虚静,从人生修为的角度要达到一种虚怀若谷、恬静无欲的平和心境,这种心境的获得通过练太极拳演练进入一种虚静恬无的宁静之中获得练身修心的境界。

3.茶道与太极拳

3.1成为一种文化意趣。

茶道形成饮茶也成了品茶,因为是品茶、是茶道,所以有了一系列与之匹配的茶具,茶具的质地、制作工艺、哪个名家制作成为赏玩品;有了一系列规范的泡茶品茶程式,洗茶壶、温杯、汤壶等不一而足;有了香道、插花、抚琴、书画等营造出来的浓郁文化氛围;因为禅茶一味也有和尚主持的茶道文化有了品茶修行的味道。茶道产生一种高尚的文化趣味,深受文人雅士的追捧。太极拳在发展中形成类似茶道的文化性。太极拳最初并没有固定的名称,民间称之为“绵拳”、“化拳”等不一而足,它柔和缓慢又蕴含着内在的力量,它的推手是体验劲力练习技击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又可以以此来决出功夫高下分出胜负,没有血淋淋的野蛮技击格斗的场面。最初清末受到高级官僚阶层的赏识而有了太极拳的称谓,大量文人投入太极拳的练习研究行列,民国时期政府的提倡文人的推崇太极拳一时成为健身的时尚。知识阶层的加入,大量著作出版,太极拳理论得以整理技术得到规范,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学说及运用时代所理解的生理学、力学等科学知识对太极拳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太极拳集传统文化之大成,又有运动可行性的最具文化品位的拳术。

3.2原始功能弱化附属功能彰显呈现多元化。

茶的最为原始的功能是为了解渴或有一定的中医药的功能,茶道伊始,茶成为茶道文化仪式的一种元素,品茶具有了文化属性,人们品茶更是在体验完成这个品茶过程所赋予的精神文化内涵给人带来的享受。茶的种类越开发越细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个体体质等都可以对应不同茶质、茶性、茶味的茶,赏茶需要丰富的知识,也体现着一个茶人的品位。茶的养生功能最具有中国文化的代表意义,凡是需要玩味的东西,总是能够与养生发生一定的关系,何况茶最初就是作为中药材来治疗疾病的,各种能够泡来喝的食物或是药物组合成种类繁复的有治疗功能的茶洋洋大观是中国茶的一大特色。茶道体现着一种精神享受,释家的“禅茶一味”、道家的“天人合一”都是茶道成为人们以此为手段的修心的历程。茶道丰富多彩的人文特色甚至遮蔽了茶最初最原始的功能。太极拳也有着同样的功能多元化现象。我一再申述太极拳最初是改变了传统的直接的刚猛的少林武术的技击方式,“夫从而反之”创造出了以柔克刚的太极武术的技击方法,是因为在今天的大众的心目中,太极拳早已是老少咸宜养生健身武术,没有多少人相信太极拳是用来技击的。可想而知,太极拳在作为大众武术普及的过程中已经没有多少,还在意太极能否技击了,甚至不知道太极拳是武术,其技击功能被大大弱化。反倒是今天那些太极拳名家及太极拳爱好者在大众解释太极拳时不得不繁复强调“武术太极拳”,健身养生功能已经掩盖了它的技击的本性。太极拳的表演功能特别完善,运动员把太极拳套路表演发挥到极致,现代太极拳又结合了扇子,创造了太极扇套路,成了纯正的表演,很多老武术专家批评今天的武术是“花架子”,内地武术界把武术套路作为重点发展是重要原因。

3.3成为修炼的方式。

“技进乎道”中国式的技艺都与道有某种形式的联系,茶道和太极拳也是如此,通过演绎茶道,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在这种程式化和半程式化的运动方式中,逐渐走向对这种技艺所带来的精神追求。《庄子养生主》中有描述庖丁解牛的技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向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虽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技艺,但是庖丁并不满足于此,他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技进乎道”技艺达到巅峰后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达到“道”的境界,在意义上茶艺与太极拳已经脱离技艺形式自身的桎梏,生命的节奏与天地自然融合,个人的天性与人生的激情恣意宣泄,唯有如此,才达到庄子“乘物以游心”的理想境地。“禅茶一味”、“禅武合一”,中国的茶道、太极拳都以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指导,技艺的本身就成为求“道”的形式,成为修身炼心的方式。

4.结语

茶道与太极拳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形式,都经过了背离原始功能附属功能逐渐多样化并成为重要的表现形式,甚至大众忘记了这些形式的最初。它们都超越了自身形式的有形现状成为修身养性的方式。我们品茶论道谈太极拳,能够让更多人士认识茶道了解太极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朱仲海.中国茶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2]沈小君.茶道养生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3]邢黎.关于茶道的灵魂―禅[A].哈尔滨理工大学,2006,(4).

[4]苗向东.茶禅一味悟人生[J].茶:健康天地,2011,(9):3-3.

[5]黄宗羲.王正南墓志铭.

[6]黄百家内家拳法.

[7]王宗岳.太极拳论.

[8]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山西:山西科技出版社,2012.

茶道文化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茶文化;营销;普洱茶;4Ps

普洱茶的文化营销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铺垫,在2003年达到了营销的爆发时期,经历了大幅的市场升温后,于2007年达到了市场的巅峰。之后,普洱茶的营销从过热走向理性,从价格、销量的疯狂上涨,走入了合理化调整的阶段。下文将利用营销学最基本的4Ps理论,对普洱茶文化营销的每个细节进行剖析,深入研究其营销过程中的得失。

1普洱茶营销战略分析

1.1产品策略

茶文化是所有茶产品所共有的一种文化,也是茶产品与生俱来的文化优势。普洱茶主产地处于茶树的发源地云贵高原地区,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就在这个地区,因此普洱茶从出身来讲,就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在普洱茶产品的种类设计上,继续保持普洱茶较为传统的茶饼、茶砖等形式。虽然普洱茶近几年的产量大幅增加,但是其产品生产工艺,依然严格按照传统的生产工艺来进行。而这种传统的采茶、制茶工艺中,也处处体现了悠久而厚重的文化,甚至普洱茶的产品都同样按照历史上传统的包装方式来进行。普洱茶产品本身就带有极强的文化气息,这为产品的文化营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分销策略

普洱茶通过市场细分,将目标市场主要分为礼品市场、拍卖市场、收藏市场和终端市场。虽然每个细分市场的销售渠道和方式不同,但普洱茶的销售主要还是通过茶馆和茶叶零售店两种业态中进行的,其中又以茶馆的经营最具文化特色。以“七彩云南”、“茶马古道”等为代表的普洱文化主题茶馆,与普洱茶的营销相互呼应,互为补充。还有将其他文化与普洱茶文化相结合的主题茶馆,如“舞林茶艺馆”等,这些茶馆通过文化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自己的特性,达到了更好的经营效果。

1.3促销策略

普洱茶的促销战略充分与茶文化相结合,并采用了文化造势与产品促销相结合的立体促销模式,在整个营销攻势开始之前,就通过茶文化的相关书籍以及网络等载体,将茶文化以及普洱茶所承载的茶马古道文化,良好地结合在一起。这些文化传播媒体使大众对普洱茶的基础常识以及内在的文化有了较为广泛的了解。同时,随着各种普洱茶功效的提出,相对应的书籍和网站也随之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1.4价格策略

普洱茶的价格来源,大致有三个部分,分别是产品本身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最根本的部分是普洱茶产品本身的价值。借助普洱茶悠久的历史和普洱茶年代越久价值越高的特性,收藏普洱茶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了一种潮流,普洱茶的价格自然被提升得很高。同时,普洱茶在销售过程中,融人了诸多文化的元素,普洱茶的自身价格加上茶道、茶经、茶艺等茶产品销售附属环节的价值,组成了普洱茶的最终价格。这种综合定价形成的价格,虽然比原始的价格要高很多,但是可以被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人所接受。

2对其他产品营销的启示

2.1充分利用文化进行营销

拥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并不仅限于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都可以体现。在产品设计时,融人一些相关的文化元素,在产品改良时,充分考虑到保护其原有的文化底蕴,进行产品定价的过程中,将文化的价值融人到产品价格之中,产生依据文化特点进行细分的目标人群。在分销过程中,将产品本身与其历史上或文化中相匹配的分销渠道相结合,发挥独有的营销优势。在促销中,将文化作为产品的卖点之一,进行宣传,不但宣传了产品,也弘扬了文化,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茶道文化论文篇5

在近7个小时的品茗恳谈过程中,陆教授流露出了他对当前茶界关于“茶艺”、“茶道”与“茶文化”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之现象的担忧之情,范老师则旁征博引,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以历史、哲学的视角对这三个概念的含义以及来龙去脉进行了全新解读。

陆:您认为茶艺与茶道有区别吗?

范:茶道与茶艺是“体”和“用”的关系,可以用方法论来清楚区别。“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是形而上的;

“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我把茶艺的界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我们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我常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其中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遄飞,人人自以为离“道”不远,但曲终人散后。则依然故我。似这般的清谈聊天,哪能把“道”聊出来?“道”可以自由地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传达给别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载体和过程。茶艺即是这个部分。

学习茶艺是为了修习茶道。艺是助人进入道的工具、载体,是过程,同时艺也是道的形式、道的呈现。《庄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的刀法是艺,但解牛于无形是道,运刀能如此神妙靠的是艺中有道。

陆:现在的茶艺表演,表演者年纪很轻,应该没有太深的茶道修养,但他“艺”的表现非常完美。这中间的“道”和“艺”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范:艺的表现需要有道,才会有深度的美;而道的体会是需要悟。悟。是积累起来的。人的聪明智能是修行来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学习实践的功德来,累积得越多,聪明智慧就越高。年纪虽然轻,有悟性,聪明智慧高,表现出来的艺是有深度的美,自然就完美,因为它是有道的艺。

陆:“茶艺”这名词,古人为何没有想到?

范:茶文化发展已经几千年了,过去的人,或说古人,并没有把应用茶和对茶体会的哲学、思想,清楚地、系统地以科学的方法表达出来。思想的表达或表现是需要方法的训练和学习。现代人提出“茶艺”,是领悟到茶文化的核心,且能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能表现出来才能传承,才能普世接受。茶艺可以说是实践、务实的茶文化表现。针对事物用准确的语词来表达。这代表我们现代人的进步吧!

陆:当年娄子匡先生提出的“茶艺”是何意义?

范:基本上是等于“茶道”,是茶道具体的一面,也就是说要把茶道让人实践,务实地享受茶的生活。茶艺是茶道的具体实践。走向茶道的一步一步过程,就是“艺”,就是“茶艺”。茶道和茶艺,可以说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语词的~种表达。但是,在表达一种事物时必须具体,表示一种技能、一种职业时。更应该具体清楚。“茶艺”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应用,是一种技艺。可以拿来表演,让人欣赏的技艺。那就应该是“艺”了;“道”是无形无相的,怎么表演?所以“茶艺”这个名词才是较准确的,“茶艺师”的称呼才是较正确的。“茶艺师”这名词是我提出来的,是经官方认定的,这就是正统。如果说“茶道师”或“泡茶师”,那是不准确的。茶艺师还要懂得茶性,懂得与之相关艺术的运用;泡茶师只是泡茶,那是不够的。

陆:您所阐释的“茶艺”和陆羽当年提出的“茶法”有没有区别?

范: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的理论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只是一个开拓者,提出一个方向,可能要经过弟子、再传弟子的努力,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学理、一个坚实的理论架构。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茶能彰显道时,道就寄托在茶中;当茶不能彰显道时,道又会寄托在别物中,或许寄托在咖啡为咖啡道,或许寄托在餐饮为餐饮道……而茶为何能彰显道,适合道寄托?因人类发现和应用茶已有数千年,经过数千年来前贤、大德不断的从各个方面探讨研究应用茶,建设茶的技艺、礼法,使茶中有艺,而艺可入道。

“茶艺”和“茶法”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茶法”、“茶道”,甚至于“茶技”,都有所不同。

范: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学茶并不是学大道理,就是学习注意生活小节、注意细微的地方,果真如此,一生行事必定失误少,累积的成就自然就比较大,从茶艺的规矩中学习成就大事的能量。

范:我认为依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来看,未来应该是要以人为本的。而以人为本的就是茶,茶人是社会上的君子,有一点使命感、有一点作为、有一点绅士风度,像一个人的样子。而人能成为一个人的特质,就是有个“礼”在,而礼就是规矩。喝茶有规矩,把规矩表现出来即“茶艺”。如果不提茶艺。喝茶用塑料杯、纸杯就好了。为什么大家会不满足于塑料杯、纸杯?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汤姆士・德昆西说:“茶永远是最聪慧人的饮料”。我们茶人对建立社会规范这件事,是可以有贡献的。

陆:中国茶中,道家的成分是不是占得比较重?

范:道家讲修道,非常讲究阴阳调和。现在中国人讲泡茶是“道”,近年来又流行起茶席设计,但却没有把道家的思想理论阴阳五行的元素考虑进去,那么茶中所谓的道就没有了根据。现在许多人讲茶道,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陆:范先生您能不受意识型态左右,客观、科学地评论观念性的东西,这是我很敬佩的。您的“道”是很自然地引导人改变。我们大陆现在也在改变,人们的观念逐渐往客观方面走。

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茶国,也是饮茶人口最多的国家,茶是中国的国饮。要提升茶文化,才能离开庸俗、低俗、媚俗的风气,才能是有品味的人。

茶道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和 茶道 儒释道 传统文化

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是中国茶道的灵魂。陈文华先生认为“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灵魂。”庄晚芳先生把“廉、美、和、敬”概括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提出了“‘和’是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这一观点。

研读历代茶学大家的论著,我对中国茶道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引发了新的思考。我认为“和”字包含了中国茶道的一切精神内涵,中国茶道的其他精神都不可或缺地受到“和”文化的影响。

一、茶道本身的“和”文化特征

品茶悟道最基本的是品茗茶水,而品茗茶水离不开茶叶、茶水、茶具这三者之间的融合,茶道的“和”也恰恰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表现。

陆羽在《茶经》中最早给茶下了定义“茶者,南海嘉木也。”宋徽宗赵佶这位风雅的帝王在其茶学专著《茶论》中描绘茶“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茶本身就是天地阴阳和气而生的高洁珍贵之物。

“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体。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由此可见,茶与水关系之密切。明代张源《茶录・品泉》一文中明确了水的重要性,即茶是水的灵魂,水是茶的体魄,只有好水能体现好茶之妙,只有好茶能展现好水之精。历代茶人所用的水如泉水、雪水、雨水等,大致都是自然孕育或天降之水。

茶具虽种类繁多,但这些茶具无一不体现着“和”文化特征。清代盖碗茶杯“和”文化特征最为明显,它寓意“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苍天、大地、人类三者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表现人与自然和谐之意。而其他茶具也或多或少体现了“和”,有的茶具名字体现了“天人合一”,如广阔天地茶杯、顶天立地壶;有的茶具造型体现了和谐之美,如紫砂六足壶、六方壶;有的茶具外部纹饰体现了中庸伦理之和,如斗彩五伦壶、红彩桃蝠八吉祥纹盖碗。

叶学益《茶苑》中将中国茶道的“和”阐释得清晰明了:“隐藏在茶道具中间的艺术性,仿如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为基础。”由此可见,茶道本身明显蕴含着“和”文化特征,且早已根深蒂固。

二、中国茶道发展与“和”文化

老子《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国茶道一词的概念就来源于此。“道”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将中国茶文化内涵上升至哲学范畴。而茶道中的“和”文化特征也随之在不同时代涌现出新的内涵。

(一)唐――融“和”

唐代最早出现茶道一词。陆羽在《茶经》中这样概括茶道:“茶之为用,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精行俭德”指的是行为规矩、品德高尚的人,深层含义是指品茗之人能够不断塑造、完善自己,使自己符合茶的“至道”精神。陆羽之后释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描绘的茶道是由“涤昏寐”到“清我神”再到“得道”的境界,他的茶道不仅只追求清醒,而是上升至净化心灵的境界。晚唐刘贞亮《茶十德》中的茶道,既包括“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尝滋味”“养身体”的简单身体感受,还有 “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的高层次追求。

唐代茶道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唐型文化的繁荣,儒、释、道思想不断融合,形成了开放的文化格局,这为茶道发展提供了沃土。儒家思想是唐代的主流思想,它主张“仁”、“礼”、“贵和”,即“中庸”的处世之道。陆羽《茶经》中的“精行俭德之人”便是切合中庸思想的人,为人处世时恰如其分。佛教思想在唐代达到鼎盛,佛家主张“中道妙理”、“茶禅一味”,就是佛教与茶文化的融合。钱起《与赵莒茶宴》中“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从品饮到入禅,茶与禅精神互通,“以茶助佛”就是这个道理。道教思想在唐代很受推崇,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至清养和”。杜甫《重过何氏五首选一》中迎着春风吟唱“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人、自然、茶道三者合一,诗人沉浸其中悠然自得。

(二)宋代――“和”理

宋代茶道进一步发展,为茶道增添了新的内涵。理学是儒家哲学在宋代的特殊形式,它吸收了唐代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思想,以“理”为基础,坚持“天人相与”的思想,强调通过自觉达到自我人格的塑造。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中“对尝兼忆剡中人。”描绘的就是“中庸”处世之道。楼《游惠山》描绘诗人在自然美景中“调琴瀹茗”以至于“忘归到夕阴”。诗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宋代茶道还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梅尧臣的《李国博遗浙姜建茗》就是宋代茶道独特性的代表。“我心易厌足,不比填沟壑。”描述诗人品茗时的感悟,这是诗人人生价值的自我追求,超脱于万事万物的“道”。

(三)明代--和“静”

明代的茶道思想展现出沉静的特性。明代推行“心学”,它是理学的延续,同时也是儒家哲学在明代的特殊形式。心学主张“心外无理”、“知行合一”,提倡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内敛、道家的自然思想三者融合。而受心学影响明代思想家有了归隐之意,追求在山水中悟道求真。

明代茶道中包含唐宋茶道延续的“和”文化特征。陆容《送茶僧》“香烟茶晕满袈裟。”描绘了诗僧品茗的景象,表现了“茶禅一体”的境界。朱权《茶谱》中表示吃茶之人都“绝尘境,栖神物外”,在任何地方都能沉醉茶道。诗人以诗明志,强调饮茶应追求超脱于外物的感受。明代茶道还表现出隐士思想。朱朴《春夜过宁海寺》“道人乞与清风一洒襟”描绘了归隐生活的闲适、宁静,表现诗人追求自然,超脱外物生活的志向。

(四)清代――“和”一

清朝虽政治走向衰微,但茶道中“和”文化特性始终根植于茶道之中,绵延着中华精神。曹雪芹《红楼梦》中妙玉煎茶所用“旧年雨水”、“梅花雪水”,皆是取天降之物用茶,体现了天、地、人三者的统一,这是茶道“天人合一”的体现。乾隆皇帝《观采茶作歌》中表现了天子关切百姓生活、视天下万民为其子民,这是茶道“贵和”、“中庸”思想的体现。

纵观茶道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唐、宋、明、清都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但“和”始终贯穿于中国茶道之中,经久不衰。

三、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和”

世界之茶始于中国,当然,日本茶道也源于中国,唐代最澄把茶种带回国种植,才开启了日本的品茗史。村田珠光深入学习中国茶道,结合日本国情提出了“茶道之本在于清心”的思想,日本才开始有了茶道精神。

比较中日茶道精神,我们发现,中日茶道只是在“和”特征的理解不同。日本重茶艺而轻茶道,中国重茶道而轻茶艺。日本“茶禅一体”与宗教融合,所以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其茶道的“和”强调主客人之间的和睦,是茶道本身规范的茶与禅的融合。而中国茶道至始至终都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茶道不单单强调唐代“茶禅一体”的思想。中国茶道中的“和”强调的是唐代“融和”、宋代“和理”、明代“和静”、清代“和一”沿袭下来的“中和”思想。

四、中国茶道的“和”与传统文化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合一”。我国的“天人”理论,不仅强调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含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内涵。而长期的实践中“天人合一”表现为人的精神行为和外在自然一致、自我身心平衡和自然平衡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贵和谐,尚中道”。我国的“中和”理论,是以“中庸”思想为基础,以“礼”为标准,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语》中“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和”的表现。

中国文化的“和”还表现为它的包容性,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时始终能保持自己“和”的特性。外来文化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有中国特色。

所以,中国茶道中的“和”与传统文化的“和”是密切联系的。在中国传统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茶道才能亘古不变、历久弥新。中国茶道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化发展中茶道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印刻着中国记忆。

参考文献

[1] 陈文华.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2] 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联合工商出版社,2000.

[3] 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4] 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

[5] 陈文华,余悦.茶艺师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6] 叶学益.茶苑[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4.

茶道文化论文篇7

有人说饮茶时,茶的品质不是最重要的。泡茶人的心情,同饮人的心境,是决定茶道高低的根本。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茶艺学习心得,供大家参考。

茶艺学习心得1泡茶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态,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只要用心去体会,便会收获很多。

茶艺并不只是简单的泡茶、品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对所有茶具的尊敬,也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为人之道:彼此之间的相互尊重。我相信每一个茶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它,理解它。上天赋予了世间万物生命与灵性,若给予它们尊重和理解,那么它们也会给予你一样的回应。你爱戴生命,生命也会回馈你。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倒茶要倒七分满是茶道的基本,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保留和谦虚,保留一份接纳别人对你批评和建议的空间,对人或事。这能让我们时刻拥有一颗包容的心,也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平和、与人为善的态度。

茶道有四个境界:清、和、敬、寂。

“清”指的是泡茶的环境清净、幽雅,各种茶具的干净、整洁,会让人觉得舒服;

“和”指的是泡茶和品茶的人都心平气和,气氛也和谐融洽;

“敬”主要表现在对别人的尊敬,对茶具的尊敬,例如我们常常在泡茶之后洗壶,就是对茶壶的尊敬;

“寂”是茶道里最高的境界,它体现的是一个人泡茶的心境淡定、从容,是否可以忍受寂寞。人就像茶一样,越泡越有味道,越泡越出其精华,耐人寻味。做人也应当像茶一样,当还没有被摘采的时候,要经得起风吹雨打;当被摘采下来之后,还要修剪加工;当被人品尝的时候,要经得起评价和回味。

茶艺学习心得2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茶艺学习心得3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 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 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茶艺包 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 感染力。

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 茶的滋味。

茶道,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 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 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分六种:红茶、绿茶、黑茶、黄茶、青茶(乌龙茶)和白茶。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 一种饮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承唐宋遗风。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 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 ,而且以往我 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

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 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 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

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 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 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 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 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 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 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 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 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

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 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 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 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 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 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 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 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 茶,最贵乎“心” 。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 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学习心得4茶源于中国,讲求和,美,礼,仁等,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通过茶艺活动的过程感悟人生,修身养性,追求自然的目的,让我学会如何协调和平衡,爱惜自己,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茶艺是一门艺术,一种修养,体现和谐,优雅,仁,德,诚,真,茶艺源于远古却不失时尚,茶艺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以茶养生,以茶悟道,做一个优雅德,有内涵德,健康的人,这是我学习茶艺的第一步。

一;我们人类终极追求的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灵。

二;我们人类向往的目标是享受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不断的提高生活品质。

三;我们人类希望的事业是自由择业,开心就业,浪漫就业,做终身喜爱而乐之不疲的事业。

这种完美的人生,只有在茶艺中垂手可得。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茶叶的需求量不断的日益增大,近几年来的表现尤为突出,可是对茶艺师的中,高级人才却很短缺,能够拥有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不多,以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茶艺师的需求量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茶叶现在已远销海外,连外国的朋友们也都被中国的茶艺的神秘,魅力的迷人所吸引。

现在‘以茶会友’的社会,用茶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无界限的交流,用真诚,坦诚的心交流,不管是在事业中,竞争中,在品茶,应用茶的环境,去做任何事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一个举止优雅的茶艺师,舒缓的音乐静静的流淌,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休闲场景,会让现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有一个很好的放松,舒心的空间。

全职的太太们,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雄厚的经济实力,充裕的时间,可以将茶艺作为提高自身修养,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途径,还可以让在打拼的先生们带来全新的休闲体验,让他们在忙碌后忘记了疲惫,优雅而有内涵的全职太太们籍着茶艺寻求一块静溢与超然的心灵空间。健康,绿色,环保是茶艺致力于推广的方向,引导人的思维,开拓人视野,丰富人的精神。

茶艺师是现在社会与未来社会所空缺的瓶颈,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业空间,在帮助别人享受人生的同时也帮助自身创建美好的人生,利人利已,何乐不为?希望那些爱好茶,茶艺,想懂的茶,茶艺的朋友,你的人生就从今天大步的迈开吧。

茶艺学习心得520--年 8 月 18 日至 9 月 2 日, 我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中级茶艺师培 训。通过半个月的学习,我从态度上、文化素养上、操作技能上、教学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从态度深刻体会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敬”、。未参加中级茶 艺师培训之前,我对茶艺师的了解是“掌握了一套规范的泡茶技能,能对客人进行茶艺表演与服务”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懂得,茶艺师不仅要有专 业技能与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习茶、事茶陶冶情操,传承并发扬我国的茶文化。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茶艺师,首先要有平和、恬然的心境,对茶 的珍视和对茶人的尊敬。

二、提升了专业素养。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年的茶 文化历史,使茶文化己深深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至唐代“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 ,我国茶文化体系形成,并使之传播四海。

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渗透,互融互补。首先与儒家思想的“礼” 。儒 家思想是以孔、孟为代表,以中庸为核心的思想文化体系。我国茶文化中清新、自然、达观、热情、好客的精神即是儒家思想最鲜明、充分、客观而实 际的表达。其次与佛家思想的“悟” 。茶与佛的核羽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茶道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广告表现 视觉传播 内容包装 传统文化

竹叶青茶广告是我国茶叶产品广告的经典之作,其足以成为我国茶叶广告的代表。其广告表现也具有明显的特色。所谓广告表现就是将广告主题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知名泛化、间接或形象地表现、放大和夸张、审美和逆反是广告表现的主要原理。其最终形式是广告作品。

竹叶青茶广告包括海报、杂志图片广告、电视广告和网络视频广告。竹叶青茶本身也包含多个子品牌,每个子品牌还有多种产品。竹叶青茶广告的表现特色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广告重点利用视觉传播原理

广告表现要符合受众视觉思维方式,也要符合产品自身的特性。竹叶青茶广告十分重视海报宣传和电视广告,在国内的高端杂志和新闻杂志上广泛投放竹叶青茶广告,利用对开和连页的整幅广告进行视觉轰炸。视频广告也做出多个版本,在电视和网络上投放。虽然每个视频的时间都不长,但是其画面感强,短时间内能够传达大量的信息,并且鲜明地将自身产品突出出来,产品出现在画面上的时间比例很大。视觉包装上,简洁、大方,重在突出茶叶包装和茶叶本身,这种手法是现在高端茶叶广告的普遍手法。

二、广告对产品内容包装也很具有特色

竹叶青茶广告对竹叶青茶产品的包装也很具特色,甚至可称煞费苦心。这主要表现在包装的色彩应用和文字描述上。通过色彩应用和文字描述,来突出竹叶青茶的高贵、典雅和精致。比如竹叶青茶品牌之中的一种论道竹叶青,其广告以黑、绿、金黄三色为基调,广告图片的中心是“论道竹叶青”几个字,这几个字的字体最大,下面是中号字体的“层层历练的大师级好茶”。它将包装重点落在了“大师级”上面,表明论道竹叶青是经过层层历练的,不是一般的茶叶。再下面的小号字体对其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从而突出其产量的稀有和珍贵,抬高了身价。由于高端茶叶市场的消费者往往是有文化重品位的人,所以这种描述正好切合了这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此外,现代产品由于经过加工和包装,不像散装产品那样是消费者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亲自对产品本身进行挑选,也就是说消费者往往不能直接接触到产品本身以断定其品质与自身是否喜好,所以广告和产品包装才更为重要,因为在现代工业社会,广告和产品包装,几乎就等于产品本身。而广告也是产品包装的一部分,产品包装本身也就是一种广告。这种独特的广告表现手法,既是中国茶广告的普遍的典型的手法,更为竹叶青茶所特有,使竹叶青茶在诸多茶产品和茶品牌中更为明显,让熟悉它的人一看其广告,就能认出这是竹叶青茶。

三、广告切合并应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学的基本元素

坐而论道,自古是文人雅士的传统。所以中国的茶广告,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框架。在广告的颜色选择上,也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黛黑、金黄、朱红来做包装,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在文字描述和产品包装上,也是用了中国传统的文字与材料。喜欢品茶的消费者往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大量运用,自然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论道竹叶青本身就有坐而论道的意味,自古坐而论道就少不了茶,文人雅士也少不了茶,所以竹叶青茶的气质经过广告表现运用后,更显出它的高贵、典雅。

竹叶青茶叶除了论道竹叶青以外,还有飘雪竹叶青,君临天下竹叶青和平常心竹叶青。论道竹叶青主要是乌龙茶和绿茶,君临天下竹叶青主要是红茶,飘雪竹叶青主要是花茶,平常心竹叶青就是竹叶青绿茶。每一个品牌系列或是品牌系列下的每一个等级,都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意象为名称,如论道、飘雪、君临天下、平常心、静心等。每一个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包装下的广告与产品都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并以此吸引市场细分下不同喜好的消费者。

佛教的发展,对茶的传播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茶所具有的提神、生津等功能,十分适合佛教僧俗信徒守戒坐禅的需要。禅茶一词由此而来,所以茶与佛学佛教自古就有渊源。佛教兴盛时,僧人在寺庙附近种植茶树,以招待僧众。竹叶青茶叶广告的平常心也含有禅意,峨眉山

是佛教圣地,此处产出的茶叶自身也就带着几分禅意。竹叶青茶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元素包装自己,就连海报与杂志图片电视画面上都有禅房的景象出现,巧妙地运用了佛学意象包装自己。

四、广告利用中国围棋队和聂卫平提高产品档次和知名度

围棋本身是中国所特有的项目,所以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和气息。同时围棋这项项目的自身属性也是要求安静和思考,节奏很慢,这也与茶叶本身的属性十分契合。同时,除了传统文化积淀、含有安静和思考的意味、同是慢节奏的活动项目,茶叶与围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精神内涵与气质里面都带有禅意和哲意。所以论道竹叶青选择中国围棋代表队为合作伙伴,选择围棋大师聂卫平为形象代言人,十分符合二者的精神气质。有了名人与国家队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自然也就再上了一个台阶。

总之,通过竹叶青茶叶广告,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茶叶产品的广告表现特色。无论哪种茶叶,产地在哪里,它们的广告都会突出自身属性,并以自身属性通过广告表现手法来切合中国传统精神的某一层面,综合利用视觉、产地、文化元素和产品包装来提高产品自身的档次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郭军明,广告表现原理浅析[j],科技资讯,2007.6

[2] 王慧灵,广告表现如何洞察受众的视觉思维[j],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06

[3] 鲁道夫· 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茶道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茶文化;和解;心理分析

收稿日期:2011-11-01

作者简介:司书娟(1986―),女,山东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1-0183-03

1引言

从魏晋南北朝的“以茶养廉”[1],到唐朝的“茶道大行”[2],从宋代茶文化的深入发展,到深邃淡雅的明清茶文化,作为我国国粹之一的饮茶,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人们生活所必需,也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现象、一种艺术。而茶文化则是除了对茶的认识,更多地是体现人与人、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的双向关系,其涉及范围宽广。

2“和解”心理

荣格在《心理类型》一书中指出了和解的意义。他认为生命的最适度越来越撤离了相对立的极端,寻找中间道路,正因为对立是理性的和意识的,其中间道路就必定是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 既然作为一种对立之间的和解功能,中间状态具有非理性的特征,它仍然是无意的,那么,在西方,它就会投射到中介的神的形象中。而这种两者对立取中间道路的思想在中国表现为道的形式。人变成与道合一,与永不止息的创造性的绵延合一[3]。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决定了“道”的诠释的多样性。如道教的思想认为道被分为阳和阴的基本的二元对立,作为一个微观世界,人即是对立的和解。而儒家的思想,则认为“中庸之道”为之和解、中和等。此外,中国文化中的“和解”心理体现在对立面统一与平衡、事物多样性统一与融合、万物生长发展的源泉等各个方面。

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则将中国的和解心理“道”界定在儒家和道家的诠释基础上,即事物间或食物内各要素取得协调一致、保持均衡稳定的心理状态。茶文化中的“和解”则主要体现在各种对立元素的统一平衡上,不管是从茶之源、之器、之饮,还是从茶礼茶道角度,都能看到这些寻求和解中立的轨迹。人们通过使茶文化中的众多元素体现“和解”,而寻求心理上的平衡,获取生生不息的活水动力。

3“和解”在茶中的具体体现

3.1“茶之源”中的和解

3.1.1生长环境的“阴阳”和解

陆羽《茶经》中认为“阳崖阴林”是茶树的最佳生存环境,指出茶树适宜于向阳山坡有树木隐蔽的生态环境。而且宋代赵佶也指出:“植产之地,崖必阳,圃必阴。盖石之性寒,其叶抑以瘠,其味疏以薄,必滋阳和以发之;土之性敷,其叶疏以暴,其味强以肆,必资阴荫以节之。阴阳相济,则茶之滋长得其宜。”[4]先人王充主张“阴阳和则万物育”[5],即他认为自然界阴阳交感调和,就使万物生长、繁茂,若长期阴雨或干旱,阴阳失调,万物就不可能繁茂生长。通过协调茶树生长环境中的阴阳元素,使其处在一个最佳的生长状态中。

3.1.2“刚与柔”和解的茶性

茶之制作,焙制使干,其体性坚、硬、刚,兼之使其性寒严,故而文人好以茶寄托其刚直坚正之品格、操行。 苏轼在《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中咏茶之德性与高洁之趣为:“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读。“将茶赋予苦硬刚耿的品质。但是《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诗中的“从来佳茗似佳人”。又将茶极具柔媚之性展现地淋漓尽致。

3.1.3药用价值中的“和解”

我国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他的名著《本草纲目》中还论述了茶的药理,他说:“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或降则上清矣。然火油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3]热与寒的和解,就体现在茶性之中。两者相济相生,故能得其中和。这些治疗措施,都是为了纠正偏失。通过平衡体内阴阳,使生理机能恢复达到和解平衡稳定状态,茶的药用价值无疑与中医的“中和”思想不谋而合。

3.2“茶之器具”中的“和解”

陆羽认为烹茶时,风炉上五行皆备,风炉外形美观古雅,精巧别致,在炉脚上刻有“坎上巽下离于中”,“体均五行去百疾”等。这两句话就阐述了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配合和谐、达到平衡的过程这一事实: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6]。自西周末年以来,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被认为是生万物的源泉[5]。多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相配合达到和解的现象被称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5]。这样“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风炉,就带来了“去百疾”的结果。

此外,有些地方将茶壶称作“茶娘”、将茶杯称作“茶子”[1],如子母暖壶等,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清代茶人陈鸣远,造了“束柴三友壶”,取“十支筷子折不断”、“共饮一江水”等古意,而且造型自然、高雅、朴素中透着美韵。无论是五行的相生相克,还是茶器的阴阳调和、自然风韵,都散发着一种平和稳健自然的气息,饮茶之人关于“静”内心体验也是不言而喻的。

3.3“茶之为饮”中的“和解”

茶是茶叶与水的和合之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品茶之源,是茶道之源。水为茶之母,好茶须好水。茶与水的关系,注重的是一个“和”字[6]。而优质的茶水也是注重“资阴阳之和”。 正如秦观《淮海集》三十八《龙井记》道:“受天地之中,资阴阳之和,以养其源。”[7]这不仅是泉水好的理由,而且是做一个“有道之士”的理由。既不受过于阴性的环境所熏染,也不受过于刚性的环境所压迫,最终却呈现出一种阴阳调和的中间状态。“水为茶之母”的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苏轼烹茶重“活水”(《汲江煎茶》),唐庚在《斗茶记》中明确地要求:“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活水的基本条件是流动,然而并非流动之水都是活水。“活”的标准,在于缓急的和解。正如在《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话本中,王安石命苏轼取中峡之水的原因为上峡之水太急,下峡之水太缓,而中峡之水在缓急之间,堪称“活”水。

“茶之为饮”的“和解”体现在其阴阳调和、缓急的平和。只有达到这两点的中和,才能说茶为水之神,水为茶之体;茶水,是神与形的交融合一。换言之,茶缘于水,水是茶的寄托,茶是水的溶化;茶与水相依相托,相辅相成,相续相禅,生死与共,才成就了中国茶道,积淀了中华茶文化的“和解”心理。

3.4茶道中的“和解”

不同学者对茶道的基本精神有不同的理解:如庄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等。但是,“和”却是众多学者公认的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的灵魂。“和”的内涵广泛,可以指天人和合、家庭和合、身心和合,可以指和为贵、祥和、谦和、和况处世、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本文则认为茶道中的“和”即“和解”着重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如孔子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8]、孟子的“天时地利人和”[9]。

中庸思想认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解决纷争与矛盾的方法。做人应以一种宽容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的精神来对待宇宙万物中发生的问题、将矛盾双方保持在统一体之中,使两者不断联结、渗透,在互补中达到平衡统一。对于人们的情感,喜怒哀乐的感情不要表露出来,内心要处于虚静恬淡不偏不倚的境界。这种中和就是人们的通达之道。茶道以“和”为最高境界,体现了文人植根于社会中儒家思想中和思想境界的推崇以及对茶事的联想。人们常将香茶喻作“太和”之汤,殊不知,茶有酸甜苦涩之味,水有甘洌咸苦之分,器有精美拙劣之别,但恰恰是习茶之人通过洗水、择茶、取器,而后经过“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烹茶技艺,展示着尚和的茶[10]。此外,煮茶法、点茶法、泡茶法,都讲究“精华均分”。好的东西,共同创造,也共同享受。从自然观念讲,饮茶环境要协和自然,程式、技巧等茶艺手段既要与自然环境协调,也要与人事、茶人个性相符。

通过饮茶,使饮茶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态度,行为得体,不冲动、不偏执、不做过分之举。而茶道所提倡的质朴而不粗野,文雅而不虚浮,泰然自信而无傲气,威严而不凶猛,宽和而不放纵,庄重矜持而不固执,这些中正宽厚的品德,都是中庸“和解”心理的体现。

3.5茶文化与酒文化的“和解”

(1)《本草纲目》中提到:酒,是天之美禄,面曲之酒,少量饮用可和血腥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叙情合欢;痛饮就会伤神耗血,损胃亡津,生痰助火[11]。其中,烧酒是纯阳毒物。烧酒与火的性质相同,与火便燃,颜色如同硝焰。北方人一年四季都饮此酒,南方人夏天不喜欢喝此酒。烧酒味道而甘,升阳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米酒气味苦、甘、辛、大热,有毒;葡萄酒气味甘、辛、热,微毒。这些记载都表明,酒是一种阳性的物质。而苏轼则明确提出:“姜助阳,茶助阴,姜茶消暑,解渴祛毒,且一寒一热,能跳步阴阳” [12]。

(2)茶和酒,又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互补的象征[5]。儒家主进取,倡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似酒。道家主静观,宣扬“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人生哲学,似茶。茶和酒,似乎还对应着西方美学中所谓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一盏清茶,使人由浮躁转为冷静,由冷静而生发对现实清醒理智的反思,由反思而现出洞察人世后的一缕微笑,此种品茶境界,正得日神精神之神韵[10]。两种不同精神,却在醉与醒上达成和解。酒代表醉,茶代表醒:饮茶使人清醒地认识到“人生如梦”,故而对人生忧患不是采取酒醉式的实解二是采取茶醉式的虚解,化对抗为虚无。

(3)饮酒,比之饮茶,它要随意得多。酒性本狂烈,且饮酒本是助豪兴、增豪情、暂除尘世羁绊之举。品茶比饮酒更讲究,它包含对茶叶和泉水的选择,也包含对茶具和环境的选择。有时候这种选择近乎苛刻,但不可否认,这种对茶叶、泉水、茶具等一丝不苟的讲究和洞幽烛微的精细鉴别。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盛行以及并行不悖,无疑是“和解”之道的最佳体现,是阴阳之合、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融合的诠释。

2011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

4结语

茶是一种中正平和之物,通过煮茶品茶能平和人的心情,茶的审美境界能消除人的烦恼,因而茶作为一种饮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唐人斐汶对茶性的体验为“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13]。即饮茶能平和人的心情,并能产生冲淡、简洁、高尚、雅清的韵致。也正是因为其“和解”思想的传承载体――机体强大的,盛于久长,茶文化才能成为不老的精灵、成为说不尽的话题。不论是从其茶、茶水、茶树等物质形态还是从茶道等文化形态,其无处不流淌着和解的血脉。世人在茶文化中体验着“和解”之道,并与之结合、与永不止息的创造性的绵延合一。

参考文献:

[1]

王玲.最经典的茶道、茶艺、茶文化读物: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2] 李飞.唐宋茶道大行之原因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25):61~65.

[3] 荣格.心理类型[M].吴康,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4] 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 程静宁.中国传统中和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 刘畅.和-中华茶文化的灵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7] 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J].文艺理论研究,2007(1):77.

[8] (春秋)孔子.家藏四库系列图解论语[M].北京:万卷出版社公司,2008.

[9] (战国)孟轲.孟子.崔钟雷[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10] 张忠良,毛先颉.中国世界茶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11](明)李时珍.图解本草纲目[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茶道文化论文篇10

阮浩耕: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秘书长、著名茶文化专家

去年8月,陈宗懋先生告诉我:《中国茶经》应读者和作者的建议,决定编写出版修订本。《中国茶经》自1992年出版至今15年间,重印21次,共发行8万余册。如果作一个中国茶书排行榜,《中国茶经》无疑可以高居榜首。此书对普及茶知识、弘扬传统茶文化、促进茶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毕竟15年过去了,无论从研究的深入、知识的更新来看,还是从实践的发展、读者的需求来说,《中国茶经》进行一次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我曾参与编写的“茶文化篇”,原书分“茶与文化”、“名人与茶”、“茶事掌故”三大部分。现在看来,在内容的涵盖上或章节的设置上,都有值得完善和充实的地方。遵陈宗懋先生之嘱,我初拟了一个茶文化篇的修订意见,其中提出增设“茶文化概述”一章,可考虑设置“当代茶文化的兴起”、“茶文化内涵”、“茶文化的基本结构”、“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中国茶道精神”、“茶与儒、释、道诸家”等节。此修订意见同时寄奉农史专家朱自振先生求教。不久即获朱先生惠书,他赞同增设“茶文化概况”一章,并特别阐明说:现在讲茶文化的历史,出现一种“竟古比早”的倾向,他们“连茶文化是饮茶或由饮茶衍生、发展起来的文化”这一基本道理都不承认,说什么“中国有人即有茶文化”,把茶文化起始推前到“旧石器时代早期”、“旧石器时代中期”、“茶图腾”等等,把人类原始采食的可能推测就定为茶文化。因此,朱先生说:“这次修订改版,一定要把茶文化性质、起源、内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能让一些无稽之谈混淆视听,贻笑大方。”

尽管目前人们对什么是茶文化众说纷纭,存在争议,但作为一本有相当权威的《中国茶经》,还是应该吸取主流意见,给出一个说法。

要廓清目前存在的争议,我以为首先要把整个大茶叶行业中的“茶叶经济”、“茶学”和“茶文化”三大版块来个梳理。这三者各有自己的主体:茶叶种植、加工和流通是茶业经济的主体,茶叶科研和教育是茶学的主体,茶文化则是一种由茶的品饮和由饮茶衍生而形成的文化。这三者虽有各自的主体,但又并非截然区隔分离,三者互有交迭相融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