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5:50:54

复习管理论文

复习管理论文篇1

如何进行语文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利于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能妥当地安排好语文复习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

方法: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堂堂填,天天灌,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复习无计划,见到什么复习什么;只练不讲评,公布答案就完事。

资料: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消化不良。

时间:为赶进度“开快车”,煮“夹生饭”;“老牛拖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

二、控制论及其核心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人们要实现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就得有意识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生的,并进而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学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通过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转换,形成“螺旋式”反馈信息网,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调节,教学不断向最优化发展。

三、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控制思想

将控制论思想运用到高考语文复习中,就是要随时通过反馈来掌握复习现状与目标间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经常搜集学生对复习内容、方法的看法,可采用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方法等。

传统的语文复习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觉得语文复习不复习一个样。如图一:

定向讲知识(师)做练习(生)讲评(师)

而采用反馈式复习,则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如图二:

(附图{图})

四、教学实践

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语文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行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数量质量控制,即定向、定量、定势、定序和定度。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探索。

(一)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来说“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是教学目标。我们在复习中常常会发问,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耕耘,却收获不多?为什么有些人没我投入多,而收获却大于我?实际上,这是在复习中做了不少无用功的缘故。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指导我们的复习与训练,是大面积提高高考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知道,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就是“考试说明”的30条要求。它是命题的指挥棒,代表了社会,也代表了高等院校在具体学科上对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质量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明确“考试说明”中有何规定,从而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知道哪些内容在历次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哪些还没有露过面。比如不少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设计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专项训练,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说明”明文规定“不考名词术语”。高考也多年未考单纯词和合成词了。又比如1995年“考试说明”删去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一项,于是我们复习字典词典的时间就可大大减少。总之,只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复习和训练,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二)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到了后期,我的做法是:以练评为主,一日一小练,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练后必讲评,而练习和评讲都安排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有的教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海”,也不得而知。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为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我设计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附图{图})

每次考试后,我都用它来统计测验情况,凡正确率高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已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此类练习。这样,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三)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高考语文复习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题的方法,并激励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在复习期间,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语言训练已露出厌倦情绪,这是个危险信号,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复习效果。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根据量力性原则,重复的单一劳动会引起大脑疲劳。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开头的三至五分钟,我开辟了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博得了学生的阵阵笑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激发了学好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考复习和训练中是这样安排的: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单元,把语文复习分为四部分进行: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课时,文言阅读2课时,现代文阅读3课时,作文3课时。这四部分交叉进行,而都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为了巩固分项复习的成果,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检测成绩,每月还安排了一次综合考试,并做好讲评工作。到了后期,综合检测和专项练习(难点疑点训练)交叉进行。

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同时,对书写训练,要经常提醒,不断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了控制好学生的规范化作文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进行卡片作文教学,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这样,有利于克服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

在进行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高考前的压力很大,有的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到处猜题押题,有的变得焦躁、失眠,不思茶饭,有的则破罐子破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体现,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挥。因而平时必须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从总体上加强班集体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找每个学生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分析其答题时的心理障碍,提出下次测试时的要求。

五、教学效果

复习管理论文篇2

高三学生大都习惯于埋头苦读,很多人连课间休息也懒得走出教室。当下一堂课开始时,好些人还沉浸在上一堂课的回味中没回过神来。这时,较普遍的做法是让学生唱一首歌。我也试过,感到效果不明显,学生们只是轻松了一下神经,注意力仍较松散。后来我改在开场白上做文章,用幽默的方法吸引学生。例如,在一次县级公开课上,我指导习作夹叙夹议。其时已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已很疲劳了。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再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开场白是可以预先设计的,讲课中要做到幽默风趣,就要靠老师自己有扎实的语言功夫。我上的每节复习课都要有几次笑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过,幽默不等于滑稽,切忌用低级廉价的笑料或过于夸张的滑稽动作、语调来引发笑声。注意师表形象,随和而不失端庄,幽默所引发的笑应是会心的微笑。

2.旧知新讲

人们总是把复习课比作“炒冷饭”。其实,“冷饭”也可“炒”出新滋味,关键看怎样“炒”。把过去讲过的知识换一种方法表达出来,学生听了依然会有新鲜的感觉。有几个学生老是搞不清“既”和“即”的用法,我就写出这两个字的甲骨文形状,告诉他们这两个字的不同形状所包含的不同意义;“执”有一个义项是“逮捕”,有的学生记不住,我也写出其甲骨文并解释;对一些难写的或形近易混的字,如“盥、爨、夔”或“戊、戌、戍”等,也用这种方法来帮助他们记忆。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自然,印象也就特别深刻。

有一次做习题,一道题是欣赏杜甫《江汉》这首诗,学生们不理解诗中“落日”是比喻诗人暮年的,做错了。我就让一个学生口述杜甫生平,我自己则随着学生的口述在黑板上画地图,用红线标出杜甫在各阶段的活动区域,指出杜甫是在江汉一带病终的。学生们看出杜甫在生活各阶段的活动区域都不重复,懂得了可以利用杜诗中的地名来理解其诗的背景等,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

3.寓习于乐

高三复习是辛苦的,学生们成天钻在书山题海中,难得有娱乐的时间。在课上加点娱乐的内容,用娱乐的方式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事半而功倍。

背记成语,我让学生搞成语接龙,谁卡住就唱个歌,没人卡住就我唱。记文学文化常识,用猜谜的方法。谜面是平时搜集或自制的,不太难,目的只在帮助学生复习;学生自己也制一些,互相猜。

复习管理论文篇3

一、对比法

应用“对比”法进行复习,可以明确概念的本质,区分容易混淆的问题,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

1.基本概念、理论的对比

如复习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原子、氧化和还原、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等,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各自的特征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2.元素性质比较

如比较三种酸(Hcl、H2SO4、HNO3)、二种碱(NaOH、Ca(0H)2、C02、和CO、碳的几种单质、H2和O2、空气和水等的性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观察异同。

3.计算对比

通过对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和质量百分比浓度的计算进行对比,可区分理解二个概念的含义,找出二者的联系。

4.实验对比

如将H2、02、CO2的制取和收集方法对照比较,掌握它们的实验室制取原理,装置的特点,所用药品、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归纳出三种气体制备的共同模式(原料原理装置操作检验方法注意事项)和收集气体的方法。

二、所谓“联想”就是通过某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

一般有下列几种。

1.抓住事物特征去联想

如氧化----还原反应,抓住得氧、失氧这一特征,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对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抓住有无新物质生成去区分。

2.从实验意境去联想

如复习H2(或C或CO)还原CuO时,联想到老师当时的语言动作、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生成物等。这样记住了H2、C、CO三种不同还原剂还原CuO的反应了。

3.如由H2的用途,可填充探空气球、冶炼金属、制盐酸等联想到H2的性质,如密度小,具有还原性,能与氧气反应等。

复习管理论文篇4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其它课程一样,都要把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因此,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首先也应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义。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应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实际,对基础知识认真设计好适量的书面练习。练习题力求做到系统全面,重在基矗同时,练习题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标准化,促使学生思考。这样,通过完成练习题,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熟悉教材的基本内容。

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有赖于教师在复习教学课中将教材内容梳理好,使内容系统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复习初三政治第二课时,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归纳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框架: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适当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即一个内容,三条主线。并把它板书出来。从导言的提出到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构成课文的内容体系。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知识的现象。

二、把握重点内容,培养析题能力

中学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目标,就是在保证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基本内容的同时,突出教材的重点,使学生的复习能事半功倍。由于中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把握住教材内容的重点,复习过程中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要求学生能完整地表述原理内容,并注重文字上的准确性,消除学生以知而非甚知的感觉。在初二思想政治课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贯穿全册书的一条红线。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是学好该课程的关键所在。因而,在复习课教学中一定要紧扣这一原理,抓住关键用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举一反三,使学生融汇贯通。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析题能力,是复习课教学的另一目标,因此,教师除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外,还应留有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并采取多样化训练的形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可采用分组竞争的方式,巧妙地设计几组学生易出现错误的题型,看哪个组答得最快、最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判断、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锻炼答题技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复习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人性假设理论;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20世纪初,为了缓和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对立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一些社会改良学者,试图通过对人的本性的研究分析,采取更加人道和充满人情味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加强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心理学家梅奥、马斯洛、沙因以及行为科学家格拉斯・麦格雷格( DouglasM・MCGregor) 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先后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

1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内容

1.1 “经纪人”假设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从所谓“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出发,认为人都是“经济人”。“经济人”也被称作“唯利人”或“实利人”。麦格雷戈把这一思想归纳为X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天生懒惰,生下来就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逃避工作,由经济诱引来引发工作动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生下来就缺乏进取心,工作不愿负责任,宁愿接受指挥,没有雄心大志;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适宜的举动;人生来就以自我为中心,无视组织的需要。

1.2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指出人们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由需求引发工作动机的;在现代化的工业时代,工业自动化程度极高,工作经常变的枯燥无味,这样就造成人与人之间只能从社会关系上去寻求意义;其次,工人们之间非常关注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这要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其控制来的重视;另外,工人的生产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1.3 “自我实现人”假设

继霍桑试验之后,马斯洛提出人是“自我实现人”的观点,是指“人都需要发挥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麦格雷戈基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提出了Y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人都是勤奋的,要求工作是人的本,就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人们愿意接受职责,而且多数人主动寻求职责;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时,都具有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人对于自己所参与的工作,能够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指挥;在现代工业条件下,一般人的潜力只得到了部分发挥。

1.4 “复杂人”假设

20世纪70年代初,薛恩等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 复杂人”的假设。后来,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杰伊・洛斯奇根据“复杂人”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主要内容是: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组织的,每个人的需要都各不相同,需要的层次也因人而异;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这些需要和动机相互作用并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由于条件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组织、任何时间、任何人的统一管理方式。

1.5 “文化人”假设

“文化人”假设是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企业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提出来的。“文化人”假设认为:企业中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价值观的人,人的心理和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人的价值观决定的;人的价值观、责任感及人们在生产中的行为表现,与他长期以来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

1.6 “创新人”假设

“创新人”假设指的是人是学习创新的主体,人必须学会使用现有组织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如果不能学会创新,其后果将相当严重;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加以彻底的变革,从而使组织的实绩有显著地长进。

2 西方人性假设论与自我学习管理的结合

2.1 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学习的主体性

在整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要求从以往的依赖性学习过程变为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摄取模式变为主动汲取知识的学习模式。而全面学习发展的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因此,只有做到以学习本身为主体,以人为本,才能实现自我学习的全面发展。

2.2 满足学习需求,发挥激励作用

由于人性假设理论是根据人的不同需求来采取相应的管理,这一理论启示我,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满足多样化、多变化的需求,才能达到自我满足,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我学习的激励作用。除了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包括个人才能发挥的需求,以及信任、尊重、荣誉、信念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需求。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之后,才能向较高层次迈进。由此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外在激励引发其内在动力,从而自觉将学习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2.3 强化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个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主动性,愿意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个人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实现其自我价值。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本身就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改造,充分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通过自我教育,将社会的要求和规范内化、接受并转化成自身稳定的心理结构,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2.4 加强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学习管理关系

根据“复杂人”假设理论,人的需要会随着年龄、知识等的增长而不断变化。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影响了学习管理的实效性,因此人文关怀将成为增强学习管理的重要途径。通过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学习正确面对价值多元化,积极抵制多元化带来的消极和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在对自身和社会具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培养远大的人生目标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蒋珩,刘贤伟.西方的管理人性观给我们的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杨光,齐胜欣,刘永生.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84.

[3]尹钢,梁丽芝.行政组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3.

[4]谢庆.人性假设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复习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约束论 代词 反身代词

一、引言

Chomsky的约束论把代词和反身代词联系到了一起,认为它们在句法约束上互补,但也有学者发现有的语言并不完全遵守约束论中的约束原则[1]。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将从约束论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代词和反身代词进行对比,并进一步揭示其异同可能对二语习得造成的影响,从而为二语习得的研究进行理论探索。

二、Chomsky的约束论

Chomsky(1981)在“管辖与约束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中,把名词短语分成了三类:1.照应语,包括反身代词和相互代词,如“himself,each other”等;2.代词,指传统语法上所说的人称代词,如“he,him,she,her”等;3.指称语,如“John,the boy,criminals”等真正的全称名词短语(full NP)。其中,指称语有独立的指称意义,其所指不需要依赖句中的约束关系来确定;照应语和代词都没有独立的指称能力。Chomsky针对上述三类名词短语,提出了约束理论的三个约束原则[2]:

A:照应语在管辖范围内必须受到约束。

B:代词在管辖范围内必须是自由的。

C:指称语在任何范围内都是自由的。

所谓“约束”,是指句中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在指称意义上的依赖关系[3]。“约束”和“自由”都是逻辑学的术语,在逻辑学中,量词约束变项。凡是受量词约束的变项称为“约束变项(bound variable)”,不受量词约束的变项称为“自由变项(free variable)”。所谓某个名词短语受到“约束”,是指它与先于它的另外一个名词短语指同一客体;所谓某个名词短语“自由”,是指它与先于它的名词短语不指同一客体。所谓“管辖范围”是指包含照应语、其管辖语和可及“主语”的最小范围[3]。

三、英语反身代词和汉语反身代词

(一)形态对比

英语反身代词一般由第一、第二人称的所有格和第三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加后缀-self构成,如“myself、himself、themselves”等,具有屈折特征,在形态上与先行词保持人称、性、数的一致性,与代词在句法分布上呈现互补性。汉语反身代词分为两类:一种是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另一种是复合反身代词“代词+自己”。其中,复合反身代词在形态和用法上更接近英语反身代词,具有屈折特征,在人称、性、数上和先行语保持一致,汉语简单反身代词没有屈折特征。此外,英汉反身代词的构成核心是一致的,英语中以-self为中心语素,汉语则以“自己”为中心语素,且二者都具有语义上的照应性。

(二)句法约束对比

根据约束理论A原则可知,反身代词必须在管辖范围又称“局部范围”内受约束。首先,我们对简单句中英汉反身代词进行分析比较。先看以下例句:

(1)[Jimi hates himselfi.]

(2)[吉姆i恨自己i。]

(3)[吉姆i恨他自己i。]

通过对比发现,例句中的中英文反身代词都直接受其先行语的管辖,此时英汉反身代词的先行语也只有一个,呈现相同的约束特征。接着,再看复合句中约束理论对英汉反身代词的约束作用。试看例句:

(4)小李i知道[小王j不喜欢自己i/j ]。

(5)小李i知道[小王j不喜欢他自己i/j]。

(6)Xiao Lii knew that [Xiao Wangj did not like himselfi/j].

通过对比发现,英语反身代词在复合句中仍然是在相应的管辖域内受约束,不能与管辖范围外的先行语同指,如例(6)中的“himself”只能指其管辖范围内的“Xiao Wang”。汉语复合反身代词“他自己”与英语反身代词一样,也只能在管辖范围内受到约束,与“小王”同指。而例句(4)中的简单反身代词“自己”则不严格遵守A原则,先行语既可以是“小李”也可以是“小王”。也就是说汉语反身代词在复杂句中既可以在管辖范围内受先行语限制,也可以跨出管辖范围寻求远距离回指。

此外,当管辖范围不是时态分句时,英汉反身代词所受约束见以下例句:

(7)妈妈i希望[女孩j 爱自己i/j]。

(8)妈妈i希望[女孩j 爱她自己i/j]。

(9)Mumi expected [the girlj to love herselfi/j].

(10)吉姆i欢迎[里德j对自己i/j的批评]。

(11)吉姆i欢迎[里德j对他自己i/j的批评]。

(12)Jimi welcomed [Read’sj criticism of himselfi/j].

例句(7)(8)(9)和例句(10)(11)(12)的管辖范围分别是不定式分句和“功能齐全的复合结构”,管辖语分别是不定式和介词。由分析可知,在这类句子中,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和英语反身代词都遵循A原则,如例(8)中“她自己”只能与同一管辖范围内的先行语“女孩”同指,例(9)中的“herself”只能与先行语“the girl”同指;但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则不严格遵守A原则,如例(7)中的“自己”既可以指管辖范围内的先行语“女孩”,也可以指管辖范围之外的先行语“妈妈”。

综上所述,英语反身代词和汉语复合反身代词都遵守约束论中的A原则,但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并不严格遵守A原则,既可以在管辖范围内受到约束,也可在管辖范围内不受约束。

四、英语代词和汉语代词

(一)形态对比

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称代词都主要分为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但是,英语和汉语代词对不同的性、数、格等有不同的形式要求。英语第一、二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有数、格的区别,如“I”指单数、主格的第一人称“我”,“we”指复数、主格的第一人称“我们”,“me”指单数、宾格的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有性、数、格的区别,如“he”指第三人称男性、单数、主格,“her”指第三人称女性、单数、宾格;第三人称复数代词只有格的区别,如主格是“they”,宾格是“them”。英语人称代词必须和先行语的人称、性、数一致。汉语与英语略有不同,第一、二人称代词有人称、数的差别,如第一人称单数“我”、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第三人称代词不仅有人称、数的差别,还有性别的差别,如第三人称、单数、男性代词是“他”,第三人称、复数、女性是“她们”。汉语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格的区别,即同一人称代词不同句法位置上形式保持一致,如“我”在主语、宾语位置上都是“我”,“他们”在主语、宾语位置上都是“他们”。汉语代词也必须和先行语保持人称、性、数的一致。

(二)句法约束对比

由约束理论B原则可知,代词在管辖范围内是自由的。我们首先对简单句中的英汉代词的约束作用进行对比,见例句(13)(14)。

(13)[吉姆i看见了他j。]

(14)[Jimi saw himj.]

由例句可知,在简单句中,英汉代词都遵守B原则,即在管辖范围内不受约束,例(13)中的代词“他”不能在句内受到约束,因此不能和“吉姆”同指。同理,例(14)中的“him”也不能指“Jim”。我们看英汉代词在复合句中的约束作用,见例句(15)(16)。

(15)小李i说[吉姆j看见了他i/j]。

(16)Xiao Lii said [Jimj saw himi/j].

分析以上例句可知,英汉代词在复合句中都遵守B原则,如例(15)中代词“他”在管辖范围内不受约束,因此不能指“吉姆”,但可以指管辖范围以外的“小李”或是其他人。同理,例(16)中的代词“him”不能指“Jim”,只能指“Xiao Li”或是其他人。

上述例句中代词的管辖范围是时态分句,当管辖范围由其他成分充当时,英汉语代词所受约束情况见以下例句。

(17)妈妈i希望[女孩j爱她i/j]。

(18)Mumi expected [the girlj to love heri/j].

(19)吉姆i欢迎[里德j对他i/j的批评]。

(20)Jimi welcomed [Read’sj criticism of himi/j].

以上例句(17)(18)和例句(19)(20)中的管辖范围分别是不定式分句和“功能齐全的复合结构”。由分析可知,英汉代词在以上例句中,依然是在管辖范围内自由,但可以受到管辖范围外的先行语的约束。如例(17)中的代词“她”不能与同一管辖范围内的先行语“女孩”同指,但可以与管辖范围外的先行语“妈妈”同指,例(20)中的代词“him”不能与“Read”同指,但可以与“Jim”同指。

综上所述,英汉代词在句法中都遵守约束理论的B原则,即在管辖范围内不受约束,这也与Reinhart & Reuland(1993)[4]的观点一致,即所有语言都遵循约束论中的B原则。

五、英汉语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异同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若母语与目的语的特征相同则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属于正迁移;若母语和目的语不同,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则属于负迁移[5](P2)。因此,英汉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句中所受约束的异同必然会对二语的习得造成一定的影响。

按照迁移理论,英汉反身代词所受句法约束不同,会产生负迁移,对二语学习有负面影响;英汉代词所受句法约束一致,会产生正迁移,对二语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推测,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代词习得要早于反身代词。国内学者对反身代词习得的研究颇丰,陈月红(2001)[6]、李红(2002)[7]、李金屏(2010)[8]等都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反身代词过程中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直到高级阶段水平才能习得英语反身代词。但是对于代词习得的研究鲜有,因此关于代词和反身代词的习得先后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六、结语

本文从Chomsky约束论的角度分析了英汉代词和反身代词的异同,发现:1.英语代词和汉语代词都遵守约束论中的A原则,在管辖范围内自由;2.英汉反身代词在句法约束中存在差异,英语反身代词和汉语复合反身代词完全遵守约束论中的A原则,而汉语简单反身代词并不完全遵守A原则。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英汉代词和反身代词在句法约束上的差异可能对语言习得造成的影响,希望能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本文是“2012年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项目”的重点项目[169号]“英语二语习得中代词和自反代词产出和理解的对称性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宁波大学2012年校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宁波大学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基金[PY2012]资助。)

注 释:

[1]Manzini,R.& K.Wexler.Parameters,binding theory and learnability[J].Linguistic Inquiry,1987,(18,3): 413~444.

[2]Chomsky,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Dordrecht Foris,1981.

[3]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Reinhart,T.&Reuland,E.Reflexivity[J].Linguistic Inquiry,1993,(24):657~720.

[5]Lado,R.Lingusitic Across Culture: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2.

[6]陈月红.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反身代词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9~13.

[7]李红.中国英语学习者反身代词习得中的迁移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116~124.

复习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复杂性;自组织;战略管理系统

一、引言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措施的综合性谋划,回答的是有关企业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大问题。战略管理则是为保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而实施的战略形成、选择、实施、控制、调整等一系列活动。

当前,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生存环境日趋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快速增加。传统战略管理中的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等行动,都可为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在复杂的环境中解除企业的远期焦虑。但是,在实现战略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而带来持续的近期焦虑,战略的实施效果也不尽人意。引进的管理变革技术和方法一个接一个,如流程重组、组织再造、标杆学习、项目团队、六西格码、平衡计分卡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计划赶不上变化,战略实施效果不佳,竞争优势难以维持。这一切都令管理学理论和实践者感到十分困惑。因而,战略管理如何应对复杂性环境,增强自适应性的问题,已成为企业为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复杂环境对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

1.复杂战略环境的挑战。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在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均受到牛顿科学范式的影响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提为: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高层管理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智慧和能力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战略计划是相对确定的,有刚性的。

在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战略管理者和研究者都用机械的、相对静态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事物,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序的,可以进行精确预测,假定企业内部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确定的、可解析表达的、可严格逻辑分析的,企业系统以及外界环境是趋于平衡态的、规则的,从而忽略了内外部环境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突发性。所以,后续发展起来的swot分析框架、竞争五力模型、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及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都非常依赖正规的分析和程序,都是建立在整个工业结构是稳定的、可以识别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前提假定基础上的。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与当时相对稳定的环境是匹配的,相对静态的分析方法也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成长环境全球化、数字化和资本高度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不确定性。由于信息网络化、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战略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竞争者、新的竞争规则、行业结构的新变化、新规制环境、不断增加的客户期望、新雇员和新价值观、新技术等等的不断涌现,展现了新的竞争景象:混沌无序。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内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都日趋复杂。由于持续、频繁、复杂的环境变化,企业无法对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的未来作出规划或预测。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已不复存在,在复杂环境下经典战略管理的未来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2.战略管理本身复杂性的挑战。除了战略环境的复杂性日益升级之外,战略管理作为现代管理中的最高层次及其首要任务,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在战略管理形成、实施及评价控制等过程中,战略主体、客体及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动态性、突变性和随机性,都对在复杂环境下如何实施战略管理、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造成了很大的挑战。战略管理其本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源于经营决策者主观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战略决策都是由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其对环境的未来变化预测进行的,但这种预测局限于经营者决策能力和环境的可测度,因而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同企业经营者往往作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其次,战略管理具有层次性与协同性。战略通常包括公司战略、经营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各层次均成为构筑其上一层次的单元,同时各层次上的战略按功能可分为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若干子系统。总体战略目标与所有战略层次之间、上下战略层次之间、同一层次的战略子系统之间都必须相互协同,与战略总目标保持一致。

再次,战略管理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在实现预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各层次战略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通过不断学习对其各个层次的战略进行持续调整和完善,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同时,由于企业本身是处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战略管理活动自始至终都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并与环境相互作用。

三、一种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主要研究非线性反馈网络,特别是复杂自适应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由许多成分和行为主体组成,他们按照既定规则相互作用,反应彼此行动,改进自我行为,进而改善整个系统的行为。

科学家们对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主要发现是:系统只有运行在可以被称作新奇空间的状态中才具有创新能力。新空间是一种处在混沌边界的相变状态,是一个同时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受竞争和合作、放大和抑制、接受创新张力和拒绝创新张力这些互相矛盾的力量所驱使。这种系统发展的方式是辨证的,其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这个共同进化的过程即是隐性模式破坏显性模式以产生突现结果的自组织创新破坏和重构过程。

组织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当他们在占有混沌和系统瓦解边缘的创新空间时,本身也是属于创造性的。这是一种状态,人们在组织的影子系统中用观念和行为运作,最后从改变合法系统的意义上说确定了组织的影子系统之间的拉力,从而改变他们自己。这是组织学习或强大管理的本质。这种现实时间的学习或自我反映,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产生激进的不可预测的新结果。

在复杂性科学中代表性的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它是指处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被称之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是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2.远离平衡态。平衡状态是孤立系统经过无限长时间后稳定存在的一种最均匀无序的状态。只有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

3.非线性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时涌现出新性质的原因。这是维持系统,特别是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目的性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条件。

4.涨落现象。涨落既是对处在平衡态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稳定平衡态的动力。涨落是使系统由原来均匀定态解到耗散结构演化的最初驱动力。

四、复杂性科学理论对形成战略管理系统自组织的启示

复杂性科学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该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的特性。这时,原有的战略模式已不再适用,需要寻求的是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新战略模式,该模式通过提高战略系统的预见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谋求目标的实现,即混沌战略模式。

拉尔夫·d·斯泰西(stacey,1993)论证了组织系统与混沌战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正是组织管理中的特殊管理,即隐性系统追求的双环学习的自组织过程,决定着组织运行具有创新性的方向。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戴维·利维(levy,1994)进一步指出,混沌战略是要把组织看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这样,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成为了不可能,因而管理者需要用组织愿景和政策来影响组织的自组织方式,从而使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使组织结构成为有活力的系统。对混沌系统而言,长期预测几乎是不现实的,重大变化的发生是不可预期的。因此,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在复杂性环境下需要构建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混沌战略,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自组织能力,增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因此,可以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及耗散结构(自组织)形成的四大条件,采取以下针对性战略举措,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促进混沌战略的形成。

1.形成开放的企业文化。由复杂性科学理论可知,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一般前提。熵是一个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系统无序度越高,其熵就越大。唯有在开放的系统中,外部世界的信息、能量、物质等才能打破系统的平衡状态,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使系统逐渐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熵不断增加,为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创造必要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系统与外部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才能从外部获取负熵来减少系统内部的自然熵增,才能减少整个系统的熵,使系统发生向有序方向转化。因此,开放的系统一方面促使熵增加;另一方面也促使熵减少,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促进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

在复杂性环境下,战略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各层次战略之间、同层次战略之间及战略管理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自组织能力,推动企业自组织的形成,企业应该形成开放的企业文化。

开放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超越传统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和技术边界等落后的传统战略假设,把企业放在一个与外部环境(由本行业竞争者、其他行业竞争者、企业股东、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顾客的顾客、金融机构、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学校等直接竞争环境和由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间接生存环境组成) 构成的生态共同体中进行战略分析与决策,选择战略管理行为。

开放的企业文化同时能够促进战略管理系统自主发生与外界环境进行资金、人才、信息、物质供给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交换和交流,在创造和学习中持续改进战略行动和方案,打破孤立带来的稳定静态,使战略管理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呈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序结构,从而不断增强战略管理系统感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提高战略管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2.建立完备的通信系统。开放性系统带来的信息可以消除系统的混乱度、不定度,是负熵,可以减少系统的自然熵增,从而使系统序化。然而,拥有信息的组织并不必然导致序化,因为一个系统序化的程度是由信息被组织的程度决定的,任何程度和种类的无序都与信息传输障碍有关。为使战略管理系统能够形成自组织,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备的通信系统,以完备的通信系统来有效地组织、处理和传输开放性系统中的各种无序信息,促进系统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化。否则,如果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即使系统具备开放性的特点,也可能因为负熵小于系统自然熵增,而导致系统无法自动序化,难以形成自组织。完备通信系统指的是由人员、机构、规则、手段等要素组成的闭合信息通道,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人文系统,而非技术与设备系统,信息传输的无阻碍性和包含传输与反馈环节的闭合性是其主要特征。

在战略管理系统中,建设完备通信系统应努力做到:充分重视每个成员对外部环境各种信息的感知作用,弥补领导者在这方面的不足,使战略管理系统获得自适应的机能;建立相互配合完成组织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机构;遵循自由无碍的信息处理规则;具备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足够动力;拥有信息传输的必要手段。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通信系统,才是完备的,才能保证战略管理系统的有序化。

建立了完备的通信系统,战略管理系统就可以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通信系统内部自由无碍的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各组成要素按照信息反馈得到了信息优化,积极调适自身以适应外在变化,从而达到增强适应机能、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完备通信系统是战略管理系统形成自组织的根本制度保障。

3.构建持续学习和创新机制。复杂性科学理论指出,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原因,而涨落是系统演化到有序结构的最初驱动力。系统的非线性机制使系统具有了整体性行为,使微小的涨落不断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发生状态的改变。所以,非线性机制是涨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初始条件。系统的发展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只有那种被放大了的涨落,才可能对系统向有序化的转变发生作用,并成为系统走向自组织的初始点和核心。

战略管理系统内部成员众多,它们之间的互相支撑、交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为战略管理系统带来了某种偏差或干扰(涨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战略管理系统既可以利用良性涨落带来的契机,发挥内部成员的非线性作用,创造有利于企业效益提高的巨大的“蝴蝶效应”;战略管理系统也可以制造涨落来破坏平衡态,促进战略管理系统自组织的形成。同时,应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来避免对企业不利的涨落。

因此,企业建立持续学习和创新机制势在必行。建立持续学习和创新机制,一是为了培养成员不断吸收新知识、消化新技能及识别良性偏差的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中成员的非线性作用也可放大学习效果,促使成员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二是为了培养成员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成员间的非线性作用,创造出企业新的产品和服务、新的商务模式、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生产技术,等等,放大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导向有序的偏差,促进企业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最终形成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自组织。

参考文献:

[1]刘洪,郭志勇,徐晟.企业系统演化及管理混沌理论的研究概述[j].管理科学学报,1998,(4).

[2][英]拉尔夫·d·斯泰西,著.宋学峰,曹庆仁,译.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j]. 管理世界,2001,(2).

[4]黄永军.自组织管理原理:通往秩序与活力之路[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复习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复杂性;自组织;战略管理系统

一、引言

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发展目标、发展途径、发展措施的综合性谋划,回答的是有关企业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如何生存和发展,如何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大问题。战略管理则是为保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而实施的战略形成、选择、实施、控制、调整等一系列活动。

当前,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生存环境日趋复杂,且不确定性因素快速增加。传统战略管理中的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价等行动,都可为企业指引发展方向,在复杂的环境中解除企业的远期焦虑。但是,在实现战略的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而带来持续的近期焦虑,战略的实施效果也不尽人意。引进的管理变革技术和方法一个接一个,如流程重组、组织再造、标杆学习、项目团队、六西格码、平衡计分卡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带来的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层出不穷。计划赶不上变化,战略实施效果不佳,竞争优势难以维持。这一切都令管理学理论和实践者感到十分困惑。因而,战略管理如何应对复杂性环境,增强自适应性的问题,已成为企业为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复杂环境对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挑战

1.复杂战略环境的挑战。经典战略管理理论是在当时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均受到牛顿科学范式的影响及研究手段的限制。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提为: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的。高层管理者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智慧和能力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战略计划是相对确定的,有刚性的。

在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战略管理者和研究者都用机械的、相对静态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事物,认为事物的变化是有序的,可以进行精确预测,假定企业内部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确定的、可解析表达的、可严格逻辑分析的,企业系统以及外界环境是趋于平衡态的、规则的,从而忽略了内外部环境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突发性。所以,后续发展起来的SWOT分析框架、竞争五力模型、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及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都非常依赖正规的分析和程序,都是建立在整个工业结构是稳定的、可以识别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前提假定基础上的。

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与当时相对稳定的环境是匹配的,相对静态的分析方法也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成长环境全球化、数字化和资本高度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不确定性。由于信息网络化、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战略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竞争者、新的竞争规则、行业结构的新变化、新规制环境、不断增加的客户期望、新雇员和新价值观、新技术等等的不断涌现,展现了新的竞争景象:混沌无序。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及内外部环境间交互作用都日趋复杂。由于持续、频繁、复杂的环境变化,企业无法对产业结构、企业行为的未来作出规划或预测。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已不复存在,在复杂环境下经典战略管理的未来发展已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2.战略管理本身复杂性的挑战。除了战略环境的复杂性日益升级之外,战略管理作为现代管理中的最高层次及其首要任务,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在战略管理形成、实施及评价控制等过程中,战略主体、客体及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动态性、突变性和随机性,都对在复杂环境下如何实施战略管理、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造成了很大的挑战。战略管理其本身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源于经营决策者主观的不确定性。任何一个战略决策都是由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其对环境的未来变化预测进行的,但这种预测局限于经营者决策能力和环境的可测度,因而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不同企业经营者往往作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其次,战略管理具有层次性与协同性。战略通常包括公司战略、经营单元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各层次均成为构筑其上一层次的单元,同时各层次上的战略按功能可分为生产、销售、人事、财务等若干子系统。总体战略目标与所有战略层次之间、上下战略层次之间、同一层次的战略子系统之间都必须相互协同,与战略总目标保持一致。

再次,战略管理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在实现预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各层次战略都处于不同程度的动态发展变化之中,通过不断学习对其各个层次的战略进行持续调整和完善,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同时,由于企业本身是处在一个开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中,战略管理活动自始至终都与外部环境密切联系,并与环境相互作用。

三、一种新的理论分析工具——复杂性科学

复杂性科学主要研究非线性反馈网络,特别是复杂自适应系统。复杂自适应系统由许多成分和行为主体组成,他们按照既定规则相互作用,反应彼此行动,改进自我行为,进而改善整个系统的行为。

科学家们对复杂自适应系统的主要发现是:系统只有运行在可以被称作新奇空间的状态中才具有创新能力。新空间是一种处在混沌边界的相变状态,是一个同时既稳定又不稳定的矛盾状态,受竞争和合作、放大和抑制、接受创新张力和拒绝创新张力这些互相矛盾的力量所驱使。这种系统发展的方式是辨证的,其结果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这个共同进化的过程即是隐性模式破坏显性模式以产生突现结果的自组织创新破坏和重构过程。

组织是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当他们在占有混沌和系统瓦解边缘的创新空间时,本身也是属于创造性的。这是一种状态,人们在组织的影子系统中用观念和行为运作,最后从改变合法系统的意义上说确定了组织的影子系统之间的拉力,从而改变他们自己。这是组织学习或强大管理的本质。这种现实时间的学习或自我反映,是一个自组织过程,产生激进的不可预测的新结果。

在复杂性科学中代表性的理论是耗散结构理论。它是指处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可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自组织),被称之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系统形成有序结构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这是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的必要条件。

2.远离平衡态。平衡状态是孤立系统经过无限长时间后稳定存在的一种最均匀无序的状态。只有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

3.非线性相互作用。子系统之间存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时涌现出新性质的原因。这是维持系统,特别是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目的性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条件。

4.涨落现象。涨落既是对处在平衡态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稳定平衡态的动力。涨落是使系统由原来均匀定态解到耗散结构演化的最初驱动力。

四、复杂性科学理论对形成战略管理系统自组织的启示

复杂性科学理论把组织看成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该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的特性。这时,原有的战略模式已不再适用,需要寻求的是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新战略模式,该模式通过提高战略系统的预见性和自我调整的能力谋求目标的实现,即混沌战略模式。

拉尔夫·D·斯泰西(Stacey,1993)论证了组织系统与混沌战略之间的关系,指出正是组织管理中的特殊管理,即隐性系统追求的双环学习的自组织过程,决定着组织运行具有创新性的方向。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管理学教授戴维·利维(Levy,1994)进一步指出,混沌战略是要把组织看成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这样,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成为了不可能,因而管理者需要用组织愿景和政策来影响组织的自组织方式,从而使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使组织结构成为有活力的系统。对混沌系统而言,长期预测几乎是不现实的,重大变化的发生是不可预期的。因此,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对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在复杂性环境下需要构建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混沌战略,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自组织能力,增强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因此,可以根据复杂性科学理论及耗散结构(自组织)形成的四大条件,采取以下针对性战略举措,以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促进混沌战略的形成。

1.形成开放的企业文化。由复杂性科学理论可知,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一般前提。熵是一个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系统无序度越高,其熵就越大。唯有在开放的系统中,外部世界的信息、能量、物质等才能打破系统的平衡状态,并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使系统逐渐远离原来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熵不断增加,为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创造必要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系统与外部世界不断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才能从外部获取负熵来减少系统内部的自然熵增,才能减少整个系统的熵,使系统发生向有序方向转化。因此,开放的系统一方面促使熵增加;另一方面也促使熵减少,在两方面共同作用下促进新的有序结构的形成。

在复杂性环境下,战略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各层次战略之间、同层次战略之间及战略管理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一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自组织能力,推动企业自组织的形成,企业应该形成开放的企业文化。

开放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超越传统的产业边界、市场边界和技术边界等落后的传统战略假设,把企业放在一个与外部环境(由本行业竞争者、其他行业竞争者、企业股东、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顾客的顾客、金融机构、政府组织、社会公众、学校等直接竞争环境和由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间接生存环境组成) 构成的生态共同体中进行战略分析与决策,选择战略管理行为。

开放的企业文化同时能够促进战略管理系统自主发生与外界环境进行资金、人才、信息、物质供给和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交换和交流,在创造和学习中持续改进战略行动和方案,打破孤立带来的稳定静态,使战略管理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呈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序结构,从而不断增强战略管理系统感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提高战略管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

2.建立完备的通信系统。开放性系统带来的信息可以消除系统的混乱度、不定度,是负熵,可以减少系统的自然熵增,从而使系统序化。然而,拥有信息的组织并不必然导致序化,因为一个系统序化的程度是由信息被组织的程度决定的,任何程度和种类的无序都与信息传输障碍有关。为使战略管理系统能够形成自组织,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完备的通信系统,以完备的通信系统来有效地组织、处理和传输开放性系统中的各种无序信息,促进系统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转化。否则,如果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即使系统具备开放性的特点,也可能因为负熵小于系统自然熵增,而导致系统无法自动序化,难以形成自组织。完备通信系统指的是由人员、机构、规则、手段等要素组成的闭合信息通道,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人文系统,而非技术与设备系统,信息传输的无阻碍性和包含传输与反馈环节的闭合性是其主要特征。

在战略管理系统中,建设完备通信系统应努力做到:充分重视每个成员对外部环境各种信息的感知作用,弥补领导者在这方面的不足,使战略管理系统获得自适应的机能;建立相互配合完成组织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机构;遵循自由无碍的信息处理规则;具备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足够动力;拥有信息传输的必要手段。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通信系统,才是完备的,才能保证战略管理系统的有序化。

建立了完备的通信系统,战略管理系统就可以及时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通信系统内部自由无碍的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各组成要素按照信息反馈得到了信息优化,积极调适自身以适应外在变化,从而达到增强适应机能、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完备通信系统是战略管理系统形成自组织的根本制度保障。

3.构建持续学习和创新机制。复杂性科学理论指出,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内部原因,而涨落是系统演化到有序结构的最初驱动力。系统的非线性机制使系统具有了整体性行为,使微小的涨落不断放大成为巨涨落,使系统发生状态的改变。所以,非线性机制是涨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系统状态发生改变的初始条件。系统的发展是通过涨落达到有序,只有那种被放大了的涨落,才可能对系统向有序化的转变发生作用,并成为系统走向自组织的初始点和核心。

复习管理论文篇9

(一)传统的计算机软件类学科教学模式特点

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理论基础,熟悉软件开发工具的各项功能,熟练运用这些工具编写应用程序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是以知识的灌输为宗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因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问题解决能力薄弱、工作适应周期过长,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项目实践顺利结合起来,甚至个别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对根本不了解课程设置的意义。本文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有如下几个弊端: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由于教学环境的局限性及实验设备的不齐备性,教师的授课效果经常不能及时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反馈出来。而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偏向理论讲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也偏向于死记语法规则等,忽略教师真正的授课意义。虽然教师在授课时配有相关例题操作,用以说明每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但由于授课环境有限,教师最多也只能让学生查看程序运行结果,学生只知其果,不明其因。同时由于缺乏实景教学,即使简单明了的内容,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讲解,演示,从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2)教学被动,学生积极性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一整节课,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讲者有意,听者无心,而且一味的被动接受抽象的概念更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也无法激发学生在主动求知欲和创造望。

(3)理论和实践结合力度不够。由于理论和实践不是同步进行的,由于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容易种种不同的困惑,但是在实践当中又不能很好的运用反应出来,因此造成了理论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参差不齐,根本达不到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规划的要求。

(4)学生考核系统单一。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仍是以应试为主,即使在高校里考试也还是一个检验学生学习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准。但是如今的考试形式一般以笔试的结果定输赢,考核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更多的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这样造成了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

(二)基于软件工程学的方法论

软件工程是用工程科学的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和维护软件的一项工作,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开发技术与开发管理两大方面。软件工程学方法论是人们为了克服“软件危机”而做了大量的工作,而逐渐形成了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它们在软件开发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就是在整个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中提炼出来的上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思想,它可概括为:目标、过程和原则。

(1)软件工程方法论目标。即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生产具有正确性及可用性的产品,它形成了对过程、过程模型及工程方法选取的约束。

(2)软件工程方法论过程。就是如何在生产一个能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步骤中完成对生产过程的分析、设计、确认,它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

(3)软件工程方法论原则。则是围绕工程设计、工程支持以及工程管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采用软件工程方法论开发软件的时候,从对任务的抽象逻辑分析开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开发,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的标准。本文利用软件工程方法论中的软件复用技术与项目管理学结合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软件复用作为软件工程方法论里的一种技术或者思想,在整个软件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能否实现软件产业的工业化进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主要是指利用现有的软件资源来构建新的系统,避免重复劳动的方案。

并且软件复用并不局限于代码的复用,复用的过程延续完整的软件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虽然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但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要想使软件产品实现或者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就必须采用项目管理来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它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在有限资源的限定下达到相关项目的目标。在相关项目中项目管理主要是协调和管理,而方法论则为项目进程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方式方法。

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针对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特点,并结合学校现有的资源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的教学模式。它将经典的软件工程方法论提升到理念的高度,跳出软件开发这一领域,应用到了高校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模式当中去,并组织力量认真进行改革实践,经过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软件工程方法论的教学体系就是将软件工程方法论当中的一些技术和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通过CDIO的教学模式,将实践项目和课堂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能从项目中以整体的角度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在综合考察计算机软件类专业的课程教育体系后,运用软件复用技术将实践项目与相关专业课程串联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也理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和侧重点,对关联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设计、课时量的安排等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安排更合理,教学目的更明确,更有利于对整个教学体系的优化。在界定计算机软件类专业课程范围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计算机软件类专业课程知识点以及课程知识点之间衔接关系的分析,建立课程间知识点网络及扩展知识复用库,减少重复知识点的讲授,实现课程间的无缝衔接,使学生在常规授课内容外能利用扩展知识复用库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间知识点讲授的最优化,如图1所示。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1.项目管理式教学模式

本文根据计算机软件类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了项目管理式教学模式的思想,将软件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作为技术手段引入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察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建设的相关资料,为决策提供内容支持。其次,制定有效合理的教学规划,同时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细粒度的扩展计划。最后,在学期开始时,将学生按兴趣、爱好划分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系统学习和沟通。将整个教学过程当做一个大的项目,而项目内不同的项目组负责的任务不一样,但最终的任务都是一样的,使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成立了Web开发小组,Flash兴趣小组、C++、Java学习小组等等。为保证该方法的顺利进行,要求教师有相关的管理能力,例如:整体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其他相关能力等。其中沟通协调为其中最为主要技巧,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体做法如:多使用一些非正式的沟通,合理使用Y理论,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等等。

2.教学形式改进

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有规划的机房授课方式,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这样既避免填鸭式教学的被动性,又将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实时的关联在一起。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就可以既讲理论又教实践,不仅能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学生的问题能及时的反馈给教师,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

3.三步培养模式

整体教学模式采用“例证讲解、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三步培养模式。例证讲解就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类比实际案例,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融入到案例中来,同时课堂氛围采用启发式、辩论式教学,使课程的讲解更有针对性、实用性,课堂氛围更活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进行数据结构的树的理论学习时,选择一个树的应用案例,并结合树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学生进行探讨,抛砖引玉,启发诱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解,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其可行性,已达到加深强化理论学习的作用。课程设计要做到的要求就是是项目化,对每门操作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程,要采用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安排课程设计,并进行项目式的管理。

针对课程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课程设计指导方案,并加入扩展知识复用库,包括一些如Eclipse、VisualStudio等开发工具的介绍,成功的案例介绍、参考书籍介绍等信息。使学生能在实践的同时参阅资料,是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毕业设计选题以实际的项目为背景,联合校企的业务背景,从立项到收尾,涵盖软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如参与到《xx市党务政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去,实行与企业单位类似的管理模式,小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进度考察,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不同的功能模块,同时尽量平衡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企业中开发项目的流程、规范,学习做事的方法,更深层次的感悟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以后在工作中更快的进入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长期的观察统计,并将一些反应学生竞争力的能力水平按一定的指标量化后,可以得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图,如图2所示。

(三)考核系统的改革

传统的学生绩效考核体系主要采用的是以理论笔试成绩为主,平时的表现和课程设计为辅,这样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出现,因此建立良好的学生能力考核系统对培养合格优秀的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极为重要。根据当前社会对计算机软件类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提出综合考核系统。该考核系统从专业理论知识、动手实践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5个方面进行评价,相应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标准,并将该指标落实到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专业理论知识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度量,在整个评价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比例分配,一般来说不宜超过65%。动手实践能力评价通过增加一些实践操作类题目,条件允许的话使用机房上机考试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不好做定量分析,因此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相对客观一致的评价标准。而团队协作来在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中却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根据每个小组的任务进度、分工、协调和交流等方面,可以很清晰的形成对团队协作能力评价的素材。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每部分所占的比重,不同的时间段侧重的方面不同,形成多元化、多维度、客观的评价结果。

实施效果

复习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理论基础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是当代比较流行的管理理论流派,是管理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目前,关于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描述,都普遍强调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五种基本途径,即不断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体学习和学会系统思考,这也导致了国内的研究者大多都以此“五项修炼”作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全部,而较少关注该理论的其他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学习型组织形成的基本前提的分析,梳理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型组织的历时形成:系统论角度的分析

学习型组织理论创立者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的思想直接发端于他的老师——“系统动力学” 之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佛睿斯特(jay forrester)的研究,但其理论渊源则可以追溯到更远,直到上世纪30、40年代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系统论。上世纪50年代中期,佛睿斯特在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基础上,结合刚出现不久的计算机技术,创立了系统科学新分支“系统动力学”,认为,人们对很多复杂问题的解决,都往往不能触及根本,更多地停留在表层,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处于一个系统之中。

作为佛睿斯特的学生,彼得·圣吉不仅和他的老师一样,认识到了这些系统论思想的精义,而且他对现代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复杂性及这种环境对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有更多的了解。他认识到,现代组织日益复杂化的内外部环境对现代组织的功能、结构、社会责任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以往的管理理论已经难以有效地解决现代组织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了。所以,彼得·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通过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了解决现代组织管理问题的新方法,即通过“五项修炼”构建学习型组织。

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出发点:基于人性假设的分析

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进行的,管理理念与管理者的观念始终是第一位的,管理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始终是第二位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提出者彼得·圣吉就曾明确指出:“在全球的竞争风潮下,人们日益发觉21世纪的成功关键,与19世纪和20世纪的成功关键有很大的不同。在过去,低廉的天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而传统的管理系统也是被设计用来开发这些资源。然而,这样的时代正离我们而去,发挥人们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对于如何发挥人的创造力,在《第五项修炼》第十九章,彼得·圣吉与美国优秀企业家、汉诺瓦保险公司总裁比尔·欧白恩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这位总裁说:“人类对于学习有一种深切的动力。所以,只要你创造的组织比较切合人性,你就是在建立学习型组织。因此,虽然可能起点不同,却是殊途同归。”他还说“我们传统组织最初的设计,是为了满足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人类需求的前三个层次:生存、安全和归属感;工业社会大多数企业都不成问题,除非组织开始致力于自尊和自我实现这些高层次需求,否则目前管理上的纷扰还会继续下去。”可见,学习型组织理论不仅将人是社会人、复杂人作为自己的基本人性假设,而且还从这一假设出发,将人的多层面的需求置于一个显著的地位。

三、学习型组织的落脚点:基于人的需求的分析

在上面对建设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对人的需求的探讨中,我们已经可以依稀看到学习型组织构建的目标,那就是在人是社会人、复杂人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的多层面需求的承认与重视,谋求组织中每一个人的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和组织追求的实现。组织中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至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激发并满足我们心中的各类需求,尤其是较高层次的需求,创造新的自我,实现和体现自我的价值。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说,“学习之道并不是从别人身上得到答案——学习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愿意在繁复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寻找方法去自我反省——或者雇佣一个具备学习工具和技术的教练。这些工具或技术是有异于坐享他人的答案,而帮助培养个人独立思考能力,去找出自己的解决方法。”他还说,“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这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够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等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实现过程,组织中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指向一致、互相支持的关系,它们互为基础,手段和目标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学习合二为一。

四、结束语

总之,学习型组织在理论上是完整的,它是对既有成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型组织理论顺应了时展对于管理理论的新要求,将组织成员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组织价值的实现通过学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彰显了管理理论发展中的人性光辉,和对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的追求。从其理论价值看,它是指导现代组织发展的一种新哲学,或是关于现代组织发展的一种新态度。高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核心价值在于,学习不仅是保证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使组织具备了不断创新的能力,提高了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学习也实现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全面展示了个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强调了个人在工作中享受生命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