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行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09:44:05

外贸行业论文

外贸行业论文篇1

作者:贲志红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贸易系

银行就会认为做中小外贸型企业融资业务就是需要非常高的成本的,也要面临巨大风险。另外,中小外贸型企业从进出口双方谈判,到双方签约,再到履约都是需要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才能顺利完成的,所以双方的资信会直接影响到贸易的成功与否。当前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数量非常多,总体来说效益不好,财务欠佳,很多的中小外贸型企业还经常会利用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等国际结算融资手段来恶意套取银行资金这样一来很容易让银行对中小企业失去信心,最后直接影响到了其贸易融资。

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通过完善和改革银行融资制度来不断优化和缩短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信贷的时间。其次,要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完善信贷政策,从而保障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资金的运行畅通。再次,要从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创新产品,积极开发信贷融资产品,将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最后就是不断创新银行的管理模式,对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业务可以采取单独考核的方式,尽力构建一种不但能对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成长发展有利,而且还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自身风险的良性循环的长效贸易融资机制。合理科学的控制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贸易融资成本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在贸易融资的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两大难题,一是授信不足,二是融资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在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普遍利润比较低的情况下就如何才能合理科学的控制好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贸易融资成本提就成为了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中小外贸型企业可以借用银行身份来达到降低贸易融资成本的目的,因为中小外贸型企业如果能以银行的身份去办理贸易融资业务就可能轻松地获得非常低的融资利率,其中如果是主要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办理“假远期”信用证的方式来获得银行的身份进行融资,而如果是主要从事出口业务的外贸企业就可通过“福费廷”业务的方式来获得低成本融资。其次,可以巧妙利用银行的各类贸易产品的组合优势最大程度的来节约贸易融资的成本,比如可以将原来全程打包贷款的融资模式通过组合后改变成出货前用打包贷款,然后在出货后采用押汇业务,最后就是在承兑后再使用福费廷业务的融资模式,这样以来就可以将贸易融资的成本降到最低,并且还能将贸易融资的期限大大缩短,甚至还可以将相关的抵押物抽出用于其他的急需融资需求方面。最后,要对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出口出台的很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比如可以灵活使用出口退税贷款贴息的政策来有效减少利息方面的支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多层次的中小外贸型企业直接贸易融资体系因为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贸易融资渠道非常狭窄,想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非常难,大部分只能依靠间接贸易融资。所以非常有必要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多层次的中小外贸型企业直接贸易融资体系来为中小外贸型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贷款难的问题。首先就是要鼓励和扶持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发展,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加快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其次,要采取鼓励和优惠政策吸引社会中各类投资结构加大对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投资力度。再次,积极鼓励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能彼此加强合作,大力发展进出口客户“结算方式融资”。最后,积极探索研究和开发适合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络,从而开拓创新更多的贸易融资模式。

从银行到企业都要规范各种制度和操作流程,建立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贸易融资的风险控制体系首先,银行为了能有效控制和防范好客户风险,必须要制定科学严格的客户评价标准,建立起中小外贸型企业信贷风险预警体系来对贸易融资的企业进行动态监控,以便能及时把握资金的使用状况。同时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旨在控制贸易融资风险的专门的客户信用评估中心部门来积极减少可能预见的损失。其次,各商业银行都必须要明确好中小外贸型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前台受理、操作部门及审批部门,并且制定严格的流程,要建立起全面的双人复核制度来杜绝各种贸易融资违规行为,从而对资金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银行要不断探索新的贸易融资产品,中小外贸型企业要积极尝试新的贸易融资渠道和方式首先,中小外贸型企业一般不但非常重视出口,而且也对内销非常重视,但是在开拓我国国内市场的时候同样也是会遇到很多的贸易融资难问题。所以我国国内的银行最好是能尽力多推出能适合中小外贸型企业融资的新型贸易融资产品,比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国际贸易融资”及“供应链融资”等产品就是非常好的。其次,我国中小外贸型企业要积极大胆地尝试新的贸易融资方式,有些新的贸易融资渠道和方式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融资的额度,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贸易融资的成本和费用。比如福费廷就可以有效减少中小外贸型企业的贸易融资风险,而保理业务不但可以大大提升中小外贸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可以规避收汇风险。

外贸行业论文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贸易与投资关系

在贸易方面,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4.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居世界首位。在投资方面,根据《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13年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22.8%。与此同时,投资覆盖的国家(地区)更为广泛,截至2013年底,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在“走出去”的战略指引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和目的多种多样,这些投资对贸易是产生正向的补充和创造作用还是负面的挤出和替代效应,有待实证。

一、文献综述

1.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理论

在1960年海默首次突破自然禀赋理论解释了美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后,FDI理论进入国际生产分工的理论阶段,经众多学者发展成为垄断优势理论。在市场不完全的基础上,企业特定优势成为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之一。

弗农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行为解释为对出口贸易的替代。该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创新期、成熟期和标准化时期的对外投资的行为。但该理论局限于跨国公司制造业产品,并且不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直接互相投资的行为。

蒙代尔(1957)利用标准国际贸易模型研究证实投资与贸易的替代关系,即当OFDI不能发生时对贸易的影响。证明了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会促进资本的流动,而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则会促进国际贸易。

2.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互补关系理论

小岛清的理论基于日本对美投资,强调国际生产分工,并指出国际资本流动还包括技术、人力资本、管理经验等。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都支持贸易创造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在专利技术、管理方式上具有专有优势,会与其海外子公司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Lipsey等在80年代的研究证实了海外生产和母国出口具有互补关系,在2000年对日本、瑞典、美国的跨国公司的研究证明了OFDI与贸易互相补充的观点。

3.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权变关系理论

权变关系理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贸易与投资的关系存在“门槛”,而不具有统一解释。陈立敏(2010)汇总了一些国外学者的观点,例如Bergsten(1980)认为,投资与贸易替代或互补是由国际化投资程度决定的,而Markuson和Svenson(1985)的观点是二者关系取决于贸易与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否合作。Gray(1998)指出,对外投资的动机和类型直接影响了它与贸易的关系,Head与Ries(2001)指出对外投资的水平或垂直决定了它与贸易的关系。Blonigen(2001)的研究认为,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与投资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有关。Svenson(2004)指出,这与其涉及的产业分类精细化程度有关。

二、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

本文研究内容是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投资行为的关系,因变量为中国对外贸易金额,自变量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FI)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FDI)。与贸易有关因素还有很多,如一国GDP和人均GDP,鉴于以往学者的研究,可以很清晰地认识到这些变量与OFDI和FDI有着显著的回归关系,因而本文只选取OFDI和FDI为自变量。

本文选取我国2004年~2012年对北美洲、拉丁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贸易及投资数据。其中贸易指标为中国对各地区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2.实证检验

(1)模型建立

由于本研究使用面板数据,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优滞后期由SIC原则自动判断。得出结论:序列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

其中i代表地区,j代表时间。TRADEij表示j年中国对i地区的海关货物进出口总额,OFDIij为j年中国对i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FDIij表示j年i地区对中国的实际投资额。

此时R2为0.84,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实际投资对贸易额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模型可表示为:

经检验,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性。修正后不再具有序列相关。此时模型应为:

(2)模型分析

FDI每增长一万美元,双边贸易额就会增加十万美元,而OFDI每增长一万美元,会使贸易额增加二万八千美元。可以看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具有正向的影响,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根据新新贸易理论,投资与贸易一体化的原因在于公司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通过企业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增长。公司内贸易则说明,先有对外投资才有贸易产生,因此投资是贸易的先导。但一般理论认为,在中国是贸易先行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基本遵循贸易在前为投资积累经验、熟悉市场,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外商对于中国的投资目的在于产业转移,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尚不具有这样的性质。并且,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增加了跨国公司位于中国的子公司对机械设备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从而拉动了中国与投资母国之间的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中国一直以来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大国,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区域分布广泛,在各个行业都有所涉及,但集中于资源和初级产品制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大幅上涨,在政策导向下,商品结构也发生调整和优化。

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华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是促进关系。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投资对于贸易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国贸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应当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营收略显不足。

因此,应当根据国际经验选择适当的对外投资方式,使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同步增长,彼此促进,更好更快的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应该协调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监管体系、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等方面全面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质量,扩大对外贸易,推动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与发展,提高跨国经营企业综合竞争力,尤其注重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规范海外企业经营,提升经济效益,选择适当的国际化战略。

参考文献:

[1]陈立敏.贸易创造还是贸易替代: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研究综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0(4):122-128.

[2]党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鑫.我国国际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相互影响研究[D].江苏:苏州大学,2013.

[4]Mundell,R.A.(1957):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 Mobility,Ameri can Economic Review.

[5]Markuson,James R.and James R.Melvin(1983):Factor Movements and Commodity Trade as Complement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es,13:341-356.

外贸行业论文篇3

关键词: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11-0004-08 收稿日期:2011-04-19

旧的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H-O理论),它们分别以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作为贸易基础,解释了产业间贸易。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Krugman(1979,1980)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以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和偏好多样化为前提,以内部规模经济作为贸易基础,解释了二战之后兴起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Helpman andKrugman(1985)将旧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进行了综合,同时,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

无论是旧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都以代表性厂商作为前提假设,该假设保证了所有厂商具有对称性,便于求解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然而,大量的经验研究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于是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应运而生。Baldwin and Robert-Nieoud(2004)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heterogeneous-firm Iradetheory)归结为新新贸易理论的一个分支。该理论以Melitz(2003)为代表,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和固定进人成本,试图解释在同一行业内,不同生产率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时的不同选择,并分析了开放经济(产业内贸易)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新新贸易理论的另一个分支以Antras(2003)为代表,研究在契约不完全的前提下,企业如何选择自身的产业组织形式,即跨同公司的内生边界问题。

目前,针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主要有Baldwin(2005)、Bernard eIal(2007)以及Melitz(2008)。笔者在这些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

一、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诞生之前的经验研究主要有Bernard and Jensen(1995,1999a,1999b,2001,2002)、Bernard and Wagner(1998)、Clerides et al(2000)、Aw et al(2000)、Pavcnik(2002)、Eaton et al(2004)、Robertsand Tybout(1997)、Tybout(2001)、Van Biesebroeck(2005)等。它们提出了旧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一些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参考Bernard et al(2007)、Melitz(2008)、Wanger(2005)的综述,笔者将这些现象概括如下:

第一、从事出口的企业很少,少数出口企业创造了一国绝大部分的出口金额,而且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占其生产总额的比重很低,其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用于同内销售。如美国,2000年在550万家制造业企业中仅有4%的企业选择出口.而且排名前10位出口企业的出口金额之和占美国出口总额的96%。

第二、相对于非出口企业而言,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规模更大(不论是产H{还是雇佣工人的数量)、支付的T资也高。许多文献检验了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一方面,制造业企业存在一种事前的自选择效应(ex-ante self-selection effect),即只有那些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并且兼顾内销),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从事内销。另一方面,少数针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经验研究表明出口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干巾学”效应(1earninghy doing or learning hy exporting)。此外,企业从事生产和出口都须付出进入成本,这对企业的出口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贸易会造成再分配效应(reallocationeffect)。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和贸易自由化的推进,高生产率的出口企业能更好地在行业中生存和发展,而非出口企业特别是那些生产率很低的企业则容易停产倒闭或退出行业,全行业的平均生产率会随之而提高。这种现象与达尔文主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机制十分相似。

总之,上述经验研究表明在同一个行业内,企业在生产率和规模上存在异质性,而且不同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决策不同。这是此前贸易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于是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理论模型的诞生

上述经验事实催生了一系列理论模型,Melitz(2003)、Melilz and Otlaviano(2008)、Bernardef al(2003)、Jean(2002)、Asplund and Nocke(2006)都是这一领域的开篇之作。其中前三者的影响最为广泛。

(一)M e Iitz(2003)与MeIitzandOttaviano(2008)

Melitz(2003)在Krugman(1979,1980)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在企业生产技术异质性方面,Melitz参考了Hopenhayn(1992)的建模方式,在消费者偏好方面则参考了Dixit and Stiglitz(1977)的CES效用函数。

Melitz的模型有两个核心假设:第一、异质性假设:企业的生产率具有异质性,企业的边际成本由一个外生的概率分布随机决定,为了求出理论模型的解析解通常假设该分布为帕累托分布。第二、沉没成本假设:企业进人一个行业首先必须付出进入成本或者说沉没成本(stink entry cost),进入行业之后才得知自己的生产率水平,如果企业选择出口,还需进一步支付出口的固定成本,以及“冰山”运输成本(iceberg transportation cost)。另外,企业在每一期都有可能受到随机的、负面的技术冲击,使其出现亏损而退出行业。

主要结论:由封闭经济到开放经济,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改变,使更多企业进入某一行业,由于要素市场价格上升(Melitz,2003)或产品市场的加成率下降(Melitz and Ottaviano,2008),市场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的过程体现为自选择效应与再分配效应:生产率最低的企业人不敷出、退出行业;生产率居中的企业只从事内销;生产率最高的企业

既从事内销又从事出口,而且资源会从生产率低的企业流向生产率高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但一国企业总数减少。因此,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从事出口,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支付高额的进入成本,并实现盈利,而且利润的高低与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成正比。

此外,贸易使一国总体福利提高,有两个来源:首先,外国厂商的进入使消费者满足了偏好多样化。其次,上述优胜劣汰的过程使行业的进入门槛提高,一国总体生产率提高。

(二)Berna rd et aI(2003)

Bernard et al(2003)则在Eaton and Kortum(2002)的基础上,引入了Bertrand寡头垄断和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并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由Fr 6 ehet分布随机决定,而且厂商的加成率会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价格弹性改变而调整。校准和模拟(calibration andsimulation)的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亦能较好地解释前文所述的经验现象。

(三)Jean(2002)与AspI und and Nocke(2006)

这两篇文献的建模思想与Melitz(2003)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结论也大致相同,只是在企业异质性的建模方面有所不同。Jean(2002)假设不同企业的边际成本采用离散的方式,由低到高进行单调递增的序数排列。Asplund and Nocke(2006)则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服从马尔科夫过程(Markov process)。

三、理论模型的拓展与经验研究的检验

理论模型诞生之后,学界从两个方面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进行了完善。首先是理论模型的拓展:Melitz的建模思想被广泛应用到以异质性企业作为微观基础的各种理论模型。其次是经验研究:学者们利用各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校准模拟和计量检验。以下将介绍该理论在11个方面上的拓展以及相关的经验研究。

(一)非对称国家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Falveyet al(2004,2006)将Melitz的模型拓展为非对称国家的情形(asymmetric countries),结果表明在各国市场规模不同且存在国别技术差异的前提下,对于技术水平更高的国家而言,贸易开放所带来的优胜劣汰过程将更加显著,低生产率的企业淘汰率更高,幸存下来的企业平均生产率和平均利润也会更高。

(二)异质性企业与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研究方向涉及异质性企业的组织形式或者说内生边界问题,是新新贸易理论两个分支的交叉点,笔者将其具体分为三个领域:

1.Helpman et al(2004)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引入了异质性企业的水平FDI(horizontal FDI),结论表明一国由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选择水平FDI和内销,生产率次之的企业会选择出口和内销,生产率再次之的企业只从事内销,生产率最低的企业被淘汰。此外,一系列针对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对该理论模型提供了佐证,如Head and Ries(2003)、Girma et al(2005)以及Yeaple(2009)。

2.Antras and Helpman(2004,2008)研究了异质性企业在契约不完全的条件下所面临的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假设企业需要两种生产要素:来自母公司的技术支持以及中间投入品,结论表明:对于第一类要素密集型的行业,根据生产率由高到低,异质性企业会分别选择垂直FDI(intra-firm trade)、国际外包(arm's length trade)、国内一体化和国内外包;对于第二类要素密集型的部门而言,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外包,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国际外包,生产率低的企业则选择国内外包。此后,Kohler and Smolka(2009)和Yeaple(2006)不仅对该理论模型提供了经验支持,还指出国际外包多出现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垂直FDI则多出现于企业异质性显著的行业。

3.Nocke and Yeaple(2007,2008)分析了异质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两种方式:绿地投资(Greenfield FDI)与跨国并购(cross-borderacquisitions),结论表明只要各同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生产率高的企业会选择绿地投资,牛产率低的企业则选择跨国并购。

(三)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H-O理论、新贸易理论的综合Bernard et al(2007)结合了H-O理论、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构造了一个既包含要素禀赋差异又包含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的大综合模型,既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又可以解释企业层面的贸易现象。该模型表明:H-O理论的核心结论依然成立,而且贸易开放后,一国根据其资源禀赋所确定的比较优势行业会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导致该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企业优胜劣汰,该同总体生产率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提高,而且比较优势行业相对于比较劣势行业而言,其门槛提高得更多:

(四)异质性企业的动态模型Ghironi and Mclitz(2005,2007)、Bilbiie etaI(2006,2007a)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stochastic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企业乍产率的异质性、沉没成本和生产时滞(time-to-build lag),将异质性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作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微观基石{f{,阐述了在外生随机技术冲击或者政策冲击下,异质性企业微观决策的变化将如何引发经济波动。此外,Bilbiie et al(2007b)则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相结合,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中引入名义价格黏性和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解释了经济波动,并分析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CK)内生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此前的模型都假设企业的异质性是外生的,即企业的生产率由某一概率分布随机决定。Yeaple(2005)、Namini antiL^pez(2006)、Ederington and McCalman(2008)以及Hanson and Nielsen(2007)则试图将异质性内生化,使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由利润最大化时的技术选择或要素选择来决定。这类理论模型表明只有那些采用高技术、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企业才会选择出口,而且贸易自由化会鼓励企业采用更高水平的技术、促进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使一同的平均生产率提高。

(六)生产多种产品的异质性企业与企业的内生产品选择Bernard et al(2010a)针对美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表明企业的产品种类变化(productswilehing)十分普遍,每五年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新增产品类型或放弃原有的产品类型,而且生产多

种产品的企业(multi-product firms)要比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laeovone andJavorcik(2008)针对墨西哥的经验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对此,学者们在理论上给出了一些解释,具体分为两个领域:

1.企业对产品类型的内生选择。Bernard el al(2005,2009)解释了异质性企业的产品选择机制,结论表明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会选择同定成本高的产品类型,一旦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企业对产品类型的决策也会发生改变。Mayer et al(2010)则表明市场规模和竞争的激烈程度都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加成定价及其对产品类型的选择。

2.贸易自由化对企业产品范同的影响。Baldwinand Gu(2006)研究了双边关税下调对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Feenstra and Ma(2007)则表明贸易开放后,少数生产率高的企业得以幸存,而且会增加其所生产的产品种类。Eekel and Neary(20lO)表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需求,使企业在单一产品上的产量增加,但是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会促使企业缩小产品范围,集中资源生产那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Bernard et al(2010b)则指出贸易自由化会使企业放弃最不成功的产品类型,而且出口多种产品的企业也会同时拥有多个出口目的地,出口到每个目的地的产品也不止一种。

(七)异质性企业与新经济地理Baldwin and Okuh0(2006a.2006b)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新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相结合,解释了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国际产业集聚现象,模型表明贸易开放后,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会率先将工厂搬迁到消费者更多、市场更大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而且贸易成本下降会加速这一进程,最终使东道国的平均生产率得以提高,母国的平均生产率下降。

(八)异质性企业与内生增长Baldwin and Robert-Nicoud(2004,2006)将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和新增长理论相结合,研究了贸易开放对一国内生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模型表明贸易开放对内生增长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贸易开放使异质性企业优胜劣汰,进入行业的门槛提高,不利于企业的研发(R&D),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贸易促进了技术溢出和知识扩散,有利于经济增长。因此,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上述两种影响的净效应。

(九)异质性企业与引力模型传统的引力模型分析双边贸易量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贸易伙伴之间的地理距离、各国的收入水平(GDP)等。Chancy(2008)将企业的异质性引入了引力模型,并将双边贸易量分解为“集约的边际”与“扩展的边际”,分析了贸易壁垒下降对双边贸易量的影响,结论表明随着需求的替代弹性不断上升,贸易壁垒下降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对双边贸易量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

(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及行业生产率的影响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企业不仅决策是否出口,还会考虑技术创新,如:Aw et al(2007)、Bustos(2007)。还有一些经验研究表明出口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体现出“干中学”效应,如:De Loecker(2006)、L 6pez(2005)。此后,Costantini and Melitz(2007)构建了动态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通过递归求解、校准和模拟,为上述两大经验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Long eI al(2009)与Atkeson and Burstein(2010)则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中引入了企业内生的研发决策,并以此作为微观基础分析了贸易自由化对企业自主创新和行业总体生产率的影响。

(十一)贸易自由化与贸易政策的福利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Baldwin and Forslid(2010)对Melitz(2003)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福利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可变贸易成本下降还是固定贸易成本的下降。,都可以带来贸易自由化,并使一国的总体福利提高,而且会出现类似Stolper-Samuelson定理那样的收人分配效应。J・rgensen and Schr・der(2008)则证明了对于两个对称国家的产业内贸易而言,存在一个最优的双边从价关税(optimal bilateral ad valorem tariff),使各国与世界的福利实现最大化,倘若两国进行互惠关税减让,福利反而会下降。

Egger and Kreickemeier(2009)与Helpman et al(2010)分析了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结论表明:与封闭经济相比,贸易开放使一国总体福利提高,对于差异化产品的垄断竞争行业而言,出口企业支付的工资更高,而且随着资源从低生产率的企业流动到高生产率的企业,企业的平均利润和工人的平均工资都将上升,但是工薪差距(wagedifferential)会拉大,失业率会上升。

四、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国内学者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文献利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这类文献包括李春顶(2009a,2009b)、李春顶和王领(2009)。

第二类是经验研究,利用中国的企业数据来验证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正确性和适用性,这类文献主要分为两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方向研究中国出口增长的因素分解。首先,钱学锋(2008)、钱学锋和熊平(2009)分析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口扩张主要源自集约的贸易边际,而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扩展的贸易边际。其次,盛丹等(2011)运用中国工业部门1998~2001年的企业数据,分析了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扩展的边际,而非集约的边际。再次,施炳展(2010a,2010b)采用1995~2004年的六分位贸易数据将中国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增长、数量增长与价格增长(三元边际),结论表明数量增长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广度增长与价格增长的贡献极其有限,而且这一结论对于不同出口目的地、不同出口产品均成立。

第二个研究方向是中国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首先,贸易的事前自选择效应在中国并不成立:李春顶(2010)、李春顶和尹翔硕(2009)指出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他们选取1998~2007年中国30个行业约300万家工业企业,以近似全要素生产率(approximat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作为企业生产率的衡量指标、以总产值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同一行业内,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反而高于出口企业的生产率,生产率越低的企业出口越多,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现象越来越显著,行业范围不断扩大。其次,贸易的事后“干中学”效应在中国也不成立:李春顶(2009e)、李春顶和尹翔硕(2009)、李春顶和赵美英(2010)都表明出口并没有显著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在我国并不显著。再次,施炳展(2010c)采用1992~2004年中同对166个国家的出口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大量的零出口现象(特别是中高技术产品),而且该现象的分布受到地理距离、关税水平、贸易费用、进口国收入水平、产品替代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五、现有文献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现有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有两点不足:一是理论建模的缺陷,二是对现实的解释力有待商榷。首先,现有的文献大都假设异质性企业的生产率由某一外生的概率分布随机所决定,即使一些学者试图通过企业自主选择生产技术或要素投入(如人力资本)使异质性内生化,但可供选择的技术水平或人力资本水平仍然是随机决定的,上述异质性的假设如同一把双刃剑,它简化了模型的分析,却使企业异质性的来源成了一个谜,因此异质性的内生化问题仍然是未来的研究难点。其次,主流的理论文献无法解释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现象,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他的研究方向还包括:第一、市场结构问题:可以将现有的垄断竞争模型拓展为不同厂商在产品质量上相互竞争的情形(也称为垂直差异化问题):第二、贸易的二元边际问题:不仅一国之内各出口企业的二元边际存在差异,而且在不同国家之间、甚至在出口和进口两方面也存在着二元边际的差异。第三、进口企业的异质性问题及其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具体针对中国出口企业在同一行业内的“生产率悖论”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在Melitz(2003)的基础上,从固定成本或进入成本的角度建立理论模型来解释该现象:对于巾国大部分出口企业(特别是加工贸易的中小企业)而言,从事出口的同定成本要比国内市场的进入成本低,这些企业大都只需承担原料采购和生产成本,无需负担出口运费、保费和国外市场的营销成本;若从事内销则还需付出国内运费、渠道建设、广告营销等费用,另外国内市场分割也使得国内市场的进入成本较高。通过求解模型在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可以得知生产率低的企业只从事出口,生产率高的企业从事内销,因为只有生产率足够高的企业才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国内市场进入成本,并实现盈利,这便解释了“生产率悖论”现象。

外贸行业论文篇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秦皇岛 06600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 066004,China)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展国际贸易专业,但培养出来的人才特色与针对性不够明显。外贸企业抱怨国际经贸人才数量之少,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益增加且逐渐成为就业高危专业。是什么造成现今尴尬的局面,致使外贸业务的实践需求与教学目标不相吻合结合调查,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对如何改进这些问题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have launched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but the specific features and pertinence of the trained personnel is not obviou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complain less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ersonnel,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specialty is increasing and gradually becomes the high-risk specialty. What causes the current embarrassing situation and result in the demand for foreign trade business practice and teaching goals do not coincide Combined whith investig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and makes superficia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se problem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关键词 : 专业外语;训练方式;外贸实践

Key words: 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training methods;foreign trade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71-03

0 引言

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涉外性与日俱增,其对涉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尤其自入世以来,外贸公司以及协作企业对外贸人员语言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与国际贸易规则,掌握贸易谈判知识和技巧的专业外经贸人才。但是,从几十年来的我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重外贸理论而语言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从事经济商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如何从专业外语角度有助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人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需求分析理论

根据《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并具有实务操作能力,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现这一系列目标,专业外语成为必备的工具,由此产生了对专业外语的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需求分析。

Hutchinson和Waters(1987:54-63)将需求分析理论细分为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目标需求是指未来的工作情境要求学习者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的,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条件、学习资源等。国内已有不少学者、教师开展了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如陈冬纯(2013)、钱坤(2011),但是鲜有学者对目标需求,即未来工作环境对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2013年,已有学者指出,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深入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本研究正是基于需求分析理论,以外贸实践需求为基础,但主要探讨国际贸易这一外贸对口专业的教学模式,通过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研,明确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的外语能力需求,探讨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缺陷和提出改进措施。

2 研究设计与实施

2.1 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的具体问题有:①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多大及趋势如何?它们看重毕业生的哪些素质?②外贸企业希望学校开设哪些课程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提升能力?③外贸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满意度如何?④外贸企业对在校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有哪些要求与建议?

2.2 研究对象 因为是基于外贸实践业务的需求,所以研究范围锁定在经营进出口业务的贸易公司和在校大学生,而主要的调查对象则为贸易公司工作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接受本次调查的若干家用人单位中,有202人参与问卷的填写与访谈。由于不同工作时间段的业务员或经理看问题的深度不同,所以本次调查尽量使调查对象的年龄跨度大一些。其中22-25岁调查对象有75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37%;26-35岁调查对象有99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49%;35岁以上的调查对象有28人,占据总调查对象的14%。

2.3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采集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共收回电子档问卷120份,纸质档问卷82份,有效问卷率为100%,共202份。同时通过与部分业务员进行交谈,对基于外贸实践需求的专业外语教学模式进行更深一步探讨。

问卷分为问卷1与问卷2,问卷1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入职学长学姐、企业老板和HR,问卷2的调查目标对象为在校大学生。问卷分为“人才需求”、“满意度评估”、“期望与建议”、“学习障碍”四板块,前三个板块隶属于问卷1,第四板块属于问卷2。问卷1共6道题(5道选择题,1道开放题),问卷2即“学习障碍”板块有5道题。本调查力求从不同维度,结合外贸实践需求与学生自身需求调查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专业外语的教学模式中现有的缺陷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后,选出没有解答清楚或需要重点了解的问题作为访谈问题,然后随机抽取10名工作人员和10名的校大学生进行网络访谈或电话访谈,并做好记录。

3 调查分析与讨论

下文通过问卷中几个代表性问题和访谈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3.1 人才需求 根据表1、2,约有41.5%的用人单位每年招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32.2%的用人单位呈下降趋势,26.2%的用人单位近似不变。综合访谈结果,我们发现由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呈增长趋势。在实际访谈中,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目前企业对于很多专业的对口招聘不是非常注重,更希望能找到综合素质全面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毕业生。对于最需要的人才类型,部分表示,相比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他们有时会倾向于选择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他们表示,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工作期间努力弥补,而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3.2 满意度评估 根据表3、4,可以发现,目前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不甚满意。综合访谈结果可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不一味看重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他们也同样看重考查应试者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BEC)证书,他们对应届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无上限,如果可能的话,他们建议英语底子好的大学生如果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力争考取托福或是雅思证书。

3.3 期望与建议 除了可以胜任工作的个人能力这一考量之外,英语能力已日益成为企业家和HR看重的能力之一。而外贸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入职人员建议在校大学生英语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表5为问卷调查代表性答案展示。

3.4 学习障碍 根据笔者对200多人8所高校的研究发现,80%的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满意,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太理论化,没让他们有真刀实枪的模拟业务操作,既让他们根据太抽象而难以理解,也提不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建议增加模拟业务实践这一环节或是期末考核时将理论知识和商务技能结合起来的灵活考试方式。

4 对从专业外语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建议

4.1 加强英语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基础课应该得到深化,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应强化。不能仅仅将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教学标准,应着重从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英语能力,然后进行商务英语的教学活动,力求让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学通过商务英语中高级考试。

4.2 应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 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多给学生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并利用好寒、暑假,让学生们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努力让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4.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我国高校专业老师不能同时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而且缺乏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及单据制作方面实践经验的现象,我们鼓励承担专业外语教学的老师利用假期到进出口企业或银行等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提高实践运用能力,由此达到培养他们英语和外贸实践相结合素质的目的。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一些行业专家来校做培训或讲座,要求相关老师去参加。

4.4 突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 鉴于现在高校学生考试临时突击又能取得佳绩的情况,传统的考试已无法准确地测试高校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对于理论课程的考试可选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题中分解,让学生写课题论文、调研报告等。这种测试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观点。再如对英语要求较高的《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可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有效的测试出学生对该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能测试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老师临时因材施教。在口试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补充,不用局限于书本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面对具体外贸业务问题时的反应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5 结束语

国际贸易专业为我国外贸公司源源不断地输送贸易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针对如今外贸公司对人才的英语刚性需求和高校教学目标不和谐的情况,笔者认为,其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设应立足于培养“重外语基础、强外贸理论、高综合素质”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避免语言与商务的分离和纯语言能力培养的单一模式,实现外贸业务能力培养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这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语的教学重点与方式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只有通过加强商务英语的实践内容,在教学内容中多增加让学生动手的案例,才能培养出合格优秀的外贸业务工作者,为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做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宗文.外贸英语专业教学、实训与实习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2]钟霖.从外贸实践视角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J].价值工程,2008,11.

[3]宋梅梅.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改革与实践——以《进出口业务谈判》课程为例[J].2012,1.

[4]潘冬梅.试论高职双语教学与外贸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结合[J].经济研讨周刊,2010,14.

[5]孙跃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外贸实践能力的教学研究[J].2006.

[6]倪伟清.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

[7]李琳娜.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4.

外贸行业论文篇5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局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关系日益全球化,多边关系替代了以往的双边关系;国际贸易竞争领域逐步扩大,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对象呈现复杂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转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转至协调性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各国纷纷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并加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整个经济学领域中也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其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规律,它是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与实务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面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错综复杂的变化,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标准和严格要求,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最终目的,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期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

1 国际贸易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国贸本科专业的设置要求,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原理,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现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等。

1.1.1 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定程度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教材存在着不适宜当今世界经济实际发展的问题。教材中经典理论所占篇幅较大,往往将古典成本理论和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作为重点内容讲述,对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只作一般性讲述,甚至一些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没有及时被补充进去。此外,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国际贸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从环境与国际贸易的角度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论述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时代背景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理论对国际贸易的解释力度有限,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此外,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并以联合的整体经济实力与其他国家或区域经济集团竞争。

1.1.2 国际贸易实务方面

传统教材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往往偏少,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内容的比重上,理论知识比重大,实务部分比重小,实际业务操作和技巧的比重更小。实际外贸业务中经常涉及的内容,如商检、报关、配船、银行手续等都很少讲述到,而这些却是从事外贸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的日常事务。此外,对于国际贸易惯例,传统教材往往只注重《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讲述,而《托收统一规则》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规则却很少提及,而这些也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常涉及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外,对于国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与谈判。目前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对英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远远没有达到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重要名词、专业术语及合同条款的英文注释非常少。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加强讲授与专业知识有关的英语。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

讲授法是我国教学惯用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也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在于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的单向传授较多知识信息和重点内容。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适合国际贸易的理论部分的教学,但过多的应用在了实务课程的讲授中。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讲授法较适合理论的讲述,但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建议教学方法多元化,适当应用多媒体,多加入一些课堂讨论,来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转贴于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国际贸易实务,传统教学的讲授法显然不太适用,而现实中却被过多的采用。学生对外贸业务的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缺乏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在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并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合适的条件下,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实习,以增加感性知识。

2 国际贸易课程改革建议

2.1 更新教学内容、调整教学重点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国际贸易规则等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将有现实意义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实际运用价值的新理论,以及区域经济集团的相关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加大重视具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的讲授。并注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的外贸从业情况,挖掘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外贸知识,去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应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广泛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紧密跟踪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外贸最新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经济敏锐性和应变能力。此外,还应高度重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中应加强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外语的讲授。可以实行外语板书、母语授课的形式,来扩大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的积累,运用母语进行讲解,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透彻理解,也不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为外语障碍而失去学习兴趣。

2.2 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主动探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讲稿、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讲授更直观更生动。

采用上机操作教学,应用外贸实务模拟平台软件系统来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针对不同情景制作各种复杂的业务单证,包括提单、装箱单、发票、保险单、汇票、报关单等。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各种单证,可使学生对外贸业务有更清晰的直观认识和实践经验。

总之,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国际动态,及时将有现实意义的新理论和业务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教学重点与时俱进;并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明确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韩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教学研究,2005.28(5):449-451.

外贸行业论文篇6

一、60年对外贸易的巨大成就

(一)对外贸易规模由小到大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28年间,对外贸易增长了12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01年的23年间,对外贸易增长近25倍,年平均增长22•1%;加入WTO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机。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2-2008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倍多,年平均增长为25•9%,七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60年进出口总额的70%以上。60年来,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升。1950年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中国的出口总额经过30年徘徊到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位,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

(二)进出口商品结构由不合理到相对合理

新中国初期,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则主要是机器设备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战略性转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1989年上升到71•3%。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落后局面。进入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军。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占进口总额的45•6%。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进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发生变化。2002年至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三)对外贸易额由逆差到顺差

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经历了从小额逆差到微量顺差再到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到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的历史性转变。1950-1977,其中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四)贸易伙伴由单一到多元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半。80年代末中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中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8•4%。

(五)自由贸易区建设由少到多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发展过程。2003年以来,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得到大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和渠道。中国与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自由贸易区,到2008年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的1/4以上。中国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凸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诸多自由贸易区建设如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中-新加坡自由贸易区等的带动效应。同时拓展跨地缘优势,建设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区、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中国正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谈判建设自由贸易区议案。

二、巨大成就的理论与战略保证

60年对外贸易巨大成就的取得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和中国特色对外贸易战略的不断优化、形成合力的必然结果。

(一)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的保证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又对实践产生反作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主要引进于前苏联,此时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持否定态度。加之世界政治二元化格局,形成东西方对峙的两大阵营,人为地把统一的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市场体系分割成“社会主义大家庭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致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空间十分狭窄。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呼唤中国化的国际贸易理论问世。邓小平基于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客观趋势,依据中国的国情,科学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观点、思想和理论。其基础理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外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大块组成,其应用理论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帮助中国发展对世界有利;一国两制、共同开发;利用好中国这个大市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等六大观点组成。邓小平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于马克思、列宁和前苏联的国际贸易理论(时代不同、任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世界经济走势不同),更不同于西方古典和现代学派的国际贸易理论。它所回答及解决的问题和重点,不再是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原因、比较利益的获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发挥,而是围绕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针对国际经贸关系中存在失衡的现状,突出地解决当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贸易利得的公平分配,三是反对贸易歧视。因此,以邓小平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理论指导中国的国际经贸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能促进中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本着外为中用原则,从抵制-引进-借鉴到运用之路。由于中国对国际贸易理论理解不深、与中国国情结合不够,它们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带来了负面效应(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不少问题,或多或少地与其有关)。

(二)国际贸易战略的保证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战略是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兼容互补的模式。这一战略模式要求:沿海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强的轻纺行业以推行出口导向为主;其他地区和出口竞争能力较弱的重化工行业,以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兼容互补战略模式的战略重点,在出口贸易战略方面,要求合理安排出口产品结构,大力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和完善出口产品生产体系;在进口贸易战略方面,把进口的重点放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及软件上,实行以进养出,把来料加工出口作为发展中国出口贸易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中国拥有10多亿人口,国土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实行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综合兼容的战略模式,较之实行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较快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实施“大经贸战略”的新阶段。大经贸战略指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产品、资金、技术、劳务合作与交流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生产科技、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外贸、外资、外汇、外援等各种经贸活动相互融通、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战略构想。中国是潜在的贸易强国,中国对外贸易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世界经济的走势。大经贸战略正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主动顺应国内“两大转变”和国际“三大潮流”(经济市场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信息化)的要求而提出的。实践证明,它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极大的推动效应。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起,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进入全方位开放和发展的更高阶段。中国加入WTO后,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从而要求:(1)中国对外开放从自主单向开放变为相互双向开放;(2)从政策导向开放变为按照WTO规则要求开放;(3)从货物市场开放变为服务贸易市场和技术贸易市场的开放;(4)从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变为协调管理的一般自由贸易政策,即通过谈判确定中国在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逐步实行贸易自由化。#p#分页标题#e#

三、对外贸易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回顾历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在于运用逆向思维和反思,找准影响和阻碍中国对外贸易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害问题,那就是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非科学性和对外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

(一)关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型

外贸增长方式转型是中国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之关键所在。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型已卓有成效,但依然存在许多非科学性,若掉以轻心,让分散的非科学性聚集起来,将引致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倒退。外贸增长方式转型中的非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尚未摆脱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认识误区。认为转型只是指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那什么是集约型呢?一般认为,集约型即质量型、资源节约型、科技高含量型。上述理解是欠科学的。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外贸增长方式转型包含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以及由外延扩大再生产型转变为内延扩大再生产型两个层面的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集约型和内延扩大再生产型具有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内容上,它们包括生产进步、科技进步、管理进步、信息进步和教育进步的全面要求,不能简单地把集约型(或内延扩大再生产型)等同于质量型、节约型和科技高含量型;在实现过程上,它们是一种动态要求,不是静态指标,而具有长期性和长效性,不能简单地以近期出口业绩等指标加以衡量;在目的和手段、过程和结果上,它们体现出既管目的又管手段,既管过程又管结果的有机整体和高度统一,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起来,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只管结果而不管过程。二是尚未走出速度和数量的惯性漩涡。对外贸年增长速度,以及对对外贸易总额最大化、对外贸易顺差最大化和外贸企业利润最大化表现出由衷地偏爱。以为只要把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提高起来,把对外贸易总额增加起来,对外贸易效益就会提高,国民从中得到的社会福利就会增加,转型的目标就会实现,而淡化了对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危机的洞察、防御、化解和转嫁能力的培养。应该看到,速度和数量不过是外贸增长方式转型的直观现象,转型的科学标准和实质性要求,是以应对危机、化解风险的潜在素质和能力作为衡量尺度的。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它从一开始就受到国家、货币汇率、消费偏好和贸易规则等的制约。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包括有独立关税的地区)都可以通过更换外贸政策,出台贸易规则而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中国外贸企业创造的效益减下去,把他们的损失转嫁给我们。因此,中国外贸及其企业的抵制压力、规避风险、化解转嫁的能力大小,理所当然地应成为转型成功与否的客观标准和核心标志。

(二)关于外贸发展的均衡性

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绝对的。发展方式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发展状态的稳定性和均衡性具有决定意义。在理念上,既要看到中国飞跃发展的可能性,学会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承认“自然是不能飞跃的”,即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在长时间内和整体上,更多的发展形式是渐进的。因此,中国跨越式发展之后,必须实现从均衡到不均衡再到新均衡,即回到稳定和协调的均衡状态,以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不例外。应该看到,中国在外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大量非均衡现象,集中表现在:第一,国家在宏观政策,如行政手段、贸易差额目标、出口导向战略、对外贸易依存度、“两个”市场安排、贸易利得、国民待遇等方面,存在失衡:偏爱行政手段、偏爱贸易顺差、偏爱出口导向、偏爱对外贸易依存度及国际市场,偏爱贸易利得和偏爱外国国民(超国民待遇)的倾向;轻视市场机制与行政措施均衡、贸易顺差与逆差均衡、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均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对内贸易依存度均衡、贸易利得与规则利得均衡,以及中国国民待遇与外国国民待遇均衡。第二,企业在微观策略,如发展战略设计、市场营销渠道布局、“三大贸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内部结构比例和发展速度等方面,存在失衡:重出口、重发达国家市场、重传统货物贸易,轻进口、轻发展中国家市场、轻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第三,行业协会在中观协调,如行会规则、监控系统和措施、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排名奖励等方面,存在失衡:明显地倾向或偏爱于外贸出口的有功之臣,重业绩轻德行,重“荣文化”轻“耻文化”,重“战文化”轻“和文化”,使外贸企业之间摩擦日益加剧,很难造就出规模经济给全行业每个成员带来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外国采取歧视政策面前,形成不了合力;在外部不经济效应扩散面前,表现出软弱无力,致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社会成本加大。

外贸行业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商法

自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中国已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我们与世界的交往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度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国际商事领域与各国往来更加紧密,这就需要中国的对外贸易从业者遵守各种国际贸易法规和贸易惯例、熟知国际竞争的各种游戏规则。因此,不少院校的相关专业均开设有国际商法这一课程,以期使学生充分了解国际商事活动的各种制度,并充分运用各种有利的条件,争取自身合理利益的实现。本文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在高职院校进行国际商法教学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而得出的教学体会与感悟。

一、关于课程定位

国际商法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课程,已被列入包括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涉外法律等经贸类、工商管理类、法律类诸多专业的核心课程。由于不同的专业特点有很大区别,对教学也有不同要求,所以本文仅讨论国际贸易专业中国际商法教学的相关问题。

1.专业定位分析。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相关文件,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相应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以及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因此,在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应培养出既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又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国际商法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就是使学生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够处理常见的国际贸易纠纷。所以该课程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院校均将其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其教学质量与效果直接关乎未来从业人员的质量。

2.职业岗位分析。“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企业基层从事技术应用、生产组织、工艺实施、各类管理及具有较高技能的操作人员,用人单位提供的也大多为‘高级蓝领’或‘蓝领’岗位。”①所以国际贸易专业为社会培养灵活、创新的能从事外贸管理或在外贸一线进行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业务人才。

结合专业的特点,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主要职业目标定位是: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外资企业中的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以及相关日常行政管理人员。(1)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岗位目标定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是:第一,能办理进口与出口的基本业务;第二,能草拟、签订、履行进出口合同及处理常见的国际进出口商事纠纷;第三,能缮制国际贸易单证及其他相关涉外文书;第四,能承担国际贸易的基本管理工作。(2)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要求。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掌握进口贸易的基本流程与操作,掌握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与操作,掌握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法律制度,掌握进出口贸易单证的制作,掌握国际贸易术语及信用证的国际惯例,熟悉进出口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和政府政策导向,熟悉涉外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熟悉国际政治关系,了解各国经济概况。要求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能力、缮制审查外贸单证的能力,以及分析处理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中文表达、英文表达),文字处理与使用网络和办公软件能力,谈判与沟通能力。

总之通过这样的定位,目标是培养出擅外贸、知法律、会外语、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二、关于学生特点

课堂教育工作的对象是学生,不顾学生情况只是一味地研究课程建设,就缺少了针对性,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对于国际商法教学而言,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有以下一些特点:

(1)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的探索性和主动性不够,学习不具有计划性,学习困难相对较大。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2)学生没有法律基础。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国际商法之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法学概论和民法等课程,而这方面的知识对理解国际商法的某些基本概念又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学生学习国际商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众多晦涩难懂的法律专业术语和法律条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求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即以浅显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法律专业术语,深入浅出地介绍相关专业知识,并配以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3)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比较强,职业心理预期与定位较合理。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做到不盲目地攀高和好高骛远,对自己的职业设计比较务实和理性,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就业定位。能树立到生产第一线、基层建功立业的观念,具有敢于创业、不怕失败的精神。学生的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较强。

三、关于教学内容

对于国际商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的中高级人才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的要求,本着基础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技能培养的原则,特别是以高职教育对职业与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并与相关职业资格认定需求相结合,精选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实用性。迄今为止,国际商法还没有公认的统一体系,各种版本教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再加上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内涵不断延伸,其范围不断扩大,使得该课程的内容急剧扩大并复杂化,所以教学活动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把握“必需、够用、实用”为度,以突出应用技能培养为原则,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能力教育。一般情况下国际商法的教学内容包括导论、国际商事组织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法、票据法、国际产品责任法、知识产权法、国际贸易管制法、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等几大模块,内容涵盖国际商事交易过程的各主要环节。由于课时所限以及学生功底较薄弱,在授课时不必面面俱到,可结合课时以及学生的特点,适当选择教学重点,做到“知识全面、重点突出”,如国际商事组织法、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商事争议的解决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

2.强调国际性。国际商法的教学目标是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熟悉通行的国际公约和惯例、中国及伙伴国的法律法规。所以中国法、英美法、大陆法、国际法是国际商法中最核心的内容。其中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固然重要,但还应重视他国法与国际法的教学。因为国际商事法律关系具有涉外因素。这个特点,要求学生在观察处理事务时,视野不能局限于国内情境,应站在国际性的角度,要了解别国乃至国际的基本情况。所以通过国际商法的教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与思维方式。

四、关于教学方法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技能培养,以技能训练为载体,将学生引入技能训练中,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

1.比较教学。比较法是国际商法教学中非常重要而实用的方法,几乎可以贯穿课程始终。可以比较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同一法系下不同国家法律制度的比较、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间的比较、中国法与外国法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研究,深入理解国际商法的理论和实务,体会不同国家对待相同法律问题的不同处理态度及因此而产生的不同法律效果。在比较教学中,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分组)在课余时间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整理并制成课件,在上课时由学生进行介绍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电脑操作能力都能获得提高。

2.案例教学。国际商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联系实际业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为达到“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高职高专教育目的,应尤其重视案例教学法,避免枯燥无味的法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则与案例相结合,尽可能以简单明了的案例分析说明问题,做到以案授课、以案说法、以案检测。特别是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将学生在有合作关系的外贸企业实训、实习中遇到的案件以及外贸企业的实际业务资料拿到课堂上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国际经贸行为的感性认识,力求使在校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贴近社会,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锤炼分清主次和识别真伪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外贸行业论文篇8

关键词:近代中国;贸易史;综述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14-02

近代中外贸易史,是经济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探究西方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及中西关系发展趋势的着眼点。若解析近代中西矛盾之起,首当其冲者莫过于商业利益之冲突。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有西方学者称贸易战争或商业战争)的爆发,实际上是中西贸易体制方枘圆凿,不能相容的必然结果。本文将对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近代中外贸易史的研究作初步梳理和简单的综述。

一、整体性研究

改革开放前,受到学术氛围的影响,经济史研究多侧重考察在华外国人投资情况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对贸易史研究较薄弱;多注重于分析列强的经济侵略性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反动性,而甚少关注国家间正常经贸关系的发展;多以阶级史观评价相关贸易政策,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对外政策的转型推动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介入促使整个经济史学科研究焕发了生机,研究方法也开始转变为以多学科交叉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研究与评价。

随着对旧有领域的研究深化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中西方学者的互动,促使中外贸易史的学术研究视角逐步向现代化、全球化发生转变。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研究领域得以大大拓展,推动了该学科综合性研究的发展。郑友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年:史实的综合分析》一书中,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从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发展的角度,对1840-1948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迁与特点、外贸结构的特性以及同工业发展的相互因果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分析。本书参考价值很高,并为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提供了可行性。进入21世纪来,孙玉琴所编著的《中国对外贸易史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上下两篇。其中下篇重点介绍了中国近代贸易史的发展过程,对1840-1949年各时期中国对外经贸政策、外贸发展规模和水平、近代进出口商品结构及贸易地理方向演变等内容进行了阐述。由清华大学陈争平主持编纂的专著《近代中外贸易史》,将清朝前期到全面抗战爆发划分为六个时期,对每个时期的中外贸易发展情况及相关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宏观分析考察,探讨了近代中外贸易对中国社会经济乃至世界市场的影响,成果全面且深刻,是我国近代贸易史研究的最新著作。另外,丁长清等人主编的《中外经济关系史纲要》(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书,虽非为近代贸易史专著,但其以中外贸易与投资为中心,以近现代为重点考察的时期,注重将中外经济关系放在宏观世界经济体系中加以研究,引用史料全面,考察深入,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可供研究者所参考。

二、专题性研究

伴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开放化、国际化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在日益扩大的与外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为深入研究经济史的各个分支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外贸易史方面,近年来研究者们从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入手,对地域贸易、贸易结构、贸易思想、关税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考述,成果层出不穷,下面将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具体介绍。

(一)地域贸易

1.双边贸易

近代双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考察中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又以中英贸易最为典型。

中英方面,王立诚就海关行政权旁落的问题,通过引用大量外文文献以还原史实,阐释了海关运作变迁的机制,认为在中英间政策互动的过程中,“清政府所丧失的,不仅是海关的,而且是自身发展新的贸易管理方式的机制”[1]。张乃和从比较史学角度入手,在《近代早期中英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发育之比较》一文中将近代早期中国的海外贸易市场体系归结为民间自发模式,而英国的则为政府特许模式,进而加深了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曹英以条约分析为视角,对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交替演变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中英贸易与政治关系的相互影响,得出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下的中英贸易冲突……其本质是英、中两国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的结论[2]。

中德贸易方面,周建明对其商品结构、贸易条件、技术贸易、军火贸易等一系列问题先后进行了考察。中美贸易方面,何思兵的《旗昌洋行与19世纪美国对广州贸易》,对中美贸易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旗昌洋行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引用外文史料的基础上勾勒出旗昌洋行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了商业集团对中美贸易的影响。中日贸易方面,樊如森、吴焕良在《近代中日贸易述评》一文中比较了近代中日进出口贸易成果,进而分析中日近代经济交流内涵之复杂性。中苏贸易方面,徐万民的《八年抗战时期的中苏贸易》,博引两国在八年抗战时期的贸易数据,重点论述了贸易的政治战略影响。而在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贸易研究中,主要涉及近代中暹、中朝、中新、中越等贸易,成果多为硕博士学位论文。

2.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

对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及商埠,研究者们有从人口史、城市史等社会学视角探讨城乡关系发展,有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入手,考察外贸地理的变动趋势,而更多的是利用地方贸易数据来研究通商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杨天宏在《自开商埠的地域分布及其对清季外贸市场网络体系发育的影响》中,对清季自开商埠的数量类型进行了统计归类,认为自开商埠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外贸市场发育迟缓的状况,主要是传统经济的阻碍与清政府的政治干预。李英铨、严鹏采用地理区域的分析模式,在《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一文中研究了近代中国外贸方向变动趋势的问题。佳宏伟的《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以天津口岸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区域灾荒与口岸贸易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集中体现区域社会在塑造口岸贸易演变中的作用力。王哲、吴松弟利用现代地理学方法,在《中国近代港口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基于旧海关对外一埠际贸易数据的分析(1877-1947)》一文中研究了12个主要港口城市的国际贸易网络及46个港口城市埠际贸易的网络空间结构。王翔则在文章《传统市场网络的近代变形――近代冀南与西北“土布换皮”贸易初探》中,通过对冀南与西北之间“土布换皮”贸易的研究,透析了中国传统市场网络的构造及其在近代的延续与变形。

(二)贸易类型

1.商品贸易

在贸易史的研究中,采用经济计量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的研究来探析其对贸易格局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是现在学界研究的主流。近年来学者主要集中于几大类商品进行研究,如茶叶、大豆、毛皮、丝织品、鸦片、农副产品、桐油、苦力等等,其中又以鸦片、茶叶贸易研究成果尤多。

鸦片贸易方面,吴义雄依据其新发掘的史料――《广州纪事报》和《广州周报》,重新对鸦片战争前鸦片的输入数量及白银外流情况进行了统计与考证,“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鸦片战争前18年间鸦片贸易的情形”,为以往研究中较为薄弱的方面提供了详细具体的数据[3]。甘开鹏在《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中探讨了美国传教士对鸦片贸易的看法,认为该群体的鸦片贸易观由反对到支持合法化的转变,直接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并对鸦片贸易在华的进一步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王宏斌将英国议会文件与中文档案相互佐证,在《从英国议会文件看英国外交官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活动》一文中,对近代英国驻华公使关于鸦片贸易合法化的密谋与活动进行研究,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颜色则在文章《绅士的慈悲还是利益的追逐?――中英鸦片贸易终结过程的研究》中详细分析了鸦片贸易各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果的变动情况,探讨了英国主动停止鸦片贸易的根本原因。

茶叶贸易方面,汪敬虞的《中国近代茶叶的对外贸易和茶业的现代化问题》对近代中国茶叶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并结合当时国内茶叶生产商的情况探讨了茶叶现代化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姜修宪在《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茶叶对外贸易――基于福州港的个案考察》中从制度变迁的新视角探讨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兴衰缘由。仲伟民通过比较19世纪茶叶和鸦片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为就对影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方面而言,鸦片贸易的促退作用大于茶叶的促进作用[4]。黄敬斌的《全球化视野下的贸易、资本主义与经济史――以19世纪中西茶叶与鸦片贸易为例》,从全球化的视角入手,兼评《茶业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一书,探讨了经济史学在国际背景下的研究方法,并提出经济史与经济学两学科理论应重视双向互动发展的观点。

其他商品贸易方面,马俊亚的《近代国内钱业市场的运营与农副产品贸易》探究了中国近代农副产品贸易与国内钱业市场层次及运营规律间的密切关系。张丽蓉从贸易网络、区域市场整合等宏观角度,以大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民国时期四川桐油的贸易格局,并认为桐油贸易的全国性格局说明“以重庆为前哨的广大四川内地成为上海终端出口贸易的腹地市场”[5]。刘淼的《晚清棉纺织业贸易与生产体系转型的地域分布》对晚清棉纱贸易体系的转型进行分析,探讨了该体系形成过程中市场与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

2.转运、帆船等其他类型

除以上提到之外,学界还关注了转运、帆船等其他贸易类型,更有学者从物流学角度以拓展研究领域。转运贸易的研究主要是围绕某一港口为中心来开展,毛立坤在《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一文中,集中分析晚清香港与东部沿海及西南等地区的贸易结构,突出了香港贸易以转口为主,走私贸易与正常贸易相并行发展的特色。唐巧天的《论晚清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1864-1904)――以外贸埠际转运为视角》,讨论了晚清上海与中国口岸间的外贸埠际转运问题,参考大量统计数据深入探讨该贸易的网络联系,以凸显上海作为全国外贸中心的影响力。帆船贸易方面,姚的《晚清天津帆船贸易发展述论》探讨了近代开埠以来,天津传统帆船贸易在多层次贸易发展格局中的发展态势。物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史学界对其关注较少。王军以物流学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史料,考察了货栈物流功能对天津的影响,认为货栈业在天津城市近代化进程中“起到了承接内外市场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物资流通不可缺少的一环”[6]。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海关及关税

近代海关史研究的正式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陈诗启通过参阅大量史料文献,撰写《中国近代海关史》(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该书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以外籍总税务司为核心,系统探究晚清海关管辖权丧失及收回的过程,并对海关内部各项制度、运作机制与业务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填补了学界长期遗存的一大空白,是中国海关史研究的传世之作。任志勇的《晚清海关监督制度初探》考述了晚清海关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构成。詹庆华对中国近代海关贸易报告的传播与影响作了系统分析,说明该报告的性质并不是以往学界所认定的间谍性质,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7]。

随着海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税史研究随之走热。姚贤镐在《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关税的破坏》中,根据中外文献论述了旧中国关税自丧失的经过及其恶果。王建朗的《日本与国民政府的“革命外交”:对关税自主交涉的考察》研究了在“革命外交”时期,国民政府与日本所进行的关税自主交涉问题。吴义雄在《鸦片战争前粤海关税费问题与战后海关税则谈判》一文中对鸦片战争前的粤海关关税及战后税则谈判等问题进行研究,深刻揭示了清代官僚集团政治文化的腐败性。连心豪、谢广生的《近代海南设关及其对外贸易》阐述了海南设关的历史,认为华侨对海南的投资是该地转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重要原因。

(四)其他方面

刘育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与透视》中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综合法学与贸易学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史料,就晚清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演变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并以史为鉴阐述了该演变过程对当今对外贸易立法的借鉴作用。叶世昌的《中国近代对外通商和经济发展思想》,以对外通商为中心分阶段介绍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聂志红的《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保护思想》一文,主要结合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民国时期学者们的贸易保护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张九洲的《论洋务知识分子的对外贸易思想》认为洋务知识分子们的贸易思想具备一定程度上的现代贸易意识,对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

三、结语

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经济史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应采取的视角,长期以来是学界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而以研究方法之不同,经济史学又逐渐分为三派,“一派偏重从历史本身来研究经济发展……一派偏重从经济理论上来解释经济的发展,一派兼重社会变迁,可称为社会经济史学派”[8]。在中外贸易史领域的研究中,这种多学科理论化研究趋势更呈现渐次加强的趋势,学者们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等多种理论体系与方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近代中外贸易进行了考察,成果卓著。然而同时应看到的是这种繁荣发展的背后仍有问题的存在,例如理论性与方法性研究仍存在不足,史学界多从经济史角度做宏观概述指导,而具体到贸易史领域却鲜少探讨;又如系统性与专题性研究发展不均衡,尽管21世纪以来陆续有相关著作问世,但在总体成就不及专题研究领域;再如新史料发掘整理不及时,现阶段的参考史料主要来源于六七十年代所出版的几部重要资料与档案,对近代贸易相关统计数据的考订与整理速度较前明显放缓。以上不足,有待今后研究中引起重视并加以克服,相信在经济史与历史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近代中外贸易史研究在将来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立诚.英国与近代中外贸易“法治”的建立[J].历史研究,2001,(2):82.

[2]曹英.不平等条约与晚清中英贸易冲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74.

[3]吴义雄.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贸易再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2,(2):72.

[4]仲伟民.茶叶、鸦片贸易对19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2):99.

[5]张丽蓉.长江流域桐油贸易格局与市场整合――以四川为中心[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2):62.

[6]王军.略论近代货栈业与天津华北物流中心地位的形成[J].现代财经,2008,(11):97.

外贸行业论文篇9

黄烨菁(1973-),女.上海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对外经济。

摘要: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一个理论方法,近年来相应的理论模型随着贸易的实践演变有了相应的扩展。我国目前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非常大的成果,而且未来还有更加积极的开放措施。到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对于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讨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借助近年来在贸易流量分析方面运用十分广泛的引力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与15个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贸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指导的产业间贸易转化为产品差异化为动因的产业内贸易,而且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制度安排(FTA)对贸易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

关键词:贸易引力模型:TCI指数;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8)02-0.023-06

收稿日期:2007-10-16

贸易引力模型是近年来分析贸易动因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模型。如何应用这个模型对中国近年的贸易流量变化作一个分析是本文的研究动机。本文将关注伴随着中国贸易规模扩大进程的贸易影响因素的变化,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产业内贸易在贸易中的地位以及贸易自由化协定的制度安排,借鉴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将产业内贸易程度和中国与其他国家FTA的制度安排作为新的影响因素纳入到贸易引力模型中,分析影响中国贸易流量的相关因素。

一、文献回顾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是将牛顿的万有引力思想(即两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他们的质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引入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理论模型。引力模型的基本表达形式为Tij=KYiYj/Dij。其中Tij为j国和i国两国的贸易量,K为常数,Yj和Yj分别为i国和j同的经济总量,一般用GDP来表示,Dij为两国间的距离,一般指两国经济中心或最主要港口之间的距离。这个表达式是基于贸易引力理论的贸易引力模型之一般模型,并逐步发展成为解释国际贸易流量的一个定量分析工具。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应用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发展。基本引力模型通过被加入一些新的参数变量而有了扩展性的应用,除了对多个国家的贸易流量进行综合分析之外,还通过参数的扩展,来验证由新的贸易动因理论所预测的贸易结构。Feenstra(2001)在他的研究中,区别同质商品和非同质商品进行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从而解释对不同贸易动因下的贸易特征,通过加入一些特定的参数,如反映产业内贸易的GL指数,可以看到在两类贸易引力模型的部分参数变量之间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都可以用不同的贸易动因理论来解释。

除了模型的扩展之外,另有一些学者应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现实世界的部分国家的贸易格局进行了检验。Evenett和Keller(2002)运用横截面数据的分析,对58个主要贸易国家在1985年的对外贸易流量进行了具体分析。他们通过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验证了同家属性和贸易格局之间的关系,两位学者的论文对58个国家各自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额进行同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其中经济规模大且贸易总量大的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其贸易类型符合克鲁格曼的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而经济规模小而且贸易总量小的国家(一般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则明显地符合传统的H-O要素禀赋理论的观点。Chan-Hyun.sohn(2005)的论文运用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韩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结构特征。作者在基本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贸易结构相似度变量TCI指数(Trade Conformity Index),以及表示APEC成员身份的虚拟变量,运用1999年韩国的贸易流量的数据,论文的实证结果表明,韩国的贸易流量主要符合产业间贸易的特征,即符合经典的H-O理论的解释。同时,结果中虚拟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成员国如果是APEC成员,对它与韩国的双边贸易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近几年国内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了一些成果。在相关的研究中,贸易引力模型和扩展型的贸易引力模型已经得到了应用。单文婷、杨捷(2006)的引力模型扩展到了WTO成员方、APEC成员方、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华人人口比重、文化因素、FDI及外交关系对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流量的影响,指出语言和华人人口因素对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有积极作用。潘沁、杨剑(2006)在一般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出产业内贸易引力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内贸易及产业内贸易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张昱、唐志芳(2006)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估算出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潜力,从而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基于数量的参考。

在综合和借鉴上述文献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关注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并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制度安排发生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作一个定量分析,通过应用一般引力模型和加入这两个因素的扩展模型,对影响中国贸易流量的因素加以研究。

二、问题的提出――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流量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由于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实际上是多方面的,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产业内贸易长足发展的重要背景是中国参与全球生产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

(一)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产业内贸易发展趋势  加入WTO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异常迅猛。在对外贸易总量急剧上升的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也开始发生显著变化。从进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增加了一倍,从245亿美元升至490亿美元,而同期初级产品的进口却有更大程度的增加,从467亿美元激增到1477亿美元,增长了近两倍。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与进口都增长了两倍左右。从出口结构上来看,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开始上升,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有所下降。

具体到产业层面的进出口结构,近年来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大量来自于跨国公司内部垂直一体化分工格局的贸易活动。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通过外包为主的形式向中国转移,中国越来越多地集聚了全球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加工外包与出口导向型的FDI。在这种贸易的产业分布格局上,中国除了继续保持低成本劳动力为竞争优势的纺织品产业和鞋帽、玩具等产品的出口以外,在中等技术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竞争优势开始逐步扩大,这成为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条件。除此以外,电子计算机及其组件也是我国产业内贸易规模很大的一个商品门类。

(二)双边FTA制度安排与中国对外贸易

近年来中国与他国签定的FTA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制度性因素,中国现有的贸易格局受FTA制度性安排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一个重要的现象是中国在APEC框架下与APEC成员伙伴之间的双边FTA进程明显加快,在多边体制下积极开展双边FTA的谈判。中国与中国香港和澳门签署了CEPA协定。同时,中国又与东盟在“10+1”框架下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谈判,正式建立了自由贸易区。最近,中国与新西兰、中国与韩国也开始就自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表2列出了中国与1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业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和正在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情况。

中国与东盟2002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迅速增长。中国与韩国的贸易在中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开始后迅速发展,到2005年更是突破了亿美元大关。

三、模型的建立

本文实证研究的日的是应用引力模型探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从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态入手,结合前面提及的贸易格局特点对基本模型加以扩展。

(一)基本贸易引力模型

外贸行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 教学方法 课程 改革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和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涉外经济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而国际贸易课是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确保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深化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根据笔者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体会,从国际贸易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改革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国际贸易课是由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部分内容构成。因此,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可是,在具体讲授时又常常出现理论深度不够,结合实践不到位,教科书和理论知识赶不上实际业务的发展等问题。同时,国际贸易理论在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务的业务也不断更新,知识老化速度加快。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学生们就会发现,几年前在教室里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按教材讲授,学生通过听讲、记笔记、解题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来获取知识,最后通过考试来考核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是目前高校中主要的授课方式。如果也按照这种照本宣科的方法来教授国际贸易课,不仅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而且不能学到实践技能。从教学现状看,国际贸易课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单一讲授的问题。

3、重理论,轻实践。目前在国际贸易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技能的倾向。其实,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理应将理论与实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有的高校虽然也制定了实践教学计划,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措施作保证,从而使实践教学环节无法落实,甚至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改进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1、 从国家对外经贸事业发展的需要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必将以更快的步伐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将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领域与国际接轨。为适应这一新形势,为我国对外经济和贸易事业培养更多的既懂得新的国际贸易法律和规则,又了解国际贸易运作具体程序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必须对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实施改革。

2、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看。国际贸易课程不仅是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必修课程,其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法则与程序,并能从事外贸经济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国际贸易课程也必须实施改革。

3、从外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外贸经济持续发展,对外经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着要求标准高、多元化且竞争激烈等特点。外贸人才市场往往更青睐复合型、知识型、外向型、技能型、学习型和创新型人才。要成为这些类型的人才,必须要求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也必须加快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

三、改进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挑战,适应国家对外贸易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加快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为此,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根据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案例教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课程的案例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也相当丰富充实,如果选择恰当,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案例教学法关键是案例的选择。作者认为,选择案例要注意两点:一是案例的典型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和价值性等原则要求;二是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案例。一个好的典型案例不仅可使案例教学法得以顺利进行,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及时掌握所学内容,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世界顶尖大学哈佛大学商业学院主要是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的。学生入学以后,除了在大一集中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以外,其余时间全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大学期间每个学生可掌握近500个典型案例。中国的阿里巴巴网、海尔集团等多个成功企业的经验都成为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内容。

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主动性、参与性,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切忌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一言堂”,而是要善于通过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主动发言,生动活泼地开展讨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促使教学相长。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风的转变,虚心向受教育者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新一代人的迅速成长。

2、课堂讨论法。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案例,教师采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讲授“出口合同的执行”时,可采用课堂讨论法来组织教学,教师需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案例小组,小组人数可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寡来决定,一般以6人为宜,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大家准备10分钟后,由每组选派代表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讨论中,教师可以随时发言提出问题,将讨论引向深入。这样,针对一个案子,同学们积极参与、勇跃发言、集思广益,既可避免出现冷场,同时也可以考察和掌握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在采用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特别注意掌握好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控制好讨论的节奏,以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体现在该课程的结业成绩中去,以激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3、讲解分析法。国际贸易课程从内容上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两部分。对于国际贸易理论部分,以讲解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妥当。对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如自由贸易理论、贸易保护理论,贸易逆差、贸易壁垒、出口配额、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WTO的基本原则等等,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力求讲深讲透,而且要通过具体实例,举一反三,使广大学生真正掌握,并会具体运用。讲解分析法的优点是比较节省时间,针对性强,突出重点,教师容易操作,有利于把握教学的节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一些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缺点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的机会较少,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仍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展一些讨论,以便加深对某些知识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法。教师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国际贸易课程的特点,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文字、表格、图形图片、动画、音频、录像等形式讲授课程,从而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进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课程的热情、兴趣以及求知欲望。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是否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5、实践教学法。所谓实践教学法,就是将课堂教学从教室搬到外贸工作的实践中去。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闭门造车式的教学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因此,在安排该专业的教学计划时,应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总体教学课时中予以落实。还应定期安排学生到进出口企业、海关、航运等部门实习,参加实践活动,进行实践锻炼。给学生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之熟悉各项进出口业务的特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当然,全部实践活动都应在教师的参与、组织和指导下进行。

6、模拟实验法。由于国际贸易是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跨国界的商品贸易,交易双方相距遥远,可采用建立外贸模拟实验室来达到实践的目的。要引入外贸模拟软件,通过电子模拟的手段,将外贸基本实践的过程,其中包括信息收集、市场预测、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对比报价、结算制单、合同履行等关键业务环节知识整合起来予以掌握,从而对如何做一笔外贸业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同时,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贸模拟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外贸业务流程的必要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的实验场景中,运用外贸基本业务知识,对虚拟的外贸业务进行处理,包括外贸业务的流程、基本单据的制作、填充及处理。学生在老师的分配和指导下,扮演外贸业务中各当事角色,比如进出口商或有关银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外贸业务知识进行模拟演练操作,其中包括商务谈判、基本函电、信用证的审核、各种单据的填制等。一轮业务进行完后,可以相互交换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熟悉各个角色,掌握外贸工作业务的全过程、诸环节。

当然,良好的实验场所和外贸模拟实验室有关设备的质量,是确保模拟实验完成的重要条件,一定要按外贸工作实际流程的标准要求,建设好模拟实验室。

7、双语教学法。实行双语教学,是由《国际贸易》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由于该课程是冠以“国际”一词,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国际贸易活动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外贸活动的具体各环节需用英语,外贸工作人员需整天同英语打交道;不仅结算的所有单据全部用英语,而且需获取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和信息、与外国人沟通和交流协作等也都离不开英语。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课程必须采用双语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熟练地用英语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活动的能力。当然,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能力,双语教学必须灵活掌握,即双语教学中的中英文比重应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高低,根据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实际需要而定,切忌脱离实际走过场。

【参考文献】

[1] 冯莉: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创新探析[J].当代经济,2009(10).

[2] 申琦:《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式探讨[J].当代经济,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