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审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19:31:26

经费审计论文

经费审计论文篇1

公用经费是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中央组成部分,是保证政府部门职能发挥的经济基础,公用经费的合理安排和规范使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支撑数额过大、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运用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的手段,将有限的公用经费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推进严谨高效的政府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1、出国经费审计。出国经费的审计应根据所属单位的行政级别和工作性质不同,确定其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一般来说,厅级以上单位可以将出国经费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审计。而县级及县级以下单位,出国费用相对较少,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出国费用,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各种名目的学习考查费用和异地会议费用。因此,广义上的出国经费审计应该包括出国费用和国内学习考查费用以及异地会议费用的审计。支出的名目通常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培训、召开工作总结会议(异地)等方式。其支出的表现形式一是各地旅游部门开出的学习考查费用发票,二是异地宾馆开出的会议费用发票。

2、公务用车审计。公务用车审计要重点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车辆定编数量、实际拥有车辆数量及型号,分析车辆超编及车辆配置超标的原因。以单位车辆费用支出总额为依据,考核单台车辆费用支出标准。并对维修费、燃油费、车辆保险费、其它费用进行分项考核,通过车辆使用年限、年度行驶公里数等相关指标分析,分析公务用车费用支出是否合理,不合理的原因究竟在那一块费用中。

3、公务招待费审计。公务招待费在“三公”经费中属于较难审计的一项,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单位对招待费的核算普遍存在公务招待量大、真假难分、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各单位公务招待费中除正常公务招待以外,往往把许多不能正常反映的违规开支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招待费发票,再以正常业务招待的名义报销。因此,正确分析招待事项的真假、是揭示公务招待违纪违规问题的关健所在,也是发现虚假报销案件线索重要途径。公务招待费的审计除了审计业务招待费科目外,还要重点关注以下科目,一是关注专项资金中列支的招待费。多数有专项资金的单位将部分业务招待费支出列入到专项资金的费用支出中,从而掩饰其招待费总额。二是在往来帐目上列支招待费。部分单位从代收代付的资金中支出招待费用,没有统计入单位的招待费用总额中。三是随会议费用报销的招待费。从审计情况看,有些单位将一些会议以外的接待费用混在会议费用中进行报销,隐瞒了招待费用的真实性。四是从食堂支出招待费用,而以其他名义进行补助,掩饰其招待费总额。五是部分有对外出租门面的单位,用招待费抵冲房租收入。六是在下属单位报销招待费,转移招待费用,掩饰其招待费总额。

一是要有一个合理的“三公”经费预算。“三公”经费的预算编制应该是建立在对行政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水平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节约、有效”的原则编制的,必须是根据法定原则进行编制,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如何解释法定和实际情况就成了编制预算和确定审计标准的关健。本人认为法定原则应理解为根据单位核定的人员编制、车辆编制、国家和地方有明文规定的考查学习费用作为标准编制“三公”经费预算的原则。而实际情况则是根据单位现实状况以一定的标准进行预算。在编制预算时,不能把人员、车辆超编的因素考虑到预算中去,审计人员应当正确区分预算内核定支出和超预算支出,重点分析预算超支的原因。

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三公”经费管理控制制度。“三公”经费的开支重在日常管理,因此,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单位应以“三公”预算为依据,将费用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按时间和工作进度对费用的支出进行控制,确保经费支出控制在“三公”预算之中。审计人员应该对单位因人员、车辆超编等因素导致的“三公”经费超支和其它因素导致的“三公”经费超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控制“三公”经费增长制订相应措施,为调整预算指标提供现实的证据。

三是要有一套完整的“三公”费用支出考核机制。制度是否有效,关健在于落实。多年来,控制行政事业单位

经费审计论文篇2

关键词: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Simunic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企业财务报表错报和管理层舞弊的风险逐渐增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注册会计师与企业的特殊雇佣关系,使得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影响。企业雇佣注册会计师为其审计,其重要的一个审计目标是发现企业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当企业存在舞弊等情况时,往往不愿注册会计师将财务报告中的问题披露出来。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经济上的依赖性,有时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具不标准的审计报告,从而损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利益。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息披露的质量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实证研究审计风险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使我们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虽然国外对审计费用与审计风险的相关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在我国特定的市场环境下,审计费用与审计风险是否具有相关性众说纷纭。本文的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2年我国深市、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Excel和EViews3.0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二、文献综述

Simunic(1980)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采用十个变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资产总额是影响审计费用的最主要因素。罗栋梁(2002)认为我国审计定价中,多重视资产、子公司个数、行业数等表象指标,而不重视审计风险,事实表明,审计师低价竞争招揽生意增加了审计风险。张奇峰、张鸣(2006)认为我国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没有一致的结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样本的选择问题、研究变量的差异、研究视角的差异。龚凤兰(2006)认为“低价揽客”使会计师事务所陷入了“穷途困境”,进而加剧了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恶性低价竞争,降低了审计质量,增加了审计风险,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张奇峰、王振林(2010)提出企业基本状况、公司治理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因素是影响企业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用具体的30项指标对风险进行了衡量。刘婷婷(2010)运用了修正的Simunic回归模型研究得出,上市公司规模、复杂程度、长期偿债能力和事务所类型是决定审计费用的四大要素。宋衍蘅(2011)以受相关部门调查或处罚作为衡量审计风险的代替变量,讨论了审计风险对审计定价的定性影响。翟华云(2011)提出审计可以被视为解决公司问题的一种监控机制,是一项能够约束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机制的安排。孙红梅(2013)认为审计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互为前提。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现代风险导向理论提出,注册会计师依据审计风险分配审计资源,以达到投入产出的最佳效果,即投入最少的审计资源获得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导论中审计风险定义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了不恰当的意见而导致自身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费用是指被审计单位委托审计人员对其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发表意见而支付的相关费用。国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存在相关性,但国内学者众说纷纭,由于样本的选择变量的差异研究视角的差异,使得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本文借鉴Simunic经典模型,模型研究了10个变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得出结论:公司资产总额、控股子公司个数、涉及行业个数、资产负债率、前两年的盈亏状况、审计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成本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而净资产收益率、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等因素影响效果不显著。本文的模型中排除了影响效果不显著的因素,提出了修正后的Simunic模型。

假设1:资产规模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影响。

假设2:资产负债率对审计费用存在显著影响。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公允性发表不恰当意见而受到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以往的实证研究中对审计风险的评估往往采用定性研究,一般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且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不同,往往无法用一个数字化的标准来衡量审计风险的大小。张奇峰、王振林等在“审计风险评估研究”中结合了审计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我国市场的特殊情况,认为:企业基本状况、公司治理状况、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以及其他因素四类可作为评价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并用了38项具体指标进行描述。最终得出,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得分×审计风险评价得分。

本文选用企业规模、高管对风险的偏好、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最近年度审计意见作为衡量审计风险的指标。高管对风险的偏好越大,审计的风险通常也会越大。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审计风险越大。最近年度被出具非标准保留意见的被审计单位,在未来年度被出具非标准保留意见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通常此类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大,审计风险越大。当公司的审计风险较高时,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被诉讼和被处罚的可能性越高,即审计成本会越高,审计费用也高。因此得出:

假设3:审计风险越大,审计费用越高。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2年深市、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剔除了金融业、保险业的上市公司,同时剔除了无法获得完整数据的公司,在剩余样本中选取了100家上市公司,得到100个样本观测值。本文所用的财务数据均来自巨潮资讯网。

(三)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参考Simunic(1980)经典模型,再根据我国审计收费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Fee=α+β1lnAss+β2Subs+β3I+β4lev+β5lnAH+ε (1)

变量的解释:lnFee:审计费用的对数;lnAss:公司资产总额的对数;Subs:控股子公司个数;I:所跨行业;lev:资产负债率;lnAH:审计风险的对数。

前四个自变量数据均来自公司财务报表,审计风险用企业规模、高管对风险的偏好、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最近年度审计意见进行量化。根据张奇峰等在审计风险评估研究中的结论,企业规模大于行业平均水平得分:3.16,小于行业平均水平得分:2.19;高管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有三种:厌恶型:3.03,适中型:3.34,冒险型:5.59;最近年度审计意见:标准无保留意见:2.41,保留意见:5.21,否定意见:6.69。再根据每个变量对审计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审计风险因素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到最终的审计风险为:

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风险因素的得分×审计风险评价得分 (2)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模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12年审计费用的平均值为1 157 341元,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30 000元和840 000元,标准差为1 140 668,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存在较大差异。资产总额的平均值接近102亿元,标准差为20 208 198 391,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规模较大,并且存在较大差异。子公司个数的平均值为12.52,显示出上市公司的复杂程度较高。公司审计风险的平均值为65.47,取值的区间在15.47-790.31,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存在较大差异。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1.本文采用EViews3.0对模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模型的DW值为1.81436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修正的R2为0.335151,说明拟合效果不是很好。变量I、Lev、lnAH未通过t检验。由于本文采用截面数据,通常不存在多重共线,故对模型进行异方差的检验,检验结果F值为2.607021,Obs*R-square为22.65592,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运用WLS估计法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线性回归结果,修正后的R2约为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各变量的sig.均非常接近于0,说明所有自变量对于因变量的解释是显著的。F值为18 061 044,说明模型整体的检验结果也是显著的。公司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审计风险对审计费用存在较大影响。公司的子公司个数、所跨行业对审计费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公司资产总额的对数(lnAss)的系数为0.139,并且在5%水平上显著,说明与假设1完全吻合,被审计单位的资产总额越大,审计费用越高,即公司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公司资产负债率(Lev)的系数为0.2897,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被审计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审计费用也就越高,表明审计单位的财务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子公司个数和所跨行业的系数分别为0.017和0.014,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被审计单位越复杂,审计的工作量越大,审计费用也就越高。审计风险的系数为0.2289,并且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假设3完全一致,审计风险越高,审计收费越高。这也符合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总而言之,公司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说明我国审计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审计业务、收取审计费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研究结论、启示与局限性

研究结论:本文采用2012年A股深沪两市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运用EViews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往的许多研究对审计风险多采用定性的标准进行衡量,本文使用了具体的指标对审计风险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与审计风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审计费用与审计风险显著正相关。审计风险越大,审计费用越高。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定价中已经充分考虑了审计风险的影响。除了审计费用,研究结果显示,公司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子公司数量、所跨行业对审计费用存在显著影响。公司规模越大,复杂程度越高,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越大,审计费用越高。这一点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本文存在以下的改进空间:第一,本文的样本规模偏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到效度。第二,本文只选择了几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审计风险进行量化,有待完善。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在获取更多数据,样本规模扩大后,有待进一步研究。Z

参考文献:

经费审计论文篇3

【关键词】国家高职示范校;经费管理;审计保障

一、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经费管理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财政部、教育部2006-2010年至少投入2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被列为重点支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地方财政也要投入配套经费。示范校建设从批准立项到验收不足三年的时间,如何在短期内运用好专项经费是每个示范校的重要课题。

经费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经费的筹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审计保障就是以经费管理中的支出管理为主要监督对象,以控制支出为目的,采用过程控制为方法,将审计监督工作放在示范校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发挥实时的审计监督职能。

二、审计目标

根据示范校建设的任务要求,示范校专项经费的审计目标是促进示范校建设资金科学、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挪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审计组织与授权

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审计监督工作,通常是以审计部门为核心,多个部门联合共同组织而成。有的示范校建设单位成立项目运行监控机构,由校领导、示范院校建设办公室、审计、教务、人事、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监控小组办公室设在审计处。

项目运行监控机构配备审计处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并赋予如下职权: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各类审计工作(包括各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全过程)均由审计处牵头,在审计过程中,各项目单位、相关行政职能处室必须按照既定工作程序服从审计要求,如实、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四、重点审计内容和程序

依据示范校建设要求,经费支出范围主要有实验实训室建设、设备采购、师资培养等。因此,需要开展的审计项目有招标监督、合同审核、验收监督、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等等。

首先,项目立项审计是根据示范校建设文件的要求实施的,即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项目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是预算编制的第一步,是避免经费浪费的重要措施。招(议)标审计包括招标文件的审查和开标过程的审计监督,重点审查主体资格。合同审计是对合同文本主要条款的审查,通过合同审计帮助完善合同条款、避免经济纠纷,并与招标审计和验收审计,共同发挥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称监督和管理。验收审计重点审查合同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是进行绩效审计和其他审计工作评价的基础。绩效审计以资金为线索,通过对子资金使用、管理及影响所反映的项目运行成绩和发展效果进行审计,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具体的审计目标、重点审计内容和程序、审计方式等如表1所示。

以设备采购审计项目为例,首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审核,包括是否按照计划采购、是否逐级审批论证、是否按照审批权限进行论证。然后,在招标过程中先审核招标文件、工程标底、招标评委,在招标中监督封标、投标单位资质、评标过程。中标后,进行购销合同、施工合同的审核。最后,在验收阶段监督设备安装验收过程、审核资产账实管理是否一致。

全程同步审计是复杂的时空审计,工作难度大。可根据审计的人力和财力,有重点地开展某项审计工作,也可以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对示范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示范校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经费支出的合法、合规、合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确保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保证示范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经费审计论文篇4

关键词:

审计收费;公司治理;董事会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11302

1引言

由于审计收费是观察审计质量和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审计收费历来是审计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国外关于审计收费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而我国由于在2001年以前,有关审计收费的信息并未强制要求公开披露,因此审计收费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规范性研究,直到2001年以后由于证监会关于证券公司信息披露问答第6号文件后,才开始有关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

2文献回顾

2.1国外文献

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Simunic(1980)是最具有影响力,他首先提出了审计收费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十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纳入合并报表子公司数量、所涉及行业数量、近两年的盈亏状况、审计意见类型、应收账款、存货占资产总额比值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在这之后的大多数研究都是源于Simunic(1980)的审计收费模型,通过对模型修正、改变变量或应用于其他国家,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有: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的复杂性以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因素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Tayor and Baker,1981;Francis,1984; Francis and Stokes,1986;Firth,1993等),而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非审计服务等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则还存在分歧。在公司治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方面,国外学者尚未取得一致的研究成果。Sullivan(1999)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地相关性。Abbott、Parker and Peters(2003)的研究结构表明,审计委员会的构成与审计收费具有相关性,而审计委员会的开会次数则与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作用。

2.2国内文献

在国内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一致的认为,被审计单位的规模、业务的复杂性与审计收费之间具有显著相关(刘斌、叶建中、廖莹毅,2003;王善平、李斌,2004;张继勋、徐奕,2005)。伍利娜(2003)实证研究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牌”区间时,与审计收费负相关。朱红军、章立军(2003),伍利娜(2003),王善平和李斌(2004)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有学者研究发现(张继勋、陈颖、吴璇,2005)应收账款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对审计收费由显著影响,但存货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则对审计收费影响不显著。国内关于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刘明辉,胡波(2005)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蔡吉甫(2007)研究了2004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收费有显著相关关系,这种相关性随着公司控制权性质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潘克勤(2008)以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公司治理指数作为公司治理的替代变量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指数与审计收费负相关。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效率较高的上市公司内部的权利分布均衡、相互监督、制约机制较完善,由此其有效防范经营者进行违规交易、财务舞弊的能力也就越强,相应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就比较低;反之,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失效时,就容易发生违规操作、舞弊事件、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件,此时其相应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会比较高。而根据审计风险理论,当上市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比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就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程序,以保证审计质量不受影响。因此,公司治理与会计师事务所收取的审计收费是具有相关性的,即: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越高,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就越低,审计收费就越低;而治理效率越差,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就越高,审计收费就越高。

根据委托理论可知,当所有权和经营权重合度越高,成本就会越低。但当股权集中度较高时,通常会形成第一大股东的完全支配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中小股东难以对控股股东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制约,可能会出现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具有相关性。

关于董事会的规模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当董事会规模过大时将会使公司效率下降(Jensen,1986);与此相反,More(2002)认为董事会规模较大时,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将更有利于公司治理。基于董事规模对公司治理影响的不确定性,还需进一步予以检验。本文提出假设2:董事会规模与审计收费具有相关性。

通常认为董事会开会次数越多,董事会越有可能代表股东利益履行职责,并由此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但Nikos Vafeas(1999)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增加通常是在公司股价下降之后,而会议次数大量增加后,公司的运营绩效会得到改善。李常青、赖建清(2004)研究发现董事会开会次数是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下滑的反应,只有出问题时董事会才开会,此外,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公司当期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胡晓阳,李少斌和冯科(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并没有改善公司经营业绩。由此可知董事会会议次数是否会影响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是否会影响审计收费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本文提出假设3: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收费具有相关性。

根据委托理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制度下,问题主要是以总经理为首的管理层的目标利益和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通过董事会监督管理层的日常经营行为,是股东保护自己利益的制度安排。而当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意味着这种制度安排的失效,因此,当出现兼任情况时将会减弱董事会的监督功能。本文提出假设4: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与审计收费正相关性。

由于适当的激励可以使得人和委托人的利益更大程度的重合,从而可以降低冲突,节约成本。因此,本文提出假设5: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负相关。

4变量设计与检验模型

本文以Simunic模型为基础,根据前面所做假设,选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Large)、董事会规模(DSHG)、董事会会议次数(DSHC)、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情况(JR)、管理层持股比例(GLCG)作为解释变量;选用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LnASSET)、是否为国际四大(BIG4)、资产负债率(RATIO)、总资产收益率(ROA)、审计意见类型(OPINION)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5样本选择

本文样本全部来自于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剔除了未披露审计收费、金融类、同时聘请境内外事务所和数据缺失及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根据以上筛选后,最终有829家上市公司符合标准。相关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国泰安数据库。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1.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6实证结果

6.1描述性统计分析

首先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检验样本中审计收费最高1050万,最低约10万元,审计收费存在较大差异。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为36.49%,标准差为16.52,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分布较为分散。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公司占样本的12%,大部分上市公司都选择了两职分离。上市公司高管层持股比例总体比较低。

根据表3可知,回归方程的拟合度为59%,调整后的拟合度58.5%,说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为585%,拟合效果较好;统计量F=115.67,概率值p

7研究结论

通过本次实证研究可知,公司治理与审计收费存在着相关性。其中,董事会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很可能是由于当董事会规模较大时,能更有效的监督管理层对企业事务的执行,有效降低了在年报审计中可能出现重大错报的几率,致使审计收费降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很可能是当董事会频繁开会时,通常预示着企业经营遇到了重大事项,而这些事项会使注册会计师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最终导致审计收费增加。

参考文献

[1]蔡吉甫.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7,(3):6571.

[2]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1):4447.

[3]刘明辉,胡波.公司治理、成本与审计定价——基于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2):7279.

[4]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128):6871.

[5]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5,3(1):99116.

经费审计论文篇5

关键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审计收费;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1-0020-04

一、引言

审计作为一种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可信度的监督机制,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审计质量的高低。DeAngelo(l981)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和披露该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其中,注册会计师发现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注册会计师披露违约行为的概率取决于其独立性。Becker(1998)、Magee和Tseng(1990)的研究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大额的审计费用可以增强审计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另一方面,支付给审计师大额的审计费用,将会导致审计师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于他们的客户,这种经济依赖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将有损审计师的独立性,最终导致审计质量降低。

我国学者王跃堂、赵子夜(2003)用2000―2001年上市公司1 170个观测值为样本进行研究,并没有发现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性与审计意见之间有显著关系,这意味着事务所对客户的财务依赖性没有削弱其独立性并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但唐跃军(2009)以2004―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审计收费异常增加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即管理层有望通过增加审计费用实现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

可见关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至今未形成定论,归其原因是未能区分审计收费对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不同影响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当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时,由于成本较低,公司往往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Fan and Wong,2003;曾颖、叶康涛,2005)。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引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因素来研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公司成本较低,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高额的审计收费更可能是出于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进而会导致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审计质量降低;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公司成本较高,存在高质量审计需求,此时高额的审计收费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

根据DeAngelo的理论,审计质量是由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决定的。从专业胜任能力这一角度看,审计收费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提高审计质量。专业胜任能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并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二是在进行具体审计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将其专业胜任能力运用到审计项目中即专业胜任能力的发挥。审计收费作为事务所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会保障事务所从人力、物力上获取充足的资源,为其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和保持提供经济基础。此外,当审计收费在补偿了相关的成本费用①后,随着审计收费的增加,事务所的利润也将增加,此时受经济利益的激励,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积极性将会提高,注册会计师将更有动力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发挥其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从独立性这一角度看,由于审计收费使得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可能有损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审计独立性包括实质独立和形式独立,形式上的独立要求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公众之前,一般比较容易判断;而对于实质上的独立,其他人则往往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当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由于审计收费这一利益纽带的存在,被审计单位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甚至会出现合谋。此时被审计单位购买审计意见,审计收费的增加将会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不存在绝对正负相关关系,它们之间呈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与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这两个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有关。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引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因素,继而再讨论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收费

当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大股东或者他们的代表通常是董事和管理者,这使得他们可以直接对公司决策产生影响(李源,2007)。由于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形成实质上的分离,公司成本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公司所有者不会形成对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时注册会计师的聘任与否实际上也是由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者决定的,这使得注册会计师极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当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时,公司所有者往往是知情者,由于会计信息会产生经济后果,所有者缺乏自愿性审计需求,他们更乐于利用私人信息来获取额外收益,此时公司大股东往往会有购买审计意见的意愿,注册会计师面对外界压力(如解聘压力),也更倾向于与公司大股东合谋。此时大股东以高额的审计收费购买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受损,即使注册会计师拥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也不会提高审计质量,从而导致审计收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基于此,本文提出:

假设1:当被审计单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成本较高,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明显,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矛盾。此时,公司所有者需要借助审计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公司所有者对高质量审计存在需求。当公司出现财务问题时,他们会更倾向于通过高额的审计收费来保证审计质量,从而了解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此外,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审计项目的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经营者相分离,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保持。此时较高的审计收费有利于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进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但较低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意味着分散化的股权结构,这可能会导致聘任注册会计师的委托方由所有者转变成经营者。由于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当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时,经营者可能会在所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高额的审计收费购买审计意见,进而导致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损,审计质量降低。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不明确,故本文提出:

假设2:当被审计单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相关关系有待检验。

三、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由于本文的假设提出是以财务状况出现问题的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因此在选取样本时我们以2002―2009年因年报出现问题而受到中国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以下数据:(1)金融类的上市公司;(2)未按期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3)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剩余样本67个。本文的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补充数据来自于巨潮资讯网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上市公司审计快报。

(二)回归模型的建立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OPINION=?琢0+?琢1LnFee+?琢2Size+?琢3Loss+?琢4RCOA+?琢5Age+?着

OPINION表示审计意见类型,陈汉文(2007)认为,选择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得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更为合理,可以有效改善前人研究中直接将标准意见认定为低质量审计所产生的谬误。故本文以审计意见类型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时OPINION取0,为非标准意见取1。LnFee为解释变量,表示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此外,我们借鉴La Porta(1999)的方法,依据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将样本分为分散持有(无控股股东)和控股股东控制两类(以30%的股权比例为分界点,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时,公司的股东制衡效果较好,因此以30%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临界点)。

本文还选取了4个控制变量,其中:

Size表示公司资产规模。莫茨、夏拉夫(1990)把经济依赖性界定为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重要负面因素。公司规模越大,其游说能力就越强,这使得大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性较小,故我们预期Size与审计意见类型存在负相关关系。

Loss表示公司是否亏损,净利润为负时Loss取0,否则取1。当公司面临财务困境时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作,从而导致事务所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故预期Loss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

RCOA为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当公司资产产生现金能力较低时将面临着资金流动困难,故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预期RCOA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

Age表示上市年限。Chen(2001)认为一个公司上市时间越久,就可能越难以达到规定要求的盈利目标,所以更易于卷入盈余管理,从而导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因此预期Age与审计意见类型正相关。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从对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中可以看出(见表1),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的上市公司中,低审计质量个数为26个,高审计质量8个;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30%的上市公司低审计质量数为20个,高审计质量数为13个。这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总体审计质量略高。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中,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从均值、最小值、最大值、中位数及审计收费大于50万的样本比重来看都高于高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即此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而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高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在均值、最大值、中位数及审计收费大于50万的样本比重上都高于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仅在最小值上小于低审计质量公司的审计收费。因此可以初步判断,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呈负相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呈正相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接下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综合检验均在0.01水平下显著,且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小于0.5,不足以影响模型结论,故此模型的设计是有意义的,具体结论如表2、表3所示。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大于等于30%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这与假设1的预期一致。公司资产规模与审计质量负相关,这与预期结果一致但其关系并不显著;公司是否亏损、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亏损公司及现金流动困难的公司更有动机进行利润操作,进而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上市年限与审计意见类型负相关且在0.1水平下显著,这与预期相反,即公司随着上市年限的增长,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公司更容易与事务所形成合谋,进而使得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增加。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小于30%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正相关,但不显著;公司资产规模、是否亏损以及总资产现金回收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也如上文预期的方向一致,即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上市年限与审计质量正相关,与预期方向一致但不显著。这说明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审计意见类型受公司资产规模、公司是否亏损、总资产现金回收率和上市年限的影响较小,表明审计质量的高低受来自于事务所外界因素的影响程度较低。

五、研究结论

通过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即此时并未发现证据表明经营者通过高额审计收费购买了审计意见。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公司的主要矛盾,当财务状况出现问题时,所有者更乐于通过高额的审计收费来促进注册会计师履行职责、保证审计质量,进而降低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维护自身利益。但可能由于所有者和注册会计师较于公司经营者相比处在信息劣势的地位,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内的低价竞争等行为使得审计收费不足以保证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获取、保持和发挥,所以导致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这种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本文由于是以舞弊公司为研究样本,而未将正常上市公司考虑在内,可能使得结论具有一定片面性。此外,由于研究中并未考虑诸如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使得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同时这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分析思路。

注释:

①审计收费由产品成本、预期损失费用和正常利润构成。

参考文献:

[1]DeAngelo,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3) :183-199.

[2]R Magee and M Tseng, Audit Pricing and Independence[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0,65(2): 315-336.

[3]Fan, J. and T. J. Wong, Do External Auditors Perform a Corporate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 Markets? Evidence from east Asia. Working paper,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4]La Porta, R, F. Lopez - De - Silanes, and A. Shleifer.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ournal of Finance, 1999,54.

[5]Chen C,S Chen and X Su, Profit ability Regulation,Earnings Management,and Modified Audit Opinions: Evidence from China[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01,(20):9-30.

[6]莫茨,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7]李源.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行为与成本[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8]王健姝,陈汉文.财务报告舞弊公司事务所任期与审计质量――基于非财务数据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15-124.

[9]宋衍蘅,殷德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J].审计研究,2005,(2):72-77.

[10]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6,(1):44-53.

[11]曾颖,叶康涛.股权结构、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J].会计研究,2005,(10):63-70.

[12]唐跃军,李维安,谢仍明.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6,(5):33-39.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t Fee and Audit Quality

Shen Fuping1, Ding Han2

(1. Headmaster Office,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2. School of Accoun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经费审计论文篇6

【关键词】 审计收费; 新审计准则; 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审计收费一直是审计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实务界,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理解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发展策略提供指导。对于政府监管者,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审计市场特性的理解,洞察审计市场主体的策略,从而为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新审计准则开始生效。从理论上看,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增加了审计程序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相应地应提高审计收费。但实际上,审计收费是否得以相应的提高呢?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二、理论分析: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审计收费由审计成本与利润组成。审计成本又由审计生产成本和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组成。审计生产成本是指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审计的外勤成本和内部整理复核实施成本。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是指因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发生的诉讼损失。

(一)新审计准则审计程序的变化

新审计准则的立足点在于要求注册会计师从更高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变化(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与旧审计准则相比,新审计准则在审计程序方面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为了实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目的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注册会计师应针对重大的各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二)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施新审计准则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主要原因如下:

1.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事务所审计工作的直接成本

新准则要求审计的起点由原准则的了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前移和扩大到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不仅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企业战略进行分析评价。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到分析评估,再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风险量化,都要花费审计人员相当的时间,增加了审计项目的直接成本。

2.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引起管理成本的增加

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的审计模式,新审计准则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判断能力以及管理、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实施新审计准则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会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也会相应地增加审计的总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而理应带来审计收费的提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现行的审计收费标准是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指导价(最低价),以资产总额作为收费的依据。以深圳地区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收费标准为例: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最低收费额4 000元;资产总额101-5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6 000元;资产总额501-1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8 000元;资产总额1 001-3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10 000元;资产总额3001-5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20 000元;资产总额5 001-7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30 000元。

为了分析2005年-2006年审计收费有无增长,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步:根据2005年的审计费用和2005年的资产总额推导出审计费用和资产总额关系的回归方程。

第二步:利用上述回归方程和2006年的资产总额计算出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

第三步:将2006年预计的审计收费与实际的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则证明审计费用并无增加)。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构成

本文研究所需的样本全部取自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年和2006年年报。在选取样本时,本文剔除了2005或2006年未公布年度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所公布的审计费用中含上年度审计费用、含验资等特殊服务费用和差旅费补助另算的上市公司和境内境外审计费用没有分开的上市公司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具有特殊性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计量单位为万元。最后得到了有效样本101个,现采用SPSS统计包软件对两个年度的审计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三)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2005年的审计收费和资产总额进行分析,用曲线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根据点的分布,得到三次方曲线与数据的拟合较好(见图1):

F=b0+b1×X+b2×X2+b3×X3

其中,X为资产总额;F为审计收费

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审计收费方程整体上还是高度显著的(F=170.84,P=0.000),其解释能力也较强,样本测定系数R2为0.841。

将各上市公司2006年的资产总额代入上面的方程式,计算出2006年各公司的预计审计收费,与2006年的实际收费比较,其描述性统计如表3。

对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其结果如表4。

由此可见,T=-1.242,P>0.05,差异不显著,即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对2006年年报的审计并未由于新审计准则的实施而相应地提高审计收费。

四、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表明,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审计收费并未提高,这与理论上的分析不符。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在实务中新审计准则并未严格执行

相当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的执业中根本没有遵循新执业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仍然按照老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即使有部分注册会计师执行了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但其大多数仅是套用了或多或少的几张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底稿,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真正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所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与其后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毫无关联,不具有利用风险评估来导向审计的作用,仅是为了表示其执行了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走形式而已。其一,新审计准则本身执行难度大。新审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时,有一个原则即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不敢随便改变国际准则的意思,有相当一部分准则条款进行直译,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且新准则及其指南过于理论和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中注协至今仍未能出台新准则的工作底稿指南,使得注册会计师缺少具有指导性、可操纵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类教材,从而不知究竟应如何规范操作。其二,条件不成熟。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是仓促上阵。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执行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前提和条件,如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现状及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等。

(二)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提高收费是不可行的

尽管审计项目的契约是自由的,但事实上客户拥有对会计师事务所聘用、续聘、决定审计费用水平的控制权,由于我国会计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供大于求,会计师事务所数目众多但是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拉生意或者保住生意而不能提高审计收费,有的甚至降低收费。

【参考文献】

[1]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财经研究,2006,(3):44-55.

[2] 李爽,吴溪. 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经费审计论文篇7

【关键词】 审计收费; 新审计准则; 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审计收费一直是审计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实务界,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理解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发展策略提供指导。对于政府监管者,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审计市场特性的理解,洞察审计市场主体的策略性行为,从而为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新审计准则开始生效。从理论上看,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增加了审计程序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相应地应提高审计收费。但实际上,审计收费是否得以相应的提高呢?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二、理论分析: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审计收费由审计成本与利润组成。审计成本又由审计生产成本和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组成。审计生产成本是指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审计的外勤成本和内部整理复核实施成本。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是指因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发生的诉讼损失。

(一)新审计准则审计程序的变化

新审计准则的立足点在于要求注册会计师从更高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变化(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与旧审计准则相比,新审计准则在审计程序方面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为了实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目的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注册会计师应针对重大的各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二)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施新审计准则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主要原因如下:

1.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事务所审计工作的直接成本

新准则要求审计的起点由原准则的了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前移和扩大到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不仅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企业战略进行分析评价。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到分析评估,再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风险量化,都要花费审计人员相当的时间,增加了审计项目的直接成本。

2.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引起管理成本的增加

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的审计模式,新审计准则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判断能力以及管理、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实施新审计准则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会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也会相应地增加审计的总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而理应带来审计收费的提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现行的审计收费标准是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指导价(最低价),以资产总额作为收费的依据。以深圳地区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收费标准为例: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最低收费额4 000元;资产总额101-5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6 000元;资产总额501-1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8 000元;资产总额1 001-3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10 000元;资产总额3001-5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20 000元;资产总额5 001-7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30 000元。

为了分析2005年-2006年审计收费有无增长,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步:根据2005年的审计费用和2005年的资产总额推导出审计费用和资产总额关系的回归方程。

第二步:利用上述回归方程和2006年的资产总额计算出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

第三步:将2006年预计的审计收费与实际的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则证明审计费用并无增加)。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构成

本文研究所需的样本全部取自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年和2006年年报。在选取样本时,本文剔除了2005或2006年未公布年度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所公布的审计费用中含上年度审计费用、含验资等特殊服务费用和差旅费补助另算的上市公司和境内境外审计费用没有分开的上市公司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具有特殊性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计量单位为万元。最后得到了有效样本101个,现采用spss统计包软件对两个年度的审计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三)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2005年的审计收费和资产总额进行分析,用曲线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根据点的分布,得到三次方曲线与数据的拟合较好(见图1):

其中,x为资产总额;f为审计收费

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审计收费方程整体上还是高度显著的(f=170.84,p=0.000),其解释能力也较强,样本测定系数r2为0.841。

将各上市公司2006年的资产总额代入上面的方程式,计算出2006年各公司的预计审计收费,与2006年的实际收费比较,其描述性统计如表3。

对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其结果如表4。

由此可见,t=-1.242,p>0.05,差异不显著,即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对2006年年报的审计并未由于新审计准则的实施而相应地提高审计收费。

四、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表明,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审计收费并未提高,这与理论上的分析不符。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在实务中新审计准则并未严格执行

相当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的执业中根本没有遵循新执业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仍然按照老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即使有部分注册会计师执行了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但其大多数仅是套用了或多或少的几张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底稿,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真正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所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与其后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毫无关联,不具有利用风险评估来导向审计的作用,仅是为了表示其执行了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走形式而已。其一,新审计准则本身执行难度大。新审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时,有一个原则即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不敢随便改变国际准则的意思,有相当一部分准则条款进行直译,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且新准则及其指南过于理论和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中注协至今仍未能出台新准则的工作底稿指南,使得注册会计师缺少具有指导性、可操纵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类教材,从而不知究竟应如何规范操作。其二,条件不成熟。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是仓促上阵。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执行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前提和条件,如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现状及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等。

(二)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提高收费是不可行的

尽管审计项目的契约是自由的,但事实上客户拥有对会计师事务所聘用、续聘、决定审计费用水平的控制权,由于我国会计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供大于求,会计师事务所数目众多但是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拉生意或者保住生意而不能提高审计收费,有的甚至降低收费。

【参考文献】

[1]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财经研究,2006,(3):44-55.

[2] 李爽,吴溪. 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经费审计论文篇8

我受市总工会第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市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关于对市总三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的审查意见

市总工会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市总三届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会议认为,报告列举的市总工会20xx—20xx年经费收支情况符合实际。七年来市总工会财务工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收缴经费为重点,强化管理为手段,用好用活为目的的工作思路,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工会工作大局,认真履行了依法聚财、科学理财、有效用财的职能。特别是在全市推行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工作,实现了工会经费收缴体制的重大转变,提高了工会经费的收缴率,财务管理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经费支出结构更加合理,突出了为基层、为职工、为工会重点工作服务的原则。七年来,市总工会经费收入34477321元,支出33542187元,其中用于职工活动、送温暖活动、补助下级工会等各项费用11617259元,占总支出的34.5%,为工会履行各项社会职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七年工会经费累计结余935134元,符合全总对财务工作要求“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为全市工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会议认为,市总财务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今后五年工会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符合**工会财务工作实际,积极进取切实可行。会议同意这个报告,因此,建议大会审议通过。

二、七年来市总经审工作回顾

市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市总工会三届经审会在市总党组和省总经审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审查审计监督力度,在健全审查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提升监督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关于对市总本级工会经费的审查审计监督。市总经审会坚持每年对市总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议。从20xx—20xx年,市总本级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实现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目标。七年来,经审会对工会经费的收、管、用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市总财务认真采纳,及时整改。实践证明,市工会财务能够正确把握经费使用方向,对重点工作经费使用保障有力,为全市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持。

(二)关于对市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直属单位收支情况的审计监督。根据《**省工会专项资金审计暂行办法》的规定,市总经审会坚持每年对市总送温暖资金、文印费、招待费、电话费等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为市总专项资金使用严把了关口,保证了专项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根据《**省工会基本建设项目审计暂行办法》规定,市总经审会先后对市总办公楼装修、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文化宫活动大厅、市总车库、大门等基建项目竣工决算进行了审计,核减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基建开支。同时我们还坚持每年对市总直属的工人文化宫、职工文体协会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对直属单位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经济行为、实现工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等方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促进了工会经济活动的规范运作。

(三)关于对县区总工会经费收支的审计监督。根据全总、省总《关于加强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市总经审会坚持每年对所辖的6个县区(含经济开发区)工会经费收支和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审计。审计表明,县区工会在工会经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方面总体情况较好,经费收入稳步增长,帐面滚存结余逐年增高,工会财力不断扩大。税务代收经费工作稳步推进,经费收入效果明显。但也存在财务管理工作不规范、工会资产管理薄弱等问题。市总经审会有针对性地累计提出126条改进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促进了县区工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四)关于对县区工会主席离任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根据《**省各级工会主席离任审计暂行办法》的要求,市总经审会分别对临颍县、郾城区、源汇区、经济开发区12位原任主席进行了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审计,并作出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对工会离任主席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澄清了单位家底,划清了离任者和继任者的经济责任界限,为继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提高了工会经济工作的透明度。

(五)关于对基层工会经费计拨情况的审计监督。根据全总《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的意见》,市总经审会坚持每年对基层工会经费进行审计。七年来,通过对374家基层单位的审计,审查出行政少拨、漏拨、欠拨工会经费 304.9万元,补解基层工会经费182.94万元,地方工会收回入库经费121.96万元,不仅为工会增加了财力,更重要的是宣传了《工会法》和《**省工会条例》,维护了国家法规的权威性和工会财务制度的严肃性,增强了基层单位依法拨缴工会经费的意识,使工会计拨审计工作走向了 法制化轨道。

三、七年来市总经审工作的新发展

七年来,工会经审组织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拓展工作领域,提升审计质量,实现了工会经审工作创新与发展。

(一)领导重视有新举措。市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市总领导将经审工作放到工会全局工作中来把握,统一研究、统一安排、统一部署,提出了工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接受经审会审查监督的要求。实行了领导班子听取工会经审工作情况汇报、工会委员会听取经审工作报告、工会经费支出的重大事项有经审人员参与等一系列举措。做到人员配备、办公设施配备、工作经费保障“三到位”,形成了全会重视工会经审工作的良好局面。各级工会都提高了对经审工作的认识,把经审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经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组织建设有新突破。加强组织建设是经审工作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在组建工会的同时,做到了经审会与工会委员会同时考察、同时报批、同时选举产生。市、县区总工会都配齐了经审会主任,设立了经审办公室,配备了经审干部。基层工会经审组织得到了加强,全市已建基层经审组织1265个,规模以上企业经审组织组建率达100%。各级工会经审干部得到不同层面的培训,市县两级经审干部均已获得省级岗位资格证书,经审组织建设的加强和经审干部素质的提升为开展经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制度建设有新发展。一是从审计依据方面出台了《关于加强工会经费审查监督的意见》、《关于对下级工会经费审计监督的暂行办法》、《工会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暂行办法》、《工会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暂行办法》等7个法规性文件。二是从审计程序方面转发了全总的《工会审计操作规定》等8个文件,制定了《工会审计通知书》、《工会审计意见书》等12个格式文本。三是从经审工作制度方面出台了《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经审会职责任务》等10个规章制度,这些文件的出台为依法实施审查审计,提高审查审计质量和工作水平提供了依据。

(四)业务建设有新加强。一是通过开展经审工作竞赛,实施经审工作目标责任制,全面提升了经审工作水平;二是贯彻市级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实施县区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市县两级工会经审业务建设得到加强;三是开展了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活动,狠抓了审计“一本卷”工程,探索了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后经审组织计拨审计的路子,规范了审查审计程序,保证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四是开展了经审工作理论研讨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用理论指导经审工作,把理论转化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上来,促进了经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实务审计有新成效。积极参与了税务代收工会经费工作,开展了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奖状和模范职工之家等“评先表模”活动的专项审计,开展了对我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会经费计拨情况的审计,建立了工会与国家审计机构对工会经费实施审计的长效机制,把基层工会经费拨缴情况统揽到经审工作的范围之中。通过一系列的实务审计,促进了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的规范运作,有效防止了工会资产的流失,维护了工会组织的经济利益。

七年来,市工会经审工作连年被上级工会评为特等奖、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工会组织重视和有关方面支持的结果,是各级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开拓进取,勤奋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总工会三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向重视和支持工会经审工作的各级工会领导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经审工作作出贡献的工会经审干部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市总经审会分类指导力度不够,非公企业经审组织还不健全,部分经审组织对同级工会财务的审查监督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基层工会经审组织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结果的执行还有折扣现象,经审干部的业务能力还须加强。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四、今后五年工会经审工作的建议

今后的五年,是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五年,是工运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在工会全局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的五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今后经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经审会的部署,围绕市总四届工会委员确定的工作目标,强化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推进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提升经审监督能力和审计监督质量,进一步提高我市经审工作水平。为此建议四届经审会今后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学习,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工会经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工会经审组织和经审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四个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工会的重点工作找准定位,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工会经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依法审查审计,确保工会经费的支出使用向重点工作、向基层和职工倾斜,继续推动在工会经济活动中坚持依法守纪的原则,促进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促进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工会全局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拓展领域,扩大范围,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经审工作。近年来,工会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拓展,审查审计领域不断拓宽,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工会系统内部审查审计的范围已由财务收支审计,拓展到经费预算、经费计拨、专项经费、基建维修、经营绩效、经济责任和离任审计等多个方面,因此,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在全面审计上下功夫,要坚持工会工作开展到哪里,工会经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工会经济活动运行到哪里,工会经审工作就监督到哪里,将工会的全部经费和资产置于有效的监管之下。

(三)突出重点,履行职能,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加大工会经审工作力度。一是要继续强化同级工会财务的审查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预算的审查,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标准,使预算的制订更加符合实际。要通过审查审计,提高预算的执行水平和效果,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二是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格遵守国家的财经法纪。特别是对工会送温暖资金、劳模补助资金、职工教育资金、金秋助学资金以及帮扶中心的财政拨付资金等进行重点审计,严格规范专项资金的收入、支出、管理、使用情况。三是强化基建工程审计,从立项到竣工决算要全过程介入,坚持没有经过审计就不能结算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节约基建开支。四是坚定不移地对县区工会及直属单位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对工会干部实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并形成制度化,从而更好地推进工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五是依法加强对基层工会经费的计拨审计监督,坚持不懈的推进市总经审会提出的:审计程序要依法,审计取证要科学,审计评价要准确,审计结论要真实的原则。严把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结果执行的严肃性。六是要认真研究工会经费实行新的收缴方式后出现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在税务代收、财政集中划拨情况下开展工会经费计拨审计的新办法,找准工作切入点,探索建立工会经费收缴划拨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促进工会经费的稳步增长。

(四)加强监管,发挥效能,进一步实现工会资产的保值增值。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工会自身的资产总量也在不断加大,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对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工会资产监督审查工作。既要开展对工会经营性资产的审计监督,也要加强对工会行政性资产的监督;既要开展对工会资产经营的绩效监督,也要推动完善各级工会资产台帐的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推动和督促工会不动产的产权登记工作,努力促进形成来源可靠、增长有力、管理有序、督促到位的工会经费资产管理体系。确保工会资产的完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五)认真调研,加强指导,进一步推动县区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有效开展。经审工作要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市、县区工会经审组织要向基层下沉,要向薄弱环节延伸。要以“一本卷”工程为重点考核内容,切实加强对下级工会经费资产的审计监督与业务指导。一是要结合下审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情况,针对各县区和基层工会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二是要积极帮助县区工会和基层工会完善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内控机制的建立和运转;三是要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县区和基层工会经审干部素质。四是健全基层工会经审组织,配备经审干部,并指导基层经审组织开展工作并发挥好监督作用。五是要为县区和基层工会开展审查审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推动县区和基层工会经审工作的有效开展。

经费审计论文篇9

关键词:审计收费;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08-02

审计费用是联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审计费用的标准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和财务报告的审计质量。因此审计费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将从客户和事务所两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回顾。

1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国外文献综述

从客户规模角度回顾,Simunic(1980)最早对1977年美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多元线性回归的审计收费模型,用总资产代表公司规模,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的最主要决定因素。Francis(1984)用修正过的Simunic回归模型考察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同样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

从审计业务复杂角度回顾,Simunic(1980)、Francis(1984)、Anderson与Zeghal(1994)以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来代表审计业务复杂程度,认为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而Low、Tcn与Koh(1990)对新西兰、新加坡市场分析认为客户控股子公司个数与审计收费不显著相关。

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回顾,Sullivan(1999)以英国伦敦国际证券交易所1995年的184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非审计服务费用和公司财务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发现,董事会结构和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Abbott等(2003)利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2001年非管制行业、且由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492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发现,完全由独立董事构成、且至少有一位财务专家的审计委员会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审计委员会一年内集会的次数则对审计费用不具有显著作用。

从事物所规模角度回顾,Firth(1985)通过对新西兰上市公司研究却发现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Francis和Stokes(1986)认为Simunic(1980)与Francis(1984)的研究结论差异源于二者对被审计对象的规模分类采取了不同的标准。为了说明这一差距的原因,他们以1983年96家最大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与另一组9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重新进行了模型估计。他们的结论显示对于规模小的上市公司,大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的审计收费高,但对于规模大的上市公司,大的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与其他事务所的收费并没有显著差异,即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Gul(1999)认为,Francis和Stokes(1986)研究结论有一个大的漏洞。如果大小会计事务所收取相同的审计价格,对于一个理性的小规模被审计公司会选择大的事务所。因为大的事务所审计意见更具有公信力,能够提高公司市场价值。Gul(1999)运用香港上市的数据对审计价格决定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对于大规模的被审计公司,还是对小规模的被审计公司,大的会计事务所都明显比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收取较高的价格。

2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国内文献综述

从事务所规模和审计业务复杂角度回顾,朱小平、余谦(2004)用2002年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选取870家符合条件的公司,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用资产总额代表公司规模、用上市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数量的算术平方根代表公司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审计业务的复杂对审计费用有显著影响;张继勋、徐奕(2005)通过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2001-2003的审计收费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我国审计收费的特征,用上市公司总资产的对数代替上市公司规模、用公司投资比例超过20%的公司的数量的平方根来反映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同样证实了上市公司的规模、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是影响审计费用的重要因素。

从审计风险角度回顾,张继勋、陈颖等(2005)以2003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额、应收账款的比率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作为风险因子,研究发现,对外担保、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有显著性,而存货占总资产比率对审计收费却不具有显著性。伍利娜(2003)选取了2001年按照证监会要求披露审计费用的282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存在盈余管理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处于“保资格”区间与年度审计费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刘运国等(2006)却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他们在Simunic审计收费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2003年我国沪深股市1183家上市公司的横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特有监管制度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审计费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但并不显著。由此可发现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通过以上文献可知企业对盈余管理的目的不一样,可能导致对审计费用的不同影响。

从公司治理结构回顾,蔡吉普(2007)运用我国2004年的沪深1339家A股上市公司横截面数据,从审计服务供给方的角度,在控制了公司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审计意见等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对董事会规模较大的公司收取了较高的审计费用,而对大股东适度持股的国有控股公司,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或管理层适度持股的非国有控股公司收取了较低的审计费用,显示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李补喜等(2006)运用2003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费用为样本,发现审计费用率与独立董事的规模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的独立性、非独立董事会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董事会会议次数不相关;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独立董事的薪酬相关性不显著。

从事物所自身特征回顾,漆江娜(2004)以2002年沪深两市A股1191家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四大”的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本土事务所,说明中国需要高品牌的事务所,上市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愿意为高品牌事务所支付高费用。吴应宇等(2008)以2001-2004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修正的Simunic模型对不同资产规模的客户支付给“五大”的费用溢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客户向国内“五大”支付审计费用溢价,而小客户则不支付溢价。

3 国内外文献述评

首先,审计费用的披露给学者们提供实证研究的数据,但学者们选用的数据都是审计准则颁布以前的,这些结论可能对新审计准则以后的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并不适用。国家的不同、时代的不同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有所不同,各国学者对于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可能就有不同的结论。其次,对于我国来说,审计风险因素在研究审计风险中逐渐成为重要考虑方面,原因在于我国面临的市场更加复杂,利用盈余管理达到目的的企业在增加,这样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就在增加。在以往的研究中审计风险的替代变量不具有一致性,使得学者们得出的结论就可能不一致。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用什么指标替代审计风险是关键所在。第三,未指明企业是否有配股或发售新股的情况。我国企业的再融资有一些条件,例如对于增发新股,现行的净资产收益率要求达到6%;对于配股,要求连续三年盈利等等,这些使企业可能进行盈余操纵,从而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以后的研究可以对再融资的审计收费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小平,余谦.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4.

[2]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2005.

[3]张继勋,陈颖,吴璇.风险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5.

经费审计论文篇10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董事会治理; 审计费用

一、引言

董事会的治理效应是否对不同的企业都一样重要,特别是在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不同时是否有差异?近期有很多研究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虽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但尚未达成一致。如一些基于战略管理和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特点。Aguilera et al.(2008)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系列机制的相互结合,这种结合具有战略和制度上的整合效果。也就是说,各要素的不同组合可形成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从这个意义出发,Sundaramurthy et al.(1997)认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由一系列治理机制组成,而不是单一机制。因此在研究设计时只考虑一种治理机制,可能会低估各种治理机制的相互补充机制甚至相互替代机制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股东为确保其投出资本的保值增值必然对其人进行监督,他们可以使用许多治理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管理层,如直接的股权治理和董事会治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外部审计。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股权集中度不同时,董事会依靠外部审计来完善监督机制的强度是否存在差异。Tuggle et al.(2010)提出董事会对企业的治理效果不仅取决于董事监督高管的激励,同时还取决于他们的监督能力。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股东对高管的监督,也就是说股东对高管的监督有效性取决于股权监督的激励(持股比例)和监督能力。笔者的研究发现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存在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会受到股权集中度的显著影响。

理论通常认为有效的董事会应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CEO和董事长由不同人员担任。为实证检验董事会构成是否重要,一种研究思路是检验董事会构成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此方面的研究结论尚未一致(Dalton et al.,1998;Finkelstein and Hambrick,1996);另一种研究思路认为董事会构成直接作用于企业的重要决策,而间接作用于企业业绩,也就是说企业的业绩还会受到董事会以外的许多因素影响,因此与其检验董事会构成与企业业绩的关系,不如分析在股东与高管存在利益冲突情况下,董事会的相关决策细节问题。对外部审计的需求,进而审计费用的确定主要是由董事会决定,而股权结构会影响到相关的监督激励和监督能力,进而影响到对外部审计的需求。

基于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董事会监督高管在监督激励和监督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笔者认为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董事会治理和股权治理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当股权结构分散时,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可能更重要。这是因为分散的股东既缺乏监督高管的动力和监督高管的能力,同时也很难协调分散股东的决策行为;相反,控股股东由于具有监督高管的激励和能力,他们对董事会的依赖性将会降低,而更多依靠直接的股权治理。

外部审计是提高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机制。注册会计师证实所有股东得到平等对待,证实企业的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其他相关契约的要求。审计师视董事会为委托人,因为在相当程度上是董事会在确定审计费用和审计范围。

从理论方面来看,本文更加深入地研究了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事实上,现有关于公司治理实践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组织与环境组合需要不同的治理结构。本文的研究建立在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同时结合企业的股权结构,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相结合来分析股权集中度不同时,董事会依赖外部审计对高管进行治理的差异。在研究董事会的监督激励和监督能力时,应该考虑股权结构,因为股权结构的不同意味着对不同治理方式的需求及有效性存在影响。研究我国特有制度背景下、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的情况下,董事会独立性和审计费用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欧美公司治理研究的结论在A股是否成立。其次,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在不同股权结构下,治理结构对审计费用影响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有效性取决于它与企业组织及外在环境的匹配性,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治理结构(Aguilera et al.,2008)。本文考察作为组织重要特征的股权结构是怎样影响到董事会对外部审计(董事会治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的态度。笔者以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为基础,研究股权结构对董事会监督激励和监督能力的影响。董事会的监督激励建立于理论,而监督能力建立于资源依赖理论(Hillman and Dalziel,2003)。笔者认为在研究董事会的治理功能时不能忽略股权结构的影响,他们的不同组合将形成对外部审计的不同需求。

很多文献已研究了审计费用的本质和水平。他们大部分都基于(Simunic,1980)关于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探讨,另一类研究属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公司治理和审计费用间的关系。在这些研究中忽视了一个问题,因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也是由董事会安排外部审计工作,并在当前审计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更多地确定着审计费用的水平。笔者首先检验董事会的特征是否会影响到审计费用,其次研究股权集中度对这一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