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通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5 09:22:03

电网通信论文

电网通信论文篇1

随着网络的发展,粘度或粘性(stickiness)这一概念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保罗(Paul)从网站角度出发,在对Yahoo“粘性”计划的分析中将粘性定义为维持现有用户并使其重复使用的能力;[1]而达文波特(Davenport)认为用户粘度是指一个网站能够吸引其用户持久使用和访问的能力;[2]布朗尼(Browne)从用户角度出发,直接从消费者行为角度来定义粘性,他认为用户粘性就是用户主动放弃转向其他替代网站的潜在可能,而坚持使用某网站的行为;[3]汉路威尔(Hallowell)则将用户粘性定义为高频率返回网站的行为。[4]国内对粘度的研究很少,通常将粘度看作是用户忠诚度的一个测量指标。赵青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粘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粘性是用户持续使用某服务形成的一种伴随心理变化的过度使用行为。[5]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将用户看作个体形式存在,通过提高网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来吸引用户,很大程度上与用户满意度、用户忠诚度的研究有交叉,而本文提出了用户间粘度的概念,将粘度的概念置于用户之间,即在使用某一类服务的过程中,存在于用户间的相互关系的紧密程度。本文将视角定在网络通信企业,它是基于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其特殊性决定了网络通信企业承担的就是用户在真实世界的沟通,因此网络通信企业的用户间粘度具有以下性质:1.社会性。用户间粘度产生的根源在于用户的社会关系,因此用户间粘度也具有社会性。网络通信企业用户间粘度是用户现实社会关系在网络通信中的具体体现,而使用网络通信手段是帮助用户维系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社会性是网络通信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2.规模性。也是网络外部性的体现,即当用户通过购买特定产品或者服务加入某一网络时,所获得的效用依赖于同一网络中使用同样产品或服务的人数。因此只有某网络拥有了足够多的用户,才能够确保潜在效用得以实现;而当新用户不断加入,“协同价值”就会在老用户身上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用户越多的网络通信服务平台,其对用户的吸引力越强。在同一服务平台下,用户的交流不仅更为便捷,同时也可能获得更加低廉的资费,以最小的成本来满足和维系用户社会关系的需要。因此,规模越大的服务平台,其吸引新用户的能力就越强,老用户对服务平台的忠诚度也越高。3.市场性。网络通信企业维系用户间粘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服务平台的市场规模,进而保证和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网络通信企业所做出的维持或增强用户间粘度的手段,从市场出发,目的也是为了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

二、重大事件分析———以基础电信业为例

本文拟根据网络通信企业用户间粘度的特点,结合电信业重大的、具有标志性事件的梳理,根据中国移动(以下简称“移动”)、中国联通(以下简称“联通”)、中国电信(以下简称“电信”)三大电信企业的营运数据及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研究得出用户间粘度的影响因素。

(一)网内外区别定价

所谓网内往外区别定价,是指运营商对己方用户间和其他用户间通信收费采用不同定价的方式,移动和联通分别于2002年下半年与2012年采取了网内外差别定价(见表1),并对两个关键时间点的单月用户增长量进行了数据拟合分析。(见图1、图2)1.市场情况,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市场饱和程度。2002年占有市场绝对优势的移动率先提出进行网内外差别定价,而联通属被动应战,移动正是利用了市场占有率大的优势,通过网内外差别定价,增加用户间的粘度,对占有率低的企业形成沉重的打击。而10年后,逐渐壮大的联通推出了“随意打”,可以看出联通的此次做法,使用户增长量得以提升。同时比较2002年和2012年两次区别定价事件的背景可知,用户间粘度同样与市场饱和度有关。在市场尚未饱和的情况下,区别定价会对用户选择产生明显的影响;而市场饱和度较高后,区别定价对规模较为稳定的平台产生的影响较小,而对规模较小的平台则产生明显的排挤效果。2.资费。网内外差别定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最大的表现就是资费的差异,即通信企业通过网内的低资费,将用户锁定在自己的平台内,而这其中,转换成本也是用户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用户规模较大的平台上,区别定价会使用户综合资费水平大幅下降,同时也会吸引新的用户选择本平台以及吸引较小平台用户转向此平台。因此区别定价的形成,建立了一个相对封闭平台,通过价格来形成壁垒,使网内外沟通产生不便。

(二)电信行业的重组改革

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几十年,政策下的重组改革仍是影响电信业的关键事件,每次改革都是对市场进行重新洗牌,对于用户间粘度有重大的影响。我国的电信行业经历了大致四次重组改革,具体事件和影响如表2所示。本文重点分析了2008年的合并重组,对于2008年8月-2010年2月的单月用户增长量进行了数据的拟合分析,结合关键事件的分析得出以下影响用户间粘度的因素。1.市场情况,包括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定位。以2008年的重组为例,由于电信原先的用户规模要大于网通,而联通虽然吸收了网通,但由于CDMA的出售,在市场占有率上大幅下降,对其用户增量在重组后一段时期也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而电信在重组后因其准确的将市场定位在南方,并加速CDMA与原有南方小灵通用户的整合,这一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电信在整体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反而在南方市场取得了相对优势,用户增长量有非常明显的提升。2.服务情况。从2008年电信重组中可以明显看出,联通和电信在实现全业务覆盖后,其后续的市场表现明显优于没有获得固网经营资格的移动。其原因就是联通和电信在后续致力于移动网络和固定网络的融合,使得用户在同网通信、缴费和用户体验上面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增长规模。

(三)飞信业务的兴起

2007年,移动上线飞信业务,原本旨在即时通讯领域与腾讯QQ一较短长,但其推出的飞信用户可以向移动用户免费发短信的服务,迅速成为飞信服务的杀手锏,使得飞信为移动拓展了大量的用户群。免费短信业务,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网内外区别定价,即移动用户之间可以通过飞信互发短信完全免费。飞信软件由原先设计的IM软件变成了移动的附属业务,因而从原先设计的自主发展变成了与移动相互依靠发展。虽然联通和电信紧随其后,也迅速推出自己的“飞信”,但联通沃友和电信天翼Live的

宣传力度和投入都远远不及移动飞信,飞信业务的特点与影响如表3所示。本文通过分析飞信业务的特点及影响,以及对2007年5月移动推出飞信业务后的用户增长量与联通进行了对比,得出影响用户间粘度的两个因素:1.资费与服务。从飞信的特点可以得出,飞信业务的推出大幅降低了用户间的沟通成本,满足现代年轻人使用即时通讯的使用习惯。同时变相满足用户群发短信的需求,降低了群发短信的门槛。资费的降低和服务的提高促使飞信为移动带来大量的忠实用户,飞信诞生两年后移动便有接近两亿的用户规模,约占移动用户总量的70%以上,从图4的移动用户增长量可以明显的看出效果。2.平台的开放程度。飞信是具有很强排他性的服务,它是服务于移动用户,并且为移动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属于移动的一部分。即使2013年飞信开放对联通、电信用户注册的限制,但并未完全开放其服务。飞信中打通客户端与手机间的免费短信业务并未对联通、电信开放,因此联通、电信用户若要使用飞信,除非保持客户端永远在线或用户愿意额外支付短信费用,否则仍然会有通信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一部分联通、电信用户转而使用移动。 (四)3G与4G牌照的发放

2009年和2013年,国家向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和4G牌照,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通过对3G和4G牌照的发放情况的分析,结合3G牌照发放后移动、联通、电信用户增长规模情况,可分析出影响用户间粘度的以下两个因素:1.技术创新。电信和网络通信行业都有很强的技术创新性,并因此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和通信质量。从3G与4G牌照发放的影响分析,新技术的应用确实能够带来一部分敢于尝鲜的人群,并有机会将这部分人群转化为忠实用户。这部分人群急于利用新技术来提高通信质量和水平,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对企业的态度,用口碑和实际行动为企业带来新的用户。2.技术成熟程度。通过3G和4G的评价以及3G推广后各运营商用户增长规模分析可知技术成熟度是影响用户间粘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技术不够成熟的TD-SCDMA,移动在3G运营之初的成绩单明显不如拥有成熟技术的联通和电信,当TD-SCDMA频繁遭遇信号覆盖不够、语音质量降低、支持终端太少的问题时,也使移动失去了很多新用户,尤其是高端用户,在用户抱怨新技术不能满足其基本使用时,移动在3G新用户间的粘度也没有做强。

电网通信论文篇2

配电网工频通信技术配电网工频通信技术是一种特殊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也是国际上正在新兴的电力配电网双向工频通信技术。该技术又称之为工频波畸变通信技术,顾名思义,这种技术是在50Hz工频电压过零点附近,经由人的行动产生的一种畸变工频波形,然后运用电网产生的电压、电流的微小变化来携带信息的电力线通信技术。与常规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不同的是,它利用叠加于电力线上的高频载波信号为信息传输的载体,而工频通信技术则是将电网50Hz工频波自身作为信息传送的主体。就信号与传输上而言。工频波畸变通信是电力线路上超低频信号的传输,运用电网工频基波作为载频,且在过零点的时候实行反向基带调制,该技术在运行上具有简单、实效性强的特点。此外,工频通信技术的关键点还在于时间点。工频电压产生波形畸变的地点不是波峰而是在电压过零点附近,这是由于过零点附近进行波形改变所需要的调制能量消耗最少,而且在调制的过程中对电网产生的冲击及引起的电压电流畸变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信号的接收与过零点的时间保持同步这将有利于检测与识别信号。再者,工频电压过零点时刻,电网产生的负荷与干扰声最低。就上述内容而言,工频畸变技术与传统的电力线载波技术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二、配电网工频通信技术的优点及相关应用

2.1工频通信技术的优点分析

1)工频通用技术不再需要额外增添其他的系统设备直接将现存的电力网络作为传输的载体,对现有的系统也没有其他的要求,在财力上降低了大量的很大开支。2)工频通用技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存在信号泄露和旁路问题,衰减小,不用再使用滤波器和阻波器。3)双向工频通用技术不需要再在变压器上增添其他的设备就可以实现区之间的通信,如此一来就降低了对地域性的要求。4)工频通用技术在实现双向通信的过程中,上行通道与下行通道之间互不干扰且能够进行多通道之间的通信。5)工频通用技术可以直接访问远端设备或者相关仪表,不需要中继环节;该技术不对电网具有干扰,完全处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电网自身产生的频率与幅值产生的变化不敏感,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且调制信号在过零点附近,需要的调制功率小,比较易于实现。

2.2工频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工频通用技术相比之于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该技术利用的是工频过零点通信效率低的特点,主要运用在对实时性要求不太高的场合。本文结合系统特点,将可能的技术应用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在集中抄表系统中,比如居民的水表、电表、气表的远程抄收工作中,也可以用于中小型电力用户的监测工作中,比如配变TTU监测。2)运用在电力用户用电产生异常情况的报警系统中,比如用电异常检测报警,异常停电检测报警、验证报警及非法窃电报警等。3)运用在负荷控制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电容投切控制,还有分布式的远程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工频通用技术的运行原理决定了它能够在比较复杂的电网环境中适应。这项技术运用的范围广,可以用于电能量的采集及配电监测、控制各种负荷等等。这种技术在通信速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比载波方面有更多的优点,是一种可以对配用店实行自动管理及控制的新技术平台。

三、结束语

电网通信论文篇3

配电网的发展日薪月异,配电网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便是指如何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配电网的自动化主要是其中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电气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据库开发技术、电力技术等。在配电网之中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其中需要设计配电管理系统(DMS),这个系统是指用户用电以及变配电整个动态的全过程在监视之下,整个监视系统实现自动化。在配电网的监控系统的建设方面,现代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配电网的自动化的实现,具有着比较多的优势,其中明显的优点是提供供电服务质量、提高配电网络管理水平、提高供电的可能性以及提升配电网络的管理效率。相对而言,配电自动化系统(DAS)是远程实时控制配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其中对于配电网主要是实现监视、协调以及操纵。其中DAS自动化系统能够充分对配电设备的问题以及鼓掌进行识别,并且自主采取网络重构以及故障隔离的方法,提升供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在本文之中,笔者试图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探讨计算机在配电网的自动化实现的途径以及策略。

2计算机在配电网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

2.1FB技术

FB技术就是开放式、多点通信的数字化底层控制的一种网络系统,主要应用于生产现场,能够在微机化的测量控制设备之间实现双向串行的多个节点数字的通信系统。此种系统在配电网的应用之中具有着以下的优势:系统设计与环境比较相符合;经济性比较强;系统设计的标准有着公开性与一致性;可将现场运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之中的应用研究文/桑梓强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配电网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的概念,然后归纳了计算机在配电网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FB技术、ETHERNET以及LonWorks,最后阐述了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优势。摘要行的数据实施远程传送;并且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自身能够实现对于故障的识别,采集信息、处理报文、控制算法。PROFIBUS是OSI型FB的一个标准,此种标准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快速传输,从能在配电网之中发挥着比较大的作用,能够提升配电网之间的数据的连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PROFIBUS—DP通信协议,此种协议的存在使得配电设备具备了比较快速并且有效率的传输,它自带高速组态以及高性能诊断的功能,具备着但主站与多方主站的功能系统。所以,此种协议能够使得配电网更加快速实现自动化;

2.2ETHERNET

它本身有OSI性、实时性等特点,是互联网络数字方式连接之中的一种,具有比较大的优势:(1)传输速率较高,在配电网的计算机应用之中具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2)现阶段的ETHERNET具备着较为明显的开发技术的支持优点,在实际之中有着比较多的开发工具与环境的选择余地。(3)ETHERNET网络系统配套的硬件选择也较多,经济性价值比极大。(4)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之中,能够使得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与配电网的电力即使高度融合。

2.3LonWorks

能够集成设备、传感器以及现场的三种网络,能够实现在多种传输介质之中进行通信传输;因LonWorks支持很多类型的拓扑结构,所以在实际的配电网的拓扑结构的应用;在进行通信传输的过程之中,控制信号是一种比较高级以及快速的技术,其在配电系统内的应用比较广泛,从而提升配电通信系统的成功率。

3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优势

3.1通信的可靠性

在实际的配电网之中,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能够充分实现配电电网的可靠性,因为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在电网之中能够实现配网络的错误的识别,增强配电网的可靠性。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之中的应用能够使得配电网免于受到一些其他的干扰,具有较大的抗噪音、电磁、雷电等特性,最终保证配电网整体稳定以及平衡的发展,具有着比较大的可靠性。

3.2通信的实时性

配电网通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应用实现自动化,其中具备的最有力的优势,便是能够提升配电网的通信传输效率,解决了配电网正常运行使主站FTU/TTU刷新速度较低,在配电网故障的时候又不能充分的快速传送比较大量的故障数据,从而实现了对网络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在线分析功能,加强了配电网通信的实时性。

3.3通信的双向性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之中进行比极大规模的应用,能够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各个层次之间的水平层次的双向通信,使得主要站点与终端在下发指令的时候,能够充分而且及时的接收到终端上传的数据,最终实现配电网的双向传输以及通信的能力。

3.4通信的灵活性以及经济性

电网通信论文篇4

以前的通信方式单大多都是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编写完成的,存在操作烦琐、效率低下、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同时,也对编写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国网力推的TMS系统虽然提供了强大的通信管理功能,但是,由于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具体情况不同,所以,目前建立国网公司内部统一的方式单管理系统是不太可能的。现阶段,电力通信网业务主要包含光缆网络纤芯架构的呈现、继电保护业务、数据网业务、电话等多种业务,通过编制方式单,可以了解整个电力通信网络拓扑情况、业务组建形式。建立方式单模板,实现自动生成方式单系统,这样既可以快速生成通信方式单、完成网络拓扑结构重构、实现调度通信业务的梳理,又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量,查询业务时还能做到有据可查。因此,建立成熟、稳定、规范、系统化的方式单电子管理系统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方式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日常运行方式单管理和年度运行方式管理两大部分。日常方式单管理系统包括方式单的申请、填报、审批、会签、下发、执行、归档;年度运行管理方式系统包括年度方式的资料收集、方式编制、方式审核、方式审批、方式上报、方式下发。年度运行方式管理是以日常运行方式为基础的,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综合管理支撑平台。此平台涵盖方式单填报、审核等管理系统所要求的各个环节,其中,方式单的填报是中心环节,它贯穿于整个系统中。具体的方式单管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在方式单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整合整个电力通信系统的资源,优化网络结构,建立一体化资源平台,这对整个系统今后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检修工作单管理系统

在电力通信系统中,检修工作涉及范围很广——在输电线路改造、改接等工作中,需要加固、移动、更换或中断通信光缆,中断相关业务的办理;在电网基建、技改、检修时,可能会影响通信电路的相关工作;凡影响到电力通信机构所辖、许可范围的通信设备(设施)、通信电路的工作;无法提前申请的重大缺陷处理的临时检修工作;由于特殊情况(市政工作等)引起的通信光缆、设备临时检修工作等,这些都需要提前填写检修工作票。填写检修工作票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电网通信检修工作票的格式填报,要根据不同工作内容的检修工作选择正确的检修单填报。要详细填报检修工作的类型、范围、申请单位、申请人、现场联系人、申请工作时间、申请完工时间、检修设备、检修工作内容、影响业务范围和安全措施等内容,以便于在检修工作开始后实时监控管理现场,规避风险。在提请检修工作单后,要层层审核、审批,之后才能下达相关通知,所以,检修工作单的上报要及早、准确,信息要真实、可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凡属于省级及以上通信机构所辖、许可设备的检修都需要在国网T-MIS系统的通信检修工作票栏目中按照相关要求填写具体信息,不具备条件的部门或单位需要通过打印、手写等方式提出申请,并传真至省级通调核批。如果检修工作未能在规定时间开工,要在第一时间内申请延期;如果涉及到上级业务时,要及早上报审批。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现场施工人员要及时汇报现场的工作情况,在相关专业人员确认业务恢复正常后方可将此工作单结票归档。一般情况下,通信检修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统一的检修票管理系统是整个电力通信网业务运行维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电力通信检修工作的规范化运作和管理,能真正做到检修工作有据可依、有单可查,从而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其余台账管理系统

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还有一项重要的业务,即春、秋检工作。一年一度的春、秋检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必要环节,而春、秋检的目的在于做好设备的清扫、检查、消缺工作,测试评估光缆、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及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检修措施排除故障,防止过犹不及的情况发生,确保生产安全。在春、秋检工作结束后,要将检测数据存档备份,尤其是光缆测试情况。在统计、分析了光缆纤芯的工作状况后,能及时发现光缆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同时,资源紧张的情况也一目了然。这为今后运行检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可靠的参考依据。通信系统中的光缆路由图、设备网络拓扑图也是资源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绘制准确、完整、标准的系统图册,是进行网络建设规划的必要依据,对网络的可持续性、有序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前面所提到的运行方式管理系统的建立又成为了绘制各项图形的基础性资料,利用方式系统中的纤芯方式可以绘制光缆路由图,利用方式系统中的业务开通情况可以绘制不同业务的网络拓扑图。通过对光缆路由图、设备网络拓扑图的逐年绘制对比,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通信系统的网络建设、业务类型和业务组成情况,为今后网络的优化、资源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由于通信系统资源管理平台中包含的内容多而复杂,涉及范围广,所以,这里只介绍系统中几种常见的资源体系,不足之处请指正。

4结束语

电网通信论文篇5

1.1EPON网络通信技术的概念及内涵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的传输及分配无需电源)光网络,是一种采用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单纤数据双向传输的光纤通信技术。EPDN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这十年来的发展,如今已发展到大规模商用阶段。EPON系统设备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线路侧设备(OLT)、中间分光设备(POS)、用户侧设备(ONU)。EPON技术具有以下特性:首先,在物理结构和数据流上均实现了点到多点;其次,在光传输上使用无源分光器(无需电源);最后,采用WDM(波分复用)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

1.2EPON网络通信技术基础EPON网络通信技术是以无源光网络(PON)以太网(Ethernet)技术的结合发展而来。无源光网络(PON)的概念由来已久,它具有节省光纤资源、对网络协议透明的特点,在光接入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以太网(Ethernet)技术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以其简便实用,价格低廉的特性,几乎已经完全统治了局域网,并在事实上被证明是承载IP数据包的最佳载体。随着IP业务在城域和干线传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攀升,以太网也在通过传输速率、可管理性等方面的改进,逐渐向接入、城域甚至骨干网上渗透。而以太网与PON的结合,便产生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它同时具备了以太网和PON的优点,正成为光接入网领域中的热门技术。

1.3EPON网络通信技术接入系统EPON网络通信技术接入系统作为一个高效的通信技术接入技术,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

1)EPON网络通信技术的局端(OLT)与用户(ONU)之间仅有光纤、光分路器等光无源器件,无需租用机房、无需配备电源、无需有源设备维护人员,因此,可有效节省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

2)EPON通信技术采用以太网的传输格式同时也是用户局域网/驻地网的主流技术,二者具有天然的融合性,消除了复杂的传输协议转换带来的成本因素。

3)EPON网络通信技术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nm,上行1310nm),仅需一根主干光纤和一个OLT,传输距离可达20公里。在ONU侧通过光分路器分送给最多64个用户,因此可大大降低OLT和主干光纤的成本压力。

4)EPON网络通信技术的上下行均为千兆速率,下行采用针对不同用户加密广播传输的方式共享带宽,上行利用时分复用(TDMA)共享带宽。高速宽带,充分满足接入网客户的带宽需求,并可方便灵活的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动态分配带宽。

5)EPON网络通信技术的点对多点的结构,只需增加ONU数量和少量用户侧光纤即可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容升级,充分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2关于EPON网络通信技术的组网结构和技术应用的研究

通信光缆布放是随着配电网电缆走向来实施的,通信网络的结构应与电力配电网缆线结构相符合,结合现有几种常用的配电网络拓扑结构,设计EPON系统的网络结构有以下几种:

2.1EPON中单电源辐射网结构EPON链形组网,其结构契合单电源辐射网络,在配电子站布放OLT,通过OLT的1个PON口级联多个POS,POS可置于每一个分段开关处(例如杆塔或缆线分支箱),每个ONU置于FTU或其他箱体内。EPON单电源辐射网结构采用单线路电源供电,接线简单、建设投资较少。当线路或设备故障、检修时,用户停电范围大,系统供电可靠性较差。EPON单电源辐射网结构方式在农村电网占主导地位。

2.2EPON双T组网结构或双电源双T网EPON双T组网,其结构契合双电源双T网络,在2个配电子站分别布放OLT,相对于手拉手网络,其OLT的光方向基本一致,设备布放位置也区域相同。双变压器接线,具有T形接线的优点,节省电力电缆的用量,运行方式灵活,又使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系统有备用,接线可靠性高。配电自动化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信息传输平台的通信系统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EPON网络通讯技术是一个新的信息传输平台,它作为一种新型光纤接入技术,其优势十分显著,因为它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它能够灵活地与配网线路环形、链形结构相融合,能良好地满足配电自动化终端到配电子站通信安全、经济的需求。

3总结

电网通信论文篇6

1智能电网的运行特点

智能化电网的中心点是设计和运行。实现电网智能化运行的关键是借助高速集成的双向通信网络技术,使用传感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方法、决策系统等,使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运行。从整体上说,其运行特点主要如下:第一,智能电网具备自愈功能。通过对运行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处理,实现电网运行进行恰当的安全性评估。一旦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有不正常的情况,它便会直接将相关信息反馈给控制人员,而且还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智能技术对来诊断、隔离和修复系统故障,即使是智能电网中出现的故障或者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它依旧可以进行自我隔离。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图见图1。图1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架构运行图第二,智能电网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集成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智能电网通过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数据的兼容,最终实现了智能电网的综合处理能力,满足不同数据需求和多样化用电需求。通过使用高科技的信息及通信技术平台,实现对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整合和调控各种数据,保障了用户接收信息的完整性。第三,智能电网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信息与通信网络主要包含面向用户服务的通信网络与电力调度网络,涉及到的相关技术主要有无线扩频、光纤通信、电力线载波等,以此为基础实现了电力线路的实时监则,并能够较好的进行电力调度以及设备防盗监控等。

2智能电网应用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关键问题

从智能电网当前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见表1,其运行中的关键技术就是信息和通信。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部门应结合智能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加大力度从信息和通信技术入手进行研究与设计,从而不断完善我国智能电网。表1智能电网各环节建设内容与关键技术

2.1层次模型的构建以及标准体系的设计

智能电网系统的构建是一项极具复杂性的工作,如图2所示,要实现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顺利结合,就必须构建合理的层次模型和设计标准体系。一方面,构建人员要对电网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分析及划分,并对每一个模块的功能以及运行特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想使智能电网的运行始终保持高效状态,必须不断对智能电网进行优化调整,保证电网各个环节的运行始终处于最佳的状态。因此,在与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进行应用结合前,还必须预先设计设计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图2向我们清晰的展示了本文研究的智能电网的具体设计层次,包括应用层、网络层和感知延伸层三大层次。

1)应用层主要是各应用平台的运行,包括现有电力平台和用户互动平台。通过应用层,管理者可以在电力应用管理平台上,管理电力生产、传输,营销等各项事务,实现电力生产有效管理;在感知互动平台上,用户可以登录系统管理自己专属账户,核查自己的账户信息,了解电力的政策、运营状况,查询反馈意见,管理当前的个人电力需求等,从而实现电网企业与用户的双向交流。

2)网络层主要是涉及传输中的网络,即电力通信主干网、电力接入专网以及具体应用的电力光纤网和宽带无线网,互联网和以太网。电力通信主干网用来远距离传输各城市间电力调度信息,生产、行政管理命令等信息。电力光纤网和宽带无线通信用来传输各类信息,包括行政管理、调度控制、状态监测、继电保护、安全防护等多种信息。通信传输主干网主要使用光纤,远距离传输光纤具有明显的优势。互联网和以太网则主要用来查询信息,了解当前的电力政策,跟踪市场前沿动态,学习最新电力技术知识等,当然感知延伸层部分信息数据也可通过互联网传输。

3)感知延伸层向上连接各专业网络,向下连接感知使用对象,主要用来采集状态信息、图像信息、电表度数等基础数据,传输智能家居、水、气、热等控制指令,实现智能管理。该层主要利用PLC短距离无线通信、多功能传感器、红外通信、射频、网络路由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各智能设备的感知。通过这些技术,提高其感知水平,扩展智能电网的覆盖范围,使智能电网的物理网络得到极大的拓展。

2.2各通信技术模块的开发

(1)电力线通信技术:这是一项传统的技术,分别为窄带和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后者传输速度更快,可达100Mbit/s。但无法使用TCP/IP通信协议,进而不容易实现与其他通信网络的连接;同时存在信号衰减强烈、用电负荷大、负载圈亢随机变化、载波频率低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通信标准,研发转换接口,实现与其他网络的有效互联,提高通信传输质量和速度等问题将是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主要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未来家庭插座可以通过宽带布线通信,实现即插即用。

(2)光纤以太网通信技术:一是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技术,二是自承式光缆技术(ADSS)。OPGW是电力通信系统的一种新型特种光缆,在传统的相线结构中将光纤单元复合在导线中,主要优势是比较容易进行施工,避免了在路由协调、电磁兼容等方面与外界的矛盾;目前在电力通信主干网络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并逐渐向智能电网主要通信方式发展。ADSS优势在于其较低的安装费用,但是,在进行架空作业过程中,需要使用配套固定挂件,更适合于已架设好输电线路上,避免电网运行中出现重复停电作业的情况。

(3)无线通信术模块的开发。现在,基于多载波调制、码分多址技术、异步传输技术的3G技术已经实现了图像、语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的提供。无线网络通信的关键问题是信息码格式、通信速率、传输环境和单片机干扰。其中接收模块已受到单片机时钟频率的倍频干扰,其中,51系列的干扰较大,PIC系列较小。所以,需要在单片机中加入隔离电路并降低其工作频率,降低干扰。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已作为防风防汛等应急通信的一种重要手段,浙江、江苏等地电网开始使用无线通信的尝试。

2.3信息与通信安全

为了保障智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及高效性,就要采取措施优化电网通信网络环境,结合智能电网运行实际制定相关保障其安全性的措施。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事先为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制定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从而做到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其次,从图2的智能电网组网结构分析,通过传感网络实现了互联网对感知对象的实时控制,采用最新的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保证通信网络能够连接到控制终端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平台,实现各种数据科学的、及时的处理;同时需采用接入控制验证技术和信息加密技术,防止接入端的网络入侵,多重攻击,病毒传播等网络安全问题。

2.4电网不稳定

从目前智能电网中电力通信的运行和应用现状分析,电网不稳定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在电力通信的应用中,造成电网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物理系统中潜在存在的功率不平衡问题,为了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这其实是负荷母线上节点功率方面的平衡问题,节点无功功率、负荷耗能无功功率,可实现该种平衡,同时平衡点也能够起到有效抑制扰动的作用。

3结语

电网通信论文篇7

一、固网业务萎缩,但是固网用户还拥有巨大价值,有待开发固网用户的潜在的和附加的价值。对固网发展悲观的观点是基于对现有网络状况和业务形态下的分析产生的,而没有真正挖掘网络的价值和用户的价值,也没有从创新的商业模式下进行分析,从而挖掘出固网客户的潜在价值和附加价值。

长期以来固网用户形成了良好的可信赖度,甚至移动业务办理中也明确要求拥有固定电话做为附加的联络方式。但是由于固网通信的特点----一机对多人,造成了我们在开发新业务时面对可能带来的投诉、纠纷等风险而裹步不前。面对这个瓶颈,使我们在开发固网新业务时,比如固网小额付费、声讯付费节目、10060业务受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严重地影响了各项业务的迅速发展。

只有把固定电话业务与身份分离才能真正实现和加快相关付费增值业务的发展。

同样道理,在新兴的互联网业务发展中,我们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特别是小额支付方面仍然没有一个拳头产品,而与此同时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已经对星空卡业务做了多年的推广,虽然星空卡没有按照本建议设计的目标扩大到固定电话业务,但是作为独立的卡产品已经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数量,并具备规模商务应用的用户基础。

综合判断,我们一旦较好地解决固网用户身份认证问题,将极大地焕发固网用户的价值,真正寻找到固网业务发展的“蓝海”。

二、固网增值业务、互联网业务还没有自有的在线支付和身份认证的产品。拥有一个在线支付的产品,对固网运营商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技术转型的趋势来看,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商务模式即将发生变化,电信业务产品将不再一成不变地以实体连接和实物传递为主要形式。而更多地以虚拟的产品和数据信息的设置而形成。这个环节就需要在线的支付和有效的身份认证来做为业务完成出售的支撑。

基于我们的业务设计在线支付和身份认证产品,将增加我们扩展产品功能的灵活度、降低交易和认证成本、提升我们与其他运营商的竞争力、扩大业务发展的范围,有助于我们从接入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

我们目前可以利用的支付渠道,一是银行卡,二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三是运营商正在建立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支付产品。身份认证目前主要是公安部门提供的实时的身份认证信息,而单次认证就达到5元,成本较高,不利于业务的规模发展。

三、卡业务品种繁多,但是没有一个独立品牌、与业务分离、卡号码固定可以重复使用的卡产品。我们的卡业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品形式多样,体系完备,用户规模庞大的重要的独立业务。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拥有独立业务品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可以与具体业务相分离,具备重复使用,功能丰富的卡产品。虽然我们发行过可充值卡产品,因为没有与身份认证结合起来,业务扩展性不好,深度开发价值不大。

技术转型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业务和网络分离,需要支撑产品。

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

三、预期目的和业务形态

1、与现有电话卡业务结合,可以产生储值卡、透支卡、异地卡等电话卡产品。

上文所述的身份卡的发行应参考银行信用卡的身份认证、资信认证等程序,提高认证质量,才能保障该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储值功能:相当于预付费,在信息增值业务、电话业务、电话及互联网上的小额支付等业务中,可以直接在业务系统中扣除相关费用。

透支功能:根据不同的用户等级,给予不同数量的透支额度,使用户在业务使用中可以避免因为卡值不足影响消费。

异地消费功能:由于身份卡与本地的固定电话捆绑,在用户不用购买电话卡业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特定的接入号码,拨打电话,费用从身份卡中扣除或记入本地固定电话。我们在声讯业务系统中曾经测试储值功能和身份认证功能,使用方便,效果较好。

2、身份卡集身份认证、电子支付、积分为一体,利于扩展于第三方的业务合作扩展第三方业务将为我们建立新的商业合作模式和带来新的业务收入。身份卡的发行将成为成为集身份认证、电子(在线)支付、用户积分为一体的卡产品。

身份认证将通过统一的用户接口为互联网应用中,需要提供身份认证的注册服务时提供简易的认证服务,并建立统一的认证平台,固网用户将容易扩展应用领域。国际上著名的GoogleInc已经在测试类似的统一帐户系统。开放的用户认证系统,在业务发展中具有较强的攻击性,是竞争的有力武器。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仅支付宝在线流转资金每日就高达3000万元。支付产品在建立综合信息服务的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关节,网通有自己的业务来支撑支付服务,我们有庞大的用户群,可以在上下游服务商中提供支付服务,这些都是较之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优势之处。

电网通信论文篇8

原文

1.1问题提出

电子政务正在成为当前的全球经济和技术的热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系统的互联互通、业务流程重组、信用与安全、电子政务的实施环境等,这些问题正在阻碍电子政务的实践。其中“互联互通”问题尤为突出和紧迫,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主任吴敬琏教授就呼吁人们高度关注和解决目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并担心这种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信息办副主任刘鹤也多次强调要解决互联互通和“纵强横弱”的问题。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中,存在相当多的信息孤岛和“互联不互通”的情况。如果没有互联互通,那就无法发挥网络技术带来的优势,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府(Electronicgovernment)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网络政府(Networkgovernment)的问题。只有实现互联互通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只有解决好互联互通问题,才能使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发挥更大的效益。

1.2选题意义

由于缺乏必要的互联互通,当前政府网站普遍存在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等问题,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阻碍了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911事件使美国政府认识到政府部门(美国情报部门)之间数据不共享带来的重大危害。但我国政府的部门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也很严重,Sars事件部门之间信息相互不沟通,统计数据不准确,给了我国深刻的教训。离开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只是把权力分割的部门搬到网上,用户获取信息和服务没有得到更大的便利,难以真正实现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目标。因此研究互联互通的问题,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1.3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本文以电子政务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对电子政务中的互联互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第一章:说明论文所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对政府电子政务的基本研究现状和基本理论进行综述;对论文的基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章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互联互通问题的相关表现

第五章互联互通的成功案例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资料

【1】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电子政府评价理论发展现状.电子政务网

【3】互联互通——电子政务的重中之重.新浪财经,2003-09-01

【4】国务院信息办:互联网存在六大“弊病”.

【5】朱步楼.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思考.人民网,2003-05-13

【6】中国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电子政务研究网,2005-03-23

电网通信论文篇9

【关键词】电子政府;概念;功能;价值

网络和信息与通讯技术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先近生产力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同时信息与通讯技术与国家上层建筑的结合顺应了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来的各国政府再造改革运动,产生了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电子政府最早起源于美国副总统戈尔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提出的“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运动,随后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业开展了电子政府建设。我国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建设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在我国由于文化背景和学者的理解不同有很多称法,如“电子化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政府”、“数字政府”和“虚拟政府”等。但是电子政府是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合理的学科名称。

一、电子政府概念与内涵

学者们对电子政府定义的差别,直接原因是对Electronic Government 翻译的不同理解。根据学者们对电子政府的定义可以把电子政府的价值取向、技术平台和功能作用把电子政府的概念分为三类:服务论、技术论和改革论。

(一)服务论观点

服务论观点吸收了新公共管理理念即批判和改革科层官僚制政府本位以民众为顾客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思想,注重强调电子政府的价值取向。认为电子政府是为民众提供信息资源及服务的虚拟政府。张成福认为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其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于凤荣、王丽认为:电子政府是运用信息及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以上是服务论的观点,服务论着重强调政府的服务职能。

(二)技术论观点

持技术论观点的学者多是从信息与通讯技术、网络平台为出发强调技术的作用,多注重研究电子政府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和办公自动化倾向于电子政务方向。汪玉凯认为电子政府是将政府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葛笑春认为电子政府是指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对传统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重组基础上,主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平台,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张锐昕和黄波认为电子政府的主要内涵是运用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以改进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办公自动化和信息资源的共享。1技术论观点主要是借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成果,崇尚工具理性。

(三)改革论观点

     持改革观点的学者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再造,重点在信息和通讯技术及网络化平台上通过改革政府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构建政府管理体系。张志清认为的电子政府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刘宝润认为电子政府由政务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影响和推动,促使政府机制和体系重组,而形成的适应电子化、信息化需求的政府结构形式,实现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是建构一个虚拟状态的政府及其部门结构体系。许希亮、常春芹认为所谓电子政府通常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政府,确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改革论观点强调通过改革从传统政府转向电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政府模式,从内在本质上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公平和服务品质。

     对电子政府的不同理解,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对电子政府从价值趋向、技术平台和作用功能不同认识构成的。可以认识到一点,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构建的。他完全不同于现实中的实体科层制政府,他具有虚拟性,强调网络化、信息化、数值化等特征,强调信息技术的执行功能。在他的背景环境下必然存在信息与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所以电子政府的构建完全取代实体科层制政府治理现在社会把政府的功能延伸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讨论电子政府必定把他的背景上升到网络社会的范畴。电子政府具有技术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思路,而制度主义是起主导作用的,也就是说制度按照自己的规则运用技术。技术和制度之间的护理效果不是直接的和结果性的,而是复杂的和高度依赖的。所以电子政府构建应该考虑如何把信息和网络与制度和组织相结合起来,形成技术和制度紧密结合的规范与规则运行的政府模式,而不是讨论如何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和网络为主导追求工具理性,更不是忽视制度与技术结合或制度磨合把现有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硬搬到网络社会中。所以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政府的管理过程和信息采集自动化,重组政府业务流程的基础上,重建行政职能、政府组织、构建为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提供高品质服务,追求民主、效率有回应力、负责任的政府。

二、电子政府的作用

电子政府是科技创新和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他具有虚拟性,因为他服务于互联网形成的虚拟社会中。他也具有实体性,因为他具有组织结构、制度基础、服务站点和人员支持。电子政府的功能打破了传统政府组织结构的束缚、部门的限制和行政区划的阻隔,形成“无缝隙政府”,最直接的可提供7*24*365在线服务模式,极大地扩展了政府的服务时间和空间,扩大了政府的服务职能,也由于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增强,填补了传统政府模式缺乏监督的弊端。

(一)电子政府对传统政府组织的冲击

电子政府创新是新公共管理范式革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共行政价值观的重构创造了条件。电子政府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宏观背景下诞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官僚制片面追求工具理性、漠视价值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和批判。颜雅英、庄锡福在《电子政府是抑制官僚主义之良策》中指出电子政府通过发挥以下功能:(1)电子政府促进民主;(2)电子政府抑制行政膨胀;(3)电子政府促进规模适度政府的建立。从而克服各种物流阻碍和组织阻碍,杜绝传统组织形态和物质构成中强调分工造成的部门分割和官僚主义层次繁多、互相推诿、手续繁琐、公文旅行等诸多问题,最大程度地消除顾客使用公用产品和服务过程的成本, 成为抑制官僚主义的良策。

电网通信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