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1:55:25

电网企业

电网企业范文篇1

电网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世界上不断变化着的万事万物一样,电网企业文化也具有动态性。一个电网企业,如果它的企业文化长期保持在同一状态,就会失去生机。电网企业文化的动态性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文化,促使它不断更新。无数企业的成功证明,电网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发展战略规划的背景下,湖北省电力公司制订了关于“十一五”时期电网、科技、信息、人才等一系列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公司的分类发展目标。归纳起来,就是“力争一个千亿,突破两个百亿,实现三个翻番,构建四个体系,达到五个目标”。在这些目标中,既有体现数量增长的定量目标,也有体现素质提升的定性目标;既有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也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涵盖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电网发展、经营财务、人才培养、行政后勤和党的建设等全方位工作。各个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构成了“十一五”时期公司发展的总体目标。作为所属电网企业的文化创新方向,就要赋予原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模式和表现方式以新的含义,使之成为推动企业适应发展目标趋势的动力源泉,成为电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电网企业文化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它也应该随着电网的自身发展而不断创新。

电网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实施整体战略的强大保证

电网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培育起来并为员工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企业管理中最持久的驱动力和约束力。企业文化的力量在于它能深人人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协调,并为人们所普遍认同。

电网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战略性资源和培育的核心竞争力,这包括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创新,其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创新是构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支撑点。而任何企业的整体战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战略的执行力,文化创新正是这种执行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从国内外的总体形势看,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的经济周期的上升期,国际资本及沿海产业向我国中部转移加快,特别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推进改革开放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未来五年内,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必将为省电力公司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形势看,公司党组提出了建设现代公司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坚持了“四个服务”的公司宗旨,强调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细化管理,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打造坚强的国家电网,积极稳妥推进主辅分开和主多分离的改革,为所有电网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理清了工作思路。从湖北省公司内部形势看,近年来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和拼搏进取的工作氛围。所有这些,都要求电网企业必须扬长避短,制定灵活的战略方针,以适应多变的竞争环境。广大员工在价值理念上认同企业的整体战略,通过文化创新,强化员工的思想观念,从而形成全员自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奋斗。这正是企业文化创新的着力点。

电网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整合文化资源的环境支撑

注重电网企业文化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电网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的形成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网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设计一本宣传手册,电网企业理念也绝不是几句气壮山河的口号,它应该是这个企业诞生以来一直拼搏到今天,电网企业上下所形成的共识,是电网企业长期以来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电网企业品牌也不是靠策划就能形成的,它是企业本身方方面面的力量塑造而成的个性。我们所讲的重组电网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由表面推向深入,从个别领域推向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以及员工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世上没有永远对任何行业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都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在管理世界中,没有权威,只有创新。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过程中,综合利用知识人才越来越重要。这时,电网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工业社会里的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经济人”、“社会人”,认为人仅仅是生产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忽视了人的精神需要与创新精神。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把人看成是“文化人”。它注重发掘人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提出的“柔性管理”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它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直接交流,使管理者更加关注员工的需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微软公司的成功奇迹可以说是代表了一种以人为本,重视内部创新人才的企业文化的胜利。

电网企业范文篇2

关键词:电网企业;电力营销;营销策略;电力改革;电力市场

1997年我国成立国家电力公司,1998年电力工业部撤消,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开展了第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工业改革方向。2013年4月,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对售电侧电力体制改革开展立项研究。2014年6月,“抓紧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讨论,开始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电改”)。本文就新电改的背景及动向进行分析,研讨新电改中电网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1新电改背景

1.1世界电力体制改革呈现多样化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英国率先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之后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也陆续进行了电力体制改革。目前国外电力市场模式可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沿用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局部进行有限改革(如俄罗斯);第二类是引入竞争,在发电、售电环节解除或放松管制买家模式,又可以分为5种模式:发电独立,形成发电竞争市场,其他三个环节一体化垄断运行(如英国);发电独立,输配也分开,配售一体化运行(如澳大利亚);输配各自独立,发售一体化(如新西兰);发电竞争,输配一体化垄断运营,多个售电主体竞争售电(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发输配售各自独立(如新西兰原体制)。

1.2十八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市场化才是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不断增加市场的影响力和活力。国家明确“能源革命”战略构想以及中央决定全面建设“法治社会”,是本次新电改变化的两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电力体制的历史、现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状况统筹考虑,制定出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改方案,而不会照搬发达国家的理论和模式。

2新电改动向分析

2.1新电改的核心内容

新电改方案提出“四放开、一独立、一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电业务放开、增量配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平台独立,加强电网规划。这一方案的提出解决了还原电力商品属性的电价机制问题,企业重组、瘦身、考核与地方权责的体制改革有待在国企改革中共同推进。确立电网企业盈利新模式是本次电改的核心。电网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再是上网和销售电价价差,而是依靠收取政府核定的输配电过网费,来确保电网企业稳定的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延续深圳试点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逐步减少或取消电价交叉补贴。

2.2新电改不求急进的原因分析

两次电改侧重点有所不同,上一轮电改主要解决了厂网分开,新电改侧重的是电力的输配,进一步完善市场的公平化,打破电价被垄断的一种局面,实现通过市场来定电价,有一部分的电价还会通过政府来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有可能分两期目标进行,本次新一轮电改属于近期目标,不会涉及输配分开和拆分电网,不会剥离电网公司售电侧,而是只放开售电侧和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因为对于售电环节,如果剥离售电公司售电侧,在实施全面放开的情况下,会对实施普遍服务和以高成本向边远地区稳定供电造成影响,电网企业将解除普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此外,考虑到资产庞大、涉及利益太多,新电改暂时只放开增量配电业务,不涉及存量输配电资产的拆分,只允许各投资主体介入到新增的配电业务中。因此,电力体制无论如何改革,都要确保安全稳定供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远期目标将有可能涉及到企业重组、瘦身、考核与地方权责的体制改革。此外,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新电改方案的推进还应有相关法律制度做支撑。根据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国情,国家长期以来对电力行业实行专营制度,《电力法》25条规定:“电网企业在批准的供电营业区内向用户供电,一个供电营业区内只设立一个供电营业机构,供电营业机构持《供电营业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条规定:“并网运行的电力生产企业按照并网协议运行后,送入电网的电力、电量由供电营业机构统一经销。”根据现有法律法规,暂时无法支撑建立多买方、多卖方的电力市场行为,电力用户暂时也没有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的权利。因此,电力市场的建设应该是法制先行,在输配分开、配售分离等改革环节都应有法可依,有序推进。

2.3新电改将产生的售电模式分析

2.3.1发电企业和较大用户直供电的模式已经基本确定。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提出,2014年直接交易电量规模约150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4%;2015年月227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6%;2016年月306亿千瓦时,达到上一年省内发电量的8%;2017年后,依据节能发电调度原则,逐步扩大年度发电组合方案内的电力市场直接交易部分电量,并逐步放开电力用户准入限制。2.3.2电网公司现有的售电部门不分离出去,但售电侧放开,配网增量部分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成立新的配售电公司,直接面对用户从事配售电经营业务。此外,还允许社会资本投资、微网系统或分布式能源的用户、经济开发区或高新产业园区、节能服务公司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发电企业成立新的配售电公司。2.3.3分析下一步深化改革动向,将有可能在销售端建立混合所有制,引入竞争机制。电网将在用户侧销售环节引入新的销售公司,电网公司和社会资本建立几家新的合资售电公司或者允许社会资本设立电力分销机构等,都可能会涉及到电网企业的重组和拆分。

3新电改对电网企业营销工作的影响

3.1新电改初期,四种模式将对电网企业营销工作的影响较大

3.1.1发电企业和较大用户直供电的影响。按照《2014年广东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逐步放开电力用户准入限制,其中要求2015年大型骨干企业和园区内大型工业企业年用电量为800万千瓦时及以上,今后随着发电企业和较大用户直供电的用户和直购电量逐年增加,将对电网企业的电力营销和售电收入产生较大冲击。3.1.2现有社会配售电机构扩大配售电范围,参与竞争。现有社会配售电机构(例如中山市小榄供电所),本身具备较为完善的配售电经营管理基础,借助新电改售电侧放开政策,与工业园、住宅区合作,成立新的配售电公司,进一步扩大配网增量的配售电范围,参与竞争。3.1.3社会资本投资成立新的配售电公司,参与竞争。社会资本投资、微网系统或分布式能源的用户、经济开发区或高新产业园区、节能服务公司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发电企业成立新的配售电公司,参与增量配电业务,通过趸售或直购电方式开展售电业务,参与竞争。3.1.4分布式新能源供电的影响。近年来,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全国发展迅猛,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大部分通过自发自用或由建设经营企业直接销售,必将对电网企业的电网规划建设、安全运行、备用容量和电量销售产生影响。

3.2新电改深化期,在销售端建立混合所有制,引入竞争机制

电网企业有可能与几家民营电网企业建立新的合资公司,或允许社会资本设立电力分销机构。包括现有的独立配售电企业、社会资本投资、微网系统或分布式能源的用户、经济开发区或高新产业园区、节能服务公司和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发电企业等6类企业成为新的售电主体。但是为了确保对实施普遍服务和以高成本向边远地区稳定供电,预计电网企业售电侧还不能完全分离。

4电网企业未来营销策略的调整建议

4.1加强用电大户营销服务

大型工商企业用户以及工业园区作为用电大户,在所有用电客户中用电量占比较大,是电网企业售电盈利的重要来源。因此,电网企业要加强骨干企业和工业园区用户的用电增值服务策略和用电优惠策略,防止优质大企业客户因直购电而流失。

4.2加强服务品牌形象宣传

电网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客户服务不断转型升级,以前的“电老虎”形象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淡化消失。电网企业应抓紧时间,在电力体制改革初期加大服务品牌形象宣传力度,不断培育忠诚客户,固守老客户。

4.3加强分布式新能源管控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新能源建设,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新能源用户分布越来越广,分布式新能源对公共电网的影响日趋明显。电网企业要加强分布式新能源管控,制定分布式新能源销售的电网调控策略,防止因新能源电量波动造成备用容量空耗对电网销售平均电价等的影响。

4.4加强电力销售人才培养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电网企业也将会成立售电公司与其他售电公司展开竞争,但由于电网企业以往一直处于垄断型服务行业角色,销售型人才比较缺乏。因此,电网企业应从市场化角度制定电力销售人才培养策略,加强销售人才培养,积极应对售电侧的市场化竞争。

5结语

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未来电网企业在客户服务和电力销售策略方面要实时进行适应性调整,未来电网企业战略的关键点应是聚焦客户,其本质就是使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要从客户来,到客户去,端到端思考客户价值。同时,为紧跟电力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电网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努力实现营销体系市场化、运营管理精益化、服务水平优质化、增值能力多元化、支撑体系智能化的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者:李文虎 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S].

[2]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S].

[3]广东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粤经信法规[2015]132号)[S].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S].

电网企业范文篇3

(1)以前瞻性、整体性、可操作性为要求,强化规划与计划编制。

全面贯彻落实四川省电力公司业务发展战略

管理创新为基点,建立科技规划与计划编制、实施、考核机制,实现对生产业务目标的保障和引领作用。凭借科技规划与计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与企业整体工作规划的无缝衔接。

(2)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从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人才队伍”为目标,以“统一规划、分级培养、动态管理”为原则,突出重点领域,关注改善人才短板能力。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培养和造就一支与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创新需求相适应的用得上、留得住的科技人才队伍。

(3)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强化项目管理。

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的科技项目管理实际,以“规范化、集约化、精益化”为目标,以“实时监督、动态管理、过程可控”为原则,完善现有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体系。

(4)以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为要求,优化情报管理。

将四川省电科院作为情报管理主体,开展支撑公司科技战略的情报研究与管理,建立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和长期跟踪研究体系,提供开放化、主动化、特色化的科技情报服务。

(5)以面向应用,跨部门、跨专业协同为目标,优化研发管理体系。

将四川省电力公司研发管理界面作为管理界面,以生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IPD研发管理为框架,以跨部门、跨系统协同为机制,研发组织结构与岗位设置、管理与工作流程、项目资源的优化与筛选、绩效管理,夯实研发管理基础,提高研发管理能力。

(6)以规划化、标准化、信息化为目标,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依据四川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建立成果分类及等级标准,完善成果规范化管理制度和标准。促进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分步实现成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成果管理水平。

(7)以信息共享、供需对接为关键,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扩大技术成果信息的共享范围,建立技术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出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激励政策,构建信息全共享、服务全方位、供需无缝对接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体系。

(8)以优化、整合、创建为路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依托国家电网科研基础优势,以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为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和管理为补充,优化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及条件,建立科研基础设施资源协调机制,提升科研基础设施资源运行效率,推动公司科研能力和成果应用水平的提高。

(9)以多元化、专业化、集成化为目标,加强平台建设管理。

整合四川省电力公司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科技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培养、产业培育、科技信息管理等科技创新体系要素,坚持平台构成多元化、平台服务专业化、平台管理集成化的目标,从而形成支撑有力、管理有序、运行高效的省级电网企业科技创新平台。

(10)以营造氛围、提升能力、激发热情为重点,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立足于倡导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理念,营造创新工作氛围,树立创新型企业形象,形成良好的创新机制。以公司群体创新活动为载体,辅以多种形式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技术培训手段,提升各层级创新意识和能力,激发全员创新热情,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价值导向。

2成果成效

(1)科技资源总量快速增加。

该公司科技资金累计总投入近13亿元,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约5.4亿元,综合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1%以上。拥有国网公司优秀技术专家7人、四川省电力公司首席技术专家6人、博士30余人、硕士500余人;国家电网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共4个。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学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有力促进了公司整体科技资源整合共享。

(2)新技术推广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该公司新技术推广应用率81.944%,电网年平均电能损耗率降低0.28%,220千伏和500千伏输电线路年平均故障停运率降低值分别为0.233327次/100千米/年和0.1276次/100千米/年,各项指标均完成国家电网公司下达值。该公司SVC、串联补偿、智能变电站、省地一体化电网在线安全稳定预警与控制决策系统、四川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WAMS)等新技术推广项目都走在国内前列。

(3)科技创新制度环境不断优化。

电网企业范文篇4

从监督工作的实践看,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党政“一把手”对监督认识的偏差。有的“一把手”过于自信,自视高人一等,习惯于监督别人,不愿意受别人监督。有的认为监督是挑毛病、找岔子,是对自己极大的冒犯。有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存在行为不规范,打政策擦边球,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搞“家长制”、“一言堂”,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逃避监督。久而久之,造成个人私欲膨胀,讲关系不讲原则,讲私情不讲党性,工作中独断专行。

二是上级组织对下级党政“一把手”疏于监督。上级领导一般只注意检查下级“一把手”的业务工作成绩,到基层考察班子或检查工作时,听汇报的多,查问题的少,常常只听取“一把手”的工作意见,群众呼声听得少。对“一把手”监督,处于真空状态。对下级“一把手”存在的问题,往往是遮遮掩掩,处理起来避重就轻。

三是同级班子成员碍于面子不便监督。同级班子成员习惯于“一把手”拍板,真有意见也不敢提,一怕伤了和气,二怕打击报复,对自己前途不利。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对“一把手”采取“绝对服从”的态度。即便是年年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往往是轻描淡写作番“点评”,对“一把手”进行虚伪地“贴金”,出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的状况。

四是同级监督部门体制不畅难以监督。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构,应对同级党委实施监督,而其又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这种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的现状,使得纪委对领导班子成员,尤其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就不可能真正实施并有效。

五是群众不知情或顾虑多不敢监督。有的“一把手”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不广泛征求意见,重大决策不经职代会商议,使群众很难真正有效地行使民主监督权。而普通群众对“一把手”具体的日常生活、人际往来,特别是“一对一”的违纪行为,往往难以发现。即使有所了解,也会担心搞不好“穿小鞋”遭报复,一般情况下群众也不会轻易举报。

综上所述,大多数企业在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上,存在“上级监督够不着,同级监督老好人,纪委监督无权威,群众监督很薄弱”的问题,因而,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苍白无力。

二、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主要原因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之所以难,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客观存在的隐性规则阻碍了监督工作。在体制变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党政“一把手”,处于权力拥有的最高位,受众人关注,更是各种商家、业务合作伙伴“糖衣炮弹”攻击的重点对象。而这种不廉洁行为往往是一对一的,非常隐蔽,相关信息很难获取,行为人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屏蔽信息。其次,设想某基层单位一旦出现了廉洁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把手”的问题,往往会“拔出萝卜带出泥”波及一片,从而影响整个单位的声誉和正常运转,因此,对各级“一把手”违纪行为处理过于粗疏,对于群众舆论甚大者采取“挪位”、“调离”的办法回避问题,使得违纪者对其违纪行为没有深刻反思,监督制度流于形式。

2、体制不顺制约了监督机构作用的发挥。现行的国有企业内部监控机构的设置及监督的方式方法,大多是从党政机关的监督体系中演变而来,与现代企业制度下,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监督体制是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一体化,使监督往往按照个人的意向去运行实施,从而容易导致监督失控。二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体制缺乏办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与公检法机关的协同办案尚未形成网络和合力,涉外调查取证又是目前企业纪检监察机构力所不及的,就有可能贻误战机,引发串供、潜逃、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使得案件查处工作落空,给腐败分子逃避惩罚以可乘之机。

3、制度上的缺失导致监督工作难以到位。目前,对一些“一把手”的监督制度,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一般性规定多,具体要求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原则性的多,操作性强的少。一方面,现有的对“一把手”监督的制度不配套,对权力的来源、行使情况约束不够,对“一把手”的监督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无章可依,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预见性和针对性,收不到应有的实效。如对“一把手”8小时之外的监督就缺乏明确的制度,缺乏实质性、可操作性的措施和办法。另一方面,从制度的执行上看,执行制度不严肃,抓落实不力,有章不循、不按程序办事往往不能及时纠正,导致已有的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三、加强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几点建议

今年年初,*供电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了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重点内容、方法渠道等,这在解决党政“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上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明确监督重点,使“一把手”监督工作有的放矢

对“一把手”监督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公司在《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把党政“一把手”重大事项决策权、用人权、干部廉洁自律情况,以及8小时以外社交圈作为监督的重点。

一是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大额度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监督。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推进决策层与执行层的分离,保证科学决策,规范操作。对重大问题决策、重大工程建设、大额度资金使用问题必须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研究,做出决定,要增加工作透明度。*供电公司在决定本单位、本部门“三重一大”问题时,实行党政“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发言记录集体签名制度,避免了“一把手”先定调,其他班子成员一致通过的现象。

二是重点监督党政“一把手”执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情况。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干部年度考核、届内考核、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巡视工作以及信访举报等多种途径了解干部,对干部作出比较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切实把好干部任免关,不得口头推荐,不得私下打招呼。在干部提拔任用上,严格执行任前公示制度。*供电公司还专门制订了《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执行党规党纪廉政情况加强监督的规定》,要求对拟提拔任用和职务变动的干部,经组织部门研究后,必须征求公司纪委的意见。要重点监督党政“一把手”是否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是否按照程序和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是否存在临时动议现象;是否保守人事机密;是否存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三是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监督“一把手”是否真正担负起本单位、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一责任人”的情况;是否按规定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广泛接受民主评议;是否存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设备物资采购情况;是否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带头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是否能管好班子成员,管好下属,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四是将“一把手”的生活社交圈作为监督重点。即监督时限由8小时以内向8小时以外延伸,使监督工作做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

2、拓宽监督渠道,着力构建“一把手”监督体系

党的十六大报告多次提到各种监督渠道,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有平等主体之间的监督;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有专门监督和非专门监督等等。目前,对于基层供电企业通常采取以下六种监督渠道。

强化自我监督。应定期组织“一把手”参加专题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对自我监督重要性的认识,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自觉接受监督。实行“一把手”公开廉洁从业承诺制度,促进“一把手”严格自律,加强自我约束。

强化上级监督。上级党组织要经常深入基层,通过述职述廉、廉政谈话、个别谈心等形式定期听取下级党政“一把手”关于廉政建设和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及时了解“一把手”的思想、工作、学习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适时进行鼓励、提醒、告诫、劝勉。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经常化、制度化。

强化班子内部监督。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领导干部的情况,上级不是能天天看到的,下级也不是能天天看到的,而同级的领导成员之间彼此是最熟悉的”。对党政“一把手”最重要的监督来自领导班子本身。这就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要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切实建立起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有效责任机制,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每个班子成员的监督责任。

强化信访监督。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和阳光信访制度。鼓励职工实名举报和网上举报,畅通职工信访监督渠道。对“一把手”的一般信访问题,要求其进行说明。对有轻微违纪违法行为的,应进行教育、提醒,要求限期改正。要充分发挥信访的预警作用和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对信访反映的问题及对查办的具有典型性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要从管理角度认真进行剖析,举一反三,在班子内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进行提醒警示教育,起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强化审计监督。要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一要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二要把审计的关口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三要运用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任用、表彰奖励,或作出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侦察等决定的重要依据或参考条件。

强化群众监督。要发动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发挥对“一把手”的监督作用,关键要让职工享有一定程度的知情权。只有知情,才可能进行监督。首先,要实行公开制度。实践证明,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要把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职工群众公开,要不断提高公开的质量与水平,变结果公开为过程公开。例如,近年来在基层供电企业广泛开展的公开招聘就是一个很好的公开形式,但是否可以考虑邀请部分职工群众在现场旁听,对过程实施监督,使监督更有力度。其次,要完善举报制度,制定严格的处理程序和保密办法,切实保障群众合法的检举揭发权,防止由于工作疏漏而使群众受到打击报复。另外,建立健全群众监督渠道,*供电公司通过建立领导接待日、政风热线以及公司邀请的党风、行风监督员、总经理联络员等,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

3、完善制度建设,优化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

一是轮岗交流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干部交流制度,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其同一职位的任职时限不得超过5年。实行定期轮岗交流制度,一来可以避免“一把手”长期在固定环境中用权形成的思想松懈和麻痹,二来可以通过离任审计及时发现问题,为继任者起到警示作用。这里,也建议领导干部到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任前交流锻炼。

二是交叉任职制度。对“一把手”职务任免采取“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今年,*供电公司在其所辖的5个县级供电公司中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让基层党委书记和行政“一把手”交叉任职,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的独揽和滥用。

三是建立巡视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必须要赋予监督者必要的权力。比如在基层公司设立巡视组,定期对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情况、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礼品上缴以及职务消费情况进行巡视检查,也可以根据需要开展专项检查,对基层单位党政“一把手”进行检查考核,针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实行委派制度。上级管理公司亦可根据工作需要,向基层电网公司委派纪委书记、财务部主任、审计部主任等,对下属基层单位经营管理行为直接进行监督。今年*供电公司在机构调整中成立了财务结算中心,对基层公司委派财务总监,达到对基层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特别是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

电网企业范文篇5

1.电网规划

电网节能的实现首先要重视电网规划的内容,电网规划可以将电力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平衡不同的电压等级,并且通过负荷的预测,在区域内进行合理的电网分布设计。合理的电网规划要实现配电设备以及负荷用量的相互协调,这就要求了在电网规划技术上,提高预测的能力,无论是长期的负荷预测,还是短期的电力运行统计,要最大程度降低误差,提高准确性,这样才能提高电网的有效利用率,借助电力设备,为社会与城市的发展提供便捷的能源供给,促进电力行业的飞跃性发展。电网规划中,要首先安排电压结构,并且将电压配置调整到最优的状态,在各个等级的分布中,将用户电压层的损耗降到最低,这样也能平衡不同的电压层次的负荷预测准确度,并且合理配置电网的分布。从目前的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网分布要以电压等级分配为基础,重点针对区域的用户的用电情况,在供电容量以及供电安排上实现优化配置,最大程度避免过度消耗和电力能源的浪费,这样也防止了过高的电容量承载过低的电压,提高了供给的效率。

2.电网运行

在电网的运行中,最主要的是电网的负荷管理问题。要实现电网的节能,首先要根据电网的基础配置来确定容量,并且根据年度情况进行运行的设计规划安排,这样才能保证电网的高效率运行。在技术的革新方面,也要通过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不同环节中,提高预测的精准程度,这样确保负荷在不同阶段,都能满足电网运行的基本要求,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电力供应的节能,发展集约型的生产模式。在电网运行的时间安排方面,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较高层次的电网对于下级电网的供电,要满足安全性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实现经济运行的核心目标,在模式的规划设计方面统筹考虑,顾全大局,着力改进电网中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部分。其次,较高层次的电网对于下级电网,要保证常态下的负荷转移的损耗最小化,负荷在进行其他回路过程中产生的电力也比价稳定,不会出现极端的超负荷情况。再次,在运行的时间安排方面,要确保运行网络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提高经济效益,将传输能耗降到最低,符合节能的基本要求,同时通过技术测算,在不影响电力稳定供应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后,要定期进行电网的运行检查,重点对于运行方式的负荷配置进行检验,及时制定无功的补偿措施。

二、节约型供电企业的电网节能技术探讨

1.主变压器节能

节约型供电企业的电网节能技术探讨中,首先要讨论主变压器的节能,提出35KV的变压器容量为20MVA,从现在的电力发展水平来看,可以降到10-13KW,采用这个标准,可以将其他的电力变压器逐渐更换,将损耗较高的电压器换成损耗较低的设备,这样最大程度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实现节能的目的。

2.配电变压器的节能

投入使用的配电变压器也要注重节能效益,最优选择为S11,SHB11系列的圈铁芯节能变压器,并且与非晶合金节能变压器相配合,提高配电变压器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总而言之,要以过去的S9系列为基础,将叠片式的铁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配电变压器的节能功能。供电企业中比较老旧的配电变压器要进行维修或者更新,淘汰一些高能耗低效能的配电变压器。S11系列的优势在于,铁损电量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降低15%。

3.电能表节能

在供电企业进行电网节能的过程中,电能表节能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固定区域内,对于用户使用的电能表,要进行整体的电能表更换工作。由于电能表本身具有一定的损耗,而且耗费的电量比较高,电磁电能表的启动需要较大的电流,这时非常容易导致电量的超负荷,因此供电企业可以推行电子电能表。如果将数百万个电磁电能表全部更换,那么每年节约的电能约为800万千瓦时。

4.降低配电网的线损

在电网分布中,通常情况下,比较低的低压网络,损耗电量的比例往往最高,因此供电企业要重点关注低压电网,采取技术手段降低损耗。降低将该比例降的技术途径是对配电变压器扩大分布面积,降低损耗的重点在于减少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与供电负荷量,这样控制低压线路的长度,提高中高压电网的分布面积,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配电网的线损率。

三、结束语

电网企业范文篇6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指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地热能发电。

前款所称生物质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

第三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以下简称电力监管机构)依照本办法对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的情况实施监管。

第四条电力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从事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建设、生产和交易,并依法接受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管。

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应当协助、配合。

第二章监管职责

第五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工程的情况实施监管。

省级以上电网企业应当制订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经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规划建设或者改造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按期完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工程的建设、调试、验收和投入使用,保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机组电力送出的必要网络条件。

第六条电力监管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的情况实施监管。

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并网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技术标准,并通过电力监管机构组织的并网安全性评价。

电网企业应当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制定并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的示范文本。

第七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及时提供上网服务的情况实施监管。

第八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调度机构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情况实施监管。

电力调度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的要求,编制发电调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电力调度机构进行日计划方式安排和实时调度,除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形外,不得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出力。本办法所称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形,由电力监管机构组织认定。

电力调度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符合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特性、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的具体操作规则,报电力监管机构备案。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的具体操作规则,应当充分发挥跨流域调节和水火补偿错峰效益,跨省跨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

第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安全运行的情况实施监管。

电网企业应当加强输电设备和技术支持系统的维护,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保障设备安全,避免或者减少因设备原因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能全额上网。

电网企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设备维护和保障设备安全的责任分界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有关规定未明确的,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的情况实施监管。

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形,可再生能源发电未能全额上网的,电网企业应当及时将未能全额上网的持续时间、估计电量、具体原因等书面通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应当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未能全额上网的情况、原因、改进措施等报电力监管机构,电力监管机构应当监督电网企业落实改进措施。

第十一条电力监管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费结算的情况实施监管。

电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核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补贴标准和购售电合同,及时、足额结算电费和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上网电价、电费结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企业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资料的情况实施监管。

电力企业应当真实、完整地记载和保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有关资料。

第三章监管措施

第十三条省级电网企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应当于每月20日前向所在地电力监管机构报送上一月度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上网电价和电费结算情况,省级电网企业应当同时报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支情况和配额交易情况。

电力监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整理、使用电力企业报送的信息。

第十四条电网企业应当及时向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披露下列信息: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电价;

(二)可再生能源发电未能全额上网的持续时间、估计电量、具体原因和电网企业的改进措施。

第十五条电力监管机构对常规能源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燃料比例进行检查、认定,常规能源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和燃料供应等相关企业应当予以配合。

常规能源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应当做好常规能源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相关数据的计量和统计工作。

第十六条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对电网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力调度机构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提供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如实回答有关问题。

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报送的统计数据和文件资料可以依法进行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七条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并网双方达不成协议,影响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正常进行的,电力监管机构应当进行协调;经协调仍不能达成协议的,由电力监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裁决。

电网企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可以向电力监管机构申请调解。

第十八条电力监管机构对电力企业、电力调度机构违反国家有关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规定的行为及其处理情况,可以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电力监管机构工作人员未依照本办法履行监管职责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二十条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电网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由电力监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电力监管机构可以处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额一倍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规定未建设或者未及时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工程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并网调度协议的;

(三)未提供或者未及时提供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服务的;

(四)未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的;

(五)其它因电网企业或者电力调度机构原因造成未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的情形。

电网企业范文篇7

1电力企业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

我们国家的电力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使用了自动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们的用电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们的电力事业和电力企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我们的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现状。1.1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自动化技术在我们电力系统的应用更加广泛,从最初的的远程遥测系统到现在的高自动化的计算机远程系统,这样我们国家的电力系统实现了升级和优化。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的设备不断完善和出现,这样就给我们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我们的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设备的发展。1.2科技创新不断增加。我们国家在电力的发展方面投入很大,所以电力系统的发展也比较乐观。我们为了电力系统的发展专门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现了电力系统技术人才的高素质化,这样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就是在电力系统的科研上来说我们国家还是取得了很多的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促进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电力系统,还不断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对促进我们的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未来电力企业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策略

2.1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的改造升级策略。在提高电网调度自动化程度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采取系统升级改造策略,对原有的配置进行优化,为了提高自动化程度,系统中可以采用总线型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系统下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快速调换。另外,在整个的网络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集控网段,集控网段是整个电网系统的关键环节,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完善集控网段,使集控网段达到在无人运营的情况下能够自主的对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将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将信息传送到整个电网调度系统中的集控系统中,以此来维护电网工作的正常进行。2.2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当前随着人们用电量的增加,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供电不足等故障,为了更好的进行用电供应,电网调度系统未来就要朝着自动化、市场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电网自动系统中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核心的技术,运用这两种技术使得电网能够将电力信号转化为方便存储数字信号,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应该不断的完善电网故障监控系统,使得系统能够及时的发现电网故障。

3如何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采用先进标准。电力企业要想提高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可以采用新型的IEC61970标准,这种标准的应用能够给电网运行带来很多新的变化。在这种标准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IEC标准使得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快捷的进行信息共享,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开放商和使用者都很重要,这种标准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更加便利,使得EMS中的相关软件更加的开放,便于人们的使用。在将来,电力企业还要不断的加强电网调度系统的使用和开放过程,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未来电网调度的发展方向就是能够更加容易的与其他商家的接口进行连接,为此,电力企业还要不断的进行努力,从而使得电网调度系统能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3.2提高获取信息能力。全景信息的获取能力与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高未来电网调度的自动化程度,电力企业就要不断的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在未来电网中要始终坚持实体电网架构与信息交互平台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电网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信息的整合,对电网中的业务流、动态进行及时地分析和诊断,这样就能够为电网运营人员提供精确的信息图,从而方便运营工作者的工作,以便他们能够快速的解决运营中出现的问题。3.3采用新型的互感器。为了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我们还可以使用新型的传感器,新型的传感器能够使得电网中的测量信息实现共享,这样电力企业之间信息的传播速度就加快,但是在使用新型传感器时,电力企业就要将过去传统的硬接线取消,这样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处理就能够借助传感器进行,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的快速。这种新型传感器的工作理念是将电力系统中的信息控制中心成为信息系统的“信息中转中心”,通过传感器实现高速的信息传递,这样在今后的电力企业工作过程中就能够及时的应对突发事件。

4结论

当前社会中,电力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它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设施之一,因此加强电网调度工作已经成为保障人们生活的重要举措,为此电力企业要不断的创新和研究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使得运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快速的处理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人们正常的用电,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张吉 单位: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谢雯,李国春.关于电力企业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

电网企业范文篇8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一家公司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信息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彻底执行等,在公司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以及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方面。现代的公司是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等、有限理性等影响,这组契约常常是不完备的。虽然我国大多数电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内部控制还很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偏远地方的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流程较为粗放,没有形成统一详尽且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操作流程。造成职责不清,一旦出现问题经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还有一些电网企业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落实,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制约、监督的作用。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随着公司结构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管理层由职业经理人代替,经营者不是公司的所有者,这就出现了所谓的问题,经理人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可能损害公司所有者的利益,出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问题。一般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这些机构的设立应该起到互相监督、制约的作用,虽然在我国电网企业结构中,这些机构都有设立,但是由于我国市场发展的成熟,这些部门无法很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司决策的部门与经营的部门基本上没有分开,没有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权利与责任存在交叉的现象,造成企业运行的低效率,严重的影响到公司内部控制的效果。很多的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公司的决策有大股东一人说了算,大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操纵上市公司的各种经营活动,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而公司内部的监事会常常是形同虚设。电网企业受到监管较少,虽然是国家电网管理,但是在下面的分公司由于监督不到位,一些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其次,一股独大的现象在电网企业中也极为明显,由于电网企业目前民营资金无法进入,公司的经营管理完全由国家电网决定,这就导致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无法在电网企业内部得到贯彻实施,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制定,也难以在下面的电网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执行。

(四)内部监督不到位

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影响着其他环节。目前我国很多电网企业对内部控制监督不重视,内部审计处于边缘地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内审人员通常是向经理层负责,内审机构难以完全独立运行,不能可观、独立、真是的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处理决定;另一方面,很多的公司高管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甚至由电网企业会计人员兼任内审部门的人员,或者内审人员由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员担任,最终导致内部审计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公司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电网企业内部监督不到位是由于其公司的运行体制决定的,电网企业虽然是进行企业化经营,但是受到行政干预较大,内部的一些管理人员也受到行政指令的影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受到严重的制约,对于企业的经营业务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或者完全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没有自己的考虑,这就导致电网企业内部无法像市场中民营企业那样运行,负责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员工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对于内部控制的监督也就自然不到位,很多的工作都是流于表面形式,为了完成上级的指令而工作,忽视了企业实际可能面临的情况,企业运行效率低下是影响内部控制监督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完善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建议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

要强化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意识,让电网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到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的重要性。电网企业的领导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电网企业中,只有领导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让内部控制系统的工作得到单位其他人的重视。因此,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加以宣传,以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强调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到内部控制系统对于电网企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系统意识,为发展、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打好基础。尤其是对于风险较高的方面,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控制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另一方面,对于电网企业中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完善的部门,做出相应的激励,并且给予一定的精神或者物质奖励,对于内部控制系统缺失或者存在明显缺陷的机构,进行相应的惩罚,如减少奖金发放的金额或者适当减少一些福利等,以此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视,为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打好基础。各电网企业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制订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充分的做好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让工作人员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积极性。

(二)健全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健全电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制度,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这三方面进行,首先,电网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在电网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电网企业内部不兼容职务以及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形成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事中控制体现在保障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等方面,包括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的控制。主要的包括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等方法。在内部控制中,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每个会计期间或者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审部门都必须按照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相一致,资金、材料的使用是否和预算相符,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根据计划合理进行安排等。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经营管理目标的适当性,也可根据生产经营中反馈的实际信息,及时的采取调整措施,以保公司的经营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此外,公司还需要将各部门的经营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进行联系,调动各管理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

(三)完善电网企业治理结构

在我国上市公司经常会出现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等问题,这主要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的,在电网企业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财务舞弊或者造假的行为,因此急需健全电网企业的治理结构。首先,建立对电网企业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激励可以从期权奖励等入手,减少现金奖励,把企业的发展和经理人员的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于电网企业的业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情况,对经理人员进行一定的处罚,增加经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健全电网企业的监事会制定,监事会的设立是简单整个公司的治理层,然而现在的很多公司内部监事会由于独立性较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因此需要让监事会独立于公司的管理活动,发挥其监督职能。其次,电网企业的主管单位也要适当的放权给下属单位,给下属电网企业一定经营自由,调动下属电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避免出现行政指令来治理公司,尽量实行市场化的经营模型,调动下属电网企业经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这一方式,电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会重视内部控制,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四)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加强电网企业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建立内审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机构应该保持其独立性,独立于日程的管理活动,并且需要配备充足的专业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充分的发挥其职能,让他们可以正常的在公司中开展工作。规模较大的电网企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并且需要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并且聘请的人员要与企业没有利益牵连,让审计部门真正的发挥其监管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职能。此外,公司还需要健全的内部监督制度,对于员工的行为有明确的奖惩标准,把公司的内部监督与日常的经营相结合。内部监督不仅仅是建立在大型的电网企业中,规模较小的电网企业也需要建立这方面的内部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内部监督不能仅仅靠内部审计机构来进行,需要企业的所以员工参与进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的落实内部控制制度,降低操作失误,避免低级的认为错误。内部工作出现异常,及时的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及早的检查,排除舞弊、造价等违规行为。对于发现违规、舞弊等行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这一措施调动企业全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三、结束语

电网企业范文篇9

关键词:电网企业;管理会计建设;对策

在电网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所拥有的作用不仅是对当前电网企业财务状况的控制,更是解析电网企业过去的发展和管理缺陷,预测和筹划电网企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手段,管理会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传统会计手段而存在。当前国网公司开展的一系列资金资产、成本预算集约化管控,使管理会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部环境,而随着电力体制与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迫切需要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建设。

一、电网企业管理会计建设现状

(一)电网企业当前仍较为缺乏管理

会计相关经验和实际检验结论无论是对于电网企业还是其他公司来说,管理会计还是会计领域的短板。仅就电网企业目前情况来看,当前仍较为缺乏管理会计相关经验和实际检验结论。管理会计从进入国内到现在,虽然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但只仅仅是受到了一定的关注。部分电网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对于管理会计的作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管理会计相关经验认识不清,对管理会计进行的尝试较少。因此,对于电网企业而言,当前还没有与之配套的管理会计实施意见,管理会计也少有针对性的理论支持和结论。而与此同时,虽说有些电网企业在公司里设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会计机构,但是在缺少理论支持和尝试较少的现状下,这些机构的角色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电网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受到当前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比,在我国的利用程度和公司企业的接受程度都是不同的。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财务会计是长期存在且发展得较为成熟的,与之相比较的管理会计而言,引进的时间短,发展慢,理论相对不成熟,在公司企业中的利用程度和接受程度较低。在这个大背景下,管理会计人才成为管理会计的一大问题。在电网企业的管理会计建设之中,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是非常重要的制约条件,当前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人员与管理会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我国,从事会计这个行业人员的数量众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从业于财务会计,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很少。加之,管理会计不仅仅是财务上的要求,其中更含有更丰富的内涵,因此管理会计人才数量少,特别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人才缺乏。在电网企业内部,承担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素质也不够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管理会计水平受到当前从业人员的素质制约。

(三)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方面仍不足,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还未体现出来

电网企业在我国的各类公司中来说,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电网企业的主营业务是输配售,就这个业务来说,就比一般公司经营的业务特殊。而另一方面,我国在引进管理会计的时间不长,加上电网企业由于供电的经营主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还遗留着较多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子,长期以来的经营理念和思想相对较为传统。管理会计对于我国部分电网企业来说,是相对生疏的概念,而在慢慢引进管理会计概念的过程中,管理会计很多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优点都还没有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管理会计对于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作用不明显,对全面预算的关注度不够,管理会计的实用性还没有发挥出来,加上可操作性比较弱,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就难以通过管理会计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

二、电网企业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有效办法

(一)坚持管理创新,推动管理会计运用

一方面,从理论的大环境方面,只有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持续发展,才能为电网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依据。从这个方面来看,不断充实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国家和企业必须要大力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实证研究等方法,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同实践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科学、合理、切实的研究和创新,提高管理会计理论的科学性、实效性、切实性和合理性,积极总结、归纳和推广我国管理会计在实际运用中的成功经验,从而尽快的构建起一套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1]而另一方面,需要从电网企业自身的特有条件来看待。首先电网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层需要对管理会计有个理性且深入的认识,加强对管理会计领域的重视,对于管理会计建设方面也需要有进一步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所设立的管理会计相关机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角色力量,支持管理会计建设工作。再者就是针对管理会计理论,电网企业应进行更多的创新和尝试,以吸取经验教训。

(二)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

人才在管理会计领域内其中心地位无可厚非。电网企业要加强管理会计方面建设,对于管理会计的人才这部分来说,就必须以人才为中心,把好电网企业的人才观,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从事人员。短时间内增强电网企业的管理会计从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很难的,这必是一项长期、持续开展的工作。具体来说,电网企业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从事人员。最直接的就是引进高质量的,曾经有专门从事管理会计经验的人员,用其高素质带领管理会计建设迈入新的阶段。会计是一门知识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果缺少专门的会计人才,那么供电公司的管理会计工作运行起来会相对困难,由此可见,招收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很关键,另一方面是培养公司原有的中坚力量,供电公司可以为公司内部有潜力的人员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供电公司管理会计的专业力量。[2]

(三)坚持预算领衔,加强管理会计基础性建设

增强对管理会计基础性建设的重视是加强管理会计建设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管理会计中的基础性建设就不得不提全面预算。只有做好电网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才有能力激发出管理会计提高公司效益,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力量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电网企业要实事求是制定预算管理办法,落实预算的各项细节,进一步对预算的整个流程进行优化。将预算管理由事后控制转为事中控制,动态监控业务预算执行,预算管理更加科学精准。加强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对公司现金流量预算实行月预算、旬调度、日安排,即按月编制流量预算,按旬上报资金需求,按日进行资金拨付,并实行“零余额”管理,实现现金流量预算与会计核算的紧密结合,与融资计划的有序衔接。[3]

三、结语

在电网企业这类特殊的企业中谈管理会计理论必须要适当结合这类企业的特点,当前我国管理会计的不成熟性使在电网企业中加强管理会计建设遭遇了困难。只有电网企业不断丰富管理会计理论知识,并不断进行理论到实践的尝试,电网企业才能真正发挥管理会计这把利剑的应有效用。

作者:李新云 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郭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6,13:75-76.

电网企业范文篇10

关键词: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创新

在整个社会的运行过程中,国家电网自始至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作为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企业发展和相关技术人才的培训,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实现我国电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接下来的发展阶段中,采用立体化多层次的模式来对企业文化进行培训创新,成为越来越多电网企业发展前进的一条必由之路。

一、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中的问题

企业文化始终是一家企业在经济社会和市场上运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国家电网企业纷纷把企业文化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文化培训往往出现以下几种问题:(一)培训方式单一。当今社会的企业在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训时,通常会选择一个固定的场合来进行。一般会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工具,选择字幕滚动和视频宣传的方式来展示现阶段的企业文化。采用这样的方式会在短期内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使员工产生厌烦心理,甚至缺乏与同事进行互动的工作激情[1]。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只是浮于表面,在实际运用中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企业培训的目标难以实现。(二)内容简单枯燥。在向员工进行企业文化的传输时,企业一般很少注重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同样的内容在进行多次的灌输后,非但不能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的技能因受到企业文化的局限而难以得到完全的展现。另外,企业文化内容本身也谈不上出彩,对企业形象等方面的描述过于简单直白,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要领把握不当,以至于在工作岗位上出现失误。(三)员工意识淡薄。作为国家电网企业的员工,在对企业文化的掌握上谈不上全面,更不用说去做深入的了解。他们一般只把服装和标识的统一看做是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在他们看来,了解并遵循了这些内容,就可以称得上掌握了本企业的文化。其实,类似的内容虽然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过是一些形式上的内容,深入地理解了这些文化所蕴含的意义才是真正有必要的。除此之外,部分员工在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上往往会出现偏差,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内的政治教育与宣传活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电网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偏低。这样就导致了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越来越片面,甚至产生一种企业文化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

二、培训创新与良性发展的方式途径

电网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它必须存在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任何企业的文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在短时间内形成的,都是企业在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渐形成的。回顾我国电网企业的发展,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统一管理以及之后的政府监督、技术革新时期后,逐步走上了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特色的道路。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正处于稳步前进的阶段,无数电网人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了一番沉淀后,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形成了一套全面而又具体的“五统一”的企业文化体系[2]。这对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宝贵财富,这就要求企业有关负责人顺应本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主动地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培训,以实现企业文化的全面普及。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根据培训对象特征进行安排。即使是同一家电网企业的员工,也会因为文化水平的不同,生活经验的差别,而对企业文化出现不同层次的理解。对于这样的现状,企业应充分考虑员工自身的特点,进行培训内容的安排。那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在理解专业性较高的企业文化方面,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困难,因此在对这群人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时,选择简单易懂的方式才是较为可取的。而对那些高水平的员工来说,一般就不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不同岗位的员工,由于业务分工的差别,他们所接受的企业文化培训应该和他们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有着紧密联系。这样一来,在不同的部门便会衍生出各自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加深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从而把企业文化更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工作中,并提高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二)创新企业文化培训模式。传统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时,没有及时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信息需求和接受能力,只注重文化内容而忽略了它所依附的形式。一般只是选择发放纸质文件或是在员工的工作场合贴大字报等类似单一而又枯燥的方式来进行。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员工的需求,在把握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让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完成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例如,陕西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室”的建立,将单一的企业文化培训变成文化产览形式[3]。在这样的培训室中,员工可以选择眼看、耳听甚至是用手触摸等不同的方式来感受企业文化。相对于以往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培训方式更容易被员工所接受,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三)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时,不仅要重视内容和形式的与时俱进,相应的规章制度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将企业文化建设归纳到一个完整的体系中,保证企业快速平稳地向前发展。及时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适当的奖惩机制的确立,对于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保持高度责任心,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企业文化贯穿企业的整个发展阶段,是一家企业区别于其它行业的独特之处。对于国家电网企业的员工来说,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培训,不仅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而且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推动了电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晓威 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达州供电公司培训分中心

参考文献:

[1]蒋念.针对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培训创新与良性发展的研究[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