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教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06:32:26

野外教学论文

野外教学论文篇1

关健词:地质实习启发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是地质类本科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野外实习对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提高大学生的业务素质显得尤为重要。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实习经费的匾乏,在实习学时不断减少,实习任务重的情况下,根据“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的主题”和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的教育思想,围绕着如何保证实习质量,防止教学滑坡等间题,实习队除了精心组织,突出重点,培养能力,制定新的实习计划和实习成绩评定系统;重视发挥野外实习自身的育人功能外,还不断加强野外实习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探讨,把启发式教学运用到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野外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学实习过程中,克服平坦直述的简单讲授,而是针对观察的地质现象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分析,联系课堂理论,最终由学生自己说出间题的答案。实践证明,在野外教学实习中坚持启发式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意义。

一、野外启发式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对地质现象的认真观察

地质科学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野外实习中必须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这不仅是要求未来地质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千里迢迢来到实习区进行教学实习的目的所在。因此,能否在野外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影响到学生地质现象感性认识和有效信息的获得,也影响到教学实习的质量。因此,在实习前,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加强对地质现象的认真观察。然而,在教学实习中,总有部分学生把对地质现象的观察视为“软”任务,而把带队教师口授内容记录下来视为“硬”任务。实践证明,在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运用“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是促进学生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的观察,提高教学实习质量有效的教学方法。

野外实习中的启发式教学要求带队教师在讲授地质现象时,不能像讲解员、导游员那样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而是针对发现的地质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对地质现象的注意,进而引导学生对现象由表及里地观察与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课堂理论,最终由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南京汤山地区为广泛的沉积岩分布区,偶尔有少量的闪长粉岩(岩浆岩)以岩床产状侵入在沉积岩层中。当对其进行观察时,教师不是首先说出闪长粉岩的名称,而是向学生提出这是什么岩石的问题。激励学生纷纷采集标本,拿出放大镜争先对标本进行认真观察。由于岩石类型由沉积岩大类突变为岩浆岩大类,学生一时很难辨认出岩石确凿名称。带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岩石学理论对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和产状进行认真观察,分析,很快,由学生们说出岩石的名称—闪长粉岩。教学实习的实践充分证明,野外实习中的“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观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质现象进行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

二、野外启发式教学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与野外实习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野外实习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野外实习中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发现与观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要说区别,那就是两者实施教学的环境截然不同。野外实习观察和探索的对象决定了野外实习环境的艰苦性。野外实习往往是在顶骄阳,冒酷暑,攀陡崖,穿密林的艰苦环境下实施教学。为克服由于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和部分学生因怕苦怕累引起的“厌战”情绪,甚至擅自离队情况的发生。因此,在野外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保证教学实习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组织野外实习的实践充分证明,采取“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在野外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野外“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对地质现象观察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回答教师的间题,在教与学之间,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构筑起一条相互联系的纽带加大了学生在教学实习中的参与,克服了因实习环境的艰苦和教师教学方法单调而引起学生“厌战”情绪和由此导致的学生擅自离队情况的发生。

其次,野外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改进了教师野外实习教学方法,改变了过去那种平坦直述,枯燥无味的讲解员式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学生在实习中只管记录而忽视观察的偏向,由于教学方法得当,野外实习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艰苦、单调的野外实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在野外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保证教学实习的质量。

三、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野外地质教学实习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间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实习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野外教学实习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对地质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联系课堂理论,正确找出问题的答案,既强化了学生在教学实习中的参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间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南京汤山教学实习过程中对陈家边一狼山斜断层进行观察时,教师预先没有告知学生前面有断层。而是要求学生认真测量高丽山组地层产状并沿其走向向前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高丽山组地层突然消失而面前出现的是青龙组地层。针对这一现象,教师提出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学生经过一番分析思考后,便异口同声回答是断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断层,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间题的实践能力,又对实习学生学好地球科学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大自然是地球科学教学偌大的天然实验室,这个天然实验室保存了数亿年以来的古海洋遗迹和各种地层,古生物化石、岩石、矿产及各种构造现象。在野外教学实习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现象,认识客观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发现间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例如,在对实习区志留系、泥盆系层面上的波痕、雨痕和交错层理等层面原生构造进行观察时,教师通常不首先把“是什么”的现成答案交代于学生,而是把“有什么”和“是什么”“如何形成的”等问题交代于学生。学生通过对现象的发现、观察,联系课堂理论,很快就能说出原生构造的名称和成因。教学实践证明,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运用“引而不发”的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既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分析间题的思维空间,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野外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人文教育专业

人文教育专业是要培养胜任中学人文学科综合课程及地理、历史、政治等相关课程教学的应用型人才的师范性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人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能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及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 一些高校对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该专业的地理实践教学与地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区别认识不清;除此之外,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材和师资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得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将有背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特殊性

在对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与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上有所不同,一般地,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包括部门学科实践与综合实践两部分,而人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其综合性和宽知识面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只能进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且实践教学内容上力求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相结合[1]。野外实践教学必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里的综合有两层含义: 一是地理、历史、政治每一大学科内部的综合。二是在科内综合基础上综合地理、历史 政治、文化生态等内容,使人文教育专业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安排地理野外分科实习既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人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特征的要求,地理野外实习只能属于综合实习[2]。

二、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课程是人文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而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这些课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得到重视。通过野外实践教学过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在野外环境中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将课本中知识及野外调查方法渗透到实践活动中,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及在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中搜集、诠释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技能。

(二)野外实践教学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通过野外教学实践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如野外实践过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实践基地相互协调、 相互沟通配合,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同时,野外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过程,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没有完善的野外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不少学校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是人文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其中野外实践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响应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出来。如百色学院2012年开设了人文教育专业并把实践教学纳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缺少野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这就导致了该校该专业的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二)缺乏典型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不够科学的野外实践路线。 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多样性、流动性等特点,基地建设及其线路选择上应涵盖地理、政治、历史等内容,但当前多数高校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和路线设计不够典型,这导致学生在野外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看到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理论要素及地理规律,就算野外学习回来学生依然难以感受到理论与实地观察到的现象之间关系,这使实践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缺乏合适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缺乏较专门的指导教材。目前有不少专业的地理野外实习方面的指导教材,但是人文教育专业属于综合地理野外实习,这些过于专业的地理实习指导教材,并不太适用人文教育专业野外实习。

(四)师资不足。当前很多高校缺少甚至没有专门从事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如普遍有这样的现象:哪个班需要搞野外实践教学活动,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成了野外指导教师,缺乏经费导致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有些教师并非地理专业出身,也无野外教学的经验,同样成为地理野外教学指导教师。如百色学院人文教育专业目前在校生接近250人,但地理专业教师仅1人,外聘2人,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师为0,地理教师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野外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不少高校的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最终成为走形式,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及教师都认为是出去 “旅游” ,野外实践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 “走马观花”、“游山玩水”。

四、人文教育专业综合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人文教育专业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各高校对野外实践教学应引起重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二是针对区域地理特点,编制乡土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各学校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组织专业教师或外聘野外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制定适宜的包含有自然地理要素和历史、政治等人文内容的野外实践指导教材;三是加强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科学设计野外实习路线,如我们可针对学校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最佳和较稳定的教学基地,规划设计涵盖有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资源的实习路线,因为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建设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时,应考虑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既典型内容有丰富的地区。最后要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一名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指导教师,需熟悉与综合地理野外实践相关教学内容,需掌握相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现象等综合知识,需学会把地理、政治、文化生态、历史等内容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应配备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与此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加强与其他相关学校交流学习,积极参与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积累实践教学指导经验,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组织和指导综合地理野外实践能力,以保证野外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野外教学论文篇3

关 键 词:学校体育;生命教育;野外生存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093-04

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比如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残忍,网瘾、早恋、厌学、吸毒等青少年犯罪等现象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自身健康的发展,对学校和家庭教育带来了巨大压力,更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隐患[1]。

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生命教育观已越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关怀生命已成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综观我国学者对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外乎两个角度:一是现实角度;二是理性思辨角度。如果说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核心是“健康第一”的话,那么,生命教育指导思想的核心则是“生命第一”,健康为了生命。体育课程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奠基工程,应突出其生命教育功能,成为生命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2]。作为体育课程的拓展,高校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野外生存的技巧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并以此促进学生生命意识与生命情怀的提升。野外生存教育以其鲜明的特点,在开展学生生命教育方面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1 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与实施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顾名思义是关于生命常识及体验生命活动的教育。随着生命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它已被全球教育界所认同,成为一种新教育思想。生命教育宗旨在认识生命本质,捍卫生命尊严,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品质,实现生命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与和谐发展[3]。

1968年,美国著名作家、演讲家、人生导师杰·唐纳·化特士率先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机构。1989年,日本明确提出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并以此观念来构建道德教育目标。近10年来,我国的学者在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围绕生命教育的主体展开,许多学者感到教育应该尊重和关爱生命,并且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建议。2005年上海市教育厅首开先河,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生命教育从理性的楼阁,转向实施的蓝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开始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4]。

生命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点。生命教育是以生命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昭示的规律所进行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生命教育帮助人认识、珍惜、尊重和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以及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学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它是教育的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它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整合现在的教育资源,利用现在的学校教育资源,将性、安全、心理健康、生存、环境、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法制、体育及艺术教育等整合在一起。

生命教育的实施模式是将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可以采用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模式。

2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野外生存教育课程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体育的平台融合生命教育的内容,对两者都可起到促进作用。野外生存训练集挑战性与竞技性于一体,包含内容广泛,往往要求个人或团体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培养训练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顽强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训练[5]。近10年,国内许多高校开展野外生存教育探索,作为一门新兴的体育课程,课程体系的建立还在不断完善当中。

2005年,韶关学院开始在体育专业学生中开设野外生存教育课程,随后又在公共体育课程中开设了野外生存教育选项课程,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已全面进入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大学公共体育选项课体系,成为一门常态化的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努力将生命教育思想融入到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当中,使课程价值达到最大化。

2.1 体现生命教育价值的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以体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目前很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实际问题一一对应起来,针对学生在生活、生存、生命等方面的意识与技能欠缺的现状,应该考虑到让学生贴近生活、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和掌握一些现实社会与自然环境下的生活和生存所需的基本技能。我们拟定了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世界,在自然环境下开展生活、生存、生命主题教育的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价值取向。

在课程结构上,韶关学院将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划分为理论、校内模拟和野外实践3个模块。

理论模块内容中包含生理保健、运动医学、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自然环境风险评估与预防、动物与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等内容;模拟训练内容中有户外活动能力与技巧的训练、徒步训练、户外工具的使用与制作、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与演练等内容; 野外实践内容中有野外方向与道路的识别、负重行走、攀岩、岩降、担架制作与伤员搬运、露营地选择、水源与食物采撷等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野外风险与应急处理、野外生存技能与技巧训练。课程注重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突显生存、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教学实践表明,依据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资源特点和教育实践特点,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下体验生活、生存、生命状态,践行生命教育实践,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可以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我校参加了野外生存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课程兴趣”、“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自信心”、“生存生活技能”、“生命关爱”、“终身体育”等调查中,对课程认同的比例均超过90%[6]。

2.2 野外生存教育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生成

1)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

受“体育”本体化思想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专业课程长期以来存在竞技化倾向,学校体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的范围。教育的内涵曾一度被简化为“学校教育”,教育资源也大多集中在学校,对学校之外的教育(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户外教育等)不够重视,多样复杂的社会现实被浓缩为课本内容,整体有机的生活经验也被分割为学科林立的知识[7]。这也导致了高校体育类课程功能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局限性,进而影响了体育课程价值的释放。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作为一种全新课程内容的提出,将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课内容更加知识化、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内容、方法、时间和空间。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地质学、天文学、林学、旅游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体育学等跨学科知识[6]。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突破传统体育类课程强调项目的纵深发展,强调线性逻辑秩序的教学理念,选择了人是整体、教育是整体、生活是整体和生命是整体的教学观,改变了体育与生活的割裂状态,融合了生活化、生命化的体育教育资源,回归了人的生命整体、回归教育整体、回归人的生活常态。

教学资源从封闭走向开放,使野外生存教育课程成为生活化体育课程有益尝试,更好地带给学生生活化、生命化的体育体验。

2)教学过程从单元走向多元。

传统的体育类课程在技术动作上追求标准化和模式化,严格执行项目规则,种种规格与要求在培养学生标准化意识与提高学生的执行力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这种以科学理性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恰恰忽视了教学的内在品质,面对“业余的人”,过多的专业约束与限制,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生命的存在是流动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生活化、生存化和生命化的体育过程,不应是精确的控制过程,教学过程要允许不确定性,甚至允许错误的出现。要鼓励学生向教材、向知识文本挑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野外生存教育课程是生命发展活动,倡导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合作学习和陶冶身心的过程;是关注生命成长、展示生命活力的过程;是一个心灵沟通、情感交融的过程。课程不仅强调增进学生健康,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理解、感受体育的真谛。学生的课程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并以此去深思生命、反思生命、创造生命,最终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提升和飞跃[8]。

教学过程从单元走向多元,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与约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以自觉、主动的心态融入生命体验当中。

3)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引导。

野外生存课程将“理论”、“模拟训练”和“野外实践”3个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以“主题案例”、“案例模拟”、“主题实践”进行教学实施,教学内容不再是“钢性”的呈现,教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讲述者”,而是设计、倾听、分析和引导者,教师的重要工作是创设生活、生存和生命的教学仿真情境。

学生学习方式是主导地学、互动地学、讨论地学、自我调控地学,学生以个体或者小组的形式去完成“案例”和“目标”学习,改变以往单一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学生将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实践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组成部分,并以此去深思生命、反思生命、创造生命,最终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提升和飞跃。

教学方法从灌输走向引导,师生心灵深处的相互触碰与交融,打破了教学过程与现实生命的藩篱,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价值最终得到润泽。

4)学习评价从定量走向定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野外生存教育的评价,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依归,不以筛选学生为目的,不以测试的数据为评价的主要观测点,而从学生课程学习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评价。既要重视评价的价值性判断,也要重视教育评价的描述性判断、决策性判断,在承认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的发展。评价理念包括: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元认知和认知技能、强调整体评价。

具体操作上,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主要从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方面评价。认知目标要求掌握生活、生存、生命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风险进行识别;情感目标要求能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动作技能目标要求能够模仿、操作,精确连贯地完成野外活动的技能和应急逃生、救护等专项活动技能。

学习评价从定量走向定性,从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考量学生学习效果,在承认效率的同时,更关注了课程整体的学习与学生生命的发展。

3 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优势

1)为开展生命教育创设情境。

在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中,无论是理论、校内模拟训练还是野外实训中,均有关于“人工心肺功能复苏”、“溺水”、“中暑”、“伤员搬运”、“地质风险”、“动物或植物的侵袭”、“食物或水源的风险”等理论与教学训练,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掌握,对“突发事故”的处理演练,所创建的生命教育情境,可以提高学生更加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与情怀。同时,这个体验过程也可以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升。

2)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内容。

野外生存教育课程3个教学模块有机互通,理论部分是校内模拟和野外实践的前提,也与这两部分教学内容交织。而校内模拟和野外实践又是生命教育理论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可以将生命教育理论的原理和观点,生动和形象诠释出来。

依附野外生存实践活动的生命教育理论,涵盖了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安全防范、科学处理等生命教育内涵,既有理论性,更有实践性和生命教育的指向性,野外生存教育课程为生命教育理论的阐述提供了理想的的内容。在唤起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生命课题,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学会尊重他人生命和自然生命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3)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体验是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9]。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实践内容蕴含大量生命教育的素材,是以实用的角度、实训的方式,让学生经历与体验、感悟与升华,为学生生命意识与生命能力的生成打下重要的基础。

生命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野外生存教育课程的校内模拟训练与野外实践中,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伟大与渺小,体验幸福和快乐,体验困难与挫折,在人际交往中体验责任和感恩,将会收到仅仅理论教育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实践性也是野外生存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人是教育永恒的主体,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所涉及的生命教育相关内容很多,从生理知识、道德、社交、力量到生命力的体验等,学校体育最能够展现生命活力,可以成为生命教育最直接的有效载体。突显生命教育价值取向的野外生存教育课程,有力促进了学生生命和生存能力的动态生成,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情境,同时也为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理论载体与实践平台,以此实现野外生存教育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进而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朴淑瑜. 青少年生命教育刻不容缓[N]. 科技日报,2007-1-25(07).

[2] 丁兆雄. 透视体育课程中的生命教育[J]. 体育学刊,2008,15(6):70-74.

[3] 范红艳. 生命视野下的学校体育研究[J]. 体育科技,2008(1):25-27.

[4] 王羽.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命教育视阈下我国学校体育地位的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2):93-96.

[5] 李小英.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4):123-125.

[6] 王桂忠. 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探索[J]. 体育学刊,2008,15(2):53-56.

[7] 季克异,季济. 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J]. 中国学校体育,2003(1):50-51.

野外教学论文篇4

摘要:以涉海类专业海洋地质野外实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实习教学内容、实习教学方法与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期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及吃苦耐劳的作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海洋地质;实习;体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121-02

中共十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重要使命。海洋地质实习是继海洋地质学理论课之后的一门重要实践课,一般也是海洋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上海海洋大学自2015年面向本科生开始开设关于海洋技术专业的海洋地质实习。为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丰富的海洋科学类毕业生,该实习秉承坚持实践教学的作风,形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海洋地质实习是海洋技术专业在校期间的非常重要的一门实习课程,该课程将课堂理论的海洋地质知识和野外海洋地质现象联系起来,为后继的学习或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连续几年的理论教学和室内实验,基本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实践教师资力量。本文将对海洋地质实习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实习内容

作为海洋地质理论的后续课程,海洋地质实习安排时间紧跟理论课程,这样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够理论联系实习,教学和实习不会脱节,衔接性好。由于我校海洋技术专业不同于其他兄弟学校的类似专业,针对我校海技专业没有专门开设r石矿物学方面的课程,而是在海洋地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补充的,故海洋地质路线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地质知识的薄弱,又要考虑专业的需求。针对此情况及实习时间设计了几条实习路线[1-3]:

1.岩石矿物学基础。上海地质科普馆陈列了大量且典型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我们将其作为实习的第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对矿物岩石以及常见的地质地貌知识的再学习和巩固,例如对常见矿物的认识,常见的岩石类型以及矿物组成的认识,对我国常见的地形地貌的认识以及成因分析等;

2.现代海岸带我校靠近东海,关于海岸带的实习很方便,主要内容包括:海岸带的分带、波浪的观察、潮汐的分析、海岸带的生物等的观察与统计;

3.海洋地质作用。该实习内容观测的路线选在嵊泗列岛,可以观察到丰富多产海蚀地貌、不同其次的岩浆入侵、不同地质作用形成的沙滩、波痕和泥沙的搬运等内容。

二、实习教学队伍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关于海洋地质类课程的老中青搭配的特色教学研究队伍。海洋地质实习有关教师非常重视实践教学,课题组老师多次到走访勘察可能的实习地点,最终确定实习路线,初步完成野外实习讲义,并在后继的实习过程中不断优化实习路线、丰富实习内容。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实习课程的教学不同于理论课程的教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概念,而野外实习要对野外发现的现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讲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系统地掌握实习区域地质演化史,而且要具备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除了上述这些方面的要求,合适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

1.对比教学。对比教学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法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教学方法[4],野外对比教学不但要有十分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举一反三,把某些相似的野外地质现象拿出来让学生对比,总结异同,使学生能够在明确一种野外地质现象的同时,也能联系到别的内容,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同是海岸带的沙滩,但沙滩的轮廓外形有不同,当然其地质成因也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形成机理,即都是泥沙的运动的产物。对比式的野外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同时还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整个野外实习教学不至于枯燥无味。正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野外实习教学过程中十分受用,不管在东海岸带如崇明岛亦或是在嵊泗,野外地质作用的结果十分明显,例如有规模比较大的潮沟、十分明显的潮涨潮落的分带特征和岩浆不同期次的入侵等地质现象。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复杂的地质地貌特征并分析其成因以及演化史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嵊泗的基湖沙滩,可以看到被后期切穿的岩脉入侵现象,这个岩浆多期次入侵的重要证据,多数学生能够分清楚岩浆大致经历了几次入侵,但是为什么入侵则很少有学生能解释,其实嵊泗这边的岩石破碎程度严重,主要是受到了剪应力作用的结果,也说明在岩浆成岩之后大地构造运动剧烈,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考虑岩浆侵入则迎刃而解。再遇到类似的地质现象学生就能回答出来,其他类似的地质现象也会多了一个解可以考虑。

3.室内室外互补式教学。结合野外的教学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单单依靠上面的教学方法,有时候室内的“注入式”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罗盘的使用,野外地图的识别、方向的识别等等,这些基本的内容就要在室内详细讲解,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熟练使用,在野外教学过程中,根据室内的知识结合野外的实际情况进行野外地质数据的测量就变得容易多了。在野外实习之前,提前告知学生实习路线、地点,以及一些典型地质现象,让学生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先进行解释。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对号入座,并结合带队老师的授课情况,针对某种地质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到更大的收获。

四、野外实习的学生管理

对于学生管理而言,野外实习和校内教学明显不同,在学校相对好管理,野外实习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并且实习时间长,且大部分都是住宿在外,如何引导学生在艰苦的野外实习中保持高涨的热情、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

在野外实习出发之前非常有必要召开一次全体动员大会,不但要让学生在野外实习教学内容让引起重视,而且要对学生生活进行着重强调。海洋地质实习一般在7月初开始,时值夏季,海边特别热,也很潮湿,紫外线强,故要强调让学生带好比较的防护用品例如防晒霜,同时出野外比较容易受轻伤,故常用的一些创可贴和其他药物也必备,除此之外,要带好长袖衣裤、帽子以及防蚊虫叮咬的常用药物。野外实习要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老师是实习的主体之一,要当好表率,不搞特殊,和学生同吃同住,给学生做好榜样,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的作风。当然野外实习比较单调,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文娱活动来缓解实习带来的疲劳。

在注意学生的衣食住行之外,学生安全可要重视,故本课程要求学生分组每组设置正副组长各一名对组员进行组织管理,禁止学生单独行动,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出发前各组点名,组长负责各组的安全事宜,到观察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中观察,回到实习地也要及时清点人数。组长制可在实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学生的安全得到了保证,教师的负担也相对减轻不少。

五、结论

野外实习相对室内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安全方面需要特别重视,学生相对自由,管理工作有难度,野外很多十分典型的地质现象被划分到风景区,实习路线也会产生门票费用、实习条件艰苦、枯燥等等问题。总之要圆满的完成野外海洋地质实习,除了在实习过程中加强管理而且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做到师生齐心外,还需要得到有关景区工作人员的配合和理解,另一方面,前期的准备工作亦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娟,桂峰.“海洋地质学”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科技文汇,2015,(下旬刊).

[2]温孝胜.海洋地质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海洋通报,2000,19(4).

野外教学论文篇5

关键词:滨海滩涂;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1-02

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1]。环境科学专业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对野外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对更高。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环境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然而,受传统和条件所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尚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今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盐城地区沿海滩涂湿地这一独特地理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其构建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环境科学教师的关注,根据当地实际自然条件完善环境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一、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野外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加强野外实习对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教学环节[2]。野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强化,而且是训练学生野外工作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其目标定位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延续,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样品采集与处理、野外仪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野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但能巩固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对环境问题产生直观认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的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环境科学野外工作的能力及独立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这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此外,环境科学的野外实践也是学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场所和手段。环境科学理论性较强,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利用野外实践教学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相关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演习的平台,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更是参加工作前,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重要基地[3]。

二、利用滨海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

一个良好实习区域的选择也是成功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盛桂莲等[4]和杨晓菁等[2]人为:生态学教学实习地点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资料翔实;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最好已与有关单位建立教学基地共建或有教学合作关系。与生态学类似的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也应具备类似的条件。滨海滩涂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是大陆与海洋的交界带,在全球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平原性淤长型滩涂湿地,是开展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然而过去并没有意识到滩涂湿地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利用地域优势(如滩涂湿地)进行野外实践教学逐渐引起重视。滩涂湿地具有野外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典型性。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典型的滨海滩涂湿地类型,大量原生滩涂作为自然保护区被完整保存下来,此外,现代农业和工业等人为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变迁过程也非常显著;全面性。滩涂湿地是海洋和陆地的交错带,包含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界面和介质过程,不但可以研究自然状况下的环境过程,也可以研究人为影响下的环境变迁;多样性。滩涂湿地涵盖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水质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均可以在滩涂湿地中找到研究对象。海洋景观、大陆景观、湿地景观结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教学潜力巨大的盐城滨海滩涂湿地体系。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加强直观印象,巩固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兴趣点,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滩涂湿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尚未没有形成完成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笔者建议将盐城地区滩涂湿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构建滩涂湿地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环境科学实践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的构建。滩涂湿地教学体系基本组成应包括三条主线:(1)自然状态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巩固加强《环境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等各基础课程的内容,并形成直观印象。(2)人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加强对《污染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的认识,并对目前我国工农业污染现状有直观的了解。(3)污染控制措施。利用滩涂湿地中的工农业污染源及其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控制途径,加强对《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等课程的认识,从实践中认识并熟悉各种工程措施。野外教学实践体系应该囊括环境化学、土壤学、水文学、水质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等课程,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实践教学活动[1]。实践教学活动应针对不同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滩涂湿地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教学同时,将书本知识和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于课堂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的构建。大自然是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更需要走进大自然。课本上枯燥的内容需要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滩涂湿地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理想场所,但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再教育的目的,而不会转变成单纯的旅游。通常可采用现场细致观察法、现场启发讲授法、现场操作教学法、现场知识竞答、工作目标设定等各种方法进行,通过启发、引导,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效果。在野外实践基础上,编写实践教材、制作多媒体,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凝练、改进,提高教学水平[1]。

3.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单一的课本宣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滩涂湿地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野外情况复杂多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变,教师现场提出的目标任务学生须组队加以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4.考核体系的构建。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不同于课堂考核,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通过在野外对学生完成实践工作过程的全面审视,比如任务完成情况、现场问答、实习报告等[5],从中判断其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这比在课堂中的笔试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后反馈给学生,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同时反馈于教学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盐城地区得天独厚的滩涂湿地资源为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条件,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吸引国内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前来学习、研究。将地理优势、人才优势进行有效整合的野外实践教学不但有利于环境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李增学,李旭平.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34-137.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翟伟峰,刘省非,王英利,王永杰.21世纪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6):82-84.

野外教学论文篇6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吉林大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实际,阐述了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意义。提出了基地建设中如何发挥基地特点和综合性功能。通过基地建设,实现辐射示范作用及资源共享。

地球科学的各个学科均以自然界为天然实验室,野外现场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育教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地球科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地球科学学科性质所决定的,是培养具有创新型地学人才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地学基础人才的培养质量。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生存和开展工作的能力。加强本科生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同时,一个建设良好,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野外实习基地,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吉林大学兴城野外实习基地经过多年建设,结合辽宁滨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并得到国内外多所大学的首肯,在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1 吉林大学兴城野外实习基地概况

吉林大学兴城野外实习基地位于辽宁省兴城市东部钓鱼台海滨,基地前身为教育部疗养院,总占地面积10.9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基地建筑古朴典雅,全部青砖砌就,属苏州园林式建筑风格,基地基础设施较为齐全。

辽宁省兴城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块北部燕山台褶带东段,东南为华北断坳,41:AI~内蒙地轴。兴城地区燕山台褶带基底由太古宇建平群和片麻状绥中花岗岩构成,中、新元古界为厚度巨大的燕山型沉积;古生界为典型华北型沉积;中生育陆相火山一沉积岩系。教学实习区域近2000km,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地质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在国内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为培养地学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实习、研究条件。

自2003年兴城教学基地建立以来,经过近7年的基地建设,已初步完成基地各项建设任务。目前,兴城教学基地已形成教学资源丰富、生活设施齐全,地质实习配套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的综合性地学人才培养基地。兴城基地适合于二年级地学类各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和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

2 兴城野外实习基地的特点及功能

兴城基地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区域地质特征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兴城周边的辽西地区,地学教学资源得天独厚,有中国华北地区25亿年前形成的最古老大陆地壳_太古宙绥中花岗岩;18亿至8亿年前的古大陆裂谷沉积——长城、蓟县、青白口系;华北地台最稳定的古生代盖层;产出举世闻名的中华龙鸟、孔子鸟、享誉“世界第一朵花”的最早期被子植物一中华古果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地;以杨家仗子钼矿为代表的各种矿产资源;奇特的海岸带地质地貌、典型的河流地质作用现象;还有以“宁远古城”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

兴城野外实习基地具有面向地学类专业进行多层次、多专业、综合性的教学功能。能够提供地质类专业二年级的教学实习;三年级的生产实习;土地资源管理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二年级专业实习;地理科学专业的旅游资源实习;地学类各专业的测量实习;地学类各专业的部分毕业实习等。经过七年多的建设,已经搭建起我国华北地台典型地质内容的综合性野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在该基地的野外实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宏观地学野外工作方法,受到大信息量、高复合度的野外综合训练,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3 兴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兴城野外实习基地自2002年9月开始立项并进行可行性论证,2003年暑期正式实施野外实习,至今已历时九年。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每年都派出一定的具有丰富野外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开展基础地质、地质教学路线的研究工作并对基地学科进行教学实习内容、教学方法建设。至2009年底,设计并完善野外地质教学路线共17条;典型地质剖面14条;野外地质填图区4个(合计面积约200km),完成了二年级兴城教学实习指导书的编写工作,修编了1:20万的教学用图2幅,1:5万的教学用图5幅。

经过多年努力,利用世行贷款项目,建立了“虚拟野外实习系统”改变了传统的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模式,加快了地质学教育的信息化步伐。实现野外地质信息共享以及野外地质信息的长期积累,建立野外地质知识库。用户只需要网络浏览器,即可登录使用虚拟野外地质实习基地,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服务器中,通过B/S模式按需下载到用户计算机中,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机资源。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满足用户任意时间的需求,使地质野外实习教学并不局限于每年的野外教学时间。学生可以对野外实习内容进行实习前预习,实习中复习,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实习质量。

2009年,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签署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建吉林大学地学部协议书》,其中野外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4月,国土资源部国家地调总局结合兴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给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下达了《辽宁1:25万锦西市(K51C004001)(1/2)幅区调修测》项目,项目拨款合计共150万元;吉林大学对兴城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也给予高度重视,按照《吉林大学“985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改革与创新计划》,在2010至2013年度,为野外地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总计450N元资金支持。上述项目的实施,对基地软硬件建设都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野外教学论文篇7

2、 宇野哲人《孔子教》序,1911年2月,富山房。

3、 户川芳郎《所谓明治初期大学制度的“汉学”:近代学院派的成立与中国研究》,载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日本近代化研究会1964年度报告《日本近代化及其国际环境》。另有《汉学支那学的沿革及其问题点》,载《理想》,1966年6月号。

4、 盐谷温作于1937年9月24日“皇军保定入城之日”,见其《孔子的人格与教训》,1937年10月开隆堂书店出版。“后序”第4页。

5、 田中王堂《作为评论家的福泽谕吉》,《中央公论》1913年10月号。

6、 福泽谕吉的儒(汉)学观,中国观,亚洲观一直是日本近现代思想史上的热门话题。本人所见到的论文就有:矶边弥一郎的《福泽谕吉翁与儒教》(《东洋哲学》第31编12号,1924年12月),“满洲事变”之后小泉信三发表有《日清战争与福泽谕吉》,四十年代有丸山真男的《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收入其《战中与战后之间》一书),六十年代有桥川文三的《福泽谕吉的中国文明论》(收入其《顺逆的思想——脱亚论以后》一书)、三浦叶的《福泽谕吉及其汉学观》(收入其《明治的汉学》一书),七十年代有今永清二《福泽谕吉的“脱亚论”》(《亚洲经济》第16卷第8号,1975年8月)等。

7、《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1页。

8、《评〈劝学篇〉》,《劝学篇》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5页。

9、《劝学篇》,第74页。

10、 《劝学篇》,第89页。

11、 《文明论概略》,第14页。

12、 《文明论概略》,第145-146页。

13、 《儒教主义之害在于其腐败》,转引自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

14、 《儒教主义》(1883年),转引自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儒教批判》。

15、 《文明论概略》,第149页。

17、 《文明论概略》,第52-53页。

18、 《劝学篇》,第83页。

20、 《文明论概略》,第91页。

21、 《文明论概略》,第14页。

23、 《文明论概略》,第52页。

24、 《文明论概略》,第53页。

26、 《劝学篇》,第4页。

27、 《劝学篇》,第49页。

28、 《文明论概略》序言。

29、 1867年12月24日致其弟的信。转引自三浦叶《明治的汉学》,汲古书院,1998年,第56页。

30、 住谷天来的《孔子及孔子教》,内村鉴三序,警醒社书店,1911年。

31、 1924年4月30日《日记》。转引自宫崎道生《近世·近代的思想与文化——日本文化的确立与连续性》,ペりかん社,1985年,第78页。

32、 田川大吉郎《关于论语》,载“论语讲座研究篇”《儒教史之概观》第555、558页。春阳堂书店。

33、 田川大吉郎《关于论语》,同上。

34、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25-26页。

35、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25-26页。

37、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80页。

38、 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69-170页。

39、 见住谷天来《孔子及孔子教》,第194-206页。

41、 武安隆《文化的抉择与发展——日本吸收外来文化史说》,第40页。

42、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1929年11月,凡人社(大阪),第5页(序)。

43、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

44、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6页。

45、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4页(序)。

46、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19页。

47、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

48、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7页。

49、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3页。

50、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页(序)、第7页。

51、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153页。

52、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192页。

53、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78页。

55、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202页。

56、 河野市次郎《儒教批判》,第379页。

57、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84页。

58、 和辻哲郎《孔子》,1964年12月角川文库第九版,第23页。

59、 和辻哲郎《孔子》,第26页。《孔子》一书第三部分为“论语的原典批判”。

60、 和辻哲郎《孔子》,第101-102页。

61、 和辻哲郎《孔子》,第98页。

63、 和辻哲郎《孔子》,第70页。

64、 大岛康正《井上哲次郎》,载《日本的思想家2》,朝日新闻社,1963年5月,第100-106页。另外Ginok.Piovesana S.J.也认为井上哲次郎“他从早年的史宾塞主义转变为日本儒学家”。见江日新译《日本近代哲学思想史》,东大图书公司(台北),1989年,第30页。

65、 收入三本集子中文章的题目依次是《关于孔子的人格》、《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三篇的内容大同小异,互为补充。以下只注篇名。另外1935年4月20日为“儒道大会”召开而举行的儒教文化讲演会上他发表了题为《孔子的人格与信念》的讲演,收入《斯文》第17编第6号《儒道大会记念号》。

66、 《关于孔子的人格》

67、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68、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70、 《关于孔子的学问与人格》

71、 《关于孔子的人格》

72、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七》

73、 《关于孔子的学问和人格》

74、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十二》。

75、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十三》,“孔子不重视军备,乃其弊。”这一点井上哲次郎的学生蟹江义丸在其《孔子研究》(1904年初版)中有论述。见京文社1927年改版《孔子研究》,第402-403页。

76、《斯文》第10编第7号,1928年7月,第3页。

78、 服部宇之吉《谈谈孔夫子》,1927年,京文社,第303页。

79、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1917年,明治出版社,第41页。

80、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202页。

81、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125页。

82、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287页。

83、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48页。

84、 服部宇之吉《孔子及孔子教》,第65-68页。

85、 同上,《孔子及孔子教》第90页。

87、 “服门十哲”虽然各有特色,但从一定意义上均可归入此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宇野哲人、盐谷温、小柳司气太、藤冢邻等。如宇野哲人有《孔子教》、盐谷温有《孔子的人格与教训》等著作。

88、 参见三浦叶《明治的汉学》,1998年,汲古书院,第140-145页论高山 牛的汉学观的相关部分。

89、 三宅雄二郎《日本的孔子教》,见《诸名家的孔子观》。

91、 德富猪一郎《通过论语看孔子》,载《儒教史概观》,第496-518页。

92、 《章太炎全集》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34页。

93、 《章太炎全集》第三卷,第423页。

94、 《钱宾四先生全集》甲编(4)。

野外教学论文篇8

野外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培养识药用药的阶段。野外实习目的是在实践中培养识别中药材的能力,是将理论课中对中药材的认知应用于实践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野外实习不仅肩负着将书本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自然相结合,实现验证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扩大和丰富学生植物学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种类的识别和鉴定、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植物检索工具书的熟练使用等专业技能,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初步开展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野外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 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尝试使用PBL教学方法,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1.PBL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目前已被世界众多医学院校所采用。在美国、加拿大等许多西方国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1-2]已经日趋成熟,这种教学法,提倡打破学科间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优点可以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究,团队合作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这种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主张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组织和鼓励学员主动学习和获得所需的材料。并通过交流和讨论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学员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让学员通过合作解决实质性问题。

2.实施方案[3-4]: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与查阅文献阶段

在PBL 教学时,介绍PBL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做。

学生9 人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一人为秘书,由1 名指导老师进行指导。由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如 “新疆沙漠野生植物种类及鉴别”。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阶段

学生根据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经过讨论,确认新疆的沙漠野生植物的种类及鉴别要点。每位同学至少掌握五种常见植物的特点。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阶段

学生认真记录每种植物的鉴别要点及生长环境,同是将进行标本压制所需的材料进行统计,由系里统一安排准备。

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遇见植物自己先进行简单的辨认,之后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确认。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压制标本。

第四阶段: 总结与评价阶段

由指导老师进行综合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同时为学生整理标本,提出不足。

整个实施过程中设立教师对学生评价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表,对于每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参与热情、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综合评价。

3.讨论

3.1效果评价。针对学生对PBL 模式的设计性实验实施效果进行不记名问卷,结果见表1。

表1 PBL 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 人数 (%)

野外教学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素质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科研素质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素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虽然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但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还是偏向于知识积累型,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旅游事业的需要。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科研素质的培养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考察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其本身是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综合考察实习能够获得大量有助于后期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东西也非常丰富,学得的东西既真实又具体,是把教材理论知识与行业实际结合的很好机会。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教育界同仁的重视。马骏(2005)认为考察实习教学方法传统化,缺乏灵活性和启发性。董志文等(2005)以中国海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指出:以认知性为主,缺少求知性内容,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实践教学内容较缺少细化目标,并提出了野外实习成绩综合考核指标体系。WWw.133229.coM王昕(2007)结合自己长期指导旅游野外实习的经验指出目前旅游野外实习存在着:目标简单化,任务缺乏针对性和思考性;实习主体游客化,实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目的地单一化与高档化,缺乏正确行业引导性;教师保姆化,学生缺乏行业社会体验性等问题。为了充分利用综合考察实习的宝贵教学资源,使综合考察实习价值最大化,克服综合考察实习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认识到综合考察实习中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不仅是提高“野外实习”质量的切入口,更是检验“野外实习”效果的重要标准。

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经过后天训练和环境的影响在人身上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科研素质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面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建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培养科研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具备一定的科研素养,是一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于怎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一直是旅游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但从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就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并不多见。谷冠鹏等从科学研究过程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结构问题作了探讨。本文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的环节出发,就旅游专业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

旅游专业综合考察实习,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最有价值的教学环节,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科研意识的培养

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一种人脑机能,是高级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的心理对现实生活的自觉反映。科研意识通常是指人在科研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它能将科学感知、思维等心理活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科研意识就是对旅游管理活动的规律有意识的追求和探索,是运用旅游管理的科学理论指导旅游活动的自觉,是对本科学生未来所从事的旅游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它既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旅游管理环境的主动适应,也表现为旅游管理本科学生对其未来工作环境的积极影响。在本科生中培养科研意识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既有助于巩固和补充课内基础知识,深化专业知识;又将为本科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大大缩短了学生适应社会的探索期。

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最缺乏的是科研意识,学生在考察实习过程中若不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则会缺乏发现,只能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的“旅游者”。因此,在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即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又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的最佳教学时机。科研意识的培养是学生专业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最基础的组成部分。

(二)科研态度的培养

一个有成就的科研工作者,其成功的要素是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既是其人生阶段的好时机,也将会对其未来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考察实习,一般设置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三学期,是其大学阶段第一次大型的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是学生第一次体验离开教室到旅游目的地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他们处于兴奋与高度好奇的心里状态,这正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态度的不可多得的良机。

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言,培养其科研态度的基本内容是:“实事求是,乐于探索,敢于否定,崇尚质疑,严肃认真,谦虚踏实”

(三)科研知识的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学习、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知识,是保证学生在今后的旅游管理活动中,进行规范、有效、科学的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旅游管理科研作为具体的科学实践,有其特定的研究规范和要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必须掌握旅游管理科研基础理论和知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掌握科研知识方面,既有教育者意识淡漠,也有困于教学环境的影响的问题。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自然就成为学生四年难得的获取旅游管理科研知识的机会。

(四)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要掌握旅游管理科研方法论,运用经验总结、调查分析、实验研究、个案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发现、总结规律。就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过程而言,学生起码应该掌握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基本的旅游科学研究方法。长期的考察实习证明,这些旅游科研方法,在考察实习过程中,简便易行,信息量大,真实性强,最有使用价值,深受学生欢迎。

(五)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即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在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本领。具体地说,科研能力包括学习、搜集文献资料、获取信息;发现问题,运用已知理论知识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综合分析、推导、设计方案,并动手得出结论等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科研能力的培养,除了在发现问题、调查研究、信息处理、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外,还必须注重以下科研能力的培养:

1、选题论证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考察实习时间长,景点类型多样,实习内容复杂。论文选题是每个学生考察实习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选取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开展研究,学生必须在老师特别是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在具体的实习中可以进一步确认或修正自己的选题。

2、方案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在科研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总体谋划,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

3、研究操作能力

学生在实习前必须对自己的选题进行文献查阅,对选题目前研究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研究对象的第一手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并做好研究前的准备工作和研究时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选题研究的质量。

4、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报告能力

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学生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并根据研究结论,完成科研报告。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考察实习过程中科研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管理者必须强化综合野外考察实习中培养学生科研素质的意识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更多地是基于学校与教师层面,几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这不利于提升院校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培养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人才。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竞争激励,旅游市场和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需求呈现多元化,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旅游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本科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大科研教学内容和时间,强化通过野外实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兴趣,激发科研潜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院校管理者要积极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通过综合野外考察实习参与学术科研活动,学到在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开阔知识视野,强化能力素质。

(二)建立针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管理机构

在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机构建立上,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成立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活动领导小组,使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化、规范化、制度化。领导小组可由主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院)长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组员,科研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工作;院(系)成立科研活动指导小组,由科研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学生参加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提供指导、咨询和帮助。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管理上,应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课题申报、组织管理、指导检查和实施奖励等制度,指导和激励学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对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通过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使学生严格按照计划认真开展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学研究,确保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有序健康开展。在科研基金设立上,应拨专项经费用作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专项基金,鼓励学生通过规定的程序申报科研课题并申请基金资助。改变过去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成果展仅仅是旅游相片、旅游纪念品等现象,要把学生基于综合野外考察实习而完成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实习的重要成果进行展示。

(三)完善学生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的科研培养机制

在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目标约束机制上,应构建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创新评价体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把学生根据综合野外考察实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以较大权重作为学生的科研学分、并将综合野外考察实习科研活动的情况及成绩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入党、推荐免试研究生和推荐就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研指导机制上,不仅要加强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力度,而且要充分发挥教师对科研活动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按照旅游科研特点开展科研工作,传授自己的研究经验,使学生树立信心,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并将指导科研活动折算为教学量,记入教师工作量,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野外教学论文篇10

关键词:清远地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改革与创新;创新型人才

Abstract: The open country practice is the university tourist resources teaching important component. The article on the innov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education idea, the founda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teaching new way, the construction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d the new pattern to carry on the exploration.

key word: Qingyuan area; Tourist resources; Open country practi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novation talented person

前 言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是旅游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资源教学极为重要但又相对薄弱的教育教学环节,亟待创新并需重点研究。笔者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野外实践教学实践,认为目前高校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

一、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育理念

(一)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

实施创新性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其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特有,它是人所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和培养下,就能在每个受教育者身上得到发展。教育的责任在于把潜在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开发出来,赋予每个受教育者以创造性。这一点必须通过教学过程的优化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中研究型旅游资源实践,便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环节。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使之成为实施创新性教育、培养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的理想课堂。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一是好奇心或兴趣。好奇心或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优化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激发学生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环境中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旅游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是创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职责之一;二是勤奋、刻苦。创新要以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为基础,而勤奋刻苦是积累知识的必要条件;三是自信心、洞察力、协调力和坚强的意志。缺乏自信的人不可能从事真正的创新工作,协调能力是旅游管理者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坚强的意志是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基础。通过旅游资源野外实践,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接触中,在与各类人员的交往中,在对各类旅游资源的研究和探索中,学生勤奋刻苦,自信协作,人格意志等品德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见,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是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改变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价值取向,创设新的教学目标

实践是一切真知的源泉,对以实践性强为突出特点的旅游管理科学而言,地质地貌演化历史之长,各种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之复杂,绝大部分是无法模拟或不可再现的。因此,旅游资源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但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观念、区域条件、时间短暂、经费不足和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单一,即仅仅要求学生在通过回答已有明确答案的科学问题的基础上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这种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存在严重的弊端,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探索、研究新型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旅游实践观念和旅游科研能力。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单一的验证性实践,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目标价值取向。根据社会对旅游管理人员的要求,将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由单一的验证性实践转变为研究型、探索型、设计型、综合性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的探究知识者,形成新的实践教育观念。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主要任务应是在指导学生认识现存旅游资源和分析这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索新的还未被他人认识的旅游资源的能力,即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化学生的主体精神

以人为本是现代创新教育的价值观,是当代“创造型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把教学活动的本质看成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合作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全过程中,改变以往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对自然空间中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探索、分析、评价和研究,使学生在自主研究、自主管理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中获得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方式

新的教育理念必须有新的教学方式相配合,才能真正得到贯彻和实施。因此,旅游资源野外实践的创新必然要求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实施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目标。

从验证性到设计性的转变:改变长期以来,旅游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仅仅是针对理论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行验证性实践的传统习惯,实施课程内部各知识点的相互融通,完成教学实践目标下的过程和方式的自我设计。

从单科性到综合性的转变:通过实施跨区域旅游资源调研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教学实践区内区域旅游资源特质、形成演化、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使学生经历不同单科性知识自然融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训练。

从认识性、继承性到研究性、创新性的转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立项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经受选题立项,收集相关地理和历史资料、旅游规划资料,开展研究工作,总结撰写论文的完整训练,达到由传承向独立研究与创新的转变。

从传统地理方法到新技术方法与传统方法结合的转变:将新技术、新方法实质性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野外实践过程中,以新技术(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传统技术方法结合的方式,完成旅游资源分类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野外工作和研究能力。

从灌输式到启发、讨论式实践教学的转变:改变过去习以为常的“灌输—认知—验证”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够刺激学

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

三、营造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新环境

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既建设不同学科交融的天然基地,又营造师生平等、情感交融、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精神氛围,这是实现创新性旅游资源实践教学的基本环境条件。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才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实践教学对自然形成的野外各种客观地理现象的实际观察、研究和综合分析,完成课堂理性化、抽象化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直接实践。

(一)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整合课程体系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打破旅游资源课程体系中课堂分门别类、自成体系、单课独进的自闭式教学,使不同课程内容自然交融。如《旅游地理学》、《中国旅游地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等课程的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得以融合和贯通,构成旅游资源知识体系。在实践中,通过对不同地质地理现象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综合分析,培养科学的思维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利用旅游资源野外实践促进师生交流

实践教学中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师生共同生活、平等相处,既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提供了方便,也为知识交流提供了无拘无束的良好环境。野外自然环境是无遮无拦的自由天地,学生在自我管理下,面对千姿百态的鲜活的地质地理现象、丰富多彩的社会人文景观,必定有无穷的思考和顿悟,并会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及创新意识和思维。

由此可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开放的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教学环境是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

四、探究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新模式

(一)创建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方案系统

为了将创新性旅游资源野外实践持续、规范地发展下去,我们根据旅游资源特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实践观念和目标、师资条件、实践时间以及实践经费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全国筛选出多条实践路线(或实践区域),初步建立了多条实践路线的系统储备方案,完成了绝大部分实践路线或实践区域的有关实践指导文献。根据系统储备方案,在不同年级优选出具体的实践方案进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