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6:42:29

地籍测量论文

地籍测量论文篇1

一般而言,测绘作业的软件要求是必须直接具备GIS的建库功能,并能够使图形相互联系。另外,还必须能够进行拓扑处理,并完全符合地籍测绘的数据库标准.此外,作业的软件还应十分符合DOM的生产标准模式,能够使得图形与数据都能得到无缝管理,从而,产生巨大的编辑功能,方便对图文数据的检测与录人.最后,它还必须要能够进行非常全面的拓扑检测、计算功能,大大提升工作的效串和成果质量;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籍调查的要求,使得地籍测绘的信息化与数据库处理协调配合与发展。

2信息化地籍测绘的质量控制分析

众所周知,要保证信息化地籍测绘的成果,就必须要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是保证测绘成果的重要方面。对信息化的地籍测绘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包括对数据搜集的质量控制、对内业的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和对测绘数据的成果进行的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控制。

2.1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地籍调查的内容应该与实际的情况相一致,还要保持地籍调查内容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外业数据采集的信息化。地籍要素信息化的数据搜集,要求的是地籍测绘在野外的全数字化搜集。目前,先进的测绘仪器对地籍测绘的要素的精度的要求很高,但是经过提高还是可以达到标准。外业测绘的工作人员在数据搜集时严格按照了测绘数据的高标准,坚持做到时刻按照信息化的原则去进行数据采集,制定地籍测绘的数据库标准。北京市目前开展的地籍测绘项目,就要求严格按照《北京市国土资源和建筑管理局地地籍信息的数据库标谁》去户外进行数据的搜集。内业过程的质量控制十分钟要,它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地籍测绘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目前,北京市国土建筑局在对信息化地籍测绘的内业过程控制方面,数据库检查方面已形成了完整的网络体系。在地籍空间数据质量的控制方面不仅要注重外业空间数据采集的精度,还要注重数据搜集的有效性,重视对数据生产过程的多方面进行检查。鉴于此,我们开发了北京市城乡地籍三维空间数据检测系统(以下简称检查系统),该系统用了GIS高兴技术、数据库链接技术、检查功能自动制数技术、信息化激光技术、计算机自动化编程技术等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对空间数据的全面有效的检查。将信息化地籍测绘的数据质量控制,渗透在空间数据生产的全部过程之中。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检查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标准评定。

2.2对地籍测绘数据成果的质量进行控制对地籍测绘的结果进行控制,主要是对测绘数据成果的电子文档资料的真实性、电子数字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检测。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对电子文档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文字资料的有效性进行检测。第二,对具体的地图和地籍测绘结果的登记表、审批表进行检测。第三,对电子资料结果记录的目录(包括数据结果的格式)、图形的精确性、属性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出图数据要素效果表达的正确性及图幅整体的正确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测。

3结语

地籍测量论文篇2

关键词:《地籍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

1前言

“地籍测量学”主要是通过图、数、表的形式来表示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目前,各个国家对地籍测量系统有着很大的兴趣,而且在这个系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针对《地籍测量学》课程,结合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修订教学大纲,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测绘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教学内容的优化与调整

2.1新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

传统地籍测量学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地籍测量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为满足现代地籍测量实务的需要,笔者认为该课程应涵盖以下内容:土地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数据统计、分析;房产调查与测量。

2.2新的土地调查规程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新的地籍测量学虽然也包括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但与传统的地籍测量学在具体内容上有诸多不同之处:①目前的土地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要遵行新的法律法规和新的技术规程;②传统的土地调查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但就目前土地调查实践而言,这种内容上的划分已不符合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

2.3现代测绘技术发展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传统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碎部测量、地籍图测制和面积量算等内容,现代地籍测量技术在内容上已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与地籍测量相关的现代测绘技术主要包括GPS技术、全站仪测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GPS技术用于控制测量已成为当今主流,GPSRTK技术可用于低等级的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测量;全站仪技术广泛应用于当今的地籍界址测量,亦可采用“一步测量法”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新的GPS/PDA技术在土地调查中已有一定应用。

2.4数据管理对地籍测量学教学内容的影响

现代地籍测量数据的处理已发展到自动化,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已成为发展趋势,地籍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规定,土地调查后期要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笔者认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外业成果的入库,这些内容和以前的课程有明显不同,应该在课程教学中给予重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设计依据主要有国家相关部门的最新的《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部级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等。这些标准、规范和方案的主要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数据入库前要检查采集数据的质量,合格数据方可入库;数据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等。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土地调查的实际情况,给予全面的讲授。

3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3.1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地籍测量课程具有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大量的描述性内容,加上新的测绘技术的应用,在有限的理论课中,应充分整合地籍测量的系统理论体系,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性、叙述性、学科间的交叉比较等内容,如概念、现代地籍测量技术的GPS定位原理、地籍图和地形图的差异,应采用多媒体教学;并进行推理,分析和计算的内容,如总面积计算和分配,土地面积的测量和调整,土方量计算方法等,可以用来解释主要的写作教学方法。将多媒体与板书有机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参与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教师教授与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只有利用教学手段才能取得进步,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开设课程前,以地籍测量的形式提出的问题和就业方向和总结,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学生适当思考的时间和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方式将使教学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3.3理论教学与地籍测量实务相结合

地籍测量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技术行为,其结果在被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该课程必须纳入最新的土地、财产等法律法规,并纳入最新的地籍测量技术规范。除掌握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应根据地籍测量和实践的特点,掌握地籍测量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我们要转变实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习中,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仪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引导学生对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4结语

地籍测量学是一门现势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要想把这门课上好,老师除了要具备综合的测量知识,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我们独立院校培养出的测量学生才能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邓华梅,王瑞.独立学院测绘专业“地籍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许昌学院学报,2012,31(5):149~151.

地籍测量论文篇3

关键词:数字地籍测绘地籍图界址点地籍调查面积量算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 A

地籍测量的主要地籍要素是界址点,通常使用的仪器设备有:GPS、全站仪、便携机等。数字地籍测绘以其高精度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已在地籍调查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本文就地籍调查中使用数字地籍测绘的方案进行了一番论述,并就其实现的方式进行了大致阐述,以期为我国数字地籍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一、 城镇地籍调查现状

现阶段,调查人员通过权利人指界、调查核实、查阅资料、分析材料等方式来展开地籍调查。在地籍调查表上面填上调查结果、意见以及宗地草图等,并签字确认。其调查的内容包括如下两方面。

1. 调查相关权利人

对本宗以及邻宗土地的使用者状况加以调查。数字地籍测绘指根据精准的测定土地权属的界址点的位置,测绘出供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等管理部门占有并使用具有的大比例尺的平面图,并且测算土地和开发商使用地基面积。主要包括地籍图的测绘、土地面积的计算、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划分界址,这些都是地籍测绘的重要内容和核心部分。

2. 调查宗地信息

包括宗地界址、用途、四至、面积、权属性质等。此种调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数字化时展的需求,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手工绘制的宗地草图效率低、精度差;调查结果属于文字描述,在记载信息量的限制作用下,无法对调查信息、宗地信息进行详细描述。假如发生权属矛盾情况,对调查历史进行追溯起来就会比较困难,并且也不利于信息的传递和存储;作业方式太落后,并且费力、费时,效率低下。数字地籍测绘是将储存、处理、传输、共享融为一体的测量活动。是数字测绘在地籍测量上的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土地测量和检验的方法,数字地籍测绘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链接测量设备和软件,对土地进行测量,获得精准的土地测量参数值,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开采和使用,数字地籍测绘工作是将地籍测绘内业和外业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活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建立各个地籍的地籍测绘图和地籍测绘数据库,为地籍调查和地籍管理提供信息。

二、 数字地籍测绘优点

数字地籍测绘目前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测绘方法,与传统的测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化程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采用全站仪测量,其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在自动记录和存储、 自动传输, 以及计算机处理、成图等全过程中,基本无人工干预。 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适用性强

采用数字形式来对数字地籍测绘的成果加以存储,并按照用户需求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不同图幅大小和比例地籍图的输出。此外,数字地籍图还能对点位坐标、方位角、两点距离、输出地籍表格、量算宗地面积等予以自动提取,并能满足信息系统需求以及地籍数据库建立的需要。

3、精度高

数字地籍测绘在数据记录 、存储、处理、成图过程中,测量原始数据信息的精度基本没有损失,获得与测量仪器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从而实现了数字测图的高精度。地籍调查中使用地籍测绘技术,发挥地籍测绘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水平,实现地籍调查中针对不同地域进行准确的地籍测量工作,随时针对特殊地域情况作出数据调整、修改以及保存,使地籍调查结果及时更新,能正常反应不同地域环境的地籍情况,为土地局和房产商进行土地开发和使用提供准确的信息,确保地籍开发工作顺利安全的进行,为经济发展服务,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数字地籍测绘在地籍调查中应用

1、测绘控制点

总共在全测区布置 356 个一级 GPS 点,3 个 C级 GPS 点,并以此作为该控制网的起算数据。运用西安坐标系作为平面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使用投影在抵偿高程上的高斯正型投影 3°带。高程基准使用国家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是 114°。此次作业方式为静态模式,按照边连接和点连接彼此结合的形式展开组网观测。其中,每时段的长度在 45 min 以上,数据采样的间隔时间为 10 s,卫星高度角大于等于 15°。将星历预报提前做好,确定最佳的作业时间段,PDOP≤6。同步观测卫星超过四颗,并且分布均匀。对天线高度进行精确量取,并开机进行观察。在各项指标与要求相符之时,接收机便可自动对数据加以记录,同时由观测人员填写观测手簿。使用 GPS 数据处理专业商用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实行网平差处理与基线向量解算。此次操作需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数据质量可靠、精确度高,可以视作一级控制点来使用。

2、界址点测量

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等,根据不同的条件使用不同的方法施测。

3、地籍平面图

地籍平面图包括数学基础、地籍基础、地物要素和相关的土地利用要素等。运用数学的坐标轴原则、通过地籍测量在平面图上建立坐标轴,对测量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标记批注;利用地物知识判断地籍土壤、水质、地形地貌等要素进行分析测量。同时精准计算地籍图的实际面积,最后进行测量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得到完整的地籍调查内容,实现地籍科学合理的使用。运用计算机来完成面积的量算,按照各界限连续点位坐标串,运用辛普森公式进行计算。在对面积加以量算之前,需注意检查各坐标串,从而避免出现线状地物和各种界线打折的情况。

4、数据汇总统计

在全面审查建制镇地籍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以宗地或权属单位为基本记录单元,按照街道(乡、镇)、区(市、县)、市三个级别逐级统计汇总并以城镇土地统计台帐(城镇土地统计簿一、城镇土地统计簿二、城镇土地统计簿三)表格的形式打印输出。

结语:

现如今,数字地籍图上面不仅会对每宗地籍详细信息加以记载,同时还会对其附着物的基本状况加以记载。随着高新测绘技术(3S)在土地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籍测绘与传统的土地测量理论、技术和方法相比进一步使其理论更加丰富和完善,技术和方法更加规范化,不仅为土地经济价值的实现以及使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服务,同时还为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环境保护政策、土地管理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1]石伟朋.遥感技术在地籍测绘方面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6:253.

地籍测量论文篇4

【关键词】地籍调查;GPS技术;RTK技术

【正文】

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即为地籍调查。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地籍测绘技术是普通测量、数字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面积测算、误差理论和平差、大地测量、空间定位等技术的集成式应用。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科技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应运而生。GPS技术以其测量精度和自动化程度都比较高的优势,成为地籍测绘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一、地籍调查的相关概念

1. 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分为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它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做好技术准备。因此,地籍调查是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的技术性工作,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资料、表册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2.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指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

3. 地籍测绘

地籍测绘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绘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测绘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地类等,绘制地籍图,量算面积。地籍测量又分为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细部测量两大部分。

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技术简介

1. 什么是GPS技术?

GPS 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GPS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该系统开始时只用于军事目的,后转为民用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研究上。GPS定位系统能为全球任何地方或近地空间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运动和时间信息。GPS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土地测绘、工程测量、地籍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 工程机械、汽车自主导航等领域。

2. GPS定位技术的特点

(1) 全天候作业

GPS观测工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连续进行,一般也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2)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GPS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这一方面使得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使点位的选择变得甚为灵活。

(3) 定位精度高

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在小于50km 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m,而在100-500km 的基线上可达~m, 1000km可达m。

(4)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5)操作简单易行

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只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三 、GP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1.GPS技术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常规的地籍控制测量方法即利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而GPS定位技术较全站仪控制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费用省、实时连续、操作简便等优良特性。目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籍控制测量中。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1)无需通视。

应用GPS技术进地籍控制测量,不要求通视,这样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工作点位选取的局限条件,并且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甚小。

(2)要求简单,精度符合要求。

常规三角网(锁)布设时要求近似等边及精度估算偏低时应加测对角线或增设起始边等繁锁要求,而利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只要满足使用的GPS仪器精度与等级控制精度匹配,以及控制点位的选取符合GPS点位选取要求这两点,就能够使得布设的GPS网精度完全满足地籍规程要求。

(3)GPS技术对不同网点密度的处理。

关于网点的密度,GPS地籍网可按测区范围和先后次序分为基本网和加密网两类。GPS网各边比常规网边长变化幅度大且长短边结合灵活方便。因此,各级网可视需要分期布设,也可一次性混合布设到需要的密度。

2.GPS在地籍细部测量中的应用

地籍细部测量是地籍调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测定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基本情况。

(1)常规测量方法和摄影测量法

常规地籍细部测量方法有极坐标法,由于全站仪的广泛使用,该法己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摄影测量法,它是按航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点位坐标。该方法适用于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况。

(2)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

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是指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它是GPS定位发展到现在的最新技术。地籍测量中应用RTK技术测定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测绘地籍图,能实时测定有关界址点及一些地物点的位置并能达到要求的厘米级精度。将GPS获得的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GPS系统,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地籍图。GPS-RTK技术提供地理空间位置,利用该技术采集地籍空间数据是切实可行的。可以在外业采集到一系列离散点的空间坐标。但在影响GPS卫星信号接收的遮蔽地带,则应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进行细部测量。

【结语】

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只有积极利用GPS等现代技术,并将其与GIS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其科技引导优势,才能使其在土地测绘领域发挥重大作用,并产生更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二虎,黄劲松. GPS测绘[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

[3] 詹长根.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4.29(3):42-44

[4] 耿宏锁,巨丽娟,殷彦平.地籍控制测量GPS网的设计与实践[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2(1):40-42

地籍测量论文篇5

关键词:地籍测量控制点测绘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地籍测量是通过地籍测量,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对土地做出科学的界定,包括土地的范围、结构大小,使人一目了然,由此来开展国土的规划,对城市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地籍测量的内容和方法

地籍测量主要内容是:1)地籍控制测量。使用必要的测量仪器,比如校正仪器,测量记录计算本、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胶带等物品;2)界限测量。就是测定对土地界限的界址标识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为幅地籍图、房地产图等,高效快速地测绘,最好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标记出控制点;4)地籍面积的测量和精确计算。要对特定地籍范围内的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准确的测量,测量后,要纳入到专门的材料库进行保管和记录;5)监测土地的使用信息,对变更的地籍进行测量;6)相关人员要根据土地的使用功能去严密的测量。地籍测量首先要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查,然后再以调查表和宗地的图纸作为基础,对地籍平面进行测量,包括控制量、绘制地籍的初期图纸、地籍细节部分测量、地籍面积记录、测量结果的质量检查等。按测量步骤划分,具体内容主要有制定测量计划,收集和分析资料等。

1.1 地籍测量要有调查计划

开展地籍测量对于城市土地规划具有重要作用。地籍测量项目一定要有调查计划。首先,调查计划里要准确严密的列出地籍测量中必须遵循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土地规范,调查计划里要写清地籍测量的需求和达到的标准、测量的范围、项目进行的时间、步骤和方法、人员岗位职责、人员素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进度计划和质量计划,保证地籍测量的进度和质量。

1.2 资料收集与分析

地籍测量前要对土地资料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保存和记录,对必要的信息要做对比和计算分析。需要收集和分析的资料有:1)国家和政府机关以及相关的地方土地部门下发的关于土地管理的官方文件和信函,特别是行政区的代表代码,还有一些测量的技术方面的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2)测量结果图表,控制网络图和总结报告等已经存在的测量和控制结果性文件等;3) 航拍图像和资料以及大比例尺度的地籍信息;4)已经在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和取得相关证件的地籍档案材料和相关申报材料等;5)土地征用文件资料,包括土地转让、土地出卖、土地处置、土地划拨等;6)普查资料,包括居住房屋普查和工业用地普查资料;7)标准地名资料;8)土地等级评估资料;9)城市建设部门的规划资料和图片资料等。

2 地籍测量的作用

地籍测量是保证土地整理质量的关键步骤。地籍测量又囊括了地籍调查和专业的测量技术,例如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准确测出从控制到碎部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范围、权属、面积和地理环境,把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部门,方便土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查是基础,面积计算和绘制地籍图是重要步骤,是为土地登记做出的重要工作。它是土地整理的技术基础。按照土地的质量和级别进行分类,分别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地籍测量的方法对于测量结果有保障作用:按设备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有普通,航测和综合地籍测量方法;按绘制地籍图方法不同,分为基本图,补测、全测方法。地籍测量工作中,权属调查表、地籍调查表、宗地草图等这些都起到了证据作用,是土地登记的依据。地籍测量是为了保证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性、整体性和能够统一开发的性能。地籍测量能够让不规则的地区、地域的界限规范统一起来,弯的界限变化成直的,这样能够保障土地定界工作的顺畅进行,为项目后期的权属划分、地域界限划分等的平面的地理位置以及平面面积等做了铺垫工作。测量中少不了地籍测绘,准确的地籍测绘能够方便土地开发或整理后权属和面积划分的需要,防止因为权属及面积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3 地籍调查测量的注意事项

3.1 权属调查注意事项

3.1.1 权属调查

界址调查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和基础工作。做出相应的土地

调查研究,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权属纷争,反复的土地测量结果讨论,能尽量使结果正确、严密,防止之后的工作重复进行。所以,调查中充分准备材料,增强对土地来源的了解,这样,减少麻烦和纠纷。

3.1.2 调查底图的准备

每块土地进行权属划分之前,必须对土地的预编宗地号码、界地址点号进行记录,防止调查的重复和遗漏。界地址点的编号要依次,缺少号码的依次递补。内界地址点要从1号开始编号,从上到下,从左至右。

3.2 地籍测量注意事项

精细的测绘工作能够提高精确度,但是,没有100%的精确度,过度追求精度只会增加测绘的费用。工程项目不同,特点也不同。所以,测绘工作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总体原则是花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花少钱能够得到最大的精准度,这是最理想的情况。1)一定要选用合理的比例尺。变化比较大的地区和平坦宽阔的地区所用的比例尺肯定是不一样的。2)合理布设高程网点。土地平坦的地区以及地形复杂的土地施测网点也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尺。3)测量关键点很必要。4)绘图时要明确标注清楚图上元素代表什么,居民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沟渠、水电建设用地等,房屋面积、房屋年龄、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以及房屋容积率、园地,特别是坟地的数量等,都需要在成果图中表示出来。为了方便地控制标石的施工,测区一定要有足够多的标石。5)测量过程中不要单一的人工作业,要多利用先进的软件工具,帮助测量和统计,加快工作效率。变更调查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需要注意一些材料的准备,例如1)土地变更、登记等相关证书;2)地籍图;3)地籍调查表等。关于土地权属问题,要注意宗地所有权的更替,宗地面积及界址点等的变化。例如合并前后界址点会有变化,宗地的合并与分割要统一。

测量时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1)测量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标尺要保持水平,不要有晃动,不能克服的晃动出现时,要择取刻度最小的读数作为测量结果。读取数据时也要将水准仪的气泡调节到水平,将误差降低到最小。2)利用经纬仪进行地籍测量某些关键角度时,单线与目标的重合能解决目标较小不利测量的问题,双丝夹住目标可以解决目标有一定宽度的问题。3)测量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小的仪器晃动,就得重新调整测量的水平尺度,严重时还会导致数据的错误和仪器的损坏。4)工作人员在读取测量数据时,一定要结合理论知识,细心,看得准确,不能犹豫,果断地读出数据,避免误差;可以多次读取数据,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选择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地质学的迅速发展,地籍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我们应深刻的认识到地籍测量的内容及重要作用,按照国家及地方规范来开展工作,为城市发展、地区规划贡献充足的地籍知识与力量。我们还应不断提高自身作业水平,完善作业方法,在实事求是、自检互检、互相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詹长根,唐祥云.地籍测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梁玉保.地籍调查与测量[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3] 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吴孟坤,丁逸.静动态 GPS 及 CORS 等不同地籍控制测量技术方法应用区域实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地籍测量论文篇6

关键词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国土部门;测绘体系;应用

中图分类号: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7-0091-01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土地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让相关部门能够详细的精准的得到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了解相关的资料。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是政府进行的行为,具有严格法律效应,国家为了保证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从高级到低级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体系。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以及公共管理领域,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都有了一定的地位,一方面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积极的保护着土地产权和税收管理,另一方面也积极的发挥着土地公共管理作用,尤其是国土部门,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起到关键的作用。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1 国土部门中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体系

首先确定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元素,那就是土地。构建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基本体系,基本元素是体系的前提,土地产权是地籍的重点,要想顺利的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必须掌握土地产权的基本信息。建立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体系必须要注意一些问题,要注意土地的类型是及其复杂的,必须进行土地的统一,把界限不明的土地进行统一划分,为以后的土地管理奠定基础。还要注意一块土地有可能归多家用户所有,也就是有多个产权,在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时要进行明确的划分。最后就是要减少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的难度,要对土地进行明确的归类。为了提升国土部门的管理能力,提高测绘水平,必须增加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应用范围。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要进行复杂的多信息的空间定位,为了克服很多困难,扩大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应用范围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的地籍不再是仅仅有产权和税收,还有规划设计、政府等多个方面,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要从基本的功能和使用的主要领域进行开展。

2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国土部门的应用

2.1 国土部门的土地开发应用

在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时,测量的数据都是具有专业性和准确性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为国土部门提供了精确的专业的土地数据资料,为土地开发工作中提供了可靠的工作依据,再加上测量的结果都已经进行了共享,很多地形和结构数据都为土地开发和工程进行提供了数据支持。

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为国土资源节约土地和资金,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所有的土地开发的方案都是根据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结果进行设计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土地的开发成本,根据准确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开发者可以避免预算的失控,建立更为详细的准确的预算,可防止土地的规划不清,导致土地的浪费,可以建立准确的土地资源规划,实现土地资源利益最大化。所以,可靠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结果可以为国土部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带来更大的效益。

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保证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一般的土地开发工程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开发的时间较长,一旦发生了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会给开发者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合理的进行开发,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所以专业的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科学的进行测量分析,给开发者一个可以避免损失的强大数据支持。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很重要,这涉及到人身的安全问题,所以要足够重视。精准的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让开发者严格的遵守质量要求,按照测量的数据进行开发。最关键的是工程验收,验收工作必须要根据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进行验收,发现与测量结果不符合的地方,必须重新进行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

2.2 国土部门的建设事业应用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对于国土部门的建设事业起到了大的作用,体现的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经济应用。第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房地产事业,房地产事业涉及到产权的变更和管理,这需要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判别属权问题时,必须经过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来核实土地的所有权。同时,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土地的实际面积,区域用途,房屋的位置和用途等实际情况,为房地产开发者提供详细的依据。第二点,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城乡的建设事业,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详细的测量数据可以很好反映城乡的土地和地形情况,为城乡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三,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服务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道路管理,一个城市的规划和改造的重要依据就是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按照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的数据进行合理的执行,尤其是交通道路管理,特别依赖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中的GIS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对城市的交通进行精准的监测和定位,为城市建设和道路管理提供了方便。最后,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帮助国土部门进行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土地使用税是根据使用人的使用面积和使用年限进行征收的,所以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可以提供详细的土地使用情况,比如使用面积、用途和年限。

3 结论

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工作对于国土部门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国土部门建立了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体系后,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在国土部门的应用就更加明显,在土地资源开发上,地形测量和地籍测绘为国土部门减少了土地和资金的浪费,提高了土地开发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服务于各种基础建设,为各种建设提供的详细的土地测量情况,为国土部门的土地管理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菲,梁国强.地籍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的研究分析[J].科技风,2014(01):128.

地籍测量论文篇7

[关键词]数字地籍 测绘 技术

中图分类号: P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广义上的地籍测绘(别称地籍测量)内容包括狭义的地籍测绘及地籍权属调查工作两个部分,内内外外工作量多且复杂,需要进行严谨计划和良好的组织。地籍测绘内容主要包括:界址点登记表的登记、宗地图的测画、地籍图的测画、各类项目面积统计等,工作期间制作的图件数量多,需要工作人员的有序管理。不过数字测图技术数据结果精度高,便利测绘结果管理、更新及其后期分析利用,同时又容易实现实现测图、调图、管图的自动化,除此以外地籍测量需进行工作量非常大的面积量算与登记,所以我国目前地籍测绘大都使用数字测图技术。在数字地籍测绘中,界址点成果表、宗地图和各类项目面积统计都是基于数字地籍图而制作的,而数字地籍图则是在绘制数字平面图的条件下运行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后才能自动生成。

二、目前数字地籍测绘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1. 界址线设定

界址线是地籍测绘的首选要素,合理设定界址线对地籍测绘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初始的地籍测绘,由于种种原因,并省却过程中更多的工作量,一般都需要政策来确定大多数县城和城市宗地的界线。传统意义上,无论是单位征地留下1米左右的影射地还是居民购买宅基地时留下0.5米左右的界限,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其实有相当多宗地的界址线是在墙壁或者围墙的外侧,而不是它的里面,因此这样的传统习惯给地面界址点的标定和测绘造成了很多麻烦。假设市政府还是城市土地管理部门规定单位征地时不准预留“影射地”并且每户人家的屋后也不允许滴水地的存在,那么界址线就能够大部分以围墙或者墙壁为准,并可以把多数界址点用红漆标注在墙壁或者墙角上,能够方便地籍测绘工作和土地管理,省去了管理和测绘工作中的许多麻烦。

2. 街道、街坊划分

为了方便调查工作的开展,因此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县城,在调查期间应将调查范围逐级细划成若干个小范围,比如以街道一街坊一宗地这样三级划分方法。在划分街道时应注意尽量与日常城市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一致,换句话说就是地籍调查的街道界线以各个街道办事处的管辖界线为参考。在测绘地图上绘出街道划分的界线,再根据街道的细分实现对于街坊的划分。工作中以街坊为最小单位进行地籍权属调查,以街坊为单元绘制城市地籍图,以街坊为单位管理地籍调查表和地籍测绘成果(宗地图、界址点登记表、权属信息数据库、面积统计表等)。在管理中,由同一个人管理一个街坊的绘制的地籍图和地籍权属调查或者由两个人分别管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划分街坊和街道不同,街坊的分界线必须设置在街道或者胡同的空闲地或中心线上,而不能设置在围墙上。街坊最好不超过200宗地,其面积不超过0.2为宜。一方面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街坊的调查和测绘,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持街坊的图形文件合适,便于存放管理。

3. 街坊线、图斑、控制点绘制

利用权属信息数据文件和平面图文件绘制出街坊地籍图后,通过街坊的两两拼接便能得到整个测区的“初步地籍图”,不过在经过修饰和填充许多内容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数字地籍图。增加的内容主要有:街道线和街坊线、控制点、道路名称标注和含植被填充的图斑等。在实际工作中,最好先将街坊线、街道线以及其两旁的道路边线绘制在拼接的“毛地籍图”上,单独形成一个图形文件。接下来继续在该图的基础上绘制各个街坊线图块,然后再将统一制作的街坊线图块标注到相应的街坊地籍图中,从而得到图斑。图斑事实上是权属信息数据的一部分,用“用图形生成权属”的功能能制作得到。生成图斑后将图斑和权属信息数据文件拼接的数据文件便能作为绘制含图斑的街坊地籍图的基础。最后用含有图斑的街坊地籍图通过无缝拼接便能得到整个测绘范围的地籍图。在城市进行地籍测量,因视角原因,观测的站点有很多,一般而言每幅图平均要绘制六个观测站点。在整个测区的地籍图上,可以利用通过整合GPS点、一级导线点、一级图根点和主要路口图根点及已知的观测站点而得到的控制点坐标数据文件,经过简编识别,自动绘制出城市观测的控制点。

4. 检定仪器常数和棱镜常数

地籍测量对于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进行地籍测量前必须要做好仪器的检查工作。检查全站仪主要检查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由于距离不远,碎部测图中可以忽略不计乘常数,但是必须考虑加常数,因为当某棱镜加常数未知时,测定的测距仪加常数事实上是包含仪器加常数或棱镜加常数两部分。如果将仪器加常数设为某一固定值 (如0L),则可以求出 “棱镜加常数”;反之如果将棱镜的加常数设为某一固定值,比如-30L,就可以求出“仪器加常数”。在地籍测量中,通常将棱镜背后选择在碎部点上,也就是把棱镜背后做为“棱镜对中中心”。实际工作提供的经验是将仪器加常数的数值设为零,然后用钢尺对比直接测算到棱镜背后的棱镜常数。如果是在野外采集数据,则可以输入上述的仪器加常数和棱镜常数,就可以直接测出棱镜背后点的坐标数值。另外一种情况是如果是观测支站,那么可以变动棱镜常数,继而测定对中杆中心的坐标数值。

三、结语

为方便地籍管理工作,在调查土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科学仪器,运用科学知识,测量一定范围内每宗土地的权属界线、形状、位置等,并计算土地面积,绘制地籍图,有利于为土地登记提供专业的、严谨的、科学的、可信的数据。数字地籍测绘是展开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分级布网,逐级控制,“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做好数字地籍测绘工作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局,地籍测量规范.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地籍测量论文篇8

关键词:地形图测量;地籍测量;城市建设

Abstract: The topographic survey and cadastral measurements both in close contact in many aspects, there are inherent differences, so in actual operation it can not simply to equated, but they can not be separated.Key words: topographic survey; cadastral survey; urba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198+.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引言

地形图测量在城市建设中主要是以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为主,其中以1:500比例尺地形图占城市测量的主要部分,大比例尺地形图是一项以地表上的地物、地貌作为表示对象,并以规定的点、线、图式符号、文字及数字注记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的技术性工作,测绘工作的目的是客观而又准确地通过所测地形图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地物、地貌景观,为经济建设服务。

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测量包含着地籍调查和地籍图测绘两方面工作。地籍调查是地籍测量的中心环节,它是为了满足土地的权属管理、财政课税、合理利用等的要求而进行的,重点是搜集和查清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类型、用途、数量和质量等地籍信息。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研究、采集、处理和表现土地权属、位置、形状、数量、土地利用现状等地籍要素的定位信息,并以图形形式加以表示的技术性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资料是地籍图,它的主要要素是宗地权属界线,这些界线有的是可见的线状地物,也有的是不可见的点位连线等。地籍测量的地籍图测绘是地籍要素与权属有关的地形要素的集合。它主要是对宗地的地籍界址点、权属界线、土地用途等的定位与定性相结合的测绘工作,在定位测量方面有着较高的精度要求。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籍测量成果、资料的使用功能上,地籍测量成果资料在土地管理、房产管理、城市和农村规划、土地整理和税收部门的重要依据,在土地科学利用方面具有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和地理性作用。

地形图测量与地籍测量的共同点

地形图测量与地籍测量都涉及到地图的测绘,因而在图形测绘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1、依据的基础理论与地籍测量方法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都是依据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使用测量仪器量测角度、距离、高程来确定地面界址点或地物特征点的平面位置。

2、遵循的测图原则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都遵循着“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测图、从高级到低级”的作业原则。

3、采用的图幅分幅方法及编号相同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图幅分幅都是采用坐标格网矩形或正方形分幅法。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整10米)数编码,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短线连接。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不同点

1、测图目的不同

地形图测量是以客观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为目的,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应用范围较广。地籍测量是以权属管理工作为目的,专门用于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应用范围狭窄。

2、测图要素选择不同

地形图测量要表示的是地面上的所有地物、地貌要素、如地面上的河流、山脉、道路、居民点、地面高低起伏等,比较详尽。而地籍测量的测图要素主要是地籍界址点、界址线、权属关系、地籍号、地类号、土地用途、土地面积等与土地管理有关的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侧重点。地籍图上反映的地物较少,不要求反映地貌。虽然地籍图上也有一些地理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但它们是作为地籍要素的一些环境因素而表示的,起定位的衬托作用。

3、图上表示的内容不同

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只强调客观地反映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景观,应表示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境界、道路、水系及附属、土质及植被等等。除了等高线和特殊地貌,还要求一定量的高程注记点。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及必要的地形要素,应充分考虑地籍要素,图面要主次分明。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及编号、土地编号、房产情况等等。地籍图上所显示的现象往往是地表上看不到或无法直接量测的,因此地籍反映的比较充分。

4、依据《规程》、《图式》不同

地形图测量依据是国家测绘局制定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测量规范)》和相应的地形图图式符号。地籍图测绘是以表示地籍调查信息为主要内容和平面图,作业依据是1993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专门的地籍图图式。

5、测图程序不同

地形图测绘则不受其限制的约束。地籍图测绘在程序上必须先进行土地权属调查,这就是说,地籍力测绘是以权属调查为先导,以权属调查的结果为基础,未进行权属调查就不能进行地籍测图。

6、测量方法不同

地形图测绘通常用平板仪、测距仪配经纬、全站仪等设备来确定地面的地物、地貌特征点位置。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交会法等。而地籍测量一般使用测距仪配合经纬仪或全站仪来测定界址点坐标,具体方法包括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及图解法等。

7、工作量不同

地籍图测绘的核心是宗地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利用现状,它是以反映宗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来表达的。在我国城镇地区,图解地籍是满足不了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多用途需要的,所以要采用解析地籍,使界址点和地物点对于邻近地籍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达到厘米级。这样就对地籍图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也相应导致了成图作业方法的高要求,故地籍测量较之工程测量中地形图测绘的工作量将成倍增加。

充分发挥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优势

1、利用地形图测量中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地籍图

地籍图必须有众多地物要素作衬托,才能清楚地表现出地籍要素的位置特征。利用现势性好、精度高、相同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或像片影像图作底图,并从其图上择取或套绘必要的地物信息,经野外采集界址点坐标、修测与补测,再依据校核后的宗地勘丈数据编绘地籍图,既能保证成图精度,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费用,又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因此,它在建制镇、村庄地籍测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利用地籍测量资料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

地籍测量是以坐标数据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作为界标物的道路、水面界线、房屋,各类墙栅等地物都有较好精度的点位坐标。因此,我们可利用地籍测量提供的房屋拐角点及地物特征点的点位坐标,及时更新大比例尺地形图,以保证成图的现势性。

地籍测量论文篇9

关键词:城镇 地籍测量 方法

城镇建设中的地籍测量内容主要以权属核查、野外数据收集、地籍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信息建立为基础,在实地测量中要以城镇土地的位置、面积、属性、用途、权属为出发点,详细的收集地籍信息,以保证城镇经济建设以及国土部门对地籍图和地籍数据的正常需求。本文从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出发,论述了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细致的分析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一、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选择

城镇地籍测量的方法应满足城镇地籍管理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成图质量和单位面积的测量经费。时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的发展,地籍测量应从科学技术、数据精确、组织合理等面方入手,选择经济有效实用的方法进行实地测量。

(一)测量经费的合理性

城镇的地籍测量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其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地籍信息进行测量,同时还要考虑到经费支出问题,因测量方法的不同,单位面积所需的经费也不同。针对一个发展中的城镇这种测量经费往往无法接受,针对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城镇地籍测量中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地籍测量方法。

(二)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城镇地籍测量方法的实用性主要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选择较为适宜的测量方法以满足测量过程中对坐标、面积、界址的需要。测量过程中对一般城镇和村庄都可以利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进行测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物密集程度增大,宗地面积变小,界址密度也逐渐增大,需要利用现有的比例尺对现行的地籍图形进行似画,并根据实地测量绘制成地籍图。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宗地坐标的划分,解析法可以计算出地籍数据,但有部分地籍数据还不够精确,这时利用实际测量确认部分解析的数据,以达到节省工作量和资金的目地,所以说城镇地籍测量要充分利用好测量方法,突出测量方法的实用性。

(三)原有地籍资料的可利用性

原有地籍资料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在地籍信息收集中一定要强化对原有地籍资料的再利用,这可以极大的缩短地籍测量图的成图周期,体现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目前,我国的土地测量单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仪器与设备相对落后,在开展地籍测量时存在难度大,任务重的情况,实际测量中如果测区内有现成的地籍图,可首先进行选用,如有平面地物缺失可进行修补,然后结合实地测量数据对宗地勘丈数据和地籍要素进行绘图,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缩短了成图周期,达到了土地管理的要求。

二、城镇地籍测量的常用方法

(一)GPS静态控制测量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技术在测绘和地籍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我们可以利用GPS静态控制测量的方法对城镇地籍数据进行测量。GPS静态控制测量具有控制范围大,平面及高程同步准确,选点灵活等特点,比较适用于城镇的地籍测量。在测量中利用GPS静态网通过GPS高程拟合的方法来进行测量,测量中受基线解算的影响有时高程精度会不太准确,这时可以建立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长时间对待求点的观测来得到精度较高的高程值。实测中还要注意静态GPS控制网容易受到天气、环境、无线信号的干扰,同时还要考虑GPS信号面对人流、行车、建筑物的影响因素,测量中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多次测量,强化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

(二)导线测量法

导线测量法是城镇地籍测量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城镇地籍测量中施测的范围多为建成区。导线测量法的特点是精度高、检核条件多、布设灵活、方法简便等,在城镇测量中只需相邻两点相通就可以得出测量数值,并且可以利用三角高程导线进行测量,比较适合测量城镇中的隐蔽地区。导线测量每站需观测水平方向折角和垂直角,并根据斜距及测距时主站的气压、温度、仪器高进行测量。城镇地籍测量中还要根据不同精度的要求来调整仪器的测角、测边精度、起始数据精度、导线长度等,减少实测中的误差值,这里所指的误差值主要是设备和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所以在导线测量作业前,尽量根据技术要求选定好作业人员和设备,并做好设备的检校。

(三)GPS-RTK测量法

GPS-RTK技术利用GPS提供的数据能够为实控测量区域提供准确的三维坐标,这不但提高了地籍的精度,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RTK定位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主要可分为同测站误差和距离误差,同测站误差包括天线相位中心变化、多路径误差、信号干扰、天气因素等,因此利用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时要按着GPS的作业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首先应选用适宜的基准站,减少遮挡增大发射距离和接收信号的准确;其次做好基准站的抗干扰措施,远离无线电、高压线、积水区等;再次基准站应架设稳定牢固,避免观测期间晃动,影响测量精度。

三、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

地籍测量后成图的保管非常重要,它所表达的内容除了地形和地貌外,还记载了土地的权属关系等一系列的数据,土地部门了为发挥其作用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必须对地籍的保管和利用加以重视。地籍测量成果的保管与利用主要分为三个主面:首先,明确土地权属关系后,利用地籍图对土地使用的范围、使用者、使用年限进行统计,避免过去因征地而引发的用地矛盾,并与户主进行联系,做好户主及面积的核对,理清可用地的范围为城镇建设打下基础;其次,做好地籍资料的收集与变更登记,这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土地的面积与地价,使土地的使用与评估更具权威性,同时也更为合法。

参考文献:

地籍测量论文篇10

关键词:GPS;控制网城镇地籍 地籍控制网

中图分类号: P228.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GPS卫星定位技术在测绘领域的迅速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巨大影响。采用GPS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布点灵活,不要求点与点之间互相通视,打破了常规地藉测量控制点选取的局限条件,这样布网灵活,不受网形条件限制。由于GPS 技术的高精度,布点灵活、全天候作业、出成果迅速等优点,因此,GPS技术在国内各大中小城镇地籍控制测量中得以广泛应用。

2、控制网设计与布设

地籍控制测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测量地籍测量的基本控制点和地籍测量的图根控制点,是为开展进一步的地籍平面测量做准备。根据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利用GPS 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的有关规定,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地籍、土地信息、房产、物探、勘测、建筑施工等的控制测量技术设计指标应满足D、E级网GPS测量精度要求。因此,城市地籍控制测量首级控制网可以布设为D、E级网,如果城镇较大也可以首级布设为C 级网,同时也是要根据城镇的大小来确定加密网等级和密度的。一般来说小城镇,首级可布设E 级GPS 控制网就可以满足要求的,然后在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加密控制或图跟控制点。

GPS 控制网网形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地理条件,建筑物条件以及相应的测区情况来布设。连接方式可以为点连式的、边连式的、混连式的、中点多边形等连接方式。如果控制区域比较大,控制范围比较广,可以将城镇控制测量划分为几个区域来分别布设GPS 网,也可以布设为一个高等级网,然后再进行加密。例如首级控制网布设为D 级网,布设E级网作为下一级加密网。由于GPS 控制测量点间不要求通视,图形结构灵活,因此选点工作要比传统的控制测量的选点简便容易的多。但由于在城镇尤其是大中城市,高楼林立,对天的条件比较差,点位的设计与选择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选点埋石之前,应充分收集原有控制点的分布及保状态等信息,以便选择最佳的布点观测方案。控制网点应对天条件较好,远离微波站、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变压器、大功率电视塔、高频大功率雷达等,尽量避免楼房的玻璃幕墙、广告牌等强折射面状结构体。关键这些点应该便于观测和保存、交通方便,便于观测的联测加密发展,而且在使用的时候能保证仪器和人身安全的地方。在利用城镇各种测量的已有点时,必须检查标石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不能不做任何的检查就拿过来直接用,城镇中的点位发生移动变化的情况发生比较频繁,因此,利用原有点时,应做好检测工作。点位选定后,不论是新点或旧点,均应按规定绘制点之记。建立GPS地籍测量控制网,点间不必都通视,但是,为了进一步扩展联测的需要,应保证多数点至少有1-2个方向与其通视。

控制网布设完成以后必须确定GPS 的最佳观测时段,根据项目进程、网的规模、精度要求、作业的接收机数量和后勤保障等条件,指定合理的、切实的观测计划,进行调度采集控制点数据。制定观测方案时要处分考虑到经济成本、人员分配、车辆保障等因素。

3、GPS 地籍控制测量的注意事项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比较多,其误差主要包括: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与基准站有关的误差;与起算数据有关的误差;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处理误差等。

如何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提高测量成果质量是个关键问题。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比较多,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传播有关的误差以及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都可以通过差分相对定位的方式,进行消除或减弱。其他的误差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提高和改进GPS 数据处理软件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GPS 网的精度,这里不再赘述。

GPS 测量成果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组织规划设计的优劣,还取决于数据处理过程与网平差过程,因此,GPS 数据处理是提高测量成果质量的一个重点。由此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已知点的起算坐标精度应尽可能的高,以提高GPS 网起算精度;

②提高GPS 接收机的等级,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网的精度;

③避免多路径误差,微波干扰误差以及其他干扰影响,是提高城镇GPS 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途径。

4、结论与建议

GPS 测量技术广泛应用,加速了测绘技术的发展,GPS 控制网与传统的三角网等测量模式有了新的发展,点位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更经济,效率更高。综述所述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建议:

1)GPS 控制网网点方面;在城镇中,建筑物相对较集中,对天条件较差;一些电力线,微波发射电台等强干扰源不可避免;玻璃幕墙和广告牌等强反射体等不利用因素给控制网点的选择带来困难。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影响较小的地点埋设GPS控制点。

2)在利用原有的控制点资料时,应重新检测原有点的质量。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点位,重新观测、解算其坐标数据。

3)控制网点间要充分考虑通视条件。为了进一步的扩展,至少要保证一个点应该与1-2个点相互通视,为下一步的地籍测量提供便利。

4)控制网的设计时,应考虑到用RTK 进行进一步的加密图跟点或RTK 直接测量地籍图

参考文献

【1】金君。GPS在地籍测量中的作用[J]。测绘通报,1999(7)

【2】周忠谟,等。GPS 卫星测量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3】王立琴,GPS 地籍控制网的建立[J]。软件导刊2008 年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