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科技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21:46:51

绿色科技论文

绿色科技论文篇1

2010年起,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开始支持技术培训类项目,围绕基层林技员实用技术、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造林关键技术、森林抚育技术等,共立培训项目14个,省级补助资金460万元,组织培训林农4万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科技带头人和林果竹科技示范户,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存在问题和不足

2.1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增强

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是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和推广,通过示范和带动,为林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有力促进绿色江苏建设。从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来看,项目的科技支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如新品种引进数量虽多,但精品少,推广力度也不足,杨树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很难打破;困难立地造林的品种及技术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盐碱地造林问题仍很多;品种、技术和模式配套组合的集成力度还需加大,产、学、研、推相结合及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2科技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受全省林业机构设置的影响,各级林业科技管理体系不健全或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绝大多数市县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专门从事科技管理的职能处室,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主要由林业处(造林处)等业务处室承担,个别地市甚至由林业站负责科技管理工作,造成了林业站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是林业科技管理部门、又是三新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尴尬局面。二是由于基层林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极其薄弱,承担项目的能力总体不足,只好求助于省市科研院校的支持,由此而造成了基层承担单位的项目任务量与资金分配往往极不对等,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2.3实施项目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项目单位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实施现象存在;有的项目选题创新不强,有的项目贪大求全,品种、技术、模式简单拼凑;有的为申报项目将目标任务无限扩大,而在实施时却大打折扣、无法完成;有的单位对验收查定不重视;有的资金预算不科学、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不规范,经费支出不合理。47第5期王学东等: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

3建议措施

3.1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围绕林业建设重点和主导需求,继续开展林木引种、品种改良、良种选育等常规育种技术研究,加快转基因、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品种创新中的应用,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积极开展良种繁育和配套栽培的先进实用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大困难立地造林及健康森林培育模式及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力度,在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支撑上力求科技新突破。加大林业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的科技研发,加快良种选育、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推广。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搞好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为全省林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支撑。

3.2创新林业科技管理方式

建设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理念模式引入到项目管理中,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林业科技项目全程管理,并实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充实完善林业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大技术成熟度高、适合面上推广的林业重大技术推广项目比例,突出技术集成推广,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覆盖与辐射带动作用,适当兼顾点上单项品种、技术、模式的创新示范与推广。

3.3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

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密不可分,要管好项目就要管好资金。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合理使用项目经费。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3.4明晰项目管理职责

林业三新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在项目管理上必须上下协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要依据项目合同,了解项目执行进度和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单位按照进度要求完成各项建设内容,及时发现和帮助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5完善项目执行奖惩机制

强化项目申报的审核工作,真正使实施基础好、技术先进实用、管理规范的项目得以立项。探索建立项目实施的激励机制,对各市和省级单位完成项目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其结果作为今后增加或减少立项数量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面广、作用明显的项目,进行滚动支持,把项目基地作为长期的示范基地。对未按合同规定执行,情节严重的项目单位和责任心差,服务意识弱,脱离项目实施的专家,进行通报,并在3a内不得承担和主持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

3.6促进产学研企优势合作

绿色科技论文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政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94-04

引言

建筑是全球主要资源消耗者与污染物排放者之一,其消耗了50%土地矿石资源、40%的能源、70%木制品以及50%以上水资源,同时,人类活动40%的垃圾为建筑垃圾,30%以上的空气污染物也源自建筑[1]。毫无疑问,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势在必行。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源自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编制的《绿色节能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镇及农村绿色建筑11 亿m2,对5.7 亿m2建筑进行节能改造[2],并从2017 年起城镇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还需要合理的政策支持,绿色建筑政策理论在很大程度起决定性作用。

一、国内绿色建筑政策理论成果梳理

(一)激励政策

地产商愿意发展绿色建筑,但他们更关心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因此需要适当经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激发承包商积极性;财政部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同财政部出台了以鼓励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节能体系的资金管理办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刘玉明分析北京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增加政府对绿色建筑采购、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优惠、信贷优惠、价格优惠等五大主要政策原则[9]。闫瑾等人运用有限理性条件下进化博弈理论,研究政府与开发商群体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建议政府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各种资源优势,保持高度理性,打造诚信政府[8]。金占勇建议中央政府采取以供给端为导向的、“胡萝卜+ 大棒”式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机制,以及分阶段的经济激励方案[7]。

(二)制定推广绿色建筑行业标准

合理科学的行业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有着积极指导作用。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等数十项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住建部还专门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工作。但是,基于中国绿色建筑发展起步晚,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这些标准还不够完善。刘晓娟、王建廷等人通过中外政策对比,指出中国现阶段问题:设计标识多,运营标识少,很多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达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但由于设计变更、施工质量低等问题,无法实现最终效果 [6]。另外,中国还大量采用国外评价标准,由于国情的特殊,这些外来标准难免“水土不服”,例如美国的LEED标准中对于可持续社区的评价涉及人口密度与人均资源这些指标,鉴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不能照搬美国标准。

(三)强制性政策

推广绿色建筑必须严格整治“三高”工程项目,需要借助法律等强制性手段。中国现阶段已经出台了大量相关法律:国家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这是为发展绿色建筑而制订的法律法规;住建部也先后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文件,从能源利用的角度对建筑的建设和运行提出要求。其中,《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出台,为绿色建筑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法规依据。在此基础上,刘晓天等人建议,限制使用和淘汰落后产品,并形成一种制度,加速新型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5]。姜伟新在第四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提出,要加强执法监督与可操作性,中国已经逐步形成符合国情的法律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督,并且存在可操作性低等弱点。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完善,这一现象必然有所好转。

(四)国外先进政策借鉴

中国绿色建筑政策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念,避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路线。袁镔等人系统梳理澳大利亚相关政策,提出要加强政府的参与性与示范作用,政府带头推广绿色建筑使用,并且建议实现信息公开化,促使开发商提交污染物及能耗相应报告[10]。张扬对纽约州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绿色建筑税收政策要符合业主及使用者利益,与此同时,要确保开发商受益的独立性[11]。清华大学方东平对美国绿色建筑主要政策法规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美国现有绿色建筑先关法律、规范,认为强制性标准与自愿性标准要同时建立、互相补充[1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马欣伯研究了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提出要充分利用市场,同时结合强制政策,互相互补[13]。在充分借鉴西方先进理念同时,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发展自身理论。

(五)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决定产业绩效,相应的产业政策要科学合理,这里的产业政策不仅仅包括建筑业也包括其相关行业。目前国内这一领域理论研究有了很大进步。刘晓娟、王建廷等人认为,绿色建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的观点制定绿色建筑产业政策,注重产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关系[6]。闫振林通过研究绿色建材产业,提出整合建材生产企业,正确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绿色建材产品大规模生产,对于高能耗、高污染的材料坚决整治、淘汰,壮大绿色建筑产业[1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张建国等人认为,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建材产业等密切相关,发展绿色建筑,必将拉动建筑工业化、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节水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节能、环保转型[16]。

二、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现状分析

通过对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研究,分别以“绿色建筑政策”、“可持续建筑政策”、“节能建筑政策”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之后对文献进行筛选、梳理,最终剔除两数据库重复文献,共获得78篇绿色建筑政策相关文献。最后,本文对所有文献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统计分析,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研究基金支持状况、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研究热点等五个维度分析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政策理论研究状况。

(一)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析

从文献总数分析两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仅78篇绿色建筑政策关文献,系统性研究稀缺,这说明中国现阶段对该领域研究远远不足。从文献数目时间序列分布图(由于2013年尚未结束,因此不将其纳入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起始于2004年。这篇文献是于春普在国际生态城市建设论坛上发表的,该文章提出通过加强宏观管理、宣传教育、制定行业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等政策来实现绿色建筑推广。从总体分布分析,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文献逐年递增,2004—2009年这个时间段,增长速度较慢,2009—2012年增长速度加快。随着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研究会不断增加,并且文献增加速度加快。

(二)研究基金支持状况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合理的资金支持,其主要来源于科研基金。全部78篇文献中,仅有5篇得到了科研基金支持,支持率为6.4%,这说明中国这一领域研究基金支持明显不足,有理由认为资金不足是造成现阶段研究落后的一个原因。当然,科研基金获得与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有关,但从绝对数目上可以看出,现阶段国家对于绿色建筑政策研究重视不足。全部5项基金除两项为国家科研基金外全部为山东省地方性基金,这一方面说明山东省对该领域研究较为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他地区对其重视程度不足,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存在区域性不均衡。

(三)主要研究刊物、研究层次分析

对文献来源进行系统梳理后,本文发现《建设科技》、《中国经济导报》两本出版物文献贡献数最多,其中《建筑科技》是由建设部主管,建设部科技司指导,对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理论贡献最大。这些刊物推动了该领域理论研究进步,但其大部分属于新闻报道类刊物,主要起到宣传作用,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学术类期刊较少,这反映出中国现阶段研究处于概念理解阶段,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全部研究有82.4%属于社会科学研究。从研究层次来分析,18%的研究属于基础研究,9%属于工程技术研究,63%是行业指导性研究,比重最大,这说明中国现阶段该领域研究旨在通过政策制定来指导建筑业主体行为。实现绿色建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良好的宣传以及政策导向也起到关键作用。

(四)研究热点分析

通过对文献系统梳理,本文发现“激励”(15篇文献涉及)与“可持续发展”(20篇文献涉及)为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政策研究的热点。其中,“激励”研究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激发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绿色建筑推广,具体内容在上文有所介绍。而“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从中国宏观发展战略出发,论证绿色建筑政策必要性。可见,中国现阶段研究热点是:合理利用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活力,推广绿色建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还梳理了影响力最强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被应用次数与下载次数很多,有着广泛的影响。这些文献大多是关于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与引进,在上文有详细介绍。

三、问题与建议

1.中国现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可行性与监管力度不足。建议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保证这些部门的独立性,同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2.大部分绿色建筑标准为设计标准,缺少运营标准,并且过于依赖国外标准(中国为LEED标准世界第二大使用国)。中国必须完善自身标准体系,发展运营标准,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同时结合国情,保持自身独立性。

3.在产业布局上没能充分抑制高污染行业,对于“三高”建筑治理不力。当然,这与中国国情有关,随着中央产业政策的实施,这一局面有望好转。

4.对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足,并且存在严重区域性不均衡,具体体现在文献数目少、科研基金少。建议政府提高相关科研支持,加强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国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水平。

5.中国现阶段绿色建筑理论深入程度不足,过于依赖国外理论。高校与研究机构应该承担这一艰巨责任,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理论,开设相关课程与学科,并且培养与之适应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代德伟.政策牵引市场绿色建材喜迎“春天”——《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亮点解读[J].混凝土世界,2013,(3):10-14.

[2] 李丽辉,韩洁,杜宇.绿色建筑将新增十亿平方米[N].人民日报,2012-05-07(010).

[3] 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7):17-19.

[4] 宋雅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模式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10,(4):237-238.

[5] 刘晓天,任涛,汤洁.议绿色建筑激励政策[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2):62-65.

[6] 刘晓娟,王建廷.国内外绿色建筑激励政策比较研究[J].城市,2013,(1):65-68.

[7] 金占勇,孙金颖,刘长滨,张雅琳.基于外部性分析的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设计[J].建筑科学,2010,(6):57-62.

[8] 闫瑾.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激励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10):119-121.

[9] 刘玉明.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6-51.

[10] 袁镔,宋晔皓,林波荣,张弘.澳大利亚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4-66.

[11] 宋阳.单凭市场机制是不够的[N].中国经济导报,2010-01-16(C03).

[12] 方东平,杨杰.香港台湾地区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70-71.

[13] 马欣伯,李宏军,宋凌,朱颖心.日本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61-63.

[14] 林文诗,程志军,任霏霏.英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及评价体系[J].建设科技,2011,(6):58-60.

[15] 闫振林.绿色建筑材料产业经济政策研究[J].经济师,2012,(4):79-104.

[16] 张建国,谷立静.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17] 黄献明,黄俊鹏,李涛,康进.2012年中国绿色地产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G]//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2012:14.

绿色科技论文篇3

在本届峰会开幕式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院士发表题为“绿色化是人与自然协调、人类文明持续繁荣的要求”的主旨演讲。路甬祥指出:“绿色化”作为生态环境源头治理、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发展理念与方式,是人类文明进化和持续繁荣的必然要求。“绿色化”将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整体走向,提倡自觉选择科学理性、简朴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要实现‘绿色化’,需要设计先行。因为设计是人们对有目的实践活动进行的预先设想和策划,是具有创意的系统集成创新创造。”路甬祥表示,绿色设计将决定产品、工艺、装备、服务的生态环境友好性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化水平。他坦言,“希望继续以世界绿色设计论坛、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等为平台和依托,坚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开放合作,创新完善‘绿色设计’交流合作机制,着力促进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装备、健康医药、生态农业等绿色技术与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推动扬州乃至中国的‘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促进绿色合作共赢。”

世界绿色设计博览会展馆也于同日开馆,计有来自德国、意大利、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及国内超过400家知名企业的绿色设计成果亮相。据组委会介绍,博览会首次采用充气膜结构展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展馆面积为7200平方米,高度有2层楼高。充气膜场馆使用的材料,是高科技时代的宇航材料,具有高强度、耐老化、阻燃等特点,可在严寒及酷热的天气下安全运行几十年。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充气膜场馆设计了多个大小出入门。

展馆共分为“创新设计”、“智能装备”、“绿色家电与通讯”、“扬州展区”等多个区域,包括ABB、海尔智能家居、长虹电器、小米科技、台湾威强电、硬蛋智能硬件、华中数控、3D动力等来自国内外的最新产品参与展出,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动滑板车、空气净化器、3D打印机设备等上千件绿色设计创意产品一一展出。

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是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院士倡导,由光华设计基金会联合国际设计联合会、瑞士QSC基金会、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共同发起,中国国务院参事石定寰担任组织主席。

在世界各国绿色设计领域专业人才、行业精英的关注支持下,世界绿色设计论坛自2011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5年,是目前绿色设计领域最大的国际专业盛会。论坛旨在搭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的国际对话平台,促进中欧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是双方各界就科技、人文、设计等多方面合作的桥梁。

在本届峰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15绿色设计国际大奖。通过层层选拔和全球评委的慎重评选,中国华为P8手机、中国海尔天铂空调、中国阳光动力绿能宝、英国巴斯生物汽车、德国造梦者2.0恒氧净化机、美国碳纳米管电脑、中国5公里出行最佳智能代步机器人、中国MYRB码垛机器人、瑞士NEEMIC有机服装、德国柏林“负能耗”房屋、德国绿色健康城等28个产品、项目获得绿色设计国际大奖。开幕式上,绿色设计国际大奖特设奖项“乡村设计”奖、2015首届“绿色化微电影大赛”也正式启动,奖项将于今年10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颁布。论坛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还对“中国绿色创业家奖”进行了表彰,同时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瑞士Top10节能环保中心和国美电器合作的首家“WGDO/Top10绿色设计产品示范店”正式揭牌落户扬州。

绿色设计国际大奖是世界绿色设计论坛设立的国际性、公益性奖项,表彰一批以绿色设计为理念,积极应用绿色技术、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装备、绿色生产方式,努力实现循环、可持续、无害化,有助于保护或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产品。授奖范围涵盖全世界,美国特斯拉Model S新能源跑车、德国宝马BMW i8以及设计制造瑞士阳光动力公司设计制造的“阳光动力2号”都曾获得绿色设计国际大奖。

绿色科技论文篇4

关键词:绿色人才;观念传递;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49-03

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人类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其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实现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为此,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在1999年联合颁发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提出要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以创建绿色大学为目标,开展绿色教育,发展绿色科技。毋庸置疑,高校开设环境类平台课就是推进绿色大学建设的一个很好的契机。利用课堂开展绿色教育,培养具有环境意识,生态情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人才。

一、绿色大学的涵义与发展

绿色大学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节能环保观念和意识为核心,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建设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的校园为示范,传播绿色文化,构建绿色消费,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高等院校建设成为环保教育的先导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引导区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绿色大学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建立绿色校园。早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就提出了“绿色学校”的理念,1990年,22位欧美大学的领导人在法国杜夫特大学召开国际研讨会,签署了《塔罗礼宣言》,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学推动可持续发展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随后绿色大学确定了开展绿色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实践绿色校园,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新型人才的基本任务。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绿色校园建设。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提出建设“绿色大学”设想,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学的环境科学教育和环境人文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不仅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纷纷建立,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也纷纷与环境保护结合,开启了跨学科的交叉。同时,环境类平台课也应运而生,旨在培养新型绿色人才。

二、环境类平台课在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必要性

1.加强绿色人才培养的需要。绿色大学建设工作涉及科技研发、校园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可谓千头万绪,但本质工作是高校主动回应时代对绿色人才的需求。从这个层面讲,绿色大学建设的核心是绿色人才的培养。而“绿色人才”不单指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性人才,也包括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可持续发展面向我们每一个人和以后的每一代人,这就决定了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传播和实践为目的的绿色大学建设必须具有广泛性。各高校都应该积极响应,从不同层面,开展各有侧重的绿色大学建设。虽然校园建设在绿色大学建设中非常必要,但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最终将回到育人上来,加强绿色人才的培养。因为绿色大学建设本身就是对办学理念的一次更新,是指在管理、运行、规划设计、课程教育、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渗透和践行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这就要求各高校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绿色教育体系。清华大学在绿色人才培养方面是国内大学的先驱和表率,我们在探求其成功原因时发现,他们不仅创建了以绿色教育系列课程为核心、绿色课程要素为延伸、环境专业课程为依托的多层次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还建立了全面的绿色实践体系,比如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绿色社团活动等。

2.跨越知行鸿沟的桥梁。虽然广大学生掌握了比较丰富的环境知识,或者环境意识也比较高,但却并不知道如何去践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所谓的知与行的不统一。这种不统一主要体现在:其一,纸上谈兵。在谈及环境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一定的认识,也能积极响应,做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但到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这种环境意识却很淡薄。在大学校园中,水资源的浪费,垃圾随意丢弃等时有发生。这种知行的鸿沟也许是由于课堂的教育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环境保护理念的传播比较缺乏。其二,虽然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行动。环境类平台课可以很好的在非环境专业学生中普及环境理论知识,全面的展示环境问题,让学生们有环境危机意识,同时不断的强化、传递环境保护理念。如何将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为个人的行动,这将是绿色大学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话题,而环境类课程体系建设将是一个核心的载体。

三、如何利用环境类平台课推进绿色大学建设

作为“985”建设高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推进绿色大学建设,对于绿色人才培养也有自身的一些特色,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建设为依托,面向全校开设了环境类平台课,以深入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摸索,我们在环境类平台课的建设上有如下体会:

1.观念的传递胜于知识的传播。环境类平台课的建设应该跳出传统课程的条条框框,课堂环境知识的传授只是最基本的方面。虽然大多数同学认为环境类课程具有系统的知识构架,通过学习,对环境问题了解会更深入全面,对于理解环境友好,培养环保观念十分必要,但更关键的是,这类课程是面向非环境专业的学生,除了环境方面知识的普及,应该注重环保观念的传递,绿色理念的倡导。因此不要过于强调考试分数,而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课堂所学,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课堂。因为这种观念的传递不能仅靠理论知识,在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能知行合一,在教学的环节中处处贯穿这种思想。只有这样,才会在教学中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比如我们的老师在讲授《环境学概论》这门课程时,就注重了这种观念的传播。其中包括考试作答过程中未能进行双面作答从而浪费纸张的同学给予了扣分与说明处理;对课堂上用一次性纸杯的同学进行了提醒;教学楼里开水房水资源浪费现象与水资源危机进行了现场联系教育;等等。大部分同学对于这种联系实际的教育记忆非常深刻,在学科建议中都反映应该加强类似部分的教育,这就是所谓的身教胜于言教。

2.结合专业,实践知行合一。环境类平台课的设立就是方便非环境专业的学生进行选修,在上课的时候,我们应该时刻注意环境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在讲课的过程中涉及专业相关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绿色大学建设环境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不需要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环境保护的专家,但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了解到环境方面的知识,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将环保与专业结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思考中来,那么课堂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给经济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把一些环保问题与经济社会问题相结合,然后通过讨论,辩论,加深他们对于环境问题的理解,同时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交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参与,学生们实践了知与行的统一,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理论家,在实际中也知道如何去行动。环境问题从来就不单纯的是环境方面的问题,它涉及事物的方方面面,解决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它要依靠大众一起去完成。当学生们走到工作岗位上,就可以用他们的理解,把这种环保的观念带到工作中,带到社会中,去影响、感召、带动更多的人。

3.国际视野与本地行动的统一。课堂的教学需要让学生们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具有国际的视野,让他们了解国际上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发展以及面对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这要求教师在课程的准备上做到时时更新,材料全面准确。国际视野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们在借鉴中发展,从而更好的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同时对于本地的环境问题也要让学生们了解清楚,并且引导他们认真思考,在实际中践行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上讲,环境类平台课还应该有适当的课外延伸,比如建立或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绿色的社团组织,或是通过环境类平台课,邀请环保人士,举办论坛、讲座等,推动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教育。

参考文献:

[1]谭小雄,邓喜英.基于绿色大学视阈下生态德育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2).

[2]施建军.以绿色大学理念创建低碳校园[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3]叶平.响应时代要求,培养绿色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4]张凤昌.践行科学发展,创建“绿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5]王国聘.绿色大学建设中的全球视野和本地行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绿色科技论文篇5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科技展望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实现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时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是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

绿色科技论文篇6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绿色职业;绿色技术

作者简介:熊惠平(1963-),男,湖北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4-0022-03

一、绿色责任:生态文明观照下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演化的必然落脚点

公司社会责任是人类文明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当时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企业的一种期望和要求,涵盖经济责任、慈善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四大内容。其思想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

西方国家最初的企业并没有社会责任的意识。其存在仅仅是为了赚钱。古典经济学的诞生,有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它将企业的功能几乎等同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这种认识较准确反映了在经济发展初期,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实际上,这是企业在自由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下,自动地或无形地履行了社会责任;或者说,企业以经济责任承担了社会责任。当历史脚步进入18、19世纪,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成长的不平衡性以及慈善的传统美德性,慈善责任被认为是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现代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则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大公司的出现,挑战自由经济的经典原则而产生。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由克拉克于1916年最早提出后,1953年经“公司社会责任之父”鲍恩的《商人的社会责任》一书得以正式构建,后经卡罗尔于1979年提出的著名的“社会责任―社会问题―社会响应”三维模型得以体系化扩展。90年代的研究成果表明,公司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其相关利益者(顾客、雇员、社区等)负责。1999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的“全球契约”九项原则,从劳动保障、人权保障和管理体系三方面,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当代,人们对经济不断增长本身的期望边际效用递减,而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追求;同时,人们对这种增长带来的“副产品”――环境污染、由于增长不平衡所引发的诸多社会矛盾,有了更切实体验。正基于此,公司社会责任进一步扩展到教育、公共健康、就业福利、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伦理的和环境的责任。

追寻上述演变轨迹发现:第一,社会责任思想演化总是聚焦于现代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个核心,即回答一个简单但本质的问题:公司是谁的公司。正如自由经济大师弗里德曼坦言的:它是一种颠覆性的学说,是一场认识革命。第二,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总是与它所处的历史阶段如影随形,并被不断赋予新时代内涵;或者说,其演化折射出社会文明的进程。第三,环境或绿色责任逐渐成为反映文明进化成效的“主题词”。工业革命前的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尽管已存在环境问题,但总体上人类是在敬畏中保持着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只是萌芽;工业革命后的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其负效应的突出表现就是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这使得环境责任思想成为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21世纪以来的后工业化时代,以全球变暖为集中表现的世界性环境危机,引发了关于“盈利与责任”的审慎思考,使环境责任思想走上了前台,并化作旨在构建全球生态文明的绿色实践,从而必然使环境责任构成社会责任的极其重要内容。韦多克的“三重底线”――包含了赢利能力、社会关注和生态持续性的综合衡量方法,就将公司的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与财务目标并列,反映了对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承诺。当下的公司公民新时代,公司公民通过将公民的概念从个人延伸到公司,对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加以继承与突破,从一种自愿行为发展为公民观下的公民即整个生态大环境的企业对社会的义务。

可见,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实质,就是在约束与激励的互动中,实现盈利与责任的动态平衡、和谐共进;而环境责任实际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延,是一种软竞争力。至此,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就必然落脚于公司的环境责任即绿色责任。

二、绿色责任与绿色高职教育:影响与反影响中共生共赢

梳理上述脉络,斯特龙伯格的名言――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一种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影响着思想和表达的所有领域,是最精辟的概括。同样,这种“时代精神”也深刻影响着教育领域,特别是在“人―自然―社会”的复合生态环境中,它影响着教育的可持续成长。同时,教育又反影响于绿色责任思想的完善、环境技术的革新和环境制度的建设。

因此,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演化史,还是环境技术和环境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史。人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两大环境难题,一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即环境技术问题,二是人类在使用生态环境资源时所遭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环境制度问题。其核心是厘清环境技术创新与环境制度的关系,并寻求其最佳结合点;总起来说,环境制度与政策要为技术创新的绿色化“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在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强调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和注重市场机制的科斯手段,其长久的纷争表明,对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并不能简单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两者都存在一定的有效的和失灵的区域。既不能完全摆脱政府又不能全部依赖市场的现实选择,则诉求于制度创新和新的社会机制重塑。因而,生态社会建设既需要政策与法律手段的“硬”约束、经济手段的刚柔并济的约束,又需要教育与社会道德规范的“软”约束,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有机联动。显然,教育机制构成新的社会机制的重要内容。

同样,无论是完善绿色责任思想,还是破解环境技术与环境制度难题,都离不开职业技术教育机制。因而,“绿色”就成为一种处于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以职业发展为方向的、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高层次的教育的关键词,成为绿色责任国际潮流的时代话语;而“绿色职业+绿色技术”的科学而动态的组合,就成为构建绿色高职教育新体系的根本基石。在此,绿色责任与绿色高职教育之间共生共赢。于是,就建立了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演化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在联系。

三、绿色职业:高职教育的新方向和新使命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这是指要有真正的大学精神。遗憾的是,大学似乎始终陷于了身份迷失的境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旷日持久的冲突,归于“象牙之塔”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抉择,核心是“无用”与“有用”、目的与手段之争。在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而教育又是文化制度的重要基石的思路指引下,以“自然文化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生态文化”所形成的“原始文明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背后,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存以致为后者所主导回归后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有机整合”的变迁。作为一种以构建“人―自然―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为主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在全球公司公民时代和国际绿色责任浪潮中,形成对于大学精神重塑和教育持续发展的全新挑战。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之路”的高职教育,又该做出怎样的时代回应呢?同样能够担当先进文化传承与建设重任的高职教育,必须以服从并服务于绿色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并满足绿色工作需要为新方向、新使命。

职业的基本涵义,或指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或指一种社会分工及其具体化即工作岗位。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分化和整合,职业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居首要地位的实践活动;职业活动的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使之成为综合反映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的指示器。作为直接瞄准职业及其生涯发展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教育,高职教育成为社会成员获得职业身份或职业资格的一种社会化过程和必要手段,从而自觉和不自觉地贴近市场与社会的最前沿――只有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密切相关才具有持续生命力。显然,在“象牙之塔”与“社会责任”的抉择中,高职教育更应肩负时代责任――“绿色职业”的新话语,正是高职教育以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而满足生态社会建设根本要求的客观反映。“绿色职业”本质上是一种绿色社会实践,其变化发展由该实践活动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而“绿色职业”的载体或实现形式就是绿色工作机会或岗位。人类为应对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努力,对于高职教育是挑战,更是机遇: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与社会的转型,其创造的大量绿色工作机会,大大提升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高职教育惟有投身绿色实践活动并捕捉绿色工作机会,才能在应对产业与社会的绿色变革中,实现绿色新崛起。

为此,第一,将塑造学生的绿色精神、培养其绿色理念、提高其绿色素养放在首位。这实质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新语境的人文教育。第二,引导和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以建立对于环境责任的“公司良知”。引入“良心效应”和“黄金律”是有效途径。“良心效应”是指对于任何一个外部性事件的产生,良心都或多或少地发挥作用。当外部事件的产生者给他人的福利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不给予补偿时,“良心效应”就会降低自身的整体福利水平。为此,不妨进行社会准则教育,其具体内容就是“黄金律”教育。它的基本描述是:要产生外部的经济性(有利于或不损害他人),不要产生外部的不经济性。第三,在教育和教学制度的设计与安排上,如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整合、师资的引进与培养、考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招生和就业与市场的“无缝对接”等,都要将“绿色”一以贯之。绿色高职教育的广度和力度体现在对不同学业背景学生的“绿色”全覆盖上:将以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渗透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的教育和实践环节,成为受教育者生态德性培养、知识素养提高和技能训练的基础平台。这种“渗透”是“科学+人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是通过人力的提高和人性的提升,培养具有社会良知的职业人而服务于具有“公司良知”的企业的最好诠释;这种“渗透”又是技术的绿色化过程,是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者在“人―社会―自然”系统中不断成长的过程――绿色技术就成为高职教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四、绿色技术:高职教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原始文明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背后,其实还运行着另一条线,即“经验技术理论技术绿色技术”的发展路径。不妨沿着这条线,对一种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做出解读。

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技术发展史。工业革命以前,“技术”是指艺术和手工技术,是来自生产或工作的实践体验的经验技术。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内涵出现了第一个转折:随着生产的复杂程度和精确度的较大提高,技术已内含了逐渐增多的智能技巧。技术内涵变化的第二个转折则是理论技术(科学技术)的出现。随着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兴起,技术进步的广度、深度和速度都大有提高――科学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催生了技术的科学化。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使技术的内涵从物质性领域走向了非物质领域,从而兼具物质实体形式和精神智能形式。因此,现代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物的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然而,单纯的理论技术固有的特质以及身处商品经济旋涡的时代局限性,却造就了两种“人”:科技革命将人变成了“技术人”;而商品经济又使人变成了“经济人”。于是,一种塑造全新的“社会人”的技术――绿色技术,就应运而生了。绿色技术是在生态文明的观照下,在“技术+绿色”的组合中,实现作为具有功利倾向的技术与作为具有社会责任的绿色的有效对接。这里,绿色技术不是对科学技术的否定,而是其完善或更高阶段,即绿色化的科学技术。它昭示着高职教育必将以绿色技术作为新的核心竞争力而实现新的成长。

为此,第一,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应用与推广绿色技术的优势。高职院校虽劣于绿色技术的原始创新或自主创新,但却优于具有“中转站”的功能。若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普通高校承担了大部分的技术创新任务,则这些新技术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并由此形成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任务就由高职院校来完成。高职院校通过对这种创新技术的应用和转化,架起了绿色技术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桥梁。这正是产学研合作的最好体现。第二,要在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中,重“深”轻“淡”。深绿色技术即指包括末端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产品技术在内的广义技术;淡绿色技术则仅指末端治理技术。高职教育要在“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市场”的生态链中,确立自身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徐光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6-47.

[2]沈满洪.绿色浙江〔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82-83.

[3]姚国华.一个民族需要关注天空的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8-07(32).

绿色科技论文篇7

摘要:竞争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培育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了绿色发展模式下构成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从绿色产业体系、绿色区域品牌、绿色创新体系和绿色政府服务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提升绿色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绿色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理论,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我们用区域核心竞争力来评价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将区域核心竞争力概括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独特的资源配置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一个地区面对市场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构成绿色发展中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资源禀赋是发展基础

一个地区的特色资源禀赋包括,区位交通,如地处交通枢纽,或沿河、沿海、沿边;自然资源,如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水资源、风力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如空气优良度、森林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社会资源,主要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智力资源,或政治、经济、金融中心等。

2.绿色产业是主要支撑

关于绿色产业,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在资源使用上节约以及污染减少的产业,即可称其为绿色产业。在此基础上,我们把由“生态农业、循环工业、现代服务产业”组成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称为绿色产业体系。结合地区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和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是实现区域绿色发展的主要支撑。

3.绿色科技是发展关键

与其他因素相比,科技创新能力在区域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更为重要。绿色科技涉及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等领域。包括,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工艺的设计、开发,绿色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消费方式的改进,绿色政策、法律法规的研究以及环境保护理论、技术和管理的研究等。

4.政府服务是重要保障

软环境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加大,甚至成为决定一个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的核心要素。政府服务是一个地区最重要的软环境之一,包括创新的保障机制和先进的规划理念、敢作敢为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高效的审批服务、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平台等。

三、提升绿色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

1.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一要加快发展绿色农业。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发展导向,完善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突出农业生产的生态环保功能。二要大力发展绿色工业。一方面是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研发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的研发、制造为主转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三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与软件、现代物流、商贸服务、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科技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对支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等为重点的互联网经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空港经济、会展经济、健康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

2.努力培养绿色区域品牌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与该地区知名品牌的数量密切相关。大量具有地方特色、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品,形成了其他地区难以模仿的区域品牌,从而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在构建绿色发展模式中,要将绿色品牌建设列入发展的总体规划。一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产品,以独特的绿色产品为基础,发挥名牌产品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二是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研制区域品牌发展总体战略及相关的政策,以“明确定位,做响品牌,抓好质量,维护形象”为思路,形成区域、企业、产品多层次品牌体系。三要打造品牌集群,通过其强烈的地域特色,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加快建立绿色创新体系

一要建立区域创新体系。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民间组织、政府等节点,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生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公共研发投入,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绿色经济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推进引进、吸收和集成技术创新。二要培育发展绿色产业的人才,建立支持绿色产业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和绿色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通过发现、评价、选拔、管理和激励等制度创新来培养绿色经济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借经济危机契机引进国内所稀缺的海外高端人才。

4.创新完善绿色政府服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政府自身而言,重点在于转变工作作风。在政绩考核制度中加入环保理念,体现节约、高效的思想。明确各部门职权范围,加强各部门协作,减少重复性工作和工作盲点,减少工作环节,最大限度节省人力物力。其次,要改变企业激励机制。包括通过税收及其他政策倾向,改变企业理念,因而改变其投资方向;健全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监督,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排污、废弃成本,引导企业走低碳环保的绿色发展路线;再次,激励群众改变生活方式。完善质量审核认证体系,保证绿色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善明.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J].云南社会科学,2004(4).

[2]赵晓俊.区域核心竞争力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3).

绿色科技论文篇8

关键词:促进; 绿色技术创新;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受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企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文章结合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现实困境,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四个方面探讨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对策。

一、经济方面对策

绿色技术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经济带来直接利益,那么,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税费体制不完善使得绿色技术创新缺乏足够动力,因此要通过健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供给投入体制和加强税费改革、制定税收政策给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激励。

1.健全绿色技术创新资金供给投入体制

要建立和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形成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动力机制和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资金支持体系,推进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体如下: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资源循环利用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专项的基金,并开展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援助,还要完善风险投资市场,政府可以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风险资本,放宽民间资金准入限制,降低投资门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民间资金组建民间金融机构。

2.要加强税费改革,制定适合绿色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将环境税收改革同现行的环境收费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巩固环境税改革的法律基础,也有利于加强税收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引导作用;设置系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税收政策,实行差别税率,对绿色技术创新企业采取减、免、缓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扩大排污费的征收范围,强化环境资源税的征收力度,拓宽环境要素。

二、技术方面对策

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性因素,要减少技术因素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制约,就要加快理论和科技的发展,健全绿色技术开发与创新服务中心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1.加快理论和科技的发展,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生态文明每一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的载体一设施、设备的开发和利用。

2.建立绿色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改革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探索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就要求实行由传统GDP向绿色GDP(EDP,绿色国内生产净值)指标体系的转变。其次要建立建立保护环境诚信档案和绿色GDP考核制度。扭转突出考核经济增长指标的偏执,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放在一起综合考评,把绿色技术创新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列为评价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确保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文化方面的对策

一定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制约着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传播,从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教育体制和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去推进绿色技术创新。

1.要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教育体制

健全绿色科技的宣传体制和加强绿色教育的力度,比如增加环境保护的透明度,扩大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家家户户。打造一个区域性人才基地。三要在人才引进机制上多创新。从多个渠道聘请和引进人才,特别是青年专业人才,也要加大力度引入。另外,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协助、配合,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而且,又必须要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上,来思考,来决策,来行动。

2.倡导绿色消费 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

绿色消费,指的是一种对环境无害,或者只会产生低度危害的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的本质和原则是对自然资源进行可循环的、综合性消费,不破坏大自然的完整性和原生性。这是全人类消费观念的一场革命。

重点首先在于强化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市场。消费者应该养成绿色消费意识,形成绿色市场,可以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介工具,在最大程度上强调这一做法的紧迫性。同时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公众一贯的错误理念,。

四、法律方面的对策

人是有惰性的,因而由人组成的单位或企业,也必然带有不同程度的懒惰性,由于责任分散的效应,这种懒惰性甚至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绿色技术创新的进程和应用的顺利推广,就需要一个后推力,或者说外部的强制作用力,法律无疑是这一角色的最佳候选。

1.健全绿色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体系

具体到排污权交易制度上,就是要为这一制度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法律规范。令人很是遗憾的是,我国这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是很落后的,急需改进。具体表现在:绿色技术的创新立法应该能够体现责任伦理思想;对现行不合理的环保法律法规进行革新;对相关的法律方面的制度也进行改革,使之有利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鼓励更多群众的积极加入,通过彼此之间多方面的沟通,使工作的进程得以加快;加强政府干预。这无疑是最有力度,也将最快见效的措施。

2.为成果的交易提供法律保证

任何一项成果的交易,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等等。有时会因为费用过高而导致双方走向决裂。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寻求有利于降低这些费用的制度安排。

法律是最公正的裁判,也是一种最有效的约束手段,为了应对绿色技术创新难度大、企业热情不高的现状,很有必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文章从制度创新对绿色技术创新所具有的激励、约束和引导功能的角度出发,针对影响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从经济、技术、文化和法律四个方面探讨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对策,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

基金资助: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杨发明,许庆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1998(3):47-51

[2]杨发明,吕燕.绿色技术创新的组合激励研究.科研管理,1998,19(1):40-44.

绿色科技论文篇9

今年我市科技活动周暨第17届科普宣传周主题为“科技创造未来——生态、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重点突出宣传生态及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今年环保科普周主题定为:科技创造未来——绿色、健康关注你我他。在此期间,通过开展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环境科技,普及绿色生活,使他们了解环保科技,关注环保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活动主题:科技创造未来——绿色、健康关注你我他 二、时间:5月16日-7月2日 三、内容: (一)6月28日,在吴山广场举行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启动仪式活动,仪式后60名青年志愿者将到杭州市各“绿色社区”进行环保科普宣传。 (二)5月18日启动,在杭高校开展“绿色论坛”活动。 (四)5月中旬至7月初,举办三期杭州市乡镇干部环保培训班。 (五)6月28日至7月2日,环保工作者开展“环保科普下乡”活动,将赴杭州市23个生态村镇开展环保科普活动,帮助制定创建生态规划、环境论证、上环保课、发放环保科普手册等宣传品。 (六)5月上中旬,撰写十篇环保建设、法律、法规、多绿创建等方面科普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 具体活动内容、任务分工见表: 环保科普周活动方案表环保科普周活动方案表 时间内容地点参加单位要求6月28日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启动仪式吴山广场团市委1.团市委组织6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2.启动仪式后,60名志愿者将分赴市区各绿色社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上课、分发宣传资料、开展公益活动。5月18日启动(决赛时间待定)第二届在杭高校绿色论坛浙江工业大学主楼报告厅浙江工业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协会杭州商学院环保协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绿色使者协会浙江中医学院环保协会杭州师范学院环保协会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环保协会八个高校环保协会组织辩手参赛,并邀请2名老师任评委5月中旬至7月初杭州市乡镇干部环保培训班市委党校杭州市各区、县(市)乡镇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名镇长(副镇长)参加培训6月28日至7月2日环保工作者“环保科普下乡”杭州市23个生态村镇环科所自然生态处开发处宣教中心计财处每个单位出一名同志参加,到每个村镇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做一项有利当地创建生态村镇的工作,或一件环保公益活动。5月上中旬撰写有关环保科普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 宣教中心、局有关处室 各有关处室提供文章素材及数据5月18日环保科普手册、绿色生活系列环保挂图 杭州市7县(市)、区环保局(分局)5月18日前手册、挂图要印好,并分发到7县(市)、区环保局(分局),18日市区主要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都要张贴,同时分发手册

绿色科技论文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科学规划

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对最重要的城市构成要素――建筑来说,由传统高消耗型建造模式转向集约高效的绿色节约型发展模式,即发展绿色建筑是提高中国社会发展效率与节约城市建设、运行成本、针对社会转变选择的必由之路,也是后工业时代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及循环经济的重要的存在基础和影响要素,它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参与着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并起到提高生态人居系统健康质量的作用。

绿色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作为城市的核心构成要素,它涉及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它涉及科学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的改变,绿色建筑规划的前提是基于相关的科学的规划方法――生态规划;它涉及新的涉及逻辑与方法,绿色建筑设计在常规的设计内容之前需完成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它涉及各类生态技术、绿色建筑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绿色建筑并不是技术堆砌的建筑;它还涉及绿色建筑的评估,运营管理及经济性。

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经济竞争压力往往导致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追求短视的利益与效益,所以不能恪守严谨的科学规范对未来负责,不能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城市现状存在背景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

如人居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城市生态系统安全问题,健康的生态人居环境问题、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问题、城市功能定位与布局问题、城市无序扩张与蔓延问题、城市建设成本与质量问题、城市土地利用板结问题、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与生态效益问题、历史人文资源保护问题。

规划技术落后的问题

由于在中国城乡规划发展中长期以来缺少科学指导,加上高速成长性的城市化进程,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破损成为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生态安全后遗症,这是人类社会必须承担的生态代价与补偿责任。面对这些问题,原有的规划技术体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目标差异,也存在着不小的能力差距与面对现实的滞后问题,这是阻碍绿色建筑推广与落实的基础性问题。

绿色建筑恰恰是人类社会主动觉醒,修正人类从工业社会文明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竞争、对抗的意识、转向后工业社会文明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天人合一原则的重要行为方式和理念认知。

生态观念的误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生态观念的误用问题。比如认为生态状态的好坏就是绿地的多少,实际上绿地只是环境因素之一,但环境不仅限于绿地,不能单以绿地指标来衡量,它还包括水域及其它生物资源。我们通常把水景作为良好生态景观的标志,但河流整治后的砌衬却隔绝了水系与周边环境的沟通,稍好的情况是将堤岸砌筑成梯级,动物可跳跃跨过,同时形成生物空间。再如,城市道路建设经常阻断周边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动物跨越通道。

科学规划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建筑存在于城市之中,没有科学的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外在条件。城市现状问题在前面已说明,而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的共性趋同作用,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肢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资源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较难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摊大饼式城市规划不断出现,作为城市区内和城市边缘系统自然生态优化资源的湿地、河岸、湖泊、水库、林地、古寺庙周边以及森林山地成为商业建设项目抢占目标,随之进行破坏性建设,成为绿色建筑实施的根本障碍。

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小限度地破坏环境。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费对城市系统周边生态功能维护、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因此,科学的规划成为绿色建筑的前提与依据。

绿色建筑是现代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和存在要件。它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功能、组织、结构的稳定,对提高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变化效率和人居系统健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建筑与生态规划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生态规划作为科学的核心指导原则与保障的前提依据。在城市中绿色建筑不是一个人类对抗自然力而建造的人居孤岛,绿色建筑是人类寻求与自然亲密和谐、共存共生的乐园。绿色建筑离开生态规划既失去自身的环境依据,也失去了参照的系统依据。

绿色建筑是生态规划在城市中实施的重要载体。绿色建筑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绿色建筑技术为条件,绿色环保新材料为方法,还需要应用生态规划作为指导各项规划编制、政策法规完善、编制绿色建筑标准的核心依据。这才能够使绿色建筑推广拥有保障的综合环境与条件。

绿色建筑规划涉及的阶段包括:城市规划阶段和场地规划阶段。在城市规划阶段的生态规划为绿色建筑的选址、规模容量提供依据,并随着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不断深入,具体落实到绿色建筑的场地。绿色建筑的场地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指标控制下进行生态设计,是单栋绿色建筑的设计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路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M.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