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修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23:17:23

语言修养论文

语言修养论文篇1

[关键词]史学工作者;语言;文字;修养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已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已来,中国历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历史研究在一个宽松、健康的环境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史学工作者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主体。语言文字修养是史学工作者除专业素养外,其综合素养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史学工作者应该具备较高语言文字修养,这是由历史学的学科特性,语言、文字对历史、历史学的作用,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等决定的。

首先对历史、历史学、史学工作者和语言文字修养加以界定。

(一)历史

杜维运在《历史方法论》中说:“所谓历史,不外是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或以往实际发生的事件的记录。”[1]16葛剑雄、周筱在《历史学是什么》中说:“历史,不仅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2]杨燕起、高国抗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中说:“历史:即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3]综上所述,还是《现代汉语词典》概括的最全面:“(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和个人的经历;(2)过去的事实;(3)对过去事实的记载;(4)历史学。”[4]

(二)历史学

从方式上,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中说:“历史学,以具体经验性的方式接触、经历以及研究的结果。”[5]从层次上,何兆武在《历史理性的重建》中说:“历史学,本身包含两个层次,一、对史实或史料的认识或认定;二、对第一个层次的理解或诠释。”[6]从研究对象上,葛剑雄、周筱在《历史学是什么》中说:历史学就是对历史的专门性研究,简称史学。”从功能作用上,杨燕起、高国抗在《中国历史文献学》中说:“人类在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同时,也记忆、记载、总结,探讨自己的历史,以便吸取经验教训,作为自己行动的借鉴,就是历史学。”

(三)史学工作者

我们把从事史学研究、史学工作的人统称为史学工作者。暂把他们分为两类:全国高等学校历史系、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业余从事史学研究的人。这里仅论述前者。

(四) 语言文字修养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修养”的解释是“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4]因此,语言、文字修养指一个人在语言、文字、文学方面具有的一定水平。

二、史学工作者应具备较高语言、文字修养的决定因素

史学工作者是史学的认识主体,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历史的学科特性、语言文字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历史的社会功能及当前史学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都决定了史学工作者应当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

(一)历史学的学科特性

历史有一度性,也就是说一去不复返、无法重现。因此,史学研究必须凭借史料。因此,要研究一去不复返的历史,就需要正确把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文献。这正要求史学工作者必须提高语言文字修养。

历史文献在史学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史学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历史研究总要根据文献才能进行。正如白寿彝在《史学概论》中说:“史学工作者所取得的成就大小,一般地说,要靠史学工作者的主观条件和各种社会条件。同时也要靠史学工作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是否准确可靠及是否有准确的数量”。[7]第二 对文献本身的研究是史学工作整体中的一部分。历史文献的研究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方面。

研究历史文献,要通过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些都离不开语言、文字。如陈垣先生曾指出,沈刻本《元典章》的《新纲目》中有“颁行四方已有年矣”一句,据元刻本“颁行”系“板行”之误。一字之错关系到《元典章》的地位:是朝廷颁行,还是地方刻版印行。

(二) 语言、文字在历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语言、文字伴随着历史学的产生、发展,对历史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最早的历史应该是口耳相传的。当时人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将事情传递给周围的人以及年轻一代,年轻一代同样以这种方式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

历史记载的方式从文字出现以后,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其他多种记录手段,但文字仍然是人类历史最有效、最基本的记录手段。

(三) 文学与史学的关系

《尚书》和《诗经》是我们所见最早的典籍。《尚书》是历史文献的汇编,备有各种文体。《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雅》有不少历史内容。白寿彝在《历史学概论》中说:“《国风》大抵产生在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它和《雅》的一部分是我们所见到的最早的离开历史内容的纯文学作品。后来出现的《春秋》可以说是一部不具备文学性格的历史书。历史跟文学的分离,事实上可能要比《国风》和《春秋》早,但就我们目前所见到文献材料说,只能从《国风》和《春秋》算起了。”[7]

(四) 历史学的文化传承功能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成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历史学把社会的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又传播下去,这个继承下来过程中是一种扬弃,不是完全的继承,同时又把社会的创新和一些比较先进的文化,添加到史学里。

这些是历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要想很好的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提高史学工作者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五) 史学工作者职业素养的要求

史学工作者应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语言文字修养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史学工作者理论、史法,史观的获得;史文的阅读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离不开包含历史内容的文学作品。可见,史学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语言、文字修养,这是其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六) 历史学的博学传统与人才培养任务

中国史学有博学的优良传统。历史学家应有比较广博的学识。因为史学的范围恢宏,且与其他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刘知几在《史通》中首次提到“史有三长”,“才、学,识”章学诚主张“博学强识”。也就是在广博上既要有历史知识,又要不断开阔视野,兼融文学、哲学等其他学科的学识、见识。

史学研究除了“资治”功能外,还要对人进行历史教育。从而使其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时代感,引导人向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提高语言文字修养的措施和方法

(一) 树立思想

树立不断提高语言文字修养的意识,首先要确立祖国语言的崇高地位。史学工作者要有史德。在这方面高等学校历史系,是培养史学人才的主要场所,因此承担着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史德除了指尊重历史秉笔直书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关注国家、时代和社会。

(二) 严于实践

严于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扎实文字功底和提高口语水平。史学语言最基本的应该做到:准确性、科学性。主要指选用词语贴切,句子组织安排合乎逻辑,对历史教学语言而言更是如此。如专有名词的读音:左仆射、单于,会稽。如词语的选择,曹操实现了北方大一统,不能说曹操当了皇帝,一点不能含糊或模棱两可。生动性。语言要富有活力。

加强对词汇的掌握能力。汉语词汇非常丰富,词义也非常复杂,有些词汇,如同义词,词义之间的差别很细微;而古今异义词可能差别很大。加强对语法的掌握能力。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它包括词法、句法两部分。如词类的划分、构词法是词法范畴。如句子的成分、类型,功用等是句法范畴。

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史学工作者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语言文字修养:第一,在日常写作中多注意语法上的推敲,多查查词典;第二,主动地读一点语法书,认真研读中国古典文献并反复推敲,从中汲取营养;第三,在阅读书报、看电视、听广播时,顺便注意推敲其语法的正误。

史学工作者尤其是史学教育者,是语言文字的直接使用者。历史语言应用本身不仅要做到生动、活泼、自然、多样化,更要做到规范和标准。

四、结论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与环境中, 历史要更充分地发挥它的功能、作用。语言文字修养就是其职业素养的体现。语言文字修养在历史研究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史学工作者良好的语言文字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史学工作者只有在学习、研究的实践中努力学习,努力呈现给时代以优秀的、有价值的科研成果、文化精髓和正确的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杜维运.《历史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葛剑雄、周筱.《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现代汉语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何兆武.《历史理性的重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语言修养论文篇2

论文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两方面来谈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章是以语言为表现工具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它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所以,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工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所以,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工具。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修养,大凡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强调语言的训练,足见作文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小学作文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第二,词汇贫乏,语言不够生动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话”,没有“文”的色彩。第三,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第四,空话、套话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有:第一,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第二,思维不严密,条理不清晰,影响表达;第三,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影响表达;第四,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不好,常有语病。

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首先,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曹禺曾说:“要培养自己对语言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领略语言的妙境,才能摸索语言的精微”,“语言的进步便如水之就下这样顺当,反之,只有锻炼语言的愿望而无兴趣,语言的进步就如急水上山那样的困难”。所以,产生兴趣是学好语言的一个“极大的窍门”。还说:“一天我们对于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从事语言的创造。由兴趣学习语言,到能称心如意的运用语言,使它成为艺术品,这又是进了一大步,要费更大的苦工夫。”

其次,下苦工夫学习语言。有学习,才有积累。学习语言,有两个途径:一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能反映生活的语言,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表现力很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毛泽东号召人们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二是多读名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认为,多读多写,摸熟语言的“筋肉组织”和精微之处,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妙之笔,获得丰富的词汇,这样,自己写起文章来,优美的笔调慢慢地就会运用自如。

第三,多积累语言——词汇。斯大林曾说:“词汇反映语言的状况:词汇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掌握大量的词汇,就能将事物间细微精妙之处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第一,讲清什么是描写及其作用。描是描绘,写是摹写。从写作学角度说,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环境、事件及其形态或特征等描绘或刻画出来,使人读后有如见其形、闻其声、历其事的感觉。

第二,讲清描写的种类。关于描写的种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从小学作文要求来看,主要应该掌握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等。应该注意无论什么描写,都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或为表现人物服务,或为展开情节服务,或为揭示主题服务等等;此外,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做到寥寥数笔,神形兼备,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第三,讲清描写的方法。关于描写的方法,一般说来,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词汇、浓烈鲜明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人们的写作风格不同,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老舍强调比喻,他说:“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而鲁迅则强调白描,这种方法没有浓烈的色彩,少有形容词,少有修饰,即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转贴于  二、修改能力的培养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公认: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能力。梁章矩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成器。我辈为文,其理一也。”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杜彭程在谈《保卫延安》的写作经过时曾说:“在工作之余,一年又一年,把百万字的报告文学,改为60多万字变为17万字,又把17万字变成40万字,又把40万字变成30万字……在四年多的漫长岁月里,九易其稿,反复增添删削何止数次。”当代美国小说家德威尔也说,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小学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识别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识不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应试作文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从某个角度上是明智的,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无奈。第三,对自己的作文,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已写好的作文有一种思维定式,学生往往突破不了这种定式,对作文不能做实质性的改动。

1.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2.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是指教师在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在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

(2)互批互改。组成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3)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与学生亲切交谈引导学生自己修改。

本文从语言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方面论述了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为了使其从根本上得以提高,我们应细致地把作文能力进行解剖,把多种能力一一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多种能力应相互为用,协调发展。这样,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然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杨成章.作文教学原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语言修养论文篇3

关键词:西方修辞;修辞素质;语言能力;语言创新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223-02

一、引言

从国内高校语言教学现状来看,仍侧重于语言的工具性,教学一直不能突破语言技能训练和应试教育的桎梏。尽管国内各类入学考试、学位考试、资格考试都将语言测试作为重要的考核项目之一,但从反馈的信息上看,我国大学生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字基本功低下、语言逻辑混乱、当众演说能力较差、缺乏应有的语言沟通技能等问题。而大学生作为语言使用的重要群体之一,其语言能力决定了个人、文化、民族乃至国家对自身的认知和自我的表达,是未来中国的“声音”。在全球化的步伐强势进入社会、文化、政治、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今天,扎实的语言基础与较强的语言创新能力将成为高等教育外向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虽然语言能力和其他认知能力一样与生俱来,但是人们在各类语言实践中所表现出林林总总的形式和效果说明:这一先天能力能够行之有效地以适当的方法表现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地发挥。西方修辞在语言创新实践中给予我们的启示让人耳目一新:首先,西方修辞不仅仅是利用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更是研究如何有效致力于言语力量的理论和实践。可见西方修辞本身就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其次,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既能执着于中国身份,又了解西方修辞内在工作观念和方式”的国际对话者是中西文化对接的迫切要求。

二、西方修辞与修辞素质

培养修辞素质的传统在东西方都由来已久,中世纪的欧洲大学主要教授“修辞”“逻辑”和“语法”三门课程,他们认为修辞素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通过“游说”(即修辞活动)发挥言语的力量来打动当时的统治阶层,达到传播知识和学说目的。由此可见,具有较高修辞素质的人能更好地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更容易适应社会生活。修辞所追求的就是人们使用有效的语言论辩手段,合理安排组织信息,以最能被他人接受的方式传递出去,最终影响他人思想并引导其行为的能力。从本质上看,这种能力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可以说修辞素质的培养是继往开来的实践,适合任何时代、任何文化背景。当前美国大学大都开设有修辞和言语交际相关课程,通过提高修辞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形之下,虽然我国研究学者如胡曙中、刘亚猛、鞠玉梅等都曾提出过以西方修辞思想指导大学生创造性语言活动如模拟联合国、模拟竞选、演讲赛和辩论赛等的设想。但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语言文字问题和言语交际能力问题普遍置若罔闻,也尚未把语言交际类课程纳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各高校普遍存在“重外语,轻汉语”的误区,语文教育势单力薄。“大学语文”课程甚至不能像“大学英语”课程一样成为公共必修课。而唯一的高校语言类必修课“大学英语”也因无法真正提高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正面对重大而深刻的转型。

三、语言创新与西方修辞

语言创新是指语言交际中,在语音、语法、词汇、修辞、谋篇布局或说法等方面以新颖的表现形式,更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色彩而使交际进一步到位。可见,不论语言形式和语篇结构产生怎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它们终究都是在利用各种五花八门的“象征手段”来达到“使交际进一步到位”的目的。这与西方修辞所秉持的“策略性地使用象征影响彼此行为思想的一切方法”不谋而合。我国著名修辞学家刘亚猛先生在阐述修辞与创新的关系时曾指出:“修辞与创造关系的一个误解,即修辞是公式化、陈套化的语言应用;事实上,没有什么比通过象征手段改变一个人的见解、态度、行为更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由此可见人类的修辞必须是创新性的,修辞是通过象征手段改变人们思想的创造和能力。

西方修辞认为语言使用即思维活动,思维的活跃必然导致语言形式的不断变化――即语言的创新活动。可以说语言创新就是思维活跃的必然结果。在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的西方世界,不管是知识的构筑、真理的确立、学派的形成、观点的阐明和交流,还是广告的宣传,新闻的播报,党派的竞争都离不开以语言为媒介,以劝说、论辩为中心的修辞活动,离不开对相关修辞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人生阶段,具备洞察各种观点论述的雄辩本源,掌握其生成规律,分析其修辞情景、修辞意图和修辞手段等等的能力。学习如何在国际交流对话中掌握西方世界所认同的修辞规律,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创见,体会说服他人的乐趣;发扬批判精神,避免盲从西方,塑造外国人能够理解的中国形象,这一切都依赖于修辞素质的提高和语言创新能力的增强。

四、利用修辞素质开发语言创新能力的构想

至今为止,我国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语文能力的状况和发展,并对认读能力、写作能力、普通话接受程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调查和实证分析,如:常月华,邵晶;也有学者对新时期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存在问题和症结做出了研究,如:郑涛;同时还有学者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虽然众多学者从语言内部结构的掌握和语言测试等角度对大学生语文能力做出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涉及到改善大学生言语交际能力,语言创新能力等关系语言外部的研究仍屈指可数,寥若晨星。

从“人本主义”出发,借鉴西方修辞学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提高修辞素质为途径培养大学生语言创新能力的设想应该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我们认为对新模式的研究实践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学生如何通过修辞知识的掌握来提高其语言创新能力

西方有其历史悠久的修辞传统、论辩实践、劝说模式。这些传统、实践和模式,决定了什么样的说法是有理的,如何使用修辞资源才能在“合法”范围内达到最好效果,在特点场合下目标受众对劝说者报有怎样的期望,论辩关系如何确定等等,这些内容在国内语言课程中仍是凤毛麟角。追求语言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只有对西方修辞知识有所涉猎,才能积极应对各类修辞情景,掌握各种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知识,发挥语言的创造性,在言语交际别是中西跨文化对话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语言教师的修辞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语言创新能力培养起到怎样的作用

作为语言教师,其自身也是修辞实践者,掌握科学理性的论辩方法和言语传播技巧,才能更好地传授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三)全面考察西方修辞学介绍性课程的引入在大学生语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可行性

开设修辞学系列选修课程如“言语交际”“西方修辞实践”“中西论辩比较与实践”等理论课程和实践指导课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论辩思维能力和修辞习惯,让他们意识到语言学习不仅是外部形式上的,更应掌握语言运作的内部规律,让语言学习落实到对修辞语境的深入解读上来,不断开发学生国际对接意识和语言创新意识。

五、结语

修辞素质与创新能力,两者唇齿相依,密不可分。作为人类社会交际中的重要素质之一,修辞素质聚焦语言表达的方法,能够调节社会关系,是人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也是创造性的能力。修辞素质教育不仅适用于语言专业的学者和学生,更适用于具有创新意识的当代大学生。在全球化交流不断深化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在言语交际上同西方社会更为紧密地对接,为促成东西方平等而富有成果的对话,相信更多的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改革者会意识到提高修辞素质的重要性,培养出更多“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语言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Burke, K, 1969. A Rhetoric of Motive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常月华.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07(5).

〔3〕胡曙中.现代英语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鞠玉梅.修辞能力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外语界,2008(6).

〔5〕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北京:三联书店,2004.

〔6〕邵晶.重庆籍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7〕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语言修养论文篇4

关键词:高职;英语文化类;选修课

一、引言

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大学公共英语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职场应用能力为主。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需要寻求其他的渠道来配合课堂教学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外语选修课成为高职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平台,旨在“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语言欣赏水平,扩充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具有更为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1]。同时,选修课程的另一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扩大学生的视野,发挥特长,培养个性。

英语类文化课程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既有提升语言技能为主的写作或口语课程,也包含语言水平要求较高的英美诗歌欣赏或报刊选读等课程,针对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需求,本文就设置原则展开讨论,以提供设计英语文化选修课的思路,从而使英语文化选修课丰富学生业余校园生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人文修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赋予英语选修课长久的活力。

二、设置选修课的意义

1)英语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加强与拓展

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取决于充足的语言输入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但由于高职课程设置上公共英语课时有限,授课内容主要以培养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主,更多的是注重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英语运用技能,此外,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有来自普高,也有来自职高的学生,导致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使得语言训练的容量和强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不能满足一部分同学希望提升自己英语水平的需要。教育部于2009年颁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等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目前,必修的英语课程难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需求基础上,开设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与辩论等选修课,增强学生在经济全球化所必需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一步丰展英语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必修课中的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2]

2)选修课的语言学习利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英美影视、英美歌曲等文化选修课的内容大量涉及英语文化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感受两种文化的差异,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高新技术在通讯领域的使用和网络的普及,学生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急需客观理解异国文化的引导,选修课要服务于这项迫切任务,传授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生逐步具有文化比较能力,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同时促进他们在学习英美优秀文化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见,选修课的语言学习的重点并不只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词汇、语法的知识和应用技能,而是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设置原则

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英语文化类选修课包括三部分,语言技能类,如高级听说、口译、高级阅读;语言应用类,如商务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论文写作、英语报刊选读;语言文化类,如:影视欣赏、英美文化概括、英美文学选读。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课程设置应考虑一下原则:

1)英语选修课应帮助学生提高职场适应能力

学生主动选择一门课程,除了兴趣之外,高职学生主要考虑是否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是否能提升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所以英语文化类选修课的设置应帮助学生增加就业的砝码。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急需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得在校高职学生更意识到注重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开设以培养叙事能力为主的口语课和职场应用文英语写作等实用性选修课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口语和文字交流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英语选修课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

选修课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可以就学生兴趣爱好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了解他们的求知需要和知识水平,掌握了解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供一系列的语言文化及欣赏类的课程,以供学生依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3]英美影视欣赏、英语戏剧与表演、英语歌曲欣赏、英美节日习俗等课程,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能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学生已意识到与其日常生活和娱乐休闲密切相关,学有所用,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空间和选择的可能。对于来自职高进入高职的学生,语言文化类课程的内容是全新的英语学习领域,这些选修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选修内容应既经典,又与时代相结合

高职一系列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教学内容,不宜以“教”完教材为重,应以学生“学”到多少为本。选修课时有限,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长时间学习同一课程易产生枯燥感,在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教学内容更要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去除枝蔓,寻求短期内提升学生原有的英语素养,开阔其学习视角,获得最大的收益。各门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中,必要会选择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经典或典型作品,同时也需要考虑高职学生的需求,他们更想了解英美现在人们语言中行为、饮食尤其是情感表达和思考方式的表达方式,浩如烟海的学习内容中,教师要灵活处理,密切结合热点话题的英文表达方式,让学生学到“鲜活”的语言素材,激发学生使用英语沟通的欲望,为学生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4)选修课应强调语言运用性教学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教学就要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其英语素养。课程内容专注提升学生英语素养,开阔其眼界的同时提升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理解类表达和情景模仿类运用途径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情境模仿类语言运用,主要是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情境中。通过语言运用再现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这种情境模仿可以是情境的再现,也可以是情境的再创造,可以通过剧本表演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表演前,教师引领学生认真分析体现性格特点的典型语言,要求学生在剧本中找出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句子,并帮助其消化、理解新的语言知识,然后结合学生已学知识设计情节,拟定台词,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在表演中,突出特定的文化氛围,要求他们尽可能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言语交际的环境正确地使用语言和体态语,培养学生使用外语时根据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自觉性。

理解表达类语言运用,围绕对教学文本的深刻理解和鉴赏体验展开,通过诵读、基于文本的复述、创造性复述等口语形式将文本理解表达出来。例如英文歌曲鉴赏课程,就可以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学形式。学生先通过听来理解歌曲内容,辨认歌曲的节律,教师鼓励学生表达歌曲所激起的联想,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跟唱以加深对英语歌曲的类型、节奏和韵律的理解。最后,通过释义理解歌曲中的难句,并引导学生就歌曲内容进行深层理解和讨论。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节奏重新填词。语言运用为教学过程的主线中,选修课的教学既重视书面语言的表达,也重视口头语言的表达。

5)选修课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选修课具有课时少、信息量大、学生人数多等特点,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开课教师的需求及学生的愿望。由于多媒体具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多媒体教育技术创造出良好的英语教学和实践环境,调动学生视、听、说、手、脑等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思维,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英语文化类选修课在高职的开设,使学生在一个更大的视野范嗣内增强语言整体感,形成有关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框架。通过开设英语选修课,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研究型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作者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来源]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高专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体系构建及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YYJG098

参考文献:

[1] 贺雪娟.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标准语课程标准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3.

语言修养论文篇5

语文课程标准没有像过去的教学大纲那样将语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单独规定出来,也未给基础知识专立条目,而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要求,仅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强调“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这一转变,旨在打破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与训练的倾向,而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李山林先生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他认为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当然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学科素养”;但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应该突出强调。“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每门学科在突出强调自己的学科素养目标的同时,不能回避、忽视“基础素养”的目标,既要有牢牢把握“学科素养”的目标意识,也要树立“基础素养”的目标意识。因此,语文课程的改革不能忽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教学方法的使用上,确有重知识而轻能力的偏差,但也不能一强调提高语文素养,就抛弃知识,淡化训练,忽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等学科素养的培养,甚至有些语文教师因怕被人讥为观念落后而不敢提语文知识的教学,不敢提语文知识的系统性,陷入了“讳讲”的误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强调的重点应该是“不宜刻意追求”,而不是不要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更不是不要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不应该排斥语文知识,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元素,离开了知识的依托,能力只是一副空架子。当然,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运用,应该促使知识向能力方面转化,而并不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一个个知识要点,仅仅停留在记忆知识的层面上。

语文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般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里,我们着重探讨一下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

语法修辞知识是语文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世界发达国家的母语教学课程标准中,都把语法修辞的学习列为重点内容,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中有一条总括性的目标:“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这就明确指出了语法修辞教学的任务。

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包括五个部分,其中前四部分是语法,分别为词的分类(十二个类别)、短语的结构(仅列出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五种基本结构)、单句的成分(只列出传统的六大成分)、复句的类型(列出七种类型,并且仅限于二重复句);第五部分是修辞,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常用的容易判定的修辞格。很显然,课程标准把语法修辞知识控制在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常识范围之内。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词的大致分类情况、短语的基本结构类型、单句的格局以及复句的有关常识,使他们能够具有分辨词句使用正误的能力,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现象、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通过修辞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格在语言运用中的表达效果,使他们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语文阅读与实践中去。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运用,不要纠缠在术语、定义、特点、功能等概念原理体系上

“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规则少而概括性强同时又能激发学习者创造性的语法是最好的语法,换句话说,教学语法越简单越好。语法是供学习者使用的,因此不应使用那些繁杂的表述方式,而应最大限度地使用简洁的语言,做到通俗易懂”。亦即语法教学以少讲定义少用术语为宜,术语只是作为一个名称为称谓而用,学生只要明白这个术语的所指即可,不必消化概念,更不需要死记硬背概念。例如在教学中如涉及“短语”这个概念,只需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认识短语的面目,了解短语的基本的层次和意义关系,至于什么是短语,词与短语如何辨别等问题,则完全可以回避。据此,修辞格的教学也没有必要把主要教学精力放在各种修辞格的定义、分类以及相关修辞格的辨别上,体会、品味其在具体语境中的表现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如《围城》中的一个比喻:“苏小姐双颊涂的淡胭脂下面忽然晕出红来,像纸上沁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得迷人。”教学中不用要求学生记忆比喻的定义,不必讨论该比喻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属于该种类型,而应重点介绍该比喻的独特之处。该比喻不是比一个固定的事物,而是在比一个变化着的事物,所以比喻本身也要求是变化的。苏小姐的脸红是从部分的红扩展到满脸都红,因此用一个变化着的事物“纸上沁的油渍”来打比方,就很贴切,具体形象,便于接受。要通过修辞格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好坏不在于是否使用了修辞格,关键在于修辞格的使用是否得体恰切。如“秋雨跳着欢快的舞,一下就是几天,什么活也干不成,真烦人。”这里使用了拟人辞格,但该辞格的使用并未给语言的表达增添魅力,其主要原因是拟人与文章的内容、语言环境气氛、人物的心理状态不协调。再如单句的教学。语法体系中的单句知识非常庞杂,同时不同的语法体系在对单句进行分析时又存在着分歧,既有名词术语的分歧,也有分析方法的分歧。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绕开所有的争论和分歧。如“老师喜欢他聪明”是一个有争议的句子,有人认为“他聪明”是“喜欢”的宾语,有人认为“他”既是“喜欢”的宾语又是“聪明”的主语。但不管作何种分析,语句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由于他聪明,所以老师喜欢他。结构分析只是手段,不同的分析并不意味着反映了不同的语言事实。讲授语句要注重说明语句所代表的事实,不能纠缠于语法术语和结构分析,术语可以改变,分析方法可以选择,事实却不能改变。如果不顾语言事实、不顾语言的具体运用,只在术语上争论不休,这种语法知识教学是无效的。

二、在阅读活动中结合实际情境教学,不要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强调将语法修辞知识应用于语文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是为语言运用服务的,离开语言运用实际,单纯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知识的应有价值。教学时应把知识的传授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和领悟这些知识,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中积累和运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语感能力。例如讲状语,《鞠躬尽瘁》这篇课文最后写到焦裕禄去世时的一句话是:“那一年,他才四十二岁。”这里的“才”是副词,作状语,表达一种时间范畴。如果只讲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有这个状语和没有这个状语大不一样,“这一个”和另一个也大不一样。有这个状语,表明了作者对焦裕禄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去掉这个状语,就显得冷冰冰的,似乎焦裕禄的死活和说话人没有多大关系。如果把这个状语换成“已经”,语句的情味就又发生了变化。学生会在这样的比较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情感,认识到状语的重要。

各种语言能力都建立在语感能力之上。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我们平时的语言表达和理解、判断和评价、推敲和修改,靠的都是语感;我们能听出言外之意,能迅速准确地编码造句回答问题,靠的也是语感。语感能力的形成主要不是靠语言知识的积累,而是靠言语实践。语法能力和修辞能力都是语感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修辞和语法所追求的目的不一样,语法强调“规矩方圆”,修辞注重“得体适切”。修辞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用、句子的衔接、语段的组织、修辞格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因此修辞教学更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比如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用主动句的时候多,用被动句的时候少,在什么情况下做何种选择,跟陈述的对象和语境有密切的关系。如:

①有一只鞋,她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又被一个男孩捡起来抢跑了。(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挡回去,还骂个不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例①中的被动句如改作主动句“一个男孩捡起另一只跑了”,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表达效果却比原文逊色很多。文中之所以选用了被动句,是为了突出强调“另一只”的下落,否则就实现不了该目的,并使得“有一只”与“另一只”失去照应。例②中使用被动句,是为了较好地连接上下文,使各分句主语一致,语气连贯。如果改成“二诸葛把她挡回去,她还骂个不休”,句子的衔接就变得不顺畅不自然。

一个词语运用效果的优劣得失,也必须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判断去评价。如鲁迅先生在刻画孔乙己和阿Q这两个典型形象的时候,都写到了他们拿现钱买酒时的动作:

③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孔乙己》)

④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台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阿Q正传》)

孤立地看,动词“排”和“扔”只是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前者指“一个挨一个地按着次序摆”,后者指“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而当它们分别出现在以上语境中时,就变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例③中的“排”不是简单地“拿出”,而是把九文钱一枚一枚地整齐地摆在柜台上,似乎是有些得意地给酒店老板看,似乎是有这样一句“话外音”:“看,我有现钱了,不赊帐!”这种斯文的付钱方式,暗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知识分子迂腐刻板、善良拘谨的性格特征。至于阿Q的付钱方式则与孔乙己完全不同,他顺手向腰间一抓,“满把是银的和铜的”,而且是“在柜台上一扔”,满不在乎,这既表现了阿Q那种冒失鲁莽的行为特征,也勾画了阿Q一时手中有钱便扬扬自得的神情。这一“排”一“扔”,使孔乙己和阿Q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活灵活现了。

三、通过语言现象总结发现语言规律,不要把课文当成寻找例词例句的语料库

语言修养论文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批判性思维课程设计。

在过去几年里,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已经普遍增设了选修课(或称“通选课”)。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们对如何建设科学、规范和有效的选修课体系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有关语言教学研究者们也就此撰写了许多相关研究论述。然而,其中专门针对关于选修课中语言文化类课程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这使得开展文化类选修课的英语教师在需要完成更高教学任务要求的同时缺乏相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随着英语选修课建设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一个值得所有大学英语教师思考的课题。

1语言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简介。

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特别制定并于2007年进一步修订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称《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指导性地将大学英语选修课划分为: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和专业英语四大类课程,明确了除“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外,大学英语课程还应着重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要求》所建议的大学英语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是以英语为载体,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的文化类选修课程教学,根据各校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开设,以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择。这类课程尤其“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帮助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求》,2007)。

目前我国各高校已开设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主要涉及:文学诗歌类,如《美国文学赏析》、《英诗鉴赏》;人文历史类,如《西方简史》、《美国文学史》;文化知识类,如《西方礼仪文化》、《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概览》;以及艺术鉴赏类,如《影视作品欣赏》、《艺术鉴赏》等等。

然而,这些文化类英语选修课的开展主要还处于开课教师各自为政,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及特长对所开课程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的阶段,这就使得选修课教学在为大学英语教育注入了“个性化”和“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等特色的同时出现了因教师对课程设计整体把握不同导致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千差万别。

2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要讨论批判性思维,我们应该首先对西方学术界给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一个简单回顾。就曾对学界纷繁复杂的论述进行了一次梳理,认为常见的与批判性思维紧密相关的还有“批判性分析(criticalanalysis)”、“批判性意识(criticalconsciousness)”、及“批判性自我反思(criticalreflection)”等概念。他认为批判性思维的“批判之力”主要在于思维者接受某种观点或结论时进行评价和辨别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思维者在假设的基础上检验命题,并发现偏见和正确看法、以及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被誉为现代批判性思维之父的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将批判性思维中的“反思”定义为:对自己的一种信仰或所偏好的某种知识形式,从其所依存的基础上和可能得出的结论上,进行积极的、持续的、仔细的审视。另一位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Robert·Ennis则在1991年将这一思维形式精炼地表述为:

“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Ennis的定义把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强调“个人判断”

及采取的相应的取舍(知识)的“决策”。一个较新的观点来自于把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一种调查研究的说法,认为其目的是探究一种情景、现象、问题或假设,以达到整合所有有效信息并能够有说服力地证明结论或假设。与其他众多从纯思维角度所给的定义不同,Kurfiss把批判性思维比作一种调查研究活动,使批判性思维过程更加易于理解的同时强调了“信息整合的效度”和“说服力”两条标准,而“批判”活动的基础是“有效信息”或“知识”,因此,在大学生日常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批判性思维技术训练并有意识地鼓励其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能逐步提高其整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990年,在美国和加拿大教育界发表的《批判性思维:一份专家一致同意的关于教育评估的目标和指示的声明》将批判性思维认知能力的核心分解分为:阐述、分析、评估、推论、解释和元认知六个方面,认为其中的“元认知”是一种“自我的、有意识地监控认知行为,以及这些认知行为中所运用的认知手段和所引起的结果,特别是以一种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的推论性判断”。

批判性思维还可被细分为认知技能(cognitive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dispositions),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前者可以说是批判性思维具体的运作和构成机制,偏重于指导学习中的实际操作;而后者则指思维者个性气质中的一种趋向性,起到主观引导作用。

3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在1998年发表的《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

的第一项议题中指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这一态度已经被确立成为当今许多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而我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和研究起步较晚,“只在近三、四年,才有对国外批判性思维教育的零星介绍出现”。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谓是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带有批判性思维技能训练的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其批判性思维精神;另一方面,在主动的逐步增强的“批判性思维精神”驱使下,学生又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其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而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人文素养以及思辨能力。

下面我们将遵循《课程要求》指出的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结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对大学英语中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作一些建设性的讨论。

4文化类选修课中自主学习与批判性思维精神的培养。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思维过程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人们在进行思维时往往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或自己的思考方式具有何种趋向性。在英语提高阶段的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自己在文化选修课中的“辅助者”角色,力求放弃课堂中的“主角”地位,而仅应为学生规划出学习范围和方向,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利用文化类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或好奇,为学生搭建一个通过自主收索并消化信息的平台。同时,教师应起到科学调动学生自己“计划、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内容的”的主动性,使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能动力,树立起培养自己批判性思维精神的自信心。

5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模式设计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第二,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求》中建议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网及互联网等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进行科学训练。当今社会网络咨询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网络收索到丰富但略嫌庞杂的相关知识。选修课教师可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讨论话题;建议合理的关键词或关键话题的网上搜索;或是推荐一些优秀的原版英文网站或链接地址,并且据此安排相关课堂活动任务,如: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原版英文资料打印出来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将其浓缩为简单易懂的PPT文件。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摸索Kurfiss所说的“调查研究”技能,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选择”和“有效整合”。为了在课堂中参与小组讨论或进行上台讲解,学生必须要对应该“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分析、解释、推论、说明或自我校对,以使自己的发言能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6文化类选修课中教学评估方式与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

《课程要求》倡议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估”,其中排列在前两位的“学生自我评估”

和“学生相互间的评估”同样是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训练和考验。针对这一倡议,教师可以根据“元认知”理论,调动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等认知手段,积极地通过“质疑、反省或校正推论或结果的态度”来分析评价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观点、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表现。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设计出一套“全面、客观、科学、准确”但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标准,让学生充分了解应该从那些方面去评价自己和同学,通过反复的相互比较,学生逐渐熟悉了导致“课堂成功表现”的构成因素,因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策略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取舍”和改进。

7结语。

在开展语言文化类选修课时,大学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语言学习自然而有效地融合到其他文化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主观情绪的调动帮助学生提升其批判性思维精神;通过客观教学手段和评价手段的设计强化训练其批判性思维技能。最终达到使学生能主动地、有意识地调动其批判性思维技能,逐步建立起自己个性化的学习策略,稳步提高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有效地拓展知识面,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最终建立其稳定的批判性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模块化和超文本—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2]刘儒德。论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与内涵[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

[3]王玮。重新认识“批判性思维”及其在课程中的运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4.

[4]王祥兵,刘晶。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

[5]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4.

[6]朱新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意义与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7]Alec,Fisher.CriticalThinking:AnIntroduction[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语言修养论文篇7

关键词:浅谈 小学 作文 语言 表达 能力 培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蒙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章是以语言为表现工具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它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所以,语言是写作的第一要素。老舍先生曾经强调:语言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工夫,没有运用语言的本事,即无从表达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会有多少说服力。所以,语言是文章的表现工具。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们都非常重视语言的修养,大凡有经验的蒙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强调语言的训练,足见作文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小学作文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第二,词汇贫乏,语言不够生动形象,通篇都是“口水话”,没有“文”的色彩。第三,错别字较多,病句较多。第四,空话、套话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有:第一,不知道怎样锤炼语言;第二,思维不严密,条理不清晰,影响表达;第三,不能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影响表达;第四,现代汉语语法学的不好,常有语病。我们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1.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首先,培养学习语言的兴趣。曹禺曾说:“要培养自己对语言的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领略语言的妙境,才能摸索语言的精微”,“语言的进步便如水之就下这样顺当,反之,只有锻炼语言的愿望而无兴趣,语言的进步就如急水上山那样的困难”。所以,产生兴趣是学好语言的一个“极大的窍门”。还说:“一天我们对于语言着了魔,那才算是进了大门,以后才有可能登堂入室,从事语言的创造。由兴趣学习语言,到能称心如意的运用语言,使它成为艺术品,这又是进了一大步,要费更大的苦工夫。”

其次,下苦工夫学习语言。有学习,才有积累。学习语言,有两个途径:一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能反映生活的语言,它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表现力很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所以,号召人们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二是多读名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郭沫若认为,多读多写,摸熟语言的“筋肉组织”和精微之处,唤起灵敏的感觉,熟悉名篇佳作的精妙之笔,获得丰富的词汇,这样,自己写起文章来,优美的笔调慢慢地就会运用自如。

第三,多积累语言——词汇。斯大林曾说:“词汇反映语言的状况:词汇越丰富,语言也就越丰富、越发达。”掌握大量的词汇,就能将事物间细微精妙之处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

2.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

第一,讲清什么是描写及其作用。描是描绘,写是摹写。从写作学角度说,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环境、事件及其形态或特征等描绘或刻画出来,使人读后有如见其形、闻其声、历其事的感觉。

第二,讲清描写的种类。关于描写的种类,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从小学作文要求来看,主要应该掌握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肖像描写等。应该注意无论什么描写,都要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或为表现人物服务,或为展开情节服务,或为揭示主题服务等等;此外,要抓住对象的特征,做到寥寥数笔,神形兼备,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第三,讲清描写的方法。关于描写的方法,一般说来,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词汇、浓烈鲜明的色彩、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人们的写作风格不同,其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老舍强调比喻,他说:“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而鲁迅则强调白描,这种方法没有浓烈的色彩,少有形容词,少有修饰,即鲁迅所说的“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二、修改能力的培养

修改作文,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们公认: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能力。梁章矩说:“百工冶器必几经转换,而后成器。我辈为文,其理一也。”小学生修改文章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眼高手低,即识别能力差,因而修改能力差。第二,修改意识不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观察,当前的小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一稿“定音”,不修改,应试作文也没有时间修改,这从某个角度上是明智的,但无论如何也是一种无奈。第三,对自己的作文,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已写好的作文有一种思维定式,学生往往突破不了这种定式,对作文不能做实质性的改动。

1.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蒙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了解作者谋篇布局、遣字造句的方法,让学生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

2.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要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是指教师在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在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

(2)互批互改。组成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语言修养论文篇8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国家教育部加强并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从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本文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调整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课程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064—02

收稿日期:2013—10—12

作者简介:韩蓉(1977— ),女, 辽宁沈阳人。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基础和依据

(一)依据国家教育部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名称的调整与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1]坚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将原有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修订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这一专业名称的调整更加突出了新形势下对汉语教育人才的需求。

1.以往研究者对于名称的界定

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人们通常用“对外汉语教学”来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这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用“对外汉语教学”指“在国内或国外,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有人称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用“汉语国际教育”指“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和在海外进行的汉语文化教学”。在不考虑地区因素的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界定,都只是体现了汉语“教学”;而对“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解有两种,一种仍是“教学”,另一种涉及了“教育”。

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定位

专业名称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教育”,这是一种非常大的改变。名称将“汉语”置于前端更突出了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将“对外”改为“国际”体现了“请进来”学汉语的同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将“教学”改为“教育”,有助于推动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这说明教师不仅要教汉语,还要承担育人的重任。

(二)依据“汉语国际推广”和“孔子学院建设”的国家战略发展目标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外交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提出的发展目标实现了六大转变:[2]第一,由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全方位汉语国际推广;第二,由“请进来”学汉语转变为“请进来”并加大汉语“走出去”的力度;第三,由专业汉语教学转变为大众化、普及型、应用型教学;第四,由主要靠教育系统推广转变为系统内外共同推广;第五,由政府行政主导为主转变为政府推动、加强市场运作;由纸质教材面授为主转变为发展多媒体网络等多样化教学。随着形势的变化,国家也在不断地调整战略,但“走出去”的战略始终没有变。

(三)依据我校2013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思想

我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将知识、能力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强调将基本理论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在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对能力的培养,即应具有从事汉语语言和文化教学、研究和交流、推广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强调教学技能的培养,具备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及技能,受过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际汉语教学能力,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与说明

(一)学时学分

五种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英语强化课、专业选修课)的总学时由原来的2895学时调整为2867学时。其中在专业选修课上增加了34学时,这是为了从专业角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英语强化课减少了62学时。而总学分由原来的185分调整到184分,其中英语强化课减少了4学分,专业选修课增加了2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1分,这样的调整更加注重了教学实践。

(二)课程结构

1.通识课程

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由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安排。前者包括计算机、心理健康、体育、思想道德等十门课程,总学时为541,总学分为31。后者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四年期间至少需修满9学分,共计204学时。这一部分完全保留,未作修订。

2.英语强化课

为了突出外语院校的优势,我校给非外语学科开设了必修的英语强化课。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之上,删去美国自然人文地理和英国自然人文地理,将美国历史文化和英国历史文化调整为对象国历史文化1、对象国历史文化2,将初级英语写作和中级英语写作调整为英语写作1、英语写作2。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英语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能力,为学生进行汉外对比,进行汉语国际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外语基础。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此次修订方案的重中之重,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是一个专业的基础课、主干课和核心课。专业选修课按照专业方向设置,需体现复合型人才培养内涵,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修订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口径,凝炼专业内涵;(2)注重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互相结合,互相促进;(3)加强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传统,在改革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基于以上原则,具体调整如下:

第一,以语言为基础,突出汉语教学理论学习与技能的培养。修订方案中主干课程保留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语言学基础课和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课程概论;选修课中将原来方案中的书法课调整为教学书法和中国书画,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调整为教学技巧与活动设计,将现代汉语语音学纳入普通话与方言,并增设了语用学、汉外语言对比。

第二,去文学理论化,整合了文学类的课程。必修课程中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整合成中外文学;选修课将各种文学作品研究整合为中华典籍选讲,并去掉文学概论课,缩短了文学类课程的授课时间,以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第三,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能力。增设了中华文明通论、文化交际与传播、中华才艺、中国民俗、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国际礼仪等课程。

第四,突出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在必修课中,增设了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学;选修课中,增设了历史课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衔接性,体现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实践教学分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专业见习的实践教学,时间为两周,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的培养方案中,更注重个性化培养,如鼓励学生参加与汉语教学相关的比赛,获奖者可以按照专业选修课两学分计算,并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注重创新教育,根据学生参与教师研究项目或其他实践活动,在国内外正式期刊上、申请专利给予奖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工作态度、撰写论文等情况给予相应学分和成绩评定。获得学分者可以冲抵一门专业选修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

[3]蒋协众.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语言修养论文篇9

关键词:语言修养 声乐教师 素质

作为声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外,还应注重语言修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下从两个方面谈谈声乐教师语言修养的重要性。

一、声乐教师语言修养的表现形式

声乐教师语言修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有声的口头语言之外,还有书面语言和伴随着口头语言的态势语。这里着重对声乐教师的口头语言修养进行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可知,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口头教学语言又可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讲授语言和组织协调语言。

系统讲授语言可以理解为是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对象,系统讲解和传授知识的教学语言。这类教学语言的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强,系统完整,层次分明,利用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完成教学。

组织协调语言:是指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教学活动、协调教学关系、控制教学进程的语言。如:带有指令性的语言,“请把教材翻到第XX页”、“大家一起来思考”等。再如带有商讨性的语言,“你们想唱什么歌曲啊?”“下面我们就做练习吧?”等。商讨语言应当体现民主的精神、尊重学生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教学真正成为双边活动。

二、声乐教师语言修养与声乐教学的关系

一堂好的声乐课,教师不仅要注重自己弹奏、演唱,更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下功夫,如果在课堂上自己口头表达出来的与心中想要表达的不相一致,或将有关知识的概念及特征讲得不够明确,会导致本来就枯燥的乐理知识更难以让学生接受,甚至让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1.声乐教师良好的语言修养能够推动学生对歌唱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基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声乐的兴趣。如在歌曲演唱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曲的大意,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做简短的引导性谈话,也可以根据歌词提供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谜语等,以此来帮助学生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2.声乐教师良好的语言修养能够启发学生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性的教学语言是声乐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要通过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拓展思维境界,有益于学生唱好每一个音,同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进行跳音练习时,教师可用连音和跳音各做一遍示范,让学生比较二者在呼吸、咬字、吐字等方面的不同。学生边听边想边唱,通过思考和练习,以及在教师不断的启发下,学生不仅体会到跳音演唱时呼吸、咬字吐字等的用法,也懂得训练跳音的好处是为了获得灵巧的声音。

三、声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语言修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应重视美的教学,创造美的氛围,用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美、追求美,使课堂上的音乐美与语言美达到和谐与统一。那么,声乐教师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呢?

1.声乐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内部修养。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曾深刻指出:“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 这句话揭示了语言艺术与内部修养的密切关系。贫乏的语言只能是贫乏的思想的反映。因此,声乐教师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语言的修养,就必须切实的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时代精神、法制观念、心理知识、逻辑知识、专业知识、哲学知识、审美情趣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修养,这可称之为“蓄源”工作,内部修养乃是教师教学语言的基础和源泉。所以,有人提出教师既应是个杂家,又应是个专家。

作为声乐教师在蓄源工作中应该注意要除旧布新、加工处理和加强备课质量。要除旧布新只要是要注意新信息的储存,现在的学生与老师共处于一个同步开放的信息环境中,不注意补充新材料,没有时代气息在声乐教学中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也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加工处理是要求声乐教师要有很好的应变能力,在教学中能迅速地由将内部语言变为外部语言,由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即可以看出声乐教师已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和提高声乐教师教学语言的修养。

良好的教学语言修养,除了取决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思维能力外,在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取决于声乐教师的备课。备课不认真,甚至不备课,心中无数,讲起课来必然语无论次。备课,尤其要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要有各种类型的语言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把握重点,抓住难点,突破疑点,才能找到恰当的教学方法。

2.声乐教师应加强自身语言的外部修养。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耐尔。卡而基创办的口才训练班有一个规定,“在每一堂课里,每一个人至少有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站起来讲一段话的机会。” 他认为:“理由很简单,要学好游泳就得到水里去,要学讲话就得多开口。”作为声乐教师,只要是对语言学习有心的人,那么他所教的每堂课都会成为锻炼和提高教学语言修养的有利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声乐课堂就是声乐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实验室。在声乐课上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要有很好的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刻意雕琢”期和“回归自然”期。在前一阶段,教师要完成从不注意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在后一个阶段,教师要完成从着意设计运用语言技巧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只有当教师的教学语言训练从前一个阶段过度到后一个阶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才成其为艺术,这样才可能更加完美的达到教学目的。

在加强自身语言的外部修养方面,声乐教师还应遵守一定的语言规范。即为了使教学顺利进行,教学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所谓规范的语言,指的是国内法定的语言及其具体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标准。我国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采用汉语为国家通用语言,并推行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国家规定,除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外,教学语言一律使用普通话。声乐教师坚持说普通话有利于教学。对于普通话不标准的音乐老师来说多读、多练、多听、多学是提高普通话的唯一方法。在声乐课堂上要做到不读错字,不读错音,不写错别字,不用错句式、词语,不出现语病等。

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外,为了加强自身语言的外部修养,声乐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正确地认识自身所存在的缺陷,这样才能有意识的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诚然,声乐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坚持训练,坚持实践经过千锤百炼,就一定能使自己的语言修养日渐提高,形成自己的风格,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2]宋其蕤、冯显灿:《教学言语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语言修养论文篇10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蓝本的教育学科,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以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是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都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一种认知型的国民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大学学科已经开展不断的融合,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不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渐渐被学校、教师、学生们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有效衔接,确保大学语文教育仍然在基础性教育的轨道上有序发展,而非仅仅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门。

二、如何有效衔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

1.注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上的设置。大学语文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通过鉴赏、锤炼语言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论是在中学、大学、甚至是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学语言学习,我们在大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精准把脉,立足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中学语文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紧紧围绕“语文”这个核心的,并保持始终不变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往往带有启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多中学语文教育都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状况、心智程度来综合开展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总目标应该精准定位在对语言修炼和对文学素养培养上,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阅读、体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开展大学语文学习,激发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博爱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转换视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美学史、历史史记等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自身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1]。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适合大学生心智发展状态,要保证大学生继续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要将中学语文知识升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语文教育。2.注重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语文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语言和文字。与此相对应,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在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当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追求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格养成等较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学语文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口语训练、文学作品鉴赏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三部分内容。其中,口语训练又进一步细化为普通话学习与应用、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这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识通过精读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经典作品,以解读和赏析的方式,深刻领会经典的人文精神,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应用文写作则将重点放在“笔杆子”上,通过模拟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公务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选修课则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主,可以适当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生活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影视作品鉴赏、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各大文学流派、乃至书法写作等课程[2]。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义上的大学语文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着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要想真正繁荣母语教育,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便指日可待。

作者:熊北雁 单位: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