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2:47:11

通识课程论文

通识课程论文篇1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教学手段工具的日益多样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较以往有着明显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方法及应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出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基本处于缺失状态。造成其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1、社会功利主义风行重理轻文,文科无用论等观点盛行令不少人认为文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大学生就业没有明显的联系。文学教育不能在短期内为学生们赢得较高的市场回报。这种极强的实用主义观念,使学生们倾向于选择实用的、专门的、专业的,能够立竿见影的学科,如:商务英语、职场英语、口译、实用英语写作等。

2、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学英语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和教学要求以语言教学为重,更多地强调英语语言的基础性与技巧性、工具性和实用性。记单词、讲语法、练听力、做阅读、写作文就是课堂的全部内容。对于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测评标准为是否通过各项英语等级考试。学生们忙于各种外语考级测试的复习准备,外语课成了纯粹的考试技能培训课程。

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就文学作品本身来说,词汇量大,句法结构复杂,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自身英语语言基础相对薄弱,学生们担心是否有时间也极少能够抽出时间来研读艰难晦涩的文学名著;教师们也存在着担心学生的水平不足以使他们理解外国文学原著这一心理,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一些高深莫测的作品,加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核所带给学生和教师的压力,倒不如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出于实用性的目的及对文学作品的畏难情绪,学生也乐意参与这样的语言训练当中。

4、课程设置及教师自身原因文学课程的教学对教师文学素质提出较高要求。除了对作品必要的语言讲解,教师还要对其进行内容上的讲解,包括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及写作特点等;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如人物性格、社会影响等,或运用理论进行文学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而大学英语教师自身也存在着专业性问题,自身文学素养的不足;以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从纷繁复杂的文学资料中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相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时间的安排等诸多因素,使文学教育的推广成为难题,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系数。

二、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文学课程的开展

通识教育旨在向全体大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文化教育,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使文理渗透,从而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进行创新性活动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在大学英语基础性课程学习阶段,授课内容偏向语言技能的巩固和提高;课程设置为“大学英语”、“综合英语”或“基础英语”等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型由听说课程及读写课程构成。

在大学英语提高性课程学习阶段,国内部分高校开设文学公共选修课。如北京大学针对文学课程开设的选修课为:英语名著与电影,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与圣经故事,英语传统诗歌精华,美国短篇小说与电影,美国20世纪小说选读、莎士比亚戏剧名篇赏析、传记文学等。借此,学生可掌握英美文学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概况和脉络,以及重要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学会用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作品,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思辨能力及人文综合素质。而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不再关注语言点的教学,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针对作品提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问题,结合当下实际,剖析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帮助学生提高文学文化的感悟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学习外语的动力。

此外,通过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也能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举办专题文学讲座,完善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英语知识竞赛的机制体制,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通过各项活动,将通识教育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综合素质。

三、结语

通识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课;调查;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杨立刚(1976-),男,山东滨州人,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东南大学通识课程建设项目、2013年东南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3+2”模式的通识课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16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4-0114-02

推行通识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1]以往专业性教育容易忽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逻辑思维及表达能力薄弱等弊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推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2]通识教育与传统专业教育不同,具有非专业教育、人性教育、思维方法教育等特点。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识课程的建设对通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3]课程内容的筛选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通识课程来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体系对是否能够顺利通识教育至关重要。通识课程内容强调基础性、全面性,也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性与融通性。[2]通识教育评价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有效措施。[4]本文通过课程问卷调查并结合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程考核方面的教学实践对通识课程食品科学概论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调查情况

1.课程教学内容调查

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应进行精心的选择与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完善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科的知识结构,又要追踪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食品科学概论课程授课专题包括食品发展史、食品品质、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新型食品、食品消费及心理、食品法规等。为了解学生对各专题知识的需求程度,在教学中设计了课堂调查问卷,设计问题为“你觉得下列食品科学的有关内容对你来说是否非常重要,即你希望是本课程讲授的重点(可多选)”,调查结果见表1。

表1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前5位“非常重要”的专题内容分别为食品质量控制(57.1%)、食品添加剂(45.3%)、食品品质(39.8%)、食品消费及心理(37.3%)、新型食品(27.3%);认为前5位“重要的”课程专题内容分别为食品品质(45.3%)、食品添加剂(41.6%)、新型食品(37.3%)、食品加工(35.4%)、食品原料学(31.1%)认为“非常重要”和“重要的”课程专题内容即认为应该是课程教学重点的专题内容前5位分别为食品添加剂(87.0%)、食品品质(85.1%)、食品质量控制(80.1%)、食品消费及心理(64.6%)、新型食品(64.6%);另外食品加工(57.8%)、食品法规(50.9%)也被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应该是课程教学的重点;食品原料学(44.7%)、食品包装(34.2%)、食品发展史(29.2%)被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认为是课程教学重点。为了了解学生对除了课程安排的授课专题内容以外的食品相关问题的需求情况,在问卷中增加了问题“除了以上内容,你认为食品其它方面的哪些内容是你非常感兴趣的,并希望能在课程中进行重点讲授”。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有食品与健康(34.8%)、食品安全(16.1%)、特色食品与国内外食品比较(9.3%),其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有热点食品安全案例分析、食品广告、食品贸易与营销、食品文化、传统食品发展等。

表1 课程专题内容需求状况调查

项目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了解 不重要 非常不重要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食品发展史 17 10.6 30 18.6 100 62.1 13 8.1 1 0.6

食品品质 64 39.8 73 45.3 24 14.9 0 0.0 0 0.0

食品原料学 22 13.7 50 31.1 76 47.2 10 6.2 3 1.9

食品加工 36 22.4 57 35.4 59 36.6 8 5.0 1 0.6

食品质量控制 92 57.1 37 23.0 28 17.4 3 1.9 1 0.6

食品添加剂 73 45.3 67 41.6 19 11.8 2 1.2 0 0.0

食品包装 15 9.3 40 24.8 81 50.3 20 12.4 5 3.1

新型食品 44 27.3 60 37.3 51 31.7 5 3.1 1 0.6

食品消费及心理 60 37.3 44 27.3 45 28.0 10 6.2 2 1.2

食品法规 33 20.5 49 30.4 69 42.9 6 3.7 4 2.5

2.课程考核方式调查

课程成绩考核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既可以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目的,也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又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和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为了解学生对课程考核的意见,进行了问卷调查,问题设计为“通识课程的考核方式你希望以哪种考核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32.3%同学希望课程考核以课程论文成绩为主;而有34.2%的同学希望课程考核以课程论文为主,但参考平时讨论成绩;有21.7%同学认为应该综合考虑课程论文、平时讨论及出勤率等;有9.3%的同学希望课程考核成绩中课程论文和平时讨论各占一半;另外有2.5%的同学希望课程考核注重平时讨论,考核时以平时讨论成绩为主,参考课程论文成绩。

二、课程教学实践与分析

1.课程专题教学

通识教育具有基础性、通融性、深刻性的特点。[5]通识教育基础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人类广阔的知识领域进行基础性学习,结合食品科学概论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需注重通过各专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通融性即综合性的特点是要体现学科的通融性,要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在学科的交叉学习中形成跨学科的创新能力。通识课程应要体现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不仅关注科学,还要关注科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强化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6]这就要求通识课程不仅教学内容要进行精心设计,还要考虑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从问卷调查来看,学生比较关注热点问题及实际案例的分析,因此在专题内容教学中穿插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即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实现由感性认知深化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在食品科学概论多个专题教学中充分利用本学科的学科交叉性,结合各个专题的特点,分别引入经济、物流、销售、管理、环境、人文伦理、法规等多个学科知识进行专题讨论,通过科学、技术、社会、人文等不同领域知识在食品科学学科内的交叉融合,使学生了解不同知识领域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和价值。[6]通过专题式教学实现学科交叉的融合式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本学科领域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又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较好地实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

2.课程考核体系

通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教学评价。通识教育的评价要从通识教育的目标出发,具体到学生课程的考核,更要从通识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评价,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通识课程考核应明确考核目的,考核内容广泛,考核方式多样化,并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7]通识教育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领域的教学目标、能力领域的教学目标和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5]食品科学概论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为掌握本学科基本知识与学科领域学术思想;培养交叉学科的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综合运用课程知识撰写课程观点报告,文字流畅,观点报告要求观点清楚,具有一定的综合理性推理能力;具有良好沟通和表达能力。

食品科学概论课程建立了基于教学目标的课程考核体系,该考核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考查方式,并注重过程考核。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课堂专题讨论、随堂讨论、课程论文等组成,平时成绩反映了学生平时参与课程学习的情况;课程论文的撰写反映了学生根据本课程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报告撰写等资料搜集和信息处理能力;通过随堂课堂讨论和专题讨论等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在课程考核别注重考查学生参与程度。在教学中,这些考核方式大多嵌入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尝试实现嵌入式课程考核方式。[8]通过对多形式指标的综合考核,建立有效的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水平。

3.课程教学反馈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除了教师的主动性教学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注重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结课评语中对于教学内容与形式写有“内容形式非常丰富,调动了课堂积极性”、“讲解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结合最近发生的食品热点问题,引发我们思考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生动,贴合实际,趣味性与科学性并重”。由此可见,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在通识课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课程的嵌入式随堂讨论及专题讨论,学生也给予了积极评价。在课程教学别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采取灵活及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动态,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学生在结课评语中写道“课堂气氛活跃”、“很人性化的课”、“喜欢搜集学生的上课建议”、“上课自主性强”、“注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别出新意的考核方式”、“展示环节很好”、“注重课堂互动”、“能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给与学生表现机会,要求上给与足够的自由”等。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科进展及学生反馈意见等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持续评价,并改进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从而保持课程教学的教学生命力。

三、展望

通识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其在知识与人格、理智与情感、身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9]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开发,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课程体系与内容是否科学,教学质量是否优良,将决定通识教育的效果。[10]因此,需根据通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筛选优化课程内容,探讨多样化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并在教学实践中对通识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更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志义.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1-7.

[2]周奔波,丁为,王细芳.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高教论坛,2005,(2):16-19.

[3]周晓辉,陈舒怀,骆少明.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高教探索,2007,(3):32-35.

[4]李晓莉.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制约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14):177-178.

[5]冯惠敏,黄明东,左甜.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J].教育研究,2012,(11):61-67.

[6]刘乐舟.试论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0-171.

[7]李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考核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65-69.

[8]史彩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2):44-47.

通识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高职 设计史论 课程设置

课 题:本文为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1—2012年度科研规划项目“有效教学视域下的高职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42。

我国课程理论专家陈侠在其著作《课程论》中对课程设置的定义为:课程设置一般只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各科的教学时数。教学论专家吴也显教授认为:课程设置是指为实现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综合。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才能保证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才能保证这种课程教学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设计史论课程作为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贯穿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三年大学生活乃至整个设计职业生涯。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理论素养,激发学生设计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设计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设计综合素养。

一、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现状

虽然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设计类人才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少艺术设计院校里面,设计史论课程的开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

1.设计史论课程安排随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由于专业的不同,设计史论课程多达十几门,具体到每个专业课程所涉及的设计史论课程约3~5门不等。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合理安排课程的上课时间及课时至关重要。但现有的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就显得颇为随意,在课程教学时间的设置上,有的学校将设计史论课程集中在大二学年开设,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论课程则贯穿于大学三个学年的学习过程;从课程设计的课时上来看,每门课程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均在16至32学时不等;从课程选择情况来看,有的学院以设计史课程为主,而有的学院设计史课程与设计理论课程同时开设,每个专业开设有设计专史、设计通史及相应的设计理论课程。

2.设计史论课程结构不合理

设计史论课程体系里面的大部分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是按照必修课程来设置的,通过把设计史论课程作为必修课程来实施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但在高职学院“重技轻知”的环境之下,有的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短期效应,忽视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没有认识到设计史论课程的重要性,把设计史论课程当做选修课程来设置。由于高职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弱,短学时的选修课程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导致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从整体情况来看,史论课程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比例较小,大多数院校设计史论课程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均低于20%,而国外比较成熟的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设计史论课程比例达到40%以上。

3.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缺乏人文关怀

在以多元化为导向、树立终身的学习理念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背景之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课程的专业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现有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计史论课程以及部分公共文化课程以外,大多数开设的都是专业课程。而设计史论课程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使得课程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漠不关心,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目标

1.知识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是横跨多学科的专业,要求设计从业者具备多种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拥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现在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整体设置过于专业化,过多地强调“技术性”,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较少,视野不够开阔。相对而言,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涉及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内容涵盖广,学科跨度大,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了解设计的发展历程、掌握设计的发展规律,了解设计与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联系,同时还可具备“博识”“博学”“博才”的专业基础素质。设计史论课在很好地满足设计专业特点的同时也弥补了设计专业基础课在知识结构上的不足。

2.能力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外联助理总干事纳伊曼指出:“如果现在约用80%的时间传授知识,用20%的时间来获得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话,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这个比例应该倒过来。”可见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职设计史论课程的知识涵盖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将培养学生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知识在专业方面的运用能力。这样既实现了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有针对性选择学生急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

3.素质目标

设计师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设计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因此,高职设计史论课程在设置上应注重对于学生专业设计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在设计作品时除了作品的美观、适用,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不仅能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更重要的是他的设计作品中能体现出人文情怀,体现出对于人未来的关注。设计史论课程所具有的较强的理论性和人文性刚好可以在学生所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质疑的意识、丰富的想象力。

三、高职设计史论课程设置改革策略

1.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特征,应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明确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有助于指导整个课程方案、教学时间、课程评价等的编制以及标准的制定。对于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是需要考虑社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教学实现对学生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二是需要满足学生个人在专业方面发展的需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汇集、创新,从而实现对学生主动创新的设计意识的培养以及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需要考虑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的专业要求,通过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掌握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求的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能基本把握设计内涵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

合理地调整设计史论课程的结构是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对于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是搭建一个系统化的设计史论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选课平台。首先要调整设计史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然后将设计史论课程的三大板块,即设计通史、设计专史、设计理论的课程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合理地分配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中,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共同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张扬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同时体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特点。二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史论课程虽然是理论课程,但为了更好地指导设计实践,设计史论课程也需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比例应为7:3,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三是加强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沟通,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结合专业课程设置来合理地安排设计史论课程的学习时间、内容等,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

3.整合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

对设计史论课程内容的整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横向上入手,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强调设计史论课程与科学、技术、心理学、市场学等专业学科的交叉,通过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内容与人文、科学、技术等学科之间的联系,着重培养学生调动综合知识来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纵向结构入手,强化课程的专业性。将设计史论课程的内容模块化,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将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知识、能力拓展、素质提升三大模块,三大模块呈现出阶梯上升的趋势,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强化,使学生在整个知识体系的学习中不断螺旋上升,加强专业的学习效果,强化课程的专业性。

4.提供设计史论课程设置实施的保障

完善的课程设置实施保障体系将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一是重组设计史论课程资源。以“课程教材”为中心,充分开发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图片及电子资源,充分利用校外同类课程的教师资源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社会资源,如博物馆、图书馆等实训场地及学术讲座等相关资源来充实课程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与自学,实现资源的共享与最大效率的使用。二是加强设计史论课程“双师”队伍建设。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不通一艺,莫谈艺。”设计史论课程是一门与多个学科都有交叉的学科,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要广,同时所教授学生的专业又比较专,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需要广度与深度并存;同时设计史论教师在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太刚.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创新·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

[2]陈鸿俊,刘芳.中外工艺美术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农.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高威.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通识课程论文篇4

研一上学期主要学习了政治类、外语类、军事类、数学类的公共课和部分专业理论课,其中政治类课程包括《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外语类课程即《当代研究生英语》(上、下册);军事类课程即《战役后勤学》;数学类课程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随机过程》。专业理论课为《弹塑性力学》。教员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上自己的理解学习,我顺利的通过了各门课程的考核,我想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自己在本科的基础上丰富了自己的学习内容,开阔了学习视野,加深了理论认知。

研一下学期主要学习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课,其中专业理论课包括《高等结构动力学》、《工程有限元》、《随机振动》;专业课包括《现代结构试验技术》、《高等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检测与加固原理》、《防灾工程学》。由于在本科的学习中已经对这些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初步学习和掌握,然而通过研究生的再学习,自己对本科知识的理解有了很大深入,特别是经过教员的精细讲解,使得自己在本科里学习的一些结论性知识的来历有了初步认识。在这个学期自己顺利通过了研究生学位英语课程的考核。

研二上学期的课程比较少,包括《专业英语》、《土木工程学科前沿讲座》和《施工新技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自己掌握了如何查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的方法,这样为自己以后的专业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途径。并且自己利用课程时间阅读了比较多的外文文献,丰富了自己的专业词汇和增强了专业理论的描述能力。学科前沿讲座扩大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门课程,为自己以后的学习增加了一份内容,即经常关注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以上基本是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个人体会与总结,除此之外,在此期间自己在谢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小论文的撰写工作,已发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核心期刊并同意收录。通过论文的撰写掌握了论文的基本构成是什么与何为论文的核心内容,为以后论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通过辅助导师制作课件、编写教材、作业批改等工作,丰富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方面的欠缺,为进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

通识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通识课程;设置;评价

0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为了纠正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地实施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的缺陷,积极推行了文化素质教育,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大学把文化素质与大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可实践操作的诸多困难。没人愿意管、没人愿意教、没人愿意肯花精力去听。出现了理念上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的肯定,实践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的被淡化,甚至被忽视的局面[1]。

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1.1 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中的定位不清

目前,我国大学的本科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三部分构成,部分学校也把课程体系划分为“必修课+通选课”。随着国内外教育的联合办学,学校也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并且取得相应的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通选课程甚至是跨专业的课程均应视作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军训与体育、通识教育选修课等,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并不低,但具体分析课程的内容构成及教学目的却不尽人意。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之外,提高其人文素养和人格也是非常重要的目标。往往后者都被不自觉的被忽视了。语言应该是非常重要的通识教育内容,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大学语文应该定位为通识教育课,它对人类精神文化传承、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审美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2]。其次,从课程设置上来看,通识选修课种类繁多,学生在没有有效的指导的情况下,对课程的选择也显得手足无措,通识选修课面临“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困境。

1.2 通识课程建设与管理受到现行大学组织制度制约

现代大学普遍形成了按照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组织机构,学科专业教育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没有学科归属的通识教育如何在大学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识教育何以得到重视和发展?这恐怕是通识教育面临的根本制度困境。

以课程的组织和管理为例,在本科课程体系的三大类课程中,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教育主要由各专业院系组织和管理,并为自己的学生讲授;而通识课程则由专业院系为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提供,一般由教务处进行组织和协调,并根据各院系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核算编制或经费。在这样的课程管理机制中,显然亲疏有分,内外有别,通识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就不受重视。常常出现通识教育中心难以统筹和安排院系的教学资源,专业院系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投入不够,难以开出令人满意的通识课程等问题[3]。

2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关注的基本问题

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及模式相当繁多,有内容模式、过程模式、目标模式等,不同的理论及其模式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并不完全相同。本文关注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设置的目标

确立课程目标,不仅有助于明示课程与学校教育目的之间的衔接关系,从而确定课程设计的方向,而且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泰勒曾经讲过:课程设计者可以从三个方面的来源来制订普遍目标:学习者本身的特性、学校以外的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学科内容。

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一般认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知识和过程所内含的价值为依据,注重三个方面的因素:知识、学生、社会;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是指课程内容的序列化和系统化,使课程具有整体性,以发挥课程体系结构的最优化功能。

2.3 课程的实施

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课程实施,其实质均是实现预期课程理想的手段。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理想与设计意图均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加以落实。

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1)在教学模式上应贯彻互动,建构新的教学模式;(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创设个性化的实施环境,增加教学管理的灵活性,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和评价方式;(3)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3 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有关问题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施良方教授认为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那些活动构成的。虽说评价只有一个基本目的,评价某一事物的价值,但它可以起很多作用。评价在课程中的作用包括:诊断课程;修正课程;比较各种课程的相对价值;预测教育的相对需求;确定课程目标达到的程度等等。

在泰勒看来,课程评价的实质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通识教育课程评价旨在找出实施结果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以改造和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好的实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评价的反馈可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针对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在以下六个问题进行探讨:

3.1 对理论基础、基本理念的评价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评价遵循两个理念,即“内在性”理论和“外需性”理论。“内在性”理论是指,强调大学生“教育生活”及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客观现实。“外需性”理论是指,强调社会发展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见,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的评价,不仅要满足大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还要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转变:(1)从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和”的境界转变;(2)从培养专业化的人向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以及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转变;(3)从专业化的生活领域向自主性、创造性的生活领域转变,引导大学生追求高品位“和”的精神生活。

3.2 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科学性是指这一目标的总合是否与通识教育目标适切。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判断:(l)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2)通识教育的教育思想与观念己经基本确立;(3)各高校己经加大对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整体课程体系的改革;(4)各高校在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重要性的前提下,己经从教师队伍、课程政策、教材建设等保障条件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3.3 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评价

对通识教育课程计划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的整个课程计划对各类课程分配的合理性,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各自所占的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内部各学科领域之确定的科学性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中的某一具体学科设置的科学性。

3.4 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内容选择的评价;二是对课程内容组织的评价。

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组织的评价,主要是对其在内容的统整性、衔接性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虽然我们在文中再三强调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广博性、通识性,但这并不是破碎支离的知识碎片的堆积,也不是像专业课程那样讲究知识的逻辑体系性,而是强调了对课程内容所实施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处理。

3.5 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的评价

通识教育课程不必像专业课程那样,讲五六十个学时,通常有二三十个学时,甚至十几个学时就可以了。讲授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像一些专业课程一样,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有实践和实习,如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现场采访、实在考察等。

3.6 对通识教育教学效果

要从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出发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或学生成绩的考核是必要的,但是考试绝不能只测验学生获取或记住的知识的多少,要着重于能否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去识别。判断与分析一些社会事件,去鉴赏、理解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或是能否运用表达、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进行有效的活动。

【参考文献】

[1]沈君山.迈向21世纪的大学通识教育[J].(台湾)通识教育季刊,1995(1).

[2]张英,等.大学语文修成正果[N].南方周末, 2007-05-24(D27).

[3]梁美仪.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 (10).

[4]崔伟奇.论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杨春梅.通识教育:本质与路径[J].现代科学教育,2004(4).

[6]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通识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概述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

开放式教学理论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也融合了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是和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应的,强调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成长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开放教学内容、教学空间、教学方法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有了教学理念,还必须有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使教学理念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部分学者在开放式教学理念指导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如陈伯超、付瑶详细论述了“中文教师主讲+外教辅讲”的教学主体开放的教学模式;熊严柳探索了模拟案例教学法在开放式教学中的作用;张桂芬、滕兰花提出了“课堂+社会”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等等。总体而言,开放式教学理念在实验类、实践类课程的推广应用较多,教学模式多样,涉及教学主体、教学空间、教学手段的开放等环节,但是对教学内容的开放研究较少。

笔者长期从事旅游管理课程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教师的课题研究引入教学,进行“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参与科研课题,如查找资料、实地调研、论文撰写等实践工作,来综合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的开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解,而是引入实践型科研课题,将书本理论和科研实践相结合,不仅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使他们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空间上,我们将教学从传统的课堂延伸至课外,既包括图书馆、网络等查找资料的平台,还包括景区、景点等实际调研的场所。

二、“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式样,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的,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在构建“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

(一)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确定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将课程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识记即对某些知识只要求能记住或回忆得起来,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理解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转换、解释和推断。应用指能用单一的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分析指能用所学的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如成分分析、工作原理分析等。综合指能把多种知识综合起来,解决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评价指能根据已学到的知识和某些内部或外部制定的标准对某一事物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根据布卢姆的理论,课堂和课题两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有如下两个方面。

1.在课堂环节以识记、理解为主。课堂环节为“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主要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识记理解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所学的知识,同时在识记基础上理解所学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不但知道其本质、特征,而且知道其内涵和外延以及与其相近概念的联系和区别等。

2.课题环节重在培养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识记并理解基础理论,但是这些理解停留在浅层次,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课题环节为课堂的延伸和深化,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运用课堂所学各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比较好地培养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总体而言,在“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中,通过课堂环节,让学生识记、理解基础知识;通过课题环节,让学生融会贯通各项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两个环节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流程设计

这种教学模式从课堂、课题两个环节,教师、学生两个维度,在明确课堂教学、课题参与的目的基础上,确定教师和学生在各阶段的任务,从而设计教学方案。

1.课堂环节。教师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讲授课程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架构。在这一环节,需要达到学生能识记、理解基本理论的教学目的,为参与课题奠定理论基础。

2.课题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师的科研课题引入教学,将课堂延伸至课题。

一是前期准备。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申报合适的科研课题。由于课题申报周期较长,教师需要尽早做准备。在课题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和本专业其他教师合作,或者拟定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课题。同时,学生需要储备基础理论,为参与课题做好理论准备,同时组成学习小组。为了保证子课题的完成并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实际参与,学习小组成员在5人左右为佳,确定一位小组长综合管理。

二是任务的下达与接受。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并参考学生的实际能力,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确定任务期限和成果形式。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化,根据课题的内容和性质确定,主要以调查报告、小型学术论文为主,必要时辅以调查视频和图片资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接受任务,每个小组承担一个子课题,并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需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课题。接受任务之后,小组成员需要合理分工,每位学生必须承担具体任务。

三是任务的完成与指导。学生分工、合作,运用各种方式完成任务,如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分析总结等,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并将成果制作成PPT。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组长负责组员的协调与管理。教师要定期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

四是成果展示及任务评价。课题完成之后回归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以及每位成员的成果。每个小组派代表用PPT展示成果,并作简要阐述。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成果展示和评价进行全程录像,一方面,学生通过回看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作为课程资料积累。课后,教师评阅每一组的调研报告、论文和每位成员的成果。然后,根据小组总体完成情况以及每位组员的分任务完成情况评定成绩,作为学生平时情况的一部分。

三、“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彰显专业应用性特点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停留在浅层次,即能背诵、了解内涵,但是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不足。毕业生空有理论缺乏实践能力也是为众多企业所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特点: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论;通过课题参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实施“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时,教师应将科研课题分解,一般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子课题的资料收集、调研和论文撰写。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有较强的个性,他们在合作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合作的苦恼与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开拓学生理论视野,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但由于学生平时缺少学术研究锻炼,毕业论文成了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负担。通过“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学术研究,一方面,在完成课题过程中,通过资料的收集、查阅,了解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开拓理论视野;另一方面,通过撰写论文,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和课题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让教师的教学内容紧贴学科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的科研紧密联系实际,从日常教学以及和学生的交往中获得科研灵感。

四、“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课堂和课题的关系

在“课堂+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明确课堂和课题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基础,课题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没有课堂基础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完成课题,因此务必夯实基础。另外,学习知识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课堂必须延伸到实践。

(二)课题的选择要有目的性

教师选择的科研课题需要紧扣教学大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让学生参与课题后能达到深化理论理解、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课题是否具有前沿性,和课程内容是否紧密结合,学生完成课题是否能动用所学的大部分知识,这些是教师选择课题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难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切实可行。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本科生完成科研课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用合适的手段激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将学生参与课题的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在期末成绩中有所体现;鼓励学生将调研报告或论文修改整理后作为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鼓励他们公开发表;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梦云,王向东.高校思政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索[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2]陈伯超,付瑶.把外教教学纳入开放式教学[J].辽宁教育研究,2000,(9).

[3]熊严柳.浅析情景案例在新闻采访与写作开放式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

[4]张桂芬,滕兰花.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堂+社会”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1).

通识课程论文篇7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做事的知识,学会一门职业技能,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就完成了高职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对于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人格教育则只是一个形式,通识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落实到实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太强,过于看重人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人的主体性价值。这导致了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修养不够,使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同时专业教育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够全面,专业领域受到局限;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做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重视通识教育。

1.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 “GeneralEducation”翻译来的,也有人把它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深入,认为将“GeneralEducation”翻译成“通识教育”更贴近词语的涵义。“通识教育”的“通”,即通晓、明白;“识”即智慧、见识。通识教育是教育达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创造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如下图)

目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素质与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行业拓展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个方面。对通识课程的理解至少有两种观点:一是指素质与通识课程,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有通过文本课程以及课堂教学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也有通过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军训等内容来达成通识教育目的的通识课程。二是指可以由学生自由选修的“公选课”。主要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课程的选择,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2.2 高职教育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也必须由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因此通识教育要在大学教育中真正得以实现,不仅需要研究通识教育理念问题,还必须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探讨。

目前,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公共英语》、《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还有一部分通识选修课程《职场沟通》、《社会实践》、《学生操行》、《学生社团》、《城市文化》等。从素质与通识选修课程来看,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的课程。

2.3 高职教育通识课程的实施现状

从培养目标看,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从事专业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在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课程学分看,我国高职通识课程比例为25%~35%,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均衡,一般占课程总量的40%~50%。这说明在我国高职教育中,通识课程的比例有待提高。同时对课程学分的设置需要研究探讨。

从课程结构上,通识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一般由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选修课一般面向全校学生,采用任选或限制性的选修方式。一般必修课占总课程的65%左右,选修课程占总课程的35%。

从修习制度看,以必修课程为主,限选和任选为辅。从课程教学形式看,有讲授课、专家报告、专题讲座、实践课的形式,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少数是以课堂讨论和讲座的形式出现。从课程评价看,必修课程采用全校统一考试,选修课则较为灵活,整体来说对选修课程要求较低。

2.4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4.1 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够

老师们对“以就业为导向”狭隘的理解,就走进了功利性的死胡同。当今的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强调较多。对于通识教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识不到位。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发现有72%的学生根本不了解通识教育的涵义,不知道什么是通识教育,25%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也有部分专业课程的老师也不知道什么是通识教育。教学通识课程的老师在讲授通识教育课程的时候,也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上缺乏认识,主要是对通识教育的目标,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对高职学生影响的重要性认识理解不深,直接导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不够。至于学生,因为老师的敷衍对待;对很多学生来说,通识选修课似乎成为了“鸡肋”,认为它食之无味 ,弃之又得不到学分。对此,不少人认为现在大学里的通识选修课,变得越来越目的性和敷衍化,如果没有学分的规定,很多课都不会有人选。通识教育开展缺乏重视未起到实际作用。

2.4.2 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课程通常被认为政治思想课程和基础课程,比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等课程,以及《公共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也是一周一节课,缺乏连续性,没有起到实际效果。对于学生疯狂激昂选择的其他选修课程,也因为开课的老师由于专业限制或准备不充分导致课堂丰富精彩度不足,学生兴趣下降,到课率自然低;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可能是选课时只凭一时冲动,根本不知道陌生的选修课程到底讲授什么内容,导致后期对课程的执着度不足。

3. 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合理的实施途径

3.1 根据高职的特点设置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双重特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所需要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重视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以能力为中心”,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在设置高职通识选修课的时候要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对于高职通识课程的设置,普遍认为“通识选修课程有利于开阔视野,启发心智,萌生灵感。这无疑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帮助。”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通识选修课程就是希望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学习能力有所帮助。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全校所有的专业硬性规定采用统一的养成和通识课程,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际严重割裂;课程体系缺乏通识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所以,必须依据高职特点对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文化素质修养课、生活常识课与公民教育课等,通过课程重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使之更具有“通识”性;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2 设计通识教育游戏软件,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

高职学生自觉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一般,他们虽然很希望在学校能学到技术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但是因为高职学生的特点,如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轻德育,重智育;轻奉献,重索取;轻奋斗,重享乐等这些高职学生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专注度和学习效果。笔者经常到学生宿舍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呆在宿舍里玩游戏。真正用电脑学习的学生微乎其微。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玩游戏的心理设计通识教育游戏软件,学生学习通识课程的过程就是玩游戏、通关的过程,每个关卡就是一门通识课程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或者实践点,全部完成通关的学生能够结业,否则,就要继续学习。考试的过程也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识课程游戏的通关,根据学生通关情况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提高全体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岗前培训、入学教育以及教学工作大会、讲座、讨论、知识竞赛等方式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促进通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J].复旦教育论坛,2008(4).

[2]张晓鹏.通识教育中外比较:我们的理念偏差[N].中国教育报,2006.

[3]李曼丽.反思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

[4]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通识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理念;意义与价值;必要性;通识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06-03

通识教育英文“general education”,也称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有两层意义:其一是指通才教育;其二是指全人教育。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从20世纪,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在我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

一、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大学理念,即整个大学的办学思想,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在专业划分上,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会得到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因此,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注重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形成个体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车间里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具有同一模式、同一思维的“产品”。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通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1.通识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如果对通识教育没有国际化的认同,就会在相当程度上失去话语权,失去国际共识,从而也就失去国际交流的一些前提。因此,应当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充分重视,使通识教育溶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从而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识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充分发展个性,从难、从严、从自身实际出发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素质。

3.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中,涵盖了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一专多能、德才兼备的人才教育以及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等。这种包容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

4.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的重要方式。中国教育由于历史的原因,偏科、专业过窄的情况比较严重,在中学打基础时就分文、理科,进入大学又产生较严重的文理分家。而通识教育则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禁止选那些与本专业相重复或相关相近的课程,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学生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5.通识教育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因此,能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的学生。

三、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全球化趋势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迫切需要大学的通识教育。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社会里,我们必须相互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必须学会欣赏其他文化的长处,而不能以自己的文化固步自封,当然,也不能闭着眼睛一味盲目崇拜。正是由于我们的大学对于通识教育不够重视,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使得社会上出现冷漠、无情的现象。

2.我国高校长期实行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迫切呼唤大学通识教育的出现。专业化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的选择。这个选择尽管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调专业划分,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做得越好,学生就越难适应变换了的工作。而当前的产业升级和建立创新型和谐社会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深入了解人性、市场和社会的人才。

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

1.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总份量有较大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体现了学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总的看来,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份量有所增加,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从90年代中期的四分之一左右增加到现在的三分之一以上。

2.通识教育课程的组成。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全校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全校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至多在文科和理科生之间有些许的差别。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是指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而设置的课程,一般这种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采用任选或限制性的选修方式。一般公共必修课占通识教育总课程的70%左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占30%。

3.必修课程的种类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体育和军事课程,有的学校还有数学课和法律课。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道德品质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理论课程一般为10~18学分。体育和军事课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课程,主要课程种类有体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军训。体育和军事课程一般占4~6个学分。应用基础课主要是提高技能的工具知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增加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一般着重于应用能力。应用基础课程普遍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外语一般占12~18个学分。

4.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种类及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覆盖面较广,涉及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思想政治类、计算机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卫生类、基本技能等。其中还有跨学科课程。数学类课程:如数学的精神方法和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漫谈、数学模型、文科高等数学、数学史、数学与文化等。自然科学类课程:如今日物理、自然科学中的混沌与分形、现代信息电子技术概论、元素与生命、化学与生活、人类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环境教育、新地球科学、太空探索、现代天文学、射电天文学等。计算机类课程:如Internet及其应用、计算机文化概论、日常流行办公软件操作与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Java语言基础等。社会科学类课程:如经济学基础、中国农村经济热点问题研究、外国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与价格、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主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述评、反腐败与廉政建设、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权力现象概论、涉外工作实务、国民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学概论、外国宏观经济管理、现代广告学、税务筹划理论与实务、北京导游、现代家政、就业学、大学生人际关系、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跨文化交流学、知识产权法、法律导论、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等等。人文科学类课程:如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基督教文明、古代东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近代文化思潮评述、中国文化史、外国文学名著赏析、唐宋家散文、欧洲文艺复新、清代档案史料、清代宫廷史等等。语言类课程:如英语、德语、俄语、日语、法语、韩国语、科技英语、高级阅读、英汉互译技巧、报刊选读等。艺术类课程:如艺术概论、艺术作品赏析、音乐赏析、美术赏析、戏曲赏析、戏剧赏析、影视欣赏、摄影艺术实践、电脑音乐创作、装饰艺术设计、钢琴即兴演奏、文艺实践等。基本技能类课程:如文科论文写作、科技写作、经济写作、公共写作与处理等。

五、通识教育的优缺点

通识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仓储管理;课程思政

1课程思政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建设格局。而课程思政正是实现以上目标的主要载体与手段。专业课程应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三观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属性,更不是把专业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调和价值内涵,将其转化为有效教学载体,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1.2研究意义

首先,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实现专业课程的德育职能。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梳理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的思政建设格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追求卓越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二,课程思政的实施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学习为中心,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先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历史故事、现实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元素合理地结合,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2《仓储管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仓储管理》课程为例,思考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主要包含仓储的概念/仓库的概念与文化自信;货物堆码的要求/仓库现场5S管理与工匠精神;货物出库的要求/出库凭证审核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三个结合点。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2.1结合点一:仓储的概念;仓库的概念———文化自信

在模块一仓储认知的任务一仓储与仓库的概念的讲解中以介绍我国早期西安半坡村的仰韶遗址作为导入介绍我国古代人类对于仓库的早期运用,我国人民早在远古时期已经开始利用智慧来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及生活环境。不仅使人类能够立足于自然界之中,而且有所发展,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人。通过这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仓储与仓库概念的同时,了解我国的历史与文化,与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从而提高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2.2结合点二:货物堆码的要求;仓库现场5S管理———工匠精神

在模块五在库作业管理的任务三货物堆码要求和现场5S管理的讲解中为同学们讲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工匠精神的思想。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在掌握货物堆码原则与现场5S管理的同时,能够具备专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职业品质,树立工匠精神意识,并能将工匠精神中“敬业、精益、专注”的品质运用于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为创出“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品牌做出贡献。

2.3结合点三:货物出库要求;出库凭证审核———职业素养;职业道德

在模块六出库作业管理的任务一货物出库准备的讲解中以分析“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出库审核凭证”案例为导入讲解出库作业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出库单据审核包含的具体内容,分析未按流程操作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等。通过这两个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主要是指本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职业道德主要是指从事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用于规范自己行为的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行为原则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由于未按流程操作或工作过程的疏忽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学生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办事公道的意识与品质。

3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3.1教学目标达成效果

从教学目标方面,在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以达到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文化素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具备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等内容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教学设计方面,通过融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案例达到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的目的。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穿插课程思政的内容丰富了授课内容,使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再一味地枯燥乏味,一些有趣的案例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达到在提升学生思政软实力的同时也提高理论知识的吸收率的目的。

3.2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在教学资源方面,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内涵开发出若干适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小知识链接、小讨论等,并与原有理论知识内容相结合,制定符合当代大环境下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目标,形成新的教学大纲、教案及课件。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通过小知识链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展开分组讨论,充分进行头脑风暴,并请学生们分享体会。教师对各组分享进行点评,进而引入课程主题及相应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并基于理论的讲解渗透各模块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达到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等软实力的目标。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采用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主要包含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通过授课形式的切换,改善学生长时间听课易疲劳的现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吸收率。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提升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3.3教学效果及反馈

通识课程论文篇10

一、科学合理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课程体系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教育目标有不同的课程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由教育学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专业课程具有极其强大的专业特殊性,它不仅能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工作者,而且教育者步入教学实践,能够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传授于后辈,某种程度上属于可持续发展的通用课程,所以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育学专业所要培养的是宽基础、强技能、有专长、善创新的人才,这是时展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是社会进步对教育学专业的新要求,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之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拥有权威的专业基础知识

对于教育学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课程知识,还要广泛了解诸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知识,使学生赋有高深的综合理论知识和素养。只有拥有了牢固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学生才能充分激发出勇于创新的潜力,更重要的是,要本着科学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管理,构建卓越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宽广的学科领域

创新要基于一定的综合基础知识,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多是基于学科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教育学类创新人才也不例外,各类跨学科课程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以及教育社会学等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丰富多彩的公共课程也拓展了通识教育领域,所以无论是领域宽广的通识课程,还是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学专业课程,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宝贵资源,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力量源泉,所以要适当拓宽课程领域,注重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专业基础课程,有效执行实践课程。

(三)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优秀道德文化素质的沃土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高深精湛的专业知识的武装,还需要高尚的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熏陶,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社会文化等公共课程一方面塑造了学生豁达、缜密、独创的个性品格,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满足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社会的发展正是凭借这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才得以持续向前进步,所以要保证素质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教育学专业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教育学专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各类教育学著作也纷纷涌现,目前,西方国家已拥有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和经验,然而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各个国家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不同的特色。2014年QS世界大学教育学专业排行榜中,前五位依次是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笔者在此仅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一下国外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其中,通识课程主要关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人类和社会学等,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50%以上。专业课程则占30%左右,主要分为三类,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又统称为教育学专业理论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传授学生教育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专业方向,比如教学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人才,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是为培养教育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实践课程约占20%,主要包括中学教学实习讨论、小学教学实习讨论、本科生研讨会等。

与国外相比,我国教育学专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目前,我国教育学专业发展相对较成熟的学校当属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通识课程涵盖通修课程和通选课程,通修课程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健康与体育、国防教育、高等数学、信息技术等,通选课程指人文、社会、自然、艺术类课程,这部分课程占总课程的26%,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还能加强对人文社会的了解,以服务于教育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其次,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多维度的,主要包含了专业教育基础课、专业教育主干课和专业教育系列课,这三类课程又可统称为专业理论课,这是教育学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占据着总课程的55%。其最具特色的是生涯规划课,这部分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同,主要包括各科教学法和教学技能,占据着总课程的10%左右。

通过国内外的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国外高校更加重视通识课程的学习,而且给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而国内则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专业课程是既定课程,缺乏灵活性,此外国内实践课程则切实根据我国国情需要来设置,开设了大量的与教学法和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以期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人才。

三、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课程目标的实质其实就是学生学习要达到的既定结果。也即是,课程完成后学生所应具有的知识水平,教育学专业课程主要是根据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而设置,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目标具体定位在:一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通用技术,教育学专业课程是专业技能发展的根基,是向学生输送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平台;二是使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思想和观点,并能辨别常见的错误思想、观点和做法。总的来说,教育学专业课程所培养的是能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具有强大的个性品格的创新型教育专业人才。

根据国内外高校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对比,以及我国社会对教育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教育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相结合原则

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多以专业课程为主而轻视通识课程,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仅拥有专业基础知识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人才的要求。正如麻省理工学院前院长基利安所言,只有通才教育会导致肤浅,只有专业教育则导致狭隘和缺乏远见,只有实现两者之间的结合和整体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原则

任何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都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若只学习理论课程,如同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成效,特别是教育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更需要通过深入社会实践才能得到深化,所以,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以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得到升华。

(三)学科交叉融合原则

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或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相对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更具有社会适应性和对未来工作的创造性。在保证课程体系规范性的同时,要冲破传统专业课程界限,将当前社会发展关注的新兴学科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促进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整合性。

四、我国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对教育学专业课程也就有不同的要求,同时,教育学专业课程也要满足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地方课程设置要具有地方发展特色。例如,Z大学作为中部某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各个学科的发展程度标志着地方经济区的发达程度,而Z校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状况更是决定了全省的教育发展水平,自Z校教育学专业开设之日起,近些年确实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一)通识课程较少,远低于美国通识课程占50%的比重,而且基础课程主要是政治、英语等,没有自然科学课程。z大学教育学本科专业在长久的发展中形成了传统的三方格局,即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其中通识课程占27.3%,专业课程占79.5%,实践课程占6.2%,显然通识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比例非常少,而专业课程比例较多,并且缺少自然学科课程,严重阻碍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二)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多而乱,分科过细,重复设置,相当一部分内容已明显落后、陈旧。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共享课、专业方向课,而专业方向课又分为普通教育学方向和教育管理学方向,可见专业课程分的过细,而具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同属于心理学领域,课程重复设置。

(三)教育学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不多,使得大多数学生只有片面的教育学理论知识,而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近年来,教育界不断倡导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知识为应用而习得,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发挥知识的作用,并且单一的专业知识又无法运作,Z校教育学专业发展中显然忽视了这一关键点,偏重教育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忽视与其相关学科的联系,偏重传统教育学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而忽略物理、化学、数学的学习以及与之的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出的仅是附有专业知识的专才。

(四)实践课程少,执行乏力。总览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专业理论课程占据着80%左右,学校虽然拥有教育技术实验室,但因缺乏教育技术性的师资力量,课程安排中几乎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实验室形同虚设,在专业实践方面,虽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但由于缺乏严密周详的安排计划,以及缺少教学法之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践课程也难以执行。

五、教育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方案

教育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立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重新检视培养目标和素质结构,使教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真正找到合适的坐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Z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发展还尚不成熟,还处于摸索的阶段,更要适时审视自身的教学成效,借鉴国内外教育学专业课程建设经验,根据Z大学本校的发展实际来设置课程,满足区域经济区对教育类人才的渴求。在此,对V大学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

(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Z校教育学专业公共课程所占比重远低于国内外教育学专业发展较成熟的院校,并且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高,学生也不重视公共课程的学习,所以,一方面要拓展公共基础课的范围,增设中国文化、音乐、艺术、书法、文学鉴赏、写作以及语言交际等人文艺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和交际素养;另一方面要改变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改变原有的考试至上的思想,要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活动,依据生活行为习惯中的应用来评定学习效果,同时也要增加公共基础课的比例,力求达到50%以上。

(二)专业课程改革

压缩教育学专业课程类别,将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共享课合并为专业基础课。简化重复课程,将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简化为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拓展前沿课程,将中国古代教育名著选读发展为中外教育名著选读,规整繁乱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欣赏和艺术欣赏归入公共基础课程,如此,专业基础课占25%,专业方向课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