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0:46:59

通识教育论文

通识教育论文篇1

1.1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理论虽有不少,但是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研究过于浅显、分散,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目前我国高校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或者通识教育学院,进行试探性的研究,开设教育试点。然而从而某高校的通识教育中心的机构组成来看,依旧被赋予了太多的政治色彩,而相关活动亦是机械、单调。由此可见,将通识教育真正推行于大学体育教育的可谓少之又少。

1.2相关体育师资不足

通识教育与传统的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而在体育教育方面很多教师对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不甚了解。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做做操、打打球。这不仅与我国此前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不够科学有关,也与体育教师的在综合素质培训方面的不足有关。很多在校学生和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体育科学不仅是增强体制,更是提高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素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其身体肯定不会健康,反过来一个人身体的长期不健康肯定会影响其心理健康,所谓的身心健康,身与心是密不可分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辅相成的。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通识教育思想的培训,当然由于高校本身就没有重视通识教育,那些运用于大学体育教育更是不可能。

2.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对策

2.1加强培训,开设相应课程

教师是教育事业最直接的践行者,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要从最根本的意识上,提高体育教师的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度,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体育教育不应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应该是以运动为基础,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方针的全方位、高要求的教育理念,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设独立于体育课之外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国外很多大学,通识教育已经称为必修课。在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广亦是深入人心,几乎所以的大学都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研究中心。这些举措都非常值得大陆的高校借鉴与学习。

2.2发掘体育中的人文价值并注重与其它学科联系

现在大学体育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价值观和精神风貌进行全面的培养,并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如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等,旨在加强大学身心素质,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生产、传递正能量,提高其综合素质,完善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身心不健康的人就算有作为,如果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因素的侵害,反而会借用其所学知识危害社会。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体育科学不仅要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生物医学、人体工学等诸多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也愈加频繁。注重学科间的交融与合作,才能加快科技的进步,努力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建设未来,实现中国梦。

2.3完善理论与实践

实践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现代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改革是否合理、有效,才能不断指导着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只有少量高校推行了通识教育的试点,对于体育教育的改革试点更是凤毛麟角,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远远不能满足一套理论体系的建立,这就需要更深入、更广泛的展开试探性的研究。这不是某一个高校能够承担的责任,而应该是整个高校圈子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同时也亟需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与投入。

通识教育论文篇2

通识教育指的是与普通本科教育中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就通识教育的内涵而言,其培养的重点是学生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个人的综合素质。其主要强调一个人知识结构的均衡发展以及个人素质的整体提高。可以说,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发展,避免知识结构的狭隘和单一。而通识教育的外延则主要包括了除了专业教育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教育。通识教育没有严格的专业划分,其能够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通识教育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具有独立的人文品质,成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瓶颈

(一)通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关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情况不容客观。根据笔者调查得知,首先,部分高等院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缺乏重视,就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这就直接致使很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都不甚清楚,就更别说能够深入的开展音乐的通识教育了。其次,很多学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清晰。他们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情趣等则显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部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总体的规划,认为通识教育可有无可,有时间则进行一些通识教育,没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放弃了对学生通识教育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再次,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将通识教育的学习重点引向了应用型和专业性方向,这明显是有悖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的。

(二)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中能够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师的数量是十分稀少和薄弱的。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一般都是不愿意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因此,现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毕业时间较短,工作年限不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自然进行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不高的。此外,我国的教师本来就是在长期的专业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其本身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程度也不够,这就直接导致其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再次,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等都与教师研究课题的数量或者和教师的数量等细细详细。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自然也更加热衷进行课题的研究或者是给研究生等进行授课,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

我国的高等院校要想加强音乐通识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力度。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国家重视高等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并将其列入到国家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中,如果条件成熟的话,还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通识教育在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而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专门创办一些有关通识教育的刊物杂志,使得同时教育的理念能够得以快速地传播。其次,各个高等院校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音乐通识教育就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认识到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并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最后,各个高等院校应该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使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平衡。

(二)优化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经历予以格外地关注,而且还需要对音乐课程学科内部的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很好的兼顾和融合,因此这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校音乐交的知识结构体系能有尽可能的具有多元化的方向。优化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音乐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外,还需要对课程中的各个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情感体验、风格特征、思想内涵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此外,对于音乐作品创作年代相应的社会风情、国家特点、年代特点等有应该有一定程度的涉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引导学生,使得学生除了关注音乐本身之外还应该关注其他方面的文化内容。最后,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师还应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选择内容健康、具有很高审美情趣的音乐作品来作为教学素材。同时,教师在进行音乐介绍的时候,应该既要对音乐作品的表达形式、语言风格进行介绍,还要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人文内涵进行讲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既学习到了音乐专业的知识,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识教育论文篇3

1.基础素质要求

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的基础素质要求就是要求教师掌握通识教育理念,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展开工作和进行教学。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通识教育一般了解的教师占82%,完全不了解的教师占12%,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教师占6%。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师,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英语人才的“复合化”和“创新化”。经过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学生成了一定程度的“考试机器”,创新素质和复合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2.专业素质要求

近年来,网络力量逐渐强大,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同时,学生知识结构也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既包括涵盖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知识。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往往教授专业英语,因此,所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发挥教师的作用,顺利达到教学有效性,都对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一定的教学技巧,也包括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的素质。

3.创新素质要求

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包括知识结构的更新,还应该包括教学媒体的创造性使用。教师职业的创造性和英语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研究

1.培养模式构建

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不是创新型和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参与才能完成。培养这种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兹南尼基(Znaniecki)曾经提出:每个人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角色都必须具备正常担任该角色必不可少的知识。冯凭将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归结为两类,即单一型结构和复合型结构。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是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通识知识的有机结合。知识结构的多元性需要通过多元培养模式来实现。建构复合英语人才的多元化专业知识结构,必然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和迅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英语教师对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着重培养教师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素质以及涵盖知识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水平。这种“塔”式培养模式能够比较全面的给教师培养提供指导理念,也对教师的具体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要求。

2.培养途径研究

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师培养帕卡德教授指出大学要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涵义广泛,不仅涵盖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更深刻的涵义:人生哲理、文化思想、探索进取精神等等。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目前通识教育的开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通识教育师资的匮乏。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有学者提出“与其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不如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在设置一定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让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的任务,在专业科目的教学中发挥通识教育的机能。”[4]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任务,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具有通识教育理念。如上文所述,大部分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仅限于一般了解的程度,有些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如此,很可能造成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模糊甚至误解,而通识教育的实施难免流于形式,举步维艰。高校英语在很长时间都是语言工具课,往往围绕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训而开展,而教师也会因为课时、意识等客、主观因素忽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从而很多围绕英语展开的课程失去了其应承载的人文通识意义。只有教师充分了解通识教育、在工作中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英语教师转变观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语言技能的传统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扭转教育中技能性、功用性和应试性的思想倾向;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对本职工作怀有“热情”付出“真情”,在言传身教中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以创新素质和复合水平为目标加强教师培养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这样的英语教师,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的努力也分为两个层面,即教师学习和教师梯队建设。在教师学习方面,学校除了提供传统的攻读硕博士和国内国外访学机会,也可以开展主题性短期培训班(如教学提高主题、通识教育主题、师德师风主题、教学媒体主题等),还可以举办专题性学术会议(如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此类教育方式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受限于时间短、普及面窄等方面,效果有一定影响。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梯队的建构。教师梯队建设方面分为纵向梯队和横向梯队两方面建设。纵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研水平将师资队伍划分为学术(科)带头人、学术(科)骨干、课程骨干、梯队成员、梯队后续成员。横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将教师分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横向梯队的划分不会造成教学和科研的割裂或者断层,反而会更好的发挥教师特长,促进教学相长。两个梯队在人员、工作和研究上可以重合。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怀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博学多才、博闻强识、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年轻化”,这些教师掌握了较扎实的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然而,教师的其他水平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中文水平的下降、文化知识的缺失、教学方法的欠缺、个人修养的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成为通识教育开展的阻碍因素。因此,教师本人应该积极优化自己知识结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培养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讲解问题的思辨能力,并形成于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培养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能力培养为连接点加强教师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与专业结合能力。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包括,既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达到,也要求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是桥梁。语言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进行,教师尤其应该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文化概念,还原语言文化使者的本质,给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力是最终目的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英语语言的工具化,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为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实现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探讨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的学课型教学方式。而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能够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结合活动,在活动和协作中达到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目标,因此,对英语教师在具备创新和复合两个方面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创新和复合两个特质融入教学的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专业教学时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步骤安排、专业和语言知识结合的能力以及课堂上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参与度的把控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自我训练来完成。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性要求教师较多的参与在岗培训和到岗培训。通过在岗培训,加强专业和语言知识的结合;通过到岗培训,加强岗位知识的训练和积累,进行双向或者多向反思,通过循环的反思,提高职业性。实践性要求教师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新事物,并拥有将新知识运用于一线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

三、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篇4

(1)教学知识的起点高,不符合学生数学学习水平。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是函数,针对学生的专业,再进行深层次的函数的周期性与奇偶性学习。立足于学习职业高中数学的条件,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然而,部分职业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整体数学素质水平不高,不能达到学习职高数学的条件。

(2)数学教学方式落后,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教案进行教学的方法已经非常陈旧,很多教师都没有指定符合自身的教学方式,只简单地讲解课程中要求的部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向教师反映对所学知识的困惑,教师和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质量无法提高,长期以往,形成了教学中的恶性循环,不能达到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

(3)知识传授不全面,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

数学教育要求始终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知识传授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双向发展。然而,在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却不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教师只简单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教师十分在意自己的教学成果,并把情绪带到教学课堂中来,这二者之间的矛盾穿插在教学活动中,再加上教材跟不上教学内容的需要,导致学生不能有效进行学习。因此,在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开设通识课程十分有必要。

(4)教学内容不完整。

目前,大部分职业高中的数学教材都只停留在普通高中教学的基础之上,教材内容不能满足职业高中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日后走上岗位也没有帮助。另一方面,职业高中学生相较于普高学生,学习水平不相等,且这种不相等还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学生之间。职业高中的教材是统一的,不能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各个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不同,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多样化要求。除此以外,职业高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即使是对于偏理化学科也要能做到这一点。不能关注教学的严谨性,而是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来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2.1立足于通识教育,改革教学内容

在职业高中数学教育中,可以通过将教材中有限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资源中,利用通识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开发出数学蕴藏的知识。职业高中数学的美不只体现在思维方面,透过数学,还能看到大方之美、融洽之美、抽象之美。因此,职业高中教师要能够指引学生发现数学中存在的美,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讲解数学的历史来源,数学教材中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是由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验证总结得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简化职业高中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可以有创造性地选取一些特殊的教学方式,如开展数学专题讲座、进行实践教育等形式,将课堂要传授的知识与市场要求、学生就业充分结合到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2.2立足于通识教育,调整教学目标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口号可以被总结为:帮助学生发展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通过通识教育,将数学基本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课程已经处于改革创新阶段,但是其基本框架不变,仍然是要做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是在进行基本知识理论传授的基础之上,实现知识的延续。获取数学的理论知识不仅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点,还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依赖点,更是数学教育的基本路线,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作用。另外,数学教学的主要作用还体现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上。数学能力是指能够达到数学活动的要求,也指学生自身学习数学的潜在能力。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基础理论息息相关。基础理论是能够通过书面知识进行传授的,而数学学习能力是抽象化的,只有在掌握足够多的经验之上,才能拥有数学学习能力。基础理论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做够的基础理论作为支撑,就不能构成数学学习能力。基础理论作为桥梁,能够辅助学生养成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出数学教学的作用。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放在主要工作内容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的形成需要数学理念的支撑,从而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以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行为与思想上的相统一,发挥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3立足于通识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

数学考试的目的不是要学生难堪,也不是要求学生学习成绩有多高,而是为了能够检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掌握的情况。笔者认为,职业高中可以将考核方式分为两种,笔试和实践考核。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按照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进行考核;实践考核是参照教学目标,教师单独设置考试题目,题目围绕实际应用为中心,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实践考核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进行,将全班划分为几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评比。这一过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进行沟通交流,旨在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就学生研究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教师在从旁给出相应的建议。由此,两种考查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客观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2.4更新教学理念

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能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通识教育是职业高中根据社会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理念是坚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不同,它是学生进行整个职高学习的前提条件,对学生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职高数学教学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坚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主要位置,充分体现它的作用性。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数学逻辑思维、数学活动、数学视觉欣赏所占的比例,让数学与其他科目更加和谐;其次,要充分协调好数学学习与专业教学的课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作用性;最后,教师要体现出数学教学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理性情感,以及数学审美欣赏能力。

2.5立足于通识教育,加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高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学校和教师要能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传授的力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数学学习技巧。要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要求教师: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职业高中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十分不利,立足于通识教育,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并全面落实到教学课程中。第二,要切实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是一个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第三,要切实加强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大多数学生数学成绩很难有效提高,这需要教师的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技巧,来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企业的经典案例,创建数学知识框架。另外,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通识教育的一大重点。职高数学教师也要能够涉及带其他专业知识,诸如政治学、心理健康学、数学审美学等,并能够掌握一定的历史地理、人文、军事发展等多方面领域的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同时,要切实加强与学生专业知识的联系,让数学教师参与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加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达到帮助学生更好学习职高数学的目标。

3总结

通识教育论文篇5

在当今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注重英语教学和通识教学之间的联系。现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已经注意到英语教学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培养单一型人才的理念转化为培养创新型的综合性人才。然而,事实上,我国英语教学在这个观念的转化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比如,学生和社会对英语通识性教学的质疑等。其次,英语课程的边缘化也是阻挠英语通识性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性”和“单一工具性”的取向之争也困扰着我们。我们缺少了很多人文性的东西,更加重视工具性给我们带来的即时效应。这样的意识就不利于我们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用一个更加全面和理智的眼光去看待社会。所以,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自身要树立起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定义

在如今的教育改革狂潮下,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盲目地改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以及它和传统意义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有何不同。英语,对于我们的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在这个意义下的教师发展是指教师随着教学年限的增长,其经验和知识也不断得到丰富和补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进步也让其能够在专业上获得突破。国内外的教学界对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的界定有所不同,相关学者提出了一个关于优秀外语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框架,其中就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他在相关领域上理念的成长和英语教师需要发展英语教学理论,以及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运用要有比较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英语通识下教师的发展是指通过相关的比较专业的培训或教师的发展来适应具有人文性意识的英语教学,这种大跨度的转变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适应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定义框定了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的发展方向和内容,但是,其实用性我们还得通过实践来证明。我们知道,母语的本土性是第二语言无论如何都不能比的,而国内在英语教育方面的改革不具有一个时代性的特征,广义上的英语通识教育显然超出了一般英语教师的实际能力。所以,我们提出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在教师平衡相关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识教育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自主化,通识教育发展是教学改革的一种理念和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想象出在通识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理论框架,其由老师的知识框架、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教学三个方面构成,这三个部分相辅相成,一起为通识教育服务。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具体内容

1.教师的知识框架。

英语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知识的拓展度是教学的基础,没有了这个最为基本的东西,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也就沦为了空谈。知识结构主要是指英语学科的学科知识。通识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了学科知识和英文方面所包含的人文知识,可以细化为以下三个方面:英语学科知识、人文通识知识和人文性的相关逻辑知识。其中,英语学科知识比较清晰,就是扎实的英语基础和熟练的表达能力;人文通识知识就是指对人文、哲学方面的了解,是一种研究人的意识观念以及行为和对事物辨证看待等的一个总称;人文性的相关逻辑就涉及到了分析、判断以及评判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几乎全都是注重语言本身的语法、单词的拼写等比较单一的方面,忽视了很多人文化的东西。在通识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就要求我们注重文学、社会等人文性的方面。而要把这些方面很巧妙地插入到我们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英语教师具有很扎实的知识框架以及对人文情怀有很深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英语课本。

2.教师的创新能力。

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脱离单一的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所以,通识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创造能力和思辨能力。从An-derson的认知能力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创新能力的两方面内容。该认知能力模型包括6个层级,从下至上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思辨能力就好似这个模型中最后那个的理解、分析和评价。英文思辨能力是创造能力的基础,英语教师只有经过严谨的思维分析,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才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创造性思维。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先对课程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分析之后,才能在相关方面形成具有一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才能在紧扣课程主题的同时让学生们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教师在对课程进行理解、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创新能力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充分地做好这些基本步骤后,才能让教师的创新能力有个质的飞越,学生们也可以很轻松地学到课本中的知识,让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枯燥,相反更加具有趣味性。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课程。其中涉及很多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人们这么多关注的原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才能引导学生们发展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3.教师的自主能力。

相关学者将教师自主能力定义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力、自和控制权以及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主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力,这里的个性化教学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给定的教材、工具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理解所制定出来的一个教学方法,然后通过自己的讲解来达到一个最为高效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自主教学就更能体现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包括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框架的补充等。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为教师在自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取的是课时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教学,不用拘泥于以前的条条框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课时设计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相应的修改,大学英语教材也包含了很多内容,这就为教师的自主教学提供了便利,让教师可以有很大的空间来进行自主教学。这也非常符合通识教育的理念。第二,教师的自主学习是教师在教学领域更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途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备课与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以及同事之间的相互讨论借鉴都是提高教师教学的最好也是最便利的方法。这些过程也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自主能力也是教师创新的前提,这和前文提到的Anderson的认知能力模型理论不谋而合。所以,教师的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走向通识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四、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从前面对定义和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发展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教师的自主发展、基于学校本身层面下的发展和基于国家层面上的发展。

1.教师的自主发展。

通识教育要求教师能够转变意识,从单一的课堂转化为全方位的课堂,增加更多的人文性和创新性。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教师通过平常的教学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增长自己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然后逐步来个性化我们的课堂。这个过程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懂得反思与研究、学习并构建等。尽管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也存在很多定期的教师培训,但这些培训往往是以课本为主,教学模式相对单调,所以教师的自主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基于学校本身层面上的发展。

由于我国高校众多,所以,不同学校的英语教师在通识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有不同。根据学校所开设专业的不同,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宏观上,教师自身的发展可以引起学校决策和规划的改变。有的高校会对具有通识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以保证通识教育能正常、有效地展开;微观上的教师发展形式有很多,比较成功的方式当属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团队的教师发展形式,这种形式可以增加教师间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从而展开讨论,共同成长。基于学校本身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满足了不同类型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要求。

3.基于国家层面上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所以,外语通识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教师的发展也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国家层面的规划相当于教育的纲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给定的英语教师通识发展方向结合相关教材进行自主发展。针对国家层面上的教师发展,我们建议对英语教师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让通识教育理念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在我国的高校中发展开来。

五、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篇6

通识教育便是在这两种隐忧当中出现的教育,虽然通识教育的名称要比文雅教育的名称出现晚得多,但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却比文雅教育广博得多,除了原有的古典语文、数理、艺术之外,通识教育还包含着许多实用技艺的科目,如社会、人文和自然科目,兼容生活实用、专业教育和心灵培养。虽然通识教育兼容教育科目和生活实用知识,但是也强调心灵的培养和文化的陶冶,以弥补20世纪以来专业教育过于专精所带来的不足。通识教育既不能与文雅教育表示的高雅时尚相提并论,也不表示普普通通、无关紧要,而是指广博开通、共同必识的意思,“通识”意指核心、共同及必识。通识的要义和价值是通达和融通,通识教育的内涵便是社会、人文及自然三大知识范畴的结合。

二、通识教育的全人目标

学生有诸多种上大学的理由,其中主要是为了获取人生第一项职业学历资格,如工程、法律等。然而初次获得的学位,并不仅仅是提供职业训练,特别是以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及学院。这类大学大部分学生希望继续攻读研究生,因此,大学本科阶段就成了一种通识性的教育———研读,研读是一种旨在掌握宽广的知识和智力的课程,是一种不同于专门性、职业性或者技术性的课程。当然,通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不是仅仅为将来的研究生教育作准备,通识教育本身有其重要的目的。华盛顿大学罗马语教授诺斯兰(HowardLeeNostrand)对通识教育进行了这样的定义:通识教育的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的功能,它的主旨是个人的健全发展,包含运用我们时代最好的知识来充分认识事物的本质,锻炼对情绪的反应能力,以及提升生活的目的。“运用我们时代最好的知识”是指时代在不断地变动,要掌握时代的脉动;“提升生活的目的”是指不仅是学习知识,还要提升文化和生活的层次。用多明哥斯(JorgeDominguez)的话来说,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我们时代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知识前所未有的大量激增,伴随而来的是过时的理论也快速增加,自然科学尤其明显。例如自然科学的刊物于1665年出现,在1800年大约有100种,目前是10万种。另外在经济领域,传统古典理论一般可以维持一百年的共识,但随后的凯恩斯理论,尚未维持50年,便被批评得体无完肤。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几乎只限于人文学方面,孔子、柏拉图、莎士比亚至今仍然适用,人类的基本道德,如正义、忠诚、责任依然和远古一样。现代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教育期限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教育期限的延长使知识适用到越来越多的人,只为一项职业做初期准备已经不够了;人类面临着较长的寿命和较多的闲暇,意味着中年有可能改变职业以及年老时退休期的延长,这就要求我们在生命的每一周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因此,通识教育的主旨在于扩大知识的视野,用批判性的思考来代替以往的传统知识。100多年前,英国伊顿(Eton)公学的校长威廉•戈里(WilliamCory)对青年人的教育隐含了这样的观点,他对青年人说:“你们不要为知识,而是要为学问和习性,为专注学习的习性,为表达的学问,为品味,为辨别,为心智的勇气和心智的稳健清晰,最重要的是,你们要达到自我求知的目标。”显然,对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来说,懂得智力的使用和价值是最重要的,我们期望在专业领域中涌现出技术高超的专家,如一个医生对医学疾病要有高深的知识,一位律师对案件的法律程序要有深入的了解。当然,只有这些专业才能和特质是不够的,专业的理想不应该只是专业出众的科技者,理想的目标是专业权威之外,再加上谦虚、仁慈和幽默,医生和律师应该懂得正义、科学、痛苦、欢笑、死亡、仁慈,这些远比专业权威重要得多。因此,通识教育是全人目标,人生是不断的教育过程,教育是人生的经验,经验是全面的,通识教育在这种全程全面的教育中担负职责。

三、关于实现通识教育全人目标途径的若干思考

(一)通识教育课程理念选择

参照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对通识教育改革中课程内容和结构类型的研究,通识教育在课程方面的理念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类(:1)学科分类导向,是指依照人文、社会和自然三大类或者依各科系的基础学科来编排涉及;(2)基本能力导向,指英文写作和阅读、数理统计、口语表达及电脑应用等基本能力;(3)智能资格导向,指应用知识和资料做推理和批判的能力;(4)主题统合导向,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问题,做学科之间的科际整合;(5)方法解决导向,是指解决生活困难和实际问题以及学业困扰和读书方法;(6)伦理价值导向,是指以发展或者建立学生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标准为取向;(7)文化传承导向,是指以继承文化为导向;(8)学生兴趣导向,是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让学生任选。大学通识课程均包含英文写作、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科学及文化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大学通识教育很重视在学生主修领域之外增加知识的广度,如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均规定学生于主修领域内免修相关课程。另外如印第安纳大学则规定学生对同一领域的课程不得于同一系完成。

(二)通识教育的课程类别

通识课程大致分为“分类必修”、“核心课程”及“自由任选”三大类。第一类通识课程“分类必修”指的是学校将通识课程分成几大类,到各系去读,必须达到修业学分。到各系去选读时,各个系通常的做法是将这些选读的学生与本系原有学生合堂上课,或者是将这些来系选修的学生专门开班上课。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不同学系,通识课程旨意内涵应该有别,但教师却以本系专门课程的内容、方式及要求来授课教学,常常是师生双方都有抱怨。第二种为外来选修学生专门开课的方法,大多数教师不太愿意,怕天长日久成为系里的边缘人物或者次等教师。无论哪种方式,长期以来,学生所获得的是凌乱的、粗浅的、易通的通识科目。“分类必修科目”通常是入门初级科目,内容是介绍性、纵览性、概论性式的,总之是粗浅纲要式的。“分类必修科目”的缺点是每一科目都是浅尝辄止。通识课程是要求“通”在广博之中“,识”在深入之中。“分类必修”式的教学,未必“通”更不能“识”。第二类课程是“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有其长期的演变历史,最早大学都上单一的共同课程,称为共同课程或共同科目,其后,哈佛大学埃利奥特校长开始实施选修制度,到洛厄尔校长继任时,共同课程演变成分类必修,洛厄尔的继任者科南特校长不满于分类必修的松弛,因而筹备组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委员会重新规划通识教育课程,聘任名师任教通识科目并编撰教材。博克任哈佛校长的时候,既不满意共同必修,也不满意分类必修,更不满意自由任选,因而有了哈佛的核心课程。哈佛课程的思想来源于西方人文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结合,兼顾个人兴趣和社会要求,力图将人类文化之精华,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情感等组成丰富而又系统的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慢慢就发展成了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模式。芝加哥大学的核心课程是指校长赫钦斯坚持所有学生读百篇名著为核心,因而成为共同核心课程或共同核心科目“,核心”是指埃利奥特所倡导哈佛的自由、多元以及赫钦斯在芝加哥大学所倡导的统一、一致。核心课程当然是必修的,常称共同必修科目。核心课程的科目内容不是传统的单一科系,而是综合性的或科际整合性的。分类必修通常是单一的学科内容,如经济学原理、有机化学、西方哲学,等等,而核心课程却并非这样,以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为例,课程名称大多是:正义、人性的概念,时间、空间和运动,地球的生命和历史,国际不平等的历史起源,等等。科目的内容虽然重要,但是核心课程是要从科目内容的材料中,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就像中国古语中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分类必修是教师将系里的教科书直接拿到通识课堂,但是核心课程是专门为通识课程而编排。即使名称为“经济学原理”的课程也不是专门就经济学而论经济,而是以经济学原理看社会问题,探讨经济对文化、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核心课程是有逻辑连贯性的,学生在没有对“哲学史导论”了解之前,是不能修“后现代哲学”的。在没有对笛卡儿、康德和胡塞尔了解之前,不可能深入地理解结构主义。第三类课程是“自由任选”。自由任选看似漫无标准,但是有其深刻的哲理。以自由任选著称的布朗大学,只对基本能力的英文写作、数理统计、外国文学要求必修,其余科目学分,只要修满即可,不做任何规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课程目录中对通识教育课程几乎没有明确的阐述,就是要故意的、有意的模糊,其用意是要学生自己进行摸索、发现、抉择,这也许是通识教育的方式和旨趣。因此,大学要培养学生自行抉择、自我负责的能力,很多大学让学生自由任选,其实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得不是太离谱,即使少数离谱之至,导师及学生辅导中心和学生面谈之后,学生就可以自我负责了。

(三)大学生生活辅导

大学生的生活辅导是通识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不宜忽视。生活辅导中最为关键的是宿舍辅导,中国大学的宿舍,常从行政管理方便着眼,同一科系住同一宿舍,通识教育的功能与目的就不易到达。对大学通识教育而言,住宿制度是有深刻含义的,除了设置一般的行政管理和总务事项之外,还应该设置宿舍导师,像哈佛、剑桥、牛津及耶鲁等许多欧美著名学府一样,由学校有声望的教授担任。宿舍导师定期或者不定期与宿舍内的学生谈心,讨论最近功课或者看哪些著作。师生在一起坐而论道,这种宿舍导师对学生思想言行影响颇多。宿舍内还应该开设宿舍研讨会以供更多科系不同师生对某一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相互辩问,整栋楼舍都洋溢着探究考问的气息,名校的风气就是这样养成的。此外,学生宿舍辅导的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住处房舍问题,也不仅仅是宿舍管理问题,而在于课堂上聆听习得的知识咨询,要在宿舍不同系室友之间交换讨论,研习问辩,以便在下一次课堂上深入地和老师同学研讨。这样,大学生在宿舍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不同的知识观点,相互研讨激荡,达成通识教育的目的。

(四)学校建设与校园景观的人文精神

除言传身教之外,情景教育是达成通识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情景教育具有的潜移默化之功效,不亚于课本或者教师的作用。大学的校园和建筑,应该让每一个师生和访客均感受到肃穆优雅的人文精神,学校建筑除了实用方便之外,尤其还要考虑建筑的精神作用和心绪功能。很多大学的建筑趋向实用功能,而较少注意美学和人文精神价值。实际上,大学校园的景观和建筑的无形情景教育功能不容忽视,我国建筑常用数字命名,如一教、二教等。哈佛则常用该学系最著名的学者名字为建筑物命名,这样就容易给学生以见贤思齐的精神激励作用。除了学校建筑之外,校园景观的巧妙布置,能让学生在其中熏陶涵泳,在湖边波光的倒影中启发灵性,在大树华盖下仰首思考。建筑和校园景观是有形的通识教育,而精神建设或者学生心理建设是无形的通识教育,这无形的通识教育却是学生经常耳濡目染的。学校一个细心的核对和通知、主动的探问和催交、热忱的处理和解决,可能比课程上教授的影响力更大。

(五)大学校长的精神标杆

通识教育论文篇7

和国外的高等教育一样,国内高校也是通过设置通识课程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提倡以整合的知识锻造健全的人格,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或教授专业之外的一些学科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通识教育充分体现了全人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高等教育意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通识教育在各高校的发展很不均衡,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识课程多为“两课+外语+计算机+体育”模块的公共必修课或素质教育类的公共选修课程,能真正拓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通识课程很少,现有通识课程成为修满学分的一个途径,未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同时通识课程偏向应用性、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思辨性,教学形式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地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通识课程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待优化。第二,全人教育理念的实现,并不能单纯依靠通识课程教学,而是需要通过每位教师以身作则,把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此同时,通识课程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国一些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通识课程教学没有从事通识课程研究和授课的专业教师团队,缺乏卓越的师资队伍。第三,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设置,各高校根据其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和学科特色各有差异,但基本以自然科学、人文社科、艺术、经济与社会、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为其内部构成。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而言,一方面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薄弱,人文素养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通识课程的内容结构缺乏逻辑联系,授课教师缺乏艺术美学的相关素养,使得通识教育效果很难让人满意。

二、艺术设计专业通识课程的改革

全人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广阔而博大的世界观。核心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从更宽广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教育者应根据当前艺术设计专业生源的实际素质状况,调整现有通识课程框架,实施系统化、精品化的通识教育,以培养更具人格素养的艺术设计人才。

1.强化通识课程的人本化、综合化,建设核心通识课程

相对专业课程而言,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具有永恒价值,由专业范畴转向社会范畴,由知识技能的传递转向人格情感的培养。可以说,通识教育承担着培养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素质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提炼几项核心素质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从课程体系上说,需要建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现代意义上提出全人教育第一人的隆•米勒指出,教育应该“更着重人的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以及人对终极存在的体悟等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从而达到人的精神性与知识、技能的统一”。他将全人的发展方向概括为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六个范畴,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社会、自然等的互动、整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对大千世界的自然科学以及政治、经济、伦理和生活知识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需要其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基于这一理念,结合我国的国情,可围绕人文历史,文学与艺术、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社会与经济五个模块进行设计和建设。

(1)人文历史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一方面增进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全新审视和理解,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明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与社会历史、人文思想的密不可分。其中应该包括西方文明史和中国文明史两个方面的内容,学生还要有重点地选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影响的经典进行精读和讨论。

(2)文学与艺术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知力和对艺术表现的批判性理解力,领域涉及文学、音乐等。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在专业必修和选修课中已经有了大量的艺术类课程,因此这一课程模块需要避免重复开课,应开设综合性、跨专业的艺术素养课程。鉴于文学与艺术设计的紧密联系性,该课程模块的比例可加大,为学生提供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分析方法等内容的课程,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

(3)道德伦理课程模块

增加学生对中外哲学家有关伦理、道德、公平、正义、民主等内容的阅读和讨论,使学生了解重要的思想传统,了解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塑造公民意识。通过课程的教学,学生可拓展对于政治与道德哲学的认知理解,探究固有观念的是与非,具备分析复杂多变的现代问题的能力。

(4)自然科学课程模块

科技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实质性的。基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理工科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一课程模块需要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并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单独授课。如,开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环境与生命、宇宙的性质、黑洞等课程,对重大发现与重要理论的历史演化过程、杰出贡献人物、对社会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辩证的论述,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的特有规律及人文内涵,并培养其思辨能力,把科学作为观察人类与世界的一种方法,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更为宽广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5)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

在美国,“服务社会”成为诸多大学理念的重要成分,而这也恰恰是我国一些大学生所缺乏的基本意识。社会与经济课程模块的开设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而正确地认识社会,更自觉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就生活中的物价问题、房产问题、经济周期和生活中的投资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讲解,传播蕴含在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2.实现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1)由单一的大班授课转变为小班授课为主、大班授课为辅的形式

教学方式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大班授课为主,课堂教学缺少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人数过多导致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引导,这使得通识课程沦为另一种形式的理论或概论课程。大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是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的场所,知识的获取不仅仅依赖于书籍,教师的行为举止、品德修养乃至学识水平要依靠面对面的传授和感染。因此,通识课程教学要提高小班授课的比例,以增加师生的接触频率和交流深度。

(2)实现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多元化

当前我国高校开设了五花八门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一些课程内容庞杂、形式重于内容、体系缺乏科学逻辑性。全人教育十分注重知识领域之间关系的构建,反对一门科目对应一个知识领域的课程设计,课程安排应该跨学科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网。因此通识课的内容、设计是需要慎重对待的,需要通识课程的教学团队共同讨论、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更具逻辑性和体系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师的专长,通识课程内容可以按照一个主题或围绕一个学科领域这两条线进行组织。按主题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即设定一个教学主题,通过一门课程或系列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讲述和探讨。其优点在于跨学科性和综合性,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学科领域进行课程设计,即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了解一个领域的内容,从教学内容上看虽然与传统教学类似,但其优点在于精与深。这类课程要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以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

(3)实现通识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通识教育论文篇8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在中学基础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专业结构已经由单学科性向综合化发展,目前,对于生物教师的职前教育和中学基础教育还有着一定的脱节现象,但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1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目标分离

从现行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生物科学专业在形式上增设了通识教育课程的模块,也增设一些选修课,但实际上能够真正体现通识教育本质的课程并不太多。目前大学通识事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无法全面覆盖到通识教育目标要求上。由于通识课程内容零散杂乱,缺乏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因而导致了通识教育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也缺乏系统性。从课程内容看,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都一样,就是通识性不足,知识层面多数停留在介绍上,较少涉及到其思想深度上,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关注不够,很难达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宽广综合的基础平台的目的。

1.2将通识教育等同于基础课

过去,不少高校曾将通识教育当作高等教育里为专业教育打基础的基础教育。然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基础教育其实是一种误解,通识教育不直接与专业相联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人文关怀的精神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虽然存在基础性的一方面,却不能将其等同为基础教育。事实上,基础教育可以看作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中间环节,具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的一些特性。

1.3缺乏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教育在中学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且课程体系中的人文教育内容较为狭窄,到了大学教育阶段,就体现为通识教育内容不够全面,课程设置专业性很强,而通识教育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开设一些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是通过办几场讲座、开几门课程就可以实现的。缺乏一个课程体系能够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完整的融合。没有科学的课程和课程论便不会有科学的教学,因此,课程设置在教育体系中总是处于中心地位,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教育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与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主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因此,教育无论在哪一阶段,都需要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2.1促进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交叉综合化

通识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生都必须学习这类课程。通识性课程对于师范生来说,既不学习“教什么”,也不学习“如何教”,更不是专业的知识,但学习这些通识性课程,能为师范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形成开阔的视野,为师范生教师素质的形成打下基础。当今社会,通才教育正替代专才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首先要具有广博的各科基础知识,用更多学科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生物课程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学科交叉性,对生物教师的各项知识都有挑战,因此就需要生物教师除了掌握过硬的生物学科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因为不同学科直接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生物教师只有全面的掌握相关学科内容,才能使生物教学更加完整的展开。通识教育与生物专业教育间的交叉和渗透,对于长期接受理科思维训练的生物科学学生来说,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培养直接思维、发散性思维方式,人文的力量与生物科学的力量以及艺术、思维力量等有效结合,才有助于生物专业方向的发展。为了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应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要保证通识性课程所占的比例,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交叉与渗透;在课程结构上,要实现跨学科的有机融合,打破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宽厚的知识;在课程内容上,要教给学生最基础性的知识,却能使自然科学内容与人文科学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融合,跟上知识更新发展的速度;在课程形式上,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形式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实现知识的综合化。

2.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贯穿通识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能只依靠几门通识性课程,也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课程,而是要借助教师的力量把通识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通识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要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教师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实现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层面的问题。一是要通过宣传引导;二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三是要通过加强管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督促和约束。

2.3在第二课堂中体现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融合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应仅仅体现在第一课堂上,要实现这二者更好的融合,就要由第一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有机结合,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各自的活动融入学会求知、做事、共处和做人的理念。根据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能使学生通过实践,在生活中体验和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实训实习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另外,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课外读书活动及其他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心修养,开阔他们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启发艺术灵感和哲学思考,将专业教育方式与通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篇9

现代大学通识教育根植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理论,该教育也称文雅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习者个性的自由发展和积极的参与社会生活。美国学者帕卡德在19世纪初倡导大学应设公共课时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这一概念,并强调其特征是培养宽基础、文理兼通的全面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仅专注于一个领域,而是要综合全面的认知和掌握各个相关领域的知识内涵,并在此基础上理性的形成专业方向,这样就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机械化或工具化”的趋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对于本科人才的需求已从专业层面向应用层面扩展,培养“专业+方向”的高级应用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的构建迫在眉睫。英语立体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目的语和环境为轴,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底,以跨国文化为顶的三维立体性质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它主张教学主体(学生)、教学客体(语言)和教学环境(教师,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三要素密切结合和相互照应,形成一个系统,从而发挥出“1+1>2”或“1+1+1>3”的整体效应。

二、通识教育视域下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我国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与实践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高等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和人文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拓展多渠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以语言为工具广泛地接受各门学科的知识和文化。因此,在通识教育视域下构建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有以下必要性:

1.我国传统英语教学一味注重词汇积累、语法训练和应试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正确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语言文化的本质。

调查问卷表明,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仅占14.8%,而对英语兴趣一般或不感兴趣的学生则占43%。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和课堂教学氛围的松弛,继而影响到整体教学效果。

2.高校英语课堂主要解决的是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问题,其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载体和渠道。

但是仅仅依赖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满足为学生提供足够语言实践机会的。因此,亟需可以立足于学习者,并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

3.人才发展的需要。

教育培养人不能仅仅是使之成为某种技能人员或者谋生者,还应该依其能力,发挥其优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培养模式比专才教育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并弥补了专才教育的弊病。此外,目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较严重的功利性和应试性。从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宽广知识面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懂得为人处世和享受生活的高素质社会公民的人才目标来看,有必要加强文化修养类课程教学。

三、应对措施

通识教育的核心精神是“人”的培养,即首先关注大学生的心灵满足、精神的自由和生命的尊严等,立体化课堂的构建也应着眼于以上内容。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地方高校英语立体化课堂的构建应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英语教学内容。

调整英语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当学生大一入学时,任课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英语水平摸底测试,参考测试结果和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四组:优秀、较好、一般和较差。之后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配备相应的教材或课外指定教材,设置一个学生能够达到又稍高的学习目标,并在期中和期末安排相应的考试。这样,每个学生既有了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进行学习,又不会因为基础差、目标高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更脚踏实地的学习。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自主化。当前的高校教学,学生不能选择课程,而是学校决定课程。有些课程学生并不喜欢,而喜欢的又不一定开设。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缺乏英语学习的天赋,而是认为所学的科目没有趣味,太过枯燥。一位好老师,一门优秀的课程设置会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因此,英语授课老师可以大胆创新,让学生试听并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喜欢的老师,提高学习积极性。

3.课堂结构立体化。

课堂结构立体化的目的是拓展英语教学的空间,使教学呈现“立体”式格局。①参与人物立体化:课堂活动参与者的“三维”是学生、教师、篇章中的人物。通识教育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将打破传统的师生线性平面,通过访谈、表演、辩论、角色扮演、短剧表演、师生对话交流等形式让篇章中的人物鲜活地走进课堂,以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可以更具体地掌握语言知识,实践语言能力和了解洞察文化;②教学环境立体化:作为一个整体的外语教学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教、学、用”三维立体环境,变平面教学为多元立体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等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多层次、多途径感知和运用知识。

4.布置学生“任务型”活动。

布置学生“任务型”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参与更多的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高级英语课程第一册第六课Blackmail为例,学生在学习完整个课文之后,给他们布置MiniProject(微任务),也就是本课主题的后续拓展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角色分情境进行场景再现,大家分工各异,全员参与。有的负责整理主题资料,有的负责饰演角色,有的负责台词,有的负责道具布景,有的负责该时期文化背景的搜集,最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课堂上以Drama的形式展现出来,整个过程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运用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体会了如何与他人协同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对高校英语通识教育来说是一大机遇。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电子书以及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来学习通识知识。开展基于网络多媒体的高校英语教学,有必要合理保留现有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英语教学中去,建立网络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6.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考评。

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考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的英语教学考评方式多以期中或期末的考试成绩好坏作为评估标准,忽视了学生在平时上课和互动活动中的表现,这种评估标准过于武断,极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课内外活动的热情。在通识教育中,英语教师除了要考查学生的英语知识掌握情况,更应注重学生日常的学习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度、听说能力的提高水平和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度。全面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估标准,这对学生尤其是基础稍差的学生会有相当大的带动作用。

四、结语

通识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人文课程 《周易文化讲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持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雅斯贝尔斯的这段言论有一点十分值得关注,即大学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大学培养的个体,除了拥有科学的知识体系与学术热情之外,还应该有对生命的正确认知,有对历史的“同情之了解”,有与人群和谐相处的能力,有对世界关怀把握的意愿,这是作为成熟的个体所应具备的素质。但现代大学教育往往更注重专科学问的深入探究与实践应用,相对而言缺少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壅与化育,而通识教育承担的恰恰是推进后者的功能与领域。

何谓通识?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三章针对史书的写作素质提出“作普遍史者须别具一种通识,超出各专门事项之外,而贯穴乎其间”[2],因此“通识”可以说是一种超越融贯的识见、胸怀与素质,而非简单各科知识的机械整合,强调审视问题、解决问题时所体现出的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能力与视域。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梅贻琦曾提出“通才教育”这一观点,1941年梅先生在其文《大学一解》中指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3]这里所谓的“通才”,即是与“通识”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其核心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关怀。

“通识”是一种拥有灵魂的卓越,对抗着大学教育的羸弱,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文精神对独立个体的涵养与灌溉。通识教育即是一种人文教育。由于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现状,使得人文学科在高校通识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实践中尤具重要的意义,而以国学经典为文本依托的传统文化课程在沟通文理科隔阂及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呈现突出的典范意义,以下笔者以近年来开展的校公共选修课《周易文化讲读》为例展开具体讨论。

一、取消文理壁垒,打通学科隔阂

人文通识课程的宗旨,在于取消文理壁垒、打通学科隔阂,这一教学目标使得不同专业学生得以在一个共通的平台上,学会以超越宽容的态度整合知识结构,并用以提升人文情怀与道德素养,塑造美好的心灵与品格,培养直面人生的智慧与勇气,开阔视野。而国学经典的解读与传统文化的重建,则是个体之卓越能拥有灵魂最好的平台与媒介。以《道德经》、《论语》、《孟子》、《周易》、《诗经》等为文本依托的传统文化课程,自然而然进入大学教育的视线。通过这些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核心通识课程的设立,希望借以消弭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冷漠与隔阂,力避大学生沦为匮乏精神追求的物质主义者,使得社会之整体能以更和谐的姿态向前行进。

隶属人文领域的国学经典课程,在传统文化寻根热潮的推动下以跃马横刀之势重新出现于大学课堂之中。但由于文化的断层,学生对繁体字与文言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这些国学经典在大学课堂中的讲授,往往容易变成机械枯燥的“说文解字”,而只针对经典文本的字、词、句及释义等展开机械教学。但对经典文本细枝末节的纠缠,无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课程目标的实现。如何解决教学中的这一矛盾,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因此,针对人文领域经典文本的教学安排,可以考虑引进一个集中的解读视角与切入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与自主学习意愿。通过具体教学实践的总结,笔者认为“文化”是其中一个易于把握及教学效果显著的解读视角:文化现象的熟悉,文化心理的把握,文化精神的共感,即以经典文本为平台,解读隐藏在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文化因素,自古而然已积淀为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只是我们对此缺乏真正明确的意识与深入的认知。所以当教师在课堂上把它从文本中梳理出来的时候,给学生的感受是:熟悉的陌生感。所谓文化,是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与不言而喻,但真正追根究底,又认为无从下手。课堂上提出的文化解读视角所带来的特殊感受,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引发不同专业学生的共情与兴趣。

如讲解《周易》“三才”概念的时候,将之与《诗经》重章迭唱的复沓手法结合起来,分析数字“三”背后所涵盖的文化心理与思维惯性。放弃机械说文解字、引经据典的课堂形式,把文本背后所隐藏的这种特殊现象与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相结合,接受起来自然生动有趣,更能体贴受众内心的需求。又如《周易》体系中的“九宫图”,即1至9等九个自然数按横竖各三个排列组合,使得无论横加、竖加及斜加其总数均等于15。在《周易》的认知体系中,奇数为天数,属阳,偶数为地数,属阴;天地万物由阴阳二气组成,无论怎么变化,阴阳之和均为固定数字。这在数学上称之为幻方,又相当于物理领域的守恒定律,如此就沟通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共同认知。而对于个体的生命感悟而言,九宫图传达了一个道理,任何生命的变易与发展都有其平衡点,不可能存在违背平衡不合理的倾斜。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不能走向无法把握的极端,“潜龙”可以凭借努力成为“飞龙”,而“飞龙在天”的辉煌之后又必然接受“亢龙有悔”盛极而衰的局面。

“文化”解读视角引进课堂,使人文通识课程得以真正建构具有学科特色的打通不同专业之间壁垒与隔阂的平台,实现所谓的今古贯通、文理渗透。

二、课堂教学从常识的灌输,转型为对人文情怀的培养及人格心灵的提升

旧式的教学方法容易纠缠于一些执念,常常认为在课堂上把知识点讲透讲到位,才是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但这一类型的教学设计并没有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的是机械的知识教学。课堂教学培养的是独立思考与建构自身价值判断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成为失去话语权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在讲台之上唱独角戏,学生则在底下记着不求甚解的笔记,静默地听取教诲,这是“注入式”教学的最大弊端,教师很少或从不考虑学生能不能、乐不乐意接受。归根到底,教学过程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师生之间理应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而不是纯粹界限分明地各司所职。而师生之间这种特殊的情感交流,往往对学生人格魅力与价值判断的建构会产生更重要的导向作用。

人文教育是远离功利性与技术性的,但对个体精神气质与价值取向的确立而言,人文教育又是最不能忽略的环节。因此,人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并不在于普及国学常识,而是重在挖掘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及人格智慧,以实现大学生个人素质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目标。梅贻琦认为,大学教育所谓的“明明德”旨在打造美善健全的人格,“乃一人整个之人格,而不是人格之片段”[3]。大学旨在培养的君子之风,可以说充满中国式传统的文明构想与价值判断。

知识仅仅是技巧性的存在,是一种量化了的经验。《新唐书・裴行俭传》载裴行俭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4]所谓“文艺”,只是浮浅的技巧性获得,朗拔卓异的器局与见识才是一个人身上真正有价值的所在。通识课程最终的目标定位即在于提高个体的素质,而素质则是综合性的修习涵养,并非知识与知识的简单叠加,是一个人在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器局与见识,是一种情怀与心灵。人文教育所潜移默化积淀的个人修养,体现为主体外在沉静、从容、斯文的气象与格局。人文情怀似乎是一个虚无难以把握的范畴,但可以清晰地从个体的为人处世、价值取向方面得到验证。

国学经典中所蕴涵的儒家道德体系,强调的是个体对于社会的价值及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这些经典文本与范畴需要学生用心体会,并以此为媒介展开与古人精神对话的可能性。如《周易》所传达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穷则思变”、“否极泰来”等思想,可借助于适当的媒介传达至学生心灵,由此引发共振与反响,内化为思维与理念。人文教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最理想的境界是超脱知识性的限制,走向心灵的共情与升华。如果一个人沦为知识与技术的奴隶,从来不以人“心”为怀,那么即使他再机敏才辩,也无法弥补精神人格深层的缺失。

梅贻琦曾在其1931年的校长就职演说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理,所谓合格的大学生,并不在于求学期间究竟读了多少书,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四年之间是否借由表层的知识获得进一步领悟大学精神,拥有大学气象。同时,要形成处事专注宏观视角的理念,而不易于被琐碎的枝节纠缠支配,正如大学之教育以求得人格情怀的完善,而不是零散知识的堆积。

三、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现世精神,以用于对现实人生的指导

人文精神从根本而言是非功利性的,但并不意味着它跟生活与现实是绝缘的,如传统文化中占主体地位的儒家文化从来都是注重实践且充溢着现世精神的体系。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经典文本,提供自我反思的平台,是养成清醒的怀疑精神的媒介。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其精粹虽历经千百年的历史轮回与风霜尘染仍不减其魅力与光华。经典并非是沉沦在故纸堆里的无用之物,经典文本之中有丰富的可藉以指导立身处世的行为策略与价值体系。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智慧、勇气与生存的策略,即是其现世意义的体现。

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希望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心理的感知、了解与认同,更立意进一步引导他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站在理论的高度审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以此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赋予直面人生的勇气与力量。因此课程教学实践首先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学生内在的心灵层面,增进其对于现世生活的把握能力。以《周易》六十四卦之首“乾”卦(■)为例,该卦体现的是所谓的进取哲学,它以“潜龙”至“亢龙”的发展过程为象征物,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所要经历的六个阶段,以及与每一个阶段相对应的行为策略。如“潜龙勿用”为第一阶段,“潜龙”为当下的生存处境,“勿用”则是要采取的应对方式。又如在讲读“需”卦(■)的时候,教学重心并非强调让学生死记该卦的卦形、卦爻辞等,而是通过卦象的分析挖掘出其中的生存智慧与处世哲学。从“需”卦“乾”下“坎”上的卦形看,可以这样理解:内卦(即下卦)“乾”(■)象征刚健勇进,一意向前,讲的是自身;外卦(即上卦)“坎”(■)象征艰难险陷在前,拦住去路,讲的是身处的外部情境。因此“需”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旦遇到险阻,能进则进,但如无法锐意进取则需学会善于等待,不可急躁盲目闯关,要懂得审时度势,耐心等候最佳时机的到来。这就是《周易》反映的特定情境之中处世哲学与生存智慧的具体表现。

四、结语

教育原本就是“人”的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博雅教育,它以“成人”或者说“全人”教育为核心,致力于以“人”为本位为中心的运行理念。但大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教师不能寄希望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所谓的人格塑造与智慧提升,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一种直面生活积极的人生姿态,同时以有效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及点燃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欣赏与热爱。人生难免要经历风雨飘摇的时刻,一个人身上所铭刻的大学的精神底色,会为他们带来最决绝的坚持执守的力量与勇气。而这种精神底色,更多地通过人文教育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52.

[3]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194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