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3:58:09

通识课范文篇1

一、课题准备

1.理论知识(1)胡萝卜素简介a.化学视角下认识胡萝卜素的分子结构: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中央有相同的多烯链(包含多个碳碳双键),根据碳碳双键的数目将其主要划分为α、β、γ三种。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素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在众多异构体中最具有维生素A生物活性,在绿叶中与叶绿素共同存在,胡萝卜的根里也有很多;α-胡萝卜素在绿叶和胡萝卜的根里与β-胡萝卜素共同存在,含量一般较少;γ-胡萝卜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则有限。b.生化特性: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铁离子可使其褪色。胡萝卜素是常用的食品橙色色素,广泛地用作食品、饮料、饲料的无毒添加剂以及化妆品新兴市场上,还可以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近期发现天然的胡萝卜素还具有使癌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β-胡萝卜素称为维生素A原,一分子β-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可被氧化成为两分子的维生素A,因此可被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c.提取来源:从植物(如胡萝卜)中提取;从养殖的岩藻(如海带、马尾藻、裙带菜等)中提取;利用微生物发酵(如产氢红杆菌、工程菌等)生产。(2)纸层析的原理及应用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是以纸为载体的色谱法。固定相一般为纸纤维上吸附的水分,流动相为不与水相溶的有机溶剂。纸层析法依据极性相似相溶原理,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分配系数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因此可达到分离的目的。常应用在环境分析测试中,有时用纸层析法分离测试样组分,也用于一些精度不高的组分分析。必修1叶绿体色素分离的实验中利用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4条色素带,并由此可知各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和种类。(3)萃取剂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互溶。此外还需考虑萃取的效率、实验的安全性、取材的便捷性,综合考虑得出适合于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是石油醚。2.实施方案(1)原料:胡萝卜粉碎干燥。(2)萃取剂:石油醚。(3)萃取效率的优化:萃取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通过设置对照实验来摸索。(4)粗提装置的设计如图所示:(5)结果分析:最佳萃取条件的优化;萃取获得的粗提液的处理;萃取液的浓缩;提取物的鉴定。(6)提取物鉴定方案:纸层析法(如图)(7)课题成果评价:①总结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方案。学生分组选取不同溶剂和萃取时间,最后汇总数据比较各组实验结果,优化出最佳方案。②层析带显示状态的解释与说明。从样品含有的杂质量、颜色比较等方面定性判断萃取质量。

二、课题实施

材料粉碎→材料干燥→水浴加热→冷凝回流→空间通风→纸层析法鉴定

三、课题整理

问题串:1.用胡萝卜做食材的菜肴中浮油会呈现橘黄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如何将这些橘黄色的物质提取出来?浮油意味着什么?3.选取的萃取剂需要符合哪些条件?4.萃取之前需要对原材料做哪些处理?5.联系已有化学知识,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和蒸馏装置该如何安装?6.鉴定提取物采取的方法在哪些物质的分析中还应用过?7.层析装置组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请对纸层析的结果图进行说明。8.有机溶剂萃取法还可应用于哪些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9.尝试总结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10.结合课题3中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并借助网络和书籍梳理色谱技术。

四、课例理解

通识课范文篇2

关键词:思政理论本硕通识教育;实效性;教育实践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课题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硕的衔接问题,集中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通过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与教学找到一块可以立足的领域,从而根本性地解决问题。课题组首先检索、研究了以往学界针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成果,以此作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基础和参照。结合本校实际具体设计问卷,避免问题过多、过难、过细,避免引发被调查者的误解和顾虑,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和实际质量。问卷的集中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对本科生和硕士生各实际发放问卷51份,回收有效问卷51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样本科学覆盖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本科生(D班)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文科27份与理科24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32%与68%。硕士生问卷中:学历主要集中在研一至研二;文科45份与理科6份;男女生比例分别为24%与76%。对问卷编码后利用SPSS分析软件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统计结果展开样本描述和数据解释,得出最终结论与分析报告。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在人才培养以及本硕生人格的健全等方面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调查显示,对哲学专业课或者哲学通识课的认知程度本科生和研究生认为一般的人数大致相同,说明同学们对哲学专业课或哲学通识课不是很了解。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D班:选择必修课28人,占本班50%;选修课13人,占31%;兴趣10人,占19%。H班:选择必修课25,占本班50%;选修课16人,占31%,兴趣10人,占19%。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大部分人选择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理由是因为是专业课,大家对哲学的认识不是很专业。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获得何种哲学训练。D班:选择知识的积累24人,占35.29%;学习直接的方法论4人,占8.82%;思维训练23人,占33.82%;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13人,占19.11%;启迪智慧2人,占本班2.96%。H班:选择知识的积累13人,占25%;学习直接的方法论9人,占18%;思维训练23人,占45%;更好的认识世界和自己22人,占43%;启迪智慧10人,占20%。可见本科生和研究生希望通过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能够积累知识,进行思维训练,让自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对于你认为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D班:A(理论)6人,占9.23%;B(实践)26人,占40%;C(强调数理逻辑)11人,占16.92%;D(视为科学文化)9人,占33.85%。H班:A(理论)7人,占14%;B(实践)17人,占%31;C(强调数理逻辑)16人,占33%;D(视为科学文化)11人,占22%。可见本科生普遍认为实践即为科学,研究生普遍认为科学强调数理和逻辑,或许处于不同的学位层次对科学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这一问题回答的不同,主要源于思政本科生开设了《科学哲学》这门课程。本科生通过课程了解到前沿学术动态。硕士生,尤其是理科生没有开设《自然辩证法》的相关课程。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D班:A(过度专业化)29人,占56.86%;B(可以接受)20人,占39.22%;C(难以接受)2人,占3.92%。H班:A(过度专业化)18人,占35%;B(可以接受)27人,占53%;C(难以接受)6人,占12%。针对现存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存在问题,本科生普遍认为过度专业化,研究生普遍认为可以接受,不是很难理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D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9人,占16.36%;B(中哲)7人,占12.73%;C(热点问题)28人,占50.91%;D(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7人,占20%。H班:A(马克思主义哲学)16人,占31%;B(中哲)12人,占24%;C(热点问题)20人,占39%;C(针对文理工科各自实际)3人,占6%。可见多数人认为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内容应该包括热点问题,了解事实,才能与时俱进。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D班:完全不需要3人,占5.88%;一般性需要32人,占62.75%,非常需要16人,占31.37%。H班:完全不需要0人,占0%;一般性需要32人,占63%;非常需要19人,占37%。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问题,研究生和本科生普遍认为一定程度上需要,可见任何一门知识都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与其他学科交流渗透。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D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31人,占60.78%;有必要改进15人,占29.41%;一定要改进5人,占9.81%。H班: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23人,占45%;有必要改进20人,占39%;一定要改进8人,占16%。针对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课程在教材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一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数人希望建立网上共享资源,这样更方便学习。关于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D班:不需要9人,占17.65%;一般需要23人,占45.10%;非常需要19人,占37.25%。H班:不需要1人,占2%;一般需要30人,占59%;非常需要20人,占39%。针对是否需要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配套教材这一问题,本科生和研究生多数认为一般需要,因为当今教学一般都是ppt授课,教材显得不是过于重要。关于具体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教材需求。本科生选择通俗类13人,占本群体25.49%;专业性与趣味性36人,占本群体70.59%;选专业类教材2人,占本群体3.92%。研究生选择通俗类7人,占本群体13.72%;专业性与趣味性39人,占本群体76.47%;选择专业类教材5人,占本群体9.80%。其中,研究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本科生选择专业性与趣味性较多。可以看出,不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对于哲学类的课程教材更多地希望可以接触到趣味性的东西,同样这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兴趣。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授课方式问题。本科生:选择单调灌输的14人,占本群体27.45%;缺乏互动的16人,占本群体27.45%;内容无聊的21人,占本群体41.18%。研究生:选择单调灌输的27人,占本群体5.29%;缺乏互动的20人,占本群体39.22%;内容无聊的12人,占本群体23.53%。其中,研究生认为单调灌输较多,本科生认为内容无聊较多。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研究生已经达到了一种认知层面,对于哲学类课程的内容已经完全认同,只是对于教学方式还是不能认同,认为只是单调灌输,或许可以增添一些其他有趣的东西。本科生更多地认为内容无聊枯燥,说明本科生对哲学类课程的内容未达到较为理智的认知。关于哲学类专业课或者哲学类通识课的考核方式是否合适。研究生认为不合适的8人,占本群体15.69%;一般合适的37人,占本群体72.55%;非常合适的5人,占本群体9.80%。本科生认为不合适的10人,占本群体19.61%;一般合适的30人,占本群体58.82%;非常合适的11人,占本群体21.57%。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合适较多。可以看出,哲学类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科学的考核方式,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大部分都能接受。通过本硕生对“翻转课堂”“慕课”的态度可见,本硕生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充满了期待。具体如下:是否了解“翻转课堂”。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17人,占本群体33.33%;了解一点的33人,占本群体64.70%;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的21人,占本群体41.18%;了解一点的29人,占本群体56.86%;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其中,研究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本科生选择“了解一点”的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翻转课堂”较为重视,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翻转课堂”的概念大多数为“了解一点”。关于是否了解“慕课”。研究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28人,所占本群体54.90%;了解一点的23人,占本群体45.10%;非常了解的1人,占本群体1.96%。本科生认为一点都不了解的32人,占本群体62.74%;了解一点的17人,占本群体33.33%;非常了解的2人,占本群体3.92%。其中,研究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本科生选择“一点都不了解”较多。可以看出,内地高校对“慕课”都较为重视,而笔者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慕课”的概念大多数为“一点都不了解”。关于学校是否需要“慕课”的教学改革。研究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1人,占本群体1.96%;一般需要的27人,占本群体52.94%;非常需要的17人,占本群体33.33%。本科生认为完全不需要的7人,占本群体13.72%;一般需要的31人,占本群体60.78%;非常需要的13人,占本群体25.49%。其中,研究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本科生选择“一般需要”较多。可以看出,不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已经认识到“慕课”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必要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此类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校需要推进建设“翻转课堂”和“慕课”,以此贴合本硕生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实效性地发挥哲学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做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识课范文篇3

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当下很多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经历如下环节:一是教师课堂讲解,二是学生课外阅读,三是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四是学生课后撰写总结。相较而言,经典阅读是整个过程的基础,每个环节的最终目的都是更好地实现经典阅读的良好效果,教师和学生理所当然地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因此,助教带领学生小班讨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辅助环节,它的目的是协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完成经典的研究和学习。但是,这个环节并不因其“辅助”性质而减少重要性,它起着督促、检查、深化和评价学生阅读经典的重要作用。

2讨论课的前提条件

讨论课的顺利开展需要某些前提条件:第一,确定班级人数。一般而言,讨论课的学生数量应该限定在20位左右。道理很简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助教必须能够有效地掌控讨论的过程,同时必须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这些工作能否做好,都取决于助教对学生的熟悉程度。人数过多,不免影响讨论课的成效。第二,确定时间和地点。讨论课的时间以2个小时左右为宜,时间太短的话讨论不容易充分展开,时间太长的话参与者容易疲倦。讨论课的地点以小型圆桌会议室或讨论室为好。如果在普通教室中开展讨论课,应该调整桌椅,至少保证参与者能够面对面。这样容易营造参与者之间的团体感和平等感。第三,布置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这一般是主讲老师的任务,但是助教和学生在获知讨论主题和讨论材料之后,也要做好审题工作。有时候也要跟主讲老师进行协调沟通,进一步弄清讨论主题的具体含义,以及讨论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学生普遍反映讨论主题不易理解,或者阅读材料过多过难,就应该及时向主讲老师反映,以便做出适当的调整。第四,公布评价方式。助教应该预先公布评价方式,并且尽量细化评价方式,以便学生明了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去努力。比如,可以从讨论课的出勤、发言的次数、发言的质量、论文的质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明确各环节所占分值。助教在讨论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记录每位学生的发言次数和发言质量,以便客观公正地评价。

3讨论课的组织方式

讨论课有多种组织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第一种组织方式:轮流发言。这是最简单朴素的方法,具体而言,先让每位学生分别发言,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对其发言提问质疑,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讨论。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时候要根据讨论时间充裕与否进行调整,如果时间比较紧,就可以让多位学生连续作主题发言,之后让其他学生针对这几个发言一起互动问答。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朴素,但也有明显的优点,能够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发言机会,促使他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它的缺点是,主题发言过多导致时间不够。第二种组织方式:世界咖啡。借鉴著名的世界咖啡(WorldCafe)讨论交流方式,或许可以克服轮流发言时间不足的缺点。这种方式的大致流程如下:首先,由助教说明讨论主题和讨论方式;其次,全体成员分小组讨论,比如20人分成4至5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第一次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束之后,除组长外,每个小组的其他成员离开本组,加入新的小组进行第二次讨论;第二次讨论结束之后,全体成员又回到原来的小组,进行第三次讨论;第三次讨论结束之后,每组组长向所有人汇报最终结果。这种讨论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能让不同观点相互碰撞,有助于引发新的思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讨论方式,要想取得较好的讨论成效,前提都是参与者在讨论之前认真准备。否则,时间总是不够,积极性不高的参与者还会因为没有强制的发言任务而怠惰。因此,进一步改进世界咖啡讨论方式,加入预先准备的环节是必要的。第三种组织方式:预讨论法。世界咖啡讨论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场小组讨论。但是,通识教育讨论课不同于一般会议讨论,往往涉及大量的经典文本,需要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和思考,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能达到讨论的效果。所谓“预讨论法”,就是将小组内部讨论环节转移至正式讨论课之前进行,让学生在课下组成4至5人的小组预先准备和讨论,之后在正式讨论课上以小组为单位按序汇报和互动。这种方式可以更加节约时间,不仅每组的主题发言会更加充分,还可以留出大量时间让组外学生提问或驳斥。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针对讨论主题的不同方面进行准备。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更多的配合,这就促使成员之间有更多课外交流。第四种组织方式:辩论会形式。预讨论之后的正式讨论课,效果往往更好,大多数小组分工会比较合理,各人所讲的内容省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和资料的堆砌,主题发言的层次会变得更加清晰,学生在自己选择的角度上会挖掘得比较深。但是如果仅仅在预讨论的基础上,让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针对这些讨论结果提问或反驳,讨论的主题还是过于分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集中归纳各组讨论的主题,最后形成正反辩论题来解决。如此一来,整堂讨论课就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各小组汇报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提问或反驳,第二阶段是助教总结出讨论中呈现的问题,设置辩论题,让学生自由辩论,这种辩论不必以小组为单位,而是可以让每个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由于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有很大的共性,下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说明讨论主题的设置或辩论主题的设置:第一章:说不尽的圆明园(圆明园应不应该重建?)第二章:江南造船厂的前世今生(如何看待曾国藩的功过是非?)第三章:改良与革命的竞赛(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第四章:五四时期家庭和婚姻的变革(孝道的利和弊哪个更大?)第五章:红军长征的故事(反围剿胜利的原因主要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第六章:抗日英雄的故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各自作用是什么?)第七章:国民党溃败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军事方面还是政经方面?)

4讨论组织者的角色定位

无论是教师还是助教,在组织讨论课的时候都最好不要过分发挥自己的观点,而是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引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助教对讨论主题可以不熟悉甚至很陌生。助教必须在讨论的过程中控制讨论课局面,让学生围绕主题发言,把不必要的离题引领回来,鼓励不发言或少发言的学生多发言,适当打断发言次数频繁却内容空洞的学生。这些只是最基本层面的工作。助教还要善于敏锐地抓住学生发言的真正含义,让各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的共同的本质话题显现出来,展示讨论主题的深层含义。如果可能的话,助教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给予深入浅出的说明。所有这些工作应该建立在正确把握主讲教师的讲课意图之上,甚至所举的例子也可以借鉴主讲老师。如此复杂的工作要在学生发言的间隙适当地总结提出,这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助教一定要对相关知识具有足够的积累和思考,最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讨论课的成败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深入理解讨论主题的丰富含义,最终将这种理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化为对具体的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和术语之上。这当然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可见做好助教工作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此外,助教在讨论结束之后,要对讨论课进行简短的小结。讨论课上每位同学的表现也都要仔细地记录下来。总之,讨论课的组织者应该在引导讨论时把握恰当的分寸,既不应该过于干预,也不应该放任自流。

5以读书会补充讨论课

讨论课的根本盲点,是无法落实阅读任务。根据调查问卷和平时经验,学生普遍认为文献阅读、教师课堂讲授、讨论交流与发言、论文写作四个方面都给他们很多收益,其中最获益的是文献阅读和教师课堂讲授。这很符合大学生初步接触经典的实际情况,毫无疑问,对他们而言,最迫切的任务是阅读经典原著和理解课堂讲解,但是完全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还存在一些困难,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花更多时间阅读文本,最大的原因是“选课太多,挤不出来时间来”,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感到“原文较难理解,频频受挫”。对于文献阅读量较大的人文类课程来说,这些情况具有很大的共性,直接或间接导致学生觉得自己在“掌握阅读原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方面相对较弱。读书会将通识教育的三种角色“教师、助教、学生”融为一体,在同一时间达成多种学习目的。特别是非研究性大学,缺少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缺少助教的合适人选,以读书会补充讨论课更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通识课范文篇4

【关键词】舞蹈形体;通识课;创新

舞蹈这一艺术门类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与载体,以肢体作为教学媒介和表现手段,因而相较于其他艺术教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一般的认知里面,舞蹈是一个有“门槛”的艺术种类,不是任何人想“舞”就能舞得起来的,需要舞者长期积淀基本功。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舞蹈已经不再是面向少数人的高门槛艺术,其触角已经伸展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角落,除了大众的生活舞蹈呈现越来越“专业化”,诸多高校也开始设置舞蹈形体通识课程以实现美育教育的目的。

一、舞蹈形体概述

想必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与初次见面的人在交谈中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提问:“你是学舞蹈的吗?”“你是不是学过舞蹈?感觉你很有气质。”在大众的观念世界里,接受过舞蹈训练的人,不管训练的时间长短,训练时间的早晚,舞蹈给人的影响已经渐渐融入到他们的身体里,也许挺拔的身躯、修长的手臂,进而散发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气质”,这些都有赖于舞蹈训练。这也是人们一提及舞蹈,便会与“形体优美”“气质”这样的词汇相关联的原因。在大众的潜意识里,舞蹈就应该与形体产生紧密的关联,因此,自然而然会产生舞蹈形体这样的概念。一谈到舞蹈形体四个字,不少人会将其称为形体舞蹈,实则这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原本分属不同的范畴。首先,形体舞蹈是一项新兴的旨在改善人的体型的健身运动,它不等同于舞蹈训练,只是借助舞蹈、瑜伽、健美操等多种艺术形式,辅以风格鲜明的音乐,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主要手段,从体育锻炼的视角出发,参照人体机能特点,通过矫正站姿、坐姿等良好的体态锻炼、强健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消耗多余的脂肪,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塑造形体、锻炼身体、塑造气质。形体舞蹈其实可以算作一项有氧体育运动,它不像舞蹈那样具有显著表达社会意义和思想精神的作用。而舞蹈形体脱胎于舞蹈专业教育,练习者基于舞蹈教学规律,主要通过对不同舞种如芭蕾舞、民间舞、现代舞等风格性舞蹈的掌握,进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和各种动作的核心要领,最终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并养成鉴赏动作美、气质美、形体美的审美意识,进而有思想性地表现艺术美。对上述概念稍加区分我们就不难发现,“舞蹈”和“形体”两个词语,哪个位于前面,则表明其居于核心地位。形体舞蹈偏重于体育性质,舞蹈只是达到形体训练的一种手段,而舞蹈形体则是回归舞蹈本身这一艺术形式,在满足形体训练的基础上最终达到思想层面的表达。如今越来越多的综合类高等院校选择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舞蹈形体通识课,给非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了解、学习舞蹈的平台和让其平等接受美育教育的机会。舞蹈形体通识课并非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出色的舞蹈表演艺术家,而是通过课程培养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的年轻一代。我国舞蹈形体通识课起步比国外要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这还需要学校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并加以解决。

二、当前舞蹈形体通识课面临的困境

高校舞蹈形体通识课主要以学期制的公共选修课为主,面向全校各专业、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大部分高校学生由于之前长期处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对形体状况普遍缺少应有的认识与重视,没有专门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系统训练,时常出现驼背含胸、高低肩、向前探颈等体态问题,除了个别学生之前参与过兴趣班或者社团活动,大部分人平常很少有机会切身体验舞蹈。舞蹈对于他们而言,可远观而不能亲身体验。虽然美育教育从小培育效果更佳,然而诸多高校推出舞蹈形体选修课也能在后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因此,从身体训练的角度而言,舞蹈形体通识课属于基础性课程,笔者根据对相关主题文献的检索分析、对本校舞蹈相关选修课开设现状的调查,以及对相关授课教师还有各专业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目前舞蹈形体通识课确实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在动作完成情况上不容乐观。尽管有些舞蹈形体的教材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动作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但是面向高校各专业的学生则有些困难。他们已经步入成年,主要发育阶段早已结束,且自身基础不同,水平参差不齐,选课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有的学生则因为要达到选修课学分出于功利主义的目的而走进了舞蹈形体通识课堂。因此,很多专业的形体动作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枯燥乏味,会出现动作不协调或者柔韧性达不到的情况,因而学生很难在舞蹈形体课上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长此以往这样的学生可能会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和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这也背离了设置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教学意义及初衷。再者,体现在教学方式上。笔者查阅文献资料及与本校相关授课教师访谈后得知,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授课方式大多沿袭舞蹈专业教学所用的传统组合教授法,也就是所有学生跟着老师学习一样的动作,最后大家的动作呈现以整齐度作为衡量标准。严格来说,这未必适合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授课对象——非专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来自各个专业,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不尽相同,传统的组合教授法在达到肢体开发的目的后对于思想层面的联通以及主体性的凸显难免显得力有不逮。依旧按照舞蹈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则会一定程度地抑制舞蹈形体通识课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这样的舞蹈形体课程也只能基本达到舞蹈美育的第一层面,对于思想层面的意义必然有所欠缺。因而面向舞蹈形体通识课的学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

三、舞蹈形体通识课的创新路径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舞蹈形体通识课可以尝试突破既有常规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借此充分调动非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以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达到舞蹈在思想层面的表现,最终使学生主体实现美育层面上的身心和谐。引导式教学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理念,目前大多适用于中小学教学阶段。在现代舞的专业课程中也有研究者提出引导与发现的教学方法,核心即以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发现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在舞蹈形体通识教学中凭借引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自身形体的认识与关注,进而着力于分析与解决自身存在的形体不佳的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应如何代入舞蹈形体通识课值得深思,对此笔者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在课堂热身活动之后,首先可以在传统的肢体活动中融入情境式教学。学生在一段音乐下闭眼静静体味,通过听觉进一步联想触觉、视觉甚至是味觉等感官以得到综合性体验,进而用身体表现出对自然情境如海浪、草原、天空等的情感体验。例如,针对海浪我们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想象空间,可以用身体的起伏、扭动来模仿海浪,将双臂想象成浪尖上的海鸥……无须局限于波浪的各种浮沉,只要是与海浪的相关情境,都能为我们的课堂内容所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留给学生想象的时间,再留给师生交流探讨的时间,如此一来基于情境引导下的舞蹈形体通识课便有了交互性,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在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授课对象中,有些学生可能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放开姿态,而有的学生可能心中有动作但肢体多有僵化,针对上述类似的情况,教师可以在情境渗透的整个过程中以简单的动作辅以语言引导带领着学生逐渐进入状态,使其放松身心,学生在掌握简单的动作后,可以慢慢加大动作难度,且试图“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舒展舞动。每个学生对于情境的理解、体悟各有特点,自然呈现在他们身上的动作也不尽相同,呈现的效果不一定完全像传统的组合教学那样整齐划一,但是我们可以从动作中发现一些同学的个性以及思想。我们不应当否定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或许还能从中发现我们自身没有的闪光点。通过肢体语言表现不同的情境,大部分零基础的学生知道身体应当如何舞动,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一学期16~18周的教学时长,在组合的数量设置上要适中。舞蹈形体通识课不像舞蹈专业的课程必须达到每学期的硬性教学目标,它是用以拓展素养的基础性质的课程,教师在每节课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的热身活动之后,有必要进行穿插情境的引导式教学,因此,每学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选择情境引导的次数和频度,循序渐进达到肢体开发锻炼的目标。舞蹈形体通识课也应该具备现代性的思维,追求实践探索与自由性,展现出的风格也不应只局限于目前的主流舞种,例如,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瑜伽等等,可以适当安排达到美育意义的“无风格”课堂教学内容。从教学形式上看,不再是那种只有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单调式教学模式,而是更注重学生自身主体性的发现和创造。舞蹈形体通识课对学生的体态改善大有裨益,同时有助于提升其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便于其丰富课业生活、调整心态释放压力,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保有良好的体态与精神面貌以及创造力,对将来的发展和保持自身的个性特色、非对称性优势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形体通识课有助于实现身心一体化发展的素质教育,只有和谐的身体才会促成和谐的心灵,综合类高等院校开设这样的课程对于美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生必将从中受益。笔者通过对舞蹈形体通识课教学现状的分析,认为将引导式的方法运用到舞蹈形体通识课中可以作为高校美育教学的一个尝试,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发现舞蹈形体通识课的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国家大力提倡与发展美育教育的形势下,为舞蹈形体通识课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吕艺生.素质舞蹈教育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

[2]吕艺生.舞蹈:作为艺术教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王锦芳.形体舞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6]田培培.舞蹈与形体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7]马琳琳.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4.

[8]陈朗迪.“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在现代舞课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35(05).

[9]吴华.大学形体课程构建及完善[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

通识课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幸福课;困境;本土化

1引言

通识教育有着古老的过去、年轻的现在和无限的未来。说它漫长,是因为通识教育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很长,研究文献也多如牛毛;说它年轻,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才开始出现在我国大陆学者视野中,并且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引用和实践;说它无限,是因为通识教育的发展不可限量。中文的“通识教育”最初是由英语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该概念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演变。因为它的理念与某一时间段的“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目标相违背,所以曾遭到了大量学者的批判,但是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和中国融入世界,狭隘的专业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通识教育逐渐被大家普遍接受。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人,与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希望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受教育者从“专才”变“博才”。正是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优点,所以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度逐渐提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如果要取得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就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幸福课作为必修课中的其中一门,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任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八大之后,我国在政治上的主题从“和谐”社会过渡到“幸福”社会。“幸福”这一概念已经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幸福”已成共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的物理环境、人文氛围,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承担着提升大学生幸福感,帮助他们获得幸福感的责任。[1]

2幸福课的研究背景

幸福课,又称为积极心理学。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三个使命:第一,治疗心理疾病;第二,帮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完善;第三,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但是当国外一些学者检索1887~2000年以来所有有关心理学文献上的研究主题后,所有人惊呆了:关于焦虑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的有2958篇,居然是关注抑郁、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论文出现了14次,才会出现一篇关注快乐、幸福等积极情绪的论文[2]。大多数的心理学家将自己的精力花在了治疗心理疾病上,所以以马丁•塞利格曼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发起了关注人类优势与幸福的积极心理学运动。五千年前,中国的孔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这一过程中,本来就应该是快乐和充满乐趣的,并且关注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的。在这种理念下,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坚定地站在了一起,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其定义为: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类优势和幸福,帮助人们快乐和幸福的课程。

2.1国外研究现状

幸福课在国外的最初实践者是马丁•塞利格曼,他于1970年返回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1999年开设了与快乐和幸福相关的课程。后来其他一些精英学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英国惠灵顿公学等也相继开始了相关课程。但是广受大家瞩目的一位学者应该是泰勒•本-沙哈尔,他于2006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幸福课,选课人数由最初的8位,到最后都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成为了哈佛大学选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有着传奇色彩。且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托,用锻炼、反思、记录、冥想等实用和可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找到幸福的方法。[3]与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相比较,英国的顶尖中学惠灵顿的幸福课不采取讲座形式,而是结合了传统团体心理活动课、宗教体育、体育锻炼、个人、健康与社会教育,以及瑜伽和冥想等众多元素,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控制不同的情绪,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这两所学校的实践都取得了成功,对社会和世界的影响力极大。

2.2国内研究现状

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与心理学有着天然的关系。我国早期有关幸福的研究都是从心理健康这一领域展开的,如20世纪80年代,杨彦春、何幕陶、朱昌明、马渝根、周建初等学者进行的幸福感研究主要研究的就是老年人精神心理。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逐渐扩展到对城市成年人、运动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研究。[3]这些研究为之后的幸福课开设打下了鉴定的基础,但是心理健康只是幸福课研究的一方面。真正意义上幸福课的研究应追溯到2007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的年会主题是“幸福与教育”,自此以后掀起了一个研究幸福与教育的学术高潮。浙江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开设“幸福课”,开始了幸福课的实践应用。[4]

3目前幸福课的困境

中国国内对幸福课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较,起步晚,成绩少,教学实践缺乏政策、经费、人才、工具、教材等支持,所以目前呈现以下三个问题:

3.1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度和认可度不高

尽管通识教育已经提到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对其的理解还存在着表面化、片面化和狭隘化的现象。第一,调查表明,大部分教师和少数学生以前从未听说过“通识教育”,一些学生是上了大学以后通过课程设置和相关通识教育手册才初次接触,一些教师是从网络、书籍和报刊等媒体通道得知的,所以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清。第二,高校通识教育大多数是从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这两方面展开和普及的,最终的考核一般通过课程论文来进行考查,导致教学质量偏低。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所有开设的通识课程即使充满兴趣,但是重视度并不高,抱有应付的侥幸心理。第三,由于我国的通识教育是由文化素质教育引发的,而教育部并没有明确认同和推动通识教育,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一些高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时“犹抱琵琶半遮面”,使得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5]

3.2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了与幸福相关的课程,但对于这门课程的建设原则、建设内容、教学模式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研究也很少。[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中检索以“幸福课”为主题的近年的研究论文,2006年为7篇,2013年为45篇,2014年为50篇,2015年为180篇,2016年到目前为止为69篇。虽然呈缓慢增长的态势,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针对于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针对课程的研究少之又少,所以在理论和实践这一层面,我们做得完全不够。3.3对有中国特色的幸福课研究较为薄弱幸福课作为一个舶来品,探讨研究如何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急不可待的事情。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人文品格。但因为国内缺乏对幸福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所以目前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幸福课都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内容和方法。但是,国外幸福课的设置是基于西方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构建出本土化的幸福课。

4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课程的构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通识教育应该得到真正的重视。当然,如果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认为其是高校教育的全部,这样的大学也将难以生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该相辅相成。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幸福课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掘自身优势,通往幸福的彼岸。针对以上的三个问题,我们应该:第一,重视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体系合理化,提高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套通识教育保障体系。第二,从理论层面上,展开对以大学生积极人格为导向的幸福课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探讨;从实践层面,高校可以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所以心理测评、素质拓展和团体辅导等不失为恰当的方法。第三,构建本土化的幸福课,不仅可以结合学者与时俱进的研究结果,更可以建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综上所述,高校的通识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幸福课的实施,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理解和解释幸福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最后形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更加接近“幸福”人生。

作者:范红艳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艳秋.普通高中开设幸福课的实践与反思[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40-41.

[2]阳志平,等.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3]李端阳,陈琪.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文献资料,2013(1):79-80,83.

通识课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课;化学;课程思政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1],克服专业教育引起的弊端,保障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人类最优秀的文明成果。通识课程《化学与现代生活》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介绍包括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营养、化学与药物、化学与能源、清洁品化学、化妆品化学、家居装修化学、家用化学燃料、衣料的学问和珠宝首饰化学10部分,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课程的任务是完善当代大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并能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现代生活[2]。传统的《化学与现代生活》课程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课程育人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实行的重要教育改革举措,其内涵是将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导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引入思政教育,教导学生“先做人,再做学问”,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让青春在奉献祖国的过程中绽放绚丽的光彩。本文将结合《化学与现代生活》课堂授课实践,提出几种在通识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首要关键是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4]。“课程思政”不仅要求任课教师能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敏锐的政治意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就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党的思想政策,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教师可利用假期参加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类思政教育培训,或者通过网络公开课、直播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在各种学习平台上学习思政教育内容,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专业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思想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这样的“育人”过程才不至于太牵强,不至于为思政而思政。总之,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是实现高水平思政教育的必要手段。

2优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蕴藏的思政元素

任课教师需将教学重点从传授知识转移到育人教育,针对当前《化学与现代生活》思政教学的实践,作者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旨在为广大教育同行提供借鉴。

2.1结合化学史实,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爱国情怀

任课教师可利用化学学科的曲折发展历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例如,在《化学与能源》这一章节中,可讲述中国航天科技在历史上的辉煌与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大家看到了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科技落后所造成的被动与挨打。希望同学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砥砺前行开创未来。又如在《化学与新材料》这一章节中,可讲述中国强国梦的征途中两种现代特殊钢的研发过程。制造航母的关键材料———甲板钢长期被国外“卡脖子”,智能装备支撑材料高端轴承钢关键技术长期被美国、瑞典等国家垄断,现在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均可以自主生产,实现强国梦。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近现代化学家的故事,展示化学家的严谨治学、热爱祖国的精神。例如,在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卢嘉锡,在国外留学并工作了几年之后,毅然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满怀“科学救国”的热忱回到祖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课堂中插入这些名人的故事,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刻苦努力,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实现人生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化学家的故事,展示化学家的严谨治学、热爱祖国的精神。结合化学发展史实,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百折不饶的科学探索精神。

2.2结合绿色化学,培养环保意识

大学化学通识课程是普及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把绿色化学的理念、意识传递给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比如南京市大厂区以能源化工为主要产业结构,环境治理难度加大[5]。教师可以在《化学与环境污染》这一章节时,设计如何将资源利用最大化、怎样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等课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进行探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研究方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也培养高度的环保意识。

2.3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适当地融入时实内容,结合当下一些相关热点展开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吸收所学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敏锐的观察力,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融入时事述评,引导大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在讲到《化学与药物》这一章时,可引入了我国新冠疫苗开发成功的案例,鼓励学生向坚守在疫苗研发岗位的科研工作者学习致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化学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从而更好地造福人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主动地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因此,通识化学教程应紧密联系实际,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化学教学,真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正确的价值理念,取得“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3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了解最新科技动态

要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路资源了解科技动态。针对《化学与现代生活》通识课程中涉及到的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热点话题,如新能源、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等,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搜索了解最新动态科技。例如在《化学与能源》这章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介绍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中最热门的研究方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通过介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器件结构和光电机理等,激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详细了解钛矿太阳能电池材料更深层次的结构原理和发展应用。也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块观看我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快速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的视频和影视纪录片,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清醒认识到,我国的科技发展还存在短板,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然是实现我国强国梦的卡脖子工程。面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西方反华势力对我国崛起的围堵打压,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务必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献身祖国的科技事业,为早日实现科技强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4结语

大学化学通识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育人。课堂教学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书育人环节。优化课堂授课内容,将课程思政理念渗入知识讲解过程,使课堂中的育人元素与新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采用问题引导的方法,细化课堂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2010:45.

[2]冯文华,常桂梅.综合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化学与现代生活》的探讨[J].内江科技,2014,35(05):113-114.

[3]倪绍旺.融德育:让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9(11):5-9.

[4]彭红军.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21(05):1-3.

通识课范文篇7

关键词:通识教育;实施现状;改进建议;教学质量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拓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通识教育旨在弥补专才教育带来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主要在于培养具有宽口径,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综合性人才.南京工业大学也早在2014年就开始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并在2014年《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出具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深化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出现部分学生选不到课程、部分课程没人选、教师潜意识依然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同样的课程考核不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促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的考核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调查和剖析,力图为我校通识教育评教系统的完善和考核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1研究方法

我校的通识教育有四大类,要求学生在除本专业的其他通识课程中每个类别至少选修一门,并且对总学分有所要求,如艺术类学生可以不选公共艺术类,但另一类别要至少选2门课程,关于通识教育的考核则由教师自行决定.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以及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学投入等情况进行分析.本次问卷采用的是邮箱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本校三年级的本科生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8份,所涉及的通识课程涵盖了工业大学通识课程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特色(公共艺术、创新创业)等四大类,调查问卷的问题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满意度、学习投入、教师教学情况等几方面为主要内容.

2我校通识教育的学习和考核现状

通识教育并非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事,而是有“学”也有“教”的过程,因此,笔者从两方面都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发现,通识教育之所以一直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选课系统方面.我校采用的是信息化的选课系统,但选课系统设置还不够完善,在时间和人数上及其受限制,经常出现一些大众选课过于集中,很多时候学生想选却由于人员和硬性要求的问题,导致有些学生选不到想选的课程,同时对于有些精品,但相对比较新颖的课程却没什么学生选修,如我校的传统人文类课程选修课选修率达到30%,但真正的市场所需,与学生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却只占14%.有时候还会出现想要多选几门则无法多选的情况.而且,学校在学分构建上也有很大瑕疵,对于人文、社会类课程、自然类等都设有必选内容,但对于学生最需要的创新创业却未进行规定,选课的相关规定极大地影响了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2.2教学方式方面.调查发现,268人中有80%以上的人都表示对现有讲授+自学的方式非常不满意,及其希望得到改进,有143人都希望通过讲授、讨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有72人希望教师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讲授,其他希望通过讨论或其他方式的人有51人.由此可见,教学方式亟待提高,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实操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应添加更多的实例或增加一些实操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授课和听课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3教材内容方面.在教材内容方面:有9%的人觉得很满意,有57%的人觉得比较满意,但有26%的学生觉得所学课程与实际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2.4通识教育的监督与控制方面.笔者在调研和实际体会中发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监督工作非常缺乏,调查结果显示,通识教育课程一学年中在学生课后作业等工作布置情况如下:由此可见,对于通识类课程,对于非专业的选修学生,由于课时和专业难易程度的原因,教师一般不会布置课外任务和课后实践,总的来说,相对专业类学生,对于通识选修的学生,有着课程设计难易程度差异大、开课频率差异大的情况.2.5考评方式.就考评主体而言,学生的成绩基本都是由任课教师评分,考核主体和考核内容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教师一般以理论成绩为主,在教师考评时有70%都是理论成绩,专业成绩有20%,动手操作等实验成绩有5%,剩下的5%是实习实训的成绩,总的来说,实践成绩仅占10%.而且这些成绩会由任课老师直接评价,缺乏学生自评、互评,更不要说实训企业参与评定的了.而且相比本专业的学生,教师出题考核难度要轻松很多.2.6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发现,大部门学生都觉得不甚满意,都觉得很一般,主要体现在两点:(1)有175名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觉得讲得太专业,听不懂,(2)有149名学生觉得教师教学方式死板,就是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

3通识课程开设改进的一些建议

3.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制定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目标.通识教育主要是全面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整体性,让学生通过课程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不管是人文社科还是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通过选择通识教育课程来接触自己专业外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专业辅助所需,也可以是兴趣爱好,还可以是社会走向,通过让学生接触这些不同的知识,让他们能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学校首先要改变重专业、轻通识的态度,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明白,专业课和通识课并非是势不两立、相互挤对争宠的情况,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基于此,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宣讲,让学生重视通识课程,其次要对通识课的教师进行优秀教师选拔和评比,选取真正受学生喜爱的导师;除此,还要对有能力通过通识课程中资质考核的学生给予认可,并协助其获取社会认可的资质证书.3.2发展多元化的通识课程教学,根据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通识课改革的必经之路,与专业课不同,通识课的教学时间有限,特别是有时候专业课会出现与通识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因此,通识课的教学模式应该相对更加自由,学校可以多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对于课程的考核,教师应大胆地进行改变,不能受传统笔试的影响,应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口试、作业、论文、实践、课题等多种方式.对于考核成绩上,也不能把所有的成绩都压在学生的一纸试卷上,而是应纳入学生互评、小组辩论成绩、平时课外作业成绩、作业实操成绩等,分数则应由教师、学生本人、学生课外作业和实践的单位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评打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认真面对通识教育,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3.3调整通识教育的授课频率,加强监督.通识课作为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去进行课程选择,而不是说选修课就不如专业课重要.要做好通识教育教师就必须要重视通识课的教育,要一视同仁,让选修课和必修课平起平坐,和其他的专业学生一样,要进行严格监督和考核.一方面,应增加授课频率,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保持课程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应和对应专业学生一样,布置作业、进行考核(点名、期中考)等,这样不仅能改变通识课的地位,还能正真地提高通识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3.4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要做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教师的质量问题是目前最为突出也急需解决的,创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并且学识过硬的高素质教育队伍是推行和改进通识教育的根本.对于工业大学来说,本身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因此,学校可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制定相应的选取机制,选取真正的优秀、负责、综合能力强的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激励机制,可在晋升、教学奖励等激励机制上适当向担任通识课程认可教师方面倾斜,让更多优秀的、有能力的教师能主动担任起通识教育的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教师的培养,不断深化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并找到通识教育的规律,帮助教师找到标准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总之,虽然通识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目前就我校来说,在通识课程方面普遍还存在着问题,教学的真正目的和作用都被忽视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或者学生自己,都还是更加偏重专业课程方面,导致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找到这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的高层次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宁、张莉娟,宁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5):49-50.

〔2〕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通识教育质量制约因素分析———从课程实施角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17-19.

通识课范文篇8

关键词:通识课程;高等教育;新加坡

国立大学新加坡独立于1965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岛一跃成为人均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新兴发达国家。新加坡以政局稳定,政府廉洁高效,城市干净整洁,国民素质高尚而著称,而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是决定以上因素的根本原因。作为新加坡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办学模式代表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政府的高度重视、充足的教育经费、一流的师资力量、国际化的发展战略、科研与教学并重、问责制度的实施等一系列举措使新加坡国立大学在2014年的QS全球大学排名中雄踞亚洲榜首,位列世界第22名。笔者有幸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期间对于它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深有感触。一个优秀的大学不仅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还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下面介绍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开设的通识课程,以便我们及时了解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关于通识课的定位

与其他类型的课程相比,通识课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方面,通识课中获得的知识或能力不是满足于某个特殊领域或专业的需求,而是保证凡是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获得的通用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识课的目的在于向学生输送更高品质的心智教育,而不是有助于事业成功的实用性的知识和能力。我们虽然希望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医生、历史学家、工程师和律师在专业领域表现优秀,但我们更希望受过专业教育的科学家、医生、历史学家、工程师和律师能够关注大众讨论的问题,有学术素养地阅读《经济学》《科学美国人》《泰晤士报文学副刊》,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积极讨论并能够评估报纸上文章的言论。通识课既强调知识的拓展又强调培养学生批判的创造性思维。渊博知识的获取能够让学生发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知识的获取过程以及在各自领域的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地分析从未预料到的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二、开设通识课种类

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的通选课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普及物理思想,向学生展示物理原理的伟大之处;第二类是探讨物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发现各种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原理;第三类是以科学的角度介绍最新发展的科技以及新材料的运用;第四类是让学生以全球化的视角了解世界目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下面是对这四类课程的简要介绍。1.普及物理思想(1)Einstein’sUniverseandQuantumWeirdness(爱因斯坦的宇宙与神秘的量子世界)课程简要介绍现代物理学中两个最重要的进展: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涉及内容包括绝对时空与相对时空的概念、孪生佯谬、黑洞与虫洞、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猫、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大统一理论与超弦理论以及如何将这些理论运用到未来的科技中。该课程只面向非物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与熟悉的事物做类比和对比强调物理概念而忽略具体技术细节。(2)GreatIdeasinContemporaryPhysics(当代伟大的物理思想)开设此类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当代伟大的物理思想并会说明这些思想的由来以及如何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的本质、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涉及主题包括:光的量子理论,物质波,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量子力学的进展,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四大基本力学,统一场,亚核粒子,裂变和聚变,宇宙大爆炸理论,星系的演化,黑洞和基于物理学的一些现代技术,如激光、半导体和超导体。物理学专业学生以外的学生可以选择该课程。(3)ABriefHistoryofScience(科学简史)我们现在很容易认为一些基本的科学法则和理论是理所当然的,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正因为如此,许多在当时看来具有突破性的理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常常被忽略掉,甚至学生不清楚现代物理概念是如何被提出的,不明白这些概念对当时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改变了世界。本课程的目的是解释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对社会产生的意义,同时还会说明世界为何会发展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4)PhysicalQuestionsfromEverydayLife(日常遇到的物理问题)课程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意识到大自然中存在的许多奇迹,要认真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事件。该课程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开始,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直观地发现一些自然界的本质规律。涉及内容包括:太阳光是什么,乐为什么动听,什么钢很硬、璃却很脆,是波还是粒子。课程只针对具有优秀物理成绩的学生开设。2.探索物理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ScienceofMusic(音乐中的科学)课程向学生介绍音乐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内容包括声学、音调与音乐、震动、频率与音高、音程与数学比率、震动的弦与音程、音阶的构建、音乐器件及他们的波形、谐波、音质、弦乐器与管乐器、钢琴及其技术、平台式钢琴和立式钢琴、电子琴、电子音乐、MIDI系统、MIDI信号、音乐和调频的合成、数字化与采样、数字音乐的制作。(2)PhysicsinLifeSciences(生命科学中的物理)课程开设目的是建立人类生命活动和基本的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涉及内容包括:在我们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怎样转换的,我们身体里的材料如何运送,我们的眼睛是如何工作的,我们为何需要确定蛋白质的结构,物膜是怎样形成的,骼和牙齿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发生龋齿,为什么有些植物、昆虫和鱼类能够在寒冷的冬季生存。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所有对生命科学物理原理感兴趣的非物理专业学生。(3)TheArtofScience,TheScienceofArt(科学与艺术)人们通常认为科学世界与艺术世界是无关的,一个代表逻辑的真理,一个代表情感的想象。然而科学与艺术确有许多共同之处。科学引起了艺术表现形式的转变,同时艺术被用于工程设计和传播科学知识。该课程使学生了解到与雕塑、绘画、摄影、摄像有关的材料和技术的使用;利用颜色、光线和透视呈现三维图像;利用技术确定艺术品的年代及归属;利用视觉艺术进行科学设计,目的在于能够为阐述科学概念和工程设计提供一些艺术手法。3.介绍新材料与新技术(1)IntroductiontotheNanoworld(纳米科学导论)纳米科学与技术的本质是能够做到在分子尺度上对物质进行观测并对其操纵。当物体的尺度处于一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时,它们会体现崭新的力学、电学、光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的属性。纳米科学是整合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的全新科学领域。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纳米技术并对人们感到好奇的问题进行解答,如纳米尺度的重要性是什么,用什么技术测量以及如何制造纳米尺度的物体,纳米仪器与纳米材料如何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只要对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感兴趣,所有学院的学生都可以选择该课程。(2)ComputationandMachine:AncienttoModern(计算与机器:从远古到现代)为什么电脑无处不在?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电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在数字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该课程展示从古代的直尺和圆规、算盘、机械计算器时代,一直到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学生将会了解古希腊、罗马时代、中国和阿拉伯文化关于计算的方法。对于现代的数码时代,我们会探讨计算机的计算原理、算法以及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最后我们会展望未来量子计算机所要扮演的角色。4.关注全球化问题(1)HowtheOceanWorks(海洋的作用)地球表面的71%由水覆盖。这对人类的进化产生深远影响并将继续塑造我们的未来。海啸和飓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碳循环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们意识到了解海洋在全球范围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此课程,学生将会了解各种与海洋有关的现象和特征,如海啸、潮汐、海流、风暴等;海洋是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天气,气候,食物源等);过去几十年发展的关于探索海洋机制的科学理论以及控制并开发海洋的一些尝试(如能源保护,海事工程)。除了使学生了解海洋的作用外,该课程更重要的目的是为脆弱的环境和宝贵的水资源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决策。(2)CleanEnergyandStorage(清洁能源与存储)现代文明一方面吹嘘已掌握亚原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却面临能源紧缺与全球变暖的问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已迫在眉睫。本课程将介绍目前面临的全球能源危机以及清洁能源和能源存储设备的作用。除了各种能量处理法则,强调科学界所做的贡献。内容包括:目前的能源情况、太阳能、光伏电池、核能源、海洋能、潮汐能、海洋热能转换、风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氢的世界、锂离子电池。

三、通识课程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

新加坡国立大学规定本科生取得学士学位最低要获得120学分,其中包括两门通识课程8学分(每门4学分),即通识课程在学生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所占比重为1/15。我们不能由此轻易地认为通识教育不重要,首先,一门通识课程的学分与一门专业课程是相同的,它们具有相同地位;其次,通识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学科间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目前,通识课程并不是培养人才的唯一途径,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作用是积极的。见微知著,单单物理系就为通识教育开设十余门课程,我们不得不对新加坡国立大学用心的课程设置表示赞叹,同时希望对我校物理系开设的通识课程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沙红.新加坡高等教育:经验与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2006

[2]牛欣欣,洪成文.“入世”后新加坡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5

通识课范文篇9

此外,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及省部共建高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专业背景迥异,选修通识课程的学生几乎涉及了理、工、医、经、文、法、史、管理等各个专业;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状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个性化教学,实现不同学生个性、能力、教学目标之间的最佳融合是新形式下同类课程的每位教师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意义课堂教学模式,成为越来越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欧美等很多高等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开始逐步利用上课反映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校内课堂中的“翻转课堂”,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这类“翻转课堂”逐渐发展为一种席卷全球的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各个院校利用效仿,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4]。翻转课堂理念认为,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5]。翻转课堂在实践中体现了很多优越性:第一,翻转课堂让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通过这种网络资源和课上课下互动,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第二,翻转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辅助,翻转的过程必须要有互动,所以增加了教学和学习中的互动环节,教师必须与学生互动,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来回答问题。第三,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学习。据欧美此类课堂的调查显示:“几乎99%的学生表示下一年将继续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大约80%声称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超过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翻转课堂的学习使得考试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6]。”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自学和互动的能力。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就是让学生通过恰当地调整自己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来达成学习的目的,达到了超过以往课堂教学的效果[7]。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互动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类课堂中,老师不再是讲台上的“演讲者”,老师更是调节剂和润滑剂,也是传递“话筒”的“主持人”。这种授课模式非常适合高等院校里跨专业选修的通识课程、科普课程等诸如此类学科交叉广、知识点相对又比较分散且浅显易懂的课程。相对于翻转课堂,慕课(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近年来席卷中国,随着MOOCs的兴起,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免费获取,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MOOCs在线课程开发和互联网共享教学的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碎片化”等特点,打破了校园的围墙,给更多学习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既冲击着中国传统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也为新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8,9]。复旦大学教授王德峰认为,从目前来看,MOOCs更适合通识类的课程,专业性强、现场师生互动强的课程并不适宜这种授课方式。共享课程对学生的自制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利用课外时间看完视频课程。老师只能在每月一次的讨论课上检验同学对课程的理解情况。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老师必须通过现场互动才能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如何。我们国家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为引领,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各种方式引入MOOCs课程内容,与校内课程相结合,进行翻转课堂研究与尝试,形成互补,并且构建多种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MOOC视频替代模式”、“MOOC视频+自制视频”模式、二次开发模式等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翻转课堂”和MOOCs模式都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也是翻转课堂和MOOCs的重要特征,如何定位翻转课堂和MOOCs互动模式,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翻转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我们还是要解决学习中不懂的问题;而MOOCs立足于在线交流,并非必须要实施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学习。此外,翻转课堂和慕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自主性”,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但是学生学习的视频资料仍然是由教师来创建或筛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仍然要和学生积极并及时地互动,只有在教师的引导和交流下,翻转课堂个性化教育和学习的目标才能达成。综上所述,高校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普遍施行的一种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国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在MOOCs背景下探索适合高校通识课程教学的翻转课堂新模式,培养创新性强,能够适应时展需求的全面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如何通过较为彻底的教学设计变革,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MOOCs和翻转课堂学会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主张,形成探究性学习习惯,以实现通识教育“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服务的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无疑是当前高校通识教育改革最需要攻克的核心任务[10]。

如何通过对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的改革,寻求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师生新型的“授”与“学”的翻转角色关系,将“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好奇和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意识,同时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从而实现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以下探索性改革措施。1.教学视频制作与课前学习。福州大学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从2017年2月开始增加智慧树、超星尔雅及爱课程等平台开设的数十门在线开放共享课程供选修。且很多通识课程借助网络上已有的MOOCs,SPOC等相关教学资源,以《解密身边的高危材料》课程为例,我们筛选优质的MOOCs视频资源,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的侧重点制作适合本课程的短小的教学视频,筛选和制作的视频,每节课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视频可以由好几个片段或短视频组成,包括本章的基本知识点、学习要点和难点。视频提前在福州大学现代教育中心的课程中心网络上,引导学生课前自行下载观看学习,课上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等。通过这种自学模式,掌握本节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脉络。另外,鼓励学生关注一些网络新闻,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增强认识。比如通过8•12天津大爆炸、福岛核泄漏事件等认识危险化学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一翻转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将其在视频中观看到的事例和事件进行消化、剖析,并通过课堂讨论透析其背后的根源,渗透个性化学习的理念。这一方式显著提高了本课程的选课人数和上课效果。2.课堂分组与组织翻转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课前学习十分重要,这一过程就是要实现知识的吸收。指导教师选取的MOOCs网上的课程资源在课程中心公布后,学生通过碎片化时间在线学习,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参与线上的讨论与测验,可以带着问题在课上继续讨论,实现翻转。在每学期依次按照教学计划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播放自制的课程视频或介绍MOOCs的相关知识,进行MOOCs课程学习。每周在课程中心的网页上,同时在QQ、微信群里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督促学生进行下一周的自主学习。比如在第四章辐射危害及防护课前,就提前指导学生注册、登录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课前查看大连理工大学《化学与社会》、《走进化学》等课程的部分视频;在第五章厨房中的材料与化学课前,指导学生观看如中南大学的《食物营养与食品安全》的课程部分章节的学习。针对福州大学及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两个授课学生群体,在经济与管理、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人文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多种不同专业中,开展了认识生活中的高危材料的翻转课堂教学。目前,本课程选课人数较少的时候,班级共46人,每2—3人为一小组。选课人数较多时,班级116人中6—8人分成一组,分组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鼓励跨专业组合,同一专业每组不超过3人。每小组任意指定一名小组长,由各小组的小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分别为:博士、新闻发言人、外交专员等,既增加了小组团队之间的交流,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以轮流担任角色从而达到对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3.课后拓展与总结课堂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长配合指导老师整理各小组学生的发言、观点及想法,并把一些优秀和比较独到的见解在课堂上进行分享,最后还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成绩的综合评定。课后,老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争取下次再改正。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如果有个别遗留问题无法得出结论或富有争议的,可以在课后或线上继续讨论。除此以外,还需要举一反三,拓宽知识面,将一些类似的事件或问题在课后或线上进行讨论,这一过程也称为知识拓展,老师会和课程相关的一些实时新闻及事件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高危的材料,增加和强化知识面。最后,在课程中心网页中设立“课程互动栏目”,老师在论坛一些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或者热点新闻,与身边的材料、环境、物品等息息相关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结讨论,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以上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办法已经在福州大学全校性通识课程《解密身边的高危材料》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实现了通识教育个性化培养的目标,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但这些教学方法也只是针对目前高校通识课程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的初步探索和改进,以后还会不断调整,进一步更新。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李会春.十所高师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4,(03):142-146.

[3]LageMJ,PlattGJ,TregliaM.Theinternerandtheinvertedclassroom[J].JEconEduc.,2000,31(1):11.

通识课范文篇10

1课程定位

“趣味化学实验”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开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从而了解化学,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培养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其原理的能力,通过贴近生活的化学实验,拉近化学与人的距离。课程的主要的授课对象是非化学类专业的大学生,甚至是非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这些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进过专业的化学实验室,也没有自己亲手操作过化学实验室设备,做过化学实验。但是他们已经经历过中学的科学和化学两门课程系统的学习,对简单、基础的化学知识有所了解。

2课程内容设计的原则

对大学生开设的“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要和中学的趣味性实验有所区分,不能只是简单地重复、温习中学时期所学习的内容,而应在其基础上结合大学化学的内容,做到有所延伸和拓展。此外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以下几项原则:1)趣味性。是趣味化学实验运用研究的精髓。内容有趣味性,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动力;2)科学性。是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3)安全性。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毕竟缺少系统性的理论和实验操作训练,以及危险情况安全措施培训,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尽量减少强酸、强碱、有毒试剂的使用。即使非用不可,也应做好相关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4)简约性。实验操作应尽量设计的简单、易操作,无危险性操作,实验现象的变化应比较明显。5)生活化。本门课程设计的初衷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化学,给学生打开了解化学世界的窗户。因此越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并引起学生的兴趣[6]。

3教学内容

课程的授课对象非化学类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对化学印象还停留在中学时期所学的内容,专业知识比较薄弱。所以课程在实验项目的选取上,尽量融合了无机、有机、分析、精细化工、高分子等课程中的项目。选择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包含知识点比较浅显易懂,且贴近生活的实验项目。既能让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阐述化学的实验原理和锻炼实验操作。大学的通识课程一般授课时间在24学时,1~1.5个学分。化学实验项目单次实验的时间根据实验内容的繁简程度一般需要3~5学时,且操作一般要求有连续性,最好一次性完成。因此本门课程从简单验证性实验到综合设计性实验,共设计了六个实验。3.1实验一:化学作画。实验用品:A4纸、毛笔、喷壶、KSCN溶液、K3[Fe(CN)6]溶液、K4[Fe(CN)6]溶液、FeCl3溶液、苯酚浓溶液。实验方法:①用毛笔分别蘸取KSCN溶液、K3[Fe(CN)6]溶液、K4[Fe(CN)6]溶液、苯酚浓溶液在A4纸上写字、作画,用吹风机吹干。②用FeCl3溶液喷壶喷洒,白纸上显现出彩色的画迹。实验原理:FeCl3遇到硫氰化钾溶液(KSCN)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K4[Fe(CN)6]〕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FeCl3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设计意图:化学反应前后颜色的变化是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最简单、直观的方法之一。通过滤纸上画迹和字迹颜色的五彩的变化,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化学的世界。3.2实验二:彩色火焰蜡烛的制备。实验用品:烧杯,量筒、玻璃棒、烘箱、氯化锶、氯化锂、氯化铜、氯化钡、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铵、柠檬酸三甲脂、硬脂酸实验步骤及现象:①烛芯制作。先用5%的NaOH溶液浸泡2h,清水冲洗后烘干;然后2%的NH4Cl和3%的HCl混合溶液进行脱钠脱钙处理,清洗后烘干;用金属离子溶液浸泡30min,烘干,制成发色芯。②主燃剂制作。将柠檬酸三甲脂(95%)和硬脂酸(5%)加热熔融,搅拌均匀。③烛体制作。将熔融的主燃剂趁热倒入到已固定好烛芯的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取出。实验原理:焰色反应,特定的金属或其化合物将其置于无色火焰中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设计意图:将焰色反应的机理和现象等枯燥知识,通过制作各种不同火焰颜色的蜡烛,简单、有趣、直观的呈现出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且印象深刻。3.3实验三:精制食盐。实验用品:布氏漏斗、量筒、烧杯、玻璃棒、蒸发皿、表面皿、粗食盐、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稀盐酸、pH试纸。实验步骤及现象:①称取一定量的粗盐,放入烧杯,用蒸馏水加热溶解。②除去体系里的SO42-其他阴离子。缓慢滴加氯化钡溶液,至没有新的沉淀物产生,过滤,保留滤液。③加入氢氧化钠,除去Ca2+、Mg2+、Ba2+,过滤,保留滤液。④滴加稀盐酸至pH值=1~2,除去CO32+。⑤蒸发、浓缩、结晶。实验原理:利用不同阴阳离子搭配会产生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特性,达到除去其他离子,纯化食盐的目的。设计目的: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从食盐出发,可以拉近实验者和化学实验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将化学物质特性及化学除杂质方法向学生做简单的展示。3.4实验四:咖啡因的提取。实验用品:茶叶若干、95%乙醇、生石灰、索氏提取器、蒸馏装置、升华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①将茶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30min。②用蒸馏装置将溶液中多余溶剂蒸馏除去。③将剩余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入生石灰搅拌均匀,置于酒精灯上烘抄干。④搭建升华装置,对预处理物进行升华操作。⑤取少量咖啡因成品,用显微熔点仪测量其熔点范围,并可用手机拍摄记录其形貌及熔化过程。实验原理:咖啡因为嘌呤的衍生物,能溶于丙酮、氯仿、乙醇、水等溶剂,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120℃时升华显著,178℃以上升华加快。无水咖啡因的熔点为238℃。设计目的:咖啡因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常见于人们日常的药物(复方阿斯匹林)和功能性饮料(红牛、可口可乐)中。通过该实验是学生学习了一种从生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3.5实验五:有机玻璃的制作。实验用品:小纪念品、制模玻璃、锥形瓶、温度计、水浴锅、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苯甲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实验步骤及现象:①用小纪念品(如相片、树叶等)、普通硅玻璃、电线等制作有机玻璃的成型模具。②依次在锥形瓶中加入20gMMA、0.12gBPO和1.2gDBP,搅匀后将锥形瓶置于水浴中,逐步升温到85℃,保温反应至粘稠状。③将聚合物粘液倒入到模具中,置于50℃的电热干燥箱内低温预聚12h左右。④升温至100~120℃,反应2h左右。⑤冷却,拆模,打磨边角。实验原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在引发剂和少量增塑剂的条件下发生单体聚合反应。设计目的:有机玻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物品。通过有机玻璃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了解高分子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方法,自己亲手制作的产品还可以留作纪念,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3.6实验六:雪花膏、乳液的制作。实验用品:烧杯、加热套、温度计、电动搅拌器、硬脂酸、十六醇、丙二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白油、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防腐剂、香精、精密pH试纸实验步骤及现象:①按配方比例分别称取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丙二醇、白油、十六醇,加入到烧杯中。②称取一定量的的碱,用水溶解后加入另一个烧杯中。③两组烧杯都加热至90℃,使物料熔化、溶解搅拌均匀。④然后将碱液缓慢加入到油相中,继续搅拌,当温度降至50℃时加入防腐剂。降温至40℃后,加入香精。实验原理:脂肪和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皂。设计目的:通过精细化学品的制备,使学生了解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工艺,让化学实验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4结语

趣味化学实验是针对大学非化学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其有区别于中学的趣味性化学实验,选取并改良了大学化学专业中无机、有机、分析、精细化工、高分子等课程中部分较简单、有趣、贴近生活的实验项目。通过学习相关实验理论知识并动手操作实验,使理论联系实际,揭开化学神秘而又“恐怖”的面纱,拉近了化学与人的距离[7]。同时实验趣味性的提升不仅使学生成为了实验设计者,更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有意识的活动贯穿整个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为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打下了基石[8]。此外通过对化学实验这类严谨的理工科课程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眼界和思路,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调动学生的科研探索热情和开拓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晴烨.高度信息化环境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北方文学旬刊,2016(12):130-134.

[2]谢友柏.高校的聚焦点是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3.

[3]罗云,甘佳.困境与出路: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14-17.

[4]于忠海.大学通识课程“不通”问题反思及其改进理念[J].教育与现代化,2010(2):16-20.

[5]王晓岗,李原苋.开展“趣味化学实验”通识课程的教学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6(15):10-12.

[6]徐明波,吕洪杰.浅谈高中化学创新实验设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3(3):77-79.

[7]边磊,徐炬峰.科普实验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0):14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