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3:08:57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通识教育;教学管理

目前,我国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和研究都还不完善,一些高等职业院校还没有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应该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作用,采取措施提升教学效果。

一、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以便在今后的社会上能够不断适应新的事物,除此之外,自身的道德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开展通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避免将学生培养成不懂变通,只会“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近年来校园流血事件频发,就是学校在“教书”的过程中忘记了“育人”,从而将学生变成了只会学习的机器。开展通识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性的、完整的人才。(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在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当中,单单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壁。通识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将各科的学习进行了融会贯通,延伸到生活以及社会中去,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变得更加灵活和全面,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得学生更容易在就业的过程中脱颖而出,被企业所认可,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更灵活地学习和工作,前途会更加光明。

二、高职通识教育开展现状

(一)有名无实。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体会到通识教育的精髓。学校领导认为通识教育就是简单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课程的开展中往往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的延伸方面,盲目地增加科目的数量。这种做法只是表面上实施了通识教育,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了反效果。(二)“双师型”教师文化素养有待增强。“双师型”师资,是指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也就是获得“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含毕业证和学位证)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对于职业院校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强化“双师型”师资技能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文化知识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并不能良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校园文化”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是指一切校园人在校园内外环境互动下,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出来的,以师生互动价值观为核心,并体现这些价值观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在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当中,良好地运用校园文化,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校园文化确立学生的信念。但是在当前的通识教育开展中,一些学校的校园文化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通识教育的开展效果。

三、高职通识教育改善对策

(一)增加精品课程。盲目地增加学生的课程数目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学校在开展通识教育时要精心进行课程的研究,而不是流于形式,学校要精选优质的精品课程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将学生有限的精力用到实处,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二)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要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定期开展对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不间断地进行自我学习,为学生做出最佳的楷模。(三)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在通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和其他校园活动,锻炼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把校园文化良好地带入,将校园文化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总之,通识教育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十分重要,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因此学校要对通识教育引起重视,并有效开展,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作者:崔宏志 王月凤 单位:陕西省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炜炜.通识教育观视域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向度探究[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39-43.

通识教育范文篇2

现代社会大学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知识广博、宽基础、精专业的教学理念成为高校教育的精神。通识教育的主旨是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和气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通识教育应该贯穿高等教育整个教学过程,这一点在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可是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应以什么形式开展,众说纷纭。各个大学都在努力尝试开展通识教育,形式多样,叫的名字也各不相同,如学校开设的素质教育选修课,其实就是通识课。[1]但是,高校通识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最大的弊病就是流于形式而忽视实质,盲目地模仿国外的形式,以制度的方式将通识课强加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高校规定学生必须选够一定学分的通识课,为了避免和专业课冲突,通识课常常在晚上或休息日开课。学生为了能修满学分和避开与其它活动的冲突,常常不管是什么课,不考虑自己喜不喜欢,选一门好过的,不耽误“事”的课就行了,根本达不到增加学生知识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目的。要在我国开展通识教育,首先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融入相关的教学环节,同时营造“人文主义环境”,促进文理交融的发展。[2]

2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它是英语的译文,因此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它实质是非职业和非专业教育,不是为专门从事社会劳动进行的教育,是为培养健全完备的人而进行的教育,是关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涉及的学科和专业特别广泛全面。但通识教育并不以掌握某一学科或多学课知识为教学目的,也不是各学科或专业知识的大拼盘。通识教育是以训练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最高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判断力、洞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上述能力是各个学科融会贯通的结果,它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产物。因此通识教育贯穿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人的基础教育开始,延伸到大学教育,直至终身教育。但是通识教育走进大学却是近现代才开始的,原因是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导致学术上的分科越来越细化。以物理学为例,我国将物理学定为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光学、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声学、无线电物理,每个学科下面又有数不清的方向,如凝聚态有材料物理、燃料电池等。知识的细化导致知识人为地被割裂开,失去了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培养出的人思维方式也受到局限,学理工科的人只会线性思维,不懂得发散思维,因此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也受到局限,这就是所谓的“偏科”和“偏科”弊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通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使各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有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因此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识教育与物理教学

从物理学的发展来看,它具有广泛的各学科的基础。物理学最开始起源于哲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是自然科学总论,有人称之为自然哲学,因此在物理学中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但是现在的物理教学只考虑物理知识的教学,一个定理、一个公式、一段推导、一道习题的讲解,都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很少有人考虑里面孕育的哲学思想,各个知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物理学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只重视物理学的自然本性,忽略了物理学的社会性,这是现代教育的误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证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合理性。因此对物理教学有极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素质和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节课的事,它需要长期训练和全方位渗透。通识教育理念必须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还是实训,都应该融入通识教育的教学思想。通识教育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美学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素养等。因此通识教育思想融入物理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物理教学和哲学社会学的融合。在物理教学中要将物理学的发展脉络理清,从物理学的形成开始,沿着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讲解和展示一个完整的物理学发展框架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哲学思想,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辩证规律,了解物理学对社会发展和人观念形成的影响。从而使物理学与哲学社会学有很好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每时每刻都受到熏陶,提升学生对哲学社会学的认识。

b.物理教学和美学艺术的融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对美学艺术的认识。物理学中存在许多美学艺术思想,很多物理定律就是在追求美和艺术的基础上发现的。如电磁学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当电学的某些定律和定理被发现后,为了追求与磁学的对称美,磁学相对应的问题受到关注和研究,从而得到相似的结论,美学理论的应用使其长足发展。物理学也对美学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某些艺术作品的创造灵感来源于物理学的发展。当爱因斯坦相对论问世以后,对时间进行了新的诠释,根据他的理论,允许我们在特定的条件下穿越时空,由这一理论创造出无数优秀的影视作品和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作为物理教学和美学艺术融合的切入点,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使理科学生有兴趣关注美学艺术,提升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物理教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构建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以人为中心,体现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即人文精神。它包括对学生的价值观、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的培养,注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学理工科的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单一化、线性化,因此教学中要一改从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使学生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d.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这部分培养划定一个空间,如建设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对学习的实验进行管理和实践,做到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这里是学习的空间,但对于学习空间的管理依赖于学生本身,对实验仪器的管理、实验室规章的管理、实验预约的管理等。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在这里社会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训练,这与传统教育只教知识不注重其它能力培养截然不同。

通识教育范文篇3

伴随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现状的不断反思和教育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逐渐转向了“全人培养”。182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是第一个把“全人培养”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教育当中的人,并把这种教育称为“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但是“全人培养”并不等同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又被称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和“一般教育”等。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育目的,是教育资源整合的全新模式,是全新的知识体系构建模式。

二、全人培养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如果站在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性之事业也。”因此,教育的本身远不止收获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而是关乎人性培养的事业。“全人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能够达到“全”的培养目标。《辞海》关于“全人”的解释为:指善于契合天然而又应合人为的全德之人;指完美的人;肢体齐全的人;指整个人、整个面貌;保全人的身体和生命;指保全百姓。“全人培养”即是从以人的全面、完整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反对的是以功利的眼光培养工具化的人。

三、全人培养与通识教育的关系

1.“全人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识教育”是在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教育现状下提出来的,所以它的提出丰富了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另外一条途径,一条不拘泥于“精英教育”的具有更加开阔视野的教育途径。“通识教育”的提出使低头前行的教育学者停下脚步,对现代教育和教育本质进行反思和重构,最终找到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即“全人培养”。

2.“通识教育”是“全人培养”的重要途径“全人培养”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外在因素,另一种来源于个人内在因素。“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在外在体制上为“全人培养”提供了保障并使之得以实现。

通识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通识教育

1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一直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是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主要包括:阅读推广活动方式的总结、经典阅读推广研究、推广活动效果评价研究等[1]。也有少量理论层面的文献,包括对阅读文化或阅读对象及行为的调研分析、阅读推广模式及策略研究等。总体来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多聚焦阅读推广活动研究,其服务创新多注重形式、方法的改变,但在联动性、持久性与时效性,仍需不断探索。相关研究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主体分析不够,缺乏与高校图书馆自身的任务相结合的内容上的构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的参考[2]。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源自西方,继素质教育之后,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国内外高校形成了多种通识教育模式,比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精英模式、浙江大学的大众模式等[3]。实践中,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种种误解,我国大量通识课程不具备通识教育的本质内涵,通识教育需要平台推广其理念[4]。关于图书馆与通识教育的研究中,大多围绕高校图书馆如何开设通识课程,较少将通识教育与阅读推广结合起来,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仅检索到10余篇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通识教育平台开展高校图书馆推广的策略研究,比如建立通识教育经典文库、进行读书会推广等[5];二是应用案例思路的介绍,比如王余光老师主张在高校图书馆设立经典阅览室与经典教育,而其中的经典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塑造大学生的通识能力[6]。可以看出,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已进行了初步的结合,但相关研究与实践没有深入开展。在国外,国家和政府比较重视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美国先后推出关于大学生阅读推广政策诸如“美国大学生阅读项目”等,还制定了一项《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教育改革方案[7]。相关研究主要包括:(1)高校读者各类阅读行为(学术阅读、移动阅读等)的实证分析;(2)图书馆与休闲阅读推广的关系及障碍研究等[8]。总的来说,国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及研究比较注重品牌效应和实证调研,其影响面和持续性也较强。但由于国情不同,国外阅读推广教育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完成,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相对国内较少,多限于课外休闲阅读推广研究。内容也较零散分散,缺乏系统性,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也较少。

2通识教育视野下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必要性

2.1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涵比较。所谓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是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为主要载体,通过推广社会阅读的理念和方法,改善阅读环境,培养大学生一种阅读的能力、阅读的热情,提高素养,社会化阅读推广让阅读成为“悦读”[9]。通识教育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10],是培养整全的人的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可以看出,二者在内涵方面关注的效果都不是功利性的,都注重大学生素养的提升。另外,二者产生的背景也有相似性。在我国,由于中小学无法容纳通识教育,本应该在初等教育进行的通识教育只能在大学进行。阅读推广方面,由于我国从国家层面给予早期阅读教育推广扶持力度不够,本该在初高中阶段就应养成的阅读素养却成为高校阅读推广和阅读教育的重要目标[12]。2.2通识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障碍比较。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相比,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仍然是基于社会化阅读推广,其内涵关注积极阅读,强调去除阅读的功利性[9]。但这些与高校图书馆辅助教学科研的任务有所冲突,当阅读推广不能纳入到高校图书馆主体的业务中,不能日常化时,相应的人财物的配备不够完善,持久而有效的阅读推广服务也无从谈起。吴高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存在推广主体缺失、推广服务对象模糊、推广内容繁杂、推广活动形式单一等几大问题[13],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没有品牌化,不能扎根于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服务,是其不能持久化运行的主因。通识教育方面,由于对通识教育的误解、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学科分化的壁垒无法突破等原因,让通识课程失去了它的本真[4]。同时,教师、学生及家长对通识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通识教育有种种的误解,通识教育需要广阔的平台、更持久地宣传其理念,这需要全校师生的通力合作。对于通识教育与图书馆二者的关系中,台湾通识教育研究专家黄坤锦老师在《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一书中提出图书馆在营造校园气氛中,也是潜在的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是人生的经验,经验是全面的[14]。2.3二者结合的必要性分析。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通识教育在内涵上相通,对象基本相同,同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之下,目标也极为相似。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需要内容上的灌入与创新,而大家对通识教育的误区导致其急需平台更新观念。因此,基于通识教育开展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以弥合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图书馆自身任务上的分歧,与学校的基础教育结合起来,真正纳入到原有高校图书馆业务中。另一方面,图书馆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提供空间等平台可以促进通识理念的传播。二者互惠互利,通识教育所引申出的“书香校园”与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另外,通识教育理论完整的内容与目标,可以作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指导。不断更新、完善的通识课程体系,比如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以及经典研读等都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内容,不用盲目追随社会上的各类书目,使阅读推广的内容从繁杂变得有的放矢。同时,与负责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部门的合作,使阅读推广的主体更加明确与多元化,通识课程面对的不同年级的读者,也使阅读推广的对象更加层次化,进而提升阅读推广的效果。

3通识教育视野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模式

通识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关系

二战后,通识教育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主流。西方发达国家对通识教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内的一些院校也正在进行小规模的改革尝试。虽然教育界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普遍认同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也日趋白热化。但限于各种机制的制约,具体的操作实施方法尚不十分明朗,但不可否认,通识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不可或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对于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和接受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发展的全新时期,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近年来,有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观点纷呈。从定义、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进一步明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界限,以期更加全面直观地呈现二者的区别。

1.定义。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50多种,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见解也不尽相同。我国教育学专家李曼丽综合梳理诸多定义后,对通识教育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方面进行了界定。从性质方面看,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的看,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从内容看,通识教育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具有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特点。这个定义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却明显打上了社会本位的烙印。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的学校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继承社会发展的国家公民教育。顾明远先生对通识教育的定义非常明显地反映了通识教育的核心,即文明教育。台湾学者黄俊杰先生对通识教育也进行了一番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通识教育“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的关系”。[1]这个定义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专业教育是指针对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教育。专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与高等教育同义,区别于中小学实施的普通教育,也包含一些“专业”以外的教育。狭义的“专业教育”即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作准备的高等教育。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中将专业教育定义为“旨在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2.特点。通识教育来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自由教育思想,后几经演变,逐渐成为了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思想,影响十分广泛。纵览通识教育的诸多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通识教育是实施文明教育,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最主要的培养方向,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以期全面探究世界的真理,因此,全面性、本真性、自然性是其主要特点。全面性是让学生接受全面的知识学习;本真性是让学生接受该接受的教育,形成最本真的自我;自然性则是对学生的教育讲求自然,不加任何的、专门的、特意的雕琢,让学生自由发展。专业教育是具有一定行政性烙印的教育,根据国家发展需求,在高等教育中设置专业课程,让学生充分掌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以便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专业人才。专业教育的突出特点便是专业性,在某一行业及领域内的精专性,其行政干预性和目的性十分明显。

3.功能。教育最本真的功能就是教化人,促进社会发展。作为两种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更加注重培养自由发展的人才,让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接受必然的教育。而专业教育则意在推动学生侧重某方面发展,旨在为社会某领域、某专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1945年,哈佛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一书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成员和公民原本应该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必然接受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专业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一定职业的能力。[2]虽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但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两者区别明显,但是也有相通之处。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诸多专业人才,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然而,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显露端倪且日趋严重。一方面,专业教育培养下了一批“单一人才”,他们熟知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对其他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较快,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出校门后可能滞后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源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重新被人们重视,并在时代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定义,即通识教育,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

(一)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通过二者的定义得知,通识教育旨在造就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个体的自我解放、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关系、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之人才;专业教育则具有拔高性与目的性,为学生从事某一职业、成为某一范围、某一领域的高级人才,让学生接受某一专业、某一范围的教育。因此,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1.通识教育知识面更加宽泛,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专业教育仅限于某一范围内的知识,通识教育的知识面更加宽泛,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新奇思想,满足他们对专业外知识的渴求,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更加充分、厚实的知识资源。学生在学习、涉猎并掌握众多知识的同时,对其进行专业教育,提升其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精专水平,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精、专人才,这种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身的人才,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通识教育能够拓宽专业教育范围,有效改革教育方式。通识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就注重个体的思想、创新精神以及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体现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具有更加科学、更加自由的教学思路与教育理念,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改革教育方式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发展专业教育的同时,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雄厚铺垫。有通识教育作为基础,专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教育方式才能日趋科学化、前沿化,助推教育发展功效自然不言而喻。

3.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培养出学业、智力、品格和身心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在于求真,在于创新。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系统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式,为其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发展的平台。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分门别类、有区别地进行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专业范围内的高素质、尖端科技人才。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科学适宜的教育理念,更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专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通识教育的铺垫,只有搞好通识教育,才能促进专业教育的纵深化发展。

(二)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存在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从通识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的出发,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为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通识教育为专业教育的纵深发展提供全面资源。专业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某一领域设置的专业性教育,比较注重细化专业范围内知识,单一训练该专业范围内的技能。以培养出专业性较强的高端人才,满足某行业或者某领域的需求。而通识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让学生接受应该接受、可以接受的教育,在综合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特长,选择性地进行专业教育,以利于专业化人才的发展。

2.教育的长足发展迫切需求通识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对于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通过教育普及,达到启迪人类心灵、陶冶性情、传承知识,创造价值的目的。由此可见,教育不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舞台,在培养高端专业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强人才多方面的科学、健康、创新性发展。而在演讲中说的启迪心智、传承知识、陶冶情操、沟通心灵、开阔眼界等等,都离不开通识教育。

3.专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迫切需要通识教育作为铺垫。近年来,专业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及教育的纵深发展,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步显露,且在某些方面严重阻碍教育发展。专业教育的单一性、片面性、滞后性也让诸多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找不到适合的位置。通识教育,恰好可以弥补专业教育发展中的不足,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

(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

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人的思想品德素质、个体能力、性格以及身心的健康。国家教育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阐释。素质教育分为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所谓内在素质,是指人们对于外界的各类观念,比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等;而外在的素质,则是一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以及某种行为所取得的某种成就等。通识教育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方面,而专业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外在方面。

1.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通融的一面。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在1936年发表的《高等教育在美国》一书中第三章就对“通识教育”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辨析与论证。哈佛大学校方在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一书中的也对通识教育进行了阐释。以上两个文献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一脉相承,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而言的,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科学、健康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素质教育讲求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全面提升。我国自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已经大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运用、融会贯通。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个体学习中全面知识的解构以及人格的培养等,都是素质教育中全面通融的一种体现。

2.通识教育为素质教育专业升华的一面。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注重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注重人才的实效性、适应性与高端性。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某方面能力的精端化升华,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且有专精、专攻行业的高级人才。专业教育,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拔高、提升,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精专化高级人才。近年来,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研究颇多,并日趋科学化、严谨化,而且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也有所突破,最终必然会发展成二者的有机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管是作为两种教育思想,还是素质教育的两个方面,都是相对独立又内在统一的,并且不可分割的。二者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厘清与辨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

作者:曾婷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3(5).

[2]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

[3]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4).

[4]郑旭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高校教育管理,2012(5).

[5]韩高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辨析[J].文教资料,2008(1).

通识教育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本科教育无疑是专业教育。无论“大学到底是培养专才,还是通才”的争辩持续到何时,大学生在校学是要认真地学一门专业。但是,强调专业教育并非淡化通识教育。大学本科教育应当实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并重。通识教育并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的补充和矫正,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体现。

一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许多攻关项目、科研项目、创业项目,从本学科本专业的角度去考虑,久攻不克。但是,从别的学科角度去思考,竟然很顺利地找到办法并攻克了难关,这叫做以他山之石攻玉。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两点:(一)随着信息化的兴起,多门学科的交叉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显著特点。今天,没有任何一个学科不与其他学科发生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学科综合的趋势下,各学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普遍的事实。仅靠本专业的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常常力不从心。(二)纯专业知识所产生的专业思维其实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帮助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同时又约束了专业人员解决专业问题。专业人员的思路很容易陷入“坑道视界”,只在专业认定的狭窄的思维空间里想主意,被专业思维所束缚,而不能开放地、多维地综合思考问题。人在坑道里只能看到一条线,遇事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学科思维考虑问题,因此思路单一,限制了思维的开放,难以产生创新性思维。科技发明史、创业史上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子屡见不鲜。学生毕业以后,若能够得心应手地用他山之石攻玉,头脑中必须先得有发散思维、移植思维。以他山之石攻玉的前提条件是有优化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以文助理、以理补文。我们处在现代科技革命时代,人的文化背景越宽厚,社会贯通能力就越强,就越容易解决实际问题。

二从理工交叉、文理融合的角度上,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学科融合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是必不可少的观点,已经被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所认识。科学研究的总结、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业产品的宣传、先进技术的普及、工艺流程的设计、不同论点的是非争辩、产品说明书的撰编、工厂企业的管理等等,都离不开人文社科知识。一位只会操作电子计算机、熟练编程,而对人际关系的微妙毫不理会的理工科毕业的主管是搞不好企业管理的;一位对某一事物钻得又深又窄的专家,而对其他领域知识不懂或知之甚少,也会影响其出成果。此外,人文社科知识不仅给大学生提供一种门类的知识和技能,也给他们提供形象思维方法、宏观思维方法、软科学思维方法。《艺术鉴赏》《影视鉴赏》《文艺鉴赏》等课程所培养的形象思维方法,可以增强想象力、创造力,使两个貌似无关的事物发生联系,便于以他山之石攻玉,从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奇思妙想。《科学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课程所训练的宏观思维方法,能使工程技术人员站在系统、整体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考虑自己的创业、创新的科技发明项目,无论什么样的工程技术设计,如果只按照工程技术专业式的想法,只考虑设计的纯技术价值,而不从宏观角度去考虑市场规律、用户需求、社会价值、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成功的可能就不大。软科学思维方法可以从高层次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去指导具体的和一般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方法的实施。在通识教育中,通过公共基础课平台、公共选修课平台、各类学术讲座,把专业课程所训练的工程思维方法、微观思维方法、硬技术思维方法与形象思维方法、软科学思维方法、宏观思维方法结合起来,就可以从专业角度和非专业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可见,通识教育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并不是一种点缀,而是一种必须。通识教育中的许多课程可以促进理工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研究的大都是有“形”的东西,解决带有普通规律的某一具体问题。要学好这些课程,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性的学习。通识教育中的一些文科式文理交叉的课程,能够挖掘专业课具体内容蕴含的深层次思维点。目前仍有不少学生仅把注意力集中在专业知识内容本身,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理论后面隐藏着的探索真理、掌握真理的钥匙,通识教育里《科技写作》中科技文艺写作所训练的形象思维方法,《人才学》中论述的人才知能结构,《科技史》介绍的科学发现的由来、成败的经验与教训,《科技方法论》介绍的各种研究方法,都有助于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协调并综合各种类型的知识,实现学科交叉,形成复合型思维。至于文科学生,给他们开设一些自然科学学科概论和自然科学前沿类课程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美国的一些高校为文科大学生开设物理课,目的并非仅仅学习一些物理定律,更重要的是考虑到逻辑思维对形象思维的促进。

三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必须并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学生毕业后能否得到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基础夯得实。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毕业时还不是人才,并不是什么高级专门人才,而是高级专门人才的毛坯,有了这个毛坯,就不愁成不了高级专门人才的成品。但是,这个“毛坯”必须合乎标准。“毛坯”虽然表面还略显粗糙,它不像成品那样有美观的外形,有棱有角,有相当高的光洁度,但是毛坯必须有很高的内在品质,否则加工不成良好的成品。社会上的一些豆腐渣工程,虽然也算是成品,但一冲就垮,一砸就烂。塑造一个合格的毛坯也不是容易的事,要通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共重,为下一步出高质量的成品做准备。“毛坯”的制造强调全面素质教育。全面素质是经纬素质,有经线,有纬线,专业教育是经线,通识教育、创业创新教育是纬线,经纬线互相包容,系统地纵横交错在一起,才能构筑一个全面的素质。要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发展潜能,应当从三个方面去实施教育。(一)知识基础要宽厚。基础扎实、后劲便强;基础浅薄,冲几下就没劲了。(二)知识要广博、口径要宽。要让学生了解专业、跨专业学科的广泛知识,学会找他山之石攻玉,是最重要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将受益终生。(三)专业知识求新不求多,要了解专业的前沿。只有新,才有可能使大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较为前沿的领域继续学习和研究。若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努力,离不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并重。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无论任何专业的高水平毕业生都应当体现在高素质方面,都应当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全面、综合的素质,都应当形成求真、趋善、爱美的真善美统一的完善人格。当代人才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当代人才硬实力和软实力并重的道理,并非用人单位都那么清楚。数年前,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上出现了误区。他们片面地认为企业聘用你,就是让你立马上岗干活儿。他们说,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你,你应当马上顶岗。用人单位把高等教育当做他们那个单位的培训机构,这种只重视“上手快”而轻视“后劲足”,只管今天,只顾眼前,不管明天,不顾未来,是一种典型的短视行为,中国相当多的企业都是“短寿”企业、“流星”企业,昙花一现的多。企业短寿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在用人标准问题上的“短视”,绝对是企业没有“后劲”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在用人标准上有了改变。他们更看重人才的“后劲”。概括而言,他们更看重人才的三个方面:灵气、悟性、创新能力,他们知道“前劲”只不过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具有综合素质,企业才有明天。灵气,即思维能力,会应变、会变通、会出主意。悟性,即洞察力、观察力、理解力,能悟出市场规律、市场需求。创新能力是持续发展的基础。训练灵气、悟性、创新能力,必须并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实现路径如上所述,建设有效的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系统化通识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需要完善以下教学环节。(一)必须提高通识教育的地位,明确通识教育的定位。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目标,即要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问题做出明确回答,在学生人格养成、价值塑造、素养要求上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是指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设计,构建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的基础,并取得全校上下的广泛认同并加以有效实施。专业负责人和广大专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能够深刻理解领会学校通识教育的目的和任务,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明确提出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并对目标实现提出明晰的达成路径。通识课程任课教师亦应该研究并能够理解专业教育的需求,把握不同专业对通识课程需求的共性和差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尽量契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用素养要求,在考核方法上能够显性考量课程目标的达成。这对通识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识课程需要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以适应通识教育的高要求。(二)通识课程体系设计。各个高校专业教育中,课程体系通常由通识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构成,有的还细分出学科平台课程,但大家普遍共识的通识平台课程包括如思想政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公共艺术与人文等必修课,以及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此外,学术讲座也可以纳入到通识教育环节之中。应该说,通识平台必修课程在各高校建设较为成熟,但通识平台选修课建设往往缺乏系统性,后者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导致学校公共选修课杂乱无章,与此同时,对公选课的不重视导致大量“水课”的存在,使得公选课成为学生挣学分的捷径。一些学校已经意识到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缺乏系统性导致课程定位不准,学生选课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并着手进行分类规划。河南工业大学在梳理已有学校公共选课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分类规划,设置了六大公共选课程模块,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开发和优化。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设计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与素养、技能、创新创业等六大模块,根据历年学生选课分析,规划每个模块的课程,对本校开设能力有限的模块引入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进行补充,并在每个模块中遴选若干课程作为重点加以建设,使学校公共选修课体系更加系统、定位更加明晰、培养目标更加契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三)通识课程内容建设。课程内容规划与教学组织实施应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如开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应该强调思辨训练,强调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强调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物理实验方法的训练;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不应只是学习工具软件如Word、Excel等的简单操作,而是应该聚焦到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上,理解问题求解的计算方法和可计算问题等,了解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大学英语在基本语言学习上,应更加注重沟通交流能力(包括写作、语言表达)、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思政课程更应紧密联系实际,从历史的视角、哲学的视角,辩证分析把握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和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方略,增强民族和文化自信。通识平台公共选修课应注重综合素养提升,如跨学科知识领域的了解,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应该修读一定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人文社科的学生可以修读一定学分理工类课程,训练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技能型课程如外语(必修第一外语课程之外的外语类课程)、计算机、演讲与沟通等,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面向未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专门领域技能。(四)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MOOC、SPOC等的兴起,在线学习成为一种潮流并逐步被高校引入到第一课堂上来。各个学校学科优势不同,教学积淀不同,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各学校尤其著名大学都形成了一些高质量在线课程,高校之间通过MOOC等在线课程平台可以选修其他高校的优质在线课程,这为公选课资源不足或课程建设不完善的高校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学校认定可以选择其他高校优质在线课程,构建本校公选课SPOC,配套课程线下辅导和考核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公选课开设质量和效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课程资源瓶颈是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2]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9-9.

[2]过勇.本科教育的组织模式:哈佛大学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16(1):64-73.

[3]常维亚.将创新教学纳入本科培养方案[J].中国高等教育,2016(2):8-8.

通识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舞蹈专业

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迅猛发展,为我国舞蹈领域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然而,由于教育体制较为僵化及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且高等艺术院校集中注重于舞蹈专业教育,因而忽视舞蹈通识教育,致使高等院校学生其专业技能较强,而舞蹈综合素质偏低,舞蹈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制约。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化培养模式之上兼具舞蹈专业化及舞蹈通识教育?如何减少当下舞蹈教育功利化倾向?如何全面完善舞蹈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上是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存在的高度专业化问题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形成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一是舞蹈专业建设越来越系统,衍生出多门舞蹈教学课程,包括舞蹈技术学、舞蹈形态学等,且随着舞蹈专业从艺术大类中独立出来,其培养体系及课程设置越来越完善;二是拥有翔实且科学的课外舞蹈实践训练,能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舞蹈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三是高等院校安排舞蹈技术课与技能课,对舞蹈动作的技术技能有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优化学生舞蹈表演。一些高等院校开办的舞种训练课程,还可以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及身体条件选择不同的舞蹈项目,满足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舞种的需求。可见,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即高校所设置的舞蹈教育围绕着专业教育而展开,所学习的内容通常仅包括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编舞技巧及专业训练等,而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则可能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及艺术气质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第一,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使学生将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学习舞蹈专业知识,淡化了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舞蹈专业学生领略经典舞蹈的编舞思路、编舞技巧、编舞文化,不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艺术气质,亦不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舞蹈专业知识(例如学生不了解力学知识,就会影响对舞姿平衡及重心训练的认知)。第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往往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及学生学习意愿选择一种固定的舞种进行训练,致使学生比较擅长自己的专业舞种,而对其他舞种文化知之甚少。然而,不同舞种之间具有相通性,如果学生只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舞种,不去了解其他舞种,就会缺乏全局意识,难已对整体舞蹈素养进行提升。第三,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进一步拉大大众与舞蹈之间的距离。高度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使舞蹈专业学生掌握到扎实的基本知识,使舞蹈编舞更具专业性,但作为大众却对这些专业知识知之甚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所表演的舞蹈共情作用缺失,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通识化的现实基础

通识教育是在高等教育日趋专业化的进程中提出来的。1954年,北京舞蹈学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所舞蹈专业高等院校。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苏联高等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的先进经验,将舞蹈课堂教学及课下实践训练全面结合在一起,旨在培养具有专业化的舞蹈教员及舞蹈演员。北京舞蹈学院办学方针的颁布,对全国舞蹈院校的发展有一定的指示作用。1977年,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舞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舞蹈教学方案日趋合理性,舞蹈教学体系也日渐完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舞蹈专业高度专业化教育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关于深化高等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若干原则意见》的颁布,我国高等舞蹈院校针对舞蹈专业设置过细过窄的现象进行教育改革,呼吁在实际教育中融入更多人文科学及其他交叉性学科的教学,推广通识教育,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艺术修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高等院校以舞蹈专业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要求;同时舞蹈是吃青春饭的行业,不少舞蹈演员都会在三十七八岁左右转型。如果在舞蹈教育体系中不融入舞蹈通识教育,舞蹈演员将会面临极大的改行、转型困境。因而,舞蹈专业教育通识化越来越成为培养全面型舞蹈人才的必要条件,即需要在巩固舞蹈专业化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舞蹈通识教育,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文化艺术修养,拓宽其发展空间。所谓通识教育是一种普遍性、普通性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理念,它的目标在于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具备全局观及远见博识的人才。因此,就舞蹈教育本质而言,舞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培养综合素养高且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舞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都不可缺,只有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才能再强化专业教育的通识兼具通识教育,培养真正的全面发展(有艺术修养、艺术气质、艺术情操及艺术审美认知等)的人才。著名舞蹈教育家吴晓邦指出,舞蹈教学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一种活动,舞蹈专业训练应该是一种解放思想及身体的训练。但这些年来,由于我国舞蹈教育过于功利化,高度专业化的舞蹈教育使得这一初衷大打折扣。因而,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舞蹈专业教育及专业训练基础上,大力推行舞蹈教育通识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的实践进路

舞蹈专业教育是与舞蹈相关的专业知识及训练,通识教育可以看作是舞蹈专业教育的延伸、补充及纠偏,通过通识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舞蹈专业教育之外的知识,以此来修正过于狭窄的舞蹈专业教育。第一,树立“大舞蹈观”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舞蹈观”即将现有的舞蹈专业化教育逐步演变为舞蹈“专业化+通识化”教育,从而在提升学生舞蹈技艺的同时,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舞蹈教育呈现高度专业化的特点,虽然这种教育模式培养了专业化的舞蹈人才,但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了学生舞蹈表演风格的单一化、模式化,长此以往,则无法创造舞蹈艺术经典,同时也使学生未来的职业转型之路甚为困难。因此,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应树立“大舞蹈观”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高度专业化的舞蹈技艺,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舞种基本知识、美学知识、文学知识……坚持舞蹈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全方位发展,以提升舞蹈专业学生艺术灵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转型做铺垫。第二,完善舞蹈专业通识教育内容,全面改善课程设置。舞蹈通识化教育包含跨舞种教育及跨学科教育,因此,高校应从这两方面加以改善。一方面,作为舞蹈专业学生,舞蹈美学的鉴赏及舞蹈知识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仅强调单一舞种的专业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舞蹈艺术鉴赏能力,因此,多舞种的教学也是极为必要的。另一方面,舞蹈教育通识化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掌握舞蹈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其他交叉学科知识,但舞蹈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之上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根据舞蹈专业教育课程属性及学生自身水平设置合理的交叉性课程,打通各门学科的壁垒,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改善舞蹈专业教育评价机制,提升通识教育实效性。虽然目前我国很多舞蹈院校开设有通识性课程,但对这些课程的教学及考核很不到位,在整个舞蹈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中,通识性课程的权重极低,严重影响舞蹈教育通识化的落地。因此,应进一步重视舞蹈通识教育,改善其评价机制,将学生在通识教育课堂上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及方法、知识技能的掌握等多方面纳入考核体系中,以全面提升通识教育开展效果。例如北京舞蹈学院所采用的弹性学分培养方式,已取得不错的效果,值得推广。

通过树立“大舞蹈观”理念、完善舞蹈专业通识教育内容设置、健全舞蹈专业通识教育评价机制,可有效改善当前高等院校舞蹈教育高度专业化问题,进而全面提升舞蹈专业教育质量。高等院校舞蹈专业通识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与舞蹈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可共同构建完善的舞蹈教育体系,二者协同促进,将提高学生舞蹈技艺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白英.通识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及其性质浅谈[J].音乐天地,2017(04):8-13.

[2]张雅芳.试论舞蹈专业教育的通识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2):74-78.

[3]赵丹丹.舞蹈通识课程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评论,2014(08):114-116.

通识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声乐教育;通识教育;功效

近年来,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并纷纷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识教育理念逐渐得到关注和认可,并被不少教育工作者付诸实践。作为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声乐教育以其能良好培养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优势,也逐渐为人们熟知。但是声乐教育在不少高校并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高校的声乐课都是以选修课为主,并且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多样,不少声乐老师对声乐教育也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有充分认识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才能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声乐教育工作,从而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巨大功效。

一、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的发展史

(一)发展中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在19世纪被提出以后,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通识教育期望不一,造成其概念多元化,有些研究者言称:“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也没有一个概念像通识教育那样引起那么多的歧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通“”识”的解释,又被称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而我国香港地区称其为“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主要注重对人们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培养,主张摆脱愚昧,获得有思想、有品位的生活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大分工也进行了调整,在工业生产进程中,个人成为一个生产环节和程序。在当时,专业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所以人们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人们也开始适应明确的社会分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展。19世纪西方国家的现代大学,学术分科已相对明确,但是一些学者对知识的相溶性提出了分科过于细化会割裂知识组合的言论,并因此创造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在20世纪成为欧美国家的必修科目。清末,我国也提出了通识教育,改革开放后,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关注分科过于细化的问题,通识教育因此被列入高等教学的重要日程。近年来,通识教育引起了高度关注。

(二)发展中的声乐教育

19世纪,男声技巧在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中得以发展,开启了“美声歌唱的新时代”,也因此被誉为“美声歌唱的新时代”,自此拉开了声乐教育的帷幕。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辉煌唱法”的形成,不同歌唱方式和演唱技巧争相推出,从而推动了声乐表演的发展。因而,专业声乐教育形式在当时得到极大推崇。然而在市场经济的驱使下,声乐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化,简单把人当工具进行教育,从而演变为功利性教育。在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发展过程比较艰难,并且技术化倾向等问题严重。教师们往往更注重音乐表演技能的传授,而对声乐所传达的艺术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声乐教育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一直到通识教育在各大高校盛行,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育工作者才重新意识到声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快速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个人能力的作用。伴随着这一趋势,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概念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作为一种人文教育,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出完全、完整的全能人才,涉及到各种学科。声乐教育则为达到这一目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声乐教育越来越重视技巧,越来越功利化,而被忽视了应有的教养性和艺术性。在这时,通识教育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专业声乐教育过于格式化的缺点。将通识教育与声乐教育完美结合,可以很好地促使声乐教育达到音乐艺术性和声乐技巧性的平衡。

二、声乐教育在实现通识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声乐教育的主要传授方式仍然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又有专业声乐教育和普通声乐教育两种模式。专业声乐教育以专业性为主,旨在培养专门音乐人才;而普通声乐教育更注重艺术素养和艺术情操的培养,这正好实现了通识教育中的教化功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独立精神和快速适应社会、融入当前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一)声乐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能感悟到古代先贤的崇高人生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对音乐之美的感悟中,学生能锻炼对美的鉴赏能力,也能产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学生在学习声乐时,体能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声乐教育对学生的全身协调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能通过正确地控制身体各个器官,掌握声乐技巧,从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学习声乐的过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耐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戒骄戒躁,坚持不懈地训练才能达到应有的艺术效果。学生还能借助声乐,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树立起一个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同时,演绎声乐的过程需要学生调动各种复杂情绪,与声乐融为一体,在健康积极的声乐作品熏陶下塑造健全人格。

(二)声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声乐教育能在精神层面上对学生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位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声乐教育是非功利、非物质的,其核心在于人与声乐很好地交流、融合,它需要表演者之间高度团结、协作来表达独特的艺术情感。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重唱、合唱、齐唱等都需要表演者有极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极高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营造出和谐的团队氛围,体会合作的乐趣,还能加深感情,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

(三)通识教育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并追求崇高精神境界

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高雅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留下了大量优秀的声乐作品,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声乐财富,不仅见证了古代文明,也很好地传承了古代文化,体现了古代先贤的崇高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激荡,这些不朽的声乐作品也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往往能带领当今浮躁功利的人们,摆脱现实的桎梏,回归本真,找寻自我,追求更高尚的心灵境界。

(四)声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歌曲可以表达各种复杂的情绪,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听众。声乐的非功利性和渗透性的特点,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自愿地接受熏陶,进而有助于培养美的品德、美的情操。声乐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多听多唱各类爱国主义歌曲,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同时也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生活中简单的快乐,理解别人的伤痛,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知道奉献自己的力量帮助需要的人。

三、声乐教育的未来

(一)教师观念转变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步伐,介于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国声乐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步伐也明显加快。1913年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规程》中明确规定,“乐歌”课为预科的必修课、本科的选修课。1949年,“美育”教学方针被制订,声乐教育也因此达到鼎盛时期。之后,随着音乐课的开设,声乐教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的声乐教育现状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声乐教育在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部分声乐鉴赏课也只注重创作背景的介绍。大多数没有声乐基础的学生本来就很难理解声乐知识,声乐课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而形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部分高校对声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流于形式导致了学生声乐学习基础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经费投入不足、学生个人特性、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老套、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等。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声乐教育的重视不足,对声乐教育概念及目的模糊。多数教育工作者往往不重视声乐的独立价值,而侧重于表演技能的传授,导致声乐教育价值严重流失,因此学生无法体会到声乐独有的魅力与价值,也无法发自真心地热爱声乐、体会声乐之美。所以,声乐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教好声乐,首先需要教师树立积极、乐观、端正的教学心态,充分认识到声乐教育的重大意义及其在通识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能在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声乐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重点。

(二)声乐教育逐渐向音乐文化靠拢

声乐教育作为一种技术,要求学生各个方面和层次都能达到一定标准,但声乐教育更是一种文化。声乐教育只有向音乐文化不断靠拢,才能实现声乐教育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声乐教育一直和音乐文化密切关联,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直接影响声乐的学习。声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为声乐文化向音乐文化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声乐教育只有努力向音乐文化靠拢,并在实践中发挥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在通识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介于声乐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追求崇高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声乐教育很好地贯彻了通识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重要理念,达到了以人为本、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完全、完整的人。因此,高等院校要明确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认清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更好地发挥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作者:张小浩 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邱丰.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音乐时空,2013(14):193-194.

通识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逻辑关系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受到关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已从二元对立转变为融合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争议涉及高等教育的相关性。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内在需求,强调人的理性和理性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重视所培养对象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性,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是否顺应社会发展进程。那么,理清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是明确高等教育宗旨的基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

在这两个概念之间,其外延部分越广泛,其内涵越狭隘;反之,其外延部分愈小,其内涵越宽泛,这种关系被称作反变关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二者的内涵,即其本质属性存在根本区别,二者的外延最终共同指向高等教育。(一)专业教育。夸美纽斯说过:重要的是要教育人们可以记住他们的精神生活,但他们也绝不能忽略世俗生活和公民生活。精神生活固然重要,但广博而丰富的知识是人类精神世界丰富的前提,专门可操作化的知识是人类社会生活重要的基础支柱。专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为经验主义哲学,旨在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强调高等教育的外在适切性。专业教育的教育内容为科学化的、理论化的经验,即传统上的知识,学习如何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知识体系已成为专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而言,专业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于生活,顺应社会发展,为职业工作生涯培养适应于某一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广义上看,专业教育主要指向为人以后美好生活做准备的专业职业教育,是为人生活谋生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区别于通识教育的理论性与知识丰富的特性。狭义上看,专业教育指的是学校所开设的学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育目的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其具有明显的、特殊的目的性,强调知识的思辨价值和知识的客观性、同一性,以及学科价值在课程设置中的充分体现,注重“把事实从其背景中分离出来并在完全独立的状态下加以处理”。(二)通识教育。杜威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过学习与社会相关的文化科目知识,为教育对象提供文化的熏陶。博耶提出,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去发现人类社会生活中共同的经验、知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经验,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所面临的职业挑战以及明确自身定位。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了著名的“综合核心课程计划”,涉及语言、历史、制度、自然、工作、认同七个知识领域。通识教育的哲学基础为理性主义哲学,其教育目的旨在培养学生一些纯属形式的技能(涂尔干),学习这种人类所共有的经验知识(赫钦斯,1936),求知是一种具有自身合理性的活动,因此,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报答(纽曼,1918)。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反思前的、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并起作用的经验能力,即“知道如何做”的知识(杜威)。在现代高等教育中,逻辑体系完善的学科知识构成了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

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逻辑关系分析依据。逻辑学所研究的概念间的关系是从外延这个角度考虑的,也就是说它所研究的是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的是相近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详细表现为两个概念外延关系是否有重合部分,重合部分有多少,重合的表现形式等。本文将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见图2)。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其本质是一致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阐述。从属关系从字面上看表达的是依附、从属之意,从句子的从属关系中,定义为主从句关系,从句从属于主句;从层级概念上看,处于层级下部分的低层概念类属于高一层的概念。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存在相互重复的部分,两者间的内容有相同的部分。全异关系指其外延概念的部分不存在任何重合,也就是说两个概念不存在任何相似点,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矛盾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相加等同于这两个概念邻近的属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不对等,这种关系称之为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也是不相容关系的一种。(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逻辑关系分析为了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其参与的定义。1945年,康纳特校长领导的委员明确定义了通识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人类的一员,作为公民必须要接受的教育部分。通识教育主张建立人类主体性,这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础知识,思想和态度的教育。而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则是指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为学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做准备的高等教育。从教育内容层面看,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就是作为知识的两个不同方向,其实用性价值的大小,其是否可以对人自身、对社会的发展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而,根据其教育内容对人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一些学者将其划分为“有用的知识”和“无用的知识”,将帮助学习对象学习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技能知识视之为“有用的知识”,另一方面,将塑造人的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的知识内容机械的认为是“无用的知识”。从教育理念层面看,通识教育无关与任何功利性的教育,其没有任何功利性的目的,它弱化了知识教学的实用性价值,将其定位为塑造共同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认识架构,为整个教育制度提供方向,将其价值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知识之中,是超越功利主义和极具统一性的。专业教育以培养职业人才、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培养目的,它将教育对象所学到的知识与其未来职业方向相互衔接,是定向的专业教育培训。从课程层面看,无论是哪一种教育,都是通过施加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进行的,这其中需要依靠的媒介就是课程。对于通识教育而言,其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样性、统一性,重在培养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塑造与思维的重塑。专业教育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逻辑性,极其注重学科课程、科学文化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课程体系内的知识被细化为学科知识,将其通过科学的编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学组织形式传授给学生,将各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分门别类,以分学科的形式,详尽有序地展开。而通识教育课程则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合,注重文化的熏陶、自然人文知识的渲染、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有机融合,一定程度上说,其所覆盖的课程知识更加丰富广博。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教育的两部分,他们各自独立存在,互不重合,即他们的关系可以表达为所有的通识教育都不是专业教育。在逻辑学定义中,如果所有a都不是b,那么a和b就有全异关系,或者说a全异于b或者说a与b是全异的。全异关系还可以更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类a与b可以都下属于另外一个类c。从性质上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然而,这两者类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下的一个类,是不可以轻易分割的,因此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恰恰由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部分组成。对于不属于c类的a与b两类说,如果a类与b类有全异关系,而且a类与b类之和等于c,那么a与b就有矛盾关系,因此从逻辑层面上进行梳理和辨别,可以得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属于矛盾关系。

三、小结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间的关系不断变化,两者的关系不断变化相互交织,互相支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高等教育为社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要引导教育者自身价值观正确发展。今天,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呈现出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前者为主体、后者为基础的关系,二者共同为培养出完善、全面的人服务,共同考虑到人与社会双方面对教育提出的需求,这使得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能否形成从属关系或交叉关系值得思考。从逻辑学视角分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形成了矛盾关系,二者共同构成高等教育这一属概念。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往往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共同体。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被定义为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因为仅仅只是学习某领域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背景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作为支撑,缺乏一定积累,单纯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多方面能力、素质、经验的输入是非常有必要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忽视另一部分,必须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它们均在人才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独立又互相支撑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光礼.论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歧与融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62-69.

[2]约翰•S•布鲁贝克著,郑继伟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3]谷建春,张世英.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学理依据[J].求索,2004(12):172-174.

[4]谢艳娟.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辩证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15):5-8.

通识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旅行安全;旅游文化;选修课;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我国本土通识教育源于1995年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试点改革[1],由此而论,中国本土通识教育实践已有20多年历史。由于我国教育结构和教育形态的特殊性,高中紧张、大学宽松的客观现状,加之大学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等因素,实际上当前中国学生在大学期间会更加主动、独立地出游,与此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也应成为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旅行安全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养成。在旅游人数众多、安全隐患四伏、旅行安全教育普及率低的情况下设置旅行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通识教育中开展旅行安全教育,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概论

1.1形式之辨:模式之“选”。尽管课程层面无力解决选择宏观教育模式的问题,但还是有必要讨论一下,现有的教育模式与旅行安全教育的匹配性问题。就旅行安全教育而言,其模式之“选”,无论何种模式,实际上选的是必修还是选修。原因很简单,若是必修,则是公共基础课,实现的是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普及性教育,必修之下无论何种模式学生都要学,属于因教育需求而设课;若是选修,则走的是自由选修之路,实现的是以感兴趣、要学分的学生群体为主,属于课程等待学生,这种情况下实现的是兴趣的扩展、内容的深化,达到由表及里的效果。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下,受师资条件、教学质量要求等限制,自由选修成为事实性选择,但却未必是科学性和符合教育现状的需求性选择,从教育受众而言也没有实现通识教育所承载的“forall”面向所有人的目的[1]。另一方面,通识之“通”,其主旨意趣有贯通之意,意在疏通文理、融合学科专业界限,若要达到此目的,则应在方法论、价值观等基础方面发力,教育传递的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但很显然,既定学科之下要实现这种跨学科、跨思维的圆融贯通,是何其难也。仅凭旅行安全的单兵作战,并不能形成有效的通识系统,分科划类之下的自由选修,也不利于知识生态的养成。此外,旅行安全教育,其既要区别于传统安全讲座,又要实现人文素养的熏染,通识之下的多目的承载,也使得旅行安全教育并不容易。总之,旅行安全教育,无论何种模式,将其置于公共基础课的范畴才有利于其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在整个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要明确其在课程系统中的定位和意义,再进一步设置其内容才更科学合理。但从师资、现状而言,这些条件在当前都无法达到,以至于教学极有可能变为形式性教学或泛知识化教学,达不到通识教育应有之要义。1.2学科之争:旅游,还是安全。谈及旅游学科,首先想到的旅游管理,其核心课程涉及旅游学原理、旅游行为学、旅游目的地管理学、休闲服务管理学、服务业经济学等内容,旅游管理的一级学科是管理学,其管理学、社会科学意味浓厚[2-3];而安全学科,往往发端于工程安全,又逐渐上升到安全科学,以至于目前其一级学科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中仍被列入工学之内,其核心课程可围绕安全学、安全工程学、安全工程等方面展开,包含设备安全、社会工程安全、系统安全、人体安全等内容[4-5]。两学科在管理学视角有交叉,但在研究对象、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二者的共同点却较容易识别:第一,都属于交叉学科;第二,在我国的学科建设时间都相对较短;第三,学科视角下具有统摄指导作用的系统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仍不成熟。尽管如此,二者目前都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旅行则连学科都算不上。谈旅行安全教育,就要思考一个逻辑:是采用旅游的视角讲安全,还是利用安全学的原理来讲旅游?前者倾向于旅游管理,典型的成果如郑向敏著的《旅游安全学》,但其课程内容却偏重于旅游安全行政管理、旅游企业安全管理、旅游保险和旅游风险管理[6-7]。后者倾向于采用安全学原理来解决、解释旅游安全问题,由于安全学科与工程的紧密性和安全与旅游的跨学科性,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案例积累、定性或半定量分析、简单模拟等手段研究旅游安全问题,其焦点也主要在旅行者专项旅游活动安全、旅游安全实证案例、旅游安全保障等方面,源于工程视角的安全学诸多原理目前在旅游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8-9]。无论是采用已有约20年经验的旅游安全学,还是采用安全学原理,这种偏重于一隅的观点都不合理。理由如下:其一,现有的旅游安全学偏重于旅游管理,经营单位、管理单位的主体意味浓厚,与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教育对象不匹配;其二,诸如“安全学原理”之类的安全专业课程,理论、工程内容丰富,但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并不能弥合课程体系中人文类课程的缺失;其三,以上两种选择,偏重于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落入专业教育的圈套,在教学实践中就可能沦为专业课的翻版,达不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其四,旅行安全集合了旅游与安全两种元素,其跨学科特征更加显著,用一个学科难以全面概括其内涵,交叉学科也使得其不可能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学科范畴;其五,通识教育为基础性、广泛性、融通性教育,在通识教育中教育内容的通识特性要明显高于专业特性,这是由受众的广泛性和多元性所决定的,已有的教学经验是基于专业教育构建的,并不完全满足通识教育的需求。由此而论,旅行安全教育为交叉学科的跨学科通识教育,单一学科及现有的专业课教育模式并不适用于旅行安全教育,基于现实需求,已有学科基础的内容重构方为较为适宜的途径。1.3通专之辩:旅游,还是旅行。旅游与旅行之辩,时至今日尚无定论。早在1975年,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就多达43种,张凌云认为,旅游的本质特征包括:空间位置暂时移动性,目的性,旅游资源支撑性,客源地、媒介、目的地的完整空间性,经济、文化、社会系统的整体性等,同时其认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是构成旅游定义的关键[10]。文风认为,旅游和旅行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而逐渐分野,但二者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旅行的关键在于“行”的移动性,而旅游的关键在于“游”的观览性,二者的判定取决于主体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11]。徐菊凤认为,从词源、词义、常识而言,旅行包含旅游,旅行又可分为广义、中义、狭义三层,其中狭义和中义的旅行与旅游没有本质区别[12-13]。史甜甜等认为,旅游并不属于舶来品,但在不同时期其意蕴并不相同,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经济性和整体性,旅游的概念也走向多元化发展[14]。刘德谦通过词源学、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旅游”包含旅行和游览[15]。关于旅游与旅行之辩,笔者认为:(1)上述争议一般为学科研究中的争议,将这一部分争议引入到旅行安全的教育中,有舍本逐末之感,而且以学科十数年悬而未决的内容引入课堂,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可能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2)通识教育视角下,往往为常识性、大众性视角,那么以包容度更广的旅行与安全搭配,要比旅游安全的范畴更广,有利于内容的多元重构。(3)不可否认的是,政府乃至国际组织统计中的旅游活动,往往与经济性密不可分,即使众多学者认为“不赚钱”是旅游的约束条件之一[16],但经济消费却与旅游密切相关。相对而言,旅行在当前语境中淡化了消费性,短途游、周边游、户外游、免费游等低成本甚至是无成本的出游也属于大学生游览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个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同属于本课程讨论的范围。(4)反之若以旅游安全而论,则其管理学、经济性、专业意味浓厚,容易演变成已有的“旅游安全学”。因此,在内容方面,淡化旅游与旅行的学理之辩,而以包容性更强的旅行安全为题,要比旅游安全的适用面更广,也更适合于通识教育。1.4内容之选:重理论,还是重实践。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识教育视角下,旅行安全教育并不适用于某一学科专业的纯理论分析,为提高教学效果,应以实践类内容为主。而且通识教育视角下更应该将学生视为普通游客,而非旅游从业人员,教学对象不仅是学生,更应该是游客。对教学对象而言,应从范围的广度上关注所有游客中的学生群体,并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群体中的游客,这种教学对象的定位和逻辑决定了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在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有助于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实现基础性的教育。因此,在内容整合重构中,应以案例、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点,由表及里,重视科学思维但不应盲目迷信于已有研究中的“知识”。对于已有的专业性研究,注意适当吸纳已有的研究和成果到通识教育中来,吸收的内容以引导、启发为主。由于内容上重实践而轻理论,实际上就造成学习的深度不够。通识教育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属于通识教育中的通病,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仅有旅行安全,其专业味道还是过于浓厚,而且与旅行者向往新鲜精神刺激的追求也不相符。因此,在课程中又引入旅游文化,通过文化与安全的搭配,实现贯通文理、交叉融合的效果,即综合确定课程为“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文化本身学科内容也较为庞杂,此时旅行安全容易沦为“小甜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需在课程设计环节进一步优化内容,并增加实践、实例。

2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内容、实践及效果

2.1旅行安全教育的逻辑。结合教育需求和现有条件,将“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目标为学习常见旅行事故类型,了解常见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能力目标为具备预防常见旅行事故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常见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价值目标为提高安全旅行意识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生命价值意识和职业道德。在内容重构上,主要遵循以下逻辑:(1)教学对象学生与游客的双重主体身份。首先,教学对象是学生,就要考虑学生群体旅游经费有限、社会经验不足、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和探索欲、学习的求知欲等特点,高消费、专业性的旅游规划设计等内容并不适合引入到课堂,相反,价廉甚至免费而高品质、高收获的旅行,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从游客视角出发看待学生,要关照到大学生游客与普通游客的差异,从旅游客体而言游客所面对的旅游资源是相同的,但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学生在旅游文化方面不能与普通游客所接受的各种传说、志怪相同,内容应有一定深度,以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能力和对文化现象的历史观审视。(2)旅游客体为常见旅游资源。总体而言,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生群体是缺乏旅游经验的,因此所选取的旅游客体应为常见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普遍意义、代表性的旅游资源。结合笔者自己的旅行经验,可以将佛寺、道观、建筑、摄影、地方性旅游资源等作为讲解重点,为了进一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尽可能在每一部分融入当地的、可以在课下实践的旅游资源案例,如旅游文化的佛寺方面主要讲授汉传佛寺布局,从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依次讲起,但在内容中注意信息的科学性,这其中的案例以贵阳黔明古寺、弘福寺的实例为佐证。从佛寺布局而论不失旅游的一般性,从佛菩萨演变历史而论又可以起到破除封建迷信的作用,地方性的案例则可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对比。(3)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旅行安全教育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就安全讲安全,显得生硬,缺乏温度,人文主义关怀不足。在本课程的重构中,将旅行安全教育与旅游文化相结合,主要讲授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使得旅行安全问题变成广义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刻意地单独讲安全。由于旅行安全变成了旅游的一部分,内容可以更加趣味、丰富,有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达到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耳濡目染旅游文化的解读后,学生逐渐积累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趣。(4)以生命财产安全为主体的多元安全观。对于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而言,生命财产安全是旅游主体安全的根基,因此,整个旅行安全是围绕生命财产安全展开的。同时,在旅游案例当中,又适当引入其他安全,如边境旅行的国家安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目的地旅行的生态安全、旅行中的交往安全、游乐设施的技术安全、旅行活动的公共安全等。但应该指出的是,由于课程采用的是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方式,除重点问题进行安全视角的分析外,其他方面一般渗入到案例之中。尽管从学生的调研结果而言对整体教学比较满意,但与传统的针对性非常强的显性安全教育相比,这种内在的隐性的人文教育的实效性仍有待于长期观察,这也是由人文教育的长期性所决定的。(5)讲授人的第一视角。前文论述,在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内容选择方面应重实践而轻理论,但目前对于一门课程而言往往并无充足经费支持,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少量低成本且相关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大量的课堂授课环节,在内容上大量引入授课人真实旅行经历的第一视角讲述,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可以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从实际效果而言,大量引入讲授人自己的经历对学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本课程类似的复制在师资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问题。2.2旅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基于以上分析,重构后课程的主要内容如2020年第5期通识教育中的旅行安全教育:概论、实践、反思图1所示,其中关于旅行安全的部分重点叙述如下。(1)信息安全方面。主要针对目前网络上较容易获得但属于信息错误的与旅游相关的内容予以澄清,达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网络上随手搜来的信息。信息安全教育贯穿于本课的始终,如如何看待蚩尤、贵阳甲秀楼因何而闻名、如何看待现代建筑中的塔(双子塔、电视塔)、如何看待四大天王的汉化、怎么看待关羽与观音的全能神形象、如何看待手机的像素超过单反像素、免费旅游靠谱吗、茅台天价酒的真假等。由旅游文化引申至信息安全,使得学生所接受的旅游文化要有别于一般游客从常规导游那里获得的信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旅行安全事故分类。属于“旅游安全学”的精简版,重点介绍饮食、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常规旅游事故类型,为后续学习奠定一定基础。(3)性骚扰防范。属于本课程自创环节,列举近年来的宗教性骚扰案例,介绍宗教性骚扰的定义、特点、诱发情形、预防措施、目前的维权困境及建议等,由宗教性骚扰引申到大学性骚扰,教育学生注意保护好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4)宗教诈骗术。对于宗教场景中较为高发的情形,如拜神求医、跳神通灵、掌纹看运、盲人算命、符咒巫蛊、摇卦占星等,结合部分视频案例予以解读,教育学生了解常见骗术的套路,提高学生在宗教类旅游资源中的防骗意识。(5)建筑事故防范及应急措施。由箭扣长城引入,讲解旅游建筑中容易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事故形式,在讲解中结合矿坑、酒店阳台、个性楼梯、观景台、高空缆车、溶洞、建筑物跑酷、无人机安全、游乐设施安全、雷击、电击等案例展开,以触电为例讲解一般性的应急措施和策略,并讨论如何安全地游览箭扣长城。(6)用火安全及防护。在旅行摄影理论课结束后,设置一个实践单元,在夜晚利用燃烧的钢丝棉形成的光轨进行夜景光绘。本环节既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性,又强调学生的综合设计性,包括场地的选取、用火安全及防护、光绘设计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通过实践,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摄影理论中光圈与快门的关系、参数的综合作用等内容。(7)穷游安全。针对大学生群体本身旅游资金有限的问题,单独拿出2个学时来分享穷游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对各种穷游方案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予以提醒,并讲解游客视角下一般性的旅行规划原理,提高学生的旅行安全意识,并有助于其未来合理规划旅行、经济出行。(8)鱼骨图及4M法事故分析。借鉴安全学原理中的鱼骨图及4M法,在介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发生于贵州的马岭河峡谷缆车坠毁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事故预防的措施。本项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安全分析方法,又可以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由于鱼骨图及4M法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较低,直观且易于理解,学习成果容易迁移到其他场景中,要比故障树分析法、原因分析综合表、安全检查表法等更适用于通识教育中。除上述内容外,在讲解旅游文化的部分时,会适当提醒相关的旅行安全问题,进行隐性的旅行安全教育。2.3旅行安全教育的实践及效果。本课程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采用自编讲义,于2018年上半年进行第一轮教学,在2019年的学生评价中,本课程获得学生评分88.635分,在当年四门旅游类课程中学生评分排名第一;同期开设在线课程79门,学生对在线课程的最高评分为88.292分,最低评分为76.438分,平均评分为84.935分,可见学生对传统授课的认可度要略高于在线课程,而本课程无论是与相近课程相比还是与在线课程相比,均获得了学生较大的认可。结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3通识教育中旅行安全教育的反思

3.1关于通识教育选课模式的思考。选课模式大量存在于教育实践当中,选课模式的优点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权,但缺点则是课程体系不完善,甚至部分课程之间存在重复学习或相互独立的情况,此外还存在师资有限、学生选不到自己心仪的课的情况。在自由选修模式当中,这些弊端会被进一步放大。选课模式实际上更像是抢课模式,并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学习的系统需要。针对通识教育的选课模式,提出两个构想:第一,预选排课模式。具体而言,学校将能够开出的课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进行预选,然后根据学生的课表、预选的总体情况采用计算机进行效益最大化的课程分配,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第二,切块链条模式。根据选修课的模块、不同课程的功能,按照模块的组合逻辑预设整个选修课链条,学生选课时只需选择一个链条即可,就可以完成这个链条上所有课程的选择,后续直接按照切块链接逻辑为学生排课。第一种模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但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模式。因为切块链条模式中每一个切块都是有意义的,不同链条之间构成的是一个通识教育的学习系统,对于链条中功能、属性类似的课程,可以进行等同替换。链条式一次性选课,也避免了学生频繁的选课甚至是抢课,另一个层面也避免学生主动选课过程中的投机取巧和学科偏废。当然,如果预选排课模式中也考虑到切块链条的因素,则也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系的构成。而在自由选修模式之下,授课教师只能尽可能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而无法考量到其他课程的情况,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不利的。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旅行安全教育可以优先向整个课程体系中缺少安全教育的专业倾斜。3.2通识教育应扶持跨学科“金课”。工业4.0时代,综合化是工科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之一,高等工程教育包含着学科专业内部的开放融通、高等教育对外的开放综合等,跨学科素养是人才适应工业4.0时代的重要品质[17]。尽管近年来跨学科素养被屡屡提及,但真正落实到课程层面,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实效并不理想。如,依托切块链条的课程群模式,实际上落实到课程环节很有可能还是各个课程单兵作战,只是在内容上相比现有的自由选修模式更加全面。依托课程培养人的跨学科素养,一个很重要的观测点就是课程是否是跨学科的课程。如果课程都不是跨学科的,仅仅依靠各个课程的各自为营,恐怕合力效果有限。相反,如果课程本身就是高质量的跨学科“金课”,这种课程对学生具有更为直观的冲击力,在跨学科思维培养方面也值得尝试。本课程融合安全学、旅游文化学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跨学科特性。但在系统的方法论方面,本课程还略显单薄,如何更好融入更普适的方法论,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这是本课程及整个通识教育切块链条架构在未来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3.3与其他两门课的比较。本课程的内容与“旅游安全学”“旅游文化学”较为接近,前者以郑向敏为代表,教学改革以邹永广的研究为代表[6-7];后者以谢春山主编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教学改革方面赵春艳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18-19]。从安全方面的教学形式而言,“旅游安全学”为显性教学,本课程以隐性安全教育为主;从内容而言,“旅游安全学”注重管理安全,本课程注重游客安全;从方法而言,“旅游安全学”具有相对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而本课程则相对较为零散。从旅游文化而言,“旅游文化学”学理性较强,包含环境观、主体观、时间观、传统观、区域观、产品观、效应观等视域下的旅游文化,而本课程则以世俗化的实践观为主,“旅游文化学”的系统性和深度要优于本课程,本课程与通识教育的适切性、地方人才培养的贴合度要优于“旅游文化学”。总体而言,本课程并不等于两门课的简单加和,而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本课程适合作为入门级课程,而这两门课则可以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参考。两部教材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经过通识教育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后,笔者也有一个疑问:专业教育在教学环节究竟要专业到什么程度?或者说专业教育中要不要吸纳通识教育的元素?同时,如何构建有效的通专融合模式,特别是在课程视角下如何构建,这是比提出通专融合架构更困难的问题。课程环节不能解决通专融合问题,就无法实现通专融合模式的成功。3.4课程未来改革的方向。结合已有教学和改革经验,本课程未来改革拟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内容由做多转向做精,由案例性实践走向真实实践,取消部分宗教内容,替换为大学所在地宗教建筑的实地考察和实地讲解,关于地方性旅游资源及区域发展历史部分,也可以考虑到当地的博物馆去实地参观讲解;(2)光绘摄影部分进一步分组,全面考察学生的方案设计、团队协作、成果完成情况等;(3)原课程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互动性讨论,因此拟把旅行规划纳入考核环节当中,并增加此环节的课堂汇报、讨论分析;(4)增加相关法律常识,主要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5)根据已有的过程考核经验,进一步完善过程考核方案,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考察;(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入校外导师,包括知名导游、行业KOL、政府相关人员等进行专题报告。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