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5 16:24:12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1

[关键词]

影视艺术;教育;综合性;实践性

一、我国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影视艺术是在影视合流的大背景下对电影和电视艺术的合称。但就影视创作的现状而言,影视并未真正合流。笔者认为,影视合流的真正形式是传统的电影制作机构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而电视节目机构也加入电影故事片的生产发行。至今,中国的各级电视台并没有投资电影故事片的生产,据说中央电视台曾经决策每年投资数千万元扶持国产电影,但这个决策的执行并不明晰。国家主管部门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划拨给中央电视台,但这两个电影制片厂没有成为电视台的电影制作机构,而是演变成电视台的两个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中央台通过收购节目的方式对其实施经营管理。国家电影事业管理局下辖的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频道),虽对外号称中央台六频道,但与中央台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中央台只为其提供播出服务。电影频道成立之初的主要节目是播出各电影制片厂各个时期的电影故事片,随着频道运作的成熟和观众的不断要求,电影频道开始制作一些与电影有关的电视专栏节目。1999年,由于片源日渐萎缩,电影频道开始投资制作电视电影(一种称作专为电视台播放而制作的影片)在电视上播放,同时,电影频道依靠丰厚的广告收入获取了巨额利润,先后参与投资了《春天的狂想》、《我的1919》、《横空出世》等主旋律电影故事片。电影频道的经营可以看作是影视合流的雏形,也许将来会成长为中国电影电视业的巨人,但现阶段由于行业法规不健全、行政手段干预等因素,电影频道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电视节目制作机构,也没有电影故事片的出品权。

与影视制作分割的体制相适应的电影电视教育体制也呈现一种分割状态。原属于广播电视系统的北京广播学院曾经是中国电视教育的惟一高等学府,原属文化系统的北京电影学院曾经是中国电影教育的惟一高等学府。广播电影电视部成立以后,这两家学院都划到统一的旗下,但是电影电视教育并无任何交流。1995年,北京电影学院开始酝酿成立电视系,于1996年招收了第一届电视节目制作本科生,1998年,电视系成立的事搁浅,96级电视节目本科班转入导演系学习,明确培养方向为纪录片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负责纪录片教学的孔都副教授认为:“电影学院导演系增设纪录片专业,是顺应影视事业总体格局演变的举措”。据笔者了解,近十年以来,国产电影票房直线下降,各国营电影制片厂的生产日渐萎缩,电影学院毕业生求职的眼光从原来的电影厂转向电视台和一些民间的影视节目制作机构、广告公司等。电影学院希望成立电视系,建立电视教育体系,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在这种背景下采取的措施。虽然成立电视系的愿望落空,但在电影学院导演系,本科生到三年级后分为三个专业方向,一是传统的故事片导演、二是纪录片导演、三是电视节目编导。应该说,电影学院已经意识到影视合流的大趋势,并顺应这个大趋势在专业教学方面作了相应调整。再看看北京广播学院,这个中国电视人的摇篮,为中国电视事业输送了大量记者、播音员、主持人、摄像、节目编导、制片人。随着电视的普及,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中国,观众有收看电视剧的传统,电视剧的播出量占整个电视节目播出的五分之一强,但广院电视剧制作人才的培养在这个领域中的影响远不及电视新闻、播音、纪录片、专栏节目。究其原因,虽然广院从1979年就开始招收电视导演专业,但专业培养目标一直不是很明确,凡是与电视有关的导演都纳入培养之列,也没有教师专门研究电视剧导演培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二,由于只有导演专业和摄像专业,电视剧制作的其他专业如表演、录音、美术、制片都没有开设,学生在校很难进行系统的电视剧制作练习,同时,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以后,很难以集团军的形式集聚创作力量拍摄有影响力的作品。中国电影第五代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作集体的主要成员都是大学同学,观念容易沟通、创作心态统一,作品也是批量投入社会。与第五代电影导演是同代人的电视剧导演杨阳是广院79级导演专业的毕业生,1998年因执导电视连续剧《牵手》才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可以说她的成名比第五代电影导演晚了大约14年(第五代的开山之作《黄土地》诞生于1984年)。在2000年1月广院电视学院影视艺术技术系成立大会上,作为校友的杨阳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有种单打独斗的感觉,很羡慕电影学院的同行,他们往往都是同学在一起合作,创作之外的精力消耗就少了许多。看来,以集团军的方式为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踏入社会后尽快做出成绩,从而扩大学校的社会声誉,是当前影视教育的一个明智之举。

1998年,北京广播学院启动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研究。在电视导演教学研究的课题项目中,明确了培养电视剧导演和电视纪录片导演两个方向的专门人才。2000年1月,广院电视学院把近两年增设的表演专业、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合并起来,成立影视艺术技术系。这个系的成立,目标就是要将电影和电视教学结合起来,培养电影电视剧制作的各类专门人才。这是广院从单纯的电视教育迈向影视教育的重要一步。

另外,由于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行业成为就业热点,许多大学都纷纷开办影视专业,比如中央戏剧学院新近开设电视艺术系,重庆大学开办电视电影学院,囊括了几乎所有电影电视的专业;较早开设影视专业的大学有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学校目前在影视教育方面都以电影学院和广院为蓝本,不能代表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水平。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特点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人类重要的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对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电影和电视在形态上都表现为视听媒介,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两种不能互相取代的媒体。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影视从业人员的认识都是模糊的。例如,一些电视艺术理论把经典电影理论作为研究电视节目的理论渊源;一些从业人员认为学习过电影制作就能制作电视节目。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提高电视节目水平的误区。这一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赘述。电影,我们通常指的是叙事电影,或者叫电影故事片。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是围绕故事片来展开的。电视的内涵就大多了,它包括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娱乐节目、杂志性专栏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等等,对于电视节目的分类,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把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概括其中。与故事电影在特征上比较一致的是电视剧,所以,我们通常讲的影视艺术教育狭义地理解就是电影电视剧教育,也就是培养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导演、摄影、表演、美术、录音的专门人才。

影视艺术教育和文科教育显然是有区别的。文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视听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创造能力,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更强调的是艺术想象的合理性而非逻辑性。但是,影视艺术教育和传统的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又不一样。传统的艺术教育强调个人对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并且与人的生理特征有很明显的关系。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童子功”。传统的艺术教育如果没有“童子功”,几乎很难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特别像舞蹈这种青春期艺术,如果不是从小学习,肯定不能成为专业人才。影视艺术教育则不需要“童子功”,它是受教育者进入高等学校后才实施的艺术教育,不过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个素质包括艺术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想象能力,因为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特征,对这些艺术的了解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能力。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一个想象的故事具体视听化的过程。心理素质指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力。影视创作是一种集体创作,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既耗精力又耗体力,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则很难承受其中的艰苦,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人不适合从事影视工作。影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传承了社会文化批判的色彩,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笔者认为,影视艺术教育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

1、综合性。影视艺术教育根据电影电视剧制作的不同专业设立相应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等专业,各专业都有自己相应的专业课程。但是,影视创作是集体创作,各专业部门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各专业部门只有了解彼此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才能进行默契的配合。比如,导演懂表演,才能较好地指导演员塑造角色,录音懂摄影,才能与摄影有较好的配合,不至于穿帮而发生矛盾等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影视教育没有像我们国家这样细地划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各个专业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至于将来做导演还是摄影,则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机遇来定。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沿袭了前苏联模式,这一模式的缺陷就是学生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想建立欧美国家的模式也不现实。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五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程,学科基础课是学院规定的全院学生必修的文学文化类课程,如文学史、写作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才是专业学习必需的课程,也只是专业课教师有权力实施专业教育的部分。在这个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学生四年课时量的二分之一强。以导演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为1013学时,学科基础课为527学时,专业基础课为1037学时,专业课为442学时,前两者和后两者的学时比为1540:1479。通过对这一课程结构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被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挤占,而一个本科大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为六个半学期(剩下的一个半学期用于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可想而知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建立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为了尊重影视教育综合性的特点,现在可行的做法是在专业基础课部分设置涉及影视创作各个部门的相关课程,但仅让学生局限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谈不上深入实践。比如非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课程度,达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片段改编即可,非导演专业学生的导演课只学视听语言,不学导演艺术等等。在专业课部分,再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惟其如此,才可能达到一个合格的影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

2、实践性。这一特点在许多刚刚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学校认识还不足,以至于教学管理部门按照文科教育的方法来组织教学,与专业教师产生了很大矛盾。一般来说,文科教育的基本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概念、要义,组织学生讨论,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一定的参考书。即使是法律这样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通过现成的案例分析来增强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要求学生去参加大量的办案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则不同,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学习声乐的学生不仅要懂发声的基本原理,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演唱一样,学习导演的同学要根据不同的阶段要求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学习表演的同学要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学习摄影的同学要拍摄不同影像风格的磁带或胶片作品。实践课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灵魂,如果没有实践,影视艺术教育就无从谈起。这就像培养一名厨师,即使学员能记住满汉全席所有菜的做法却从来没有做过哪怕是拍黄瓜这样的菜,学员毕业后能称得上是厨师吗?如果需要跟着师傅从头再学,那他这几年又学到了什么呢?不是白白浪费光阴吗?道理就是这样简单,但是,目前国内一些开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的教学管理部门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味地强调以讲授为主;在课时安排上细分课时,不利于学生用整段的时间来完成制作实践。因此,实践的观念必须在教育者中深入人心,否则,影视艺术教育无从谈起。

三、对影视艺术教育的一点看法

正当电视进入青春辉煌的时候,电影已是垂暮之年。影视合流,一方面依赖于两者在形态上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得力于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最终将使电影和电视的载体合二为一,电影和电视届时很难有明确的界限。作为影像娱乐的又一支生力军——电子游戏在影像表现上的生动和情节设置上的跌宕起伏以及利用网络进行传输的传播方式,使之将成为与电影电视同样重要的影音媒体。鉴于影视艺术与技术和实践越加紧密结合的趋势,影视艺术教育不能再囿于书斋的教育方式,应该开放办学,教学科研与影音产品的生产结合起来,走一条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笔者认为,影视艺术的教育部门既可以是教学研究部门,也可以是创作部门,特别是在实行制播分离的大背景下,影视艺术的教育部门可以发挥人才优势,有效地利用实验设备,把教师的创作实践和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为电视台制作较高水准的影视节目,使导、表、摄、录、美各专业的学生在没有走出校门前就已经成为一个能独立操作的专业人员,缩短学生的成才周期。近两年设立的电脑动画专业主要培养电脑动画与电子游戏的设计制作人才。这个专业与软件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许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计算机软件企业都在开发不同版本的动画软件推向市场,所以,这个专业的教学如果能与动画软件的开发商联手,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获得设备、资金投入,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则是在培植未来的客户,并且还可以直接获得使用者对软件修改的建议。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学研产” 师范院校 影视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200-02

一、“学研产”教育模式与影视艺术专业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三大功能:课堂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研产”其实就是高等教育这三大功能的具体体现,并且将这三大功能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对于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高校来说,需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具备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研究科学问题的能力。而“学研产”的培养模式给全面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提供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来说,有此模式为支撑,对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广播电视类的专业,是一门比较新兴的专业,起步较晚,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相关的教育理论、教学大纲、课程体系以及师资状况等因素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学研产”教育模式给影视艺术专业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支撑。尤其是的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不像专业院校有影视艺术教育的培养传统、学习环境和实践渠道,更需要在“学研产”教育模式下培养自己特有的影视艺术人才――即全面的影视艺术专业化人才。这就使得影视艺术与“学研产”教育模式分不开了。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导致大多数高等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资金,无论教学和科研基础薄厚,无论是理工擅长还是文史主导,无论是艺术类、还是综合类院校,都应着时代潮流和利益驱使来开办影视艺术专业,影视艺术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起来。

二、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

总体来说,与其他类型的高等院校不同,师范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一般都是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衍生而来。师范院校开展影视艺术教育更多的从技术方面、实际应用方面为本培养影视专业人才,为了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专门技能,又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修养,专业设置时,还会联合文学、美术、音乐等相关相近艺术专业,共同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在这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普遍具有以下一些问题:

1.培养人才的偏离性

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在师范院校中存在,在其他开办有影视艺术专业的综合类、理工农林类大学中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院校在影视合流教育趋势的影响下,将电影、新闻、电视、动画、网络、文学、播音主持、表演、广告、设计、摄影、录音等与影视相关的领域综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培养。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目标显得笼统和偏颇。有些以培养广播电视采编为主的专业,在培养教育过程却是注重电影理论知识的培养;有些学校培养编导、策划方向的人才,却在培养过程中侧重技术方面的学习;还有些学校则是以培养艺术审美能力为侧重的目标,却培养成为信息传播为主的教育。培养人才产生偏离性现象。

2.教育方式复杂多样

教育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到学校原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影响,选择适合本校的教育方式来发展影视艺术类专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文化也随之不断的繁荣。影视艺术专业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需求越来越高,成为新兴热门的专业,尤其是播音主持、表演类的专业受到许多高等院校的青睐和追捧,筹备和创办也相对快速一些,许多与影视艺术领域相差较远、文化积淀相对少的高等院校,常使用这种教育方式开办本专业;而综合类高等院校更多的则是靠文学、新闻等传统优势学科来发展影视艺术教育,其文化理论储备非常雄厚,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理论、艺术批评、文化剖析方面的教育和培养,但其对影视基础、实际操作和技术技能方面薄弱。科学理论研究占据优势,而社会实践方面相对较差;理工类院校与综合类相反,其注重实践方面的培养,忽视艺术素养的教育。

由此可见,影视艺术教育的方式很多样繁杂的,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从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的影视艺术教育,具备一定的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但在艺术修养、审美理论方面却不能很好的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技术和艺术之间发展是“两张皮”的状态。在教育方式的选取上也是摇摆不定,总体上还是偏向技术学习和实用技能的方式发展为主。

3.课程体系不完善

一个专业的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决定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架构,对于影视艺术专业,尤其是电视相关专业,由于是新兴的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中课程架构,主要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电视艺术简单拼接,来进行相关的课程教学。因此,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带有很浓重的电影专业课程的影子,甚至是照搬照抄电影专业的课程。而电影和电视这两门艺术领域虽有共通之处,但有一定区别,这就使得电视专业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凸显出电视艺术的独特之处,课程设置有所欠缺,课程体系显得不完整。

4.师资结构不健全

在我国,与影视相关的专业艺术高等院校很少,仅有寥寥几所,再加上影视艺术专业开展较晚,发展时间短。各个高校在发展影视专业初期师资力量会很薄弱。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高校原有专业的相关教师,这些教师大多都是学习物理、无线电、教育技术、美术、音乐、文学、新闻等专业出身,对影视艺术领域的理解不够透彻,有重技术轻艺术,艺术门类、文化理论不准确等问题所在。长此以往,电视艺术人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束缚。

5.实践渠道不给力

实验课是学生实践最基础的方式,学校的实验设备、场所等硬件设施是实验教学效果优劣的重要条件。对于师范类院校来说,电化教育专业的实验设备、场所可以与之共用,但由于设备的造价高、更新换代迅速,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实验设备的更新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实验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实验设施的使用之间存在矛盾,日常实验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

专业实习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影视艺术专业的专业实习环节总体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管理机制上还需要提高,个别的学生对实习的消极态度需要完善管理体制来解决。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在专业实习中会受到制约,这是需要亟待协调的一个问题。

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的解决措施

面对师范院校影视艺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和吸取各类院校开办相关专业的经验教训,结合教育教学质量,处理好各个教学培养环节,借助“学研产”的培养模式,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培养目标是促进影视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高校创办影视艺术教育是要培养成电视专业人才,还是电影、网络、新闻等专业人才要非常明确。这样,在制定教学计划、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以及管理等方面才能有的放矢,在引入优秀的师资方面才能更好的为相应的专业服务。从而培养出全面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2.依托固有优势,确立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

师范类院校的固有优势就是影视艺术专业是由电化教育专业发展起来,有很深厚的技术层面的基础,实验使用的设备(摄录、音频、编辑、照明等)和场所(录音棚、演播室)都很齐全,具备了一定的影视技术方面的理论体系。相比于综合类等其他高等院校,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给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保证,也为“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师范类院校可以利用这些固有优势,以“学研产”教育培养模式为理论支撑,确立一个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熟练、科技创新思维强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对于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最重要的解决好的问题就是艺术修养和技术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正确合理的教育方式就是将艺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操作很好的融入教学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又能建立起完整的艺术理论体系。将学生自己具备的艺术理论体系和技术技艺技能,应用到实际实践创作中去。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理论知识的能量,制作成作品,为社会和自身发展服务。让有能力的、优秀的学生将自己实践过程中创作的作品和自我具备的只是理论体系相结合,将影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从中领悟出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从而实现了“学研产”的完整结合。

3.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设立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明确之后,课程体系设置成为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其他同类院校或者相关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可吸取电影专业的课程体系,取其精华,再与电视艺术的本体特征相结合,来进行课程设置,从而组织教学。要避免盲目的照搬照抄,直接将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课程完全挪到培养电视专业人才的课程中,或者是只将表面改成电视专业,而没有深入到本质当中。

课程设置要符合学校校情、学院院情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虽然都是师范类院校,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公共课的开设就不尽相同。在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时,就需要考虑到公共课和专业课在每学期的比例问题。让学生更舒服的掌握不同的知识,科学的建立好知识结构;学院内部主要是要调整好实验创作类课程和实验设备、场所之间的矛盾,将实验课程安排在不同的学期中进行,提高实验设施的利用率,避免实验创作类课程之间产生时间冲突,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和学生创作的流程;专业基础课、主干课、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类型之间要科学合理的安排,符合学生知识结构的成长和发展。

课程设置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师范类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总体来说还是有重理论轻实践之嫌,需要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增加实验课的课时和创作课的数量,尽量设立出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更好的把“学研产”三者结合起来。

4.积极引进优秀、创新型的师资力量

由于影视艺术专业起步时间晚,电视艺术也只有二十来年的时间,师资资源更多的是靠其他理工类、艺术类专业出身的教师来担当,摸索。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数量较稀少,质量上、知识架构、教学技能和经验方面都有待提高。师范类院校可以借助自身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深厚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潜移默化进行师范专业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耳濡目染的获取一些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当教师的一般性知识和技能。再加上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影视艺术科班出身的教师,提高影视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通过高层次、高学历的学习经历和经验,鼓励教师做好教学的同时,进行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培养具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5.集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拓展实践的渠道

对于师范类的影视艺术专业来说,实践的硬件设施虽然齐全,但是实践创作的环境相对滞后,实践渠道也相对要窄。

对校内来说,优化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保证实验设备的良好和实验场所的正常运作,创造优良的实践场所。在技术技能课程的教学中,要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减少验证性实验次数,激发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业余时间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课外创作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集合学校各方面的有利资源,创造良好的实践创作环境,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成立“影视制作小组”“摄影小组”等方面的社团活动,建立学术作品创作大赛为学生创作提供条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以学校或学院为单位,加强和社会的密切联系,拓宽专业实习的渠道,也可以在学院内部将各个专业之间的实习实践资源进行相互共享,通过学校学院和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为学生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实践领域,增强实践机会。条件成熟还可以筹建和创办实习实践基地,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有秩序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专业实习的质量。

四、结语

“学研产”培养模式,给影视艺术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基础和理论支持,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科研辅导,将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学生培养成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熟练、科技创新思维强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具备技术技能和艺术文化修养,促进影视相关工作领域的健康成长,更好为社会服务。让影视艺术这一新兴专业健康向上、蓬勃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星.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教育发展分析[J].电影艺术,2004(5)

[2]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4)

[3]母华敏,腾朝军.河北省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电影文学,2010(18)

[4]刘育涛,王华君.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J].电影文学,2011(23)

[5]欧阳宏生,闫伟.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欧阳宏生教授访谈[J].当代传播,2010(4)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视觉文化 美术教育 观念转变

当下社会文化出现了视觉转向,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第一,许多重要的信息资料都是透过视觉图像来接收。人们获得资讯的方式不同了,电视新闻从一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内容也着重于政坛、经济、娱乐和天气等。我们的社会已经变成视觉导向的社会,所以我们所见、所闻、所感有时都脱离了真正的问题。第二,由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却被人视为真实。当代青少年是在视觉媒体产生的影像、音效、动作这些新的语言模式影响下而成长的,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这种新式语言操控。

我们再来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将艺术(美术)带进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是流行文化,结合了媒体影像、音乐动作的流行文化。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去美术馆或音乐厅欣赏艺术。但由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现在的孩子可以很便捷地直接从数字电视、互联网上取得数字音乐,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音乐厅,卫星可以传送几百个频道和高品质的数位音乐。视觉影像亦然,我们的社会已经受影像所主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视觉影像,甚至电脑也变成以影像为基础,各种小小的图示取代了以往动辄几百页的使用说明;随便翻开各大报刊,都可以证明视觉图像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要。互联网让孩童可以即时得知偶像的最新动态、演唱会时间地点;各大美术馆的艺术图档,也都能在家里联网欣赏。由此,我们进入了一个由模拟(simulations)和拟像(simulacra)组成的“超现实”的时代。

如上所述,在我国美术教育中开展影像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在视觉文化背景下怎么样进行美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基本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其湾地区对于此领域的研究略有成果,有专门的论文和专著。而在美国,已于上世纪后期开始对美术教育怎么面对视觉文化进行研究,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并在实践、开始摸索,并总结了一些经验。鉴于我国大陆地区,缺乏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以有必要向美国和台湾地区借鉴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促进我国在影像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体系。

一、美国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论和实施状况

在面对视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当今社会,美国学者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简称VCAE)。美国学者认为美术教育是社会机构,会随着每一个新时代而产生新课程为社会提供再次重新建设的机会,且广义的视觉文化教学应是学生从生活经验中透过视觉对象探索、理解、批判和统整自身与社会文化的学习,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就是学习有关视觉艺术的一切。美术教育者在面对时代转变时,试图响应视觉文化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视觉文化对艺术教育的重要启示,在于其内容构成的选择,在于取得文化与社会意义,并从视觉文化图像的学习汲取一套探索、研究与批判人类所生产的视觉产品的方法。

有关“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课程,这种课程是新范式,是跨文化的。美国学者的观点是将历史的文本脉络、社会与文化的观点,带入艺术教育之中,透过社会学、文化学、视觉分析讨论生活中的影像议题及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培养学生的批判理解能力( critique understanding) 与为学生赋权( empowerment) (邓肯Duncum, 2002)。邓肯(2002)在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一文中提出更深入的说明:①

(1)影像创作( image-making)和批判( critique)是共生的。“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最重视的是批判理解能力及为学生赋权(empowerment),而非艺术上的表现。强调透过自由的影像创作探索其个人意义,批判的议题包括图像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阅听者的反应、媒体关系、多元主观的建构以及图像的本质,这些都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及议题讨论中形成。

(2)“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课程,虽将学习的内容扩张为视觉文化的视觉产物,其意并非将此课程带离艺术的审美领域,而是以融入文化社会观的方式,学习意识如何透过视觉、美感运作,或相反地美感如何推展意识,因此,“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同样重视美感价值及社会议题。

(3)“视觉文化艺术教育”(VCAE) 深切基于历史:强调将影像放在其历史文本脉络中审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影像的历史,一如同视觉文化必须置于文化的脉络中审视,影像的历史是视觉文化艺术课程的重要构成因素。

在具体“视觉文化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任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主席、美国北伊利诺斯大学道格拉斯・波顿教授(Prof. Douglas Boughton)提出:②学生必须更加“自主导向”,而不是像过去数十年来那样,完全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要学哪些知识,由教师安排成容易消化的单元,同一套教材按部就班教给所有的学生……视觉文化的艺术教育,让孩子创造自己的视觉文化,成为教学与创作的合伙人……因为孩子知道的视觉文化层面,也许比教师更多。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4

【摘 要 题】学术平台

【关 键 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建构/教学模式

【正 文】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与时俱进的一个侧面和缩影。随着高校专业的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影视艺术专业在全国各大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综观中国影视艺术教育的现状,其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伴随着“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也越来越显突出,促使影视教育者去分析“火热”的影视艺术教育背后所存在的“疾症”,去探寻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和教学规律,去思考影视艺术教育和教学的未来模式。因为,今天的影视教育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下一个时期中国影视娱乐和影视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直面今日中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探寻影视教学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模式,是影视艺术教育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一 现状分析

中国的影视艺术教育在短短的十年之内迅猛发展,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遍地开花。Www.133229.cOm影视艺术专业已成为各个高校的“香饽饽”。“各级各类学校都借助各种形式介入影视教育的领地,不管原有学校基础如何,特性怎样,都似乎响应时代潮流建设影视专业。”[1] 这种格局的出现,与时展的文化潮流、教育管理观念的解放、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在这种现象与社会“关联”的背后,有着教育产业化、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功利”性因素驱动。影视艺术专业属应用型学科,进入“门槛”不高、教学设备的投入可大可小、一般基础性师资转型相对较快;同时,开设影视艺术专业生源多、收费高,更多的是迎合办学主体“功利”性的追求和缘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在这种背景下掀起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大潮,必然会出现“经营粗放”、“教学泛化”、“人才档次不高”、“缺乏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等弊端。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教学的客观现状,其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规模,但缺师资

现在创办影视艺术教育的大学与院校,很大一部分是从2000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艺术教育和影视教育的大潮应运而生的。泛概念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兼容跨类的新闻、传播专业一起,使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走上了规模发展的快车道,它以一种不可遏制的势头进行着规模化的扩展。许多院校把早期的人文学院、中文系、新闻系和公共基础部的部分专业和师资与影视相嫁接,创办出广播电视新闻、影视广告、影视美术、影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摄像、动画、播音主持、录音艺术、影视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等多种影视专业。影视艺术专业的规模急剧扩张,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很大一部分在边教边学中由大文科专业转向过来,师资队伍的影视专业理论素养和实际创作积累相对缺乏,部分师资在影视方面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在电视理论的学养和电视创作实践方面的积累)不很丰厚,许多教师在影视专业教学中照本宣科、缺乏时代感和系统性的教材,更缺乏影视专业创作的经验,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甚至没有一个接受过影视艺术学历教育或乏有从事过影视创作实践的教学师资。有的院校的专业教学点大量聘用一线的编导和记者作为影视教学专业课的主要师资,虽然这部分师资往往以经验和体会补充了教学的内容,但缺乏电视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很难把体会和经验上升到学理层面,同时在教学时间上也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因此,影视专业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展与影视艺术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的奇缺,成为当前影视艺术教育的第一个大问题。

(二)有数量,但缺质量

影视艺术专业旨在培养一批既有学理素养并具有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影视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有别于理工和文科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影视专业招生上理应实行定量控制。然而,不少院校被热流般涌起的影视艺术类生源所驱使,不断推出影视艺术专业、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忽视自身的学科实力、专业技术与设备师资条件,不切实际地扩大招生。西南某学院的二级影视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其8个影视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规模之大、专业之齐、学生数量之多,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绝对处于领先地位。学生数量的增多、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带来后续教学培养的整体无序性、培养目的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影视教育的质量。为此,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影视专业学生普遍是影视通识性人才,影视理论研究与影视策划能力不强,影视创作思维与创作技能薄弱,同时也存在知识与能力的“撇脚”。诚如四川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新闻研究所所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杨飚所言:“新闻教育观念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快速前进的传媒实践。学校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这些人才往往不适应传媒的要求。”[2] 杨飚虽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指出了教学的质量问题,同样也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今影视艺术教学上的质量通病。对影视教育来说,培养一个合格的记者、编导、主持人和制作人才,或是一个媒体策划和影视文化管理者,决不仅是换换课程这么简单;它与专业本身的内在规定性和培养理念、课程结构、师资设备等有着相互连动的耦合关系。

(三)有体系,但缺创新

拥有影视艺术专业的院校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在专业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和课程结构等方面都已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各个院校的教学体系在理论上大体一致,都在于培养:具有扎实、宽厚的本学科与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了解本学科与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宽口径专业或相关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或就业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信息处理与社会调研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新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完全实现上述的人才体系目标。因此,多年以来形成了相对有区分度的两大类影视艺术教学体系,正如曹廷华概括的“长期以来,我们的影视教育围绕着‘通才’和‘专才’两个方面展开了教育,专业院校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技能化教育,综合型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加注重电影本体的素质化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多的是在文学,中文,新闻,戏剧的基础上进行嫁接或者是升华”[2]。诸多院校影视专业的教学培养体系基本上是沿革这两类。所以当“回过头来看,我们培养的影视专业人才并不具备太大的优势。甚至把西师,川大,川师的学生在一起比较,我们的差异性并不大。把成都,重庆,上海,广州,北京的学生相比较,我们之间的特色并不明显。把全国相当的影视传播专业的学生相对比,除了个体的差异比较明显外,整体的差异比较小。我们预想的竞争实力也没有达到所渴望的期待指数。新闻单位对影视传媒的人才似乎是越来越不重视,受到的批评和争议也越来越多”[2]。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年来不少影视艺术教学还是按照借鉴一般教学的惯性进行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教学缺乏创新,各院校的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缺乏各校应有的特色和“核心产品”,百校一面,十多年不变,压抑了各院校影视艺术教学的创新、桎梏了影视育人教学模式的与时俱变。

(四)有通识,但缺能力

影视艺术院系的确为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输送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成为中央、省、市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主体力量,成为中国影视界、演艺界和国有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的“中流砥柱”。同时,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传播专业还培养了一大批“种子”,这一大批“种子”正活跃在当今各级各类的影视传媒界,成为支撑中国的影视文化产业和媒体业的基石。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各院校影视专业的扩招,近几年来,影视艺术和影视传播专业的毕业生不论是出自注重“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艺术院校”、“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重点大学”或是“培养影视通识性人才的一般院校”,其影视理论素养、影视策划和影视实践创作能力普遍隐含着下滑的危机和趋势。周星指出:“不少大学在影视专业上丧失大学气象,不切实际地上马播音主持、影视表演,具体到细微程度,并不见得有基础,只是招生有吸引力,但自身学科力量如何却不去考虑。”[1] 实际上这类现象在影视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较早开设影视动画专业的高校有“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杭州商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17所大学”[2]。近几年新上马的院校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江南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北工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然而,在2005年6月1日到6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国内影视动画专业的学生拿得出手的成型作品少得可怜,优秀的作品数量也是“凤毛麟角”。以影视动画学生的作品数量与全国开办的影视动画专业数量相比,则极不协调。这一事例虽然不能代表影视专业教学的全部,但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学生创作能力之薄弱。正如曹廷华指出:“我们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学生不适应传媒的需要,一个原因是理念和意识的局限,另一个局限是实践的大量缺乏和技能上的不能更新。”[2] 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大众化,必然会影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水平,影视业不仅需要精通影视业务的通识性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实际创作能力的创造性人才,而我们的影视教学很难满足这两者(尤其是后者)。

(五)有成品,但缺“出口”

近五六年来,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生源火爆,不少高校不断拓展扩张这类专业,正所谓多一个专业就多一个就业机会。但是,招生热门的专业未必就有社会“抢手”和紧俏的就业岗位。在当今的社会里,可供影视艺术毕业生选择的影视艺术工作领域还是比较多的。然而,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影视和媒体专业学生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虽说影视艺术和影视媒体尚属时展的朝阳产业、从业的专业需求量比较大,但是受目前我国企业体制属性的制约及影视专业就业观念的影响,影视艺术专业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工科、文科等专业的毕业生,其就业面还比较狭窄,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许多影视艺术和泛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漂浮于社会上、游离在各大电视台与社会影视制作公司之间,也有的影视专业毕业生离开了心仪的影视传媒改事其他的职业。影视艺术和传媒专业的成品“出口”瓶颈,直接影响着影视教育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影视教育者必须直面和思考的紧迫现实问题。

二 建设思路

我国影视教育和影视专业教学发展所折射的上述问题,既有社会大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众多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培养格局中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创立影视艺术教学的特色,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和首要探究的课题。创建影视艺术教学新模式,就是要建立一个影视特色鲜明、以特取胜的人才教学体系,围绕特色着力夯实文学和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这一重要基石;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高效转化的教学创新机制;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一)突出特点、以特取胜

影视艺术专业属于设备、经费投入需要量比较大的专业,而国内许多非影视艺术专业性的高等院校,均是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状况下开办影视艺术专业的。因而,在有限投入的“校”情下,更应该强调和突出自身的教学特质与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建设、有重点地突破,力求独辟蹊径,出奇制胜。要坚持把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作为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基石;要夯实这块基石,就要突出特点、以特取胜,从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特色扎根在影视理论与能力素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从而使影视艺术教学体系独树一帜、独步天下。创办影视艺术专业,要兼容艺术院校“专业影视技能技巧”的专业化和重点大学“影视理论人才教育”的学理化特征与优点,从各院校的实际出发,体现自身教学的特色和学校的个性,突出特色。只有坚持影视教学的共性和各院校自身影视教学个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才有可能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的影视院校,争取实现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二)师资与学科齐头并进

开掘和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机制,是影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抓手。实施转化的关键是要有强盛的师资和学科。当前各院校的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拐点”上,大多数院校都完成了量的积累、正从量变“拐”向质的提高阶段。质的提高成为下一轮各影视院校教学竞争的核心。影视艺术的师资有四类,其中三类缺一不可:一类是将帅之才,是既能“文”又能“武”的学科带头人,这类人数量不多,但决定着教学与学科的发展水平和质量;另一类是“文”将才,是头脑型的研究和策划型学者,是影视前沿的理论与影视策划的研究者,是培养学生影视文化学养和学理的骨干师资,是专业的中坚力量,是院系教学水平的基本保证;还有一类是“武”将才,是专业技能的教学骨干、完成教学能力转化和影视作品创作的基本力量。在强化师资和学科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占领影视艺术专业双语教学的“高地”,注意吸收日趋增多的“海归”人才。这是下阶段打造影视师资和学科特色及教学创新的新亮点,也是影视艺术教学接轨国际的本质体现。

(三)全面整合影视教学资源

拓展学、产、研三位一体的影视教学体系是影视艺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最终落脚点。要实现学、产、研的一体化,必须全方位地整合影视专业、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知识内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生产教学等资源内容,必须优化发挥教学资源的整合作用,有效引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学生创作的能动性,从而把教的理论和学的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实际影像产品。

探究影视艺术教育的规律、建构影视艺术教学的模式、创建影视艺术教学特色,不仅体现在对影视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想理论创新认识上,更要扎根在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影视艺术教学目标的创新,就在于造就和培,养创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一届又一届具有广博文化素质与影视创作能力、具有创新与创业精神和实践与竞争能力、体现影视与传媒特色及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5

1.重视影视教育 培养电影思维——高校要建立正确的影视教育观

2.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影视教育

3.中国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的若干问题

4.建构民族影视的核心竞争力——从传媒变革看当代影视教育的方向

5.论普通高校影视教育的发展策略

6.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7.视觉人类学与九零后的影视教育——以“清影工作坊”为例

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状况调研分析

9.影视教育:现状、问题与出路

10.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由一份调查问卷引发的思考

1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研究30年图谱探寻

12.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探讨

14.和而不同——影视教育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15.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16.河南省大学影视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17.对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路径及方法的探究

18.我国影视行业与影视教育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19.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影视教育

20.对艺术本体维度的超越与回归——影视教育的文化省思

21.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22.对高校影视教育及其教学模式的相关思考

23.影视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006中国高校影视教育与学科建设高层论坛综述

24.中美高校影视教育比较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的影视教育为例

25.媒介融合时代的高校影视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26.突破与转型:对当下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的思考

27.影视教育与人文精神培养

28.论影视教育中的视听文化

29.高校影视教育课程的静态思考

30.把影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落到实处的思考

31.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

32.大数据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综述

33.CG环境下的中国影视教育

34.试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35.高校大学生影视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36.影视教育在中小学中的应用研究

37.普通高校影视教学必须建立大影视教育观——影视课程教学深化素质教育浅谈

38.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发展战略(上)

3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合作的途径与方法

40.云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

41.陕西高校广播影视教育的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

42.美国影视教育特点及启示——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43.论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影视教育问题与策略

44.高校影视教育中教育媒介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45.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46.强化公共影视教育对提高农村社区早期脑卒中认知的价值

47.台湾高校影视教育现状管窥——以世新大学广播电视电影学系等为例

48.“影视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

49.影视艺术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兼论影视教育对于青年价值观塑造的意义

50.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 

51.中国高校影视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52.高校影视教育问题反思及对策探析

53.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影视教育的立体架构

54.秦皇岛市高校影视教育现状及对策

55.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影视教育

56.国际影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主席唐纳德·J·泽坡拉访谈

57.构建高校影视教育新机制

58.影视教育中的实践主义新探

59.高校影视教育中技术与艺术协调发展研究

60.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影视审美教育

61.论高职院校开设影视教育的迫切性

62.当下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态势与理性思考——中国·长春首届“影视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63.中国高等教育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64.略论加强影视教育中纪实素养培育的意义和方法

65.集众家之力开创影视教育新篇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影视教育高层论坛”综述  

66.新媒体时代影视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67.影视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多元方式

68.专门艺术院校与综合大学艺术教育之比较——从影视专业角度

69.影视教育与影视产业的合作探讨

70.实施影视教育的策略与原则

71.河北省高校影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2.以信息革命为背景的视听媒介——对21世纪高校影视教育的思考

73.高校影视教育实践教学探析

74.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

75.解析精英教育——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教育的调研

76.2015年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综述

77.现代影视教育的四个知识层面与任务型课堂模式

78.当代数字技术与中国影视教育

79.我国地方高校戏剧影视教育的实践性问题研究

80.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影视教育变革路径探析

81.影视教育与艺术课程

82.新媒体传播与影视艺术发展——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暨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年会综述

83.我国地方高校本科影视教育缺失专业支撑问题研究

84.影视教育在涉外型高校的意义及对策

85.江苏高校本科段影视教育现状与问题

86.影视教育协同创新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87.浅论高校影视教育与环境道德建设的关系

88.论现代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教育

89.高校影视教育与教学模式分析

90.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91.艺术、人文、技术:中国影视教育的三维坐标

92.教育媒介在高校影视教育中的选择

93.浅谈影视教育与高职学生素质培养

94.高校影视教育中DV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5.影视教育的协同创新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综述

96.地方高校影视教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97.浅析影视教育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98.论影视教育的方式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6

[关键词]文艺素质教育;影视文学;社会教育功能

影视艺术虽然是人类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却因其丰富的创造性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最生机勃勃的艺术,它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与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文艺教育并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校园文艺素质教育内容。事实上,在整个20世纪中,影视作品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其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反之,不良影视对青少年的误导也不可忽视,凶杀、暴力、成人生活镜头等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已被社会教育工作者反复提及,在青少年对不良影视镜头的模仿引出的许多悲剧现实面前,影视教育的迫切性更加突出,对影视创作的不良倾向的批评纠正要和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影视教育相结合。正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影视文学教育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影视文学教育是从电影教育开始的。电影教育原本是20世纪新兴的教育类型,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长期以来,电影教育仅仅是专业艺术院校独树一帜的特色存在,专业化指向及实用特征极为明显,电影教育的宽泛人文内涵被有意无意忽略。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教育的真正意义才得以实现,专业院校的电影教育包容度更加宽泛,全国很多大学也开始尝试电影文学欣赏课程,电影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重视;同时,随着电视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人们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尤其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本身的共通之处,使得影视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影视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影视作品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影视艺术自身的艺术特质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的教育。这样,影视教育在很多大学的文艺素质教育中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因为影视专业教育的内涵非常专业、非常深广,这和一般大学开设的影视文学欣赏课程有着很大区别。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大学校园中作为一般文艺素质教育的影视文学教育,而非影视专业教育。

与培养影视专门人才和影视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教育相比,对普通大学生进行的影视文学教育基本上是围绕提高人文素质、提高艺术审美能力进行的。但上文所谈及的影视作品对本民族思想文化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使得影视文学教育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明确自身肩负的每一项社会责任,实现自身的社会教育功能。

由于影视艺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其对社会历史的反映无所不包。普通大学的影视文学教育在授课方式上又具有灵活广泛的特点,所以,这里对影视文学的社会教育功能做如下归纳:

一、影视艺术形式本身的传承发展教育

电影和电视艺术的诞生历史短暂,但它们一经产生就表现了异常旺盛的生命力。在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理论和实践都不断充实创新,使得这门新兴艺术形式不断得以传承发展。而影视教育本身就肩负着这样的社会责任。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影视艺术的了解和理解,从而为它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动力。正因为如此,影视教育绝不只是让学生对影视作品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以此提高人文素质,影视艺术形式本身的理论传承只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这门艺术,才能激发学生传承和发展这门艺术的责任感,才能为学生承担起这份责任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带领学生鉴赏影视作品之前,必须先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如电影和电视诞生、发展的历史,基本构成,拍摄手法以及蒙太奇和长镜头的基本理论等等,这些知识,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影视艺术本身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独立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所以说,要将对影视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的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才能真正实现对大学生进行影视教育的整体目的。

二、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

影视作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表现历史,反映现实,影视文学教育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历史,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一个重要渠道。

任何一段故事总会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电影电视作品也总是通过一定的历史背景讲述故事,而这些背景又不断加深学生对特定历史阶段的认识。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一部反思电影《芙蓉镇》,虽然表现的是芙蓉小镇上各个人物的命运,尤其是胡玉音和秦书田的感情生活,但是却真实地再现了反斗争扩大化、四清运动、等特定社会阶段的历史现实。同时很多影视作品又不仅仅是把历史当作讲述故事的背景,更是真实地再现历史。比如分别反映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军事题材电影《血战台儿庄》、《平型关大捷》和“三大战役”等,就表现了中国人民争取解放道路的艰难历程。

而更多的影视作品则反映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比如冯小刚的电影,虽被冠以“商业电影”的头衔,却表现了当今经济生活中人们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如《没完没了》、《手机》等,看似有许多的夸张和巧合,却真实再现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再如电视作品《苍天在上》涉及到了“腐败”这样一个敏感话题,揭露大胆深刻,绝无粉饰,直面现实。

影视文学教育的意义不单是增加了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现实的渠道,而是使学生通过影视作品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这无疑会帮助学生增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了解,从而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所以影视教育也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和现实教育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道德情操教育

校园教育的意义不单纯是培养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艺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优美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人。优秀的影视作品都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表明正确的是非观念和高尚的道德观念,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学生在接受影视文学教育的时候,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社会观,培养了完美的道德观。所以说影视文学教育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是影视文学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视文学教育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尊,这主要体现在革命题材的电影电视作品中。如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抗战热情和爱国热情的经典影片《地道战》,就是一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这部原本用于“民兵传统教育”的影片却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传奇,“它可能是中国电影观众人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因为它表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外侮时绝不妥协的英雄气概和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够热血沸腾,深信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可以创造一切不可能的奇迹!

四、民族文化精粹传承教育

影视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视听艺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表现民族文化的精粹,它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扬的重要阵地。我国的影视作品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本来面貌。比如,我国的电影事业就是从表现我国的戏曲艺术开始的,京剧《定军山》成为我国电影艺术的开山之作;其它如戏曲电影京剧《野猪林》、评剧《花为媒》、豫剧《花木兰》、越剧《红楼梦》、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等等都表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无穷魅力。

又如中国的武侠电影,它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了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影视作品对于中国功夫的展现令整个世界对中国无限神往,对中国武术无限憧憬。换言之,正是影视艺术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和光大。

五、科技发展水平展示促进教育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影视作品中也得到相应体现,尤其是电影特技的运用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近年来,一些商业大片为了追求完美的视觉效果,运用电脑合成技术,制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场面,甚至出现了专门以科幻为题材的电影,这些都在不同程度地展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生活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影视艺术作品首先领略了科技带来的奇妙感受。

世界尖端科技在影视作品中的不断运用,一方面把世界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之充分地了解科技世界;另一方面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对科技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影视艺术在给人们带来充分的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事实上,人们虽然也认为影视教育的确应该具有以上社会教育功能,但总会把娱乐身心看作是影视艺术的首要作用,其次才是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实际上,作为意识形态的影视艺术必定是为它所依赖的社会生活服务的,那么它也必定承担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而非单纯的娱乐身心的工具。所以说,影视教育工作者要把影视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放到首位,并使其社会教育功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实现。

当然,影视文学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限于以上内容,对于其社会教育功能,这里不过是概括了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旨在引起影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文艺素质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星.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J].戏剧,2001,(1).

[2] 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7

在笔者所就职的中医药高校中,公共影视艺术课开设历史已逾十年,在这十余年的教学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地暴露了出来。例如,课程定位与结构不合理,鉴赏作品选择随意、针对性不强,考核方式、评价标准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在近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自身实际,做了一定的程度的改革和探索。

一、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不清,理念较为陈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2]。高校公共影视艺术课是以影视艺术为具体对象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其定位应该是通识教育课、艺术素质课。遗憾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理念的相对落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干扰,加之课时不足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教学实践违背课程定位和目标,与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正确理念背道而驰。

2、教学方法不合理,理论与鉴赏实践脱节

传统的公共影视艺术课大多是采取面授理论知识与影片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面授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而缺点则在于面授的理论知识常常无法与鉴赏环节有效对接,造成课堂面授枯燥乏味,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造成冰(理论面授)火(影片鉴赏)两重天的尴尬局面,导致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影视作品的鉴赏中去,从而无法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3、鉴赏影片的选择较为随意,针对性不强

一方面,?影艺术诞生至今已有超过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在电影作为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经典作品;另一方面,每年新创作生产的影视作品又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巨量作品与有限课时的矛盾就凸显了出来。这个矛盾要求教师在选择鉴赏影片时一定要从课程出发,从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孤芳自赏,更不能随波逐流,要有针对性地因地制宜。

4、考核方式、评价标准较为单一、陈旧

公共影视艺术课在考核和评价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沿用其他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课程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如课堂考试或课程论文等,过分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点和完整知识体系的记忆和掌握。这一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经过长时间的检验可以说是较为符合大多数课程的要求的,但是,对于公共影视艺术课来说,其并不符合通识教育的内在要求,显得较为单一和陈旧。

二、课程改革路径

针对公共影视艺术课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探索。

1、因材施教,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结构,从侧重系统性的知识传授,到侧重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公共影视艺术课的传统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影视理论、电影史等方面的系统性、成体系的知识传授。在中医药高校中,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以医学类专业学生为主,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他们而言,课程的定位应该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应以拓宽知识视域、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和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地做出了如下改革尝试: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摒弃系统性、完整性的知识体系,围绕具体影片构建知识体系。具体做法是,树立鉴赏活动在教学内容中的核心地位,使影视理论、电影史、影视批评等相关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在具体作品和对具体作品的鉴赏活动中,从而使理论讲授与鉴赏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例如,课堂放映了某部影片,理论讲授就紧密围绕这部影片展开,抛开电影史的时间逻辑和影视理论的体系框架,只讲授与本片和本片鉴赏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其更好地为鉴赏实践服务,从而更侧重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上,革新课堂面授理论知识+影片观摩的传统教学方法,突出以影视鉴赏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每次课,学生在任课教师的带领下先欣赏具体影片,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实践,理论知识只讲授与鉴赏实践相关的电影理论、电影史、批评方法,与影片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理论内容全部忽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说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存在一定欠缺,可是它更注重鉴赏实践,更加侧重于学生影视鉴赏实践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的训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前文所叙及的“冰火两重天”尴尬的课堂窘境,使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某次课鉴赏影片为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先放映影片,继而在后续鉴赏实践中,围绕影片为学生讲解阮玲玉及其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中的地位,继而从影片纪录与虚构融合的表现方法入手,为学生讲解再现与表现的美学观念以及二者的互动与融合,最后再从女性意识和个体生命的角度为学生阐释影片。总之,贯彻以鉴赏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为鉴赏实践服务。

第三,以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正确理念为指引,在教学目标上,革新以往过于重视知识掌握的弊端。“通识教育”,意为“全面的教育”,或“综合的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人’的培养”。[3]基于此,公共影视艺术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抛弃以往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的陈旧思路,而调整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高度重视鉴赏影片的选择

影视艺术是以具体、鲜活、生动、感人的影片作品为载体的,上文已经陈述公共影视艺术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层面的革新思路,提出以影视鉴赏实践为核心和导向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样一来,鉴赏对象也就是影片的选择就成为了关乎整个教学活动成败的重中之重。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如何对待经典影视作品?电影艺术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经典影片,从欧洲艺术电影到好莱坞类型电影,从伯格曼、费里尼到黑泽明、斯皮尔伯格,佳作名导数不胜数。公共影视艺术课当然有责任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这些作品,宣扬艺术电影。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要注意度的把握。有些任课教师出于自身影视专业的背景,对这类艺术气息浓郁的影片较为偏爱,对非文科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取向考虑不足,授课中大量以这类影片作为鉴赏对象。因为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和课时所限,导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使得鉴赏实践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笔者看来,对经典艺术电影应该采取少而精的态度,鉴赏影片不应全部局限在这一范畴,以内容和形式上易被学生接受和产生共鸣为准则,选择一到两部即可。

第二,影片的选择注重时效性和话题性。影视艺术既体现在电影史教材中的经典作品中,也体现在“正在进行”的电影创作和生产中。每年,国内外都会上映无数影片,有些影片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成为一段时期内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社会话题甚至是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影响巨大。笔者认为,公共影视艺术课中的影视鉴赏活动应该为这样的“话题电影”留下空间。一方面,这类影片因其时效性和话题性能够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大大提升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能够使影视理论知识、影视鉴赏活动与“正在进行”着的电影创作生产实践产生关联,更加“接地气”。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这一选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三,因地制宜,选片凸显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的自身特色。我国幅员辽阔,高校众多,不同地域和学科类型的高校之间差异巨大。因此,公共影视艺术课在选择鉴赏影片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凸显出不同地区、不同学科背景院校的自身特色。以笔者自身为例,笔者任教于陕西某医学院校,选择鉴赏影片时,一方面笔者会从地域特色入手,选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些中国西部电影佳作;另一方面笔者基于所属学校的学科类型,会选择一些与中医药题材相关的经典影片,如赵丹主演的《李时珍》等作为鉴赏对象,从而在教学中体现出地域和学科类型的不同特色,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评价标准,从单一的知识性的考察到评价方式、标准的多元化

公共影视艺术课过去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侧重于对知识点识记的考核,在方式上多为开卷或闭卷考试,按照传统标准试卷的来设计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等,以识记为主。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把艺术素质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仅仅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和背诵能力,而对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则没有涉及,更遑论用艺术洗涤灵魂,陶冶情操了。基于此,笔者在学校相关规定和制度许可的框架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有益尝试,实践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和方式,例如,将学生影视创作实践和影视批评实践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以学生创作的“微电影”、“mv”、影评文章作为考核其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的对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8

一、基本状况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是综合性齐全的艺术与传媒结合学科,形成了自身的一些优势。关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教育现状,可以从当今艺术楼门外悬挂的两块公告大牌约略察知:

大楼左边牌子上标题为:你会不虚此行:艺术与传媒学院情感、精神与你共享。主要内容包括:

上半年难舍送走毕业生——送出的是艺术飞扬种子

新学期热迎崭新靓面孔——迎来的是创造新生精神

共勉院训——“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我们都是“艺家人”——追求生命精神意味的大家庭

2013教育部学科评估: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六

2013本科专业:戏剧与影视学、舞蹈学共同排名全国第一,音乐学全国第四、美术学全国第六

2013年学院艺术学科名列全国A++10所院校之列,北京师范大学五个全国A ++学科之一

上述牌子中概要展示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的历史承传与现实地位,也显示了目前艺术学科的基本理念,即以人为本、注重精神文化的熏陶。“你会不虚此行——艺术与传媒学院情感、精神与你共享”,是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声召唤,强调我们和学生的关系不是教化知识,而是融通精神,平等的艺术观为孩子们确立艺术来自于创造做了铺垫。而“上半年难舍送走毕业生——送出的是艺术飞扬种子,新学期热迎崭新靓面孔——迎来的是创造新生精神”,既是对于走出校门老生的一种依恋,无论他们在校感受如何,我们都相信赴社会后,对于母校的情感会与日俱增,而学院就是毕业生情感依恋的精神家园;又是启发新生入校学习艺术其根本是艺术创造。而两相呼应则是无论离去还是新进,彼此都会有对应的怀想:学校如此美好,抓住时光为将来留下美好的记忆。至于共勉院训——“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则是从古人对于为人、为艺术、共享精神家园的一种悠远承续。于是当我们发出:我们都是“艺家人”——追求生命精神意味的大家庭时,新的艺术园田的美好期盼就可能留驻新生老生的心灵深处。

如果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力求将美好的艺术创造作为艺术教育的培育观念,那么,在大楼右边版上标题:“我们一起前瞻——艺术与传媒学院学术、展演相映成辉”,就是明确展示践行的成果。大牌子内文罗列了下半年学院艺术展演科研的要事主题、时间、地点预告:

1.“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国家戏剧影视学科发展规划”研讨会—— 8月 艺术楼

2.“中国舞蹈12天-春之祭·离骚”——国家大剧院 8月14、15日

3.“艺术‘中国梦’的追求:艺术人才培养的跨越发展——第八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 9月26—28日 艺术楼 最大规模最多艺术院长齐聚北师大

4.“至乐汇舞台剧:六里庄舞台剧展演—— 9月中旬 北国剧场

5.“2013创意舞蹈国际研讨会”—— 9月12—15日 北国剧场

6.“双城记:北京·柏斯——北师大与西澳大利亚艺术学院联合演出”—— 北京国安剧场 9月13、14日

7.“全国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学术研讨会”——9月底 艺术楼

8.“电视改变当代大众视听生活——纪念中国电视55周年大型高端学术研讨”—— 10月中旬 艺术楼

9.“笔墨绘:北师大 西安交大 西安工业大学三校师生书法联展”——10月 艺术楼京师美术馆

10.“红楼梦诗词书法作品展——10月 艺术楼京师美术馆

11.“中国游戏产业动画高端论坛”—— 11月 艺术楼

12.“国际影视音乐现状发展学术研讨会”—— 11月4日 艺术楼

13.“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论坛”——12月 艺术楼

这是高调展示学院学术文化努力的显示,着力概括性地展示2013年下半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科实力和科研实力的构想设计,尽管由于版面限制还有更多的展演和中小型研讨会没有登陆期间,但已经在此展示出学院既注重艺术展演的专业表现,也同样注重艺术理论研究的特色。近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的理论研究受到关注,是因为学院的理论文化气质的凸显,学院在中国艺术理论尤其是艺术教育的研究上具有自身的优势。而作为综合大学并不遁入虚空的研究,而是同步重视各学科的艺术展演活动,并且近年来在全国性的艺术展演中不断获得奖项。

我们的经验是:学术不仅是理论研究,也包括展演学观念的不断拓展,稳步增强实力是硬道理。在这一理念推动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艺术综合性实力不断增强,在艺术展演的影响上也获得了一定反响。就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初而言,我们承担了教育部高中“美术”课程和“综合艺术”课程实施效果和改革的牵头调研评估任务,顺利完成;数字媒体和设计学科承担了国家两部委下达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三校高级动漫班联合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学年在北师大基础课程教学顺利完成;获得国家竞选高端电影创作高端人才硕士培养专项计划单位,等等。

二、基本发展经验

上述介绍我们的现状,由此应该强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近百年的学科发展中,显而易见的呈现出在历史承传积淀基础上的学科建设观念,依存艺术学科的厚实基础,对于起步于1915年的美术学科前身的手工图画科与音乐讲习班为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从音乐与美术这一艺术传统核心学科,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已经具有全国影响;而焦菊隐先生为传统的戏剧教育也在后来的“北国剧社”的戏剧演出中得到呈现;以启功先生为标志的书法艺术文化教育,在大学艺术教育中也独树一帜;以戴爱莲校友为代表的舞蹈教育,在新世纪跃然而起,占据中国大学舞蹈教育的重要位置。多年来,我们的舞蹈学科始终在中国舞蹈教育中名列前茅,书法学科也获得同行的尊重,而音乐学、美术学等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各种评估机构的艺术学科都在优势地位,都可以窥见多样艺术学科继承发展的样貌。跨学科的发展成效在师资眼光上可以透视一般,比如我们的舞蹈编导教师成为张艺谋主持的奥运会残疾人奥运会的主创人员,成为国家大型艺术展演的主创,成为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的颁奖晚会导演等,即是跨域尤其是综合性艺术能力的显现例证。

但世界发展加速背景下的艺术教育,需要有清晰的学科发展思路。我们明确主张:继承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是保持自身学科优长、也为学生带来紧跟时代拓展的必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意识到,在新的环境下向时代前沿拓展教育新境界的重要性。在传统艺术教育的坚守前提下,放眼世界艺术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必要学科扩展:除了协调习惯性的多样艺术学科共融,避免俗套的分割学科异态扩充外,坚持多学科艺术汇聚是我们的基本守则。而学院体制内,除了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书法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的稳固基础、精英培育的基本把握外,从上个世纪开始,我们开始现代艺术一些学科如影视学科、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建设,开始形成在一个教学单位中艺术与传媒聚合、理论文化与技能展映相融、学理探究与社会实践结合的新的观念。北京师范大学从1992年开始的大艺术文化建设,率先在综合大学建立现代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学科和大众传播形态的电视艺术学科,尽管我们在1993年获得教育部第一个批准的“影视艺术与技术”学科是开创之举,但其实尝试扩展艺术的关联性而始终坚持不懈,才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特色。尤其在众多大学不断将一个学校具有多个艺术学院作为值得炫耀的事情而扩充的情况下,我们却始终稳步聚合多样学科,在勾连和内涵发展作为自身的特性而坚持。因为聚合才能凸显差异,借鉴才有自身优势发挥。于是当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在1995年第一个斩获全国高校电影学博士点,1998年成为全国高校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时,学界的意外其实也是一种印证:坚定走自己的学科建设之路,注重相融借鉴的化合作用而不做物理切割的分而治之。其他几个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当回过头看时,也许得失互见,但显然我们得利其中,因为艺术的共同性精神得到发挥。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国家评估中,作为艺术学尚未独立的学科全国排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综合排名两次都位居全国第四。而前述的2013年学科评估基本数据,是作为艺术独立为门类的学科排名也可以印证:2013教育部学科评估,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二,“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六。这也是在我们综合性建设中分学科看待的一种认知,显然,相互促进是效果明显的。再看全国民间排名具有相对关注度的广东管理科学院2013数据,在本科专业排名中,北京师范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舞蹈学共同排名全国第一,音乐学全国第四、美术学全国第六。而的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排名,名列全国最优学科A++前10所院校之列,而这也是我们所骄傲的:艺术学科在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五个全国最优的A++学科之一。

综合性艺术学科建设基于我们的理念,而这也是根源于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在掌握文化艺术深厚基础上才能够深入艺术,才能够具有长远发展的认识。其实学科建设的目的既是给予艺术需要学术的眼光和厚度,也是需要明确给予学生综合艺术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事实证明,单一地强调艺术各门类的差异,人为扩大分野,难免闭目塞听而影响各学科的发展。而既明了艺术学科各有特色不容混淆,又意识到许多观念上需要互为支撑相互借鉴支持,才有利于整体艺术的学科学术地位,也有助于各艺术分类的丰富性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在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也得到学科发展的正向验证。而放眼当今高校,尤其是重要的专业性艺术高校,哪个不是迈向了多学科发展的路径?至少已经不会把艺术学理论加以排斥。

三、实践促进

学科发展顺应时代,也就要从素质教育呼应到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这其实是艺术教育尤其是综合大学的艺术教育摆脱空谈而强化现实适应性的需要。无论是原本注重舞台实践的音乐学科还是舞蹈学科,以及需要会展来得到反响的美术设计学科,我们都不断增强其实践力度,每年几十场校内外演出展映活动无疑对艺术实践至关重要。但并不去削减艺术文化课程的课时和力度。在全国设立实践、写生基地也保证了实践的场所。而在一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的传媒学科所创立的大学生电影节,则在综合性实践上树立了标杆。建立于1993年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起步于当时包含音乐、影视学科的艺术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为了推动新建立的影视学科学生热情,自然还包括影视学科建设的突破点设立,年轻的学子们开创延续至今20届的大学生电影节。持续多年都是中国唯一一个每一年度举行的大型国家性电影节,却是学生操持的规模宏大的艺术文化实践活动。时至今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经成为唯一经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教育部、北京市政府批准,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电影节,其影响扩展至海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所确立的“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的独特品格得到社会赞誉,清纯独立的艺术评价来自于大学生们的青春热情,而大学生电影节所坚持的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拍、大学生评”为鲜明特色的艺术精神,也在社会各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我们创办并坚持下来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其实就是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高端规模化体现,只有艺术的眼光才能做到无惧艰难而始终不懈的热诚投入,而只有多学科学生的实践才有这一国家性要事是依赖学生来完成的创举。在数媒专业和设计专业学生整体宣传展示设计,包括邀请函、文件袋到大型会场布置,综合性学科的优势得到体现,而各种活动的演出等在音乐舞蹈学生的实践中得到良好社会赞誉。影视学生拍摄开闭幕式短片,征集和评价从影像作品到影评文字,以及筛选全国的多样创作类别(200部年度影院电影竞赛单元、几千部学生创作短片、中小成本数字创作评奖等),都在学生的把控中有条不紊进行。所以我们的确比较满意这样的评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三个“第一”凸显的是——中国唯一完全由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大学生拍,并获得国家认可的全国性电影节;每年度中国最早的电影节——“春天的第一个电影节”;中国唯一一个每年举办一次的电影节。

从实践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大学生们具有极大的实践能力和学术评价才华,在综合性艺术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育的基础上,只要给他们场所和机会,就能创造出在校期间不同凡响的实践成果。人们认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四高四多”,其实正是证明校园艺术文化培育的社会实践的价值:第一,参展影片质量高、数量多:网罗每年度几乎所有优秀国产电影参加竞赛单元,国产电影一年一度的集中展示;第二,参与电影节的导演、明星的档次高,数量多: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陈可辛、巩俐、葛优、梁朝伟、章子怡、赵薇、周迅、徐静蕾、陈坤、梁家辉等众多一线导演、明星热情支持和参与;第三,媒体关注度高,参与媒体数量多:国内上百家平面、电视、网络媒体大密度集中报道;第四,观众参与热情高,受众人数多:全国近200所高校的数百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其实从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可以窥见我们艺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第20届大学生电影节历时一个月。包括进行国产电影(含合拍片)评奖,举办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入围国产影片展映、剧组见面会、大学生主持人选拔大赛、系列影视学术研讨会、大学生影评大赛、电视电影评奖、优秀电视电影展映、外国电影专题展映、百年中国电影歌曲双十佳评选、华语电影高校巡展等形式多样的展映、评选、研讨、交流活动。而电影节闭幕式和颁奖盛典第一次实现央视6频道同步现场揭晓所有奖项。

但其实,不仅是影视学科,其他学科的实践拓展也都各有独特性并且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四、开放眼光

随着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艺术与传媒联谊、多学科艺术相互促进;实践丰富性锤炼、理论体系性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科学术深入共融;师资培育加大力度、学生实践针对性加强,同步进行的协调步骤加大,发展的关键点到来,如何进一步前行?面对时代难题,我们更加明确了几个基本认知,即:艺术是精神文化产品,艺术教育绝对不能急功近利的去拔高和求取功利性;坚持常态艺术的培育和瞻望高端的境界是保持艺术创造性的基本需要。在近年的学科发展中,我们强调上述认识,是自觉排斥违背艺术规律的拔高和虚妄的追求,相信自己的实力也坚守艺术朴质就是最高的精神。不能止步不前,清醒认识功利性只能短暂获得功名却不能推动艺术精神培育。

于是在学生培育上,强调文化精神的重要性,那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人格和情感丰实的过程。看到有些学校只注意技术条件的补充却显然没有文化情味的投入,我们明确了物质环境的局限和如何发挥其意义的所在。近年我们为艺术楼的艺术文化进行有目的性的改造,不是单一的设备更新,而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比如在楼内设立咖啡休闲吧,让师生在课余停歇下来相互展示创作、研讨艺术梦想,当飘散的咖啡香气氤氲而生的时候,艺术的柔和气息弥漫。而在一楼连续半年接续展示讲师及青年教师的个人精神和学术感悟,让其实是教学中坚力量,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青年教师风采得到全面展示,获得良好影响。而从一楼楼梯开始,我们设计了脚下是延展性的大大的彩色“艺”字逶迤而上,眼前展开在墙上的是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集体照,那种与学生亲近的姿态得到许多毕业生的感动留言。在每一层我们都精心设计了文化墙,除了学院学科建制等常态介绍外,专门有教授墙,大幅照片和个人名言的刻印,让学科带头人直观显示自己的特点。当艺术楼全方位的显示艺术的气息,含蕴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意识也就熏陶学生而起到美妙的作用。

在教师培育上,我们明确坚持教学和人才提高的关系,尽管我们对于强求艺术人才的高学历不切实际提出意见,但不断鼓励艺术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积极促进教师出国留学。在这些方面没有任何限制的措施,大大提高教师上进丰富学养的积极性。而在不同学科同样鼓励开展学科课题申报和横向合作,针对艺术师资容易忽视也实在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问题,每一次国家、省部级以及学校课题,我们都以人对人的鼓励督促来提高意识,每一年度的课题获准率都逐渐提高。出国人员的幅度增加不仅对于教师个人,实际上还对增强中外合作疏通了管道,也促发了师生中外交流,更扩大学科影响。艺术在开放世界背景中去提高眼界是学科发展需要,也是实践培育需要。近年来这一开放举措加速进行,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步子大大加快。比如影视专业邀请我国台湾著名艺术家赖声川合作举办培训班,招收学员,扩大了我们的戏剧学科人才培养的途径;舞蹈学科主导教师不仅成为国家大型演出如奥运会开闭幕式的核心骨干或演出人员,而且开创性的举办国际舞蹈学术研讨会令舞蹈界惊讶;美术设计学科走出国门到德国交流,在德国挂牌设立了的实践基地;数媒学科与我国台湾艺术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收到良好效果;音乐学科多次代表国家去俄罗斯、法国以及北欧各国等参与中外国家间的展演,获得表彰;书法学科招引国外多个国家、地区博士生,还在学院与海外共同举办书法多地联展。

目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科更为有效的合作机制已经多见成效,比如我们第一个举办跨媒介的全国微电影研讨会,第一个举行影视音乐学术研讨和中国电影歌曲百年评奖,每年几个根植于大数据和电话调研的数据,第一个和电影博物馆合作举行学术调研,等等。至于与我国香港机构合办研讨会以及和西澳大学跨校演出等学术展演接连不断。在更为广阔的视野实现学术、艺术的同步发展。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9

[关键词]影视艺术教育 重要作用 现状与问题 原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发展一日千里,除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传统学校继续发挥着高校影视教育的排头兵作用外,一大批地方高校的影视教育也快速发展起来。1985年4月25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高等教育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指出要“迅速改变我国电影教育严重落后的情况”,“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中文系,应当把电影课作为重要选修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该文件对大专院校普遍开设影视教育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年,开设影视课的大学由1983年的16所增至52所,影视艺术教育初具规模。之后的二十年,高校影视教育发展呈加速态势。“目前,在全国1000多所高等院校中,接近四分之一的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艺术鉴赏》、《影视艺术概论》、《影视艺术鉴赏》或其他相近影视选修课程”。显然,目前的高校影视教育已经从单一的系科专业教育阶段,发展成为在系科专业教育的基础上逐步面对广大非专业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时代。

一、重要作用

关于艺术的功能和作用,古今中外论述者颇多,其中一些真知灼见,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一般看来,艺术的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作为综合性艺术的影视艺术也不例外。但笔者认为,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高校大学生(非专业)来讲,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呈现出“三位一体”的特殊性。

首先,不容忽视的是影视艺术具有较强的娱乐作用。众所周知,现在的社会节奏快、变化多、压力大。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们,再也不是天之骄子了。他们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就承受了奖学金、考研、就业等一系列压力。而寻找一个缓解压力的途径,使紧绷的神经得以适当的放松,实在成为了大学生们的“必修课”。这样,针对大学生(非专业)开设影视艺术教育课程,使之享受影视艺术带来的娱乐就适时而必要了。笔者开始影视艺术教育公选课已有4个学期,每个学期报名人数都达到了满额的200人。其中一个学期竟然有近500人报名。这种火爆的场面虽不能反映问题的全部,却折射出当代大学生于紧张中寻片刻轻松的急迫心态。毕竟追求娱乐是影视艺术最原始的本能之一。

恩格斯在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曾说到,他从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笔者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影视艺术。影视艺术利用其声音、画面的直接刺激,更易发挥其认识功能。比如,学生通过观看《北方的纳努克》就能够直观地了解上世纪20年代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生活状况。这显然比单纯的文字介绍要形象直观得多。再如,在观看古装剧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各取所需。同是观摩电视剧《红楼梦》,中文系的同学可体味其优美的语言,美术系的学生可观察人物的服装、生活的器皿,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了解那个年代的文化、风俗等。

同其他艺术一样,经典的影视艺术作品势必具有审美作用。意蕴深邃、形式新颖的影视作品最易感染大学生。它利用声画语言直接刺激人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些仍具可塑性的大学生,效果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因为影视作品可以运用其独特的“梦幻”机制,利用“移情”、“自我投射”等“把特别容易唤起人们功利需求的外在世界的单个事物从其对其他事物的依赖和从属中解放了出来,并根除它的演变,从而使之永恒”。像《天堂电影院》这样思想、艺术俱佳的电影,总能引发青年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使之在“认同”剧中人物的基础上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审美判断力的提高。而在观摩、学习了哲学意味较强的影视作品(如《蓝色》)后,大学生们就会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思考人的终极命运问题。如果能有所悟那也算达到了高校大学生(非专业)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现状与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高校影视教育的教师,笔者深刻认识到当目前高校影视艺术(非专业)所面临的挑战,故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在2个学期的时间,问卷调查了大约400名非专业大学生。共有两个问题,问卷一列举3条接受影视教育的主要渠道。结果是网络(151人)、电视(122人)、杂志(55人)、报纸(48人)、电影院(33人)、他人介绍(33人)、书籍(26人)、上课(14人)、光盘(13人)、广播(12人)、手机(11人)、其他(11人)。问卷二:列举5部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回答范围很广,但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那些“大片”,如《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蜘蛛侠》、《哈利波特》、《英雄》、《天下无贼》、《大灌篮》等。

分析以上结果,可对当前高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现状做一初步判断和认识,那就是目前大学生(非专业)影视艺术教育依然很薄弱。从大学生接触影视作品的渠道来看,通过教师授课来了解影视作品的大学生(非专业)只占到了很少的一部分(约为2.7%)。在11条渠道中位列第7。如果把学生看书姑且也算作他们接受课堂教育的话,两者之和也仅为7.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过网络或电视来接触影视作品的比例却分别达到了29.1%和23.6%。网络固然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快捷、便利,但网络教育又具有极大的不可操控性。大学生通过网络收看影视作品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收看一些思想、艺术俱佳的影视作品,并从中接受正面教育。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来接触一些含有色情、暴力、凶杀等因素的影视作品,对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所以,通过网络来接受影视教育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和措施不完备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风险。相比较而言,通过电视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则要稳妥很多。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又会受到诸如时间、设备等方面的限制。由此看来,课堂上的影视艺术教育愈发显得重要而紧迫。

再分析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所谓的大投入、大制作、大场面的大片最受推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片以其宏大的场面、豪华的演职阵容以及精良的制作等满足了大学生相对单薄的视听需求。但是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大片,特别是国产大片普遍具有“取材保守、改变不当”、“元素杂糅、类型模糊”、“观念游移、价值缺失”等问题。它 们往往过分关注形式方面的元素。在场面、服装、造型、色彩等方面煞费苦心。却在影片内涵方面如蜻蜒点水般不肯下功夫。这样。大学生从这些大片中得到的仅限于“场面的宏大,气度的非凡”,却得不到心灵的慰藉和洗礼,更谈不上情感的升华和哲理的反思。毕竟“无论影片耗资多少个亿,无论片中电脑特效做得有多炫目,无论片中场面有多么波澜壮阔,以某种积极、健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作为影片文本的价值核心体系,始终是此类影片之所以吸引人和愉悦人的关键之所在”。与这些商业气息浓厚的大片相比,一些小制作的艺术类电影,却以或悲天悯人或温婉动人的人文情怀感动了观众。但是这些电影往往由于宣传的不到位很难引起普通观众(包括大学生)的注意。所以,向大学生(非专业)推荐、分析这些人文色彩浓厚的小制作艺术片就成为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窥一斑而知全貌。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对非专业大学生的影视艺术教育还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加强。

三、若干原则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影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越来越多的影视艺术教育类课程进入到非专业大学生的课堂。面对新形势,从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的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并改进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使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切实得到培养和增强。总结两年来的经验教训,笔者提出如下几条原则。

首先是娱乐与教育并重的原则。正如前文所述,非专业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影视艺术课程,相当一部分人是看到了其娱乐性。娱乐是人的天性,娱乐也是电影、电视最早体现并承担的功能。非专业大学生由于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压力较大。通过观看电影来调节一下,这是正当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据此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在学期初适当选取一些娱乐性强的片子来观摩、讲授,会深受学生欢迎,也为后续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单纯的娱乐从来都不是影视艺术教育的唯一目的。如果说,影视艺术教育针对专业学生的目的是教授他们掌握各种拍摄技巧,熟悉各种风格流派,进而拍出制作精良、意蕴深厚的艺术作品的话,那么对于非专业大学生的影视教育目的则简单而明确得多,那就是寓教于乐。即让他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影片所传达的关于人类自己的真实表述和美好想象,从而不断开阔眼界、接受教育、提升鉴赏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在学期中、后阶段,适当选择一些人文气息浓厚、意蕴丰富的作品来观摩、讲解是很必要的。当然还可以选择关注人类终极命运的所谓哲理电影来讲授,如果把握好难度,也是深受欢迎的。

影视艺术教育论文篇10

其艺术学科积累近百年历史,地位独具、历史悠久、学术之风优长,一批享有盛誉的艺术家如萧友梅、李抱尘、贺绿汀、洪深、老志诚、焦菊隐、卫天霖、吴冠中、张肖虎、蒋风之、启功等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创建于1915年的手工图画科与音乐教习班乃中国高校艺术原初创建学科之一;复建于1980年的艺术教育系为中国重点高校艺术教育兼公共艺术最早建制;1992年改建之艺术系,是中国重点高校复合型艺术创建性学科之始;2002年成立艺术与传媒学院,是中国高校第一个全学科艺术学科汇聚、艺术与传媒结合的新兴学院,成为包容艺术学理论、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学、美术学、书法学、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等多门类的综合艺术学科群。

学院设有国家首批“艺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我国高校首批具有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现有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音乐与舞蹈、美术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电影学为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获批全国首批艺术学理论、戏剧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建有教育部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各本科专业均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传媒与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坚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院训,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构建了个性化和体验性教学环境。学生充分享受国内艺术学科影音舞诗书画相互交融的艺术氛围。学院倡导人文关怀,鼓励艺术个性,其优良学风和深厚传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学子来此深造。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的中国大学研究生专业排名中,影视学近年来一直位居前列;在其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舞蹈学专业连续多年名列前三名,音乐学、美术学等连续多年名列前七名。学院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到2012年已成功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国留学生等,致力于培养艺术创作与研究能力并重、人文与艺术素养深厚、具有国情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高级专门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保障了学生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竞争优势。毕业学生职业分布广泛,遍及文化、艺术、传媒、创意、教育等相关领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学院重视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以及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培养机制。每年均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攻读艺术类专业学位。学院多年来得到社会有识之士捐资助教支持,香港爱国人士田家炳先生捐资修建艺术大楼,为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院并承担由教育部、文化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三校联合实施的“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计划”。2013级实验班将在各专业新生中二次选拔一批动画专业学生,采用名师指导、小班教学、工作室制、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第一学年教学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第二学年教学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第三学年教学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第四学年学生回到本校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创作(设计)的联合培养方式,实现三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现设有七个本科专业:音乐学、舞蹈学、电影学、美术学、书法学、艺术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

电影学专业

该专业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独立设立的影视类专业,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该专业设有全国高校中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学博士点,形成了从本科到学术硕士、艺术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积淀,积极探索复合型影视传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力图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开阔视野与进取精神的高端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传媒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该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理论学习与艺术创作并重,课程设计以电影、电视为核心,兼顾文学、新闻传播与新媒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主攻(主修)方向,以备将来更有针对性的深造与就业。历届毕业生中多数通过保研、考研或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其他学生多进入(中央及省市)影视公司、电视台、报纸、网站、广告公司等各种影视传媒机构,从事编导、记者、管理、营销等工作。

该专业主干课程有:电影概论、电视概论、影视语言、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照相与实践、摄像与实践、影视编剧、影视剪辑、电视新闻采编、纪录片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大众传播概论、电影批评与研究方法、经典影视片解读、影视策划等。

音乐学专业

该专业具有近百年音乐教育历史,音乐大师贺绿汀、张肖虎等都曾任教于此,并创作了“游击队之歌”和“宝莲灯”等载入中国音乐史册的重要作品,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音乐家和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学专业方向包括钢琴、声乐、器乐和音乐学理论,现已形成本科、学术硕士、艺术硕士和博士阶段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教学体系。本专业旨在培养从事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及其他相关职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系崇尚个性化发展、科学化培养与因材施教的理念,注重学生教学、科研和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使学生既达到专业音乐院校的表演水准,又具备综合型大学宽泛的知识结构。历年毕业生中许多赴国内外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也有的进入教育机构、出版公司、电台电视台、传统与新兴媒体、音乐制作和演出单位等音乐产业机构就职。

音乐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音乐表演(钢琴、声乐、器乐),中外音乐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音乐、世界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教育、舞台艺术与实践等专业课程。

美术学专业

该专业具有近百年美术教育历史,以北京师范大学实力雄厚的文史哲大文科为依托,具有多学科支持交融的优势,文化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专业基础、拓展专业技能,在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美术人才方面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

该专业以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美术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创意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具有小班教学优势,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专业教学中贯彻“从游式教学”。

主干课程有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造型基础、中国画、油画、美术教育学、创作实践、专业考察、新媒体艺术等。

艺术设计学专业

该专业以培养文化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综合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掌握设计艺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小班教学优势,重视个性化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实践环节在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优秀生源,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和艺术机构、设计机构提供能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

主干课程有设计概论、中外设计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草图、创意与表现、软件基础、字体设计、书籍设计、信息图形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等。

舞蹈学专业

舞蹈系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的综合人文背景和浓厚学术气氛,在中国舞蹈教育和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前列,现设芭蕾舞、现代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及舞蹈史论六个课程方向,独立培养的本科、硕士、艺术硕士在国内外舞蹈大赛中荣获各种奖项。2010年建立了“开放式教学理念”引导下的现代舞蹈教育科研体系,提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引导式教学方式,注重专业文化教育与专业技巧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表演、教学、编导、管理“四位一体”式的高级舞蹈创意人才。学生兼备舞蹈艺术实践、舞蹈演出市场管理、舞蹈教育和理论研究的知识与能力,可以在各级文化单位、大专院校、以及艺术机构,从事舞蹈教学、创作、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是中国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主干课程有:舞蹈表演与实践、中外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文化史、舞蹈艺术理论、编舞技法、即兴创作、剧场创作、舞蹈艺术管理学、多媒体舞蹈等。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该专业是国内最早的数字媒体艺术学科之一,并始终走在数字媒体教育的前沿。注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开阔的国际视野、活跃的创意思维、娴熟的数媒技能、敏锐的产业意识。十年以来,大量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动漫、游戏、网络、影视、广告、出版等文化创意行业,许多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成长潜力。

课程体系以影视特效、动画、网络及互动媒体的技术与创作为核心,兼顾产业与营销实务,学生可全方位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各门类实践技能和前沿动态。课程中还设置有专业采风、产业调研、专家讲座、专业实习、毕业创作等环节,力求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产业创作紧密结合。学生每年均有到境外大学交流学习机会,入学后还有机会入选两部三校“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班”。

主干课程包括:数字媒体概论、影视语言、摄像与实践、影视制片管理、音响创意设计、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觉特效、数字内容创意、动画基础、角色动画设计、新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媒介传播、社会化媒体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品牌营销策划、网络游戏研究、项目实践等。

书法学专业

该专业依托北京师范大学悠久的书法教育历史和人文学科传统,秉承启功先生的学术精神与艺术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人文底蕴与书法艺术修养的高级人才。注重深入艺术传统,汲取前人学术智慧,涵养情性,领会经典,培养创造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部门、行政部门、编辑出版部门、文博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中任职。

主干课程有书法概论、书法史、古代书论、篆隶楷行草理论和技法、汉字学、文艺美学、篆刻学等。

2013年计划招收艺术类本科生131人。

一、艺术类招生专业及人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科类

学历

学制

招生地区

130202

音乐学(钢琴、器乐、声乐方向)

26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205

舞蹈学

28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303

电影学

30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401

美术学

11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405T

书法学

11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501

艺术设计学

11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14

文理

本科

四年

面向全国招生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符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有关报名条件。

2.舞蹈学专业考生须于1991年9月1日之后出生,身高不低于160cm。

三、报名

1.网上报名:

2012年12月10日-2013年2月13日,所有招生专业及专业方向报考者均须登录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admission.bnu.edu.cn/admission)“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按要求上传照片,填写、提交、打印《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艺术类招生报名信息表》。

2.缴费方式:

2012年12月10日-2013年2月13日进行网上缴纳:电影学、音乐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报考者须网上缴纳初试费100元/人;美术学、书法学、艺术设计学三个专业报考者须网上一次性缴纳初、复试及三试费共计260元/人。缴费办法参照《网上缴费办法》进行,逾期不缴费者视为放弃考试资格。

凡通过电影学、音乐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初试考生,现场缴纳复试费80元/人;凡通过复试考生,现场缴纳三试费80元/人。

3.确认考试:

2012年12月10日-2013年2月13日,电影学、音乐学、舞蹈学、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报考者须登录网上报名系统自选初试时间段;各专业考生都必须通过网络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

4.专业兼报:

考生在考试时间不冲突的前提下,可兼报院内其他专业,但只能兼报一个专业。

报考电影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的考生可兼报数字媒体艺术,其他考生不得兼报该专业。

美术学与艺术设计学不得兼报。

音乐学三个方向不可兼报。

四、专业考试

1.考试要求: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艺术类招生考试准考证》、《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艺术类招生报名信息表》。按指定时间、地点参加专业考试。

2.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 考试专业

专业考试时间

考点地址

联系电话

备注

① 电影学

② 音乐学(含钢琴、声乐、器乐方向)

③ 舞蹈学

④ 数字媒体艺术

初试:

2月16日-17日

复试:

2月19日-20日

三试:

2月22日

北京师范大学

田家炳艺术楼

010-58809248

010-58807962

2月18日:

9:00—16:00

办理复试手续及收费;

2月21日:

9:00—16:00

办理三试手续及收费。

⑤ 美术学

⑥ 艺术设计学

2月18日

北师大邱季端体育馆

7 书法学

2月17日—19日

北师大艺术楼

3.考试内容及分值:

1) 电影学专业 初试(满分150分)

复试(满分350分)

三试(满分250分)

a)才艺展示;

b)文学艺术基础知识口试。

a)影视文化现象评析(150分)

b)构思阐述(200分)。

作品分析

(笔试,250分)

说明:

(1)“才艺展示”个人代表性的艺术特长展示。

(2)“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中外文学艺术基础知识、作家作品知识。

(3)“影视文化现象评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给定的影视文化现象进行评论和解析。

(4)“构思阐述”:在规定的构思时间内,按照题目构思情节完整的故事或者创意。

(5)“作品分析”:观看一段影视作品,按照要求做出书面分析;或对指定的文学作品进行书面分析。

2)音乐学专业(钢琴、声乐、器乐方向) 初试(满分200分)

复试(满分300分)

三试(满分250分)

a) 钢琴方向: 1.三声部以上复调作品一首 2.奏鸣曲快板乐章一首 b) 声乐方向: 歌曲一首

c) 器乐方向: 1.乐曲一首(自带乐器) 2. 音阶练习一首 a) 钢琴方向: 1. 技术性练习曲一首; 2. 乐曲一首。 b) 声乐方向: 歌曲一首

(勿与初试曲目重复)

c) 器乐方向: 1. 乐曲两首(自带乐器)(勿与初试曲目重复) 2. 现场视奏。 (一) 视唱练耳(100分): 1. 视唱(30分)。 2. 练耳(70分)。

(二) 乐理与音乐常识(150分) 1. 乐理笔试(90分)。 2. 音乐常识笔试(60分)。 3)美术学专业

A.素描(300分)。

B.速写(150分)

C.色彩(300分)。

说明:

(1)由学校提供考试用纸。

(2)绘画工具与颜料自备。

(3)“素描”为4开半身带手写生。

(4)“速写”为8开人物动态速写。

(5)“色彩”为8开水粉、水彩静物写生。

4)艺术设计学专业

A.素描(300分)。

B.速写(150分)。

C.命题设计(300分)。

说明:

(1)学校提供考试用纸(均为8开),考生自备绘画工具、颜料。

(2)“素描”为静物组合。

(3)“速写”为人物动态速写。

(4)“命题设计”自备色彩颜料。

5)舞蹈学专业 初试(合格/不合格)

复试(满分550分)

三试(满分200分)

a) 舞蹈基本功(含身体软开度,旋转弹跳等技能)。 b) 自备剧目表演(音乐自带CD,剧目时长不超过3分钟)。 c) 即兴舞蹈(现场播放音乐)。 a) 技术技巧组合(200分,包含跳、转、翻等技能;无需音乐)。 b) 自备舞蹈表演(200分,音乐自带CD,剧目勿与初试重复,时长不超过3分钟)。 c) 模仿能力(150分,考察舞蹈学习能力)。 笔试:舞蹈作品分析(考察学生舞蹈艺术常识和文字表述能力,字数不低于800字)。

6)数字媒体艺术 初试(满分250分)

复试(满分350分)

三试(满分150分)

a) 文艺常识:文学艺术基础知识(100分)。 b) 才艺特长展示: 美术、电脑或其他特长展示(150分)。 注:美术特长现场加试人物速写(画具自备)。

a) 构思阐述: 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题目构思情节完整的故事,并现场讲述(150分)。 b) 故事创作:根据命题用画面或文字描述故事情节(200分)。 影视作品(广告或短片)分析:

观看一段影视广告或短片作品,按照要求做出书面分析。

7)书法学专业

A.临帖(对临指定碑帖,250分)。

B.创作1(楷书,将指定文字写成书法作品,250分)。

C.创作2(篆、隶、行、草任选一种,不得为楷书,将指定文字写成书法作品,250分)

说明:

(1)由学校提供考试用纸和毛毡。

(2)毛笔和墨汁自备。

(3)不允许在卷面上打格、盖印章,不允许做任何标记。

五、录取原则

1.考生均须参加本省组织的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文化课考试)。

2.各专业依据考生初试、复试、三试的专业考试成绩(满分750分),由高到低按专业(含方向)招生计划数的4倍发放合格资格。考生须通过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网上报名系统”(admission.bnu.edu.cn/admission)查询考核结果,我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本人。

3.对舞蹈学专业考试成绩前三名,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书法学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音乐学专业钢琴、声乐、器乐各方向专业考试成绩第一名,若考生文化课总分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予录取。

4.对上述第3条录取原则所列考生之外的下列专业(含方向)考生,加设文化课单科(按满分150分计)和总分录取控制分数线。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语文不低于80分、外语不低于70分。

电影学、书法学、数字媒体艺术:语文、外语均不低于90分。

音乐学(含钢琴、声乐、器乐方向):外语不低于70分。

舞蹈学:外语不低于50分。

上述各专业考生的文化课总分须达到所在省份同科类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电影学、数字媒体艺术:文化课总分不低于考生所在省、区、直辖市同科类(文/理科)一批本科控制线的90%。

5.文化课考试和专业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按其文化课考试成绩(不分文理科)和专业考试成绩之和计算综合成绩,分专业和专业方向按综合成绩排队,择优录取。

6.所报考专业(含方向)有省级统一艺术类专业考试的,考生必须参加所在省份的艺术类专业统考并取得专业考试合格证,方能按上述录取原则录取。

六、学费

按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我校艺术类学生学费标准为:艺术设计学专业10000元/学年,其他各专业(含方向)8000元/学年。

七、联系办法

1.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通讯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电话:010-58807962

网址:admission.bnu.edu.cn

2.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邮政编码: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