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7:40:56

农村建设论文

农村建设论文篇1

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涉农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申报速度,用足用活上级的扶持政策,集中精力抓项目、争资金,积极争取国家投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项目和资金保障。要切实落实好整合项目运行机制,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村道路、危房改造、农村环境治理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等涉农项目进行有效整合,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县财政应建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农户联保、村集体信用担保等办法,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

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动性

政府要在落实好中央、省市的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培育农民增收致富产业,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各乡镇与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整体联动,配合推进,形成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和农民的培训教育,使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三、夯实基础,提升素质,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保障水平

要按照全县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全力保障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建立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生活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弘扬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依托“农民免费技术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强对复转军人、青年农民和妇女的科技培训与外出打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四有”新型农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新机制,加大乡村干部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引领发展经济和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农村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思考

[作者简介]卓瑛(1971―),女,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江西南昌33004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要建设的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的新农村,而且还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不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且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小康社会是发展水平更高、更全面、更均衡的社会,小康社会不光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也对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提出了要求,并且要求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的就要求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以期缩小城乡差距,均衡经济、文化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安居乐业,没有农村社会的进步不行;没有新农村的建设不行;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不行。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这里不光涉及到经济指标,也涉及到政治、文化指标,所以,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身就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就是说,没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由于中国的农村和城市还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分化”局面,不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在精神层面,农村和城市差别非常明显,造成广大农民群众不论是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态度、信念等方面还是在对文化产品的欣赏口味、需求种类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差别甚大,这就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2004年,全国农村推行免税政策后,全国基层的党组织管理能力下降。一方面是人员减少,另一方面是经费不足。而与此同时,非正规组织,比如农村的宗教和宗族却在悄悄地发展起来,这不利于党在基层的领导也不利于稳定群众,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文化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种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组织农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的生活,可以凝聚人心,自觉抵制“两宗”,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文化建设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它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农村经济发展不仅涉及到经济行为本身,还涉及到经济行为主体的思想文化意识以及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氛围,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更本质,因为前者是由后者决定的。因此,农村经济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势必要求先进的农村文化做依托,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先进文化意识的新农民,这也是农村社会进步的关键。

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和领导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农村干部工作的成绩好坏,决定他们的升迁,因此,在农村,经济上的脱贫致富被当作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而文化建设尚未纳入大多数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他们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一切都好办了,没有看到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必然导致对文化建设领导不力,经费投入不够,人员配置不齐,导致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2、文化设施陈旧、落后,现有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国早在“六五”期间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但这一目标至今尚未实现。据文化部统计,目前,全国仍有226个县无图书馆,78个县无文化馆,6974个乡镇无文化站。就算有图书馆、文化站的县、乡、镇,也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文化设施严重不足,设备过于老化而难以开展有效的文化活动。有些地方的图书馆常年不能保障购书经费,多年无新书入库;文化馆常年无业务经费,很难开展有效活动;一些乡镇文化站(文化中心)名存实亡,很多只有一块牌子,一间办公用房,没有图书和活动器材,成为“空壳文化站”。不少农村的文化设施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资建设的,至今已经破烂不堪。

3、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贫乏,不良文化乘虚而入

由于市场化的负面影响,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包括影视作品、书籍、报刊等非常少,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民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贫乏,除了晚上在家看电视外,基本上没有别的文化活动。以前农村主要的文化娱乐――看电影,由于受到电视的冲击也日益萧条;而深受农民们喜爱的送戏、送文化、送科技、送书下乡等活动频率太低,受众有限,农民们参与机会不多;村镇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就是一些传统节日和地方习俗活动,包括元宵灯会、端午节赛龙舟、春节舞龙舞狮等,一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才会举行,二是这样的大型活动村民们难得碰上,一年也只能遇上2-3次。健康文化缺位,不良文化乘势占领了农民们的空闲时间。一些内容低俗的娱乐活动轻而易举地侵入了农村。电影院变成了放映室,多半放映的是宣传暴力的武打、枪战、警匪片,格调不高的言情片,甚至是;脱衣舞等低级庸俗的在乡村庙会泛滥;迷信和黄色非法书刊、伪科学读物充斥农村集市、小摊点;风气盛行,且愈演愈烈;封建迷信活动已呈公开化、组织化、产业化特点。

4、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

与广大农村地区其他商品市场空前繁荣形成对照,农村文化市场则境况冷清、发育不足。一是文化消费观念落后。年轻人认为看看电视、玩玩牌就是文化消费;而年长者干脆认为文化消费是花冤枉钱;二是文化消费的总体水平较低。农村家庭消费主要项目在建房、子女教育、红白喜事、人情往来,文化消费很少,基本上是缴纳有线电视费、购买书报杂志和宗教活动;三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没有贴近农民,生产与消费脱节,没有形成合理的产品结构和供求网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不善,以电子游戏、桌球、麻将为主的活动重新抬头;以录像、黄色书刊为主的黄色、低级文化在农村屡见不鲜;沉寂了几十年的封建迷信活动也死灰复燃。

5、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现行的农村文化站由乡镇政府负责管理的体制,不利于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发挥。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站都是由乡镇管理的,文化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对文化站只有业务指导关系。很多文化站干部专干不专职,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基本没有精力考虑组织文化活动的任务。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不能交流,缺乏活力。而近几年的机构改革,文化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合并,并没有形成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合力,反而在客观上带来了多头管理,影响了农村文化资源的整合。此外,各文化单位的运行机制也不灵活,不能充分调动文化干部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文化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认识到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的重大意义,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工作才能摆上议事日程,才有了自己的位置,才能有经费保障,在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

2、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管理

在这一点上,政府应发挥主要的作用。按照“多予少取”的原则,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首先,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争取到2010年,达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目标。第二,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属于公益事业单位,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任何形式改变文化设施的用途;已挪作他用的,要限期收回。第三,加强农村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第四,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的实施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新的文化项目,例如流动文化车试点项目等,切实加大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丰富农村文化资源。

3、拓展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读书用书、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务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

4、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特别加强对农村优秀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着力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寻求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人文历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大力推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和巨大潜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服务。例如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

5、大力扶持民间文化活动主体,发展农民自办文化

农民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想使农村文化建设获得“内源性”生长,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农民自办文化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最能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也最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现象,实质是一种农民投资、农民经营、农民所有、农民受益的文化个体户。对这种新型文化主体,政府要采取政策扶持、民办公助等形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各种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而近年来,民间剧团、民间演艺队、民间红白喜事乐队等民间文化活动主体发展也很快,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发挥着有益的补充作用。对这些民间文化活动主体,各地宣传文化部门要努力想办法,搭平台,搞服务,引导他们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开发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6、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支持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全社会的事业,除了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外,还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助推作用,拓宽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渠道。首先要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其次要继续实施文化扶贫工程。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而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则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东部地区对西部地区、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城市对农村的援助机制,支援农村文化建设。表彰和奖励那些长年坚持下乡、下基层演出的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再次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赞助农村文化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要广泛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向农村捐赠电视机、计算机、报刊书籍等;特别是要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文化赞助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5-12-12.

[2]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切实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J].小城镇建设,2006,(2).

[3]徐学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J].理论前沿,2006,(7).

[4]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重塑农村文化主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政策,2005,(11).

[5]余越.文化何以能影响经济[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农村建设论文篇3

[论文内容提要]农村土地、债务、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治安环境是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持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相互协调,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使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从当前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出发,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一、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保持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社会治安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数农村地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治安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农村社会稳定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农村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大方面: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因土地问题引发的农村矛盾是当前农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土地承包权属纠纷。主要是城中村、城郊村、开发区、工业园区、移民安置区等村组,人多地少,成员复杂,因土地权属纠纷导致群众上访的事件仍持续不断。二是违规征地引发矛盾。少数用地单位违规操作,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或占地后长期闲置,导致撂荒,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三是群众对土地补偿标准不满。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远远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土地补偿标准不一,群众不接受,因征地补偿问题阻止高速公路和铁路施工,甚至阻断交通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失地农民的利益缺乏保障。一些地方违法征占农民耕地,不给农民合理的经济补偿和生计安置,引发农村,仍然是影响农村乃至社会不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农村债务问题存在严重隐患

农业部在1999年采取抽样的调查发现,全国村级约有3600亿的债务。而农业部2006年上半年的抽样调查,该数字已经达到4000亿。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债务不能偿还,由此引发干部与群众之间,现任干部与原任干部之间,村干部与包工头之间等多方面矛盾,由于债务问题引发的行凶动武事件在各地也经常发生。农村债务不解决,对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影响很大。

(三)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矛盾

一是村务公开未完全到位。现在农村很少召开村民大会开展村务公开,多数公开栏常年不公开,上面检查时往往是突击应付。即使公开了,内容也不具体,群众看不明白,甚至出现公开内容不真实的现象。久而久之,群众对村务公开失去了信任,对村级事务失去了监督。二是农村宗族势力有所抬头。少数地方宗族势力死灰复燃,尤其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村内宗族或派性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少数房头宗族势力干涉村务政务,操纵村民换届选举,导致村民之间矛盾冲突,影响正常的村民自治工作,给农村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

(四)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农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增强。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所立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刑事案件与2005年基本持平,其中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爆炸、放火、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分别下降了25.2%、13.3%、14.8%和5.2%。2007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发生的刑事案件继续保持稳中有降。但是,有的农村地痞、村霸、市霸、水霸、菜霸等流氓恶势力横行乡里,为害一方;有的地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危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而且直接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二、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社会矛盾,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农村经济落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有直接联系。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形成了强烈反差,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发展水平严重失调。这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农村社会和谐进程,是农村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一方面取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赖于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这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承包、土地租赁、土地征用、征地补偿等涉农土地问题日益增多,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焦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性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对农民群众在经济利益上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面对失地失业,又无养老、医疗保障;面对因公致残,生活极度困难;面对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受到破坏;面对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等等,广大农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和行为更加强烈,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群体性上访事件,激化社会矛盾。

(三)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少数干部不体察民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够,不能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回避推诿,对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导致各种矛盾由小变大,致使一些群众越级上访,甚至演变成。二是不依法行政。有的基层干部法律法规水平低,不能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处理矛盾纠纷方式方法失当,引起群众不满,伤害了干群之间的感情。三是以权代法。少数被“海选”出来的村干部,利用手中职权,在集体项目承包、征地补偿、救济款发放等群众敏感的问题上,不实行村务公开,搞暗箱操作,,侵犯了农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引起农民群众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

(四)预防调控机制不健全

完善健全的预防调控机制,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保证。有些地方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健全的工作责任制。有的乡镇维稳专班仅一个人,村组干部配置过少,加上经费保障不力,维稳工作难以开展。有的地方工作又比较薄弱,机制很不健全,导致了一些应由部门处理的问题,直接集中到党委和政府,不仅影响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应着重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农村平安建设的成效,关键在于基层党委和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农村平安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各地平安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列入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晋职晋级和奖惩使用直接挂钩。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帮助解决农村平安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突出的县(市、区)、乡(镇)、村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鼓励;对因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导致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的地方和单位,严格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使农村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提高农民法律素质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的现实需要。各地要加大“五五普法”工作力度,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法制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约束能力,使农民群众自觉地通过合法渠道解决矛盾纠纷。

(三)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加强乡(镇)、村(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站点等工作网络建设,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完善农村多渠道解决争端的机制。要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情况报告、归口调处等制度。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干群关系、农民负担、土地承包、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体资产处置、村务公开、邻里纠纷和宗族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和推行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的发生。

(四)加强和改进工作,积极稳妥地处理

要加强和改进工作,完善督察专员、领导包案处理大要案等制度,确保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回应、有人处理。要建立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实行实地调查处理制度。对重大案件、重访案件或认为有必要进行督查督办的案件,省级党委、政府应授权有关部门进行实地调查处理,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防止重访、重大的发生。

农村平安建设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切实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基业,只有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农村平安建设,才能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国务院摸底基层债务财政部酝酿相关方案》

②公安部《我国农村上半年治安形势保持稳定》,2007年08月23日05时27分,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献]

[1]王智民,等.当前中国农民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4).

[2]师逸,蒋凌燕.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若干因素浅析[J].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3]苏建忠,陈允政.浅谈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2。

[4]宋远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农村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农村建设;农村人口

中图分类号:G81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060-01

1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村群众文化工作

群众文化工作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落实以法治文,科教助文,产业兴文,促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努力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创新机制,构建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广大农村人口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所以在进行群众文化工作更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方针,加强农村人口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2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需要众手托举,联手合作

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要做好基层文化工作,设施是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工作的载体和基本条件。而目前由于乡镇财政收入对文化投资少、比例低、基础设施陈旧、简陋,服务手段落后,与当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和加强精神建设的时代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各级政府都要把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要切实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人,要确保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安排,应向基层文化建设项目倾斜,保证有影响的重大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把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作为重点列入建设规划。所需经费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覆盖面广、牵涉领域多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走向“大文化”的过程,期待新元素的注人和新结构的建立;基层文化建设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渴望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发挥基层文化建设多元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作用,在政府的牵头下,各有关部门联手合作,创设基层文化建设的多平台。引导鼓励发展各类民办(集体)文化设施的建设,群策群力,衔泥为基层文化筑巢、搭台,让老百姓唱戏。采取多体制、多方面、多渠道,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文化为群众的发展新思路。

3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和节庆活动

民间文化为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深受其欢迎。各地应以民俗活动、节庆活动为龙头,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抢救挖掘、收集整理各类民间艺术和培养民间艺术队伍人才。一是发展民间艺术社团、民间音乐会、秧歌、书法绘画、戏剧、曲艺、雕塑、手工制作等,在保持民间文化原生态的前提下,把有商业价值的民间艺术融入一定的商业利益,合理适度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积极开展“四进家”活动,即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就业知识到家,满足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业的要求。三是实施文企、文商联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体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同时利用重大节日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是推动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和提高农村文化活动层次的好举措。通过活动,可以增进艺术水平的交流,通过活动,给广大的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机会。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比较发达的地区,通过活动还可以把民间文化艺术与旅游市场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给农民带来富裕和经济效益。

农村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体系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左右,农村的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老有所养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但农民自愿参加养老保障统筹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政府强制收缴养老统筹费,引导变成强制;赡养纠纷事件逐年猛增,家庭养老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笔者认为,出现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农村养老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一、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

(一)老龄化加快

自70年代我国成功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8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为7.6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8.59%。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25亿人,达到10%的老年型标准。预计到2020年将有2.3亿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左右,2050年将达4亿多,占总人口的26%左右。人口老龄化在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沉重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老年供养系数上升,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加重。1991年60岁以上老人供养系数为13.74%,2000年为15.6%,预计2010年达到17.62%,2020年达到23.77%,2050年达到48.49%。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太小,覆盖对象有缺陷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人口还很多。1998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4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另外,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所以很有必要考虑这个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问题。基本方案中没有体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给予区别对待。进城务工的农民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中,也没被纳入到城市养老保险体系中,处于法律保护的空白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功能被削弱

家庭养老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养老内容,主要是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籍三个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子承父业”高度概括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稳定的世代交替,能在家庭内部自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相应的道德规范。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这是促使家庭养老方式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这种进程,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更。弱化了土地保障作用,促使了社会养老方式的产生;另一方面,工业大生产劳动方式的重大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者作为养老义务承担者的角色,家庭赡养和生活照料功能随之受到削弱。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不同地区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城市、沿海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各方面的原因出现了加速发展的态势,它们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日渐增强,同时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原先隐藏在集体出工劳动方式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现出来,而户籍制度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改革,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县城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和迁移成为可能。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对传统家庭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四)农村养老不能完全依赖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1/4左右来自劳动收入。来自转移性与财产性的收入约占纯收入的5.7%。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的束缚,参与到现实的社会保障中。但是,土地对于有的农民来说仍然是很重要的生产资料。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而且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代价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所以完全依靠土地来养老的选择也是不可行的。

(五)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家庭“四、二、一”人口结构的形成,家庭小型化也在发展

农村家庭人口结构也将出现以下变动趋势:

1、已婚子女与老年人分居的现象逐渐增多,老年人单身户或一对夫妇比重提高。据199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全国只有一个老年人或老年夫妇独自居住的家庭约为2049万户。预计我国老年夫妇家庭、单身老人家庭即纯老人家庭将大规模、大面积地出现。

2、特殊老年群体大量出现。这样的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丧偶老人群体。由于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以及性别比的变化,丧偶老人主要是丧偶老年妇女会大量增加。部分丧偶老人再婚,另组家庭。也有许多老年夫妇因一方去世而成为单身老人家庭。二是独生子女父母家庭。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身的大批独生子女21世纪初开始步入婚期,他们的父母也将由目前的准老人步入老年。三是两代老人家庭。下世纪随着人口老龄程度的加深,高龄化也将在我国出现,到那时将是许多低龄老人不能与其子女共居,但却要赡养已进入高龄的父母,组成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两代老人共居的家庭。以上这些纯老户与特殊老人群体,在居家养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社会予以关怀。

所有这些,决定了我国农村必须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

(六)资金筹集与基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欠账的规模过于庞大,使得我国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由名义上的部分基金制回归为事实上的现收现付制;在现收现付体制下,最初几代退休者享受了远远超过其缴纳的养老金,而支付这些费用的后参加者又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自身的缴纳换取仍旧慷慨的养老金支付保证;然而,养老基金的积累往往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养老金的支付只能靠更高的缴费率来维持,债务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愈积愈多。房海燕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博士)于1998年在比较乐观的假设条件下,根据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出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1997年的现值为17998亿元,数目惊人。理论上的天文数字已足以使我们担忧,而已经发生的养老金拖欠现象就使人们更有理由怀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险系数。当人们对社会养老保险的支付保证产生怀疑时,扩大覆盖面就成奢谈了。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的产生原因

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积淀的结果,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面将讲述其中的两个比较基本的因素。

(一)农村经济落后

一方面由于农业本身是第一产业,创造生产力的效果没有其他产业那么明显,所以国家对其管理与监督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国家的管理可能会因管理层级太多而导致管理的失灵。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地区发展的速度快慢不一,所以,国家进行干预,规定政策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较为贫困的地区,政策的倾向对于农村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立法滞后

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只有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国家没有根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及时地对法律做出调整。

三、我国农村未来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构想

我国农村未来老年人养老方式,应在继续鼓励老人自养、家庭赡养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养老社会化体系建设,并使之与其他养老方式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共同构筑我国农村未来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长寿的生活。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应具备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三是老年医疗保健体系;四是老年救济体系;五是精神生活体系。由于我国农村老年人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广、收入差别大,建立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应体现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特点。

(一)老年人生活照料体系

这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供养方式。主要针对高龄老人及有特殊困难的老人。1996年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有800万,75岁以上老人有2000万,且高龄老人每年正以5.4%的速度在增长,到2020年将有30%左右的老年人进入高龄期。这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都要经历从能够自理、半自理到不能自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能力的过程。他们之中将有部分人住进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生活服务中心等设施,他们的起居日常生活照料由这些老年服务机构承担下来,由老人或家庭提供一定的费用。另一种是社区服务方式。对居家养老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人,由社区老年服务组织为主提供服务人员进入家庭服务,或提供定时、专项服务。因此,社区老年服务和老年人集中供养机构,进入下世纪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二)老年医疗保障服务体系

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是老年人的大敌,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全依靠国家是不可能的。应根据国情和农民的意愿,在政府支持下,国家、集体、个人共同投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的医疗保障制度。尤其要鼓励农民互助共济兴办合作医疗,并将它们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通过充实医疗设备,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医务人员素质,确保农村老年人享有保健医疗,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三)老年社会救助体系

这是老年人社会化保障体系的补充。相对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对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老人,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供最低生活补助,并对贫困老人减免相应费税,提供医疗方面的优惠和照顾。继续对孤寡老人实行“五保”供养,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四)老年精神生活体系

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爱好、兴趣的需要,以乡村为单位,建立老年文化、体育、教育、娱乐活动场所。

总之,未来我国农村将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体,社会救助、社会照料和社会福利服务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时事出版社,1998.

2、穆光宗,姚远.探索中国特色的综合解决老龄问题的未来之路——全国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服务研讨会侧记[A].中国的养老之路[C].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农村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新农村;古村落;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变迁的步伐中,如何保护抢救已经极其有限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周边的环境,也引起了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由于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有的部分遭到损坏,有的则年久失修;有的新旧相杂、不伦不类,有的因无人居住或产权归属等问题正呈颓败之势。古建筑的周边环境也随着经济发展而急剧变迁,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古建筑甚至处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境地。因此,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护古村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1、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

做好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心中有数,弄清农村的文化遗产分布、现状及保护重点。近十年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人们重建设轻保护,拆掉了很多可以不拆或本不该拆的古建筑,各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本区域内除文物保护单位之外的建筑遗产的底数是不清的,或知之不全,甚至一无所知。即便进行过文物普查,也对农村文化遗产缺乏深入系统的普查,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有必要对农村文化遗产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并公布保护名单,这样才能进行很好的保护。古村镇分布地区广,民族与地域条件各具特色,须分别对待,依据不同的情况、价值的大小、完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文化遗产普查,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

2、加强法规建设

加强法规建设,尽快起草制订专门的保护法规。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全适合乡土建筑保护,为便于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有必要考虑制定适用于乡土建筑保护的专门法规或政策,并鼓励村民自行订立文化遗产保护的乡规民约,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必须逐步纳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使相关部门有法可依,以尽快制止不加甄别的随意拆除、改造有历史价值乡土建筑行为的蔓延,引导地方及时调整新农村建设中只重建设、改造,不重保护的政策,制止建设性破坏,引导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3、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意识

现在的宣传大都存在着这样一些反差:对外宣传得多,对建设、旅游等部门宣传得少;对专业人士宣传得多,对群众宣传得少。如此一来,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充分运用各种舆论手段和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览、论坛、讲座等活动,展示和传播本地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境内外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活动。制定实施有关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4、完善技术规范,确定保护标准

国家文物局已经组织了国内有关专家和相关省份的文物管理工作者召开专门研讨会,探索和制定乡土建筑的保护标准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已初步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中应予以保护的建筑推荐标准(初稿)》。该推荐标准目前尚需进一步征求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在该保护标准正式出台后,各级政府可据此在自己辖区内进行全面、广泛的乡土建筑调查,按照标准甄别有价值的乡土建筑加以保护,以延续地方文化传统,保持新农村特色。

5、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的新政策

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土地置换、民居产权转移的新政策,根据各地实际经验,要解决民居保护与改善居民生活的矛盾,建设新区、保护老村是较好的方法,通过将新申请宅基地的农民逐步安排到新村,将老村规划治理后,采取各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做到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相关部门应从政策上鼓励建新不拆旧,适当放松产权交易,允许集体或个人购买保护建筑,真正做到谁使用,谁维修。文化遗产是人的,因而应该让群众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我们的传统中本来就包含有一种热爱乡土的情感,应该充分发挥普通群众保护乡土文化的积极性。应该让村民自主保护、管理自己的村子,而政府有关部门则要支持、宣传、帮助,不是与民争利或是包办代替,更不要进行纯粹商业性开发。

6、明确职责,创新管理体制,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文化遗产更在保护和管理之列。国务院2005年12月22日向全国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决定从今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十几年来,对建筑遗产(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问题,一些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多方呼呈,开了不少会议,出了不少专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有所回应和部署。但从全国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建筑遗产屡遭摧残的状况看,这项事业并未受到政府的应有重视,没有把它列上议事日程、明确目标和责任。即使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也长期处在城市规划管理的一个从属部分的位置上,而直接关乎建筑遗产存亡的市政建设、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等部门却没有遗产保护的职责。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规划、建设部门内部,也普遍存在这种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情况,致使建筑遗产保护工作长期停留在规划或规划文件中。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因为说的和干的不是同一个部门、同一个人。由此可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没有形成共识和合力,是最值得自我反省的要害所在。

7、把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保护古村落并不意味着拒绝发展。规划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起统领作用。有效保护古村落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规划的支持。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扎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

乡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按照上述精神,新农村建设应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纳入农民新村及村镇建设规划。我市农村众多的文化遗产有一些本身就是老百姓的住宅,有一些就位于农民群众集中居住的村镇之中。通过规划,依法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制止乱建乱盖和拆除周边的违法建筑,才能还原和保证这些文化遗产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

8、加大农村保护维修资金的投入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的投资有所增加,但其增加幅度是远远不够的,它应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发展相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与城市相比较,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困难更大,保护级别差距大、数量众多,维修任务重,资金的匮乏,使得许多珍贵文化遗产都已到了岌岌可危、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要不断增加农村的资金投入,合理利用民间维修力量与维修传统工艺,以便于有技术力量的地方工匠从事维修保护工程,及时维护文物建筑(下转207页)

(上接206页)安全。

9、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总书记指出:“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人类的任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世界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人类的千秋功业。”每个古村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从表面上看,每个村的建筑形式几乎一样,人们很难分辨出来,所以要真正了解古村落,将它展示给世人,就需要造就一支高素质、懂专业、会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才队伍。政府要重视人才投资,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持,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让前人留给我们的珍宝充分地展示给世人。

10、注重民生

农村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主体性;政治主体;价值主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因此,认识农民主体极其重要。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从自己的主体地位出发以不同方式掌握客体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它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可外显为人的自觉行为。农民的主体性是农民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农民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寻求生存,更进而追求自我全面发展与活跃地表现主体的力量。”对于我国农民的主体性,既要从现实中去理解,更要从历史的高度去认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民主体性既包括了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的统一,又包含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

一、政治主体

政治主体反映了我国农民的政治地位,我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被治理的对象。在传统的封建社会,农民从来就不是权力的主体而是客体,“民”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怜悯的对象,“君”才是主宰。农民的利益和权益常常被侵犯和剥夺,因此造成了无数次惨烈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20世纪我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但它的性质是与传统的农民战争完全不同。在《论联合政府》中阐述了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农民——这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的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

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从制度操作层面保证农民政治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贯彻实行并不成功。体制长期存在,这是政社合一的经济高度集中、政治高度集权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农村农民的活力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政府废除了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开始筹划乡村社会的自治权,并推行村民自治制度,这是新时期农民确立政治主体地位的重大举措。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农民主体的重要步骤。当分田单干把农民从体制中解放出来时,客观上已经把的经营管理职能归还给了农民。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发展,民间力量在农村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从客观上要求国家将乡村公共事务的决策权、管理权让渡给民间,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还开展了村民自治、直选村主任的试点工作。1986年前后,中央还一度考虑成立农会,直接选举乡镇长和乡镇自治的改革要求也提了出来。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官权退、民权进”的步伐停了下来,有些地方甚至是背道而驰,官方权力大举下乡,乡镇政权机构大大扩张,农村经济改革开放的成果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直接或间接导致了90年代农村的衰落。新农村建设时期,如何完善确保农民的政治主体地位和作用,仍然需要深入的探索和改革。

二、市场主体

我国的经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农民也就应该是市场的主体,市场经济离开了农村市场,离开了农民这个市场主体,将是不可想象的,市场化的改革也将是不成功的。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形成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二元格局,防止小农自发的资本主义走向,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农村市场极为萎缩,农民只能在农村从事农业,不能从事第二、三产业,更不能进城务工。没有市场,农民就没有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市场化,就是用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把整个经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连在一起,建立广泛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社会,建立广泛完善的市场体系。

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是与市场经济相通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的、传统观念包袱重的传统农村,转变为现代商品经济的、专业化分工发达的、以拥有现代观念的新型农民为主体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要求高效率的、规模化的、集约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新农村建设要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三、创造主体

农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演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主要的社会成员是三部分人,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农民是第一产业的主体力量,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然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之一。

从国外的经验看,农民积极主动的参与是农村变革的关键因素。韩国新村运动是一场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群众广泛参与的运动。农民乃至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是新村运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政府虽大力支持新村运动,但并不包办一切。上什么项目、项目的进展如何完全由农民自己选择。新村运动的组织实施者是从农民中选出的“指导者”,而不是具有准公务员性质的“里长”(相当于我们的村长)。即使政府认为对农民有益的事情也要先征求农民的意愿,真正让农民成为各项农村建设事业的主体,决不强制推行。因此,新村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支持,1970~1980年,参加人数累计达11亿人次(1970年韩国总人口才3200万)。

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不仅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且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首先,从人口结构上看,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和生产群体,是我国社会结构的主体。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基本国情,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农民的广泛参与。

其次,农民为我国革命的胜利及国家工业化的起步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的工业化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50美元左右的情况下启动的,因此,政府长期以来实施工业优先战略,通过挤压农业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据专家测算,1954~1978年国家通过“剪刀差”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农民手中获取了7140多亿元的巨额资金。1978~1991年,剪刀差额累计已高达12329.5亿元,相当于同期农业生产总值的22%。进入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还呈不断扩大趋势,每年差额绝对值都在1000亿元以上。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撑,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事实上,也正是有了农民群体的奉献和牺牲,我国才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可以说,农民对我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再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农民表现了积极的首创精神,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探索了前进的路径。改开开放以来,我国农民表现了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创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众所周知,作为我国“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就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序幕的,并由此带动整个农村乃至城市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此,中共十四大报告已做出了充分肯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第二,创造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起动和发展资金,主要是农业的积累,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农民创造的乡镇企业对我国现代化的意义也不仅仅限于农村。邓小平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出。”第三,创造了劳动力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农民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纷纷走出故土,告别家乡,向东南沿海和城市进发,随即出现了持续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民工潮”。“民工潮”实际是对传统户籍制度、城乡分割、区域封闭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的冲击,农民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创造出用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新机制。第四,创造了股份合作制。80年代以来,亿万农民还创造了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各行业、各类型的农民股份合作制联合体正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出现,有效解决资金与人力资源的结合问题,创造了新的运作机制。第五,创建了小城镇。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至城市,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要求。小城镇的崛起,主要靠的是广大农村乡镇自身经济的积累和亿万农民自己的力量。农民在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证实了其为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创造主体”之一,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最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蕴含着很强的创造潜能,有能力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探路人。

四、价值主体

农民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参与及其为之所做出的贡献,决定了他们也是现代化的价值主体之一。农民作为社会成员中的一项,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既是人类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现代文明的精神本质是一种主体性的精神。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创造了价值却失去价值,工人的劳动产生了异化。而在我们国家,所有的劳动者,包括农民在内,既创造价值,当然也应该享受其劳动成果的价值。

当前在我国,让农民享受到社会进化所带来的成果,一个最直接的表征就是照顾和保护农民的利益。所以有学者指出,农民问题,千头万绪,根在一个“利”字。而利益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价值问题,即政府如何对待农民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创造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且还影响着民众与国家的关系状况,乃至于民众对现代化建设的态度问题。因此,能否正确摆好农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地位,是决定着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把农民作为价值主体,最主要的是落实在对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上,也就是说落实在把农民当作真正的创造主体上。

综上所述,历史与现实的我国特殊国情,决定了农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必然是政治主体与市场主体、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双重角色,它们内在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是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而乡村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民在参与到现代化实践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自身创造主体作用的同时,只有分享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传统型”的墨守成规的小农意识才可能向“现代型”的进取开放的公民理念进化,成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夏甄陶.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J].人文杂志,1995(4).

2、潘逸阳.农民主体论[M].人民出版社,2002.

3、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1.

4、文集(第七卷)[M].人民出版社,1999.

农村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传统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决策与重要任务,文化建设又是整个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传统精神与文化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始至终都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精神,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基础,这种传统精神的神髓,就是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必须纳入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让传统的民族精神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灵魂与核心,从“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传承,到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莫不体现出这一点。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必须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心中思、手头干的实处。

2.以团结一心为要点。讲合力、重团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三人一心,黄土变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指导行动的座右铭。为此,要以新农村文化建设为契机,形成磁力场和凝聚力,使广大农民群众发扬团结统一的精神,携手并进、共同致富。

3.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不甘落后、立志争先。当前,要弘扬广大农民群众的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文化精神,要奋发图强,为做新一代农民感到自豪,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进而真正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二、传统道德与文化品格

新农村文化建设,也要注重文化品格。我们要倡导科学、文明,克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保障。

著名艺术教育专家彭吉象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与其他精神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传统道德中有许多文化精华值得弘扬,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继承弘扬传统道德文化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遵守社会公德。道德具有社会性,它是具有社会性的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群众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公德,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从而使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

2.恪守职业道德。要使广大农民群众种好地、生产放心产品,不投机取巧,要靠智慧致富。

3.信守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要使广大农民群众信守家庭美德:孝敬长辈、尊重同辈、关心晚辈。要严于律己,不偷不赌,不搞邪门歪道,不酗酒闹事等等。

三、传统艺术与文化娱乐

新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是干巴巴的标语口号,必须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文化娱乐中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从而提升文化素质。

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艺术,就承担着这方面的重任。当前,弘扬传统艺术并使之在文化娱乐中充分发挥教育功能,重点也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开展广泛的群众性艺术娱乐活动。镇(街、区)文化站(所)要大力组织、精心开展各种群众性艺术活动。就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的那样:“农村文化活动要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原则,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大大促进农村文化建设。2004年,我们到石桥头村举行专场文艺演出,并组织古山镇“首届方山柿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与文艺踩街活动;2005年,我馆参加了“象珠镇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华溪春潮’走进前仓”大型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都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获得一致好评。

3.开展文艺辅导工作。在农民群众的传统艺术活动中,文化馆的辅导工作大有可为,可起到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民艺术骨干、提升文化馆干部自身素质、创作艺术精品等多功能作用,可谓“一箭多雕”。

农村建设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什么是和谐文化

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以倡导、研究、传播、实施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和谐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范式,是一种与传统文化相承接、与社会基础相契合、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先进文化,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深化与升华。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并将和谐理念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

1.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建设和谐文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增强凝聚力。文化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之魂和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因。农村是农民的家园,只有在农村大力加强和谐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新农村建设的共同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打好坚实的思想基础,形成邻里和睦、团结互助、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2)建设和谐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将和谐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用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观念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走向富裕的同时,实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大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3)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建设新农村是我们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尊重农民的文化与精神追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满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文化发展缓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用于文化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导致农村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文化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2)文化基础设施陈旧,总量亟待提高。由于受财力、物力的限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于市镇,现有的农村文化设施大多是面积不足,设备过于老化,难以满足当前农民的实际需要。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3)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由于农村文化工作相对清苦,做出的成绩又很难及时得到肯定,因此,文化专职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干劲不足。大多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同时兼职做乡(镇)政府的日常工作,“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在文化活动开展和关心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主要还是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还未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角。文化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积极有效的开展。

(4)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顺畅的体制与灵活的机制是农村文化事业深入有效开展的生机和活力所在,只有体制与机制顺畅灵活了,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资源的最大作用。由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为了自身生存,有些文化馆(站)甚至将文化设施出租或挪作他用,其文化功能在逐渐萎缩和降低。

(5)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在加深。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资源相对匮乏,农村先进文化阵地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中难以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当前某些封建落后观念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当其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之后,精神需求自然而然随之凸现,如果没有健康的文化去满足他们的需求,不健康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

1.将和谐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规划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和谐文化建设纳入农村奔小康的总体目标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财政支出预算、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等方面,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实现。要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机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作为对文化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广大农村阵地,并逐步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2.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与繁荣,我们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文化经济政策的同时,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当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的文化建设。

3.切实加强农村文化队伍、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庞大的、素质较高的文化工作队伍。因此,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制定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计划,采取函授、选送到文化艺术院校深造、从艺术院团派教员到农村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工作的需要。落实文化机构编制内人员的待遇问题,妥善解决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关心、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传播先进思想,普及科学知识,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文化设施建设,为农民进行健康的文娱活动创造必要条件。

4.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和科学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二是要稳步推进基层经营性国有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要鼓励社会资本在政策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兴办文化实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农民既是农村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四是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确保农村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超级秘书网

5.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农村文化建设搞得好坏,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是关键。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落实有关部门责任。有关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特别是重点文化工程,要加强专项监督检查。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农村文化工作,并将文化工作各项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党政班子政绩考核之中。二是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各县(区)和乡(镇)都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党委和政府都要有一名领导负责文化工作。三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群团组织对文化工作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并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加大文化工作含量。四是要用典型引路,认真总结经验,表扬并推广好的典型,对文化工作落后单位,要求其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农村的发展需要文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农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实现奔小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促进农村文化事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并早日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做哪些事[J].农业政策,2006,2.

[2]段振榜.关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3.

农村建设论文篇10

1.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导农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经济开放性提升、利益格局多变、价值理念多元等因素的刺激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受到一定冲击,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体系建设,首先应强化农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如以“村党校”方式分组农民进行新政策教育,通过文化汇演、剧团巡演等方式,宣扬真善美,以小戏、小品、快板等形式将新政策、新制度搬上舞台或编成“顺口溜”、“小歌曲”等,以刺激农民感受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活性、贴近性。

2.以可参可演的形式,深化农民的文化意识。

农民所参与的才是最实际的,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乡镇在农耕后展开“消夏晚会”,节目由农民自己编排、演出;以模仿安徽黄梅戏、庐剧、山东梆子等农民喜欢的形式,组织县剧团下村演出;依托镇级文化站建立数字图书馆,将农业技术信息、文化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的探讨庞亚军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文化馆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分,是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文化建设内涵、特色文化开发、农民素质提升、物质基础保障等四方面提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以服务于此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发展。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途径动内容等纳入网络服务中。

3.以丰富多彩、新颖开放的方式,丰富文化内涵。

必须在坚持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手段来丰富文化形式,深化文化的人文内涵。如村镇文化建设中,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人文故事组织当地民众演绎;结合当下流行的广场舞、牛歌、骑马舞等组织、设计娱乐形式板块;根据年龄段设计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老年广场舞、青年健美操、小伙篮球赛等,使农村文化更有活力、更新颖、更具有魅力。

二、立足地域实际,开发特色资源

民族的才是国家的,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农村是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的集聚地,是古老文化保存最完整、奠基性最强的地方,文化建设中应关注农村地域资源,尤其是历史性文化、民族性文化的开发。

1.进行地域资源开发,构建特色农村。

最传统、最古老的文化在民间,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尤要突出特色资源的开发,如借助一些农家文化,建立文化大院、文化书屋,以“老者讲学”的方式,鼓励农民传承本地、本族文化;注重古房子、古院子、古遗址的保护、修葺,根据乡村文化特色,建立特色文化大院;结合发生在本地的历史故事、传说、人物等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并承接我国“仁、孝、礼、理”等传统道德文化;将古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将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在一些典型性的镇上,甚至是村子中建立特色化乐园,并对外开放,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链接。

2.以文化宣传为介质,打造农村品牌。

农村文化的特色性不但在于资源的开发,且在于特色文化所带来的特色效应,尤其是文化的外在交流效应及对农村特色建设的效应,这就要求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时要注重“把农民的文化推广于城镇”、“把乡村的特色文化推广于世界”。如以古文人、古迹所在村落为文化研究地,举办与此文化相对应的交流会、会展、论坛等,并吸纳外界考古、文化研究人员进入村落文化开发中;注重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以“自然文化游”为主题,进行乡村旅游业建设,以经济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以村内文化使外界了解本方人情,以外界文化刺激村内文化更新,打造一个雅俗共赏、古新相映、韵味十足的特色村。

三、发挥先进作用,提升农民素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中坚力量是村干部、文艺分子等具有领导作用的先进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只有将全民调动起来,并充分发挥文化人才、领导者的组织、带动作用才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1.关注文化人才的培养与运用。

村干部、文化人才尤其是基层文化人才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先锋领导作用,相关部门、村委会等应以制度性管理、政策刺激、奖励激励、教育培训等方式,刺激先进者提升自身的文艺素养,将各方位的文艺人才吸引到基层文化服务中,并发挥其带头作用,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储备强有力的文艺人才。

2.全面提升全体农民的整体素质。

“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文化环境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而全民素质的提升,则是此环境营建的基础,因此,在发挥先进者作用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民素质的提升,如以政策支持农民办文化大院、收集文化书籍、进行文化讲学等;以“分组制”将农民分成若干艺术小组,并以农民劳作、生活相关的节日活动组织农民分组汇演等。

四、调动多元主体,强化基础保障

相对于城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较为薄弱,尤其在基础娱乐、文教设施上建设力度较低,基础设施数量及质量均难以为民众娱乐、学习、文化共享等提供支持,难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实现不仅仅在于农村、农民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力量的支援,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及边缘城市的扶植,这就需要充分调动乡镇政府、乡镇文化站等多方力量,以多元互动形式,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

政府部门应在密切结合本地农民需求、经济水平、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基础上,制定教化功能、建设方式、实施技术等方面的制度、政策、规划策略等,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方向性引导与支持。如通过实行统一化有线电视设置政策来增加有线电视入户,强化电视文化的作用;镇政府以村为单位,以村支书为信息获得中介,依据每一村落发展实际、文化实际,进行文化建设规划,如对面积较大、特色文化突出、经济较好、靠近城区的农村实行文化休闲战略,建立集文化、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文化休闲乐园;对农村文化继承者、宣传者给予奖励、政策支持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投入一定资金购置网络设备,建立“县县互联、镇下显村、村村各异”的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加网络用户,提升网络文化的共享性。

2.实现多元互动,提供多方面支持。

除了发挥政府作用外,还应充分利用其他可能性影响因素,通过多边力量的协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农村借助城市为其提供文艺人才、设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着力进行农村阅读室、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同时,当地政府为其配置相应的图书、报刊、电脑设备等;教育部门强化人文教育,以学生汇演、学生带演等形式刺激农民参演,向农村阅览室提供书籍。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