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6:40:53

学科建设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篇1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四)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目前对文化产业需求的调查、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国际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借鉴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自己的一些学科规律。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科共性与专业个性、学科普遍性与学校特色的结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共同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校根据资源、需求和整合条件,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对于包含领域广泛、涉及行业众多的文化产业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如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都充分结合了该校师资、教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传统,设立了影视管理、舞台策划、戏剧管理、会展策划、音乐管理等有特色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上,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真正完成多学科的融合。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不能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开设一系列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去研究文化产业的课程,使各学科真正在交叉中融合《。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市场学》、《文化产业国际贸易》这些基本课程,要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殊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去理解文化产业,同时也需要学生从文化特性的角度去看到文化产业。第三,在培养体系上,形成通才与专才、高端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说文化创意人才主要仍然需要由传统的文学、艺术相关学科培养,文化技术人才主要还是由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培养,那么文化产业学科则主要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包含两个不同层次。一是通用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公共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版权经济管理、文化法规政策、国际文化贸易等等方向。二是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制片管理、美术品经营、演艺经纪、会展策划、影院管理、剧场管理等等。前者可以考虑培养硕士、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文化产业的高级策划管理者,甚至还可以培养少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博士研究生;后者则以本科、高职为主,主要培养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并与文化行业的直接需求密切结合。第四,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产业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需求来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市场学、创意学、统计与调查、财务管理等等。此外,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国际文化贸易、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创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工作坊等等也都应该是重要的课程选项。而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专业定位,还应该开设一些特色的、指向性的案例课程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在办学思路上,重视文化产业学科的本土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背景。5000年以上的悠久文化传统、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意识形态惯性等等,都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培养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同时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包括地方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这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人才培养带来某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学科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生态学;大生态学;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执政理念

中图分类号:N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3)01007004

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首现于中共十七大的政治报告,该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经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2];最终在中共十政治报告中,将之列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实现了由一般概念向中共意志的转化,并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的认识高度[3]。为增进共识,作者拟在过去10余年对生态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背景和科学内涵进行简要论述,供学习研究参考。

一、生态研究溯源

19世纪60年代末,德国动物学家Ernst Haeckel(1834~1919)给出了生态学定义: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生态学作为一门学问被研究,140多年特别是近50年来,生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形成了庞大的生态学学科体系。经典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经历了描述、实验、物质定量3个阶段,除利用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等实用技术开展应用生态学研究外,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生态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两者促使多种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形成,包括试验设计、抽样技术、种群动态、系统分析、3S技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内容。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生态研究之后,更是促进了包括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等诸多方面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在我国,生态学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初被引进和使用,但没能开展有目的的研究,这门学科一直没有受到重视。1979年12月1日,中国生态学学会在昆明正式成立后,生态学和生态研究才逐步得到重视和发展:围绕国家农业、林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需要,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性生态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在青藏高原对中国植被作用、中国气候与植被相互作用等方面也开展了基础性生态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国际生态学经典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而且为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科学决策依据。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继续坚持和发扬中国特色生态学研究的同时,现代生态学研究开始借助统计分析、模型拟合等手段探索经物质、能量、信息转化引导生物个体发育、群体动态、物种变异、种群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的作用规律。如通过水稻群体数量研究所提出的用于描述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生态学模型――ABC模型[4,5],就是对物种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的探索;而通过水稻品种质量研究所提出的物种种性漂移及生物信息论,就是对物种种群进化演替规律的探索[6~8];等等。

二、生态学科发展

学术界通常将研究生物的成果归位于生物学,研究环境的成果归于环境学,研究生物和环境间的成果归于生态学。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学科大融合将是必然趋势。为此,提出了大生态学(Eecology)――广义生态学的概念[9,10]: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含生物因素)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意识流等运行规律的科学。其中物质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起源、构造和发育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能量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生存、进攻和避害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信息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遗传、变异和进化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意识流主要体现为生境因素对物种反馈、控制和人为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关系,是大生态学系统存在和发展的灵魂。生境因素对生物物种上述12个方面的影响规律简称大生态学的十二生态法则。

借助一维时间量、二维生境因素量、二维生物量和三维空间量,可以构建出大生态学的八维构象,此八维构象共计形成四点、六棱、四面和一个立体,可以对大生态学所展开的多学科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10]。依据时间、生境因素、生物和空间等4个参比点,遵循大生态学根植于普通生态学之本源,可将大生态学作以下系统的生态学科分类[10]:T分类,即以时间(Tim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起源生态学、古生态学、进化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未来(虚拟)生态学;F分类,即以生境因素(Factor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普通生态学、极限生态学和超限生态学;O分类,即以生物(Organisms)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和普通生态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S分类,即以空间(Space)为参比点的分类,可将大生态学分为微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和宏观生态学。以上述2个及2个以上参比点为依据,还可以将大生态学做更细致的分类。

自生态学有历史记载以来,生态科学经历了一个逐步的、间歇的发展过程。经典生态学已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1]:自1869年Ernst Haeckel提出并定义生态学(Ecology)一词到1900年,为生态学创立阶段;大致从1900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的科学领域,但通常仍被认为是生物学的子学科,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尽管生态学依然根植于生物学,但它已经开始从生物学中跃出而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连接物理学和生物学过程,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桥梁,这个阶段是生态学成熟阶段。随着各类学科大融合、获取生态学研究数据之技术越来越便捷和有效处理海量数据逐步成为现实,生态学将迎来它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即:大生态学必将统领包括人类在内的庞大的生物科学体系,经过人类的共同努力,就可能逐步实现自然生态演变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对和谐。

三、生态文明内涵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和标志。文明的发展形态,既是现实化的历史运动,也是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12]。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类必须依赖集体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与渔猎,历时上百万年;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人类由此走入了农业文明,历时约一万年;18世纪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工业文明,人们逐步开始了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

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达到极致。工业社会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类陷入了空前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泥沼之中,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回归到生态文明来延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实际上是人类文明发展积淀到一定阶段必然显露的结果,尽管在以往的文明阶段,生态文明并未获得显性表现,但它早已默默地托起其他文明的孕育和发展。从大生态学意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之本源。

从人类文明的实践来看,伴随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到了20世纪60年代,全球关于生态与环境的话语表达愈益活跃,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实践运动。在我国[12],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成为了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实践运动;1983年,保护环境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了中共十七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继中共十七大报告与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之后,中共十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

四、生态文明建设

地球自形成始,便与具有还原型或惰型的太阳及太阳系其他星球不同,它是氧化型星球,这是生物起源的初始条件[13]。生物的起源、进化、演替有其自身规律,历经沧桑,并经历了5次种群大灭绝,现在正进入第六次种群大灭绝。所不同的是,前5次都是由于天体灾难或自然灾害导致的客观灭绝,而第六次却是人类的不文明掠夺导致的主观灭绝,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得以抑制和逆转,大灭绝必将波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全人类要充分利用生态研究的成果,发挥生态科学的力量,逐步实现延缓、抑制和逆转正在恶化的全球生态。

中国作为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尤应重视生态建设。中共十报告提出[3]:“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从战略角度提出了4个方面的部署:(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

从技术角度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要着眼于4个层面的战术性安排:第一,恪守科学开发。人类要生存,必然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能源等,但必须恪守在资源互补、生态保值的基础之上取其利,杜绝无节制开发使用。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至关重要,我国粮食生产、储存、消费要符合中国国情[14],特别是在生产环节上要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态互补[15]。第二,坚持合理保护。要采取使生态功能得以正常发挥的各种措施,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使之免遭掠夺性破坏。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是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必须坚持和发扬。第三,强化治理恢复。对于人工破坏、自然退化造成的生态灾害,要运用生态学原理,依据法律、制度规定,通过人工措施,对有害生物与环境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按照自然规律恢复其天然的生态系统。当前,沙漠化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生态灾难,国家要大力支持和推广内蒙古沙柳治沙、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成功经验[16]。第四,酿造生态文化。为顺利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创造、创新生态文化必不可少,其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生态文化的创造活力。要将科学开发、合理保护、治理恢复等生态实践所形成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有效地酿造成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并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用先进的生态文化教育和鼓舞民众,促使生态文明建设由执政党的意志尽快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中共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执政党的意志,既是顺应历史发展及时代进步的担当,也是对全体中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福祉的呼应。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与高度,更是要求执政者必须长期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共十报告要求全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让生态文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导向,用生态文明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一切发展实践,促进早日把我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美丽。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共执政理念的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意义深远,必将对建设美丽中国、造福亿万人民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2007年10月15日.

[2]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R].2009年9月18日.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2012年11月8日.

[4]王夫玉,黄丕生.水稻群体茎蘖消长模型及群体分类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7,30(1):5865.

[5]王夫玉,黄丕生.生物单种群数量消长的基本动力学模型[J].甘肃科学学报.1996,8(1):3742.

[6]王夫玉.论水稻种性漂移及对策[J].中国稻米,2001,7(3):3940.

[7]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02,14(3):6269.

[8]王夫玉.物种种性漂移的生物信息论基础[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4348.

[9]王夫玉.生态观新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王夫玉,王从.大生态学[J].甘肃科学学报,2010,22(1):7274

[11]E.P.Odum,G.W.Barrett.生态学基础(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2]刘湘溶,罗常军.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日.

[13]王夫玉.生物信息起源假说[J].甘肃科学学报,2003,15(4):3439.

[14]王夫玉.中国粮食问题[EB/OL]..

学科建设论文篇3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世界大学评价的机构已有几家,并产生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的世界大学排名,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最佳大学(World’sBestUniversities,WBU)”[1],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ofWorldUniversities,ARWU)”[2],《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的“世界大学排名(WorldUniversityRankings,WUR)”[3],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的“CHE大学排名”(CHEUniversityRanking,CHEUR)[4]和西班牙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CentrodeCienciasHu-manasySociales,CCHS-CSIC)网络计量实验室(CybermetricsLab)的“世界大学网络计量排名(WebometricsRankingsofWorldUniversities,WRWU)”[5]等。2005年,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在各项世界大学排名的基础上,按照中心的既有理念,设计了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权重、对象和方法,分析研究了进入ESI排行的世界大学的综合竞争力,首次了“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之后,RCCSE每两年对世界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现状进行综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此项排名不断成熟和完善,至2011年已连续4次排名结果[6-9]。另外,考虑到世界大学与学科评价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力和必要性及其在教育管理者和高水平受教育者中的需求性,RCCSE自2012年起将每年评价一次并出版相应的评价研究报告。同时为了迎合网络时代的新兴需求还创新性地引入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指标,以进一步考察各学校的声望情况、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程度,并作为Web环境下科研影响力评价的补充,以达到从科研产出到现实影响再到网络影响的综合实力评价[10]。

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此次评价在往年31个排行榜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网络影响力排名。具体的排行榜分别为: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世界大学与科研机构分22个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即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与商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药理学和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分8个基本指标排行榜(即收录论文数、论文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进入排行学科数、发明专利数、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网络影响力)。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还给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从而可以帮助读者充分认识学校及其学科发展的准确定位。评价结果中,前600名(即位居全世界前5‰的大学)定义为世界高水平大学,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大学对自己的定位与规划,又将世界高水平大学分为三个档次: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301~600名定义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其中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至于世界一流学科的界定,主要根据所评22个学科的不同评价单位在相应学科中的排名情况而进行划分,其标准为某学科排名前10%内的科研单位为该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划分为三个档次:某学科前1%(含1%)的科研单位的学科为世界顶尖学科;1%~5%(含5%)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5%~10%(含10%)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学科。

二、中国高校总体世界一流水平建设分析

(一)进入ESI排名高校数量变化情况

每年RCCSE世界大学评价报告均是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大学和分22个学科中大学和科研机构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为总体的评价对象。但是由于ESI统计数据的变动,该评价的对象也随之有所变化,具体如表1所示。由于最初开展的两次世界大学评价还处在探索阶段,加上前期人力、物力的限制,对于评价对象中的同机构不同名称标注的情况,未能详尽的合并、更正,因此出现机构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而在后来的三次评价中,都尽力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评价对象数量逐渐增长的事实不可以否定,同时中国进入ESI科研竞争力排行的高校数量也日益攀升,这一点很值得欣喜。

(二)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在2005-2012年这7年内的5次评价中,均设置了“国家(地区)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主要是对排名前30位的国家或地区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我们对这5次评价中中国的总体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2所示,其中“”表示上升,“”表示无变化,“”表示下降,表3、表5亦同),发现中国大陆一直处于排名上升的状态,从22位一路跃升至第6位;中国香港地区在这期间排名有上升、有下降,但总体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21名左右,这可能与其学校数量有关,在7年内,该地区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仅增加1所,对排名的影响也就不是很大;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类似,排名变化与进入评价的学校数量变化正相关,排名由26位上升至13位。总体可见,中国在世界水平的科研竞争力发展中整体成效卓著。具体对中国大陆地区科研实力各指标在前30强中的排名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发现中国大陆发文、论文被引、热门论文、高被引论文数等方面上升迅速,目前均已进入世界前10强的行列;专利数一直是中国大陆在世界各国或地区科研实力竞争中的强项,一直保持在前10名以内,并由2007年的第8位迅速跃升为目前的第3位,实力可见一斑。但是,在各项绝对指标飞速攀升的同时,高被引占有率这项相对指标(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的比值)却一直下滑,由最初的18位一直降到25位,这也就反映出论文质量的提升速度并未跟上论文数量增加的步伐,也警示中国在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进程中,莫让数量掩盖质量,而要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加强高质量论文的产出,从而真正提升国际影响力和世界科研竞争力。

三、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展

(一)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总体排名变化情况

通过前文阐述,我们已经发现中国高校在世界水平上的数量可见度已经越来越高。接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些进入世界大学排名的中国高校整体排名情况。对世界一流大学(前300名)中中国高校名次分布情况分析(表4)可以发现,中国不仅在进入ESI排名的总体学校数增加,同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学校数也不断提升。大陆由最初的3所学校增加到9所,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目前分别有2所和4所,它们分别是:北京大学(72)、清华大学(84)、浙江大学(94)、上海交通大学(122)、复旦大学(172)、南京大学(20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5)、中山大学(273)、武汉大学(295);香港大学(121)、香港中文大学(170)、香港科技大学(261)、香港城市大学(296);台湾大学(71)、台湾成功大学(202)。中国高校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的已有4所,其中大陆有3所,可见高水平大学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些高校在世界排名中的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它们各自的竞争实力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我们对RCCSE公布的2012年中国大陆高校排名前10的学校在历年世界大学评价中变化情况进行统计(表5)发现,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多呈现稳步上升的局面,虽然个别学校在2009年有下降的现象,但是总体上升幅度较大。目前在中国大陆前10强已有8所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国内排名前3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也荣升世界百强(即世界顶尖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提升幅度最大,都由600名以外逐步发展进入了世界一流的行列;相比之下,南京大学的发展进度略显缓慢,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指标排名情况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提升与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脉络,并寻找其中的关键因素,我们对2012年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内中国高校分指标排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表6),发现中国高校中最有优势的科研指标在于发文数和专利数,部分学校的网络排名情况也值得肯定。但是这些优势还很微弱,而且不够稳定,在能够真正充分体现科研竞争力的主体指标实力方面,如总被引、高被引和热引等质量型指标上仍有很大欠缺,需要引起教育监管部门、高校管理者的广泛重视,加大力度,提升科研质量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高校在世界上的科研竞争地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注意到中国科技大学作为国内高校排名中逐渐下跌的一所重点高校[11],其科研力量不容小觑。它自2005年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已在8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其中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均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即排名前10%),在国内的专业优秀率也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说这个“短小精悍”且容易被人忽视的国内重点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甚至超过了排在它前面的很多知名高校,也是这些学校在国际化进程、世界一流化建设中的榜样。

四、中国高校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进展

(一)学科总体发展情况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世界一流学科的创建与发展。我们对中国进入ESI排名学科总数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如图1所示),发现中国大陆从最初的16个学科已经发展到目前在ESI分设的22个学科的全部进入,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非常值得肯定。但是详细分析后发现,中国大陆高校真正进入排名的却只实现了由9个到19个学科的发展,增加了10个学科,但仍然在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和空间科学3个学科处于空白,这也是中国香港和台湾同样面临的问题,这便是中国高校在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建设进程中所要攻克的重要难关之一。另外,从各地区内世界一流大学进入ESI学科排行的平均学科数统计情况看(如表7所示),在连续5次评价中,中国的平均学科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中国三个地区的平均学科数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中国大陆由最初的5.67增至11.11,已经逐渐缩小了与世界平均值的差距,但仍需继续努力,向世界高水平国家看齐。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大陆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入ESI排名,但是对于每所大学或科研机构而言,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学科数量却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中国大陆大学都只有1~9个学科进入ESI排名。除了中国科学院在20个学科均有进入以外,重点高校情况也相对较好,大陆排名前6强的高校均有10个以上学科进入,且都有排名前10%的学科存在,尤其是前3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均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表8)。同时重点高校仍然能够呈现与国内排名类似的文史综合类院校学科广而全、理工类院校学科少而精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国内高校发展策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规划不谋而合。国内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建设,科研竞争力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亦可推进整体实力不断加强。

(二)优势与劣势学科分析

从进入ESI排名的学科数量和具体排名情况看,中国高校在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占有相当优势。2012年的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大陆高校的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都进入了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尤其是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8个学科还有顶尖机构存在,不过除了清华的工程学,其他所有的顶尖学科机构均被中国科学院独揽。同时在科研机构的统计中,中国科学院在发文量、被引总量、热门论文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ESI学科数5个指标上都名列前茅,这些都深刻印证了它作为国内第一研究巨头的科研竞争实力。另外,总排名前10位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如哈佛大学有15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斯坦福大学有9个学科位于世界前10强。中国大陆高校只有北京大学的数学和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排在世界前10位,其他高校在世界前10强的学科领域则仍然处于空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大陆高校在学科建设上仍然表现较弱。纵览2005-2012年5次世界大学评价结果,中国大学或科研机构总体上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上的优势相对明显,但也呈现出学科建设相对集中的现象:优势学科愈益强大,劣势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在发展这些优势学科的同时,高校管理人员、教育发展监管人员也要注意到在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经济学与商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空间科学、免疫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以及临床医学这8个学科中,中国大陆还没有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的行列,这也正是我们的劣势所在,急需加大投入,力争消除劣势,平衡发展,争创全面一流。总之,要真正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与学科的接轨,中国大陆的科研创新和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五、结语

学科建设论文篇4

当前时期,除了一些美术专业学校之外,很多高校也已开设了相关的美术专业。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美术专业学科建设比较滞后,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实际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人们对美术专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例如,不少人认为美术专业其实就是一种单纯的绘图画画,是一种专业画画技能。而对美术专业在设计理念和思维创造能力方面的认识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美术专业的教学更加侧重制图和绘画技能的训练,而对学生艺术设计理念和原始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从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是不利于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

2、美术专业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和观念影响深远。

从当前美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和观念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对当前专业发展的趋势和市场实际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专业的实际教学效果。

2.2缺乏科学合理的美术教育模式。

从当前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代化的美术教育理念没有形成,其结果导致美术专业教学基础单一、学科建设跟不上时代需求,重点不够突出。

3、美术专业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3.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随着我国对经济增长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实践应用型美术专业和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开始增多。比较明显的例子,在动漫游戏行业,近几年发展非常火爆,而相关专业的人才,尤其是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非常缺乏。从这方面来看,美术专业学科的建设,一定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经过深入细致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相关专业,并及时对课程体系的内容进行调整。

3.2优化专业配置,探索美术相关专业的互动教学

。美术专业的范围要适当扩大,同艺术设计、电脑美术、服装设计和摄影等专业深度结合,扩大专业学科的跨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不同专业的特色优势,提高学生对美术专业的理解层次,通过相关专业互动教学的模式,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深度整合,减少学生重复学习雷同知识的负担。

3.3建设高水平的美术专业教师队伍。

美术专业学科的建设,要注重从人的层面做起,首先应该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因为,教师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肩负着推进学科进步,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要建设高水平的美术专业教师队伍,把教师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培养一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敢于大胆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美术教师人才。

3.3强化美术专业基础教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在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稳扎稳打,切勿过激冒进,要强化美术专业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打牢基础,扩展学生学习的范围,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等独立而又互相作用的知识模块,从而使美术教育摆脱艺术家个人化、自由化、非科学化的主观倾向;美术教育,坚持工作室(车间)制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突破以往纸上谈兵的局限。可以说美术专业的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专业是一种美学艺术,美学艺术教育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主观性。基于这种情况,教学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基础课教学。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单纯的技术传授不是现代艺术教育的全部内涵,深厚的文、史、哲修养是视觉文化创作者必需的文化积淀。

3.4美术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兼容并包,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继承“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现代艺术领域之宽,跨学科之广,综合性之强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我区要继承“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既博纳中西古今文化之精华,又吸收中外艺术教育的有效资源,以此营造一个宽松而充满活力的学术与创作氛围,旨在强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相关院校应围绕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开展学生工作,现代美术教育方法着重从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较之以往的传统教育方法,现代设计教育应该主要强调“启发式”、“协作参与式”和“开放式”三种教育方法,以此作为传统教育方法的补充和更新基础。

4、结语

学科建设论文篇5

(一)学科建设是为了创造知识还是为了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两项基本职能,学科建设是两项职能的具体承载者。学科建设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而且必须承担知识创造者的重任。但从高等教育体系来说,高等院校是分为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研究类型的大学无疑是创造和生产知识的最主要承担者,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是其办学水平的标志,因而学科建设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必然居于龙头地位,也必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但问题的关键是不是所有类型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都应该处于学校的核心地位、都能够发挥龙头作用。显而易见,国内和世界上有那么多大学,当然不是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资格、有能力承担创造和生产知识的职能,更多的高校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者技术类型高校)成为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主要承担者。也就是说培养人才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不仅如此,从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来看,其学科建设的任务也主要不是知识的创造和生产,而主要是培养人才,而且是通过寻找学科建设与区域社会相结合的生长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由此看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不是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通过传播和应用知识来培养人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必须树立的一种观念。

(二)学科建设是为了学术水平还是为了技术能力?

学术是系统专门的学问,是与学科密切相关的概念,学术成果是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学术水平是科研能力的主要标志,学术成果和学术水平也是学科建设追求的目标。技术则是根据生产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手段,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术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学术成果发展应用的产物。如果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定位在人才培养的话,那么对学科建设是注重学术水平还是侧重技术能力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科研工作的定位问题,也就是科研领域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三个领域的选择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历史使命和办学定位以及办学基础等因素,新建本科院校与那些重点大学相比,不可能是以知识创造的学术成果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目标,因而学术水平也就不可能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标志,应注重实用新技术的创新研究,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把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主要不是注重学术水平的高低,而更应注重应用技术水平和新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能力。

(三)学科建设是为了师资学历层次还是为了实践经历?

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而且学科队伍及其带头人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传统的学科建设以引进或培养高学历、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搭建学科梯队作为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引进和培养高学历、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固然很重要,对开展科研工作意义也十分重大,但在高学历、高层次学科梯队成员建设过程中更应重视学科梯队成员的实践背景和实践工作经历。对处于非省会中心城市、缺乏学科平台的新建本科院校能否引进高学历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暂且不说,对于以应用技术的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来说,具有实践背景和实践经历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可能会更有现实意义。由此可以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既要重视改善学科梯队的学历结构、提高学科梯队成员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的行业背景和实践经历。这不仅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目的、途径和模式等方面都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是说不能步重点本科院校的精英教育模式的学科建设之后尘,那么就应根据新建本科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研究自身的学科定位问题,在学科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的结合点上,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院校办学定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另辟蹊径探寻其应用性学科建设之路,不失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

(一)办学定位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前提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建设一流的学科”,这是当下对学科建设重要意义的共同认识,也是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认识与其说是大学学科建设的认识,还不如说是研究类型大学基于精英教育思维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更准确。对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环境下诞生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的目的不只是通过科学研究发现与创造新知识、丰富和发展学科理论体系来提升层次和知名度,更不只为了争取硕士点建设而目标单一地开展学科建设,新建本科院校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更没有能力将学科建设置于龙头地位,事实上学科建设本身在学校发展与建设过程中也难以起到龙头地位。学科建设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何种作用,完全取决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决定着办学定位,办学定位又是一所学校各项发展战略决策的前提,也是学科建设定位的基础。众所周知,新建本科院校为地方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论在学术界还是高等教育实践领域都已形成共识。这一办学定位不仅取决于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而且新建本科院校职业性教育的历史使命与学科建设本源属性的创造知识存在内在逻辑上的矛盾性,这也是学科建设之所以不能称其为龙头作用的重要原因。但作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不能因本科院校类型不同而使大学功能残缺不全,大学开展学科建设是应有之义,但又不能否认不同层次和不同类的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差异性。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决定了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差异性体现在应用性特征上,把发展应用性学科作为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科建设水平更多体现在应用技术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建立服务于地方区域或行业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二)本科专业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础

由于大学既是按照知识体系构建的学术组织,又是按专业分工组织起来的教学机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在本质上存在共生关系。但这种共生关系在不同教育模式下表现形式却有很大不同。在精英教育模式下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按照学科理论设置专业,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并承担人才培养职能。而在应用技术教育模式下因其以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设置专业,而不再以学科理论为主要依据,学科由对专业的主导作用转变成对专业的支撑作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互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建本科院校作为转型实施应用技术教育类型的高校,由于是在没有学科建设基础的情况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两者的共生关系使专业建设对应用性学科建设更具有重要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多年的高职高专教育办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专业建设上,升格为本科后或因受办学思想或受学科基础条件等因素制约,专业建设仍然是学校建设的首要任务,即使对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受制于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使学科建设也很难取得显著成果。而一直以来在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条件、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必将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特别是在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本科专业群是建设应用性学科的现实可能。本科专业群建设是以一定的学科基础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进行资源整合,相近专业集中形成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的专业群,相同学科或相近专业领域的师资和教学设备汇聚到一起,通过资源整合突出优势和重点,增强整体办学实力,从而为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社会需求是应用性学科建设的任务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是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高校,在服务面向的定位上自然就是为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无论是作为大学初始基本职能的人才培养,还是以创造知识为核心的科学研究,都是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并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最终办学目标。而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价值延伸的社会服务职能,更是直接以为社会提供咨询、技术、文化服务为内容直接体现社会服务的职能。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自身能力的差异使其承担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都会有所不同,甚至是每一所大学履行职能模式都可能与其他同类大学有很大差异。具体在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建设上,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领域开展学科建设,从区域经济社会获得学科发展的素材、经验和载体,要通过应用性学科建设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社会文化建设、高新技术应用等应用技术领域的需求。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上来看,一方面,我国辽阔的幅员孕育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经济资源,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自然资源特色和地域经济特色,特别是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呈现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优势及地区独特的产业结构,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的生成点;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的地方性特征使与地方具有天然的联系,拥有研究区域经济社会的天然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丰富的要素和营养,而且还为学科发展提出了大量具有应用性特征的研究课题,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推动其发展的内在动力。这种根植于地方、服务于区域的应用性学科建设,不仅能持续长期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且也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提出迫切需要,这也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大有作为的舞台。

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核心任务不同于传统大学的发现和创造知识,而是开展以区域特色研究、技术开发研究、产品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必须要用全新的学科建设理念,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基础和优势,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选准学科建设的切入点,保证学科建设的应用性方向,使学科建设充分具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特征。

(一)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性学科建设理念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目的既不是通过学科建设来发现并创造知识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和扩大社会影响,也不可能是通过学科建设丰富学科理论来推动学科理论的向前发展,主要应体现在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能上,体现在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上。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一是要改变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中龙头地位的观念,树立专业的主导地位、学科的支撑作用的理念,正确认识学科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二是要改变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传统关系的认识,树立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三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观念,树立以应用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寻求课题、进行应用性研究的理念,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四是要改变全面性学科建设的观念,树立突出重点学科领域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的理念,正确认识和理解应用性学科体系的范畴和内容,在全新的理念引领下开展应用性学科建设工作。

(二)构建学科与专业共生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学科定位既是学校办学定位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学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其学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说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提供支撑的应用性学科建设。因此,构建应用性学科与应用性本科专业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基础。这种相容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主要特征表现为:一是要体现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和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基础出发,结合区域经济与文化特色发展的需求,制定应用性学科发展规划,明确应用性学科建设目标和任务;二是要体现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及主导产业、大型企业发展的需求,构建基于一级学科领域的、由本科专业群和学科研究方向共同构成的具有显著应用性特征的学科专业群;三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相容共生的原则,在学校优势特色本科专业(或本科专业群)的基础上,凝练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形成与本科专业密切相关、又相对独立的应用性学科体系;四是要体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发展理念,将学科建设要素与专业建设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在建设带头人队伍、学科专业平台、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兼顾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形成与专业建设融为一体的应用性学科体系。

(三)培养具有实践背景的应用性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既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又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建设,不仅决定着学科水平高低,也决定着学科建设的成败。对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来说学科队伍和学科带头人显得更为重要。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非中心城市的区位劣势等因素,决定了在学科队伍建设上不能走传统本科院校的老路,必须积极探索应用性学科建设所需的学科队伍:一要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化理念引入到学科队伍建设中来,学科与专业一体建设也包括师资队伍在学科与专业中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既要考虑学科建设需要,也要兼顾专业建设的需要,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应该是专业或专业群带头人。虽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任务有所不同,但基于一级学科的学科专业群条件下,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既可以成为学科建设梯队成员,也能为专业建设做出贡献;三是在学科队伍来源上要注重行业或企业的人才或智力的引进,引进或聘请行业或企业中从事应用研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技术能手作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重要成员;四是要对那些有发展潜力、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通过行业或企业挂职、学习等方式,提高专业应用研究能力,使之成为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较强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队伍成为应用性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

(四)搭建校企合作的应用性学科平台

学科平台既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因而也成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内容。凡是重视学科建设的高等院校无不同样重视学科平台的建设。我国目前以重点实验室等为主要内容的部级和省级学科平台,一方面是基于精英教育理念下的学科建设平台和基地,另一方面目前的学科建设评价模式不仅与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理念相矛盾,而且由于办学基础和学科实力的现实也难以在这个平台上有一席之地。但通过校企合作、依托企业建立学科建设平台,不但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而且也是应用性学科平台建设的创新之举。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主导产业集群中的骨干企业,并与之建立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应用科研、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员工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也可以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企业技术研发的共同需求,与企业在学校内联合建立实验室,成为企业技术研发基地和学校学科建设平台;还要借鉴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经验,在企业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通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应用技术研发的同时完成学科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任务。

(五)开展以应用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应用性学术研究

学科建设论文篇6

1.1制定专业委员会细则,规范化管理

制度是个体及组织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文准则。为规范各专业委员会的管理,根据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全国性学会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管理办法》、民政部《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和《中国抗癌协会章程》,辽宁省抗癌协会结合专业委员会实际制定了专业委员会细则。自辽宁省抗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起,完善了协会专业委员会细则,辽宁省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是辽宁省抗癌协会领导下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负责组织本专业的学术活动,不另立章程。专业委员会冠名方式为“辽宁省抗癌协会某某专业委员会”。细则中对专业委员会的职责,专业委员会成立、注销,会员,专业委员会组织机构及管理作出相应的规定。

1.2完善的办事机构

辽宁省抗癌协会下设组织部、科普宣传部、学术交流及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财务部、科技部6个办事机构。其中学术交流及继续教育部负责筹备、策划、举办协会的大型学术活动。科技部负责协会各项科技评审工作的评审及审报工作。科普宣传部负责科普宣传工作的策划、组织及实施。辽宁省抗癌协会通过上述办事机构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学术活动。

1.3抓好重点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

1989~1990年相继成立了临床细胞学、淋巴瘤、化疗、肺癌4个专业委员会,个人会员分布于全省的各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及科研院所。随着医疗技术不断更新、提高、肿瘤的规范化治疗纳入治疗标准。参照前四个专业委员会的成功经验,辽宁省抗癌协会先后成立了胃癌、大肠癌、肿瘤妇科、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肿瘤病理、肿瘤微创治疗等共计24个专业委员会。

1.4发挥人才队伍的群体效应

自2005年来,辽宁省抗癌协会以“人才强会”与“两步走”策略紧密联合,将人才工作与协会总体规划、学科建设工作紧密联合起来,以建立规范化治疗的医疗团队为目标,以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为重点,制定实施一系列加强人才培养的政策与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医务工作者医疗质量不断提高,人才结构得以优化。截止到2013年12月,辽宁省抗癌协会共有818名会员,高级技术职称医师占所有会员的比例由2009年80%提高至2013年85%,中级技术职称医师占所有会员的比例由2009年8%提高至2013年10%,其中正高级技术职称资格的医师348人,副高级技术职称资格的医师347人,中级职称资格的医师81人,其他管理、工作人员共计4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医师400人,其士120人。抗癌协会医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得到优化,管理队伍和支撑服务队伍学历结构也得到一定改善。

1.5发挥教学作用,统筹医研整体协调发展

辽宁省抗癌协会每年举办一次省级学术大会,下属24个专业委员会要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与专业委员会相关内容的学术会议,使辽宁省一、二级医院及其他综合医院的肿瘤科医生能了解新的进展、掌握规范化的诊疗技术,培训大批的医务工作者。同时逐年加大科研奖励工作力度,使医生除看病、治病以外,在科研能力和水平上明显提高,一批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医务工作者脱颖而出,成为各级各类尖人才。协会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80人,正高职称320人,副高375人,博士120人,硕士400人。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5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0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60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人选30人。

1.6细化分工,推动学科建设

目前辽宁省抗癌协会有24个专业委员会,细分出了肺癌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等。使各学科更加明确发展目标、组织管理形式,清晰自身建设内容。以学科建设带动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确保了协会学科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促进了学科的协调发展,使协会学科建设呈现有序的发展局面。形成了辽宁省抗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二级管理体制。协会领导负责学科建设的宏观调控与决策,学科建设的分类指导。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负责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各专业委员会是辽宁省抗癌协会中极为重要的二级学会,尤其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规范化、信息化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水平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充分考虑现有的学科基础,结合自身的发展环境和学科定位,提出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和运行计划,从而促进学科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日益需求。只有增强协会综合实力,提升对外形象,增加社会的认可,才能使协会学科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2讨论

学科建设论文篇7

华师一英语学科教研活动是一大特色。常规的集体备课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的时间,在这其中不乏有好的教学设计、新想法、新做法经过思想的碰撞被激发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流,整个团队的教学能力倍增,学生也因此受益无穷。“讲一听十”能有效的落实,需要老师对每节课有点评、有反思、有小结。所谓“听一讲十”是要求每一位老师,不论资历深浅,在每一个学期必须最少要讲一节公开课,听十节公开课,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目的。平时总是有老师抱怨我们学习其他老师的机会太少,没有外出参观学习的安排,其实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先进的做法,自己也有不断上升的空间。因此,“讲一听十”是我们每一个学期的教学教研的一个常态化活动。“以老带新”工程使全校老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每一个青年老师必须要拜一个资深的老师为师,俗称“结对子”。老师对徒弟的备、教、改、导各环节全程跟踪。如,某一节课应采用什么方式导入,哪些应为重点,哪些应是难点,第二节课是以复习开始,还是以某个话题或故事开始,以什么形式收尾,都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和研讨才可以上课。新老教师通过结对子互相学习,青年教师能很快成长,年长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那里学到信息处理、云技术应用等新知识。同时,我们的教学教研也惠及远方。海南分校,深圳分校的老师来校研修,咸宁、恩施、浠水等地教师的跟班学习都收获良多。我本人及我组其他六位老师也被聘请为华中师大教育硕士校外导师,对华中师大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成长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英语组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构建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探索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式,创造激励每个教师发展的教育机制。华师一的英语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动力的激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老师们都不是按部就班地讲课,而是想法设方地整合教材内容、调整教学内容、力求语料新颖。每个老师都强调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跟语言充分地接触,包括进行广泛阅读、日常会话和适量写作等。华师一英语课堂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应试成绩为目标。通过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开展课前十分钟活动(课前演讲、每日一歌等),学生们不仅增进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还摸索出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锻炼口语、提升自信。以课题带动教学也是我们的特色。在我们英语教研组,课题研究参与的人多,研究的层面广,对教材、教法、学生等各方面都有探究,老中青年教师都有参加。

二、课堂之外

“学以致用”是我校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目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交往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此,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1)丰富多彩的选修(戏剧表演选修、影视听说、英美通俗文化等)针对不同的学生。如,我们每年选派很多老师去国外交流,我们感到英语国家的人口语很特别,我们的选修课包括“英美怎么骂人,怎么吵架,怎么说上厕所,怎么赞美他人”等很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在看英美大片时往往一知半解,但通过我们的影视听说课,学生的学英语的兴趣起来了,听说的水平提高了。我们将课本中的故事改编成戏剧,让选修班的同学进行表演,极大的改变了课文干巴巴甚至晦涩难懂的状态。

(2)每周定期的英语角活动、配音比赛、短剧表演、英语演讲、各班的“英语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自信。我校的外教比较多(每年超过十人),来校实习的大学生、研究生也很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英语日”就是让学生有一个能说敢说英语的机会,我们在班级、年级、全校开展“英语日”活动,即:在某一天同学之间只能用英语交流,不可以说中文。

学科建设论文篇8

目前,全国高校学报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规模较小的高校学报在办刊中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应对质量较高的学报(如“核心期刊”学报)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小、发行渠道单一、优质稿件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促进高校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势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能够为学报长期提供高质量的,反映学术界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的稿件,以避免学报出现“等米下锅”、等稿上门的窘境。可以说,离开了学科建设的支持,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优势学科建设对于加强学报的作者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是重要的出版资源,高校学报能否在最终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优秀的作者队伍。高校的优势学科往往集中了全校该领域最突出的专家和学者,有的还在国内外聘请了知名的专家学者,可谓是群英荟萃。因此,优势学科建设能够为学报提供一批稳定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作者,增强学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校学报对优势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开展优势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形成学术梯队。高校学报承担着传播、更新学术理论知识,传递学术资讯,集成学术思想的重任,对于培养学术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刊发科研论文,将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发表出来,在学术界内外进行充分地交流,从而提升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促进优势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后备力量;二是通过发表教学改革类的文章,探讨优势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从而在理论上为提高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提供可能;三是高校学报在审稿、用稿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科研能力强、研究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作者,并能以发表其论文的方式对其进行学术能力的培养;四是通过高校学报这块园地,可以使各种学术理论和学术思想进行充分交流,从而将校内外的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其能互相交流思想和成果,共同提高科研能力。

2.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及时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对于高等院校优势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可以增强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高校学报是将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转化为科研成果的桥梁。首先,和出版专著相比,高校学报一般为双月刊或者月刊,出版周期较短,能更加及时地将教师和科研人员最新的学术成果发表出来,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优势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次,学报对学术信息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可以将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及时发表出来,展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发表国内外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论文,使本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及时获得科研信息和资讯,拓展视野、启发思路、借鉴方法、了解现状,有力地推动自身的科研工作。

3.引导学术研究方向

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属性,但是,高校学报不仅可以展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成果,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术研究的潮流,为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指明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学报编辑与相关行业内的专家学者联系较多,长期以来获取的学术信息也较多,因此学术视野较为宽阔,可以为校内从事优势学科建设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学术界的新情况和新亮点,帮助其发现学术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领域,有利于其树立前瞻性的思维,推动学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有的学报编辑同时又是高校某一院系和学科的兼职研究人员,与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有着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这种情况使得学报编辑能较深入地了解校内学科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从而在进行刊物编辑的时候能有意识地编发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创新性较强,对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有借鉴意义的稿件。

4.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学报是反映学术信息,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在学术交流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首先,高校学报是目前进行学术交流的最佳平台,是各种学术信息的“集散地”,学报通过刊发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章,传递学术信息,展示最新的理论成果,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其次,高校学报往往联系有一大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作者,学报通过组织作者联谊会等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作者之间的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其搭建进行科研合作的平台。

三、学报工作促进优势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1.基本思路

(1)坚持特色办刊之路。刊物特色是一种刊物区别于另一种刊物的标志,是刊物的“身份证”,也是其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学报要从本校和本地学科优势出发,注重将学报的历史积淀性和时代延伸性结合起来,突出学报在某个学科、专业和领域的优势和特色,精心打造特色栏目,编发反映优势学科理论成果的文章,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增强学报特色,提高学报的影响力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提升其教学和研究水平。

(2)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高校学报要立足本校,面向国内外,冲破以往所谓学报“内向性”的框架,广开稿源渠道,广纳名家名文,拓宽学术视野,不断提高学报学术品位,将“专家办刊”和“开门办刊”结合起来,学习国内外优秀刊物的办刊经验,努力打造学术精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只有如此,才可能为校内优势学科建设提供一流的、具有创新性和借鉴意义的学术信息和资讯,为校内外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促进学术发展与繁荣。

(3)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质量是学报发展的生命,高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管理摆在重要位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报出版发行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保证学报的审稿质量、编校质量、排版质量和印刷质量,通过刊发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章来提升学报的品位,提高学报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有学报的学术品位得到提升,才能够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建设提供支持。

2.以学报工作促进学科建设的措施

(1)做好审稿、用稿工作审稿是高校学报编辑出版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高校学报审稿要及时,把握好尺度,坚持三审制原则,建立健全审稿体系。在此基础上,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发展情况,适当向涉及此类学科或有相关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倾斜,优先发表其论文,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契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学校相关学科的建设。例如,《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近年来根据自身的实践和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在坚持审稿原则和标准的基础上,遴选和编发了一批涉及“现代远程教育”和“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学者和教师的好评。

(2)做好组稿工作当前,稿源紧张是不少学报编辑部面临的主要困难,成为阻碍高校学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高校学报应破除“等米下锅”、坐等来稿的传统做法,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拓展稿源。首先,应该加大向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约稿的力度。高校学报应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约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向学报赐稿,在学报开设“专家论坛”专门刊发其文章,同时向其支付一定数额的稿酬,优稿优酬。例如,人文社科类期刊可以向全国知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约稿,甚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一期或几期的笔谈,并着力建设学报“专家作者库”。其次,学报编辑部应主动了解学校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发展状况,长期跟踪其科研进展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一批涉及该学科领域的校内外稿件,尤其要注意采用观点新、角度新、有深度,社会影响和学术影响俱佳的稿件。这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将本校取得的科研成果展示出来,促进成果转化,反映学校的科研实力与成就,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校内相关学科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借鉴。

3.打造特色栏目

特色专栏有利于展示刊物的个性,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吸引优质稿源。目前,业内一些学报之所以办刊出现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就是因为其办刊缺少特色,不具备比较优势。实际上,学报突出办刊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不仅有利于校内优势学科建设,而且对于学报自身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为一旦校内的优势学科做大做强之后,就能为学报特色栏目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稿件。在这方面,一些大学的学报已经进行了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精心打造的“人类学研究”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首批名栏建设单位。打造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摸清学校学科建设、师资人才等情况,合理地设置栏目,精心打造,推陈出新,编发一批反映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科研成果的稿件,充分体现本刊物的学术风貌和品位。二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要根据学报和学科的特点,努力寻找新的、具有学术潜力的生长点,策划一些反映该学科前沿学术成果的选题,将学术特色、地方特色和形式特色结合起来。三是树立精品意识,主动向该学科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和教授约稿,以体现该学科最新、最高的研究水平,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推动优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4.加强作者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论文篇9

学科研究是对科学知识的累积、生产和探索,对教师个人而言称之谓学术成长,就是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并专注于这一方向的科学知识积累、探求。工业设计学科涉及工学、美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教师在其中的某一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探索,就是学科研究;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而成为社会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主要是对学科知识的选择与传授。在我国,由于对专业的划分是按照行业领域来设立的,导致很多人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不解。比如说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会计专业、文秘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等,直接从专业名称就可以知道其面向的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可“工业设计”恰恰看不出面向的什么行业,那是因为这个“专业”本来就不是直接面向某一个行业的。在组织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开设艺术、机械、计算机、管理等学科知识,每一类知识都学得不深,导致在学术交流时一旦与机械对话就短路,与艺术对话也退缩,那是因为工业设计这个学科发展得晚,还年轻,没有机械、艺术那么老,那么强大,还没有自己成熟的语言,迫不得已要用“别人的”语言去对话,怎能不难堪呢?工业设计自己的语言是什么?那就是创意方法,是一种把其他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融汇到一起的“黏合剂”,是在人与物之间创造合适事物的一系列创意方法。用这一系列的方法去和机械、艺术对话时,工业设计才有自己的话语权。既然工业设计是方法,那就应该也可以去面向很多的行业,这也正是工业设计的魅力。

二、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

学科研究有赖于学科方向的确立,工业设计学科方向必须依靠某个行业吗?也许机械需要、材料需要、会计需要、法律需要、建筑需要,然而工业设计很难以某个行业为背景。为什么呢?因为工业设计学科研究的本色是对设计方法的探索,如感性工学设计、人因互动设计、系统设计、通用设计、橘色设计、绿色设计、使用者行为设计等,都是设计方法,都可以成为学科方向,可能会在某一行业领域去运用相关的设计方法,但并不是只能依靠某个行业领域才能开展学科研究。就教师个人学术方向而言,是以兴趣出发,主张学术自由,如对工业设计历史与文化、工业设计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经济与管理等领域都可以涉足,这些领域涵盖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以及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种人文学科。所以,纯粹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是以工业设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为范畴,整合创新知识于设计方法的研究。

三、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

在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少高校定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下,任何“专业”都被要求贴近某一个行业开办。如果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面对某个行业的话,那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束缚工业设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从而限定了工业设计毕业生只能选择某个行业或就近行业的工作;否则就是“转行”,就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失败,这种观念是有偏颇的。再者,以区域行业(产业)为基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百多年前德国包豪斯时期的教育观念,如今产业转型加快,传统工业经济走向衰退,任何地区很难保证区域周边的产业几十年不变。纵使周边的产业蓬勃发展,可每个学生的兴趣不是僵固的,未必会选择区域周边的产业工作。如此培养学生的风险很大,显得急功近利。在当下办学实践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往往被导向为面向某个行业,这样才能被认可。又由于专业教育依赖学科知识的构建与传播,因而教师也只能围绕某个行业来进行学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更丰富地将某行业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削弱了工业设计方法论的学科本质。从工业设计学科规律来看,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学科研究是不自由的,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专业教育是局限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四、能力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首先,学科研究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创作性的操作体验,能通过对人文、社会与科技工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领会工业设计的多层次内涵与多面向的价值诉求,从而发展其具有独特性的创作理念、方法与能力,养成朝向专业学习、国际视野、实务导向三大目标努力。在工业设计学科团队中,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各有不同,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也各有侧重,所具有的教学科研经历、经验也各有长处,学术兴趣是多样的,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个行业背景来开展个人的学术研究,而是以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知识系统来开展学科研究,如设计文化、设计方法、设计工程、设计表现等。其次,专业教育应淡化行业界限,强调交互融合的大设计理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可从三个能力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一是工业产品设计能力:以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具有系统解决工业产品的结构、机构、尺度、造型、材料工艺、界面操作、快速原型、产品试验与评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数字互动设计能力:基于大数据时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服务理念,以网络互联、数据处理、云端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用户体验、认知行为、界面交互、智慧空间等产品及非物质化的生活服务设计能力;三是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及当代美学经济思潮下的文化生态环境,以传统文化、在地文化资源为核心,着力于田野调查、文化元素提取、传统工艺文化继承、设计文化意涵生成等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整合设计能力。

五、结语

学科建设论文篇10

我国高等级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虽然相比较于西方起步较晚,但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梁启超、张之洞等教育致力者提出对高等级教育的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高等教育学发展至民国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制定了相关制度,并有更多研究者参与其中,例如,蔡元培、竺可桢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社会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一些学者从我国发展现状、前景出发,对高等教育学做出了新的阐述,开创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如潘懋元等。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探索,实际上从1983年开始,这一年高等教育学成为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项,从此开始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学》这本书的出版,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更是有了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与性质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研究内容、研究途径、学科体系。虽然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规律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学研究内容的范围有着自己的理解,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体应该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在研究途径上,同样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多学科研究方法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途径,有学者认为通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途径,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没有具体研究方法,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对其他学科具有启发作用,具有“方法结构”性。高等教育学在学科体系方面,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首先提出教育规律、性质、目标、原则、制度等,并做了相关阐述,成了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先导。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按照功能分类,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使用学科、主体使用学科、使用理论学科、使用实践学科、理论实践学科。第一,使用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之下,高等教育学被列为综合性学科,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主体使用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之下,高等教育学被认为一门基本应用学科,侧重于理论研究、教学技术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实际上,由于高等级教育学还没发展到成熟、完善的阶段,一方面要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实际应用,因此,高等教育学被归类于主体使用学科。第三,使用理论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下,高等教育学既有使用性又有理论性,相比较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更侧重于将普通教育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在教育学领域对高等教育学理论、认识加以完善、改进。第四,使用实践学科。从教育学角度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从其他学科角度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第五,理论实践学科。高等教育学只研究高等教育矛盾与规律,有自己的体系,因此被归类为理论实践学科。

三、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措施

(一)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级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要想得到突破性发展,就要相应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建立更广阔的发展基础。例如,分析社会发展需要,避免教育对象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缺陷降低综合素质,避免教育对象因专业限制而固化思维模式。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得到扩大,不仅有利于建设环境改善,而且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发展注入活力。

(二)完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