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十篇

时间:2023-03-18 10:00:45

农学专业

农学专业篇1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中国

谁说农民只有起早摸黑、乡间劳作的命?现代农业也要求新农民坐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做实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较完善的现代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设施农业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产品制造、产业开发、技术推广、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有较宽适应性和一定专业特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校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设施设计、制造和安装、设施环境调控、传感与测试技术和工程、种苗工厂化生产、设施作物栽培和育种、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农业设施设计、管理和设施作物栽培、管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种苗繁育、设施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

举例来说,设施农业如温室大棚,除了如何选择农作物的育种品种外,对大棚的设计、制作以及棚内的管理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就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子所要面临的挑战。

目前,全国有多所高校开设有此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不如想象一下,四年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你,看到自己设计的大棚里长出丰硕的果实,一定是另一番滋味吧。

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

绿色食品——这个词想必大家近几年听得够多了吧,这年头流行的不是吃好吃贵,而是吃健康,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尤为关注。这里提到的专业——农学(农产品安全与贸易方向)就是跟这种社会需要息息相关的。

从专业性上讲,此专业是为适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与农业国际贸易的新动向而设立的,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分析、农产品安全与评价、农业贸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准则的复合型高级科技人才。安全可靠的产品是很受市场青睐的,而且这个专业的名字中,“安全”与“贸易”的结合很有意思:通过了安全检查的农产品通过贸易、市场,从而能迅速转化成经济利益。该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除了现代生物技术、农业生态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管理、生物安全及转基因产品检测、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等农产品安全类课程,还有诸如市场营销学、wto农业规则与国际农机农产品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贸易类课程。

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一般能在政府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评价、农产品国际贸易、教学及科研等工作。

林产化工

林产化工也属于农学的范畴,但林产化工专业颁发的是工学学士的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具备树木及林特产品的化学组成、性质、化学转化和化学工程的知识,能在林产化工、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化学工业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林产化工的生产、设计、产品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近年来,我国林产化学工业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我国林产化学工业产业年产值达到1500亿元。发展林产化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林产化工产业的发展,将林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学品和生物质材料等,实现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依靠高新技术实现林产资源的精、深加工与利用,提高森林资源特别是非木质林产资源的附加值,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因为涉及到化工,所以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工程、高分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林特产品化学组成性质及转化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林产化工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主要林产品化学加工与生物化学加工工艺流程、设备设计、新产品研究开发、生产过程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目前,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此专业。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播出的《22岁大学毕业生一年收入百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人公展肖华(女)经营着一个面积达一千多亩的葡萄种植园,每年收入达百万。她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但是为了做一件爷爷、父亲都没能做成的事情——种植酿酒葡萄,她在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苦苦钻研农业知识,特别是关于葡萄种植及葡萄酒酿造方面的书籍。如今,她成功了,现在的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是新农民的杰出代表。据说她现在有个更大的目标:酿造自己的葡萄酒。

看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也会想到一个问题:学习什么专业可以像展肖华一样从事这一行业?下面,让我们一起把目光瞄向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化学、现代酿酒葡萄学和葡萄酒酿造学、食品工程学、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葡萄酒酿造学、酿酒葡萄学、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生产设计与管理、贸易营销、新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的高级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要求除了熟悉原材料葡萄的选择外,更要熟悉葡萄酒的原料生产、酿造工艺、分析检测、设备维护,具备市场开发的基本技能。

农学专业篇2

农业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否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6]。在农学类专业师资方面,对专业办学影响较大的是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数量及双师型教师的比例等。我校农学类3个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见表1。师资学历分值是师资力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表1可见:从师资学历结构方面来看,师资力量最强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最弱。教师职称结构情况见表2。师资职称分值是师资力量的主要因素,从师资职称结构方面来讲,师资力量最强的也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最弱。教师年龄结构情况见表3。从师资年龄结构方面来讲,师资力量最强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教师形成了老、中、青合理的年龄结构比例,且该专业的专任教师数量较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专任教师数较少。 教师专业结构情况见表4。农学类专业教师中,以农学专业的教师最多,有双师型教师11人;其次是烟草栽培专业,有双师型教师7人;再次是生物专业,有双师型教师2人;第四是植物保护专业,有双师型教师3人;最后是生物资源、林学和植物营养专业各1人,2人为副教授,1人为讲师,均为双师型教师。由于农学类专业教师中农学专业的教师最多,这就为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提供了足够的专任教师人选,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中专任教师大多由农学专业教师来承担,这也是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师资弱的原因之一。

(一)实验实训条件

农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是否具备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条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证。各专业只有具备相应的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条件,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所需的人才,实验实训条件的具体情况见表5、表6。在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专业中,校内的实验实训条件基本能满足相关专业实验教学的要求;在校外实践教学方面,烟草栽培技术有实训基地6个,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分别只有3个和4个(表6),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当特别注重教学条件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二)办学历史

办学历史是一所学校及其骨干专业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一所学校及其骨干专业的发展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几代人创造和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的办学经验的体现,学校在发展中逐步积累的一些值得珍视的宝贵经验,为学校及其骨干专业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办学奠定了基础。农学类专业在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中在办学历史、专业水平、教学资源、教学质量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从表7中看出:在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中,烟草栽培技术专业从中专时代就开始办学,中专办学16年,办班25个,培养烟草中等技术人才1 000人,升格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后,办学历史11年,办班28个,培养烟草中等技术人才1 120人,总计办学历史27年,这也是我校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办学成效好的原因之一;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2个专业的办学历史只有7年左右,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只培养人才90~200人,办学效益相对较差。

(三)专业主干课程开设情况

农业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整合专业课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合并、调整,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教学模式[7]。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的课程总体设置来看(表8),基础课程基本相似,每个专业只有4~5门的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集中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教学知识的宽覆盖面和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四)毕业生技能鉴定情况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资格证书能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员工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各类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需要进行技术等级考核的职业(工种),都应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近两年毕业生的职业技能鉴定情况来看:各专业相关工种鉴定的通过率均达90%以上,说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大多数都达到实际工作能力的水平。

(五)办学效益

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降低办学成本,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培养出最多数量和最高质量的毕业生,提高办学效益,是高职学院发展的重要课题。农学类专业的办学效益最直接体现在招生人数和毕业生就业方面。从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最近6年的办学规模来看(表9),招生平均报到人数分别为135人、25人和15人,平均毕业人数分别为157人、24人和14人。3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0%以上。同时,烟草栽培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最高,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次之,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效益最低。由于烟草栽培技术专业在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办学历史等方面有较好的条件,办学特色鲜明,所以办学效益好,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办学条件较差,办学效益相对较低。

二、讨论与小结

(一)师资问题

办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农学类专业办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最关键的方面是师资队伍建设,没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学校的基础建设只能是没有灵气的摆设[11]。农业高职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6]。从我校农学类专业的师资力量来看:教师的起始学历是一个基础性问题。为此,把好教师的入门学历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

(二)实验实训条件问题

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农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校是否具备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实验实训条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证,也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基础[8]。从我校农学类专业的实验实训条件来看,实践教学条件最好的是烟草栽培技术专业,而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实训条件较为薄弱,这是我校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三)办学历史问题

办学历史是一个专业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任何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几代人创造和积累的丰富而宝贵办学经验的体现,是专业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办学的基础[9]。办学历史对一个专业的发展和特色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四)主干课程设置及学生技能考核方面的问题

农业高职学院的课程设置集中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教学知识的宽覆盖面和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先进性。专业课程及其相应的实践教学要为学生的技能考核服务,为步入社会从业服务[10]。从我校烟草栽培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和设施农业技术3个农学类专业的课程总体设置来看,集中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模式。

(五)办学效益问题

农学专业篇3

【关键词】:农学专业课 教学思考

随着农业经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技术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重组和改造,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在多年的理论课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深入课堂听不同的专业理论课教师上不同课型的常规课、研究课和优质课。尽管每一次听课都令人振奋,但每一次听课也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尤其是专业理论课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觉得都不同程度地冲淡了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机制滞后

职高农学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一直是在用学生的升学考试分数为标准,一切评价只与考取数挂钩,其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名存实亡”,只是走走过场。因为前几年该专业一直是以高职对口升学为办学宗旨,所以该专业只重视升学理论课的教学,也只存在升学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先天缺失教学过程的评价。随着该专业高职招生的萎缩,原有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应试教育”突然转变成了现在的“就业教育”,而我们现在沿用的仍然是过去的评价机制和标准,这就严重地背离了职业高中“就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单一的分数评价会忽视教学过程的要求,最终造就出的只能是有结果而无过程、高分低能,因此职高农学专业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评价同样应该注重“职业化”,加重教学过程的评价,用就业需求的行业标准来评价教学过程和效果。

二、教学中注重专业实践助推理论教学

专业实践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专业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通过理论教学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和巩固教学效果。通过实际观察与操作,学生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检测,找出不足,调动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田间试验,使学生学到最新知识,掌握最新信息,以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缺点。第二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真正把理论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真正地学到技术,真正地了解“三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三农”、勤于钻研的优良品质,为培养农村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三、教学中转变观念,实施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起点、发展方向和专业要求的不同,本着“立足够用、适当拓展”的原则,分别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大部分学生起点较低的现状,体现层次组合。在教学内容、进度上允许有弹性,激励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上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得到相应的发展,实现“人人成材,个个成功”的办学理念。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对口升学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而就业层次的学生则着重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并相应增加了专业技能的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实行作业、练习的区别化。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完成相应难度的题目,做到“差的扶着走、中等的领着走、好的放开走”。

四、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任意拔高

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农学专业理论课教学一直是用的大学“精编”浓缩教材,相当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常出现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大专”化的严重拔高现象,其表现有两种形式:1、教学内容的随意提高。有一次,我听生理学《能量代谢与体温》一课,教师一开始讲述的就是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由于职高生这方面的内容没有作统一要求,只是作为选学,结果是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急于求成、内容偏高的教学明显不应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教师如果能适当进行分层要求。学生的迷惑就会大大减少。学习的积极性才可能不断提高。2、教学要求过度拔高。一次,在听病理学《肿瘤》一课,教师讲肿瘤产生的机制过程时,将大学里才作要求和详细讲述的“基因表达学说”在这节内容中拓展并作为重点对待了,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阐释,由于学生没有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结果毫无所获。

五、联系当地生产实际,开发校本教材

开设农学专业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实用性,但现在的教材系统知识讲得过多,和本地生产实践联系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学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有能力和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应该立足当地的生产实际,开发适合当地的校本教材,这样既能满足当地生产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职学校农学专业的发展面临众多困境,我们一线的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当中,立足当地生产实践,教学与技能两手都要硬,正确对待我们的学生,才能促进农学专业的发展。

六、农学专业课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主要源于兴趣,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紧紧吸引住学生。本来就很枯燥的农学专业理论课,如果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听众。教学中可以利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如在学习遗传知识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一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议论纷纷,对此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七、更新观念,实施信息化教学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并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完美结合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亮点。相对而言,农学作为传统优势学科应走在其它学科的前头。在教学手段上,应放弃传统的“在黑板上种水稻、栽果树”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并建立农业网站为专业教学服务。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农学教学中,可以把农学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生理现象和实践操作等,若用多媒体技术来演示教学,就可以在屏幕上模拟其具体过程,把生理现象更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农业发展规律,充分激发求知欲望。

总之,农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很多,还有待于我们专业课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但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以理论指导实践研究,以实践助推理论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农学专业篇4

关键词:涉农专业 教学 助农实效 思考

课 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职业教育课题(重点课题),涉农专业中“行动导向与就业创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JX11JZ009。

2012年7月,黑龙江省与教育部在京签署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提出着力培养一批“懂政策法规、会技术推广、能创业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涉农专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使教学最大化地发挥科教支农、助农、兴农的作用,是当前涉农专业面临的重要教改课题。笔者所在学院开展涉农专业三年来,积极探索,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

一、着力提高三个认识

1.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作用

务农技术是农民解决生存、生活问题,走向富足、富裕的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力量。涉农专业教学对象学习目的的明确性,学习环境的客观性,决定并强调了它的开展必定要以扶农、助农、支农为中心,经过理论知识的推演,实践教学的开展,实习实训的推行,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知识体系在学生对开放、动态实践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来,想方设法促进农村学员就业、创业与扩大再生产。对全面提升农民学员的务农技能、从业素质、创业思路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充分认识涉农专业的重要意义

培育知识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为目标,给农民送技术、解疑难、办实事,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对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事关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可谓党和政府情系“三农”、关心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充分认识涉农专业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教学对象年龄层次、文化素质、技术水平、经济生活状况、已有生产经营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以上诸多因素,决定涉农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明显特殊性。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员拿个中专文凭,而是想通过较系统地学习,掌握实用的知识技能,在实践中感悟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从而掌握促产增收、实实在在的农业技术,促进自家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

二、加快完善三个结合

1.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相结合

教学与农民生产实际紧密相关,教学内容不仅含有学员关注的基本技术而且要把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涉农专业学员的实习基地,为学员介绍合作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发抱团闯市场的激情和提高效益就必须有组织上规模的想法,有力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结合农时,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案,使教学对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什么样的方法能省钱?种什么品种多打粮?养什么种猪卖高价?”以及学员在多年实际生产过程中积累的对“疑难杂症”的“土方野路”,以及治疗“地方病”的奇招妙法,这是学员关注的焦点。教学内容与农民生产实际的结合度越高、越广,教学效果才能越好。

2.教学内容与农民意识转变相结合

对于一些农村家庭,进城务工、临时性零工的收入也算家庭主要的生活来源,而参与学习毕竟占用时间,耽误务工,影响短期内家庭收入。然而近期的家庭收入提高只是“治标”,而形成一种创业意识、掌握一种务农技术才是“治本”。在教学内容中,我们尽量搜寻身边创业致富实例或典型事迹,提高感性认识,给学员“洗脑”,从而突破农村、农民固有的保守思想,转变观念意识,让学员看到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看到农村的美好发展前景,找到自己的发展思路,让自己对自家的创业、立业“开窍”,设想出自家生产模式规划,列出各家增收具体的“经济算式”尤为重要。

3.教学内容与农民创业就业相结合

引导农村劳动力培训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是新时期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从而,涉农专业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围绕并结合农民创业就业为中心开展,突出“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认清教学并不单纯是传授农业技术,应积极主动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扩大涉及领域,重点加以阐述创业的意义、农业创业的机遇、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农业创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农业创业的风险防范及成功创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务工准备、劳动合同、工资待遇、维权、安全、文明、道德等等,体现教学的实用价值和时代特色。实现素质就业、稳定就业。

三、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1.涉农专业教学服务农村建设的理念创新

涉农专业的性质不仅决定着学校服务农村发展的领域和产业方向,而且关系着学员将来的事业发展。涉农专业只有根据新农村发展建设的需要,广泛开展调研,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安排,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涉农专业才有开办的价值。在教学理念上,必须秉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观点,不拘泥于固定的教学计划与校历安排,在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时数等原则范围内采取灵活的教学安排,高度重视“教学与生产指导相结合,教学与调查回访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力争科教支农落到实处达到最优化。

2.涉农专业教学推动农业生产的课程创新

对于在校常规教学,课程设置往往是按照大纲要求,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并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而涉农专业,“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现实状况,决定涉农课程必须务求实际,充分发挥科教支农、兴农、富农作用,体现有针对性的推动地方乡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惠农惠民为最终目的,打破常规,“应学员之所需,教学员之所用”。只有课程上创新,才能够达到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结构布局,符合农民学员的生产需要,才能受到农民学员的广泛欢迎。

3.涉农专业教学优化评定考核的模式创新

农学专业篇5

(云南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

摘要: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专业为例,论述了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优秀教学团队、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以实现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质、自身特点的农学品牌专业,满足云南省农业产业对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模式;创新;品牌专业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60.05

收稿日期:2014.09.18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农学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部级、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云教高〔2013〕106)。

作者简介:周平(1967—),男,云南永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气象学与气候学研究。

*通信作者:陈军文(1977—),男,苗族,湖南沅陵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学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3.html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and Building Brand of

Agronomy Specialty: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ZHOU Ping, TANG Tianxiang, HAI Meirong, LIU Yating, CHEN Junwen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 as a case study on agronomy specialty of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argeting orienta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ng mode of talents training, organization of excellent teaching group, optimizing process of talents training have been made by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plateau in context of th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These efforts are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talents training of agronomy specialty,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to heavily build agronomy brand specialty with local, professional, and self characteristics, and to satisfy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of Yunnan province.

Keywords: high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de; innovation; brand specialty

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整体水平,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专业获取国内外持续竞争力和求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竞争中保持办学优势,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农学专业是云南农业大学传统优势特色专业,设置于1938年,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与努力,农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被列为云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专业,2001年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重点专业,2010年被列为部级特色专业,2014年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加以建设,已经形成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作物遗传育种)培养体系,为云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显著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一、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灵魂,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应结合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和优势,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此,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长期坚持利用云南省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民族多样性优势和毗邻东南亚诸国的区位优势,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水稻高产、小麦抗旱节水栽培、玉米坡耕地水土保持与高产栽培、薯类和甘蔗资源以及药用植物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已探索出相应的技术体系及理论,取得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作物研究方向和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着“开学养正、育四海英才;明理尚农、兴九州粮仓”的办学理念和“德才双馨、耕读至诚”优良教风和学风,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教学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实现农学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品牌专业建设依托3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1个博士点(作物遗传育种)、5个硕士点(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用植物资源)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作物、种业),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不断拓展专业方向,立足云南农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实际,充分发挥团队、科研、平台优势,利用部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部级特色专业、部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成果,采取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培养既具有农作物高产栽培、良种培育及农业经营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又能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现代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适应形势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与其他部分农业院校一样,普遍存在原有培养目标偏大的问题,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全能型农业科技人才,毕业后几乎能胜任所有与农业生产、农业科研相关的工作、贪大求全,忽视共性与个性的培养;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针对农学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2010年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定位,在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学生、一线教师对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完成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农学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不仅仅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准,在注重基础理论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0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及“(2+1)×2+(1+2)×2”的培养模式。“三平台”即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六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不断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1)×2+(1+2)×2”的培养模式:即一、二年级的第一、二学期理论教学,第三学期实践教学;三、四年级的第一学期为理论教学,第二、三学期为实践教学。其中一年级第三学期为执行公共实践教学模块,二年级第三学期为课程实习、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年级第二、三学期为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四年级第二、三学期为预就业实习、就业见习。实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形成了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加强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10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培养目标转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二是加强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和农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三是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和选修课学分(专业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累计学分达5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8.3%,专业选修课增加3学分,另外新增了12个课外选修学分,并将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因此,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贴近云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特别是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适应云南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近三年农学专业不低于90%的就业率也从侧面说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取得了成功,但和现代农学专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继续调整和优化的必要。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农业实际和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桥头堡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意义重大[1]。其实质就是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战略品牌,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2.3]。为此,云南农业大学为适应云南经济发展,培养适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满足科学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管理、农业行政管理、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等不同需求的高素质、国际化农学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校、企、研相结合的教育平台,构建了“2+1+1”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1+1”的教学模式(见图1),即学生2年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1年多元化专业教育模块(主干核心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包括农业生物技术课程群、作物学课程群、农业经营管理课程群和农业行政课程群模块;1年的毕业实习和预就业实习,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取向,按照科研院所实验、企业实训、预就业实习分流培养。

“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1)突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将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有效转化为教学资源,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队伍不强的难题。

(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一方面,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学生参与、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学生根据择业目标自主选择核心课程群和实习、实训方式,培养农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层次人才。

(3)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设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群,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突出本、硕、博一体培养模式。加强和充实与学科硕士点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探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衔接,逐步实现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

三、围绕品牌专业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是打造品牌专业的基本保证,是促进品牌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农学专业教学团队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省级(2008年)、部级(2010年)教学团队基础上组建,团队成员3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1人和高级实验师2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22人;具高级职称的教师有25人,比例达75.8%,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人员总数66.7%,6人具有硕士学位,占人员总数18.2%;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的比例为84.8%。35岁及以下年龄教师有6人,占团队总人数的18.2%;36~45岁年龄教师有19人,占团队总人数的57.6%;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有8人,占团队总人数的24.2%。教学团队中有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二等奖获得者1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专家1名,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7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7名。

围绕农学品牌专业建设形成了省级教学名师、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中青年教授、副教授为骨干,多学科相互融合,积极致力于不断教学改革,教学特色鲜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本科教学,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能掌握行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动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以质量树品牌,实现专业办学目标和教学团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品牌专在学校及行业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突出能力培养,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探索考核方式等全面加强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相结合,增加云南地方特色作物及最新科研成果、先进生产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推广“教—学互动模式”教学法,同时引入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文献查阅、表达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教学手段上积极推进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和网络课件的使用;在考试改革上探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理论性考试与实践性考试相结合、撰写课程论文与基本知识考查相结合。

(二)创造优良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有效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标准,以“云南省作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高校作物种质创新及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为依托,重点建设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为提高动手能力和开展科学训练奠定基础,一方面保障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真正用于本科教学实验条件的改善[4],同时辅以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出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全面开放,从而为学生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搭建良好的教学科研平台。学生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四年不断线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艰苦创业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及科研综合素质。

(三)注重实践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农学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要经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保证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历,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5]。强化农学、生物技术、食品、农业经济、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按照“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实践、实训基地,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平台,解决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平台不高、师资团队不强的难题。为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2011年起新增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和云南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个校外实习基地,至此校外实习基地达到9个,另外还有1个校内实习农场和7个研究所。共建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不仅极大地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水平,为农学专业的实习教学注入新的理念、并提高了实习教学质量。

(四)开设教授讲坛,开阔学生视野

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院专家教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做准备,同时为学生修读课外学分创造机会,对学生开设了《教授讲坛》。讲坛内容主要有:代谢工程、高原甘蔗育种理论与实践、云南中药材种植发展与展望、薯类作物与人类生活、云南省玉米病害研究进展、全球杂交水稻研发概况、双孢蘑菇的研究与栽培、油菜生物技术与育种、岩白菜的研究进展等农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五、结束语

农学专业一直是云南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云南农业大学在农学品牌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6],开展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要真正打造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一流品牌专业,实现品牌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还需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性、培养方案创新性、科学性及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如何适应新世纪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7]。

参考文献]

[1]曾小力.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路径问题探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6):17.21.

[2]樊兴伟,阮朴生.以特色农机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3(1):49, 51.

[3]张艳诚.发展特色农机化助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S1):89.93.

[4]宁海龙,邹德堂,唐鑫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1(5):43.45.

[5]唐正姣,王存文,吴元欣,等.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品牌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45.149.

农学专业篇6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实验实践教学;毕业论文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153-01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农业高等院校都是综合性大学,除了跟农业相关的学科外,还有许多跟农业关系不大的学科和非农学科,甚至有些非农专业的招生人数超出了农业专业的招生人数,如经济管理类学科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特别是会计专业,是许多农业高等院校的王牌招生专业,不仅招生人数众多,而且录取的分数始终处于各专业前列,体现出很强的专业竞争力。但农业高等院校毕竟从农业起家、从农业发展起来的,农业的底子厚、基础扎实,农业综合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最强,师资力量最为突出,其他非农专业尽管发展很快,但历史底蕴较差,无法和传统的农业学科相抗衡。因此,在农业高等院校中如何建设会计专业,使得会计专业具有农业特色并且呈现出独特的农业竞争能力是会计专业负责人和其他相关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1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现状

1.1在课程设置上雷同

当前,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和其他财经类院校的设置雷同,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差异性,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都相差不大,公共基础课雷同还是可以理解的,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特别相似就说明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在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资产评估等课程和其他财经类学校所开设的基本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体现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如果农业高等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出农字,那么学生和其他财经类院校毕业的学生相比其竞争优势就无从体现,只会产生竞争劣势,从而造成就业困难。

1.2实验实践教学雷同

当前,许多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实验实践教学的设计上和财经类院校相比也有很多雷同性。在实验教学上,所购买的软件基本上一样,所举的例子没有体现出农业特色,绝大多数案例均为非农企业和非农上市公司。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雷同现象,实习基地都是非农企业的工厂和车间,学生实习过程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深入基层的决心和动力,和农业接触的较少,没有起到应有的实践作用,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

1.3毕业论文设计雷同

此外,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上,农业高等院校和财经类院校也存在雷同现象,毕业论文的题目大同小异,没有体现出农业会计的特色,都是大而全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和农业没有多大联系,引用的数据都是非农上市公司的公开报表,然而针对这些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问题并进而解决问题,结果造成全国毕业的会计学生都在写雷同的论文,没有创新性,没有农业特色的成份在里面,形成不了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学生的独特优势来。

2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策略探讨

农业高等院校建设会计专业一定要有新思路和新观念,要突出一个农字,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建设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具有其他非农高等院校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优势。具体而言,农业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策略有以下三个。

2.1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农字

农业高等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与其他高等院校区分开来,一定要突出一个农字,这是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公共课的设置上,要增加三农内容的比例,如可以增开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和农村经济学等课程,适当减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学时,适当减少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学时。在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考虑增加农业会计学、农产品流通企业会计、农商银行会计等课程以及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国际贸易等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可考虑增加种子学、植物学、生物学、农业机械、食品工程、食品学等与农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2.2在实验实践教学中突出农字

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的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说得多,做得少,累的工作不愿意干,复杂的工作又干不好,一些知名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反馈到农业高等院校的信息是: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和工作,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呆着,不愿意吃苦,即使某些学生被迫到了基层,比如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等工作场所,也不愿意多干,而且呆的时间会很短,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呆了不到一周就离开岗位,甚至离职或不辞而别,这对农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很大的困难和被动,久而久之,这些著名的涉农企业就不太愿意招聘应届本科毕业生。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业高等院校会计学培养方案的设计上,特别是实验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不尽合理,采取的措施是应加大涉农实验实践教学的力度。具体而言,在实验教学中,购买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教学软件,教学软件中所列举的例子应该是农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与农业的生产、经营、农产品的供应、流通、加工和销售紧密相连,涉及的银行要有三农业务,最好是村镇银行、农商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充分理解和领会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熟悉农业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过程中将会计学的有关知识与农业企业的融资、种植、加工、存储、物流、销售、货款回收、售后服务等流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有得放矢,才能充分学好会计学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应加大与农业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和农相关的实习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要告诉学生装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要倍加珍惜,要深入到基层,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众所周知,在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农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学生只有在这些场所长时间地工作才能够真正将会计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对会计科目的理解将更为深刻,以后在财务部门工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灵活运用。所以,实习基地的选择更为重要,实习基地一定要跟农业紧密关联,学校应重点考虑与农产品种植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销售企业的合作,将这些企业作为合作的重点对象。

2.3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突出农字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论文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设计也应体现出农业特色,所撰写的论文应该是以农业生产或经营企业为例来阐述会计学的重要理论,如毕业生可写某个农业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上市公司相互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分析,不同农业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分析,农产品经营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对某个农业企业的财务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对策,分析某个上市农业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某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营运问题展开研究等。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只有突出农字,所选题目才能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综合性和现实性,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尽量跟农业相关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提出一些会计理论方面和会计目录方面的创新性东西。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后出去找工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相关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招聘人员看到简历后,选择这些毕业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对双方来说就是一种双赢,它不仅减少了学生找工作的成本,也减少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刘洪.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探讨[J].北方经贸,2009,(11).

[2]陆萍.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创新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8,(05).

农学专业篇7

一、农业机械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

1、该课程实践教学要体现专业能力和技术要求。针对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过程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通过实践使学生达到该专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由课堂实习完成,在理论课授课的同时,安排一定的课时在实验室和试验田以实习不但为单位所进行的实践操作训练,是学生获得各种操作技能的基本途径。该课程主要让学生基本掌握各类农机具与拖拉机挂接和基础操作的基本技能。专业项目实际操作则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完成。它是在整个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全程参与田间农机具作业实训,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如:翻地、播种、整地等工序。与其它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实习,效果会更好。

2、实践教学与农机具操作技术同步发展。

首先,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今后社会所需就成了我们教育和检验学生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基于基本知识的传授,而且还逐步培养他们在生产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既要发挥教材的作用,又要结合农业生产中农机具的使用情况,根据不同的生产季节调整授课内容。根据生产需要增加新的知识点,积极向学生传授一些常用实用的新技术,使每个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学到更多的技能。

3、建立产教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产教结合是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要在生产一线通过实践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离不开产教结合的互动培养。正因为如此,产教结合可以使学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培养其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精神。同时,还能使学生较快地练就技术过硬的本领,迅速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

二、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要求

1、传统实践教学方法的转变

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主动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近几年授课情况分析,该课程因操作技能要求极强。因此,在授课中除调整减少理论授课时数外,增加学生实践课程的总量。让学生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在劳动中增长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教师结合生产实习实际,提出一些实际的应用型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解答。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还能提高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技术。在每次实习前先向学生讲授有关操作程序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在拖拉机、农机具上进行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指导教师在现场检查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并检查学生对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水平的掌握情况,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生产实践过程中去。

加大农业机械实践技能考核力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全过程中必须加大对实践技能的考核力度,该项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参与操作的熟练程度,对拖拉机、农机具操作的程序进行考核,并单独计入实习成绩。其次,是对学生在生产实践过程实习报告的撰写、遵守纪律情况进行严格考核。第三,是学生参与拖拉机、农机具维护保养过程的项目考核,并根据学生操作的正确性评定成绩。最后,根据学生完成整个生产实习过程的质量、出勤率、纪律表现、安全操作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成绩。

2、保证足够的实践时间。

农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具有高水平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实习前必须制定出完整的实训教学计划,并根据该专业课程能力的构成,对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比例。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教学实践要尽量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如:拖拉机驾驶、农机具使用,不是要求学生们从理论学习中去掌握多少应知应会知识,而是必须让学生们真实的参与到农业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操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能熟练掌握农机具操作技能和农业生产工艺,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从而树立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实训期间养成良好的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农业机械实践教学的效果

通过调整教学计划和增加该课程实训实习项目和课时,不但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还能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拖拉机、农机具操作技术。

1、加大了实践课力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农业机械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教育,同时采取严格的实践能力考核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操作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实践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现场传授操作技能的最前沿课程,通过技能训练,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有效的提高学习质量。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样性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不断掌握熟练拖拉机驾驶技术和农机具在生产中的应用技术。面对实践出现的问题,能有效的自行解决,从而使学生真正具备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四、对如何继续深化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农学专业篇8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农学专业篇9

关键词: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办学模式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决策,是调整教育结构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提高对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加快我校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我国农村教育现状来看,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非常薄弱,严重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考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职业教育之路。通过本项的研究,摸索出适宜当地生产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当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普及农村农民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种田的水平。

1研究的方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采用走访与跟踪调查的方法,广泛的向社会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农民调查访问,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办学的模式与方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努力实现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目标。

2办学的模式

2.1全日制中专班办学的模式

第一学期开设文化基础课,为下一步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提高专业兴趣,增加两门专业通修课,让学生一入校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也为提早进入到专业实践打下一定的专业基础。

第二学期 部分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并重,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习、专业劳动课;参与由学科和专业教师组织的师生共管三田(种子田、试验田和示范田)活动,从种到田间管理都有学生参与,让学生对农业生产的春播和夏管工艺都能实践。

第三学期开设主要专业课和选修课,每门专业课都安排半周以上的教学实习,并且完善产学结合的种植活动,完成三田的收获测产、室内考种和资料的统计分析,试验总结的整理。并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开展花卉和食用菌保护地蔬菜方向的第二课堂活动。扩大学习的专业面和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

第四学期延续主要专业课的开设,增加一些专门化方向的选开课,结合教师承担和上级的专业课题和校内的课题强化学生的技能,围绕着职业技能鉴定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2.2全日制产教结合模式

根据学员家庭生产的情况,农闲季节在校学习,农忙季节结合实习从事生产。

在校所讲授的课程都是在生产中用得上的,压缩了一些文化基础课和学员在生产一线已经熟练掌握的实习内容,增加了一些养殖和家畜防疫的技术,增加了国家目前的农村新政策的讲座和土地流转,农村合作社的管理课程的内容。

实习与生产内容的安排是围绕着农业生产实际,教师制定出实习的计划,学员按照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教师在春播,夏管和秋收三个主要生产阶段深入到学员生产的一线现场指导,除在完成对学员的指导以外,专业教师还承担了扎兰屯市委组织的科技人才兴村工程,指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减少生产投入,获得经济效益。专业教师在指导学员和当地农民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生产上的新问题,从农民中学到了一些生产的经验,使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使农业职业教育真正的为当地三农服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3全日制专项产教结合模式

根据有机水稻、有机蔬菜生产专项的需要,举办了有机水稻、有机蔬菜专项生产中专班,围绕着水稻生产,蔬菜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展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实训内容的安排。从产前产中产后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组织相关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学生毕业后达到了对专项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的掌握。如根据扎兰屯市关门山乡有机水稻的生产开发,举办的水稻专项班,学员掌握了水稻的品种选择,水稻施肥,水稻生物学,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水稻产品的加工,水稻生产与加工的机械,水稻田的建设规划,农产品的营销等知识和技能。蔬菜专项班学员掌握温室大棚的建造,蔬菜品种选择,蔬菜育苗,蔬菜施肥,蔬菜病虫管理,蔬菜果品贮藏与加工,园艺机械,花卉生产,果树生产,食用菌生产技术,蔬菜产品营销等知识与技能。学员学习后直接的从事水稻、蔬菜的生产,真正达到了为用而学,学有所用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探索出了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办学的三种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源采取不同的办学模式,这三种模式是,全日制理论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模式;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专项产学结合模式。通过这项研究为农业中专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办学奠定了基础。

3.2存在的问题

3.2.1学员的生产生活与学习的矛盾 产教结合班的学员年龄偏大,从事于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的管理,有的还担任着村干部,集中学习有时缺勤多,延续性差,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3.2.2生产与实习指导到户难度大 学员分布在几个旗市的各个乡镇各个村,专业教师不好深入到每个学员的家庭中,专业教师少,指导学员的任务量大,学校坐落在扎兰屯市,学校有36名教师参加了市委组织的科技人才兴村工作,在完成这项工程的同时对36个村的学员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离学校远的牙克石市,莫力达瓦旗的学员实习指导就难度大,不好深入。

3.2.3学员的年龄差别大,组织教学难 产教结合班的学员年龄差距大,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接受认识的能力不同,生产的经验不同,在一个班级中,按照同一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难度大,教学效果也有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编.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农学专业篇10

关键词:科学人才观;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国家拥有人才,就掌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科学人才观是如何育才、聚才、用才所必须坚持的,科学人才观的内涵为育人、识人、用人提供了理论基石,也揭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本质和客观规律。通过对科学人才观理论研究可以认识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运作规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性。用科学人才学理论指导农学专业人才培养,对提高我国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观念,充分认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能动性,是其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的活动促使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自主性,人才资源自主性的发挥,减少了物质障碍和外部因素制约,大大减弱了物质资料对价值创造的中介作用。人才资源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潜能开发的无限性,地球的物质资源是日见其少的,人类智力资源开发是无可限的。人才资源还具有其他资源和生产要素所没有的社会性,人具有社会性,人才资源开发可促进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向前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可见,人才资源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些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而基层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却很少,这就是人才需求的潜力所在。但近些年来,农学专业毕业生有怕吃苦等各种原因,不愿到基层工作,这些原因造成目前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较难的现状。高校农学专业的招生也因此受到影响,大部分考生由高考成绩所限而不得不报考农学院。然而,这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学习动力往往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农学专业逐渐成为“冷门”专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

要改变以上现状,必须改变我国农学人才现状,提升农学人才资源。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而农业的现代化则在于高素质的农学人才。因此,要充分认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因农业行业各种不乐观现状而轻视和放弃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

人人都可以成才是识人才、育人才和用人才的科学观念。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因此,不论其知识水平高低、能力大小,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就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高校农学专业的培养工作中,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理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农学专业的生源质量相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科学、现代管理等新兴学科专业较为薄弱,师生对该专业学生成长的信心可能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高校师生应认识到,人才是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与行业无关。“人人都可以成才”有助于科学地理解人才评价标准,也体现了人才的平等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农学专业的培养工作中,要克服对人才认识的不合时宜的观念,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成才的概念,激发学生个人的成才愿望。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社会需要的农学专业人才

在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坚持“以人为本”,要认识到“以人的人性本质为本,人人皆有才性;以人的发展为本,人人皆可成才;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本,人尽其才”,并积极探索农学专业“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探索和实施“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应以学生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教育工作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1)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个性差异指包括个体在气质、性格和能力各方面的差异。个性差异不仅表现为个体是否具有某方面的特点,如音乐才能、文学才能;而且也表现为同一特点的不同水平,如智力高低。由于个性差异才形成个体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学生的行为很多时候取决于其个性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学校针对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要了解学生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每位独特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措施。因此,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环境是教师的责任。教师的教学要求适合学生个性特征,设计和实施教学应有一定的弹性。要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和能力,以之作为教学起点,采用适当方法,提出适当要求,使学生有兴趣并得到相应发展,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此外,学校还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优良个性,使其成为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

学生个人优缺点和学习动机不相同,社会农业专业人才需求也多样化。特别在实践教学环节更要因人而异。对于今后愿意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将其实践工作安排在导师实验室或科研所。如广西大学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科研活动,组织热爱科研的学生到地市农科所基地实习,实习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申请,各类课题组研究工作实施,科研成果形式与报奖,成果应用推广等环节内容。经过这一阶段实习,可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对于今后愿意从事企业管理的学生,则应推荐他们到农业推广站、农产品贸易公司等企业实习,结合专业从事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实践工作。对于今后愿意到基层做村官和技术员的学生,要为他们创造到基层锻炼的机会。对于热爱自主创业的学生,学校应为其开设创业理论课程,为其提供与成功的农民企业家接触的机会,培养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承认差异,重视差异,在教育或教学上,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以学生为本,改革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结构,构建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学生个人优缺点和学习动机不同,社会农业专业人才需求也呈多样化。由此,高校要针对学生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改革农学专业培养目标。为满足学生个人需要和适应社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农学专业在今后的建设发展中,须拓宽专业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拓宽基础,建立适应多样性目标且有柔性结构的专业培养计划。如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在保证专业主干课程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增加选修课,特别是要增开一些相关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课程(如信息化农业、标准化农业、设施农业、精确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与贸易等),从而建立构建农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3)以学生为本,优化实践性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农学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技能的主要途径。优化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提高农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的环节。①加强实验教学设备的建设,增强硬件设施。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须增加实验教学经费,完善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满足学生独立操作设备的时间,以增强动手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率和教学质量。②优化、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内容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加快改造传统农学专业的步伐,按照有利于传统专业的改造、学科交叉融合和快速发展的原则,及时调整农学专业实验课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新增和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农业信息技术实验、田间农事操作与实验技术实验、农业科学研究方法等实验课程教学,以强化本科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作物生长季节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主要在田间作物的农学实验教学必须根据植物生长季节进行,创造适宜实验条件和环境。实验课程安排必须改变过去主要集中在一个阶段现象,要随生物生长季节按时调整。③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学校应利用社会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资源,多渠道筹划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

四、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农学人才培养需要“生力军”来支撑。高水平的“生力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农学专业教师队伍状况虽得到明显改善,但与高校发展的现实需求还有差距,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内在要求还有差距,需要提高。教育工作要强调师生的共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无论是从高校的发展现状看,还是从农学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看,以教师为本,开发好教育教学的第一资源,不仅是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而且是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

(1)以教学为本,在制度上保障教师教学的自由。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需要激发教师自身发展的源动力,只有自于教师本身的需要改革,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以达预期效果。教师支持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动力来自于教师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保障教师教学的自,只有正视教师的教学自,从管理制度上保障教师教学自,才能引导老师安心教学,乐于教学。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自重在专业自。教师的专业自主是指教师个人或教师团体,在其专业规范下,依其专业技能,对其专业任务或工作,可享有专业判断。①教师能够按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②教师能根据教学大纲不同的教育对象特征自主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③教师能因不同的教学对象自主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④教师有自主开展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验和研究的权利;⑤教师可根据有关要求,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做出尽可能客观、公正的评价;⑥教师学术事务方面依法享有较高的自,心无旁鹜地从事研究,做到专业自主,以尽心尽责地为学生服务。

(2)以教师为本,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造机会。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高校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地方,也是我国科研成果高产出和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地方。高校教师是高校的主体,是知识的化身,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为更新知识、创新知识起带头作用。高等学校的老师肩负创新知识的社会和历史使命,肩负创新型人才培养使命,教师本身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不辱使命。高校要抓好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创造机会。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进一步健全高校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体系和组织管理机构。教师培训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应长抓不懈。高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教师培训工作的展开,在培训经费上要予以保障。培训管理机制要完善也要创新,以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导向,积极营造健康、良好的培训环境,激励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教师培训应该从体现人本化、个性化出发,尽可能拓宽教师培训渠道,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形式,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率。此外,还要引导教师转变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孙树桐,魏瑶.科学人才观与高校人才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

学报,2008(4).

[2]罗兴录.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