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十篇

时间:2023-03-15 18:09:10

维生素k

维生素k篇1

本栏目作者王鹤滨同志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同时还是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他出生于1924年,已87岁高龄。应本刊特邀撰写关于养生保健的科普文章。王老毕业于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中南海门诊部主任等职,后留学前苏联,获医学副博士学位。他至今笔耕不辍,在国内外共30多篇,出版多部医学著作。

维生素K于1929年丹麦化学家达姆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

维生素K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

维生素K,又称凝血维生素,属脂溶性维生素。其中,最常见的有维生素K1和K2。现代维生素K已能人工合成,如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已为临床普遍应用。维生素K1是黄色油状物,维生素K2是淡黄色结晶,都有耐热性。

维生素K人体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的重要营养元素,具有抗出血作用,可用于妇产科和外科手术止血,还可辅助治疗慢性肝炎、癌肿、多发性硬化、营养不良、肠张力缺乏性排便障碍和痢疾等疾病。

维生素K可防止骨质疏松症。长期注射维生素K可起到增强甲状腺内分泌活性等作用。

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是水溶性的,可用于口服或注射。维生素K溶于线粒体膜的类脂中,起着电子转移的作用,可防治血栓的形成,增加肠道蠕动和分泌功能。还适用于预防各种类型的偏头痛。

维生素K和肝脏合成4种凝血蛋白密切相关。如果缺乏维生素K1,则肝脏合成的凝血蛋白为异常蛋白质分子,它们催化凝血作用的能力将大为下降。这几种凝血蛋白减少,会出现凝血迟缓和出血病症。

人体缺乏维生素K时,可致平滑肌张力及收缩减弱。它还影响一些激素的代谢,如延缓糖皮质激素在肝中的分解。此外,维生素K缺乏常见于胆管梗阻、脂肪痢、长期服用广谱抗菌素的病患以及新生儿。他们在服用维生素K后,都可以使不良症状得以减轻。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有研究认为维生素K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维生素K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肠道内细菌的合成,其次是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易受紫外线照射而破坏,故要避光保存。

维生素K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其中富含维生素K的粮食作物和蔬菜的品种较多,动物性食品则较少。植物性食品主要有绿茶、南瓜、西兰花、水芹、花椰菜、香菜、莴苣、小麦、玉米、燕麦、土豆、青豆、豇豆等。

维生素K虽然如此重要,但也不可随意补充。由于它可能损害肝功能,所以肝病患者不宜服用。使用抗血液凝固剂的人同时摄入维生素K可能产生反效果。其他如孕妇及授乳妇女也应避免大量服用。

即使需要服用的人群,如经常流鼻血者等,也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量。一般成年人建议摄取量为65~80微克。

如果服用维生素K过量,会影响皮肤以及呼吸器官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皮肤起水泡。补充维生素K过多会损坏肝肾功能。过多补充维生素K,孕妇会产生溶血性贫血,其新生儿会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有特异性体质的老人,过量服用维生素K后,可诱发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肝脏疾病等。

维生素k篇2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 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02―0116―02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6例中男32例,女14例,男女之比16:7,发病年龄生后24小时以内10例;生后1~7天28例;生后8天以上8例,母乳喂养4 0例,母乳和牛乳混合喂养6例,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及外伤史,出生后未接种维生素K预防剂量18例,接受维生素K预防剂量28例。临床表现:皮肤出血12例,脐部渗血6例,血便16例,呕血2例,颅内出血26例(56.5%),腹腔内出血2例,鼻衄2例。发病前有腹泻18例,上感4例,肺炎3例。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血小板数、出血时间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26例患儿低色素性贫血,Hb≤60g/L 5例,HB=60~90g/L 21例。结果全部病例给予维生素K15~10mg/kg,连用3~5天,输新鲜同型血或新鲜血浆,每次10ml/kg补充凝血因子和纠正贫血,同时予以对症治疗:止痉、脱水、激素、能量合剂及抗生素等治疗。结果治愈30例,死亡2例,放弃14例。

维生素k篇3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临床分析

资料和方法

2000年7月~2005年12月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93例,男59例(63.44%),女34例(36.56%),男∶女=1.735∶1。<30天1例,1~3个月82例,>3个月10例。早产儿21例,足月儿72例,均为母乳喂养儿,其中母乳加米粉喂养者10例,且其母哺乳期少进食青菜(不良喂养史6例)。大部分为农村地区,既往无出血史,无家族史。均未使用过维生素K1。发病前因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服用抗生素18例,腹泻25例,皮肤发黄者18例,发热者18例。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2天。

临床表现:主要主诉以哭闹不安、呕吐、进行性面色苍黄为首发症状。其中哭闹不安93例,占100%,呕吐82例,面色苍白93例。针刺部位出血不止30例,口腔出血5例,消化道出血13例,脐部出血1例,皮肤瘀斑3例,血尿1例。抽搐、不省人事48例,5例出现脑疝。18例合并婴儿肝炎综合征。体查均有皮肤苍白、黄染。其他体征有神智不清,前囟饱满紧张,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双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双眼裂不等大,局部皮肤黏膜渗血,肝脏增大等。

诊断标准:①生后8天~3个月突然起病;②母乳喂养儿,生后未给维生素K;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④给予维生素K治疗后出血停止;⑤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延长3秒以上。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其中Hb~12g/L 17例,~9g/L 62例,~6g/L 14例。血小板正常范围内。止凝血功能PT、PTT均延长。肝功能检查82例,ALT升高大于80U/L 22例,ALP升高大于150U/L 72例,TBIL升高大于20μmol/L 60例,大于34μmol/L 48例,DBIL大于6μmol/L 82例。电解质检查82例中血钠降低41例,血钙降低13例,血钾升高5例,血磷升高18例。24例查TORCH,其中CMV-IgG(+)12例,CMV-IgM(+)6例,RV-IgG(+)6例。头颅CT检查58例,均有不同程度颅内出血(62.3%):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硬膜下出血3例,实质内出血28例,脑室内出血16例,两个部位以上出血者16例。

结 果

全部病例入院后均给予维生素K110mg静脉注射,连用1~5天。40例输新鲜血活血浆10~20ml/(kg・日),同时应用20%甘露醇2.5~5mg/kg每3~6小时静推脱水,速尿、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抽搐者予安定鲁米那抗惊厥治疗,抽搐停止后应用维生素B6、 CDPC、脑活素、GM-1等药营养脑神经治疗。

预后情况:经治疗后死亡6例,自动出院27例(37.6%),好转24例(25.8%),痊愈34例(36.56%)。随访20例,其中智力低下5例,癫痫4例,脑瘫2例,不遗留后遗症9例。

讨 论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是指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低下,并能被维生素K所纠正的出血,迟发性(Late VKDB)是指出生后8天以上,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5%~100%。病死率高达25%,约50%遗留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损害。因婴儿脑发育迅速、血管周围组织改变快,故易引起颅内出血。因新生儿肝脏对凝血酶原的合成尚未成熟,凝血因子在新生儿期仅为正常成人的30%~60%,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婴儿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低,母乳维生素K浓度低,仅为1~15mg/L(牛乳为60μg/L)。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充分建立。母乳喂养儿肠道以乳酸杆菌为主,该菌不能合成维生素K,故维生素K合成不足。婴儿肝胆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肠道感染、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均可诱发此病。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大多发生在农村、母乳喂养儿,且乳母少进食青菜,颅内出血发生率高达65%~100%,预后不良,大多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应在广大农村开展宣传教育,科学喂养,及时补充维生素K进行干预,及早发现,可大大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及后遗症率。有研究表明,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亚临床肝功能损害史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故肌肉注射效果更佳。

全国维生素K缺乏协作组提出的预防措施:①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1 2.5~5mg;②单纯母乳喂养者除改善母亲饮食外,婴儿每10天补充维生素K1 2.5mg,共10次;③分娩前服用抗凝血药物的孕妇分娩前2~4周开始服用维生素K10mg;④小婴儿如发生感染、腹泻、服用抗生素、肝脏疾病等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⑤纯母乳喂养儿生后3周开始监测PIVKA-Ⅱ水平,早期发现及时补充维生素K。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780-782

2 廖建湘.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中国实用儿杂志,2005,3:133-135

维生素k篇4

[关键词] 晚发性; 维生素K缺乏; 婴儿; 颅内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22.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129-02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或疾病,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肝脏储存量低,母体维生素K经胎盘通透性很低,仅1/10的量到达胎儿体内,母亲产前应用抗惊厥药及抗凝药和抗结核药等,干扰维生素K的储存或功能;②合成少,新生儿刚出生时肠道尚无细菌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均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③摄入少,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明显低于牛乳,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多见。刚出生时摄入少,获得的维生素K量亦少;④吸收少,有先天性肝胆疾病、慢性腹泻等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本病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性。晚发性是发生于生后1个月以后的婴儿,多见于纯母乳喂养、慢性腹泻、营养不良和长期接受全静脉营养者,除外其他部位出血,几乎均有颅内出血,死亡率高。幸存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现将我院自1999~2005年底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小婴儿颅内出血26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发病年龄29d~4个月,男14例,女12例。家族中均无出血病史,20例母乳喂养,6例混合喂养,3例因腹泻服用磺胺类药物。26例均无外伤史,生后未用过维生素K,农村患者22例,平时母亲很少吃蔬菜和水果。主要症状及体征:发热8例,皮下出血点及注射部位出血不止8例,抽搐、呕吐、意识障碍15例,前囟饱满、尖叫20例,黄疸10例,肝脏均大于肋下2cm,瞳孔不等大5例,26例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90)g/L,其中小于60g/L者6例,红细胞(200~340)万/ mL,白细胞(9000~15600)/mL,血小板全部大于11万,出血时间均小于3min,凝血时间8~10min,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肝功检查正常,26例头部CT均有颅内出血,5例有脑疝。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应用维生素K治疗,静脉推注维生素K 5mg/次,每天1次,一般使用3~5d,凝血障碍得到改善。贫血者静脉输注红细胞(10~15)mL/(kg・次),1~2次,同时辅以脱水剂、镇静剂、营养脑细胞类药物及激素等治疗。

2 结果

4例患儿因脑疝未能纠正于入院1~2d死亡,死亡率15.4%,其余2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84.6%。出院后半年至两年随访22例,3例脑瘫生活不能自理,4例有癫痫样发作,2例智力较差,后遗症率32.3%,其余13例正常。

3 讨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或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某些凝血因子主要在肝微粒体内合成,在此过程中需维生素K参与,这些凝血因子前体蛋白的谷氨酸残基才能羧基化,羧基型蛋白具有更多的钙离子结合位点,然后方具凝血生物活性。当维生素K缺乏时,上述维生素K依赖因子不能羧化,只是无功能的蛋白,因此不能参与凝血过程而出血。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成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这些因子以维生素K作为辅酶在肝细胞内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血中这些因子减少或消失,引起凝血因子障碍,临床表现为各个系统出血不止。本病分为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性。早发型是生后24小时内发生,多与母亲产前服用干扰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有关,少数病因不明。经典型是生后第2~5天发病,早产儿可迟至生后2周发病。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指生后1个月以后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突发性颅内出血较多的出血性疾病。1~3个月母乳喂养儿易发病,人乳中含维生素K极少,仅15μg/L,而牛乳中含60μg/L,蔬菜和水果里含维生素K较多,产妇及乳母食蔬菜水果少是导致人乳内维生素K少的主要原因。腹泻者应用抗生素,使肠内细菌特别是大肠杆菌合成维生素K减少。同时长期腹泻影响肠壁吸收维生素K。先天性胆道闭锁易使吸收维生素K发生障碍。肝病者可使肝细胞对维生素K利用发生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有关键性影响,加强对乳母营养指导,多食含维生素K的食物,对长期腹泻及应用抗生素者,应预防性补充维生素K。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 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6.

[2] 李建明.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13例误诊临床分析[J].江西医药,2005,40(1):21.

[3] 刘义勇,刘日荣,原小军.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45例的CT表现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145.

维生素k篇5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R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64-0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又称婴儿迟发性出血性疾病,是指新生儿晚期(生后20天~90天)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小儿出血性疾病。约60~80%表现为颅内出血[1]。收集我院近年来1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CT对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分析16例临床确诊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资料。男13例,女3例。发病日期35天~81天,平均年龄48天。母乳喂养14例,母乳喂养2例。抽搐11例,嗜睡、昏迷4例,前囟饱满、呕吐13例,皮肤粘膜出血或针刺部位出血不止5例,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8例。16例患儿熟睡或镇静后均行螺旋CT常规平扫,层厚5mm,间隔5mm,扫描范围听眶线至颅顶。

2 结果

3 讨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病因是维生素K缺乏。胎儿期维生素K靠自身肝

脏合成。由于胎儿肝功能不成熟,所以新生儿出生时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婴儿尤其是未添加辅食的小婴儿体内维生素K的来源依赖于母乳提供和自身合成。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很低,仅为牛奶的1/4【2】。母乳喂养儿肠道内细菌很少,维生素K合成也少。加上黄疸、腹泻时由于肝功能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使维生素K生成及吸收减少。从而使维生素K缺乏诱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及出血不止,以颅内出血较为多见。临床表现为颅内出血症状:抽搐、烦躁、嗜睡、昏迷、潜心饱满、呕吐,皮肤粘膜出血或针刺部位出血不止,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本病颅内出血点特点为出血量大,多发部位出血。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硬膜下出血比较常见,硬膜外、脑室内出血较为少见。脑实质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实质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脑实质内出血多分布在皮质区和皮髓质交界区,基底节、背侧丘脑、小脑出血少见。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表现为脑沟、脑池、脑裂内线样高密度影或高密度铸型,边缘毛糙。硬膜下出血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硬膜外出血CT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梭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脑室内出血CT表现为脑室内片状高密度影或高密度铸型。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病具有隐蔽性,常以突发性颅内出血、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起病急骤,出血量大,使颅内压迅速增高而危及生命。CT扫描安全、方便、速度快,可以直接准确显示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出血量的多少,为临床早期诊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疗效观察、判断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临床怀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应首选CT检查。

参考文献:

[1] 全汉珍,黄德泯,管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61.

维生素k篇6

【摘要】:目的与方法:研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治疗临床护理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治愈率。我院自2004年至2009年2月对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采用静滴维生素K,补充凝血因子、输血、吸氧、降颅压、镇静,加强基础护理等综合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与结论: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有效率达93.3%。加强基础护理,对提高治愈率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晚发性 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护理 凝血酶原减低症 神经系统疾病

维生素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维生素的摄入和吸收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约60~80%伴有颅内出血。我科2004年至2009年收治3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患儿,对患儿的有效治疗及护理情况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收治颅内严重出血者30例,男22例,女8例。入院时年龄为1月至5个月,均为家中分娩,24例占80%单纯母乳喂养,出生后未接受过维生素K3预防注射,3例占10%全部奶粉喂养.其余混合喂养;家住郊区及农村的占大多数26例占86.7%。患儿就诊时多为哭闹不安、惊厥、拒乳、呕吐、面色苍白、精神反应差、嗜睡,前囟饱满为首发症状,CT检查均有异常,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实质出血8例,脑室内出血5例,硬膜出血5例。入院确诊后,立即静滴维生素K35~10mg,连用5d,并输血浆或输血,以补充凝血因子,纠正贫血,给于吸氧,镇静,降颅压等综合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愈21例,好转7例,死亡1例。

2病情观察

2.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患儿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不规则、屏气或暂停均提示病情危重。

密切观察双侧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应。如双侧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规则常提示颅内压增高;双侧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提示病情危重。

2.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以兴奋和抑制状态相继出现为特征。常见的兴奋症状有:患儿烦躁不安,易激惹,脑性尖叫、惊厥、拥抱反射亢进、双眼凝视等。抑制症状常表现为患儿嗜睡、昏迷、肌张力下降、全身肌肉呈松弛性瘫痪、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等。

2.3颅内压增高的观察:患儿颅内压增高时,前囟紧张、饱满,眼球震颤或斜视、凝视、瞳孔大小不等、呼吸不规则、拒奶或喷射性呕吐等表现。

2.4用药观察:应用脱水剂时,应注意心、肾功能,防止肾衰发生。应用速尿时,及时观察尿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应用镇静剂时,注意呼吸和精神状态,谨防用药过量造成呼吸抑制。

3护理

3.1一般护理

3.1.1:抬高患儿头肩部25°~30°,以减轻颅内压,以右侧卧位为宜,防止患儿呕吐物误吸。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的发生。

3.1.2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但要避免对流风。注意保暖,体温不升者或早产儿可置暖箱,随时根据患儿的体温及体重调节箱温,箱内湿度为55%~65%。保持病室的温度在22℃~24℃,每4~6h测体温1次,使患儿体温保持恒定。

3.1.3保持患儿绝对安静,头部制动。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稳,尽量减少搬动,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加重颅内出血。

3.1.4吸氧: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浓度,改善缺氧。输氧时应保持导管通畅,鼻导管应柔软,粗细适宜,每班更换。头罩给氧应监测氧浓度。

3.2特殊护理

3.2.1做好口腔护理: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易擦破引起口腔炎,不能用手指、布类擦口腔,在喂奶之后喂约5ml开水以保持口腔清洁。若发现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凝块样物,可能是鹅口疮,可用4%苏打水洗口腔或制霉菌素溶液涂口腔黏膜,每天2~3次。

3.2.2皮肤护理:保持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穿着柔软、宽大易吸收的绵织衣服。

3.2.3脐部护理:每日检查脐部,更换消毒纱布,并用75%酒精消毒,保持清洁干燥,防止脐炎。

3.2.4红臀的预防: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涂5%鞣酸软膏。选用柔软易吸水的尿布;尿布不要包扎过厚过紧,尿布外层更不能用塑料布包扎,尿布要清洗干净,并在日光下晾晒,或用消毒液消毒后清净用烘干机烤干。

4体会

4.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头颅CT检查对颅内出血量、出血部位的早期诊断很有意义,为早期治疗创造条件。因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少,故母乳喂养易发病。该病一经诊断,早期应用维生素K1及输鲜血,能迅速控制出血,减轻脑组织受压,以防远期后遗症。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该病的早期诊断依据为:①纯母乳喂养的1~2个月小婴儿;②男婴多见于女婴;③自发性颅内出血发病率高;④大多数伴有感染;⑤严重的凝血障碍,PT延长;⑥用维生素K治疗有效。该病颅内出血发病率较高,因大多数患儿都有突发性高颅压征象同时伴有急速进展的贫血或/和全身出血倾向,故早期诊断并不困难。但有时警惕性不高会遗误诊断的时机。因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颅缝及前囟未闭,有缓冲高颅压的作用,所以早期及少量出血时征象不明显。如果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如有以下情况时应考虑颅内出血的可能,未接受过维生素K治疗的小婴儿,贫血迅猛,并出现烦躁,阵发性发绀,双目凝视,阵发性肢体痉挛,脑性尖叫,前囟紧张等。

4.2喂养

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如患儿吸吮吞咽困难可用滴管法或胃管鼻饲法喂哺。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后可开始喂奶,以少量奶试喂,无不良反应后再逐渐增加奶量。喂奶时切勿抱喂。母乳是婴儿的理想食物,最好以母乳喂养。喂奶时要认真观察患儿情况,如出现面色发绀,呕吐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哺乳,给予氧气,待患儿情况好转后再改用其他方法喂养。危重患儿应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可输入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等。

4.3预防

及早发现异常胎位,及时处理孕妇的慢性病,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有效的预防措施: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难产儿,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 10.5~1mg,1次/d,连续3d;生后1~2周及足月时重复注射维生素K 11次可有效地预防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发生。新生儿后期乳母常规补充维生素K,适量进食绿叶蔬菜、水果,可有效提高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长期慢性腹泻或反复应用抗生素、肝脏、胆道疾病患儿应补充维生素K。

参考文献

[1]早川惠子;王永继;;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和严重出血倾向[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1年01期

[2]苏鸿熙;胡小琴;李功宋;郭加强;徐乐天;;心内直视手术后颅内出血及血肿[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维生素k篇7

【关键词】

维生素K;颅内出血;凝血因子

作者单位:137000白城中心医院儿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至2010年我院共收治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患儿8例,最小者20 d,最大者45 d,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呕吐、烦躁不安或尖叫,意识障碍乃至昏迷,呼吸不规则,抽搐,前囟饱满或颅缝裂开。其中1例患儿表现为昏迷,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出现脑疝表现。8例患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面色苍白,体温不升,四肢冷,并伴有黄疸。1例伴有呕血及黑便,3例皮肤注射部位瘀斑,不易止血。3例眼底检查可见视水肿,动脉痉挛,1例视网膜出血。

1.2 辅助检查 急性期头CT均表现为颅内不同出血部位高密度影,及出血周围低密度影或占位效应,周围血细胞计数:红细胞2.5~3.5×1012/L,Hb:80~100 g/L,血小板150~350×109/L,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15 s,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60~78 s不等,纤维蛋白原于1.2~2.2 g/L之间。

1.3 诊断 根据患儿出生时未应用维生素K,临床有出血表现,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于正常范围,脑CT检查为颅内出血,经予以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恢复正常,出血停止,诊断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

1.4 治疗方法 急性期注意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及刺激性操作,维持正常的PaO2、PaCO2及pH,维持内环境稳定,考虑本病后立即予以维生素K11~2 mg侧入静脉滴注,严重出血者,予以止血敏、立止血静脉滴注,输新鲜全血或新鲜冰冻血浆10~20 ml/kg,以提高血浆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水平。颅内压增高者予以减轻颅内压治疗,呋塞米0.5~1 mg/kg,2~3次/d静脉推注,对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可用小剂量甘露醇,0.25~0.5 g/(kg•次),每6~8 h静脉推注。贫血者予以纠正贫血,注意控制惊厥。

2 结果

经治疗后,2例患儿因颅内出血量大,死于脑疝、呼吸循环衰竭,6例于治疗1周后,意识清晰,无抽搐及其他不良反应,可自行进乳,定期随访3年,4例脑实质内出血吸收良好,无脑软化及脑积水形成,脑电图检查正常,无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出现,2例随访1年出现脑软化,四肢活动障碍及智力低下。

3 讨论

新生儿出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根据患儿出生时未使用维生素K及有本病其他易感因素,临床有出血表现,出凝血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于正常范围,脑CT检查为颅内出血,经予以维生素K1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恢复正常,出血停止,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DIC、血小板减少症)等后可诊断为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头CT表现与其他原因颅内出血无根本区别,出血主要表现高密度影,出血部位有硬膜下、蛛网膜下、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多数为多部位混合型出血(62.5%~71%为多部位出血)。病程中可见出血周围低密度影或占位效应。部分患儿合并脑梗死。晚期严重者可出现脑软化、脑穿通畸形。

当维生素K缺乏至各种凝血因子下降至正常水平的20%时,不能维持有效止血,进而出现出血。新生儿出血症根据发病年龄段不同分为3型[1]:①早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出生后24 h以内的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绝大部分是母亲摄入影响维生素K代谢的药物所致。这种出血不能被生后注射维生素K预防,因出血始于分娩过程中,如在分娩发作前母亲接受维生素K治疗,可起到预防效果。②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新生儿出生1~7 d内发生的出血。与生后是否应用维生素K预防用药有关,一般为少量及中等量出血,多为自限性。③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指出生后8 d,即超过了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年龄段发生的出血。早发型罕见,经典型预后良好。迟发型以突发性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5%~100%。

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具有出血量大,病情进展迅速特点,当临床确诊时,病情已较严重,故针对围生期维生素K缺乏易感因素的患儿,应早期及时予以应用维生素K治疗。围生期维生素K缺乏的易感因素:①新生儿肝脏对凝血酶原的合成尚未成熟,凝血因子在新生儿期仅为正常成人的30%~60%。②由于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母体内的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低。③母乳维生素K的质量浓度低,仅为1~15 μg/L(牛乳为60 μg/L)。④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⑤出生前孕母接受抗癫痫药、香豆素抗凝剂、抗结核药等。⑥婴儿肝胆系统疾病或代谢性疾病。⑦胃肠道感染。⑧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头孢菌素类。

一般患儿应用维生素K 后,出血可迅速停止,于24 h内凝血因子水平完全纠正。对出血严重者,需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全血治疗。但我国新鲜冰冻血浆未作病原体灭活处理,输血后有传播输血相关疾病的危险(如肝炎、艾滋病)[2]。

新生儿出血症本病以预防为主,凡母亲孕期有应用抗凝剂、抗惊厥药物或抗结核药物者,应在妊娠最后3个月期间及分娩前各肌内注射1次维生素K110 mg,纯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口服维生素K120 mg/次,每周2次。新生儿生后应立即肌内注射维生素K11~2 mg以预防晚发型维生素K1缺乏症发生,如婴儿需长期全静脉营养,或有肝胆疾患、肠道吸收不良、长期口服抗生素者均应每周一次补充维生素K10.5~1 mg[3].总之,对于具有维生素K缺乏的易患因素的患儿,应注意维生素K1的补充,以防止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发生,减少颅内出血发生率,减少此病病死率及致残率。

参 考 文 献

[1] 薛辛东,魏克伦.新生儿急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6.

维生素k篇8

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是由于婴儿期维生素K缺乏所致,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小儿健康。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20例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早产儿3例,足月儿17例,年龄14天~3个月,29天~3个月者居多;母乳喂养16例、人工喂养4例(其中奶粉喂养2例、牛奶喂养2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服用抗生素治疗时间>3天者10例,出生后未补充维生素K1 18例;全部患儿母亲孕期未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发病至就诊时间3小时~4天。

临床表现:患儿均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惊厥、呕吐、精神差、嗜睡或昏迷、前囟饱满或紧张、四肢肌张力增高、面色苍白,全部病例均有注射部位渗血不止、无外伤史。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32~59g/L者2例、60~90g/L者6例、90~120g/L者12例;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或磁共振检查,结果示均有颅内出血,其中硬膜下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实质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3例、小脑出血1例。行腰穿检查8例,表现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4例,其中可见大量陈旧性红细胞。

治疗方法及转归:全部患儿确诊后,均予维生素K110mg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3~5天;止血敏0.125~0.25g/日静脉注射,1~2次/日;维生素c0.5~1.0g/日静脉滴注,1次/日。对颅内压明显增高、惊厥者予20%甘露醇0.25~0.5g/kg,每4~6小时1次,快速静滴;2~3天后逐渐减量至停止。

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予止痉、预防感染、纠正水电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不能进食者予鼻饲或静滴氨基酸、脂肪乳以增加机体的能量供应。所有病人在入院后前3天予流量为2~4L/分的面罩吸氧;有惊厥者加服鲁米那。经以上治疗,本组20例患儿中,痊愈12例、好转4例、死亡2例、转院和放弃各1例。住院时间3周~36天。出院后1~6月随诊16例,有神经系统损害者10例。

讨论

病因: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颅内出血多见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婴儿维生素K主要是从乳类中摄取和肠道细菌合成。但维生素K在人乳中含量仅为15μg/L,相当于牛奶中的1/4,奶粉在加工烹制过程中双歧杆菌大量破坏,所以母乳喂养儿及单纯奶粉喂养儿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本组20例患儿,母乳和奶粉喂养的18例,占90%,发病前用抗生素时间大于3天的患儿10例,占50%,由于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杀灭了肠道的细菌,导致维生素K合成障碍。同时,全部病例均未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母乳喂养儿、牛奶、奶粉喂养的婴儿、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婴儿要及时补充维生素K1,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维生素k篇9

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2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男15例(57.7%),女11例(42.3%);足月儿24例(92.3%),早产儿2例(7.7%);发病年龄2~4个月;单纯母乳喂养24例(92.3%),混合喂养2例(7.7%);合并腹泻病12例(46.2%);所有患儿生后均未预防应用过维生素K制剂(100%);孕母曾服用抗惊厥药1例(3.8%);乳母不吃或少吃绿色蔬菜及新鲜水果18例(69.2%);所有患儿均无外伤史,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临床表现:从发病至就诊时间72小时1例,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上所有患儿均有面色苍白、前囟饱满或隆起、四肢肌张力增高表现(100%),烦躁不安23例(88.5%),抽搐21例(80.8%),拒奶1例(3.8%),呕吐2例(7.7%),皮肤黄染20例(76.9%);合并消化道出血3例(11.5%),脑疝12例(46.2%),颈部强直15例(57.7%);头部CT证实脑实质出血11例(42.3%),脑室内出血8例(30.8%),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11.5%),硬膜下出血2例(7.7%),小脑出血2例(7.7%)。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

治疗:入院后立即给予静注维生素K1 5~10mg,连用1周;输同型红细胞混悬液10~20ml/kg 2次,予“鲁米那”及“安定”镇静止痉,“甘露醇、呋塞米”降颅压;合并感染或有发热者,给予抗生素等支持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后加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及高压氧舱治疗等,改善脑细胞功能。

转归:经积极治疗后,治愈20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3.8%)。对20例治愈患儿进行6个月~4年随访,有1例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复查头部CT,外部性脑积水2例,蛛网膜下腔增宽3例。

讨 论

维生素k篇10

关键词:晚发性VitK缺乏 颅内出血 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32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63-02

维生素K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K缺乏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婴儿最为常见。出生后20d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成为晚发性VitK缺乏。其多导致患儿颅内出血,对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损害较大,临床死亡率较高[1]。对于本病积极治疗是保证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晚发性vit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系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经临床诊断为晚发性vit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9d~3个月。患儿喂养方式上53例为纯母乳喂养,7例为混合喂养。60例患儿出生后均未进行预防性的Vitk 1注射。患儿临床表现上:10例服用过退烧药,28例有呼吸道感染,22例有腹泻表现。患儿病程19h~7d,入院时60例患者均有颅内高压表现,可见有面色苍白、呕吐、抽搐、肌张力增高,发热8例,大便隐血试验阳性7例,注射治疗时无法止血52例,皮肤出现散在瘀点42例,瞳孔双侧不等4例,5例出现昏迷。

1.2 实验室结果。患儿血测定得到,60例血红蛋白均小于正常值90g/L,血小板值在正常范围,白细胞计数为3.8×109/L~24.7×109/L,50例患儿为重度贫血,58例出现PT延长(2例由于入院前经维生素K1治疗表现为正常)。60例患儿中2例由于情况危急未进行CT检查,剩余58例均进行头颅CT检查,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硬膜下出血17例,脑实质出血26例,脑室出血38例。

1.3 临床治疗。60例患儿均进行维生素K1治疗,剂量控制为5mg/次,一日2次,治疗5d;同时针对患儿的情况进行输血及降压治疗,使用药物为20%甘露醇或速尿,其他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情况平稳后给予脑生素、胞二磷胆碱至痊愈。

2 结果

60例晚发性Vit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患者,48例治愈,10例好转,死亡2例,死亡率为3.33%,2例死亡患儿经腰穿脊液发现红色不凝,为颅内出血所致。

3 讨论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多数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虽然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缺乏时,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K为显示抗出血活性的一组化合物,包括维生素K1、维生素K2、维生素K3,为形成活性凝血因子Ⅱ、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Ⅺ和凝血因子Ⅹ所必需。缺乏维生素K时会使凝血时间延长和引起出血病症。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为天然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2]。维生素K人体需要量少,但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经胎盘向胎儿输送的维生素K水平低,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低,婴儿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量少可以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并可导致新生儿出血[3]。本文60例患儿喂养方式上53例为纯母乳喂养,7例为混合喂养。人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纯母乳喂养容易导致幼儿维生素K缺乏。腹泻患儿22例及长期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患儿28例容易导致体内肠道细菌紊乱从而引起合成的维生素K的量减少,导致维生素K缺乏。

在本病的治疗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外源补充维生素K。需要注意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血肿。危及生命的出血,需要首先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然后再予以维生素K。如果经补充维生素K仍不能纠正PT,则需考虑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或DIC。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10-20毫克维生素K1溶解在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4]。点滴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维生素K-1静脉给药可以在12-24小时之内纠正维生素K缺乏。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可应用甘露醇治疗,但应注意剂量的选择。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如果可以早期识别并予以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本组60例患儿经对症治疗,48例治愈,10例好转。但是如果维生素K缺乏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出血,本组2例死亡患儿均为维生素K缺乏严重且入院治疗较晚,颅内出血,病情严重导致死亡。对于本病,我们在强调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早期的预防,对于母乳喂养的小儿提倡在进行母乳喂养同时每月进行1次维生素K1的使用,并且保持患儿服用3个月。

综上所述,针对晚发性Vit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的治疗,要掌握患儿的早期表现及病史特征,早期通过CT或腰穿进行辅助检查,当患儿表现为面色苍白、呕吐、抽搐、肌张力增高时应考虑为该病的可能,尽早进行临床检查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春明.晚发性VitK缺乏症41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0):1174-1176

[2] 李淑君.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5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9,30(024):3149-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