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十篇

时间:2023-03-14 11:54:49

维生素b1

维生素b1篇1

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维生素之一。

维生素B1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1在体内主要参加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这个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此外,它还有增进食欲、参与糖类代谢,以及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等作用。因此,如果维生素B1缺乏,糖类代谢将无法彻底进行,而使乳酸等物质在体内蓄留。体内乳酸含量一旦增多,人体就会出现疲惫、手脚麻木、皮肤浮肿等现象,更严重者甚至影响脑功能。

近年来,一些专家还提出维生素B1具有治疗失眠、缓解用脑过度、预防疲劳、防治心律紊乱和铅积蓄中毒等新用途,甚至还可以起到驱蚊的作用。

因为神经组织所需的能量主要靠葡萄糖氧化供给,当缺乏维生素B1时,丙酮酸不能被氧化,就会造成神经组织中丙酮酸和乳酸的堆积,不仅能量供应减少,甚至还会影响神经组织及心肌的代谢功能,从而出现一种特有的疾病――“脚气病”。

此“脚气病”非彼“脚气”,这一点大家可不要误解。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脚气”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脚部皮肤病,又称脚癣,俗称“脚气”。而“脚气病”却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而造成的疾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会有水肿及浆液渗出。临床上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常发生在以精白米为主食的地区。所以,维生素B1又被称为“抗脚气病维生素”。

缺乏维生素B1的危害

缺乏维生素B1,初期可表现为焦虑或记忆力减退,不安和易怒,易与他人发生争执,随后出现疲乏、淡漠、食欲差、恶心、忧郁、急躁、沮丧、腿麻和心电图异常等症状,如果缺乏不能缓解,则发展为脚气病。

脚气病可分多种类型:

干性脚气病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周围神经末梢发炎和退化,可有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肌肉萎缩、心力衰竭、下肢水肿等临床症状。

湿性脚气病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

混合型脚气病既有多发性神经炎,又有心力衰竭和水肿。

此外,婴儿也易患脚气病,当孕母缺乏维生素B1时,新生儿可患先天性脚气病。后天婴儿脚气病多发生于2~6月龄的婴儿,多为维生素B1缺乏的母乳所喂养的婴儿,或生长发育迅速的小儿需要量增加而未能及时补充者。婴儿患脚气病发病突然,病情急,出现症状有轻有重,多数患儿是轻型,但如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病情会继续发展,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患儿初期出现轻度腹泻、食欲不振、呕吐,声音嘶哑、烦躁不安、兴奋、心跳快,夜间啼哭、吃奶无力;严重者会发生嗜睡、四肢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和困难、紫绀、不同程度水肿(开始脚部会出现指凹性水肿,逐渐发展至膝部、大腿甚至全身)、心脏扩大,甚至昏迷、抽搐、心力衰竭,常在症状出现1~2天突然死亡。

哪些食品中富含维生素B1

谷类、豆类、酵母、坚果中维生素B1含量极为丰富。在谷类中,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麸皮等。此外,动物的心、肝、肾、脑、瘦肉也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蔬菜、水果、蛋类、牛奶含维生素B1较低。

因为维生素B1是水溶性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长期储存,要想足量摄取,应该每天都吃富含维生素B1的食品。婴幼儿应按其年龄发展阶段,适当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辅食。经常吸烟、喝酒的人,糖尿病患者,以及在妊娠、哺乳期或处于紧张状态的朋友们更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B1,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维生素B1制剂。

在食用含维生素B1的食物或服用维生素B1制剂时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维生素B1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遇热很容易破坏,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因此,在煮粥、煮豆和蒸馒头时,加入过量的碱会造成维生素B1大量损失。另外,粮食不要过分淘洗,如淘洗一次大米会损失31%~65%的维生素B1。

维生素b1篇2

经验步骤:第一方面:谷维素主要改善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平衡障碍及精神失调等症状。在生活中一般治疗周期性精神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前期紧张症等使用比较多。

第二方面: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能够保护神经系统,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一般都是辅助性用药,需要的话医生都会和你说的。

第三方面:两种药物的功效就上面这些,当然谷维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等生理作用。这里就比较适合那些年纪比较大的患者才行。

维生素b1篇3

维生素B1缺乏症,是个老病名,也是个新问题。维生素,顾名思义,就是维持生命的要素。1912年日本化学家铃木等首先从稻米壳中提取出一种很强的抗脚气病的化合物,同年波兰出生的生物化学家冯克也从酵母中制出同样的化合物,维生素B1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维生素B1,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和氨基,故又称硫胺。高等植物、细菌和酵母等都能合成维生素B1,所以肠道内的细菌供给人类以硫胺,但其供应是不足的。谷类的胚芽和外皮含硫胺特别丰富,是人类所需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

临床上,每每发现许多病人因维生素B1缺乏,导致脚气病、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心功能障碍等,高热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由于消耗多,往往也应补充维生素B1。

那么,作为安徽省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盛产大米和其它杂粮的地方,农民几乎一日三餐吃的食物里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怎么还会导致维生素B1缺乏呢?卫生防疫人员们经过调查和了解,发现主要与当地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操作有关。本来,在正常情况下,只要日常主食调配合理,就无需从别的途径摄取维生素B1。维生素B1主要存在于谷皮(糊粉层)、谷膜及谷胚中,在标准米面中可以保存大部分,如果米面碾磨得过分精细,就会损失大部分维生素B1,长期白米面自然就会引起维生素B族缺乏症,特别是易得维生素B1缺乏病。此外,玉米面、小米等粗粮中维生素B1、B2等都远比精白米面含量高。有了合理的主食,还必须讲究加工烹调以充分保存食物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b1篇4

关键词:维生素B1分析;药物分析;开放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247-02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分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及独立进行药品检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开放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在高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教师的日常科研方面较普通实验室更能够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独立开展药品检验工作,我们在药物分析实验中引入开放性实验,让学生在文献资料查阅和整理的基础上,在实验老师的协助下自由、自主地完成实验,撰写实验报告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中,以药科学院2012级临床药学班32名学生作为参与对象,以2~3人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了15个实验小组进行“维生素B1的分析”的开放性实验。实验内容是以《中国药典》中“维生素B1”项下所有检查项目为分析方法依据,具体实验过程如下:(1)学生根据药典内容自行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撰写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试剂、实验内容、注意事项五个方面;(2)老师评阅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提出意见或建议,学生反复修改;(3)学生根据最终的实验设计方案准备好需要的仪器,按照药典要求配制好实验中用到的各种试剂;(4)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安排具体的实验时间和顺序,以自己动手为主,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或疑问以老师帮助解答的方式完成实验;(5)实验结束后,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及讨论六个部分;(6)老师批改实验报告;(7)安排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

二、实验效果

1.学生科研能力增强。常规的药物分析实验中,由于时间关系,实验仪器早已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好,学生直接取用,很多试剂也都是老师提前配制,所以学生不知道什么反应应该在什么反应装置中发生,使用的试剂也不知道必须按照药典规定提前配制,这样使得很多学习过药分的学生到了实习期,甚至在药品检验工作岗位都显得手足无措。因此,本次“维生素B1分析”开放性实验将原本封闭的实验课改为向学生全面开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仅在自主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在实验方案设计中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必须先了解维生素B1的结构特征以及它的基本性质后才能看明白药典为何在检验项目中选用相应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以及检验过程中用到的每一种试剂都有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这个过程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方案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既有本课程的知识点,也有相关课程的知识点,通过讨论,学生明显感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衔接的重要性,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古训有了深刻理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2.学生主动性提高。由于开放性实验没有来自老师的压力,没有强迫的心理感觉,不受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感到轻松、融洽、愉快和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可以独立地去思考、探究,去提出大量的假设,去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做出自己的决策和实践;同时开放性实验进行中,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主动性更强了,由于每一个实验环节都需要自己完成,所以在实验进行当中学生对药物分析的任务与实质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更多的选择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地发展[2]。以前,学生对药典的了解还只停留在书本上,并没有自己请亲自去翻一翻,此次实验中学生必须主动去学会使用药典,真正掌握药典每一部分的用途,对维生素B1项下包括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每项内容都必须详细地一一理解。

3.学生知识面得到拓宽。由于实验过程的开放性,从实验设计方案开始学生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意愿去设计内容,比如维生素B1的含量测定中,《中国药典》(2005版)和《中国药典》(2010版)的测定方法就有所区别,前者是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含量,后者则是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含量,学生针对这两种方法就可展开探讨:为什么药典要将方法修改?2005版的非水滴定法有什么缺点?讨论结束后,不同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含量测定方法,希望在实验结束后能找到答案,最终实验证明选择电位滴定法的主要原因是非水滴定指示终点用的是结晶紫指示剂,对于终点观察比较难判断,而电位法就更直观、准确;但是选择了非水滴定法测定的实验组也觉得很有收获,因为在实验中不仅掌握维生素B1的测定,同时也学会了非水滴定测定药物含量的方法,今后再碰到其他药物需要进行非水滴定测定含量时也就完全得心应手了。

4.学生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药物分析开放性实验的开展,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意义上对一些常见药物进行系统有效的实验研究,亲自进行药品相关检测程序的学习,确实地做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经过现场实践,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升华,也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将来能迅速融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事实上开放性实验即是让学生成为药物分析实验研究的主体,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并得以加深和巩固。将学生的自主性与老师的引导性相结合,并突出学生自主性的一种形式,在形成一定规模后,甚至可以让学生成为老师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分子参与实践活动,近年来许多二三年级的学生们一边继续进行大学课程的学习,一边也积极投入到老师实验课题的工作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还能不受到时间的限制,完成以往本科实习中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

5.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开放性实验指导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因为学生的压力除了来自社会要求外,可能更重要的还是来自于教师的创新精神,这是无形的压力和榜样。比如实验过程中如果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回答,甚至不能解决学生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那么开放性实验的效果就要被大打折扣,同时还会受到学生的质疑,老师对实验都没能做到完全掌握,如何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我,去学习、探索、创新,把相关知识的最新成果以及正在研究的科研问题融进教学中去;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创新精神去感染、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一过程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常规实验中以老师教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模仿,两者之间缺乏互动,老师觉得已经讲得很清楚明白了,但是学生实际操作中还是错误连连,所以反复多次后,老师难免失去耐性,而对学生,往往是因为害怕被老师批评,所以即使不知道也不会主动询问老师,总觉得能混过去就算了,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老师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得不到体现,学生也没真正学到知识。因此开放性实验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主动性增强会自发地找问题与老师探讨,老师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双方都从实验中获得了进步,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对开放性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情况进行评价,即可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一项指标,还可以作为近年老师的科研表现而进行评价,成为科研情况的评价依据。

三、实验中需要改进的问题

开放性实验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拓宽知识面,增强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本课题目前只是小范围地在部分班级实行,受到实验时间、仪器、资源等限制,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成为此类实验的受益者;另外,开放性实验中,由于学生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使用试剂和仪器的不确定性、实验时间的随意性以及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等,都是我们在开设该类实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尽管开放性实验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针对药科学院一些对药物分析学习尤为重要的专业来说,可以尝试利用现有资源,改革一些目前已比较成熟的实验项目,尽可能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形成主动参与实验、积极与老师互动的氛围,使学生对药物分析实验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老师教,自己被动机械地重复操作。

总的来说,开放性实验建立的目标就是希望让学习药物分析的学生在药物分析实验中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希望使将来会从事药品检验工作的学生能够准确、有效地利用药典解决药品检验中的一系列问题,能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将自己大学里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工作,能够最快地适应工作需要,成为企业认可的合格大学生。因此,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竭尽所能提供这样的空间和机会,加大开放性实验的开放范围,增加开放班级,是尽可能多的学生们受益。

参考文献:

[1]宋粉云,周宏兵,梁从庆,等.设立开放性实验的尝试[J].药学教育,2002,(18).

[2]黄燕芬,袁小凤,金波,等.浅谈开放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

[3]宫莉萍,高职药品质量检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

维生素b1篇5

关键词 尼莫地平维生素B1抗骨增生片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导致椎间盘膨出、骨质增生、韧带变性,最后引起脊髓、神经和血管功能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为中老年人颈肩痛常见的疾病,它以颈部不适、疼痛、上肢放射痛、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特征。临床常用颈椎牵引、推拿、按摩、理疗并结合抗炎镇痛等非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虽可,但花费时间多;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椎病患者6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颈椎病患者68例。根据临床表现经X线、CT或MRI检查证实为颈椎病。其中神经根型39例,椎动脉型25例,脊髓型3型,交感型1例;年龄40~75岁,男22例,女46例;病程2年12例。

给药方法:尼莫地平20mg,3次/日,维生素B1 20mg,3次/日,抗骨增生片4片2次/日(餐后半小时服用),三药联用1周后停抗骨增生片,尼莫地平,维生素B1再维持1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7~14天症状消失;②显效:症状明显缓解;③有效:症状稍缓;④无效:治疗14天后症状无好转。

结果

治愈42例(61.76%),显效15例(22.05%),有效9例(13.23%),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4%。

讨论

颈椎病在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病变、损伤、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基础上,遇风寒积累性损伤、头部位置不当而诱发,出现颈部不适、疼痛、上肢放射痛、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抑制过量钙离子释放抑制过量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保持一定的水平,促使椎动脉血管平滑肌松驰,有效缓解动脉痉挛[1],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缓解头晕头痛症状。维生素B1具有参与机体糖代谢过程,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用于防治神经炎。抗骨增生片具有补骨、状骨、通经祛痛的功效,主治肝肾亏虚,气滞证,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以骨刺为主症,用于治疗增生性脊椎炎,颈椎病(抗骨增生片需在饭后服用);本组病例除1例感上腹不适外,未发现其它不良反应,但并未影响治疗。

三药联合应用能快速有效地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缓解头晕头痛营养神经、抗炎止痛、从而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目的。

以上方法相辅相成,综合应用可收到满意效果,不但疗效显著,操作简便,而且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疗程,是治愈颈椎病简便、有效的方法,在门诊治疗即可,且费用低廉,不影响工作,值得推广。

维生素b1篇6

【关键词】 伤科接骨片;维生素B1;肩周炎;疗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52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545-01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故又称五十肩,此病是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1]。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治疗肩周炎患者224例,随机分为112例口服伤科接骨片联合维生素B1治疗,对照组112例口服芬必得治疗。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112例病人中男88例,女24例;右肩82例,左肩30例;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者65岁;发病时间最长者2年6个月,最短者1个月。对照组112例病人中男84例,女28例;右肩88例,左肩24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68岁;发病时间最长者2年2个月,最短者2个月。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为患肩持续性酸痛,活动时加重,并向上肢及头颈部放射,患肩功能明显受限,不能外展外旋,有较明显的压痛点及肩部肌肉萎缩。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颈椎退行性变,无明显外伤史及颈椎间盘突出。排除肩部骨折、脱位、结核、化脓性炎症和肿瘤。治疗前肩功能检查患肩持续性酸痛,活动时加重,无明显障碍者为轻度;治疗组95例(84.82%)对照组94例(83.92%)。患肩除有轻度不适外,并有肩部肌肉萎缩,不能穿衣、梳头、洗脸、刷牙者为中度;治疗组15例(13.39%),对照组17例(15.17%)。患肩除有轻、中度表现外,多粘连于下垂略内旋位,肩的活动严重受限者为重度;治疗组2例(1.78%),对照组1例(0.89%)。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伤科接骨片4片,tid,维生素B120mg,tid,7d为1疗程。对照组口服芬必得0.3,bid,7d为1疗程。并辅以电磁波理疗,功能锻炼。

1.4 治疗结果

1.4.1 疗效标准 经1个疗程的治疗,疼痛完全消失,肩功能完全恢复者为显效。经2个疗程的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患肩活动时仅有轻微隐痛,肩功能基本恢复者为有效。经3个疗程以上疼痛无缓解,肩功能障碍未恢复者为无效。

1.4.2 治疗后肩功能检查 经1个疗程疼痛完全消失,肩功能障碍完全恢复者,治疗组70例(62.50%)。对照组9例(8.03%)。将患肩肩胛下角固定后,患肩能自由外展外旋。经2个疗程疼痛明显缓解,肩关节外展外旋仅有轻微隐痛,肩功能基本恢复者,治疗组30例(26.78),对照组88例(78.57)。经3个疗程以上疼痛无缓解,肩功能障碍未恢复者,治疗组12例(10.71),对照组15例(13.39),患肩仍有明显的压痛点,不能外展外旋,不能穿衣、梳头、洗脸、刷牙。

1.4.3 复发率 治疗组显效70例,复发3例,占4.2%。对照组显效9例,复发4例,占44.4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

2 讨 论

2.1 病因病理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为慢性损伤所致的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冈上肌炎、肩部滑囊炎,以及风寒、颈椎病、胸部疾患等诱发肩部肌腱、关节囊和韧带的充血、水肿、渗出,从而引起肩关节内外各组织广泛粘连有关。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

2.2 药理机制 伤科接骨片主要成份是红花、土鳖虫、朱砂、马钱子粉、没药、三七、炙海星、鸡骨、冰片、自然铜、乳香、甜瓜子。具有滋补肝肾,强身健骨,舒筋活络,温经通窍,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促进组织机能恢复的作用。对骨及关节软骨慢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修复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组织内炎性代谢产物及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对关节原发性及继发性损害,肿胀及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的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通过调节机体代谢,提高骨密度,增加骨矿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吸收活动,使整体骨量和骨的质量得以恢复[2]。维生素B1在体内糖代谢的生化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机体内缺乏维生素B1时,糖代谢发生障碍,神经组织能量供给不足。但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乳酸在神经组织中堆积,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致使神经冲动传导障碍,出现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肌肉酸痛等周围神经炎症状[3]。

2.3 疗效分析与评价 随机选择两组作对照治疗观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其显效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率4.2%,对照组复发率44.44%,P

总之,伤科接骨片联合维生素B1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关桐,吴宇峰,沈培芝,等.伤科接骨片对实验型骨折愈合过程中TGFβ1的影响[J].中国骨伤,2001,14(12):727.

维生素b1篇7

摘要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联用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30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A、B、C3组,A组采用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治疗,每穴封新斯的明0.25mg加维生素B120mg;B组采用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注射,每穴封新斯的明0.15mg加维生素B110mg;C组患者抽取新斯的明1mg肌内注射。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尿量及显效时间。结果: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B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A、B组比较有差异(P<0.05);3组患者排尿量和显效时间比较,A组与B、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定,且每穴注射新斯的明0.25mg加维生素B120mg效果更佳。

关键词 新斯的明;维生素B1;肛肠疾病;尿潴留;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64

NursingresearchofneostigminecombinedVitB1pointinjectiontreatmentofanorectaldiseases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

ZHENGCao-hua(ChaoyangHospitalofFoshanChanchengDistrictofGuangdongProvinceFoshan52800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nursingmethodsandcurativeeffectaboutthetreatmentofanorectaldiseases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withneostigminecombinedVitB1pointinjection,inordertoimprove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diseaseinclinic.Methods:300patientswithanorectaldiseasespostoperativeurineretentioninourhospitalreceiveddiagnosisandgavetreatmentfromApril2011toApril2014,randomlydividedintoA,B,Cthreegroups,A,Bgroupasresearchteam,groupCasthecontrolgroup.GroupAwithdoubleZusanli,Sanyinjiaopointinjection,everyholesealingneostigmine0.25mgandVitB120mg.GroupBpatientswithdoubleZusanli,Sanyinjiaopointinjection,onbothsidesofeachholesealingneostigmine0.15mgandVitB110mg.GroupCpatientswereinjectedwith1mgneostigmine.Aftertreatmenttocomparetheeffectofthethreegroups.Results:GroupAandBwerecomparedwiththegroupC,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therewasdifferencessensebetweentheAandBgroup(P<0.05).Comparedwithurineoutputandeffectivetimeofthreegroupsofpatients.GroupAwascomparedwithgroupB,C,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in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Whendosewas0.25mgneostigmineandVitB120mgpointinjection,thetherapyeffectisbest.ThecurativeeffectofneostigminecombinedVitB1pointinjectiontreatanorectaldiseasespostoperativeurinaryretentioniswell,worth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Neostigmine;VitB1;Anorectaldiseases;Urinaryretention;Nursing

尿潴留是指患者体内尿液制造功能属于正常状态,但蓄积在膀胱内无法正常排出,是肛肠疾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12%~52%,约6%需行导尿术[1]。大部分患者在肛肠手术后12h或数天内会出现排尿不畅或者不能自行排尿,甚至出现小便不通等症状。引起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因素、手术因素,术后疼痛也可使肛门及尿道括约肌痉挛而发生尿潴留。术后尿潴留,既影响了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精神上的痛苦。目前,国内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及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如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进行导尿,但导尿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易并发尿路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本研究通过对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300例,均符合尿潴留诊断标准:若小便在术后8h内不能排出,膀胱内尿量大于600ml,出现腹胀难受、排尿困难,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脑、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肛肠肿瘤者;泌尿系炎症,术前尿常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B超提示前列腺肥大、前列腺增生,残余尿量>50ml;主诉既往有尿路梗阻、狭窄、畸形病史的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300例患者中男157例,女143例。年龄35~59岁,平均(40.16±10.9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9.76±3.47)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97例,肛周脓肿切开根治术72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34例,内痔结扎术23例,肛瘘挂线术42例,直肠息肉摘除术32例。随机将患者等分为A、B、C3组,其中A、B组为研究组,C组为对照组。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A组:患者平卧、双腿自然屈曲稍分开,选用5ml注射器(配5cm的针头3个),抽取新斯的明1mg加维生素B180mg,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选定后,常规消毒并每穴封新斯的明0.25mg加维生素B120mg(针刺入3~4cm)。B组:患者平卧、双腿自然屈曲稍分开,选用5ml注射器(配5cm的针头3个),抽取新斯的明0.6mg加维生素B140mg,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位选定后,常规消毒并每穴封新斯的明0.15mg加维生素B110mg(针应刺入3~4cm)。C组:选用相同注射器,抽取新斯的明1mg肌内注射。

1.3护理(1)支持与解释。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尽量减少病室内闲杂人员的探视。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详细介绍手术方法、操作过程及其带来的不适和副反应,以利患者配合治疗。(2)缓解负性情绪。每日查房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注意患者情绪的变化,针对性地进行处理(每周2次),对于恐惧者,用和蔼的态度,结合自己治愈的具体病例,消除患者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毅力,配合治疗;对于孤独、寂寞者,进行心理安慰,同时配合社会及家庭的支持,保持良好稳定的心理平衡;对于悲观、失望者,向患者讲清楚病因及治疗方法,鼓励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预想到病情的发展变化,考虑到术后尿潴留的可能,提前向患者说明,同时及时解除患者的疼痛。

(3)合理安排日常活动。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爱好等情况,安排适宜的健身、娱乐活动,并要求每天坚持。

(4)对患者及家属强调治疗信心、医患配合、患者主动参与的治疗方式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强调正性情绪对本病治疗的作用。

(5)术后随时询问排尿情况,并进行护理体检,以了解膀胱充盈程度,尽早发现尿潴留。

1.4疗效评定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部分拟定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1h内能自行排尿,且能排尽尿液者;有效,治疗后1h内能自行排尿,但膀肤内尿液排不尽,或治疗后1~2h能自行排尿且能排尽尿液者;无效,治疗后2h仍不能自行排尿者。以上膀胱残余尿均行B超检查,以助于诊断。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多样本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K-WH检验,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3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表1)

2.23组患者显效时间及排尿量比较(表2)

3讨论

尿潴留属于中医的“癃闭”范畴,是以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病[3],其主要症状是患者术后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出,小腹胀疼痛,十分痛苦。中医认为,此病病机为膀胱经气受损,气机不畅,下焦决渎无力,导致尿闭。引起尿潴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麻醉作用、手术刺激、术后疼痛等[2]。这些因素导致患者逼尿肌松弛,膀胱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尿潴留[4]。患者出现尿潴留症状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生理负担,因此,必须及早进行治疗。针灸疗法是治疗尿潴留的常用方法,临床疗效良好[5],针灸疗法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引发自发的循经感传,从而促进患者膀胱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者膀胱逼尿肌能正常收缩,达到排尿目的。刺激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减轻患者体内或体表的病变。足三里穴百病皆治,属足阳明胃经,有健脾和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土之功效[6]。有研究指出[7],针灸刺激足三里,可兴奋患者膀胱平滑肌,利于小便排出,兴奋患者内脏平滑肌,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促使大便通畅。新斯的明可以很好地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强乙醇胆碱的生理作用,直接兴奋患者的横纹肌,对膀胱平滑肌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胃肠胀气、重症肌无力及尿潴留的治疗,而维生素B1主要是以辅酶酸的形式参加代谢,还能协同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并减少乙醇胆碱的水解,因此它与新斯的明合用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临床疗效[8]。因此,本研究将新斯的明与维生素B1联合应用,并通过穴位注射足三里、三阴交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提示,每穴注射新斯的明0.25mg加维生素B120mg效果更佳,有效率在90%以上,与以往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结果相符合[9-10]。综上所述,新斯的明联合维生素B1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切,具有刺激性强、见效快的特点,可以尽快解决患者的痛苦,从而避免由尿潴留导致的一系列并发症,治疗后配合良好的综合护理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东铭.盆底肛直肠外科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1-83.

[2]桂平,陈星羽,吴健放.吴茱萸烫疗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2):27-28.

[3]马翠平.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1):36-37.

[4]朱蓓蓓,郭秀君.肛门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干预机制[J].全科护理,2010,8(3):828-829.

[5]李晶.针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09.

[6]蔡伟祥,王海,叶和军,等.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外科术后肠胀气的疗效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48.

[7]何涛宏,张敏,黄德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3(8):33-34.

[8]刘淑晖,黄丽平.新斯的明加VitB1穴封足三里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6):1156-1157.

[9]邱燕虹,刘红宇.新斯的明治疗肛肠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配合[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4B):514-515.

[10]潘丽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32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90-791.

维生素b1篇8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methods and effec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patients with hyperemesis gravidarum complicated with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pharmaceutical treatment of one patient with hyperemesis gravidarum complicated with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who 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B1, the patient with strong positive skin test of vitamin B1 was given the care and guidance by clinical pharmacists on the basis of desensitization administration, dosage, course of administr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 was in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ue to hyperemesis gravidarum and long-time inability of eat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was administered to the patient and the physician was assisted in formulat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prescription. The damage of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of the patient and serum electrolyte levels were monitor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disease condition, the medication was integrated, and the entire process of treatment was given pharmaceutical care. Results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laboratory data of the patient,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raised suggestions and assisted the physician to formulate treatment plan on the basis of desensitization therapy and par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and strong positive skin test of vitamin B1, which showed the results of disappeared nystagmus, and improved ataxia and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Conclusion Clinical pharmacists can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physicians in the safety and rationality of clinical drug use, and they are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team.

[Key words] Hyperemesis gravidarum; Wernicke's encephalopathy; Pharmaceutical care; Vitamin B1

Wernicke?X病是一种因硫胺素(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Carl Wernicke于1881年最先报道,典型表现为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共济失调“三联征”[1],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者和消化道疾病如胰腺炎、胆囊炎、慢性腹泻等,也见于妊娠期剧烈呕吐、长期血透等患者[2]。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并不多见,且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或漏诊,能得到正确诊断的只有5.7%[3]。本例患者由于妊娠剧烈呕吐,长期无法正常进食,造成维生素B1缺乏,但该患者维生素B1皮试阳性,无法正常补充。临床药师针对维生素B1皮试阳性如何给药、肠外营养处方制订等与医师进行讨论,提出药学监护点。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1-0-1-1。末次月经2016年2月26日,停经30+ d查妊娠阳性,停经50+ d即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伴进行性加剧,分别于2016年5月7日、5月17日、6月12日住院补液支持治疗。第1次住院治疗6 d症状好转,出院时已能正常进食。出院后3 d患者再次出现呕吐症状,不能进食,遂于5月17日再次住院,此次住院22 d,予补液、调节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效果差,仍不能进食,6月9日患者自动出院。出院后患者曾自行前往浙大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无特殊处理。因仍不能进食,遂于6月12日再次来院要求输液治疗,入院后主要补充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6、钾等。多次行维生素B1皮试均为阳性,故一直未进行补充,住院期间反复出现低血钾,补钾治疗后仍不能完全纠正。6月28日查肝功能:总胆红素(TB)16.2 μmol/L、直接胆红素(DB)6.7 μmol/L、总蛋白(TP)56.2 g/L、白蛋白(ALB)35.1 g/L、谷丙转氨酶(ALT)102 U/L、谷氨酰转肽酶(GGT)35 U/L、谷草转氨酶(AST)58 U/L、碱性磷酸酶(ALP)112 U/L。6月29日开始出现病情反复,不能进食、精神萎靡、嗜睡、四肢麻木、表情淡漠、呼之能对答。查血气分析:血钾2.90 mmol/L,血钠134.0 mmol/L,血氯107.0 mmol/L,乳酸3.2 mmol/L,pH值7.51,二氧化碳分压21.0 mmHg,氧分压118.0 mmHg,碳酸氢根浓度16.0 mmol/L,标准碳酸氢盐20.1 mmol/L,标准碱剩余-6.6 mmol/L。6月30日出现眼球震颤、频繁瞬目、尿失禁症状。神经系统查体:四肢肌力Ⅲ级以上,肌张力不亢,四肢腱反射(+),双侧对称,双侧巴氏征(-);?^颅磁共振未发现明显异常;多科会诊讨论考虑:Wernicke 脑病。

2治疗方法

患者共住院32 d,入院后主要治疗药物及其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见表1。

3药学监护过程

6月30日,我们根据临床多学科会诊意见对该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协助医生制订给药方案并对原有给药方案进行调整。

3.1 维生素B1的用药监护

维生素B1是Wernicke脑病特异性治疗手段之一,早期、足量补充可明显缓解Wernicke脑病患者精神症状。但考虑该患者维生素B1皮试强阳性,因此药师建议采用脱敏治疗,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师采纳药师的意见。在静脉滴注维生素B1前30 min,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10 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50 mg。随后缓慢滴注维生素B1注射液5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q8h,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3.1.1 维生素B1给药剂量调整 7月2日将维生素B1给药剂量调整为200 mg,静滴,q12h;7月12日患者神经症状基本消失,维生素B1由静脉滴注改为肌注,给药剂量改为100 mg,给药频率由q12h改为qd。

3.1.2 维生素B1不良反应的监测 为防止该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在给药的初期需严格控制滴速1 mL/min,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15 min后滴速可调整为2 mL/min。

3.2 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制订

3.2.1 停用所有口服制剂 该患者由于剧烈呕吐、长时间无法正常饮食,钾离子、钠离子水平偏低,肠道功能混乱,常规的口服制剂无法吸收,因此建议医师停用所有口服制剂。

3.2.2 肠外营养处方的制订 考虑该患者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ALT)102 U/L(正常范围7~40 U/L)、谷氨酰转肽酶(GGT)35 U/L(正常范围7~45 U/L)、谷草转氨酶(AST)58 U/L(7~35 U/L)、碱性磷酸酶(ALP)112 U/L(正常范围7~35 U/L)、白蛋白(ALB)35.1 g/L(正常范围40~55 g/L)。因此,建议医师在制订肠外营养处方时,脂肪乳应选用中长链或结构脂肪乳,不宜选用长链脂肪乳;同时Wernicke脑病常伴镁缺乏[4],可影响体内维生素B1的利用,因此肠外营养处方中应补充硫酸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应急系数等,药师测算出患者的能量供应为1350 Kcal/d,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5%~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25%。为此拟订肠外营养处方: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 mL+5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复方氨基酸(18AA-Ⅱ)500 mL+20%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100 mL+20%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250 mL+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10 mL+10%氯化钾注射液30 mL+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盒+25%硫酸镁注射液5 mL+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2 mL+胰岛素6 IU。

3.3 血清电解质水平监测

该患者为高龄孕妇,卧床,脂肪肝、肝功能异常,进行呕吐加剧,长时间未正常进食,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血清电解质水平,因此我们在药学监护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水平。患者入院后血清电解质水平变化见表2,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钾浓度为3.5~5.5 mmol/L。

患者入院时血清K+为3.59 mmol/L,接近正常值范围低限。随着患者妊娠呕吐加剧及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后,住院期间反复出现低血钾,补钾治疗后仍不能完全纠正。6月30日临床药师会诊后建议:(1)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易引发低血钾不良反应倾向[5],应停止使用;(2)调整氯化钾注射液的给药方案,将氯化钾注射液加入到肠外营养中静脉滴注,促进吸收。医师采纳以上方案,7月3日监测电解质K+已达到3.90 mmol/L的正常值。

3.4 肝功能监护

患者由于妊娠剧烈呕吐、无法正常进食,入院时已有低蛋白血症、其他肝功能指标均异常。考虑到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肝脏损害,药师建议脂肪乳由长链型改为结构型,医师采纳以上方案。7月6日查肝功能:总蛋白(TP)58.0 g/L、白蛋白(ALB)32.0 g/L、谷丙转氨酶(ALT)59.0 U/L、谷草转氨酶30 U/L、胆碱酯酶2999 U/L、总胆红素13 μmol/L、结合胆红素3 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0 μmol/L,由于患者已逐渐恢复胃肠功能,因此建议医师停止肠外营养支持,改为半流质饮食,医师采纳以上方案。

3.5预后

经3周治疗,患者精神症状缓解,消化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呕吐现象发生,但留有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在整个药学监护期间,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于7月14日出院。

4 讨论

Wernicke脑病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人体维生素B1的储存量只有30~50 mg[6]。维生素B1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其含量虽不高却是人体重要的有机化合物。若健康人摄取食物中不含维生素B1,18 d即可发生维生素B1缺乏[7]。本例患者由于妊娠剧烈呕吐已达1个多月,无法从饮食中得到足够维生素B1的补充,导致维生素B1缺乏。

维生素B1的活化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TPP),后者是α-酮酸氧化脱羧酶复合物的辅酶,参与线粒体内丙酮酸等的氧化脱羧反应。维生素B1缺乏时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受阻,丙酮酸难以进入三羧酸循环,脑组织细胞内的有氧氧化减弱,同时丙酮酸和乳酸堆积,毒化中枢神经系统。Wernicke脑病在补充维生素B1时,应禁止使用葡萄糖和激素。因为大量补充葡萄糖可降低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丙酮酸含量增加,继而诱发 Wernicke脑病[8];激素可阻止丙酮酸氧化,使意识障碍加深。因此,维生素B1静滴时应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不能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在给药前进行抗过敏治疗时也不能用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必须使用其他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异丙嗪等作为抗过敏治疗药物。

Wernicke脑病因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且无特异的检查方法,故导致诊断困难。目前主要诊断依据[7,9-11]:(1)有无引起缺乏维生素B1的原发因素;(2)有“三联征”中至少1项(意识或精神障碍、眼征或共济失调);(3)血中丙酮酸浓度高于正常或维生素B1浓度低于正常,以及特征性MRI异常表现(乳头体、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及顶盖部出现对称性T2WI、FLAIR和DWI高信号);(4)维生素B1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5)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Wernicke脑病需与急性酒精中毒、急性精神障碍、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小脑萎缩、硬膜下血肿、脑震荡、多发性硬化、肌病、横纹肌溶解症、大脑动脉梗死、病毒性脑炎、血管性痴呆等鉴别[12]。

维生素b1篇9

【关键词】妊娠剧吐 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 维生素B1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064-02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是由于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急性或亚急性的以中脑和下丘脑损害为主的疾病,表现为记忆力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甚至意识障碍。临床多因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当而预后差死亡率可高达50%[1]。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1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集2006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所遇到的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12例:年龄25~33岁,平均29岁。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六版《妇产科学》教材的诊断标准:①停经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排除其他可致呕吐性疾病。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眼球震颤、视力障碍、步态及站立姿势异常,或有语言增多、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嗜睡等脑功能紊乱状态。

1.3 研究方法 采取分析病人病历记录、实验室化验检查、临床用药情况的方法等,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表现为频繁呕吐、进食困难、视力障碍、步态及站立姿势异常9例,在此基础上有语言增多、记忆障碍、精神迟钝等精神症状3例

2.2 影响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的发病因素:⑴发病时间 时间越长特别是不能正常饮食>一月 ,症状较重10例占83%⑵不恰当的治疗史 特别是维生素B1未用或用量过少(≤50mg/天)者11例占(92%)

2.3 治疗与转归确诊后立即给予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心理治疗,静脉滴注维生素B1300-600mg/天,中枢及精神症状改善后减量至100mg/天,维持至正常饮食,9例治疗三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占83),另3例治疗五天后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记忆恢复,继续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12例病人无一例死亡,无明显后遗症发生。

3 讨论

妊娠剧吐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维生素B族严重缺乏,尤以硫胺素(VitB1)摄取不足或过度消耗有关。维生素B1属水溶性维生素,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必需的辅酶,也是神经细胞膜的成分。维生素B1严重缺乏可造成有氧代谢障碍和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产生相应的临床和病理变化[2]。临床上引起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的病因很多,凡能导致机体维生素B1严重缺乏的疾病均有可能发生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持续性的妊娠剧吐极易造成维生素B1的长期摄取不足和过度消耗,加之妊娠期对维生素B1的相对需求量大,如补充不足且持续呕吐1个月以上,则极易造成维生素B1严重缺乏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3]。

治疗方面,临床上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对长期呕吐不能进食者尽早、足量补充维生素B1,预防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对于已经并发Wernicke-Korsakoff综合征者,治疗原则如下:(1)尽早静脉补充维生素B1,量可给至600mg/天,值得注意的是,严禁在补给维生素B1前先给葡萄糖以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未补给足量的维生素B1前先给糖,可造成三羧酸循环中的PDHC活性进一步降低,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进一步减慢,使病情加重,可致病人陷入昏迷,甚至引起呼吸、心跳骤停。(2)合理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3)适时终止妊娠经上述积极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尚稳定者,为去除病因,可予终止妊娠,以防危及病人生命。

参考文献

[1]王长丽,牛秀敏.产科急症.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759号.

维生素b1篇10

 

结果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r=0.999 8;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r=0.999 9;盐酸异丙嗪线性范围为25.2~100.8μg/ml,r=0.999 8;维生素B1线性范围为12~48μg/ml,r=0.999 9;维生素B6线性范围12~48μg/ml,r=0.999 8。各组分精密度良好,且无明显膜吸附,除硫酸双肼屈嗪外,提取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和评估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化学药成分含量。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罗布麻片Ⅰ;硫酸双肼屈嗪;中药浸膏;生产工艺

 

复方罗布麻片Ⅰ是由罗布麻叶、野菊花、防己、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及盐酸异丙嗪等10味中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3]。但按现行标准,仅对其中的氢氯噻嗪这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且含量范围为85%~115%,限度范围过宽,不能准确控制氢氯噻嗪的含量。同时,现行标准也未对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6进行含量测定,故导致各生产企业在依法投料后却忽视了各主要成分混合并经过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后的含量变化[4-7]。且本单位通过前期研究表明,该复方制剂中中药浸膏在某些条件下会影响硫酸双肼屈嗪的含量。故本单位拟通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全面分析制剂中的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6的含量,一方面为全面控制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为验证前期的研究的设想,此处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1材料

 

1.1试剂与药品

 

己烷磺酸钠、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无水乙醇、盐酸、磷酸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实验室自制超纯水。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3批(A,180508;B,D180802;C,180581),规格为氢氯噻嗪1.6 mg/片、硫酸双肼屈嗪1.6 mg/片、盐酸异丙嗪2.1 mg/片、维生素B1 0.5 mg/片、维生素B6 0.5 mg/片。

 

1.2对照品

 

试验所用对照品购自中检院。氢氯噻嗪(100309-201404,99.7%)、硫酸双肼屈嗪(100514-201102,85.5%)、盐酸异丙嗪(100422-201603,99.5%)、维生素B1(100390-20180,97.9%)、维生素B6(100116-201705,100.0%)。

 

1.3仪器

 

Waters Acquity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含waters 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Empower工作站);XP205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S10260D超声波清洗器(260 W超声功率可调,中国天津市鑫洲科技有限公司);振荡仪。本试验所用所有仪器与量具均经校正或检定。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ACQUITY H-Class CYANO(3.0×100 mm,1.8µm),以0.07%的己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75)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5:1为流动相B,按表1程序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以及维生素B1为275 nm、盐酸异丙嗪及维生素B6为250 nm,稀释溶剂:0.1 mol/L盐酸。

2.2溶液的制备方法

 

2.2.1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氢氯噻

 

嗪32 mg、硫酸双肼屈嗪32 mg、盐酸异丙嗪21 mg、维生素B1 10 mg、维生素B6 10 mg置同一50 ml量瓶中,加入稀释溶剂约3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至刻度,制成含1ml含氢氯噻嗪640ng、硫酸双肼屈嗪640ng、盐酸异丙嗪420ng、维生素B1 200ng、维生素B6 200ng。

 

2.2.2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

 

样品溶液中氢氯噻

 

嗪、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浓度依次为64.0、64.0、42.0、20.0、20.0 ng/ml。分别移取对照品储备液适量,至适宜规格容量瓶中,加稀释溶剂至刻度,摇匀,标准曲线序号1、2、3、4、5、6溶液分别制成含60%、80%、100%、120%、160%、240%样品溶液中各成分浓度的标准曲线溶液,具体配置方法详见表2。

2.2.3加样回收率溶液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样品

 

细粉2片量置50 ml量瓶中,平行制备9份。依次移去对照储备液4 ml、5 ml、6 ml分别置于不同的量瓶中,每个浓度制备3份,加入稀释溶剂约2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置刻度,取上清液离心后,用0.22μm膜过滤后进样。

 

精密称取样品细粉2片量置50 ml量瓶中,平行制备2份,加入稀释溶剂约3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置刻度,取上清液离心后,用0.22μm膜过滤后进样。

 

出峰先后顺序依次为维生素B6、维生素B1、硫酸肼屈嗪、氢氯噻嗪以及盐酸异丙嗪,各组分在275 nm下均有吸收,故以275 nm为系统适用性积分波长,分离度依次为5.5、4.1、11.5、24.5,各组分间均能完全分离,且各成分理论踏板数不小于10 000。

 

2.4专属性

 

空白溶液无干扰,各待测成分能完全分离。见图1~6。

2.5线性范围

 

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y=941.6x+208.6,r=0.999 8;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38.4~学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y=153.6μg/ml,y=3 607.3x+8 946.7,r=0.999 9;盐酸异丙嗪线性范围为25.2~100.8μg/ml,y=455.9x+938.2,r=0.999 8;维生素B1线性范围为12~48μg/ml,y=2 024.7x+198.4,r=0.999 9;维生素B6线性范围为12~48μg/ml,y=1 009.7x+490.1,r=0.999 8。

 

2.6精密度

 

2.6.1对照品进样重复性

 

按“标准溶液的配制”项下操作,配制标曲3溶液,并进样6次,对照品进样重复性数据详见表3。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进样重复性良好,符合要求。

2.6.2对照品稳定性对照品进样架放置4、8、12 h后,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峰面积无明显变化,对照品进样架放置12 h后稳定,对照品稳定性实验结果数据详见表4。

2.7准确度(样品加标回收率)

 

取提取回收率溶液,每份进一针,结果表明,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提取回收率良好,且RSD符合规定。硫酸双肼屈嗪提取回收率较低,但平行性较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数据详见表5。

2.8对照品溶液膜过滤实验

 

按“标准溶液的配制”项下操作,配制标曲3溶液,用0.22μm膜过滤,依次取未弃初滤液,弃去1、2、3、4、5 ml初滤液溶液进样,每份进样3次,对照品溶液膜过滤实验结果详细数据请见表6。结果表明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无明显膜吸附现象,但是建议还是弃去2~3 ml初滤液后取溶液进样。

 

2.9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