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十篇

时间:2023-04-01 10:46:10

维生素b6

维生素b6篇1

维生素B6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B6作为人体内一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可以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的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在氨基酸的代谢中,可帮助必需氨基酸中的色氨酸转换为烟酸。除了参与蛋白质代谢,维生素B6还参与脂肪代谢,有助于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吸收,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此外,它还与DNA的合成有关,可防止组织器官的老化,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

维生素B6在临床上的应用:

缓解呕吐。如抗癌药和放射治疗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

防治各种神经性疾患。缓解夜间肌肉痉挛、脚抽筋、手麻痹等多种周围神经炎的病症;防治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减轻治疗婴儿惊厥或给孕妇服用以预防婴儿惊厥。

治疗皮肤病。如局部涂搽治疗痤疮、酒糟鼻以及脂溢性湿疹等。

降低因服用三环抗忧郁剂而引起口干及排尿困难等。

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等。

缺乏维生素B6的危害

缺乏维生素B6对儿童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烦躁、全身肌肉抽搐和癫痫样惊厥,甚至导致智力迟钝,同时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其他表现有末梢神经炎、皮炎及贫血等。

成人缺乏维生素B6时,表现为眼睛、鼻子和嘴周围的皮肤上出现油脂、鳞屑,随后向身体的其它部分蔓延,最后扩展到面部、前额、耳后、阴囊和会阴等处;还会出现口炎、舌炎(舌红光滑)、嘴唇干裂;体重下降;肌肉无力;个别人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急燥、易激惹、精神抑郁乃至人格的改变。

长期缺乏维生素B6除了会导致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外,还可能引起人体免疫功能受损和造血系统损伤(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单纯的维生素B6缺乏症通常极少见,多数情况是其它B族维生素缺乏的同时,伴有维生素B6缺乏。

含维生素B6的食物

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分别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品中,其中植物性食物以吡哆醇为多,可耐受高温,而吡哆醛和吡哆胺则多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不耐热。

总的来说,维生素B6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其中包括肉禽类、动物内脏、麦谷类、豆类及豆制品等等。在瘦肉、动物肝脏与肾脏、稻糠、麦麸、燕麦、坚果(如向日葵子、花生、胡桃等)以及大豆中含量最高。人奶、牛奶及谷类食物中都含有适量的维生素B6。另外,香蕉、玉米、鱼、啤酒酵母、麦芽、蛋、绿叶蔬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B6。全麦食品也是其良好的来源。

维生素B6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易被破坏,对光也很敏感,遇光易被破坏。食品被加工或烹调后,其中的维生素B6可破坏50%,但其在酸性环境中却稳定。长期贮藏、肉类烘烤或炖煮、食品加工、酒精甚至雌激素都是维生素B6的大敌。所以,维生素B6缺乏病多是由于食物烹调不当或品种过于单调所致,吸收不良也是常见原因。

预防维生素B6缺乏,主要是应该注意饮食的平衡,如摄入高蛋白食物时,应增加维生素B6的摄入。另外,还要注意烹调方法,加热时间不宜太长,避免反复煮沸,以防影响维生素B6的有效价值。

食物并不是维生素B6的惟一来源,除食品之外,在需要时也可服用一些维生素B6的补剂。目前,市售有含50~500毫克各种不同剂量的的维生素B6补充剂。既有单品,也有维生素B6和B族维生素组合而成的复合维生素B片或注射液,或和其他维生素组合而成的复合维生素。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B6

一般每日摄入正常膳食的人不会缺乏维生素B6,但是在怀孕期间,药物治疗、受电离辐射或在高温环境下生活、工作的人群,对维生素B6需求增加,一出现相对缺乏,需要适当增加供给量。老年人、口服避孕药者也需要较多的维生素B6。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

婴儿如出现反复抽搐、贫血、慢性腹泻时,应立即到医院确诊是否为维生素B6缺乏病,诊断明确后应及早治疗,以减少抽搐发生,从而减轻对小儿智力发育的影响。

使用青霉素胺治疗关节炎的患者须补充维生素B6。

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患者,切勿服用维生素B6补剂。

维生素B6与糖尿病

研究发现,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B6水平较低。因此,专家推测如果补充维生素B6将有可能减轻糖尿病的某些症状。

美国的一项实验证明,给糖尿病患者连续六周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B6,其中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自觉疼痛、麻木感均减轻。但部分患者停药一段时间后,神经系统的症状又重现。荷兰的一项实验以妊娠糖尿病妇女为受试对象,发现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维生素B6两周后,她们不仅维生素B6的水平恢复正常,而且血糖水平也恢复正常。因此,维生素B6将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营养制剂。

维生素b6篇2

1、维生素B6参与人体代谢,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头发,能预防头发脱落,减少白头发长出。

2、维生素B对调节代谢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很重要。维生素B对于头发和健康的皮肤也是至关重要的。维生素B族包括B-1(硫胺素),B-2(核黄素),B-3(烟酸),B-5(泛酸),B-6(吡哆素),B-7(生物素) B-9(叶酸)和B-12(钴胺素)。

(来源:文章屋网 )

维生素b6篇3

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

维生素B6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液、肌肉、神经、皮肤等。

1、参与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参与所有氨基酸代谢;

2、参与糖异生、未脂化脂肪酸代谢;

3、参与某些神经介质的合成;

4、维生素B6与一碳单位、维生素B12和叶酸盐的代谢,如果代谢障碍会造成巨幼红细胞贫血;

5、参与核酸和DNA合成;

6、维生素B6缺乏常伴有维生素B2症状;

维生素b6篇4

第一:正常黄体机能的维持有赖于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的完善,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出现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可能与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素(FSH)不足;垂体分泌的催乳素(PRL)过多、过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有关;黄体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与雌激素之间的比例不协调等有关。

第二:维生素b6是一种促排卵的药物,黄体功能不足患者早期一般都是采用吃促排卵的药物来达到正常月经的效果,也有部分患者是采用中医进行理疗,但终究不是彻底摆脱光体功能不全的方法。

第三:在黄体功能不足治疗的同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黄体功能不足的食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病情更快的康复。黄体功能不足的食疗方法有 :1、多吃对调补女性黄体功能很有好处的姜汤和羊肉。2、月经干净后,每天喝红枣桂圆枸杞水。3、黑豆和糯米熬的粥 4、维生素B6。5、红薯,山药,板栗类的植物跟大豆类似,含有植物激素。

(来源:文章屋网 )

维生素b6篇5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维生素B6注射液; 胃肠道不良反应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每天只需一次给药、感染组织中的浓度高于非感染组织中、疗效确切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感染一线药物[1]。然而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而不能耐受,尤其是儿科病人。近年来,我院急儿科采用维生素B6注射液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150例,全部为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我院急儿科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患儿,其中男90例,女60例;年龄3~14岁。150例患儿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原发疾病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急性支气管炎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9例,支气管肺炎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2]。细菌感染的指标:血象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和(或)C反应蛋白增高。150例患儿均无胃肠病史及药物过敏史,也未使用其他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患儿对疼痛、恶心等主观症状能清楚表达。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雅泰,浙江亚太药业有限公司,0.25g/支)10mg/(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浓度为1.0mg/ml后静脉滴注,时间大于2h,用药3~5天。观察组于输液组中同时加用维生素B6注射液(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mg/ml)50mg静脉滴注,疗程3~5天。

1.3 观察指标 在用药前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告知少数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但不具体说明有何种反应。于注射时及注射后1h观察患儿,询问有何感觉不做提示,由患儿及家长陈述。主要观察指标有恶心、呕吐、腹痛;阿奇霉素输液结束后,观察有无腹泻;腹泻诊断标准为粪便次数增多(≥3次)或性状异常,不良反应的分度[3]。轻度:症状较轻,能忍受并坚持完成治疗;重度:症状较重,无法忍受不能坚持用药而被迫停药。

2 结果

两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12.86%,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3.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1,P<0.05),见表1。表1两组患儿胃肠道不良反应发情况(略)对照组轻度不良反应5例,重度不良反应4例,因不良反应停药4例,停药率5.71%;观察组轻度不良反应2例,重度不良反应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1例,停药率1.25%。

3 讨论

阿奇霉素为氮质类酯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碍细菌的转肽过程,抑制依赖于RNA蛋白质的合成而达到抗菌作用。有其独特的药动学特性,因此用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1]。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机制与胃动素受体有关[4],阿奇霉素与胃动素结合后,可使血浆中胃动力水平提高,使胃肠平滑肌产生强烈的收缩引起胃肠道反应。维生素B6注射液主要成分维生素B6,其在红细胞内转化为磷酸吡哆醛,作为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同时还参与氨基酸转化成烟酸或5-羟色胺,从而推测其转化作用与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相关。维生素B6在肾功能正常时几乎不产生毒性、罕见过敏反应。若每天应用0.2g持续30天以上,可导致依赖综合征。本组病例对照组结果表明,维生素B6注射液有较好的防治阿奇霉素滴注过程中胃肠道反应作用,且维生素B6注射液价廉易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房建国,胡凯. 阿奇霉素临床应用特性与安全性.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0-7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维生素b6篇6

【关键词】 维生素B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严重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迄今临床上尚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维生素类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最基本、最早应用的药物。本文就维生素B6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中的作用及补充维生素B6的疗法综述如下。

1 维生素B6的生理作用

维生素B6有三种形式: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这三种形式通过酶可互相转换。吡哆醛及吡哆胺磷酸化后变成辅酶,磷酸吡哆醛及磷酸吡哆胺。维生素B6主要以5磷酸吡哆醛的形式作为转氨基反应中的辅酶,参与α氨基酸脱羧和外消旋作用以及脂质和核酸的代谢,并且是糖原磷酸化酶的必需辅酶。已证明缺乏吡哆醛与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总脂质的蓄积有关,并且维生素B6在降低人群慢性疾病危险性方面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维生素B6的关系

目前关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学说〔1〕。一是代谢学说,即由于血糖长期升高,激活了多元醇代谢途径,使细胞内山梨醇增多,山梨醇在神经细胞内蓄积,抑制肌醇摄取,导致Na+K+ATP酶活性下降,神经细胞水肿、坏死,神经纤维脱髓鞘,轴索变性,从而引起神经病变。同时脂质代谢异常也可引起神经病变〔2,3〕。二是血管学说,即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滋养神经的血管管壁发生基底膜增厚,透明变性,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出现糖基化产物沉积,从而使管壁狭窄,血流量减少,导致缺血、缺氧,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还可能与维生素缺乏、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一氧化氮减少等有关。

2.1 微血管病变与维生素B6的关系

血管损害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而微血管病变所致的缺血缺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原因〔4〕。有学者〔5〕认为,缺血、缺氧性因素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动因素:即高血糖导致缺血、缺氧,后者可引起氧化应激增强,自由基生成过多,最终使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过多,糖基化终末产物与血管内皮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细胞因子、自由基、内皮素和上高胰岛素血症和脂代谢紊乱等因素,促进了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引起周围神经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而维生素B6及其中间代谢物吡多胺能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蛋白质糖基化反应,保护高糖聚集的红细胞中Na+K+ATP酶活性〔6〕。同时维生素B6能保护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的损伤作用。此外,维生素B6的活化形式磷酸吡多醛,可减少内皮细胞受活化血小板损伤,抑制血小板凝集与血液凝固以及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上的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缓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神经退行性改变。

2.2 同型半胱氨酸、一氧化氮与维生素B6的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7〕。同型半胱氨酸进入血浆后发生自身氧化,产生氧自由基使一氧化氮合酶受到抑制,减少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因子产生,从而改变内皮细胞的表达。此外,同型半胱氨酸还能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和组织因子的活性,促进血栓的形成,引起毛细血管阻塞,使神经发生缺血性改变。多数认为同型半胱氨酸可减少一氧化氮生成,一氧化氮水平的降低使血管平滑肌舒缩功能受损,减少血管内皮的血流,导致神经纤维的缺血和损伤。Hoffman等〔8〕认为糖基化终末产物能增加内皮细胞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敏感性,二者的协同作用参与了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加重了神经组织的缺血缺氧。研究表明维生素B6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时多伴有其水平的降低〔9〕。此外,维生素B6是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代谢的重要辅酶,参与同型半胱氨酸转硫化途径的代谢,除了合成半胱氨酸外,还能有效降解甲基转移中不需要的过剩的同型半胱氨酸,降低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维生素B6的缺乏还影响一氧化氮递质系统。维生素B6缺乏可通过使NMDA受体功能降低,进而影响其介导的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使一氧化氮合成减少〔10〕,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中维生素B6水平

在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并发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液测定显示维生素B6水平低于正常值。曾有研究人员把维生素B6缺乏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个发病原因,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维生素B6水平明显低于无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另外,在2006年的一项研究中显示,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中维生素B1、维生素B6含量呈低水平,且研究表明,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缺乏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11〕。而Straub等〔12〕在合并有或无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现维生素B6水平与神经病变之间缺乏相关性。

4 维生素B6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疗效

近三十年来,有关应用维生素B6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有一些报道。Scott等〔13〕的研究表明,提高维生素B6水平可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Stracke等〔14〕报道用维生素B1加维生素B6或维生素B12治疗2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2 w后腓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改善,且统计表明肢体末端的感知觉也得到了改善。在一项有关20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研究中,其中100名患者随机给予维生素B6 50 mg/d和维生素B1 25 mg/d,而另100名给予维生素B6 1 mg/d和维生素B1 1 mg/d分别治疗4 w。在高剂量维生素B6/维生素B1组中有48.9%的受试者的严重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减轻,而在1 mg治疗组中只有11.4%的患者症状减轻〔15〕。在Jain等〔6〕的报道中指出补充维生素B6在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的作用是有效的,同时对维生素B6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5 老年糖尿病人维生素B6水平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包括维生素缺乏。已进行的研究发现,大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维生素B6水平较低,补充维生素B6可缓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亦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中维生素B6水平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B6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血维生素B6水平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6 展 望

维生素B6的缺乏可能与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有关,其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补充维生素B6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改善有效,从而为维生素B6缺乏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提供治疗价值。可见,维生素B6将有望成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营养制剂。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维生素B6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剂量和疗程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07.

2 Greene DA,Lattimer SA,Sima AA.Sorbitol phosphoinositides and sodiumpotassiumATPa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s〔J〕.N Engl Med,1987;5(316):599606.

3 Greene DA,Lattimer SA.Altered sorbitol and myoinositol metabolism as the basis for defective protein kinase C and Na+K+ATPase regulation in diabetic neuropathy〔J〕.Ann N Y Acad Sci,1986;488:33440.

4 Tesfaye S,Chaturvedi N,Eaton SE,et al.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abetic neuropathy〔J〕.N Engl J Med,2005;352:34150.

5 Cameron NE,Eaton SE,Cotter MA,et al.Vascular factors and metabolic interactio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ologia,2001;44:197388.

6 Jain SK,Lim G.Pyridoxine and pyridoxamineinhibits superoxide radicals and prevents lipid peroxidation,protein glycosylation,and (Na++K+)ATPase activity reduction in high glucosetreated human erythrocytes〔J〕.Free Radic Biol Med,2001;30:2327.

7 Ambrosch A,Dierkes J,Lobmann R,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IDDM〔J〕.Diabet Med,2001;18:18592.

8 Hofmann MA,Kohl B,Zumbach MS,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IDDM〔J〕.Diabet Med,1997;20:18806.

9 孙 磊,陈 丽,任健民,等.同型半胱氨酸及其相关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6):5367.

10 洪 燕,程义勇,章广远,等.维生素B6缺乏对大鼠海马脑区氨基酸类和一氧化氮递质系统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19(4):239.

11 Gorson KC,Ropper AH. Additional causes for distal sensory polyneur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J〕.J Neurol Neurosurq Psychiatry,2006;77(3):3548.

12 Straub RH,Rokitzki L,Schumacher T,et al.Patients with typeII diabetes mellitus and neuropathy have no deficiency of vitamins A,E,betacarotene,B1,B2,B6,B12 and folic acid〔J〕.Med Klin (Munich),1993;88:4537.

13 Scott K,Zeris S,Kothari MJ.Elevated B6 levels and peripheral neuropathies〔J〕.Electromyogr Clin Neurophysiol,2008;48(5):21923.

维生素b6篇7

[关键词] 创伤性凝血病;20AA复方氨基酸;维生素B6

[中图分类号] R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c)-01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20AA compound amino acid combined with vitamin B6 in treatment of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TIC).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5, 30 patients with TIC treated at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18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8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received the routine damage control surgery and comprehensive symptomatic treatment. Then 12 patients treated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5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additionally received the new therapy of 20AA compound amino acid combined with vitamin B6.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mortality (mortality within 48 h and the total mortality)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blood transfusion volu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mortality within 48 h and the total mort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20AA compound amino acid; Vitamin B6

伤性凝血病(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TIC)是在严重创伤或大手术打击下,机体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是世界性治疗难题[1-2]。创伤后患者的早期死亡与无法控制的出血及失血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3],严重创伤患者出现凝血病后死亡率可高达80%[4]。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TIC在创伤早期所起的巨大作用。及早诊断和积极处理TIC有助于更好地控制出血,是降低创伤死亡率的关键[5]。笔者及本治疗团队于2009年起,在实施损伤控制性外科的基础上采用岳茂兴教授专利处方(ZL2010 1 0248451.9)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的新疗法对TIC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例TIC患者(男11例,女1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6]:PT > 18 s,APTT > 60 s,TT > 15 s。排除标准:①受伤后经外院处理而转入我院者;②既往有严重心肺疾病或出凝血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分组方法

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9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其中对照组11例、观察组2例;高坠伤10例,其中对照组5例、观察组5例;其他损伤7例,其中对照组2例、观察组5例。

两组组患者年龄、急诊室首诊时的收缩压和入院时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心率(heart rate,HR)、碱剩余(base excess,BE)、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凝血酶原时g(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常规实施损伤控制性外科及综合对症处理:①及时诊断;②损伤控制性手术、介入止血;③应用止血药、凝血酶原复合物;④成分输血;⑤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一步支持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的新疗法治疗[7]。见表2。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住院时间、48 h病死率和总死亡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输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48 h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48 h内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2.3 典型病例的救治

病例1: 患者因脾破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来我院治疗。行脾切除术,手术中大出血休克,因创面侧支循环丰富、大量渗血,无法有效止血,而发凝血障碍。手术中立即予20AA复方氨基酸500 mL、维生素B6 5 g快速静脉滴注后,创面仍有渗血。但患者血压低,无法耐受长时间手术,故关腹后立即送ICU监护。术后2 h腹腔引出血性液体500 mL,血小板降至23×109/L,凝血功能障碍,已考虑二次手术止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维生素B6 5 g后,腹腔引流量减少至

病例2: 患者因多发伤、骨盆骨折、左股骨骨折、多发肋骨骨折急诊来我院治疗。入院时因患者休克而无法安全转运,予常规抗休克治疗无效,实验室检查发现已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快速输注20AA复方氨基酸500 mL及维生素B6 10 g,30 min后血压回升,入ICU进一步救治,最终抢救成功。

3 讨论

难以控制的大量出血是严重多发伤创伤患者的重要死因。目前在多发伤的临床救治中,要求快速验伤、缩短手术时间、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策略。如病情严重,形成低体温[8-10]、酸中毒[11]、凝血功能障碍[12],往往救治困难,死亡率高。目前随着《2013严重创伤出血和凝血病处理欧洲指南》[13]的推广,TIC的救治已经日趋规范有效。但TIC的发生极大威胁严重创伤患者的生命,一旦发生TIC后凝血功能障碍难以纠正,患者死亡率极高[14]。虽然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临床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且在基层医院不易立即获得。因此,探寻一种在目前损伤控制性外科治疗基础上能更有效救治TIC的新方法以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及本治疗团队于2009年开始,在临床救治TIC患者治疗方案中加用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TIC患者死亡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输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5),且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于治疗后48 h仍需大量输血,说明新疗法降低了TIC患者的输血量,止血效果明显。对照组因无法控制大出血,继发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创伤早期48 h内死亡高达55.56 %;病程后期,又因失血量大、休克纠正困难,致多脏器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总死亡率达72.22 %。对照组48 h内死亡率及总死亡率均高于观察组(P < 0.05)。由于新疗法的应用促进了TIC患者有效止血和机体恢复,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疗和社会负担。

20AA复方氨基酸(丰诺安)由20种氨基酸配制而成,是第4代高支链氨基酸注射液。它在第3代氨基酸注射液平衡配方的基础上,提高支链氨基酸的比例到33%。它是唯一在平衡型氨基酸配方基础上添加鸟氨酸的营养型氨基酸制剂,有改善肝功能、提高机体的营养状况的功能[15-17]。它提供了机体新陈代谢的底物[7],特别是通过鸟氨酸及门冬氨酸循环,能够有效将机体产生的有害CO2及氨排出体外,从而使肝内酶代谢逐步恢复,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维生素B6是各种氨基酸代谢的唯一辅酶,也是肝脏中多种酶的辅酶,能促进酶代谢的恢复。维生素B6在人体内半衰期短,能通过体内代谢很快地被排出体外。笔者及本团队在临床应用的8000余例患者中,没有1例发生过量事件。这足以证明该新疗法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通过注入大量的维生素B6为氨基酸的合成及代谢提供充足的辅酶,并同时注入与人体血液成分相近的游离基础氨基酸,为机体提供代谢底物,通过自身机能系统合成凝血蛋白,再通过L-鸟氨酸的作用,迅速激活肝细胞内的尿素循环,将机体在继发MOF情况下产生的有害的CO2和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18],使得机体整体代谢功能及肝内酶代谢快速恢复,重要凝血因子又得以产生[16,19]。此方法可促进内源性凝血途径迅速恢复[20],在配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能有效治疗凝血障碍大出血濒死患者。目前大剂量维生素B6(5~10 g/d)使用已被列入2项国家标准(GJB-FL5340;GJB-FL9900)[15]。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TIC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规范救治,早期及时应用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可以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有些晚期患者虽然通过新疗法减少出血量,但不能纠正凝血障碍,最终导致MOF而死亡。经过临床疗效观察,早期使用此新疗法可有效减少TIC患者出血量和输血量、促进异常凝血功能恢复、降低死亡率和住院时间。说明新疗法对促进凝血因子生成,救治TIC有一定效果。经过新疗法纠正TIC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更多治疗手段的应用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当然手术也是TIC治疗的关键措施,要确切止血可采用填塞、结扎血管等方法,在此基础上如仍有凝血功能障碍,可考虑及时应用本疗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本研究对照组中,有3例大出血患者晚期治疗效果不佳,最终因继发MOF而致死亡,故尽早识别并诊断TIC十分重要。临床上应尽早进行凝血功能测定及血栓弹力图检测,识别并诊断凝血病,及时干预,降低死亡率。

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新疗法用以救治TIC患者虽可取得较好疗效,但从本研究来看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如:增加治疗病例收集量,增加血栓弹力图、凝血因子监测、凝血功能多时段统计分析来进一步证实新疗法的临床有效性;创建动物模型[21]阐明其作用机制;进行TIC规范救治培训,提高医师尽快识别并发现TIC的诊断能力,及早应用新疗法来观察治疗效果,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制订TIC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分级和规范使用新疗法(包括应用时机、使用剂量及使用疗程)的相关制度。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完善、探究和规范。

[参考文献]

[1] 岳茂兴,梁华平,都定元,等.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与凝血病诊断和卫生应急处理专家共识(2016)[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2(4):197-204.

[2] Brenner M,Stein DM,Hu PF,et al. Tradition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argets underestimate hypotension-induced secondary brain injury [J]. J Trauma & Acute Care Surg,2012,72(5):1135-1139.

[3] 黄顺伟,戴伟钢,管向东.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诊疗进展[J]. 医学综述,2010,16(3):407-410.

[4] Gonzalez E, Moore EE, Moore HB,et al. Trauma-Induced Coagulopathy: An Institution's 35 Year Perspective 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J]. Scand J Surg,2014,103(2):89-103.

[5] 徐少文,茂.重视对创伤凝血病的认识与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4):344 -347.

[6] McMullen ME,Hart ML,Walsh MC,et al. Mannose-binding lecin binds IgM to activate the lectin complement pathway in vitro and in vivo [J]. Immunobidogy,2006,211(10):759-766.

[7] 岳茂兴,周培根,梁华平,等. 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B6治疗创伤凝血障碍的患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操作实施方案[J/CD].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47-48.

[8] Frank SM,Beattie C,Christopherson R,et al. Unintentional hypothermia i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myocardial ischemia. The Perioperative Ischemia Randomized Anes?鄄thesia Trial Study Group [J]. Anesthesiology,1993,78(3):468-76.

[9] Gregory JS,Flancbaum L,Townsend MC,et al. Incidence and timing of hypothermia in trauma patients undergoing operations [J]. J Trauma,1991,31(6):798-800.

[10] Kermode J C,Zheng Q,Milner E P. Marked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platelet calcium signal induced by human von Willebrand factor [J]. Blood,1999,94(1):199-207.

[11] Martini W Z,Pusateri AE,Uscilowicz J M,et al. Inde?鄄pendent contributions of hypothermia and acidosis to coa?鄄gulopathy in swine [J]. J Trauma & Acute Care Surg,2005, 58(5):1009-1010.

[12] 黎介寿,李幼生.重视战创伤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医学杂志,2013,38(1):1-5.

[13] Spahn DR,Bouillon B,Cerny V,et a1. Management of bleeding and coagulopathy following major trauma: an updated European guideline [J]. Crit Care,2013,17(2):R76.

[14] 岳茂兴,周培根,梁华平,等.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20AA复方氨基酸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应用[J/CD].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1):4-7.

[15] 顾新刚,岳茂兴.丰诺安治疗危重肝功能损害疗效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14(6):471-472.

[16] 万红贵,岳茂兴,夏锡仪,等.L-鸟氨酸复方氨基酸制剂联用大剂量维生素B6抢救大出血频死患者的机制研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3,1(3): 9-11.

[17] 岳茂兴,夏锡仪,李瑛,等.丰诺安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救治严重创伤后凝血病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2013,25(5):310.

[18] 岳茂兴,夏锡仪,李瑛,等.丰诺安联用大剂量B6新疗法救治凝血功能障碍及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C]//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327-329.

[19] 楚鹰,郑旭文,包卿,等.复方氨基酸联用维生素B6对创伤凝血病大鼠凝血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25(5):586-591.

[20] 楚鹰,岳茂兴,包卿,等.维生素B6联用20AA复方氨基酸治疗创伤性凝血病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CD].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2015,1(6):394-400.

维生素b6篇8

【关键词】  西咪替丁、思密达;维生素b6;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

近年来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它以其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在感染部位组织及细胞内浓度远远高于血浓度。阿奇霉素已经作为一线抗菌药物广泛用于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1],但静滴阿奇霉素往往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为了减少患儿痛苦,增加给药的依从性,本院儿科采用西咪替丁、思密达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本院住院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8例,男58例,女50例;年龄2~14岁。108例中支气管肺炎21例(19.4%),急性支气管炎34例(31.5%),毛细支气管炎11例(10.2%),上呼吸道感染42例(38.9%)。108例患儿均无急、慢性胃肠疾病史。

1.2 方法

108例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注射剂(齐宏0.125g/支,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b110601912)10mg/(kg·d)加入4:1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浓度为100ml含有阿奇霉素0.1g,滴速为25~40滴/min,最大剂量≤0.5g,此组中加维生素b6注射剂(0.1mg/支,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造,12012911)100mg。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静滴阿奇霉素前30min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3g/包,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a0566]≤3岁半包(1.5g)加入25ml温水,﹥3岁1包(3.0g)加入50ml温水,西咪替丁注射剂(泰为美0.2g/支 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分装,德国wulfing pharma.gmbh制造 t08090238b)10mg/(kg·次),加入4:1液100ml中静脉滴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阿奇霉素静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儿阿奇霉素静滴胃肠道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阿奇霉素是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与红霉素同属一类。静滴阿奇霉素后观察引起胃肠道反应的原因是:胃肠运动增加可能与静滴红霉素相同,可使血浆中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胃肠道平滑肌上的胃动力受体结合产生强烈收缩,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神经丛中乙酰胆碱的释放[2]。西咪替丁属于h2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壁细胞上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也可抑制组胺等活性介质释放,阻止阿奇霉素引起的肠壁变态反应,抑制腺体分泌,减轻阿奇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西咪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轻h+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胃肠道反应。另外有报道[3]西咪替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显著疗效,可能有直接抗病毒或抑制其复制的作用[4]。思密达是一种消化道黏膜吸附剂,其作用机制是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与黏膜糖蛋白结合,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并能作用于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及前列腺素的释放,抑制胃肠道蠕动,解除内脏平滑肌痉挛,恢复胃肠蠕动的正常节律。维生素b6可减轻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效果较好。对阿奇霉素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同样有效。 通过此次临床观察表明西咪替丁、思密达与维生素b6联合应用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在不影响阿奇霉素的疗效的情况下,提高了阿奇霉素的给药依从性。尤其在阿奇霉素给药初期,小儿胃肠反应较重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平.阿奇霉素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中国药师,2005,8(3):246-247.

2 董燕平.红霉素对小儿胃电节律的影响.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51.

维生素b6篇9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 维生素B6 联合应用

急性酒精中毒是内科急诊中常见病之一,严重者可致全身麻痹、昏迷甚至死亡。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共诊治5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醒脑静、纳洛酮、维生素B6联合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8例均为一次性过量饮酒导致意识改变的酒精中毒者,男40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全部病例均有明确过量饮酒史,出现醉酒至来院时间最短15分钟,最长达12小时。按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1]:兴奋期4例,共济失调期38例,昏睡期10例,昏迷2例。既往无特殊病史,并排除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和药物、化学性气体所致的昏睡、昏迷。58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等症状,在呼吸、呕吐物中有浓烈的酒精气味。

1.2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来院就诊后给予常规的吸氧、心电监测和血氧监测处理,建立静脉通道开双管补液,其中一管给予纳洛酮注射液0.8mg加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另一管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而后接换给予维生素B6100mg加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昏睡期、昏迷的先给纳洛酮注射液0.4mg静脉推注,再接予纳络酮静脉滴注。根据病情1小时仍未清醒者,重复使用纳洛酮0.4~0.8mg直至清醒。

常规静脉滴注西咪替丁0.4g保护胃黏膜、滴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以纠正电解紊乱,呕吐频繁者给予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以止呕。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患者一般在2~4小时清醒,可稳步行走,昏睡期和昏迷(有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患者病情在2~10小时症状消失,呼吸恢复正常,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其中的8例意识逐渐恢复,开始清醒;另外4例完全清醒。58例患者中治愈50例,显效8例,治愈率为86.2%,总有效率为100%。

3 讨论

急性酒精中毒是指饮入过量的酒精或酒精饮料后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及随后的抑制状态。酒精具有脂溶性,服后经胃和小肠在0.5-3小时内可完全吸收,可迅速通过脑中神经细胞膜,作用于膜上的某些酶而影响其功能,使大脑皮质功能受抑制,随着血中酒精浓度的增加,影响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和抑制呼吸中枢。同时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内源性阿片肽,直接或间接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导致合成代谢引起肝损害,重度中毒诱发心血管系统疾患或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2] 转贴于

纳洛酮为羟-2-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拮抗剂。纳洛酮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远大于吗啡及脑啡肽,静脉用纳洛酮能迅速逆转阿片样物质的作用,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使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分泌释放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增加,呼吸兴奋,血压上升,促进患者清醒。纳洛酮可以拮抗急性酒精中毒时增高的β-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可以防止和逆转乙醇中毒,从而催醒与解除酒精中毒而达到治疗作用。

维生素B6是转氨酶的辅酶,大量进入机体后增强转氨酶的活力,促进氨基酸代谢,供给机体所必要的能量;并能促进乙醇脱氢氧化酶的生成及活性,增强肝细胞对乙醇的氧化分解作用,达到解除酒精中毒效果。[3]

醒脑静注射液是经科学方法提取精制而成的新型中药注射器剂,其主要成分由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等中药,具有极强的醒神开窍功效,对各种病因引起的意识障碍具有显著疗效。在清除自由基、改善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等方面,应用醒脑静可显著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有利于酒精中毒的意识转清。

本案应用醒脑静、纳洛酮、维生素B6联合用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具有催醒快、疗程短、方法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陈灏珠,丁训杰.实用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06.

维生素b6篇10

 

结果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r=0.999 8;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r=0.999 9;盐酸异丙嗪线性范围为25.2~100.8μg/ml,r=0.999 8;维生素B1线性范围为12~48μg/ml,r=0.999 9;维生素B6线性范围12~48μg/ml,r=0.999 8。各组分精密度良好,且无明显膜吸附,除硫酸双肼屈嗪外,提取回收率良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测定和评估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化学药成分含量。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复方罗布麻片Ⅰ;硫酸双肼屈嗪;中药浸膏;生产工艺

 

复方罗布麻片Ⅰ是由罗布麻叶、野菊花、防己、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及盐酸异丙嗪等10味中西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1-3]。但按现行标准,仅对其中的氢氯噻嗪这一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且含量范围为85%~115%,限度范围过宽,不能准确控制氢氯噻嗪的含量。同时,现行标准也未对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6进行含量测定,故导致各生产企业在依法投料后却忽视了各主要成分混合并经过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后的含量变化[4-7]。且本单位通过前期研究表明,该复方制剂中中药浸膏在某些条件下会影响硫酸双肼屈嗪的含量。故本单位拟通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全面分析制剂中的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6的含量,一方面为全面控制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另一方面为验证前期的研究的设想,此处方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陷。

 

1材料

 

1.1试剂与药品

 

己烷磺酸钠、甲醇、乙腈为色谱纯,无水乙醇、盐酸、磷酸为分析纯,试验用水为实验室自制超纯水。市售复方罗布麻片Ⅰ3批(A,180508;B,D180802;C,180581),规格为氢氯噻嗪1.6 mg/片、硫酸双肼屈嗪1.6 mg/片、盐酸异丙嗪2.1 mg/片、维生素B1 0.5 mg/片、维生素B6 0.5 mg/片。

 

1.2对照品

 

试验所用对照品购自中检院。氢氯噻嗪(100309-201404,99.7%)、硫酸双肼屈嗪(100514-201102,85.5%)、盐酸异丙嗪(100422-201603,99.5%)、维生素B1(100390-20180,97.9%)、维生素B6(100116-201705,100.0%)。

 

1.3仪器

 

Waters Acquity H-Class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含waters 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waters Empower工作站);XP205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HS10260D超声波清洗器(260 W超声功率可调,中国天津市鑫洲科技有限公司);振荡仪。本试验所用所有仪器与量具均经校正或检定。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ACQUITY H-Class CYANO(3.0×100 mm,1.8µm),以0.07%的己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75)为流动相A,甲醇:乙腈=5:1为流动相B,按表1程序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氢氯噻嗪、硫酸双肼屈嗪以及维生素B1为275 nm、盐酸异丙嗪及维生素B6为250 nm,稀释溶剂:0.1 mol/L盐酸。

2.2溶液的制备方法

 

2.2.1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氢氯噻

 

嗪32 mg、硫酸双肼屈嗪32 mg、盐酸异丙嗪21 mg、维生素B1 10 mg、维生素B6 10 mg置同一50 ml量瓶中,加入稀释溶剂约3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至刻度,制成含1ml含氢氯噻嗪640ng、硫酸双肼屈嗪640ng、盐酸异丙嗪420ng、维生素B1 200ng、维生素B6 200ng。

 

2.2.2标准溶液的制备方法

 

样品溶液中氢氯噻

 

嗪、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浓度依次为64.0、64.0、42.0、20.0、20.0 ng/ml。分别移取对照品储备液适量,至适宜规格容量瓶中,加稀释溶剂至刻度,摇匀,标准曲线序号1、2、3、4、5、6溶液分别制成含60%、80%、100%、120%、160%、240%样品溶液中各成分浓度的标准曲线溶液,具体配置方法详见表2。

2.2.3加样回收率溶液的制备方法

 

精密称取样品

 

细粉2片量置50 ml量瓶中,平行制备9份。依次移去对照储备液4 ml、5 ml、6 ml分别置于不同的量瓶中,每个浓度制备3份,加入稀释溶剂约2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置刻度,取上清液离心后,用0.22μm膜过滤后进样。

 

精密称取样品细粉2片量置50 ml量瓶中,平行制备2份,加入稀释溶剂约35 ml,冰水浴超声10 min使溶解,并用稀释溶剂定容置刻度,取上清液离心后,用0.22μm膜过滤后进样。

 

出峰先后顺序依次为维生素B6、维生素B1、硫酸肼屈嗪、氢氯噻嗪以及盐酸异丙嗪,各组分在275 nm下均有吸收,故以275 nm为系统适用性积分波长,分离度依次为5.5、4.1、11.5、24.5,各组分间均能完全分离,且各成分理论踏板数不小于10 000。

 

2.4专属性

 

空白溶液无干扰,各待测成分能完全分离。见图1~6。

2.5线性范围

 

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y=941.6x+208.6,r=0.999 8;氢氯噻嗪线性范围为38.4~学硫酸双肼嗪线性范围为38.4~153.6μg/ml,y=153.6μg/ml,y=3 607.3x+8 946.7,r=0.999 9;盐酸异丙嗪线性范围为25.2~100.8μg/ml,y=455.9x+938.2,r=0.999 8;维生素B1线性范围为12~48μg/ml,y=2 024.7x+198.4,r=0.999 9;维生素B6线性范围为12~48μg/ml,y=1 009.7x+490.1,r=0.999 8。

 

2.6精密度

 

2.6.1对照品进样重复性

 

按“标准溶液的配制”项下操作,配制标曲3溶液,并进样6次,对照品进样重复性数据详见表3。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进样重复性良好,符合要求。

2.6.2对照品稳定性对照品进样架放置4、8、12 h后,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峰面积无明显变化,对照品进样架放置12 h后稳定,对照品稳定性实验结果数据详见表4。

2.7准确度(样品加标回收率)

 

取提取回收率溶液,每份进一针,结果表明,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提取回收率良好,且RSD符合规定。硫酸双肼屈嗪提取回收率较低,但平行性较好,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数据详见表5。

2.8对照品溶液膜过滤实验

 

按“标准溶液的配制”项下操作,配制标曲3溶液,用0.22μm膜过滤,依次取未弃初滤液,弃去1、2、3、4、5 ml初滤液溶液进样,每份进样3次,对照品溶液膜过滤实验结果详细数据请见表6。结果表明硫酸双肼屈嗪、氢氯噻嗪、盐酸异丙嗪、维生素B1、维生素B6无明显膜吸附现象,但是建议还是弃去2~3 ml初滤液后取溶液进样。

 

2.9耐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