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十篇

时间:2023-03-21 01:11:37

维生素d

维生素d篇1

全世界有10亿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缺乏症又叫hypovitaminosis D,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中出现有害的矿物质,让骨质变软,造成骨软化、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佝偻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软骨病则多发于成人时期。

维生素D缺乏症可能由于阳光照射不足。阳光中的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室外活动少的人、维生素D生成不足;高层建筑物阻挡阳光照射,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吸收了部分紫外线;冬季阳光照射减少,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D。

饮食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也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奶及牛、羊奶等)、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物类、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

另外,一些疾病也会损害维生素D的吸收或转换,这些疾病包括肾病、肝病或其他一些遗传病。

你缺乏维生素D吗?

轻微的维生素D缺乏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诊断。成人如果很少接触阳光,或者出现以下症状,尤其是60岁以上老人或20岁以下年轻人,可以去医院确诊一下是否缺乏维生素D:

骨折

骨痛

慢性疲劳

乏力

抽筋

肌肉酸软

骨软化

骨质疏松

肥胖

儿童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

维生素D缺乏是小孩患佝偻病的主要原因。表现为骨质松软,骨质中矿物质含量不正常,不能正常吸收钙和磷等,从而造成骨骼畸形之后很难进行治疗。如果你看到孩子有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个,应尽快告诉医生,包括:

血液中钙含量少

肌肉痉挛

呼吸困难

骨质脆弱

蛀牙

易怒

胖妈妈的孩子易缺维生素D?

近期,一项发表在《西北医药》的研究表明,怀孕初期肥胖的女性会把自身的维生素D不足传给孩子。研究发现,苗条妈妈生的婴儿维生素D水平要比肥胖妈妈生的婴儿高1/3。

由于维生素D是脂溶性的,所以肥胖人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较低。新的研究发现,即使肥胖妈妈和苗条妈妈在怀孕结束后维生素D水平相似,但与苗条妈妈相比,肥胖妈妈给孩子的维生素D量较少。可能因为在胖妈妈过量的脂肪中,维生素D会被隔离出去,因此导致肥胖母亲传输给婴儿的维生素D不足。

维生素D不足的婴儿会面临什么样的健康问题,目前还不了解。但是,最新研究发现,成人维生素D不足与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炎、肥胖的增加有关。所以,准妈妈需要控制体重,以免影响到孩子。

维生素D缺乏的专业诊断方法

维生素D在人体内经由肝脏和肾脏的进一步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二羟维生素D3)。通常,临床检测人体是否存在患佝偻病的风险,参考的既不是微量元素的值,也不是骨密度的值,而是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值,通过血液测试可以了解维生素D缺乏与否。如果人体内25羟维生素D数值小于20纳摩尔/毫升(50纳摩尔/升)认为是维生素D是否缺乏。美国有研究发现,在波士顿地区(北纬42°)的冬天,18~29岁的健康人血清中,25羟维生素D值小于20纳摩尔/毫升者达到了32%,维生素D缺乏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应该更高。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维生素D?

一些专家担心如果人们摄取太多的维生素D,那么维生素D就是一种毒药。同样,皮肤病专家也提醒人们,要小心进行日光浴。

那么,一个健康的人到底需要多少维生素D呢?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2010年公布的数据,不同年龄人群每天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分别是:1岁前的婴幼儿需要400国际单位,1~70岁的人需要600国际单位,7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800国际单位。每日生理需求的维生素D的量是指食物摄取、阳光照射、维生素D强化食品中的维生素D含量的总和。不足的部分需要维生素D补充剂加以补充。无论何种情形,除非你是个一年到头爱晒太阳的人,每天服用钙和维生素D的营养制剂,甚至每天补充1000国际单位额外的维生素D制剂,你所摄入的量都不会超过医学研究所建议的安全上限。有记载,显示,成人维生素D中毒的量是每天服用60000国际单位,由此可见,维生素D是相对安全的营养补充剂,不用担心会摄入过量而中毒。

如何补充维生素D?

晒太阳。人体获取的多数维生素D并非来自饮食,而是来源于皮肤在阳光下所受到的紫外线照射。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的皮肤在春、夏和秋季,每天大约需要15分钟的阳光暴晒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据研究,15分钟的阳光暴晒可让你增加2万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矛盾的是,这样会导致皮肤受到损伤,并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

调整饮食可以获得更多维生素D。通过饮食提升体内维生素D水平,可以选择富含油脂的鱼类,如鲑鱼、鲭鱼、金枪鱼。蛋黄也富含维生素D,或者可以选择维生素D强化麦片和牛奶等食物。

母乳中的维生素D含量不多,所以哺乳的妈妈喂食婴儿配方食品以及及时补充维生素D非常必要,可以按照孩子的月龄进行相应的补充。

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使用防晒系数为8或更高的防晒霜在完全阻挡紫外线辐射的同时,也阻止了维生素D的合成。另外,那些肤色深的、足不出户的和那些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人可能难以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而且,上了年龄以后,人体更难将维生素转化为激素这种生物活性物质。所以,维生素D补充剂更有效果。

TIPS:大多数钙的营养制剂现在也含维生素D(通常是胆钙化醇,或称维生素D3),两片可提供250到300国际单位的量。液体维生素D补充剂更好。液体补充剂吸收率更高,因此相比于片状维生素D更为推荐。

吃蘑菇可以补充维生素D?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吃蘑菇(含有维生素D2)可以补充维生素D。此研究包括30名健康的成年人,研究人员对这些受试者进行随机分配,让他们分别服用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2胶囊、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胶囊或2000国际单位的含有维生素D2的蘑菇粉注射剂,在冬季每天服用一次,连续服用12周。结果证明,蘑菇粉注射剂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可以有效提高健康成年人的维生素D水平。而且蘑菇粉的效果和维生素D2或D3补充剂的效果完全一样。

研究者解释了蘑菇如何产生维生素D2,他们发现此过程与皮肤接受阳光照射后所发生的反应类似。研究者认为,蘑菇不仅能产生维生素D2,还能产生维生素D3和维生素D4,所以,蘑菇是维生素D的良好的天然食物来源,而且我们可以在商店里很容易买到。

口服益生菌也能补充维生素D?

益生菌对人体有利,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消化等。美国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它还可以增加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据统计,在美国,有超过4000万成年人患有或将患骨质疏松症,此疾病常与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有关。

维生素d篇2

补充维生素D的建议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建议:纯母乳喂养的2周~2岁的婴幼儿,每天应补充400单位的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奶量每天少于500毫升,每天应补充200单位的维生素D;每天奶量多余500毫升的宝宝,则无须补充维生素D。

很多奶粉中标示维生素D的含量都是用毫克或者微克来作为单位。维生素D的国际换算公式是1微克=40单位,用400单位减去配方奶粉中喝的维生素D,就是宝宝每天应该补充维生素D的量。

维生素A不用补

在建议里,我们会发现它里面并没有提及维生素A,这说明维生素A在母乳和配方奶粉中的含量普遍上是比较充足的。大多数绿色蔬菜和动物肝脏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只要妈妈的饮食均衡,母乳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不会少的。另外,宝宝添加辅食科学,也能保证维生素A的摄入。

还有喝配方奶粉的宝宝,基于配方奶粉中本身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如果宝宝每天摄入的奶量正常,也不会缺少维生素A。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用于预防性为目的来补充身体的元素,绝大多数能够用食物补充,就不要使用药物。除非是治疗疾病的需要,再来考虑使用药物。

为什么补充维生素D的

药品中都添加维生素A

原因很简单,这是担心在哺乳期妈妈饮食可能会不均衡,导致摄入的营养素不足。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错误的饮食认知观念、生活条件的限制、饮食习惯的特点导致哺乳期妈妈营养不均衡。有关研究机构的调研也发现,局部地区的确存在哺乳期妈妈的营养不均衡的情况。但是,现在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了,这个问题也应该不存在了。

建议选择维生素D

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最好选择补充单独的维生素D。如果妈妈已经买了维生素AD滴剂,也不要烦恼,可以隔日给宝宝服用维生素AD滴剂。以后最好买单一成分的维生素D。

如果是喝奶粉的宝宝,能够按照推荐量喝,则不需要补充维生素D。如果宝宝奶粉喝的比较少,可以根据情况补充一半量左右的维生素D。

服用胶囊型维生素D的

维生素d篇3

维生素D与胰腺癌的关系

1921年麦克科伦姆命名了维生素D,从名字来看,这是人类发现的第四种维生素,但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东西和其他维生素不同,因为只要有紫外线,人自己就可以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1932年经过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而得到的维生素D2的化学特性被阐明。1936年维生素D3的化学特性才被确定。

维生素D家族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5种化合物,与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这些仅仅是人们过去对维生素D的认识。然而今天,人们发现,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作用,甚至与治疗癌症有关。从几位名人所患的胰腺癌可以知道,维生素D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IT精英、苹果电脑的研发者乔布斯和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斯坦曼都是因为患胰腺癌而早亡,前者只活了56岁,后者是68岁。除了患癌这件巨大的不幸外,乔布斯和斯坦曼二人同样有更令人唏嘘的遗憾。

斯坦曼于2007年被确诊为胰腺癌,经过治疗,存活了4年。最遗憾的是,斯坦曼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其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前3天――9月30日去世,未能亲耳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戈兰・汉松表示,我们“为他不能感受这份喜悦而遗憾”。

乔布斯于2003年被诊断为胰腺癌,经过治疗和抗争,他仍然生存了8年。乔布斯是在斯坦曼去世后的5天――10月5日去世,也留下了最大的遗憾――生前未能与生父相认与和解,尽管生父知道乔布斯患病后曾想主动给他打电话,但他担心会让人误解是为了乔布斯的钱(乔布斯去世留下83亿美元财富),也就一直未能如愿。

现在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缺少维生素D的帮助,一些治疗胰腺癌有效的药物不能发挥作用,因而让无数与乔布斯和斯坦曼一样患胰腺癌的人得不到有效治疗而英年早逝。如果能在化疗中加上服用维生素D,则很多患者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而且有可能被治愈。

维生素D抗癌的机理

胰腺癌是癌中之癌,最大的特点是死亡率极高。病人出现胰腺癌症状(上腹不适、隐痛、黄疸等)并确诊后,平均寿命只有约9个月,而且5年生存率不到2%。胰腺癌90%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而且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也较高,治愈率非常低。

现在,美国苏尔克研究所的罗纳德・伊万斯等人在《细胞》杂志称,一种维生素D衍生物(维生素D样药物)可以瓦解保护胰腺肿瘤的细胞屏障,使得这一坚不可摧的癌症对药物更敏感。这种维生素D衍生物能阻止纤维化过程,对于其他癌症,如肺癌、肾癌和肝癌等一些难治性肿瘤可能也具有重要的促进疗效的作用。

胰腺癌与其他癌症一样,其难以治疗在于癌症细胞可以借助纤维化来保护自我。例如,胰腺肿瘤细胞可以发出一些信号与相邻细胞产生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又产生纤维化,进而形成环绕肿瘤细胞的盾牌,从而阻断免疫细胞与药物进入肿瘤细胞对其进行攻击。这一机制导致肿瘤耐药,因而难以治愈胰腺癌。

研究人员认为,如果能防止肿瘤细胞周围发生炎症反应,就能避免保护肿瘤细胞的盾牌――纤维化的形成。过去,研究人员找不到合适的阻止癌症纤维化的方法,现在,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D或许就是阻止癌症纤维化的较好和简便的方法。

过去,人们知道胰腺星形细胞是形成肿瘤细胞盾牌的关键。当组织发生微小损伤时,星形细胞能迅速变成激活状态,这种状态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效应。在癌症组织中,星形细胞不断地被激活,激活的星形细胞不仅为肿瘤细胞提供了额外的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而且能协助形成保护肿瘤细胞的局部屏障――纤维化。

2013年,伊万斯等人发现,一种维生素D衍生物具有灭活肝脏星形细胞的作用,他们推测这种效应可能也存在于胰腺。过去认为胰腺组织没有维生素D受体,因而推论维生素D衍生物不能灭活胰腺星形细胞。实际上,人体32个组织或器官都含有维生素D受体。研究人员在分析胰腺星形细胞激活和失活之间的差异时发现,肿瘤细胞周围活化星形细胞表达出了高水平的维生素D受体,更重要的是,当把维生素D衍生物添加到活化的星形细胞中时,这些细胞迅速恢复至一种健康的失活状态,停止生成刺激生长和炎症的信号,从而停止刺激肿瘤生长并阻止炎症发生,也就能阻断纤维屏障形成。

那么,为何天然维生素D不能使活化星形细胞失活呢?原因在于,活化星形细胞能迅速分解普通维生素D,阻止维生素D和受体结合。但是活化星形细胞并不能分解维生素D衍生物,无法阻止维生素D衍生物与受体结合。

根据这一研究,伊万斯认为,关键在于,在肿瘤细胞激活星形细胞前,维生素D或许能维持星形细胞维生素D受体信号传导正常,从而抑制癌症生长。此前也有研究人员临床试验用维生素D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但激活的星形细胞能分解维生素D,因而未能产生疗效。

现在,如果能在肿瘤细胞活化星形细胞前使用维生素D和化疗药物,或用维生D衍生物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胰腺癌,或许能有效治疗胰腺癌。伊万斯等人的试验表明,将这种维生素D衍生物与一些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胰腺癌小鼠,能使患癌小鼠寿命延长50%。

只是伊万斯等人并未明确说明这种特殊形式的维生素D,即维生D衍生物或维生素D样化合物究竟是维生素D2还是D3,抑或是一种新的维生素D衍生物。此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服用维生素D能减少患胰腺癌的风险。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对46000多名男性以及75000多名女性进行的跟踪调查表明,每天摄取维生素D超过600国际单位的人每10万人有12.5人患胰腺癌,而每天摄取维生素D少于150国际单位的人每10万人中有21人患胰腺癌。

伊万斯等人的研究固然为维生素D的使用开拓了更宽广的前景,但是,要寄希望于维生素D产生对癌症,尤其胰腺癌治疗的特效还需要更多时日和用更多研究来证实。原因在于,一是维生素D的哪一种衍生物对阻止癌症纤维化有效需要确定,二是这种维生素D衍生物需要与其他癌症化疗药物联合进行临床试验,才能确认效果。

维生素D的多种新功能

除了参与防治癌症外,维生素D还在多种疾病的防治和促进人的健康方面发挥作用,只是人们以前没有认识到。过去,人们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存在某种关联,现在,新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还与感染和精神疾病有关。

1.维生素D有助婴儿抵抗呼吸道感染。

美国奥克兰大学的格兰特等人对孕妇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孕妇补充维生素D后,婴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减少。研究分为服用维生素D组和安慰剂组。服用维生素D组的母亲在妊娠后半期每天给予维生素D。结果发现,这些女性产下的婴儿直到6个月时,都较少出现任何呼吸道感染,而且这一效应还会持续长达18个月。但服用安慰剂组的女性产下的婴儿常出现呼吸道感染。

女性在怀孕期间服用维生素D是指服用日常剂量的维生素D,而非大剂量地补充维生素D,这个剂量为每天 200国际单位,相当于5微克,不宜更多。孕妇只要日常补充这个剂量,就能够让出生婴儿保持足够水平的维生素D,减少婴儿患呼吸道感染。

2.维生素D与多种精神疾病有关。

伊朗伊斯法罕大学医学院的艾思迈尔扎德研究小组近期的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可能诱发人们患精神分裂症。维生素D缺失的个体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个体(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人)的两倍。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妄想和幻觉,由于该病在寒冷气候和高纬度地区较为流行,因此研究人员一直推测维生素D和精神分裂症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为此,艾思迈尔扎德研究小组对2804名成年志愿者的机体维生素D水平进行检测,并评估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

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水平明显较低,具体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的维生素D水平平均每毫升血液减少5.91纳克。维生素D缺乏的人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是正常人患该病风险的2.16倍,同时,65%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机体都会出现维生素D缺失的状况。

艾思迈尔扎德等人的研究是第一次明确指出,维生素D缺乏与精神分裂症有关。此外,其他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也与另一些精神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性痴呆)有关。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医学院的卢埃林等人对1658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研究。在研究开始时,他们都能够独立行走,也未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等疾病。随后对他们进行了6年的追访研究,以调查有哪些人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

维生素d篇4

蛋黄可是营养明星,富含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几乎占整个鸡蛋的一半。与通常看法相反,每天一个鸡蛋,其中的胆固醇并不会增加心脏病风险。

2、牛肉

牛肉,吃牛肉补益身体、强健筋骨,富含维生素D和钙质,对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及年老体弱者来说,牛肉是不错的补钙食物。

3、干香菇

干香菇富含多种营养素,特别是维生素D,含量是新鲜香菇的8倍,因为晒干过程能提升维生素D含量。此外,干香菇还有抗病毒、抗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4、各种鱼类

都是常用的补充维生素D的营养剂。平时多吃鱼,可以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另外还可以补充有利于脑发育的不饱和脂肪酸。

5、各种全脂奶,乳酪等食物

维生素d篇5

关键词:维生素D;儿童;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具有维持人体内钙磷代谢平衡和骨骼形成的作用[1],如维生素D摄入不足则会直接影响骨骼的快速生长,导致佝偻病、骨软化病,此外,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诱发癌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2]。维生素D自问世以来对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儿童佝偻病起着重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对预防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的疾病也有明显效果。但随着维生素D的广泛应用,维生素D中毒现象时有发生[3]。为了更安全有效的预防性应用维生素D,减少维生素D缺乏和中毒的发生,我们特别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进行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36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出生后体检均无先天性疾病等异常情况且家长均能坚持随访。其中男童172例,女童190例,出生时体重2.4~4.3 kg,平均体重(3.4±1.3)kg。

1.2方法 指导所有研究对象家长科学喂养,在幼儿半个月时开始进行维生素AD的补充,夏季每天穿短袖户外活动2 h(可暂停补充维生素D);腹泻超过3次/d且大便性质改变的儿童应暂停维生素AD的补充。母乳和混合喂养的儿童每日服用一粒维生素AD滴剂(1500单位维生素A和3500单位维生素D);配方牛奶或母乳每天不足500 ml的儿童每日服用一粒维生素AD滴剂;每日配方牛奶量500~800 ml的儿童可隔日服用一粒维生素AD滴剂;每日配方牛奶量800 ml以上的儿童无需另外补充维生素AD。儿童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母乳和混合喂养的儿童,配方牛奶每日摄入量不足500 ml的儿童每日服用1粒维生素AD滴剂;配方牛奶每日摄入量500~1000 ml的儿童隔日服用一粒维生素AD滴剂;配方牛奶摄入量>1000 ml/d的儿童无需另外补充维生素AD。所有研究对象6个月以前每个月随访1次,6个月~12个月则每2个月随访1次。6个月和12个月时进行肝功能、碱性磷酸酶、磷、钙和C反应蛋白的检查,如研究儿童出现高血钙、高碱性磷酸酶等异常应及时进一步检查并治疗。

2 结果

362例儿童在6个月时检查肝功能、碱性磷酸酶、钙和C反应蛋白均无异常,306例血磷略高于正常值范围;1岁时检查肝功能、C反应蛋白均为正常;17例血碱性磷酸酶高于正常值范围,其中3例为高血磷,但血钙无异常;261例血磷略高于正常值;2例高血钙;362例研究儿童在随访过程中根据具体病情给予适量维生素D预防和治疗,仅2例出现佝偻病(患病率为0.55%),且为无典型临床表现的早期, 2例早期佝偻病患儿在6个月时检查无异常,1岁时发现早期佝偻病,经过全面调查发现,2例早期佝偻病儿童均有消化道疾病,患者期间均停服维生素D,因维生素D摄入不补导致佝偻病的发生,经维生素D3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1例出现维生素D中毒。

3 讨论

众所周知,儿童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外露皮肤的紫外线照射合成和食入含维生素D的食物[4]。幼儿因季节、居住环境和大气污染的影响,很难通过光照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额外补充维生素D成为治疗和预防儿童佝偻病的最有效办法。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中的一种[5],如在体内大量积蓄容易引起一系列非特异性中毒症状,应严格控制维生素D的摄入量,适当使用维生素,避免引起维生素D缺乏症和维生素D中毒。

美国儿科学会专家认为,幼儿自出生15 d开始应每天补充400单位维生素D直至青少年阶段;所有母乳喂养幼儿不论是否添加配方奶粉均应补充维生素D。本次研究儿童在随访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指导家长根据儿童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维生素D的摄入剂量,如幼儿生长过快应及时了解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随访时详细了解维生素D的实际摄入量,及时检查,了解是否出现维生素D缺乏或中毒。幼儿6个月后因为奶量减少、辅食添加或母亲工作等原因,维生素D缺乏情况明显增多,应加强对6~12个月幼儿的特别关注。本次研究的所有幼儿均采用维生素D滴剂胶囊,每次挤入幼儿嘴里时均会有稍许残留,且有时会从幼儿嘴里溢出,虽然配方牛奶中含有一定量维生素D,但并不会出现维生素D中毒。研究发现,362例儿童经过科学的维生素D预防性补充,均未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且无1例出现维生素D中毒。

综上所述,从幼儿时期合理适量服用维生素D滴剂可以有效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同时避免维生素D中毒,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黄萍,宋芳,等.维生素D预防应用后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中毒情况随访[J].中医临床研究,2014,23(15):117-118,124.

[2]朱庆龄,盛晓阳.维生素D过量及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5,53(3):235-237.

[3]陈虾,邓晓燕,叶郁辉,等.维生素AD波浪式剂量给药方法对预防婴儿维生素D缺乏病的效果与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5,15(12):1425-1430.

维生素d篇6

维生素D可增加体内瘦素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妇女体内若缺乏维生素D易患肥胖症。维生素D是人体制造瘦素所必需的。瘦素是一种可控制人食欲的激素。它会使人在进餐后产生吃饱的感觉,从而停止进食。人体内的瘦素含量若不断降低,胃口就会越来越大,从而更容易患上肥胖症。

太瘦会导致脱发

拥有一头光润亮泽的秀发是许多女性的梦想,随着年龄增加,女性会觉得头发逐渐干枯并失去光泽。专家指出,女性不能太瘦。研究发现,头发主要是由毛发表面的毛鳞片与毛发中心的毛皮质构成的,其中蛋白质、锌、铁、铜等微量元素很重要。如果体表脂肪含量过低,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均供应不足,头发不仅容易脱落,发色也会逐渐失去光泽。因此,女性体质指数(BM)如果小于18.5,就很难拥有光泽亮发。

穷男偏爱胖胖女

一项科学研究表明,男人在感到饥饿的时候,对身材偏胖的女人比较感兴趣,而在饱的时候则喜欢身材娇小的女人。研究还发现,男人比较穷时,也喜欢身材偏胖的女人,胖女人给穷男人安全感,让穷男人有面子,似乎她们一身的肉是财富的象征。

健康诊疗室

1.不胖但腰部有肉

腰围大于55英寸可能会引发代谢综合症,从而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的患病几率,即使你的体重很健康。而且,腹部的脂肪还会对肺造成压力,尤其是弯腰的时候,使呼吸变困难。

解决办法:锻炼间隔休息的时候轻轻摇动,吃全麦食物。

2.有时会有疼痛

也许是子宫内膜异位,在卵巢、骨盆和输卵管会发生组织的异位,引起局部感染和骨盆结疤,所以时会疼痛。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可以引起不孕和卵巢癌。

解决办法:试试可以使异位组织变薄的药物,改用卫生棉条,有助于把异位组织的碎屑带出体外。

3.经常感到疲惫

如果排除掉平常因素,如失眠或缺乏锻炼,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会导致心理功能减退,导致抑郁,循环不畅或高血压。

解决办法:如果有家族病史,或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要及时就医。

4.刷牙的时候牙龈流血

你可能有牙龈疾病,牙龈细菌会进入血液,引起感染,从而损坏心脏和其他器官。

解决办法:做彻底牙齿清洁,每天刷两次牙,做两次牙线,每半年去检查一次牙齿。

5.错过经期,却没有怀孕

维生素d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12月在宁海县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 732名0~14岁儿童进行25(OH)维生素D检测,其中男童1 720人,女童2 012人。将其按年龄分为婴儿组(

1.2 血标本采集

采集儿童早晨空腹静脉血2 mL置于美国BD公司生产的真空采血管,在室温下放置0.5 h后分离血清,当天下午检测完毕。

1.3 检测方法

使用罗氏Cobase601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和质控物,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检测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同时记录检测结果。

1.4 维生素D营养状况判断标准

参照国内国际文献标准,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作为参考[1]:≤20 ng/mL为维生素D缺乏;21~29 ng/mL为维生素D不足;≥30 ng/mL为维生素D充足;≥150 ng/mL为维生素D中毒。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三组以上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多组间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

3 732名0~14岁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均值为(32.52±11.56) ng/mL,最大值为70 ng/mL,最小值为5.14 ng/mL,缺乏检出率为13.85%,相对不足检出率为31.00%,但无一例儿童达到中毒水平。男女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5,P

2.2 不同年龄段组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

婴儿组血清25(OH)维生素D均值最高,为(49.67±12.51) ng/mL,25(OH)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在不同年龄组间25(OH)维生素D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9.604,P

2.3 不同季节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

第三季度血清25(OH)维生素D均值为(33.83±10.53) ng/mL,高于其他季度,不同季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96,P

2.4 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与年龄、季节的关系

3 732名0~14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13.85%,不同年龄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32.357,P

3 讨论

维生素D缺乏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面临解决的重要营养问题,也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且问题日益严重[2]。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3],这与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生活习俗等因素有关。我国维生素D缺乏严重,不同地区之间不均衡,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占30%~70%,南方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占10%~40%[4]。儿童维生素D缺乏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婴幼儿由于先天体内贮备不足,包括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等,后天维生素D摄入不足,包括紫外线照射不足、饮食缺乏维生素D、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维生素D吸收不良等,是儿童期影响儿童健康的危险因素,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到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儿童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引起骨骼发生病变,肌肉无力和手足抽搐等,并可能导致儿童成年后患骨质疏松及老年髋部骨折的风险。为此,判断维生素D是否缺乏很重要。现已明确,测量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可以作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且可应用于临床。

宁海妇幼保健院0~14岁儿童血清25(OH)维生素D均值为(32.52±11.56) ng/mL,低于广州番禺地区肖等[5]报道,高于绵阳地区刘运双等[6]报道,达到充足水平。宁海县位于北纬29°06′~29°32′,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年日照1 900 h左右,而广州番禺地区在北纬22°26′~23°05′,年均日照r数2 000 h,四川绵阳位于北纬30°42′~33°03,年日照时数仅1 100 h左右,年日照时数的长短是影响获取维生素D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连星烨等[4]研究报道中得到证实。

第三季度血清25(OH)维生素D水平最高,为(33.83±10.53) ng/mL,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最低,为8.12%,而第四季度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最高,为19.73%,由于第四季度天气原因日照相对不足,儿童在户外的时间相对较短,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产生维生素D比其他季节少。人体所需维生素D的93%~95%是由日光照射合成[8],维生素D获取的主要来源是日光照射,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儿童佝偻病的最简便、有效措施是多晒太阳,应不断加强宣传力度,使家家户户都知晓。6个月以内小婴儿不要直接阳光照射以免皮肤损伤。专家建议,为改善缺乏维生素D的症状,人们可每周晒3次太阳,每次10~15 min,就能获取所需要的维生素D量。但这项数据是针对成人而言。婴儿肌肤娇嫩,又不能抹防晒霜,在什么时间段的太阳下晒多久最合适,现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本调查发现,0~14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也逐渐升高,与国内报道结果大致相同[911]。学龄组儿童缺乏率最高,幼儿组缺乏率最低,学龄前组儿童和学龄组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如婴儿组和幼儿组。究其原因可能为:① 3岁以下儿童体检间隔时间较短,一般至少半年一次,每次体检时儿保医师都会亲自指导家长如何补充维生素D,使家长对维生素D补充特别重视,同时3岁以下儿童仍保持饮用配方奶习惯,奶粉里添加了一定量的维生素D。② 3岁以上儿童绝大部分已进入幼儿园或学校的集体生活,每年体检一般由医院派人到幼儿园或学校体检,体检项目比较单一,一般只检查血常规、身高、体质量、五官、内科等,不会检测25(OH)维生素D水平。有部分学生对幼儿园、学校和家里的饭菜存在偏食现象;部分家长忽视对维生素D的补充,以为学校每年对儿童已进行体检,不用再带孩子去医院全面检查,且城区的儿童大都住在高楼林立的空间,平时缺乏一定的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③ 3岁以上学龄前组儿童和学龄组儿童处于骨骼快速生长期,身体对维生素D需求量大增,使机体对维生素D供不应求,是缺乏维生素D的高危人群。因此,我们要做好3~14岁儿童及家长的健康教育,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做到“因时、因地、因人而异”[12],使家长和学生都能学到相关的知识。

要开展多种形式维生素D缺乏及儿童佝偻病防治的保健宣传,医务人员要做好带头作用,可以到幼儿园、学校和社区进行宣传教育。新版《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孕后期妇女维生素D补充剂量为800~1 000 U/d,婴儿出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补充剂量为400~800 U/d,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可以适当调整剂量,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生后即应立即补充维生素D 800~1 000 U/d,连用3个月后改为400~800 U/d。建议本地区0~14岁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儿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力提倡多晒太阳;养成“均衡膳食、自然食物、终生服奶”的良好营养习惯[13]。在阳光不充足的季节,当人体合成维生素D和饮食中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下,应当定期进行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检查,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使体内的维生素D水平维持在理想范围。

参考文献

[1]刘湘云,陈荣华,赵正言.儿童保健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96299.

[2]ANDAMS J S.HEWISON M.Update in vitamin D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0,95:471478.

[3]仰曙芬,吴光驰.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解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680683.

[4]吴光驰.维生素D缺乏离我们有多远[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3):7275.

[5]肖,何金花,黎毓光,等.V州番禺地区儿童总钙和25羟基维生素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2015,30(7):694696.

[6]刘运双,薛冰蓉,曾平,等.绵阳市0~14岁人群维生素D水平调查研究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0):13361338.

[7]连星烨, 孟增东.不同地区光照量与人体维生素D水平及骨密度之间的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2):183187.

[8]WAGNER C L,GREER F R,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ection on Breastfeeding,et al.Prevention of rickets and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infant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Pediatrics,2008,122(5):11421152.

[9]章建伟,王卓英.0~9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27(3):229231.

[10]林涛,陈焕辉,陈翔,等.2012年广州地区25 295名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8):836839.

[11]郝新忠,黄之杰,程莹,等.成都市0~6岁儿童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 [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5):819822.

[12]全国佝偻病防治科研协作组,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小儿营养专业委员会.维生素D缺乏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7):781782.

维生素d篇8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程志安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高芸艺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其代谢活性物促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和钙,提高人体血浆钙和磷的浓度。维生素D缺乏时人对钙、磷的吸收能力下降,钙磷不能在骨组织内沉积,成骨作用受阻。在婴儿和儿童,上述情况可使新形成的骨组织和软骨基质不能进行矿化,从而引起骨生长障碍,导致佝偻病。钙化不良的一个后果是佝偻病患者的骨骼异常疏松,而且由于支撑重力负荷过重和紧张,产生该病的特征性畸形――O型腿、肋串珠。在成人,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软化病或成人佝偻病,最多见于钙的需要量增大时,如妊娠期或哺乳期。

老年人是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这是因为,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海产鱼类、动物肝及蛋黄等;另一来源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体内的维生素D还得经肝、肾两个脏器代谢活化才能真正有活性。而老年人常由于进食少,怕吃动物肝脏和蛋黄,加之久居室内,很少接受阳光照射,以及体内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因此容易出现维生素D活性不足,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以致引起血钙、磷降低,骨骼质量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病理性的骨折以及身体虚弱。体弱多病的老人较易患骨软化症,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压痛,脊柱有压迫性弯曲,身材变矮,骨盆变形等现象。

维生素D,不仅能补钙

人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维生素D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维生素D不仅对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全身各组织细胞都有广泛作用。

1.骨质疏松:骨钙流失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补充维生素D 和钙可增加骨密度,一定程度上来防治骨质疏松,但并不能治愈。如果维生素D 的补充不充分,而仅仅补充大量的钙,不仅不利于骨钙化,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的严重钙化,甚至可能促使心脏病发作。

2.肌肉衰减(肌无力):维生素D 缺乏可以明显降低肌力和运动能力。维生素D 可以使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增加,肌纤维加粗,使肌肉强健有力。临床上发现,对偏瘫老人每天应用维生素D 1000IU(IU是国际单位的拉丁文缩写),可以使其肌力明显改善。

3.心脏病与高血压: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表明,血液中低水平维生素D可明显增加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死亡率。维生素D 的补充量应该增加至每天1000~5000IU,才能有效减少心脏病死亡率。维生素D可以抑制血管内膜和心肌的钙化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降低血压,他汀类降胆固醇药也可能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

4.糖尿病: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达91%),病情恶化也和血液中维生素D 降低相关。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中均含有丰富维生素D受体,也含有25(OH)D 羟化酶。由此可见,维生素D可能终身都对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对神经系统发育、神经递质、神经免疫调控、保护损伤的神经细胞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6.免疫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各种免疫细胞都有维生素D受体和羟化酶。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表明,血液中维生素D降低时,易感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冬季多发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与这个季节日晒减少,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减少有关。在秋冬季节补充维生素D,可以显著减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此外,维生素D 低下者易患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在动物实验和少数临床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维生素D 可以预防自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7.癌症:维生素D与癌症的关系是最引人关注,也是最具争议的焦点。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十几种癌症的发生率可能上升,癌症复发和转移率也高。目前争议的问题是,在维生素D 水平特别低和特别高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都比较高。英国剑桥大学2010 年大规模调查显示,维生素D 水平高的人群癌症发病率升高。

要治疗,选“活性”

人体通过紫外线照射和食物摄入的普通维生素D,通过肝和肾等器官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从类别上来说,活性维生素D是一种药物,其精确度相对作为营养补充剂的维生素D更高。因此,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流失速率、跌倒风险和骨折发生率,还对维生素D严重缺乏引发的佝偻病、骨软化具有显著治疗作用。而普通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另外,普通维生素D在服用后,吸收受到很大局限,且大量服用还易导致高钙血症和高尿钙,而活性维生素D可避免此类问题。因此,对于肝、肾功能异常或减退的人群,服用普通维生素D是徒劳无益的。这个时候,不需要转化的活性维生素D可以代替普通维生素D来发挥作用。

但活性维生素D是否完全代替普通维生素D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可以使用普通维生素D人群,比如说年轻人、肝肾功能正常的人,使用普通的维生素D来预防治疗维生素D缺乏是首选。而活性维生素D对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异常者才是首选。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不容忽视的常见病。一般认为在年龄50岁以,尤其是女性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骨质疏松发生比例增长。

1998-2006年,我国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骨质疏松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00万骨质疏松患者。

幸运的是,骨质疏松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同时由于知识的欠缺,大多数人认为单纯补钙就可以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经常会听到有人问:“为什么一直注重补钙,家里的老人还是容易骨折?”是补钙的力度还不够吗?非也!很多时候补钙效果不佳,往往便是忽略了促进钙吸收的物质――维生素D。

钙仅仅是制造骨头的原料之一,还需要人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其吸收。维生素D在人体内可以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沉积,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减少跌倒的风险。如果仅仅补充钙剂而忽略维生素D,那么体内的钙大多由于不能吸收和有效利用而对骨骼起不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维生素D缺乏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在70%~80%之间。

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天应至少补充维生素D200个国际单位,才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维生素D可以通过在日常饮食中食用海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等制剂中摄取。另外,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这对于治疗骨质疏松的人群来说远远不够,他们每天需要补充600~800个国际单位才足够。

但补充普通维生素D和钙剂对症状的改善和降低骨折发生率的作用有限,绝经后妇女每天补充普通维生素D800单位或一周达到6500单位疗效并不理想,骨密度无明显好转,即使更大剂量也无更多优点。后来人们发现,人体吸收钙质需要依赖活性维生素D促进吸收。人类从30岁起皮肤开始衰老,老年人群皮肤血流量也随之减少近40%,50岁以上人群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较高,致使老年人从外界经皮肤所获得的维生素D量明显下降,且体内维生素D原料明显减少,老年人群器官功能渐趋老化,肾脏转化普通维生素D的能力就会下降,活性维生素D的转换明显降低。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人服用活性维生素D后,比普通维生素D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效果更显著。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其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风湿病本身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骨强度下降;另一方面,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也会导致骨量快速流失。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显著增加患者髋部和脊柱骨折的风险。

任何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3个月或预期使用3个月,即要考虑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风险,均推荐补充钙(每天1200~1500毫克)和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重机制全方位防治风湿病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

活性维生素D是风湿性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其生理作用全面,不仅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刺激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生成,还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正向调节免疫系统。

慢性肾病

在慢性肾病病程早期,甲状旁腺激素尚未升高前,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已开始减少;而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慢性肾病患者透析或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具有抗炎、抗增殖、抑制肾素基因表达、保护细胞等多重作用。

补活性维生素D,也不能过量

补充活性维生素D虽然可以起到上述重要的作用,但俗话说“过犹不及”,补充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量,要注意安全性,避免导致高钙血症或高钙尿。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活性维生素D有两种,一种是阿法骨化醇,一种是骨化三醇。前者需要经过肝脏转为活性维生素D,后者不需肝肾的转化,直接发挥作用。由于肝脏对25-羟化酶(编者注:将维生素D转为活性维生素D的酶)有巨大储备功能,不影响阿法骨化醇羟化,避免了肾功低下导致维生素D转化率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将阿法骨化醇归为活性维生素D的原因。

骨化三醇

(1)剂量:0.25~0.5微克/天,要注意个体化地调整剂量,一般0.25微克/天就可发挥肠钙的吸收作用,0.5微克/天为抗骨吸收作用。

(2)应用和安全性:与通常服用的维生素D和钙剂推荐剂量不同,活性维生素D可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快速骨丢失,矫正肠钙吸收,增加降钙素分泌。

安全性:口服后快速吸收,剂量不超过0.5微克/天均为安全,一般不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但仍应注意个体差异。超过0.5微克/天则不再额外补钙;0.5~1.0微克/天易出现高钙血症。

阿法骨化醇

(1)剂量:阿法骨化醇属维生素D代谢物的非天然前体药物,在体内需要一次转化后起作用。成人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初期剂量为每天1次,每次0.5微克。病重可每天2次,维持量为0.5微克。

(2)应用和安全性:治疗期间可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发生率与使用剂量和同时补充的钙量有关,如2微克/天并加服钙剂1克/天,半数治疗者可发生高钙血症。

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防治指南推荐,成人每人补充元素钙500~600毫克;普通维生素D400~800IU(10~20微克);阿法骨化醇0.5~1.0微克;骨化三醇0.25~0.5微克。

有研究显示,阿法骨化醇代谢产生的血浆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更加稳定。与骨化三醇相比,服用阿法骨化醇后的血浆活性维生素D 水平无明显的波峰和波谷,较少引起高钙血症和高尿钙,尤其适合老年人及肾功能不良患者。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时,为避免高血钙和高尿钙发生,阿法骨化醇可与小剂量钙剂同服,但不建议骨化三醇与钙剂同服。

另外,用药期间要经常检查血清钙、磷浓度(高血钙症时应逐日测定)。若血清钙比正常值(9~11毫克/100毫升)超出1毫克/100毫升时,应马上停药。

相关链接

维生素D缺乏危险分析测验

1.你的种族背景是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印度、非洲、东南亚人、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或者如果你的皮肤类型属于很少晒伤,快速晒黑或从无晒伤,一直黝黑。只要你不是白种人,都是3分。

2.你的身体质量指数为30或更高(正常为18.5~25; 超过25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3分)

3.你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3分)

4.你容易疲劳,或者经常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2分)

5.你年龄在50岁或以上。(2分)

6.你生活在北纬35°(相当于山东临沂-河南郑州-山西运城-陕西铜川连线位置)以北,或南纬35°以南。(2分)

7.你出门前抹SPF 8或更高的防晒霜。(2分)

8.你很少(每周少于3次)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花时间户外晒太阳。(2分)

总得分:____

得分参考:

0~2分:低风险。

维生素d篇9

【关键词】 儿童维生素D缺乏病 诊断 治疗

由于先天体内贮存不足(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维生素D摄入不足(紫外线照射不足、饮食缺乏维生素D等)和慢性消化道疾病造成的维生素D吸收不良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期一个重要的健康危险因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和身心健康。

【临床表现】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致钙、磷代谢紊乱,造成以骨代谢和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早期:一般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是非特异性症状如夜惊、多汗、盗汗、烦躁、生长迟缓(生长速率低减)、进食差、睡眠不好。已有血生化改变。

(2)活动期:突出表现在骨骼营养和发育不良。

6个月以下婴儿:以颅骨体征为主,颅骨软化、方颅。

6个月以上婴儿:以长骨干骺端体征为主,肋骨串珠、手(足)镯、下肢、胸廓、脊柱畸形。前囟门关闭延迟。多种血生化改变。

(3)恢复期:经日光浴/紫外线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骨骼病变恢复。不同程度血生化改变。

(4)后遗症期:多出现在2~3岁以后儿童,临床症状消失,血生化值恢复正常,但可见遗留的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见于小婴儿。主要原因是在维生素D缺乏的进程中甲状旁腺功能过度应激造成应答迟钝,不能有效调节血钙水平到正常范围。

(1)症状:突发无热性惊厥、喉痉挛、手足搐搦发作终止后一切如常。上述症状多见于冬春。

(2)体征:面神经征、腓反射和陶瑟症阳性。

【诊断要点】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症状仅供参考和提供诊断方向的线索和提示。主要诊断指标为血清25-(OH)D3、血生化指标、X线骨骼干骺端变化。

(1)病史:营养史/喂养史,生活方式中存在有维生素D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原因。

(2)临床症状:1岁内典型或不典型的症状。

(3)实验室/影像学检查:

早期:血清25-(OH)D3明显降低(

活动期:血清25-(OH)D3明显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增高,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长骨X线见骨干干骺端呈毛刷状和口杯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

恢复期:血生化仍不正常。长骨X线骨骺端临时钙化带重新出现为恢复的特征性标志。

后遗症期:血生化正常,骨骼X线正常。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溺症

(1)存在活动性佝偻病。6个月以下的婴儿、早产儿、人工喂养儿多见,春季发病多。

(2)抽搐:6个月以上婴儿多见,常为突发性,多数为全身抽搐,亦可局限于某一肢体或面部肌肉。抽搐次数较为频繁,神志清楚,不发热。

(3)手足搐搦6个月以上婴儿常见。上肢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屈曲;下肢伸直内收,足趾下弯呈弓状。意识清楚。

(4)喉痉挛:见于婴儿。声门及喉肌痉挛吸气时发出喉鸣音,严重时可因窒息死亡。

(5)Chvostek征,腓反射、Trousseau征仅在检查时出现。

(6)血检查:血清总钙浓度

【鉴别诊断】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与下述疾病鉴别

(1)软骨营养不良:本病除有类似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外,还有四肢和手短粗。 X线检查长骨骨骺端变宽平滑整齐,血清钙、磷正常。

(2)各型佝偻病: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与无热惊厥性疾病鉴别:①低血糖惊厥,多见于清晨空腹,血糖

(2)喉痉挛与急性喉炎鉴别:急性喉炎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声嘶伴犬吠样咳嗽和吸气困难。无低钙症状,钙治疗无效。

(3)与婴儿期癫痫(例如婴儿痉挛症)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实施母乳喂养至少6~8个月。无法母乳喂养儿,使用含DHA和AA的配方奶。加强换乳期泥糊状食物喂养,保证均衡膳食,养成良好的进食行为(包括终生服奶的习惯)。加强户外运动。

(2)维生素D制剂治疗:注意“生理剂量、生理途径”的原则。以口服为主,重症有并发症或口服有困难者才考虑肌注,但一定要谨慎,不得超量,严防中毒。

早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 125~250μg(5000~10000IU)

活动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 250~500μg(10000~20000IU),连续一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每日10μg(400IU)。

重症有并发症或口服有困难者,经多方研究后慎重肌注。

早期:肌注维生素D一次7500μg(300000IU),3个月后改口服预防量。

活动期:肌注维生素D一次7500μg(300000IU),可根据情况隔1个月重复一次,计1~2次,然后改口服预防量。

恢复期:遇恢复期在冬春季者,按初期处理。

已用足量1~2个月仍不见效者,应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加以鉴别。有肝肾功能异常者宜选用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

(3)钙剂:在维生素D治疗时每日服元素钙400~600mg。

(4)矫形:加强体育锻炼(体操、游泳等)。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1)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选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水合氯醛等止痉。出现喉痉挛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补充钙剂: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等量10%(或20%)葡萄糖液静脉缓缓推入,速度不可过快。全量推人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必要时一日可重复2~3次;已有输液者,可将葡萄糖酸钙加人静点。病情稳定后改口服10%氯化钙5~10ml,每日3次,与等量开水稀释后口服,一周后改口服其他钙剂(元素钙400~600mg)。伴有低镁血症时应补充镁,25%硫酸镁每次0.25ml/kg,肌注,每6小时一次,直至症状控制。

(3)同时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者,于抽搐控制后用维生素D治疗。

【预防】

1.母乳喂养,加强三浴锻炼(日光浴、水浴、空气浴);加强户外活动(包括小婴儿,冬季户外晒太阳等措施);养成“均衡膳食、自然食物、终生服奶”的良好营养行为。

2.有维生素D缺乏危险因素的婴儿可口服维生素D,于生后1~2个月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 10μg(400IU);早产儿自出生后半个月开始每日口服20μg(800IU),自第4个月开始每日口服10μg(400IU)。

3.钙剂补充 自饮食补充钙仍不能满足需求的、有佝偻病危险因素的儿童在医师指导下“按需添加”钙剂。

【维生素D中毒】

长期大量或一次性/短期超量服用/注射维生素D可导致维生素D中毒。轻者早期表现为低热、烦躁、易激惹、厌食、恶心、呕吐、口渴、乏力等;重者有高、热、多尿、烦躁、脱水、嗜睡、昏迷、抽搐。严重者有高钙血症和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如血钙、尿钙增加,长骨X线片显示钙化带过度钙化、骨皮质增厚,其他部位有异位钙化(主动脉弓、肾、脑、肺、肝等)。处理:立即停用维生素D。限制钙剂摄入。用利尿剂增加钙排泄。口服泼尼松和氢氧化铝抑制肠道钙吸收。

参 考 文 献

维生素d篇10

刘培龙

维生素D是防治小儿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等疾病的常用药,该药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利于小儿骨胳生长发育。因而,年轻的父母们多采用维生素D给孩子口服或肌注。然而临床上观察到,滥用、乱用及使用方法不当者较为严重,往往产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1 误作营养滋补药。某些家长误将含有维生素D含量高的药物,如鱼肝油AD胶丸等当作营养丰富的滋补药,以为对助长小儿生长发育有利,因此,长期口服,甚至加大剂量。其实不然,正常小儿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为2~5万国际单位,若剂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就会发生中毒。

2 剂量掌握不准确。一般来说,防治小儿佝偻病、手足搐搦症时,肌注维生素D,多应用一次即可。必要时可在1~2周后重复一次。但是有些家长却自购维生素D或由基层医生连续用药,多在3~5次以上,或时间更长。同时,使用维丁胶性钙常加用维生素D,殊不知该药中已含有维生素D成份。因此,剂量不准确,方法不对,也可导致小儿维生素D中毒。

3 用药后不补充钙剂。药理上可知,维生素D能促进钙磷的吸收,但有些基层医生使用维生素D后,却不让患儿摄取含钙高的食物,又不给补充钙剂,结果使防治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效果极差,其因是补足了维生素D,却因体内钙的不足,造成吸收不良。

因此,为孩子应用维生素D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多晒太阳,避免中毒。实践证明,中毒患儿血钙浓度较高。早期口渴厌食、乏力,年长儿自述头痛,继之腹泻便秘,肝肿大,并有恶心呕吐。严重儿则多尿、夜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皮肤苍白,尿液中排钙量增多。过量的钙还可沉积在各脏器中,并发高血压、肾结石等疾患。所以,家庭补充维生素D应防止进入误区造成不良后果。同时,6个月以上的小儿补充维生素D。要注意补充钙剂,或摄取钙含量高的食物,以收到可喜的疗效。

我为小外孙治便秘

李春香

1995年8月22日上午9点,我那刚满三岁的外孙,因粪阻正睡眼惺忪地久坐在便盆上。全家人心里都十分焦急。我。立即尝试采取下列“家庭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