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十篇

时间:2023-03-25 01:34:23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篇1

各级医院在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过程中大多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行政手段管理阶段;二是信息系统管理阶段。本刊针对抗菌药物管理手段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50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有78%的医院都在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监管。由此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医院已经认识到,行政管理手段不再是抗菌药物管理的最佳方式,依托信息化手段,医院可以在医疗流程当中将监管措施渗透到各个环节,充分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与此同时,本次专题我们还尝试着讨论了哪种管理流程设计更能够帮助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更加合理、有效。

遏制抗菌药滥用

信息化发挥作用

全球抗菌药物使用泛滥

“控制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全球关注抗菌素耐药性问题并遏制这一问题蔓延的口号。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发表讲话称,目前全球耐药病原体不断出现并蔓延,越来越多以往人们必需的药物正在失效,治疗手段日益减少,而人类失去这些药物的速度远远超过其替代药物的研发速度。

世卫组织对此的一揽子计划显示,呼吁全球各国制定防止耐药性计划,增强耐药性监测水平,确保患者可获得质量可靠的基本药物,规范合理用药剂量,提高疾病感染预防和监控水平,同时大力促进新药研发。

在我国,随着慢性病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各科室使用最广的药物之一,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科、感染疾病科、急诊室等更是使用这类药物的“大户”。不完全统计显示,医院内用量前十名的药品中,排在前4~5位的基本都是抗菌药物,如头孢拉定、左氧氟沙星等。有些业内专家表示,与西方严格按照病情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我国医生开药多是经验优先,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使用时间、使用类别上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据统计,2009年中国用于输液的抗菌药物达到了104亿瓶,相当于人均输液8瓶,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中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的人数高达20万,其中大部分和输液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70%的输液都是无用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欧洲将这一数据控制在20%左右;而我国则高达60%以上。

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但感染性疾病却越来越难以控制;滥用抗菌药物还易引起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加大了有效控制感染的难度;由滥用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中有三分之一是由抗菌药物引起的,有些抗菌药物易引起过敏反应,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耳鸣、永久性耳聋,还有些可引起肝脏、肾脏损害等。抗菌药物用量比较大,而且联合用药过多,这些行为导致了耐药病菌的产生,对患者的疾病治疗造成了影响,还会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政府层面近几年也加大了关注力度,2003年至今,卫生部下发了12个关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文件,严控抗菌药物滥用。2011年,卫生部要求各个三级医院使用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每一品种不超过2种规格。

中国对滥用抗菌药物现象采取措施

近年来,卫生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一是先后下发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组建“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加强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估。三是在2005年以来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及2009年以来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中,加大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检查力度,促进合理用药各项政策的落实。四是对全国2万余名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和微生物检测技术培训。各地也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五是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和工信部共同开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

卫生部就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进行持续整治,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制定《国家抗微生物指南》、《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药卷)》、临床路径等技术指导性文件,加强培训和贯彻落实力度,促进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三是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是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培训。继续对全国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微生物检验能力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五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行为的检查和干预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逐步探索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其中,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分为总则、组织机构和责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六个部分。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结构最完整,职责最清晰,同时又是世界上最为严厉的抗菌素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3个级别,并对医院进药品种数量和规格、医生处方级别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并出台了分级管理目录。

卫生部前不久印发的2012年卫生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保障医疗安全”的内容。“要点”进一步要求:加强医疗服务和质量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推进部级、省级、地市级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中心建设。制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办法》,开展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完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机制,制订手术分级目录,重点加强植(介)入类技术规范管理。继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和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终末期肾病等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加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力度,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临床药师管理办法》,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抗菌药物管理面临的困难

虽然卫生部颁布了众多相关管理政策和措施,但从目前来看,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现状依然很严峻,尤其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的瓶颈下,需要医疗卫生体制、医疗保险体制以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的共同推进。医院为医疗体制的核心改造载体,在抗菌药物管理上确实存在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合理用药行为

每个有处方权的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都有处方权,但是面对抗菌药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新药、特药层出不穷,很多专科医师往往只了解本专业知识,对抗菌药物药理知识知之甚少,往往受到用药习惯的影响,导致用药错误,更可怕的是某些错误的用药习惯甚至成为临床医师的常规用药。

《指导方针》中强调了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征,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具备排除病毒感染可能及确诊细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所致感染的能力,而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检查。前二项为临床诊断的基本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参考,而病原检查具确诊意义。临床医师往往只询问病人的用药史或者过敏结果,略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在规范面前主要强调了医师的自律行为,而无法控制其具体医疗行为。

目前大部分二、三级医院均配套了合理用药系统软件,合理用药软件主要针对药品过敏史、配伍审查、特殊病生理状况审查、药物剂量审查、给药途径审查非常有效,由于只是提醒操作,难以从严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如在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上缺少植入式的应用控制,缺少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控制,对诊疗过程中的药敏试验无法实时监控,迫切需要缺少专业性强的信息解决方案。

2. 医院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抗菌药物管理中主要由多个部门协同管理,药剂科主要指导医师用药,审核不合理处方,医务科管理处方及医嘱质量,感染科则做好抗生素使用率调查及数据的统计,检验科管理药敏试验提供临床依据,分工过细而组织形式比较松散,涉及到各部门的管理模式,对发现的问题协调困难,容易产生管理漏洞。

另一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处罚机制。卫生部已将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指标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就包含抗菌药物的管理,主要促使医院管理者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但是对感染科而言,只是参与医务科、药剂科关于抗生素管理的应用,协助拟定抗菌药物整治活动方案,但是,要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并不容易,很多医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感染管理科,有的感染科很多时候也主要是负责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晚,无法进入临床应用环节,主要通过医务处和护理部在兼管,问题滞后严重,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3. 利益驱动加大执行难度

由于医疗机构缺乏国家医疗投入,大部分公立医院都需要自负盈亏来保障医院的经营。一些医院的管理者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认为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会影响医院的收入。其次,由于我国医疗保险系统的不完善,有关部门出台的措施大多只能起到指导作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再加上市场上大量仿制药的存在,不恰当的药品推销,及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医生开出不合理的抗菌药处方。抗菌药物是全国数千家医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在中国的医药市场上,“以药养医”现象普遍。加上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不完善,有关部门的措施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尤其在药品采购环节中,由于市场上游大量的仿制药品的存在,导致不恰当的药品推销和部分抗菌药物价格虚高,某些医生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给患者开出许多根本不需要的高价抗菌药物。

4.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盲目依赖

部分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依赖心理也是导致抗菌药物被滥用的原因之一,彼此缺乏信任的医患关系让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愈发普遍。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一般去迎合患者使用抗菌药,而不是坚持不给无感染指征的患者开药,并且做耐心细致讲解。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临床医师对患者的影响力比较弱,没有足够的威信;另外,患者根本就不听医生的解释,就算在这个医生那里开不出药来,也会换一个医生再把抗菌药开出来。

信息化手段为管理抗菌药物提供支持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IT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和依靠。抗菌药物的监管在起始阶段主要以行政手段为主。各个医院都将抗菌药物监管作为重要的规定来执行,并与之配套众多相应的惩戒制度,以保证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严苛,以及医院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行政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抗菌药物管理的需要,在抗菌药物监管的过程中的一些相关数据也无法拿到第一手资料。因此信息系统成为了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也就意味着医院的抗菌药物管理走进了信息化时代。

本刊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的50家三级甲等医院,并对这些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上采取的手段,以及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医院在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抗菌药物的过程中也因为自身特点和思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此次调研的50家医院中有78%的医院选择采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以及在合理用药系统中进行同步管理是信息系统最主要的三种管理方式。其中,在HIS中添加管理环节是被医院选择最多的方式,其原因在于添加管理环节相对简便,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系统功能的开发且不会对其他系统和相关流程产生影响。相对这种方式而言,选择建设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的医院则多数认为,在HIS中添加功能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管理所需的效果且无法拿到一系列相关数据。

在管理过程中无论采用哪一种信息系统管理方式,其监管的方式大致分为过程管理、终末管理,或者是两者皆有。在被调查的50家医院中,有49%的医院选择了过程管理,有6%的医院选择了终末管理,有45%的医院选择了两者皆有。由此可以看出,90%以上的医院都对过程管理非常重视,认为通过过程管理才能实现对抗菌药物的有效监管。在过程管理中,医院的监管环节基本一致,都是在对各个科室下达不同的开药数量上限后,又对不同级别的医生进行开药限制管理。科室主任可以随时查询本科室医生的开药情况和数量,随时掌握本科室的相关信息。医院可以通过系统中的报表自动生成医院整体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在对不同调研问卷的深度访谈后,记者发现:90%以上的医院对现阶段采用的管理方式“基本认可但仍有改进的内容”;无论是否已经采用信息系统监管抗菌药物,有72%的医院对“用专门的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进行监管”表达了“希望深入了解且可以尝试”的意愿。

抗菌药物篇2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细菌;合理用药

近年来,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获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较为严重的二重感染、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等问题[1]。为探讨我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的依据,笔者对300例确诊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00例感染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9例,女131例,年龄在12~78岁,平均(36.5±3.6)岁。经细菌培养、实验室检验,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感染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种类、时间、药物联用情况、病原菌种类。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常用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性。

2 结果

抗菌药物种类:在3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有289例(96.3%)。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共有10类21种,其中使用最多的类型为头孢菌素类,使用率为80% ,其次为喹诺酮类,使用率为95.7%(287/300),然后依次为氨基糖甙类(93.3%)、甲硝唑类(89.7%)、舒巴坦+头孢哌酮(85.0%)、舒巴坦+氨苄西林(82.0%)。

抗菌药物联用及 应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在2d~20d,平均(16.3±3.2)d。仅使用一种抗菌药物者66例(22.0%),二联抗菌药物使用149例(49.7%),三联抗菌药物55例(18.3%)。

病原菌类型:经细菌培养,30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8种细菌,其中158株为革兰氏阳性菌,106株为革兰氏阴性菌,36株为真菌。检出的菌种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铜绿假单细胞菌、阴沟肠杆菌及长期肠杆菌。

细菌耐药性:①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普遍对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②大肠埃希菌对苯唑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性较高,但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舒巴坦+氨苄西林、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低;③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但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丁胺卡那、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较低;④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磺胺类、阿莫西林、苯唑西林的耐药性较高,但对舒巴坦+头孢哌酮、丁胺卡那、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的耐药性较低。

3 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300例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普遍存在着应用时间长、用药复杂、药物更换频繁以及用药不合理等现象。300例患者中有32.0%(96/300)的患者都应用了起点较高的第3代头孢菌素药物[2]。在药物联用方面,有78.0%(234/300)的患者都为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率较高。通常来说,药物联用仅适合混合感染,且二联用药即可[3],无需进行三联、四联用药,大部分的细菌感染单用一种抗菌药物就能获得良好的控制效果,不合理的药物联用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菌群失调[4]。

病原菌的多变性、适应性极强,其能自发进行基因突变,且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分裂繁殖[5]。其能通过多种耐药机制(如结合、转导、转化等)产生耐药性[6]。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困难。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无指征治疗及预防用药;未严格掌握用药指征[7];药物剂量、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次数、途径不规范;应用时间过长,等等[8]。

本研究结果显示:引起耐药性的原因主要为抗菌药物应用的不规范,所以临床医生应当深入学习《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化程度,减少细菌耐药性,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唐双意,陈龙英,钟小斌,刘滔滔,韦荣秀. 胆道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对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指导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05:781-784.

[2]安丽青,刘建国,秦廷兵,张素萍,刘剑俐. 我院4年中抗生素使用情况与医院感染中常见革兰氏阴性细菌耐药性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1:966-969.

[3]徐灏. 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672-673.

[4]严鸣光. 我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41-4242.

[5]陈书跃. 235株肠球菌细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2:324.

[6]汪震,刘东,熊姝颍,丁玉峰,杜光,孙自镛. 武汉地区7家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连续5年用药密度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11:897-899.

抗菌药物篇3

宋立刚,天津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从事药品监督管理、药学信息与利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警戒工作20余年。兼任《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编委、《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编委、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理事、天津市医药学专家协会理事、天津市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近年来曾发表有关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抗菌药物问世以来,曾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于是人们把它当成治病的法宝。多少年来,人们对抗菌药物在认识上存在着相当大的误区,甚至有人把抗生素当作消炎药使用。这些现象,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细菌耐药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医生几乎被逼到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此前曾作出规定,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撰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在普及医药知识的基础上,使更多的人树立正确的科学用药、合理用药观念,使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

1.什么是微生物?

答: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病毒等。

2.什么是细菌?

答:细菌是微生物中一大类能独立在外界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直径一般在1微米左右。细菌对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敏感。

3.什么是病毒?

答:病毒是一种体积极微小的非细胞型态的微生物,绝大多数病毒小于150纳米,小的病毒可小于50纳米。用光学显微镜看不见,大多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到几千倍或几万倍才能看见。

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对抗菌药物不敏感。

4.什么是病原体?

答: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体(即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等。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致病的,在体内与人体相互依存,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如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称为条件性病原体。

5.什么是免疫力?

答: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感染的能力。免疫系统由胸腺(青春期以后即逐渐萎缩、退化)、脾脏和淋巴组织等组成。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首先启动的是天然免疫反应,如天然杀伤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可对其进行攻击并杀灭它们,这种免疫反应是非特异性的,对病毒无选择性。随着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识别,启动了针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即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前者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后者主要产生一些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用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

6.什么是疫苗?

答:疫苗是对各种免疫制品的总称,它是由特定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等病原体以及寄生虫或其代谢产物(又称抗原)经过人工减毒或灭活方法制成,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如卡介苗。人体接种后会产生特异的免疫物质――抗体,以抵抗传染病的发生。

卡介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用以预防结核病,是将有毒力的牛型结核杆菌在胆汁、甘油和马铃薯的培养基中反复传代230次,历时13年所获得的一株毒力减弱而抗原性完整的变异株。此结核菌株对人不致病,但预防接种后可使人获得对结核的免疫力。

7.什么是抗菌药物?

答: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它与抗病毒药物合称抗微生物药物。

8.抗生素指的是什么?

答: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指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生素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9.抗菌谱的概念是什么?

答: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范围,称为抗菌谱。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单一菌属,称窄谱抗菌素,如异烟肼只对分支杆菌属有效。另一些药物抗菌范围广泛,称之为广谱抗菌药,如氟喹诺酮类和氯霉素,它们不仅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有抗菌作用,且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等也有抑制作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也属广谱抗菌药物,但它们对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无作用。

10.什么是耐药性?

答: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是由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应用剂量不足时,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通透性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的。耐药性严重者可使多种抗菌药物失效。

11.细菌为什么能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答: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代谢、保护生存条件免受其他微生物侵袭,在其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学物质具有调节本身代谢和杀灭其他微生物的作用,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抗生物质。自从微生物产生的这种抗生物质被人类发现并被研制成抗菌药物以来,人类开始介入了微生物之间的抗生斗争。细菌也就把人类制成的抗菌药物视作抗争的对象,只要接触过某种抗菌药物就根据择优汰劣的进化原则保留并延续那些菌,包括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如各种灭活酶,或改变本身的代谢规律使抗菌药物无法将其杀灭,改变抗生素作用的靶位,降低吸收,增加排出。这样就形成了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使本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在遇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时疗效下降,甚至完全无效。

12.解决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途径有哪些?

答: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研制新型抗菌药物和制备疫苗来对付细菌感染性疾病。其中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是最为可行的。

抗菌药物篇4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

抗菌药物是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其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如喹喏酮类、磺胺类等。抗菌药物大概可分为四类:一类为繁殖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等, 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都有杀菌作用;三类为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等;四类为慢性抑菌药,如磺胺药等。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滥用,也给治疗带来了严重的问题[1]。例如:

1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广泛而迅速的耐药性。

据统计,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已达30%~50%,且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滥用抗菌药物的过程就是培养耐药性细菌的过程。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不断增加破坏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引起菌群失调。

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正常菌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人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造成内源性感染(医院感染),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增加医疗费用支出。

3 滥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

[2]如肝、肾损害,药物性营养不良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大都具有渐进性、积累性,故有隐蔽性,一时难以察觉,使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发生致残或致死。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降低毒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因此在使用抗菌药时应注意:

3.1 按照适应症选药。有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是合理用药的首要原则,而正确的临床用药和细菌学诊断是正确选用药物的基础。抗菌药的广泛应用,不仅致病菌可能产生耐药性,而且可能出现致病菌的改变,重视和加强致病菌的临床细菌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细菌的药敏试验或联合药敏试验与临床疗效的符合约为70%~80%。联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对处理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免疫缺陷患者感染的选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而提高选药的针对性。

3.2 按各种抗菌药的药动学,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和疗程。抗菌药物在体内要发挥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必须在靶组织、靶器官内达到有效的浓度,维持一定的时间,因此,药物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均应适当。通常以有效血药浓度作为判断药物剂量是否适宜的指标。一般情况下,有效血药浓度大于最小有效抑菌或杀菌血药浓度,小于最小中毒量。血中有效浓度的维持受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综合影响,故应掌握各药的药动学、药效学的有关信息,结合患者的病情、全身情况等,制订恰当的给药方案,包括药物品种、给药途径、剂量、间隔时间及疗程。

3.3 针对患者情况合理用药。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免疫状况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对不同的患者使用抗菌品种、剂量、疗程均应有所不同。新生儿因肝药酶发育不全,易导致“灰婴综合症”,故禁用氯霉素。同时,在使用其他抗菌药物时,使用剂量宜按日龄调整。老年人因肝、肾等功能器官减退,用药后血药浓度增高,半衰期延长,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均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在选用药物时,除应调整剂量外,还应考虑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

多药物在肝代谢或经胆汁排除,而大多数可经肾排泄,因此,在肝、肾功能不全时,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剂量、间隔时间均应根据情况加以调整。对毒性较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根据药物浓度监测,实施用药的“个体化”。

对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毒性疾病,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以免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原菌不易被检出,延误正确诊断与治疗;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因其易发生过敏反应和产生耐药菌;联合用药必须谨慎掌握指症,权衡利弊。

另外,在大手术后或病因未明而又危急生命的严重感染,在临床上往往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若联合使用不当,不能起治疗作用,如繁殖期杀菌剂与速效抑菌药合用,可出现疗效的拮抗,青霉素类与四环素类合用后,由于四环素类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迅速使细菌处于静止期,使繁殖期杀菌剂作用减弱。

所以,只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抗菌药物篇5

答: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根据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谱、选择性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病人的健康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一旦产生了耐药菌株,对其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1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其原则通常为,应有效地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合适的剂量和疗程,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密切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微生物的药敏试验,调整经验用药,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16.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综合考虑感染的病原体、药物敏感实验和药物的抗菌谱进行选择。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遵循“能窄不广、能低不高、能少不多”的原则,即尽量使用抗菌谱窄、老一代的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口服制剂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针剂,肌肉注射能控制感染的就不用静脉滴注。

17.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通常的原则是,病原体未明确的严重感染;已应用或考虑应用单一抗菌药物难以控制的感染;机体深部感染或抗菌药物不易渗透部位的感染,如心内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慢性难愈的感染,病程较长,病灶不易清除,长期抗菌药物治疗,细菌可能产生耐药者。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时可将各药剂量适当减少。

18.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一般用于哪些疾病?

答: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疾病多为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发生而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疾病。

19.抗菌药物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原则是什么?

答:注射剂属处方药。患者使用注射剂须持有医生处方;凡是口服可以有效的就不需注射,能够肌肉注射的就不应静脉注射。必须注射的应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应采用序贯疗法。应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疗程,如果使用1周无效,应考虑停药或换药。应尽量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出现。

20.哪些情况必须注射给药?

答:一般有以下情况者需注射给药,如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没有合适的口服剂型,或者通过口服给药不易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或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紧急处理等情况。

抗菌药物篇6

关键词:儿科门诊;抗菌药物;药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35-01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较大的综合性二甲医院,其用药情况在全地区同行业中具有相对的代表性。随机抽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河池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及抗菌药物的种类,计算含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和单用或联用的处方数与含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比例,并进行讨论分析。

2 结果

2.1 含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单用及联用情况见分析。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率为64.8%,所用的抗菌药物分为九大类24种,其中青霉素类:苄星青霉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复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钠;大环内酯类: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氟哌酸;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抗真菌类:制霉菌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其它类:甲硝唑、黄连素、磷霉素。其中β-内酰胺类处方药品数所占的比例大,为41.24%。两种常见抗菌药物联用,常见的配伍方式有7种,含复方新诺明的配伍方式最多有6种。

2.2 常用抗菌药物前10种排序情况分析其中:青霉素类使用率最高(有5个品种),其次是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再次是大环内酯类(无味红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有2个品种)。拥有干糖浆剂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

3 讨论

3.1 青霉素因其疗效高、毒性小,价格低廉等优势,仍作为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首选药,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复方新诺明抗菌谱广,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一般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应用很多;头孢菌素类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作用,而且对耐酸金葡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在临床上也很受欢迎。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拥有干糖浆剂型,在我院儿科门诊很受欢迎。因发病多是学龄前儿童,易于吞服的液体剂型,如干糖浆、糖浆剂、滴剂、合剂、混悬剂等比片剂胶囊剂更方便,口服比注射更易为小儿所接受,所以对这类型药品开发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3.2 抗菌药物在我院儿科门诊的应用是比较规范的、合理的,只有11.63%为两联用药,基本未发现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患者多为急性呼吸道感染。WHO在控制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方案中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氨苄和羟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以及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七种类抗生素,而对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休息、对症治疗和家庭护理,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病灶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外,一般不选用抗生素[1]。本院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所选用的抗生素与WHO推荐的基本一致,而且对抗菌药物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β-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酯类的肝肾毒性和氯霉素类的造血系统毒性等等,临床医师都给予高度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量多而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复杂,所以在用药上存在某些不足:如最常见的抑菌药复方新诺明或红霉素与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联用,由于前二药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而青霉素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因此,这是一个药理性配伍禁止的典型[2]。在儿科临床上应用,有不合理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有9张小儿处方使用了氟哌酸,据有关文献报道[3],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骨病变,对未成年儿童骨发育有影响,不宜用于孕妇及18岁以下儿童。另外,偶见青霉素钠或头孢唑啉钠以10%GS作为溶媒静滴,这往往能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

3.3 处方中所用抗菌药物用药剂量基本符合常用量范围。有关专家强调,青霉素钠静脉给药应间歇给药,每日剂量至少分为2~3次给药[5],我院儿科门诊基本上都是每日剂量分2次静注,但偶尔也发现有青霉素钠1日剂量1次静脉给药的方法,因厂家推荐一般感染剂量为每天2.5~5万U/kg,分2~4次注射,所以一次性给药使得用药剂量偏大,而青霉素钠偏大剂量用药后,可致明显的血液电解质变化。儿童的调节机能比成人差,应引起注意。另外,由于青霉素钠在体内代谢及排泄极快,使1日内大部分时间血药浓度低于MIC,有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故此种给药方法应尽量避免应用。

3.4 某些新型的抗菌药以其高效、广谱、低毒等优势逐渐应用于儿科临床,如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类的哌拉西林,复方氨苄西林,还有其他类的磷霉素钠。

3.5 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如预防用药比重增大,致使耐药菌株增加。因此对发热患儿应摒弃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同一抗菌药多种品牌使用混乱的情况,也应引起注意;作为临床医师在选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病原特点,药物抗菌谱以及患儿机体情况,加强对致病菌的判断,提高诊断率,严格掌握指征,慎重选择使用,确需联用时,也应充分考虑各药物之间的生化活性和毒性的相互影响,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信联.我院2009年1~9月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10,04,376-377

抗菌药物篇7

答:不同的抗菌药物自乳汁中排泄的差异很大,其中从乳汁中排泄量较大的有红霉素和林可霉素。红霉素静脉滴注时,乳汁浓度较血清浓度高4~5倍,但青霉素G肌注或静滴时,乳汁中浓度仅为血清浓度的2%~20%。尽管有些抗菌药物在乳汁中浓度很高,到达婴儿体内的药量有限,但是却可引起婴儿过敏反应和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有些药物如卡那霉素和异烟肼经乳汁排泄,有可能导致婴儿中毒,应禁用。磺胺类通过乳汁的药量,足以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

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有: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妥因、氟喹诺酮类等;需慎重使用的抗菌药物有:克林霉素、异烟肼、青霉素、链霉素等。

39.儿童感冒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药物?

答:儿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药物,只要加强护理,适当休息,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的饮食,通常会很快恢复健康。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种类很多,而且十分容易发生变异。所以,儿童对感冒一般没有免疫力,如果是体质和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反复发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并了细菌性感染,如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往往病情较重,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咳脓痰等,这时应到医院就诊,一般需应用足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0.是不是孩子感冒发烧就应静脉点滴抗菌药物?

答:不是的。因为孩子感冒发烧最常见的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等,这些病毒性感染静脉点滴抗菌药物是无益处的,甚至可能冒着发生毒副反应的危险。

41.儿童感冒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儿童感冒时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主要有:有明确的并发感染指征,如细菌培养有病原菌;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为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腺炎者;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兆者。

用药时应注意剂量不宜过大,服用时间不应过长;注意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的小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故应注意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

42. 儿童服用红霉素能碾碎吗?

答:口服红霉素有肠溶片和肠溶胶囊两种制剂,由于婴幼儿吞服药片有困难,家长常将药片碾碎或将胶囊药粉倒出来喂服。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红霉素在酸性环境中易被破坏而失去作用,在碱性环境中则活性增强。肠溶片或肠溶胶囊,在胃内停留几个小时不崩解,需到十二指肠或空肠后再崩解释放。此外,红霉素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制成肠溶片或肠溶胶囊服用,可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因此,不能将红霉素碾碎服用。

43.抗菌药物宜在何时服用?

抗菌药物篇8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抗菌药主要分为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如不合理用药或滥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我们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筛选出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共78例,其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3个月~85岁。

1.2 临床表现患者不同程度的出现瘙痒、头晕、失眠、烦躁、幻觉、耳鸣、抑郁、胸闷、心悸、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呼吸困难、咳嗽、气促、气喘、发热、畏寒、寒战、尿频、疼痛无力、腰背痛等症状。

1.3 方法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从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6岁以下,发生6例,占7.69%;6~18 岁,发生6例,占7.69%;19~29岁,发生11例,占14.10%;30~59岁,发生29例,占37.18%,60岁以上,发生26例,占33.34%。

2.2 不同给药途径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比例静脉滴注68例,占87.18%;口服7例,占8.97%;外用2例,占2.57%;静脉推注1例,占1.28%。

2.3 不同剂型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注射剂71例,占91.02%;片剂6例,占7.69%;胶囊1例,占1.28%。

2.4 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种类喹诺酮类34例,占43.59%;头孢菌素类25例,占32.05%;青霉素类7例,占8.97%;碳青霉烯类5例,占6.41%;大环内酯类4例,占5.13%;抗真菌类2例,占2.57%;抗结核类1例,占1.28%。

3 讨 论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定义排除有意的或意外的过量用药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药物方面的原因有药理作用、药物中含有杂质、药物被污染、药物的剂量、剂型的影响等等。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1]。

机体方面的原因包括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因素。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2],本组60岁以上患者占总例数的33.34%,原因是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血浆中有活性的游离药物增加,药效过强易发生不良反应。

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例如本组静脉滴注的发生率占87.18%。原因是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

除此以外,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护理人员注意药物浓度、滴速、配伍禁忌等,医护双方加强监测,出现不良及时处理,可以减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抗菌药物篇9

[关键词] 抗菌药物;抗感染;剖宫产;预防性应用

[中图分类号] R7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75-04

剖宫产手术是Ⅱ类切口手术,为降低术后感染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是必要的[1],合理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随着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多重耐药菌的不断出现,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11年原卫生部开展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在2011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如制订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规范抗菌药物品规,签订两级责任状、制订奖惩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权、制订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量化标准等,旨在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为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效果,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笔者随机抽取了2011年1~4月和2012年1~4月各600份病历,剔除了术前感染,对剖宫产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1年1~4月和2012年1~4月所有归档病历中,每月抽取150份病历,剔除术前感染指征,共抽取专项活动整治前及整治后的各600份病历,通过查阅病历,记录患者的病历号,年龄,用药时间,用药疗程,抗菌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用Execl软件录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1.2 评价标准

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整治前、后的数据进行汇总,按照抗菌药物的类别、用药疗程、用药时机、联合用药进行统计,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规作为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标准,评定所查病历用药是否合理。

1.3 方法

按照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统计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等。

2 结果

2.1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选择情况

由表1可见,整治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整治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全部选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选用合格率为100.00%,剔除了整治前限制级抗菌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注射液、头孢西丁注射液的预防应用。选用品种更加合理、规范,整治效果显著。

表1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选择情况

2.2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用药时机

由表2可见,整治后选用抗菌药物时机术中断脐后比例由0提高到92.83%,表明专项整治活动效果明显。

表2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用药时机

2.3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用药疗程情况

由表3可见,整治后,用药疗程>48 h由15.17%下降到6.00%,下降了9.17%,效果显著,但48 h以上停药的病例仍有36例,应加强临床医生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转变其延长预防用药时间会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的错误观念,明确过长或过多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预防SSI的发生[2]。

表3 整治前后抗菌药物用药疗程情况

2.4 整治前后联合用药情况

由表4可见,整治后,联合用药率由10.00%下降到0.67%,整治效果明显。

表4 整治前后联合用药情况

3讨论

3.1 抗菌药物应用的必要性

剖宫产手术浅层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等)为主,而深部组织感染则以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等)以及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如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为主[3],同时手术改变了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厌氧菌和需氧菌的比例失调及术后外源菌的增多,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机会感染[4],宫腔的组织创伤、渗血和渗液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总剖宫产率高达 46.5%[5],本院2012年剖宫产率为39.83%,2011年为36.45%,虽然低于我国整体标准,但与国外剖宫产率(5%~10%)依然差距很大,需要临床医生严格把握剖宫产适应证,做好孕妇的宣教工作,通过视频、实例及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使孕妇对剖宫产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也可以通过开展无痛分娩,减少疼痛给产妇带来的恐惧和痛苦,从而提高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以实现最好的结果,控制在相对安全的范围,有研究表明剖宫产率15%则弊大于利[6]。有文献[7]报道,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为8%~27%,是阴道分娩的5~10倍,对于目前的高剖宫产率,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合理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可使剖宫产术后发热、子宫内膜炎、伤口感染、尿路感染和剖宫产后严重感染在内的感染相关并发症危险率降低且住院天数略有下降[8]。选用适宜的预防用抗菌药物是必需的,作为医院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更好地服务于孕产妇。

3.2 预防药物选择

由表1可以看出,整治前本院选择4个品规的抗菌药物,其中50.00%使用限制级药物,氨苄西林舒巴坦钠作为预防用药,在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上市的、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剖宫产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在微生物污染可能发生时使药物恰好达到组织治疗浓度,理想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应具有高效杀菌能力、高度的组织渗透力、抗菌谱广、有效浓度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及价格适当等特点[9]。氨苄西林舒巴坦钠注射液的价格偏高,用药前需做皮试,且为限制级抗菌药物,不适宜预防性应用。美洛西林钠注射液为限制级半合成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仅为40 min,需4次/d给药,患者静脉穿刺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相对增加,且阻碍产妇下床活动,不利于产妇恢复,易导致医患矛盾及纠纷的发生。专项整治活动后,规范抗菌药物目录淘汰了以上两个限制级抗菌药物用于剖宫产的预防应用。整治后为两个品规,降低50%,其品种有头孢呋辛、磷霉素钠均为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符合预防用药宜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最符合这些条件[10]。磷霉素主要用于头孢呋辛钠过敏的患者,选择的抗菌药物价格适中,符合《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更加适宜预防性用药,但未能执行关于原卫生部颁发的《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指出的择期剖宫产手术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的规定,但规定也明确指出存在感染高危因素,如胎膜早破、产前出血、临产后的剖宫产手术、产前多次阴道检查、手术时间较长及进行宫腔纱条填塞的剖宫产手术、产后出血等可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11],属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这需要临床药师和医师的有效沟通,对于界定择期剖宫产手术,也需要医务科制订完善的制度,确保有章可依,有制度可依,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监督惩罚措施得以保证实施,正确地选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显得更为重要。

3.3 预防用药时机

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在术前 0.5~2 h,才能在手术切口中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实现最好的预防效果,过早使用或术后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对患者并无益处[12]。剖宫产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为避免对新生儿产生影响,预防用药时机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抗菌药物[13]。将药物溶解于100 ml溶媒中快速静注,既保证了药物浓度达标,又不影响新生儿的安全用药,也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钳夹脐带后用药比例为0,而专项整治活动后钳夹脐带后用药比例提高到92.83%,其余43例均在术后给药,属于用药时机不适宜,因为污染多发生在手术期间,手术结束后再全身使用抗菌药物不能产生预防作用,因为感染早已发生在手术中[14]。在今后的整治活动中,临床药师要重点关注术后用药,深挖原因,积极干预,一旦发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积极与医师沟通,提出整改意见,搜集循证客观的医学论据,改变用药时机,符合《细则》的规定。适时的给药时机可以使其有效浓度渗入手术期,及时杀灭污染组织的细菌或抑制其生长,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机会,给药时机不适宜,违背了预防用药的目的,临床药师应提高参与度,给予干预,保证药物发挥疗效。

3.4 预防用药疗程

预防用抗菌药物是为了避免手术期间细菌在切口表面定植,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剖宫产属于清洁-污染手术,根据规定预防用药时间为 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由表3可以看出,整治前24 h内停药的比例仅为1.17%,整治后提高到39.83%,提高幅度不小,但还需持续改进,通过规范的消毒隔离措施,娴熟的手术技巧和方法,缩短手术时间,因手术伤口封闭后细菌将无法定植,从而降低手术期感染的可能。持续用药在48 h以上的患者降低到6.00%,与《细则》要求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还有一定差距。临床药师需给予干预,树立正确的预防用药观念,摒弃用药时间长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错误观念。过长时间的预防应用或联用抗菌药物不但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反而可能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发生和增加产妇的经济负担等[15],研究证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3 d,并不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16],也增加了药物对母体和新生儿授乳产生的不良损害。由此可见,临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规范,但依旧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现象,需临床药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其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和适当的沟通技巧,改变很多医师担心较早停药会增加感染可能的误区,明确单纯延长用药时间不能降低术后感染率。相对于择期剖宫产提倡一次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方法,本院未能尝试,一次性使用抗菌药物在可以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药费、避免药物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等方面有许多优越性[17],虽有诸多优点,但还需本院不断摸索、尝试,各学科相互配合,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相关因素及相应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从而降低SSI的发生率。

3.5 联合用药情况

适当的联合用药可以增强疗效、延缓或减小耐药性的产生[18]。不适当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反而可增高耐药率,增加药品不良反应,造成抗菌药物滥用。由表4可以看出,整治前联合用药比例偏高,达到10.00%,在药物上选择上也不合理,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的规定,如有高危因素,可使用一代头孢菌素或二代头孢菌素加用甲硝唑注射液或单用头孢西丁注射液,60例联合用药中均使用第3代硝基咪唑类药物,选用级别过高,属于无指征用药。头孢西丁注射液有抗厌氧菌作用,故无需联合抗厌氧菌药物,抗菌谱重复,属于不合理用药。氨苄西林舒巴坦适用于治疗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特别是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无需联合用药。整治后,联合用药比例降低到0.67%,有胎膜早破、产前出血、临产后的剖宫产手术等联合用药指证,但选用奥硝唑注射液不适宜,应选择国家基本药物甲硝唑注射液,需临床药师给予干预,提高临床医师对硝基咪唑类药物的认识,切实做好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学习使用工作。剖宫产预防用药的药物选择,一般以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为主,而且建议使用一种药物,有研究显示,即使合并≥2种的抗菌药物的使用,也不会明显增强对产后感染的预防作用[19],因此需要临床医生甄别具体情况,树立正确的剖宫产预防用抗菌药物观念。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在本院取得了显著效果,特别是抗菌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及联合用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但抗菌药物耐药送检分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强。另外,也应加强临床药师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设计相应的激励制度,提高临床药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规范、合理,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值得提出的是,在预防性用药的同时,必须重视无菌技术、手术技巧、消毒隔离、营养支持、心理、环境卫生等诸多因素[20],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也要重视以上因素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钟天文,陈涛,欧忠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我院剖宫产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153.

[2] 陈世君,王勇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与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 17(1):74.

[3] 岳秀娟,王咏梅.我院剖宫产术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3,42(2):149-151.

[4] Killha CA,Graffunder EM,Vinciguerra TJ,et al.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site infections following cesarean section[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01,22(10):613-617.

[5] 董晓霞,林晓华,王佐.5 年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4):247-249.

[6] Althabe F,Belizán JF.Caesarean section:the paradox[J].Lancet,2006,368(9546):1472-1473.

[7] 江建生,刘华强,孙福生,等.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干预[J].中国药房,2014,24(38):3629-3631.

[8] Dinsmoor MJ,Gilbert S,Landon MB,et al.Peri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nonlaboring cesarean delivery[J].Obstet Gynecol,2009,114(4):752-756.

[9] 黎小妍,张平.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2,10(3):33-36.

[10]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3):1594-1596.

[11] 刘信凯,杜海勤.某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18-420.

[12] 秦梦春.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70-171.

[13] 刘记.120 例剖宫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98-99.

[14] 李云送,陈瑶.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干预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7):795-796.

[15] 梁建敏.1650例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5):52-53.

[16] 王永春.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3):201-202.

[17] 潘玲玲.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5):77-78.

[18] 王晓玲,刘晶,李岚.骨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 10(3):207.

[19] 胡林华,梁峰冰,汤明华,等.预防用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20-3321.

抗菌药物篇10

【关键词】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4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79-01

抗菌药物是医院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但近年来,抗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滥用现象[1],这不仅给临床上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后果,也为患者增添了痛苦。有报道称[2],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抗菌药物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医院的抗菌药用量占总用药量的36%,而每年因滥用抗菌药物死亡的患者高达8万人。为了对我院的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笔者随机抽取了门诊处方共6000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门诊处方共6000张进行研究分析,要求所抽取的处方涵盖医院的所有门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 观察项目 对所抽取的6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数量进行记录,并详细记录下抗菌药物处方的药物类型,药物剂型,使用频率以及使用科室、每张处方的抗菌药物数量、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及存在问题等,并根据药物的说明书、相关文献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由专组专人进行分析记录。

2 结 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概况 如表1所示,所抽查的共60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为2345张,占抽查的处方总数的39.08%,其中单用抗菌药处方2063张,占抗菌药处方的87.97%;二联抗菌药20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91%;三联抗菌药65张,占2.77%;四联抗菌药8张,占0.34%。

2.2 抗菌药物剂型分布情况 如表2所示,所抽查到的抗菌药物处方中,以口服抗菌药物为最多,共1642张,占开具的抗菌药物总处方的70.03%,抽查处方总数的27.38%;静脉抗菌药物处方次之,共46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19.74%,抽查处方总数的7.72%;此外还用外用、雾化等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处方240张,占抗菌药处方数的10.23%,抽查处方数的4.00%。

2.3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如表3所示,抗菌药物的使用中,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约占33.31%,其次为氟喹诺酮类(28.17%),再次为大环内酯类(17.98%)以及青霉素类(15.73%),此外还有氨基糖苷类(1.59%)、硝基咪唑类(1.33%)、四环素类(1.03%)及其它类型的抗菌药(0.85%)。

2.4 抗菌药物应用科室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最多,占抗菌药处方的35.22%,其次为内科,占23.96%,再次为外科,占20.09%,五官科次之,占9.51%,妇产科占6.74%,皮肤科最少,占3.24%,见表4。

2.5 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 统计得知,抗菌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总,无指征用药者最多,共36张,占1.54%,其次为给药方案不当者31张(1.32%),此外,含有重复给药(0.72%)、药理作用拮抗(0.51%)和溶媒错误(0.13%),见表5。

3 讨 论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得知,所抽查的60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2345张,占39.08%,其中,单用抗菌药处方占抗菌药处方的87.97%,二联用抗菌处方占8.91%,三联及四联用抗菌药处方比例分别为2.77%和0.34%;口服抗菌药物处方最多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0.03%,头孢菌素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临床应用频率较高,分别为33.31%和28.17%;用药科室中以儿科和内科应用抗菌药的频次最高,分别为35.22%和23.96%。抗菌药物使用存在无指征用药、给药方案不当、药理作用拮抗和溶媒错误以及重复用药等问题。

总之,我院的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上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作为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培训和教育,以最大程度的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1] 崔兰贵,张磊,朱铁梁,等.抗菌药物滥用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2(1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