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茶具十篇

时间:2023-03-28 06:00:11

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篇1

在《茶经•四之器》中把用来煮茶、饮茶、贮茶、贮盐的器具,包括煮饮茶前炙茶、碾茶等对茶再加工的辅器具,称为“器”。可见在陆羽的思想里,“茶具”与”茶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称不同的事物,不能混为一谈。陆羽的文化修养很高,他把这部有史以来第一部系统论述茶事的著作以“经”名之,而“经”是思想行为的准则,因此他将茶具与茶器分类并十分重视对“器”的阐述,从而提升了茶饮和茶器的文化品格。

但在一般文献和生活中,“茶具”与”茶器”通用,多指后者。如唐代《封氏闻见记•饮茶》记载:“(常)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通茶名,区分指点,左右刮目”;“鸿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等;北宋蔡襄《茶录》中仍将饮茶过程中所用器具称为“茶器”。南宋审安老人写《茶具图赞》则将饮茶过程中所需器具称为“茶具”。宋以后多称“茶具”,如宋•林逋《复赓前韵且以陋居诧而诱之》诗云:“画共药材悬屋壁,琴兼茶具入柴扉”;元•王冕《吹箫出峡图诗》云:“酒壶茶具船上头,江山满眼随处游”;明•陶宗仪《南浦词》云:“孤啸拓篷窗幽情,远都在酒瓢茶具”。古代有关茶具的文献记载很多,文物实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茶具和陶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陶器从土陶到硬陶再到硬陶,表明人们对烧陶技术的掌握也由低级发展到高级。釉陶火度再高尚去就可烧成瓷器茶具。陶瓷茶具在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细究中国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发展的历史,以陶瓷制茶具的确是“合则双美”的最佳组合,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必然选择。从陶瓷茶具的历史可以得知自古至今人们对待品茶,已不仅仅是日常的物质生活需要。饮茶不仅是满足嗅觉和味觉——嗅茶香、闻茶味,其次还要满足视觉和触觉——观茶汤,品茶具。甚至还有听觉上的享受——以茶会友,清淡阔论。最后陶瓷茶具不仅仅是为了其倒饮茶,而且能体现主人的修养风度,所有的这些都被上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层次,茶具的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的设计和体现。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繁多,做工更精细,质量也属上乘。现代茶具广义上指与饮茶有关的所有器具,主要可以分为四类:主泡器,即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壶、盅、杯、盘等;辅泡器,即泡茶的辅助用具,如茶荷、茶巾、渣茶拂等。备水器,即提供泡茶用水的器具,如煮水器、热水瓶等。储存器,即存放茶叶的罐子。不过,现代人指的“茶具”,是狭义上的茶具,即主泡器,也就是茶杯、茶碗、茶壶、茶盏、茶碟、托盘等。现代茶具种类虽然如此众多,但它仍然与茶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其中陶瓷茶具尤为人所钟情。陶瓷茶具又分为陶器茶具,瓷器茶具和拓器茶具等。其中瓷器茶具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等。其中瓷质茶具传热慢,体温适用,与茶不会发生化学反应,沏茶能获得较好的色、香、味,而且造型美观,装饰精巧,具有艺术欣赏价值。陶器茶具造型雅致,色泽古朴,特别是宜兴紫砂为陶中珍品,用来沏茶香味醇和,汤色澄清,保温性好,即使夏天茶汤也不易变质。

陶瓷茶具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产品,实用功能是陶瓷茶具的基础,审美功能则是陶瓷茶具的灵魂。日用陶瓷审美是通过制品优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悦目的花面装饰及陶瓷本身的质地美所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来实现的。其中紫砂茶具又最受茶人的钟情,除了其质地适合泡茶外(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茶不易馊),其风格多样,造型多变,富含文化品位,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紫砂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历代陶艺家挖掘我国陶瓷文化内涵,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通过泥土的捏制而展示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紫砂茶具已超越了实用功能的束缚,成为了一种精神艺术品。陶瓷茶具是人们的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相结合的产物,并随着饮茶活动和陶瓷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以适应和满足不同时代和社会的人们的生活使用需求、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由于茶和陶瓷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社会生活习惯、饮食文化、礼仪风俗等诸多方面,陶瓷茶具的发展还涉及到哲学史、美学史、美术史、科技发展史、政治经济乃至工商业发展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等众多领域。在这些陶瓷茶具上,不仅可以品味出茶之精华的凝聚,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积淀,哲学思想的内蕴,时代精神的映照,审美情趣的变化和文化交流的发展等等。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因素是作为日用陶瓷的基本要求和决定因素。陶瓷茶具的功能效用是双重性的,既有物质性,又有精神性,其精神功能是以它本身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们的思想感情,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得到美的享受。陶瓷茶具的设计如果只注重其功能化、高档化,而不顾其它因素,也就失去了这种精神功能,也就不会有多大的市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更多地将人的情感注入作品,无论在造型形体处理上还是在图案纹样中,极有力的表现出人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

中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正确发展现代陶瓷茶具设计就是要把民族化与全球化相结合。设计中若无中国文化、民族精神,就会失去它的韵味;但是过分的强调民族性,就会变成古董的再现。民族化和全球化不能分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深层次地研究茶文化,吸收其演变中的精髓,设计观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利用现代手法创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陶瓷茶具作品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作者:杨娟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陶瓷茶具篇2

关键词:陶瓷茶具;发展演变;审美;实用

1 前言

随着饮茶习俗的盛行,人们对饮茶用具逐渐变得讲究,不仅要求其满足实用功能,茶具的造型、色彩、装饰还要满足视觉审美。茶学界公认最早的有关茶具的文学记载是西晋(公元265-316年) 左思 (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中,有“心为荼剧,吹对鼎砺。”这“鼎”当属茶具。古往今来,茶具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和身份。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茶具表明,唐代皇宫选用金银茶具,秘色瓷茶具和琉璃茶具饮茶,而民间多用竹木茶具和瓷器茶具。宋代,相传大文豪坡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紫砂壶,至今仍为茶人推崇。现代人饮茶,对茶具的要求虽没有如此严格,但也根据各自习惯和文化底蕴,结合自己的目光与欣赏力,选择自己最喜爱的茶具供自己使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审美。

2 我国陶瓷茶具的发展演变及其审美

2.1 白瓷茶具

唐代饮茶之风大盛,促进了茶具生产的相应发展,全国有许多地方的瓷业都很兴旺,形成了一批以生产茶具为主的著名窑场。各窑场争美斗奇,相互竞争。据《唐国史补》载,河南巩县瓷窑在烧制茶具的同时,还塑造了“茶神’陆羽的瓷像,客商每购茶具若干件,即赠送一座瓷像,以招揽生意。其他如河北任丘的邢窑、浙江余姚的越窑、湖南的长沙窑、四川大邑窑,也都产白瓷茶具。

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北宋时,景德窑生产的瓷器,质薄光润,白里泛青,雅致悦目,并有影青刻花、印花和褐色点彩装饰。

到元代,景德镇因烧制青花瓷而闻名于世。青花瓷茶具,幽靓典雅,不仅为国内所共珍,而且还远销国外。

明朝时,在永乐宣德青花瓷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各种彩瓷,产品造型精巧,胎质细腻,彩色鲜丽,画意生动,十分名贵,畅销海外,国际上誉我国为“瓷器之国”。这一时期,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白定窑”的产品,白定即指白色定瓷窑,这种窑瓷为宋代建于定州。在定州,窑瓷茶盏上有素凸花、划花、印花、牡丹、萱草、飞凤等花式。又分红、白两种。时人辨别白定瓷的真伪,主要从是否白色滋润,或见釉色如竹丝白纹等判定是否真品。因定州瓷色白,故称“粉定”,亦称“白定”。尽管白定窑茶盏色白光滑滋润,但是在明朝白定窑茶盏始终是作为“藏为玩器,不宜日用”。

白瓷以江西景德镇为最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

此外,传统的“广彩”茶具也很有特色,其构图花饰严谨.闪烁有光,人物古雅有致,加上施金加彩,宛如千丝万缕的金丝彩线交织于锦缎之上,显示出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气派。

2.2 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是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

六朝以后,许多青瓷茶具拥有莲花纹饰。唐代的茶壶又称“茶注”,壶嘴称“流子”,形式短小,取代了晋时的鸡头流子。相传唐时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发明了一种茶碗的碗托,她以蜡做成圈,以固定茶碗在盘中的位置。以后演变为瓷质茶托,这就是后来常见的茶托子,现代称为“茶船子”,其实早在《周礼》中就把盛放杯樽之类的碟子叫做“舟”,可见“舟船”之称远古已有。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宋微宗的《大观茶论》,宰相蔡囊《茶录》可以想到饮茶之风的兴盛。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茶具主要有茶碾、茶罗、茶盏、茶杓和茶瓶等。图1是青瓷茶具套组,包括茶壶、茶杯及公道杯,是较为常见的茶具组合。

宋代初期煎茶或建茶,器具与唐代差不多,炙茶针对于陈茶,新茶不炙拷。

专门煮水用的“汤瓶“。当时俗称”茶吹”,或“铫子”,又有“镣子”之名,因瓶口小,难以观察到瓶中水沸的情况,只好靠听水声来判断水沸程度。

宋代饮茶,盛行茶盏,使用盏托也更为普遍。茶盏又称茶盅,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茶碗,它有利发挥和保持茶叶的香气滋味,这一点很符合科学道理。茶杯过大,不仅香味易散,且注入开水多,载热量大,容易烫熟茶叶,使茶汤失去鲜爽味。由于宋代瓷窑的竞争,技术的提高,使得茶具种类增加,出产的茶盏、茶壶、茶杯等品种繁多,式样各异,色彩雅丽,风格大不相同。浙江龙泉县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于16世纪首次远销欧洲市场,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唐代顾况《茶赋》云:“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瓶”;皮日休《茶瓯》诗有“邢客与超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之说;韩《横塘诗》则云“越瓯犀液发茶香”。这些诗都赞扬了翠玉般的越窑青瓷茶具的优美。宋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景象。

2.3 黑瓷茶具

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时,斗茶者们根据经验认为:建安窑所产的黑瓷茶盏用来斗茶最为适宜,因而驰名。宋黎、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烙(原字左为“火”字,右上为三个“力”字,右下为“月”字)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这种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磁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其他瓷窑也竞相仿制,如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个黑瓷兔毫茶盏,就是四川广元窑所烧制,其造型、瓷质、釉色和兔毫纹与建瓷不差分毫,几可乱真。

浙江余姚、德清一带也曾出产过漆黑光亮、美观实用的黑釉瓷茶具,最流行的是一种鸡头壶,即茶壶的嘴呈鸡头状(见图2),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至今还存有一件,名叫“天鸡壶”,被视作珍宝。

2.4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然后在窑内经1300 ℃ 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明、清时期,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青花瓷不仅国内珍爱,而且远销国外,特别是日本,因“茶汤之祖”珠光氏特别喜爱这种茶具,后来青花茶具又定名为“珠光青瓷”。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彩瓷发展迅速,成就斐然。陶瓷茶具大多也运用了彩瓷装饰技法加以装饰,达到了我国陶瓷茶具装饰之美的顶峰。这一时期的陶瓷盖碗是非常流行的陶瓷茶具,这种独特的高雅茶具在当时的老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乃至以后许多高档茶馆,皆重盖碗茶。此种茶杯一式三件,下有托,中有碗,上置盖。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指天、地、人也。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 “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个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图3是粉彩盖碗,画着喜鹊和梅花,寓意喜上眉梢,暗含吉祥和春满人间之意,颇具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观念。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陶瓷茶具品类很多,每一种茶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发展与演变,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的陶瓷茶具多样化,满足了人们的不同需求,也呈现了一个时代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 朱自振.茶史初探[J].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99.

[2] 周世荣.从唐诗中的饮茶用器看氏沙窑出土的茶具[J].农业考古,

1995,2.

[3] 马得志.唐代氏安城平康坊出土的靡金茶托子[J].考古,1959,12.

陶瓷茶具篇3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艺术;生产技术;应用理念;设计创新

我国有着丰富的文明,在成熟的文明机制中,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善的元素内容,这些元素内容是以物质元素应用为基础,融入具体应用理念的元素体系。当然,在整个文明体系内,通过各种元素进行融合作用,从而构成了体系化的文明体系。在这一传统文明体系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元素之一。在这一艺术元素中,其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是融入了相应价值理念的具体设计元素。尤其是茶文化在形成和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就必须从其应用基础分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所具备的关联元素,从而形成完善全面的应用效果。

1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态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只有将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融入到社会发展应用过程中,才能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的最大利用价值。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理念和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实际上包含着成熟的发展体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通过将物质元素与精神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对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全面认知,其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认知状态,同时也在融入时展趋势和人们具体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具体完善理念内涵,结合选择合适的传承载体基础上,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理想传承效果。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完善的茶文化理念不仅为我们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提供了基础,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其对相关元素应用也形成了各种影响。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饮茶环节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感受着系统化的茶文化元素,同时也对茶文化理念形成了成熟感知。而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具有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茶具品茶,不仅能够感受茶中所具有的芳香,同时也能对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认知。在使用的茶具中,陶瓷茶具有着成熟的应用体系。茶文化体系中的最大价值内涵在于其将具体的文化理念和元素融入到相关物质元素基础上,而这些理念不仅包含丰富体系化的人文理念内涵,同时其中也包含了相关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因此认知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探索该内容体系的具体应用思路,就极为必要。但是结合当前茶文化体系的应用状况看,多数人未能对该文化体系的价值理念和多样元素形成全面认知。传统茶文化理念作为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其必须将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融入其中,通过深层次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元素和客观理念,从而实现对传统茶文化的理想传承。

2陶瓷艺术的具体理念及发展特征认知

事实上,陶瓷艺术在整个文化体系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元素,而陶瓷艺术的应用,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表现,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标准和要求的具体提升。陶瓷在生产应用的初期,其更多是作为生产资料出现的,无论是材料的生产与提取,还是整个陶瓷生产技术的完善性,均较为局限,在这一过程中,陶瓷艺术更多充当的是极具应用属性的生产工具。而随着陶瓷应用与研究不断成熟,陶瓷工具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其艺术性元素和文化性元素逐渐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的体系化形成。当然,在陶瓷艺术应用过程中,其通过生产陶瓷茶具,通过融入相关文化理念,从而实现了陶瓷艺术与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当然,陶瓷茶具在应用过程中,其不仅为茶文化传播提供了相应载体和基础,同时也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相应动力。事实上,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相应支持。想要形成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具体影响认知,就必须突破单一的文化元素形式,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形成对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价值的全面认知。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和陶瓷艺术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大发展压力,而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突破和解决,就必须从该艺术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探究其中所具有的艺术元素,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艺术传承理念探究。

3多元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传承压力

随着当前多元文化经营发展不断成熟,如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压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多元文化成熟发展的今天,茶文化与陶瓷艺术很难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经营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由于缺乏合理完善的传承载体,从而使得这一系列文化元素未能形成全面传承。传统茶文化有着丰富价值理念和内涵元素,其是当前我们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同时也是丰富认知元素的重点,因此如何才能在多元文化发展压力下,提升茶文化和陶瓷艺术的具体应用内涵就极为必要。当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都是一种极其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系统化融入,通过创新发展,结合保护机制与开发策略相结合,从而有效解决其中存在的传承压力。所谓多元文化,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而在这一系列文化元素系统化传承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将各种文化的具体元素进行融入,同时也要对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进行全面融合。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在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都必须从其中所具备的内涵理念中切入,通过融入理念元素,从而实现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不仅如此,在多元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文化之间的融合也有着重要要求,当然,将各种具有内涵关联性的文化要素进行融入,从而也使得各种关联性文化也实现了有效推动力。对于茶文化与陶瓷艺术来说,茶文化是陶瓷艺术的内涵,而陶瓷艺术也为茶文化传承发展奠定了相关基础和载体,因此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最佳传承效果,就需要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具备了参与各项消费活动的具体基础。客观的看,在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生态绿色、文化娱乐消费也发展成为人们新的消费理念。而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也对人们的文化内涵形成了有效应用。无论是茶文化元素,还是陶瓷艺术理念,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消费内容。但是,想要对最大效果满足消费者的多元文化认知,就需要充分结合人们的客观需要,并且对整个社会传承环境进行有效改造,从而使其在充分满足文化需要的同时,实现多样文化内涵的全面融入。

4茶文化对陶瓷艺术的相关影响

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还是相关陶瓷艺其不仅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文明理念的有效诠释和表达,因此在整个文化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发掘和探究多种文化要素,尤其是需要寻找部分极具特殊性和代表性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全面融入。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陶瓷茶具艺术。其中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理念,更是为陶瓷艺术和茶文化的创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陶瓷茶具艺术作为当前茶叶产业经营的主体和关键,提升陶瓷茶具艺术的内涵元素,丰富陶瓷茶具的艺术设计理念,直接关系到其综合价值的诠释与发挥。当然在整个传统茶文化应用过程中,弘扬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内涵,并将其与陶瓷艺术文化的相关内涵想系统化融入,其不仅是对该文化艺术的创新,同时也为该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民族认同感的实质性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与陶瓷艺术之间存在相应关联点,而这一关联点实际上就是陶瓷茶具,因此优化陶瓷茶具的生产设计,创新陶瓷茶具的材料选择,通过有效融入丰富的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茶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有效结合。通过选择合适的设计元素和文化理念,并探究适合二者融入的元素,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整个设计元素的有效应用。茶文化不仅是成熟的文化体系,其同时还是系统化的发展理念,对于陶瓷艺术发展来说,想要实现该艺术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其不仅要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到与陶瓷艺术利用相结合的共性元素,同时也要从传统艺术体系中,寻找到合适的理念内涵,通过将其融入到整个陶瓷器具生产过程中,从而为整个艺术发展提供实质性推动力。对于整个传统茶文化运行而言,通过有效开发传统茶文化的各项内容,能够为陶瓷艺术的系统化经营发展提供相应帮助。在传统茶文化经营建设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进行改造,充分发挥传统茶文化的资源优势,融入实质性创新和元素完善,从而为传统茶文化开发建设提供相应支持和帮助。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如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此相关的是,各种生态;绿色元素发挥具体文化元素也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和陶瓷艺术就具备了相应价值。而在茶具生产设计过程中,陶瓷艺术有着重要的应用技巧和成熟度,无论是茶具的应用材料选择,还是茶具的生产发展历史,都与陶瓷艺术发展应用有着重要关联。可以说,茶文化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其不仅为陶瓷艺术创新提供基础,同时也为其理念内涵融入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姚素媛.17世纪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西方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2):131-134.

[2]林建群.陶瓷艺术在建筑室内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缘来如瓷”会所设计为例[J].中国陶瓷工业,2014(3):220-222.

[3]龚保家.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开发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73-75.

[4]董余靖.中外文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J].佛山陶瓷,2015(16):156-158.

陶瓷茶具篇4

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传统的陶瓷生产开始日渐的分成两种,一种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为主的日用陶瓷,另外一种是一种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主的艺术陶瓷,大批量生产的日用陶瓷使陶瓷的艺术美感大大削弱了。而当代陶瓷艺术中那种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语言与风格,又使这种供人们欣赏的陶瓷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手工陶瓷艺术既不同于日用陶瓷的那种大规模的产量,更不同于现代陶瓷的那种远离生活的艺术境界,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美化生活,给普通的人们以美的享受,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艺术生活化,是生活陶瓷艺术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生活陶瓷将生活与艺术融合,它巧妙的将陶瓷艺术的审美性与实用性有机的结合,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具备了艺术陶瓷的审美功能,同时还具备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可谓是一举两得的艺术。从分类上来讲,生活陶瓷艺术无外乎一下几种,茶具,餐具,花器,香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饮茶的习惯,随着各朝各代不同饮茶习惯的影响,茶具也经历了很复杂的变化过程。当今的趋势是功夫茶文化的广泛化,从之前的南方一直向北方延伸,因此茶具有很大的市场。手工制作的茶具可以分为紫砂类,青瓷类,白瓷类,黑瓷类等等,紫砂茶具具有大方质朴,细腻委婉的特点。青瓷茶具胎白釉绿,细腻温润,有美玉一般的特点。白瓷茶具能够更好的衬托出茶水本身的色泽。到了现在,喝茶仍被看做是一种高雅的行为,陶瓷茶具更是一种能够记载中国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在当今最求个性化的时代,大批量,机械化的生产出来的茶具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品位,在这样的形式下,手工制作的茶具产生了,很快的受到人们的追捧。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人们很热捧手工制作的茶具,但是陶瓷制作者们还是需要不断的领会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以及陶瓷文化的内涵,仔细揣摩其中的高雅意境,同时要与当代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和文化的审美要求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深受人们喜爱的手工陶瓷茶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逐渐开始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上的消费,追求一种个性化,情趣化的生活品味,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与人们生活关系紧密的手工餐具,开始受到这一类人的青睐。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饮食文化的国家,民以食为天,相对于可口的食物,餐具更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讲求生活品味的人,在进入一家餐馆的时候,往往会很在意餐具的品质,就算是事物再美味,可是少了精致的餐具,也会使原本高雅的饮食环境显得平庸了许多。正所谓美器衬美食。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食物搭配不同风格的餐具,两者相互衬

托,更能激发人们的食欲,同时也能带来愉悦的饮食心情。不过,如今的很多餐厅也开始注意到这一点,比如一些农家菜馆多选用一些质朴淡雅的餐具,咖啡厅则多采用一些描金的餐具,以显示其高贵的质感。与此同时,很多普通人家也很注重餐具的选择,以前的那种机械化生产的餐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大多会从餐具的装饰,造型,实用性等等挑选。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景象,因为,他们认识到,餐具不仅仅是为了盛装事物,更多的也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运用得当也可以使居家环境变得更加的有情调。

陶瓷茶具篇5

一、汉至宋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树与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则兴起于汉魏时期,而汉代末年也正是瓷器成熟的时期,二者的发展可谓亦步亦趋。不过,与茶文化相比,瓷制茶壶的发展明显滞后,这表现在从汉代直至宋代,都没有产生真正意义的专用瓷制茶壶,与水器、酒器、食器混用的情况使得瓷制茶壶难以形成自身显著的特点。汉代人们采取的是一种“半茶半饮”的独特方法,即将制好的茶饼进行炙烤,然后捣成粉末,冲入开水后与葱、姜、橘等混合后饮用,这种加入调料进行饮用的方法使之与其他粥汤类食物并无太大区别,因而用以盛载之壶也即无需进行分别。六朝时期的茶文化基本与汉代相同,晋卢琳《四王起事》即记载:“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承茶。”其中盂,即碗。表明此时的茶仍是一种普通食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厨房烹煮用料,“吃茶”一词在许多方言区的流行即表明了这一点。因此,此期各种瓷壶实际上都可以作为茶壶加以使用,最为典型的是“鸡头壶”(图1)。鸡头壶,始见于晋,早期仿生陶瓷器皿之一,延续至唐代初期,壶嘴作成鸡首状得名,其形态显然是后世瓷茶壶的鼻祖,后世瓷茶壶即由此演变而来。唐代是中国瓷文化繁荣时期,同时也是瓷器在全国全面发展的时期,有“南青北白”②之称。唐代时,茶虽然并未脱离其食品的地位,但人们在食用时已经更加注重于其文化品味。唐代佛教人士将茶与禅相联系,即后来所谓“茶禅一味”,并通过在贵族和文人中的风行将茶文化推向高峰。吃食式的“牛饮式”饮茶在上层社会中被排斥,因其饮茶姿态不优雅,且易发出声响,故细品慢嘬成为时尚,并出现了专用茶具。然而,在陆羽《茶经》中所列二十四种茶器中却并未有壶,表明此时壶依然为混用。究其原因,唐代早期仍是煮食法,后期已兴起更为文雅的“点茶”饮用方法,即将茶饼碾碎放碗中,然后以沸水点泡,壶在此过程中只是盛沸水的功能。

二、唐、宋“点茶”、“斗茶”风尚促使茶具作相应改变

唐、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迅猛,尤其宋代社会重文轻武,文人介入广大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对饮茶风俗习惯、对器物文化均有深远的影响。宋代在朝仪中加进了茶礼,使饮茶含义引申开去。徽宗时茶艺自然被大作文章,徽宗曾亲撰《大观茶论》,鼓吹斗茶之妙,斗茶之风盛极一时。斗茶关键是点茶,斗茶时先温下杯盏,再调膏,即以勺挑一定量茶末入盏,注入沸水,将茶末调制成膏状。点茶,即将开水冲入杯、盏、碗,须冲点,收止自如,不多不少;再以小苕帚状茶筅搅拌、旋转,使茶面色泽鲜白、均匀,汤花(茶汤上泡沫)紧贴边沿,以保持时间久者为胜。点茶是唐、宋时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是分茶的基础,所以点茶法的起始不会晚于五代。点茶是古代沏茶方法之一,常在二人或二人以上斗茶时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文人墨客自我陶醉其中,寻找心境、情境之用。宋代著名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宋代是“点茶”最为盛行时期,并流行“斗茶”活动。这一在唐代被称为“茗战”的“斗茶”活动,在宋代被发展至极盛,“斗茶”活动拼比的是茶汤的色泽与泡沫,不仅仅是茶饼本身的品质问题,用沸水点茶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点茶需要,盛沸水的壶设计造型从力学、功能上均和酒壶有了一定区别。如壶造型符合审美、壶流线条流畅、壶执把执稳健防烫热,壶腹容量充备等;加上斗茶引出的“分茶”,即将汤花调制成各种图案,其状千变万化,颜色对比鲜明,极具观赏性。据传徽宗曾为近臣表演过。点茶与斗茶中茶叶品种、茶盏与筅非常重要,但斗茶、饮茶的器皿对斗茶、点汤的作用非常大,直接关系到斗茶的技巧与成败,茶壶或类似于茶壶的器皿功不可没。“三昧手”之二即与茶壶密切相关,即点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调膏,二要有节奏地注水,三是茶筅击拂[1](P248-249)。因而,宋代的瓷制茶壶虽然仍是盛水用具,与其它功能混用,因盛沸水且为了达到斗茶的点汤技术要求,出现了与“斗茶”活动相适应的造型改变,最大的变化即是壶流由粗短变为修长,出水口圆而小,这显然更有利于控制沸水的方向、位置与数量,壶更轻巧隽秀,壶柄也更便于把持。虽然这种被称为“执壶”③(图2)的瓷制茶壶,同时也是盛倒酒的“注子”(图3),但我们已经可以从中看到专用瓷壶实质上已经形成,而其中以景德镇的青白瓷执壶或称注子最具代表性,成为景德镇后世瓷制茶壶的雏形,并为其独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元、明、清时期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盛极一时的“斗茶”之风在元代虽并未戛然而止,但不擅茶道的蒙元统治者代之而起的是煎茶,是往沸水中投茶再煎制,与“点茶”的向茶饼中点注沸水正好相反,也不再拼比茶色。这种简单粗放的煎茶方式正好符合蒙元人大吃大喝的习性,而用来盛放茶水的茶壶其功能亦仍与酒器、盛奶器等相混。元代统治者原属马上民族,酒、奶为其主要饮品,茶仍属中原汉族历史沿承习惯,在统治阶层引领的主流文化下,茶具的设计与其它日用器皿一样,走向粗大、厚重的趋势。元代青花瓷的出现给酒具带来了新的天地,但茶壶、茶具并未有明显起色,盛酒特点明显(图4)。多穆壶(图5)、僧帽壶(图6)的出现显示出蒙元文化所受的异域影响。元代景德镇青白釉僧帽壶,该壶茶、奶、酒、水等流体皆可盛装,因壶口沿设计象僧人毡帽,故名,以明永、宣甜白器为珍贵。多穆壶为元代创新壶式,造型受中西亚银锡器影响,为盛奶、液之类,明清仍烧造。新出现的瓷制茶壶还有梨式壶(图7),这种壶体借用自然界梨的形状,增加了壶容量与外观形态美;以及代表了时代方向的青花扁执壶(图8),此扁壶口小,易盛酒而不宜泡茶。蒙元残暴统治的明初统治者,一度力主生活简朴,反对奢侈,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沸水煎茶的方式被认为有违饮茶自然之理,而崇尚更加简便自然的泡茶,这种泡茶不同于“点茶”,是冲泡条形散茶而非茶饼,这种延续至今的主流饮茶方式饱含了传统儒、道、禅哲学思想,也促使了专用瓷制茶壶的产生。之所以在明代开始形成专用瓷制茶壶,是因为泡茶饮用方式的特点是以壶泡茶、以杯盛茶,而如果混用壶具的话,势必使壶沾上各种异味而影响到茶汁的自然清新。以壶配杯也由此而成为瓷制茶具的标准配置,茶壶也首次占据了核心地位。茶壶的核心地位使人们对其泡茶实用性的要求也陡然增加。在泡茶文化下,白瓷最易显现出茶叶的本真色泽和形状,因而白瓷茶壶成为瓷制茶壶的首选材质,而为了更加美观,壶身往往配以各种彩绘纹饰,在明代时以青花和青花五彩为主流装饰。从造型来看,壶身变矮变宽,鼓腹、大口,以便于冲泡、清洗以及放置茶叶。

明代茶文化至晚明时达至极盛,江南富裕文人淡泊仕途,悠游闲适,饮茶成为其修身养性的主要活动,而对茶壶的品玩也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延续部分前朝生活艺术风格,在器物中仍有所保留,如万历素三彩执壶造型纹饰(图9),壶体隽秀轻巧,纹饰呈阿拉伯银、锡器特色。明瓷制茶壶开始趋于小型化,甚至缩小至可以手持把玩,也由此催生了养壶文化。天然紫砂泥质呈不同色泽,主要有紫泥、绿泥、红泥,紫砂较瓷器透气,故紫砂壶体量较小、多不施釉,以便成品透气、呈色、可以把玩;而于此同时,以紫砂土为材质的宜兴陶制茶壶(图10)崛起,与景德镇瓷制茶壶分庭抗礼,故有“景(德镇)瓷宜(兴)陶”之说。满清统治者的入主中原并未改变明代的泡茶文化传统,相反,清人更加注重饮茶活动的艺术性和文化性,而对瓷制茶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代,特别是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瓷制茶壶工艺和艺术的追求可谓达到巅峰,其精巧华丽空前绝后。清代瓷制茶壶(图11、12、13)造型品种更加繁多,其绘画更加精美绝伦,新增珐琅彩、粉彩等富丽彩饰,画面往往追求诗、书、画合一,使之具有更强烈的观赏性。清三代时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盛发达,加之乾隆皇帝极致奢靡,对工艺品追求名目繁多,一定程度增加了工艺品及日用品的造型变化,茶壶的造型应当是随整个工艺品与日用品的大变化而动;清代瓷器制作新工艺也大量出现,茶壶的制作与酒壶一样延续明代一些风格装饰,如镂雕开光装饰、五彩鎏金装饰;同时出现新的装饰工艺技巧与纹饰,如酒壶隽秀纤巧,茶壶造型敦厚,采用青地、红、黄地粉彩,或在白胎上彩绘装饰,贴塑,乃至出现仿生造型壶具等、。明清时期酒具与茶具应该是泾渭分明,清代的茶壶功能一目了然,茶壶茶可直饮也可洒杯。当然在追求工艺与艺术精致的同时,也不免出现了工艺过于堆砌,画面过于繁缛之弊端,脱离了茶文化的自然之性,致有本末倒置之感,显示了清人在审美趣味上与明人的差距。

四、当代茶文化对瓷制茶壶演变的影响

民国时期的瓷制茶壶基本是清代的延续,体现的依然是清代泡茶文化,而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制瓷工业的发展,茶文化和瓷制茶壶均发生了悄然变化。建国初期,具有浓郁的封建文人士大夫气息的茶文化以及瓷制茶具被认为不合时宜而受到排斥,国家急需新的形式来体现新中国文化。泡茶依然是饮茶的主要方式,但其过程被大大简化,茶道文化衰微,但用于泡茶的瓷制茶壶制作并未衰退。建国初期,在祝大年、郑可、梅健鹰等新中国陶艺先驱的带领下,成功制作了与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迥异的“建国瓷”,其中即包括了瓷制茶壶。建国瓷,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由政府组织人才技术力量的制瓷项目。这种瓷制茶壶反映了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成为建国初期瓷制茶壶的范本。时期所制作的瓷制茶壶基本延续了“建国瓷”的风格,不过在后期所制作的“主席用瓷”中的瓷制茶壶(图14),主席用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7501”釉中水点桃花茶、餐、文具,胎质、工艺非常精美,其制作水准甚至超越了“建国瓷”。当然,无论是“建国瓷”还是“主席用瓷”瓷制茶壶,是不计成本的制作,是改革开放之后无法复制的时代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茶文化得到复苏,传统瓷制茶壶亦随之迅速得到复兴。这时期茶壶多以家庭型为主,壶体硕大呈圆柱形(图12),适合全家人使用,百姓使用的茶壶多白胎或画面呈现时代特征的政治明星或文字;小巧适合单个人使用的除紫砂壶外瓷器的产品较少。进入到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简单的复兴已经无法满足新兴都市白领阶层的需要,新型的更具设计创意的瓷制茶壶开始出现。而这种创新潮流在进入到新世纪以后更加如火如荼。

陶瓷茶具篇6

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黑茶以及文化一同被深挖,对茶具也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茶具上的设计为满足黑茶品味需求对文化层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

黑茶文化;茶具设计;研究

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茶道精神,再加上受现代审美观,以及消费观的影响,使得茶具造型越来越丰富,其烧制手段也在不断改变,大幅提高了其质地。在茶具设计中融入艺术化和人文化,使其成为了既实用,又美观的一个艺术品。

一、黑茶包装的文化特征

1、历史久远性

市面上的黑茶,包装内外几乎找不到任何浮华的影子,有的只是耐人寻味的古朴。就从选材上也是简单、传统,从流传下来的黑茶包装中,材料也多为湖南本地特色的传统包装材料,稻草、竹篓、布袋、麻绳、牛皮纸等,这种在当地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材料有种就地、因时取材的随意与简朴。而这种古朴也正饱含着黑茶自身与生俱来的淳厚风味,更是有种促使我们追踪黑茶的历史,并让人由衷感叹它无法触及的久远、嗅闻到那缭绕无法挥去的芳香。

2、形态原始性

黑茶包装的形态较其他茶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鲜明特点,那就是根据黑茶的各种立体形态包装而成的立体外形,而黑茶的立体形态主要来源于黑茶独特的制茶工艺,也就是原始简单紧压成型的紧凑形态,如砖状、饼状和柱状。这种非方即圆的形状无论是人为的植入了传统文化“天方地圆”观念,亦或是无意受了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都不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因为本身任何观念和思想都是从天地间永无止境的人类劳作中形成的。因此也仅仅是就黑茶用途、储存时间和方式,或最终而成的实物形态决定了茶叶包装或方或圆的原始外观形态。黑茶形态中最多见的就是方砖状、圆饼状、圆柱状,近来也有不少为其外行设计的改良版出现如浮雕状外观进供爱茶者观赏和各种小型几何状方便随意冲泡,因而也就出现了包装形态暂时一定时期的多样性。压制成型是黑茶的独特一环,压制成型最早是为了远道运输空间紧凑上的考虑。但也不排除是为了包装储存上、使用上的恰到好处亦或是制作工艺上本身就不可或缺,亦或就是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也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它的独特已经因为这种简洁的饼、砖或柱等原始立体形态而得以显现。

3、颜色朴素性

黑茶包装没有那么靓丽的颜色,有的只是浑厚浓郁的褚褐色、沉黄色,这种传统朴素的颜色也正是来源于黑茶本身独特色泽,就制作工艺而言,渥堆发酵这一传统工艺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汽蒸增湿高温除去有害霉菌,而复杂就在于渥堆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良好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温床,除去青杂粗涩味道,也正是这种工艺练就了黑茶的凝重之色,为凸显这种工艺的传统朴实,而把这种凝重之色应用在黑茶的包装上也就再合适不过了。黑茶本身的传统文化基因直接导致了其包装内外无法掩饰的简洁、朴实和素美,也巧妙地映射出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某种本源的生活智慧之美。

二、黑茶文化陶瓷茶具的分类

1、陶器茶具

在新石器时代的,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陶土器,并成为了我国最早茶具,陶器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开始土陶,其质地比较粗糙,然后发展到硬陶,其坚实性较强,最后是釉陶。在古代,陶器生产比较旺盛的地方是宜兴,像几何印纹的硬陶在商周时期就已创造出。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制做釉陶。在北宋初期,宜兴生产出了紫砂茶具,该茶具是造型精巧、典雅,工艺独特巧妙,不仅在明代非常流行,也是所有套器具中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紫砂茶具造型丰富多样,有莲藕式、竹结式、仿商周古铜器的、松段的等,既简练又大方,而且色调淳朴、古雅,因此,受到茶道爱好者的广泛喜爱,在现代茶具中,紫砂壶仍是精品。

2、瓷器茶具

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白瓷器具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特点,最早产于唐时河北邢窑。其中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还曾被唐朝白居易作诗称赞。白瓷可以说是饮茶器皿中的珍品,由于其色泽洁白,可以将茶汤色泽完美的呈现出来,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传热、保温性。另外,白瓷茶的造型还非常精巧,装饰典雅,如四季花草、人物故事、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名人书法等,都可以描绘在其外壁上,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2)青瓷茶具。在晋代时期,浙江一带生产出来了青瓷茶,其中“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是当时比较受欢迎的。浙江龙泉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在宋朝时期其生产出了许多种青瓷器,如:茶盘、茶杯、茶壶、茶碗、茶盏等,销量非常好,并使青瓷在该时期达到了最鼎盛。该茶具不仅具有瓷器茶的优点,而且其色泽青翠。用青瓷茶具,来冲泡绿茶,可以达到益汤色之美的效果,但是,不宜冲泡黄茶、黑茶、红茶、白茶。

3)黑瓷茶具。最初发展于晚唐,在宋时达到鼎盛,一直发展到元朝,在明、清时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是在宋时饮茶方法发生了改变,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另外,宋代流行的斗茶,也为黑瓷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宋代,福建非常流行斗茶,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最适合斗茶使用的茶具即是建安生产的黑瓷茶盏,从而名声传播。黑瓷兔毫茶盏瓷质厚重,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其风格独特,因此,受到品茶者的喜爱。

4)彩瓷茶具。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非常丰富,最受人们喜爱的青花瓷茶,其色彩淡雅,华而不艳,花纹蓝白相互映衬,使人心情舒畅;在彩料上涂釉,使其更加滋润、明亮,提高了青花茶具的艺术性。青花瓷茶具被大量生产是在元代中后期,其中我国主要的青花瓷茶具产地即是景德镇。

三、结语

简洁、朴实、素美,黑茶把这种东方美学观念完美的展示在其设计包装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并能在不断循环的良性环境影响下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陶瓷茶具的烧制以及造型的发展,也一步一步地提升饮茶的乐趣,甚至发展到茶具与茶叶分离,茶具成为脱离茶叶的一种艺术品,得到人们的喜爱与收藏。从一杯黑茶或是展示的黑茶茶具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美学文化是对我们精神生活的积极引领。

作者:曾莉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莫李丽.安化黑茶的文化特点及文化营销浅析[J].华人时刊,2014(5):66

陶瓷茶具篇7

唐代以前的制茶初期,饮茶方法大同小异,各地的饮茶器皿也相差无几。有贮茶、碾茶,煮茶和饮茶四方面的器具。到了唐代,文人雅士把饮茶器皿的互为关系,导致人们追求饮茶器皿的釉色之美和造型之宜及其特点功能。饮茶风俗遍及全国各地,饮茶器皿也颇受重视,专门的饮茶器皿制造业也应运而生,饮茶器皿的种类和花色品种也迅速增加,据陆羽《茶经》一书的皿之器一节所列入附近共有二十四件,包括煮茶、饮茶、灸茶和茶的器具。用现代人的观点来看,饮一杯茶有这么多复杂的器具似乎难以理解,但在古代人的眼里,则是完成一定礼仪,是使饮茶更好、更精的必然过程。

由于唐代自开元以来饮茶风习的兴起,饮茶器皿的制造随着陶瓷业的飞速进步而愈益愈精。这一时期的饮茶器皿,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白瓷竞相争辉媲美。陆羽《茶经、皿之器》上曾对当时各地生产的风格与质量各异的饮茶器皿做了鉴评对比:“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我们从陆羽对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的对比中可以看出,越青瓷,邢白饮茶器皿,其质都是非常精美的。越瓷青绿,釉色翠润,如冰似玉,邢瓷白釉蕴银,光洁如雪,质地优良。毕竟越瓷饮茶器皿更胜一筹。由于其釉色青翠,造型典雅,装饰瑰丽,颇受当时茶人和文士们的喜爱。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点茶法,因而器具亦随之变化。从茶艺与茶道精神来讲,一方面它继承了唐人开创的茶文化内容,并根据自己时代的需要加以发展,同时为元明茶文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在茶道的思想上,随着理学思想的出现,儒家观念进一步渗入到茗饮之中。从茶艺讲,首先将唐代的茶饼,发展为精制的团茶,使制茶本身工艺化,增加了茶艺的内涵。同时,又出现大量散茶,为后代泡茶和饮茶简易化开辟了先河。这时,人们崇尚建窑黑釉茶盏,是与当时“斗茶”风靡全国分不开的。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茶色泽和均匀程度;二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宋代斗茶,先注汤调匀,再加初沸的水点注,茶汤表面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先斗色,以色白为贵,又以青色胜黄白;其次斗水痕,以茶汤先在茶盏周围沾染一圈有水痕者为负。这就要求茶具是黑色的,建窑的兔毫盏,便由此名声鹊起。宋代文人雅士斗茶,品茶时,用名贵的贡茶,配建窑黑色兔毫茶盏,同其色胜似雪乳的茶汤形成鲜明对比,为品茶、斗茶增添美感的情趣。

这一时期,长江下游的宜兴紫砂茶具也开始萌芽。坡在宜兴任职时,对紫砂陶情有独钟,酷爱提梁壶,至今被称为“东坡堤梁”;河南禹县的钧瓷也改变了以前的单色,烧制多彩的“窑变”倍受人们喜爱;浙江龙泉的茶具则以清奇淡雅,古风纯朴的裂纹釉,达到了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艺术多样式、高品位的追求。这种淡雅质朴的茶具韵味情趣融为一体。

明清废团茶、散茶大兴。烹煮过程简单化,甚至直接用冲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随之简化。明清罢团茶,在中国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减轻了广大茶农劳役之苦,而且使饮茶的方式,饮茶器皿发生了根本变化。当时,人们对茶、饮茶器皿的爱好与审美情趣,也随着社会饮茶风俗,烹饮方法及陶瓷饮茶器皿不断演变而发展。另外,由于饮茶者饮用各类散茶,各类精美陶瓷茶壶就应运而生。制作出现一个色彩纷呈,数量空前的时期,紫砂与瓷器相互竞争,发展迅速。以制壶妙手供春,时大彬等所创造的宜兴紫砂壶,在明代中期蓬勃兴起,价胜金玉、为人所珍、久盛不衰。除宜兴紫砂壶以外,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日益向精美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永乐至宣德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甜白茶具最为精美。质地坚而细密,体胎轻薄,造型精巧,驰名中外。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壶,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造型,壶身绘于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装饰方法也丰富多彩。有:青花、斗彩、釉里红、颜色釉等;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景德镇陶瓷已达鼎盛时期,其胎质坚细、釉光莹润、色彩绚丽、镂雕精工特色。特别是景德镇御窑生产的宫廷用茶壶,极其精工,华美绝伦。至明清以来,茶之种类日益增多,茶汤色泽不一,壶重便利,典稚或朴拙、奇巧,杯则争妍斗彩,百花齐放。

古往今来,人们对陶瓷饮茶器皿的选择和使用,不仅与时代的饮茶方式,而且同地域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北京、西南一带喜用瓷制的盖碗茶具,即所谓“三件套”。由一个口大底小的茶碗,一个小茶托,和一个碗盖组成。它有四大好处,一是盅小于碗,上大下小,注水方便,还能让茶叶沉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易凝聚茶香,还可以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防止溢水打湿衣服;四是保温性能好。北京气候寒冷,茶具以保温为佳,所以盖碗茶具一时风行。盖碗茶又称“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盖在上,称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一副茶具里包含着“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古代哲学的道理。

浙江和江苏一带习惯用紫砂壶冲泡或直接用瓷杯泡茶。紫砂是江苏宜兴窑场烧造的紫砂炻器,之所以受到历代人们的珍视,除了色泽古朴凝重,造型千姿百态,具有更高艺术鉴赏价值之外,主要在于它内蕴的趋于臻境的实用价值。壶体致密坚硬,不上釉,取天然泥色,泥粒在烧制过程中形成结晶,晶体间有一定空隙,盛茶既不渗漏,又有一定透气性,用其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味,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色、香、味。冷热适应性好,冬天注入沸水或置文火炖烧,均无胀裂。壶体大小适合,一壶握在手中,手感好,既觉温暖,又不烫手。紫砂壶主要以器型取胜,或仿自然界瓜果花木,虫鱼鸟兽,或以几何形体造型,方非一式、圆无一相,器型千变万化。一把好的紫砂壶,往往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律,书画艺术一身。

广东潮洲,汕头和闽南一带的人有饮工夫茶的嗜好。关于功夫茶名称由来众说不一,有的说是因为泡功夫茶的茶叶制作特别费功夫;有的说是因为这种茶味极浓,杯又特别小,需花上好长时间一口口品尝,品茶要磨功夫。还有的说,是因为这种品茶方式极为讲究,操作技艺需要有学问,有功夫等。功夫茶饮茶器皿非常讲究,用一般紫砂陶还不行,需要用潮州泥制壶。此地土质松软,所制陶壶更易吸香。功夫茶极浓,茶叶可占容积七分,以浸泡后茶叶涨发,叶至壶顶,方为恰当分量。第一泡的茶,并非饮用,而是直接以茶水冲杯洗盏,称为“开茶”或“沈茶”。一开始就造成茶的精神气韵的气氛。冲二道水,这时不仅茶叶已开涨,而且性味具发,便开始行茶。泡到五、六次,茶便香发将尽,最后一巡过后,主人会用竹夹将壶中茶叶夹出,放在一个小盅内,请客观赏,称为“赏茶”。

陶瓷茶具篇8

关键词:中国陶瓷;艺术美;生活美;科学美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一种积淀甚深的文化形态,透过它的器型、装饰、胎釉,总能让人感觉到它独特丰富的美学价值,还有它承载的历史、凸现出的民族情怀和民俗习惯。它显现出的价值观和审美理念,具有强烈的东方文化色彩。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具体阐述陶瓷独特的美感。

一 陶瓷的艺术美

陶瓷的艺术美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来源于自然美和生活美,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具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基础,然而它又不是原始的自然形态的美,而是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加工,其中渗透了艺术家的美学观点和美学思想以及艺术独创性,因此它比自然美、生活美更集中、更典型。陶瓷艺术美是通过具体形象来展示自己的风姿神韵,而这种艺术形象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它可引起人的美感,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它是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判断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和谐是构成陶瓷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和谐体现在具有美感的陶瓷器物的造型、装饰、色彩、肌理中。和谐并不是要求在某一件陶瓷造型上,或是多件组合的成套陶瓷造型上,都单纯地表现相同性和一致性,从而否定矛盾因素的存在。和谐恰恰是由于相互对立的、矛盾着的或有差别的因素,经过设计过程,达到一种新的结合,从而达到互动、互成的美学目标。

下面以陶瓷造型为例具体分析和谐在陶瓷造型形式美中的体现。陶瓷造型是陶瓷艺术形象的根本。陶瓷造型组成基本是线,由线组成面,由面组成体。局部处理一定要服从整体,器皿造型的口、腹、底、盖、嘴、把、耳等,对造型整体来讲,都是局部。这些局部处理讲究整体效果,局部处理得当,能突出造型的风格和个性。造型在强调整体效果的前提下,也要加强局部变化,局部与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处理相称得当,造型就会产生较完美的整体效果。

在陶瓷艺术中,质地、造型和装饰,虽然各有自己独立的美学内涵,但是它们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融为一体。陶瓷材料的质地,构成陶瓷艺术形象的肌肤肉质;陶瓷造型赋于陶瓷艺术形象的灵魂;陶瓷装饰则造就陶瓷艺术形象的英姿丽质。因此,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只有把陶瓷材料、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放在统一的艺术形象的背景下通盘考虑和进行艺术处理,才能可望酿造出动人心弦的艺术佳品。

二 陶瓷的生活美

陶瓷的生活美,是研究陶瓷与人们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美的观念,研究陶瓷和民族审美特点的关系。物质生活对陶瓷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陶瓷制品不仅属于物质产品范畴,也属于精神产品范畴,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陶瓷制品这种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统一的属性,是区别于绘画、雕塑等艺术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由此构成了陶瓷生活美的独特的审美内涵。陶瓷艺术美的内涵,由陶瓷的生活美所决定。这是陶瓷肩负的社会功能与精神功能导致的必然结果。各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制约着该时代的特定的陶瓷艺术美的风貌。正是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推动陶瓷艺术美不断展现自己奇丽的新姿。

人民的审美情趣,生活发展中流行心理对美的追求,又决定着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地区的陶瓷制品的历史风貌,从而构成陶瓷美学的基础。例如,唐代瓷器曾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唐代士大夫阶层却往往从饮茶的角度来鉴赏瓷器的优劣,对比,陆羽的《茶经》讲的十分清楚:“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益茶”。正因为越窑青瓷适应了这种社会审美的需要,所以它就受到了当时文人学士的咏赞。由此看来,人民在生活发展中流行心理对美的追求,包括生活、思想、心理、品质、意识以及习俗等,所引起的美学情趣,对陶瓷造型和装饰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是陶瓷生活美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内涵。

三 陶瓷的科学美

陶瓷的科学美,是研究陶瓷制作过程中,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设计预想而自然形成的美,包括胎质美、釉色美、瓷声美、触觉美、听觉美等。

陶瓷的制作,从其原料的鉴别、加工、成型、烧成、装饰、彩料和釉料的选择、加工和组合等一切工艺流程,都要依靠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其技艺。正如朱琰《陶说》所论:“画器调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窑炉结构、烧成温度、冷却方法、窑内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变化,对于釉彩的成色极为敏感,同一配方在不同烧成条件和气氛下,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色调。除此之外,陶瓷艺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即胎质的色泽,陶瓷的音响和高低温颜色釉装饰等,不是凭借艺术技巧,而是完全依靠科学手段来获得。陶瓷制作中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艺术设计构想,正是陶瓷科学美的核心所在。

陶瓷的艺术美属于创作范畴,体现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和学识修养;陶瓷的生活美则属于使用范畴,体现了能够给用者以美的享受和使用上的效益;至于陶瓷的科学美,自然是属于技术范畴,体现在美的物化方面。陶瓷的生活美和科学美,都要通过陶瓷的艺术美来体现,衡量其美学价值的高下,也主要是考察其艺术风貌中所蕴含的美学涵义。因此,陶瓷的艺术美,能够体现陶瓷美学的主要方面;陶瓷的生活美,则决定了陶瓷艺术美的风貌,从而构成陶瓷美学的基础;陶瓷的科学美,则保证了陶瓷艺术美的实现,达到美的物化。所以,本文把陶瓷美学的内涵,视为陶瓷生活美、陶瓷艺术美和陶瓷科学美三者的完整的辩证的有机统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陶瓷美学的研究定会逐步深入和完善,从陶瓷美学中得到的启示也必然会运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中,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也会有更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四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陶瓷茶具篇9

关键词:

一、吉州窑黑釉瓷的概况

在我国几千年的陶瓷历史中,宋代是陶瓷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个众多名窑百花齐放的时代,吉州窑作为一座以生产生活日用器为主的综合性瓷窑,以它浓厚的地方特点和民俗艺术色彩闻名于世。吉州窑是宋代江南地区较有影响力的民间窑场,位于今江西省吉安永和镇西侧,故又名“永和窑”,它创烧于晚唐,经五代、北宋,到南宋时达到鼎盛,衰于元初,历经六百多年的烧造岁月。吉州窑的窑工们用简单的设备和普通的原料创作出朴素动人的日用品和艺术品,以丰富的装饰、优美的造型、多变的釉色以及独特的工艺独树一帜,其中以深沉古奥的黑釉瓷最负盛名。

黑釉瓷又称“天目瓷”,是吉州窑中最具代表性、装饰工艺最具地方民俗色彩的产品,也是代表吉州窑陶瓷面貌的一种主要类别。它始烧于北宋,极盛于南宋,延续至元代,是顺应宋人的斗茶风而产生的。吉州窑黑釉瓷既表现了当地的民俗,与此同时又形成了自身的瓷俗。本文试通过对吉州窑黑釉瓷产品的分析,挖掘出吉州窑黑釉瓷中所蕴涵的民俗特色。

二、吉州窑黑釉瓷的民俗特色

作为一座以生产生活日用瓷为主的民间窑场,吉州窑的产品无论是在造型装饰上,还是制瓷工艺上,无不体现出浓郁的民俗艺术色彩。这一点在吉州窑盛产的黑釉瓷上,体现的淋漓精致。

(一)、民间剪纸艺术与黑釉剪纸贴花器

说到剪纸,它是民间文化中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用一种通俗、美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反应着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剪纸贴花是将剪纸艺术与陶瓷装饰艺术完美结合的一个典范,也是吉州窑的独创。

吉州窑剪纸贴花工艺的技术基础即是宋代剪纸艺术的普及。吉州窑是一座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的民间窑场,这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盛行剪纸艺术的永和镇,擅长剪纸艺术的妇女不乏其人,她们大多参加施釉和彩绘等轻劳动力的工作,正是她们,将剪纸从“女红”移植到了陶瓷装饰中来,创造出了具有浓郁民俗色彩以及风格独特的剪纸贴花工艺。

吉州窑黑釉盏中的剪纸贴花装饰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色黑釉剪纸贴花,另一种是窑变黑釉剪纸贴花。

单色黑釉的剪纸贴花的制作过程是把已剪好的图案直接贴于坯胎上后施一层黑釉,再揭掉剪纸就得出了釉色与胎色相对的图案。这种技法效果爽朗,早期的吉州窑单色黑釉剪纸以团花的形式为主,形式完全来源于民间生活,简单且不带有任何陶瓷装饰的针对性。由于剪纸本身只能剪出大体的形象,吉州窑的窑工们往往在利用剪纸装饰陶瓷的创造过程中,又进行进一步的刻划和描绘来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如(图1)梅瓶上装饰的梅花图案就是剪纸贴花得来的,其中花蕊是剪纸本身不能够体现的,只能靠描绘出来,而花枝是剔出来的,最后再在露胎的部分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这种类型的剪纸贴花装饰工艺直接简单,风格淳厚古朴,多运用于瓶、罐、炉等器物,在当时有一定的生产量。

另一种类型是窑变黑釉剪纸贴花,也称双色剪纸贴花,多装饰于各类茶盏上。制作过程是将盏坯体先施一层黑釉,再将剪纸图案贴于盏内壁,接着施以第二次单色釉,揭掉剪纸图案后由于两种釉料色调不同,以淡衬深,呈现出色彩镶嵌的效果。吉州窑窑工们根据剪纸纹样的需要,在一定的形体范围内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剪纸纹样合理的组合在规定的器皿中,获得完整、丰满的效果(图2)。在这种剪纸贴花工艺中,由于器物较小,摆放图案较多,因此图案的面积较小,再加上烧制过程中两种不同釉料互相渗透使图案的边缘相对模糊,不像单色釉剪纸那样由于图案面积大、釉色单一而保留了剪纸图案的特点和边缘的力度。但变化万千的窑变釉将剪纸图案衬托的清新雅致,别有一番情趣。

(二)、茶文化的盛行与黑釉茶盏

吉州窑黑釉瓷的大量烧制,与宋代盛行的饮茶文化也息息相关。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从早期的食用,发展到唐宋时期的饮用,经由道教、佛教徒及文人墨客的推动,饮茶活动日趋流行,制茶方法不断创新,饮茶方式也越来越讲究。在唐代,人们饮用煎茶,茶色偏绿,所以邢窑的白瓷盏以及越窑的青瓷盏较受欢迎。而宋代盛行斗茶风,茶盏也跟着发生了变化。斗茶的方法是在茶盏中放入一定的茶末,先注以茶汤调匀,用沸水点注,使水与茶末相互交融,茶汤的表面便会泛起一层白色的泡沫,人们通过观察泡沫的亮度、浓度以及保持时间的长短来定斗茶的输赢。衡量斗茶的标准有两点: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所谓斗茶先斗色,色越白,品越高。二是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痕。斗茶中不仅对茶叶的质量有所要求,同时也很讲究斗茶的方法以及工具等。黑釉茶盏由于便于衬托茶沫、观察茶色而备受斗茶者的喜爱。它不仅符合斗茶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宋人对单色釉器物的厚爱,表现出宋文化中对朴素简简美的追求。

在两宋时期浓厚的饮茶氛围中,茶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饮茶品茗之道被看作是作修身养性的雅事,与琴棋书画一同成为了宋代的生活时尚。这种新兴的斗茶文化在文人雅士的推动下迅速发展同时普及到平民百姓家,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活动。由于受到百姓生活及宫廷御用的需求,茶具不仅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相当大提高,同时在造型、装饰以及烧成工艺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及创新,形成了一种推陈出新、千姿百态的局面。

吉州窑黑釉茶盏便是顺应这一时代风气而产生的斗茶专用器皿。黑釉本身并无美观可言,窑工们为了满足人们斗茶时审美的需要着重改进了这种黑釉盏的装饰工艺,使人们在斗茶的同时感受茶盏的造型装饰之美,这使品瓷成为一种文人新风尚。品瓷不仅是对它的造型及装饰的评判,更是对它的内在品格的评判。总之,斗茶习俗不仅提升了茶盏的身价,而且直接推动了黑釉茶盏的大量生产和制作技术的改进,使它成为了最具时代特征的斗茶专用品。

三、结语

吉州窑是一座民间窑场,普通百姓是产品最终的消费者,产品多为生活日用品。窑工们在没有固定样式的限制和思想束缚下进行创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当时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民俗色彩融入到作品当中。他们深入生活,亲身体验并长期积累,在对自己所观察到的物象做出调整后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裁剪素材,满怀激情的进行艺术创作,将人们的情感和当地的民俗在寄予在作品中,同时将宋瓷的清新淡雅、自然含蓄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单位:景德镇珠山画院)

参考文献:

[1] 王国本,刘杨 吉州窑与吉州窑陶瓷艺术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2] 高立人 吉州永和窑 文汇出版社 2002

陶瓷茶具篇10

关键词:陶瓷文化;文化构建论;文化资本;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52-03

Abstract:Chinese ceramics has a long history,but research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promotions for Chinese ceramics has not made much progres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of ceramics to the world,translators should make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s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And to fulfill it,some proper translation methods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Chinese ceramics culture;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ory;cultural capital;translation methods

一、引言

中国是瓷器之乡,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素有“瓷器之国”之称。从东汉到明清,古代中国陶瓷不断外销世界各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陶瓷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卓越贡献。同时,古代中国陶瓷的外销也把中国陶瓷文化输向了西方。至今,中国人民仍在弘扬陶瓷文化,形成了以景德镇为首的十大陶瓷产区,陶瓷外贸出口更是与日俱增,但陶瓷文化传播工作却停滞不前,陶瓷文化英译研究长期得不到重视,研究学者少,研究范围窄。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积极投入到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浪潮中,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加大陶瓷文化的翻译规模,加强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二、文化构建理论

长期以来,传统翻译研究学派认为翻译仅仅是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多注重研究语言的转换过程,以及诸如“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和标准。自上世纪70年代起,翻译研究呈现出一派多元化的趋势,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而上升为一种文化的反思。而这种文化转向大趋势的有力推动者莫过于70年代欧洲“翻译研究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霍尔姆斯、安德烈・勒菲弗尔和苏珊・巴斯内特(郭宇,2008)。他们开始探讨不同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在《文化构建》一书中提到,翻译研究实质上就是对文化交流的研究(Bassnett and Lefevere,2001:ix)。勒菲弗尔还进一步阐释道:当对一些被认定为文化资本的文本进行翻译时,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其蕴含的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的传播有利于原语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构建并最终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Levefere,2001:41)。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运用和发展,文化构建论已发展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其运用已经愈来愈普遍,在指导文学翻译方面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但对如何利用文化构建理论来分析、发展和完善陶瓷文化英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笔者尝试从文化构建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陶瓷文化英译问题。

三、文化构建论在陶瓷文化英译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巴斯内特和勒菲弗尔认为翻译的目标就是传播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化资本,若想合理地英译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则需要借助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对此,两位学者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主张。

(一)音译

巴斯内特是戏剧翻译理论研究的先驱,她主张:在翻译戏剧时,译者应力争保持原文的异国特色,激发读者自己去研究、鉴赏原文。读者对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方能促进原文化在目标文化中的构建。若想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译者应多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而常用的一种异化策略就是音译。

例一: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宋代茶文化尤盛,茶宴斗茶是当时最具特色的风雅之举,与斗茶文化相关的瓷器便发展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天子与文人雅士三两人相居幽静室内,花木庭院,献出珍茗,啜英咀华,决出名次,以定胜负。斗茶最重要的是“咀华”,在茶盏中放入适量的茶叶末,注入少量沸水调匀,再注入沸水至四分满,盏中水面浮起一层白色的沫,称为“华”,“华”色鲜白且能持久者胜。由于黑釉茶盏最宜衬托白色的茶沫,福建建阳的黑釉茶盏开始盛行,这就是“建盏”(轻盈,2009:98)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 In the Song Dynasty,tea culture was prevalent. Tea competition was the most distinctive behavior showing one’s elegant taste. For the tea competition,the porcelain tea set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form of art. The emperor and the literati got together in a quiet room with green plants. They sipped the precious tea in turn and decided on which tea was the best.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ea competition was called “Ju hua”. First,putting a certain amount of tea leaves in a cup,and then pouring boiled water in it until the cup was half full. There would be white foam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thus water was called “hua”. The tea whose “hua”was fresh and lasts long would be the winner. Because the black glazed tea cup was appropriate to set off the white foam,the tea cup made in Jianyang,Fujian Province was in the fashion,hence,the name “Jian Cup”. (轻盈,2009:99)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文化享誉世界。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开始遍及全国,到宋代尚茶之风更盛,对茶叶的采制、品饮越来越讲究。而堪称中国茶文化之最的“斗茶”也在宋时最为盛行,上自皇帝老子,下到平头百姓,都喜欢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是比赛茶叶优劣的一种聚会方式。斗茶的规模,通常由两三人参加,聚在一起,煮水烹茶,以辨别茶质优劣。

作为中国茶文化之最,“斗茶”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此重要的文化资本理应在英文译本中得到体现,通过翻译得以传播。通读译文,可发现,“斗茶”的发展历程、参赛人员、比赛场地及“斗茶”过程等都得到了体现。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斗茶过程的“华”与“咀华”被直接音译成“hua”与“ju hua”。“华”与“咀华”是中国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在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缺乏与之对等的概念,也找不到精准的译文,因此,有必要采取音译的方法。同时,采取此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音译能够很好地保持原语言的异国特色,吸引外国读者的注意,激发他们对“斗茶”活动的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茶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对外传播。此外,直接音译中国茶文化中的概念,还可以丰富西方语言词汇,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解释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若原文本中包含一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本,译者应适当地加入一些解释性话语,以确保那些缺乏背景知识的目标读者正确地解读原文(Levefere,2004)。

例二:再就是象征多子的“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多寿的由石榴、佛手、桃花组成的图案;还有“望子成龙”、“麒麟送子”、“子孙满堂”等祈福的吉祥图案。(方莉丽,2005:99)

Furthermore,there were motifs such as 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 Other images wishing well of people,such as the pomegranate,lotus and peach,together would signify sons,good fortune and longevity. Also there were design patterns that indicated high accomplishment and prosperity of one’s children,such as the mystical animal―kylin delivering a son to the family;male children and grandchildren abundant in the family,and so on.(方莉丽,2005:100)

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带。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得种而归,栽植中原。石榴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石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吉祥之果,在民间形成了许多与石榴有关的乡风民俗和文化。石榴多籽,籽粒丰满,象征着多子多孙和丰产。因此,人们常用“榴开百子”的图案,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同样的,佛手、桃花、麒麟、龙等图案也被赋予幸福喜庆、长寿平安、功名利禄的寓意,传达出人们的生活理想。可以说,这些纹饰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社会背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和文化思想,可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予以弘扬与传承。

对比中英两个版本,不难发现这些图案及其寓意在目标文本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与阐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榴开百子”被译为“the pomegranate with one hundred seeds”,之后又附加上“each seed would represent a son,which is phonetically the same as the word for seed”。后面的解释性词语是原文中所没有的,增添到译文中的。这是因为中国读者都明白,在汉语中“籽”与 “子”发音相同,所以人们常用石榴多籽来象征多子多孙,自然,这种解释就没有必要出现在原文中。但是外国读者不太熟悉汉语,也就不清楚为何石榴多籽可以用来象征多子多孙,而这些解释性话语则可以告知读者图案及其寓意的关系,帮助读者正确解读这些纹饰及其所体现出的时代特色与生活理想,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推动中西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改写与重组

在《翻译、改写及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中,勒菲弗尔还提出:翻译就是改写,改写能够帮助原文本及其作者超越原文化,从而得以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构建(Levefere,2004:87)。也就是说,在语义与形式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对原语有的一些表达方式进行改写与重组,方便语义的传达,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文化资本的传播。

例三:空潭映月是一个禅的境界。心极静,没有一丝杂念,方能体验其中美,其中妙。福建的两个名瓷非常有趣,一个黑,一个白,一个重茶道,一个崇佛门。虽然花开不同时代,两者体现的生活理念却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如此看来那黑色的茶盏中注入清茶犹如空潭,那白色的佛雕像似明月,细细品来,其味无穷。(轻盈,2009:98)

The reflection of the moon in still water creates a Zen atmosphere. Only by keeping focused without any distraction,one can experience the beauty and charm in it. Fujian Province has two categories of famous porcelain:one is black,the other is white;one represents people’s preference for tea while the other shows the worship of Buddhism. Although they were produc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both of them reflected 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 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 will make one feel free and enjoyable. In this view,the black tea cup is like a pond,containing still water and the white statue of Buddha is like the moon hanging in the sky. The contrast is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 (轻盈,2009:96)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而茶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幼被禅师收养,习颂佛经。可以说,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佛教“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也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逐步形成了茶-禅文化。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若放下一切,人就会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这种茶禅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及现代人民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本。

如上所述,茶禅文化对中国影响至深,译者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努力使其得以传播与发扬光大。对比中英两种文本可发现,原文中的“都与人间烟火若即若离,想进则进,想出即出,自由自在,尽得人生情趣”并没有被逐字翻译,其中的四组四字短语被省略了,意译为“people’s inclination to keep a distance between the mundane life and the ideal situation”,同时又附加上“Getting satisfied with current life and at the same time keeping a great goal in mind…..”,这样更精确地传达了茶禅文化的精髓。众所周知,汉英两种语言表达方式不同,汉语在达意的基础上还注重形式,多使用工整的四字成语,而英语则鲜有对仗的四字短语。因此,英译过程中,译者难以保留如此具有汉语特色的表达形式,而采取了得意忘形。这种对原文本的删减、增加及重组,很好地为读者清除了理解障碍,使其能够抓住原文的精髓,正确地了解及掌握中国茶禅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资本的传播,为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四、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文化构建论指导陶瓷文化英译具有科学性与实践性。在其指导下,陶瓷材料英译的首要目标应是传播中国陶瓷文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音译、解释、增加、改写与重组等方法,恰当合理地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使得中国陶瓷文化能更好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构建,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André Lefevere,& Susan Bassnett.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方莉丽.中国陶瓷[M].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