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21:45:12

陶瓷行业

陶瓷行业范文篇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反倾销法规定:反倾销(antidumping)是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工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进口国进行销售的、并对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外国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和措施。反倾销是以前的《关贸总协定》和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认的用以抵制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的一种措施。

2我国陶瓷遭遇反倾销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1年到今,中国瓷砖相继遭遇印度、墨西哥、菲律宾、埃及、厄瓜多尔等国的反倾销措施,部分国家的反倾销税率更是高达200%以上。2001年7月,印度首先对我国抛光砖反倾销案展开调查,国内陶瓷企业应诉的只有一家,但仅有的一家企业却因为印度有关法规不具备应诉资格,结果使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印度被征收247%的高额关税;紧随印度之后,墨西哥、菲律宾发现了契机,相继对我国陶瓷实施反倾销措施;2003年月,埃及对从我国进口的瓷器餐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开始征收305%的关税,遗憾的是47天无一企业应诉;2005年9月,我国对菲律宾出口的瓷砖按照高于到岸价2-3倍的价格征收关税,这一措施给我国对菲瓷砖出口企业带来沉重打击;2005年11月,韩国在对我国产瓷砖发起的反倾销案中做出初裁,认为我国生产的瓷砖对韩出口构成倾销,建议政府征收7.25%至37.4%的临时反倾销税。2006年3月,浙江义乌一公司通过商务部政府网站反映,其对埃塞俄比亚正常出口的低价瓷砖被要求追加关税。

国外对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案件调查从未间断过,大量的反倾销措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自2005年韩国对我国出口瓷砖反倾销立案调查之后,仅广东一个省的瓷砖出口就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1—11月广东省对韩国出口瓷砖829万平方米,价值2697万美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下降34%和26%。其中又以釉面砖为主,共计出口580万平方米,下降36%,占广东省对韩国出口瓷砖的七成。

3我国陶瓷出口反倾销案件频繁发生的原因

3.1我国陶瓷出口现状

作为陶瓷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年产日用陶瓷约150多亿件,占世界总产量的60%;建筑陶瓷30多亿平方米,占世界总产量的50%;卫生陶瓷7500多万件,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我国陶瓷年出口额在40亿美元左右,每年增幅超过20%。其中日用陶瓷出口量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65%,位居世界之首;建筑陶瓷出口量位居世界前三位。据海关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陶瓷出口金额达6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4.88%,其中,日用陶瓷出口19.15亿美元,在各品种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增长15.4%,保持了正常的增幅;建筑陶瓷出口17.64亿美元,增长41.05%,增幅列各品种首位;艺术陶瓷出口8.00亿美元,列各品种的第三位,同比增长为10.06%;卫生陶瓷出口6.35亿美元,同比增长也达到了33.91%的高位;其它品种陶瓷出口11.77亿美元,增长27.04%。

3.2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

自2001年起,我国陶瓷出口就频繁遭遇反倾销,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口价格超低。

2001年菲律宾对进口建筑陶瓷征收保护性关税案件:

2001年菲律宾建筑陶瓷进口比2000年多180万平方米,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印尼(339万平方米,占38%),中国(289.8万平方米,占32%),西班牙(占9%),香港(占7%)。在东南亚市场中,菲律宾是受中国产品影响最大的地区。“低价的中国货直接冲击了低价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货,甚至对本地产品造成影响”。2001年年底菲律宾关税委员会判定进口建筑陶瓷对本国建筑陶瓷产业产生实质损害,建议实行进口配额,并对超过配额之外的部分课以2.3比索/kg的保护性关税(SafeguardDuties)。下表摘自调查报告。当地产品比从印尼、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都高。中国产品价格比意大利产品低286%,比西班牙产品低82%,比印尼产品低25%,比当地产品低38%。

2001年这起反倾销案件虽然不是只针对中国一家陶瓷出口,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出在菲律宾所有的陶瓷进口国之中,中国陶瓷的价格是最便宜的,而在随后的几年内,印尼、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出口的陶瓷制品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花色、品种、款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各国国内陶瓷制品的有序生产和竞争,使得出口价格趋于正常化。

中国出口瓷砖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比意大利低$0.81/sf,相当于中国2个平方英尺出口的价钱还要多。国内激烈的价格战将陶瓷出口的价格压的非常低,从总体上对中国的陶瓷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我国陶瓷出口数量的增长基本上是靠低价格来维持的,这是以牺牲有限的能源为代价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同时低廉的出口价格使我国的陶瓷长期面临反倾销的危险,而一旦被确定为是反倾销行为,我国陶瓷将被征收高额关税,使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跌到低谷。

除此之外,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陶瓷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意识不强,出口价格严重偏低。

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线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研发中心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导致我国的陶瓷产品与意大利等国家的陶瓷产品相比,科技含量较低,无法进入中高端市场,使得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较低。

(2)陶瓷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造成国内同行业之间恶性低价竞争局面。

在2005年上半年,我国对欧盟、美国、香港、日本四大市场的出口就占我国陶瓷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中,欧盟占近五分之一,对美国的出口也因为配额的取消,同比增长了14.9%。市场的过于集中、狭窄使得陶瓷出口企业被迫竞相压低价格,去争取有限的配额。结果是:一方面,本来应得的高额利润骤然缩减,被国外进口商捡了个“渔翁之利”;另一方面,又为本国陶瓷产品的出口赚下一个倾销嫌疑的坏名声。

(3)对国外反倾销案件应诉率低。

我国陶瓷企业对国外反倾销案件反应较迟钝,积极性差,应诉率低,解决效果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客观上是国家没有及时提供进口国家对于本品制订的相关法规和标准,陶瓷出口企业对此不熟悉或不了解,一旦遭到反倾销等贸易制裁时,企业都无从应对;主观上,大部分出口企业较偏重于个体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不愿意在反倾销应诉方面花费更多的精力、时间与财力,更重视采取低价手段和“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策略。最终的结果是导致整个陶瓷出口大环境每况愈下,越来越对出口企业不利。

4我国陶瓷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我国的陶瓷企业不仅应该积极的应对反倾销案件,而且更应从自身及其外部开始着手努力,杜绝反倾销案件的的发生。陶瓷企业应对反倾销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全面提升陶瓷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高品质陶瓷产品。

针对我国陶瓷产品科技含量低这一弱势,陶瓷企业一方面应该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及其设备,全面提升企业的硬件设施,同时要大量引进陶瓷方面的人才,给予优厚的待遇,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另一方面要扩大研发中心的规模,使研发中心真正的发挥作用,无论在产品的质量还是在产品的花色、式样、包装等方面都要紧跟市场的需求。

(2)增强企业品牌化意识。

我国的陶瓷企业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产品品牌,这是我国陶瓷出口的又一大弱势。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能力,研制开发并推广自主品牌。企业的研发中心要根据国际流行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来研制产品,切忌盲目跟风模仿。

(3)明确市场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新市场,避免产品集中。

(4)加强对有关反倾销法规的学习,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健全的信息情报系统。

我国对国外的反倾销案件应诉率低,这与国内企业缺乏全面了解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和重点陶瓷出口国的反倾销法规密切相关。陶瓷企业要加强学习世贸组织中有关倾销和反倾销的法规,认真了解陶瓷主要出口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明白这些协议条款、法规中那些是可以利用的,那些是必须要回避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公司的各种协议合同,商务信函,收支票据等,一旦发生反倾销诉讼,企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备齐所需资料。

(5)积极与政府、行会协作,充分发挥政府、行会的作用。

企业应积极利用行会与政府保持密切关系,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了解国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有利于充分发挥行会的作用,加强宣传的力度与效果,同时企业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进步。

5小结

我国是陶瓷生产与出口的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但从目前来看,我国陶瓷行业出口遭遇反倾销形式非常严峻,考验着我国陶瓷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我国的陶瓷企业面对考验要做到内外兼修:从内提高自身素质,从外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反倾销案件,创造陶瓷出口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宋明顺著.WTO《贸易技术壁垒协议》规则实践及对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2.

[2]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新编本[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肖云等.重视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J].党政论坛,2004,(5):2931.

陶瓷行业范文篇2

一、技术创新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意义

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在经历血的洗礼之后,处于保本免损的边沿,产业危机显现。如何安全渡过危机,实现景德镇陶瓷的再次腾飞己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周密细致的相关产业调研,景德镇陶瓷企业决策层毅然提出了“稳固传统陶瓷产业,向高技术陶瓷领域进军,实现景德镇陶瓷产业升级及转型”的战略目标。

技术创新是陶瓷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陶瓷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当该新产品实现其市场价值后,市场又会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一步发展。

技术创新是陶瓷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功能、式样、耐用度、安全性、价格等的竞争,而实质上这些产品竞争的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根据自身特点,把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使陶瓷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是延长中小企业寿命的法宝。大量的实例证明,每年诞生的陶瓷企业很多,但倒闭破产的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英年早逝”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乏力,或忽视了企业的“二次创新”、“三次创新”。

二、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目前,景德镇陶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型陶瓷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具有高强、高韧、高硬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的结构材料,而且可作为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环境敏感等效应的功能材料,也可制成兼具结构与功能双重特性的材料,已成为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作为日用陶瓷领域的远红外陶瓷、抗菌陶瓷等由于具有新的功能,自然也是新型陶瓷家族中的一员,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新型陶瓷产业产品门类多,高科技性能全,应用范围广,在微电子技术、自动化装置、汽车发动机、敏感传感器、新能源等方面被广泛采用,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活力的陶瓷行业。据国际权威估计,目前高技术陶瓷产品的年产值达数百亿美元,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瓷都景德镇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构建了配套完整的陶瓷科研一教育一生产体系。2003年底,国家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同意设立。目前,“中心”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特种陶瓷研究所为成员单位,以突破陶瓷行业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主要目标,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面向全行业进行技术成果推广和辐射,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促进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拥有固定资产1.1381亿元,其中场地面积3.0913万平方米(价值5540万元),仪器设备5842万元。“中心”组建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开发团队,建成了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的6个研究室和4个中试基地,建设了“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和“全国陶瓷文献信息中心”等4个部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成果142项,其中8项为国际领先水平、66项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申报专利59项,获得授权43项。有些项目成果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三、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

实际工作中,不少陶瓷企业认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风险太大,投资太大,投资回报率不高。其中有一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无需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同样能使企业发展,技术引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景德镇陶瓷企业追求科技进步的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传统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的竞争多处于价格等低层次竞争,缺少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企业创新的目标定位明显短期化,其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忽视基础性技术投资,放弃投资周期长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技术创新人才短缺

由于管理和资金的原因,大多数景德镇陶瓷企业很难吸引到各类人才,甚至连最基本的熟练操作工也缺乏,现有的人才也难以留住和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创新活力、实力与潜力不足。

(三)技术创新资金缺乏

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多以小型工作室和作坊的形式存在,主要生产单件艺术瓷器和小批量日用陶瓷,自有创业资本少、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较差。各级政府对陶瓷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用于科研转化的专项费用偏低。据调查,景德镇陶瓷企业80%的资金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筹资。企业不仅很难从资本市场融资也很难从货币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受到资本实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四)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景德镇陶瓷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较大。而政府对扶持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基本缺位。

四、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与增强企业主体创新意识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解决当前景德镇陶瓷企业主体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平台。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整合“学”、“研”的研发活动,一定要具备自己的研发中心。只有自己具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吸纳企业外的研发资源。

第二,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成为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果应用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重要的成果源泉,企业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学”和“研”的支持,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一种政策上的平衡,而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是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陶瓷企业来说,可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建立高级创新人才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服务平台,也可以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这样既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又使高校的高水平科技知识得到转化和应用。

对政府来说,要重视积极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于陶瓷企业和研发机构聘用的外籍专家,政府应有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比如对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和部级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或资助,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成本核算。另外,还要重视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专业科技工作者,有关部门可向省、市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可优先评定技术职称,列为重点人才培养对象。

近两年,景德镇陶瓷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的构架,搭建了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吸引了国内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企业内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使企业和员工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同时,景德镇是一个千年瓷都,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更有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院等专业知名院校为陶瓷产业广送人才。还有景德镇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这更加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甄选录用。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培育陶瓷技术创新人才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政府和社会要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按照科学正确的人才大政方针走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改善融资体制,疏通融资渠道

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定位偏差、贷款权上收等不匹配因素。同时,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也是制约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政府更新思想观念,为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要充分认识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融资政策上,积极疏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2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重视中小型陶瓷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改善信贷管理,树立贷款营销意识,主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健全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政府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科教环境以及宏观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和行为方式也要进行转换,从直接组织和推动技术创新转到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企业要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必须理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干预力。企业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据市场变化和竞争格局,自主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项目。另外,企业应成为创新利益分配主体,在照章纳税后,有权对其创新收入进行分配,除了留足部分利润用于企业发展和再创新外,还要留有足够资金,用于奖励创新有功人员。

此外,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推动创新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加大同一政策的执行力度,在社会上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破除由于部门或地区保护所制造的障碍,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使市场竞争趋于规范。

陶瓷行业范文篇3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陶瓷产业的特征

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多的时间,但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经济所面临的环境更加艰巨,陶瓷产业受此波及影响也是十分严重。后金融危机时代陶瓷产业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出口需求不振

欧美以及东南亚发达地区是我国各类陶瓷产品的主要出口地,在陶瓷贸易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我国的陶瓷产能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受这些地区的采购数量影响。这些地区在此次金融危机所受的影响最为严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经济的停滞制约了当地居民对陶瓷产品的消费需求,从而减少了各国对我国陶瓷产品的进口。希腊等家都相继面临国债危机的考验,各国出于偿债的需要都在逐渐消减财政赤字。从而减少了各国政府对我国陶瓷产品的需求。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地区的债务问题都对各国居民的消费意识造成了一定影响,降低了其对包括陶瓷在内的各类产品的需求。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自美国开始,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都采取了与国际贸易原则相违背的贸易保护措施,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中国在此轮“贸易战”中影响最为严重。建筑钢材、无缝钢管、铜版纸、晶体硅光伏电池组件等产品都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调查。我国陶瓷行业在国际陶瓷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难免不成为一些国家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下一个目标。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对我国陶瓷产品的出口无疑是雪上加霜。

(二)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传统的分类方法将陶瓷分为日用陶瓷、工艺陶瓷和工业陶瓷。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为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建筑卫生陶瓷以及与家具行业相关的日用生活陶瓷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传统的日用陶瓷和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国内乃至国际陶瓷市场的需求正在转向并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具体而言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建筑卫生陶瓷市场涨势放缓并将逐步趋于稳定。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的逐步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过火的现象得到了遏制。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也给建筑卫生陶瓷市场泼了一盆冷水,未来该行业的市场很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萎缩。

2.日用生活陶瓷面临着提升品质的考验。传统的日用生活陶瓷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价格竞争不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提升品质成为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日用陶瓷品质的提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用陶瓷与工艺陶瓷相结合,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视觉体验和美的享受;二是加入更多的功能性元素,使得日用陶瓷的用途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

3.工艺陶瓷发展路线分化为走向更加高端的精细化之路和面向大众的装饰用品之路。高档的工艺陶瓷由于其数量的稀缺性和质量的不可比拟,在任何时候都受到市场的追捧,将以更高档次的产品投向细分市场。中低端的工艺陶瓷将以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方式,加入更多的新型元素,为广大的普通消费者提供选择面更广、销售价格更低的陶瓷工艺品。

4.新型陶瓷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新材料是国家“十二五”期间的重要发展方向,新型陶瓷材料将借这一股东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高温陶瓷、超硬质陶瓷、高韧陶瓷、半导体陶瓷、电解质陶瓷、磁性陶瓷、导电性陶瓷等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几乎遍布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三)竞争更加激烈

金融危机过后,陶瓷行业的竞争格局更加激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各国之间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随着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萎缩以及各国新增产能的不断投入使用,各国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现象愈发严重。我国陶瓷行业以低成本的优势在世界陶瓷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成本优势将逐渐消除,成本领先已不足以抢占更多的份额。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更多的体现于品质和品牌,这对我国陶瓷行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贸易保护等非市场化因素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也不利于我国陶瓷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2.国内竞争愈发激烈。日用生活陶瓷以及建筑卫生陶瓷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都较低,吸引了许多资金的进入,由此造成了一定时期内的产能难以消化甚至是产能过剩。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对于大型制瓷企业,知名的品牌和独特的产品特性成为其竞争的焦点;而对于中小型企业,降低成本成为其在目前竞争格局下的唯一选择。产业内的竞争已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转向地区之间的竞争。

二、景德镇市陶瓷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景德镇自古就是中国陶瓷乃至中国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景德镇的陶瓷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上的问题。

(一)景德镇陶瓷经济的优势

景德镇地区陶瓷行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技术优势。景德镇有着1600余年的制瓷历史,传承下来了各项制瓷工艺尤其是工艺陶瓷的特殊制瓷工艺,其中的隐性知识和技术经验是其他地区难以模仿的。景德镇拥有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单位,并设有全国唯一一所陶瓷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学院下设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等一批部级科研机构,为当地陶瓷产业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2.人才优势。景德镇拥有大规模的陶瓷工作者,早在上世纪就超过了7万人,其人数占比为全国最高,其中不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各类高精尖科研人员。陶瓷学院每年也为当地培养出近五千名大学毕业生作为陶瓷行业的后备军。

3.环境与政策优势。景德镇市政府高度重视陶瓷产业的发展,为市内各类陶瓷企业营造出良好的创业和兴业环境,也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扶持优惠。同时,景德镇拥有部级高兴技术开发区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为陶瓷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部级的平台。

4.产业集群优势。景德镇拥有1600年的制瓷历史,已经形成了庞大的陶瓷产业集群,产生了近似全民制瓷的地区优势。

(二)景德镇陶瓷经济的不足之处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经受了不少的挫折,遭受到其他产瓷区的巨大冲击。景德镇陶瓷经济的不足之处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经济规模尚未形成绝对优势。国内主要产瓷区所占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千年瓷都”景德镇并未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也没有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甚至在一些方面落后于国内其他产瓷区。2011年景德镇实现陶瓷工业总产值192.6亿元,同期潮州则超过了500亿元,是景德镇的2.5倍,醴陵陶瓷工业总产值也达到了290亿元,是景德镇的1.5倍。

2.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少。景德镇全市共有25家陶瓷企业的工业产值超过亿元,但是其中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04.8亿元,占比54.4%,还有近一半的工业产值由规模以下企业甚至是传统手工作坊完成。

3.缺乏资金优势。金融危机过后,实体经济面临着较大的资金缺口,尤其是中小企业。景德镇地处中部,缺乏佛山、潮州等沿海地区发达的金融资源,在对陶瓷企业的金融扶持方面不具备优势。景德镇市内陶瓷企业与沿海相比缺乏融资优势。

4.新型陶瓷开发不足。景德镇2011年的工业陶瓷(含电子陶瓷、特种陶瓷)完成工业产值22.92亿元,规模不大,也缺乏世界领先的新型陶瓷公司。

三、对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重振千年瓷都雄风是景德镇置镇千年提出的一项重要口号,也是全市人民的期盼。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陶瓷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景德镇市陶瓷经济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传统陶瓷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以及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行业内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逐步缩小,许多落后的产能将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景德镇存在众多的手工作坊式企业,除了一些具有艺术创作优势外,其他都将在行业洗牌中面临巨大的风险。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是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自主创新可以实现以下作用:一是改变生产方式,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功能,增强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三是增强产品的艺术效果,发挥艺术大师的作用;四是创新产品品种,促进新型陶瓷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超额利润。景德镇拥有较多的陶瓷科研机构、科研人才、艺术创作人才和氛围,为陶瓷产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超额利润的方式之一,对于陶瓷行业来说也是如此。景德镇除“红叶”、“玉风”以外缺乏国内乃至国外知名的陶瓷品牌,对于当地陶瓷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过去光明瓷厂的“阮玉”、建国瓷厂的“珠光”等都是陶瓷市场的主导品牌,却渐渐的走向衰亡。景德镇市内陶瓷企业要深化对品牌的认识,加大品牌塑造的力度和投入,加强对品牌的保护意识,努力创造出代表优良品质和独特性能的行业知名品牌,为企业竞争增加筹码,为企业赢得更多利润。

陶瓷行业范文篇4

【关键词】四大名瓷;文化产业;传承与创新

陶瓷是我国民族智慧的结晶,陶瓷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蕴含着独特的中国文化和艺术基因,作为历史悠久传统技艺,比欧洲早近千年,我国就已经掌握制作陶瓷的秘诀,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无数精美绝伦的陶瓷精品。如何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发展我国的陶瓷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四大名瓷是传统陶瓷的代表,本文以四大名瓷为例,研究通过文化产业的路径对陶瓷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对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其他传统文化与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四大名瓷

四大名瓷分别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以及颜色釉瓷。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的青花瓷远近闻名,几乎是最广为人知的陶瓷种类之一。经过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积淀,青花瓷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艺术的代表。比较常见的是白底蓝花的青花瓷,以高白泥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制成素净的白色胎体,再用含氧化钴的矿物质为釉料,经过隔夜的茶叶水稀释,使用造型独特的鸡头笔进行描绘和分染,之后再用吹釉的方式在完成的画面上罩上一层透明釉,经过高温还原焰一次烧制而成。根据不同配方的氧化钴釉料以及茶叶水的添加比例会呈现出不同的蓝色,有的偏向藏蓝,有的偏向天蓝,还有很多具有不同韵味的蓝色。通常青花瓷的成瓷率比较高,因为钴料的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烧成率高。还有一种比较罕见的青花瓷是蓝底白花的,这种青花瓷在制作时耗时费力费料,成品罕见,非常稀有,通产在博物馆才能见到。玲珑瓷往往和青花纹饰搭配,又被称为青花玲珑瓷。玲珑瓷对工艺技术的要求很高,成品又十分美观,是古代陶瓷艺术之瑰宝。在干燥的瓷器生坯上按照图纸设计的花型,运用雕刻工具进行小心的镂空,刻出一个个的透光的小孔眼,被称为“玲珑眼”“米花”“米通”或者“萤手”。之后再在每个“玲珑眼”糊上透明釉,最后通体施釉。经过窑火的淬炼,镂花处明亮透彻但不漏,十分剔透、巧妙,美观大方。玲珑瓷常被运用在餐具、茶具、咖啡具、灯具等日用瓷产品中,另外还有精美的花器,在艺术陈设瓷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因其透光的特点,经过精心的设计可以呈现出光与影的奇特效果,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传统上玲珑眼的形状的米粒状的,后来发展出月牙状流线型、多角状、不规则形等多种样式,还可以结合半刀泥手法雕刻出浅浮雕效果,另外玲珑眼的釉色经过釉料配方的调色,本身是半透明发碧绿的釉料,可以呈现出多种不同颜色的半透明效果,有更加多种多样的艺术效果,增强了玲珑瓷的艺术魅力。粉彩瓷与其他三种瓷器最大的区别在于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是在第一次烧成的釉面上用彩色釉料进行绘画,再次入窑经过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粉彩瓷是清朝宫廷创烧的,另一种清朝宫廷创烧的彩瓷是珐琅瓷,都属于传统陶瓷。粉彩瓷的绘画方法与中国画技法相似,首先在白瓷上勾出图案的轮廓,再在轮廓内填一层玻璃白,之后再玻璃白上堆填色料,用毛笔慢慢地染出深浅不同的层次。因为玻璃白有粉化的作用,所以粉彩色调细腻柔和,层次丰富,颜色粉嫩。粉彩釉上彩绘艺术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到清雍正时逐渐成熟,到乾隆时期发展鼎盛,成为宫廷艺术品和收藏品中新的宠儿,到嘉庆年间粉彩瓷已经成为主流,装饰手法得到发展,常结合描金工艺,更加雍容华贵。颜色釉是在釉中加入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呈现出某种色泽,种类丰富,根据颜色分类,有单色釉、花釉;根据烧成温度分类,烧成温度高于1200度的是高温颜色釉,烧成温度低于1000度的是低温颜色釉。相较于釉上贴花工艺,颜色釉更加的环保健康,在日用瓷餐具、茶具、咖啡具中运用广泛。在缤纷多彩的颜色釉中,窑变釉是十分有趣的一种,因其具有不确定性,往往在瓷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俗语称为“窑变无双”,几乎每件烧成的产品都是孤品,独一无二。而且其呈现的釉面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有的如同春云灿烂,有的如同怒浪滔天,艺术价值很高。正因为如此,颜色釉瓷在艺术品拍卖和收藏市场中具有很高的人气,曾在佳士得春拍中,一件窑变釉瓶拍得224.8万港币的高价,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二、基于文化产业发展四大名瓷的必然性

(一)以文化创意全面提升陶瓷产业链,顺应产业发展需要

在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环境下,在物质生活得到普遍满足的情况下,消费者开始追求审美需求和精神的满足。陶瓷兼备实用性与艺术性,既可以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需要,也可以美化生活,增加文化氛围。要坚守中华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弘扬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关键是推动传统文化工艺融入现代化生活。四大名瓷作为传统陶瓷与陶瓷文化的代表,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但是与现代化生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景德镇的陶瓷市场有很多出售传统陶瓷的商店,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大型的青花瓷花瓶、粉彩大瓷盘,成套的颜色釉餐具等,但是销量惨淡,寥寥无几。原因就是陶瓷产品与日常生活结合度的问题。文化产业是以创新创意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通过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整合陶瓷行业的产业链分工。以文化创意为中心,加强四大名瓷前期生产环节的设计与研发,结合现代工艺升级装备技术,提高四大名瓷的生产效率,并在后期的营销、物流与服务中,运用管理学和营销学的方法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革,通过文化创新提高产品的文化艺术内涵,以差异化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另外,运用文化创意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陶瓷行业的转型,从以生产为核心的卖方市场角度转移到以建立顾客忠诚度为核心的买方市场角度上来,建立四大名瓷的品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

(二)实现绿色生产,符合环保需要

陶瓷生产的劣势之一就在于陶瓷产业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实施双碳双控政策,陶瓷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加速了行业内的重组、兼并现象,甚至有的企业倒闭,被淘汰出局。四大名瓷的制作工序需要进行改革,造型和纹饰设计需要创新。由于制作陶瓷消耗不可再生的瓷石原料,还要消耗大量的燃料、燃气、水、电灯多种能源,其排放物污染度很高,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所以继续进行整改。然而文化产业的特点在于低投入与高产出,具有耗费能源少,节能绿色环保。质量高、成品率高等多种优点。所以发展陶瓷文化产业可以对产业进行转型,增加陶瓷产品的精神内涵,提高产品的功能和文化附加值,有效提高竞争力,实现行业内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四大名瓷的创意创新程度,满足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技术水平普遍有所提高的现今,陶瓷企业之间生产的陶瓷产品在质量上的差距不会很大,创新、设计和品牌是竞争的关键要素。目前陶瓷行业内的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而且不看重产品的设计和内涵,常常是看市场上什么陶瓷产品卖得好就跟风生产什么,再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市场,造成陶瓷行业内的恶性循环,严重挫伤了陶瓷设计者的创新热情,进而降低陶瓷设计专业的专业人才选择陶瓷行业的积极性,为整个陶瓷行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四大名瓷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品牌方面,虽然四大名瓷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是专门生产四大名瓷的陶瓷企业数量众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优势、脱颖而出是必须要倚靠陶瓷品牌的力量的。陶瓷文化产业通产具有文化底蕴浓厚、创新性高、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与传统的陶瓷行业相比,更有助于四大名瓷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达到打造差异化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效果。

(四)打造创意陶瓷产品,满足市场对陶瓷创意产品的消费需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与温饱阶段时大有不同。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消费者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文化创意产品消费的比重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升。陶瓷产品兼具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同时给人美的享受,获得精神的满足。目前陶瓷市场呈现出需求多元化、艺术化和个性化等特点,人们不仅重视陶瓷创意产品的质量和环保,同时对陶瓷产品的美感、创意性和趣味性有更高的要求。总体来看,消费者对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增加,为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四大名瓷虽然是传统陶瓷艺术品,依然可以通过创新设计为其增添一份新意,而且近年来国潮大热,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四大名瓷可以顺势而行,抓住时机,融合文化和创新,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四大名瓷产品。

三、以文化产业发展四大名瓷的对策

(一)加强创新能力,强化品牌效应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发展力是创新,经营者不仅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找准市场消费需求,同时应加强陶瓷产业+的融合,例如陶瓷+影视、陶瓷+旅游、陶瓷+文化、陶瓷+高新技术等方式,充分利用文化与创意的合力来增强陶瓷文化产品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以创新推动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企业的品牌建设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四大名瓷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利用品牌的无形资产,增加陶瓷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四大名瓷陶瓷文化品牌。以产业基地为依托,培养扶持陶瓷龙头企业,加强宣传营销的资本投入,建立陶瓷文化品牌营销推广平台,积极推进四大名瓷陶瓷文化品牌“走出去”。通过陶瓷博览会、主题营销会等方式,为四大名瓷陶瓷企业推广自身的产品和品牌提供平台,加强与国际陶瓷业的合作,引进陶瓷高新技术设备,提升我国陶瓷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强化陶瓷产品的质量和创新力。通过市场营销策略为四大名瓷陶瓷企业的制定适合的管理营销体系,加强品牌效应。

(二)创建陶瓷文创IP,助力四大名瓷品牌走红

IP就是知识产权,通过文创IP的打造,陶瓷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关于IP打造最成功的案例就是迪士尼了,从米老鼠开始,迪士尼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成功的IP形象。迪士尼的利润来自整个文化产业链,IP形象起到核心作用。首先运用IP形象进行影视创作,借着通过电影、电视、DVD碟片等形式进行影视发行,同时使用IP形象大力开发休闲娱乐业,在主题乐园、主题度假区、游轮公司等层面进行IP形象的运用。同时开发文化衍生消费品,例如文具、玩具、书籍、服装等产品。最后在新媒体上运用IP打造社交网站、研发网络游戏、制作APP应用等。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利用文创IP形象的打造,利用品牌衍生品带动流量。总之,四大名瓷可以借鉴迪士尼的成功经验,通过对陶瓷IP形象的打造,提升品牌的实力。或者可以与知名文化IP形象合作,以陶瓷的形式打造四大名瓷产品。四大名瓷需要进行详尽的市场调研,确定主力消费人群,根据消费者的年龄阶段、审美倾向、对陶瓷产品的期待值,渐开展具有针对性地、有创意的品牌营销活动。积极使用新媒体的宣传力,比如短视频、公众号、联名活动、参赛展览等方式进行多方位的宣传和包装,潜移默化地增强消费者对四大名瓷的认知度和消费倾向,培育新的主流消费群体。

(三)打造差异化企业形象,树立品牌良好形象

在个性化、全球化时代,陶瓷企业可以从科技、环保、创意等方面综合提升企业的实力,首先加强产品研发能力,提高陶瓷产品的品质,在陶瓷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通过校企合作或支持陶瓷研究所的方式进行新材料技术、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究,打造陶瓷企业科研创新的形象,提高四大名瓷的陶瓷技术创新能力。另外是要加强产品创新设计的能力,通过产学研和、与知名陶瓷设计师合作、或进行跨界设计融合等方式,开发四大名瓷的高端陶瓷产品,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运用营销管理学中的系统营销策略,通过多种宣传手段是公众对陶瓷品牌有更清晰透彻的了解,加深消费者的印象,同时还要加强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品牌的服务质量。

(四)实施人才引进策略,培养陶瓷文化人才

人才资源能有效增加创新力的提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复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陶瓷文化创意人以及具有科研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复合型人才,采取激励政策估计创新创业,加强培养陶瓷文化人才体系,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与国际接轨,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国外艺术高校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强文化沟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综合人才。另外要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用政策扶持陶瓷文化艺术人才发挥专业能力,为人才储备增添一分力量。提升企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设计、宣传方面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四、结语

传统陶瓷乃至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陶瓷创意产品的文化艺术内涵丰富,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既可以满足对日常生活的使用需要,又符合现代审美价值观。陶瓷产业借助文化产业的途径,可以实现产业的绿色化、现代化转型,同时提升了陶瓷产品的创新力和文化附加值。以四大名瓷的传统文化内涵为本,进行创意性改造。使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陶瓷文创产品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产生认同感,借助文化产业的模式和路径对四大名瓷陶瓷品牌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发展,融合现代的审美和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得到具有创新精神的四大名瓷陶瓷产品。通过陶瓷技术和陶瓷材料的研发出更适应于现代化生活的四大名瓷陶瓷产品,更加利于快节奏的便捷化使用。本文通过文化产业的途径对发展四大名瓷提出诸多对策,期望对我国陶瓷行业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沈婷,郭大泽.文创品牌的秘密:从创意、设计到营销[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

[2]刘晴.品牌的塑造:“创意市集”模式下景德镇陶瓷文创产品的出路[J].陶瓷学报,2016,37(5):572-574.

陶瓷行业范文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

景德镇地区的陶瓷业距今已有1700年历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商品之一。早在五代时期,景德镇就以其烧制白瓷的较高成就奠定了自己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明清时期更是作为御窑产地而闻名遐迩。“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展开后,景德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陶瓷文化“走出去”。但随着潮州、佛山等制瓷基地的兴起,景德镇陶瓷发展也面临困境。

一、景德镇陶瓷出口贸易的基础

(一)文化基础。景德镇被称为“中国瓷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良好的文化对接基础。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景德镇陶瓷作为其独特商品,是联系东西方文明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名片。作为全世界陶艺家的“圣地”,景德镇每年开展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多达上千场,以政府、科研院所和民间社团为主,每年来到景德镇的外国艺术家超过5000人,其中不乏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教授、哈佛大学的学者以及国际陶艺界“泰斗”等。许多外国人甚至在景德镇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传统陶瓷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融合与发展,使景德镇陶瓷出64口具有更加稳固的文化基础。(二)产业基础。自2013年以来,景德镇紧抓“一带一路”机遇,推动陶瓷产业不断孕育新经济、释放新动能,如坚持产品多元化、实施“陶瓷+”战略、建设陶瓷工业园产业聚集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建“陶瓷文化+体验+个性化订制”的邑山陶瓷工业综合体等,充分发挥陶瓷作为文化符号和重要产业支柱的作用。目前,景德镇仍保留着完整的陶瓷产业体系,拥有各类陶瓷企业、作坊、工作室约7000家,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注册、交易的陶瓷网店5万余家,2017年实现全平台交易额318.2亿元,连续4年入选全国“电商百佳城市”。目前,景德镇外销陶瓷拥有2000多种器型,700多个花面,远销五大洲的118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份额占比逐年增大。产品的日益多元化、标准化,大大推动景德镇陶瓷出口质量的提升。(三)投资基础。自2004年以来,景德镇举办的瓷博会共吸引了全球近五十个国家和地区、近2500家参展企业、3000多家采购公司共20000多位中外嘉宾与会,旅游、观光人员达到91万人次,成为世界陶瓷爱好者和投资者的盛会。陶瓷艺术品在国内外市场火热,并且国外陶瓷艺术品市场需求巨大,而中国又是全球第一、二大陶瓷进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的进口来源国,因此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参与投资。在“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下,景德镇积极探索陶瓷文化“走出去”的发展路径,走“文化+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如借助中国工商银行设立陶瓷发展专项基金10亿元,鼓励银行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提供7.5亿元融资贷款,成立景德镇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平台等。景德镇陶瓷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予了景德镇陶瓷出口的广阔前景。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景德镇陶瓷出口现状

(一)产业政策扶持。近年来,景德镇响应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坚持贯彻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陶瓷产业优化升级。一方面,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增强企业创新实力,强化企业创新地位;另一方面,加强相关政策宣传,鼓励支持陶瓷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条件好、有潜力的科技型陶瓷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优化培育陶瓷科技型企业。2019年,视察江西时表示,要把景德镇建设成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实验区,将其打造成文化传播交流的新平台,为景德镇创新实验区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文化如何在传统文化中创新升级、实现国家传播成为景德镇现阶段的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二)文创产业发展。近年来,景德镇大力推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借助自身陶瓷文化底蕴与制陶技术,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城市,通过将陶瓷艺术和生活融合,让艺术既被更多的人欣赏,也更加实用化。为打造世界陶瓷文化创意城市,将城市规划为“一轴四片六厂”格局。将具有深厚历史的“十大瓷厂”、陶瓷科研机构、特有的陶瓷学院,以珠山路至朝阳路主干道为轴串联起来,加入各种瓷窑如御窑厂、雕塑瓷厂、为民瓷厂等,以及旅游型的陶溪川、红店街等,实现老厂房和新设计的结合,以悠久的人文历史为基础发展新时期陶瓷文创产业。景德镇文化产值每年的增长率在20%左右,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然成为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根据江西省统计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4年,“一带一路”出口陶瓷订货会签订了外贸合约金额2512万美元;2017年,景德镇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的商品总额为270111万元人民币,其中陶瓷产品为4835万元人民币,占比1.79%,排第5位;2018年,景德镇陶瓷出口同比增长47%,达到395615万元人民币。景德镇十分注重借助电商模式改造陶瓷产业,以打造“网上瓷都”为目标,依据线下瓷都资源优势,推出了扶持电商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配套金融扶持政策,让更多的景德镇陶瓷通过互联网便捷地走向世界。

三、景德镇以陶瓷文化融入“一带一路”存在的问题

第一,产品方面。首先,大多数景德镇陶瓷产业从事者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手工作坊的传统生产阶段,因此创新性不足、产权意识薄弱的问题普遍存在。其次,工厂产出的陶瓷同质化较为严重,与其他地区的陶瓷区别不大,导致景德镇陶瓷的名声弱化、产品竞争力下降。此外,景德镇地区经济并不发达,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经营者容易相互模仿与抄袭,甚至以恶性价格战增强自身竞争力。第二,人才方面。随着近几年潮州、佛山等制瓷基地的兴起,景德镇陶瓷行业人才流失和断层问题日益突出。虽然景德镇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数量占到全国的40%,但这种部级的高级人才在个人创作方面更为突出,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在各个级别都具有相应的人才储备。目前景德镇年纪较大的老辈工匠即将退休,而新生力量尚未成熟,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校生主要从事低端的产品制作,成为成熟的陶瓷工匠仍需较长的时间。第三,营销方面。景德镇陶瓷企业大多是由早期的家庭式作坊演变而来的家族企业,宣传推广时往往渠道单一、方法传统。并且,景德镇外贸路径以外贸出口公司为主,不仅需要高额的费,而且阻碍了本地企业业务和知名度的拓展,经济效益较低。同时,景德镇地方人才的吸引力亦不强,缺乏互联网时代的电子商务人才,大部分中小陶瓷企业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营销渠道,在国际传播上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展会作为景德镇陶瓷企业的主要传统营销方式,其影响力近年来也在逐步下降,逐渐演变成仅促进旅游聚集效应的大型活动。第四,文化方面。景德镇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国瓷都,生产的瓷器以艺术瓷为主,产品的设计风格和特征主要面向中国市场,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然而,“一带一路”贯穿亚非欧大陆诸多国家和地区,其经济基础、思想观念和文化发展各不相同,当地消费者对陶瓷的外观设计要求自然不同于国内。目前,景德镇在陶瓷设计融合当地文化方面仍略有不足,甚至存在与当地文化冲突的情况。

四、景德镇陶瓷文化对接“一带一路”的建议

陶瓷行业范文篇6

关键词:古代制瓷;现代陶瓷;经济管理;启示

制陶业是最古老的手工业之一,陶瓷有多种类型,其中包括艺术陶瓷、生活用瓷、以及陈设用瓷等【1】。瓷器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较高的工艺技术,从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来看,从当初的产生到如今的繁荣发展,陶瓷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丰富管理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古代制瓷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深入探讨。

一、古代制瓷工艺的经验理论

陶器的发明是中国人的光荣,随着陶瓷行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制作瓷器的过程却没有相关的理论记录【2】。因此,中国古代制瓷工艺只停留于手工生产上,无法深入的了解陶瓷的科学制作方法。对中国陶瓷科学理论的研究最初是由于外国人开始的,直到现在才对陶瓷的工艺理论进行研究。

1、瓷器的原材料

原料是制作陶瓷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首先要了解原料的性能,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原料是田泥、地表等易熔粘土制作瓷器。这种泥土含有较多杂质,而且含铁量较高,烧结温度较低。随之选用的是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红土、黑土等粘土作为原料,与田泥相比,其更适合制作瓷器。

2、瓷器的成型方法和理论

在制作瓷器过程中,瓷器的成型具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手工捏塑法、泥条盘筑法、泥片围接法等,其中手工捏塑法比较适合制作小的瓷器,这也是最原始最简单的成型方法。泥条盘筑法是将泥土搓成泥条,接着从器底起从下往上将泥条盘筑呈器壁直至器口,再用泥浆胶合成型,最后抹平器壁盘筑时留下的泥缝。

二、古代制瓷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

1、讲究兼容并蓄,不断推进技术进步

瓷器最初是以晒干的形式制作而成,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演变成用火烧至而成为器。经过历时的演变,人们吸取制作瓷器的经验,并借鉴行业内外先进的理念与工艺技术,在瓷器的造型方面借鉴其它手工业技术,比如,石器、青铜器等,使得瓷器的制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烧制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对于景德镇陶瓷来说,是全国名窑之大城,在制作瓷器方面有着精湛的技术,良好的窑炉,将国外优良的颜料、制瓷的技术以及装饰技巧应用于瓷器制作中,成为全国制作瓷器的文化名城。由此看出,兼容并蓄,注重制瓷的方法以及借鉴国外优良的工艺手法,对推动古代制瓷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前陶瓷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成就,与国外相比,我国还需要不断的提升竞争力,只有兼容并蓄才能不断获得进步,提高生产技术的水平。

2、注重分工与协作,提高瓷器生产率

中国古代制作瓷器十分注重合作,在制作瓷器过程中通常都是分工协作,尤其在商朝时期,分工化成为制作瓷器的主要方式。随着陶器行业的发展,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对于瓷器的制作与生产都采用了内部分工,有效促进了制瓷业的良好发展。另外,由于制作瓷器的过程十分复杂,到了清代,社会分工更为完善,这种细致的分工,使陶瓷制作更加出色,提高了陶瓷行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制瓷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各个瓷器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分工现象,使得瓷器制作的效率无法提升,严重阻碍了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因此,当前制瓷企业在瓷器的制作过程中,应当吸收古代制瓷业的经验,加强分工与协作,以此提高生产效率。

3、注重品质与品牌,提高产品和企业知名度

中国古代制瓷业对于瓷器的品牌与质量十分重视,在制作瓷器过程中的原料上刻意求精,不计成本,只为瓷器的质量尤精。注重瓷器的质量有利于瓷器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古代制瓷业非常注重瓷器的品牌,常以铭文作为标识,提高瓷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到了宋代,由于瓷器业的快速发簪,瓷器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形成了以商标作为品牌的命名。到了清朝,制瓷业不仅注重瓷器的品牌,还注重瓷器的店号、制作者,瓷器成品的知名度逐渐得到提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代表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其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3】。消费者认同某个产品的质量,就是对产品的品牌认可。由于古代的商品经济受到一定限制,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还不够注重,但是从古代制瓷业的品牌与质量的论述来看,古代与现代陶瓷行业都比较重视瓷器的质量与品牌。因此,现代陶瓷行业要根据古代制瓷的经验,在保证瓷器质量的同时,加强瓷器的品牌建设。可以从产品的包装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达到外观新颖的条件下,注重实用性,比如,携带、使用方面,并且选择品牌策略,借鉴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加强品牌的设计与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其次,还需要将产品与生产和销售者知名度结合起来,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代陶瓷制作经验丰富,其对于现代陶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4】。因此,现代陶瓷企业在制作瓷器过程中,可以根据古代制瓷的经验,讲究兼容并蓄,注重分工与协作,注重品质与品牌。以此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瓷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和生产者知名度,从而促进陶瓷行业的良好发展。

作者:王骏凯 单位:景德镇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郭建晖.中国古代制瓷业经验对现代陶瓷经济管理的启示[J].中国陶瓷工业,2003,04:50-53+35.

[2]黄义军.古陶瓷研究中的地理学视角[J].东南文化,2007,04:69-73.

陶瓷行业范文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陶瓷技能人才;德化产区

工匠精神作为新一代人才的航向标,是每一个工作者都要努力追求的方向,在未来的时展中,“工匠精神”的力量依旧是国家发展前行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一个行业逐渐向前的精神指引。德化产区作为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产业中心,其历史与技术都是德化现代工业发展的有力奠基,是历史与时代的交汇区,因此以德化产区为例进行研究是最好的试验田。

一、德化产区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一)德化产区陶瓷艺术的传承

德化作为中国历史悠远,一脉相承的陶瓷发源地,其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艺术灵感,不断传承的工艺气息都是德化陶瓷艺术的历史积累,千百年来的传递与更迭让德化的陶瓷工艺更加扎实稳健,同时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陶瓷风格,这便是德化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承,是一份厚厚的积累;在德化陶瓷艺术传承的过程中,缺少不了的是陶瓷艺术家的辈辈相传和突破攻坚,德化的陶瓷产区出现了许多的有创造力的有使命感的艺术家,他们将发展陶瓷艺术为己任,在自己的时代中不断地钻研,探索,将陶瓷的艺术水准进行提升,不断精研,何朝宗等艺术家在明代用自己的力量将德化陶瓷推至一个新的高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德化陶瓷,也将德化陶瓷的烧制工艺提升到新的水平。

(二)德化产区陶瓷艺术的发展

一方面要发展德化陶瓷艺术的精神,因为现代工业的精神与传统工业的精神是相一致的,或者说有一定程度的趋同性。陶瓷工艺的精神是严谨的,工艺品的选材、胚胎、烧制是不能有马虎的,只有谨慎才可以将陶瓷烧制的恰如其分,火候也是传统工艺的重要技巧,缺少火候的掌握,也是很难完成一件作品的。另一方面要发展陶瓷艺术的技巧,陶瓷雕刻、上色、印花、留白都是一种技巧,是通过千百年来艺术大师琢磨、钻研,进而有了呈现。这些具有创造性的工艺,是现代工业无法取代的,但是可以汲取和借鉴。德化产区陶瓷艺术发展离不开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的结合,让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起来,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表达与现实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时代表达

纵观时代变革,“工匠精神”在历史的发展中给予我们了民族特色,成就了我们特殊的民族烙印。青铜编钟,陶瓷印刷,卯榫架构,雕刻镂花,烟花铁树,书法绘画太多的文化艺术让我们的敬畏,因为支撑这些的不是单一的细胞,更多是工匠精神的推动和承载。“工匠精神”是什么呢,是一种态度和专业,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轻易出现与流传,只有在横向和纵向的努力中不断摸索,寻找,坚持才能够获得些许的进步。在未来的时展中,“工匠精神”的力量依旧是国家发展前行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一个行业逐渐向前的精神指引。

(二)“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现代的工业环境是机械化和科技化的产业链,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我们既看到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优势,同时也看到缺乏“工匠精神”指导下的一味重复与枯燥的现代工业现状。“工匠精神”是古往今来的大国工匠用自己精益求精的钻研姿态,求真求实的实操磨练,革故鼎新的突破风格不断诠释的一种力量和态度。现代工业的发展流程化,商业的发展浮躁化,各行各业的虚假化,太多令人不满的地方,商业纠纷,民事纠纷也越来越普遍,“工匠精神”被再次提出和深化,就是起到一个长明灯的作用,当每个人和行业迷茫的时候,知道看到这盏长明灯,我们就会逐步找到方向,从偏航的路途上回到正轨,疫情期间的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公务人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工匠精神”的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做好每一份工作,就是一个合格的“工匠”。

三、融入“工匠精神”的创新型陶瓷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一)深化艺术修养,磨砺创新思维

对于人才的培养而言,是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积累的过程,陶瓷技能人才也不例外,对于专业领域的学习和掌握是十分重要的。陶瓷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其中还掺杂着艺术灵感的成分,所以培养一个陶瓷技能人才的过程是有难度的。首先,一个合格的陶瓷技能人才首先要有专业的文化厚度,也就是说对于你本专业的发展历史、文化底蕴、专业价值要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是一中积淀。深化艺术修养就是要从了解开始,只有知道的多了,看过的世界丰富了,你才会有新的理解。所以对自己的专业深耕,是对自己的专业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充实,积累是一个必走的道路,但是一个孤独求知的道路,这期间可能还需要不断请教和探讨,这才是前进的阶梯。其次,创新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当你进行了自身的丰富之后,你的眼界和见识就不同了,你就会从现实中将精华与糟粕分离出来,这样你就会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正是因为你对陶瓷也有了很充分的认识,所以你才不会在创新的时候将其本身优秀的因素抹杀掉。各行各业都需要去创新,需要跟随时代的潮流,但是创新的思路与方法很重要,对于不同的行业创新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角度是需要不断的磨砺的,只有经过不断地磨砺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应用在陶瓷行业中。最后,培养陶瓷技能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培养一个创新性的陶瓷技能人才更是一件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砝码。面对这样的行业形势我们要找到方法,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深化艺术修养,磨砺创新思维,将基础打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解读“工匠精神”,衔接自身技能

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的工业人才培养是对现代工业的一种激励,或者说像一泉活水给予现代工业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陶瓷技能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工匠精神的解读是占据培养比例的,只有真正明白了工匠精神的含义才能够更好地创新和丰富自己的能力,改进自己的水平。首先,要多组织技术人才进行“工匠精神”的学习培训,培训的内容也不要讲一些空话,多结合现实的例子进行讲述,让培训人员在学习的时候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一些学习和启发,并且要让技术人才进行言论发表,阐述自己从中所汲取到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其实工匠精神也没有明确和具体的含义,对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人而言所意味的都不一样,技术人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其次,要将工匠精神中所带有的含义与自己的技能进行衔接,这份衔接分为抽象衔接和具体衔接。抽象衔接指的是将“工匠精神”中其中的一点表达与自己的陶瓷技能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可以改进,却不知道该如何改进的地方找到共鸣,这种方式给予的是精神力量方面的衔接,这样的衔接会提升工匠的工作兴趣和工作韧性,对于专业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体衔接指的是在相关专业的领域层面,也就是通过对陶瓷领域的工匠中学到了其中的技术精神或者说对陶瓷技术改进的一些方式,这些对自身的技能会产生一些帮助和灵感的碰撞,从而有一些具体方式的衔接。最后,价值观对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就体现在这里,“工匠精神”中融汇的精神力量是一种价值展现,对于每一个具体实施的工业技巧虽然没有具体的方法指引,但却明确了方法的方向,解读“工匠精神”,衔接自身技能是对陶瓷技能发展的尊重也是对陶瓷技术人才培养的一种具体方式。

(三)创新格局升华,培养实操人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活跃经济的重要杠杆,在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所有的行业都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和发展空间,不管是在发展方式还是传播方式中都需要一些新鲜的元素和风格。陶瓷技术作为一种工业工艺和传统艺术相结合的产物,陶瓷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近代以来陶瓷从传统的口授相传到工业生产,这个转变是不完整的,因为由于时代的影响,二者的转变没有经历一个取舍的过程,导致现代的工业性过重,缺乏传统的影子。首先,传统的风景,现代的工艺是一个发展方向,陶瓷技术人才一定要了解传统的陶瓷工艺,传统的陶瓷技术,这是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也是一种传承,但是了解还不完全,要学会,或者说掌握,掌握技巧就要多进行实操训练,这是必不可少的,掌握之后了解了它的方法结构和原理之后就要将这些应用到现代工艺中去,让现代工艺产生传统成果。是以一种创新,要把握创新的格局,不要拘泥于花样和用料,这些创新的方向太过狭窄,不具备发展性,只是一种点缀。其次,一样的现代工艺,不一样的陶瓷作品。创新是将技术和工艺进行融合,在陶瓷作品上进行创新,要与现代相结合,与流行相吻合,生产一些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作品,反映现代生活,贴合百姓情感,这样的创新才是能够吸引大众消费者的。陶瓷技巧人才有了想法之后就要进行实操的尝试和练习,因为现象和现实毕竟不是一回事,所以陶瓷技术人才多进行实操是很重要的,不仅能锻炼自己的技术,同时也能看到创新的想法是否成立,实践可以碰撞火花。

四、小结

德化产区作为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基地,其历史与技术都是德化现代工业发展的有力奠基。“工匠精神”作为大国工匠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工业发展一路向前。陶瓷技术人才的培养要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努力,用不断变更的时代文化吸引陶瓷技术人才进行创新改革,为中国的现代陶瓷工艺增添色彩。紧跟时代步伐,我们深化“工匠精神”,用创新的时代强音不断培养陶瓷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纯泉.传承工匠精神,留住工匠技艺[J].现代班组,2015(12).

[2]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3]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

[4]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

[5]阳立高,韩峰,杨华峰,刘建江.国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4(7):121-126.

[6]管平,胡家秀.高职院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陶瓷行业范文篇8

一、技术创新对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意义

景德镇传统陶瓷产业在经历血的洗礼之后,处于保本免损的边沿,产业危机显现。如何安全渡过危机,实现景德镇陶瓷的再次腾飞己经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周密细致的相关产业调研,景德镇陶瓷企业决策层毅然提出了“稳固传统陶瓷产业,向高技术陶瓷领域进军,实现景德镇陶瓷产业升级及转型”的战略目标。

技术创新是陶瓷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陶瓷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当该新产品实现其市场价值后,市场又会推动中小企业的技术进一步发展。

技术创新是陶瓷企业竞争取胜的关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表面看是产品功能、式样、耐用度、安全性、价格等的竞争,而实质上这些产品竞争的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因此,根据自身特点,把市场需求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使陶瓷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技术创新是延长中小企业寿命的法宝。大量的实例证明,每年诞生的陶瓷企业很多,但倒闭破产的也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英年早逝”现象?原因固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技术创新乏力,或忽视了企业的“二次创新”、“三次创新”。

二、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目前,景德镇陶瓷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型陶瓷材料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作为具有高强、高韧、高硬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特性的结构材料,而且可作为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环境敏感等效应的功能材料,也可制成兼具结构与功能双重特性的材料,已成为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作为日用陶瓷领域的远红外陶瓷、抗菌陶瓷等由于具有新的功能,自然也是新型陶瓷家族中的一员,都得到异常迅速的发展。新型陶瓷产业产品门类多,高科技性能全,应用范围广,在微电子技术、自动化装置、汽车发动机、敏感传感器、新能源等方面被广泛采用,已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活力的陶瓷行业。据国际权威估计,目前高技术陶瓷产品的年产值达数百亿美元,并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瓷都景德镇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构建了配套完整的陶瓷科研一教育一生产体系。2003年底,国家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同意设立。目前,“中心”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以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和景德镇特种陶瓷研究所为成员单位,以突破陶瓷行业基础性、关键共性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为主要目标,注重研究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面向全行业进行技术成果推广和辐射,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促进产业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中心”拥有固定资产1.1381亿元,其中场地面积3.0913万平方米(价值5540万元),仪器设备5842万元。“中心”组建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和工程技术开发团队,建成了装备先进、功能齐全的6个研究室和4个中试基地,建设了“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全国陶瓷标准化中心”和“全国陶瓷信息中心”等4个部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取得成果142项,其中8项为国际领先水平、66项为国际先进水平,4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申报专利59项,获得授权43项。有些项目成果突破了行业关键技术,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三、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

(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薄弱

实际工作中,不少陶瓷企业认为,科技自主创新的风险太大,投资太大,投资回报率不高。其中有一部分企业领导认为企业无需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同样能使企业发展,技术引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景德镇陶瓷企业追求科技进步的意识淡薄,大多数企业满足于传统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的竞争多处于价格等低层次竞争,缺少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企业创新的目标定位明显短期化,其突出表现为一些企业忽视基础性技术投资,放弃投资周期长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技术创新人才短缺

由于管理和资金的原因,大多数景德镇陶瓷企业很难吸引到各类人才,甚至连最基本的熟练操作工也缺乏,现有的人才也难以留住和充分发挥作用,导致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创新活力、实力与潜力不足。

(三)技术创新资金缺乏

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多以小型工作室和作坊的形式存在,主要生产单件艺术瓷器和小批量日用陶瓷,自有创业资本少、经营风险大、信用程度较差。各级政府对陶瓷企业的财政支持不足,用于科研转化的专项费用偏低。据调查,景德镇陶瓷企业80%的资金来自股东个人积蓄和内部员工筹资。企业不仅很难从资本市场融资也很难从货币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受到资本实力不足的瓶颈制约。

(四)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景德镇陶瓷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和服务体系的依赖较大。而政府对扶持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基本缺位。

四、景德镇陶瓷行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与增强企业主体创新意识

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而解决当前景德镇陶瓷企业主体创新意识薄弱的问题,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平台。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能够整合“学”、“研”的研发活动,一定要具备自己的研发中心。只有自己具有了一定的研发能力,才能真正吸纳企业外的研发资源。

第二,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形成创新联合体。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成为研发投入、研发活动和研发成果应用的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是重要的成果源泉,企业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学”和“研”的支持,必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一种政策上的平衡,而是一种现实的必然要求。

(二)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是陶瓷企业技术创新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陶瓷企业来说,可利用景德镇陶瓷学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建立高级创新人才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服务平台,也可以采用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这样既解决了企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又使高校的高水平科技知识得到转化和应用。

对政府来说,要重视积极吸纳高层次创新人才。对于陶瓷企业和研发机构聘用的外籍专家,政府应有相应的优惠补贴政策。比如对引进的海外优秀人才和部级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在医疗保险、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或资助,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用人单位对引进人才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成本核算。另外,还要重视健全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专业科技工作者,有关部门可向省、市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可优先评定技术职称,列为重点人才培养对象。

近两年,景德镇陶瓷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的构架,搭建了全新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为人才创造了一个和谐、富有激情的环境,吸引了国内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企业内进行了薪酬制度改革,使企业和员工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同时,景德镇是一个千年瓷都,有着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更有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院等专业知名院校为陶瓷产业广送人才。还有景德镇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这更加促进了景德镇陶瓷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甄选录用。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培育陶瓷技术创新人才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政府和社会要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按照科学正确的人才大政方针走下去,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改善融资体制,疏通融资渠道

目前,景德镇陶瓷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先天不足,也有金融机构定位偏差、贷款权上收等不匹配因素。同时,配套政策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差等因素也是制约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社会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1政府更新思想观念,为企业创造平等的融资环境。要充分认识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融资政策上,积极疏通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保障。鼓励和支持设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补充机制,吸收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大企业、大公司参股、壮大担保公司实力,提高担保公司支持中小企业的能力。改进现行担保机构的运作办法,按股份制、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坚持经营的非盈利性和服务性。

2金融机构要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简化审批程序,加大基层行、社信贷人员的贷款权限和责任。重视中小型陶瓷企业对分散银行贷款风险的积极意义,把优良中小企业作为长期贷款客户群,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同时,改善信贷管理,树立贷款营销意识,主动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四)健全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顺利实施,政府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科教环境以及宏观政策环境等诸多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和行为方式也要进行转换,从直接组织和推动技术创新转到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企业要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必须理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干预力。企业可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据市场变化和竞争格局,自主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项目。另外,企业应成为创新利益分配主体,在照章纳税后,有权对其创新收入进行分配,除了留足部分利润用于企业发展和再创新外,还要留有足够资金,用于奖励创新有功人员。

此外,政府应制定有利于推动创新的政策和法规,并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加大同一政策的执行力度,在社会上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破除由于部门或地区保护所制造的障碍,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序性,使市场竞争趋于规范。

陶瓷行业范文篇9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

1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展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该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关于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对于茶器具的论述也十分详细。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陶瓷产业链条,展现了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和风土人情。这里有着人数众多的陶艺专家,在他们手中充分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质朴、精艺之美。茶器是用来饮茶的工具。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器作为饮茶的重要器具,自然也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饮一杯好茶,茶器必不可少。合适的器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饮茶讲究色、香、味和环境、心情,同时也对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有一定要求,通过各个元素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够饮到一杯香醇的茶水,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使人身心获得愉悦。因此,古代对饮茶器具十分重视,而景德镇陶瓷茶器由于以手工制作为主,具备了自然质朴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制作方式以作坊为主,从生产到创作、加工,每个流程都有不同的工种和分工,例如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每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这种专业的分工合作,也使景德镇茶器更具神形兼备,展现出更深刻的艺术韵味。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造型各异,迎合了时展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陶瓷茶器的制作过程中,造型设计最具艺术特色,是设计者理念的体现,设计方式来源于几何形、艺术形和仿生形等,陶瓷茶器造型主要有公道杯、壶、盖碗、斗笠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景德镇陶瓷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备神形兼备的特点。陶瓷茶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文人喜欢的题材,装饰图案讲究禅茶一味。从古代画家董源、李成、范宽、米南宫、王叔明、吴仲圭等,他们的绘画作品都被引用到陶瓷茶器的装饰中,在各种图案中有广泛的体现,例如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的图案,运用到陶瓷茶器中,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清新雅致,同时带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美好理想。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饮茶之风的流行,使景德镇陶瓷茶器也传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茶与人有了更好的融合媒介,品味到了茶禅一味的感觉。茶器是饮茶的主要工具,从茶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看出饮茶人的品位与爱好,这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景德镇陶瓷茶器既保留了传统的制造工艺,同时也迎合了市场发展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了越来越多饮茶者的喜爱。随着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流行,其身价也节节攀升,许多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拍出了天价,例如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元拔得头筹,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最贵价格。一时间,鸡缸杯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内容,鸡缸杯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珍品,一些茶艺爱好者还用鸡缸杯来饮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对鸡缸杯背后的故事进行专门讲座,景德镇陶瓷茶器也名声大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景德镇陶瓷茶器还需要不断地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当前,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专业设计人才还十分欠缺,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从人才建设到设计理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设计的陶瓷茶器无论是材质、造型还是题材、画风等方面,都是设计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而设计来的,这些产品缺少思想内涵,缺少原创性,仅仅是从原有的形态中不断复制出陶瓷茶器,整个作品都缺少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此下去,不仅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行业没有发展,产品品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茶器领域较明显,在整个陶瓷设计行业中都较为突出,是当前陶瓷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对策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陶瓷茶器这一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陶瓷业的其它领域有所借鉴。陶瓷茶器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手工制造发展状况来看,通过对茶器这一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够为其它领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可以从这些参考内容中获得认知,进而进行借鉴和发展,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十分乐观。当前要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借鉴古代传统茶器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优势在于传统手工制作,而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一些简单的陶瓷茶器,只是画了一些人物山水画,价格却十分昂贵,景德镇陶瓷茶器为何值此高价,核心之处就在于手工及品牌。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传统手工技艺也散发出浓浓的传统风味,手工制作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手工物质却日渐减少,因此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另一方面,手工陶瓷茶器充分体现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使景德镇这一陶瓷品牌得到形象完美的体现。因此,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其手工制作这一优势,增强其附加值,使陶瓷茶器与景德镇这一品牌得到完美的融合,提升陶瓷茶器的品质和品牌,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使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树立积极深刻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使这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高端品牌。对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茶器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分析中,能够对唐代至明清时期之间的茶器造型风格及功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对古代的陶瓷茶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理念进行论述,由此使现代陶瓷茶器造型设计在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中,开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融合,使陶瓷茶器得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延伸,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仿生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具有结构灵巧,造型精致的特点。在茶器设计中,以花草树木及动物形状作为依照参考,使茶器作品更具有形象、质朴的特性,与消费者之间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仿生造型的茶器主要有龙团壶、南瓜壶、扁竹壶等,这些茶器造型别致,极具生活气息和鲜活性。第二种是几何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有四方形、球形和圆柱形等,这些造型设计体现了简约朴实的特点,茶器表面十分光滑,有较强的立体感。几何造型的茶器主要有圆壶、六方菱花壶等。第三种是艺术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常将诗歌书画等艺术融为一体,传达出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此类茶器主要有曼生壶、九头报春壶等。第四种是特殊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用来泡制特殊茶类或采用特殊饮茶方法而设计的,例如用于泡制乌龙茶的烹茶四宝茶器,不仅具有饮茶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最后,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迎合时展需要。陶瓷茶具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对陶瓷茶器的研究中,需要从陶瓷茶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陶瓷茶器设计师来说,要充分考虑陶瓷茶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陶瓷茶器要符合人性化、个性化和时代性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呈现批量化生产的状况,而对这种重复而缺少创意的商品,陶瓷茶器的创新设计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重新构建,不断改革创新观念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审美情趣相融合,提升了陶瓷茶器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品质,为陶瓷茶器的设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结束语

陶瓷茶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从中总结出在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人们希望能够运用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他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需求。陶瓷茶器的个性化风格也得到彰显,人们追求更具时尚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是自我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师与陶瓷茶器及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传达更丰富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体验。

作者:唐艺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陶瓷行业范文篇10

一、全市陶瓷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我市陶瓷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1958年—1977年)。这一阶段陶瓷企业只有陶瓷一厂1家,1958年开工建设,1960年5月投入生产,当时有职工37人,用旧火车站残存房屋作厂房,制作缸、坛等日用陶瓷制品,后增加粗瓷碗、卫生洁具等产品。1965年6月,转产铺地锦砖,当年产量为0.06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最早生产锦砖的厂家。1966年产量增加到3.1万平方米,产值达到16万元,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7.5%,被黑龙江省外贸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出口免予复检,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时期,企业管理混乱,铺地砖年产量徘徊在6万平方米左右。1973年产量上升到10万平方米,1977年产量达到19.5万平方米。二是发展阶段(1978年—1992年)。这一阶段,提出建设东北“陶瓷城”,全市倾力扶持陶瓷工业,使之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全市陶瓷企业发展到6家,从业人员达到1862人,年产铺地砖、釉面砖81.2万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145万元(现价),销售收入1068.4万元,上缴利税费60.2万元,利润74.6万元。1988年陶瓷一厂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了1条意大利唯高公司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45万平方米大规格瓷质墙地砖生产线,1990年7月投产,经部级检测部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欧共体EN—176—84标准,填补了黑龙江省瓷质墙地砖的空白,成为国家部署重点陶瓷锦砖生产企业,黑龙江省重点建材产品出口基地。1992年全市陶瓷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169人,年产各类锦砖、釉面砖77.6万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2133万元(现价),销售收入1951万元(现价),其中出货值58万元,上缴利税费286.2万元,利润40.7万元。产品逐步发展到铺地锦砖、彩色釉面砖、宝丽光锦砖、美术瓷片、外墙砖和大规格瓷质印花砖6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其中锦砖、宝丽光锦砖、彩釉砖多次获得省优部优称号,评为省、市名牌产品,“白天鹅”牌是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远销到香港、新加坡、韩国、乌干达、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三是调整阶段(1993年—至今)。受各种因素影响,1993年起,陶瓷企业效益急剧下滑,企业纷纷停产,1994年,只有陶瓷一厂、鑫城陶瓷有限公司(原二陶改制)2家企业坚持生产,年产量77.8万平方米,实现工业总产值2324.7万元,销售收入1668.9万元,上缴税金20.1万元,亏损848.2万元。1997年仅剩陶瓷一厂维持生产,年产量57.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671.5万元,上缴税金0.9万元,亏损341.1万元。2000年6月陶瓷一厂租赁给四川客商,更名为##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当年9月投入生产,2001年产量达53万平方米,产值(现价)达450.5万元,销售收入473万元,税金减免为零(应交税金28.4万元),亏损320万元。2001年,##贸易公司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当年9月份试生产,到年底共生产地板砖10万平方米(出口俄罗斯2万平方米),实现产值70万元,销售收入50万元,税金减免为零(应交税金5万元),亏损80万元。截止2004年,我市累计生产陶瓷锦砖680万平方米,宝丽光砖135万平方米,玻璃马骞克180万平方米,墙地砖800多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实现税金4800多万元,利润4500多万元。

我市陶瓷工业曾为市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其效绩与丰富的资源还存在较大反差,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设备陈旧、老化。##陶瓷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用的仍是原陶瓷一厂的煤气窑生产线,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耗煤、耗电量大,生产效率低,维修费用高,导致产品档次低,质量差,成本高,截止2004年6月企业经营亏损400多万元。2004年投资200万元新建的2条煤烧窑,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宽度为1.8米,不适宜生产大规格墙地砖。##陶瓷有限责任公司采用的是先进的煤烧辊道窑生产线,但球模机档次较低,导致企业没有达到设计生产能力。二是创新能力薄弱,新品开发滞后。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市场应变能力差,产品更新换代慢,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产品仍是200×300mm、250×400mm内墙砖,300×300mm地面砖,虽然价格大幅度下跌,但仍然销路不畅,只适合边远农村低档消费。三是规模小,经济实力较差。由于投入不足,##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生产能力达产达标后为100万平方米,##陶瓷有限责任公司达产达标可达到150万平方米,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四是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度不高。现有的2家企业只知道做产品而不知道运作品牌和培育品牌,造成品牌影响力弱,产品知名度不高,品牌名气小,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很难与国内外陶瓷品牌抗衡。五是陶瓷原料矿产开发滞后,不能与陶瓷工业发展相配套。六是对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不够深入,近期发展目标及远景规划不尽合理。

二、##市陶瓷工业发展优势

我市发展陶瓷工业具有突出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1、生产资源丰富。我市陶瓷生产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低廉的能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一是原料资源富集。已发现的各类矿产有36种,矿产地90处,包括各类矿床19处、矿点53处、矿化点18处,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10多种,陶瓷生产所需原料配套好、矿种全、资源潜力大,是不可多得的陶瓷原料基地。可供陶瓷工业利用的主要矿种有:叶腊石、硅石、粘土、硅灰石、长石风化砂(岩)、流纹岩(瓷石)、葡萄石、钾长石等矿产,富集的陶瓷生产原料为我市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先决条件。二是燃料(煤炭)资源充足。我市是全国重点产煤市,煤炭精探储量2.9亿吨,远景储量14亿吨,现有煤矿42家,到市城运距一般在15—60公里之间,年总产量可达200万吨;洗煤厂1处,年入洗量10万吨。产品为13—18级长焰煤,发热量4896—6856卡/克,洗精煤发热量可达6000卡/克,煤的挥发分含量较高,水分较低,焦油率高,结焦性低,发热量较高,不仅可以直接燃用,还可转化成煤气再用于陶瓷生产。三是电力资源可靠。我市有地方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3.7万千瓦,年发电量2.1亿度,并与国网相连,新增1.2万千瓦的扩容项目正在筹建中,可满足新厂新增电量需要。四是人力资源富余。我市40多年的陶瓷生产实践,培养和造就了原料配方、产品试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锻炼了一大批各道生产工序的岗位技术工人。80年代初陶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近些年虽然很多流向社会,但尚有很大一部分人员待岗。储蓄的人力资源,可节省大量的人员培训费,缩短试产时间。

2、产品成本较低。我市建筑陶瓷原料、燃料、电力、运输等价格优势较为明显。一是陶瓷原料成本较低。目前我市生产的陶瓷产品—坯体所使用的本地原料,天鹅生辉公司达到100%,新兴公司达到95%以上,原料到厂价仅有60元/吨左右,比山东淄博节省60元,比广东佛山节省140元。二是燃料(煤炭)价格较低。我市陶瓷企业生产用煤到厂价仅有70—80元/吨,比南方陶瓷企业节省190元—240元,比中部地区陶瓷企业节省140元—180元,大大降低了单位成本。三是电费较低。我市工业用电只有0.50元/度(含基本电费),比内地省份及南方陶瓷企业节省0.1—0.3元,对耗电量较大的陶瓷行业而言,将会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四是运输价格较低。##和山东产品同样销往哈尔滨市,每平方米比山东节省1.39元;同样销往牡丹江市,每平方米比山东节省2.61元;经##口岸出口俄罗斯,每平方米比山东节省4.15元,运输价格优势极为明显。

3、市场前景广阔。由于我市产品销售半径在600公里之内的东北三省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市场,与南方产品数千公里进入这一市场相比占有绝对的地缘优势。据调查,目前,东北三省能坚持生产的几家陶瓷厂,生产总量不足1000万平方米,而我省建筑陶瓷用量每年超过1.2亿平方米,东北三省年需求量近4亿平方米。由于受经济收入和消费观念影响,东北三省建筑装饰材料消费市场上,质优价廉的中档陶瓷产品一直比较畅销,尤其是在中小城市、乡镇,广大农村,中档产品市场空间十分广阔。特别是我市拥有国家一类陆路口岸,距俄罗斯十月区仅24公里,距俄远东地区最大城市海参崴153公里,扩建后的新口岸年过货能力可达到100万吨,中俄##—乌苏里斯克国际铁路接轨后,铁路口岸年过货能力可达300万吨,抢占俄罗斯远东地区陶瓷市场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近年来,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建筑行业蓬勃发展,陶瓷需求量逐年增加,建筑陶瓷年需求量达5000万平方米以上,且尚无1家陶瓷生产企业,我市大力发展陶瓷工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发展壮大我市陶瓷工业的对策

为更有效地综合开发陶瓷资源,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认为,必须以“上规模、提档次、增效益”为方向,走“依托资源、借助外力、调动民力、配套开发、加速发展”的路子,挖掘资源潜力,搞好资产联结,延伸产业链条,使陶瓷工业逐步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

1、认真做好陶瓷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陶瓷产业发展要求原料储量增长与陶瓷产业发展同步,而我市许多陶瓷原料资源的储量还未查明,这就要求不断增加勘察投资,提高地质工作发现新矿床的能力和速度。国土资源管理局应协助各矿点尽快完成经过详查论证的立项报告,“跑省进厅”、“跑部进京”,千方百计地争取立项、争取资金,促进我市地质工作的进步,为陶瓷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远景规划的制定。我市在陶瓷产业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开源节流、综合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将陶瓷工业的发展同煤炭、电力、化工等其它产业的发展综合起来考虑。建议近期派出以市政府牵头,市经济计划局、国土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及新兴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天鹅生辉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的团组,赴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就发展陶瓷工业进行定项定位考察招商,广泛宣传##陶瓷生产优势,吸引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办厂;涉取外地经验,高质量、高标准、科学合理地编制##市陶瓷产业及原料资源开发近期发展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要切实将陶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专题研究陶瓷发展的问题,尽快制定一系列加快##陶瓷发展的扶持政策及意见,对陶瓷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全力组织实施。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定位上不盲目求全贪高,瞄准中档产品这一广阔市场,避实就虚,稳扎稳打,重点扶持##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对俄出口型中档地板砖,扶持##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中档墙地砖,牵动全市陶瓷工业快速发展,力争2006年2家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600万平方米,到2008年民营陶瓷企业发展到8—10家,生产线达到16—20条,年生产能力扩大到2000—3000万平方米,实现陶瓷工业产值2—3亿元,实现税金3000—4000万元,建成国家重点建材产品对俄出口基地和东北三省陶瓷生产基地,提高地产陶瓷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