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十篇

时间:2023-03-25 10:39:02

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篇1

1. 主体性原则

肉鸡配合饲料中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差别很大,实际用量也各不相同,养殖户要熟悉各种饲料原料的基本特点,掌握各类饲料原料在配合时的大致比例。首先要满足肉鸡的能量需要,谷类饲料在配合饲料中比重最大,应首先予以考虑;为保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应各占一定比重。在满足能量、蛋白质这两大主体成分的基础上,再适当添加部分粮食加工副产品、矿物质、维生素等添加剂。考虑到饲料原料的来源、价格、营养特点,肉鸡日粮一般以玉米、小麦等能量饲料和豆饼等蛋白质饲料作为主体成分,适当配合氨基酸等添加剂。

2. 多元性原则

各种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营养特点,相互搭配可以取长补短。配制肉鸡日粮时,饲料原料的种类要尽量多样化,合理搭配,以保证营养完善。多种饲料搭配使用,可发挥各种营养成分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利于肉鸡健康成长和风味鲜美的肉鸡产品生产。在肉鸡配合日粮中,各类饲料原料的大致比例如下:谷物饲料50%~70%,糠麸类饲料5%以下,植物性蛋白质饲料15%~25%,动物性蛋白质饲料2%~7%,矿物质饲料1%~2%,添加剂占1%,油脂占1%~4%。

3. 科学性原则

配制肉鸡日粮应以肉鸡饲养标准为依据,这是保证日粮科学性的前提,同时,要考虑到肉鸡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结合鸡群生产水平和生产实践经验,对饲料标准中的某些营养指标给予适度调整。肉鸡日粮要求高能量高蛋白,确定能量水平要以饲养标准为基本依据,可根据能量水平对蛋白质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可与标准差别太大。原因如下:当能量水平过低时,会影响日增重,降低饲料报酬;而当能量水平过高时,则会造成浪费,同样会影响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养收益。肉鸡对矿物质元素钙和磷的利用与二者的比例密切相关,一般以1.1~1.5∶1为宜。

 4. 灵活性原则

   肉鸡的饲养标准是在标准化条件下的营养需求,一旦外界条件发生细微的变化,实际营养需求可能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如气候、季节、饲养方式、鸡舍构造、饲养密度、饲料条件、管理经验,以及鸡的品种、日龄、出售体重、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等,对各种营养物质含量进行必要的调整。如冬季气温低,肉鸡能量消耗大,可在日粮中多添加一些油脂;夏季气温高,肉鸡采食量少,为满足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再如肉鸡配合日粮中食盐含量一般以0.37%为宜,但在使用国产鱼粉的情况下应减少食盐的用量,避免发生食盐中毒。

  5. 消化性原则

肉鸡肠道相对较短,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利用率十分有限,如果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高,不但会增加饲料的容积,还会影响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摄入、消化和吸收。因此,一般情况下肉鸡配合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2.5%~5%。同时,为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营养物质流失,建议肉鸡饲料的粉碎粒度以0.8~1.1毫米为宜。

单细胞蛋白饲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40%~60%之间,且含有18~20种氨基酸,富含多种维生素,但同时也含有某些有毒菌肽,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其消化率比常规蛋白质低10%~15%,在肉鸡日粮中的建议用量为5%~10%。

6. 适口性原则

肉鸡虽然味觉不很发达,但味觉刺激仍然会对食欲产生影响。因此,饲料原料的品质和适口性要好,品质不良、霉败、变质的饲料坚决弃用。此外,对那些口感不佳的饲料也不能大量使用,如菜籽饼(粕)是较好的蛋白质饲料,但含有一定量的芥子甙(含硫甙)毒素,具有辛辣味,适口性较差,在肉鸡日粮中的用量不能超过5%;再如血粉粗蛋白质含量高达80%以上,但其蛋白质可消化性较差,且适口性不好,肉鸡日粮中的用量一般不超过2%。

7. 经济性原则

配制肉鸡日粮,必须了解各类饲料原料的行情,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以配制出营养价值较高且价格较低的全价日粮。在配制肉鸡日粮时,鱼粉可占2%~5%,最多不能超过7%,其他动物性饲料以不超过10%为宜,否则,日粮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划算。生产实践证明,无鱼粉的饲料照样能实现高效益。

  8. 浓缩性原则

肉鸡嗉囊容积小,每次采食量少,因此要求日粮体积尽量小一些。在饲料体积大的情况下,营养浓度偏低,肉鸡摄入的营养较少,很容易出现肉鸡生长发育慢、养殖场经济效益差的局面。配制肉鸡日粮时,要使用玉米、豆饼等营养浓度高的饲料原料,而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则不宜多用,如麦麸纤维含量高、容积大,属于低热能饲料,一般只能占肉鸡日粮的3%~5%。在饲料形状的选择上,最好采用制粒技术,压制颗粒饲料,这不但适合肉鸡的采食习惯,也是减小饲料体积的有效方法。

  9. 安全性原则

饲料要清洁、卫生、无异物,更不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否则影响饲料的利用率,还会导致出现产品安全问题。如霉菌污染的饲料,所含霉菌毒素既会损害肉鸡健康,还会影响肉鸡产品质量,甚至对人体产生危害。生产中,配制肉鸡日粮的各种饲料原料,包括饲料添加剂在内,必须注意安全、保证质量,对其品质、等级必须经过严格细致地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另外,配制肉鸡日粮时还要考虑到饲料本身的特点。如大麦粉碎过细并且用量太多时,其较强的黏滞性会影响肉鸡的食欲,因此,日粮中大麦的用量以10%~20%为宜,含量超过30%后雏鸡生长减慢,甚至在肠道内秘结而发生死亡。日粮中豆饼(粕)含量过多,可能会引起雏鸡粪便黏着的现象,还会引发鸡的爪垫炎,所以,豆饼(粕)以占日粮的10%~30%为宜。

饲料原料篇2

引言

2015年12月,一条醒目的新闻赢得了人们的关注,科学家们请求将泔水(食物残渣、液体废物组成)喂猪被再次合法化。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碰巧发生英国——一个曾经因用泔水喂猪而引发了口蹄疫,最终导致全面禁止将泔水用作猪饲料原料的国家。这一请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历史上,猪是最古老的食物残渣回收站。九千年以前,在中国、安纳托利亚、湄公河,野猪首次突袭了人类遗留下的食物残渣(泔水),这开启了野猪被驯养的第一步。泔水饲喂——给猪饲喂煮熟的食物残渣,是一种传统的废物再利用的方法,可以将丢弃的食物残渣转变为高质量的猪肉。虽然泔水在当今世界许多地方的小规模猪肉生产中仍在用于饲喂猪,但它的使用在很多国家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同时这些国家对泔水的接受程度和监管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在英国,因泔水喂猪引发口蹄疫并导致该病大规模流行后(被认为是因给猪非法饲喂未煮熟的食物残渣后引发的),欧盟在2002年禁止将泔水用来饲喂动物,但此项禁令在日本、韩国、泰国以及中国台湾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本文我们将更为详细地研究这些现代东亚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残渣回收利用体系,同时考虑欧盟重新立法使用泔水的经济和环境意义。虽然目前泔水在欧盟用作动物饲料是非法的,但这并不是一直如此。在20世纪早期,泔水是猪主要的饲料,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政府为了提高食品的安全对泔水进行了改进。战争结束后,由于大量廉价谷物导致养猪生产者注重通过谷物型和大豆型日粮来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大量使用泔水的情况逐步降温。2001年,饲喂未煮熟食物废弃物的风险得到证明,当时英国一个猪农非法给猪饲喂了没煮熟的泔水,导致口蹄疫于2001年大规模暴发,使英国的经济损失高达104亿欧元。因此,英国于2001年禁止给猪饲喂泔水;第二年,这一禁令在欧盟得到扩大。

1亚洲加热处理泔水

虽然欧盟将泔水视为能带来疾病风险的罪魁祸首,但其他国家却仍将其视为一个有潜力的饲料来源。加热处理泔水可以杀灭一些病毒,如口蹄疫、猪霍乱,并可促使其成为安全的猪饲料。在英国禁止使用泔水的同年,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项措施,以严格监管泔水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今天,日本和韩国有40%的食物残渣正在被当作动物饲料得到再利用。在这些国家,食物残渣的利用受到严格的监管:食物残渣的加热处理由注册为“Ecofeed”的企业进行处理,食品安全法规定含有肉品的食物残渣进行热处理时,在70℃下加热时间不得少于30min,或者80℃下加热时间不得低于3min。食物残渣通常在脱水后以颗粒料的方式饲喂,或者经发酵后以液态料的方式使用,这两种技术已被证明可以对食物残渣进行消毒,并且能够延长它们的保质期,且不会破坏它们的营养价值。自从引进了这些监管体系,再也没有发生与泔水有关的疾病。在韩国和日本,泔水被视为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它是一种廉价的国产饲料,可替代国际市场上行情不稳定、价格昂贵的大豆或谷物饲料。用泔水喂的猪能够产生高品质的猪肉,实际上与饲喂谷物的猪没有差异。虽然因泔水的营养水平变动较大,使饲喂泔水的猪与饲喂常规饲料的猪相比生长速度更慢,但较慢生长的成本完全可以用节省下来的饲料成本进行抵消。从图1中可看出,泔水的成本不到谷物饲料的一半,并且其很受欢迎:日本从2003年开始至2013年,泔水的使用量增加了125%;韩国从2001年至2006年,使用量增长了35%。

2对环境的好处

饲料原料篇3

一、存在问题

1. 新玉米的抗性淀粉问题

玉米是后熟化作物,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含量高,一般需要45天左右的后熟化时间,抗性淀粉才能逐渐降低。

新玉米中的抗性淀粉在畜禽养殖中属于一种难消化物质的抗营养因子,抗性淀粉以颗粒形式存在,其含量与玉米的收割期及品种有关系,其抗酶解的原因是具有致密的结构和部分结晶结构。抗性淀粉可抵抗酶的分解,在体内消化速度缓慢,使其不能完全消化而排出体外;抗性淀粉刺激肠道蠕动,减少饲料在肠道的停留时间,易引起畜禽软便甚至腹泻;抗性淀粉还可以影响其他养分吸收,这是因为抗性淀粉分子结构大,对正常淀粉及其他营养物质有物理包埋作用和屏障作用,不能被淀粉酶和其他消化酶接触,因此影响畜禽体内正常消化。

2. 新玉米的霉菌毒素问题

玉米霉菌分椴执⒚咕和田间霉菌。田间霉菌毒素,有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等,表明玉米在田间生长和收割期间就已被镰刀菌属等田间霉菌污染并产生这类霉菌毒素。仓储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表明新玉米储存在高温高湿的条件时很易滋生曲霉菌属等仓储霉菌并产生这类霉菌毒素。例如四川省长时间处于高湿的气候条件中,黄曲霉毒素等仓储霉菌毒素的污染较为严重;而东北及华北地区在玉米收割、干燥及储存过程中,没有及时降低玉米水分,导致滋生霉菌,产生大量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影响广泛,从畜禽的急性死亡、慢性死亡到生长缓慢和繁殖性能降低等都会发生。摄入一定量的霉菌毒素可削弱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动物对病原的抵抗力,可使动物脏器受损(肝脏、肾脏、胃肠道和繁殖器官等)。比如霉菌毒素会破坏家禽机体的免疫系统,如鸡的胸腺、脾脏、法氏囊等,较大降低鸡体的抗病力,增加鸡群感染新城疫、禽流感、传支等病毒病的发病概率。在实际生产中畜禽疫苗后发生免疫麻痹、失败或抗体效价低等现象,很多是由霉菌毒素导致的。

3. 新玉米的水分较高问题

新玉米刚晒干后,含水量较大,大多数在17%以上,13%以内的干燥玉米很少。水分17%以上的新玉米加工成饲料后营养成分稀释,营养含量降低,特别是能量降低后,动物出现“为能而食”的生理特性,使得动物采食量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

二、解决方法

1. 使用特异性酶制剂部分消除新玉米抗营养因子

针对新玉米抗性淀粉含量较高问题,可采用专用的复合酶制剂进行部分消除。淀粉颗粒外周包裹的蛋白质基质、淀粉中含有的淀粉-脂肪复合物均阻碍了淀粉的消化,所以酶制剂中应适当添加蛋白酶与脂肪酶,进而提高淀粉的消化。生产中可选用商品化的糖化酶(多种类型的淀粉酶),或选择经过强化的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作为专门使用新玉米的复合酶制剂,添加剂量为150~200克/吨。

2. 预防和部分消除新玉米霉菌毒素危害

①新玉米霉菌毒素污染预防。新玉米霉菌毒素污染的前提是霉菌滋生,去毒的前提是做好防霉。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等环境条件,如能有效控制其中的环境条件,就能达到防霉目的,目前干燥储藏是新玉米的主要防霉措施。玉米收获后需及时在阳光下晾晒,或及时风干、烤干,或在储存密闭容器内加吸湿剂吸干,使之迅速干燥达到防霉含水量(13%以下)。新玉米过筛与过风,可有效减少破碎粒及杂质在玉米中的含量,从而减少霉菌毒素对动物的危害,适口性也可以得到改善。新玉米的生霉粒必须控制在1%以内。

新玉米仓储要求进行通风、除湿、消毒,避免因潮湿、封闭等不良环境发生新玉米虫损、霉变。在新玉米存放时需用木板架等进行撑隔,使其底面保持干燥。控制储藏环境的相对湿度是防止霉菌污染的最重要因素,若仓储环境的相对湿度高,安全水分以下(13%)的玉米也会从环境中吸附水分,首先是从玉米表面吸水,所以玉米表面极易滋生曲霉菌属等仓储霉菌,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等霉菌毒素。一般要求仓储相对湿度小于70%。

②已霉变新玉米脱毒方法。新玉米已受霉菌毒素污染的去毒方法包括物理脱毒、化学脱毒、生物降解脱毒和吸附脱毒等。其中传统的物理脱毒和化学脱毒存在效果不稳定、营养成分损失大、影响饲料适口性、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点,所以生产中未被引用;而生物降解脱毒法和吸附脱毒法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生物降解脱毒法是指微生物、植物及其代谢产生的酶与毒素作用,使其分子结构中毒性基因被破坏而生成无毒降解产物的过程。研究表明细菌因其繁殖周期小,胞外酶产量相对较多,易于分离纯化、酶活损失少,且部分细菌兼有微生态或分泌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活性,较适于实际生产。研究发现芽孢杆菌在对各类毒素的去毒研究中都表现出一定的解毒效果,同时由于其自身的益生作用,所以未来在开发芽孢杆菌新型饲料添加剂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相关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且使用成本相对偏高。

吸附脱毒法是通过使用无机、有机吸附物质吸附霉菌毒素的方法,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主要的吸附剂有铝硅酸盐类、葡甘露低聚糖等物质。天然铝硅酸盐(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等)因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离子吸附能力,对霉菌毒素有一定的选择吸附能力,对黄曲霉毒素有较好的选择性吸附能力,但对镰刀菌、单端孢类等产生的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吸附能力较差,同时铝硅酸盐可能会同饲料中的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吸附结合而降低营养物质利用率。目前对这类物质进行改性处理较多,可提高其吸附能力并减少负面影响。如浙江三鼎科技公司专业对蒙脱石进行改性开发,采用超细粉体提取和纳米超微活化改性,清除矿石中有毒有害物质,改性增加了孔径数量和比表面积,对霉菌毒素吸附性加强,但是难以避免对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如铁、铜、锰、锌等)的吸附。一般轻微霉变污染添加剂量为500~1500克/吨,中度霉变污染添加剂量为1500~3000克/吨。由于铝硅酸盐类无机矿物吸附价位较低,对黄曲霉毒素类吸附作用好,在商品化的脱霉剂产品中大量使用。

葡甘露低聚糖类作为饲料添加剂,在近几年主要是作为一种调节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的添加剂使用,这类物质大量存在于酵母细胞壁。大量研究表明,葡甘露低聚糖的表面富含不同孔径的孔穴,用以大面积地吸附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其中对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等)有一定的脱毒作用,从而能较大程度地消除霉菌毒素的影响,同时对饲料中其他营养成分无显著的负作用。目前国内做的厂家比较多,其中湖北安琪生物科技公司专门做酵母菌的开发利用,对酵母细胞壁提取葡甘露低聚糖并进行改性,使得吸附层暴露,对霉菌毒素的结合和吸附性加强。

无机和有机吸附剂对不同种毒素的吸附能力和吸附效果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脱霉吸附剂基本上是由无机铝硅酸盐类和有机吸附物质(如葡甘露低聚糖类)按一定比例配比制作而成。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自行采购改性蒙脱石和改性酵母细胞壁多糖(主要含葡甘露低聚糖类)进行合理比例复配,能够大幅节约脱霉成本。一般来说,改性蒙脱石占比达到60%以上,预防添加剂量为500~1000克/吨、轻微霉变污染添加剂量1000~2000克/吨、中度霉变污染添加剂量2000~3000克/吨。

3. 新玉米相关处理和饲料配方相应调整

有条件的,新玉米入库储存45天左右经过后熟化后再使用。生产上使用未后熟化的新玉米时需与部分陈玉米混合使用,通过逐渐增加新玉米的添加比例(过渡15天以上),以减少抗性淀粉的影响。也可寻求玉米替代品(如小麦及其副产品等),从减少此阶段新玉米的用量。

在使用新玉米时,由于含水量较高,配制的饲料能量降低,需从饲料配方角度进行调整,使用高能量原料,但不可只用油脂作为提升能量的惟一方法,以防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在新玉米抗性淀粉、霉菌毒素等负面影响下,加重畜禽腹泻、过料等症状,如通过降低菜粕、麦麸等低能量、高纤维饲料原料的使用比重,整体提升饲料配方能量水平,或适当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等饲料添加剂提高动物体对脂肪的消化。

饲料原料篇4

(黑龙江省龙江县农机监理站 161100)

摘要: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畜禽的成长、发育和繁殖,以及乳品、肉品、蛋类等畜产品

的生产都离不弄饲料的喂养,同时也离不开用来对饲料进行加工的机械和设备。饲料加工机械机型

品种较多。按加工对象和加工方法可分饲料粉碎机、饲料混合机饲、料压粒机、打浆机和铡草机等。

关键词 :粉碎机; 铡草机; 原理; 使用

1 饲料粉碎机工作原理及注意

工作原理 :锤片式粉碎机在农村中使用广泛,型号也很多。按其主要结构可分为切向进料式和轴向进料式两种。这两种锤片式粉碎机结构基本相同。饲料粉碎机主要由料斗、转子、锤片、筛片、搅拌器及出料斗等组成。工作过程是将加工的物料倒进料斗,通过下部的插板和进料斗上的流量调节板进入粉碎室,物料在锤片反复撞击摩擦下被粉碎,凡细度符合标准的饲料,则从筛孔漏至搅拌器,较粗的则继续被锤片反复粉碎,若需加入其他粉料,如麸皮等,可打开搅拌器上部盖板放入,然后继续搅拌,让混合好的饲料从出料口排出。使用前应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处于良好技术状态,同时注意教粉碎物料内不能有石块、金属杂物,以免损坏机器。作业前应先空转2~3min,以检查机器工作是否可靠。工作中,物料的喂入量要适当、均匀,严禁用手或铁棍推送物料进入料斗,在必要时只允许用木棍帮助送料。物料喂完后应再空转2~3min后停车,以利清除机器内残存物料。锤片磨损后,应整套更换,并注意保持锤片原有排列位嚣,切不可错装,以保证转子转动时的平衡。齿爪式粉碎机基本结构主要由机体、动齿盘、活门定齿盘、筛子及进料部件等组成。它的工作过程是加工物料由盛料斗通过控制闸板,靠自身重量掉进粉碎室,进入高速旋转的动齿盘与定齿盘问的空隙内,物料经动齿盘上的锯齿和定齿盘上的齿爪不断被撞击、磨碎、切碎。

使用注意 :饲料粉碎机是一种方便实用、用途广泛的高效农用装备,是饲料加工行业必不可少的装备。在使用粉碎机时,除了注意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以外,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粉碎机电机必须要有可靠的接地,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安装完后要检查各部紧固件的紧固情况,若有松动须予以拧紧。要检查皮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电动机轴和粉碎机轴是否平行。粉碎机在使用时一定要按规定的配套功率来选择动力,并且要严格的按各种型号的粉碎机的主轴额定转速选择与其配套动力的转速,不得提高主轴的转速。

2 铡草机工作原理及注意

铡草机主要用于铡切饲草料。能铡切的饲草有谷草、稻草、麦秸、玉米秸杆及青饲草等。

饲料原料篇5

【关键词】原料;微量元素;添加剂;颗粒形状及大小

前言

随着工业化饲料生产的发展,社会对饲料产品质量,主要是饲料营养水平越来越重视。饲料产品的性能不仅应满足营养要求,而且应满足安全要求和动物产品的风味要求,安全性是饲料产品质量要求的重要部分,而且是对饲料产品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1]。

一、理解水产饲料产品质量的概念

1.国际标准对质量的定义

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标准,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

2.饲料质量的评定

饲料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的差异,加工均匀性差异、称量误差等很多因素都会使产品的成分含量有所不同,每批产品成分都有其固有的特定指标,这种固有的特定指标满足产品标准(或标签)要求的程度即体现出该批饲料产品的质量,以此为根据来评定饲料好或差[3]。

二、水产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

1.原料对水产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水产动物对其食物要求与陆生动物不同,他们要求高蛋白性和脂肪性食物,所以一般制作水产饲料的原料大多为:鱼粉、豆粕、麸皮、谷物等物质。

原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饲料的质量。因此,要严把原料接收这道关口,防止危害产品质量的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线[5]。其次是原料的新鲜度,原料的新鲜度对饲料的诱食性、消化吸收率以及利用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最后还要考虑原料稳定的供应途径,来源不稳定的饲料会直接影响配方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鱼粉的主要营养特点是蛋白质含量高,一般脱脂全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高达60%以上,富含各种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组成齐全、而且平衡,同时还应含有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未知的生长因子[7]。

优秀的饲料配方应具备以下条件:原料的选择及配比要符合水产动物的营养要求;注重生态效益,满足可持续发展;合理搭配使用添加剂[3]。水产饲料的加工特性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减小水产饲料原料粒度的大小有以下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改良颗粒耐水性,改良饲料适口性,提高饲料均一性[6]。水产饲料的理想加工特性不仅表现在粉碎、混合,更重要的是所得的产品必须具有良好的水中稳定性。

水产动物进行食用的水产饲料都是经过制粒的,制粒可以克服粉料在水中散失带来的损失和对水体的污染;改善饲料的适口性和饲料品质;提高饲料的强度和密度;杀灭饲料中的大肠杆菌及沙门菌等有害菌;促进淀粉糊化和蛋白质变性,提高饲料消化率;改善饲料品质,增加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

2.微量元素对水产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般的水产饲料产品中含有钙磷元素,钙磷元素的含量越高说明水产饲料产品质量越好;水产饲料产品中碘、锌、铁、硒、砷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水产饲料产品中还富含B族维生素,这些微量元素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水产饲料产品的质量。

水产饲料产品中含有促生长的未知因子(鱼粉中含有这种促生长的未知因子),这种物质还没有提纯成化合物,还不能定名,但可以肯定,这种物质可刺激动物生长发育[7]。

3.颗粒形状和大小的等因素对水产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颗粒饲料依据加工方法和成品的物理性状分为硬颗粒饲料、软颗粒饲料和膨化颗粒饲料三种类型。硬颗粒饲料是指颗粒饲料含水率在12%以下,颗粒密度为1.3g/cm左右的粒状饲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软颗粒饲料是指含水率在25%--30%之间,密度为1.0g/cm的颗粒饲料;膨化颗粒饲料也称膨化漂浮饲料,密度一般在1.0g/cm以下,膨化颗粒饲料中的淀粉在膨化过程中发生了胶质化,在水中的稳定性增加,可减少饲料中水溶性营养物质在水中的散失[8]。一般对颗粒饲料的要求为:颗粒的粒径一般在1.0mm--6.0mm之间。

三、未来水产饲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新的养殖业将由现在的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食品"趋之若鹜。而且对养殖业要求防止污染,禁止使用激素等违禁药物、避免重金属、药物残留、保护生态的呼声越来越高。水产品优质化将是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采用挤压膨化饲料是生产高质量安全型动物产品,确保人类健康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饲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对饲料产品质量的理解》2008-3-2111:06:55

[2]《中国饲料添加剂》08年02期2008-3-310:49:40

[3]《影响水产饲料质量的因素浅析》张延华(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17

[4]《水产饲料原料快速鉴别概要》2008-3-68:50:34

[5]《鱼粉营养特点分类用途营养特点》日期:[2011-12-5]

饲料原料篇6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

《饲料标签》标准属强制性国家标准,它是政府管理部门加强对饲料生产和经营环节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规范生产者、经营者行为的有效措施。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制定方案,成立了由局领导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监管职责和工作重点,加强饲料源头监管。全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标签检查在市畜牧局统一组织下,各县、特区、区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二、大力宣传、贯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

通过下乡宣传、上门服务等方式认真开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和畜产品科普知识,使经营者依法诚信生产经营,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能力。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

三、加强保障,沟通信息

各县均制定方案,公布举报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加强信息沟通,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上报。

四、加强专项整治监督,规范饲料流通环节的管理

采取以专业检查为主,联合集中检查为辅的办法,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监管为核心,对生产、经销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如标签标准、卫生标准等)的企业和负责人依法追究责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畜产品质量和畜产品安全大检查。从9月25日到10月10日,全市共出动执法监管车辆13台次,出动执法人员55人次,检查饲料经营户28户次,检查饲料标签28批次。经查:目前有生产日期不标注的1批、没有标明“含有药物添加剂”字样1批。根据《饲料标签》的有关规定提出限期整改,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通过整顿饲料市场秩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检查饲料标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标签》对企业的产品标签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标签标准规定的,按《条例》有关规定处罚。

二〇〇七年十月十日

浅谈饲料标签问题

饲料标签是以文字、图形、符号说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数量、特性、使用方法以及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内容的一种信息载体。饲料标签是生产者产品质量信誉的承诺。实行饲料标签管理,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我国于1999年8月10日颁布了新修订的强制性标准GB10648-1999《饲料标签》,并于2000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规范饲料生产与经营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近年来的市场产品质量抽检中,发现饲料标签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饲料标签》的宣传与贯彻实施,规范标签设计内容,强化监督措施,提高饲料质量的管理水平。

1饲料标签标识的存在问题

2002~2003年,江苏省组织开展了5次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的抽样检测,检查内容包括了生产与经营企业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和动物性饲料产品,检测指标包括营养指标、卫生指标和药物残留、标签标识等。从饲料标签的检查结果看,存在以下问题:

1.1总体合格率低

2年中抽检各类饲料产品947个,符合《饲料标签》要求的445个,平均合格率为47.0%(详见表1)。

1.2动物性饲料普遍缺少标识

2003年2次抽查动物性饲料产品55个,合格的标签仅1个。动物性饲料使用量大,且大部分依靠进口,整船整车装运,没有固定的包装,没有规范的标识。

1.3标示内容不规范

包括标签上标示的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与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未标明生产日期,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标注不符合要求标准,饲料产品名称不规范等。

1.4一签多料

几种饲料产品合用一张标签,或一个系列饲料产品仅有一个标签。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诸多,一是企业负责人对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认识不够,随意糊弄一个标签了事;二是缺乏足够的法规意识,有意在标签上做文章,把营养指标标得很高,而实际的企业标准定得又很低,既想蒙骗养殖户,又欲逃避监督抽查;三是不少小饲料生产企业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对饲料标签工作不熟悉,生产企业间相互模仿甚至抄袭标签;四是对监督抽查出的饲料标签问题企业,多数未作行政处罚,存在法不责众现象。

表12002和2003年江苏省抽检饲料产品标签合格情况

年度与批次抽检环节产品种类标签数/个合格数/个合格率/%

2002年第1批生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52029055.8

2002年第2批生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1876534.8

2002年第3批经营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42851.9

2003年第1批生产与经营配合饲料604575.0

2003年第1批生产与经营浓缩饲料1515100

2003年第1批生产与经营预混合饲料564275.0

2003年第1批生产与经营动物性饲料4412.3

2003年第2批生产与经营动物性饲料1100

合计//94744547.0

注:本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饲料监察所饲料抽检工作总结报告;2003年第2批次抽检的11个动物性饲料,因普遍没有符合规定的标签,原报告未作判定,引用时作不合格处理。

2规范饲料标签的设计要求与标示内容

《饲料标签》是国家规定强制性执行的标准。饲料企业必须按照《饲料标签》的规定要求设计内容、制作与使用标签。

2.1标签内容要完整

标签中必须标示的内容包括:“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字样;产品名称、原料组成、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编号、生产者和经销者名称和地址、生产许可证和批准文号(实行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饲料产品)、药物添加剂等。这些内容都是标签不可缺少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属于不符合要求的标签。

2.1.1所有饲料标签上都应标有“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字样,以明示该产品符合国家强制性《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2.1.2饲料名称。产品名称应当采用能表明饲料、饲料添加剂本身固有性质和特征的名称命名,应符合GB/T10647《饲料工业通用术语》中的有关定义。如“配合饲料”不得称“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不得称“超级浓缩饲料”、“料精”或“活性×××”等。有商品名的可同时标示商品名。需要指明饲喂对象和饲喂阶段的必须在饲料名称中予以表明。如“产蛋鸡配合饲料”、“种鸡配合饲料”、“肉鸡配合饲料”不能笼统称作“配合饲料”。已有产品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其名称应与产品标准一致,不得使用独创名称或广告性名称,不得在名称中随意加修饰语。

2.1.3原料组成。是表明加工饲料产品使用的主要原料名称以及添加剂、载体、稀释剂名称。如玉米、植物油饼粕、麸皮、鱼粉、磷酸氢钙、赖氨酸、蛋氨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另外,在饲料中起重要作用的添加剂原料(如硒原料),用来替代某种营养成分的特殊替代品(如尿素)或用于诱发畜禽特殊生理功能的物品(如调味剂)均应作为添加剂,在原料组成中予以标明。各种原料的名称,一般应以具体名称标出,如玉米、豆粕,若配方中某些原料常有替代情况发生时,也可以原料种类标出,如谷物、植物油料饼粕等,但如果采用的原料含有毒有害物质时,则必须标示具体品名,如棉子饼粕、皮革蛋白粉等。

2.1.4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它体现了产品的内在质量特征。生产者根据规定的保证值项目,对其产品成分作出明示承诺和保证,保证在保质期内,采用规定的分析方法均能分析得到的符合标准的产品成分值。标签上应按《饲料标签》中表1所列项目标示,其数值必须完全按产品标准中的数值标示。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总磷、钙、食盐、水分、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以百分数(%)表示;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某些元素的量来表示(如:mg或ug);药物饲料添加剂和维生素的含量以药物或维生素的量,或以表示药物生物效价的国际单位表示(如:mg、ug或国际单位IU);有毒有害物质以每千克饲料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量或个数表示(如:mg、ug或细菌个数)。一般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有效成分含量等,用“不低于”表示范围;粗纤维、粗灰分、水分、有毒有害物质用“不高于”表示范围;总磷、钙、食盐等用幅度范围表示,如0.6%~0.9%。需要指出的是,“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是最低保证,因而生产者必须充分考虑某些成分在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失(如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某些成分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增加(如水分),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保证。

2.1.5产品标准编号。标签上应标明生产该产品所执行的标准编号。由标准的代号、顺序号和年代号3部分组成。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备案的企业标准。

2.1.6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必须按农业部公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严格执行规定的剂量、配伍禁忌和休药期等要求。标签上必须标明“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字体醒目,标示在产品名称下方。另外,还应标明添加药物的法定名称、在饲料中的准确含量、配伍禁忌、停药期及其他注意事项等。

2.1.7使用说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应给出相应配套的推荐配方或使用方法及其他注意事项。饲料添加剂产品,则必须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1.8净重(或净含量)。应在标签的显著位置标明每个包装物中的净重,散装运输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标明每个运输单位的净重。要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表示,如克(g)、千克(kg)或吨(t)。若内装物为液体的则应标注“净含量”。

2.1.9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饲料、饲料添加剂为限期使用的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日期采用国际通用表示方法,如:2003-06-01,表示2003年6月1日生产。年号后留空格可加班次批号等。也可直接标注2003年6月1日。保质期是指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保证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的成分、外观等应符合该产品生产所执行标准的各项质量指标要求,也符合饲料、饲料添加剂卫生标准的要求。保质期的确定可按国家标准规定,没有规定的,生产者可视产品的特性,经科学试验确定。在标签上要注明贮存条件和贮存方法。保质期用××个月或××天表示。

2.1.10生产者、分装者的名称和地址。标签必须标明与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一致的生产者的名称和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进口产品必须用中文标明原产国名、地区名等内容。

2.1.11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管理的产品,如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标签,应当注明有效的产品批准文号和生产许可证号。

2.1.12可标注必要的其他内容,如产品品牌、条码、名优标志、有效期内的质量认证标志等。

2.2标签印制要规范

标签必须使用中文,并使用规范的汉字;标签上出现的符号、代号、术语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的规定;标签上不可以使用繁体字,也不可以使用自撰的简化字。标签印制材料应结实耐用,文字、符号、图形清晰醒目,保证当产品到达用户手中时,标签内容仍能清晰易辨。

2.3标签使用要正确

饲料标签不要与包装物分离,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将标签印制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袋、瓶、箱以及其它包装形式的容器或包装物上;二是单独印制纸签、塑料签(或其它制品签),粘贴或附吊在饲料、饲料添加剂包装容器上,也可缝于袋口。标签缝在袋内时,外露的部分要能看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以便用户购买饲料时参考。

3加强对饲料标签的监督管理

3.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饲料标签》标准的贯彻实施

实行标签管理,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已成为各国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生产者利用饲料标签可以合法有效地向用户介绍自己产品的特征,传达产品质量信息,并就产品质量对用户作出明确的承诺和保证;经营者可以根据标签标注的内容安排产品的安全储运、适时销售;养殖场(户)可以通过标签了解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的质量状况,便于正确使用和储运;饲料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标签内容判断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是打击假冒伪劣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的重要依据。各饲料企业要组织技术人员,进一步学习《饲料标签》及其他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执行饲料标准的自觉性。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加强培训,切实掌握饲料标签的各项技术环节,提高管理水平。

3.2加强审核,切实纠正饲料标签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各级饲料管理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其他单一饲料的审查考核中,把饲料标签列入考核的内容,认真把关,严格审查,及时帮助企业找出问题,加以纠正。在对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核发批准文号时,将严格审查标签内容,凡不符合《饲料标签》标准要求的一律不予核发批准文号。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沟通,在审查与备案企业标准时,共同把关,做好饲料标签的实施工作。

3.3突出重点,严格动物性饲料的质量管理

当前,动物性饲料标签存在的问题较多,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相对于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对动物性饲料的质量管理较为薄弱。因此,要研究加强对动物性饲料的管理措施,采取有效手段,尽快扭转动物性饲料标签严重不规范的问题。要加紧颁布出台动物性饲料卫生合格证制度,对生产环节实施准入管理,实行关口前移,实施源头治理。要加强对进口产品的登记管理,加大饲料标签的检查力度,通过在口岸检验时进行加贴标签等办法,规范进口产品的饲料标签,尤其是鱼粉等大宗原料产品。

饲料原料篇7

关键词猪饲料;配制;原料选择;饲料中毒

近年来,畜产品需求量增大,畜禽饲养量逐年增加,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增加,由于环境的污染,病毒和细菌的变异,药物的滥用,疾病迅速传播扩大,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同时,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是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面就饲料的选料、科学配合以及加工进行探讨,以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1饲料原料选择

(1)原料的种类和用量。原料品种应多样化,以利于发挥各种原料之间的营养互补作用[1]。常用的猪饲料比例为:谷物类如玉米、稻谷、大麦、小麦、高粱等,占50%~70%;糠麸类如麦麸、米糠等占10%~20%,豆饼、豆渣占15%~20%,有毒性的饼如棉籽饼、菜籽饼应小于10%,种猪不宜使用棉籽饼;动物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蚕蛹粉等占3%~7%,草粉、叶粉小于5%,贝壳粉或石粉占3.0%~3.5%,骨粉占2.0%~2.5%,食盐要小于0.5%。

(2)饲料原料的特性。要掌握原料的有关特性,如适口性、饲料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饲料的污染、有无霉变等情况,适口性差、含有霉素的原料用量应有所限制,严重污染、霉变的原料不宜选用。

(3)经济性原则。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原料资源。

(4)原料的体积。为了确保猪只每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选原料的体积必须与猪消化道容积相适应,若体积过大,猪每天所需的饲料吃不完,从而造成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要,同时还会加重消化道的负担:若体积过小,虽然营养物质得到满足,但猪没有饱感,表现烦躁不安,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2饲料的科学配合

(1)掌握猪的饲养标准。不同生产目的的猪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不同,因而应根据猪的生产目的、年龄、体重等,选择不同的饲养标准来配制日粮。另外,根据不同猪群,选用不同类型的日粮[2]。一般来说,仔猪、种公猪、催肥阶段的育肥猪,可选用精料型,即精料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繁殖母猪、后备母猪可选用青料型,即青饲料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架子猪可选用糠麸型,即糠麸占日粮总重的50%以上。

(2)原料混合要均匀。各种原料必须混合均匀,才能保证猪吃进每日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加有预混饲料时,如混合饲料混合不均匀,容易造成猪药物或微量元素中毒。另外,应注意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调整饲料的比例。冬季应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适当降低豆饼等蛋白饲料的比例,但粗蛋白下降不超过15个百分点;夏季由于采食量下降,应减少玉米等能量的饲料比例,并适量提高钙的含量。

(3)配料多样、合理,保证营养全面。在喂猪的青、粗、精3类饲料中,青饲料含水分多、体积大、易消化、适口性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质量好的蛋白质;粗料体积大,粗纤维含量较高,配合合理,可增加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有通便作用,会使猪有饱胀感,但难以消化;精料的特点是体积小、营养价值高、易消化但矿物质、维生素较缺乏[3]。

3加工调制要合理,配合饲料要适口性好,容易消化

除麦麸、米糠、鱼粉、骨粉等粉状原料外,玉米、豆类、稻谷等籽实类原料应适当粉碎,生大豆不能直接喂猪,必须炒熟或煮熟后才能使用[4]。配合饲料中,如含能量和蛋白质较高、粗纤维少,则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相反,含能量和蛋白质少,含粗纤维多,则适口性差,难以消化。在配合饲料时,宜多采用青饲料,少用粗饲料,并且配合的粗饲料品种要好。饲料要尽量精细加工,严防发霉、变质;鱼粉要尽量少用,以降低饲料成本;菜籽饼、棉籽饼要做好去毒处理,饲喂怀孕母猪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一般不超过饲料总量的5%;应用青绿多汁饲料饲喂公猪时不可过多,否则容易形成“草腹”,影响配种能力,饲喂空怀母猪时,大量应用青绿多汁饲料可以促进发情。

4几种常见饲料中毒原因、症状及解决方法

(1)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又叫饱稍病。白菜和萝卜叶等青饲料富含硝酸盐。白菜和萝卜叶腐败,或煮熟后焖在锅里过夜,或煮后装入缸里加盖放置过久,其含有的硝酸盐就会转变为有剧毒的亚硝酸盐。猪吃食后突然发病,口吐白沫,转圈不安,呼吸困难,挣扎鸣叫,可视黏膜和皮肤呈乌紫色后转白,剪耳、割尾均无知觉,血液呈酱紫色,不易凝固,严重者很快死亡。预防方法:不用腐烂的青饲料喂猪,如需将青饲料煮熟,应用急火煮,敞开锅盖,勤翻动,随煮随喂,不要焖泡过夜。

(2)食盐中毒。因过量饲喂多盐饲料如酱油渣、咸鱼粉等引起。成年猪一次食入50 g以上食盐就会中毒,若食入100~250 g就会死亡。主要症状是口渴、流涎、便秘或下痢,并有神经症状,最后因心脏麻痹死亡。预防方法:用含盐饲料喂猪时,不要再加食盐,并要充分饮水。添喂食盐要均匀,防止个别猪只食入过量而中毒。

(3)霉玉米中毒。因饲喂寄生有毒霉菌的玉米而引起。症状像流脑,表现易嗜、减食、兴奋。故切忌用发霉的玉米喂猪。一旦发生霉菌中毒,可以采用解霉菌药物、有益菌群加适量葡萄糖进行解毒。

(4)农药中毒。猪误食农药,或用近期洒过农药的菜喂猪会引起中毒。有机磷农药和有机氯农药、汞制剂、砷制剂、磷化锌均能使猪中毒。故要加强农药管理,防止猪误食或误饮含农药的水。如果用近期喷洒过农药的菜喂猪,必须把青菜洗净,确认无毒后才能喂猪。一旦发现猪中毒要尽快请兽医抢救。

(5)其他。过量的酒精、变质腐败的花生饼、未去毒的菜籽饼、未脱毒的棉仁饼及新鲜棉叶、患黑斑病的甘薯或用黑斑病的甘薯磨成的粉浆、发芽的马铃薯及其茎叶等都能引起中毒,在养殖过程中时刻防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参考文献

[1] 刘春喜,贾昌泽,陈斌,等.科学配制猪饲料[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95-97.

[2] 符林升,熊本海,高华杰.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09(10):34-39.

饲料原料篇8

1畜禽安全高效饲料的特点

畜禽安全高效饲料的特点:①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②强调最佳的动物生产性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的经济性能;③强调安全性,即不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原料,不滥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饲料添加剂,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④强调饲料的适口性和易消化性;⑤强调提高动物产品的营养品质和风味;⑥提倡使用有助于动物排泄物分解和去除不良气味的安全性饲料添加剂。

2畜禽安全高效饲料的贮存方法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动物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有良好的环境。为提高畜禽饲料的质量及安全,除了要对饲料原料进行调制和加工预处理、优化饲料配方、改进生产工艺之外,还必须注意饲料的科学贮存方法,科学的贮存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饲料数量损失,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饲料霉变和营养成分损失,从而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价值和饲料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2.1控制饲料中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污染

(1)降低饲料中有毒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饲料原料中汞、铅、砷、镉等重金属有毒物质的含量,对直接接触饲料的容器、器械、导管及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添加剂中的有毒物质加以限制。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指饲用植物(如棉粕或菜粕)中含有的一些有毒有害的天然成分。降低这些有毒有害成分的含量可以采取培育无毒或低种、改进饲料的加工工艺和设备,限量使用含有毒物质的饲料等方法,注意合理搭配、平衡营养,如棉粕中赖氨酸含量和利用率低,精氨酸含量高,应注意在日粮中补充赖氨酸或与菜粕配合使用。

(2)控制饲料中的有害生物。饲料中的有害生物是指可引起饲料变质并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昆虫及寄生虫等。加强对动物性饲料原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监控,对可能携带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的动物性饲料应坚决杜绝饲喂,避免其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类健康;控制饲料中的有害生物,保持厂房、机器设备及仓库清洁、干燥。

2.2控制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在饲料贮存过程中,高温、高湿是导致饲料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高温、高湿不仅可以激发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水解酶的活性,加快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速度,而且还能促进微生物、储粮害虫等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产生大量的湿热,导致饲料发热霉变。因此,在常温仓库内贮存饲料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下,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2.5%。如果能把环境温度控制在15℃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饲料可贮存的时间会更长。也可在饲料中添加有效的防霉剂,如丙酸及其盐类、山梨醇及其盐类、双乙酸钠等。

饲料原料篇9

1.1饲料工业生产总体形势基本稳定

2014年陕西省饲料工业总产量为456.81万t,较2013年的451.48万t增长1.18%;总产值达159.9亿元,较2013年158.01亿元增长1.2%。其中配合饲料产量284.17万t,同比增长5.47%;浓缩饲料产量155.36万t,同比下降5.4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17.28万t,同比下降2.37%。

1.2主要饲料品种四增两降

主要饲料品种中,猪料200.75万t,同比增长1.19%;蛋鸡料125万t,同比增长1.37%;反刍料53.53万t,同比增长8.56%;其他料7.39万t,同比增长5.87%;肉鸡料42.7万t,同比下降2.4%;水产料27.44万t,同比下降7.73%。

1.3产品结构跟进调整

紧跟陕西省养殖业发展趋势,强化饲料产品结构跟进调整。2014年不同饲料在总产量的比重中,猪料为43.95%,蛋鸡料为27.36%,肉鸡料为9.35%,水产料为6.01%,反刍料为11.72%,其他料为1.61%。饲料类别中,配合饲料比重为62.21%,浓缩饲料比重为34.0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比重为3.78%,浓缩饲料比重持续下降。

1.4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

积极深入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筹措专项资金,加强产品抽检力度,不断强化监管,创新监管方式。首次组织开展了全行业省市监管部门交叉检查活动,使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有效地防止了饲料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了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014年,陕西省共实施部、省级饲料样品抽检2749批次,合格2736批次,合格率达99.53%,保持了“十二五”以来,饲料抽检合格率连续4年99%以上。饲料生产企业的原料和成品双检意识不断增强,饲料中“瘦肉精”已连续十五年未检出。

1.5规模企业强劲发展

根据陕西省重点企业跟踪调查统计,全省前40位的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1万t以上,总量达220.78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48.33%。其中,前15位的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4万t,总量达167.28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36.62%。陕西石羊集团农牧有限公司、陕西正大有限公司、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康达尔高陵饲料有限公司四家企业年产销量均突破10万t以上,总量达104.29万t,占全省总产量的22.83%。陕西省内规模领军企业依托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带动产业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1.6反刍饲料推广规范推进

按照新的许可条件要求,反刍动物饲料必须单独设立生产线,陕西省混用反刍饲料生产线全部淘汰。截至2014年年底,陕西省获得单独反刍动物饲料生产资质的企业有19家,其中,专业公司9家,年综合产能达165万t。从监测的反刍饲料生产企业看,一年来,陕西省反刍饲料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总产量达53.53万t,同比增长8.56%。

1.7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加速退出

通过实施新的饲料行业行政许可制度,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和标准,使小型饲料企业、管理不规范、发展无后劲的饲料企业加速退出。截至2014年年底,陕西省生产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的加工企业数量由257家减少到100家,淘汰率达61%。

1.8原料市场行情波动进一步加剧

2014年,陕西省饲料原料市场行情涨跌互现,波动加剧。其中,主要能量类饲料原料总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饲料用玉米9月份平均进厂均价接近2700元/t,全年玉米平均进厂价格达到2422.29元/t,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03%;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价格一改上年度弱势,开始震荡抬升,在鱼粉价格强势反弹刺激下,其他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态势,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饲料用肉骨粉全年平均进厂价格达到4410.08元/t,同比上涨15.41%;粕类产品价格一路震荡下行,呈现明显弱势行情,2014年棉粕、菜粕进厂均价分别为3085.83和2762.15元/t,同比分别下跌3.40%和0.47%;蛋氨酸、赖氨酸价格走势分化明显,蛋氨酸价格持续强势,赖氨酸价格继续保持弱势格局;主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中,除维生素E价格略有下降外,维生素A和D3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微量元素价格保持弱势震荡格局。

22015年工作思路

2.12015年陕西省饲料工业工作的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牢固树立依法监管思想,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持续贯彻饲料行业许可条件,强化行业准入,推动行业转型。扎实落实行业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保障质量安全。围绕陕西饲料工业发展的新常态,着力研究深化全省饲料行业发展措施,继续按照“提高门槛、减少数量;加强监督、保证安全;转变方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在持续强化执行新生产许可条件升级硬件基础上,重点推进实施《规范》,提升软件条件,从而全面推动饲料企业做强做大,着力构建优质、安全、高效、规范的现代化饲料产业体系。

2.2主要措施

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实现年内《规范》全面、平稳实施为核心,以提升行业硬件与软件水平为抓手,着力推进陕西饲料行业规范发展,不断强化依法治饲水平,为全省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打牢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继续抓好六个专项整治,努力实施行业六个转变,即:继续深化饲料原料、违禁添加品、企业检化验室、产品标签、执行标准和经营企业六个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从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向大中型饲料生产企业转型、从浓缩饲料向配合饲料转型、从单一饲料生产加工向产业链发展转型、从使用自配料向使用工业饲料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型,从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转型为主要内容的六个转型。

2.3陕西省饲料工业主要预期目标

饲料原料篇10

终端需求好转需要时间 目前全国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每斤已经突破10元的高位,部分中小型饲养场逐渐扭亏为盈。但大型猪场由于前期亏损基数较大,且贷款金额甚巨,生猪至少要再持续3个月左右的高价,才有可能恢复盈利,并受近期接近7.15∶1的猪粮比影响,生猪进入快速生长期后,重量达到300斤左右利润点接近峰值,使得近期猪场压栏心态较浓,且经过前两年的连续亏损,养殖业进行行业整合,留下的企业大多较为理性,面对市场好转并未大量盲目补栏,而是有计划的逐步恢复生产,因而生猪养殖作为玉米原料类饲料的最大消费端,其需求好转绝非一日之功,因此,饲料厂将面临打持久战的准备,玉米等饲料原料消耗受到上述影响,消耗量短期内或将持续维持低位,抑制玉米价格上行。

其他饲料种类需求稳定 玉米类饲料原料主要用于猪、禽类饲料;另有狐貉料等饲料种类亦有所添加,但用量较少,并不影响整体市场行情。禽类市场近期整体供需平衡,饲料厂销售渠道较为稳定,且目前禽蛋市场并未有明显好转,养殖场维持生产为主,短期内饲料需求难有变化。

下游市场持续低迷 近期饲料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成交缓慢,据了解部分中、小型猪禽类饲料厂玉米日均用量2吨~3吨,不及往年同期的1/3,而这一消耗量已经持续近半年。饲料价格持续低迷,不断压低饲料厂利润,使得厂家对玉米等主要饲料原料压价心理浓厚,且目前高粱、大麦等低价替代饲料配比增加,配方逐步完善,亦将冲击玉米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