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十篇

时间:2023-04-07 20:30:38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提高

一、引言

某位著名的数学家曾经说过:“知识不是硬性灌输给学生的,一位优秀的传授者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引领学生进行反思,而不是磨灭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数学学习亦是如此,它是一个创造、发现、更新并且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学学习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直接建设者与有序引导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发展核心,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对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影响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提高的因素与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提高策略.

二、高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具体培养目标

所谓灵活的数学解题技巧就是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达到最大化.具体目标是形成与数学教材内容紧密镶嵌的解题模式,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对待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注意灵活运用.熟练地运用数学解题技巧不是一味地为了技巧而运用技巧,而是在熟练掌握基本的教材知识的同时,在逐渐的积累与实践过程中掌握不同类型题目的学习规律,让数学解题技巧成为学生的一种辅助工具,比如,有的题目可以套用公式,但是同样也可以按照规律进行简便运算,数学解题技巧的运用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不单单要让学生学会应对应试教育模式,还要更加注重技巧对学生解题的帮助以及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数学基础知识网络体系

数学解题技巧的本质在于将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进行深入整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比如,学生在学习函数这一重要章节时,不能单纯地学习函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函数方程式的使用以及函数的实际应用等,还要将这几个部分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基础知识网络体系,以便于在解答具体题目时,可以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函数的基础知识解答具体的函数题目,最后,根据实际意思得出最终的准确答案.使学生建立基础的知识网络体系,掌握题目内外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主干思路的基础上,将零碎知识铸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更好地抓住难点,解决疑点,做到不重不漏,这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落实答题细节,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具体学习过程中,日常的练习与总结固然重要,而基础知识网络体系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思考、整合教材基本知识,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具有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数学分析以及实际应用的综合技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挖掘题目中的逻辑因素,如,概念的分类、定理的推导、结论的证明等,都要从解答步骤、答题思维以及逻辑规范等方面对广大学生做出具体的界定与规范,做到有理有据,从细微之处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因材施教,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题目存在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要根据每道题目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的问题分析,本文主要总结了两种不同的常用解}方法.

1.直观解题法

直观解题法要求我们直接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出发,运用相关的概念、性质和公式等知识,在层层推理与运算的基础上,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直观解答法常用于涉及概念、性质的考查或者运算相对简单的选择题与填空题.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大小比较时,往往可以运用三角函数公式直接得出答案.

2.数值代入法

数值代入法指能够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灵活代入数值,通过得出的特殊答案,对题目选项进行一一筛选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题目条件清晰的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极值的解答中.例如,在进行含有未知数的函数题目求解时,除了按照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将带有未知数的公式列示出来,还可以赋予未知数一个特殊的值,这个值一般为“1”或“0”,通过特殊值求出题目的最终答案.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2

在上这节课之前,刘燕老师就把她这节课的设想跟我探讨了一下,当时我就觉得她这节课十分符合李善良教授在第一天给我们做讲座时提到的教学追求:要上好一节课,那么这节课必须有几个亮点,几个追求,一个理念,两个维度;而整节课的设计又恰好是王思俭教授所推崇的变式教学!我当时看了她的整个设计,就跟刘燕开玩笑说:“刘燕,你这是要火的节奏啊!”

结果也是在预料之中,这节课上完后,学生情绪高涨,意犹未尽,反响极好,许多亮点值得回味.

一、一个理念――主线突出

整节课的核心是利用分段函数的图像来解决与函数单调性相关的五类问题:单调性的判断与证明、解不等式、求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求最值.课堂脉络也非常清晰,刘老师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精心打磨,从必修1的第44页课后习题2.2的第3题的“画出函数f(x)=x|x|的图像,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激发出灵感,设计了这样一节声形俱备的课,主线的脉络可以用这样的一个框图来表示:

课题引入:f(x)=x2图像与性质

增加一个绝对值:f(x)=x|x|的图像和性质

增加一个零点:f(x)=x|x-2|的图像和性质

变常为参:f(x)=x|x-a|的图像和性质

将学生非常熟悉的二次函数f(x)=x2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多种手段从多个维度来分析研究这个函数,比如,定义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并作出函数图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能力,增强学生们数形结合的意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紧接着出示一系列的变式题,改变函数类型,变一段为分段,变一个零点为两个零点,变常数为参数,变无定义域限制为有定义域限制等等.千变万化,精彩纷呈,学生和教师都乐在其中,不知不觉中刘老师已经把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渗透进学生们的心田,大家每拿到一个函数都十分好奇它的姿态,迫不及待想揭开它的面纱看个究竟!

二、两个维度――副线交叉

一部戏光有主角没有配角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整个故事就不会那么跌宕起伏摄人心弦.所以这节课除了脉络清晰的主线,还有细腻精妙的副线:围绕变式中一系列的带绝对值函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完美地把握住两个维度,主副线交叉进行,有机结合,处理巧妙,亮点突出:

(1)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来进行变式教学,从多个角度来引进和理解数学知识,十分看重变式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变式的作用是学生理解、练习的需要,是课前有意识、有设计的,在学习空间的创设上,能创设适当的变异维度.

【案例】问题2.f(x)=x|x|,你怎样判断这个函数的单调性?

① f(x)是R上的函数.

② 若f(1+a)>f(2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③ f(x)=x|x|,x∈[-2,2],若f(1+a)>f(2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改编题:问题3.f(x)=x|x-2|.

① 求f(x)的单调增区间.

② f(x)在[a,+∞)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③ 不等式f(x)≤f(1)的解集为.

④ 不等式f(2-x)≤f(1)的解集为.

改编理由:将原题的函数进一步复杂化,综合考查脱绝对值作分段函数图像来研究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

(2)关注探究,将数学探究学习理解为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变式引导学生探究,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如问题4中f(x)=x|x-a|的图像由学生根据前两个例题摸索出其作图方式.

(3)多处为后续的学习与探究埋下伏笔.

(4)对每一个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都有助于学生逻辑推理、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5)开拓知识和技能的空间,特别是分段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的求解.

(6)注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优化思维的品质,如解不等式可利用图像而非分类讨论脱绝对值求解;求函数单调区间,不用定义而用图像数形结合轻松搞定;求函数最值结合图像更是事半功倍.

课堂上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使整节课浑然成为一个整体,加上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丰富多彩的数学语言,准确细腻的数学思维,带领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十分惬意的数学之旅!

三、几个追求

始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指导思想,注重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养成.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并用一首华罗庚先生的诗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端庄、秀丽!

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课堂,张弛有度,轻松愉悦;教师们也都在追求这样的课堂,想让学生们在成长的每个瞬间都感受到思维的升华,核心素养的提高!

要坚信:美好是属于自信者的,

机会是属于开拓者的,

奇迹是属于执着者的!

你若不想做,总会找到借口!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对策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回答了“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诚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的需求也越发的多样化,正是基于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需要我们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方能为社会提供和输入大量合格的人才。而当前的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极为重要,这就是我们题目中所谈论的“核心素养”问题。正是因为核心素养理念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因此,在现代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实现良好的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核心素养理念对当前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那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之下,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

1.自主性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和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之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制定计划、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和课程、自主管理自己的时间。这种自主能力的培养,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当代中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探究性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概念,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方能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一点对于促进数学课程的改革,对于促进数学知识的进一步延伸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3.创新性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创新是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现代社会人才的创新能力,则是体现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国外的教育来讲,以美国为例,在七八十年代人家的教学改革就已经将人才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要重点。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发展的积极意义,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因此,创新性也可以作为当前时代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

4.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诚然,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是为了让这些理论化的知R来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因此,实践性成为当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生活中的很多案例和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对策

以上,笔者主要是从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社会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从根本上讲,不同的时代,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核心素养体现的,往往都是和时展相适应的关键能力。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呢?

1.强化自身学习,不断提升综合素质

对于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时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是否和时展相适应,是否和当前国家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想适应。因此,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水平,为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自身的学习,可以从几方面做起: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其次,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当前的课程改革理念,充分利用新型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第三,教师可以通过和其他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积极的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灌输式的,或者是题海战术式。尤其是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每天面临的都是大量的试题,做完以后面临的就是教师大篇幅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积极地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例如,对于一些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积极的讨论,最终得出结果。这种合作讨论的学习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的手段是很多的,如课堂教学导入、情境教学法等的运用,都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交流反思,提高教学效率

交流和反思是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必由之路。为什么可以这样讲?我们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里的当局者,我们可以认为是老师。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对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清楚,那和学生之间良性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通过积极的教学反思,最终为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而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而言,逻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良性健康发展。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必然性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大多数与图形有关,现在的高中生的思维、运算、空间想象的能力还不够完善,教师要灵活、适时地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并帮助学生来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使这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让原本呆板的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可以改变以前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设条件,使数学课堂生动活泼.同时,应用多媒体可以将一些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必然性的趋势.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的知识点多,课堂容量大,所以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比较简单,或没有创设教学情境,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就坐在下面听,完全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学生兴趣不浓、想象不足、理解有限,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给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带来困难.将多媒体融于数学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在教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图形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去演示和呈现立体图形,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直观的了解,对立体图形的基本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动手去画立体图形,去感受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对空间图形有更形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感得到增强,同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多媒体技术可充分地揭示教学内容中数和形的紧密关系.在数学教学中若主动有效地设计出“数”“形”动态演示,观察各种图形的动与静,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与不变化,可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形结合思想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深刻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内涵,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模拟数学实验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问题的探究,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数学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设计实验的方法、选择数学软件、实验与验证,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例如,在讲解概率与统计这章时,在讲抛硬币实验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数学实验,让学生理解通过多次实验可以用频率来估算概率.

(五)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通过多媒体的音像效果直观地向学生展示课堂学习内容,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很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

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中的具体知识以及形象和过程等全部呈现在学生的视野范内,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重点,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图像平移的问题,对于平移或者转动后的图形,学生们需要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去发挥和想象.现代化教学手段步入课堂后,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大屏幕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演示物体平移的轨迹、方法和步骤,学生们就会非常容易地理解和掌握,印象也会非常深刻.当演示完毕之后,教师再进行黑板示范,然后让学生们自己作图.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非常符合学生们的学习需要和心理需要,同时,还轻松地掌握了重点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树立学生们数学学习的信心.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同时也促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5

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及品质等,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自我体验过程,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范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体现了数学在育人方面发挥的综合性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本文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谈一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过去,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总习惯让学生熟记概念、公式,做大量的练习,搞题海战术,但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是小学数学,必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基础,不能让学生成为考试机器人,否则学生会觉得数学很无趣,对他们的学习非常不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如数学运算、数据分析,那是工作和生活都永远离不开的,可以陪伴他们一生。比如去超市买价格便宜的洗衣液,就要将收集来的各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某种品牌的洗衣液最便宜。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就先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再者在教学中要真正把学生当做主体,由过去的那种看重考试成绩的思想转变为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培养与提高,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最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不仅能够获得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培养和锻炼了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必须以思维培养为基础,这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三、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优化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将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合理分配,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增强他们的思维品质,渗透核心素养教育。

四、以生动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往往因教师注重对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和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其兴趣培养,使很多学生形成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印象。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地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动、具体的事物更感兴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能力,教师可结合教学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其犹如身临其境,促使学生从情境当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联系生活施教,深化学生的数学理解

二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非常有限,为了促进学生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提出生活中实际问题,助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使其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七、展开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设计多样性数学实践活动,将学生按特点特长适当分组,将探究任务分派给不同小组,其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小学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特点,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理性认知具有重要作用。伴随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愈发提高,改变应试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便显得尤为迫切。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6

一、素质教育

教育历来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相联系,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意见》指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的课程教材体系不断完善。十余年的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与课改该相关的课程、教材、教学等的改革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和发展[1]。

二、数学核心素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目前,课程标准修订者大致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并不是完全区分开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差别。数学核心素养是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它高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消化,最终内省形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则以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0个核心素养为准,强调时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地位

在制定和修订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经常提到数学核心素养。孔凡哲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体,知识使得人们能够关心他人、善于思考,能力使得人们通过参与数学活动理解数学从而作出理性的数学判断。而马云鹏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使得人们通过数学学习积累认识,再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马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品质。[2]。

数学核心素养是人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在素养,由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数学情感与态度等组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数学学科问题,与可能是其他学科的问题,还有可能是生活问题,但具备数学素养的人可以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这些体现了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解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

三、方法解决问题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4]

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数学素养把数学当作一种工具,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步积累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逐步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众多数学素养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最上层的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是基于双基甚至四基而形成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10个核心素养,既反映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2.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

数学教育旨在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史宁中教授则倾向于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良好的数学教育与三维目标紧不可分,通过四基得以体现,既关注数学结果,也关注数学学习过程。而数学核心素养是四基的延续和深化。

3.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的本质和价值

数学的本质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是其价值追求。6大数学核心素养既有知识技能层面的要求,又含过程方法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反映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是数学的本质所在和价值追求。

(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5]

1.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

抽象、推理、分析、判断等都需要数学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是生成的,不因时间的迁移而衰减。因此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助于他们培养核心素养。

2.充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只有孩子有了自信,才有可能充满兴趣和热情去完成某件事。作为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充满自信地面对任何一件事。特别是孩子开始对一件事表现出兴趣时,决不能打击他们。否则,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阴影。

3.课堂教学设计要简明扼要

浅入深出是每一位教师都追求的目标,力求把复杂、困难、深刻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讲得清楚明白,这要求在备课的时候教学设计一定要简明扼要。

4.给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耻下问、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等无一不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对于小孩子,他们天生好问,作为教师,要给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潜移默化,逐渐渗透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同时,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6]。

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性和发展性,在不同的阶段,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时展要求[6]。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核心素养 引领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13-02

在基础教育中核心素养教学方式是比较重要的,核心素养拥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三维目标等良好的特点,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应对能力和未来在社会的适应能力。在进行核心素养教育时也要收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让核心素养教育更好的服务教育体系,并且要⒑诵乃匮的测量与评价体系进行完善,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学生核心素养的观念,这一规定是通过世界教育改革中不断的探究、摸索和实践得出的概念,对于它的定义却无法准确的提出。核心素养主要说的功能是以具体科学课程标准为基础,教育过程要满足科学教学的规律规定为具体标准,这样对于教学过程中“如何教”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核心素养理念是以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提出,可以良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适应社会需求的这一目标,在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与规定,在根据教育经历过后的基本素养与能力,这样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同方面的功能要求是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涉及到的部分,它保障了学生在未来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并且能实现学生未来的全方面发展的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个人发展的目标,也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含义主要是科学领域上的知识或具体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主要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的需求,对于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等基本问题可以进行解决。但是核心素养相对含义比较广阔,素养指的并不是某一科学知识或基本技能,是通过个体的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获得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可以良好的满足人的基础生活需求,也能良好的促进个人追求生活的目标,也能促进个人发展和生活活动的良好参与。核心素养教学体系也能增强学生对考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良好的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升学或者更好的促进未来工作能力,获得良好的素养可以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铺平良好的道路,让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变化更加适应,打下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也对社会的发展出一份力。

二、核心素养引领教育教学的良好方式和建议

(一)在核心素养的选择上要注重发展性、时代性和一贯性

对于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等重点都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个体与社会中体现的,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所有教育进行设计,通过不同阶段和教育机构进行连续向培养,从学生的幼儿时期到成人过程中教育培养不要间断,在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衔接培养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所有在养成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小培养,为学生对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具有宏观的教育目标,其基本理念与价值相对稳定,在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中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进行调整,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进行核心素养培养。例如在小学教育中,在进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体系与现阶段的教学理念进行数学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在数学考试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在课堂中所学内容,提高整体数学成绩,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集合时展的趋势,这样可以良好的体现核心素养的时代性、发展性和一贯性。

(二)建立核心素养体系要广泛征集相关意见

过去的教育创建和修订中都是通过教育专家来制定的,制定的标准比较适合教育体系的基本规律与原则。在教育体系中进行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的问题上,是关系到人们教育权利,也关系国家战略与党的教育目标。在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时要通过不同群体的意见与看法向结合,实现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意义,更好的为教育体系等不同体系进行服务。

(三)改进考试模式,完善核心素养评价与测量体系

首先要不断的完善校内的考试模式,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在考试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考评,避免片面化。其次,核心素养也具有测量性,对学生在核心素养模式中的表现和规定进行评价。国际组织和各国地区的经验在核心素养结构中,相对于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等核心素养布局容易被测量评价是需要认知类的,对于态度价值感、情绪情感方面的非人知类核心素养,对于评价与测量比较客观,其挑战性也比较大。对于未来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的开发是需要很大的研究力度,让测评手段更加丰富,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其主要作用。根据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格终生性的特点,在测量评价进行时建议连续性的评估,并且要进行定期追踪测查等活动,定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和阶段进行了解,作用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度和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良好的数据,让今后的教育方面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结束语

在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体系进行教学可以良好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可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核心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可以良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也能推动社会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

数学素养是指我们运用数学的思维和观点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倾向性,它主要包括数学的意识、行为、习惯等。它是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慢慢内化成的,主要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意识、数学信息交流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祖国发展的重任。因此,如何教育青少年努力学习基础文化课程并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成为重要课题。

一、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过于固定、死板

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课本知识为限,不再进行额外的扩展,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固定、死板,这样的教学内容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十分不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教学以考试为最终目的

在以成绩高低决定能力大小的当下,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往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用不间断的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起不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作用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

3.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

据调查显示,现在的小学生思维十分固定,只是简单重复使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的方法,没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并且课堂表现并不活跃,面对有些难度的问题往往选择回避,没有自主深入思考和请教老师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数学学习十分被动。

二、小学阶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

1.补充相关课外资料

想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仅仅依靠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进行相应的补充,这样既可以改变死板无趣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这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有益。

2.改革考核形式

前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考核大多只有考试这一种途径,方式过于单一,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造成了教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尽量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热情,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自制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3.培养数学思维,增强数感

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它是指学生对“数”的敏感程度和领悟程度。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直觉。而拥有良好数学思维的人一般对数字和运算十分敏感,擅长利用数学工具去分析和刻画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特征。他们往往能够察觉到生活中常见问题的数量关系。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善于将生活和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

教育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多数人的思维过程从问题开始。而且,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尤重,渴望探求未知事物。因此,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其认知能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的机会,鼓励并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探究,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

5.培养创新和质疑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质十分重要。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得他们经常会问“为什么”,而这种质疑正是创新精神所需要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给出题目的常规解法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独立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对于学生的质疑不要直接给予说明正误,要慢慢引导其自主求证,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鼓励,增强其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课后的习题进行改编,增加更多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答案,突破思维定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6.共同交流、合作探讨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教会学生进行思维的表达和沟通。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沟通过程,需要参与者进行合作和交流。首先,学生之间不断交流,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不同问题进行知识层面的沟通,不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自己的思维表达和沟通能力。其次,面对疑难问题,大家合作探讨,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解决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也可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十分有益。

三、小学阶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小学阶段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主要是解放小学生的思维,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同时,素质培养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根据数学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特点,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学生不仅仅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走出数学教学误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放眼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在实际教学中,遵循教学大纲,合理利用教材;同时也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

[2]钱留娟.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都市家教月刊,2016.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9

一、聚焦当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现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于数学学科是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凌驾于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之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利用讲授的方法借助数学学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形成,这种培养方式其实就是渗透。

渗透模式是以渗透的方式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理念落实在不同教育阶段的相应学习领域及科目中。因此,渗透模式的出发点是各教育阶段、各领域及各学科,通过分析它们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将其融入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紧紧抓住数学思想方法这一重要环节,因为数学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

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

1.巧借数学思想,培?B核心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关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而掌握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则是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蕴涵的数学思想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素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与训练,培养其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2.钻研教材,挖掘数学思想方法的核心素养

我们认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要从数学思维方法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数学核心素养是蕴含在数学思想方法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显性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潜在的。数学思想方法需要由教师充分钻研教材中的重要例题、采用恰当的方法使学生领悟才会见效。“钻研教材”是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学习的前提。

例如九年级上3.1《圆》第一课时当中的例题:

如图,在A地往北80m的B处有一幢房,西100m的C处有一变电设施,在BC的中点D处有古建筑,因施工需要在A处进行一次爆破,为使房、变电设施、古建筑都不遭到破坏,问爆破影响面的半径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

分析:爆破影响面大致是圆形,我发现这题可以使用化归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把问题归结为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渗透了数学抽象和数学模型等核心素养。如果要使B、C、D三点都在圆外,只需三点当中与A点距离最近的点也在圆外就可以了,于是发现这题可以算出AB、AC和AD的长度,然后使半径小于当中最短的线段即可。

由此可见,我们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当中的知识点,然后把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在课堂上适当的加以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经历数学思想的运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数学推理、数学模型、几何直观等数学核心素养。

3.组织教学,领悟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我们进行数学教学,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展开思维,领悟其中的数学思想和精神实质,以便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进一步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步领悟、理解、掌握、运用所学的某个数学思想方法。例如,3.4 《圆周角》的教学当中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的教学,本节课重点研究圆周角的概念以及圆周角定理,利用完全归纳法探索圆周角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数学抽象,数学模型等核心素养。

(1)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挖掘核心素养。首先从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出发,提出问题:什么叫圆心角?图1中∠AOB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相关的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师生共同纠正评价,进一步明确: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圆心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然后我用多媒体展示在北京海洋馆里人们通过圆弧形玻璃窗AB观看窗内神奇的海底世界的图片,如图,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同学丙和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在学生理解题意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哪位同学的观赏角度最好吗?学生结合图形大胆猜想并设置一个悬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圆周角。

(2)归纳总结提升认识,领会核心素养。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结合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进一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归纳总结。

①顶点在圆上,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归纳、猜想、证明”是探究问题常用的策略;“从特殊到一般”是认识事物常用的数学方法;“分类讨论、转化”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

通过教师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就题论题,死套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加强思路分析,寻求已知和未知的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于是我认为,“组织教学”是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学习的核心。

(3)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融入核心素养。任何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不能很快地被人掌握,又由于数学思想方法是蕴含于各个知识点中,在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时,要由教师进行系统地研究,作出周密的安排。具体到某节课的教学,教师都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创设怎样的情况、提出怎样的问题、讲授怎样的内容、设计怎样的活动、安排怎样的练习等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会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和技能要由教师来“引导”。

例如,计算:1+3=?1+3+5=?1+3+5+7=?1+3+5+7+9=?并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在这道题的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相互合作交流,提供如下的帮助:列出一个点阵,用图形的直观来帮助学生进行猜想。这就是典型的把数量关系问题转化到图形中来完成的题型,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自然而然的对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在以后的解题当中主动尝试运用了。

数学思想的方法也有难有易,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让学生有明确的印象。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分散在各个不同部分,而同一问题又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因此,教师的概括、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我提炼、揣摩概括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落在实处,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4)转化数学思想方法,养成核心素养。指的是教师、学生都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的参与尤其重要,如果没能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的教学活动决不会是成功的。

例如,有理数的分类可分成正数、零、负数,也可分整数、分数(小数)。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想,然后相互讨论,再板演的方式进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从中发现较简捷的解法。在这节课中,渗透了分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运用了运算律,使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达到正确、简捷的目的。学生通过讨论达到参与、交流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质疑、鼓励,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

三、取得的成效

《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所以无论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知识的归纳形成过程,还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知识的验证应用过程,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都应该提供足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去从事各种数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技师;核心技能;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3-0026-02

2012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向全国所有技工院校发出了把“‘优质产品制造者’作为首要培养目标,为中国优质产品走向世界做出贡献”的倡议。倡议书中提出:一要把培养“优质产品制造者”的办学理念放在首位,正确处理操作技能中快速与精良的关系,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精准意识和能力。二要学习研究世界技能大赛评价标准,把新的办学理念贯穿到教学全过程,形成以“精准”为核心的技工教育培养体系和良好学风。三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一、职业核心技能的理解

“优质产品制造者”,是指具有产品质量精度意识和能力,具备严谨、精细的职业素养和良好习惯,能正确处理操作技能中快速与精良关系的操作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优质产品制造者”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和核心技能等方面,其中核心技能是整个能力体系中的关键所在。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人们对“核心技能”含义的理解不同。从职业能力决定权的角度去理解,应该是所有职业都要掌握。从职业能力的价值角度去理解,是要掌握核心的、重要的专业技术内容。对“核心技能”的理解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核心技能划分为八项,即“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而狭义的核心技能是从事职业活动必不可少的关键性的基本技能,又称关键技能,它是指一种可迁移、具体的专业操作技能,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核心专业技能,是需要持续系统学习训练而获得、其他职业无法取代的技能,是带有职业导向性的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知识与技能,直接影响到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着极其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二、数控加工类技师培养核心技能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高校技师培养的情况来分析,对于学生技师的核心技能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对学生技师核心技能构成的全面、清晰的认识;培养目标不明确,层次性不强;课程体系与核心技能缺乏有机联系;只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操作,而往往忽视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核心技能认识模糊或概念不清

培养技师的核心技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还只是停留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层面上,对于广义与狭义的核心技能理解不透彻,未能透彻地挖掘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核心技能。这样,导致对于某些核心技能项目的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培养质量精确意识、自我反思评价、工艺革新创新、互助协作等能力尚未明确培养途径与方法,使得学生这些方面能力普遍较弱。

2. 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

在教学中,由于对核心技能培养理解得不充分、不透彻,并缺乏相应的技能标准,从而导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有技师培养课程体系缺少整合,对基础课和选修课开设目的及意义认识不足,专业课教学中核心技能的内容比较薄弱,教学大纲中也未体现核心技能培养的要求。在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重视不足,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缺乏有机整合。因此,在课堂活动的具体环节中,也疏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导致核心技能培养与专业技术教育相脱节。

3.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缺乏针对性

现有学生技师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核心技能深入透彻的理论性研究,导致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上没有创新,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学业评价为主,缺乏核心技能的评价标准,忽视精准意识和产品质量的评判。基于此单一评价机制的导向性,决定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方向。所以,建立有效的核心技能培养机制,是当前学校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

要分析数控加工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首先要从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岗位分析开始。通过制造类企业调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对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岗位职责所要求的专业技能,遴选出所需掌握的职业核心技能。最后结合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数控技师职业标准中提到的技师所具备的能力要求,构建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确立数控技师核心技能为:产品图纸分析技能、产品工艺设计技能、加工程序编制技能、产品数控加工技能、产品质量控制技能、设备维护保养技能。

四、数控加工类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1. 更新培养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改革数控加工类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的关键在于更新教育观念。要认识到“核心技能和核心能力”是能力培养这一整体目标的两个不同方面,还要深刻认识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阶梯型、开放性的内涵。要改变技师培养偏重于教学生“技能操作”的倾向,将“优质产品制造者”作为培养目标,构建起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核心技能为本位、以终身自我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让学生正确处理快速与精确的关系,树立规范操作、质量精确意识,时时处处体现标准,按照标准去做事。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培养核心技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能力训练之中。在坚持方法指导的同时,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提高核心能力课程的教学水准,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

2. 重组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技能

依据“优质产品制造者”内涵要求和国家技师职业标准确定专业核心技能后,便可围绕其进行课程开发、设置,按照目标具体化、内容灵活性、彼此衔接好、形式多样化、参与全员化、调查全面化、评价适时性的原则,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构建, 确定培养途径方法。在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中,要明确指出核心技能的构成及培养途径、方法,以求课程体系满足职业共同性、技能主导性、内容发展性、课程多样性的特性,在满足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同时,兼顾专业基础知识、生产管理知识、职业拓展知识技能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在掌握本专业职业核心技能知识的基础上,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早日成长为合格人才。最终构建课程体系如图所示(篇幅所限,图略)。

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课程体系,包括文化基础课程、核心技能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四方面。其中,核心技能课程又包括产品图纸分析、产品工艺设计、加工程序编制、产品数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六个方面,具体包含机械识图与绘图训练、互换性知识与测量测绘技术训练、工程材料与金属切削刀具、机械制造技术及工艺设计训练、机械加工实训、数控加工工艺与操作实训、CAD/CAM软件应用实训、质量控制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及PLC实训、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及实训、机床结构与拆装实训、阶段性岗位实训。职业拓展课程又包括逆向工程应用、模具设计制造、工业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知识四个方面,具体包含三坐标测量扫描技术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及实训、快速成型技术实训、CAD/CAM/CAE软件实训、模具结构与设计制造、企业管理。综合实训课程包括岗位实训、职业资格证考证训练两个方面。

3. 注重核心技能、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机统一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具备正确的职业态度,包括敬业精神、工作热情、职业道德、诚信度等,以及必需的职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其次,还必须具备与职业相关的核心技能。以上素质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从事更宽泛、技术要求更高的职业工作,可以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技工院校要将学生技师培养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优质产品制造者”,就要在其培养方案中将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统一起来,培养过程应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例如专业技能教学是以掌握专业技能操作为核心,以生产工作型任务和综合性课题为载体,融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开展递进式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注重学生质量精准意识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运用项目驱动、岗位模拟、产品制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融入企业“6S”车间管理制度,强化严谨的合格品废品质量管理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养,增强岗位竞争能力。

4. 注重全面型、复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

在学生技师核心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其专业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将直接决定其培养的成败。专业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水平之外,还要具备本专业核心技能所要求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为此,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每年要定期参与企业生产实习,担任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指导教师,这样做除了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知识技能,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企业文化外,还可以真正明确落实学生岗位实训的培养目标,提升学生阶段性岗位实训的成效。除此以外,还可以在企业中选取一些能工巧匠或工程技术人才担任学生的岗位实训指导教师,尤其是学生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对培养学生技师的职业核心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改革现有教学评价机制

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展重在适时实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改革,紧密围绕以核心技能以本位的“优质产品制造者”评价体系,明确细化过程评价标准。从行为表现的一贯性、发展性,从特殊事件的表现中,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核心技能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手段、评价方法等),以适时、准确、科学、有效地促进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培养。

五、结束语

高校要将学生技师培养成为“优质产品制造者”,就必须注重其核心技能的培养。文章围绕“优质产品制造者”内涵要求、国家技师职业标准,分析技工院校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技师核心技能的构成,探求以技能规范为基础、质量精准为核心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法,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倡议书[Z].2012.

[2]陈宇.职业能力以及核心技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3(33).

[3]吴建设,丁继安.高等职业教育核心技能培养:意义、现状、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4]吴建设.高职核心技能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3).

[5]冯志林.高等职业教育要注重核心技能的培养[J].职业时空,2007(17).

[6]杨轶峰.技工院校学制式技师职业核心素质培养探讨――以数控专业为例[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