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十篇

时间:2023-03-25 03:05:07

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篇1

(一)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

1、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抽样检验的规定、要求,统筹安排、组织实施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以下简称食品抽检);

2、协助财务装备处编制全省流通环节年度食品抽检部门经费预算(以下简称年度预算);

3、依据省局审定的年度预算,编制《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年度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

4、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机构)对全省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坚持“质量优先、服务满意、价格合理”的原则,确定委托检验机构;

5、依据年度计划,对食品抽检工作逐月进行分解,明确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各直属工商分局的抽检任务,加强督导检查;

6、组织实施主要节庆、大型活动、专项整顿、重点食品以及突发事件问题食品的集中抽检工作;

7、定期汇总、分析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提示、警示。

(二)省局财务装备处

1、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抽检的规定、要求,编制年度预算;

2、负责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经费的划拨和使用情况的核查、结算工作。

(三)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直属各工商分局

1、按照年度计划和预算安排,落实省局下达的食品抽检任务;

2、协助省局做好集中抽检以及突发事件问题食品的应急抽检工作;

3、按照省局制定的年度计划和分解指标,组织开展本辖区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抽检任务;

4、对做好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各县工商局(分局)

1、按照省局制定的年度计划和分解指标,组织开展本辖区年度或重点食品抽检工作;

3、依法对抽检不合格的食品经营者进行查处。

二、食品抽检年度计划的制定

(一)省局应当按照省政府和国家工商总局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年度预算核定的专项检测经费,编制年度计划。

(二)年度计划包括定期抽检计划、快速检测计划和应急抽检计划。

(三)年度计划应当明确食品抽检的主要任务、总体要求、时间安排、重点品种、检测项目、责任单位和经费安排等内容,并逐月分解;

(四)年度计划应当统筹兼顾、重点突出。其中:

1、在抽检重点的确定上,以省政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工商总局和当地政府年度计划中确定的重点食品、消费者申(投)诉与举报比较多的食品、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以及案件查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和有关部门通报的问题食品为主;

2、在抽检品种的安排上,以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其他专供婴幼儿、老年人、病人等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节日性、季节性食品和其他安全风险较大的食品为主;

3、在食品抽检的项目上,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或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为主。

(五)年度计划应在上年度末之前完成,经省局审定后实施。

三、组织实施

全省流通环节食品抽检,遵循“统一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由省局根据年度预算、年度计划统一安排,并按抽样、检验、复检等程序和要求,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以下简称工商机关)依据职责分工具体组织实施。

(一)食品抽检

1、工商机关组织实施食品抽检,应当制定《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方案》,内容包括:抽样的品种、地区、场所、方法及数量、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等,督导承检机构依据抽检方案具体实施。

2、抽样场所应选定在工商机关依法管辖的流通环节食品营销、陈列、仓储等场所,并能反映该类食品在流通环节的状况。

3、组织抽检的工商机关执法人员应当参与、配合承检机构抽样,并要求承检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抽样,负责抽样的人员和参与抽样的工商执法人员各不得少于2人。

4、抽样时,工商机关执法人员应当向被抽样检验人出示执法证件。

5、现场抽样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抽检食品的相关票证、货源、数量、存货量、销售量等,填写《流通环节抽样检验工作单》,如实记载被抽样检验单位名称,样品名称、规格、型号、销售单价、进货量、库存量等,并由被抽检人、承检机构抽样人和工商执法人员签字或盖章。备份样品应当当场封样,由承检机构按照样品的储存条件予以保存。抽取的样品必须来源清晰、票证相符。

6、食品抽样,应当购买样品,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被抽检人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

7、承检机构应当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抽样的食品进行检验,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并将抽检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

8、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向承检机构索取检验报告,并于检验报告收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抽检结果通知被抽检人。

(二)复检

1、被抽检人或标称的食品生产者(以下简称“复检申请人”)对抽检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抽检结果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提出复检申请,并说明理由;同时书面告知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逾期未提出申请的,视为承认检验结果。复检机构与初检机构不得为同一机构。

2、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要求复检机构依法对复检申请进行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复检:

(1)抽检结果表明微生物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2)备份样品超过保质期的;

(3)逾期提出复检申请的。

3、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对备份样品的确认和移交进行监督,并制作备份样品确认和移交单,由复检申请人、初检机构及复检机构共同签字或盖章确认。

4、组织实施食品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要求复检机构及时通报备份样品复检结论。

5、复检的其它事宜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四、应急抽检、快速检测

(一)应急抽检

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应组织实施应急抽检:

1、消费者申诉或群众反映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2、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及政府其他部门通报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3、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上级交办的食品质量案件;

4、举报人举报的严重食品质量问题;

5、其他需要实施应急抽检的情况。

(二)快速检测

1、在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中,工商机关可以采用国务院有关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食品进行初步筛查。

2、实施食品快速检测,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

3、执法人员在取样前,应当向被抽检人出示执法证件和《流通环节食品快速检测通知书》,且事先不得通知被抽检人。

4、执法人员应根据快速检测的需要,随机抽取并购买样品,按照检测规程实施食品快速检测,如实记录样品信息和检测结果。

5、检测结束后,执法人员应当告知被抽检人检测结果,由被抽检人在工作记录上签字或盖章确认。

6、对快速检测不合格的食品,执法人员应当制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告知书》送达被抽检人,并抽取同一批次食品作为样品送检验机构检验。

7、被抽检人在接到工商机关送达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结果不合格告知书》后,应采取暂停销售等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8、食品快速检测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也不得向社会公布。

五、抽检经费的安排及结算

(一)抽检经费安排

1、定期抽检、快速检测经费由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依据年度计划和预算安排经费情况,对年度经费使用做出统筹安排,报省局财务装备处核审,经分管财务的局长审定后核拨。

2、应急抽检经费由省局在年度计划安排的经费中列支。

(二)抽检经费结算

1、食品抽检经费由省局财务装备处依据年度预算、年度计划和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的统一安排,与承检机构定期结算,原则上每月结算一次。

2、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在完成每月的抽检任务后,应当及时将承检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抽检结果汇总表、抽检费用结算表及时报财务装备处核审、结算。

3、各州(地、市)工商局、省局直属各工商分局在完成季度(月)的抽检任务后,应将承检机构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抽检结果汇总表、抽检费用结算表及时上报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由省局食品流通监管处依据《食品抽检年度计划》和季度(月)食品抽检任务分工,统一报财务部门核审、结算。

六、检验结果的处理

(一)检验结果表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当责令被抽检人自收到《食品抽样检验结果送达书》之日起,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监督辖区内的其他食品经营者对该批次食品下架退市。食品经营者继续销售该批次食品的,工商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二)检验结果表明食品涉及较高程度安全风险,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工商机关应当对该批次食品进行封存,并依法予以查处。

(三)复检结论表明食品合格的,工商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抽检人及其他食品经营者恢复销售该批次食品。

(四)检验结果依法确定后,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应及时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信息报告上一级工商机关,抄告标称的食品生产者所在地工商机关。对食品抽检结果涉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按照规定通报本级卫生行政和相关监管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五)组织实施抽检的工商机关对抽检中发现不属于自己管辖的食品安全案件线索,应当及时书面通报有管辖权的工商机关或者移送有关执法机关处理。

(六)食品安全案件线索被抄告的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抽样检验篇2

关键词:苗木质量;检测;抽样方法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12804

1引言

苗木是指在苗圃中经人工培育,用于造林、城乡绿化等生态建设和环境美化的乔、灌、藤植物的幼株,根据苗木的用途可分为造林苗木和绿化苗木两大类。苗木是有年龄段的植物产品。苗圃是一个加工厂,通过人的劳动,最终获得不同年龄段的苗木产品,是产品就有质量要求。

苗木产品不同于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的产品,它是有生命的个体产品。苗木受遗传因子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且不与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生产者,只有充分挖掘苗木的生长潜力,如给苗木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养料等生长条件,使苗木得以迅速生长,减少由于生长期太长而增加的成本。

苗木产品同样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除遗传因子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苗木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其质量水平将影响着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美化,为此需要对苗木质量进行检测。但一批苗木中,每个苗木个体生长水平是不一致的,它不可能象工业产品那样,质量水平几乎是一致的,由于苗木间个体质量水平的不一致,要获得一批苗木的质量状况,最精准的办法就是全部进行检测,可是,一批苗木少则成千上万株,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株。因此,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和人力耗在苗木检测上,只能从一批苗木中抽取少量样苗进行检测,以少量样苗的检测结果推断苗批质量,这就需要进行抽样。

苗木抽样一般是在苗圃地内进行,苗木数量越多,占地面积越大,给抽样带来的不便也随之增加,若再加上地形、地貌的影响,对苗木抽样检测的结果影响也随之增大。如何克服这些影响,是本文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抽蛹煅楦攀

2.1概念

抽样检验又称抽样检查,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少量产品(样本) 进行检验,据以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的统计方法和理论。

它与全面检验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对整批产品逐个进行检验,把其中的不合格品挑出来,而抽样检验则根据样本中的产品的检验结果来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如果推断结果认为该批产品符合预先规定的合格标准,就予以接收;否则就拒收。所以,经过抽样检验认为合格的一批产品中,还可能含有一些不合格品。

2.2抽样检验的发展

检测抽样理论始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技术员道吉和罗米格于1929年发表《一种抽样方法》提出,1941年被实际应用,并针对计数产品修改为《一次抽样和二次抽样检查表》,1949年,首次将计数调整型的《一次抽样和二次抽样检查表》作为抽样标准。1960~1962年,英、美、加3个国家的抽样专家共同组成ABC工作组,在全面修订原有标准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个适合这3个国家军品和民品抽样检验标准。1973年美国的MIL-STD-105D抽样检验标准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采用,命名为IEC410,1974年被国际标准委员会(ISO)采用,命名为ISO2859。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了23项抽样检验国家标准,主要有GB/T2828(计数型)和GB/T6378(计量型)等。

2.3抽样检验的分类

2.3.1按抽样检验的目的分类

预防性抽样检验(过程抽样检验、统计过程控制SPC);验收性抽样检验(抽样检验过程);监督抽样检验(第三方,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抽样检查――爆光)。

2.3.2按抽样检验的方法分类

(1)简单随机抽样检验。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一批产品共有N件,如其中任意n件产品都有同样的可能性被抽到,如抽奖时摇奖的方法就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时必须注意不能有意识抽好的或差的,也不能为了方便只抽表面摆放的或容易抽到的。

(2)系统抽样检验。系统抽样是指每隔一定时间或一定编号进行,而每一次又是从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出的产品或一段编号产品中任意抽取一个或几个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无法知道总体的确切数量的场合,如每个班的确切产量,多见于流水生产线的产品抽样。

(3)分层抽样检验。分层抽样是指针对不同类产品有不同的加工设备、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时的一种抽样方法。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逐批验收抽样检验方案是最常见的抽样方案。无论是在企业内或在企业外,供求双方在进行交易时,对交付的产品验收时,多数情况下验收全数检验是不现实或者没有必要的,往往经常要进行抽样检验,以保证和确认产品的质量。验收抽样检验的具体做法通常是:从交验的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预定样本容量的产品项目,对照标准逐个检验样本的性能。如果样本中所含不合格品数不大于抽样方案中规定的数目,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即为合格批,予以接收;反之,则判定为不合格,拒绝接收。

2.3.3按单位产品的质量特征分类

(1)计数抽样检验。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如焊点的不良数、测试坏品数以及合格与否,只能通过离散的尺度来衡量,把抽取样本后通过离散尺度衡量的方法称为计数抽样检验。计数抽样检验中对单位产品的质量采取计数的方法来衡量,对整批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平均质量来衡量。

(2)计量抽样检验。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如灯管寿命、棉纱拉力、炮弹的射程等,是连续变化的。用抽取样本的连续尺度定量地衡量一批产品质量的方法称为计量抽样检验方法。

2.3.4按工序流程分类

来料质量控制IQC、制程控制IPQC(可再分:首检、巡检、转序检验)、最终品质管制或成品品质管制FQC、出货品质稽核或出货品质检验或出货品质管制OQC、驻厂品质管制。

2.3.5按检验人责任分类

专检、自检、互检。

2.3.6按检验场所分类

工序专检和线上检验、外发检验、库存检验、客处检验。

2.3.7按抽取样本的次数分类

(1)一次抽样检验。一次抽检方案是最简单的计数抽样检验方案,通常用(N,n,C)表示。即从批量为N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进行检验,并且预先规定一个合格判定数C。如果发现n中有d件不合格品,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例如,当N=100,n=10,C=1,则这个一次抽检方案表示为(100,10,1)。其含义是指从批量为100件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检验后,如果在这 10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为0或1,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如果发现这10件产品中有2件以上不合格品,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2)二次抽样检验。与一次抽检方案比,二次抽检方案包括5个参数,即(N,n1,n2;C1,C2)。其中:n1为抽取第一个样本的大小;n2为抽取第二个样本的大小;C1为抽取第一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C2为抽取第二个样本时的不合格判定数。

二次抽检方案的操作程序是:在交验批量为N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品进行检验。若发现n,件被抽取的产品中有不合格品d,则:若d1≤C1,判定批产品合格,予以接收;若d1>C2,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若C1C2,则判定批产品不合格,予以拒收。

(3)多次抽样检验。多次抽检方案是允S通过3次以上的抽样最终对一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判断。按照二次抽检方案的做法依次处理。

2.3.8按是否调整抽样检验方案分类

调整型抽样方案。特点:①有转移规则(正常、加严、放宽);②一组抽样方案(一次、二次、多次);③充分利用产品的质量历史信息来调整,可降低检验成本。

非调整型抽样方案。特点:只有一个方案,无转移规则。

3目前我国采用的苗木质量检验抽样方

法分析3.1我国现行的抽样方法

3.2现行的抽样检验方法的缺陷

3.2.1已起苗抽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该检验方法对判断苗批质量的能力不能肯定。如50000株苗木的检测株数为250株,即用这250株苗木的质量来推断50000株苗批质量,从抽样的百分比来看达0.5%,已经不算小了,但抽样检验的错判风险,检验结果的质量水平未表达,使苗木合格判断的可信度产生怀疑。

抽样数量的限制,使工作量无形加大,如50000株苗的合格率为100%或者不合格率为100%时,均要抽样检测250株,加大了检验的工作量[1]。

3.2.2未起苗抽样方法存在的缺陷

以90%的可靠性,95%的精度进行苗木抽样调查,仅对苗木的平均地径、平均苗高进行估计,不适用于判断苗木是否合格的检测,为保障抽样检验的精度,对于参差不齐的苗木个体间,只有不断地提高抽样数量,无形中也使工作量加大。

4苗木质量抽样检验方法

4.1苗木质量抽样检验的目的

由于苗木质量检验目的不同,应当采用不同的抽样检验方法。苗木产品是有生命的、不断生长的特殊产品,为保障苗木产品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提出生产培育管理措施,或者为满足购买者的质量要求,可进行苗木调查,苗木调查可由苗木生产企业自行开展,若调查后整体生产质量情况不好,可加强培育管理,促进苗木生长;若调查后经分级后能满足购买者的质量要求,可适当进行苗木分级,将一些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苗木剔除,提高批苗木质量。

苗木起苗后或出圃前,为保障购买者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有必要进行苗木质量检验,此时生产企业和购买者应承担一定的风险,由第三方种苗质量检验机构进行,决定苗批合格或不合格。

4.2抽样检验标准确定

苗木调查抽样方法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育苗技术规程》两个国家标准中说得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介绍苗木质量检验的抽样方法。

在我国研究制定的诸多抽样检验标准中,采用哪个抽样检验标准来进行苗木质量检验呢?苗木是有生命的产品,因种源和遗传特性,质量是无法重复的,在抽样检验中应属单批产品质量保证的抽样检验。符合单批产品质量保证的抽样检验,可以使用标准《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GB/T13262-2008)。

该标准规定了以批不合格品百分数为质量指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的程序与实施方法,适用于单批质量保证的抽样检验;该标准适用于检验批的批量大于250时且批量与样本量之比大于10时的情形;本标准规定的生产方风险为α=0.05 ,使用方风险为β=0.10。

该标准提供的抽样方案可用于(但不限于)下述各种产品(产出物) 。如:最终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操作、在制品、库存品、维修操作、数据或记录、管理程序[2]。

使用该标准必须事先确定或者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双方商定的生产方风险质量P0和使用方风险质量P1。生产方风险质量P0是指当批质量为P0时,该批仍有5%的可能被拒收;使用方风险质量P1是指批质量为P1时,该批仍有10%的可能被拒收。

4.3苗木抽样表范围的确定

《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标准给出了生产方风险质量P0为0.095%~10.5%,使用方风险质量P1为0.75%~34%的抽样表,范围比较广。针对苗木生产不同于工业产品生产的特点,李基平先生提出了苗木抽样表的范围应在生产方风险质量P0为1.30%~10.5%和使用方风险质量P1为10.5%~30%之间,也就是说,允许生产方的苗木合格率最低为89.5%,允许使用方的苗木合格率最低为70%,并形成了表2[1]。

5应用实例

5.1抽样方案确定

根据标准使用规定,由生产方和使用方协商确定双方的风险质量,经双方协商一致,生产方风险质量为6.0%,使用方风险质量为15%,根据双方的协商结果,种苗质量检验机构根据苗木抽样表制定抽样方案为:苗木抽样数100株,如果不合格苗少于或等于10株,判定该批苗木合格,如果不合格苗超过10株,判定该批苗木不合格。

5.2已出圃苗木的抽样检验

5.2.1不成捆苗木的抽样检验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直接抽取100株样苗,按照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质量指标对样苗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不足100株时,即出现不合格苗木超过10株时,可不再进行检测,判定该批苗木不合格,若不合格苗少于10株,可继续检测,一直到100株检测完,仍未超过10株时,判定该批苗木合格。

5.2.2成捆苗木的抽样检验

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先抽取样捆,再从样捆中抽取样苗,按照4.2.1的方法进行检测判断。

5.3未出圃苗木的抽样检验

未出圃苗木抽佑Φ弊裱以下程序:

苗木踏查确定苗批样地设置选择抽样方法完成抽样。

5.3.1苗木踏查

苗木踏查,一方面要确定苗批,一方面要掌握育苗范围和育苗的床(垄)数量,对床(垄)进行编号,为抽样作好准备。

5.3.2苗批的确定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为一个苗批[3]。

苗批的特征为:①树种或者品种必须相同;②在一个苗圃内,一个单位在不同区域的苗圃内育苗,即使其他条件相同,也不能作为一批苗木。③一批种子或者穗条作为繁殖材料;④育苗方式、育苗管理等主要技术措施基本相同;⑤苗木的生长年龄基本相近。综合以上特征,可以确定一批苗木。

5.3.3样地设置

样地设置应具有代表性,并能均匀而随机地分布在苗木检测区内,样地数量由床或垄的数量和面积决定,样地形状可为样行、样段、样方和样圆,样地规格以20~50株苗木所占面积为准,样地数量不应少于表3的规定。

按照表3样地数量规定的样地数,按照机械抽样、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地,确定样地所在床(垄)的具置。

机械抽样法。即每隔一定的数量,抽取一个样,每个样的距离相等,抽样的起点用随机法确定。

分层抽样法。按照分层因子,几层(如好、中、差),分别抽样、调查和计算。

机械抽样法和随机抽样法因过程简便、简单适用被广泛用于苗木抽样方法中。

5.3.4苗木抽样

在抽取的样地中,采用机械抽样法抽取样苗,检测数量每个样地不少于5株。如所抽样地中共有44株苗木,死苗5株,若采用隔三抽一的方法(不包括死苗),共抽得样苗10株,检测10株作为本样地的质量情况,以此类推,在所抽样地中抽取样苗100株左右。

6结语

以最低的工作成本和工作量来获取最大利益,是质检工作的法则,苗木质量检验也是如此,如何应用科学的、工作成本和工作量较低的方法来获得苗木的合格批,是种苗工作者追求的一个目标,利用《不合格品率的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程序及抽样表》标准,在苗木质量检验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仅满足了对减少工作量、节约工作成本的需要,而且还在种苗质量监督方面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基平.林木种苗检验技术应用[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05~106.

抽样检验篇3

关键词: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要点;分析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行使对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职能,在职能行使过程中,质量监督抽样检验是一项很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产品质量监控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产品种类繁多,类型复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不同的产品其质量监督检验的抽样方法就有所不同,所以,在抽样过程中,要确保抽样方法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抽样方法要正确、合理,具有代表性,这样再进行检验就可以获得较正确的检验结果。作为产品抽样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不同产品的抽样方法,熟练操作,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规定抽样方法

在进行产品抽样检验前,首先要确定抽样方法。一般来说,作为质量监督部门在企业或流通区域进行抽样时,都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于不同的产品用途不同,类别不同,其抽样方法也会有差异,所以在抽样开始前,应按照样品抽取类别编制不同的抽样方案。抽样方案编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抽样量、抽样方式和批量的差别,如必要时,对于抽取样品的储存条件、运输条件都要明确规定,以指导抽样过程。在开展抽样活动时,要严格执行抽样方案的规定,并严格按要求执行储存与运输,避免样品抽取后发生变质等情况,影响检验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制抽样方案时须遵守以下两个原则:一是抽样方案中须做具体规定的,应严格按相关标准要求编制;二是对于没有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案,要参照相关的标准要求研究并确定最终抽样方案,力求抽样具有代表性。我国质量监督总局制定了产品监督抽查规范和产品审查细则,这些规范文件中有关于抽样的规定,在进行抽取方案设计时可做参考。另外,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抽取样品应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数量要满足抽样要求及检验用量要求,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总之,在开展抽样检验工作前,如果没有制定适宜的抽样方案,抽样工作便很难有效的开展。

2 抽样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抽样过程中的第一个工作要点,即是执行,简单的说,就是抽样方案规定的该如何抽样,就必须按方案规定的要求执行开展抽样工作,抽样工作者不能随意更改抽样方案,或是不按方案要求随意抽样,图省事儿,不执行。在进行现场抽样工作时,要严格按照产品品种、产品批量数量、产品抽样实施、填写产品抽样单、产品运输以及产品储存等步骤开展工作。

2.1 确定产品抽样种类的方式

作为产品抽样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或销售等现场进行抽样时,须先与工作人员联系,并说明来此意图,与工作人员共同到现场抽样。进入抽样现场后,首先观察现场的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的生产与储存状况。然后,严格按抽样方案要求及政府部门的相关要求执行抽样。在生产企业,需在成品库房进行抽样,且抽样前要先查看标识,确保抽取样品为合格品,且该产品是经过生产企业自检合格的产品,对于实行生产许可,或是强制性认证产品必须是获得相关许可证书的产品,没有经过检验,或是检验不合格的,或是残次品,不进行抽样。对于流动销售区域存放的产品,在进行抽样时,也须在仓库内或柜台上抽取合格品,对于没有特殊标识的产品均按合格品处理,进行抽样。

2.2 确定产品检验批量的方法

产品检验批量指的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聚起来的一批产品。产品批量指的是检验批量中单一产品数量。为确保产品抽样检验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一般检验批量应有同种类型、等级和型号,并且产品生产时间与生产条件应基本相同。这些具体操作要求在产品质检部门有明确规定,所以,产品抽样工作者首先应按照监督抽样的相关规定确定产品检验的批量。然后按照抽样方案和产品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满足限量需求,在产品限量上,被检验产品存在限量值。

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根据企业的年生产力确定,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分档,产品抽样时,对产品批量最高限量值也有明确的分档,当成品抽样仓库内的产品数量高于最高限量值时,就可以将这批产品视为同一批次,产品抽样工作者应和企业沟通,按照生产情况将这类产品分解为若干批次。在抽取食品检验样本时,相关文件与产品标准规定了最小批量限值,当抽样产品的数量不满足构成一批产品要求时,不应开展抽样工作。产品总体符合抽样要求时,产品抽样工作者应清点并确认产品数量,以备更好的开展样品抽取工作。

2.3 填写抽样信息单的要点内容

填写抽样信息单就是记录好工作内容,抽样信息单是产品抽样检验工作最原始的凭证,是溯源和检验产品抽样检验工作质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完整填写产品检验的信息单,就可能影响产品检验工作的顺利执行,在处罚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时,抽样信息单所填写信息常常成为处罚单位与执法部门的争议点,有时在抽样信息单上出现的生产日期格式与抽样样品标注格式不一致,会成为受处罚单位争议的理由。因此,产品抽样信息单的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详实,只有这样的抽样信息单才有利于后续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抽查用信息单通常需填写受检查产品的信息、受检查单位的信息、产品抽样信息、抽样单位的具体信息以及产品检验类别和来源等,上述信息的填写都应遵循完整真实原则,并应使用正确方法填写。

2.4 样品运输及储存要点分析

为确保抽样样品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抽样样品必须做封样处理,并在封条处由双方签字与盖章。为保证样品不变质,保持原有属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必须加强样品运输与储存过程中的管理,严格按要求进行运输与储存。例如,有冷冻要求的,做冷冻储存处理,抽样单位必须配备适宜的冷冻设备;有防摔、防潮要求的,必须对样品做防摔、防潮处理;对于保质期短的样品,必须在保质期内完成检验工作等。同时,在样品运输过程中,还要避免人为蓄意破坏事件的发生,对于每一环节与阶段都要做好记录,以便于追溯。另外,现场抽样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要在抽样工作中带入不好的情绪,从而导致样品出现差错,使得企业逃避监督抽样,或是利用抽样人员的错误,逃避行政责任。抽样信息单漏填、错填,抽样程序出现错误,样品没有确认封样等均可能导致抽样检验工作失效,所以,抽样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工作中认真,保持头脑清醒,尽量不要因失误出现差错,将抽样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严格操作,确保抽样样品的可靠性,减少工作失误的发生。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对于物质质量要求较过去高很多,尤其对于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作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政府部门,如何通过监管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如何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抽样检验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与方法。作为抽样检验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抽样方案,对于产品生产、销售市场严格监管,定期抽样与检验,时刻监督产品质量情况,尤其是食品质量情况,对于我国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抽样检验篇4

关键词:质量监督;抽样检验;工作要点;分析

品质监管检查作业是国内品质监管管制机构对国内各种类型产品开展品质管理控制的措施,这项作业在商品监督中有着非常关键的用途。商品品质抽样检查程序中第一要保证抽样方式拥有科学合理性,第二,产品抽样工作者要熟练了解商品品质监管检查的根本方式,可以根据我国有关规范正确判别检查。

1 规定抽样方法

在商品抽样监管检查时,一般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要进行检查的商品,因为各种商品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在进行抽取样品之前,要根据样品选取种类制定不同的随机样品选取方法。在制定方法时要清晰的制定出选取样品的方法、数量以及批量标准,特别状况还要制定选取样品的存放环境以及输送条件,制定的这些规范能够对工作进行指挥。

在制定抽样方法时会存在的两种状况:(1)如果在商品抽样方法中具有详细的章程,就根据有关规范章程进行作业;(2)如没有详细的抽样方法规范章程,就根据所要进行检验商品的真实状况,借助国内有关的样品抽取规范探索同时明确能够执行的操纵方法。在明确样品选取方法时,要借助国内品质监管总局制定的商品监管抽样检查标准以及商品审核规定中的有关标准。还有,在方法策划方面,要保证抽取的样品拥有很高的代表性,数量要符合商品检查量。在进行商品抽样作业时,假如没有编制商品抽样规范指导建议抑或抽样方法,抽样工人就无法很好的开展抽样作业。

2 抽样过程中的工作要点

一旦确定抽样方案,抽样工作者就必须严格按照产品抽样方案的要求开展工作,产品抽样现场应按照产品品种、产品批量数量、产品抽样实施、填写产品抽样单、产品运输以及产品储存等步骤开展工作。

2.1 确定产品抽样种类的方式

商品抽样作业到了抽样商品处,第一要先和抽样现场的工作者进行沟通,讲清楚来意,到了商品工作现场观察作业条件,清楚抽样现场商品的制造以及存放状况。在监管抽样查看程序中,抽样商品的种类一定要根据行政部门拟定的作业需求和作业职责开展。在商品制造现场,抽样位置要在仓库内进行,在选取商品上,能够划分出达标商品以及不达标商品,抽取的商品一定是通过范围检查,同时明确品质达标的,实施制造许可、强制认证的商品一定是得到制造许可亦或认证后的商品,没有通过检查的商品、残次品以及不达标商品、应该取得认证但是没有认证的商品都不在取样范围内。同时按照现场状况实时把相关状况反映给有关机构,禁止违法活动的进行,起到监管抽样的职责。流动范围商品抽样位置定在营业部亦或单位仓库,没有标上不达标商品的我们都会把它们归类为达标商品,然后从中进行抽取。

2.2 确定产品检验批量的方法

产品检验批量指的是提交进行检验的一批产品,也是作为检验对象而汇聚起来的一批产品。产品批量指的是检验批量中单一产品数量。为确保产品抽样检验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一般检验批量应有同种类型、等级和型号,并且产品生产时间与生产条件应基本相同。这些具体操作要求在产品质检部门有明确规定,所以,产品抽样工作者首先应按照监督抽样的相关规定确定产品检验的批量。然后按照抽样方案和产品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满足限量需求,在产品限量上,被检验产品存在限量值。

产品检验的批量必须根据企业的年生产力确定,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分档,产品抽样时,对产品批量最高限量值也有明确的分档,当成品抽样仓库内的产品数量高于最高限量值时,就可以将这批产品视为同一批次,产品抽样工作者应和企业沟通,按照生产情况将这类产品分解为若干批次。在抽取食品检验样本时,相关文件与产品标准规定了最小批量限值,当抽样产品的数量不满足构成一批产品要求时,不应开展抽样工作。产品总体符合抽样要求时,产品抽样工作者应清点并确认产品数量,以备更好的开展样品抽取工作。

在监管抽样商品时,普遍状况是我们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开展,不过不一样的商品的随机抽样形式是不一样的。经常使用的商品随机抽样形式有体系抽样方式、整群抽样方式、随机随便抽样、分层抽样等四种方法,随机抽样形式要确保每一个商品被抽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进而确保真实的完成随机抽样。商品抽样时,能够使用抓阄亦或抽签的方法开展,不一样的商品品质规范以及形态都要有相关的随机抽取方法,在检查水泥亦或化肥时,抽样方法就要先整体明确商品数量再使用取样开展取样,使用四分法均衡混合所取得样品之后,呈取相关的样品以及实验品。

2.3 填写抽样信息单的要点内容

填写抽样信息单就是记录好工作内容,抽样信息单是产品抽样检验工作最原始的凭证,是溯源和检验产品抽样检验工作质量的依据。如果没有完整填写产品检验的信息单,就可能影响产品检验工作的顺利执行,在处罚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时,抽样信息单所填写信息常常成为处罚单位与执法部门的争议点,有时在抽样信息单上出现的生产日期格式与抽样样品标注格式不一致,会成为受处罚单位争议的理由。因此,产品抽样信息单的填写必须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详实,只有这样的抽样信息单才有利于后续质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抽查用信息单通常需填写受检查产品的信息、受检查单位的信息、产品抽样信息、抽样单位的具体信息以及产品检验类别和来源等,上述信息的填写都应遵循完整真实原则,并应使用正确方法填写。

2.4 样品运输及储存要点分析

所抽取的样品一定要通过封样处置,封条的位置要有检查方以及生产方的签章,封样有用坚固。不管是检查用样品亦或是备用样品,在抽取时以及封样之后,商品输送以及存放一定要根据商品输送存放说明以及商品规范开展管制,保证样品真实性。检查需要低温冷冻的商品,商品抽样企业就要有适合商品存放温度要求的有关设施,抽样商品对湿度亦或碰撞之类有需求时,商品抽样企业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置。就被抽取的样品保质期时间段,就要赶在保质期结束之前完成抽样作业,对存放亦或输送有特别需要的商品,都要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处置。并且,要避免抽样商品在输送时因为人为出现损坏,把样品在运送路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交接登记。

除了多留意上面所讲述的之外,现场抽样人员比较多、仓库商品放置的太多还有存放的条件比较糟乱可能都会影响到抽样人员的心情,进而致使抽样步骤中存在差异,这种情况经常被单位使用,进而使单位跳过监管抽样活动,亦或是使用商品抽样过程中发生差错,躲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抽样信息单漏填、抽样程序错误等都可能导致抽样检验工作失效,因此,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应确保精神集中与头脑清醒,保证抽样检验工作按照规定要求与程序进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抽样工作,将抽样工作当成一项技术类工作,大力培养专业水平高的抽样人员,以减少工作过程中的失误情况。

3 结束语

伴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前进,我们对食物质量关注程度日益加深,所以,商品品质检查机构就一定要增大管制力度,贯彻落实国家质量检查各项标准,在保证单位商品品质的基础下,协助单位更快速更优秀的前进,实时察觉以及禁止单位违法活动,整体提高国内商品品质水准。并且,质量检查机构一定为人们使用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日用品提供品质保证,确保国家质量检查部门科学、公平、公正、高效、廉洁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10.

[2]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03.

抽样检验篇5

关键词:定量包装;抽查;有效性

【分类号】:F407.44

前言

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抽样工作是首要环节,同时也是行政执法过程中重要一环。抽样行为是否公正、抽样程序是否规范、抽样方法是否科学准确,决定着整个监督抽查工作的成败。因此,如何保证抽检工作质量可以说是质检机构科学履职和公信力建设的最基本要求。

1、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样的相关政策依据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检验批的确定按照JJF1070 -200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之5.4.2执行。

2、定量包装商品监督抽样

抽样样本是计量检验的基础,是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的前提。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机构应该制定抽样的计划和抽样程序。抽样计划应建立在适当的统计方法上,抽样程序应注意控制影响抽样客观性和随机性的因素,其核心是确保检验批的中每个单位商品被抽到样本中的可能性相等。

3、抽样依据中检验批次的相关规定

定量包装商品涵盖的范围极广,办法中只规定了作为检验批的商品应是生产者自检合格的产品, 或是销售领域的商品。确定检验批的批量分又为两种情况:一是在生产或包装现场抽样,由生产企业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二是在生产者、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以及零售现场抽样,规定为在抽样地点现场存在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全体。

4、提高商品抽样有效性措施

4.1 严格执行抽样、检验分离制度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公平、公正,检验机构应建立抽样、检验分离制度。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同一检测机构内部组建独立的检测部门和业务部门,这就要求业务部门加强对抽样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监督,同时,也要负责抽样方案的编写、样品的抽取、产品质量分析报告的编制以及与抽样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检测部门主要是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仪器设备管理及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检验员按照各自的学历、资历、技术水平和能力双向竞聘选择各自岗位。这样,抽样人员不清楚样品谁检测,检验人员不清楚样品来源,避免了抽样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关系而产生的不公正现象。

4.2 主要从市场上抽取样品

虽然《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18 条规定,监督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库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大部分省(市)制定的监督抽查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了可以在市场上抽取样品,但在实际工作中,从市场上抽取样品的情况却较少,实际上,从市场上抽取样品有很多益处,首先可以避免抽查人员和企业生产者接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可以保证抽取的样品为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既然产品已经在市场上销售,那么按照出厂检验规定,销售的产品就应该是相关企业检验合格的,可以防止企业以抽检的产品为内检不合格品为由,对检验报告提出异议,三是抽样的产品更具有代表性。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产品,市场销售产品的质量状况与消费者的关系最具有代表性。

4.3 抽样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制定的抽样规范进行抽样

现实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个别抽样随意性问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不在企业成品库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样,而是在流水线上随机抽样,这会造成最终认定困难,更有甚者,抽样人员本身就不去成品库,完全由企业人员将样品送达指定地点,使抽样失去了公正性;二是抽样基数不认真清点,或是清点的数量不经当事人确认,造成一旦产品不合格,当事人拒不承认当时产品的数量:三是抽取了不应该抽取的样品。根据有关规定,企业的某些产品虽然被列入抽检范围,但是如果不加区分的抽样,最终的检验结果可能失去意义。

4.4 加强检验能力建设,对检测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要对抽样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保证在抽样人员中,至少有一人持有所抽检产品检验员的上岗资格证,以便能及时解决抽样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在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绝不能接触与样品相关的客户信息,检验员拿到的检验任务单上只有样品编号、样品数量、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和完成时间等内容,检验人员不得随意更改检测依据和判定规则。若有疑问,需经相关部门协调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检企业进行重新确认。

5、实例分析

根据《关于开展2012年商品包装计量监督专项检查的通知》(冀质监函〔2012〕261号)的通知要求,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承担了2012年商品包装计量监督专项检查的抽样及检验工作。本次检查的抽样工作由检测业务部统一组织,从2012年8月28日至9月14日,历时18天,出动抽样人员40人次,车辆20趟次,累计行车1200余公里,对全市12个区县35家生产企业和销售单位进行了专项抽查,共抽查产(商)品161个批次。检查品种涉及到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6类产(商)品:月饼、酒精饮料、茶叶、化妆品、保健品、加工农副产品。

品种 数量 合格数量 合格率(%)

月饼 32 30 93.8

酒精饮料 27 12 44.4

茶叶 23 13 56.5

化妆品 20 5 25.0

保健品 22 3 13.6

加工农副产品 37 23 62.2

合计 161 86 53.4

表1 参加抽样检查的商品品种

表2 参加抽样检查的商品合格率图表

从检验结果看,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从影响商品包装合格率的各项指标看,主要是包装空隙率不理想,在60%以下,而包装层数的合格率很高,只有1个批次不合格。部分企业对国家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商品过度包装的规定理解不深、重视不够,节约资源意识淡薄,执行标准不严格、不到位,不能严格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组织生产。个别企业为了迎合市场、提高产品价格,片面的在包装上做文章,导致包装结构过度,选用材料不当,保护功能过剩,包装成本偏高,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工作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向企业宣传有关商品包装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和检验规则,强化企业在治理商品过渡包装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增强企业节约资源意识,提高企业自觉落实治理商品过渡包装有关要求的主动性。

(2)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扩大监督检查的范围和频次,建议区、县局对总局专项检查未覆盖的生产企业组织专项检查,形成辖区生产企业的全覆盖。

(3)督促不合格企业做好整改工作。建议将本次专项检查中的不合格企业通报企业所在地质监部门,由地方质监部门督促、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企业整改到位,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结束语

监督抽查作为《产品质量法》赋予质量监督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其抽样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各检验机构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健全抽样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尽可能杜绝抽样风险,履行好我们的职责。

抽样检验篇6

关键词:  药品  抽样  检验  问题  措施

        药品抽样与检验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评价和考量药品质量状况、发现假劣药品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在药品抽样、检验工作中发现存在的部分问题,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  药品抽样问题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1]的要求,药品抽样必须根据药品的数量进行随机性抽取样品。近年来,个别地方采用挑选不合格药品作为抽取样品方法情况时有发生。如个别单位检查药品批发企业仓库时,用灯检法检查整箱装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安乃近注射液等药品,从中挑出有可见异物的针剂,再分别装在需抽样品的3份包装中。还有的单位检查药品批发公司时,把整箱装小针剂运到当地药品生产企业,由该企业灯检员帮助用灯法检查针剂药品,挑出有可见异物的注射液作为抽取样品,再把剩余药品运回药品批发公司。被检查单位对此意见很大。药品抽取样品的方法、数量没有根据正规要求来,会影响药品检验的结论偏差或导致结果有差错。

        药品抽样的数量要求,一般为3倍的全检量,分成3等份,用于检验、复核(备份)、和留样。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诊所、零售药店等基层单位,购进药品数量少,达不到规定要求抽样品的数量。如有的单位检查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乳酸左氧氟水利星氯化钠注射液24瓶,20瓶包装1份,2瓶包装2份,指定要求检验可见异物项目检查。由于数量不足,不能进行复核检验,造成出具检验报告的困难。上述问题存在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完全按照《药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执行。二是与追求抽样不合格率和查案率等指标有一定的关系。

        建议:药品抽样单位加强学习和严格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质量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规范药品抽样行为,按规定抽取检验样品,实事求是,秉公执法。

        2  药品检验标准不统一  索取药品检验标准困难

抽样检验篇7

数字测绘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其产品质量特性表现在空间位置、属性数据精度、时域、空间数据逻辑一致性、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及空间数据与地图数据可视化的空间关系正确性等几个方面,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空间数据由于随时间而变化,可能会引起空间位置的变化、空间实体属性的变化以及空间数据间拓扑关系的变化:而最为明显的是,在数字测绘产品检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现空间数据的不完备性、空间属性数据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所有这些造成了空间数据的质量问题。地图数据作为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误差的来源也具有复杂性,所有这些因素决定了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复杂性,目前测绘产品生产与质量检验单位仍使用传统的抽样方法和产品质量检验手段,还存在有待于改进之处。 

2 “4D”生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4D产品的质量检验、用户反馈及实验结果表明:4D测绘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外业核心要素调绘过程中不完善,内业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编辑不到位,DEM编辑过程中的高程精度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DEM与DLG的数据符合性问题等;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者、生产管理者、产品检验者之间及外业、内业数据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等。对于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图1)。 

2.1 产品生产者在质量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测绘产品生产者和生产质量管理者对于质量认识方面存在误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质量意识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随着传统的测绘产业向以3S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现代测绘产业的转变,以4D数字测绘产品为核心的新的测绘产品模式在我国推广,数字化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过去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地面上的地物点、线、面等均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为进行判读,才能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形、地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采用手工作业,出现的各类允许的误差和缺陷,可以采用缺陷分类的方式进行度量。 

2.2 空间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差别 

基础测绘产品生产和管理部门目前生产4D产品的工艺流程可能不完全统一,实际生产中,有些是在采集制图数据的基础上,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有些是先采集基本框架要素,然后再生成符合图式要求的制图数据。实际工作中,数字化地形图的编辑与传统制图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区别,在DLG编辑时要兼顾制图数据与母线数据。面向制图和面向GIS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图数据与空间数据由于面向的对象不同,虽然对于同一区域而言,二者所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实现方法不同,制图数据只是简单的几何模拟,着重于外在的表现,而空间数据则是更高层次的空间建模,强调内在的联系。所以在数据采集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质量控制非常必要,如数据的拓扑一致性、逻辑一致性以及数据的可视化及一致性等方面。 

2.3 内、外业数据采集时存在的问题 

在对数字测绘产品进行检验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不合理现象,比如对于水库和河流层的数据采集时经常会发现水库与河流之间没有泻洪渠或排洪道等水系附属设施:水库上的大坝或河堤外业所注长度或高程与内业数据采集时的不一致;对于道路层来说,经常会出现两条立体交叉的道路出现结点等逻辑上错误的操作现象;有些河流甚至会出现水往高处流等不合理表示现象。所有这些都是作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3 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策略 

地理要素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如一条河流、一条公路、完整的一个林场等,它与工厂中一个单独的产品不同,对于测绘产品的生产与数据组织是以“幅”来进行的,虽然在过程质量控制中强调图幅间的“几何”及“逻辑”接边,但很难保证“批量”产品某一整体实体的数据一致性;再者,对于一“批”产品来说,地形类别不同,图幅中负载的空间地理信息也不尽相同,事实上,有时地物要素负载量相差很大。而单幅产品包涵内容和检验项目繁多,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改变以整幅或整个检验项目为单位来抽样检验,而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产品质量的检验。 

3.1 “4D”产品生产特点和抽样检验现状 

目前,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呈现周期性、分批次、区域性的生产状况,而各区域地理分布各有特点,如集安测区多文物古迹,吉林测区多河流、山川等,而长春测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要素多等特点。目前检查验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生产部门小组的过程检查和生产部门专职检查,质检机构验收制度。一般小组的过程检查要求100%的覆盖率,专职检查要求不少于批量的30%。质检机构按批量的10%或20%进行验收,这种验收方式具体操作实际上是对生产部门专职检查质量评价的客观性检核。 

研究表明:對于不合格品率P相同的产品,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时,对小批量过宽而对大批量过严,造成生产单位愿意以小批量交付检验。在目前产品的几种抽样方案中,均分别采用不同的产品质量水平,如目前的军工、日用商品以及工程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一般均采用调整型抽样方案。其特点是:一组宽严程度不同的抽样方案以及将他们有机联系起来的转移规则,适用于批量相同且质量要求一定的检验批的连续性接收检验,其质量水平采用合格质量水平(AQL),表现形式为(n、c),我国的GB-2828、美国的MIL-STD-105E等均属此类方案;挑选型抽样检验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不合格品率上限,其特点是:能够克服“批量大严,批量小宽”的缺点。所以对于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可以尝试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或调整型抽样方案。

     3.2 产品检验的质量水平 

不同的抽样方案,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产品的质量水平。如挑选型抽样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调整型采用合格质量水平(AQL)等。从产品检验的实际工作中,目前测绘生产单位采用所谓的100%一级或二级检查,但具体作业过程中只限制在某些环节或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上,具有不完整和片面性,这种检验方法并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出图幅的优良品级率。针对目前标准型抽样方案,生产部门专职检查可采用严于质量验收部门的质量水平,以保证产品优良品级率不低于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评定结果。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说,可以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細分工序,可明确设置质量控制点,如见证点、停止点、质量的薄弱环节等,实施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质量管理和检验部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确定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程度来确定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3.3 关于检测数据的处理 

生产单位某些局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规范化,在检测数据的处理中,经常会发现个别异常数据,对于异常数据的处理应该取慎重的态度,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可知,其2倍中误差的概率小于5%,即20个观测值中出现一个,有时检测值的数量大于20个,所以应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精度参与计算;但是3倍中误差的检测数据虽然仍可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但其出现的概率很小,人们有理由怀疑它可能包含了错误,大约0.3%的出现概率。在测绘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对于受检项目,一般3倍中误差点数大于检测点数的5%,则视为批不合格,因此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的数据,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加以分析,找出原因。以DEM高程检测点为例,生产单位在以模型内业加密时,这一工序对于加密作业员来说,并不完全清楚具体的图幅范围,加密过程中一般高程检测点的数量均多于28个,对于28个检测点来统计精度往往存在人为的因素,对于存在较大较差的点,往往简单剔除。DEM的误差分布并非真正服从正态分布,只是接近于正态分布,仍可由均值和方差来衡量DEM高程精度。所以即使中误差相对较小,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数据也应加以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从这一点上说,多设置高程检测点对于提高DEM精度很有意义。 

4 结语 

质量控制点的正确选择和管理,是实行质量控制的前提。适当设置质量检验点,是实施有效测绘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保证,目前有些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单位对于外业像控资料、内业加密等资料不进行检验,单靠下工序对上工序进行检核,数字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包涵多部门、多工序的生产过程,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对于产品质量评价和产品质量本身来讲,都是不完整的。 

参考文献 

[1] 樊红.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抽样检验篇8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用包装材料(以下简称药包材)的质量监督抽验工作,保证抽验工作的质量,保障人民用药用械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抽验工作以公共财政为保障,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合法合理的原则,实行管理、抽样与检验分开,行政、事务与技术分离的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质量监督抽验计划和方案的制订、抽样、检验(测)、检验(测)结果的告知和

核查、复验、余样和样品的退还以及质量公告的。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质量监督抽验包括监督性抽验、评价性抽验和摸底性抽验。

监督性抽验是指*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根据国家和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监督管理的要求所进行的抽验。

评价性抽验是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要求,为掌握、了解全国和本市某一类或某一品种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质量状况所进行的抽验。

摸底性抽验是指因现行规定尚不明确或现行标准尚不完善,市场或使用中存在较多问题,而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调查和摸底的抽验。

第五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质量监督抽验工作。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处(以下简称局稽查处)具体负责抽验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及协调;组织质量公告;依法组织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进行行政处罚。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业务处室、局稽查大队及各区(县)分局承担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抽样工作;有特殊技术要求的抽样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相应检验(测)部门承担。

第六条*市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市药检所)及各区域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区域药检所)承担药品质量检验工作。

*市医疗器械检测所(以下简称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和市药检所承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检验(测)范围内的医疗器械质量检验(测)工作;认定范围外的医疗器械检验(测)工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其他医疗器械检测部门承担。

*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以下简称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承担药包材的质量检验工作。

第二章质量监督抽验的计划和方案

第七条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年度质量监督抽验计划由局稽查处根据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等质量情况,会同局有关业务处室及检验(测)部门制订,报局领导批准。

第八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每年十二月下旬下达下一年度的质量监督抽验计划。

年度质量监督抽验计划内容包含:全年的抽验量、抽样单位监督抽样量和检验(测)机构检验(测)量的分配、评价性抽验和摸底性抽验内容、监督性抽验的结构等。

第九条药品监督性抽样方案由各抽样单位根据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下达的年度质量监督抽验计划中药品抽验内容制定,并报局稽查处备案。

药品评价性和摸底性抽验,医疗器械及药包材抽验应当在年度质量监督抽验计划的范围内制订抽验方案。

药品评价性和摸底性方案及药包材抽验方案由局稽查处会同有关业务处室和相关检验(测)部门制订。抽验方案应当规定抽样数量、检验(测)项目和抽验范围等内容。

医疗器械抽验方案由局稽查处会同有关业务处室和相关检验(测)部门制订。抽验方案应当规定抽样数量、抽样方式、抽样范围、检验(测)依据或标准、检验(测)项目、检验(测)结果判定规则、复验受理条件及检验(测)样品退还等内容。

第十条局稽查处根据药品的抽验计划、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抽验方案向各抽样单位下达《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抽查检验(测)任务书》。

第十一条监督性抽验的重点为:

(一)本市新建、改建厂房、新建车间和改建车间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新批准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医院制剂和中药保护品种;

(二)经营、使用量大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急救药品和医疗器械;

(三)品种易混淆的中药材和饮片;

(四)各级质量公告中公布的不合格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

(五)质量不稳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

(六)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可疑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

(七)本市医疗机构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八)临床使用不良反应较多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九)市场和使用中质量投诉较集中的产品;

(十)列入国家和本市重点监管范围的医疗器械;

(十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认为需要监督抽查检验的其它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

监督性抽验重点品种可根据监督管理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第三章抽样

第十二条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质量抽样工作应当由两名或两名以上抽样人员实施。

第十三条抽样人员在执行抽样任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或派遣单位出具的证明文件及《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抽查检验(测)任务书》。

第十四条抽样操作应当规范、迅速、注意安全,抽样过程不得影响所抽样品的质量。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抽样:

(一)样品包装破损的;

(二)药品、医疗器械剩余有效期少于三个月的,药包材剩余保质期少于九十天的,监督抽验中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第十六条抽样应当在被抽样单位存放经检验(测)或验收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现场实施。

第十七条抽样单位进行抽样应当通知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到场。

第十八条抽样人员实施抽样时,应当检查被抽样品的包装情况及储存条件,据实填写《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抽样记录及凭证》(附件一);涉案样品的抽样,应当在抽样凭证的右上角及备注栏注明“涉案”字样。抽样结束后,抽样人员应当用《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封签”》(附件二)将所抽样品签封。

第十九条药品抽样量应当保证检验的进行,一般为检验量的三倍。

对于小型药店、个体诊所等不能抽取检验三倍量的,可以抽取检验量的一点五至两倍。

第二十条对于被抽样单位提出药品(药包材)检验剩余样品(以下称余样)退还要求的,抽样单位应当在《药品(药包材)抽样记录及凭证》的右上方注明“申请余样退还”字样。

第二十一条《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封签》和《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抽样记录及凭证》应当由抽样人员和被抽样单位有关人员签字,并加盖抽样单位和被抽样单位公章;无法加盖被抽样单位公章的,可以由被抽样单位的相关部门章代替;被抽样对象为个人的,由该个人签字或盖章。

第二十二条抽样人员应当在完成抽样后的三日内将所抽取的样品移送至承担检验(测)任务的检验(测)机构。移送前,样品应当保存在符合其储存条件的样品库中;样品的运输和移送过程不得影响被抽样品的质量。

不易搬运或需要特殊运输的设备性医疗器械,完成抽样后,可以要求被抽样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送至指定的检验(测)机构;被抽样单位有检测设备和条件的,可以由检测部门根据医疗器械抽验方案在现场直接检测。

第二十三条抽样人员应当在抽样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将抽样信息输入“抽验信息数据库”。

第四章检验(测)

第二十四条承担检验(测)的机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核查样品,确认符合后予以签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签收:

(一)由于样品包装破损、抽样量不足而造成检验(测)无法进行的;

(二)《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抽样记录及凭证》填写不清或内容不符的;

(三)《药品(医疗器械、药包材)封签》粘贴不完整的。

第二十五条检验(测)机构储存样品应当符合样品储存的要求。

第二十六条监督性抽验的药品应当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应当由抽样单位在“抽样记录及凭证”中予以说明。

评价性和摸底性抽验的药品应当根据下达的抽验方案中确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实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药包材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检测,无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按照注册产品标准检测。

第二十七条药品检验应当在收到样品后的二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检验报告书。涉案样品检验周期为十个工作日,特殊案件样品的检验周期为三个工作日。

医疗器械检测应当在收到样品后的四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检测报告书。涉案样品应当在收样后的二日内进行检测。

药包材检验应当在收到样品后的三十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出具检验报告书。涉案样品应当在收样后的二日内进行检测。

第二十八条由于下列情况需要延长检验(测)周期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收到样品后的二十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抽样单位和局稽查处,并说明延长理由。

(一)需向其他省(市)检验(测)部门或企业调取检验(测)用的对照品、标准品或标准的;

(二)部分检验(测)项目需要委托其他有资质的检验(测)机构进行检验(测)的;

(三)检验(测)方法需要进一步确定的;

(四)有项目检验(测)不合格,需要换人或换仪器复检(测)的。

第二十九条药品、药包材的留样应当按照《药品质量监督抽验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医疗器械的留样按照下达的医疗器械抽验方案进行。

第三十条区域药检所对部分项目无法检验的样品,应当在二个工作日内将全部样品转交至市药检所检验,由市药检所出具检验报告书。

第三十一条区域药检所初检结果为不合格且须移送至市药检所复试的样品,区域药检所应当在二个工作日内移送至市药检所。市药检所在收到样品后的十四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出具检验报告书,并在一个工作日内送达相应的区域药检所。区域药检所应当在收到市药检所检验报告书后的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报告合成工作,并在报告书中注明复试项目的检验单位。

第三十二条不合格检验(测)报告书应当说明当事人复验的权利、时限、复验(测)机构和申请复验时提交的有关资料等事项。

第三十三条承担摸底性抽验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完成检验(测)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将检验(测)结果以书面总结形式报局稽查处。

第三十四条检验(测)机构应当在检验(测)报告签发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测)报告书,并且将检验(测)结论输入“抽验信息数据库”。

第五章检验(测)结果的告知和核查

第三十五条检验(测)结论为合格的,检验(测)机构可每周一次性集中将检验(测)报告书一式两份发给抽样单位,其中一份由抽样单位在收到检验(测)报告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送达被抽样单位。

需要余样退还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合格报告书中告知退样数量、领取余样期限等有关事项。

第三十六条从本市生产企业抽样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经过检验(测)为不合格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完成检验(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测)报告书一份报局稽查处,二份发给抽样单位,其中一份由抽样单位在收到检验(测)报告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送达被抽样单位。

第三十七条从经营企业或使用单位抽样的本市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经过检验(测)为不合格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完成检验(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测)报告书一份报局稽查处,三份发给抽样单位,其中二份由抽样单位在收到检验(测)报告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分别送达被抽样单位和生产企业。

第三十八条从经营企业或使用单位抽样的外省市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经过检验(测)为不合格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完成检验(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将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测)报告书三份报局稽查处,二份送达抽样单位,其中一份由抽样单位在收到检验(测)报告书后的五个工作日内送达被抽样单位。

第三十九条涉及外省(区、市)生产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的,局稽查处应当在收到报告书起的三个工作日内制作核查函,随附不合格检验(测)报告书原件两份和核查回单,送达不合格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管部门请求核查。

第六章复验

第四十条药品被抽样单位或被抽样药品的生产企业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不合格检验报告书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局稽查处提出;请求复验的,可以在收到不合格检验报告书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市药检所书面申请复验,也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或者确定的检验机构书面申请复验。

医疗器械被抽样单位或被抽样医疗器械的生产企业对医疗器械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不合格检测报告书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局稽查处提出;请求复测的,可以在收到不合格检测报告书之日起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原检测机构书面申请复测,也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或确定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书面申请复测。

药包材被抽样单位或被抽样药包材的生产企业对药包材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不合格检验报告书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局稽查处提出;请求复验的,可以在收到不合格检验报告书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向原检验机构书面申请复验,也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或者确定的检验机构书面申请复验。

第四十一条受理复验申请的检验(测)机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对当事人的复验申请的条件进行审核,告知当事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局稽查处和抽样单位。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受理:

(一)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中规定不得复验的检验项目;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不宜复验的其他项目,如重量(或装量)差异、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等;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和医疗器械抽验方案或医疗器械质量标准中规定不予复验(测)的项目;

(四)样品明显不均匀或者不够检验需要量的;

(五)已经申请过复验并有复验结论的;

(六)不按规定交纳检验费用的。

第四十二条复验机构为市药品检验所的,市药品检验所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通知原药品检验机构提供其检验后的留样进行复验;原药品检验机构应当在收到通知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供留样。

复验机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或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的,市药检所应当在收到该检验机构要求提供检验后留样通知的七个工作日内提供留样。

复验机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置或确定的其他药包材检验机构,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应当在收到该检验机构要求提供检测后留样通知的七个工作日内提供留样。

第四十三条市药品检验所应当在收到留样之日起的二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复验结论,并书面告知申请复验的当事人、原检验机构、抽样单位和局稽查处;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当报局稽查处备案。

市医疗器械检测所应当在作出受理复验决定并在收到留样之日起的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复验结论,并书面告知申请复验的当事人、抽样单位和局稽查处;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当报局稽查处备案。

市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测试所应当在收到留样之日起的二十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复验结论,并书面告知申请复验的当事人、抽样单位和局稽查处;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应当报局稽查处备案。

第七章检验(测)后余样和样品的退还

第四十四条依被抽样单位申请,检验合格且包装完好的药品和药包材的余样可以退还被抽样单位。

第四十五条需要退还余样的药品和药包材,其数量应当符合检验机构在检验报告书上所注明的退样数量。

第四十六条医疗器械退还的样品包括合格并且完整的检测样品、余样品和留样品。

第八章质量公告

第四十七条本市药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的质量监督抽验结果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质量公告的形式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和市局的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

本市的质量公告每季度一期,每季度第一个月上季度的质量公告。

第四十八条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复验申请并被受理的,暂不予公告。

第四十九条质量公告前,由局稽查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核实。

第五十条公告不当的,应当在原公告范围内予以更正。

抽样检验篇9

一、检验样品的抽取

样品是检验的对象,如果样品出了差错,所有检验活动可能成为无效劳动,由此导致的检验结论错误,亦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因此,除单件样品和送样检验,应对样品质量负责以外,样品的抽取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第一关。

1、抽样依据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抽样依据是检验工作的第一步。据统计,我国目前有22个抽样检验国家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计数抽检标准GB/T2828.1-2003与计量抽检标准GB/T6378-2002,同时有很多产品标准中对抽样方法、数量等也作出了具体规定。一般情况,应采用产品标准中规定抽样方法抽样,不考虑其他通用的抽样标准;特定情况下,亦可按双方商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抽取样品。工作中发现,个别质检机构在抽取样品时,不了解标准的适用范围,也不了解标准规定的样品数量的确定原则,无论样品批基数是多少,抽取的样品数都相同,有的甚至将随机抽样变成了随意抽样,拍脑袋确定样品的大小,从而造成结果判定错误,给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损失。

2、抽样人员的选择

现场抽样人员不得少于2人,抽样人员要有责任心,必须熟悉抽样标准、抽样方法、抽样部位、抽样数量等抽样规定,能熟练使用抽样工具;按照国家有关抽检分离的有关规定,有条件的质检机构应将抽样人员和检验人员分开。

3、抽样单的设计和填写

抽样单是质检机构出具检验报告的前提,也是监督检验后处理的重要原始材料。其内容要力求完整,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至少做到一类产品格式统一。其基本信息应包括:

产品名称、商标、规格型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出厂等级(必要时)、执行标准、抽样基数、抽样数量、抽样日期、抽样地点、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电传、样品编号、抽样人员姓名、被抽样企业负责人姓名(签字盖章)。有时还须增加委托方要求的其他信息等。抽样单填写要字迹公正、清楚、准确,所有项目要用全称,不能用简称、缩写、俗名,以免引起误解。

4、样品的抽取

一是抽样人员到达抽样地点进行抽样,首先应向被抽检方出具抽样依据文件和抽样人员身份证明文件。二是依据标准抽取样品,抽样数量不能随意增加,更不能少于规定要求,否则造成不能满足检验要求或检验结果不能代表检验批质量水平,使整个检验活动成为无效劳动。三是须加倍抽样的,要一次抽取,以免检验出现不合格样品做加倍检验时,没有样品可检。但加倍检验样品可封存在被检企业,须作加倍检验时再行调取,不须做加倍检验时,可减少样品运输及处理的工作量。四是封样。常用的密封手段有纸封、铅封、漆封等,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作到拆封后能恢复原状;封样部位应保证不破坏封样材料不能取出样品;封样材料被破坏或样品被调换后应容易识别。总之,样品密封应避免出现前边抽样人员才走,后边企业揭下封条调换样品等情况的发生。

二、检验依据的选择

有的质检机构检验时,习惯选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而不掌握企业到底执行什么标准,造成选用的检验依据和企业执行的标准不符,直接影响到相关方的经济利益或产品质量问题。标准化法规定,除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等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执行外,对于推荐性标准允许企业有所选择。因此检验部门在选择检验依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属于强制性标准调整范围的,不管企业是否执行,都应选用强制性标准检验。因为“标准化法”规定“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2、不属于强制性标准调整范围的,应将企业声称执行作为检验的依据。

3、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标准修订周期越来越短。但由于企业得到标准修订的信息滞后,再加上商品流通必滞后于生产一段时间,对这些产品,一般应该选用产品生产时的有效强制性标准,即新标准生效前生产的产品用旧标准检验,过渡期按标准对过渡期的规定检验,新标准生效后生产的产品选用新标准检验。对推荐性标准,企业未按其组织生产,对外宣称也未执行新标准的,一般按选用检验标准原则对待。

三、检验方法的选择

抽样检验篇10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为做好2015 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充分发挥兽药监督抽检效能,特制定本计划。

一、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兽医主管部门按照本计划要求和《2015 年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承担单位和抽检数量》(附录1)任务,并结合本辖区兽药监管特点,制定本辖区兽药质量监督抽验计划实施方案,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本计划下达的抽检批次。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以下简称中监所)和省级兽药监察所承担本计划抽检工作。

二、抽检原则

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要遵循重点突出、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原则,重点加强对兽药生产、经营问题较多、诚信较差企业的针对性,切实提高发现兽药质量安全隐患的能力。要注意合理配置检验资源,减少信誉好、产品质量稳定企业的产品抽检比例,原则上对每个标示生产单位抽检批次累计不应超过本年度抽检总批次的1%。重点加大近年来没有实施抽样企业产品的抽检力度,在本年度内,各地原则上应对本辖区兽药生产企业至少实施1 次监督抽检。

三、抽检比例

(一)品种比例

各地抽检的水产、蚕、蜂用兽药产品抽检批次应占抽检批次总数的5% 以上。

(二)抽检比例

1. 监测抽检。近年来未被抽检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本辖区新建或新增剂型兽药生产企业的产品,其抽检批次应占全年抽检批次的25%。监测抽检产品来源于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原则上各环节(生产、经营、使用)抽检批次按2 ∶ 5 ∶ 3 比例进行,辖区内生产企业在20 家以下的,上述比例可适当调整。

2. 跟踪抽检。2014 年以来被列入兽药质量监督抽检通报的产品、接受过兽药GMP 飞行检查企业的产品以及被列入重点监控企业的产品列入跟踪抽检范围,其抽检批次应占全年抽检批次的25%。

3. 定向抽检。2014 年度我部通报并经企业确认非该企业产品累计6 批次(含6 批次)以上、且企业确认非该企业产品占被抽检产品总数30% 以上的企业(附录2)列为定向抽检范围,其抽检批次应占全年抽检批次的20%。企业所在地省级兽药检验机构应加强对该类企业产品的监督抽检,增加全年抽检批次。

4. 鉴别抽检。对抽样或检验过程中发现涉嫌添加非法药物成分的产品需列为鉴别抽检,包括涉嫌改变组方产品、涉嫌添加违禁药物产品、中兽药中添加化学药物产品,抽检批次应占全年抽检批次的30%。

鉴别抽检的检验应当执行《兽药国家标准补充检查方法》(农医发〔2009〕17 号)以及农业部公告第1848号、第1868 号、第1956 号等农业部的补充检查方法。对于没有补充检查方法标准的,可按《兽药中非法添加物质检查方法标准》自行建立补充检查方法。使用补充检查方法所得出的检验结果,可以作为兽药监督管理部门认定兽药质量的依据。

5. 质量情况摸底抽检。在经营、使用环节抽取样品,重点对非法添加情况进行摸底检测,抽取的样品可不进行样品确认,以掌握兽药质量的真实情况。按照附录1 中下达的检测任务数量执行,中药、化药各半。第一、二季度分次完成抽样任务,第三季度前单独上报结果。

6. 其他检验要求。近三年被抽检兽药产品批数超过100 批、合格率大于98%、产品不确认率小于4%、无农业部公告第2071 号规定情形的企业由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进行抽检,其他任务承担单位只对其产品进行监督检查,不对其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四、抽样

(一)抽样单位

坚持抽样检验和监督检查相结合,被抽样单位所在地兽医主管部门应协同省级兽药监察所共同组织抽样,并对被抽样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现场发现违规行为,地方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规定,依法及时查处并汇总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各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应每月对各地报送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我部,我部定期查处通报。

(二)抽样要求

抽样活动要严格执行《兽药监督抽样规定》(2001年农业部第6 号令)。抽样程序要符合规定,抽样单填报信息要完整,抽样时要清点所抽取产品的库存数量,并在抽样单上标注。从经营、使用环节抽样时,应对所抽取样品的购销情况进行核实。核实内容包括:购买方式、供货单位、人员和联系电话、进货时间、进货数量等,上述内容应在抽样单上标注,并经双方签字认可。同时,应收集购货发票复印件留存备查。

对2014 年度经生产企业确认非该企业产品累计3批次以上、且企业确认非该企业产品占被抽检产品总数75% 以上的兽药经营门店要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单位,并加大对其经营产品的抽检比例。

五、样品确认

从经营、使用环节抽取的样品应进行样品确认。

(一)承担单位

样品确认由省级兽药监察所、中监所或协同抽样的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完成(以下简称样品确认单位)。其中由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完成样品确认的,其相关工作经费和确认信息反馈方式由省级兽药监察所与协同抽样的地方兽医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二)确认方式及要求

样品确认单位应以邮政快递或其他快递方式向样品标称企业寄送《产品确认书》。样品标称企业应自收到《产品确认书》的7 个工作日内对样品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并反馈。逾期未回复的,视为对样品真实性无异议,可认定为标称企业产品。对逾期未反馈的,《产品确认书》发件人要及时通过邮政快递或其他快递系统网络下载签收记录,并将记录留存备查。企业联络信息由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协助提供。

(三)结果处理

1. 非标称企业产品的处理要求。经确认不属于标称企业的产品,不再进行检验,此类产品可计入抽检批次,并按涉嫌假兽药处理。省级兽药监察所和中监所应在已知确认信息的3 个工作日内,分别将抽取样品信息反馈给协同抽样兽医主管部门。协同抽样兽医主管部门应在收到反馈信息的5 个工作日内,按照抽样单上标注的库存数量,依法对被抽样单位实施处罚,对库存产品进行收缴销毁,并组织立案查处,对没有证据表明确属标称企业产品的经营门店,应按照违反《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第十八条规定,并依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采取首次予以警告整改,二次处五万元以下罚款,三次及以上予以吊销兽药经营许可证处罚。中监所应每月对各地报送信息进行汇总并上报我部,我部定期查处通报。

2. 标称企业产品的处理要求。经确认属于兽药标称企业的产品,省级兽药监察所、中监所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

六、结果确认和处理

(一)结果确认及复检要求

经确认属兽药标称企业产品但经检验不合格的,省级兽药监察所或中监所应以邮政快递或其他快递方式向标称企业发出《兽药监督抽检结果确认通知书》(附录7),并要求其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的7 个工作日进行书面确认。对逾期不予回复的,视为认可检验结果。标称企业对兽药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7 个工作日内,向原检验单位申请复检,并说明复检理由。检验单位认为复检理由充分、确有必要的,应及时安排复检,复检样品必须为抽样留存的样品。标称企业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自收到复检结果之日起7 个工作日内向我部提出复检申请,我部指定复检单位,复检样品由原检验单位提供(应为抽样留存样品)。

(二)结果处理

省级兽药监察所和中监所应自收到检验结果书面确认意见的3 个工作日内将检验不合格的报告分送协同抽样兽医主管部门和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

对检验不合格的按以下要求处理。

1. 被抽样单位的处理。从经营、使用环节抽取的产品,协同抽样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检验报告后应及时按照抽样单上标注的库存数量,对被抽样单位依法实施查处,清缴销毁库存产品,责成经营单位回收售出产品,并监督销毁。

2. 标称企业的处理。标称企业所在地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收到检验报告后应及时对生产企业依法组织查处,监督销毁库存产品,并监督企业根据销售记录回收已售出产品并销毁,并依法实施处罚。

七、抽样及检验要求

(一)抽样要求

各兽药检验单位应执行当季抽样、当季完成检验和按时上报结果的工作原则,不得采取集中抽取样品,分次上报抽检结果的工作方式,并注意保证产品有效期满足检验、复检要求。

(二)查处要求

抽样工作中发现列入《禁用兽药清单》(农业部公告第193 号、第560 号)和《兽药地方标准废止目录》产品、未经我部批准使用兽药产品、地方标准产品、过期失效产品、改变标准或改变处方产品、近两年列入我部的兽药质量通报中同一批号的假劣产品,以及2014 年被通报非法企业的所有产品,应由协同抽样兽医主管部门依法实施收缴销毁,立案查处,不再进行抽样检测。

(三)检测要求

对法定兽药标准规定了含量检测项的产品,必须全部进行含量测定,并上报检验结果和含量测定数据。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负责组织承担单位进行检测项目的能力验证考核。

(四)结果判定

样品检验结果与法定标准不符,涉嫌改变处方的中兽药、化药制剂中添加其他药物成分或含量无法测定的、添加违禁药物的,该批样品判定不合格,并在上报检验结果时标明相关信息。

八、重点监控企业判定原则及处罚措施

(一)判定原则

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均列入本年度重点监控企业。

1. 当期兽药质量通报产品涉嫌违法添加其他药物成分的;

2. 全年兽药质量通报产品含量低于50%(包括50%)或高于150%(包括150%)2 批次以上的;

3. 全年兽药质量通报产品含量低于80%(包括80%)或高于120%(包括120%)累计3 批次以上的;

4. 每期兽药质量通报中同一企业被抽检产品少于50 批且不合格产品累计5 批次以上的;同一企业被抽检产品多于50 批( 包括50 批) 且不合格批次超过10%(包括10%)的。

(二)监控措施

为严厉打击生产假劣兽药违法活动,加大兽药质量监管力度,2015 年度被通报为重点监控的企业,在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未完成立案查处、未提交企业整改报告、未提交假劣兽药收回销毁记录前,不受理其兽药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等行政许可申请,不安排兽药GMP 检查验收;被两次通报为重点监控的企业,视情节严重程度和GMP 飞行检查情况,采取收回《兽药GMP 证书》、吊销《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等行政处罚,并在一年内不受理该企业所有兽药行政许可申请;对连续两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将依法吊销该产品批准文号,并在一年内不受理该产品批准文号申请。

九、工作要求

(一)兽药监督抽检结果实行季报制度,各兽药监察所应于每季度末后5 个工作日内按规定格式分别向我部兽医局和中监所上报抽检结果( 水产、蚕、蜂用兽药需另行标注)。中监所应于每季度后20 日内将抽检结果汇总表、质量分析报告报我部兽医局。

(二)各地要建立完善兽药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对抽检不合格的,应对该企业同品种不同批号及其他产品进行跟踪抽检,并将跟踪检测结果上报我部兽医局和中监所,跟踪抽检纳入监督抽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