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规十篇

时间:2023-04-10 12:09:02

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篇1

一、统一折旧年限或摊销年限

从会计的角度看,资产、费用的摊销时间问题属于会计估计的范畴,取决于相关的行业会计政策的指导及会计人员的判断。对企业而言,资产一旦形成,企业更关心的是资产能带来的效益,资产的折旧所能影响的只有企业将折旧年限确定为多少,其某一会计期间缴纳的所得税必须是按税法规定调整计算,也就是说,折旧年限的不同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在企业的经营理论中现金流量对企业的影响远大于利润对企业的影响,只要有足够多的现金,亏损的企业也会生存下去;而不管企业账面上有多大的利润,缺乏足够的现金,企业的经营也会步履维艰;对于折旧方法也一样,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都是按照与税法规定相一致的折旧方法一直线法计提折旧,以免在所得税计算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税法在充分考虑企业实际和国情的情况下,制定出比较合理的资产的折旧方法和年限,会计制度与税法保持一致,不但便于会计人员理解和执行,也可以减少年终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对于费用性质的资产,如开办费的摊销,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一样,会计制度与税法统一,规定以确定的年限进行摊销。这样的统一,有人会认为,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误导投资者。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应在年报会计报表附注中注明,给予适当的说明,提醒报表使用者可用资产应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额减去费用性质的资产。

二、收入的确认原则统一

会计制度对于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标准是企业已将商品所得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出售的商品实施控制;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计量。对于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是:在同一年度内开始和完工分属不同会计年度,在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情况下,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已经发生并预计能够补偿的劳务成本确认收入,并按相同的金额结转成本;如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则不应确认收入,但应该将已经发生的成本确认为当期费用。

企业所得税税收法规对于收入没有直接规定,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沦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的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销售的代销清单的当天;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当天;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同一会计年度内开工并完工的劳务收入的确认同会计年度,但对跨会计年度的劳务收入需按完工进度或完成工作量来确认收入。可见,在对收入确认标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会计制度侧重于收入的实质性实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税法侧重于收入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不考虑企业收入的风险问题。对于收入的确认,最大的问题是货物已发出,款项能否收回不能确定,建议按照已收到款项的金额占全部合同额的比例来计算相应的成本。既体现了配比原则、降低了企业坏账的发生率,又能保证及时纳税。年终,在所得税汇算时,对于未能按合同全额确认收入的情况,说明原因,并向税务机关提供往来账对账单,以便税务机关查实情况,防止纳税人将款项私存,而不列收入,少纳税款。

对于收入的问题,税法还有一个视同销售行为,如纳税人在基本建设、专项工程及职工福利等方面,使用本企业商品、产品:纳税人对进行来料加工装配业务节省的材料,如按合同规定留归企业所有的;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但会计制度中则对上述会计事项不确认收入。可以将这些事项所产生的收入列入营业外收入,因为以上事项收入不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收入;同时,纳税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使会计报表使用人充分理解纳税人的财务状况,利润的真正构成要素。

三、投资业务收益的确认原则应适当统一

1、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息,应予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计入“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外。短期投资处置收益为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取得价款的差额。根据《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短期投资所取得的利息收入记入收入总额。2、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确认。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投资企业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或亏损;成本法核算时,在实际收到收益时确认为投资收益。对股票股利不确认为投资收益。在成本法核算时,对投资收益的确认仅限于投资后产生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超过部分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根据《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免税优惠以外,均需按规定补缴税款;除另有规定者外,在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时,投资方企业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对于被投资方发生的亏损,投资方企业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确认投资损失。被投资企业分配给投资方企业,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应全部视为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企业、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额,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而低于投资方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视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并入应纳税所得,征收所得税。由此可见,投资业务所产生的差异,在核算上更加复杂,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会计法规篇2

【关键词】会计会计行为会计行为规范

新的《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并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作了具体规定;同时对假账作出特别规定。要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依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使会计核算规范化。

所谓会计行为,就是会计行为主体在会计目标的驱动下,对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条件制约所作出有目的的会计反应活动。就一个 企业 来说,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会计行为的制约因素有很多。它与会计行为主体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

制约会计行为的内在因素,是指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各种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概括起来,主要有 政治 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等。新《会计法》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这就是要求我们应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培训,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准则处理会计事项,不做假账、不畏权势,以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

制约会计行为的外在环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讲,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以及信贷政策等,将制约企业的 发展 方向和经济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会计行为。会计 法律 、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限定了会计人员的行为范围,会计主体的行为不可能超出会计法律之外。市场环境,也限制着企业经济战略行为,从而影响着长期和短期会计行为。从微观上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战略方案,以及对内部机构的管理行为等,对会计主体的行为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企业内,会计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受制于企业行为的方向和规范化程度。从实际情况看,很多违法行为是在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下进行的,如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虚增利润骗取贷款,隐瞒利润逃避交税,转移国有资产,账外设账,虚列数据来掩盖其贪污受贿的罪行等,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新《会计法》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就抓住了矛盾的关键,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规范会计行为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主体,有利于会计行为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很显然,要保证会计行为的良性运行,就得有一系列行为规范为基础。从会计系统的目标和会计行为的主体出发,会计行为规范着重以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为主,以此在强大的外部监督体系下发挥行为主体的能动作用,达到优化会计行为的目的。

会计 行为 法律 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我们国家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它通过对会计人员的权利、方法、责任、义务的规定,以确认、维护和 发展 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关系和 经济 秩序。会计行为法律规范概括性强,是会计行为主体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模式,可据以判断衡量会计行为是合法还是违法,是符合规范还是不符合规范,只有通过会计立法,才能使会计职能得以有效发挥,使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会计行为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为调整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要求的会计人员和会计组织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具有强烈的职业性和社会性,在法律和道德规范下的会计行为,必须达到合情、合理、合法的效果。行为的合理化体现为会计行为在追求本单位的经济效益目标的同时,力求保持与社会效益目标的一致,会计行为规范必须在会计法制的前提下,而各单位在追求本单位经济利益目标的同时,也应力求保持与社会利益目标的一致,遵纪守法。

总之,只有自觉维护会计法规的尊严,正视会计监督的法律地位,单位负责人才能严格自律,遵守会计法,维护会计法;加强会计人员法制 教育 ,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只有如此,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会计法规篇3

一、关于会计电算化有关规定的沿革 

为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国务院财政部在1989年和1990年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评审和会计软件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等都作出了规范。1994年5月,财政部以(94)财会字第15号文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为我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制定了总体规划,对电算化人才培养、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电算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提出了具体意见。1994年6月,财政部又以(94)财会字第27号文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这些文件是在1989和1990年两个文件及其多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是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指南。1994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中,我国第一次把会计电算化问题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即《会计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对使用的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应当符合国务院财政部的规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为了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1999年修订的新《会计法》除对修订前的《会计法》进行了修改外,还新增加了有关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即:新《会计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新《会计法》有关会计电算化规定的分析 

(一)关于会计软件及会计资料基本要求的规定 

新《会计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本条款是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会计软件及会计资料基本要求的规定。其主要作了两方面的规定:一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软件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会计软件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要求和会计人员的习惯,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和会计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法律上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使用的会计软件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尽管一个质量可靠的会计软件可以是生成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提供前提条件,但由于技术上、设备上、操作人员水平等方面的原因,生成的会计资料仍有可能不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对电子计算机方面知识掌握不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会计资料失真、失实。因此,法律上要求,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电子计算机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在格式、内容以及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本条款与修订前的《会计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对某些概念加以了规范。这里涉及两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新《会计法》中规范的两个重要概念。一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它以前与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财务报告、会计报告等名词混用,相关法律对这一名词的使用也不一致。为了保证会计名词的一致,新《会计法》将原来用的“会计报表”一词统一改为“财务会计报告”。这一修订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财务会计报告”的内涵比“会计报表”大,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用“财务会计报告”替代“会计报表”不会缩小单位应提供信息的范围;其次,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会计报表往往是与一些不能分割的其他组成部分(如会计报表附注)一并提供的,只提会计报表,容易引起误解;最后,“财务会计报告”与国际通用的说法财务会计报告(financialreport,直译“财务报告”)基本一样,便于国际沟通。二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新《会计法》在第五十条中对此作出了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这里的“制度”与“规章”同义,包括“制度、准则、办法”等。上文中提到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和《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都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二)关于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的规定 

会计法规篇4

设置会计科目和建立账户就好比在一个风景名胜区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建造的一座旅店内的、为了满足不同层次顾客需要而编了号的房间。而怎样才能使这些房间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就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记账方法。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将发生经济业务如实地在相关账簿中进行登记,这就是记账方法的意义所在。按其记录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以分为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反映的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尽管其具有手续比较简单的优点,但是由于它没有完整的账户体系,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所以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单式记账法相对应的是复式记账法,它是由单式记账法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类科学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有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反映的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虽然相对于单式记账法来讲记账手续比较复杂,但是由于其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保持账户之间的相互对应和平衡关系,所以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清晰度,有利于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和进行试算平衡的检查。

复式记账法主要有:借贷复式记账法、增减复式记账法和收付复式记账法等三种,而目前最通用的是借贷复式记账法。

借贷复式记账法简称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最初的“借”与“贷”是与商品经济中的借贷关系相联系的经济范畴,是与经济往来中的债权债务相关的借贷关系的一种表示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与“贷”已经逐渐地失去了其原有的“借”进来和“贷”出去的含义,而成为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就像人的名字只是识别各个人的一种符号而已。借贷记账的主要特点是:

以“借”与“贷”为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至于究竟是哪方登记增加,哪方登记减少,则要取决于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由于复式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会计等式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登记增减的一般规律如图所示:

借方账户名称贷方

资产或费用的期初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或利润的期初余额

资产或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或利润的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或利润的增加资产或费用的减少

资产或费用的期末余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或利润的期末余额

上述账户中所表达的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资产或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根据这一规则,经济业务一旦发生,则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例如:

当企业用银行存款5000元购买材料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将会使“银行存款”和“原材料”两个资产类账户一增一减5000元;

当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并直接用于偿还了一笔应付账款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将会使“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两个负债类账户一增一减10000元;

当企业收到一笔捐赠资金20000元并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将会使一个“银行存款”资产类账户和一个“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同时增加20000元;

当企业用银行存款50000元归还了银行的一笔长期借款的经济业务发生时,将会使一个“银行存款”资产类账户和一个“长期借款”负债类账户同时减少50000元。

对上述经济业务加以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下,经济业务的一般登记规律是“同类账户一增一减,两类账户一增一减”,且始终保持“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基本记账规则。尽管在遇到复杂的经济业务时,会出现“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情况,但是其仍然不会打破这一基本规则。

在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经济业务时,有关账户之间会自动形成相互对照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之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具有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对应账户。

为了便于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表述和日后的监督检查,在将经济业务记入账簿前应先根据经济业务所涉及的账户及其借贷方向和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在经检查无误后,方可记账。所谓会计分录是指表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和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双重记录,简称分录。

会计分录一般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相关联账户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是指涉及两个以上相关联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或多借一贷的会计分录。为了保持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晰性,一般不要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账户记账工作就像俗话说的“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鞋?”的道理一样,不可能不发生差错。为了保证一定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账户记录上的正确性,有必要在一定的会计期末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由于借贷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为其基本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因此,借贷的平衡关系不仅体现在每一笔会计分录中,而且也反映在全部账户的关系上。其主要表现是: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会计法规篇5

 

关键词:司法会计 鉴定 财务报表 审计 差异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司法鉴定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运用会计、审计专门知识对诉讼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审查、鉴别和判断工作,并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的鉴证活动。常规财务报表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运用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性程序等科学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的鉴证活动。本文依据国家司法部公布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07号,以下简称鉴定通则)和财政部批准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财会【2006】4号,以下简称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比较司法会计鉴定规则与常规财务报表审计规则的主要异同,目的是引起司法鉴定人在进行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注意其同常规财务报表审计主要规则的差异,审慎执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规定,保证司法会计鉴定的工作质量,满足司法诉讼审理的需要。 

 

一、鉴证委托与受理规则差异 

 

1、鉴证委托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鉴定委托,应当要求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提供委托人的身份证明,并提供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审计准则》没有要求委托人出具鉴证委托书的规定,委托审计业务成立的唯一标志是委托人与受托的会计师事务所签订了审计业务约定书。 

2、对委托事项的审查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应当对委托的鉴定事项进行审查,对属于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委托,应当予以受理;对提供的鉴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委托人补充齐全的,可以受理。《审计准则》规定,在接受委托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初步了解业务环境,评估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查看是否符合鉴证业务特征,并与委托人、被审计单位就审计业务约定相关条款进行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该工作环节上,两者规定相似,只不过司法会计鉴证对委托事项的审查专业性更强。 

3、受理时限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做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审计准则》没有受理时限的规定。 

4、不得受理的情形 

《鉴定通则》规定了七种情形,分别是:(1)委托事项超出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2)鉴定材料不真实、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3)鉴定事项的用途不合法或者违背社会公德的;(4)鉴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鉴定执业规则或者相关鉴定技术规范的;(5)鉴定要求超出本机构技术条件和鉴定能力的;(6)不符合本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7)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审计准则》有实质内容类似的规定。两者的差别体现在司法会计鉴证的专业性要求上。 

5、鉴证业务协议书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决定受理鉴定委托的,应当与委托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协议书包括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委托鉴定的要求、委托鉴定事项涉案的简要情况以及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等五方面主要内容。《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十五项具体内容。 

《审计准则》体现了鉴证业务协议书的通用内容,而司法鉴定协议书的五方面内容更突出专业性。 

 

二、鉴证实施规则差异 

 

1、鉴定人的责任 

《鉴定通则》明确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第四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n

bsp;

主要差异:尽管规则中都有“负责”二字,但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无疑是更高层次责任的一种规定,构成了两种规则的根本性差异。 

2、鉴定人执业人数 

《鉴定通则》要求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当指定或者选择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的鉴定事项,可以指定或者选择多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对需要到现场提取检材的,应当由不少于二名司法鉴定人提取,并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审计准则》没有类似的规定,只是在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中列示有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3、回避原则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人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委托人、委托的鉴定事项或者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其独立、客观、公正进行鉴定的,应当回避。《审计准则》有类似的规定。 

4、利用专家的工作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过程中,遇有特别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的,可以向本机构以外的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但最终的鉴定意见应当由本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出具。《审计准则》规定,如果专家工作结果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或描述专家的工作,包括专家的身份和专家的参予程度等。 

两种规则均规定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但《鉴定通则》明确最终的鉴定意见应当由司法鉴定人出具;《审计准则》则允许在专家工作结果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提及或描述专家的工作。可见《审计准则》对鉴证人员利用专家工作结果的责任低于《鉴定通则》的规定。 

5、鉴定时限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审计准则》没有类似的规定。 

6、出庭作证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审计准则》没有此项规定,仅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第六十八条中将“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排除在“对业务工作底稿包含的信息予以保密”的范围以外。 

7、鉴证的复核 

《鉴定通则》规定,委托的鉴定事项完成后,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专人对该项鉴定的实施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采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情况进行复核,发现有违反本通则规定情形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予以纠正。《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审计业务项目组和会计师事务所两个层次的业务复核政策和程序,业务完成后的复核是审计报告出具前的必备程序。《审计准则》的复核要求严于《鉴定通则》的“可以”复核的条款。

三、鉴证文书规则差异 

 

1、鉴证文书的格式 

司法鉴定文书有固定的文书规范和要求,其基本格式是:(1)标题;(2)编号;(3)基本情况;(4)检案摘要;(5)检验过程;(6)检验结果;(7)分析说明;(8)鉴定意见;(9)落款;(10)附注。审计报告包括下列要素:(1)标题;(2)收件人;(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9)报告日期。 

主要差异:司法鉴定文书除在检案摘要、检验结果、分析说明等处有特殊要求外,同通用目的审计报告的最大区别是报告的意见段上,司法鉴定文书要求检验结果“写明对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检验后得出的客观结果”,鉴定意见“应当明确、具体、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可适用性”;通用目的审计报告的意见段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即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应特别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概括性术语。 

2、鉴证意见分歧的处理 

《鉴定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文书要求由司法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多人参加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文书中应当注明。《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上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其同司法鉴定文书略有差异。《审计准则》还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进行讨论,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持续交换有关财务

报表发生重大错报可能性的信息,对出现的审计疑难问题或争议事项,审计项目负责人应当及时实施复核,以使重大事项在出具审计报告前能够得到满意解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第四十九条明确“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才能出具报告”,没有允许参加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在同一报告中表达不同审计意见的规定。 

 

四、对规则差异的进一步分析 

 

1、“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是司法会计鉴定规则与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审计规则的根本性差异。正是司法会计鉴证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才产生了:(1)对同一鉴定事项,应当指定或者选择二名司法鉴定人共同进行鉴定;对需要到现场提取检材的,应当由不少于二名司法鉴定人提取;(2)司法鉴定过程中,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但最终的鉴定意见应当由司法鉴定人出具;(3)司法鉴定人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应当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问题;(4)委托的鉴定事项完成后,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注意:这里使用的是“可以”而不是必须)指定专人对该项鉴定的实施情况进行复核;(5)司法鉴定文书要求检验结果“写明对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进行检验后得出的客观结果”,鉴定意见“应当明确、具体、规范,具有针对性和可适用性”;(6)多人参加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鉴定文书中应当注明等有别于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审计规则的特殊规定。 

2、通用目的鉴证业务与专业性鉴证业务的差别。《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将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划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其他鉴证业务等三大类。尽管司法鉴定业务规则是由国家司法部,其执业管理工作受到地方司法鉴定协会监管,但由于司法会计鉴定人的资格门槛即要求是注册会计师,故其仍然属于具有司法鉴定人资质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其他鉴证业务。所不同的是,如果说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业务,而司法会计鉴证业务更是“专业”中的“专业”,这一点在:(1)签订司法鉴证业务约定书前需要委托人出具鉴定委托书;(2)对委托鉴定事项审查中有司法专业的要求;(3)司法鉴定协议书中包括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委托鉴定的要求、委托鉴定事项涉案的简要情况以及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等五方面特定内容;(4)鉴定文书的特有格式等方面均有体现。因此,《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第五十八条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证业务,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司法会计鉴定的“特定要求”就是国家司法部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及有关文件。实务中,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的更专业性特征决定司法会计鉴定人执业规则应当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原则,恪守《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的有关规定。 

 

参考文献: 

会计法规篇6

关键词:审计;会计;新《会计法》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092-02

一、依法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与其有关的资料,监督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会计是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活动的记录,是经济活动状况的反映。依法监督检查会计,促进被审计单位依法规范管理,是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监督,有利于明确会计责任

近年来,企业内部审计主要审查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揭露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审计处理处罚问题来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由谁来负责?一直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也是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会计责任的主体,也为审计监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运用会计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有利于明确会计责任。

2 依法监督,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

新《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只有这样,单位负责人才算是依法履行其会计责任,才能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审计间接、合理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必须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衡量标准。当前,一些企业和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及内控制度薄弱,会计秩序混乱,假账泛滥,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日益突出,人为干扰会计工作,有法不依、违法不纠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而且还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也给依法有效的实施审计监督工作带来困难。因此,企业内部审计只有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才能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

3 依法监督,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

新《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加大了对会计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明确规定审计等部门在依法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时,各单位必须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不得拒绝、隐匿、谎报。从依法审计、判断会计是非角度来看,新会计法是十分重要的审计监督依据。因此,全面实施会计法,为审计依法监督,树立审计工作权威提供了重要保证。

4 依法监督,有利于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目前存在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违纪违规现象严重,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经济发展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修订后的会计法具体列举了各种违法违纪会计行为,强化了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惩治力度,并增加了行政制裁的形式和手段,对违法单位予以通报、处以罚款;对违法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罚款;对违法单位的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违法的会计人员吊销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对触犯刑律的会计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因此,依法履行审计监督,有利于审计处理和打击违纪违规人员和经济犯罪分子,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惩治力度。

二、依法审计,促进企业规范管理

1 转变职能,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内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经济活动,目的是协调该单位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通过测定和评定其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内部审计要转变国家审计是主导、内部审计是基础、社会审计是补充的观点,还内审于企业中,使内部审计由服务于国家审计的附属型向服务于企业型转变。坚持以加强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完善自我约束为指导思想,要由过去单纯监督转变为监督与服务并举的轨道上来,努力分析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改革的思路和重建新机制的高度提出建设性意见,把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制度落在实处,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才能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可靠的保证。

2 转变方法,提高审计质量

会计监督是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在内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实施审计监督,不仅要监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情况,还要监督其他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情况。为此,今后对单位审计的核心问题是要监督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履行情况。为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必须转变审计方法。在实施审计时,应采取账户人手,为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不能只局限于同被审计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打交道,应实行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承诺制度,不能只看会计账项和查询会计人员作为审计取证材料,而且必须取得单位负责人对履行会计责任的说明或承诺,真正体现单位负责人的会计主体地位,这是今后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审计工作上,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严格履行监督检查会计行为的法定职责,忠于职守,坚持原则。要从宏观着眼、微观人手,善于运用审计资料对企业履行会计制度中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加强信息反馈,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寓于监督、服务之中。促进企业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经济效益。

3 依法审计,规范会计行为

会计法规篇7

关键词:云锡实施;会计法规;做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80-01

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拥有近七十个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在集团公司内部怎样宣传、贯彻执行会计法规,是一个关系到集团公司以及各单位能否严格执行会计法规,保证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各单位会计报告信息质量的大问题。本人谈谈云锡集团公司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在宣传、贯彻执行会计法规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对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会计法规的精神深入人心,使会计人员及时掌握会计法规的规定。1999年国家颁布新会计法和陆续出台一系列会计准则以来,我司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培训:

①聘请云南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对二百多名厂处级及其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新会计法知识培训,使中、高层管理人员明确他们在执行会计法规中的责任和义务。

②聘请红河州财校的老师对集体单位的法人代表进行新会计法知识的培训,使集体单位经营者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的意识得到普遍提高。

③选送各单位会计业务骨干参加较高层次的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培训,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为准备力量,为制定和执行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奠定基础。

④组织全司财会人员及相关人员参加全国会计知识大赛,保证全司财会人员按照国家要求按期完成后续教育任务。

通过培训,使全司各级管理人员会计法律意识进一步得到提高,遵守会计法规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会计信息质量有了比较可靠的群众基础。

(2)以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为依据,结合集团公司内部管理实际,健全完善内部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规范内部财务会计管理行为,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我司正在对以前制定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全面修订,今年将修订完成的制度包括:

①基本管理制度:《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以下制度前省略公司名称)、《会计核算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②具体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境外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内部银行管理制度》、《税费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建工程管理制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核算管理制度》、《费用报销管理制度》、《研究开发经费核算管理制度》、《合并会计报表核算管理制度》、《财务会计信息化实施管理制度》等。

(3)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控股公司和所属单位进行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检查,努力将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消除在事前和事中。

①吸取内部会计报表年报审计和厂矿长离任审计等事后审计的教训,建立了对各单位财务开支的日常审计制度,使违纪行为在萌芽状态即得到纠正。

②每年在年终结算工作会议开过以后,及时对各单位进行调研,进一步发现各单位的违纪问题。并结合处理年终财务结算问题一并处理,做到处理问题不跨年。

③不定期地开展内部财经纪律检查,通过自查和抽查等形式,纠正各单位在成本费用开支、资金收入支出、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核算规范、价格税收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④积极配合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我司实施的年度会计报告审计、集团公司改制审计,以及各级审计机构对云锡公司经理的离任审计等工作。通过配合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贯彻实施会计法规和制度的水平,不断提高会计业务处理能力,增强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

(4)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几点体会。

①中、高层管理人员会计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执法自觉性的提高是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关键。实践证明: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会计法规自觉性高、对会计工作支持而不是干预的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较好;反之。中、高层管理人员执行会计法规自觉性低、对会计工作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干预的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程度较差。因此,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关键在中、高层管理人员。

②不断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是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和制度的一般基础。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还很短,会计制度的改革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中。国家针对企业会计核算的新制度、新规定不断地出台。会计人员要适应这样的形势,就必须通过不断地自学和参加各级各类素质教育,提高个体素质。只有各个个体的素质提高了,会计队伍整体的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和制度才会有比较可靠的基础。

③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和制度的基本保证。企业会计是对企业人、财、物各种要素,产、供、销各个阶段价值的动态反映。会计工作涉及这些要素和阶段的办事程序、规则、标准和方法等等,都需要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各自的管理实际,进行严格规范和详细具体的规定。

会计法规篇8

关键词:会计法规 问题 对策

一、现行会计法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法规的质量不高,部分法规的滞后。主要表现为:第一,某些会计法规的内容陈旧过时,已不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和转换经营机制的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但清理废止或修订工作没有跟上。第二,某些会计法规制定时就缺乏充分的调研论证,没有很好地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导致其相关规定不合理、不,实施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正因为如此,一些“补充规定”、“问题解答”、“补充办法”之类的文件不断出现,严重会计法规的效能发挥。第三,某些会计法规规定的过于笼统,伸缩性大,有漏洞和空子可钻,有的法规对权利义务的规定较细,但对违法者要承担的责任则一带而过。第四,某些会计法规的内容不够完整,一些成熟的会计和实证的成果和工作经验没有很好地出来,成为会计法规的内容。到为止,找不到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等会计民间组织的相关法律规定。会计委派制已在会计实际工作中实施多年,但其法律依据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2.不同的法规之间不协调。主要表现在:第一,会计法规与其他法规中的有关条款存在不衔接,甚至相互冲突的现象。如《会计法》第43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公司法》第212条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而《证券法》第177条规定:“经核准上市交易的证券,其发行人未按照有关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所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三部法颁布(修订)的时间很接近,但规定的罚款金额却各不相同,真令人费解。又如《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第56条规定:“当事人对加处罚款有异议的,应当先缴纳罚款和因逾期缴纳罚款所加处的罚款,再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这一规定不仅与现行的《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规定相抵触,也违背了我国的入世承诺。第二,一些新立会计法规与已颁布的会计法规之间不协调。如《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不相同。第三,不同层次的会计法规之间的有关规定相互重复、抵触。如《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都对记账本位币、会计记录的文字等作了相同的规定。又如《湖南省实施办法》第26条规定: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设账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会计法》第42条则规定: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和私设会计账簿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两者对罚款金额的规定不完全相同。第四,同一层次甚至是同一会计法规的有关内容也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诸如具体准则之间、会计制度内部、具体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如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与财政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就有诸多不协调的地方。

3.某些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为:第一,有些会计法律规定严重脱离我国实际,在目前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在我国全面实施。如《会计法》中关于会计记录文字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规定,要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实施就不太现实。第二,某些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或具体实施办法迟迟没有制定出来,如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会计机构负责人任职资格制度以及体现行业特点的具体会计核算办法等至今没有出台。第三,某些会计法规条文的意思表示本身不明确、不具体、不严谨,导致不同的人对其理解存在差异。例如《会计法》第42条规定,对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应对相关人员及单位给予行政处罚,这种既不讲违法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讲原始凭证要素的哪个方面,也不分错误的金额大小,不论其后果的程度,均以一个规定论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操作的。

4.地方会计法规建设薄弱。主要表现为:第一,对地方会计法规建设的理论研究不够,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第二,地方会计法规的制定、修改不及时。第三,地方会计法规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没有很好地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地方会计法规基本上是国家有关会计法规的翻版或若干法规内容的简单堆积。第四,地方会计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不理想,对其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督检查。

上述这些的存在,不仅法规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也是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的重要原因,更严重的是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的对策建议

1.要加快立法步伐。一是要抓紧对现有会计法规的清理工作,对不适应当前需要的有关法规,该废除的要及时废除,需要修订的要及时修订,并使这项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二是要加快相关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或具体办法的制定。如加快具体会计准则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制定等。三是要在近期内尽快制定颁布当前急需的一些重要会计法规,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2.要切实维护会计法规的统一性。一是要尽快出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管理办法,具体明确各部门、各地区制定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或具体办法的条件、权限和管理程序,避免重复立法,交叉立法,确保会计法规的统一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要成立会计法规咨询委员会,所有会计法规的出台都应报该委员会审查,以保证会计法规之间及会计法规与其他法规之间的协调统一。

3.要提高立法质量。一是要改革现行会计准则由财政部负责制定的制定机制,保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和制定过程的透明公开,具体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经验,即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对外公开征求意见稿,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面的反映,并及时反映修改征求意见稿的进展情况,在最后形成准则时,有详细的文件说明理事会成员对准则的意见,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会计法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一些重要会计法规的实施情况开展经常性的调查和检查,为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提供可靠的依据。三是要加强会计法规问题的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成熟的研究成果及时纳入会计法规体系。四是要大胆借鉴、吸收国外市场经济的立法经验和成果,保证我国的会计法规与国际惯例的充分协调,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需要。

4.要加快地方会计法规建设。一是要重视和加强地方会计法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如地方会计法规的调整对象、原则、结构形式及规范的重点等。二是要对现行的地方性会计法规进行清理,分别情况进行修订、补充或废止。三是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地方会计法规的立法步伐,先行制定出本行政区域内会计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的会计法规,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四是要加强地方会计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地方会计法规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张薇。两大法系比较下的会计法规体制问题。计划与市场,2002(7)

2.武涛,刘永祥。地方会计法规建设问题的思考。会计之友,2003(8)

3.陈皓,吴淑莉。会计准则制定权:证监会与财政部微妙的权力之争。财会,2002(3)

4.管亚梅。对我国会计问题的思考。财会月刊,2002(3)

会计法规篇9

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明晰会计法律责任等方面有了历史性的进步,标志着我国会计法制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特别是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要求的加强、会计处理技术飞速发展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以及新兴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现行的会计法规渐显不足。因此,我们应当研究和思考如何建立以《会计法》为核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会计法规体系,理顺《会计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关系,这是当前会计理论研究的_个重要课题。它对进一步发挥会计法规及相关法律在打击会计造假、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维护经济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对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基本评价

从整体上看,会计工作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在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中都有涉及。在会计核算方面,已形成“《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的﹁整套会计法规体系;在会计监督方面也形成了以《会计法》、《审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统帅,包括各种行政法规在内的共同指导会计监督和审计执业的法规体系;在会计基础工作、会计人员管理等方面也有不少的规章制度,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借鉴了国际惯例。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仍需不断完善。

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具体会计准则绝大部分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也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2.从预算会计体系上看,虽然在1997年已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处于基本准则的地位),但政府会计准则尚未制定。因此,从完善会计准则体系角度看,客观上要求加紧制定行政单位会计准则、总预算会计准则、事业单位的具体会计准则,同时更有必要建立一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指导预算会计准则的制定。

3.从我国会计法规的规范程序上看,政出多门的现象仍然存在。如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并行,财政部与证监会都出台法规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进行规范等。

4.会计法律与其他相关法律存在协调问题,如修订的《会计法》加大了对违法的会计行为的惩罚力度,而对这些会计违法行为的惩罚则有赖于《民法》、《刑法》等法规内容的配套与完善。

三、从《会计法》修订看会计立法与相关经济因素的关系

1.历史表明,会计立法要与经济体制相适应。1985年的《会计法》强调维护国家财经制度和保护公共财产;1993年修订的《会计法》强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上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放在首位。

2.会计立法要与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相适应。1985年《会计法》的适用范围除了社会团体外,全部为国家单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逐步发展,各种经济形式不断涌现,因而1993年修订时在适用范围上加入了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经济组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日益占主导地位,因而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在适用范围上特别增加了“公司组织”这一特定主体。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责任主体必须与其存在的环境即法人制度相适应,会计责任主体必须与法人责任主体相一致。

4.国家管理职能的转变与会计管理体制存在重大关系。

5.会计监督体系要与经济体制的要求相适应。

6.健全会计法规体系是“法制经济”对会计行为的要求。

四、市场经济中的会计法制与会计法治问题

1.明确我国会计法规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会计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由若干利益鲜明的主体和游戏规则构成的权责系统。会计法制通过对会计行为人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实现对会计关系的调整,从而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有序发展发挥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我国经历着一个由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和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经济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律运转机制都将发生重大的质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国家立法更加适应发展和变化了的各种社会实践的需要,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价值目标和需求。

2.创立实现会计法治化的基本条件。会计法治的目标是要实现会计法律运转机制的现代化,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会计工作秩序和社会状态。在会计领域内严格贯彻法治原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用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和协调会计事务,使国家在宏观上管理和监督会计工作步入法制轨道。

实现会计法治化应当具备四个前提条件:①要有较为完备、严密、统一的会计法律体系;②要有完善的会计行为规则和办事理念;③要有严格。公正的执法制度;④要有普遍有效的会计法律规则。

会计法治化的实现要从会计法规的完善。会计制度的改革以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三方面着手。要在实践中遵循会计法律至上、会计法律统一,会计法治国际化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确立会计法律的权威性,才能保证经济行为有序化。

五、如何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会计法规体系

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的会计法规体系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对会计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诸如改变重视行政及刑事责任的法律处罚、轻视民事责任的法律处罚的现象,完善对虚假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对虚假会计信息行为是因故意还是过失造成做出具体的处理规定等,特别是对民事责任承担以及会计法律责任分担问题要做出详细规定。二是要正视和处理好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如司法部门应完善对会计违法行为执法的具体司法解释,财政部门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和对违法会计行为的处理办法,要处理好《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法规体系中的地位,在制定会计业务处理规范方面要加强与税法规定的协调。同时,要注意解决好会计改革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问题,坚决不能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改革。

完善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确立我国的会计立法模式要综合考虑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的需求。在制定会计法规时。要综合考虑《公司法》、《证券法》、《民法》和税法等法律要求,并与这些法律协调一致,更好地满足各利益集团的要求。

2.要坚持《会计法》在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母法地位。制定单独的《会计法》并将其置于整个会计法规体系的母法地位,有利于综合考虑各利益集团的要求。从我国修订的《会计法》来看,其立法宗旨就是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表现为真实、可靠、相关和及时,因此,按照这一宗旨所建立的会计法规体系,一定能够很好地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和政府等利益集团的信息需求。当然,从发展的角度看,制定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规还要从满足国际投资者等的需要来考虑。

会计法规篇10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个国际化、广泛性的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些不健康的经营模式逐渐浮出水面,21世纪初美国安然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宣告破产,其被揭露的幕后交易和资金流转使整个世界哗然,也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一步推到社会经济的风口浪尖。还有我国近几年出现的“大庆联谊事件”、“银广夏事件”也充分证明了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我国是广泛存在的,并且危害极大。

1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相关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会计信息所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现代会计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而后又在美国广泛应用和发展。美国是目前世界市场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国家,也是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法律制度最为完善的国家。

而事实上,早在1929年之前,美国对于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没有加以监管和干预,也没有相关法律、政策的约束,当时的会计主要目的是为了经营者的利益着想,很少考虑其他利益相关人的需要。直到1929年华尔街股市的大崩溃引发了美国长达5年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当局才深刻意识到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法律控制,弥补之前的法律漏洞。分别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要求会计人员按照公认的会计准则编制会计报表并向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登记和公布,这大大约束了会计信息形成的程序,确保了其质量的真实性。同时,美国率先建立了统一的会计准则来规范企业的会计实务,使会计信息应用者和相关人及政府部门可以更明了的看懂财务报表,并能够直接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数据分析,更有利于做出相应决策。

“会计准则不仅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南,也是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判断标准,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1]在“安然事件”之后,美国更是加大力度完善会计制度,主要包括:“一是设立会计监督委员会;二是改革审计制度,明确分开审计与会计咨询业务;三是研究开放费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应有明确规定;四是员工股票期权费用的会计处理应有明确规定;五是制定详细的会计规定,减少公司会计报表的可操纵性。”[2]

英国作为会计行业的开辟者,在1844年颁布了英国会计史上重要的一部法律――《公司法》,该法律对会计、审计制度作了规范,并且对会计和审计人员资格进行了限制。而随后在英国,会计的发展并没有在美国发展的完善,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英国开始向美国学习会计法律规制的问题。

日本作为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代表国家,其有关会计的法律也经历了一系列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早期日本的会计制度受到德国的影响,主要维护债权人的利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日本会计制度的建设也开始学习美国会计制度,并参照美国所出台的法律制定了符合自己国情的《证券交易法》。按规定,公司发行有价证券或上市时,应提出有价证券申请书和有价证券告知书。后者强制规定必须附该公司的会计财务报表,同时规定必须强制性的附有日本注册会计师或审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3]

国内有学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情况的出现和会计信息产权息息相关。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人来说,对会计信息的掌握情况相当于对利益的掌握情况。而现有的会计法律制度没有严格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也诱导了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情况的发生。

也有学者认为,会计舞弊的情况是人们趋利避害行为的自然结果。应该从法律上监管、预防、发现、追究,一环扣一环,完善体系制度。也要禁止会计和审计业务的连体,应当实行审计轮流制。可以从加强职业道德、加大法律约束、法律力度、加强完善内部管理、加强会计信息的审计监督、加强违法处罚力度、加大会计违法成本、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选拔严格要求等角度针对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问题进行防范。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符合我国当代国情以及当前市场经济为大背景的会计法律体系。《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会计行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同时民法、刑法中也相关的辅助规定。早在1985年我国就出台了《会计法》,随后经过了1993年、1999年两次修改。其中对会计信息企业内部核算、管理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做出了要求。而《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则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别对会计信息管理进行了规制。比如,会计信息披露中的招股书、年度报告等制度进行了细化,也在审计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规定了违反法律应当负担的责任和付出的代价。

2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现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1年5月至10月,财政部组织驻河北、山西、浙江、福建、厦门、山东、河南、湖南、宁夏等九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述的10家分公司2010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着违规问题。分别体现在会计核算不实、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和职工薪酬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上。其中浙江、杭州、河南、湖南分公司少计收入818.52万元;宁夏分公司少计利润483.1万元;河北、山西、厦门分公司推迟确认部分保费及其他收入。对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上海、广州等地会计核算制度不符合规定;南昌、成都分行费用核算不实377.04万元。在此次会计监督检查工作中,各地财政部门共检查发现违规问题金额552.29亿元,查补税款9.11亿元。对单位罚款3875.52万元,对193名直接责任人员给予了罚款、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行政处罚。

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提供虚假业绩,欺骗投资人。部分企业多计收入、少计费用蓄意会计造假,使年终财务报表表面看上去光鲜,其实是虚盈实亏,会计信息严重不实,不仅给投资方带来误导,也使得社会经济环境恶性循环,导致投资者的不信任。②重心只落在会计核算上,在内部控制环节极其薄弱。③为少交税款,虚增企业成本,实则偷逃税金的违法行为。④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不严格、不准确。[4]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与日俱增,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管理层结构有缺陷。一般体现在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而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等机构并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导致民主化成为摆设,决定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管理机构没有做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使企业重大决策有失公平。二是会计制度不先进。会计制度决定了会计信息如何运算而来,如今经济在迅速发展,资源的形式日益更新多种多样,而会计制度并没有推陈出新,用原有的会计制度和核算方法来要求新时代下的经济运营显然是不科学的。三是我国有关法律多是作了授权性的规定,但又对如何运用没有做约束,这使得被授权者有太大的自主空间,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执法行为也屡见不鲜。四是法律处罚力度薄弱。对单位和负责人的处罚力度过轻导致法律威慑效果较弱,使违法成本低于违法收益,才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无法遏制。五是执法主体规定不合理。在实际情况下,对违法责任人有行政处罚权正是其所在的单位,这就形成了“自己管自己”的现象,导致处罚效果并不明显且存在包庇的情况。

3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思考

目前世界各国都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经济带来的严重危害。于是众多国家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打击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实务界、理论界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多数是从经济学、会计学或者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本文试从法学的角度,结合国外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建设的经验,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解决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调整完善《会计法》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加强会计的内部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法。”在条文中虽然提到“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却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标准。这导致不同行业、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之间对“真实、完整”的界定出现偏差,即会计行业遵循程序合法性,就是说会计从业人员只要严格按照会计规则进行核算无论结果是否与客观事实相一致,都认为是合法的。而从法学界的角度讲,会计信息是否真实要从结果来看,更强调结果合法性。因为非会计从业人员往往不懂得会计核算的方式,不能要求他们从程序的角度来看财务报表,他们只能从结果中直观的获取会计运算的结果。因此,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具体规定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界定“真实、完整”。

另外,会计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活动,应当以企业的经营目的和长期健康发展为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对财务的核算,也应该承担起控制财务合理运营的责任。因此应该从法律入手增加会计内部控制模式,才能使会计职能完整地发挥作用。

二是完善会计行政责任的不足。沿袭早期我国对会计责任的认定规则,受政治和经济环境影响,我国以行政责任为主,刑事、民事责任为辅。由于早期规制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多以公法为主,因此在《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存在很多有关会计行政责任的规定。从不同角度、甚至同一角度规定会计行为,导致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分歧、冲突和重复,简单地讲就是没能统一协调规划各法针对会计行政责任的规定。例如,《会计法》第四十二条中对“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进行了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公司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公司违反本法规定,在法定的会计账簿以外另立会计账簿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责令整改,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可见,对同一会计违法行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罚额度。同时,不仅是法律条文的交叉,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对会计的监管部门太多,导致重复执法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因此,统一各法中对会计行为行政责任的规定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可以合理运用司法解释,将各法中相同方面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类,规定出具体的使用条件,避免法条竞合的现象再次发生。

三是完善会计刑事责任的不足。在承担刑事责任时,犯罪主体作为会计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承担者,应当有严格的规定。在《会计法》第四十六条中:“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以降级、撤职、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等方式实行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在《刑法》第二百五十五条中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领导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统计法行为的会计、统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对于同一违法行为,《刑法》中的犯罪主体比较广泛,是单位的领导人,而《会计法》中只规定了单位负责人,一般来说就仅仅是行政负责人。这就出现了犯罪主体规定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仅按照《会计法》中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就使得其他领导人有钻法律空子的可能。因此,此处笔者建议扩大犯罪主体的范围,调整适用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