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仲裁法十篇

时间:2023-04-09 12:06:04

调解仲裁法

调解仲裁法篇1

一、劳动争议调解法的优势

(一)劳动争议案件受诉范围扩大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论文联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本条是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适用范围的规定,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相比较,增加了“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所谓“确认劳动关系争议”包括“是否有劳动关系,什么时候存在劳动关系,与谁存在劳动关系等等”的纠纷。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这也意味着围绕“什么是用工”将有大量的争议产生,派遣用工、学生兼职、个人、岗位外包、特殊劳动关系等都可能卷入“确认劳动关系”的纠纷,立法扩大了受诉范围有利于对劳动者的保护。

(二)举证责任倒置情形有所增加

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考虑到在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用人单位在掌握证据方面通常具有优势地位,此条规定将彻底解决用人单位有证据不提供的问题,譬如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规章制度等,对劳动者举证责任上的照顾将有力地遏止不法用人单位的恶意规避行为。

(三)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

第十六条规定,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本条规定了与劳动者生存所需密切相关的“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经济补偿或赔偿”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实践当中许多争议案件久拖不决,劳动者一方面迫于生计急需用钱,另一方面却还要应付官司,本条规定有力地缓解了此种冲突,劳动者可以直接申请支付令而无须经过仲裁中间环节,减少了维权成本。

(四)仲裁管辖采用合同履行地优先的管辖原则

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实践当中,许多用人单位注册地与劳动合同履行地相距甚远,特别是一些集团公司在分公司、子公司工作的员工,如果安排在用人单位注册地进行仲裁诉讼将极大地增加劳动者的成本(路费、餐饮、住宿等),本条规定确立了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的管辖原则,劳动者可以就地维护自身权益。

(五)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延长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60天,实践当中劳动者劳动争议案件败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超过了仲裁申请的60天仲裁时效,本条将在原有60天基础上增加到1年,这将为劳动者带来更多的操作空间,而涉及劳动报酬争议则可以延长至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这也是立法对于劳动者“生存权”的关照。

(六)先予执行案件无须提供担保

“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本条是对“先予执行”条件的规定,在一般民事诉讼过程中,申请先予执行要提供担保,本条则直接规定涉及“追索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当事人可以在不提供担保的前提下申请先予执行,对倚靠报酬、经济补偿才能生存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

(七)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缩短

根据现行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如案情复杂确需延期的,经法定程序批准可适当延期,但延期不得超过三十日。为提高效率,本条缩短了仲裁审理时限,规定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期不得超过十五日。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维护权益的时间成本。

二、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存在的缺憾及完善建议

(一)关于建立劳动争议分类处理制度

许多国家对劳动争议进行了分类处理,不同类型的劳动争议适用不同的处理制度,总的来说,各国对个人权利争议一般都采取较为灵活的处理方式,其中又形成了两大解决模式:一是以仲裁为中心的处理模式,如英国的acas仲裁和澳大利亚的仲裁机构仲裁;二是以审判为中心的处理模式,如德国专门的劳动法院审判和日本、韩国的普通法院审判。

我国立法者一直未清楚地认识到劳动争议分类处理的意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仍然没有做出对劳动争议做分类处理的规定。因此,应当尽快重新规范劳动争议的受理范围及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的争议案件,设立相应的处理程序。首先是对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的划分,因而准确地把握争议的性质有助于界定不同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机构,及时准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其次是对个人争议和集体争议的划分,我国目前都是按照人数多少作为划分尺度的,这种分类虽然直观,但无法反映出这两种类型争议在性质上的区别,而按照合同类型,即与劳动合同有关的为个人争议,与集体合同有关的为集体争议,这种分类方法已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认可。

(二)关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对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设计上存在两个缺陷:

1.企业内部调解组织中的第三方缺位。该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全体职工推举产生,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因此,在劳动争议调解中,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言人,应站在职工的立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起居中调解作用的“第三方”缺位,最终形成名为调解实为协商的尴尬局面。

转贴于论文联盟

2.社会基层调解组织的存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扩大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范围,即发生争议后,当事人除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外,还可以到“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去申请调解,但是,对这两类组织的法律地位、机构设置及论文联盟组织构成都没有做明确的规定,不利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两个问题,笔者建议由地方政府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构,聘请专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员,并置备调解员名录。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代表和双方共同选择的政府调解机构的调解员共同组成。

(三)关于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仲裁前置”制度

调解仲裁法篇2

【论文关键词】仲裁 调解 合法性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

在“大调解”格局下,深入推进仲裁调解制度,有机结合和衔接仲裁与调解程序,可以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循名责实地适用法条并不能真正地案结事了,调解程序因其崇尚“以和为贵”的儒家精神,当事人更容易接受,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日益频繁。当纠纷符合调解条件时,充当调解员的仲裁庭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的过程会出现合法性原则的适用问题。

一、调解程序中合法性原则问题的提出

一起土地抵债纠纷案,申请人为一民营企业,被申请人为某一国有企业,申请人称被申请人曾向其借款4000万元,要求根据双方之间签订的土地抵债协议书,将被申请人所有的一块土地过户到申请人名下。庭审中,双方承认借款事实,除《借款确认书》外,当事人之间并无任何转账凭证,申请人也没有提供相应付款凭证。双方均有意向通过调解结案,基于意思自治原则,仲裁庭理应做出调解协议。查明事实后,仲裁庭发现涉案土地为国有土地,驳回申请人的仲裁请求。假设仲裁庭事实查明不清,根据双方意愿做出调解协议,确立双方的合法权利义务关系,可能会出现一方以国有土地抵偿对另一方的债务,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显而易见,这份调解协议遵守了意思自治原则,但违反了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强制性法律法规,甚至触犯了《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关于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的规定。如何正确在意思自治原则与合法性原则之间选择适用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调解程序适用合法性原则的必要性

(一)调解程序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

施米托夫认为:“仲裁实质上是解决争议的一种合同制度……作为一种合同安排,仲裁应当受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支配。”调解程序作为独特的“东方经验”,已与仲裁制度相结合,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仲裁中的调解是指在仲裁过程中,经仲裁双方当事人的请求或同意,在仲裁员主持下,由双方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的过程。调解程序也体现了“意思自治是仲裁制度的理论基础”,双方当事人对彼此争议解决方式所做的选择。双方当事人合意启动调解程序,共同拟定调解协议的内容,重新设定彼此权利义务,因此调解程序整个过程都尊重当事人意愿,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局限性

作为私法的灵魂,意思自治原则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民事主体,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决定和管理自己的事务,安排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而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民法基本原则。根据康德的道德自由学说,one who gives oneself one’s own law,还意味着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具有不受其他民法规则(包括强行法)限制的法律效力,它本身就是“法源之一”。笔者认为,意思自治原则所遵循的法律法规是普遍的积极性的规定,而不设计禁止性或否定性的规定。在此前提下,意思自治原则完全是关乎民商事主体对自身意志的无限度自由支配。因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有其边界,当意思自治的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和强行法,损害到民事主体外的公共利益时,意思自治原则不得适用。其中,“在我国现行的民事立法中,公序良俗的内容乃是由‘社会公德’、‘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三个概念组成的。”

(三)适用合法性原则的必要性

合法性原则是指民商事活动应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且不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原则性规定。这里的法律、法规主要是指公法意义上的法。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不违反公共政策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性原则具体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条第二款的“调解应遵守以下原则: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和《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第五条规定“调解遵循公正及公平、正义的原则,得以他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调解程序”。

意思自治原则是合法性原则的前提,没有意思自治的过程与结果,无法产生适用合法性原则的问题,“承认个人在私法领域内,就自己生活之权利义务,能为最合理之“立法者”,在不违背国家法律规定之条件下,皆得基于其意思,自由创造规范,以规律自己与他人之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在适用意思自治原则时为自己创设了权利义务;探求合法性问题的适用,必须了解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和隐藏在表面文字背后的目的。因此,合法性原则是意思自治原则的限制与补充,也即意思自治原则并不是至高无上,契约自由背后仍有深意,必须建立在合法、真实且不损害公共利益基础之上。假设当事人得以意思自治原则对抗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或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必然对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经济安全等带来严重破坏。

三、调解程序中合法性原则的具体适用

合法性原则作为行为指南,指导着民商事主体间的各类民商事行为,商事仲裁调解也不例外。在崇尚意思自治原则的商事仲裁调解中,鉴于其灵活性与便利性,即仲裁庭做出的调解协议一经签名立即生效,更应该重视合法性原则的适用。笔者认为,合法性原则以不仅仅是对意思自治原则内容的补充,还对调解程序的整个过程进行限制约束。合法性原则在调解程序的适用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式合法

首先,程序合法。仲裁调解可以有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调解的主体可以有仲裁庭、商会、政府职能部门、居民委员会等社会主体,形式多变灵活。但合法性原则要求调解程序应按照法定程序要求,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和一致同意原则在法定场所由仲裁员依照仲裁规则正当进行,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即调解程序的发起应由双方当事人合意申请;仲裁地点可由双方当事人自由选择,但调解的场所必须是法律所允许,不得发生在娱乐性或休闲性场所,否则有违法律权威。香港地区法院判令不予执行我国内地某一仲裁机构做出的仲裁裁决书,其原因在于仲裁庭未经合法程序告知双方当事人时间、地点及其安排等事项,邀请仲裁委员会秘书长及案外人参与调解,并将地点定在某高档酒店,最终导致了调解程序不合法。调解程序合法也必然要求调解协议的形式合法。调解协议的拟定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格式,不得以随意形式出具调解协议。公开、公平、公正的正义裁决必然来源于一个正当的程序。如果调解程序要成为达致公正的独立路径,也必须接受这一标准的检视。

其次,程序合法也相应约束仲裁庭成员必须公正、独立地做出合法的裁判与调解。现实中有些当事人双方共同选定同一仲裁员,暗中内部串通,以共同对抗案外第三人,谋求非法利益,损坏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因而,仲裁调解需要仲裁庭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基于双方利益的共同点,促成双方达到自愿、互利、共赢的结果。仲裁庭不仅应该限制或制止当事人的非法目的、调解协议的非法内容,仲裁员本身更应保持独立,形成公正的内心心证和法律确信,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敏感度,严格调查、审查证据,依法做出裁决、调解或决定。

(二)实质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所规定无效合同之情形为合法性原则内容提供了启示,在涉及更为重要的公共利益领域,如国家经济安全、公共秩序等,私人利益要让位于更为重要的公共利益。实质合法是指调解程序中的实体性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公序良俗与强行法。相对于形式合法的实质合法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目的合法,指民商事主体间建立民商事法律关系的目的应合乎法律规定。仲裁庭应通过审查当事人的证据,探求双方的目的以及是否存在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或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等情况。实践中双方之间恶意串通提起虚假仲裁,试图以清偿双方债权债务关系骗取国有资产,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例不在少数。

内容合法,即仲裁庭做出的调解协议内容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一般而言,调解协议文字表面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实践中涉及发放高利贷的民商事主体,在暴力、威胁且不能追回资金后,通过形式合法的借条、房屋买卖合同、抵押证明等凭据提起或参与仲裁,借款合同形式掩盖收取高利贷的非法目的。双方试图通过调解协议确认非法债权债务,如“赌债或高利贷”。因此仲裁庭应从实质事实上了解调解协议是否涉及确认非法债权债务等内容。

结果合法,即调解协议中的争议解决条款的设立是否会造成当事人更多的诉累。曾经有一仲裁案件,仲裁员参与双方调解,在其调解协议上的争议解决条款写道“争议解决提交由案件标的所在地法院处理”。这实质上导致了案件由仲裁途径回到了诉讼途径,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无法体现仲裁程序终局解决纠纷的优点。

故而,仲裁调解中合法性原则的适用不仅需要保证双方对争议纠纷解决达成合意,仲裁庭还应审查这合意是否达到了合法性原则的标准。在如此严格的标准下,仲裁调解才可以体现其价值取向——安全、快捷、便利,从而定纷止争,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利益,以及集体、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

调解仲裁法篇3

1金平县开展调解仲裁的基本情况

2010年7月成立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后,于8月仲裁委员会开始开展工作,受理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至2010年12月,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7件,仲裁7件;接待来访咨询30起。2011年受理20件,其中仲裁12件,调解8件;接待来访咨询45起。开展调解仲裁工作2年来,经过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回访调查了解,通过仲裁委员会调解或裁决,双方当事人不服裁决而到金平县人民法院和红河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共3件。

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的成立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化解了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对于稳定和完善金平县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及时解决了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而产生的纠纷案件,维护和保障了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减少和避免了因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而产生的各种斗殴事件,促进了金平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通过仲裁委员会的调解和仲裁,当事人的合法经营权益不但得到了保障,而且节约了当事人的经济支出,从而达到了减轻当事人双方经济负担的作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的成立,充分体现了金平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农村政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系统依法行政能力,加大了农业系统依法行政的宣传力度。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的成立为县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减少了因承包土地经营纠纷而产生的、上访事件,进一步缓解和巩固了干群关系,为金平县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2开展调解仲裁的主要做法

2.1积极参加理论培训班学习,提高调解仲裁业务水平

积极参加农业部举办的全国农村土地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省农业厅和州农业局举办的关于全省、全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培训及交流会共4次,8人次,有效地提高了业务水平。

2.2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仲裁员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和巩固仲裁员自身业务素质

为提高仲裁员业务素质,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规定每月1日、15日早晨为仲裁员组织学习和自学时间,主要学习内容是涉及调解仲裁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2011年共组织学习16次,110人。

2.3及时召开案件分析研讨会

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收到申请人提交的仲裁申请纠纷案件后,仲裁委办公室人员首先召开案件审查研讨会,审查确定是否属于仲裁委受理范围;确属仲裁委受理范围的,把案件及时提交仲裁委员会主任审批并指定案件受理的仲裁员。根据《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的,在5个工作日内将受理通知书、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单送达申请人,纠纷案件决定受理后在5个工作日内将受理通知书、仲裁申请书副本、仲裁规则、开庭通知书及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做到依法受理、程序办事。

案件受理后,在开庭之前案件经办人(仲裁员)经过落实争议地、现场取证、农户走访、核实证据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后及时召开纠纷案件分析研讨会,主要是汇报仲裁员调查案件的经过及结果,然后进一步核实确定申请人申请仲裁的理由是否属实。核实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争议双方身份是否属实;二是核实争议地块是否属实;三是核实产生争议的主要原因;四是核实确定案件受理和开庭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依法开庭后及时召开案件研讨会:一是针对庭审笔录作最后的案件分析讨论,根据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开庭过程中的陈述、庭审、取证、质证及证人证词作分析,提出不同的看法,发表不同的建议,产生不同看法和意见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依法作出决定;二是针对案件分析结果和使用的法律条款进行讨论,使作出的案件裁决书合情、合理、合法。

2.4组织仲裁员进行学习交流

为了提高仲裁员自身业务水平,在以后调解仲裁工作中能够达到公平、公开、公正依法审查、依法开庭和依法裁决的目的,经申请仲裁委员会批准,组织7名仲裁员到农业部试点、红河州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开展较早的弥勒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试点县开展仲裁工作的基本情况,考察过程中认真听取了弥勒县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讲述弥勒县开展调解仲裁工作的经过以及取得的宝贵经验,同时认真总结了目前开展调解仲裁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探讨提出了将来如何开展调解仲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观摩旁听弥勒县仲裁委开庭现场,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了开庭、庭审的法律程序。

在开展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工作中,仲裁委员会多次组织仲裁员在金平县人民法院开庭时进行旁听,认真听取法院法官开庭、庭审程序;在仲裁委员会开庭前邀请红河州农经站领导指导。通过仲裁员外出学习和开庭前法官和州级领导指导,拓宽了仲裁员的工作思路,更加坚定了仲裁员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3调解仲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金平县属边疆山区县,山高坡陡箐沟深。农村土地承包无论是1980年的土地承包责任制还是1998年的第二轮土地续包以及2007年的补换发证工作,县委政府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中央、省、州关于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并结合金平县的实际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金平县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基本稳定,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方面:部分承包地块四至界线模糊不清,面积不实;有些乡镇存在重复发包(一地多证)、权属不明等问题;金平县勐桥乡难民、移民与当地村民的土地纠纷频繁,外迁户土地承包经营受到侵权;土地依法征用后,尚未收回农村土地经营权证,变更(注消)经营权证中的征用土地,仍然存在纠纷的隐患;土地流转不规范,不公平;错登漏登,承包户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机构不健全,工作粗糙,村组农户承包档案不齐。

这些问题在调解仲裁工作中取证、核实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制约着调解仲裁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不公平,促使调解仲裁工作合理合法却不合情。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委员会刚成立,土地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对每一位仲裁员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经验不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想轻松办好每一件案子还是很困难,需要更加努力,付出更多汗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的调解和仲裁在法律规定上是有时效性的,每一件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由于金平县属于边疆山区,许多村寨交通条件不便,土地纠纷案件又起于田间地角,加之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不是独立在编机构,没有配置专用车辆为交通工具,因此在法定时间内完成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困难多、难度大。

4建议

4.1强化组织领导,确保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的顺利进行

依法行政、依法调解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进一步稳定和完善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金平县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充分认识、落实党对农村的政策及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落实各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提供组织保证[1]。

4.2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根据云南省制定的规范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意见及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具体办法,对土地流转原则、范围、方式、程序及合同档案管理等作出详细规定,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严格遵守政策原则和程序,并报送县、乡(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2]。为了切实规范土地流转、妥善解决土地纠纷,各乡(镇)都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合同档案管理制度、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合同管理员工作规范制度等[3-4]。

4.3加强县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员理论培训,及时掌握调解仲裁的法律法规

根据承包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培训,强化仲裁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水平;能够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调解、依法仲裁,为化解金平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尽职尽责,为金平县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5-10]。

4.4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加强制度管理和强化队伍建设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坚持法定时效性;保证操作程序合法化。建立完善管理机构,促进仲裁委员会管理规范化。

5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实施办法[EB/OL].(2009-06-27)[2010-05-02].http://省略/flfg/2009-06/27/content_1351869.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EB/OL].(2002-08-29)[2003-04-05].http://省略/chinese/PI-c/196651.htm.

[3] 高雅.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1(2):1-4.

[4] 高玉峰.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0(9):154-156.

[5] 陆一飞.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J].江苏农村经济,2012(1):17-18.

[6] 郁步东,郁莉.以“土地经营产权”催生土地承包制新活力[J].江苏农村经济,2012(1):66-67.

[7] 何虹.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J].现代经济探讨,2012(1):83-87.

[8] 傅勇涛.海南:农民可用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合作社[J].农村百事通,2012(2):8.

调解仲裁法篇4

关键词:仲裁;调解;仲裁规则

中图分类号:D915.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89-02

一、中国仲裁色的东方调解经验

调解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在地方官史中就有调人之职,其职能为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强调人与人之间以和为贵,以忍为上。由于调解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为贵、息讼等思想宗旨相一致,建立在此社会观念基础上的中国古代社会,调解制度被广泛的应用[1]。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构建“大调解”格局的理念,将调解贯穿于各种纠纷解决机制中[2]。在大力发展“大调解”格局的社会环境下,仲裁调解结合已经是“大调解”格局下的必然现象。1995年实行的《仲裁法》第51条和第52条对调解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使仲裁调解成为一个有明确含义的法律概念。

我国仲裁与调解的结合的基本模式是在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调解人是仲裁庭或者仲裁庭成员,调解成功之后订立和解协议,可以制定调解书或者裁决书;调解不成的继续进行仲裁。如果当事人不愿在仲裁庭主持下进行调解的,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仲裁委员会可以协助当事人以适当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调解。

在仲裁和调解相结合的程序中,无论当事人是通过仲裁还是通过调解结案,都能够产生节省诉讼成本、提高效率以及维系当事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好处等。除此之外,把调解结合到仲裁程序中还能带来单独的调解程序所不具备的好处:首先,由于参加调解的仲裁员已经了解案件情况,继续由其进行仲裁可以避免新的仲裁员重新了解整个案情的重复劳动以及所带来的时间和费用成本的增加;其次,由于仲裁员可以掌握向当事人提供调解服务的最佳时机,由仲裁员本身进行调解可以达到程序控制的最佳化;再次,在仲裁过程中达成和解可以以裁决书的形式进行确认,从而能够依据《纽约公约》得到各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最后,即使调解没有成功,双方当事人的和解企图也能够有助于随后仲裁程序的进行,比如缩小需要仲裁的实体争议范围等,从而使争议的结果更有可预见性也更容易被双方接受。

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成功率相当高。据统计,从1992年以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所受理的案件每年有20%~30%是通过调解结案的[3]。

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完美的一面。反对者对仲裁员兼任调解员身份提出以下担心:首先,调解程序中如果进行背对背方式的调解可能会侵害正当程序原则,因为此时一方当事人没有机会对另一方当事人披露的事实进行核实或反驳;其次,如果调解失败仲裁程序继续,此时如果由调解员本人担任仲裁员,仲裁员的中立性可能受到在其调解程序获取的内幕信息的影响;再次,当事人预见到若调解程序失败则调解员可能转换身份为仲裁员而对争议做出最终裁决,则可能会在调解程序中有所保留,从而影响到调解程序的有效性[1]。由此可见,反对者的担心都来源于调解人与仲裁员身份相重合这一规定,这是我国仲裁与调解结合引起质疑的关键原因。

二、仲裁与调解结合的他国路径

在他国的实践操作中,仲裁与调解的结合也越来越流行,其结合方式是仲裁―调解或者仲裁―调解―仲裁等。仲裁―调解的程序以仲裁开始,在仲裁过程中双方有可能试图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实践中,这些过程更有可能演变为仲裁―调解―仲裁,因为加入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达成协议的话,他们会想继续仲裁为了让协议成为一纸令双方满意的裁决。假如当事人不能在调解中达成协议的话,仲裁也会继续。虽然使用另一仲裁员也是当事人的选择之一,潮流依然呈现为适用调解员作为之后的仲裁员。当调解不成功或者调解员继续仲裁时,过程又转变为调解―仲裁。这种程序依然会存在调解―仲裁程序中一样的问题,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制度试图避开仲裁与调解主体相重合带来的质疑。

(一)澳大利亚商事仲裁立法

仲裁―调解―仲裁(附合意裁决)是澳大利亚商事仲裁立法中的典型规定,在这样一种程序规定下,在仲裁过程的任何一个时间双方当事人都可以达成和解协议,被制作成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仲裁裁决,前提是双方当事人要求仲裁庭如是做同时仲裁庭也接受这份和解协议。此项立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国内与国际仲裁立法的规定与贸法会的仲裁示范法相一致。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仲裁的当事人达成和解,同时这一规定也被用来策略性的增加执行调解协议的执行期望值。这一规定适用于希望保证其调解协议能够根据《纽约公约》被承认以及执行的当事人的案件。

(二)斯德哥尔摩商业调解中心规则

斯德哥尔摩采取的方式是调解过程中达成的协议被当作仲裁裁决执行。根据斯德哥尔摩商会调解中心规则第12款,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之后有权在调解员的批准下,制定调解员作为仲裁员并且要求其确认和解协议并将其制作成仲裁协议。对此名仲裁员的任命发生在当时人达成协议之后。有争议的是,当仲裁员被任命之后,已经没有存在的争议了。虽然很明显当事人采取这种制度获取能够被承认执行的调解协议,但是此份调解协议是否是《纽约公约》项下的仲裁裁决在理论界具有争议。

(三)澳大利亚新仲裁法

在仲裁―调解―仲裁中没有达成调解协议只能由仲裁庭进行主动裁决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新仲裁法立法的创新在于,继续使用同一种裁员进行仲裁取决于当事人的合意。它规定,当事人在存在对于同一人担任调解失败后的仲裁员有担忧时有选择的权利。他们必须给出明确的合意,包括:最开始同意同一人担任调解员及仲裁员;同意第三方主持调解中的背对背程序;以及调节失败后由同一第三方进行仲裁。为了使当事人的同意有实践意义,立法者解释道当事人必须知晓调解背对背程序中的内容。同时,调解员―仲裁员必须向双方披露背对背程序中任何仲裁员认为对仲裁有重大意义的信息。但最后关于仲裁员的信息披露规定被批评为实质上是对于调解与仲裁结合的做法的打击。

三、创新我国仲裁与调解结合方式

我国仲裁机构的实践中仲裁与调解制度的特殊结合方式是在仲裁的任意开展阶段当事人都可以请求仲裁庭对于正在被审理的案件进行调解,这种做法使我国仲裁员的中立性以及裁决结果实体公正性在国际理论界以及我国仲裁裁决被执行中受到了各种质疑与挑战。如果要继续发挥调解在仲裁中的作用和价值,增加外国执行机构对于我国仲裁机构裁决的信任度,就要借鉴外国制度与实践,对我国仲裁制度框架内的调解制度进行修改完善,进一步创新我国仲裁和调解的结合方式,使其符合我国仲裁发展需要。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

(一)建立单独调解中心以及仲裁前调解制度

首先,建立单独的调解中心,将仲裁案件过程中有调解意向的案件转给调解中心,同时将一些调解成功的案件交给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用极短的时间制作调解书,裁决书,调解不成的案件直接进入到仲裁程序,这样调解和仲裁系统就独立发挥其价值,同时避免仲裁与调解主体为同一人从而导致裁决不被承认的尴尬。其次,我国仲裁机构可以借鉴国际商会仲裁院、美国仲裁协会以及香港国际仲裁院的规则,规定在受理案件的时候申请人有权先申请调解,如果被申请人也愿意调解的,先进入调解中心进行调解。这样增加了案件调解结案率,同时为仲裁分流。调解成功的可以进入简易的仲裁程序制作裁决书,调解与仲裁如此高效的结合,保证了调解协议的承认率和执行率。

(二)要求当事人放弃一定的权利

由于我国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进行调解已经是仲裁机构的主流做法,可以预见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事人会要求仲裁过程中由仲裁庭对其矛盾进行调解。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可以规定,如果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选择同意仲裁庭对于纠纷进行调解,必须出示书面的同意书,基本内容包括:同意第三方主持调解程序;调解失败后由同一第三方进行仲裁以及双方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失败之后继续仲裁的仲裁结果并对其公正性保持信心。当事人对于仲裁员调解人身份重合做出的裁决的疑虑权利的放弃必须要以仲裁规则中对于仲裁员中立性的高要求的规定为前提。比如在贸仲规则中,调解员―仲裁员可以在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背对背的调解,但是被禁止在之后的仲裁中使用调解中获得的信息。

(三)建立审查委员会,保证仲裁员中立性

调解员―仲裁员有可能在裁决过程中使用不会作为裁决书内容的在调解过程中获得的心证,这是规则无法避免的合理怀疑。为了进一步保证仲裁员在调解失败后的仲裁过程中的中立性以及裁决的公正性。仲裁机构可以建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由资深仲裁员)对于仲裁裁决的实体公正性进行审查。仲裁规则可以借鉴澳大利亚新仲裁法的规定,但是与新仲裁法规定不同的是:调解员―仲裁员在裁决做出后披露背对背程序中任何仲裁员认为对仲裁有重大意义的信息,并且披露的对象并不是当事人而是专门的审查委员会。这样可以提高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信息的披露程度,避免对于调解与仲裁结合的做法的打击。同时,没有参与调解过程的审查委员会将结合仲裁员披露的信息评估这些信息对于裁决的影响度,从而决定此份裁决书的公正性并出具意见书。

参考文献:

[1] Gabrielle,Kaumfann-Kohler.仲裁和调解相结合:为何能在中国成功?[J].北京仲裁,2008,(12).

调解仲裁法篇5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现状;对策;河南淮滨

中图分类号 D925.7;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345-02

土地作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广大农民的衣食父母。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了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形势不断好转,农民更加重视土地,农村土地纠纷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不足,亟待完善。2009年6月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及时化解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应对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多发趋势和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多还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是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化解农民群众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有力保障[1-2]。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在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1 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现状

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是由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领导的。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由15人组成,其中农民代表3人,仲裁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有工作人员6名,负责仲裁委的日常工作。仲裁委员会还下文聘请了21名经培训合格并持有仲裁员证的同志为仲裁员,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仲裁体系的健全,推动了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3年,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法成功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20余起,仲裁委办公室在接到土地纠纷案件时,工作人员及仲裁人员都能够第一时间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农户、与有关人员座谈等方式展开调查,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依法调解仲裁,尽快化解农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淮滨县没有群众因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赴京、赴省、赴市上访,纠纷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进一步缓解和巩固了干群关系。通过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调解仲裁法》,鼓励人民群众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在基层得到解决,进一步化解了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对于稳定和完善淮滨县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维护和保障了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减少了斗殴事件,促进了淮滨县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

2 主要做法

2.1 高度认识调解仲裁工作的重要性

省人大会上要求各级提高认识,全面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调解仲裁法,并强调农村土地流转是否健康有序、仲裁机构是否设立并运转是检验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各级人大在检查中,也重点围绕这2个方面开展检查工作,以此来推动当地政府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淮滨县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从农经站和相关部门抽调人员任组员,安排具体工作事宜,并实行责任落实到人的追究制。

2.2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渠道,并通过印发明白纸、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方法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奠定了基础。

2.3 搞好仲裁员培训工作,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淮滨县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员培训大纲》(试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仲裁培训工作,并结合该县实际,制定了仲裁员培训计划,组织仲裁员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活动。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培训,把仲裁员组织起来统一培训,并从县法院抽调业务骨干对仲裁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加大案例教学、现场观摩、考察学习力度,提高调解仲裁员实际办案能力。通过培训,增强了仲裁员调解、仲裁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为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

2.4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淮滨县经管部门和城建部门联合通过召投标的方式选用有资质的建筑单位承担基建项目,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和仲裁员,抓紧落实配套资金,积极争取、协调落实工作经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工作条件。

2.5 坚持依法规范开展调解仲裁活动

淮滨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和仲裁委员会建章立制、依法规范开展调解仲裁活动。按照《仲裁规则》《示范章程》的规定,健全仲裁规则,规范仲裁程序,完善工作制度。

2.6 开展专项检查

对通报的案件进行专项检查,尤其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件,老百姓对承办结果不满意的案件,要派专人进行督办,确保把矛盾在基层化解,让群众满意。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

农户之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多采取口头协议的形式,随意性大。由于缺乏法律常识,即使签订书面合同,很多也没有对流转期限、流转价格和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留下纠纷隐患。个别地方的乡村组织或村组干部,直接与工商企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直接以基层组织名义与企业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还有的地方侵占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3.2 机构和人员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十二条规定“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其日常工作由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从各地情况看,目前承担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县级农经部门,淮滨县的具体情况是:一方面,办公设施落后,工作环境简陋,缺少仲裁工作必备的设施设备,如现场取证的录音、摄像、交通工具等设备。另一方面,农经部门规格低,办公条件差,有超编现象,工资待遇低,有的甚至发不出工资,致使大量较为优秀的农经专业人员流失,干部队伍不稳定,缺少培训经费,对做好仲裁员培训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3.3 仲裁制度存在的问题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立法本着高效便民的原则,确立了不同于民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的土地承包仲裁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申请仲裁、可裁可审、裁后再审”。即土地承包仲裁不以当事人和解、乡村调解为仲裁的前置,不以仲裁为诉讼的前置,立法的本意和出发点是方便人民群众,及时化解纠纷,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事与愿违,这种仲裁制度设计造成了部分地方领导不重视、法院不支持、当事人不相信的被动局面,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仲裁机构工作的开展,起了反作用。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无论是机构的建设还是业务的开展均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当事人和社会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当然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更得益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确立的仲裁前置,一裁二审和一裁终局相结合的仲裁制度[4]。

3.4 与司法接轨不畅

近年来,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只有裁决权,没有执行权,对于已经生效的裁决书必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各地不同程度的出现部分仲裁中财产保全、证据保全难,仲裁裁决难以执行,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情况错综复杂,目前法院对土地纠纷案件不受理,对生效的仲裁裁决也不积极,这些裁审脱节问题的出现对仲裁机构的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非常不利于仲裁工作的开展,使得当事人不相信仲裁机构,不愿意通过仲裁解决纠纷。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进入法院,法院的工作压力有增无减,仲裁机构业务少,形同虚设。

4 对策

4.1 正确引导,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土地流转要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各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在审理案件中要注重做好释法答疑工作,引导当事人规范、合理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为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信息咨询、委托、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服务,保护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合法收益。在具备条件和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探索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途径,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5]。

4.2 稳定和加强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

要本着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装备现代化、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借鉴浙江省温州市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办公室的科学做法,做到仲裁机构的设立须有编委的正式批文,职责明确,内部设置比较合理,能承担和履行相应的职责及任务。

4.3 借鉴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重新设计土地纠纷仲裁制度,树立土地纠纷仲裁权威

把仲裁设定为法定仲裁,属进入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未经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仲裁的,不得向人民法院,一方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逾期不的,仲裁裁决产生法律效力。

4.4 规范裁审衔接程序,统一裁审处理标准

为及时公正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确保法律的顺利贯彻实施,彻底解决仲裁和诉讼中存在的问题,宜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目的是充分利用仲裁资源和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充分发挥仲裁和司法审判调整土地承包纠纷关系的导向功能,统一执法尺度和处理标准,切实解决裁审脱节的问题,规范裁审衔接程序,实现裁审案件处理程序的有效对接,确保案件处理的有序进行,为合法、统一、高效、快捷处理土地承包争议,有效维护法律尊严,树立司法和仲裁权威,作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5 参考文献

[1] 曹务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79-6781.

[2] 郑琪.开展土地纠纷调解仲裁 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6):12,132.

[3] 陶怀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12(1):10-12.

调解仲裁法篇6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070 — 02

纠纷或者说争议,在社会学意义上是指特定的主体基于利益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双边对抗行为。〔1〕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人事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人事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人事权益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双边对抗行为。

在当前劳动争议案件大爆发的背景下,劳动人事仲裁在劳动争议调处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劳动争议的调处实践中,劳动人事仲裁机制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因此,参酌域内外劳动仲裁实践与研究成果,探索建立新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对促进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体系建设,实现劳动人事关系协调、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运行实践

实践是理论的先导,考察国内劳动争议仲裁机制的运行实践,有助于理清构建符合我国劳动人事关系实际的争议调处机制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结合2006-2011年度国内劳动仲裁受案及案件审理情况,本文认为国内劳动仲裁运行实践体现出如下特征:

(一)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以及仲裁涉案劳动者人数总体上大幅上涨。2006-2011年全国各级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分别为44.7、50、96.4、68.4、60.1、58.9万件,涉案劳动者人数为分别为68、65、121.4、101.7、81.5、77.9万人。其中,2008年劳动争议仲裁案件数量以及涉案劳动者人数创历史新高,此后劳动争议案件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①2008年《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是促成劳动争议案件高发的主要原因。上述两部法律不仅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出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同时对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规范化的救济渠道。因此,2008年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呈现“井喷”态势并非偶然,实际上是多年来被堵塞的劳动权益救济渠道终获疏通后的必然表现。

(二)劳动争议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变更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有关劳动报酬支付、解除劳动合同引发的经济补偿导致的劳动争议较为突出。

(三)案件处理的难度增大,矛盾双方的对抗性增强。企业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成功率有所下降,仲裁机构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比例也逐年下降,相反,裁决结案的比例逐年上升。这些情况表明,劳动争议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调解的意愿和调解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案件的处理难度增大,因此,未来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亟需在案件调处过程中着力化解双方矛盾,提高案件裁决的社会效益。

(四)由于劳动争议案件近年来集中爆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及办案人员不能满足案件审理的需要,导致2008年后劳动争议案件的结案率呈下降趋势。其中2008年表现最为显著,劳动争议结案率仅为86%,年末累积未结案件10.4万件。劳动争议集中爆发一方面是源于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劳动者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因此,劳动争议案件的调处实际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从近年来国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的运行实践来看,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面临以下突出问题:

(一)仲裁机构缺乏独立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这种法律条款的设置直接揭示出了劳动仲裁机构的性质应为一种“准司法性质”的机构。但在实践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劳动人事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代表又常常缺位,导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角色不知不觉中变成只有劳动人事行政部门参与,劳动人事仲裁演变成行政仲裁。同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自身也没有独立的机构序列、必要的办公经费和独立的机构,也缺乏独立的物权、人权与财权。

(二)仲裁员缺乏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曾任审判员的;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律师执业满三年的。上述关于仲裁员选任的规定较为宽松,实践中不能满足劳动争议调处工作的专业性需求。劳动人事争议调处工作涉及对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运用、管理学知识、争议调处的实践经验与技巧,对仲裁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劳动人事争议调处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仲裁员调处争议的水平和实效对于缓解诉讼机制的压力至关重要。因此,提高仲裁员准入门槛,增强争议调处的实效性,对于妥善解决争议、减少诉争、节省诉讼资源意义重大。

(三)仲裁裁决缺乏权威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者仲裁的免费性造成了劳动者动辄提出劳动仲裁,而不用顾忌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大多数劳动者参加劳动仲裁都有一种走过场的感觉,因为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提讼。在案件提交法院后,人民法院将按自己的程序和标准对同一起劳动争议案件重新审查,重新开庭,重新核定证据,重新认定事实,重新选择法律的适用以做出裁决。因此,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程序在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机制中仅仅是一个前置程序和必要条件, 仲裁裁决不对法院的最终判决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种现状直接导致了仲裁裁决权威性的缺失。

(四)仲裁程序缺乏实效性。仲裁程序缺乏实效性表现在劳动人事仲裁的程序效益缺失。在当代社会中,程序效益之于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程序,如同程序公正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它与程序公正、程序自由共同构成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程序的内在价值。因此,程序效益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的内在要求,提高程序效益是促进程序正义乃至社会正义的客观要求。劳动人事争议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影响到用人单位的经营秩序、经济效益和劳动人事关系的稳定,因此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这种特殊纠纷时必然要求更为及时,更追求程序效益。而现行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要经过仲裁、法院一审、二审程序,处理争议的周期长,弱化了仲裁程序的实效性,违背了劳动人事争议及时处理的原则。

三、我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

国内劳动争议调处实践反映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构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在当前劳动争议集中爆发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国内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更好地满足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的现实需要,从而构建规范的用工秩序、和谐的劳动人事关系已成为我们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对国内劳动争议调处实践的分析,同时参酌域内外劳动争议调处实践及学界研究成果,本文提出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框架设计。

(一)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的总体思路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不仅影响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的权威性、实效性和及时性,同时还阻碍了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对现行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进行全方位调整,以推进劳动人事仲裁独立、专业、实体化建设为导向,借鉴民商事仲裁的运作机理和特征,着力塑造一个结构合理、机制健全、组织科学、运行规范的全新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

(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建设的框架设计

1.仲裁委员会的设置。从机构设置上来讲,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从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中独立出来,成为中国仲裁协会的会员,受中国仲裁协会章程的约束,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回归到仲裁的本来面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而与商事仲裁委员会一并设置,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人民政府,组织劳动人事行政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并经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有自己的名称、住所、章程;有必要的财产;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有聘任的仲裁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在于聘任仲裁员,对仲裁员进行管理,及对仲裁裁决生效的案件进行事后监督,发现错误,及时通过重新仲裁予以纠正。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机构为秘书处,由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两人、委员若干,主任由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担任,另两名副主任由工会和用人单位的代表分别担任,委员由劳动人事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用人单位的代表工会的代表构成,但劳动法律和劳动关系及工会方面的专家不少于 2/3。

3.仲裁员的遴选与培训。仲裁员应选聘从事劳动仲裁、律师、劳动审判工作满八年的,或劳动法律教学研究工作,并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担任。仲裁员聘请完毕后,应制定仲裁员名录,仲裁委员会在接到当事人申请后,经初步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标准,便向当事人双方送达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录,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由3人组成,当事人可以在仲裁员名录中各选择一名仲裁员为该案的仲裁员,首席仲裁员由当事人双方提名的仲裁人选定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同时,为满足劳动争议调处专业性的需求,仲裁委员会还应建立仲裁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仲裁员接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争议调解及审理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4.仲裁案件的审理。一般个别争议可适用独任仲裁员制,其他情况应适用仲裁庭制,且实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庭或仲裁员在作出仲裁裁决时,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独立行使仲裁权,不受任何机构、组织或个人的干涉,仲裁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5.仲裁裁决的效力。仲裁裁决应当自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必须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裁决,不能久调不决。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的即发生法律效力,在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视为调解不成,仲裁庭及时裁决。

经过仲裁的案件在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既不能向别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讼;仲裁裁决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仲裁裁决中确定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据此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没有应当予以撤销的情形,该裁决与人民法院的判决具有同等效力。

6.仲裁与诉讼机制的协调。仲裁程序无法与诉讼程序脱钩,二者捆绑在一起,造成制度设置的重叠,即产生劳动争议案件又裁又审、裁后又审、一裁两审的作法,这种程序设计既不利于发挥仲裁制度的作用,又拖延了解决纠纷的时间。〔2〕因此,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一裁二审”程序是不合逻辑的制度设计,应当实行裁审分离,仲裁与诉讼分家,实现裁审由当事人选择,使当事人在争议解决过程中不仅有实体权利的处分权,也有程序权利的处分权,充分地体现当事人的意志。此外,实行裁审分离并不是否定司法对于劳动人事仲裁裁决的审查,但是司法审查仅仅局限于程序性审查,如仲裁庭的组成是否合法、仲裁审理是否依照法定程序等等。司法对于劳动人事仲裁审查的有限性在于防止司法权滥用,减少司法干预,以维护仲裁制度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调解仲裁法篇7

第一条 为实现劳动仲裁办案规范化,保证办案质量,及时正确地处理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地方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的工作人员、仲裁员,均应执行本规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查明事实,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及时裁决。对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

第四条 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第五条 仲裁庭在仲裁委员会领导下依法处理劳动争议。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地方各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的管辖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条例》确定。

第七条 仲裁委员会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会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由共同的上级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管辖。

第八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第三章 仲裁参加人

第九条 企业与职工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企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参加仲裁活动。依法成立的其他企业或单位由其主要负责人参加仲裁活动。

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或其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有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职工可由其法定人代为申诉;死亡职工可由其利害关系人代为申诉;法定人或利害关系人不明确的,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人。

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仲裁活动。代表人数由仲裁委员会确定。

第十一条 与劳动争议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或者由仲裁委员会通知其参加。

第四章 案件受理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劳动争议案件受理的日常工作。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接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对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申诉人是否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申请仲裁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三)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是否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内容;

(四)该劳动争议是否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

(五)申请书及有关材料是否齐备并符合要求;

(六)申请时间是否符合申请仲裁的时效规定。

对申诉材料不齐备或有关情况不明确的仲裁申请书,应指导申诉人予以补充。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授权其办事机构负责立案审批工作。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对于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应即填写《立案审批表》并及时报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审批。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或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对《立案审批表》应自填表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决定。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并要求其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

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第五章 案件仲裁准备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组成仲裁庭。

第十六条 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处理。

第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的成员或被指定的仲裁员有《条例》第三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前款规定同时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以及翻译人员。

第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决定;仲裁委员会其他成员、仲裁员和其他人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

第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或仲裁委员会主任对回避申请应在七日内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条 仲裁庭成员应认真审阅申诉、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

第二十一条 仲裁员进行调查时,应当先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校阅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第二十二条 在仲裁活动中,遇有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交由法定部门勘验或鉴定;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委员会委托有关部门勘验或鉴定。

第二十三条 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委托方仲裁委员会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期限内函告委托方仲裁委员会。

第二十四条 仲裁庭成员应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处理方案。

第六章 案件审理

第二十五条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四日前,将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同意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作缺席裁决。

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先行调解。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按《条例》第二十七、二十八条的规定制作仲裁调解书,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并送达当事人。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的,以及当事人拒绝接收调解书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第二十七条 仲裁庭开庭裁决,可以根据案情选择以下程序:

(一)由书记员查明双方当事人、人及有关人员是否到庭,宣布仲裁庭纪律;

(二)首席仲裁员宣布开庭,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的申诉、申辩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并宣布案由;

(三)听取申诉人的申诉和被诉人的答辩;

(四)仲裁员以询问方式,对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进行当庭调查,并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五)根据当事人的意见,当庭再行调解;

(六)不宜进行调解或调解达不成协议时,应及时休庭合议并作出裁决;

(七)仲裁庭复庭,宣布仲裁裁决;

(八)对仲裁庭难作结论或需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应当宣布延期裁决。

第二十八条 在管辖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经仲裁庭合议难作结论的疑难案件,仲裁庭可在查明事实后提交仲裁委员会决定。

第二十九条 仲裁庭作出裁决前,申诉人申请撤诉的,仲裁庭审查后决定其撤诉是否成立。仲裁决定须在七日内完成。

第三十条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从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但最长延期不得超过三十日。

对于请示待批,工伤鉴定,当事人因故不能参加仲裁活动,以及其他妨碍仲裁办案进行的客观情况,应视为仲裁时效中止,并需报仲裁委员会审查同意。仲裁时效中止不应计入仲裁办案时效内。

第三十一条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结案时,应填写《仲裁结案审批表》报仲裁委员会主任审批。仲裁委员会主任认为有必要,也可提交仲裁委员会审批。审批须在七日内完成。

第三十二条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制作仲裁裁决书。裁决书由仲裁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仲裁庭当庭裁决的,应当在七日内发送裁决书。定期另庭裁决的当庭发给裁决书。

第三十三条 仲裁庭作出裁决时,对涉及经济赔偿和补偿的争议标的可作变更裁决,对其他争议标的可在作出肯定或否定裁决的同时,另向当事人提出书面仲裁建议。

第三十四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本仲裁委员会决定。

决定重新处理的争议,由仲裁委员会决定终止原裁决的执行。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

仲裁委员会宣布原仲裁裁决书无效后,应从宣布无效之日起七日内另行组成仲裁庭。仲裁庭再次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案。

第三十五条 仲裁裁决书应写明:

(一)申诉人和被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单位名称、地址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人的姓名、职务;

(二)申诉的理由、争议的事实和要求;

(三)裁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法规;

(四)裁决的结果及费用的负担;

(五)不服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

仲裁调解书可参考仲裁裁决书的格式制作。

第七章 案件特别审理

第三十六条 职工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适用本章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则和《条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组成特别仲裁庭。特别仲裁庭由三名以上仲裁员单数组成。

县级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可以将集体劳动争议报请市(地、州、盟)仲裁委员会处理。

第三十八条 仲裁庭对集体劳动争议应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进行处理,开庭场所可设在发生争议的企业或其他便于及时办案的地方。

第三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集体劳动争议申诉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在作出受理决定的同时,组成特别仲裁庭,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四十条 受理通知书送达或受理布告公布后,当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仲裁庭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先行调解,或者促成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召开协商会议,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

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书自送达或布告公布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调解或协商未能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及时裁决。

第四十二条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应制作裁决书送达当事人,或用“布告”形式公布。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是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四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对受理的集体劳动争议及其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

第八章 期间、送达

第四十五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仲裁委员会指定的期间。期间以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之日计算在期间内。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天为期间届满的日期。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仲裁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第四十六条 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它正当理由超过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

第四十七条 送达仲裁文书必须有送达回执,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盖章。

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四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送达仲裁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方是企业或单位,又没有向仲裁委员会指定代收人的,可以交其负责收件人签收。

第四十九条 受送达人拒绝接受仲裁文书的,送达人应邀请有关组成的代表或其他人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执上证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第五十条 直接送达仲裁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当事人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以挂号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第五十一条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仲裁文书的,可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

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第九章 归 档

第五十二条 劳动争议处理终结后,应将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材料,按类别或时间顺序排列,编写目录、页码,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卷宗材料必须是复印、铅印、油印或用钢笔、毛笔书写,不得用铅笔、圆珠笔书写或复写纸复写。

第五十三条 仲裁案卷分正卷和副卷装订。

正卷包括:申诉书、答辩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授权委托书、调查证据、勘验笔录、谈话笔录、开庭通知、仲裁建议书、仲裁决定书、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送达回执等。

副卷包括:立案审批表、调查提纲、阅卷笔录、汇报笔录、请示报告、上级批示、各种会议笔录、底稿、结案审批表等。

第五十四条 仲裁副卷除仲裁机构外,一律不准借调和查阅。

第五十五条 对仲裁结果不服,到法院起诉或申请执行的案件,法院可以借阅仲裁正卷。律师担任诉讼人的,凭证件可以就地查阅仲裁正卷。

第五十六条 案件当事人和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单位及个人不得查阅仲裁案卷。

第五十七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如需摘抄正卷内材料的,需经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人批准。

第五十八条 为保证仲裁案卷的完整与安全,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要建立严格的案卷借阅、查阅制度。对需要借出的案卷要明确规定借阅期限,如期归还。归还时要严格检查,确保案卷的完整。

第五十九条 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为五年;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为十年;不服仲裁起诉到法院的案卷,保存期为十五年。

第十章 仲裁费用

第六十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收取仲裁费。仲裁费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

受理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申诉人在仲裁委员会决定立案时预付。

处理费包括差旅费、勘验费、鉴定费、证人误工误餐费、文书表册印制费等。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后五日内预付。

第六十一条 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部分败诉的,由双方当事人承担。当事人撤诉的,全部费用由撤诉方承担。

仲裁委员会对职工当事人缴纳仲裁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减、缓、免。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仲裁参加人及仲裁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则,按《条例》第四章有关规定处理。

调解仲裁法篇8

关键词:中蒙 边境贸易纠纷 仲裁解决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01-03

一、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现状

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机制作为非诉讼解决机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边境贸易争议双方共同选定的与该争议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机构来解决他们之间边境贸易纠纷的解决机制。与其他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机制相比,仲裁机制具有以下优势:

(1)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在仲裁机制中,纠纷双方当事人享有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仲裁语言以及适用法律的自由。按照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当事人还可以就仲裁庭的开庭审理、证据的提交和意见的陈述等事项达成协议,选择符合自己特殊需要的仲裁程序。因此,与法院诉讼解决机制严格的民事诉讼程序和期限的规定相比,仲裁解决程序更为灵活;

(1)一裁终局。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方式有很多,但是只有法院的诉讼判决和仲裁裁决才有强制执行力。仲裁结果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尤其是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中有涉外因素,所以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承认和执行的理由仅限于程序问题。

(3)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裁定可以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承认和执行的重要依据为1958年签订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我国和蒙古国都是《纽约公约》的成员国,根据该公约,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裁决可以在中蒙两国得到承认和执行。因此,仲裁机制是解决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首选司法化途径之一。

二、仲裁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

中蒙两国都是1958年签订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简称《纽约公约》)的成员国。按照《纽约公约》的规定,中蒙两国在双边承认和执行生效的仲裁裁决上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但从中蒙边境贸易仲裁解决机制的实际运行来看,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仲裁解决机制利用比例不大

从中蒙边境贸易实践来看,边境贸易纠纷大多属边境小额贸易,不具备仲裁的受理条件,随着近几年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标的额也不断提高,但是因为两国仲裁法的相关法律规定的差异和国际商事仲裁中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较难,并且如果义务人是蒙古国的,当事人只能持仲裁裁决书直接向有管辖权的蒙古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就算仲裁裁决胜诉后执行成本高、程序长等困难。因此,在实际解决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中通过商事仲裁裁决解决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最终能够成功执行的案件数量较少。

笔者在中蒙边境地区调研的调查问卷中为了了解中蒙边境贸易经营者对仲裁解决机制的利用度,设置了“您或周围从事边境贸易的人有没有去仲裁机构解决过边境贸易纠纷?”的问卷,选项有:A.有,B.没有C.不清楚,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问卷数据看,中蒙两国边境地区从事边境贸易的当事人,发生边境贸易纠纷以后选择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比例占极少数,在中方从事边境贸易的当事人中选择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被调查对象只占总人数的22%,没有选择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或不清楚仲裁解决机制的当事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8%。可见在中国从事边境贸易的当事人发生边境贸易纠纷后,对仲裁解决机制的利用度不高,只有极少数的当事人在选择仲裁解决机制来解决边境贸易纠纷。在蒙古国从事边境贸易的当事人中选择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被调查对象只占总人数的14%,没有选择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或不清楚仲裁解决机制的当事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6%。同样在蒙古国从事边境贸易的当事人发生边境贸易纠纷后选择仲裁解决机制的比例也不大。这种数据结构体现了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机制当中仲裁解决机制的利用度不高,也许与它自身制度的不健全有关系。

(二)仲裁解决机制具体制度不健全

虽然我国《仲裁法》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国内仲裁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解决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仲裁员边境贸易相关专业知识欠缺

我国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来自不同行业,多为兼职,平时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有的不是学习法律专业出身,学习法律专业的也因为平时大部分时间在忙于其本职工作,无时间和精力对日新月异的边境贸易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一般情况下从事的则是非仲裁工作,只有在接受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指定后才参与某一边境贸易案件的仲裁,因为中蒙边境贸易仲裁涉及中蒙两国仲裁制度的差异性与国际贸易仲裁的特殊性,需要仲裁员具有Ρ呔趁骋追律法规和国际法相关专业知识的储备,可目前我国的商事仲裁,只要是商事合同案件,无论什么案由,当事人选择仲裁,仲裁委员会都可以受理。而各类边境贸易合同纠纷繁杂多样,仲裁员内部又无专业性之分,严重影响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裁决结果的质量。

2.边境贸易纠纷仲裁监管机制不健全

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实践中,仲裁委员会只是负责案件的立案、排庭、打印、送达等工作,裁决结果完全由仲裁庭决定,只要是仲裁庭决定的结果,即为最终结果,仲裁委员会无权干涉。而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员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选任、聘任、解聘机制以及监管机制的不健全,恰恰为边境贸易纠纷仲裁案件的质量埋下了隐患,严重影响了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商事仲裁的权威性和生命力。

3.《仲裁法》中关于证据制度的规定缺失

我国《仲裁法》第43、44、45和46条,分别规定了举证、鉴定、质证和证据保全问题,另外第68条对涉外证据保全进一步作出了规定。但是我国仲裁立法对证据事项规定得非常简单,缺乏体系性和系统性,更多时候是我国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依赖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法律规定,这导致仲裁证据制度缺乏独立性,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解决过程中相关证据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对解决跨界边境贸易纠纷的有效仲裁裁决带来了阻碍。

(1)关于证据收集的立法缺失。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关证据,当事人无法自己收集的证据,如果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自行收集。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过程中纠纷当事人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主要还是《仲裁法》规定的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如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涉及不同国家的纠纷当事人时,无法掌握在国外当事人手中的证据,更很难收集到仲裁案件涉及的国外自然人、其他组织手中边境贸易纠纷相关的证据。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的规定,法院为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收集证据所提供的支持只限于证据保全,并且为跨界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收集证据提供证据保全的支持,还需要根据双边民事司法协助的规定,因此边境贸易纠纷仲裁的当事人收集上述两类证据非常困y。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实践中,仲裁庭“自行收集”证据也困难重重,同样需要双边司法协助的支持,这就体现出我国《仲裁法》关于边境贸易当事人证据收集和仲裁庭自行收集方面的立法缺陷。

(2)关于证据的质证主体缺失。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当事人的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双方当事人可以相互质证。 对证据质证的规定非常原则性。在我国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当中证据必须经过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当庭举证、质证,才能作为认定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事实的根据。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案件时,按照我国《仲裁法》的规定质证的主体只能是纠纷双方当事人,而不包括仲裁庭。这种规定显然难以满足仲裁解决机制程序和方式灵活性的要求。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实践中,仲裁庭在开庭时就相关证据组织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质证,从而导致仲裁庭认定案件事实时有错误的情形发生。

(3)关于证据的认证规则不确定。仲裁证据的认证是仲裁员按照其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判断,对双方当事人向仲裁庭提交的各种证据进行审查、判断,不受民事诉讼中严格的证据规则的约束,确认双方当事人提交的各类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活动。因为在我国《仲裁法》中没有关于证据推定的明确规定,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解决过程中仲裁庭对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提交证据的证据资格和证明力有决定权,仲裁庭在认证时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大,从而仲裁员内心确信的形成自然离不开参与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仲裁的仲裁员本身的边境贸易纠纷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法则的运用,因此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仲裁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运用到一般贸易纠纷的经验法则,使得边境贸易纠纷仲裁得不到广泛运用。

4.《仲裁法》对文件送达方式的规定缺位

送达是仲裁机构和法院在审理案件中下一步程序能否顺利进行、裁决能否生效的关键环节。因为我国《仲裁法》中却没有关于仲裁文件送达的相关规定,如果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双方当事人选择我国《仲裁法》来解决边境贸易纠纷,就会产生文件送达的问题。这不利于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双方当事人纠纷的仲裁解决,更不利于提高我国的仲裁裁决的效力。

(三)临时仲裁机构缺失

与机构仲裁相比,临时仲裁有自己的优点。从程序上来看,在临时仲裁中只要当事人愿意,仲裁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开始;从效率来看,临时仲裁可能当天任命仲裁员,当天或第二天就已有裁决书;从经济性来看,临时仲裁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和固定管理人员,并且当事人不必预付仲裁费,可减少当事人的经济成本。适合于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短、平、快”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仲裁制度和《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机关裁决纽约公约》等相关国际立法都承认临时仲裁制度,蒙古国《仲裁法》也规定了临时仲裁制度。我国《仲裁法》没有规定临时仲裁,使临时仲裁的优势无法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解决事件中得以发挥,不仅制约了我国仲裁制度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也不利于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解决。

三、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的创新

仲裁程序充分贯穿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且为一裁终局,程序简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随着中蒙两国双边战略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双边经济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边境贸易合作日益频繁,势必会产生不同领域的利益冲突纠纷。在中蒙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等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解决边境贸易往来中发生的大量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如果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双方的当事人通过调解机制调解无法达成协议的话,可以选择用诉讼解决机制或仲裁解决机制。而通过诉讼解决机制解决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时,需要按照严格的涉外民事诉讼的程序和中蒙两国司法协助条约规定进行,这对于中蒙边境贸易纠纷当事人而言,无疑增加了当事人时间和诉讼成本较高的困扰。

届时,全球边境贸易快速发展,对各种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机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在设计适合中蒙边境贸易发展趋势的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机制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设立在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解决实践中有效可行的常态化纠纷解决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仲裁机制中的具体规则,建立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机制。

(一)建议设立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机构

可以通过外交途径促使中蒙两国相邻边境口岸贸易城市建立相应的仲裁分会,使仲裁成为两国口岸贸易纠纷解决中的有效解决方式之一,为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解决提供多种灵活、高效的仲裁程序。如设立小额争议程序、紧急仲裁、网上仲裁等特别程序。同时加大和完善两国之间的司法协助,建议简化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程序,降低仲裁裁决的执行成本。

(1)根据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的特点,对案件进行仲裁前和仲裁过程中加入调解协商的程序,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由中蒙联合调解机构对其进行协商调解,由中蒙联合调解中心委任的调解员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中蒙边境贸易仲裁机构根据调解协议形成并出具仲裁调解书或裁决书。

(2)对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机构成功调解或裁定案例,根据中蒙边境贸易纠纷案件的不同类型和特点进行归类和总结。寻求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裁决的成功经验和对边境贸易案件仲裁裁决的规则进行整理,以进一步推进中蒙边境口岸地区和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边境贸易惯例的形成。

(3)为了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定能够在中蒙两国得到有效承认和执行。根据《蒙古国仲裁法》的规定应当将仲裁裁决书、仲裁协议翻译成蒙文,经过证实后附在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书中才予以承认和执行。 还有蒙古国《法院判决执行法》规定“执行外国法院、仲裁机关判决或裁决的过程,由本法和国际条约规定”。因此如不存在相互承认法院判决的公约或条约,外国法院判决或仲裁结果不会被蒙古国所承认。所以建议对原有中蒙两国司法协助条约进行修订或者中蒙两国政府可以再签订《关于承认和执行联合仲裁机构裁决的议定书》,在议定书中具体规定承认和执行中蒙边境贸易纠纷联合仲裁裁决的相关内容。

(二)建立临时仲裁机构

中蒙边境贸易纠纷临时仲裁机构是指根据边境贸易纠纷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在边境贸易纠纷发生后,由双方当事人推选仲裁员在中蒙边境口岸地区临时组成仲裁庭,该仲裁庭仅负责审理本案,并在审理终结本案作出裁决后即可自行解散。该临时仲裁机构的组成及其活动规则、仲裁程序、法律适用、仲裁地点、裁决方式以至仲裁费用等都可以由中蒙边境贸易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它是仲裁机构的初始形态,临时仲裁比机构仲裁历史悠久,目前仍得到很多国家的承认,特别是在海事纠纷处理方面它还是主流方式。目前,临时仲裁制度事实上已经在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一条第三款中确立。我国和蒙古国都是此公约成员国,既然都认可该公约的规定,但在现行制度中并无体现,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憾。

基于边境贸易纠纷案件的特殊性,建议成立由口岸管理机构、海关、边检站、公安、交警、口岸所在地政府、企业协会、工商局、商务局和司法所等部门组成的边贸纠纷临时仲裁机构,对于a生的相关边境贸易纠纷在贸易双方无法自行和解的情况下,引导当事人到该机构进行调解仲裁解决。为促进中蒙边境贸易纠纷高效、快捷的解决,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调解中心满洲里办事处承担了解决国际经济及其他有关国际商事方面争议的部分调解职能,他们主要以调解的方式解决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投资、技术转让、专利、商标、工程承包、运输保险以及其他商事方面的争议。但在实践中,该办事处解决涉外纠纷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其协调案件决定书的效力认定问题。蒙方当事人由于在中国境内没有资产或居留时间有限不能及时履行义务,回蒙古国后我方无法取得联系而使案件先期作出的调解协议及裁决书成为一纸废文。以2013年为例,该办事处受理咨询边境贸易纠纷53起,但仅有2起进入调解程序,并成功调解。 所以内蒙古其他中蒙边境口岸所在地也可以成立相对独立的纠纷调处仲裁机构。并且这种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协调案件决定书与仲裁裁决给予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的效力,从而达到有效解决中蒙边境贸易纠纷的目的。这样,才能使边境地区的贸易纠纷仲裁解决成为一种常态机制,才能使边境地区政府职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且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司法保障。

注释:

①吴靓.关于完善我国边境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9(1):19-20.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45条.

调解仲裁法篇9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仲裁机构设立及经费保障情况

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设立**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通知》,我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截至目前,县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为13人,负责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农工部,负责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的日常工作。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员32人,聘期5年。

全县11个乡镇按照要求,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工作纳入本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范围,已有**个村民委员会成立了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小组,形成完备的县级仲裁、乡村调解、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

保障仲裁工作经费。仲裁日常工作经费2015年开始列入县级财政预算,2018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经费预算5万元,对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仲裁能力建设情况

1.建设仲裁基础设施。我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庭和合议调解室设在**路办公楼,配备了电子显示屏、仲裁员席、申请人席、被申请人席、旁听席等必需的庭审设备;建立了案件受理室、档案会商室。

2.制定仲裁规章制度。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则》、《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示范章程》,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确我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职能职责,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员的管理机制,健全仲裁工作机制、议事规则。同时,研究制定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制度》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

3.培训仲裁员。为提高仲裁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调解仲裁操作能力,计划2018年下半年组织仲裁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调解仲裁业务培训,计划培训人次约30人次。

(三)调解仲裁案件

2018年上半年,**县未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重大群体性事件;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越级上访信访案件。各乡镇没有上报街镇纠纷调解情况。

二、下一步措施

按照综治工作目标,农工部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推动,努力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抓宣传培训。继续做好调解仲裁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农民群众对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纠纷的政策和手续还不熟悉,要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靠宣传引导,为农民群众申请仲裁提供便捷通道。继续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期分批开展对调解仲裁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公正裁决。

(二)抓调解仲裁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县仲裁员都是兼职,如何稳定调解仲裁员,真正建立一支政治合格、法律精通、业务娴熟的调解仲裁员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既为农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提供优质服务。

(三)抓制度建设。继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仲裁委设施设备管理办法、印章管理办法、仲裁经费管理制度等。建立仲裁员聘任、考核、持证上岗、年审和解聘制度,实行仲裁员分级管理,建立仲裁员管理档案等。

调解仲裁法篇10

第一条 为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杭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国营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下列争议的处理:

(一)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二)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

(三)因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发生的争议;

(四)外商投资企业从其他企业在职职工中招聘所需人员时发生的争议;

(五)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仲裁的其他劳动争议;

(六)仲裁委员会认为需要受理的劳动争议。

第三条 处理劳动争议,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当事人双方在适用法律、法规上一律平等。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人数在十人以上,并具有共同理由的,为集体劳动争议;人数在四人以上不满十人,并具有共同理由的,也可视为集体劳动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的职工当事人应当推举一至三名代表参加调解或仲裁活动。被推举的代表应当提交全体当事人签名的全权委托书。

第五条 本条例第二条第(二)项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五)项的劳动争议,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仲裁;其他各项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有建立调解委员会的企业,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章 调解和仲裁机构

第六条 国营企业和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及工会组织的集体企业,应当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

第七条 企业调解委员会由下列人员兼职组成:

(一)职工代表;

(二)企业行政代表;

(三)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

职工代表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企业职工大会,下同)推举产生;企业行政代表由企业行政方面指定;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由企业工会委员会指定。

企业调解委员会由三至九人组成,企业行政代表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八条 企业调解委员会主任在该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一般可由企业工会委员会代表担任。

企业调解委员会在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工作,办事机构设在工会委员会。

第九条 市、县(市、区)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其具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并对企业调解委员会进行业务指导。

市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杭州市区的市属企业、部属企业、省属企业、部队属企业,以及中央、省、市属外商投资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

县(市)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县(市)境内的县属企业、私营企业、市属企业、部属企业、省属企业、部队属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

区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区属企业、境内私营企业和区属外商投资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双方不在同一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处理;并由该仲裁委员会通知有关企业行政参加仲裁活动。

市仲裁委员会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的工作。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兼职组成:

(一)同级劳动行政机关的代表;

(二)同级总工会的代表;

(三)同级政府经济综合管理机关的代表。

三方代表人数相等,每方一人,由各方负责人担任。因故不能出席时,可以委托同级其他负责人参加。人的署名具有同等效力。

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时,可以邀请发生争议的企业主管部门的代表及有关单位的代表列席。列席代表没有仲裁权。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机关负责人担任。

同级劳动行政机关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仲裁委员会可授权办事机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应根据需要配备专职仲裁工作人员,也可向有关部门聘请若干名兼职仲裁工作人员。兼职仲裁工作人员在执行仲裁职务时与专职仲裁工作人员享有同等权利。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成员和仲裁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

(二)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第十三条 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仲裁决定前提出并说明理由。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仲裁委员会委员和仲裁工作人员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的回避,由仲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定。对回避申请作出的决定,应当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

第三章 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

第十四条 企 业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必须遵守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

第十五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和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后,当事人双方各执一份,并抄送企业上级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仲裁委员会各一份。当事人双方应当自觉履行达成的调解协议。

第十六条 企业调解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口头或者书面申请调解之日起三十日内调解结案;到期未结案的,视为调解不成。

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七条 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自企业行政公布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以及其他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从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或者从调解不成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十八条 当事人如因不可抗拒的因素或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超过前条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可酌情受理。

第十九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七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将申请的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当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提供有关证据;对不予受理的,应当自决定之日起五日内通知申诉人,并说明理由。

被诉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交答辩书和提供有关证据的,仲裁委员会可以按期依法仲裁。

第二十条 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查明属于企业适用法律、法规不当或者处理不符合法定程序的,可通知企业限期更正。到期未予更正的,仲裁委员会应当立案处理。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需要委托人的,可委托一至二人为人。

委托他人,必须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说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二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对已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指定两名仲裁工作人员负责承办。

仲裁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时,有权向当事人和有关单位调阅与本案有关的资料,当事人和有关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或者予以协助。

第二十三条 对已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申诉人可以申请撤回,由仲裁委员会审查后作出决定。

第二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劳动争议调解书;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翻悔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进行仲裁。

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规章。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双方应当自觉履行。

第二十五条 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仲裁的四日以前,将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当事人经两次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未经许可中途退场的,对申诉人可以按撤回申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

第二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仲裁决定。对协商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录。

第二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次裁决制度。作出仲裁决定后,应当制作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仲裁决定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签发,仲裁工作人员署名,并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第二十八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十日内结案。如因案情复杂,需要适当延长结案时间的,应当在规定的结案期限之前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仲裁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一方当事人期满不又不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或者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认为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仲裁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决定是否重新审理。

第三十一条 市仲裁委员会发现县(市、区)仲裁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决定确有错误时,可以撤销原仲裁决定,发回重新审理。

第三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收取仲裁费。仲裁费的收取标准由杭州市劳动局会同物价、财税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三十三条 仲裁费由申诉人预交,经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当事人双方合理分担。经仲裁裁决的,由败诉人支付;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按责任大小分担。撤回申诉的,仲裁费不予退回。

第四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 劳动争议当事人干扰调解、仲裁活动,扰乱工作、生产秩序或者拒绝、阻碍仲裁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处理劳动争议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城镇街道集体所有制企业发生劳动争议,可参照本条例处理。

第三十七条 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招用并已签订劳动合同的临时工、季节工、农民轮换工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可参照本条例处理。

第三十八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可参照本条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