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创新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0:50:13

服务创新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篇1

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我国的保险业经历了显著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保险业务的扩张。过去20多年,保险业以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超常规发展,远远超过国民经济9.8%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其次表现在保险市场主体的扩展。1980年全国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独大,而到了2002年底,全国已有各类保险公司56家,保险中介公司170家。保险,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名词,逐渐走人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长达20多年的拓荒时期里,保险业务的多少不仅决定着保险公司的存亡,也决定着保险从业人员的胜负。因而保险多采取“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战略,采用人海战术,跑马圈地。这种战略在保险业特定的发展阶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这种粗放式经营的显著特征是:重规模,轻效益;重展业,轻管理;重业务,轻服务。这样的战略虽有一时之功,却绝非长久之计。

一、保险服务创新是关键

为了保证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险公司的创新成为必经之途。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就是把一种过去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在生产销售及企业组织管理上另辟蹊径独出心裁的新生意经,都可称为创新。在保险领域,创新表现在保险经营的各个层面,包括经营理念、组织结构、保险产品、保险技术、保险营销、保险理赔等方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在公司各个层面开展服务创新是关键。这种论点的根据在于保险业的特点与保险业所面临的新的竞争压力。

(一)保险业的特点

保险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保险产品是在未来给予经济补偿或给付的承诺,是一种典型的无形产品;保险费率的厘订涉及对未来损失分布的正确预测;保险合同的解读需要一定的金融与法律知识。所有这些都导致保险消费者的信息劣势。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突出与保险产品无形化的特征,消费者对于保险产品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困难与疑问。除了需求动机外,影响消费者投保行为的主要因素就是保险公司的形象和服务。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将无形的服务有形化。所以有人认为买保险就是买服务。

(二)新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压力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的竞争。金融监管的放松、私有化与全球化的浪潮与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环境,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空前激烈的竞争。而互联网的出现更加快了竞争的速度。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必须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法——《服务贸易总协定》。在从事保险服务贸易活动时,遵守以下的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人原则、逐步自由化原则。鉴于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大量的外资保险公司在5年缓冲期后将涌入中国市场。加入WTO对中国保险业来说就是融人国际市场,外资与中资保险市场将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公平竞争。相对于外资保险公司,中资保险公司在资本实力、管理体制、技术水平、专业人才、服务营销等方面都稍逊一筹。中资保险公司面对的竞争激烈程度将是空前的。

(三)消费者的期望不断升级带来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消费者要求得到及时和全面的服务。例如可以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全年无休地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消费者购买保险,不仅仅是要求得到保障,更多的是把保险当作投资理财的工具,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泛保险”产品的诞生,保险公司的职能也由提供风险保障向资产管理转变。另一方面,消费者日益增加对个性化的需求。这里的个性化指消费者个人的偏好得到了考虑。无论是产品的宣传还是对个人的咨询都有其针对性,尽可能包含使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否则,无论对消费者的时间还是保险公司的资源来说都是一种浪费。这就要求保险公司不断加深和调整对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认识与了解,更好地瞄准那些对保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真正感兴趣的消费人群,从而将公司提供的服务与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倾向有效匹配。

激烈的竞争环境与消费者期望的提高决定了这样一个事实:21世纪,服务已成为一个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情。保险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服务对于保险公司尤其重要。所以我们要倡导服务创新。

二、保险服务创新的内容

保险公司服务创新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它不仅包括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制度的创新。

(一)保险服务理念的创新

服务理念的核心在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公司的一切活动包括保险产品的设计、保险营销、保险理赔等皆以客户至上为原则。

注重服务理念的保险产品设计要反映客户的需求与偏好,应时而变。消费者的需要产生于消费者的主观偏好与所处环境的客观状态两个方面。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成长历程,以及所处的人文环境等多重变量导致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很大。随着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的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家庭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新的风险与新的保险需求将不断涌现。在现阶段,人们急需的保险品种包括老人护理保险、医疗意外事故保险、特殊疾病保险、贷款人信用保险、人体器官特殊功能保险等。这些险种,在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经营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个别险种已在一些保险公司中试办,但离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

注重服务理念的保险营销应从传统的交易性推销转变为关系营销。交易性推销强调获得销售定单,忽视销售以后的时期。关系营销强调产品或劳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买卖双方是伙伴关系。关系营销是买卖双方为减少冲突、促进双方利益关系的长期协议。通过伙伴关系,买主应该得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和劳务,供应商负责确保买主的订单。这种伙伴关系能确保买卖双方在彼此都满意的价格下长期获益。应用关系营销的营销哲学在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拥有忠诚的消费者是企业保持长期成功的关键。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保持现有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带来的效益更加显著。贝恩顾问公司调查了很多行业后发现,若维护忠诚消费者的努力增加5%,企业收入可增长25%-100%。这种情况在提供复杂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努力维护忠诚客户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维护忠诚客户取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对新客源的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忠诚的客户会逐步增加其消费的规模与数量,例如,某人买了一家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后,可能会到该公司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或其他险种;为长期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比较低廉,这些消费者对公司的做法和规章制度都很熟悉,耗用的资源因而会相应减少。忠诚的消费者是最好的“口头宣传队”。据西方企业界调查,客户从某一个企业转向另一个企业的原因,70%是服务质量问题,业务人员怠慢一位顾客,会影响40位潜在客户,而一个满意客户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其中,至少会有1笔成交。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用服务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才是上策。

注重服务理念的理赔要求快速、准确、及时、周到,不惜赔、不滥赔。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补偿的表现形式就是理赔。理赔服务使遭受损失的企业绝处逢生,使惨遭不幸的家庭重建幸福。对于保户来说,他们购买保险最关心的莫过于出了事故能否得到赔付,赔付是否及时准确。国内保险市场普遍存在“投保和理赔两张脸”的现象,这也是保户对保险业不满的主要原因。据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称,理赔程序包括报案、登记、调查取证、提供要件、做卷、复核、审批等。其中只有2—3项需要保户直接参与。但从报案登记开始,保险公司的人不一定马上就进入调查取证的阶段,需要集中安排时间才能进行,这就无形中延误了理赔的进程。调查取证回来,是否马上做卷,做卷之后是否随即复核,复核完是否立即审批,期间都可能发生拖延的现象,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保险理赔缓慢而且麻烦的抱怨。如果保险公司真正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些现象都应该逐渐根除。

除此以外,对服务理念的贯彻还体现在保险的延伸服务领域。保险延伸服务就是普通保险服务的一种延伸,是保险公司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扩大为客户提供保险责任以外的附加服务,如风险咨询、风险管理、防灾防损等。如与信贷消费有关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些有关投资咨询、理财顾问、信息交流等方面延伸服务。与养老、医疗保险相关的保险延伸服务包括定期免费体检、健康咨询、附加康复护理等。欧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甚至有自己的急救医院、康复中心,客户可以在那里享受优惠的服务,投保数额大的客户还可享受免费疗养。保险延伸服务已成为国外各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

(二)保险服务手段的创新

由于我国保险事业才刚刚起步,与国外保险业的百年历史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外国保险公司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与社会文化环境,创造属于自己的服务特色。

通过引进学习国外保险公司的先进服务手段,巧借他山之石,国内的保险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率先引入个人营销员制度,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效仿,开拓了寿险业的蓬勃发展势头。在友邦保险公司陆续推出海外交费、海外理赔、美国国际支援服务、电脑度身定做保单服务、全国范围全年24小时免费查询电话、网上服务、电话自动应答查询服务、一站式服务后不久,其他国内的保险公司也迅速跟上。

当然,外资保险公司自身也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新的服务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国外的一份寿险保单是一张IC卡大小的刷卡,小卡内存了该保单的全部保险条款、交费情况、现金价值等,可用于理赔、兑付、借款,甚至信用担保、请求紧急援助等,在互联网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通用。而我们的保单还在采用单证形式,给保户的携带、收存带来很多不便。而无纸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另外,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力图让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投保、咨询。但与国外成熟的电子商务相比,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例如:美国全国保险公司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决定将互联网与公司同客户交流的其他渠道进行整合,如电话服务中心以及独家等。由于客户信息资料的集中,使得销售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客户的个人化要求上;同时,客户具备了借助网络快速获得报价、要求服务、申请理赔和直接投保等自我服务的能力。除此以外,无论是网页上提供的报价和保险信息,还是其他任何渠道获得的咨询都完全一致,客户获得了完美、统一而协调的服务。公司对客户的了解更加完全,通过分析客户的资料、购买历史和更新习惯等,公司可以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或更具个性的促销活动。保险销售人员不再是“跑腿先生”,而成为专业的理财顾问。

服务创新论文篇2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服务理念 长效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求生产发展,同时更应重视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且也事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因此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是由社会公共部门和准公共部门共同提供的,为满足社会公众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它具有公平性、公益性的特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对象是全体农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娱乐性服务、科技知识性服务、文化信息性服务。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程度是衡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益的根本尺度。随着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提高,及由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严重缺乏,农村公共服务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先经济后文化,造成当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边缘化

目前,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追求的工作目标,认为在农村发展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时间长且见效慢,理应优先发展经济。同时由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也存在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社会效益,重视GDP的增长,轻视文化成果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动力、对思想文化发展缺少引导,造成农村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产品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送文化”轻“种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非所需

随着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各级政府纷纷开展了“文化进基层”、“文化下乡”等活动,建立了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电影放映队,提供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这些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缓解了农村文化服务及产品不足的矛盾,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灌输性的文化供给方式,缺少农民的参与,忽视农民的情感表达,往往表现为城市精英文化对乡村文化的改造,远离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乡风民俗,没有了纯朴的农村气息,导致适合农民欣赏风格和消费水平的文化服务和反映农民现实生活的文化产品寥寥无几,且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造成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和农民文化需求的严重错位。

(三)农村文化生活匮乏,腐朽文化死灰复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了,私性文化迅速发展,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但目前农民的主要活动还是看电视、上网、打牌、打麻将、聊天,活动内容少,形式单调,一些偏远山区农民几乎没有文化生活。由于对农村文化缺乏积极引导和管理,一些腐朽没落文化出现畸形的发展,比如农民热衷于兴建庙宇,烧香拜佛,修建祖谱等活动,由于文化生活缺乏,一些人精神空虚、信仰迷茫、价值观缺位,造成成风、封建迷信盛行、地下猖獗等不良现象出现,引起了农村社会治安的混乱,违法犯罪活动的增加,直接影响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实现。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条件差,不能满足文化发展的需要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乡镇虽然建立了文化服务站,但有的连基本活动场所都没有,有的房屋破旧急需修建,且活动设施陈旧短缺。一些村建立了图书室,但提供的书籍少,且农民看得懂用得着对农民致富有所帮助的科技类图书少之又少。图书室开放时间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应付检查时开放,图书室成了摆设。同时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也面临短缺的局面,由于工资少待遇差难以吸引具有高素质的文化工作者到农村来,然而一些有专业水平、懂管理的乡镇骨干人才却纷纷跳槽,留下的专兼职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这些影响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乡村民间文化艺人是活跃于农村中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扎根农村,有着深刻的农村生活体验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有些甚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为农民所熟悉和喜爱,但由于缺乏专业艺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活动随意性大,缺乏文化艺术创新,没有充发挥地方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要改变文化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的现状,必须首先树立与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理念,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在当今社会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就是党和政府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也就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农民,以服务广大农民为宗旨,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首先必须明确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文化利益,切实解决农民文化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切实保证让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且也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技文化水平。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文化宣传摆脱封建迷信思想和小农意识束缚,通过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民农田科技水平,增强发家致富能力,从而实现文化服务的双重目标,不断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最后,要坚持尊重农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农民的创造性。应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中,支持农民开展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虚心听取农民的意见建议,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作为评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经济与文化统筹发展的理念

就是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文化进步结合起来。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文化事业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文化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现如今文化发展已深深融入经济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因而,政府应把发展文化事业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大力推进经济文化互动融合,把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周期长、见效慢,不能立竿见影的特点,因此在文化建设中不能急功近利,而需长抓不懈,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创造出更多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和服务的创新,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实现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应把经济和文化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经济文化发展,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尊重农民的文化权利且坚持均等化理念

文化权利是民主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包括选择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以及文化成果应受保护的权利四个方面内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尊重公民文化权利既是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公民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因此在强调公民文化权利时应坚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所谓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底线均等”,即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应当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定位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文化均等化上,同时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兼及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城乡差异大,因而在公共文化服务上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的、统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应重点突出农村,国家政策资金应向农村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文化资源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比如通过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小分队、流动放映队等形式,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流走于城乡之间的广大农民工的文化权利,由于他们长期离乡背井来到城市,但又不能真正的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流走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他们即不能享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又不能和城里人享受同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造成农民工长期以来文化生活缺乏、枯燥、精神空虚,呈现“文化孤岛”现象。因此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管理范围,通过社区、工会等组织向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的构建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仅要求政府要创新服务理念,还要求政府多方入手全面规划,系统管理,不断创新,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顺利开展。

(一) 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投入并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开展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当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资金短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乡财县管的分权财政体制是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一大进步,但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等,造成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资金不足,因此应进一步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加文化建设资金,均衡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乡镇也应不断开拓地方特色文化项目,从而更多地获得中央及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和扶持。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但不是唯一来源,因此,在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力量的同时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拓展资金渠道,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民间团体、公民个人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为此应消除非政府组织投入的体制性障碍,放宽对农村文化市场投入的准入条件,完善文化市场法律制度,并在政策、税收、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社会资本通过投资、集资、捐资、赞助等形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此外乡镇也应积极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通过特色演出和特色文化旅游等项目增加财政收入,自行解决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资金,缓解农村公共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创新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形成“一主多元”的供给新模式

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政府是公共服务的核心主体,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由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负责,企业和民间力量较少参与,因此必须突破这种政府包办文化的模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转变服务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参与公共文化,通过多方合作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互动机制,进行优势互补。政府主导下,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的“一主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要求一方面继续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地位,在资金投入,配置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确立农村文化服务的内容,制定文化服务法律政策、确保农村文化服务均衡性、安排重大活动等方面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组织实施。

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办文化。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参与主体,企业除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承担经济责任外还承担着社会公共责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和公共文化事业,因此,应鼓励企业通过捐资、捐助、扶持等形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对由于政府文化服务缺位,市场调控失灵,造成政府干不好或市场不愿干的文化服务,可引入非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它们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主体,由于这些社团、基金组织具有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对于一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空地带,如在教育科技、信息传播、文化娱乐、法律援助等方面能为农村居民提供大量公共文化服务,有效弥补政府供给和农村社区内生性供给的不足。再者,大力支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农民既是文化服务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文化活动的主体,要鼓励农民创建各种文化组织,比如“农家书屋”、“农民文化大院”、“业余表演队”、“业余剧团”等,支持农民自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己参与组织的文化活动能贴近农村的生活,反映农民的心声,获得农民欢迎,同时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我教育,一方面能吸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同时还能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当地特色精品文化,也有利于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重视培育人才,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素质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才紧缺,且整体素质不高。同时基层文化服务站工资少、待遇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这些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和水平。

为此,必须强化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建立一套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工资待遇低等问题,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限制,激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给予发展平台,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中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人才的引进模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有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担任专兼职工作,发挥农村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的作用。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加大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政府应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基层人员到艺术院校、文化团体系统学习,或邀请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深入农村,举办短期培训或现场指导,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基础文化服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再次,高度重视民间艺人的发现和培养工作。农村民间艺人扎根农村,能农能艺,他们的演出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农村民间艺人是农村文化事业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社会新风尚和党的方针政策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他们被排除在公共文化政策以外,成为边缘文化群体,因此政府应对民间艺人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解决他们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有更多精力用于文化创作上,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演出机会,鼓励、帮助民间艺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引导他们互相学习,加强交流,促进乡村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机会,为民间艺人搭建发展平台。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

农村公共文化绩效评估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提供文化服务,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农民表达社情民意,反映心声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公开、民主、透明的原则。首先,要建立相对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这些机构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能与被评价单位有经济关系,它应该是一个经济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正式成员应是一些专家学者,并且要制定专业化的评价指标。除此以外,还应注重农民的评价,开拓农民参与渠道,重视农民的话语权,以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喜欢不喜欢为评价标准。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除了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资金投入及使用情况、人才保障、文化活动开展情况等硬指标外,还应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和群众的参与度、公平度、公民满意度的评价。在评价形式,积极开拓评估渠道,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价、个人调查等形式,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客观性。最后,还应建立健全评价结果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监督报告,让农民了解公共服务的情况,并对评价机构进行评判,确保评价的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王京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利[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6(3)

服务创新论文篇3

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方法应用研究、集成研究、培训与推广研究等领域[10~13],其中对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构建区域性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专家学者开展创新方法的系统化研究工作,吸引企业参与到创新方法的应用研究中,是开展系统化创新方法工作的有效手段。在此,我们将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定义为:区域政府为了推进所辖区域内的创新方法工作,通过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来帮助创新主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源头上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立足本辖区、面向大区域而构建的提供与创新方法相关的推广、应用与基础研究等公共服务的基础性支撑体系。所述"区域"既包括有一定地域界限的行政区域,也包含空间临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相似,具有一定类聚力的大区域地理单元;所述"创新方法"是以TRIZ为主的现代创新方法;所述"平台"包含如下三方面的含义:①一个开放的基础性支撑体系;②具有公共与共用的服务性质;③既包含硬件也包含软件,是硬件与软件的有机集成平台。

2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

2.1平台创建的动机

创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动机是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平台,落实技术创新方法在区域内的推广应用工作,增强区域创新主体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推动社会各界对创新方法、创新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助力区域创新方法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提供全面的创新方法集成研究、宣传、教育培训与推广应用等服务工作。

2.2平台的参与主体

平台的创建需要遵循政府引导、多元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平台的社会公共服务性质决定了平台的创建与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参与,政府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府资金与政策的导向,调动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支持、参与平台的建设与整合。我们认为,较为理想的状态是,由政府出资、依托高校,走企业化运作模式,这样既可确保平台服务不偏离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的轨道,又有利于平台的运作坚持市场导向,提高其运行效率。从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看,平台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方法技术与理论研究团队,此外,在创新方法方面有深入研究的高校、专业性行业组织、科研院所都可以作为技术支持的来源。它们一起支持、推动平台开展立足本辖区、面向大区域、辐射周边创新主体(包括企业、中小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等,以企业群体为主,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方法工作,提供技术创新方法的宣传、教育培训、推广应用、创新咨询与基础理论研究服务,推动创新方法的区域应用,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从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参与主体来看,包括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研院所、专业性行业组织、金融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区域创新方法研究会等民间组织,如图1所示。

2.3平台的组织架构

为了平台的有序运转,需理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内部组织架构。根据对平台的功能及支撑体系的分析,将平台的组织结构设置如图2。对平台组织结构的解释如下:①平台的管理机构分为全体会员大会、评议会、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管理层由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代表共同组成,接受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指导。②会员大会是平台的最高权力机构,会员包括平台的所有入会单位,包括企业界、学术界和区域政府部门和单位,平台的会员单位还可以免费共享平台的创新知识库等资源;③评议会由各级区域政府代表(一般3位)、1位理事会成员和3位科学技术委员组成,任务是决定平台科技服务政策的基本原则和选举主席团;④理事会也由各级区域政府代表、主席团和评议会的成员组成,负责平台的组织、财务以及人事管理等工作;⑤管理委员会是平台的执行机构,由评议会选举产生,负责处理平台的日常事务,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管委会主任实行竞聘上岗;⑥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平台的咨询机构,由平台技术研发部、理论研究室、创新咨询部三部门负责人及部门成员代表组成,任务是就重要技术问题向平台的决策和执行机构提出咨询报告和建议。⑦平台管理委员会下设市场推广部、教育培训部、技术研发部、理论研究室、创新咨询部、综合办公室等具体部门。

3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系统与运作

3.1平台的功能定位

平台在成立初期主要功能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1)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与制度法规。技术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应用工作离不开公共基础设施与制度法规的支持,因此,平台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维护、完善创新方法工作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工作是建设和完善区域创新方法信息网络平台(如区域创新方法网)以及科学效应和现象知识库、科技信息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创新知识库。同时,平台还应担负起为区域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有利于创新方法工作的政策建议,完善创新方法区域推广应用的制度法规体系。(2)技术创新方法的理论与集成研究。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第二大要务就是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方法、工具,掌握其理论精髓;多种创新方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结合运用的,还需开展集成研究[8-9],同时,"集成"还体现在与中国情境的结合与系统研究上。(3)落实创新方法的宣传与教育培训。区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核心环节是开展宣传与教育培训,如通过各种创新方法宣传月活动、召开创新方法推介会(宣讲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方法培训班、培训高校教师在高校开设创新方法课程等形式进行执行落实。(4)创新工具的研究与应用。有些创新方法(特别是基于创新规律的方法,如TRIZ等)理论较为复杂,需要配套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因此,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另一个功能就是要对国外先进的技术创新工具予以引进、消化和吸收,研发符合我国特点的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5)提供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在区域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会很自然地接触到企业、研究院所等倾诉技术难题的情形,运用平台所推广的创新方法以及创新资源,采用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等方式帮助企业等解决具体难题。在平台运行发展一段时间后,依据情形还可以编写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制定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标准,开展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的调研、评价等工作。

3.2平台的服务系统

根据平台的功能定位以及区域创新方法工作推进的进程,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内部服务系统可设计成由区域创新方法网、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创新工具研发平台、创新咨询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服务平台、理论中心、知识库共享平台七个子系统构成,详见图3。这些子系统的建设为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工作提供了信息交互、教育培训、创新工具、创新咨询、理论研究、知识数据库共享等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

3.3平台运作

(1)平台的性质从法律地位和机构性质上来看,可将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定位于"民办、公助的非营利研究与服务机构",这种机构性质类似于国际知名的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其中,"民办"是指平台在法律地位上是独立的非营利机构,不隶属于任何区域政府部门,拥有完全日常运营自,不受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公助"是指平台日常运营所需经费主要由区域政府提供以及通过竞争取得政府科研项目的形式获得;"非营利"是指平台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不排除开展有收入的与创新方法有关的活动,所得收入用于平台的再发展,不得用于出资人和平台人员的分配;"研究与服务机构"是指平台除了提供创新方法的培训、咨询等服务外,基础理论以及创新工具研发等研究工作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也是平台具有持续生命力的要素。同时,平台作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税收优惠待遇。(2)平台的依托各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特点开展平台建设工作,一般而言,可以依托区域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设立。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在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理论研究、工具研发、创新咨询等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平台的运行不能完全市场化运作,依托高校正好符合大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社会职能。(3)平台的经费来源从上述平台的性质与服务提供方式可以得出,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费来源主要是3个方面,一是区域政府事业费拨款的核心资助,二是通过竞争获得的政府和其他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三是面向社会服务获得的合同经费。区域政府事业费拨款这一稳定经费的支持保障平台可以开展面向未来的研究;竞争争取到的政府科研项目可以引导并保证平台提供的服务满足政府的特定需求;对外提供服务获得的合同收入又可检验平台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4)平台的管理模式与用人制度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采用全体会员大会下的评议会、理事会、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模式,平台运行过程中对人事管理实行如下要求:在用人制度方面,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一方面要求具备过硬的科研能力,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声望,另一方面又要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组织才能,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平台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由所在区域大学的创业型教授担任,这样有助于创新方法的区域推广与平台的企业化运作。在平台员工的管理和使用上,采用少数人固定编制与大多数人合同制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但有利于平台规模的灵活调整,而且有利于精通创新方法人才的社会流动。(5)平台的监督与评估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定期向区域政府汇报工作情况并接受区域政府的监督与评估。区域政府监督与评估的手段主要可采用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定期绩效评估等几种方式,以确保政府的经费投入和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在区域创新方法推广与应用的公共服务上。具体而言,规定区域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每隔半年要向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汇报平台的工作情况,每年年末提交一份年度报告;同时,要求在平台的门户网站(区域创新方法网)上开辟一个平台信息披露板块,并将平台每年的年度报告以及年度经费收支、工作绩效等情况都公布于该信息披露板块,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此外,区域政府每隔三年组织外部专家对平台开展一次全面的绩效评估,具体的评估指标需要仔细研究,在此不作赘述。

4结语

服务创新论文篇4

一方面,制度变迁在方向上可以分为内生性制度变迁(在一个制度体系内自发的变革现象)和外源性制度变迁(由制度体系外的各种因素来推动的变革现象),一国必须顺应国情来合理安排制度创新方式。另一方面,制度变迁在程度上可以分为刚性(强制性)变迁和柔性(诱致性)变迁,前者主要是国家通过法令等方式强制社会朝着既定的变迁目标发展,后者是通过国家倡导与社会响应来共同达成变迁目标。制度变迁在手段上可以分为突变式变迁、渐进式变迁及复合式变迁。20世纪90年代初,杨瑞龙(1998)在考察我国国情和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一种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既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我国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社会现实,也同时大胆设想了我国未来制度变迁的政府制度创新作用及社会分层情况。政府制度创新是以政府为基本行动主体的制度创新行为及活动,它所表现的是政府主导制度变迁的社会现实。政府制度创新与政府创新有密切关联。有学者认为:政府创新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政府改革、政府发展的合历史逻辑的引申,包括“综合创新”与“单一创新”,具有历时与共时的特征,其中,“综合创新”涵盖了理论、制度、技术、实践等方面的创新内容。[2]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指出政府制度创新包括了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中央制度创新与地方制度创新,核心制度创新与配套制度创新,自创式制度创新与借鉴式制度创新。[3]此外,与政府制度创新密切相关的是它的一个消极性的结果表现,也就是制度创新的逆改革目标的变迁活动,通常被称为“政府制度创新不足”。政府制度创新不足主要是指一种改革的事物本身无法发挥出全部制度能量的政治现象。判断一件改革事物是否创新不足主要是通过包含了创新行为、制度结构及政治功能三大要素的制度创新分析活动来考量。

二、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历程

行政服务中心又称“一站式”服务,最早发端于西方商务活动中的资源外包服务,原指企业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一条龙”服务。早在撒切尔执政时期,英国人率先将这一理念引入其倡导的政府改革实践中,并明显提升了英国政府的行政效率。自此以后,澳大利亚悉尼、美国洛杉矶等地,都出现了类似行政服务中心的运行模式,韩国也开展了“亲切服务运动”。[4]西方行政改革的浪潮也同时波及我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完善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致力于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理念在不断提升、服务形式在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在不断拓展。其中,“一站式”服务被一些地方政府首先应用到招商引资环节当中。1995年,深圳市率先将外商投资审批有关的18个政府部门集中起来,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虽然结构比较松散,但它是国内最早的专业性联合审批机构。之后,浙江省金华市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服务机构,其内在结构相对完整,可惜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浙江省上虞县在效仿金华经验的基础上,参照了结构、规范了流程,首次打造了我国行政服务中心的最初模式。[5]自2001年全国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全国县市级地方政府的“一站式”服务机构建设活动成为主基调。全国县级以上“一站式”行政服务机构就有4000多家。其中,成都市武侯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改革力度及幅度均处于全国首列,其他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改革也有声有色。尽管名称各异、流程有别,但都是“在一个集中的办公地点为公民提供全程式、快捷、公开、透明服务的一种公共服务形式”[6],并以明显的合理性优势触动着原有的行政体制,展示出自身独特的便民服务功能。尽管我国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状况不尽一致,但是政民互动已成为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基本内涵。有的朝前发展,如吴江行政服务局将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权完整移位,从“一站式”到“一章式”,将服务大厅相关职能的窗口进行合并,构建了“大部制服务大厅式”的崭新格局,由此将审批流程当作服务责任,一窗到底、全程负责。也有的停滞不前,如个别区县行政审批大厅遭遇以“不少政府部门陆续从行政服务大厅中撤出”为主要特征的“开倒车”[7]现象。

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政府制度创新内涵

作为政府制度创新产物之一的行政服务中心,是对隶属制度创新内涵的地方机制试验的现实体现。尽管各地行政服务中心的属性不同、形式各异、机制相别,但在不同程度上承载着体制改革的使命,成为政府自主创新的重点。就行政服务中心而言,它只是将审批权力和服务输出相结合,虽然使审批增添了人性化气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流程,但只能算是在旧体制内的机制修补,并未使政民互动顺畅化。因此,“行政服务中心仅仅改变了行政审批权行使的形式,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创新”[8],没有完全触及行政体制的内核。总体来看,行政服务中心发展具有如下三个政府创新基本意义:第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应妥善处理好体制与机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核心体制改革与机制试验创新之间的衔接关系。行政服务中心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机制创新的试验产物,另一方面则直接指向正在发生变革的行政体制。一般来说,机制与体制之间的联系是不能割裂的,首先表现为机制的东西必须最后上升到体制层面才能体现出自身的恒久的价值。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替代繁琐行政(审批)程序的机制创新,若要防范“人走政息”所引致的困境,就必须释放出应有的体制当量,从制度上根本解决公众现实利益需要问题。第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须考虑防范“悬浮式”改革问题。这种“悬浮式改革”问题涉及政府制度改革是否与当前社会现实紧密相联系。这种“悬浮”总体上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改革凌驾于社会之上。改革总体上呈现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姿态,改革的过程基本依靠组织化的力量通过官僚体系自上而下地传递,公民只是改革成果的被动接受者与最终享用者。二是指改革游离于社会之外。改革与社会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脱节的状态:要么是地方政府改革局限于行政领域,改革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界限;要么是作为重要社会因子的社会公众基本上被排除在外,社会公共力量由于缺乏参与改革的有效渠道,而无法对改革形成推动作用。三是指改革背离社会方向发展。即便是政治改革,也有自己规律性的发展与变迁方向,由于改革方案及实施措施的各种问题,会导致改革初衷与现实情况之间发生变形和扭曲,最终造成改革未能实现既定的社会变革目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根本价值导向在于服务民众,而不是仅仅为了提高行政效率。防范这种以公共目标与效率手段脱离为内容的“悬浮式”改革,正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基本取向。第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需要发挥公众参与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其中,最深层次的问题是要考虑如何使行政服务中心深入民心并实现制度化的变革目标。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一端联结政府职能部门,另一端则联结社会广大公众,而且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效率与公众的行政服务满意度共同构成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基本内容。由此推断,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不但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全面的放权参与,而且需要公众积极的政治参与。公众参与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制度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是效果检验作用,制度创新是否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要看公众参与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若一直停留于机制层面,就会导致政府创新不足。政府创新不足主要是一种关于作为改革的事物不能全部发挥出制度能量的政治现象。判断一件改革事物是否创新不足主要是通过包含了创新行为、制度结构及政治功能三大要素的制度创新分析活动来考量。那么,行政服务中心的制度创新分析主要包括了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机制创新行为、行政服务中心的制度结构及其所决定的政治(制度)功能。其中,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机制创新行为主要是基于创新主体的利益驱动而作出的行为举措;行政服务中心的制度结构则是与行为举措相对应的机制部分总和;行政服务中心的政治(制度)功能则反映了在前者基础之上的现实作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是以政府为主要创新主体的反映政府与民众之间互动关系且重在促进公众参与的制度形式内容。

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政府制度创新不足

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跨在深层的体制与表层的机制之间,体制与机制之间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冲突危机。因为二者容易吸收转化,却不易同处共生。当改革朝向推动社会发展的方向时,机制就会不断地被体制吸收,并催生出全新的体制。如果改革朝向阻碍社会发展的方向,旧体制与新机制之间就会产生不断的摩擦冲突,最终要么导致旧体制逐步运转失灵,要么旧体制全面叫停新机制。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权力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状态,是由国家制度衍生出来且关系到行政权力诸因素运行的架构关系,主要涉及行政系统运行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问题。行政机制包括了行政体制运行中的流程、形式、技术与程序等要素,主要涉及行政体制运行的有效性与顺畅性问题。机制是体制的表象,是体制完善的技术性变量,而体制是机制的实质,是机制有效性的前提保障。在现实中,行政服务中心就出现了各种与体制改革的联系问题,比如当下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有六大局限,即起点低(体制合法性弱)、“行政机关”只增不减、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业务与原行政部门审批权力对接不到位、行政服务中心仍然会遇到依照旧体制进行权力运作、操作运行中资源严重浪费及职能与流程之间不衔接[9]等问题。“悬浮式”改革使得制度创新活动单纯由政府主导,具有明显的单一性,这主要体现在改革内容上对经济增长的刻意性的偏重,而对关于民主政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非均衡性和滞后性。行政服务中心本身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其建设过程中无疑具有示范意义。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不断吸收公众参与,是基于一种合法性秩序的考虑。然而,政府在创建行政服务中心过程中过分考虑到以经济发展与秩序稳定为导向的行政效率增进,而将服务民众降格成为前者的附属目标。结果,公众参与始终脱离不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最终导致行政服务中心的制度创新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所包含的政府创新内涵仍然只是停留在表层的机制创新层面,“悬浮式”改革方式也使得行政服务中心在行政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与社会及公众之间的断裂现象。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若一直停留于机制层面,所带来的改革(变迁)后果就是政府创新不足。具体来看,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制度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所体现的制度创新行为包含了政府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交织背后的权衡活动内容。客观而言,政府自身利益包括了组织的部门利益和个人的公务员利益。公共利益是社会中众人的私人利益的有机组合,这种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当政府成为制度创新主体时,就只能理性地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而无法真正以“大公无私”来要求特殊利益无条件服从公共利益,这是违背客观存在的人性规律。行政服务中心在“便民”的同时,也在方便政府自身,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也让政府自身利益得到了一定满足,比如政绩提高、官职升迁等。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毕竟是政府自主创新的活动过程,这必然要涉及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与抉择,而这从根本上指向了垄断合法强制力的公共权力对社会中各类利益的调整活动。如果现阶段不能对行政服务中心所拥有的行政审批权进行彻底的法治梳理,就会导致这种政府制度创新行为暴露出与社会、公众断裂的本质问题。第二,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背后隐藏的制度结构有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发展的形式。起初,行政服务中心的设立不过是为方便民众的行政服务审批,故而冠名为“便民政务超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等,其制度形式不过是政府职能局的外延到(派员入驻)行政服务大厅的简单表现,到了改革深化之时,随着行政审批事务日益删繁就简,行政服务中心被推进到了一个“增进政府整体效率”的高度,但是这样无疑会遭到由于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而将被裁撤的那部分公务人员的抵制,由是有些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开倒车”的情况也就在情理之中。那么,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在发挥全面的制度创新效应时,不断将自身升华到体制层面上来,就将沿着这种改革攻坚破难的螺旋式形态而发展。恰如,吴江行政服务局的设立已经初步具备这种制度创新内涵,但是仍然不够彻底,因为这种可供替代的制度形式(行政服务局)必须是在政府权力关系、政府职能局间关系及政府与民众之间关系之间保持稳固的制度联系。第三,行政服务中心也应该体现出推动体制改革与民主政治完善的政治功能。当代社会只有与民主制度相结合的体制形式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要防范“昙花一现”的结局,就应该遵循着一条民主政治建设历史道路走下去。而且,行政服务中心的基本政府职能是公共服务。行政服务中心的这种制度(政治)功能正好是当前原来的从计划时代因循下来的政府职能部门自身所不能取代的。民主政府不仅要具备相当的维系社会政治秩序稳定的统制功能,还更应该具有确保政民互动的政治功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应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足够的制度能量,否则,即如当下有不少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由于“骨子”里仍把公众参与当作“花瓶”,以至于本应体现的民主功能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总之,要解决行政服务中心内在的机制与体制之间冲突,使之成为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载体,就必须克服当下公众形式参与的现实困境。一方面,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过程,除事中的运作环节大体交由政府处理之外,必须要保证事前的制度设计和事后的绩效监督让公众广泛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在放手业务的同时,还要认真承担起对下属部门的监督职责,积极响应公众的民意吁求,真正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做到“锦上添花、更上一楼”。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服务创新论文篇5

【论文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际货运企业在服务新创新上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创新类型,确定新服务的设计要素。如果企业决定向TPL转型,就要对在此转型过程中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控制。 【论文关键词】 国际货运业 服务创新 2008年,我国对外出口总额增长与同期相比开始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将从2007年的26%降至19%。因此,出口货量增速也将开始降低,国际货运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货运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进行新服务开发,即服务创新,向顾客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新服务,满足这些企业的要求。所谓新服务,就是给顾客提供以前不能提供的服务,即提供额外的服务,对服务过程作巨大变动,或者对现有的服务包、服务传递过程逐步做出改善,以使顾客感觉到他们接受到了新的服务。 一、国际货运业服务创新分类 对新服务开发进行必要的分类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种类的创新要占用企业的资源不同,企业需为此做出周密的计划。现参照拉夫克(Lovelock, 1984)的分类方法,对国际货运企业的新服务开发进行分类。 1.激进式服务创新 简单的说,激进式服务创新就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对某个企业来说,这种服务从没有向顾客提供过。可分为以下几类: (1)重大创新,通常是指提供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服务,这些创新常由信息和计算机为基础的技术推动。重大创新的产生,决非一朝一夕之事,一般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单个企业往往较难承担。 (2)启动新的业务,即对已经和正在服务的市场提供全新的服务。也就是说,这种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提供给现有的市场的。比如,某些公司前些年提出的“一条龙服务”、“零距离服务”等,就属于这一类的服务创新。 (3)对现有的市场提供新的服务,这种新的服务可能在其他国际货运公司早已存在。比如说,一家原来只从事整箱运输的国际货运企业,现开始提供拼箱服务。 以上三种激进式服务创新,就占用的资源来说,重大创新最多,其次是启动新的业务,最后是为已占有的市场提供新的服务。 2.渐进式服务创新 渐进式服务创新是对原有服务进行扩展和改善,相对于激进式创新,渐进式创新占用的资源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实现。可分类如下: (1)服务线扩展,即加长现有的服务线,使服务内容丰富化。比如,某家提供美国、加拿大航线订舱的国际货运企业,原本只提供美西港口城市如长滩、奥克兰的货运业务,现开始向北美内陆延伸,提供直达内陆城市的货运业务。 (2)服务改善,即改善原有的服务特征。这种新服务开发相对多见。 (3)服务类型的改变,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新服务”。这种新服务开发,服务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只是改变了服务的表现形式,做一些可见的改变来影响顾客的感受和看法。 三种渐进式创新所占用的资源都比较少,对企业的负担相对较小,风险相对也较小,但并不意味着非常容易成功。只有全面考虑了顾客需要的服务创新,并为顾客所接受,才能称的上是成功的服务创新。 二、国际货运业服务创新设计要素分析 当新服务开发的概念和业务策略确定后,与其相一致的服务设计要素的确定便提上了日程。对国际货运业来说,主要有以下要素需进行考虑。 1.设施地址和布局。作为一个服务传递型的服务行业,国际货运业地点的选择以方便顾客为基本出发点。一个区域性国际货运企业,其总部的选择一般在沿海主要港口城市,另有各分公司或办事处分布在内陆经济发达地区。如果以某一城市为服务对象的国际货运公司,一般选择进出口业务或顾客集中的地区作为办公地。在办公室的布局上,除一般的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作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集中的国际货运企业,要处处向顾客表达出诚信、专业的信息特征。 2.员工技能。国际货运企业的一线员工,不仅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较高的人际技能,在与顾客接触中,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艺术性。在某种程度上,专业技能是后天的,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来获得,而人际技能是先天的,是很难更改的,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因此,在聘用一线员工时,一定要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要测试应聘 者的专业技能,更要测试应聘者的人际沟通技能。对人际沟通技能欠缺的应聘者,要进行慎重选择。 3.工作时间安排。在国际货运业中,员工需要满足顾客的各种即时要求,即便是微小的疏忽和延迟,都有可能造成货物不能按时集港或装船出运。因此,如何妥善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比如,客户服务人员可正常上下班且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单证操作人员则按照开船时间灵活进行调休。在集港和装船等重要时间内,要全天有人值班,随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4.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测评。同其他纯服务业一样,国际货运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无法对服务质量进行事前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系列服务标准并严格执行,保证服务过程的统一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5.收益管理。一般来说,在一定时间内,国际货运企业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比如,国际货运企业购买船公司某条船某一航次一定数量的舱位,然后进行配货,如果货量少于舱位数目,则产生亏舱,损失也由此产生;如果货量较大,已经满载,则要检查是否已将尽可能多的高利润货物配船,即是否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此外,国际货运业新服务设计要素还包括顾客分类、顾客参与、流程设计、销售机会等诸多要素,任何一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三、国际货运业在向TPL转型过程中进行服务创新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 如果国际货运企业考虑向TPL转型,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如何向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的新服务便成了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提供传统物流服务为主业的国际货运企业来说,就要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更能满足顾客需求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国际货运企业在服务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对服务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导致服务创新失败的可能性。这里的失败包括服务创新活动被迫提前停止、撤消或者是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效果。在当前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对任何风险因素的忽视都有可能导致服务创新的失败,最终导致企业转型的失败。因此,辩识和分析服务创新中的风险因素,是进行风险控制的前提。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竞争风险。这是目前国际货运企业转向TPL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许多从事传统物流业务的企业,如原来的交通运输企业、仓储业、港口等都利用自身的独特市场地位参与到第三方物流业务中来。国际货运企业如何应对竞争对手并采取相应手段和措施进行反击,是化解竞争风险的关键。 2.资金风险。大部分国际货运企业,本身的利润比例并不高,企业自有资金普遍缺乏,而转入TPL业务,企业就需要在管理、信息系统、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数量往往超出预算。如果资金跟进不及时,不仅服务创新面临着失败的危险,而且公司的正常运转都可能出现问题。 3.市场风险。货运业原本是对多客户提供一般通用服务的企业,向TPL业务转型,则意味着企业向相对较少的企业提供特别的服务,即将向特定的企业提供特定的、量身定做的服务。这种服务适用性的降低,就无形中增大了国际货运企业的市场风险。 4.技术风险。TPL业务强调的是管理、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有效结合,提倡与客户的供应链结合在一起,而现在许多中小货运业信息系统缺乏,管理水平比较低,业务转型困难较大。 此外,国际货运业还面临着许多其他风险,如国家政策、地方保护主义、交通基础设施等。以上风险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交织、交互作用,使国际货运业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极度复杂性。那么,在向TPL转型过程中,国际货运企业如何控制这些因服务创新而面临风险呢? (1)国际货运业要做好提供TPL服务的资源准备。国际货运企业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资源准备。比如,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有选择地对目标企业提供特定的服务,做到服务内容特色化和服务对象特定化;要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和应用水平;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哪些既精通货运业务、又精通货主生产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能起到关键性作用等 (2)科学选择服务创新项目。根据TPL业务是针对特定顾客提供特定服务的特点,在项目选择上,要结合企业资源能力特点,并在对市场状况、竞争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整个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从而做出科学决策。 (3)要对服 务创新过程进行系统化管理。国际货运企业不仅要建立高效的服务创新组织机制,还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并且要加强各环节的沟通和联系,要以系统的观点来对待。要加强与外界的协调和沟通,尤其是对货主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有深入的了解,要随时掌握顾客的需求,要在顾客提出要求之前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国际货运业能够选择的控制风险方法还很多,要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相应选择。一定要注意的是,绝不能全盘照搬那些已成功开辟TPL新业务的国际货运企业的经验,否则只能是自食苦果。

服务创新论文篇6

一、物业管理服务创新意义

物业管理服务是指由专业的物业服务机构和人员,根据物业业主的委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双方签订的合同,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维修技术,以有偿服务的形式,为业主和住户提供一种方便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满足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物业管理服务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我们从物业服务的内容就能看出这一特点。物业管理服务提供的不只是某一两种服务,而是多层次的综合服务。物业管理的创新服务有着广泛的内涵和外延,不但包括物业管理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内部管理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还包括物业管理服务如何让物业增值、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在服务业主的过程中如何实现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的共赢等方面,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只有服务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

当前,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一个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新体制还没有普遍确立完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全面形成,垄断经营、不规范竞争还普遍存在;在市场主体与物权关系上还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的主体地位;物业管理公司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等。如佛山市大小物业管理公司数百家,多数企业的定位、理念和服务模式都雷同,凡是做得好的企业都是有过创新服务,并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的企业。

2、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把服务推向增值回报的新境界,满足业主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

物业管理的管理对象是物业,服务对象是人,即物业所有人(业主)和使用人,对物业的良好管理,是为了对人的良好服务以及对这种服务的延伸和补充。可以说物业管理一切为了人,或者是说首先是为了人,这是物业管理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物业管理企业只有在持之以恒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业主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思变、思进、准确定位、不断创新,才能把服务推向增值回报的新境界,满足业主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

3、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

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深入发展,部分物业管理企业积极探索,创新服务,不断开创物业管理服务新模式,赋予物业管理服务新内容,在市场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优势。

二、我国物业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居求业是发展和谐社区的核心目标,然而几年来“物业服务消费”所带来的社会矛盾存在着上升趋势,是继“家电消费”、“购房消费”等社会群体焦点后的又一大焦点。

1、业主对服务技师标准要求不同的问题

在现代消费理念中,还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业主购买了房产,也就完成了住房消费。其实业主购买房产,实际上只完成住户消费的一部分,物业管理消费才刚开始。这一消费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直到发生产权转移或产权自然终止为止。目前,物业管理收费标准执行的情况千差万别。因为业主早已习惯接受无偿或低偿的服务,再加上不同的物业等级,对物业管理服务要求不同。其次是物业的使用人群,也就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职业阶层,由于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对物业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正是由于业主个性不同,服务内容不同,要求服务技师标准也不同,所以造成以经营为主体的物业服务举步维艰。

2、物业管理服务理念高度不够

作为服务行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如果要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企业,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成为业主、发展商、相关专业公司以及行政主管部门等各方面都认可和满意的企业,就必须要有指导物业管理服务的思想价值体系和最高行为准则,即企业的服务理念。它应该是所有服务行业企业理念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在我国,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增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态度、项目、内容、水平开始有了更多的要求。而物业服务水平滞后,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的转变;此外,许多物业管理公司将自己“服务者”的角色,认同为小区的“管理者”,凌驾于业主之上,想尽名目收取费用,遇到业主有不同意见就以停电、停水等相要挟,导致矛盾激化。

3、物业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等,使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质价不符”

近年来,“有市无价,供需无序”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物业管理纠纷不断。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质价不相符”。那么,面对消费者(业主),如何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如何创新服务?当今时代,需要每个物业管理人进行“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物业管理公司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提高服务意识、要不要改进服务质量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做到让业主感到高兴的“质价相符”问题。

三、我国物业管理服务创新对策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正经历从粗放型向有效期型服务模式的改变,行业对物业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服务的品质如何得以快速提升,物业管理如何实现从简单的专项服务到整体的综合,以及如何实现从规范化到标准化。从单一的物业管理服务到多元的资产管理,“创新”成为业界的共识和选择。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现状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该是走出一条服务创新的道路。

1、“菜单式”服务

“菜单式”服务就是业主可以依据物业管理服务菜单,自由选择不同档案,不同收费标准的物业管理服务。这种菜单式可选物业管理服务目前总共分为三级,最基本的级别包括必须的住房维修维护、保洁、保安等服务。选择第二级别物业管理的业主可以得到类似酒店式公寓的附加服务。选择最高级别物业管理的业主每月是可以得到24小时迷你管家的服务。这种新颖的物业管理形式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物业管理形式及所有档次的物业。并且这种新的物业管理服务组合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大大降低纠纷的产生。“菜单式”物业管理是对传统的物业管理方式的一种完善。“菜单式”服务除了持续性传递的服务外,还提供了分散式的服务,这种物业管理经营使物业管理服务组合方式“多元化“,提高了物业管理收费的合理性,相对于原来的单一物业管理服务方式可以起到一举三得的效果:1、满足了业主的不同需求弹性;2、从物业管理公司的角度,可以通过各类型的服务从业主市场上最大极限地开发盈利空间;3、减少物业管理纠纷的产生。

2、全程物业管理服务策划

全程物业管理服务不仅是强调物业前期介入,更是明确物业管理服务应该介入房地产规划、设计、施工、营销策划、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而且,介入的行为不是相互割离,而是相互关联,是以一个明确的目标所导出的完整的系统,是物业服务的系统化、体系化。全程物业管理服务是中国翻开市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某小区有这样的情况。就因为其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是匆匆拉配式的,所以造成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下雨天常有业主反映外墙渗漏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补漏一两次就可解决,但是住在顶楼的业主,反映的渗漏就难以解决了。因为问题出在开发商当初在设计施工时就考虑不周全,设计的玻璃遮雨篷造成横梁渗水严重,一补再补都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是实行全程物业管理服务,就会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不仅可以维护开发商的声誉,方便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业主入住后的居住问题。

全程物业管理服务作为一处全新的服务模式,其本质是针对物业管理的两大类客户,房地产开发商与置业业主,将两大客户需要,实行交集式需求整合,并充分考虑到两客户需求个性,以地产项目发展为线索,以客户需求价值分析为手段,构筑前后连贯一致的服务价值链。就具体的地产项目而言。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方案。任何一个成功的全程物业管理服务模式,都需要在具体细致的市场调查基础,予以精心定位、设计与规划。全程物业管理服务策划需要把握好基本的流程与关键环节:第一,要重视对地产项目的详细周密的调查,了解城市规划、区域环境状况、项目规划定位、目标客户消费行为、物业营销策略、竞争项目服务配置等具体情况;第二,要根据项目SWOT分析,分析项目的优劣,分析各个阶段目标客户的服务需求,匹配针对性的服务竞争策略与服务管理模式;第三,要发挥物业管理服务营销在整体物业营销中的重要作用,以服务营销促进物业营销;第四,要设计科学实用的组织运作管理方式,规划服务执行质量目标与执行运作体系,确保服务运作目标的实现。

3、知识型员工的培养

服务创新论文篇7

关键词厦门水务客户服务竞争力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自然垄断性企业,自然垄断产业往往具有网络特征。传统的观点认为,由于网络系统自身的规模经济,以及建设网络系统的巨额沉没成本带来的规模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引入竞争。此外,这种巨额沉没成本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而自来水又是很特殊的商品,每个人每天都几乎不可选择地必须在使用自来水,可以说自来水的市场是绝对的卖方市场。对客户而言,自来水用不用就此一家,别无选择;即使在某些城市有若干家供水企业的存在,由于地下供水管网的不可选择性,客户无法选择自己所在供水管网区域外的供水企业,实际上对客户而言仍然是“独此一家”的供水企业。所以长此以往人们将供水企业称“水霸”。但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供水企业的服务迅速发展,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坐落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特区,客户服务的发展引人瞩目。

1客户服务的发展线

20世纪80年代:这一阶段客户服务是解决基本问题——用水难问题。厦门岛内淡水资源匮乏,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企业的发展,城市用水需求迅速增长。供水企业原有的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新建水厂、扩建水厂,解决高地、偏远地区用水难问题迫在眉睫,厦门水务新建60万t高殿水厂,国际银行贷款建设特区供水引水工程,从漳州市九龙江改渠为管解决原水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规范化服务。对抄表、收费、换表等岗位进行规范服务,“五要五不要”,不准“吃、拿、卡、要”。

1994年:社会服务承诺。厦门水务成立“社会服务承诺办公室”机构,对抄表、抢修等工作公开向社会承诺,如有违诺则赔偿。

1997年:供水热线全天候24h对外服务。在原有抢修电话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通过局域网的方式使报修、抢修更加有效率,“供水热线2211777,真诚为您服务”。

1997年至今,以客户为中心的多元化服务迅猛发展,如:

(1)缴费“一卡通”,客户可在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办理委托代扣6个月之内的水费。水务集团抄表到户并进行一户一表、水表出户改造。

(2)办事公开制度,收费公开、工作时限公开、办事程序等公开,通过营业厅多媒体查询系统、液晶显示大屏幕、厦门水务网站等平台提供公开办事的服务。

(3)参与110联动,水务集团在接到110电话后,1h内赶到现场,DN300以下管道24h内抢修完毕,DN300以上管道36h内抢修完毕。

(4)公开奖励举报偷水、私启消防栓等违章用水者。

(5)社会服务承诺办公室对用水新装户实行跟踪服务。

(6)完善以人为本的营业厅。整洁明亮的办事空间,业务标识整齐划一,柜台标志定置定位,轻巧方便的圆桌小椅;大厅内还设有服务监督台、意见箱、滚动屏、多媒体触摸屏、伞物架、公用电话、复印机、资料架、一米线、等候牌等,既方便了用户,又提高了员工的办事效率。

(7)设立客户经理和大客户经理,对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服务。

(8)欠费停水引入公证。

(9)供水热线升级为客户服务呼叫中心96303,实现一个电话,一站式服务。

(10)进驻厦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市级立项项目可在厦门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实现有限承诺时限内的各项申报审批环节。

(11)在社会服务承诺基础上体现高效、细致。如计划性管道维护停水改在夜间,抢修力争更快,减少客户因抢修停水造成的等待时间。

(12)更人性化服务,如计划性停水时,对特殊用户通过租用洒水车方式实现不间断供水。

2客户服务发展的趋势

2.1提供多种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客户的服务需求

如水费查询,厦门水务提供自动语音查询、人工话务查询、计算机网上查询、水务或银行营业厅现场查询等,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便捷程度选择任一类查询方式;水费缴交可选择水务集团现金方式,也可选择建设银行现金或代扣方式,也可选择任一商业银行“一卡通”代扣;内管维修可客户自行处理,水务集团也提供24h有偿服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厦门水务还将逐步实现网上投诉、网上申报等功能,以满足客户的多元需求。

2.2客户服务人员作用凸显

厦门水务原水、制水、供水营销的员工比例大约是1∶4∶3,制水的员工占了最多。但随着水厂科技创新、自动化改造的逐步进行,制水工人的数量将逐步减少;反之,城市发展、水表出户、农村供水使得供水企业抄收、管网维护的范围日益扩大,客户服务人员的需求数量则上升,加之客户需求的“便捷”服务需要供水企业高素质的一站式呼叫中心客户服务人员,需要水表检测、换表、管道小修、水质化验、内管测漏等多项上门服务,客户服务人员的作用凸显。供水企业应当在客服人员的人才储备上早作准备,培训塑造既有专业技术知识又有全方位多角度客户服务素养的员工。客户服务人员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客户对水务集团的印象,可以说“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集团”。

2.3个性化服务

目前客户无可选择地使用水务集团提供的现有水压、水质的自来水(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随着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供水企业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对机场、办公楼、高档住宅、公园等提供直饮水服务,或是对绿化、景观喷泉、马路冲洗提供中水,或是接管客户内管的加压泵站,或是铺设海水管道入户冲洗厕所,或是海水淡化等。当然,供水企业在提供特殊水质、水压等个性化服务时,可以收取不同于自来水的价格。

2.4创“厦门水务”服务品牌

水务行业是保本微利行业,要在水务主业上做足文章谋求企业大的发展,其空间是极其有限的。产权的多元化,厦门水务下属主业公司与外商合资的成功,使厦门水务开始战略转移,即由生产经营型企业向投资经营型企业转轨,厦门水务开始意向收购周边城市的供水企业,并把触角向其他行业发展,成立了厦门水务物业公司,与上海如家合作经营酒店业,在四川成都涉足房地产,今后还要从事旅游、物流等方向。因此创“厦门水务”的服务品牌显得十分重要,它为创造新的竞争力提供了源泉。“厦门水务”品牌形成的基础是主业的客户服务,客户在选择其其他产业都是在认可其“水务品牌”的基础上爱屋及乌。客户认准了“厦门水务”品牌自然对供水企业新从事的产业容易认可信赖,供水企业进入新产业市场走了捷径。

3客户服务发展的内外因素

3.1外因

社会的发展,竞争性企业客户服务发展带来的社会大环境的推动,“客户是上帝”、“只要你能想到的我们就能做到”、送货上门、快捷的售后服务、VIP服务等无时不刻给客户带来服务的享受,尤其是原有垄断行业邮政电信的分家,其客户服务业迅猛发展,使得客户对服务的认识越来越深,需求越来越多。供水企业作为公用行业与政府有藕断丝连的联系,厦门市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必须完善供水企业的服务,政府无论是机关效能建设还是行风评议厦门水务集团都是必检单位。供水企业必需正视政府、企业、百姓的要求,积极改进自己的客户服务质量,“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成了供水企业的服务口号。

3.2内因

(1)企业做大做强、再创新的竞争力的需要。

(2)水价调整的需要。自来水、污水价格由政府定价,自来水、污水的价格起码要保证水务集团的基本再生产。每一次的自来水、污水价格的调整都是经过严格的财务审计、公开听证会等程序。“服务”从企业管理的概念来讲是属于生产运作管理的一部分。服务不好,说明管理有问题,政府不可能对管理不善的供水企业调整供水价格;而客户如果对供水企业的服务不满,那么听证会上的价格调整就可能受阻。

内外因推动了厦门水务客户服务的发展,使得供水企业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4客户服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4.1水务集团的工作重心是主业服务

企业做大做强是所有人的共同美好愿景。保障供水、安全供水是厦门市生产、生活的命脉。辅业的发展是在主业基础上开展的。

4.2改革用人机制

厦门水务集团是在原有的厦门自来水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原自来水是一家老国有企业,长期自然垄断造就了一批被动服务的员工。转变观念,主动服务显得尤其迫切,近年来加大培训考核、内部竞争上岗等办法很好地提升了服务,但与行业外的企业相比、与客户的服务要求尚有差距。厦门水务应当更大胆地改革用人机制,即在呼叫中心、营业厅等工作岗位实行向全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改革,实行内部原有的客服人员和外来人员公开竞争,不适合客服工作的人应当转岗;对抄表、管网维护的工作可以招标形式外包,由水务集团监督,还能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

4.3成本问题

供水行业是保本微利的行业,水务集团应选择适合本企业的低成本、公益性的宣传支出,如通过媒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宣传比媒体广告效果好,而且财务支出少,甚至不支出。深入企业、社区贴近客户宣传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4.4政府的干预应当是适度的

政府应当正视供水企业是自负盈亏的企业,不是政府机关也不是事业单位,不能为了形象工程强加供水企业做超出企业能力的事,这样对企业的自身发展、客户服务的提升都不利。

参考文献

服务创新论文篇8

【摘要】银行业的激烈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服务上的竞争。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现代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专业化水准,在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

【关键字】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改善金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促进中央银行工作时说:“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金融服务。金融业是服务行业,金融业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都反映了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我国银行系统有4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12家城市商业银行、758家城市信用社、35544家农村信用社,还有外资营业性金融机构184家。在内外交织、愈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对处在竞争“夹缝”中,在资产、规模、人才、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商业银行来说,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准,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在竞争中实现新的跨越。

一、国内金融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1.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据着垄断地位的绝对优势。至目前,4家国有商业银行(到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已改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仍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公众信任、基础设施、整体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它们的资产规模、机构网点、人员队伍、科技设备、业务总量、服务覆盖面等,仍继续占据着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4家银行的贷款、资产占我国银行类机构总贷款、资产均在60%左右,如2001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达到79259亿元,占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64.32%;从存贷款份额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份额比重达到63.73%;贷款份额比重达到61.3%,远远超过国内其他金融机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性优势无可动摇,一般的中小商业银行难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整体雄厚实力抗衡和挑战,要在愈益激烈的竞争“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树优势,找出路,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迅速崛起,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已达11家。1992年资产总额2645亿元,到2003年6月末,已增到32785亿元,拥有资产总额占我国银行类机构总资产的比例已经达到15%。近几年来,不少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不断推进服务创新,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实力。如招商银行到2003年上半年,资产总额已由成立时(1986年)的1802.8亿元月(人民币)快速增长至4358.34亿元。在2003年度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榜中,该行从2002年度的第273名一举跃升至第187名。兴业银行,总资产也由成立时(1988年)的355.8亿元增至2158亿元,近三年平均年增长56%。近几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已有4家成功上市(深发展、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这些无不意味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同业之间的竞争,正呈不断升温、加压的态势。

二、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直接威胁着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1.外资银行在华营业机构在不断增加。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一次大开放”,那么加入WTO,则是中国的“第二次大开放”,而且是一次全方位的开放。外资银行自1979年进入中国以来,其业务在不断发展,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同时,在华的外资银行数量也不断增加,到2002年底,驻华的外资银行已达到156家。截至2004年7月底,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200家营业性机构,资产总额为715.27亿美元,其中人民币资产总额为844亿元,比去年的同期增长49%,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在华外资银行机构达到100家,占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的50%。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布鲁期·莫利,就入世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他说:“外资银行将在5年后获得与中国国内银行同等的国民待遇,在未来10年左右,将可能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约30%的份额。”这也意味着入世后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在进一步加大。

2.外资银行凭借着多方面的优势直接与中资银行进行全方位竞争。入世后,外资银行主要以优质服务取胜,靠安全、可靠、忠诚及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品牌吸引客户。愈来愈多的外资银行进来以后,必将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雄厚的资本,先进的国际金融市场经营管理方法,完善的国际网络清算系统、服务系统,较强的金融创新能力,成熟的金融工具,丰富的业务品种,以及灵活的营销方式、服务手段等优势,与中资银行进行激烈的争夺,甚至有可能对中资银行中的中小商业银行实施参股并购战略。外资银行的组织机构普遍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设置;零售客户的部门和客户经理,负责分类营销、管理、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产品开发也以客户为中心,设置专门的研究开发部门和产品经理,负责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信息设计产品,使得它们可以为客户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它们的多元化综合功能和“全能银行”、“金融百货公司”的金融服务模式,给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威胁。

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要求中小商业银行全面提高服务水准

1.城乡居民储蓄突破11万亿元.2002年我国家庭储蓄占GDP的20%,到2004年5月底,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1万多亿元,同比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尽管近期的物价指数在上升,但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仍很强烈。

2.我国个人金融服务领域正处在迅速发展过程。AC尼尔森公司最近调查北京、上海、广州后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个人金融服务领域处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受访者中:29%购买了人寿保险,80%有银行存款,约20%正使用真正信用卡,约40%将来愿意使用信用卡,近1/3愿意使用循环透支。因此,随着高收入阶层的不断壮大,这一群体具有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他们对于个人资产中占有相当比例的金融资产的使用和增值充满要求,日益成为银行业争夺的高端目标客户群。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存取款、代收付费等低档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对于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终端等金融电子业务的服务方式的需要则持续高速增长。

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与在各方面居绝对优势的垄断地位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组建时间较迟,资产规模小,经营网点少,竞争实力弱,市场份额小。为了弥补竞争劣势,求得生存、发展、壮大,更加需要不断推进服务创新,全面提高服务水准,为了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方便、快捷、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服务创新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供水企业,客户服务,创新应用

 

绍兴市自来水公司主要承担绍兴市区的供水任务,供水区域360平方公里,供水用户24余万户,管网总长1700多公里。公司的管网漏损率、水费回收率、管网水质及压力综合合格率等主要指标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其中管网漏损率一直5%左右,水费回收率99%以上。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供水企业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供水企业在保证优质、足量自来水供应的同时,提供配套的优质服务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1、现状介绍

目前,公司已建成完善的供水管网GIS、SCADA、营业等多套生产信息系统,但与电信、金融等行业相比,供水行业客户服务的信息化工作普遍起步较晚,客户服务的手段较少、效率较低,我公司也存在同样问题。

经调查分析,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公司按照区域划分下设5个分公司,服务点分散,用户不能跨区办理业务,服务反应速度慢,办事效率较低;二是服务技术体系不统一毕业论文格式,相关部门提供的服务信息和处理结果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触;三是服务方式单一,难以满足部分用户群的特殊需求;四是供水安全的信息化监控水平较低,原有调度、GIS和营业等系统存在不稳定和局部功能不完善。

2、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针对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是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关键。结合公司现状及用户的需求,经多次分析研究,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以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各种服务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为原则,通过完善现有信息系统、开发客户服务系统、发展个性化自助服务方式等措施为抓手,实现对用户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务。

2.1强化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支撑功能

进一步完善现有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网调度、营业系统的功能,提高稳定性,强化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信息技术基础支撑。

①完善管网GIS系统。

为深入地掌握供水设施状况,我们改进了管网GIS系统可视化方案,通过系统实现管网输入编辑、地形图库管理、管网维护、管线设计、事故处理等功能,使图形管理与数据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了管网管理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深化GIS系统在工程设计、供水调度、管网维护、检漏抢修、管网普查等工作中的运用,结合自主开发的管网普查派工软件系统,逐步普查校正系统中的供水管网管径、管材、位置、埋设年限、埋深等管网的属性数据。

截止09年底,已完成公司供水区域内全部明显点普查,普查用户达14万余户,阀门7000余只、设置管标4157只,并对区域内消火栓进行了地毯式普查,彻底摸清了市区消火栓数量与完好状况,GIS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为客户服务的快速反应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②改造管网调度系统。

在提高调度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能力,方便调度人员使用习惯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发展,重点加大在线监测点建设力度,优化监测点的布置,改善管网运行水量、水质监测效果。共建设压力监测点54个、流量点31个、水质点24个,实现了对供水区域范围内水质、水压、水量的全面监控。同时,改进数据传输通道,增强监测点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关键站点采用光纤与GPRS数据传输互备模式,并对监测点进行防雷改造。

③集成营业系统的数据结构。

公司按照区域划分下设5个分公司,各分公司均有各自的供水营业厅毕业论文格式,按照属地管理、就近一致的原则,由各分公司承担所管辖区域内的用户服务职能,用户的数据信息、档案资料都有分公司独立管理,用户办理业务只能到相应的分公司营业厅办理。

结合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用户业务办理实行“一站式”服务的方案,即对营业系统进行技改,将各分公司的数据集成到公司的应用服务器中,使每个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用一个工号就能跨区域办理各个分公司的业务。经过自主技改升级,对5个分公司接水报装、水费缴纳、供水业务变更受理、合同签订等服务项目实现了“一站式”服务。

2.2开发客户服务系统

为提高客户服务统计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一口对外”服务,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开发建设客户服务呼叫系统。系统集多媒体呼叫接入、信息交互、计算机网络等多项技术于一体,并与公司营业、OA、GIS、SCADA等系统紧密结合,通过固话、移动电话或网络方式,受理各类投诉咨询、故障报修并迅速做出反应。系统建成后,各分公司、部门的投诉咨询、故障报修等业务受理电话全部集中到客服中心统一受理。

系统通过工作流方式对报修、投诉业务处理形成一整套的闭环服务流程,对各类业务的流程电子化,相关的业务资料跟随流程自动流转。系统对工单流转、投诉问题调查、部门责任落实等方面,业务完成率和及时率的执行时间自动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通过企业内部腾讯通即时信息提醒和短信提醒功能,按时限要求,实现工单到达和超期预警的二级提醒体系,用技术手段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为用户解决问题。

2.3发展个性化自助服务

①开发语音、短信功能。

针对在绍兴全市行风评议中,部分市民对一些公用事业单位在用户门上或信箱张贴各类通知单的意见反响较大,认为既不美观,也涉及到个人的隐私问题,希望改进告知方式。

比较分析其他行业一般是通过邮寄信件和电话催缴两种方式的基础上,邮寄信件、电话催缴数量大,人工费用较高,通过小技改、自主开发了自动电话语音和短信功能催缴功能。

②实现多种缴费方式。

公司的水费回收率一直很高,近几年均在99%以上,但仍有部分用户存在缴费难的情况,主要为部分农村用户和长期出差的用户。部分农村用户因周边纳入一户通系统的银行网点少,长期出差用户则没时间到营业网点缴费。

为改善该部分用户的服务,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水费回收率,公司积极应对,一是寻求与农村有较多营业网点、网点布置合理的信用联社、超市进行合作,开发实时联网收费系统,大大方便了农村用户缴费毕业论文格式,受到农村用户的广泛好评。同时选择了灵活、单笔交易费用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合作网上缴费功能,解决了不方便去营业厅缴费用户的实际困难。

③个性化、网络化服务逐步增强。

客户服务工作做的好不好还在于用户能否方便快捷的办理各项业务。公司在创建现代化营业所过程中,积极投入便民服务项目的探索,结合实际业务需求推出了网上报装、报装进度查询、网上抄表、网上大表数据查询、网上投诉咨询、POS机缴费等便民业务,网上服务为用户足不出户就完成了业务的办理,极大地方便了有网络偏好的年轻用户群。

3、结语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供水企业客户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用户办理有关业务,有效促进了客户服务工作的发展和提升。2007-2010年,我公司在绍兴全市131个市级部门重点岗位评议中,排名由2007年的26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0位、2009年的第10位,2010年更是实现历史性突破,位列第5名,连续三年保持社会服务类第一名,被授予绍兴市“群众满意机关科室”荣誉称号。同时,其他地区的供水公司慕名来考察取经,行风服务技术水平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为我公司实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目标奠定了坚定基础。

陈听学(1972.12―),本科,绍兴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一直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工作。

作者联系:

服务创新论文篇10

一、创新服务手段

1.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目前,国内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管理法制化。如:输入目录管理数据库,在网上公开部分档案目录,方便查询检索;档案棺(室)与宣传部门密切配合,可以将本单位重大活动中形成的新闻录像档案数字化并及时归档,建立数字化视频档案数据库,以便于宣传和利用。

2.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3.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例如:为了方便下级或管理部门、互联网上用户通过网站传送自己单位非保密的档案全文,档案馆(室)自行开发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归档系统”。该软件可以利用身边联入网站的计算机,足不出户就可将电子文件全文自动上传到档案服务器归档,而不需跑到档案馆(室),也不必交任何光盘或软盘。

4.开展在线服务。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档案部门可以在网页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利用者与档案馆(室)利用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快速通讯,进行信息交流,回答服务对象对档案材料真实性与保存价值的咨询,提供查询和资信服务。

5.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到档案馆(室)查阅党政机关及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的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公民出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投资兴业等需要,希望能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有关政策信息。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湖北省档案局要求2003年全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室)全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要求全省各部门、各单位率先向各级档案馆(室)送交现行文件资料,并要求各级档案馆(室)做好现行文件资料的接收工作,搞好现行文件资料的阅览服务。

二、拓展服务领域

1.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2.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对于档案信息的开放和开发,档案工作者应当树立服务意识和产业意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出击。如在汇编专题信息方面:开发科技信息,帮助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产品;开发经济信息,为企业结构调整服务;开发市场信息,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开发法律信息,为企业维护合法权益服务;开发房地产信息,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服务等。

3.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知识和信息总量在急剧增长,面对浩瀚繁杂的文献情报,任何一个文献部门都不可能将所有知识和信息全部加以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利用。因此,必须打破档案、图书、情报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息系统,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整体优势。而建立联合目录,实行资源共享,正是建立社会信息系统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