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规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2:36:04

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范文篇1

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至7月底结束,分动员部署、学习讨论、总结完善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至4月中旬)

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明确安排和要求,增强参加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学习讨论阶段(4月上旬至6月底)

作风评议(4月下旬)结合“三大主题暨作风整治”教育活动,对照尚勇书记指出的“庸、懒、散”、“假、浮、蛮”、“私、奢、贪”等九个方面的问题,开展作风评议活动,广泛征求纪检监察干部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创建模范单位、模范机关、模范党员和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采取向有关单位和执纪对象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纪检监察干部遵守职业道德、“十个严禁”等有关规定和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本阶段活动结束后,全乡可选荐1—2名同志参加全县“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演讲比赛活动。

组织讨论(5月上旬至6月中旬)。针对查摆和征求意见发现的问题,着重围绕以下三个主题展开讨论:一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着力解决思想方面存的突出问题;

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执纪能力建设,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能力素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当前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着哪些突出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以保持纪检监察机关的优良作风和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对第三个主题重点讨论,及时上报讨论情况及成果。

梳理成果(6月下旬)。讨论结束后,要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成熟的《纪检监察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见和建议,于6月底前报县纪委干部室。

(三)总结完善阶段(7月上旬至中旬)

结合“三大主题教育暨作风整治”活动的开展从干部思想观念、主客观因素、体制机制上对纪检监察干部在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认真做好活动总结工作。

组织领导

乡纪律成立全乡纪检监察系统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活动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纪委书记为本单位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带头参加活动,更要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

道德规范范文篇2

论文关键字: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从职业道德与经济的关系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基础经济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赖以产生、存在、发展的基础和根源,因此,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一经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从职业道德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思想在注册会计师从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注册会计师作为特殊的从业人员,对其职业道德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国注册会计师基本准则》从五个方面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导向或约束,要求注册会计师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是去指导注册会计师怎样去进行职业活动的。会计法律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能依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甚至会计法律的有效实施还要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基础,会计法律如果离开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支持,其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从精神方面调控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是注册会计师职业活动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条件。

3、从职业道德与社会风气的关系来看,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和形成。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运转过程的中介人和监督者,注册会计师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总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国家、单位、投资者、债权人等各相关方的利益,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社会的道德风尚。如果每一个注册会计师在从业活动中,都能正确行使自己的职业权利,履行自己的职业义务,自觉遵守其职业道德,那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一种健康向上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培养和形成。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条件

1、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构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要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既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又包括形式上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须以”独立、客观、公正”为原则,站在中立者的立场,对所审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对于如何保持独立性,尤其是形式上的独立性,目前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影响形式上独立性的因素,主要是”混业现象”,即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承揽客户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由于五大国际会计公司(现为四大)经常在为客户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因此,对”混业现象”笔者认为.为了保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同时承揽同一客户的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必须加强必要的监管机制,有力的监管将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基本条件。

2、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独立审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经济监督工作,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要有助于企业的利害关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作为注册会计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目前,由于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证券市场会计舞弊行为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树立谨慎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审计理念、采取分析的方法,能否评估管理层的道德风险、管理层的舞弊风险.能否判断有无重大的关联交易,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遵照《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教育、培训和执业实践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采取的措施

1、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体系,可由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具体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和职业道德裁决指南组成。事务所也可制定适宜的职业道德指南以供内部考核使用。

2、应加大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应增加职业道德内容,并加大分值。学校教育应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作为专门课程讲授。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应编写职业道德专门教材。各级协会应精选职业道德案例.树立典型,供同行学习。注册会计师应注意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3、应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监管应坚持以主管部门监管为主,事务所内部监管为辅的方针。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设立职业道德监管专门机构,由协会工作人员和聘请的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专业人员组成.以保障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4、事务所应建立职业道德自我纠错机制。安排审计项目组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定期(一般五年)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跟踪客户动态,必要时采取非常规措施。有步骤地调整客户。

5、应加大惩处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大对虚假会计信息和虚假审计报告的惩处力度,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使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从而对注册会计师造假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道德规范范文篇3

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变化时,认知结构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同化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

这时,个体必须响应道德规范,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顺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道德规范过程。改变旧的认知结构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成为新的结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经历不断地量变到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连接新的道德规范,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有效的反应。必然是因为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有效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

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强烈的排斥反应,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以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水火不容。其心理效应,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和群体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它的出现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对于结果效应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分正、负、零和混合效应。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和预期期望一致、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有利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有利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零效应是指道德规范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和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将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心理效应。失调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是个体生活的目标,每个人都处在心理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协调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就会产生,失调令人焦虑不安,使人处在心理更替过程中,人才能向上。在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符合社会需求。

从认知失调和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着二重关系。

一是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和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矛盾的产生: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和水平上是否一致。有四种情况: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在方向上、层次上都一致;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一致,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存在一定差距,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和心理层次的差异,有了综合、对立、位差矛盾,就有了道德规范的内化。

二是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摒弃外来影响,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以求心理平衡,便产生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咀嚼消化,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填充旧的道德认知,在量、质上发生变化,达到心理平衡。内化起着接受矛盾使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我们要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推进道德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是科学有效的、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以达到正面效果。

道德规范范文篇4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是一个相对的有始有终的过程,因之,内化的心理效应则包括过程效应和结果效应。所谓过程效应,指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引起的个体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同化效应、顺应效应、失调效应和斥拒效应等。

所谓同化效应,指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吸收新的道德规范,并把新的道德规范有效地纳入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在这一效应中,并非所有的道德规范都能被纳入个体的道德认识结构中,因为个体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经过个体的认知结构的整理、分析、组合、转换,才能形成具有整体性、一般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这一心理活动过程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量的变化,亦即新的道德规范被有效地吸收并促使个体认知结构发生某些预期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而是使个体认知结构具有了更强的同化能力。

所谓顺应效应,是个体与道德规范相互作用过程中道德规范对个体的改变,顺应使个体认知结构符合道德规范的性质。原有的认知结构只能同化那些与产生旧认知结构的环境基本相同或变化不大的道德规范,当道德规范发生较大变化时,认知结构不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情况,同化也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就迫使个体运用自我调节的能力进行结构更新,变旧的结构为新的结构,以新的动作方式进行同化活动。这时,个体必须首先响应道德规范,然后才能同化道德规范,否则就会遭到道德规范的抵抗而陷于失败。显然,倾应是个体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从而适应已经变化了的道德规范的过程。但是,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并不是抛弃旧的认知结构。新的认知结构的建立是对旧的认知结构的扬弃,是把旧的认知结构整合到新的结构中去,使之成为新的结构的一个组成都分。在这一心理过程中,认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认知结构不断地由同化到顺应,再由顺应到新的同化,从而经历了一个不断的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的更替过程就是个体认知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

失调是同化或顺应的前奏或先期心理反应。它一方面连接新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连接着个体心理结构,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必然的、有效的反应。说它是必然的,是因道德规范不可能“纯粹自然”地或完全无意识地注入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中;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也不可能对外在的道德规范长驱直入而死水不惊。说它是有效的,是因为新的道德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中有效的成分,或者促使道德认知结构发生改变。个体的心理失调是必要的,只有引起个体心理失调才能打破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静止”状态,在动态中形成新的结构。如果个体对外在的道德规范或“视而不见”,或“麻木不仁”,要想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

所谓斥拒效应,是指在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中引起个体的强烈的排斥反应,从而使道德规范游离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之外。排斥效应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自我保护”效应,产生这种效应的直接动因来自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与外在道德规范之间的格格不入或者水火不容。这种心理效应虽然不是道德规范内化的主要反应,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在特定的条件和群体之中,它却是一种有代表性的客观存在。

所谓结果效应,是指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同化某种道德规范,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某些变化,结果效应的出现又会在新的同化过程中影响着过程效应。不言而喻,对于结果效应是可以依照社会价值体系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据价值判断,结果效应可以分正效应、负效应、零效应和混合效应。

所谓正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一致的、合乎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有赖于道德规范的代表性、先进性和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包容力和应变力,也有赖于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内化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所谓负效应,是指外在的道德规范作用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个体产生与预期期望相反的、背离社会价值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观、客观和传播媒介三个方面。

所谓零效应,即“无效应”,是指道德规范既不能为个体认知结构所内化,也不能对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本身产生影响。这就如同超出人的听力范围的声波一样,尽管声波存在着。但是人的听觉器宫没有反应,便不能产生听觉。同样,尽管道德规范存在着,但是个体的道德认知结构对此没有反应,产生不了内化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道德规范内化不同于声波与听力反应。

这里的“无”效果是指称的一种相对状态,它反应了道德规范内化的一种相对结果。

所谓混合效应,是指道德规范内化产生的综合结果,是正、负效应的叠加,一种道德规范的内化引起道德认知结构的不同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混合效应”是常见的心理效应。

追求道德规范内化的正效应是道德教育或者当代伦理学的目标,因此,探讨内化过程的心理机制便是很重要的。

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必先引发个体内在的心理矛盾--认知失调,只有失调才能引起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震动”,才有可能在“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可能的心理效应。

何谓失调?“失调”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内在的心理冲突,是客观存在着的心理现象,追求协调则是个体生活的目标。简而言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处在心理的失调和追求协调的过程中。失调是必然的,而协调却是或然的。旧的失调消除了,新的失调又会产生。失调使人产生焦虑和不安,正是这种焦虑和不安,才使得人处在不断的心理更替的过程中,人才能习得、向上。具体到道德领域,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失调就是个体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受到外在道德规范的影响,使得己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产生矛盾。通过消除矛盾,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来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显然,心理失调在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把握心理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则是必要的。

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内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析发现,认知失调与道德规范之间存在着二重关系。第一,认知失调是道德规范内化的前提,没有失调、没有矛盾,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便不会发生变化。这里“矛盾”的产生取决于两条:一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否一致;二是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水平”上是否一致。这便出现四种清况:其一是“同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认知结构之间不仅在方向上一致、而且在层次上一致。这里的“新”与“旧”之间是统一的。不存在失调,也不存在矛盾。

其二是“同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道德认知结构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层次上存在“位差”;新的道德规范要求较高,“旧”的道德认知结构在高度上与之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便产生了“位差矛盾”。其三是“异向同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存在着方向上本质的差异,但是这一规范符合“旧”的道德认知结构的心理层次,这里的矛盾在本质上是对立的。

其四是“异向异层”,即新的道德规范与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之间既存在着方向性的本质差异,也存在着心理层次的差异,这里的矛盾是综合的,是“对立--位差”矛盾。三种矛盾均可能在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中产生影响,没有这三种矛盾,便谈不上道德规范的“内化”。

第二,内化是消除认知失调的必要途径之一。个体消除心理矛盾的途径不外乎两条,其一是摒弃外来影响,即斥拒新的道德规范,对新的道德规范在主观上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求心理平衡。这便产生了道德规范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内化结果是零效应或负效应。

其二是咀嚼消化,即内化,对新的道德规范加以吸收,充实“旧”的道德认知结构,使之或在量或在质上发生变化,以达到心理平衡。这里,内化起着“承前”--接受矛盾、“启后”--使认知结构发主变化的作用。

怎样通过内化消除失调,使得个体道德认知结构产生预期的心理效应?

在宏观上必须确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必须逐层推进。力求科学化,避免形式化。形式化的道德教育不能顾及教育对象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考虑教育对象的道德认知结构,这在教育过程中必然要求过高。不能在教育对象内部产生心理矛盾,更谈不上内化及其效果,或是个体道德认知结构难以内化之,不能发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因此,逐层推进的观念才是科学有效的。逐层推进既考虑道德教育的目标,又尊重个体道德认知结构的能力,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内化过程中的斥拒效应、使个体道德认知结构在内化过程中逐步同化,不断发生顺化效应,产生正面效果。

在中观上必须增强科学的道德传播手段。道德规范的传播,尤其是道德教育必须增强其科学性。道德规范的传播就是要激发个体的心理矛盾,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做到以下三条。其一是对教育对象心理发展层次的认识比较准确,这是提高传播科学性的客观基矗其二是传播者的可信度、这主要取决于传播者的威信。

其三,在传播的方式方法上要尽可能灵活多样,以便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促发认知结构的兴奋。

同时,要注意尽可能促使教育对象积极参与其中,这样,道德认知结构更易于吸收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范文篇5

[关键词]法治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P379)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神圣使命,也是明道、信道、守道的传播者、践行者。在当今法治社会进程中,人们对于社会主体道德的要求往往以法治为重要视角,对于教师也不例外。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1](P133)“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1](P133)在德法并举理念下,师德较之以往任何时候都备受社会关注,而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的基本遵循与最后守护,是弘扬高尚师德、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法治社会进程的最有力抓手。

一、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及其法治意蕴

伦理学界通常认为,基本道德规范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主体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符合“善”的最基本要求,而都应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义务。这里的“基本”突出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规定性,突破此基本就意味着失去作为“社会人”的主体资格。道德具有层次性,基本道德规范侧重于作为社会化的人在生活实践中遵守反映社会共同意志的道德规范的最低限度,具有社会行为的普遍制约性、社会意志的广泛渗透性、社会利益的互惠互利性等基本特征,承载着行为所应有的认知、调节、评价、教育等社会功能。道德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基本道德规范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2](P471)今天,我们对于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认识,只有把它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才更为理性。基本道德规范的生成与实现,不仅依靠人的自觉能动性与广泛的社会舆论,而且有赖于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道德的屏障”。[3](P204)道德蕴含法律的精神内涵,法律体现的是法治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二者共同指向道德的底线。基本道德规范与法律一道奉行自我义务、他人权利、公平正义等原则,使道德法律化、法律支撑道德成为可能。在法治社会进程中,法律是法治的核心与外现,基本道德规范通常不断地被法律所采纳,道德法律化成为有效发挥基本道德规范制约功能的重要形式。因而,将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置于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加以研究,才具有更好的现实意义。基本道德规范可以分为行业基本道德规范与个体基本道德规范两个最为重要的类型。基于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从社会公共属性而言是从属于行业基本道德规范,从社会个体属性而言则从属于个体基本道德规范。教师基本道德规范除了有着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意义上相同的内涵与法治意蕴以外,还有其立德树人、安于教学、学术创新、团结协作、名利得失、公正仁爱、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内在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主要体现于《教师法》及教育部等部门颁行的《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工作规程》等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所规定的职责、义务条款。

二、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于法治社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产生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道德,与法治一起同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相辅相成,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转型,法治社会所依托的教育道德环境与教师道德观念随之改变,作为调和教师利益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对法治社会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1.营造法治社会内需的良好道德环境。基本道德规范可以大力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的高度自觉性。学校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法治是法治社会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教育法律法规赋予了教师拥有教学、科研、管理、培训、工作条件等权力,但如果没有基本道德规范的有力支撑,师权寻租、专业不专、学术腐败、管理不实等很容易成为权力的代名词,使本应肩负的立德树人、潜心施教等义务、使命突破师德底线。《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晋升、奖励的依据”,这条规定实际上是对高校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设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就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对教师做了基本规定。从法律体现基本道德规范这个角度而言,严格依法执教就是恪守教师基本道德规范,而在此基础上谈及全心全意为师生、为社会更好地服务,则需要不断提高基本道德规范标准,使依法执教归依于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从而实现师德践行、依法执政的高度自觉。基本道德规范是教师利益关系的有效调和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利益化等基本属性,在拓展经济自由发展空间的同时,由于市场法治仍在完善,一定程度上也留给了社会主体突破基本道德规范的缝隙。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恶性竞争、私欲膨胀等不良师风污染教育环境,学生的受教育权不时受到侵害,教育法治的成本也由此加大。在法治社会视角下,教师的利益关系同其他社会主体一样本质上也是法治关系,而这种法治关系是与特定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体系互为一体的。正如黑格尔意义上的“需要的体系”所言“需要的目的是满足主观特殊性,但普遍性就在这种满足跟别人的需要和自由任性的关系中,肯定了自己”。[4](P204)主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建立在抽象的道德普遍性即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基础之上,尽管教师由于职称评定、项目研究、绩效考核等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利益关系并被制度制约,但就现实而言,具有普遍制约性、互惠互利性特征的基本道德规范仍然是潜在的重要影响因素,推动着教师利益关系逐步走向法治轨道。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大数据时代改进和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大数据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影响着所有的社会组织与个人。在大数据时代,随着自媒体与网络力量的广泛渗透,因监管无序导致的虚假宣传、恶意诽谤、低俗文化泛滥等突破基本道德规范现象,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难以摆脱的困扰。由于可操作性的网络监管法治体系尚未健全,作为公共属性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就成为学生自觉抵制异端邪说、倡导正确价值观的有力缰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六条把“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作为“为人师表”的道德义务。教师在尊重学生网络空间交互自由与私密性的同时,应把好基本道德规范关口,充分利用课堂、社会实践、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教育、引导学生坚守公序良俗与网民道德操守。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具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体系,不仅富有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道德内涵,而且蕴含民主、自由、平等、公正等法治理念,彰显了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一体性、互动感。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观之,思想道德内涵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折射民族文化传承基因,是对基本道德规范的肯定与升华;而法治理念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诉求,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稳定性共识。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5](P163)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道德和法治两个层面加以整合,以达到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需要。教师的立德树人使命,使得其在自我践行的基础上,要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力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认知趋同、道德践履合规做向导,为法治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力资源。法治社会进程中,社会主义道德观与法治观兼容激荡,有着独特的“发展自觉”规律,这与“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P164)“要用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5](P165)要求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系的是社会主体之间合乎伦理、法律制度的社会基本关系,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利益格局的悄然变化,与之相适应的基本道德规范就会表现出动态性。基于此,教师要重在不断“培育”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领悟“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P146)的要义,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与坚定的法治信仰。3.整合教师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基本道德规范植根于、外显为社会主体道德意识,社会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道德意识具有个体性和社会化两个基本特征。基本道德规范的广泛渗透性会对置身于社会场域中的个体道德意识缓慢转化,从而实现个体性到社会化的道德意识趋同。所以,教师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与教育实践中,将个体性的基本道德规范潜移默化到社会化的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当中,完成“个体人”到“教育人”的道德意识角色转变。既然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体现为法律,道德意识共识就成为孕育法治意识的精神条件,而法治意识反过来又能够固守基本道德规范。这样,基本道德规范作用下的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就能有效整合,道德与法律的社会功能就可以交互作用。从一般意义上看,法治是基本道德规范之原则,二者都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如教育部颁行的行政法规《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规制的就是高校教师学术方面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在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相统一的条件下内心遵从、积极践行,“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6](P7)

三、导致法治社会进程中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滞后的两个重要因素

1.法律的滞后性特征影响了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即时性。法律的创制相对于社会现实而言,是一个较为缓慢、不同步的过程,法律从其产生时起就具有滞后性特征。尽管我国加快了教育法律法规的创制进程,但相较于经济社会与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仍然囿于法律的滞后性特征,使本应由教育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得不到及时调整。如现在反映强烈的轻教学、重名利,侵害学生受教育权;科研数量多、质量差,浪费大量科研资金;学风不端、学术腐败,急功近利歪风盛行;工作倦怠、不求上进,职业幸福感低下;等等。这些不该发生的突出问题,应该有教育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制,但只是更多见于行政法规与高校自身制定的规章制度,且监督、考核、惩处条款笼统、抽象,不易于操作,而狭义上的法律则不多见,这给少数教师敢于冒犯师德留下了余地。实际上,履行好教书育人、规范学风学术等职责是教师的基本义务、应有担当,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导致了现有教育法律法规对此规定模糊或缺漏,影响到教师对其基本道德规范的认知即时性及其严重法律后果,基本道德规范危机也就客观存在。2.处于法治社会进程中的法治治理能力波及基本道德规范信念。基本道德规范的失守往往意味着违法行为的产生,翻越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需要具备国家强制效力的法治治理参与,虽然基本道德规范是一种比较温和的义务论。这时,法律能否成为基本道德规范屏障、惩罚违法失德以引领道德风尚,“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1](P117)就要看法治治理能力的表现。为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提高党和国家的法治治理能力,“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1](P11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式方法仍在探索,这也意味着法治治理能力处于不断提升过程当中。教育法治治理能力产生于上述所及的立法、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党内法规等构成的法治生态系统,当这一法治生态系统还处于生长期,仍不尽善尽美的时候,教育法治不实、“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等现象难免时有发生。在法治社会进程中,教育法治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最有力守护,并引领师德风尚,如公权力拥有者法律知识肤浅、法治理念不强、法治能力有限,就会动摇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信念,使师风衰微、教育伦理旁落。

四、在法治社会进程中努力守护好教师基本道德规范

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1](P134)德法并举,是当今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法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教师最起码“良心”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有力维护,而且是推进法治社会的有效驱动力,必须守护好、建设好。1.筑牢基本道德规范并不断追求高尚道德。道德的层次性与多样性、多变性的合法利益诉求,决定了师德应是基本道德规范与高尚道德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基本道德规范处于道德体系的基础层面,能够被广大教师普遍遵从,契合法治社会的行为规范立足点。基本道德规范的评价标准,应满足大多数教师的道德基本现状,才具有可行性意义,可以解读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得个人合理、合法利益。另一方面,法治社会着眼于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性作用,并非忽视其高尚道德的引领价值。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和学识,立德树人职责使其应该成为追求较高道德风尚的社会群体,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与人格魅力向社会焕发出道德正能量。这种道德正能量反过来又可以提升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高度”,养成置身于法治社会的主观能动性。2.把成熟的基本道德规范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指出:“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1](P134)从法律体现基本道德规范与师德建设而言,这里的“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说的也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并把其上升为法律规范。所以,前文列举的导致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危机的多种表现形式,既然社会反映强烈,广大教师也热切期盼改变这些极不正常现象,就应该把其及时、合理地上升为法律规范。应加快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法律化速度,树立法律规范鲜明的道德价值导向,进一步提高教育立法质量和立法技术,科学立法、规范立法。只有形成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公正严谨的执法程序和廉洁自律的执法队伍,才能实现全社会师德“良法善治”。3.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指出:“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1](P135)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困境,意味着职业自律松懈、依法治教旁置与立德树人共识难以凝聚,这与“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现代法治社会呼唤教师“道德人”“法治人”双重属性的存在,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与法治宣传教育有其必要性、紧迫性。中华民族传统师德“得于心而见于行事者也”,[7](P263)是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集大成者、教育文化自信的本源,师德建设必须以此为立足点。而正处于教育改革中的教师群体,激烈的生存与发展竞争很容易导致其基本道德规范的规制被解禁,法治的严谨、透明与稳定性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普法行动应切实深入教师群体,法治宣传教育可以赋予教师“教人以伦”、渗透法治理念、普及法治常识,实现立德树人与依法治教和谐共通。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阳,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道德规范范文篇6

关键词:图腾禁忌礼仪风俗蔑言准则义务责任

道德规范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维上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对于促使人们追求道德完善,逐步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具有极其重要的道德历史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规范的产生和形成,有着深刻的社经济根源,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的。道德规范不是人们抽象思维的产物,而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定道德关系的反映和概括。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

在人类的道德生活中,道德规范作为人们道德行为的准则,从古到今,曾有过形态各异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从原始人的道德规范到现代人的道德规范,如果仅从形式上进行抽象,大体可以概括为图腾、禁忌、礼仪、风俗、咸言、准则、义务、责任等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一、图腾

图腾(印第安语totem的译音)原意为“亲属”和“标记”等,是原始人认作祖先或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神物(多为动物,也有植物及别的物种)。在原始社会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手段,并不是今天这样的道德和法律等规范形式,而是准宗教和原始宗教等不成文的规矩,是某种原始人所朦胧感知到的超自然的神灵、神力。图腾就是最早的这种神灵、神力的表征,是人们赖以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因此在原始人那里,怎样对待图腾物种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大事,往往直接关系到氏族的生死存亡;人们由图腾崇拜产生的图腾观念,也几乎成为人们至高无上的信念。在有些原始氏族那里,图腾物种是禁食甚至禁触禁视禁语的;而在另一些氏族那里,则必须在一定情况下食用图腾物种。但无论对待图腾物种的是什么方式,都充分显示出图腾物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致于使原始人或万分敬畏这些物种,不敢毁之于万一,或以为食用这些物种就可获得自己祖先的优良性能。正是在原始人把图腾物种与自己祖先等同起来的意义上,图腾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最初形式。

二、禁忌

与图腾崇拜紧密相关的是禁忌。在原始社会中,禁忌通常是指普通人必须避讳的人、物或事。较之图腾而言,它具有更直接的道德规范含义,而且其外在的强制约束力,在原始社会中也是最强烈的。图腾的作用,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靠相应的禁忌来维持的。因而只有把图腾与禁忌联系起来观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图腾在原始社会中的规范作用。离开了禁忌,原始人就几乎无行为准则可言。禁忌在原始社会中所具有的这种作用,使得它几乎无所不在,大至渔猎、战斗、生死、饮食,小至头发、唾沫、指甲、名字,都有专门的禁忌内容。由此看来,在原始社会中,禁忌比图腾更接近于后来意义上的道德规范。

三、礼仪

与图腾、禁忌联系在一块的,是原始人的礼仪。礼仪作为原始社会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最经常地表现在人们要越过禁忌的约束,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中。在原始人中间,像氏族头人、祭司这样一些人,往往是不受一定的禁忌制约的,他们可以接触那对普通人来说是禁忌的人、事、物等。但一般来说,头人或祭司也并非天生就享有这样的特权,他们往往是在经过一定的礼仪之后,才被认为得到了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和准允,不会因某一禁忌的事而摧祸于自己或氏族。在许多原始氏族中,如果整个氏族要做某一件犯忌的事,一般也有特定的礼仪活动相伴随,以此表达氏族的某种敬神祀鬼的真诚感情,从而求得避邪的法力。而对那些犯忌者,许多氏族则专门有不成文的处置规条,这些规条往往与举行相应的礼仪联系在一起。

四、风俗

礼仪在本质上是一种习俗,这种习俗由于人们经常重复,天长日久,就流化为社会风俗。风俗也是人类早年一种极为重要的行为规范,它已经不是某种个别的习惯或一时性的礼仪,而是在无数代人的承接过程中,成为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风气,并对某一社会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发生影响。一个社会的风俗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是非常大的。就是在现代社会中,一些古老的陈风陋俗,仍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量。如我国许多地方的婚丧嫁娶风俗,竟然也会使现代人一筹莫展。足见风俗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力量之大。

尽管图腾、禁忌、礼仪及风俗作为道德规范在人类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严格说来,这些道德规范都还是比较低级、比较粗糙的,它们基本上是人类在同自然、社会、他人的交往中,自发地形成起来的,还没有更多地凝聚着人们的道德智慧,归根到底是人类幼年的产物。因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道德智慧的不断提高,它们终于或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或渐渐失去其原有的含义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娱乐形式,或改变其蒙昧的面目,注人新时代的道德智慧,成为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规范。

五、趁言

在人类道德文明的进程中,首先发达起来的是以篇言形式出现的道德规范。篇言一反原始人的种种粗陋、蒙昧的规范形式,用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向人们展示世界、社会和人生的图景,并以劝诱的方式,制约人们的行为。藏言不但是人类道德智慧的结晶,而且真正属于人类的理性信念,因而它在制约人们的行为时,已不再是单纯外在的使人恐惧的祸福惩奖,而转向人们的心灵,转向人们的道德觉悟。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丰富而深刻的篇言流传下来。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人们床头桌前的座右铭中,看到篇言在人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六、准则

准则作为道德规范,对行为善恶的倾向性就更加明确了。从图腾、禁忌、礼仪、风俗等规范形式来看,很难看出原始人当时有什么自觉的善恶意识。原始人膜拜这个或禁忌那个,几乎完全是受一种蒙昧意识、蒙昧常识所支配。篇言尽管消除了这种蒙昧性,但基本上还是劝诱性的,把一个道理描述出来让你思考并自行选择。准则则不同,它明确认定某一行为只应该是这样的而不应该是那样的,因而这样是善的而那样是恶的。准则由于包含着道德理性的成分,从而同图腾、禁忌、礼仪、风俗等区别开来;准则又由于包含着道德命令的成分,从而又同敲言区别开来。准则已完全成为文明人最一般的道德规范形式。实际上,一切道德规范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准则。

七、义务

义务作为道德规范,其道德强制性又高于一般的道德准则。准则仅仅是一种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换言之,只有当道德主体碰到相应的行为处境时,才受某项准则的制约,而任何道德主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会同时遇到各种行为准则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只要道德主体的行为与某一项准则不相干,这项准则对道德主体就没有约力。义务则不同,在一个既定的道德体系中,道德义务常常是道德主体在社会道德生活中所摆脱不掉的,道德主体必须履行这些道德义务,否则,就称不上有德的人甚至还可能是缺德的人。也就是说,道德主体在面对这些义务时,几乎不能选择是否履行,而是必须接受。例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作为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是具有“命令”性质的道德义务,一切公民,只有首先遵守这些基本道德规范,才谈得上做一个有德的人。

八、责任

道德规范范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全市工商工作实际,以加强干部队伍教育、构建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价值观为目标,通过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牢记“政治坚定,忠于职守;执法为民,高效服务;依法监管,公正维权;严守禁令,廉洁勤政。”4句话、32个字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推动系统广大工商干部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自觉形成与科学发展观和时展要求相适应的职业价值观和道德素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一致搞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深入学习贯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活动领导小组,

县局、各分局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工商职业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措施,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有效果,真正落到实处。

三、时间安排

从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

四、方法步骤

为确保学习贯彻活动取得扎实成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发动(2011年12月1日至12月10日)

1、成立学习贯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领导小组”;

2、制定《深入学习贯彻〈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方案》;

3、召开开展深入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活动动员会议。

(二)学习宣传(2011年12月11日至1月31日)

1、组织集中学习。把学习《职业道德规范》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除认真组织好对《职业道德规范》、周伯华局长在颁布实施《职业道德规范》电视电话会上讲话精神的学习外,还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历代中央领导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系统内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学习材料参考目录见附件),学习要有记录、有心得、有体会、有交流。通过深入认真地学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切实做到入脑入心。

2、广泛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子显示屏、户外宣传专栏、张贴布幅标语、参加政风行风热线、工商红盾网等多种媒介,开辟专栏,建立宣传园地,广泛宣传《职业道德规范》,组织开展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大讨论、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促进系统全体人员进一步了解规范、熟悉规范;开展学先进、树典型活动,努力培养和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和道德楷模;增强公开性和知晓度,及时宣传通报开展《职业道德规范》学习贯彻活动情况,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进系统全体人员切实增强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职业道德新形象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

3、开展集中培训。举办《职业道德规范》专题辅导讲座,把《职业道德规范》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教育和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做到带头学习规范、严格执行规范、自觉维护规范。

(三)对照检查(2012年2月1日至15日)

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要紧密联系实际,力求解决问题。在学懂弄通、切实把握、领会《职业道德规范》内涵的基础上,各单位要组织全体工商干部对照《职业道德规范》开展自查,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引起重视,解决问题,收到实效。

(四)总结验收(2012年2月15日至29日)

1、开展检查考核。将执行《职业道德规范》情况作为单位年终目标考核和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习贯彻落实《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

2、组织督促检查。市局将采取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突击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职业道德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通报检查结果,对在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工作中,表现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对走过场弄虚作假者给予通报批评。

3、认真总结经验。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中好的经验做法,并于2012年2月25日前将本单位学习贯彻《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总结报市局政治处。

四、具体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国家工商总局颁布实施《职业道德规范》,统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工商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工商机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践行以努力做到“四个统一”为核心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举措,全市系统各单位部门和广大工商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职业道德规范》,对于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力,增强战斗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贯彻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确保《职业道德规范》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道德规范范文篇8

一、“公”即一心为公、公而忘私、公道正派。

(一)一心为公。它既是公务员与国家和政府关系的本质体现,也是公务员思想、行为、作风等各方面的最主要的道德规范。国家公务员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实施国家行政行为的主体.这个根本属性决定了公务员的职业行为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意志.处处考虑和维护国家的尊严和政府的声誉。具体地说就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表现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总书记提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和政治敏锐性等行为规范。

(二)公而忘私。公务员要真正做到‘’一心为公”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因为公务员在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必然会面对着利益的取舍问题,尤其是当国家利益或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更加不可避免的迫使其作出抉择。作为一切言行都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目标的公务员.个人利益必须眼从于人民利益,只有在保障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统一。这是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中处理利益取舍问题时最起码、最经常的要求。而在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自觉地无条件地服从于人民利益,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了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则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原则最重要的归宿.也是衡量一个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榜样.60年代的焦裕禄和90年代的孔繁森就是典范。

(三)公道正派。公务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不管他头上有没有“帽”.手中总会有点“权”。要使公务员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切实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就必须具备执政为民、用权为公、奉法1}理、正直无私、公事公办等职业道德规范。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处理问题,秉公办事;解决问题.主持公道;遇到干扰.铁面无私。从而杜绝‘“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腐败现象。

二、“实”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公务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执行公务时必须遵循的又一主要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邓小平同志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公务员肩负着上传下达以及管理政务的重任,要使政策“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真正反映人民的意志.首要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忠于事实.尊重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得出事物中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才能制定出合乎实际的政策.否则就会贻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损害人民的利益。

(二)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敢说实话的公务员往往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现实.不哄骗上级.不欺骗人民群众.勇于道出事实的真象;发现上级领导的缺点和错误.敢于理直气壮提出批评。也正因为这样,敢说实话的公务员最终总是得到群众的好评和赞扬。在这方面.同志以其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老实、不讲假话的崇高的道德品质,为广大公务员树立了学习榜样。办实事,是要求公务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出发点,想方设法为人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切戒那种为了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而不惜劳民伤财的投机取巧行为。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的根本要求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那种“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虚报浮夸、弄虚作假的作风再也不能维持下去了。三、“廉”即“清正廉洁”。

其道德规范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不贪财,不利用职务和工作的便利中饱私囊,不利用职权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规范既是公务员公正无私执行公务的需要,也是消除政府机构腐败现象的重要保证。

公务员的职能是执行公务,职责是代表国家依法组织和管理国家的事务,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公务员要真正做到以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标准去执行公务,就必须保持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因为只有遵守清正廉洁的行为规范,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才能理直气壮.公道正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清正廉洁行为规范.是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必须遵循的关于廉洁从政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清正廉洁行为规范是政府内部的行为规则,它是有关廉洁清白,不贪污受贿的各种制度、命令、政策、法律、纪律的总和,是各级公务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3,清正廉洁行为规范为公务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培养廉政品质的言论和行动提供了标准。4,清正廉洁行为规范也是国家制约和监督公务员的权力和行为.使其办事不偏不私、公平正直,执政拒腐蚀、不贪污.是实现政府机关廉政建设的有力手段。

清正廉洁的对立面就是贪污腐败。古人云:“不受曰廉,不污为洁”正是如此。因此,公务员不坚持清正廉洁就必然会导致贪污腐败。而政治上的贪污腐败可直接危及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不分职务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政府机关不分权力的大小都是人民的政府.绝不容许贪污腐败。当前.出现的个别行政机关和个别公务员.经受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走上了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搞权钱、权色交易的违法犯罪道路.既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干扰了改革开放,损害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又违背了公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由此可见,坚持公务员清正廉洁的道德行为规范是清除政府机关腐败现象的根本保证。各级公务员必须严格按照总书记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公务员队伍永远清正廉洁。

四、“俭”就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道德规范范文篇9

关健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不少财会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了方向,贪污、滥用职权等行为大行其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治理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本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1.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或明文规定。它是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和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主要内容。

2.1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

2.2诚实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信用,重信用;而且要求财会人员做到不为利益诱惑,保密守信;还要坚持做到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2.3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反省、剖析、提高自己,同时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2.4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的态度额观公正,其前提是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额观的会计职业判断;再次,还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

2.5坚持准则。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6提高技能。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才能够勤勉、谨慎地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善于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会计估计等。

2.7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熟悉服务对名胜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

2.8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严格执法、服务周到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3.1原则性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坚持原则能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沽,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3服务性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

3.4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4.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起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4.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

道德规范范文篇10

关健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加快,不少财会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了方向,贪污、滥用职权等行为大行其道,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各行各业会计人员必须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自律标准,这是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治理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本人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一、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具体地说,是指会计职业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行为时所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会计职业行为及职业活动的系统要求或明文规定。它是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行为和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根据我国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实际情况,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包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等主要内容。

2.1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表现之一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首要前提。它要求财会人员充分认识本职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同时,还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正确处理责、权、利三者关系;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

2.2诚实守信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讲信用,重信用;而且要求财会人员做到不为利益诱惑,保密守信;还要坚持做到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2.3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反省、剖析、提高自己,同时要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尽职尽责。

2.4客观公正。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它首先要求会计人员的态度额观公正,其前提是以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前提;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核算,并做出额观的会计职业判断;再次,还应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如会计人员在办理有关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业务时,应依法纳税,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少交税款。

2.5坚持准则。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重中之重。它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为此,要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财经法制意识,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2.6提高技能。这是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时代要求。会计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会计工作,才能够勤勉、谨慎地运用其知识、技能经验,善于根据客观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如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做出合理的会会计估计等。

2.7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熟悉服务对名胜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能消极被动地记账、算账和报账。

2.8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的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会计人员服务态度好、严格执法、服务周到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特征

3.1原则性原则性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典型特征。坚持原则能使财会工作者职业义务感和使命感得以加强,作为会计工作者,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坚持按原则办事,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2无私性财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和行为,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无私性集中体现在财务工作者的道德习惯行为上,廉洁奉公,不贪不沽,一尘不染,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传统作风。

3.3服务性财务工作贯穿于我国四化建设的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财务工作既不能独立于各行、各业、各部门而存在,又不能置于各行各业各部门之上。

3.4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所以说,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法律制度起到了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起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4.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