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十篇

时间:2023-04-01 20:41:39

成本法

成本法篇1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随即引咎辞职。根据现行法规,环保部门可对造成重大水污染事故的单位处以最高100万元的罚款。此番对吉化的罚款,已是法律规定的最高数额。然而相对于这起污染所造成的破坏,这100万元实在微不足道。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污染事件的受害者,哈尔滨“奇乐鱼村”老板徐兴文等数十人,早已委托律师分别向黑龙江高院与吉林高院提起索赔诉讼(有的诉讼标的上千万元),但“两高”均未立案。

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早已成为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中的瓶颈。

河南省三门峡化纤厂是向黄河排污的大户之一。2001年以来,曾有三次“偷排”被环保、黄河河务部门发现,按有关规定的最高限,最多的一次只罚了10万元。黄河内蒙古段一家纸厂负责人曾向媒体透露,按制浆能力4万吨的造纸厂计算,日处理污水成本近2万元,每周投入治污成本大致相当于购买一辆桑塔纳轿车。

全国人大环资委历次调查证实,许多企业宁愿缴纳排污费,取得合法的排污权,也不愿意投资建处理设施,甚至有的企业建有处理设施也不运行。

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毛如柏曾就此类事件评论说,通过收缴现行规定的排污费或罚款,已不足以制止环境违法行为。为此,必须适当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和罚款数额,扭转违法成本低的现象,以增强企业守法的自觉性。

违法者收益巨大,违法成本却很低,非法开采由此屡禁不止――这也是中国矿难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专家测算,中国重大矿难事故风险的概率为六百分之一。这说明真正轮到每一位矿主头上,发生矿难的几率并不高。即使事故没能瞒住,被媒体披露、被国家有关部门抓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和非法采矿罪的最高刑期都不高于有期徒刑七年。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200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行《安全生产法》里规定的对违反法律的罚款最多不超过20万元的规定,“显然是不起什么大作用的”。他还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刑法》有关条款做出司法解释或者进行修改,对《安全生产法》有关罚款的条款也要进行修改,这样才能加大依法惩处的力度。

由于立法滞后而导致违法成本低,在金融领域同样可以找到更多案例。1997年6月,红光实业隐瞒巨额亏损,骗取股票上市。1998年,中国证监会查出红光欺骗上市的问题,对红光行政罚款100万元。红光成为全国第一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上市公司。1998年,上海的11名投资者在得知红光实业欺诈上市的消息后,就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因红光虚假陈述造成的损失,四年间一直未被受理。

成本法篇2

在管理会计学中,以成本性态可分为基本假设,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法是相对于完全成本法而言的,它从无到有、从一开始不为人们所认识到被普遍重视并被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本文通过比较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概括其差异。一、 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完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不仅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还包括了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则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的变动性部分,而不包括制造费用中的固定性部分。如表:方法 产品成本 期间成本完全成本法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变动成本法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二、 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由于两种方法下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所以存货成本的构成内容也不同。完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均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下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中只包括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作为了期间成本。所以变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成本必然小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的成本。三、 计算损益的方法不同。在不考虑税金问题的情况下,完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变动成本法下,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现举例如下:某企业从事单一产品的生产,连续三年产量均为600件。而销量分别为600件、500件和700件。单位产品售价为150元。管理费用与销售费用年度总额为20000元。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为8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2000元。要求: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总额。损益计算和年份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合计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利润总额 9000048000120002000010000 750004000012000200003000 10500056000120002000017000 270000144000360006000030000 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利润总额 900006000020000100007500050000200005000 105000700002000015000 2700001800006000030000第一年,产销均衡,两种方法下的利润总额相等。第二年由于产大于销,有存货,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都作为期间损益得以补偿。完全成本法下已销产品500件负担固定性制造费用10000元(12000/600*500)记入了当年损益,另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存货成本列入了资产负债表。所以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少2000元。第三年,产小于销,在完全成本法下,第二年存货中的2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随着存货的销售记入了第三年的销售成本中,而变动成本法下,记入第三年损益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仍为12000元。所以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总额少

成本法篇3

[摘要]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实例对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归纳整理,并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或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本文主要讨论成本法下投资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

一、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成本法投资收益的处理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采用成本法核算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作为当期投资收益。但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若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属于投资前累积未分配的利润又被投资后实现的利润弥补,则投资企业应在原累计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范围内恢复投资成本,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

二、常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在按照上述规定具体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

(1)投资年度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如来源于投资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则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来源于投资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利润,则确认被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如不能分清是来源于投资前还是投资后的净利润,则按以下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12)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企业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则按此金额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或零,不需冲减,分得利润或股利全部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例1:A企业于04年4月2日以500万购入B企业3%的股份,B企业04年净利润50万,04年12月31日宣告分配04年股利60万。则:

A企业04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500000×3%×(9÷12)=11250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3%-11250=6750元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18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6750

投资收益11250

(2)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计算公式: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企业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恢复增加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

例2:02年1月2日A企业以60000000元投资于B公司,占B公司表决权的10%,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02年4月20日宣告01年度现金股利1500000元,02年实现净利润6000000元;(2)03年4月20日宣告02年度的现金股利7500000元,03年实现净利润7000000元;(3)04年4月20日宣告03年度的现金股利6000000元,04年实现净利润5500000元;(4)05年4月20日宣告04年度的现金股利3000000元。A企业各年有关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如下:

(1)02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01年度的现金股利1500000元,因属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

借:应收股利150000(150000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50000

(2)03年4月20日宣告02年现金股利75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7500000)-6000000]×10%-150000=15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500000×10%-150000=600000元

借:应收股利750000(7500000×1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50000

投资收益600000

(3)04年4月20日宣告03年现金股利60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1500000+7500000+600000)-(6000000+7000000)]×10%-(150000+150000)=-10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0000×10%-(-100000)=700000元

借:应收股利60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100000

贷:投资收益700000

(4)05年4月20日宣告04年现金股利30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7500000+600000+3000000)-(6000000+7000000+5500000)]×10%-(150000+150000-100000)=-25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200000元(150000+150000-100000)。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3000000×10%-(-200000)=500000元

借:应收股利300000

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200000

贷:投资收益500000

三、一种简化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上述的例题中可以看出,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核算还是比较复杂的,要分“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两个阶段分别计算,而且在按上述公式计算“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时,因需要“投资后至本年末止被投资企业各年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及“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投资单位各年实现的净损益”等数据,导致投资年度越往后,计算所花的时间会越长。实际上,由于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年的利润或股利,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一种简化的核算方法,可以不必计算被投资企业累计的应得利润和应收股利,只需比较股利所属年度的被投资企业的应得利润和应收股利。不管是投资年度还是以后年度,都可采用以下这种简化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计算公式:

投资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上年投资持有月份÷12)

注:由于实务中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年的利润或股利,因此公式中的“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就是被投资企业股利所属年度的净损益。

投资企业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企业本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同样,计算出的“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为正数,冲减初始投资成本;如为负数,恢复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

我们先以例2为例,看看计算结果是否相同:

(1)02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01年度的现金股利1500000元,因属投资以前年度的股利,可直接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也可按上述简化公式计算,由于A公司02年才取得投资,“上年投资持有月份”和“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都为零,则: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0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1500000×10%-0=150000元

(2)03年4月20日宣告02年现金股利75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000000(02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600000元(注:A公司于02年1月投资,因此“上年投资持有月份”应为12)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7500000(03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600000=150000元

(3)04年4月20日宣告03年现金股利60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7000000(03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70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0(04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700000=-10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00元。

(4)05年4月20日宣告04年现金股利3000000元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5500000(04年B公司的净利润)×10%×(12÷12)=550000元

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3000000(05年B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10%-550000=-250000元

计算结果为负数,应恢复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恢复增加数不能大于原累计已冲减数200000元(150000+150000-100000),因此,恢复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仍为200000元,应收股利是300000元,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应是500000元,会计分录同前一种方法。

再看看例1,由于A企业是04年4月投资于B企业,04年12月31日宣告分配的是04年的股利。则按简化公式计算04年投资收益时,“上年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损益”实际应是B公司04年实现的净利润,很显然,计算结果与第一种方法是一样的:

A企业04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500000×3%×(9÷12)=11250元

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600000×3%-11250=6750元

当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B企业04年12月31日分配现金股利30万,则计算出的“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则为300000×3%-11250=-2250元,为负数,这时如果仍是恢复初始投资成本时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运用简化公式时,如果是被投资方第一次分配股利,且是在投资年度分配当年的利润时,如果计算出的“应冲减投资成本的金额”为负数,则不需恢复初始投资成本,而是按应收股利全额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不过在实际业务中,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因为企业一般都是在当年分配上一年的利润。

综上所述,运用上述简化公式计算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时,计算结果与会计制度和准则中规定的方法一样,但要比原计算方法简单,计算量要小很多,也便于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成本法篇4

1.使原来的产品成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核算,具体到环境成本,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

2.费用发生额大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人们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因而环境支出也非常巨大。而且随着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费用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3.费用的发生时点不均衡。环境支出不像其它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那样均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它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一次性,如违反环境法律受到的罚款而导致的支出、环保设施的投资等。4.潜在成本剧增。环境活动有其特殊性,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显,但这并不表明企业不负担任何环境成本。因为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这样或那样的代价,并且代价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就日常的会计处理来看,我国目前的做法是;与环境有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期间费用,例如营业外支出,或在金额较大时作为待摊费用处理,这种做法固然有操作简便的优点,但也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是无法适应上述特点的。其严重后果表现在:

1.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成果和税负。鉴于目前多数企业只在实际发生时才列作费用。而对潜在成本忽略不计,使得当期收入与费用配比不合理,生产成本小于真实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增加了税负。财务报表信息严重歪曲,将导致报表使用人做出错误决策。

2.模糊了成本发生的动因,不利于企业挖掘潜力,降低成本。由于企业把环境支出费用计入期间费用,搞“一锅煮”,不利于企业管理当局对成木发生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使得企业对环境支出控制不利,导致成本的上升。

为此,建立科学的环境会计迫在眉睫。环境会计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结合我国实际首先应从环境成本做起,其中的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是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作业成本法(ABC)指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在 ABC下,作业成本可分为四个层次血产品单位成本。即与生产单位产品有关的直接耗费,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与产量成正比例关系。②生产批次成本。即与生产批别和包装批别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生产某批次所需要的生产准备成本、清洁成本、质量成本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生产批次的多少。③产品维持成木。即与产品种类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获得某种产品的生产许可、包装设计等方面的成本。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产品的范围及复杂程度。④工厂级成本。即与维持作业生产能力有关的资源耗费,包括折旧、安全检查成本、保险等。该层次的作业成本取决于组织规模和结构。

与传统成本制度相比,作业成本计算采用的是比较合理的万法分配间接费用。该方法首先汇集各作业中心消耗的各种资源,再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按各自的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产品。归根到底,它是采用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费用,是对不同的作业中心采用不同的作业动因来分配制造费用。而传统的成本计算只采用单一的标准进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无法正确反映不同产品生产中不同技术因素对费用发生的不同影响。因此,从制造费用的分配准确性来说,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成本信息比较客观、真实、准确。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讲,作业成本管理把着眼声、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上,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跟踪动态反映,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作用,以促进作业管理的不断提高。 

二、生命周期成本法(Life—cycled Costing)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LCC)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因此 LCC法考察的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完全成本——从设计到开发,它是为了优化企业价值链而在成本计算上的时空观扩展。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产品的需求从追求经久耐用转向标新立异,突出个性,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从而产品成本的构成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所占比重下降,而制造过程以外的成本日益增加。

按LCC法的要求,企业应就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食)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按LCC法环境成本可分为三类:

1.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能源成本、厂房设备成本等。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

2.受规章约束的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向政府机构通过废弃物排放情况的成本等。

3.或有负债成本(潜在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而按法律规定在将来发生的某种支出。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国家极有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招致可能的赔付等。

对于第1和第2类成本,因为它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数据现成,可直接从有关账簿中取得。就核算而言,对第1类成本,可按传统方法直接计入有关产品;对第2类成本,则要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按作业成本法分配计入有关产品。

对于第3类成本,即或有负债成本,由于尚未发生,因而无现成数据。但是企业可据某些方法预测或有负债成本的数额,常见方法有:防护费用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替代品评价法、政府或法院认定法等,限于篇幅不再详述。如果涉及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环境支出,采用一定的折现率(比如社会贴现率)折算出现值,由此现值作为或有负债成本的金额则更为合理。

LCC法除了运用预测方法以外,大多采用传统方法或ABC法,与传统法相比,LCC的优点可概括为:

1.完整性。LCC法补充了传统成本法下未曾核算的全部内容,即补充了或有负债成本,保证了产品成本项目的完整性。

2.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LCC法计算出的产品成本真实地反映了产品所发生的真正的劳动耗费.便于企业管理当局根据真实的成本资料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 

成本法篇5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变化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存越来越困难,但同时也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企业想要生存并发展,必须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因而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强调准确的成本信息对市场和产品决策的重要性,成本信息的准确与否的关键在于如何把间接费用分摊到产品上,而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方法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都是以某一总量为基础,计算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但现代公司及其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成本法越来越不适应成本管理的要求,如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大,直接人工比重下降,从而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大,容易造成产品成本失真,而且随着与工时无关费用的增加,用不具因果关系的直接人工去分配这些费用,必定产生虚假的成本信息等问题。作业成本法就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和管理方法,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成本法的缺陷,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是成本会计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一、作业成本法相关概念和内涵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企业所提供的工作、产品或劳务需要企业执行作业,那些作业又导致企业承担成本。不能直接归属于工作、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与使成本成为必要的作业相联系。然后,每一项作业的累积成本再与使作业成为必要的工作、产品或劳务相联系”。

由于作业成本法提供的资料仍然是历史成本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企业未来各项活动的指导作用不能无限夸大。其次,虽然作业成本法对成本因果关系链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因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结果比较准确,但它在某些方面,比如成本动因的确定上,仍然存在需要我们进行判断和估算的问题,因而并不是特别准确、毫无偏差的计量。另外,由于作业成本法计算程序的复杂性,所以此法的实施也会出现一些行为和技术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作进一步得探讨。

二、传统成本法的核算原理

(一)传统成本法的涵义。

传统成本法首先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再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按照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被分为三部分,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然后再根据费用的计入原则,如果是直接费用就直接计入到各种产品成本,如果是间接费用就应该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到相应的各种产品成本。

(二)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

传统成本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传统成本法采用的是“数量基础成本计算”,即成本计算时,对于间接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生产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定额等分配标准。这种分配方法比较适用于产品品种少、间接费用不多的情况。可是,在现今高科技时代的先进制造企业环境下,再采用生产工时、机器工时、材料消耗定额等分配标准分配制造费用,就会由于大部分制造费用的产生与产品数量关系不大,而使产品成本失真,最终导致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

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作业法的区别

(一)适用的企业类型不同

传统成本法适合于产品结构单一、间接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且其发生与直接人工成本相关的劳动密集型,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业。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间接生产费用在产品成本结构中比重较大,企业规模大,产品种类繁多,产品工艺过程复杂,作业环节多且容易辩认,生产调整准备成本较高,各次投产数量相差较大,计算机技术较高的资金密集型企业。

(二)成本核算对象不同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核算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一般是企业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计算成本时只关注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以某一总量成本为基础,计算统一的间接费用分配率来分配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对象则是多层次的,不但把最终产出的各种产品作为成本核算对象,而且把资源、作业以及作业中心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三)分配标准不同

传统成本法下,企业所产的产品按照其耗费的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作为分配基础来线形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作业成本法是以成本动因为分配基础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去。首先选择成本基础,接着追踪资源,决定作业效绩评价,再选择作业衡量,分配次级作业成本,最后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

(四)计算程序不同

传统成本法下,所有的成本都分配各产品,首先将归集起来的辅助生产部分成本费用分配到各生产部门,然后将归集的生产部门总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上去。(资源――成本库――产品)。作业成本首先要确认费用从事什么作业,计算每种作业发生多少成本,以作业作为归集成本的成本库,然后再依据对应的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上去。(资源――作业――产品)。

(五)对费用成本经济内容的认识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产品成本其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指完全成本,包括与生产产品相关的、合理的、有效的费用,并按照作业类别设置成本项目。这种方法只强调费用的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甄立. 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亟待转变[J]. 中国农业会计,2008(5).

成本法篇6

[关键词] 标杆法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

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利用其成本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开始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紧迫性,而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也就在此时孕育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都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拟将两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定义及内涵的不同

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其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时对于企业在成本管理活动中实施标杆法可以理解为公司根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信息,探索其成本结构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身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入一流公司的行列。其核心是向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达到模仿创新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系统,是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和计算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方面组成的完整系统。起源于美国,也是伴随着泰勒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产生,它是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细化分析,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分析绩效,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着力于改善成本,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WWW.133229.COm

二、成本标准制定不同

成本标杆法下,企业生产所采用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的最畅销产品的样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测试,并对其每个零部件进行分析、寻价、核价,并对整机信息进行全面比较,分别按部件种类、按材料种类、按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重量进行专项比较,分析每种样机的材料成本、毛利,最终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材料成本。

标准成本法下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立合理、科学的数量化标准,再将数量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它是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制定的,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合理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下可以达到的成本。

三、成本信息适用周期不同

企业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来自于成本计算得出的成本信息。而不同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不同时期的决策提供支持。而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成本标杆法是企业与同行业中强大的对手进行成本比较的持续过程,是企业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的有效手段。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同优秀企业的成本信息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标杆,树立标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它可以作为企业长期的成本战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支持。

标准成本法提供的标准成本适用于企业的短期计划与控制。标准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之前对产品所耗费的材料、人工及费用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计算,再与实际的产品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减少差异,优化产品成本。企业一般在年初制定或修改标准成本,一旦制定就很少变动,很少用来规划超过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当今产品越来越细分,标准成本法所制定的成本标准越来越多,如果制定的标准过多,而且经常更新,那么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得不偿失,因此也限制了标准成本法的功能。标准成本制度同变动成本法配合使用,对企业进行量本利分析有所帮助,并可预测企业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但如果在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仅仅关注降低成本而不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一味想要压低成本,反而会导致企业各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利于企业从全局出发做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

四、降低成本的方式不同

影响产品的成本关键因素是工艺成本、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据大量资料显示,产品成本的80%早在设计时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成本问题是降低成本最为关键的方法,而采购成本的操作的不透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成本,而降低产品工艺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即是工艺创新。

成本标杆法,通过对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来为自己的产品成本定价,同时学习别人先进的制造工艺,并从源头上杜绝了虚假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则是通过对实际运作中产生的误差进行纠正,通过对差异的细化分析,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浪费或低效率的程序,并对其进行改正从而降低成本。它只能为企业优化产品生产程序,从而降低成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 。

通过对成本标杆法及标准成本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本标杆法所具有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既有标准成本法实施的环境,也有成本标杆法存在的空间,而且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更是相差甚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经营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中居于前列。

参考文献:

成本法篇7

[关键词] 标杆法标准成本法成本管理

在科技日新月异,全球一体化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利用其成本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的经营环境,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开始认识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紧迫性,而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也就在此时孕育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成本标杆法与标准成本法都是有效进行成本管理的方法,笔者在这里拟将两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定义及内涵的不同

标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其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勒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同时对于企业在成本管理活动中实施标杆法可以理解为公司根据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信息,探索其成本结构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产品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身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进入一流公司的行列。其核心是向业内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达到模仿创新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系统,是包括制定标准成本,分析和计算成本差异以及处理成本差异三个方面组成的完整系统。起源于美国,也是伴随着泰勒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产生,它是通过对各项成本的细化分析,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运用标准,与实际的对比揭示差异、衡量分析绩效,实施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着力于改善成本,并运用产品标准成本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二、成本标准制定不同

成本标杆法下,企业生产所采用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企业通过对国内外的最畅销产品的样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测试,并对其每个零部件进行分析、寻价、核价,并对整机信息进行全面比较,分别按部件种类、按材料种类、按零部件数量和零部件重量进行专项比较,分析每种样机的材料成本、毛利,最终以此为标准来确定本企业的产品材料成本。

标准成本法下的产品标准成本是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规范,利用健全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订立合理、科学的数量化标准,再将数量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它是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制定的,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合理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下可以达到的成本。

三、成本信息适用周期不同

企业管理者进行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来自于成本计算得出的成本信息。而不同的成本信息可以为企业不同时期的决策提供支持。而根据涉及时间的长短,企业的决策可以分为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成本标杆法是企业与同行业中强大的对手进行成本比较的持续过程,是企业掌握竞争对手信息,做到知己知彼的有效手段。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同优秀企业的成本信息及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找到标杆,树立标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它可以作为企业长期的成本战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提供支持。

标准成本法提供的标准成本适用于企业的短期计划与控制。标准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之前对产品所耗费的材料、人工及费用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计算,再与实际的产品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减少差异,优化产品成本。企业一般在年初制定或修改标准成本,一旦制定就很少变动,很少用来规划超过一年以上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当今产品越来越细分,标准成本法所制定的成本标准越来越多,如果制定的标准过多,而且经常更新,那么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得不偿失,因此也限制了标准成本法的功能。标准成本制度同变动成本法配合使用,对企业进行量本利分析有所帮助,并可预测企业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但如果在使用标准成本法时,仅仅关注降低成本而不关注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一味想要压低成本,反而会导致企业各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利益,不利于企业从全局出发做出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

四、降低成本的方式不同

影响产品的成本关键因素是工艺成本、设计成本和采购成本,据大量资料显示,产品成本的80%早在设计时就已经决定了,因此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成本问题是降低成本最为关键的方法,而采购成本的操作的不透明,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成本,而降低产品工艺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即是工艺创新。

成本标杆法,通过对同行业最畅销产品的成本结构进行详细分析,来为自己的产品成本定价,同时学习别人先进的制造工艺,并从源头上杜绝了虚假成本,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标准成本法则是通过对实际运作中产生的误差进行纠正,通过对差异的细化分析,反映出生产过程中是否有浪费或低效率的程序,并对其进行改正从而降低成本。它只能为企业优化产品生产程序,从而降低成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产品成本过高的问题 。

通过对成本标杆法及标准成本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本标杆法所具有的优势,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比较复杂,既有标准成本法实施的环境,也有成本标杆法存在的空间,而且对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更是相差甚远,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经营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才能在竞争中居于前列。

参考文献:

成本法篇8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计算方法;成本动因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36-02

一、作业成本法的溯源

上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加之高新技术用于制造业,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市场对企业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已不能解决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的问题,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ABC)最早于上世纪40年代就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提出。1971年斯托布斯教授在他的《作业成本计算与投入产出会计》一书中对此也有所提及。至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和库珀发表了有关作业成本法的系列文章后,作业成本法开始风行于美国及其他国家。

二、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作业成本法的出现为会计学界提供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它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计算方法

按照传统成本方法,产品成本在核算间接费用时仅计入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不论变动或固定),而行销、财务等部门的成本(即损益表上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并不算作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在决定个别产品的获利能力时,这些也不列入考虑,仅以当期费用方式处理。

与之相对的作业成本制度则是以作业活动为基础的,因此,成本的累计或归属以作业活动为中心,然后再以成本标的(例如产品类别、批次等)发生作业活动的量将成本归属或分摊到该成本标的,是一种二阶段的分摊——先将成本分摊或直接归属到作业活动,再将作业成本分摊到成本标的。这种分配方式最大的功能体现在能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避免传统成本的误导,能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信息。这样不仅有助于成本规划与控制,也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高竞争优势。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与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详细区别见下

(二)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即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是分配各种成本的标准,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内容,它指向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广义上说,成本动因的确定是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一个组成部分;狭义来看,它又可视作公司控制制造费用努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地,成本动因支配着成本行动,决定着成本的产生。它并非单纯存在于作业成本法中,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也有成本动因,但二者不尽相同。

传统的成本核算过程假定数量是唯一的成本动因。根据各项成本与数量,将成本划成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三种。这样的处理方式忽视了一个重点——成本能够随着数量以外的因素变动而变动。事实上,成本形态是由成本动因所支配的,要把各种费用分配到不同的作品上去,一开始就要理解成本性态,以便识别出恰当的成本动因。按照这样的思路,成本可划分为短期变动成本和长期变动成本。短期变动成本就是原来的变动成本,它随作品的产生数量成比例变动,核算它应当关注“与数量相关的成本动因”;长期变动成本则以作业为基础,它是随作业消耗量的变动而变动的,对它则应当使用“与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应当注意的是,长期变动成本的变动与作业量的变动并非同步进行的,两者之间往往存在时间差,也就是本期作业量的增减并非定立即引起本期长期变动成本调整,其影响也许要到下一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示出。譬如某作品批次计划制定了下来,但公司决定减少本期的生产批次。这种情况下,已经发生的生产批次计划指定成本并不会马上减少,而需要分摊到各个作品批次中去。由于长期变动成本的这一特点,传统上这部分成本被视为了固定成本。然而,实际上这其中蕴含着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变动成本”,作业成本法就改善了此问题。

进一步说,由于传统成本会计视数量为唯一成本动因,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便大多采用“全厂统一分配率法”。按照这种方法,整个企业的制造费用将按照单一的成本分配基础计算分配率,分配到各种产品或服务上去,这意味着数量越多的产品成本越多,从而容易导致高估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三、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局限

(一)特点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它适用于产出多样化或差异大、产品间接成本比重高的企业,尤其是成本控制企图心强的制造业。当一家企业频频出现成本信息错误的损失提高,成本扭曲的情形严重,而评估衡量作业的成本降低且该企业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资料归集处理容易时,作业成本法成为核算产品成本的主导方法是无可厚非的。

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计算法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接着依据作业对最终产品的贡献方式(参照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上,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这也是作业成本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在作业成本制度下,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都看做产品消耗作业所付出的代价。但对间接费用的分配时依据作业成本动因,采用多种分配标准,成本的可归属性很强,所得出的产品成本信息也就更客观、真实。

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一个成本计算与分配的过程,更是一种依据因果关系分析资源流动的过程。它重视信息的应用,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该生产哪些产品、生产多少,再分析需要哪些作业及其数量,然后分析需要哪些资源,考虑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这些工作为管理者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了十分详实、准确的资料。

成本法篇9

基于此背景,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董事会主席、决策成本概念框架工作组主席Larry R.White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性成本计算与决策应用方法?―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包括原则、概念和约束条件等标准体系,以解决当前悬而未决的问题。日前,Larry先生到访中国,同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中国成本研究会等专业机构在北京、上海、苏州等地举办多场专题讲座,介绍了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的应用。

必要性

寻求最优的成本方法是近几十年来的趋势,依次从传统标准成本法,到作业成本法、产出成本法、德国成本核算法、资源消耗会计、精益会计等。然而,种类繁多的成本计算方法常常令决策者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一方面,众多的成本计算方法或成本计算方案之间界限模糊,迄今尚未有一个可供各类组织机构立足的基础,来判断如何选择最好或者最适当的方法来计量与报告管理决策中的成本;另一方面,针对外部使用者对外报告的成本信息有别于应用于内部决策的成本信息。概念上的误解导致了在实务上严重忽略或者扭曲了内部决策所需要的成本信息。所以,为内部决策者所需要的成本信息的生成创建一个清晰的参照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Larry表示,管理会计的重点是由历史性报告(即曾经发生过什么)转变为预测性报告(即能够或者将会发生什么),使得相关问题都复杂化了。除非运用框架所提供的可靠的指导原则,否则,历史性信息将被曲解和误读,预测也只能从一个具有不准确资源耗费比率的成本基础上进行,其结果将误导决策者。他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和IMA合办的论坛上指出,各个行业需要决策成本框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在完全为决策层所做成本分析方面存在巨大的真空,当决策层需要指导,需要答案的时候,他们应该知道从哪里找寻这些答案。换句话说,管理者们需要一个更完备的成本信息,要解决其对各种成本法主张及其功能的困惑,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合乎逻辑的框架来辅助人们合理地评价与使用这些成本法。

正如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刘凤委副教授所言,如果董事会上每个决策都是正确的,每个人出差都可以坐头等舱,而不是盯着财务部去控制成本。这也正是决策成本法的价值所在。

双重性

“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是很前沿的方法论,在美国也是刚刚制定出来,目前还没有一个公司在成熟地采用这样一套框架。然而实际上,这个框架中的一些概念、原则已经在不同的公司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Larry介绍道。

决策成本法打破了现有企事业单位“就成本论成本”的管控思维,是一种用于组织内部使用并确保用于决策的成本信息能够反映组织的资源与经营特征的方法论。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的目的、原则、概念和约束条件将使整个组织中的管理会计师与管理者更好地利用成本信息,把它和整个组织更清晰地关联起来,并且在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改善决策。其中,“目的”表示决策成本法要做什么,“原则”与概念是支撑“目的”的实现,“约束条件”则作为质量控制。其核心是因果关系原则(管理目标中的定量产出与为得到这些产出所消耗的投入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类推关系原则(利用因果关系来推断过去或将来的动因或结果)。

Larry从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源利用等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决策成本动因与后果和决策管理的关系;以流程为载体,深入分析了作业与资源利用和决策管理的关系,为企事业单位运用成本管理手段制约决策权力和管控运营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框架与实战技能。也就是说,这正与中国实务上关于财权与事权相结合、成本指标与技术经济指标相结合、成本管理与业务活动相结合等主张不谋而合,在某种意义上,或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管控水平。

功能性

决策成本法可以为组织机构的经济资源利用提供一种货币反映,并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机构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经济活动中的因果关系。它协助管理者分析与决策,最优地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进而显著改善成本决策管理现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和外部报告更加注重规则和标准不同,决策成本法概念框架针对的是企业内部决策。”Larry表示,框架关注的是企业在进行内部决策时,可以利用该框架中的原则、概念与约束条件客观地评价各种成本法及其运用的前提条件,同时,框架还可以回答比如“哪些原则与概念能最好地反映一个组织的资源与经营的状态”、“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经济决策所导致的产出如何消耗资源”等问题。

“对于决策成本概念框架来讲,第一原则是因果关系,它的主要使用者是企业内部的经理人,而外部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企业外部的投资者/股东。”在他看来,决策成本法框架可以从两方面为企业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第一,它提供能够让企业内部的经理(运营经理而非财务经理)看得懂的信息,包括资源、生产力等成本信息;第二,这些成本信息,无论是在营销、业务单元还是销售过程中的成本都是可以确定的,是可以管理的,企业内部各个层级的经理能够通过框架更有效率地实现目标,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组织价值。

此外,和企业外部报告不同,企业会被要求在报告期限内去满足短期目标,决策成本的内部信息不受时间限制,允许企业从战略上考虑在一个长期的跨度下,企业的目标需要如何通过运营等来匹配,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成本法篇10

【关键词】 战略;作业成本法;整合

一、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一)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

1.二者的着重点不同。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着重点不同。作业成本法关注的重点在生产阶段,深入到作业的具体环节;而战略成本管理关注的重点在前期阶段(即开发、设计、投入阶段)和后期的售后服务阶段,主要是从宏观、长远着眼。作业成本法是深入到作业的一种精细的成本分析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物料供应、产品生产、质量检验、装运到销售的全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增值性作业、优化作业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使损失、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作业成本法着眼于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进而进行成本控制。战略成本管理的立足点是寿命周期成本,其重点是在设计开发阶段进行科学成本规划,在成长期迅速将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并利用知识产品降低成本的优势快速占领市场,赚取利润,收回投资,再用于新一轮的战略开发。同时,就一般而言,越是处于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期阶段,能确定的成本额就越大,其功能、结构变更的容易程度也就越高,将使前期阶段降低成本的潜力大增。WWW.133229.COM

2.二者实施动因分析的角度不同。作业成本法是实施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这两种分析是针对企业具体的生产活动而展开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实施结构成本动因分析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这两种分析主要是针对企业长远目标而展开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与作业成本动因分析的源流管理思想是一致的,成本管理的重点是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与过程。从业务流程看,由于既定的条件限制了成本降低的最低限度,因此,成本进一步降低只能靠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从空间即外部环境看,成本管理重点应转向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转向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从时间上看,成本管理的重点是事前成本控制,特别是利用先进技术降低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互补性

1.二者的分析方法具有互补性。两者都需要采用价值链分析法,战略成本管理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环节进行分解和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可以改进的环节,同时对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以提高整个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价值链与作业链相关性很大,作业成本方法实际上是价值链分析在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因为每个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许多业务单元之间及这些业务单元内部的价值链,每个价值链又包括着若干作业,按照“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这一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每完成一项作业就要消耗一定的资源,同时又有一定的价值链和产出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照此依次传递下去,直至最后一个步骤将产品提供给顾客。作业的转移同时伴随着价值的转移,最终产品是各部分价值的集合。因此,作业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作业成本法能够协调、组织企业内部的各种作业,使各种作业之间环环相扣,形成较为理想的“作业链”,以保证每项必要作业都以最高效率完成,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扬长避短、改善成本构成和提高作业的质量及效率。

2. 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相互渗透的。作业成本法体现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而战略成本管理也使用成本动因分析方法。作业成本法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从作业成本法角度看,它不是将成本简单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是以作业作为划分成本习性的依据,进行动态的价值链分析,根据这种准确的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活动,具有更大的战略相关性。而且,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立足于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把握了市场需求动向、企业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等经营的全部过程,能够使企业经营战略更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环境的变化。战略成本管理致力于寻求并创造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从战略高度对成本结果与成本行为进行全面核算、控制和改善,目标是获取成本的增值,因而它具有前瞻性。作业成本法寻求的是获取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提供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提高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最终增加企业的价值。

3.作业成本法与战略成本管理在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上是互补的。战略成本管理是在进行企业全局规划时就对企业的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经营规模等一系列具有源流与过程特质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全盘综合的考虑,旨在从企业生产经营的源头上控制成本的发生情况。此外,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为避免成本的不当发生,可以尽力设计满足战略成本管理要求的产品。作业成本法是在过程中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对资源逐步消耗过程的细致而具体的分析和控制来优化作业链与价值链,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工艺和生产环节之间的协同作用,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良好的成本与效益目标。这就是将成本管理的着眼点与重点从传统的产品或商品转移到了作业层次,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这样不仅能够合理地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客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过程,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作业成本法能消除和精简非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实现战略成本管理向作业层面的渗透。而战略成本管理是将作业成本法拓展到战略层面的一种运用,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为依托,两者的结合可达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二、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整合:战略作业成本法

战略作业成本法(战略abc)是在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与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差异性及互补性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整合型方法。战略abc使业务组合由代价高、无利润的应用转向有更多收益的应用而发挥效用,基于对作业的初步分块实施战略,战略abc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决策:一是产品组合与定价;二是顾客关系;三是供应商选择与关系;四是产品设计与开发。

(一)产品组合与定价

为使战略abc发挥实际作用,企业必须采用一些措施来改进所产产品的鲸形曲线(实践中abc的累积收益率曲线是一个“鲸形曲线”),提高其产品的收益率,主要的战略abc措施包括:

1.重新为产品定价。通常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很大的价格调整空间,特别是在高度定制的产品上。对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产品而言,可以采取作业成本法正确分摊低批量特制产品成本,使得大批量标准产品的成本下降。对于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产品,随着产品多样化的增加,间接的支付性费用将会大量增加,为应付增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有作业成本法来计量增加的多样性和定制程度的成本,从而发现顾客是否愿意支付昂贵的价格来补偿产品的高昂成本。当然,如果企业能够在不引起成本巨增的情况下使其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这种能力就会被作业成本法所识别,企业也就不一定必须为其别具一格的特色和服务寻求溢价收益了。

2.生产替代产品。企业可以运用现有的低成本产品替换低收益定制产品,而不采取提价策略来增加利润。当然,定价和产品替代是互补的,营销代表可让顾客在为高性能支付高价和放宽对产品细节的要求而支付低价之间作出选择,充分利用作业成本信息,营销人员可在功能、独特性和要价等方面与顾客进行交易。产品革新和多样性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战略abc给出了一些原则:保证顾客从新的、不同的产品中得到的价值足以抵销其所支付的产品成本,若这种价值不高,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就会更好地从现有的产品上得到满足,而不是企业提供的新的、多样化的产品,也就意味着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必要,而实施差异化战略的失误。

3.重新设计产品。由于高成本的产品设计,使得某些产品非常昂贵。如果没有作业成本法指导的产品设计与开发决策,工程师会忽视许多由于元件或产品的多样性与复杂程度而造成的成本。他们设计产品的功能,却不考虑新增加的独特元件、新推销员和复杂的生产流程所需的成本。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产品的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最佳时机是在产品的首次设计时,若当设计已经完成时,价格被商定之后,再改变当初的决策为时已晚。

4.改进生产流程。传统成本系统,对单位产品层次的可追溯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器工时、分摊给单位产品的经常性费用)的关注,提供了一个不利捕获准时制(jit)方式带来的成本节约的环境,缓慢的速度产生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存货积压成本和大量的搬运成本。而战略abc则反映了长时间规划的巨额费用,明确了jit方式,减少和避免成本的目标。战略abc可以通过改进技术与资本、增加培训、作好生产经营准备等方式对生产流程加以改进。

5.投资于柔性技术。柔性生产系统(fms)和其他诸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管理的信息密集型生产技术的功能,以及保持高速自动化生产效率不变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实施业务的成本。这些业务包括从一种产品到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更换、排定生产工序、检验产品、搬运原料以及设计产品等。只有企业开发了战略abc系统来衡量这些成本,它们才能被觉察。目前可以观察到的巨额批量成本和产品维持成本,成为用于计算机整合的生产技术新投资所要消除的主要对象。

6.放弃产品。企业可以采取以上多种措施将无收益的产品变为有收益的产品,如果这些措施不可行或不经济,就不得不采取放弃产品的最后策略。

(二)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

战略abc通过追溯与客户和分销、配送渠道有关的业务成本,企业能够正确处理与客户的关系,提高企业的收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识别隐性损失客户和隐性收益客户。战略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成本管理人员认清那些使服务成本或高或低的特征,其中高服务成本意味着隐性损失,低服务成本意味着隐性收益。隐性损失客户具有如下特征:订购定制产品;小额订单;不可预见订单的到达;定制的交付;改变交付要求;手工处理;大量的售前支持;大量的售后支持;要求公司持有存货;付款迟缓。隐性收益客户具有如下特征:订购标准产品;大额订单;可预见订单的到达;标准的支付;交付要求没有变化;电子化处理;几乎没有售前支持;没有售后支持;生产补给;按时付款。通过对两类损失进行战略abc分析,可以尽量避免隐性损失,将隐性收益显性转化出来。

2.降低分销和零售的服务成本。服务成本定价主要发生在对超市零售供应链的销售中,与公司合作、减少分销流中无效率环节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支付公司的产品。公司可以对一些客户想要而其他客户不想要的服务索取更高的价格,实施以所有客户都享受的服务的基本标准加上对以专门要求的服务为基准的定价方式,如类别管理、单向货盘与其他的可以为零售商节省资金的选择。为使这种合作关系发挥作用,企业需要以战略abc来监控产品的成本发生额和节约额。

3.管理无收益的客户。一些当前无收益的客户可能是企业较新的客户,为吸引他们也许会发生大量的费用。此外,这些客户可能会通过相对苛刻的要求,仅仅给予他们总业务的小部分来考验供应商。如果企业需要培养与这些新客户的长期关系、有收益的关系,对客户而言,战略abc所揭示的最初损失也许是对取得新客户投资的一部分,企业可以从以后年度的大批量和更有收益的业务组合中得到回报。

4.终止与一些客户的关系。可能有一些客户不属于以上类型中的一种,这样的客户既无收益,又不受将这种无收益的关系转变为有收益关系的影响,也不是一家新客户,战略abc就要求终止与这些客户的关系,保护企业的价值不受到更大的损失。

(三)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当被运用于供应商关系时,战略abc能够帮助企业基于总成本而非只基于采购价格来选择和评估供应商,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

1.实现由对抗型的供应商关系向协作型供应商关系的转变。历史上,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曾经是以一种疏远的对抗型模式,采购要求取得尽可能低的价格。主要方式有:大批量采购以获得大量折扣;从质量、可靠性和交货表现不算突出的边缘供应商那里采购;从低工资的供应商处采购;从由于对技术和系统投资不足而具有低管理费用的供应商处采购;从具有有限的工程和技术资源的供应商处采购。这些措施的确可以降低采购价格,但通常也会牺牲企业的产品质量。20世纪70~80年代,部分领先的日本企业采用了协作型的供应商关系模式,这些企业选择较少数量的供应商一起工作,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关系,甚至达到对关键供应商进行权益投资的程度,以使供应商参与到以降低企业材料采购总成本为目标的关系中来,便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供应商实现一体化的准时制生产模式。

2.选择低成本而低价格的供应商。最好的供应商是那些能够以最低总成本而非最低价格发送货物的供应商,一个理想的供应商使得一个企业能够避免由发送货物造成成本中的许多成本,包括无缺陷、使用电子数据换取、免检、准时制、直接达到制造流程、使用内部工资资源、没有发货单、使用电子资金转移支付等。通过实现战略abc,企业与供应商均能知道对方的产品设计决策是如何影响另一方的制造成本的,这种理解使得双方都能作出更好的决策来减少整个供应链的总制造成本。

3.降低供应商支持成本。战略abc可以将作业成本法的作业等级同供应商的关系的成本联系起来。除了采购价格本身,只有数量非常有限的采购成本是产品单位相关的。一些成本,如订购、接收、检查、搬运和支付原材料联系在一起的,是批量相关的,其他成本是产品支持的,即设计和维持个别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规格要求的成本。供应商支持成本是同一个独立于所购物品的数量和种类的特定供应商联系在一起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各方之间正在进行的关于公司产品计划的争论、送货要求和生产计划;保管关于供应商特点和绩效的文件;对供应商绩效的阶段性评估。由于供应商支持成本的存在,企业不能选择太多的供应商,以便使工作更有成效,并在较少供应商的条件下更有效率地工作。此外,建立紧密的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也可以促进企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即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在相同时间进行他们各自产品的设计工作,同时,工程使得任何与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相关的设计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都能更早地发现,从而使双方都能及时地对产品设计作出更多的根本性改进。

(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由于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影响着制造成本所取得的巨大杠杆作用,实践中一般有80%的制造成本在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已经确定,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阶段就充分利用战略abc,是降低企业产品成本的重要环节。

1.选择产品成本设计的业务成本驱动源。利用战略abc影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求在两个重要目标之间取得平衡:一是普通的作业成本计算目标,提供产品制造和服务成本的经济性相对准确的信息;二是提供产品工程师可以理解和应用于其设计决策的信息。关键在于第二个目标,其实现必须准确识别业务成本驱动源。企业通过建立一个足够精确以至于设计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不会对其丧失信任,而且足够简单以至于产品工程师可以立即理解它从而决定其取舍。随着工程师认识的加深,将有更多的业务驱动源被添加进来,这种反复设计过程将一直持续,直到系统达到足够的复杂程度以至于源自添加新驱动源的精确性回报开始减少时为止。

2.强调贯彻科学的成本分摊观点。战略作业成本法强调从战略性角度进行作业成本的计算与分摊,和流程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成本分摊观点确定了需要在设计阶段积极缩减成本的现在和未来生产的产品。在产品设计阶段,流程驱动源,例如零件的数量和类型,能够相对容易地改变。流程观点确定了对未来服务的驱动源,使产品能够以较低的间接成本和支持成本被生产出来。

3.尊重客户的建议。为使用企业产品的设计活动成本的新信息能促进客户与企业进行更多有意义的对话,企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当尊重客户的建议。战略abc可以对设计和工程活动进行更加详细的细目分类,使得客户能够了解所有为了他们而发生的活动成本与关联成本。客户可以决定现有的所有活动是否真正有必要开展,这使得企业能够预测客户提议,改变设计成本,从源头上控制好作业成本的合理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万祥. 《成本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