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资金十篇

时间:2023-03-28 02:41:56

扶持资金

扶持资金篇1

广东省“两会”上,广东省政协委员林秋城朝广东科技扶持资金放了个“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林秋城也申请过科技扶持资金。他感叹:“申请这笔资金太辛苦、太累了。前不久,科技系统腐败的事曝光,我才知道如果不去找关系、不去送钱,很难拿到这笔资金。”作为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专家,林秋城又感叹:“有时一看就知道某些项目是假的,不可能需要花这么多钱。这样的项目为什么能通过?监督出了问题。”

如果说林秋城这番话属于民间表达,那么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关于科技扶持资金腐败问题的讲述则属于官方。在广东“两会”科技界分组讨论时,徐少华详细讲解了科技扶持资金是如何蒸发的。他说,“科技专项资金不少,动辄几千万或上亿,资金拨付变成了个别人、个别岗位的渠道”,“企业自己申报拿不到,找第三方中介就拿到了”,“有的假冒公司,随便搞个公章就到科技厅拿钱,拿到钱以后,公司就消亡了”。

国家审计署在审计科技部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时,发现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制度规定的问题。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2013年1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国务院举行的新闻会上,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科研经费违法违规事件,他以“我感到很愤怒,也很痛心,更加感到十分的错愕”的激烈言辞表达了不满。

不能简单把科技扶持资金引发的问题归纳为腐败。科技扶持资金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对市场机制产生了破坏,形成了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怪象――有的企业做产品不行,但是会吹牛拍马、善于公关,就能拿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扶持资金。而一门心思搞业务、不擅长公关的企业,一年辛辛苦苦忙到头,赚到的钱可能还不如前者。长此以往,企业都会把重心转移到搞关系而非搞业务上来。

有人说,搞关系和搞业务并非势不两立,有些善于搞关系的企业业务水准也很高。即便如此,科技扶持资金同样破坏了市场机制。一个成熟的市场,会令各种资源要素得以优化配置,不成熟的市场,则会造成资源浪费。科技扶持资金的存在,会诱导部分企业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搞关系上面,而这部分精力并不创造新的财富,只是对既有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想法设法把公共财政的钱揣到自己的兜里而已。

不只是科技扶持资金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多源自公共财政的扶持资金都很容易破坏市场,让行政之手过度卷入微观的市场竞争。此次“两会”期间,一位省属国企董事长就对在座的某央企高管说:“你们央企动不动能获得几亿十几亿的补贴,我们怎么同你竞争?”话说出口后,不但没赢得同情,还引发了质疑,很多民营企业家议论纷纷,“国企都有各种补贴,让我们民企羡慕嫉妒恨”,“太不公平了”。有一位企业家总结得非常到位:“十几个亿补贴了一家企业,却伤害了整个大的营商环境。”很多时候,财政过多补贴企业是害不是爱。

扶持资金篇2

【关键词】 扶贫资金互助社 协同 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扶贫模式的不足

自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为农村反贫困而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7年的1479万;低收入人口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但我们也逐渐意识到,我国传统的以财政扶贫为主要模式的反贫困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我国单一的财政扶贫机制,影响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一直以来,我国的扶贫资源分配都是由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贫困群体只是“被动的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从而导致扶贫工作成为单向的政府行为,大大降低了扶贫项目的适应性和扶贫效果的有效性。政府是反贫困资源决策与分配的单一主体,使得政府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机制相对单一,贫困群体的主动参与程度极低,并且主观意识上认为是国家的“救济款”,缺乏对贷款的有效需求,有劳动能力但处于最低收入水平的贫困农户仍难以有效利用互助资金的贷款服务,这必然会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造成贫困地区或贫困农户的“等、靠、要”思想,难以培养贫其自我发展能力与机制。

1986年国家开始投入大量财政扶贫资金,但是由于委托机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导致“寻租”问题十分严重,扶贫资金到户率很低。扶贫资金发放机构缺乏积极性,将扶贫贴息贷款当成政策性任务来完成。1990年我国开始了公益性小额贷款试点,依靠外界捐赠资金,采取团体贷款的方式向贫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政府“体制内”的扶贫贷款和这种公益性小额贷款是相互独立发展的,公益性小额贷款大多是以非政府组织形式存在。公益性小额信贷由于资金缺乏,导致服务覆盖面积受到很大限制。

1996年起我国通过借鉴小额信贷模式开展扶贫贷款,将“体制内”财政扶贫资金和小组联保、整存零还等小额信贷机制结合在一起,希望解决扶贫贷款偏离贫困农户和还款效率低下的问题。但由于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在所有权方面,不但产权不清,且没有构建有效的委托机制,地方政府借助地方扶贫办对扶贫资金进行干预,导致交易成本太高,使小组联保等国际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体制内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对小额信贷的理解就会存在偏差,导致政府和民间的联合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显然,资金支持是贫困农户摆脱贫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如何培育贫困农户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迫在眉睫。就个人能力而言,贫困农户本身即为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非常有限,仅仅依靠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促使其摆脱贫困境地,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于贫困的小农户应对市场风险、提高收入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户,在发展农户合作组织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在反贫困中政府需要引导农户进行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做到既能够满足贫困农户的资金需求,同时又能参与合作组织的管理,而且还能处理好与村行政和地方行政以及信用社的关系。

二、扶贫资金互助社的创新

扶贫资金互助社是应对上述挑战而进行的一项反贫困制度创新。互助资金实质上是在借鉴国际和民间组织信贷扶贫模式的基础上,由扶贫和财政部门共同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直接支持贫困农户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它既是对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方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足的问题。它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以村民自愿缴纳一定数额的互助金为依托,以其他资金为补充,按照“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滚动发展”的原则,在行政村内建立的生产发展资金。

扶贫资金互助资金是在借鉴国内其他组织的社区基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只是国际上所谓社区基金的一种特殊的模式。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金来源于政府财政扶贫资金,并由政府部门组织和发动。它的目标是在农村金融市场暂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暂时介入信贷市场并通过农户互助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为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提供信贷服务。2009年前,各地基本上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推进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发展模式各有不同。2009年9月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强调互助资金应“不出(跨)村、不吸储”。在这一指导意见下,各地开始更加规范互助资金的运作程序,以更好地规避风险。

目前已有的主要互助资金模式的资金构成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个人投入资金和财政投入资金。但是在具体的筹资方法方面有所不同,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第一,“财政扶贫资金+互助金”,这是互助资金操作指南主要推荐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互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扶贫资金(或省级扶贫资金),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是财政部门给予每个互助社10―15万资金支持,农户交纳少量的互助金,数十元到数百元不等;第二,“财政扶贫资金+农户入股”,这种模式下互助资金主要由扶贫资金和农户交纳的股金构成,一般采取“贫困户赠股、一般户配股、富裕户入股”的模式来募集股金,而且贫困户每个村按一定比例(如10%以内)确定,并由村民民主评选并张榜公示。

这种“财政资金+ 农户资金”的模式,政府向每个试点村提供10―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作为互助资金种子资金,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财政部于2009年颁布的《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指导手册(试行)》对此作了界定:“互助资金中财政扶贫资金和捐赠资金及其增值部分归所在行政村的全体村民所有。村民缴纳的互助金及其增值部分归其本人所有”。显然,该模式改变了以往财政资金免费式的、救济式的扶贫方式,并且通常情况下会将资金产权量化到个人。互助资金将财政扶贫资金由一次性无偿投入,变为有偿和滚动使用,放大了资金总量,提高了使用效应;同时通过吸收农户互助金和其他资金,资金总量和带动效应进一步扩大。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28个省(区、市)共计1013个县、1.28万个贫困村村级开展了互助资金试点。村级互助资金总规模26.24亿元,平均每个村资金规模约2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8.19亿元,各省(区、市)安排资金11.46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占78%,农户资金占22%,入会农户112万。中央财政资金试点591县(市)覆盖了5460个村,省级试点县(市)780个覆盖了8040个村。从2001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54.15亿元人民币、发放扶贫贷款近2000亿元人民币。

三、多组织的协同发展

公益性小额贷款由于资金短缺,服务覆盖面积受到很大限制,小额贷款公司有资金优势,但是逐利性和动机性太强,难以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扶贫资金互助社虽然在传统的扶贫模式上有一定的创新,但是仍然在两个方面存在缺陷:一是虽然有财政资金作为种子基金,辅之以社员的股金,但仍不足以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因而需要扩大资金来源;二是仅仅依靠向提供贫困农户提供一定量的资金,期望其摆脱贫困境地是不现实的,这些贫困农户大多数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因而需要在生产组织方面给与更大的支持。显然,扶贫资金互助社如果需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需要多组织的协同。

1、扩大资金来源――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一些地区的互助社在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的配合下,开始与金融机构合作,从正规金融机构借款以获得更大规模的贷款。目前有两种合作方式:一是金融机构向互助社批发资金,由互助社负责发放、回收和管理。如一些地区由省财政厅出资作为担保,农信社或者商业银行按倍数(如三倍)的比例放大,并以优惠利率向互助社提供授信贷款;二是将互助社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和农户入股资金)作为抵押存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按一定的倍数放大贷款额度,发放给互助社社员,资金的发放、回收和管理由金融机构负责,同时,农村合作银行与互助社签订《担保承诺书》,对贷款质量进行控制,通过联保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信贷风险,还能够取得显著地经济效益。

2、增强自生能力――与专业合作社的合作

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扶贫组织,如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模式,其客户还款率基本上保持在98%以上,在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大量研究表明其在给贫困客户提供小额资金支持的同时,对客户的项目、技术支持也给与了足够的重视,以保证客户获得成功,从而提高其还款履约能力。

国内一些区域,如重庆市、湖南省等逐步探索出了“扶贫互助社+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扶贫互助社+专业大户+贫困户”的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或大户为农民找到发展项目,通过互助资金为农民提供项目所需资金。这样,贫困客户一方面获得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在生产方面获得了帮助,提高了其获得成功的概率,以便归还互助社提供的借贷资金,促使互助社的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建议

扶贫资金互助社作为一项扶贫制度创新,虽然突破了传统的扶贫财政资金无偿使用原则,以及鼓励贫困农户的资金互助,但仍不足以实现其自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资金方面,一是可以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通过在法律上、收税上、舆论上、政策上等多方面给予投资者相应的补偿,吸引更多的社会责任投资者进入信贷扶贫领域。二是需要与外部的商业银行合作,借助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结合扶贫资金互助社的技术与机制优势,采取“商业银行”、“扶贫资金互助社”和“贫困农户”相结合的运作模式,通过商业银行向扶贫资金互助社发放批量贷款,由扶贫资金互助社负责资金使用,以弥补其资金不足。此外,还应该与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合作,促使贫困农户提高其自生自救能力,进一步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还款率。惟有通过多组织的协同发展,方能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万龙、杨丛丛:贫困农户能有效利用扶贫型小额信贷服务吗――对四川省仪陇县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的案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2).

扶持资金篇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严格执行政策,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原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工作,确保原迁移民受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工作在市政府和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2、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部门配合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是资金发放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具体负责本辖区的原迁移民资金发放工作。移民、财政、水利、监察、农村信用社等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3、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在核定移民身份、资金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做到公开、透明,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接受移民和社会的监督。

4、坚持后扶资金直达原迁移民个人帐户的社会化发放原则。

二、原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范围和金额

(一)发放范围

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的范围为已在我市登记核定的大中型水库农村原迁移民。

(二)发放金额

本次暂发原迁移民年7月至年12月6个月的扶持资金,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50元,共30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7月12日前)

1、组建工作专班。市政府成立由市移民、财政、发改、水利、公安、、农村信用社等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移民资金发放工作的组织、协调等工作。由市水利局、财政局各抽调25人、市民政局抽调30人、市发改局10人,共90人。以上各局抽调副局长一名,配合各村村支部书记组成发放专班,3人一组包点到村(原迁移民安置在50人以上的行政村,以上各局抽调人员1名、各乡镇干部1人、村支部书记1人),负责“一卡通”发放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工作专班,全力做好资金发放工作。

2、召开后扶资金发放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和襄樊市会议精神,部署资金发放工作,培训从事资金发放工作的工作人员。

3、进一步核准移民人数。会后各地在三日内对已登记的移民人口进行一次再核实,对核定的移民人口进行一次再公示,对原迁移民身份进行一次再确认,对地移民人口审核确认意见进行一次再上报。各地将本地移民人口审核确认报告和分村人员花名册、汇总表各一式四份上报市移民局。

(二)发放阶段(年7月13日至7月20日)

1、各地移民人口确认报告和花名册、汇总表上报后,由市移民局负责审核。市移民局将省政府批准确认的原迁移民人口花名册转市财政局,并通知各乡(镇、办)。

2、省财政下拨的原迁移民后扶资金直接进入市财政局专户。市财政局按照省政府核定批准的原迁移民人口花名册,将原迁移民后扶资金一次性划拨到各地财政所所在指定的金融部门设立的原迁移民扶持资金专户。

3、各地组织民政办、财政所按照省政府审核确认的人员花名册,带原迁移民身份证和户口簿或者其他有效证明,到乡镇信用社办理原迁移民扶持资金“一折通”,实行“一人一卡”,原迁移民凭领取到的“一折通”到指定银行领取扶持资金。

4、对复审时因通知不到人而无法审核、因无户口无法审核、因搬迁背景复杂暂不能确定移民身份、因本人原因(或外县市在4月25日前未移交我市)未按规定时间在我市登记、登记后死亡人员,本次暂缓发放;外省迁入我市原迁移民和三峡水库在我市的原迁移民本次暂缓发放。

5、各地建立原迁移民人口台帐,各地财政所建立原迁移民后扶资金发放工作台帐。年终各地财政所分别向市政府、市财政局报送原迁移民后扶资金发放情况报告,市政府组织专班对原迁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后扶资金发放工作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财政、移民、金融部门密切配合与协调,帮助、指导各地开展工作。各地要组织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精心组织,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认真负责地做好原迁移民后扶资金的发放工作,做到“四个确保”,即: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确保原迁移民人口准确无误,确保按时完成发放工作,确保原迁移民切身利益不受损失。

(二)明确职责。市财政局负责原迁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预算管理,办理资金国库集中支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监督检查。市移民局依据省核定我市的原迁移民扶持人数,配合市财政局编制年度资金使用计划和预算报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各地对本辖区内原迁移民资金发放工作负总责,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

(三)核准人口。各地在人口核定确认中,要做到“三不、三负责、一追究”。“三不”即:不错登、不重登、不漏登;“三负责”即核实登记谁签字谁负责,谁审核盖章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一追究”即:对因工作不负责和弄虚作假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扶持资金篇4

一直以来,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江苏省境内的很多小型水库都存在有周边民众生产生活用水不变、交通出行困难等问题,且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水库淤积情况严重。因此,为了成片逐库地解决这些难题,2014年12月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扶持解决小型水库工程建设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施意见》(苏水移民〔2014〕58号),决定自2015年1月实施小型水库搬迁群众政策扶持工作。2015年6月,针对各地申报的年度扶持项目资金和计划,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下达2015年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资金和计划的通知》(苏财农〔2015〕109号)文件。项目的子项目数共计312个,涉及水库222座,资金30920.1万元。江苏省2015年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水资源整治和库区环境整治,具体见表1。

表1 江苏省2015年小型水库库区扶持项目资金的支出范围

包括道路修建(含道路周边绿化),路灯建设,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建设,新建公共设施,水库生态整治和周边绿化等。

然而,目前江苏省水利厅较少开展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工作,重点水利工程或重大资金项目的绩效审计工作一般由省审计厅或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完成。水利厅缺乏水利专项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实践经验和指标数据,且在水利和审计行业内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水利发展资金项目绩效审计的外部条件不够充分。即使审计厅或财政厅已开展不少水利工程项目绩效审计,但审计内容还是多以传统的财务审计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为主,对于项目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信息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实务操作中对绩效评价缺乏实际内容。

二、理论基础

(一)逻辑模型

逻辑模型(Logic Model)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上个世纪七十年达提出并付诸于时间的一种工具,主要适用于项目的设计、计划与评价工作。发展至今,逻辑模型已成为项目计划、管理、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一些国内学者也开始将其应用在政府投资项目的绩效审计评价中,评价建设项目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逻辑模型属于一类全面、系统地探究和剖析问题的思维架构模式,其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投入、活动、产出、结果和外部环境等五项,而结果要素又可以根据其影响划分为短期结果、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三项子要素。具体见图1。

我们可以将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按照投入、活动、产出和结果等四个维度逐层分解。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把逻辑模型的“投入”要素的相关内容设置为第一个评价维度,即为“投入”维度,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投入类指标,下设资金到位情况以及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二,把逻辑模型的“活动”要素的相关内容设置为第二个评价维度,即为“管理”维度,设置与之相对应的管理类指标,下设财务管理情况和项目管理情况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把逻辑模型的“产出”要素的相关内容设置为第三个评价维度,即为“项目产出”维度,设置与之相对应的项目产出指标,下设项目产出数量、质量以及项目进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四,把逻辑模型的“结果”要素的相关内容设置为第四个评价维度,即为“效益与可持续影响”维度,并相应地设置效益与可持续影响指标。通过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计划表,我们可以得知该项目几乎不涉及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效益与可持续影响指下设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不涉及经济效益。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T.L.萨蒂创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其原理是将与总体目标相关的所有要素依照一定的标准分化为目标层、准则层与方案层等多个层级,强调层次性与系统化分析。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指标体系必然具有多层次、多元素、综合性等特点,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的益处就体现了出来:即赋分简单、运算过程简明可理解。因此,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来确立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广泛调研、采取层次分析法最终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绩效审计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具体步骤见表2。

表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

三、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绩效指标体系

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涵盖定性指标,又涵盖定量指标。本文通过参考有关文献和绩效审计实务中的经验数据,结合江苏省小型水库库区扶持资金项目管理和批复的有关文件,设计各指标组合的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自的权重;再按照百分制进行赋分,结合江苏省水利厅审计部门的相关实务经验进行调整、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

四、结论与启示

扶持资金篇5

资金周转困难的重点工业企业 对新增订单最高补助200万元

《意见》中说,至2014年,在继续实行成长性企业流动资金贴息和小微企业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对于信用记录好、产品有市场有订单、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重点工业企业,按企业当年新增订单额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企业技术改造 贴息资助门槛放宽

《意见》提出,至2014年,我市对符合产业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技术改造项目,按不超过项目完工后实际固定资产投资2%的比例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项目补贴总额原则上控制在500万元以内。

据悉,此前我市工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贴息资助门槛是5000万元,这次放宽到3000万元。

新上工业固定投资项目贴息资助门槛放宽

《意见》提出,至2014年,对新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按照实际投资的2%给予补贴,补贴金额由市、区各承担50%。单个项目补贴总额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

据悉,此前贴息资助门槛是2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项目 市区最高共补助1000万元

《意见》中说,至2014年,我市将整合使用50%以上市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对符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目录、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新兴产业制造业项目,按上年实际投资额的2%给予贷款贴息或补助,市、区财政各承担50%。

市、区财政对企业同一投资项目投资贴息补助数额各不超过500万元。

政府采购年度预算超三成份额 面向本市中小企业

政府采购项目年度预算总额30%以上的份额,专门面向本市中小企业采购。在政府采购评审中,对本市中小企业产品可视不同行业情况给予8%—10%的价格扣除。

5000万元全民创业资金 直接扶持小微企业

支持银行发行中期票据,通过流动资金贷款展期、延长授信期限、增加授信额度等措施,扩大对我市工业企业的支持。对申请担保的小微企业,其担保费用的50%由市、区财政补贴。市属银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速度,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金融机构择优给予奖励。

扶持资金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鲁政发〔2018〕30号)、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保居民就业工作方案》(〔2020〕2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发〔2020〕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在留足本级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资金和应对失业风险的资金基础上,从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中安排用于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专项资金。

如国家出台涉及上述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或取消东部七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调整资金支持政策。

第三条  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支付管理,按照《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的通知》(财社〔2017〕144号)、《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社〔2018〕86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  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按照现行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层次,分级负责,分级管理。

第五条  各级要统筹使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就业补助资金和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形成支持就业创业资金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率。

失业保险基金备付能力不足、无法从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中足额安排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可以通过增加一般公共预算予以保障。

第六条  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专款专用,资金申领程序要科学、严密,支付程序要阳光、透明、快捷,要与就业补助资金分账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范围和程序使用。

 

第二章  资金筹集与使用

 

第七条  根据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状况,失业保险统筹地区可以从本级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安排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

第八条  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创业师资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奖补、创业型城市和街道(社区)奖补、创业训练营补助、创业典型人物奖励(创业大赛奖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运营补贴、创业孵化补贴、乡村振兴劳务基地一次性奖补、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奖补、创业服务补助、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以及省政府批准的其他支出。

第九条  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创业师资培训补贴。各级可以统筹就业补助资金和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用于落实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创业师资培训补贴,补贴对象及申请、审核、拨付程序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鲁财社〔2018〕86号)有关规定执行。市级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设区的市,下同)自行制定。

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所需材料中的财务报表,可更换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或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

小微企业认定按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小微企业名录进行查验比对,划型标准参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执行(下同)。

第十条  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2021年1月1日起,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利息,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按规定贴息。对当年新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含中央及省市县政府出台的扶持创业担保贷款),按照贷款总额的1%给予奖励。

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和奖补资金的省级承担部分,由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中央和省级分担比例、具体扶持内容及资金申请拨付办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补助。对依据《山东省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认定和培育奖励实施细则》认定的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根据其就业创业服务成果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为各类创业群体和机构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经营场地租金减免、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引进补助以及综合体管理运行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

有条件的市可以参照省里做法,制定市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认定培育及奖补办法,所需奖补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

第十二条  创业型城市、街道(社区)奖补。对认定的部级创业型城市、省级创业型城市、省级创业型街道(乡、镇)、省级创业型社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5万元,所需资金从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创业型城市、街道(社区)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和开展创业工作,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

各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对评估认定的市级创业型县(市、区)、创业型街道(乡、镇)和创业型社区给予一次性奖补,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

第十三条  创业训练营补助。选拔有持续发展和领军潜力的初创企业经营者,开展以一对一咨询、理论培训、观摩实训和对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训练营活动。省级创业训练营按照每人不超过1.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承担省级创业训练的机构申请创业训练营补助时,应当提供培训人员报名申请表、培训人员花名册和身份证复印件、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等资料,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后,按照规定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创业训练营活动,补贴标准和拨付程序由各市自行制定,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

第十四条  创业典型人物奖励(创业大赛奖补)。对每年新评选的“山东省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山东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山东省十大创业导师”分别给予5万元奖励,对“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给予每人1万元奖励;对“山东省创业大赛”前十名,根据获奖等次(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由高到低分别给予20万、10万、8万、5万元奖励。创业典型人物奖励资金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审核后,按照规定支付到获奖人员个人银行账户。

各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市级创业典型人物奖励办法,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安排。

第十五条  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运营补贴。对经年度考评合格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根据运营情况给予最高50万元的运营补贴,具体考评办法和资金拨付办法另行制定。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运营补贴主要用于为入驻单位(实体)提供创业服务、经营场地租金减免以及管理运行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

有条件的市可以制定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示范园区运营补贴办法,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

第十六条  创业孵化补贴。对地方依法设立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提供创业孵化服务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可按实际孵化成功企业户数给予创业孵化补贴,具体办法由各市自行制定,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

第十七条  乡村振兴劳务基地一次性奖补。根据国家和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部署要求,各市可以认定一批吸纳乡村低收入人员的乡村振兴劳务基地,使用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给予一次性奖补,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市自行制定。

第十八条  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奖补。对认定的家庭服务业职业培训省级示范基地,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基地项目培训及规范化、职业化发展,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

第十九条  创业服务补助。各市可以根据创业服务效果,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返乡创业服务站、创业导师,以及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的创业大赛等创业活动给予补助,所需资金从市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具体办法由各市自行制定。

第二十条  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每年从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扶持全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资金的使用按照山东省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章  管理与控制

 

第二十一条  加强信息审核。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上述各项补贴支出申请材料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各市通过部门内部、系统内部或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证明材料。

第二十二条  加强预算管理。各级财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按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要求和程序编制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预算,经审核后列入年度失业保险基金预算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

第二十三条  加强预算执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资金使用要求对有关支出项目进行审核后,会同级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补助资金文件,从失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拨付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后,按照规定支付。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通过省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拨付至各市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户,再按照规定拨入同级财政专户,根据支出需求,通过各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安排支出或对下级拨款。省本级项目支出,通过省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户拨付至项目单位。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建立完善预算执行责任制,及时审核拨付资金,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强化资金绩效管理,对绩效低下项目及时清退。

第二十四条  加强决算管理。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年度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清理和对账工作,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年度使用情况和说明,确保内容完整、数据真实。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审核汇总后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支出列入失业保险基金决算“其他促进就业支出”,并在相应明细附表中填列,按照规定报送上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第二十五条  加强绩效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绩效管理。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开展省级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资金预算安排与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项目设置重要依据。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不得用于部门(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或者变相用于房屋建筑购建、租赁、交通工具购置等支出。个人按照本办法申领获得的补贴奖励资金,具体用途由申请人确定,不受本条规定限制。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并及时进行通报,共同研究解决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

第二十七条  对违规使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存在下列情形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相关信息记入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行联合惩戒;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截留、挤占、挪用、贪污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

擅自改变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用途的;

擅自改变支出范围和标准的;

虚报、冒领、骗取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的;

其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各市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扶持资金篇7

的管理,提高扶持资金强大的带动效应, 营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我委对2007年以来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项目申报、资金争取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开展了督查和调研。征对政府扶持资金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扶持资金申报、使用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资金的运作,实行的是自下而上逐级上报,资金自上而下逐级审批。在整个运作过程中,从中央到省、市、县的四级项目计划和财政资金透明度相对较高,发改委作为承上启上的职能部门,承担着项目计划、申报、审批、下达、检查、验收的职能,整个项目和资金的运行都是通过账面上的“数字流动”进行管理的。这些环节毕竟经手的只是计划、指标,监管起来相对容易的多。而作为具体承担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的县(市、区)发改局,在项目呈报、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管理监督方面涉及范围广,管理难度大,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从我们这次调研的情况看,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项目监管体系不完善。项目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过程,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出现资金违规,而事后检查、整改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后遗症。在对10个县(市、区)的项目执法监察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项目申报拼命干,资金争取一头汗,项目到手一边看”的问题,县市发改局对项目的监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简单,项目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认为发改部门的职责就是争取资金,监管是纪检部门或是业务部门的事,致使项目计划和资金使用不尽合理。有的县市发改局的纪检部门对本年度有哪些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上的补助都心中无数。

3、项目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家及省预算外资金扶持给我市民营企业的项目组织实施全过程大都是县级发改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拨付、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质量的验收、项目效益的评价都是县发改局说了算。尽管省项目稽查处、市监察室每年都要组织检查验收,国家发改委也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验收,但由于缺乏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和竣工以后的科学评价,因此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资金使用出现的偏差难以及时纠正。往往是事过境迁才进行整改,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由于有些项目是经由业务口下达的,往往是几个部门共同组织和实施,管理主体不明确,也造成项目的责任评价无人过问。

4、项目建设周期不同步。表现在项目跟不上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周期,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致使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评价。如对我市生猪标准化企业的补助项目,前几年,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场难以为继,纷纷倒闭改行,而去年以来,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养猪户经济效益倍增,大批的新型养殖场应运而生,而此时,国家才开始补助养殖户,有部分资金至今还未拨付到养殖户手中,从立项到资金投放时间太长,政策明显的滞后,与项目建设、市场的需求周期间的矛盾,贻误了行情,错过了周期,影响了当年项目建设进度和项目产出的实际效果。

二、项目资金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动因、外在的表现。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资金监管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仍然是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引发的。

1、项目报告与实际情况脱节。在下达控制指标之前,项目选择投入的不确定,导致项目资金申报与资金的可投入量上的差异。从县(市、区)角度来讲,上级的项目资金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争来就是自己的。各县(市、区)政府对发改系统的绩效考证标准注重的也是争取到多少项目、拿到多少资金。而各级审批机关,目前还主要是依据项目报告来审批,这种情况自然就难以避免在项目编报上“做文章”,有的甚至是关系项目、人情项目。再进一步看,现在的项目计划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有什么项目由国家、省上说了算,来年干什么、干多少县级没有主动权,县市把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放在了编制任务、填报表格、争取投资规模上。即使主观愿望上想把项目报告搞的更科学、更实际点,也已是力不从心了。从各级审批机关来看,客观上也不可能把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摸清吃透。以致上下都忙得不可开交,末

2、项目实施与监管环节脱节。在项目的申报中,存在着程序不够规范,过程不够公开,自由裁量权在一些地方还有一定程度的

存在,在项目的确定方面,缺乏科学的、规范的认证体系,个别县市民主意识不强,还有个人决策的现象,还有个别人员利用职权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想从中牟取利益,使项目在申报环节就出现隐患,项目申报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特别是对县级这一重要环节,现在实行的监督验收办法主要是国家抽检,而省、市两级由于人力、精力的制约也难以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许多项目自立项以来,还没有接受过国家和省里的抽验,以致一些办事人员思想上滋生了某种侥幸心理和思想上的糊涂认识,一些问题被掩盖,使政府补助资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3、扶持力度与资金需求脱节。尽管国家和省上为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资金,但仍不能满足我市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在我市财政相对困难,民营企业普遍资金紧缺、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根本无力配套资金,资金依然存在较大缺口,扶持民营企业的资金成了阳春白雪,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而且,补助的数额较小,对于一些市场前景好、可行性强而又急需较大资助的项目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从调研情况看,政府扶持资金还存在扶持对象重点不突出、资助范围广、力度小的问题,所扶持的项目,主要分布在少数的农业、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机械制造等行业中,虽然有重点,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没有特别突出的领域,其“火种”作用不明显。

三、加强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项目资金监管的思考

1、认真调研立项,把好审批关。立项是开展扶持的基础,也是最大地发挥政府扶持项目资金效能的重要环节。市、县两级发改部门要吃透国家产业政策,全方位论证调研,严把项目审批关,要引导干部和群众广泛参与项目规划,要严格实行集体决策,所有的项目立项必须经过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通过,严把立项关,不搞一言堂,杜绝人情项目,确保扶持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2、实施过程公开,把好公示关。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各级发改部门要建立健全公示制度,扩大公示内容,拓宽公示领域,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要将项目的公告通过电视、报纸、政务公开栏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广而告之,使所有的经营者都能够有机会参与竞争,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步。

3、确保专款专用,把好资金关。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始终按照省、市发改部门的扶持企业项目计划按期划拨资金,杜绝随意调项、克扣资金,如有企业挂靠政府部门,必须要本着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挪用、不截留资金。县市发改局纪检部门要对当年的每一个受扶持的企业进行逐项检查和督促,对每笔资金从进户到划拨、从使用到监督、从验收到报账,都笔笔有宗,有据可查。确保资金的准时划拨和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

扶持资金篇8

关键词:农业资源区划;科学发展;投资效应;ABC分配模式

中图分类号:S62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10

近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1]。同时,本着一直强调对“三农”的投入,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更是明确指出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2]。但是,一国财政实力是有限的,财政对农业的支出也是有限的,而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建成所需投入又是巨大的。因此,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合理投放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并能够产生比较好的资金效率,显得更为重要。农业经费分配存在随机性和广泛性两大问题。

(1)随机性。农业经费的开支不仅有其规律性,也存在着一定的随机性。比如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因物价上涨因素而使物资调价、运费增加等情况,也会增加经费的开支[3]。这些随机的情况在事先是难以预料的。

(2)广泛性。农业资金调用及部分费用分配工作不仅与上级各业务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地方发生着经常的结算关系。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将合理分配相应费用作为重点,通过对农业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达到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从目前看,对该问题的研究使用定性方法居多,实际工作中随意性较强,从而忽略了各地方在发展设施农业的基础条件方面存在的不同。即使对这一问题有所察觉,也只能人为地加以调整,很难系统地加以分析和评价。为此,笔者引入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系统,依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设施农业扶持资金分配,从而对该问题给出量化评价。

1 ABC分配模型的构建

1.1 ABC分配模型的实施分析

ABC即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Activity-based Costing,该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的美国,会计学家科勒(E.Kolher)针对水利发电行业中,采用传统的以人工小时来分配间接费用无法计算出准确成本这一问题而提出。

与水利发电站相似,主要农业成本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和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采取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整个行业精确成本、优化配置、提升经营水平、科学决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受到广泛关注[6]。

1.2 ABC分配模型的实施流程

1.3 ABC分配模型的实施方法

1.3.1 设施类别的划分 由于农业设施种类繁多,这里按其经营成本的不同基本可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日光温室,主要包括简易温室、一代日光温室和二代日光温室;第二类为连栋温室,包括智能化温室。第三类包括塑料大棚和塑料中、小棚。

1.3.2 地区优先级的评定 一个地区由下属子地区构成,由于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不同,各地农业设施现代化程度差别较大。因此,将子地区分为5类,优先级值λ分别为1,2,3,4,5。优先级值为5的该子地区农业设施现代化程度最高,依次递减。值为1的即为该子地区的农业设施水平最差。

2 ABC分配模型的应用分析

2.1 ABC分配模型的实施结果

这里,以某地区设施农业扶持资金的分配问题为例,说明ABC模型具体的应用过程。

2.2 ABC分配模型的特点

2.2.1 结果的公开性 作为上级农业主管部门,不可能天天到基层地区去调查了解情况,所以要想比较全面地了解各地的资金分配状况,以有利地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建设,就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全面反映分配情况的系统、科学的分配方法。上述分配模型公开了预算的全过程,方便了相关专业或非专业人士的了解。

2.2.2 分配过程的易理解性 ABC分配模型方法简单,领导很容易根据计算过程理解并参与相关变量的设定,有助于领导在分配资金改善农业设施条件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也为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在实践中,根据各子地区资金分配状况,可以及时做出计划调整以及科学、有效、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规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保证了农业生产质量。

2.2.3 投入的意义性 农业扶持资金经费巨大,开支情况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资金流失[7]。特别是当今,各地发展农业设施的情况和条件差距较大,如果选择模型不当,不仅很难做到公平公正,更难以限制不法行为。由于ABC分配模型引入了测算变量μ,控制了实际分配可使用资金总额,并且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分配[8],从总体上,监督了各地区农业资金专款专用,进而促进相关业务的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政府设施农业扶持资金对农业经济本身发展和总体经济发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9]。但限于财力,政府对设施农业扶持资金的资金有限,因此,政府设施农业扶持资金对其他投资于农业的资金带动作用就尤为关键。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合理地利用和配置资源,使产业最优化、效率最大化,不仅关系到整个行业,更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选择合理的农业扶持资金分配模型,是加强农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水平的需要,更能成为整个社会的利润源泉。

ABC分配模型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新型政府农业扶持资金的分配模式[10],它以农业设施成本为主要考虑因素,并在整个分配过程中融入了决策者经验性的主观因素,将政府扶持资金合理地分配给各子地区。这种模式结果公开透明、方法易理解,从而能够整体反映农业地区经济情况,监督农业经费专款专用,为领导的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彭克强,陈池波.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能力的实证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1): 54-59.

[2] 李嘉晓,秦宏,罗剑朝.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阐析与行为优化[J].经济问题探索, 2005(8): 40-43.

[3] 周国民.数字农业综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4(3): 5-6.

[4] 牛凤瑞.降低农业成本是农民增收的基础[J].农业技术经济,1994(5):25-27.

[5] Guarino N. Formal ontology: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5, 43(2/3):625-640.

[6] 胡奕明.ABC、ABM在我国企业的自发形成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0(3): 33-38.

[7] 谈春成.浅谈发展设施农业的意义及举措[J].天津农业科学,2011(3):122-124.

[8] 孟大伟,裴建伟,陈勃昌,等.作业成本法(ABC)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3(3):1-2.

扶持资金篇9

针对公汽行业财政资金投入量大、补贴对象范围广等特点,今年各级财政部门纷纷对公汽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构成、职工薪酬分配、票价形成机制、固定资产购置等内容开展检查。在对公汽公司进行会计监督的同时对其财务状况(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开展了调研:

一、公汽公司的基本情况

1.公汽始建于1955 年,是全市唯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公益性公交客运企业,主营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现有在册职工2,251 人(其中在岗职工917 人)。土地7 宗,总面积6.72万平方米,建筑物1.18万平方米。运营车辆481 台,其中:柴油车辆361 台(环保新能源LNG 车辆120 台)。维修设备有21台。

2.生产经营及负债情况:现有运营线路41 条,日均运营班次4,190 个,日均线路运营里程8 万公里。截至2013 年底欠款包含:①职工“四险一金”4,520 万元;②司机安全保证金1,630万元;③购车款本金3,800万元;④IC卡预收款990万元;⑤职工医药费、取暖费90万元。3.2013年财务收支及资金流动情况;收入总额12,180万元,支出总额12,780万元,当期利润总额-60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0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3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0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900万元。

二、近几年财务状况及发展变化情况

1.生产经营逐渐减亏。主业收入:2011 年4,800 万元、2012 年6,800 万元、2013 年7,300 万元, 累计增加2,500 万元。利润总额:2011 年亏损860 万元、2012 年亏损800万元、2013年亏损600万元,累计减亏260万元。2.政策扶持逐渐增大。2013年度政府对公汽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种补贴均按计划实际拨付。①更新120 台新能源车补贴30%首付款1,330 万元,购车利息补贴450万元;②公交场站土地使用税减免政策,节省土地使用税支出90万元;③车辆购置附加税全免的政策;④补交退休和调转职工养老保险时免交滞纳金的政策。

3.线网布局逐渐合理。根据公交线网布局整体规划,公汽出资700 万元,提前收回3 条路的60 台车辆及线路经营权,推进公车公营,现公营车辆占有率达85%。新增开4 条线路,基本做到有路就有公交车,最大限度地方便和满足广大市民的乘车需求。

4.车辆配置逐渐提高。购置环保、低能耗的新能源车辆,打造百姓的“绿色出行”。通过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购置120 台LNG 新能源公交车,极大地改善了运力配置,缓解运力紧张局面。

5.场站建设逐渐改善。新建的停车场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政府划拨的土地1.5 万平方米,用于建设公交停车场,有效缓解车辆停放巨大压力。

6.企业管理逐渐规范。①创新技术管理模式。深化燃油供应方式的改革,由承包经营转变为与石化公司合作定点加油,每年可减少油料支出100 万元。大修厂实行“4S 店”维修管理模式,有效控制材料供应和库存,降低公司资金周转;②改变车辆保险投保方式。采取自保车损险的办法,年度节约车辆保费100 余万元;③革新用人分配制度。精简调度员岗位,驾驶员实行26 天工作日,取消大替班及工资待遇,推行绩效工资,以上改革举措减少年度支出60 万元;④改革IC 卡票制。成功取消8 折月票卡,全面恢复9 折普通卡,年度增加收入300万元;⑤改革运营调度管理。采取合理调整班次配置运力、调整房屋租金收入、控制各项管理费用支出等措施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向管理要效益。

7.职工待遇逐渐增长。2011年初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400 元,2013 年底2,600 元。为提高一线司机工作的主动性,全面推行驾驶员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司机月收入达到4,000元,与市场价格趋同。

三、公汽公司面临的困难及亏损原因简析

(一)历史遗留问题太多,欠帐沉重

1.资金欠帐太多:截至2013 年底总负债14,600 万元,资产负责率高达105%,沉重的债务导致公司没有发展后劲,资金压力很大。

2.人员欠帐太多:多年积累形成的人员包袱沉重,每年公司负担的退休人员费用220 万元,内退及长休人员的费用620万元,沉重的人员包袱导致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大幅增加,加重了企业的亏损。

3.保险欠帐太多:自2001 年,开始欠缴“四险一金”,2012 年公司恢复正常交纳工伤及生育险,每年要偿还退休职工欠缴的保险300 万元。截至2013 年底累计欠缴“四险一金”4,300 万元。职工切身利益很难保证,无法享受公积金低息贷款等政策,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很难留住优秀的管理人员。

(二)当期运营政策性亏损,财政补贴不足

1.生产运营是公益性的政策亏损,财政补贴不足。

票价机制主要是物价局从惠民的角度考虑确定票价,没完全考虑实际运营成本,没结合成本的实际增长因素,从民生的角度出发。票价多年不调整,主体线路(30 余条线路)多年来一直是每人次一元的低票价,但人员成本、车辆购置成本等运营成本费用年年都在增加。依据相关数据测算每车公里运营收入2.88元,运营成本支出4.41元(未考虑燃油补贴),运营每车公里亏损1.53元。

2、对特殊群体的惠民政策导致亏损加剧,没有依据实际刷卡量给予等额财政补贴。依据2013 年实际刷卡数量学生卡、学生特困卡导致减少收入450 万元,70 周岁以上老人免票导致减少收入700 万元,但这些特殊惠民政策每年财政补贴只有350万元。

(三)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较慢

现有公交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差距日益拉大,设施不完善,配套不齐全。站前及城乡结合部没有枢纽站,公交车进场率很低。缺少公交专用道,公交车运营速度较低。没有专属的加气站、加油站。

四、关于改善公交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公交发展规划、行业规章的制定是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前提

尽快制定公交发展规划及行业管理相关法律规范,规范城市公交的市场准入、运营考核、退出行为,做到有法可依,避免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的发生。

(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公交优先发展的关键步骤1.通过资金投入、划拨土地、减免费用、落实优惠政策等办法支持企业建2个加气站,保证气源供应。

2.开辟上下班高峰时段的公交专用道,组建快速公交,提升公交的出行速度。

3.设立首末站点,规划建停车场。并配置提供上下水、电、调度室等基本设施。

4.将市内站点、站牌规划和建设职能统一划归交通局和公交公司管理。

(三)建立长效补贴机制是公交优先发展的有效保障1.对学生卡、老年卡等各项特殊惠民政策使公司减少的收入,给予按月按实际刷卡数量据实等额补偿。

2.对购置公交车给予购车本金补贴或提高购车补贴比例,减轻公交的还款压力。

扶持资金篇10

[关键词] 花生 肥效 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38-01

一、项目概况

承担的《2012-2013产油大县奖励资金扶持油料种植项目》肥效试验示范部分,项目区安排在王店乡朱庄行政村,2年实施花生肥效试验、示范170亩,其中试验田面积70亩,示范面积100亩;投入项目资金约40万元;2年共安排试验示范项目完成22个。其中2012年完成10个,2013年完成12个。试验示范项目包括:花生3414试验4个,配方肥试验示范3个,有机肥试验1个,中量元素钙肥试验1个,新型肥料试验3个,叶面肥试验示范10个。叶面肥试验其中包括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试验示范3个,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试验1个,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试验示范3个,含氨基酸水溶肥料试验示范3个。为指导我县花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二、实施情况

1.认真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方案

项目下达后,为搞好项目实施工作,农业局土肥站和王店乡农办积极组织人员下乡选点,确定项目区;开展花生品种、产量、地力、施肥、生产问题及其他农艺措施调查,为科学研究制定试验示范实施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2年共制定试验示范方案22个。

2.做好宣传培训,取得农户配合

肥效试验要求较高,环节较多,工作量大。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试验精度。为此,对项目区花生种植户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提高了认识,取得了他们积极配合,为项目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3.科学取土化验,摸清土壤地力

取土化验,了解土壤养分状况,是肥效试验的一项基础工作。土肥站人员依照规程,严格操作,确保数据准确可靠。2年共取土样 200 个,其中项目试验区取样70个,化验300多项次。为项目精准实施提供科学支撑。

4.针对生产问题,改进种植技术

通过调研花生生产问题,农业局专家组提出了技术改进意见,内容主要包括:

4.1选用优良品种

品种是实现丰产的基础。项目区选用花育25等品种。

4.2深耕技术

在原耕层基础上加深耕层5公分左右,利于花生根系下扎。提高抗病、抗旱能力。

4.3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化验,依据有关试验材料、农民施肥习惯及目标产量,提出示范方配方,做到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

4.4地膜覆盖技术

实践证明:地膜覆盖是一项简单易行,增产显著的措施。具有提高地温、促进生长、抑制杂草等功能。试验示范区全部实行地膜覆盖技术。

4.5拌种技术

采用“高巧”或“优伴加奥得腾、扑力锰”拌种,即防治病害又防治地下害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6适期播种

建议播期4月10-15号。过早易引起冻害,过晚起不到早发苗的目的。

4.7合理密植

依据品种特性,保证密度10000-12000左右。

4.8科学化控

由过去初花期化学调控,改植株40公分左右重控。

4.9综合防治病虫害

依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实行杀虫剂、杀菌剂合并施用及其他方法综合防治。

4.10补施叶面肥

结合病虫防治补施叶面肥,由过去不施或一次补施,改多次补施。

5.结合农时季节,保证物化服务

结合农时季节,农业局通过招标,选择优质价廉的花生生产所需肥料、种子、农药、农膜等农资并及时到位,农业局土肥站人员和乡村积极配合,确保及时发放、准确无误。据统计:2年共发放肥料12.75吨,种子5100公斤,农药65.2公斤,农膜500公斤。

6.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各项调查

项目整个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结合农事季节及试验需要,经常深入田间,搞好技术指导;做好试验规划、调查记载、标牌插放、取样收获等各项工作。确保试验示范工作顺利进行。

7.做好资料整理,认真撰写报告

积极进行室内外考种,及时对资料认真整理,并做数据处理,按报告编制格式要求撰写报告。

三、试验结论

1.花生对磷钾敏感,含量不足时施磷钾增产显著,多施时无明显效果。

2.氮磷钾应平衡施用,增产作用氮>磷>钾。

3.目前土壤地力水平400-500kg/亩产量水平下,氮磷钾含量45%(15-15-15)配方适用花生。肥料施用量60-75kg。

4.施硫酸钙肥(石膏粉)在砂壤土(ph值8.0-8.2)有增产作用,增产5.6-16.1%,钙肥适宜用量20-30kg/亩。

5.增施生物有机肥增产明显,建议施肥采取有机无机相结合。

6.新型肥料增效显著,建议示范应用。

7.花生喷施叶面肥2-3次增产5-10%,效果稳定,对保护叶功能,防早衰效果明显。叶面肥种类较多,建议有选择使用。

四、存在问题

1.农业为弱质产业,比较效益较差,个别农民认知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项目开展。

2.肥料试验技术性较强,农民接受能力有待提高。

3.现有土肥技术人员存在知识老化问题,业务素质不能满足项目需求,需加强培训。

4.承担项目不多,无项目工作经验,待开拓思路,创新方法。

5.数据成果应用滞后,有待加强宣传推广应用。

6.经费仍制约试验示范及技术推广应用。

7.仪器老化和不全,有的化验项目(如钼、硼)不能开展,有待更新和补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