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研究十篇

时间:2023-03-16 11:14:29

外语教学与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1

英汉进行体结构与起始阶段进行动作的表达 施栋琴

英汉V-R结构与非宾格现象 夏晓蓉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 王爱华

交际法教学中词汇的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 董燕萍

英语学习者词汇记忆差异个案研究 吴丽林

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 何安平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 应惠兰,徐慧芳

试论翻译分析与批评的依据 徐莉娜

Gideon Toury翻译规范论介绍 赵宁

从高校外语专业博士点建设看翻译学科的发展 许钧

欧美侦探小说之叙事研究述评 袁洪庚

《当代句法理论手册》介绍 徐烈炯

读乔姆斯基《语言与思维研究中的进展》 程工

从功能出发,重在应用,兼顾理论创新--评Collins Cobuild English Series 任绍曾

英文摘要

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 徐盛桓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 周榕

论言语与行为的可观察性 李庆生

英语电视新闻导语的语步结构分析 赵福利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文秋芳

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 郝玫,郝若平

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 武和平

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王银泉,万玉书

题型与听力测试的有效性 吴一安

关于机助自适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效度、信度和施测效率新的平衡 朱正才,杨惠中

编后短论 艾言

现行高校英语测试中的问题 牛强

许国璋译论札记 郑延国

《语言共性论》评介 韩景泉

《语用学--理论及应用》评介 封宗信

"翻译研究"各流派的阐释与梳理--介绍Theo Hermens《翻译研究的系统论视角》 李欣

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 林克难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第二批55本)

英文摘要

再评关联理论--从"后叙"看Sperber和Wilson对关联理论的修改 姜望琪

本刊被评为北京市"十佳"和全国"百强"高校社科学报

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 向明友

九十年代语用学研究的新视野--历史语用学、历时语用学和文学语用学 王欣

英汉语篇中指同表达的对比研究 陆振慧

断裂结构语篇功能的建构机制 郑守疆,韦汉

语类研究理论框架探索 张德禄

中美大学生英语作文语言特征的对比分析 马广惠

话语联系语与英语议论文写作:调查分析 陈新仁

外语作文评阅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 左年念

英语论述文顶层结构与中国学生的阅读记忆 邹启明,童冰

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运用 岳守国

英语惯用法的新变化 陈永培

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评石毓智的两本书 徐盛桓

《音系学中的推导式与制约条件》述介 张新婷

英文摘要

特指问句标记的类型学特征 何元建

句法运算中的广义推导 戴曼纯

英语中间结构的生成 韩景泉

从认知角度看英汉句内照应词使用的区别 高原

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 熊学亮,王志军

学习策略与英汉阅读能力的发展--一项基于香港国际阅读能力调查结果的研究 许余龙

大学生英语冠词掌握情况调查 朱叶秋

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初探--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 闫丽莉

大学ESL教师的教学法知识研究 朱华章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招聘兼职课题研究人员启事

外语教学改革要科学论证和放开搞活 高远

公共外语还有可为 周流溪

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 吴树敬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呼唤观念更新 李守京

《含义:意向、规约和原则在格赖斯理论解释中的失败》评介 陈海庆,张绍杰

《流利性面面观》评述 张文忠

介绍《语法与概念化》 周红民

英文摘要

吕叔湘先生对我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贡献--纪念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 王菊泉

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 王瑾,黄国文

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 李经纬,陈立平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 胡壮麟

有生性在中学生英语心理谓词习得中的认知作用 张京鱼,张长宗,问小娟

NMET的反拨作用 亓鲁霞

汉英中介语拙涩现象分析 梁颖萍,赵安源

艾略特《四个四重奏》的文体特征 刘立辉

语用模糊、会话策略与戏剧人物刻画 俞东明,左进

TAPs翻译研究的前景与局限 李德超

《句法与语用的界面--动态句法中的动词标示不足与概念形成》评介 王志军

我国色彩语码认知研究的一次突破--评杨永林教授的两本书 张金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2

一、重大的进展

1.理论建树初具规模。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它建立在朴素的客观规律之上。对外汉语教学尽管头绪纷繁,却是有规律可循,从理论上探索这些规律,把几十年来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加以总结,从中归纳出若干规律,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是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成熟的标志。已故的朱德熙先生说:“现在世界上有各种理论,汉语有其特殊性,我们应该提出自己的一种理论来,我认为是完全有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朱德熙,1989)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由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组成;基础理论包括语言理论、语言学习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一般教育理论等;应用理论是指教学理论和教学法(教学法的部分内容具有理论性质,因此不妨把它也归入理论范畴)。”(《纪要》,1995)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则是一种综合的、跨学科的理论,它是建立在综合应用语言研究、语言学习研究,语言教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之上的。围绕着理论的思考,有一批出色的论文,其中吕必松、胡明扬是其代表。然而,框架虽然搭起,研究却还不能说十分深入。真正称得上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文章,为数并不多。当然,我们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去从事理论研究,但我们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研究者。如果说,一个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学科,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决不为过。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文章面世。

2.研究对象更加明确。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学科赖以建立的前提。对特殊对象的深入研究,是一门学科朝着精密科学发展的必然途径。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研究对象,朱德熙在1989年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汉语研究,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后备力量,离开汉语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就没法前进;另一方面是对外汉语教学本身的研究,而这决不仅是教学经验的问题。四年之后,盛炎、沙砾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盛炎、沙砾,1993)到了1995年,我们对特殊的研究对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就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的学习和教学,即研究外国人学习和习得汉语的规律和相应的教学规律。研究的内容则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全过程。从“学”的角度,要研究学习者是如何学会并掌握汉语的;从“教”的角度要研究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语言测试等全部教学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学习和教学的内在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纪要》,1995)只有研究对象明确,才能产生具有指导意义的具体的研究成果。我们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别开展学科理论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和方法论研究。

3.研究方法已具有自身的特点。既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对象是汉语的学习和教学问题,那首先要把“学什么”和“教什么”研究清楚。所以,第一位是汉语本体研究,但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上不同于一般的汉语研究。

在汉语本体研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进行汉外语的比较,从而找出学习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中国人看来容易,外国人学起来困难的地方。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汉语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往往就是难点。”(王力,1985)研究语法结构,研究语音规律,对本国人来说,一般规律也就够了,但对于外国人来说,只掌握一般规律是学不会汉语的,常常一用就错,这种错误往往启发研究者去注意中国人自己不容易想到的问题,于是促使我们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习惯用法”和“例外现象”的研究。这种从教学中发掘的研究课题,具有对外汉语教学本体研究的独特视角。其研究,不仅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本身,也对现代汉语研究起了促进作用。在汉语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李英哲、柯彼德、陆俭明、邓守信、王还、刘月华、赵淑华、佟秉正、舆水优等。

至于研究“教”和“学”,与其他语言作为外语教学是有共性的。这也就是在创始阶段,我们不断引进、介绍各种外语教学法的原因。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已经很多。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无疑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法,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但在研究汉语教学法时,正如张清常先生所指出的:“一不能忘记汉语本身的特点,二不能忽略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千百年经验的合理成分,三不能忽视国外某些教学法它们一方面显示其优越性另一方面却也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的这种缺陷。”(张清常,1990)这是十分中肯的话。

下面我们对教学法研究略事回顾:1985年第一届国际汉语讨论会上,汉语教学法研究与国际上交际法原则盛行一时相同步,并开始探索结构与功能相结合、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路子。1987年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教学法研究不断创新,预计有可能形成“结构——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法新路子,并向综合教学与分课型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拓展。1990年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人们对教学法又有了新的思考,以历史的态度对以往的教学法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的总结,从而发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法是完整的唯一可行的,而且可以普遍适用的。应该更加充分地考虑到不同的语言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对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普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各有千秋》([美]杨觉勇)一文代表了这种思想。到了1993年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吕必松总结到:“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成了各种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共同目标,这也是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不可逆转的一种发展趋势。”(吕必松,1993)没有一种教学法是全能的,也没有一种教学法是毫不足取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今后,我们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兼采众长,摒弃其短,探索汉语教学的新路子。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近年来在研究中比较注重教和学的调查研究,注意统计分析(定量、定性分析),创造条件搞各种教学试验等科学的方法。

4.研究领域正在拓宽。语言教学的研究,是受语言理论研究制约的。80—90年代,国外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已经不似70—80年代那样风靡一时,代之而起的是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潮流所及,社会文化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作用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开始是关注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的介绍,继而进入了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开始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领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民族形式,深入研究并在语言教学中引入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是将语言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胡裕树等,1989)不同的语言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文化差异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障碍之一。近年来,关于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排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讨论,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之一。研究的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文化对比,主要是以汉语为背景的中国文化和以英语为背景的欧美文化、以日语为背景的日本文化的比较;另一个是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研究。然而,并非所有的文化内容都与语言学习和教学直接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胡明扬,1995)探讨了究竟哪些文化因素最有可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文章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不要喧宾夺主,不要把语言课上成文化课。这篇文章廓清了在汉语教学中注入文化内容的一些不够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大家形成共识。总的看来,语言和文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讨论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比较多,讨论汉民族文化对汉语学习影响的文章还比较少。领域虽已打通,深入下去还值得探讨。

5.研究成果十分可观。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汉语本体研究成绩尤为突出,这是汉语研究专家与对外汉语教师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的结果。对外汉语教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开拓了汉语研究点,它受到汉语专家热情的关注,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提供帮助;而对外汉语教师,掌握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特点与难点,从那些中国人习焉不察的问题中,小处人手,大处着眼,发掘带有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体现了学科的特色,为汉语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篇章、汉外语对比以及与汉语教学有关的文化因素的研究中,语法研究又占更大的比重,在前四届讨论会的论文选中,有关汉语本体研究的论文共160篇,占全部论文总数363篇的44%,而其中仅语法研究的就有90篇,又占总数160篇的56%。这些论文涉及下列三类内容: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路子,探讨浯法教学的改革。二是针对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深入分析语言事实,发掘语言规律。三是在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与描写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种研究的势头,与80—9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的语法研究不无关系。近年来,中国的语法研究异常活跃,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硕果累累,新人辈出,成为语言学科各个部门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龚千炎,1996)影响所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语法研究,有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研究特色:一是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涉及到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功能语法等。二是体现了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特别是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形式与意义密切配合,交互验证的研究方法,深深地影响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三是结合汉语与外语的比较,深入发掘汉语的特点,渗透着理论的思考。

在教学研究方面,对汉语诸要素教学的研究更深入、更具体,有不少新的教学设想,得出不少有教学参考价值的结论。通观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可以说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上,都不断有新的进展。首先,对“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路子,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其次,进一步明确丁以总体设汁为主导的教学过程的四大环节。对各个语言教学环节和各种浯言技能训练的研究,更有理论的深度,对教学也更具指导作用。对于各种语言技能从设课到训练,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规范。最后,建立并在不断地完善有效的汉语水平考试系统等等。

自1987年中国对外汉语教材规划会以来,对外汉语教材建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几年来编出了上百种不同类型、不同课型、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色的汉语教材,可谓洋洋大观。在这些教材中,大都能较好地体现汉语内部的结构规则,并带有不同的教学法理论倾向,应该说各具特色和优势。(杨庆华,1995)对外汉语教材的建设与发展,实际上反映了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今天,更新教材的呼声日高,我们期待着新一代教材的尽快问世。

学会成立以来,研究的重点开始由“教”转向“学”。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过程和规律的研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对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分析,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的描写,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偏误分析及中介语研究,外国人学习汉语行为过程的调查与实验,以及对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观察研究,等等。学习规律研究中提出的若干理论、模式和假设,对促进汉语教学研究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的说来,研究成果应该重视,值得提及。但是,我们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一条全面体现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教学路子,世界各国的同行们都处于探索过程中,力求逐渐加深认识,不断地改进处理方法,争取良好的教学质量。(吕必松,1993)这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 、明显的不足

1.关于学术方向。1994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指出:“由于近年来我国涉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内涵等问题上便产生了某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本身也产生了某些怀疑。”(《纪要》,1995)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分歧,不但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而且也关系到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对课堂教学也不无影响。面对这种局面,学术方向出现摇摆。

这次座谈会经过坦诚的切磋,在学术方向上可说达成共识,从而明确了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丁“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唯一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会议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纪要》,1995)这样就摆正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今后,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特色,把握住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方向,仍是不容忽视的。

2.关于研究视角。从总体上看,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视角还略嫌偏窄,一个领域的各部门的研究也多有失衡。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词汇及其教学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几年来毫无改善,极需加强。近年来,语音及其教学的研究,有滑坡现象,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质量有待提高。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其数量在历届论文集中呈递减趋势。汉语语段、篇章,汉语风格及其教学的研究,除个别文章,几乎无人间津。

在教学研究中,探讨一般教学法的文章较多,而探讨具体语言要素教学的文章较少,能为单项语言技能训练寻找出有效方法的文章更少。在学习研究上,缺乏有份量的各种教学实验,也还需要更多的学习行为的调查报告及相关的科学数据。由此看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视角还应更开阔些。

3.关于学术课题。在学术课题的选择上,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研究课题还没有被攻克。比如,我们还没有一个科学的、统一的、具有国家水准的汉语语言能力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我们虽有《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也还只是初级产品,还有待于系统地、全面地开发研究,我们迫切地需要通过开发研究为对外汉语口语教材找到真正的现代汉语口语标准。我们虽然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那还只是一个“暂拟”型的或“提要”型的理论框架,似嫌陈旧,我们还应研制一个适合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的应用型的教学大纲。有些基础研究工作,个人难以完成,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成立课题组,共同研制。比如把近年来分散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分门别类,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一方面便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从中发现薄弱环节,以便补苴罅漏,填补空白。有些几经繁难,辛勤劳动研制成功的基础项目,对外汉浯教学界的同仁要充分利用,如《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现代汉语句型系统》、《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系统》等,要物尽其用,不可束之高阁。(张旺熹,1996)

4.关于论说方式。科学研究的成果应以严谨的形式来体现。一些对外汉语教学的科研论文还只是教学总结,或断想式的经验之谈,甚至写成了工作报告,严格讲来这都不能算作科学研究论文。有的论文选题不错,然而或论证角度欠妥,立意不明;或逻辑层次紊乱,让人难明事理;或浅尝辄止,失之于肤浅。有的论文所用语言不是科学论说语言,过于散文化或口语化。有的文章不列“参考文献”,也没有注释,引文也不注明出处,看不出自己的新见解,甚至对所研究的某一问题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也不甚了了,不能充分掌握某一问题所有的资料。这些都是对外汉语教学在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过程中要加以克服的。走向成熟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应该有一批水,平较高的研究者,并且取得水平较高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三、乐观的前景

1.语汇及其教学研究将迈入新起点。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语法教学,把词汇及其教学的研究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于是,词汇的教学与研究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至今依然如此。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成年人、外国人这一根本特点,混同了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的汉语教学。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学龄前就掌握了汉语的基本语汇及其用法,他们在达意上没有困难,以后的任务是扩大词汇量及提高语言表达水平的问题。外国成年人学汉语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学,要掌握每个词的用法,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最终才能掌握一种语言。如果只学一些干巴巴的语法规则,充其量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标准句,稍一活用,常常是一开口——动笔就错误难免。特别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外国人会觉得语法条条不管用,而一个个词的用法才真正解决问题。以至于有的外国学者认为:“在学生看来,汉语语法规律不像其他语言那样严密、系统,而且有不少语法规律不好归纳,甚至等于学一个个词的用法。”(舆水优,1991)其实,早在三十年代,著名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就说过:“学习中国语言有三大困难,其实只是一个,即中国语词的问题。”(高本汉《中国语与中国文》)这是因为语汇是语言存在的唯—‘实体,语法也只有依托语汇才得以存在。语法也可以说是无数具体语汇的具体用法的概括与抽象。因此,胡明扬说:“语汇教学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的。也正因为如此,加强语汇研究和语汇教学就成了当务之急。”(胡明扬,1996)现在,我们看到,语汇及其教学的研究已经迈入新起点。《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正式出版是其标志。这是一部为外国人编的汉语学习的原文词典,它收词3700多个,有准确的释文,丰富的例证,简明的用法,更宝贵的是备有错用的提示。这是语汇及其教学研究的新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汉语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最近,语言学领域新出现一个叫做“最小程序”(minimalistprogramme)的新论点,这一论点将各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归结为其虚词成分和词汇方面的差异。,(袁博平,1995)与此相关,又有“词汇语法”(lexicon-grammar)之说,认为:“语法理论,无论是转换取向或功能取向,若不跟词汇分类相结合则不可能有任何实质意义的突破。”(郑定欧,1995)理论语言学的这些新发展,必将对语汇和语汇教学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带来新的契机。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注入新的思想。

2.学习规律的研究将出现新推进。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重点多集中在“教”和“学”的内容,以及“怎么教”这两方面,对“怎么学”的研究重视不够。语言学习和获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研究语言的学习和获得的规律,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国内汉语学习规律研究起步较晚,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是1992年以后的事情。我国较早的学习规律研究是对比分析,即从两种语言本身的比较来预测学习中的难点,继而是中介语研究。研究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学生使用的实际上是一套独立的语言体系。这套体系既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体系,也不是第二语言的体系,而是学生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研究这套语言体系,可以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而学生的语言偏误正可以观察中介语在学生头脑中的运作情况。七十年代,国外第二语言教学中,偏误分析曾风靡一时,风尚所及,对外汉语教学界曾把错误分析、对比分析和中介语分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作为学习理论研究的突破口。(吕必松,1993)近年来,克拉申(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也曾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如区分“习得”与“学习”,采用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等。八十年代,乔姆斯基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这不仅仅是一种语法理论,同时也是一种语言习得理论。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原则,这些原则是天生的,人的头脑中固有的。有人认为,目前世界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趋势是,以语言原则参数理论为基础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流。(袁博平,1995)对外汉语教学的学习研究必将在这一趋势影响下,展开新的研究未来。

3.电脑化教学研究将跨向新高度。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八十年代,视、听材料进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仅仅是利用电视机、收录机的效能开展教学。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汉语教学迅速发展,也仅限于以常见情景;常用句型为线索,配以常用语词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教学,还不能充分发挥这类设备为语言教学所能提供的多方面的可能性,如综合性、直观性、可选择性等,开辟教学的新路子。

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诸如笔输入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新的希望。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开辟教学的新途径,研制新一代教材,促进科学研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

仅以多媒体为例,编写多媒体教材应立即着手去做,多媒体是既能处理文本信息,又能处理图像、图形和声音的多功能技术,并具有人机交互的能力。以这种技术研制的新一代教材,是一种文字、声音、图像立体发展的教材,必将给对外汉语的教学带来一场革命。又因多媒体信息量大,具有跨时空特点,可变平面教学为多元立体化教学,因之也更符合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我们相信,必将会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一番新的景象。

 

参考文献

朱德熙  1989  《在纪念<语言教学与研究>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  力  1985  《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讲话》,《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胡裕树  1989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问题座谈会纪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胡明扬  199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亚川  1990  《汉语教学研究的拓新与深化——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读后》,《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吕必松  1993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郑定欧  1995  《“凝固”析——词汇语法(lexicon—grammarr)引介》,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论文

李忆民  1995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龚千炎  1996  《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汉语学习》第2期。

杨庆华  1995  《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初步构想》,《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盛炎等  1993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评述》,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舆水优  1991  《通过常用语法错误来看处所词的用法》,《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张清常  1990  《对外汉语教学法·序》,现代出版社。

赵金铭  1985  《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举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87  《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举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89  《近十年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述评》,《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93  《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与创获——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综述》,《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3

关键词:认知语境 动态 语境创设

一、引言

通过分析母语环境下母语习惯影响外语学习的深层原因发现,母语认知结构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而外语语言认知缺失同样影响外语学习。那么,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应追究于母语,还是追究于外语语言认知缺失呢?比如道路被洪水冲断了,需要绕道,误了许多时间,是埋怨帮你绕过这个障碍的小道呢?还是埋怨断口本身?过去的外语教学的攻坚战摆在这“小道”上,忘记了原来被洪水冲断的断口。在学生外语认知结构还是真空状态的情况下,学生被迫用母语的认知结构来代偿外语的认知结构。但是,文本的意义认知,只有用文本自带的认知系统、并在一个作者与读者共享的语境平台上认知,才会有作者本意的显现(就像电脑开发出每一项功能都要依托于专为它设计的软硬件环境一样),否则就会出现认知障碍。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意味着在汉语的认知模块中处理英语文件,这就会出现类似电脑中“文件读不出”或“打不开”或出现“乱码”一类的故障,而在人脑中的表现的就是认知心理障碍。这种认知心理障碍进而形成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伤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厉的打击。由此可见,正确的外语教学方法,应当直接修复“断口”,即依照语言认知的科学原理,构建目的语语言认知模块,培养学生的外语认知能力,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二、传统语境观与认知语境观

自从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给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所著的《意义的意义》一书所写的补录中提出并阐述了语境这一概念以来,语境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语境的研究可分为传统意义上的静态语境观和以认知语境为代表的动态语境观。传统意义的语境包括范围很广,涉及到语言的上下文、时间、话题、说话方式、人际关系、人对世界的知识、人际间的相互了解、文化社会等,并且认为理解话语的语境,一般说来是事前固定的,理解话语靠的是语言的解码,即语境是在交际行为进行之前就已经确定了[1]。然而,近年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以及对语言交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语境又有了新的认识,很多语言学家把客观世界中种种制约话语的因素定格在人的认知的前提之下,让主观的认知统揽全局,把语境对话语的制约看成是与交际者的智力、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相互作用的结果,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认知的过滤才能对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产生作用。斯珀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1986年提出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在关联理论中,语境被定义为:“心理产物,是听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定中的一组。”[2]认知语境是社会心理性质的,因为在具体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情景知识(具体场合)、语言上下文知识(工作记忆)和背景知识(知识结构)三个语用范畴所构成的认知环境是社会中人所共享的东西。语言在交际中激活知识草案,激活后的知识草案按相关的具体语境形成心理图式,然后再根据不同的文化知识,在社会心理表征层面上进行以交际准则为基础的排列,导致不同的推理结果。成功的交际必须将信息纳入明白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之中进行演绎推理。连接草案、形成图式,调整表征的顺序等过程,受到两种逻辑规则的控制:连接草案的过程基本上是演绎性质的,因为草案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已经固定下来的知识单元;然而连接心理图式和排列社会心理表征内部子成分的过程,却基本上是一种缺损逻辑过程(enthymeme reasoning)[3]。语用推理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的语境,因为语言使用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了、认知化了。这种语用因素的内在化、认知化的结果,就是大脑中的认知语境[4]。

三、认知语境观对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传统语境概念的缺陷在于它不能客观地反映语言使用时交际双方的心理状态。语言知识不是直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介于其间,交际者的智力、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制约着交际的顺利进行,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学外语就是要获得一种新的语言知觉,这同过去的外语学习的概念有所不同,如果把它当作一种语言认知来学情况就不同了,这是在占用一个大脑记忆库,是在理解,从理解变为认知,变为下意识的认知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就不会造成心理障碍了。因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内在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学习兴趣、信心、态度、毅力等,发展学生的智力,教会学生掌握运用科学的外语学习方法,并在研究“学”的基础上再研究“教”的问题,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使教和学科学地有机结合,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让他们有学习外语的轻松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二)培养语境化能力,排除母语干扰。

“语境化现象”(contextualization),就是要在母语环境中消除母语习惯的负面影响,构建目的语语言的认知模块,培养学生的外语认知能力。

通过多年的外语教学实践探讨,外语语境化能力的培养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提高教师对认知语境观的认识,只有认识到它对于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才能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自觉地去培养学生的语言语境化能力;

②通过多渠道的语境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意识到本身外语认知系统的缺陷,通过自觉地、理性地构建外语认知系统,把学生外语学习从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从无目的引导到有目的上来。

四、认知语境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交际过程也是语境的构造过程”[5]。说写者有意识地操纵“共有知识”用语言符号构造出有利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听读者能够从“共有知识”中激活相关的要素,并且加入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构造能够有效地理解话语的语境统一体。因而要求在外语教学中,以学生心理认知为途径,通过实施情景教学,激活“共有知识”,实现语境再造,既在课堂内及课堂外都加强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和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的语言语境化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交际能力。

(一)传授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的传授对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尤其是对语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不至于用母语的认知结构来代偿外语的认知结构。学生脑子里所储存的各种各样信息(背景知识)构成了一个理解话语的潜在的认知环境。引导学生从一系列语境中选取某一特定语境,把最不可能引起关联的东西过滤掉,而具备较大关联的信息优先得到处理,从而达到对语篇的理解。

如在《大学英语》(上外版)第二册第三课“Lessons from Jefferson”中,Thomas Jefferson说过这样一句:

“Were it left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 or newspaper without a government,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

由于东西方文化环境及政治历史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同一词语的理解角度经常会有不同。“newspaper”这个词表面上看是一种表达言论的工具,但在西方国家,它更偏重于“言论自由,充分发扬民主”[6]之义,了解这一背景知识,就不难理解在这里,“newspaper”一词应是“言论自由”之义。

(二)创设虚拟语境

语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就是在英语课堂上呈现自然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五个主要方面进行具体课文语境的创设:

①利用问题导入创设语境。这种语境创设的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迅速地引向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在教师限定的范围内展开,找到与文本的最佳关联,自然而然形成教学所需的相关语境。

②利用多媒体创设语境。这种语境创设的目的是展示交际语汇的含义和使用规则。口语教学中可用此方法呈现交际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精读教学中可用此方法呈现语汇的多重含义、文字的感彩,修辞、语法的表达效果等。如在讲授crush与crash这两个词的用法与区别时,采用多媒体演示出每一个词的动作画面,再配以恰当的音响效果,相信学生就能够明白它们间的区别,记忆的效果也会优于单纯的语言讲授,而且课堂讲授还会显得生动、有趣。

③利用图片和教具创设语境。这种语境创设的目的是为了让交际的语言知识、背景知识、情景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思维活跃性,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Text B《餐桌礼仪》时,课文背景知识中介绍了正确的餐桌礼仪,如果教师只作语言上的讲解,讲授效果就没有在讲解每一项餐桌礼仪时用教具进行演示效果显著。

④通过引入生活事件创设语境。在外语教学过程中,直接将社会生活即时发生的事件与课堂内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尤其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入与其专业相关的内容,使学生产生记忆的联想,有效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从而形成相应的认知环境,达到对文本理解的目的。如教学《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三单元的“10 Big Myths About Copyright”时,通过学生手里拿着的一张盗版碟,引导学生自由讨论版权相关的话题,尤其根据他们是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讨论相关的话题:

如“Is it legal to use a picture in our work without any note to show that it was permitted by the author in 1999?”and“Can your arts company be named after the Great Wall Arts Company?”

通过讨论,学生兴趣盎然,从而轻松进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来。

⑤利用话剧表演等方法创设语境。语言知识不等于交际能力,但可以转化为交际能力。这种转化不是自发的,只能通过使用才能发生。教师可以利用文本语境给学生提供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机会,让他们在交际中学会交际。通过学生积极的、想象性的和创造性的思维,把输入并贮存在“容器”里的语言知识调出来加以运用。例如,《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Your Dream Job:A Click Away”介绍了一些人网上求职的经历,通过文本学习,课堂上教师可找几个准备得较好的学生上台讲求职的故事,或以话剧的形式把求职的经历展示给同学,使学生们在虚拟的情景中感受并理解文本。

(三)课外语境延伸

课堂语境创设是培养学生语言语境化能力的有利保证,课外语境创设是必要的补充,更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它包括:

①批改作业。作业的批改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而适当的评语是一剂良药,能点化学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构建外语认知系统;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语境,从而把语境化能力的培养延续到课外,使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感悟语境,运用语境。

②开设《语言语境学》选修课,以及作专题报告,系统地传授语境知识,提高学生语境意识,学会对各种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推理,通过找关联来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以达到有效的理解。如选择《语言语境学》选修课的学生,很多以前对英语学习是望而怯步,通过语境知识的传授,感悟到“语言脱离了语境就像电脑软件除去了硬件一样无从立身,形若无物”。英语学习可以换一个方式学习,即通过语境而不是像从前那样死攻枯燥的文本,都说“原来学英语也是这样有趣”,并“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③开展相应的课外英语活动,实施扩展性教学。就目前而言,由于班级人数普遍较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课时又极为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因而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联欢晚会、英语角活动、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或英语知识竞赛;多听空中英语广播电台;多访问大学英语教学网站。通过新的教学辅导模式,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使更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更有效地培养英语语言语境化能力。

五、结语

认知语境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启示我们:离开语境的语言学习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交际,忽视语境意义的文本恰似失去活力的驱壳。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外语教学中有必要引进语境知识,并利用语境理论来改进教学,达成言语交际能力的目标。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语境创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探索其规律,研究和完善语境创设的方法体系,是英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课题。随着对语境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语境理论的探索会取得越来越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教学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培养出众多具有出色的英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大有助益。

参考文献:

[1]西稹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Sperber,D & Wilson,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kewell,1986/1995.

[3]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6.

[4]雷卿.认知语境与语义推理[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6:100.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4

关键词: 汉语量词 本体研究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一、汉语量词的本体研究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汉语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马氏文通》开量词研究的先河之后,量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不少丰硕的成果。惠红军在他的《汉语量词研究》中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量词的起源与发展机制的研究

王力(1957年)曾提出,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他们的本来意义引申来的。①因此此后的研究大多在探讨这一演变的机制及过程。一方面,学者们注意到了语法化和类推对量词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李讷(1998)、陈国华(2002)、李宗江(2004)等都对量词的语法化进行了探讨,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另一方面,更多的学者将量词起源与发展机制的视角转向认知角度。如:游顺钊(1988)、大河内康宪(1993)、黄洁(1998)等都从认知角度对量词进行了探讨。

(二)对量词的性质、分类及语法地位的研究

吴葆棠(1981)曾提出现代汉语的量词并不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庞杂的类,而是一个数量有限的封闭的类。稍后,侯小琳(1999)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吴剑锋(2004)曾提出,由于量词和人类语言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三大词类都发生联系,而名、动、形这三大基本词类又是非离散的,从而形成一个词类连续统,这就决定了量词词类地位的特殊性:在实现其基本计算功能的同时,既能成为名词的词类标记,又能淡化名词和形容词之间的功能对立,还能凸显动词的时间性特征。②

量词分类的研究角度多样,前文已经提到,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见解对量词进行了分类,可分为多分法、两分法和三分法三种分类方式。

对于量词在语法系统中的地位问题,早在1961年丁声树先生等人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熙先生随后在1982年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目前关于量词在语法系统中的地位问题,大多都是在两位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展开的。

(三)对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搭配机制的研究

对于搭配机制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如:倪宝元(1984)主要从语体方面探讨量词的选择及其超常规用法;邵敬敏(1996)从动态研究的角度,从量词与名词、动词双向选择的角度,对量词与名词、动词之间的搭配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量词与名词、动词的搭配问题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尤其是“名词与量词到底如何进行选择搭配”至今也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四)对量词句法功能的研究

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惠红军在《汉语量词研究》中归纳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动词后数量成分的性质的研究;二是关于量词对名词性、动词性成分句法变化,如复数标记、移动、变换、充当句法成分等方面的制约的研究;三是关于数量词的句法功能的研究;四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汉语量词进行研究。

(五)对量词结构中形容词、副词的研究

马真(1981)曾提出,修饰数量词的副词是表明说话人对某数量的看法。陆俭明(1987)提出数量词中间能不能插入形容词及能插入什么样的形容词,数量词所修饰的名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随后,邢福义(1993)、林达青(2001)等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六)对量词词法现象的研究

量词词法现象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功能的分析,另一方面侧重对量词构词的表现和机制的研究。不少学者如侯友兰(1998)、杨雪梅(2002)、刘晓然(2006)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七)对量词修辞功能的研究

张文忠(1987)认为,现代汉语的量词一方面具有计量单位的计量价值,另一方面具有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修辞价值;从选词造句的角度看,其修辞价值往往大于计量价值。张爱兰(1998)和刘佐艳(2004)两人从形象生动、韵味无穷和特征突出、区别性强的视角,从数量词语的模糊性及民族文化特点的角度对量词的修辞功能进行了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大多是从表量模糊性的角度对量词的修辞功能进行的探讨,其角度比较单一。

(八)对量词习得的研究

对量词习得的研究是目前汉语量词研究的薄弱环节,量词的习得不仅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的难点,更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的难点。量词教学始终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难点,在近些年,学者们对量词的习得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有了进一步发展。

(九)对量词发展史的研究

对量词发展史的研究,主要有通史性的研究和断代史的研究两个层面,通史性的研究主要有王力、吕叔湘、向熹等人。目前量词断代性的研究已经涉及汉语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且大多有翔实的语言事实描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资源。

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量词教学研究的并不多,相对于汉语量词本体的研究来讲,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基本局限于简单的教学建议方面,偏误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大多是对偏误进行分类、特点描写及原因分析。目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范围和角度正在不断扩大。如:伏学凤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量词研究》(2004)中采用自然语料分析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学习者运用和习得量词的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不同汉语水平、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在习得量词过程中的不同难点及问题;李亚丽在《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量词教学探微》(2005)一文中从个体量词的表形作用、不同量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量词短语和量词式结构的不同这三个层面对汉语量词的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代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的研究》(2008)中通过对量词的基本语法功能,量词和名词的选择,量词重叠的用法及与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关系等角度对量词教学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了借鉴意义。

三、结语

基于量词研究的现状,我们今后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量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哪些量词是高频词,哪些量词是易错词,对学习者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教学,从而使他们快速准确地掌握并运用量词。

注释:

①惠红军.汉语量词研究[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

②惠红军.汉语量词研究[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

参考文献:

[1]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1.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5

关键词:个体差异;外语学习;学习态度

一、引言:

很多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发现,在同一个教学班级内,有些学生学习效率高,有些学生学习效率低,有些学生读写能力较好,有些学生听说能力较好;有些接受力强,有些接受力弱;有的语言运用能力较好,有的应试能力较强。此外,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兴趣、动机都不尽相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差异,使得教学工作变的复杂化,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了一定的难度,这也为我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二、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主要内容

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出分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Altman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过去的语言学习经验;母语熟练程度;性格因素;语言学能;动机与态度;智力程度;感觉方式偏爱;认知方式;学习策略等。

2.Skehan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有:语言学能;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包括内、外向性格,冒险精神,智力,场独立的认知方式,焦虑感等。

三、大学生个体差异及相应的教学方法

3.1语言基础的差异与教学方法的转变: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同时也是一种交际工具,学生要用它去表达某种思想和认识,在活动当中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说,从语言意识和语言发展水平来看,学生之间存在着众多的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言基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英语的初始时间和生源地两个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中学开始学习英语的较为普遍,其次是小学,有些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其次,生源地也是影响英语语言基础的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有的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较为突出,且语音问题相对较好,但是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普遍偏低,且语音问题较为突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地方音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消除学生的语言差异,加强对这些学生测试手段,加大课后练习量,尽量跟上教学的总体步伐,对于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督促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3.2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上的差异及教学方法的转变: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获取和掌握知识所采取的计划、步骤及习惯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所采取的策略和学习方法实际上是其个性的一种体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学生刚入大学普遍存在依赖于中学的语言教学模式,且主要倾向于听、读被动式教学模式,很少注重说,写方面。因此,大学英语老师就要在此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策略,鼓励学生能够独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能力。使用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计划提高学生的“学”的质量,特别是要帮助那些对使用学习策略和方法掌握不好的学生,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3.3学习兴趣与动机方面的差异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由于我国大部分院校都实行大班制教学,且学时较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练习口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低,教师的时间有限,因此,大学英语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出发开设第二外语课堂将会极大地辅助和促进外语课堂教学。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开展英语竞赛。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英语听力、口语、阅读、词汇、写作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词汇比赛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些英语比赛不但可以丰富英语课堂还可以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全面检验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口语好的同学可以表演主角,表演能力强但英语口语差的同学可以当配角;英语写作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当编剧,这样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来,同时,英语比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扩展课外文化历史知识,大大加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也尽不相同,有的学生一开始并不喜欢英语,甚至带着厌恶的状态,上课睡觉、聊天、迟到、逃课、甚至回避老师等,但是在某个时间遇到了非常非常喜欢的理想教师,就会因此转变自己学习的态度,课堂的表现也会变的积极主动起来,爱屋及乌而慢慢的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来,至此,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不可小视。

四、情感因素的差异

情感因素是学生成绩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习英语态度积极的学生一半来自那些性格开朗,积极阳光,自信大胆的。生动活泼的情感态度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获得教师的表扬,自己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学业也上更上一层楼。但是,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情感态度消极,课堂上机会较少,缺乏信心,学业上不理想,加之来自家长和教师方面的压力,情感上处于抑制状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状态。

五、总结

总而言之,外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教师应当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个例来教育,教师不仅是传授外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方法、兴趣、动机以及健康情感积极引导,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性格差异中的积极因素,因利势导;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编辑不同的策略适应具体的语言任务。作为外语教师,我们要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个体差异中的积极因素大量的发挥出来,适当地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作者单位: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2] 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ory[J].Journal of Classics Teaching,2011,(22).

[3] 张华著,钟启泉(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 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 吴曼蕾.情感因素与外语学习[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2).

[6] 侯怀银.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6

【关键词】文化教学;研究状况

西方的文化教学始于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从最初的语言教学开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就形影不离。1880年法国改革家和教育家Gouin发表的一本语言学专著《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一反过去传统式的拉丁语教学模式,明确将文化教学目标列入语言教学,开创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举的先河。1900年,美国出现了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提案,这是第一份将文化教学列入语言教学的正式文件(转引至陈申,2001)。1945年美国学者Fries首次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义揭示出来。他认为语言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使用的文化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掀起的文化热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模式影响下,文化学习模式被视为理解课文,文化知识的习得建立在文学作品的课文的理解和翻译上。人们认为,外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始终进行着一种文化协商。美国语言学家Lado也较早提出语言教学应当包含文化教学。1957年他出版了《跨文化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两书,都明确提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使有关研究文化教学的文献陡然增多。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由浅入深,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观点从理论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如英国学者Michaelyram和美国学者Ned Seelve,Gaff Robinson等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家Hymes在他的名作《文化与社会中的语言》、《论交际能力》中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导致了语言教学领域方向性变革,正是他赋予了社会交际与文化因素在语言能力中的崇高地位。至此,语言学界在文化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70年代以前,外语教学中吸纳了一些文化内容,但教学中涉及的文化面较窄,有些文化知识并不是目的语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涉猎甚少。70年代末,许国璋先生最早将社会语言学这一关注语言得体性的学科引进国内外语教学领域,这以他于1978年发表的《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一文为标志,该文强调以语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交际需求,强调考虑交际文化因素。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由于交际教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很自然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较早见于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和胡文仲(1985)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听、说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所学语言的跨文化因素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在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上展开了许多研究。1980年许国璋先生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他在文章《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中区分了英语教学环境、中国文化环境和英语国家文化环境三种语言环境后指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应对号入座,进而首先揭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权威一一胡文仲教授关于跨文化交际的作品颇丰。1988和1990年他编写出版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两书着重从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以及人们交往等各个侧面,论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交际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学生典型的文化错误并对如何进行跨文化教学进行了介绍。胡文仲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他的专集《文化与交际》(1994)集国内44篇有关文化研究的论文成果于一体,给外语教学界的文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因为该论文集中有相当的篇幅讨论了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克服和预防文化干扰,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还有其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论述也颇丰。如贾玉新(1987)基于文化和交际的关系生动地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赵贤洲于1989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上的文章“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是较早提出“文化导人’概念的论文之一;邓炎昌、刘润清(1989)出版了《语言与文化》,该书采用英汉两种语言撰写,比较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讨论了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非语言交际问题;桂诗春(1988)在《应用语言学》里呼吁将社会文化项目纳入外语教学大纲,并介绍了几种进行社会文化教学的具体办法;高一虹(2000)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把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放在了以中国为背景的社会、文化、语言、教学中,并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证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许多的大学教授、学者以及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对文化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各地文化教学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这些都对我国语言与文化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Hymas,H,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J,B,Pride andJ,H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1972.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7

关键词:“够” 对外汉语 语义特征 句法功能 教学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够”有4个义项:①满足需要的数量、标准、程度等;②伸直了胳膊或用长形的工具取东西;③修饰形容词,表示达到一定标准;④修饰形容词,表示程度很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够”有4个义项:①,数量上可以满足需要;②,达到某一标准或某种程度;③,表示程度高;④,(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

在《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中,“够”有一个新的义项:“表示超过一定限度,无法承受下去。”这与《现代汉语疑难词词典》中“够”作补语时表“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的义项相近。

综合以上几部词典中“够”的释义,本文将“够”的义项总结为:①,满足需要的数量、标准、程度等;②作补语,有时表示超过一定限度而引起反感,有时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等;③,有时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等,有时表示程度高;④,(用手等)伸向不易达到的地方去接触或拿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义项①②③。由于义项④在语义上与其他3个义项存在明显差别,在实际使用中不易与其他语义混淆,因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够”的语义及句法分析

“够”的句法表现较复杂,它既可直接充当谓语,表示“满足需要的数量、标准、程度等”,又可充当补语,还可用作副词修饰谓词。下文将结合语义特征,根据“够”所修饰成分的不同对其句法功能进行分析。

(一)“够”单独作谓语

“够”单独作谓语时表示“满足需要的数量、标准、程度等”。根据马庆株《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一文的观点,“够”是非自主动词。马先生将非自主动词分成两类:属性动词和变化动词。典型的属性动词一般可以用“不”否定,不能带“着”,可以用“×不×”的方式提问。变化动词一般可以带“了”和“过”,可以受“没”和“没有”修饰,但一般不受“不”修饰。在确定“够”应属哪类非自主动词以前,先来看下面几个例句:

(1)A:你的钱够吗?

B:够。

(2)A:你的钱够不够?

B:不够。

(3)A:昨天给你的钱够了吗?

B:够了。

(4)A:昨天给你的钱够没够?

B:没够。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够”既可以表示变化意义,也可以表示属性意义,是具有属的变化动词,在句中可以单独作谓语。

(二)“够+V”

“够”可用作副词修饰动词,作状语,表示达到一定数量、程度等。例如:

(5)这个月的钱够花了。

(6)这么多衣服还不够穿啊?

“够”修饰动词时,有时可在“够”与“V”中间插入其他成分,构成“够+X+V”。或者在“V”后加进一个成分,构成“够+V+X”。但这两种结构只适用于数量义,不适用于程度义。例如:

(7)这个月的钱够你们花了。

(8)这台电脑够用几年了。

能进入“够+X+V”和“够+V+X”的动词都没有程度变化,“够”仅用于说明达到了一定数量。而当“够”表示达到一定程度时,谓语动词常常有程度深浅的变化,比如“爱”可以在前面加上不同的程度副词得到“很爱―非常爱―特别爱”。

(三)“V+够”

“够”可用在动词后作补语。在《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中,“够”有一个新的义项:“表示超过一定限度,无法承受下去。”这与《现代汉语疑难词词典》中“够”作补语时表“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的义项相近。但是从语料来看,“够”作补语时并不是只表示“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有时也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等。例如:

(9)等我存够了钱,打算去欧洲旅行。

(10)别再说了,我听够了!

例(9)仅表示达到一定数量或标准,例(10)则表示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一般情况下,当“够”前面的动词是“听、看、说、吃、喝、闻”时,常表示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如果前面是其他动词,则需要借助语境来判断其语义。

(四)“够+A”

这里的“A”代表形容词。“够+A”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够”用作动词,整体表示达到一定标准或程度;第二,“够”用作副词,整体表示程度高。有时这两种语义在交际中会产生歧义,需要借助语境来辨析。我们将第一种类型记作“够1+A”,将第二种类型记作“够2+A”。例如:

(11)这个房间够不够大?

(12)她已经够聪明了。

“够1+A”实际上是一种对“量”的度量,通过其问句形式“够+A吗?”“够不够+A?”“够+A+不?”可以显示出来。人们往往选择在认知心理上具有凸显性的形容词用在“够1+A”中,表示其认知对象在“量”上达到了一定标准。通常正向表量形容词具有凸显性,可以用于该结构,比如“大、高、深”等。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反向表量形容词也可进入。因此,只要形容词所表示的量在说话人心里有一定的预设,一般都可用于此结构。例如:

(13)A:我没有那么多钱,想买个小点儿的房子。

B:这套40平,够不够小?

“够2+A”表示极限量,后常加“了”。当具有凸显性的形容词(大、长、高等)进入时,表极大量,暗含事实超过了说话人心理预期的程度;当不具有凸显性的形容词进入时,表极小量,暗含事实远远没有达到说话人心理预期的程度。

三、“够”的相关用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够”的语法切分及分级

有的对外汉语教材将“够”的用法安排在一课进行教学,如《实用速成汉语》。由于其用法复杂,这样安排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学生学过之后在使用中仍然出现最简单的错误,如“我有够钱”“他是够好”等。我们认为,“够”的用法可以根据自身的难易程度以及与其他语法点的衔接度,分别安排在初级、中级水平。

“够”作为动词的用法,可以安排在初级阶段的生词表中,说明其使用的特殊性即可。“够”的其他用法最好安排在语法点中进行讲练。我们主张将“够+V”和“够+A”安排在中级阶段的同一课,因为二者在结构和语义上具有相似性,便于学生掌握。而“V+够”则安排在汉语补语系统的学习之后。

(二)教学设计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翻译法、听说法、视听法、交际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节将按照上文的语法切分及分级进行教学设计,在实际练习中会根据情况为汉字标注拼音。

1.“够”的初级阶段教学设计

初级阶段首先要明确“够”的基本含义及用法:“够”是动词,可单独作谓语,其后没有其他成分;表示满足需要的数量、标准、程度等。适用句式:陈述句―S+够/S+不+够;疑问句―S+够+吗?/S+够不够?

初级阶段主要采用教师讲解,并结合翻译与替换练习的教学方式。

练习设计1: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I have enough money.

②They don’t have enough pens.

③Do you have enough time?

练习设计2:请用方框里的词语替换划线部分

A:书10块钱,他有15块钱。

他想买书,他的钱够吗?

B:________。(根据上下文作答)

2.“够”的中级1阶段教学设计

中级1阶段主要学习“够”的两种用法――“够+V”与“够+A”。

a.够1+V:表示达到一定数量。

练习设计:根据上下文填空

①A:这台电脑够用几年?

B:_________________。

②A:父母给你的生活费_________________?

B:够花半个月。

b.够2+V:表示达到一定程度。

练习设计: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You don’t love him enough.

②Do you cherish it enough?

c.够1+A:表示达到一定标准、程度。

练习设计: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①L码的衣服,你穿够大吗?

②教室的灯够亮吗?

d.够2+A:表示程度高,常常在形容词后加“了”。暗含“不要再奢求更多了”的意思。

练习设计1:请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划线部分

①他够好了。(聪明、善良、高)

②她做得已经够好了。(说、写、跳)

练习设计2: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He runs fast enough.

②The location of this house is good enough.

3.“够”的中级2阶段教学设计

本阶段主要学习“V+够”表示“因超过需要而引起反感”的用法。

练习设计:请根据上下文和提示词,用“V+够”的正确形式填空

①别再说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听)

②你做的菜真好吃,我__________________。(吃)

四、结语

“够”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多样,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容易混淆。“够”在日常生活中是常用词语,因此对“够”及相关用法的解释说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够”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副词,并且在与不同词语搭配时语义具有多样性,但它有一个核心义项可以作为教学中心,教师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教学。结合大量举例和多样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够”的语义特点及使用语境,有助于在交际中轻松自如地使用其相关用法。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2013[L12DYY02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赵立江.“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J].汉语学习,1998,

(3).

[2]王清军.小议“V+够”结构[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4).

[3]周小兵.够+动词/小句[J].语文月刊,1996,(9).

[4]侯超.现代汉语“够+A”格式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12,(9).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8

关键词:华文文学;文学评论;外汉语教师;对外汉语教学;来华留学生

一、华文文学与华文文学评论

华人文学泛指使用汉语语言文学为母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总称。具体包括中国大陆文学,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文学,新加坡文学,北美华人文学。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有助于沟通大陆与台港澳及海外华人的关系。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华侨华人地位的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它以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为精神纽带,是全球华人共同创造的文化成就。通过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陆续介绍和广泛传播,华文文学研究已发展为一个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现在大陆已有30多个华文文学的研究机构,出版四种专门刊物,许多大学还开设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华文文学研究正以蓬勃的姿态发展壮大。喜中之忧谁也不能否认,华文文学的洪流巨波到了二十世纪的下半叶自然地发生了分流的现象,由本土伸向港台,继而延向海外,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关于海外华文作家的写作阵容,常常被学术界分为四大块,台湾、香港、澳门海峡为第一大块,东南亚诸国的华文文学为第二大板块,澳洲华文文学为第三大块,北美华文文学为第四大块。今日的华文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发展、共存的历史趋势中,更多地认识到海外华文文学存在的独特的性质和价值。对“世界华文文学”的重新命名,便包含着摆脱以往研究中部分存在的过分浓厚的意识形态影响的一种努力。因为“语种”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是对客观存在事实的概括,而非意识形态的想像,更与文化民族主义无涉。在这个基础上,为华文文学研究的一体化、整合化和客观化,提供了可能。当然对于那种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我们仍须保持警惕。警惕和反对华文文学中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等于否定华文文学的民族性向度,更不能把海外华文文学文化身份的追认,等同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这一分辨十分重要。因为海外华文文学具有的中华文化因素,构成了一种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美学特色,是形成居住国文学文化多元构成与发展的元素之一。过度强调传统是不恰当的,那种文化原教旨主义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把海外华文文学具有的文化属性和汉语美学传统视作文化民族主义而加以否定同样不妥当。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要拒绝狭隘的、排外的、自大的文化民族主义或族群主义,但却不能彻底否定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开放的族群意识。海外华人移民社会或华人族群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族群意识既是这种存在事实的反映,它的生成又具有维系“想像的社群”的功能。华文文学以其特有的想像与叙述形式参与了族群意识或族群认同的建构,显然具有形塑少数或弱势族群自我的意义。以往的华文文学研究很少讨论这一问题,而拘囿在纯粹文学或审美领域的批评,不可能真正从社会学和历史的真实层面理解华人的文化、现实和历史处境,在清除了一厢情愿地把海外华文文学看作中华文学的海外支流的理念之后,许多研究者还把研究的重心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在寻绎、证实与注解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薪传关系上,这只是前期研究的遗韵,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一个维度。另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重要的维度,是要把海外华文文学放诸居住国的历史脉络,探讨“在客居国家意识与认同形成中,华人族群意识与认同又面临如何的回应与调整”(萧新煌语)。对此问题的回避、忽视,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幼稚、虚弱的表现。因此若说“语种的华文文学”概念存在着某些缺陷,主要是指它的平面化,未能深刻地进入这种纵向的结构关系的分析,仅仅停留在世界华文文学的横向整合的研究层面。那种仅仅停留于对语言、意象、意境乃至各种技巧鉴赏分析的所谓“花边化”的操作,不能真正抵达海外华文文学的内面世界,也难以真切认识海外华文文学的价值。在这方面,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远远落后于以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为基础的华人学研究。华文文学研究有必要向华人学学习。华人学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将有助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一臂之力,改变这一领域研究缺乏理性的弊端。近来,热衷于谈论华文文学文化与身份认同的华文学界,很少有人注意到研究华侨华人的著名学者王赓武的有关华人认同问题的精辟论述,其成果本是华文文学研究可以信赖的理论支援,因为从中可以在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整体联系中,更准确地寻找到海外华文文学的位置与意义,以及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方法。

二、对外汉语教师指导来华留学生进行华文文学评论的写作研究

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教学、研究和翻译为终身职业的学生则要求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把汉语作为外语在外国人中进行教学,有下列特点:①教学时间一般只有1~2年,最多 4年,这就要求选择最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②汉语是有声调的分析型语言,书写形式是方块字,汉语语法又有一些独特之处,所以,母语是没有声调、以拼音为书写形式的屈折语言的学生对汉语感到特别陌生,这就要求更加讲究教学方法。③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语言习得过程均有不同,必须在没有现实语言交际活动的条件下,创造学习汉语的环境,精心设计并组织教学和模拟的交际活动。针对上述特点,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始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与学生母语进行对比的原则和启发学生自觉性的原则,并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具体地解决外国学生的疑难。文化多元化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我们有必要对很多传统的学科研究进行重新的定位。其中文学翻译因为其在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中所担负的特殊使命,需要我们考察翻译在文化多元化语境下的变异以及作为翻译主题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选择。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重视传统中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也不可忽略汉语言文化的传播。现今的跨文化的对外汉语教育存在着中国文化输出的欠缺,外国留学生学生不能用汉语表述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引发跨文化交际障碍。语用文化与文学翻译是动态等效翻译,其等效性包括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差异,制约了语用翻译的动态等效。英汉文化差异经常影响交际中的信息获得,造成信息误导和信息障碍,进而导致语用翻译失误。因此应考虑不同文化差异因素,力求避免语用翻译失效。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法的研究更加受到重视,注意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外语教学法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下列主要的教学法倾向: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目的,力求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加强文化内容的教学;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继续贯彻实践性原则;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根据 学生的需要和语言教学的规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正确处理语言的结构、意义和功能的关系,把结构和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汉语和 学生母语的关系,有控制地使用学生的母语或媒介语。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包括4个环节:①总体设计,即针对既定的教学对象及其学习目的确定总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据此确定课程设置及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制定出教学 大纲和教学进度计划。②教材编写(包括电教软件的设计与制作)。③课堂教学(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④语言测试(包括各种衡量语言知识 和能力的手段)。中国大学应该改革对来华留学生管理方式,实行无差别的“趋同”管理;建立多种形式的政策咨询活动和信息沟通网络,鼓励留学生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生活,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中国文化:加强全社会对留学生的社会支持,营造宽松友好的社会环境;对中国大学生和从事留学生服务和管理的人员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减少文化误解和冲突。同时,研究者建议:充分挖掘留学生中丰富的“信息”、“语言”、“文化”和“跨文化经历”资源,开发跨文化能力培训项目 和跨文化交际课程。这对我们完善留学生服务和管理体制,增进中外学生的了解,促进来华留学生的适应,进一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

转贴于中国

中国认识与思考华文文学,离不开其置身的文化传统,华文文学的本质形态带有更强烈的民族情结和边缘地位的诉求,而这种属性的艺术表达,正处在漂泊与迷茫的路上,挣扎于认同与归属的寻觅中。任何文学的存在和发展,都必定与相应的文化相互依存、相互表征。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体现,其深层呈现 为一种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与行为规范所界定。于是不同的文化所传达出来的差异,便显现出不同的民族精神之根,而文化语境的差异又带来了文化内蕴、审美观的差异。华文文学评论写作是一个社交和认知的过程,是一种交际手段,是需要培养以便创造好作品的技巧,也是帮助来华留学生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一种途径,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对来华留学生写作指导应直接放在社交语境中。学习写作不是简单地获取技巧,而是学习进入约定俗成的言语社团。现作学不再像传统写作学那样,对学生的成品进行孤立的、静态的研究,而是从宏观角度把写作现象作为整个写作活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进行动态考察,以找出写作活动中某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课堂的教学活动。现作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它是通过人们的独立或合作行为来进行的。最有价值的写作研究应是以下三方面的结合:对写作成品的分析、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和对写作背景及功能的分析。写作的成品可看成是对交际活动的描述,即作者成文意义的产生,它可引导其他交际活动,即读者对成文意义的构建。写作研究的焦点已从对成品的分析转移到写作过程本身,并把它作为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写作过程中的社会性方面也受到了重视。现作理论重在分析写作认知过程与交际内容的相互关系。写作越来越体现出跨学科的交叉性,写作研究也正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素材,因此华文文学评论写作教学不仅要教各种规约和范式,还要注重培养来华留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对修辞的敏感性,使其在华文文学评论写作过程中学会发现和探讨思想。

参考文献:

[1]王雪玲.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92-95.

[2]龚鹏程. 世界华文文学新世界[j]. 华文文学, 2010, (01) :5-12.

[3] 袁珍琴. 谈文学评论的写作[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

[4] 宋琪. 从文学评论的写作与指导谈作文教改[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5).

[5] 石万鹏. 文学批评的文体写作[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02) .

[6] 贾泓. 如何指导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31) .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9

英文名称:Journa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主管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1306

国内刊号:53-1183/G4

邮发代号:64-8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篇10

引言

汉语的象征词语在汉语词汇中占有重大的比例,通过对象征词的研究和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对于汉语教学来说是很重的,不单单是在进行对外汉语词汇上的教学,而是通过词汇的镜子来折射出汉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 象征词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人类学家a.怀特说:“人类的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在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人仅仅是动物而不是人类了。”①

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十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各种文化的个性和思维特征经过历史的沉淀而结晶在词汇层面上。中华民族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则深刻的表现为思维习惯的内向探求和自我省悟,表达侧重含蓄式和具象式,喜欢用客观的事物的比喻和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一些象征词语便保留在我们的汉语词汇当中。

二、 文化的理据视角看象征词汇

文化理据是通过对词汇的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变化进行词的理据研究,但大多数是由于该词的理据不能从构词角度分析获得,而只能从该词产生的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来判断,很多文化理据类的词是通过这种方法来研究理据的,象征词在汉语的词汇中就属于此类词。

语词理据是语词发生、发展的促动因素,因而总是先于语词的形成而存在。词汇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历时的系统,所以研究词的理据要从词汇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

汉语的象征词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它深刻的反映着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民族心态。汉民族自古就有重和谐,爱群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体的传统观念,汉语一些词如“福、禄、祯、祥”,这样的词,正反映了汉民族对幸福安康、富裕美满、吉祥如意、美好的愿望和价值观念。汉语词语的象征意义是根据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表征特性或谐音的关系并通过联想而生发出来的。汉语词语的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具体的事物形态习性特征来表示一种抽象的意义,或者说,象征词语往往通过客观事物的特点来象征主观心理。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借物征取义的象词此很多,笔者划分大致归为三类;神话传说或文学典故、谐音双关、自然属性及特点。

(一) 象征义源于神话传说或典故

被我们推崇为“四灵”的动物“龙、凤、麒麟、龟、”,是我们汉民族自古以来就赋予以神灵和传说的动物。把“龙”作为崇拜的图腾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这与我们汉民族农耕时代有关,人们为了祈福求雨,在各地所见的一些龙王庙就是我们对龙崇拜的一种体现,当让这与当时的落后生产力有关,人们把不可解释的现象都归结为神灵的庇护和暗示。“龙”在封建时代还具有帝王的象征,从和“龙”这个词组成的复合词中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出和皇帝有关,如“龙颜”就是指皇帝的面容。“凤”是传说中的神鸟。《诗经.商颂》中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凤”在古代封建帝王之家有帝后的象征。

(二) 自然属性及特点

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分类,范畴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其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或动植物的生长特点,人们又概括出了一批象征意义的词,如“松”、“柏”、“竹”这样的植物象征词。根据其自然生长特点可知,“松”、“柏”四季常青,树龄可达到千年,所以我们在为老人生日祝寿时,就说:“寿比南山不老松”来表达我们对老人长寿健康的美好愿望。“竹”因其高直挺拔,冬夏季节常青,中空有节。所以一般文人墨客就用“竹”来赞美和象征高贵的品格。“梅”,梅花在严寒的冬季盛开,梅花色淡清香。枝干无叶如铁。所以人们常用“梅”来象征高雅纯洁、清丽而含铁骨之气的高贵品性。“菊”在秋末冬初开放,具有凌霜耐寒,清香飘逸等特性,所以人们常用菊来象征坚毅,清雅、淡薄的高贵品格。 “兰”由生长于空谷山岩,风姿飒爽飘逸,其淡雅幽香。因此人们常以“兰”象征高雅、纯洁的品格。因此,人们常有把“梅、兰、菊、竹”誉为花木中的四君子。

三、 象征词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教学中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重视汉语词汇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汉语的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因为从语言的的符号角度去介绍该语言所载的文化信息,是深入理解该民族文化并进而深入地掌握语言的一条重要的捷径。如果学生了解或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词汇背后的象征义,用举一反三的方式来推测出其他与其组合的意义,便可找寻其中规律快速掌握生词。研究一个词语的历史发展其实也就是研究了该词产生和使用的文化背景。通过分析其文化背景来研究其理据的词语,大多数是由于该词的理据不能从构词角度分析获得,而只能从该词产生的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来判断。大多数是由于该词的理据不能从构词角度分析获得,而只能从该词产生的历史典故或神话传说来判断或从其文化象征来判断。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不对文化的的深入了解,仅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去教授汉语学习者的话,会给汉语学习者一种“汉语难”的印象,如果我们在讲授汉语的时候,文化和词汇双管齐下,弄清象征词的象征意义,有助于非汉族人理解汉语并在语言中表达得体和提高其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