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教学十篇

时间:2023-04-09 07:56:07

信息化教育教学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1

(一)已经培养出大批的适应信息社会需求的人才

信息化素质已经成了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当下社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的基本素质。当下我国的很多高校都增加了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并且在各个专业的学科教育过程中渗透了信息化教育的理念。目前的很多高校几乎都培养了一批传统专业与信息技术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二)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上渐变

早在之前,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建设上,这些资源建设无非就是大量的购买各种数字化的软硬件资源。可是放眼当下,我们还是很乐观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从资源建设中转移到建设资源管理平台以及资源的应用平台上面,已经转移到建设数字图书馆以及大学数字博物馆上面,而且这些网络资源体系也在逐渐完善。除了上述之外,我国的有些高校还建设了网络学院,网络学院的开设方便了远程授课,方便了学生辅导答疑。这些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卓有成效。

(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

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增高,相关部门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资金数量逐年增多,从而很快地我们国家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高校校园网的覆盖范围以及出口带宽都在增加,高校运用教学的多媒体技术的种类与科目也在逐渐增多,此外对于多媒体的利用率与管理水平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化技术是先进生产的典型代表,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帮助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内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与质量,促进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先进方法的引进,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质,培养有利于当今信息时代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为此笔者探究了几点提升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与途径。

(一)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

构建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这个平台主要有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全球优秀公选课资源平台、精品课程申报以及建设平台、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等。这个数字化学习中心软件平台的优势主要有:第一利用信息化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活动的智能化、信息化与网络化,在给学生提供海量学习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与平台建设的有机融合;其次利用平台建设的机会,让信息化手段监控教学实施各个环节。所谓的教学质量工程支撑平台是指在支持“质量工程”的基础上,革新高等教育教学的专业结构与专业认证、革新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程度,革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师水平建设与教学管理制度多种需求,从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与飞跃。利用先进的技术与高校内部的优秀资源优势,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高度共享,建立数据搜索引擎,服务教学科研管理等核心业务。另外在该平台上分享全球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积极地将全球其他学校的优秀视屏引入到我国内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平台上,还可以丰富我们高校的公选课资源。精品课程的申报是针对教师说的,利用这一平台可以激发教师上课以及致力于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其余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诸如专业与课程建设平台、实验教学和实验管理平台、论文指导平台、课程实时录播系统、教学博客平台都其自身的优势,对服务于教学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有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二)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现在每一个大学生基本上都拥有一部以上的手机设备,因此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利用手机为教学服务,其教学的普及程度根据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我们就应该可以看到。尤其是在3G业务的商用之后,移动网、互联网以及电话网三者之间已经实现同步,这种融合的优势如果应用在高等教育上,其效果与影响力将大的惊人。所以笔者在此呼吁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构建校园移动学习终端服务平台体系,这样的话将会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在校园内获取数字化学习资源,丰富学生获取教学资源的方式与手段,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无形中形成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氛围,提高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四步推进措施

此外高校还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总结过去信息化发展中的不足,不断发展创新。对于未来的为教学服务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以下四步推进。首先,成立信息化项目的推进办公室,便于加强统筹与指导,统一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其次,加强对于建设,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专门人才队伍,主要负责推广和培训服务,推动教育信息化开展;第三,将网络教学的应用更改为学校的教改项目中,并且为其提供专业的项目支持也可以有选择的支持,在这些支持的项目中,选择一部上乘之作作为网络信息教学的优秀案例,加以推广与宣传,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网络教学;第四,可以在学校内部设立教育信息化的宣传栏,让更多的师生关注此类建设,扩大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力度。比如学校可以设专栏,还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教育信息化网页,打开学生的视野。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2

一、指导思想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结合咸阳市有关信息化工作的精神,以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能力,逐步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要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来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强化管理,构筑信息化管理网络。

第一,建立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小组职责为:

①实施、维护校园网建设工作。

②为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发展,搞好局域网、计算机房、等硬件建设。

③制定培训计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信息技术培训。

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我校实际,教师的培训着力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初步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所必须的技能。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

3、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积极开展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运用的培训,培养学生具有创能力,特别是自主学新精神和实践习的能力。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3

一、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加快教育信息化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我省农牧区中小学现已基本配备了“班班通”设备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提高,截止2014年年底,青海省对8个地区 26个市、县496所中小学校实施了班班通项目建设10509个班级,建设计算机教室868个,配备语音设备3461套,对355个教学点实施了数字化教学建设全覆盖,各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基本得到完善,各学科老师教学方法也逐步向信息化教学融合。青海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接收系统下载的资源覆盖初中6个学科和小学3个学科,共2000多个学时。视频资源覆盖初中11个学科和小学7个学科,另外还有专题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活动、远离等)、科学人生、世纪讲坛和学科实验等资源,近1000小时。尤其是在班班通项目上,各项目学校能通过电子白板的运用,对公司平台教学资源进一步的学习使用,大大加强改观了青海省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问题在于硬件的大投入与应用效果的低产出以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矛盾,努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升教育与教学质量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1)学校领导、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观念比较淡薄,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尚浅。青海省农牧区中小学分布偏远,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校、教师间互动少、学校领导、教师素质层次不齐,对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一些领导、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观念认识尚浅,因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中没有起到引领作用,没有指定相应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制度,对已有信息化设备管理缺失、没有充分使用。加之能够胜任信息化教学骨干教师少,其又担任教学工作,辐射面较小,不利于骨干作用发挥,不利于引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信息化教育发展不均衡。目前农牧区大部分一线教师任不能熟练使用信息技设备,对下发信息设备缺乏利用,没有信息化教学经验,比如刚刚使用的电子白板教学,许多教师还在了解,摸索阶段。

(2)各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发展快,产生的教育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近几年,随着信息化教育改革,对信息化教学的逐步深入与研究,各中小学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甚至各学科,教研组、教师都收集、整理了一定的素材和资源储备。各地区、学校虽然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但只起到储存的作用,教师要应用资源还需要登陆不同的平台,寻找、下载、修改,费时费力。怎样把分散的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范性管理,是教师科学、有效的使用是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

(3)面对教育信息化改革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一些教师缺乏接受新事物的勇气,更缺乏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创新意识,教学手段按部就班,完全搬照内地教学模式,没有自己的信息化教学发展思路。教师缺少网络互动交流,信息教学不够大胆创新,不能很好运用信息资源进行课题教研,探讨教学方法。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意识,加大培训力度,促进广大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素养、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整合的过程。要实施信息化,教师信息化是关健。要使教育技术装备发挥出真正效益,需要一支稳定的、有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培养出拥有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对于当前信息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广泛推广信息化教学应用,各地区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教师的信息技术需要和应用能力,有针对性的举办信息技术教学培训班,培养教学骨干,成立信息技术教学团队,并定期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辅导或者集中培训。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多安排“电子白板授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课程等活动比赛,让信息技术有效参与课程建设,达到教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

(2)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管理,创建一流资源服务平台,优化信息资源库,丰富广大教师视野。

教育管理部门与各地区中小学,紧紧围绕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水平,积极创设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环境,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创建一流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使之与应用成动态发展态势。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共享网络渠道,对分散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整理,整合,合理化建设中小学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试题、案例、试卷、课件、重难点问题、资源目录、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优质课、示范讲座等内容。让信息资源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地给广大师生提供服务,让教师在授课时能及时在资源库中挑选,稍加改造即可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满足教学的信息资源质的要求与量的要求,以此推动信息化教学的广泛使用,更高展现信息化教学意义。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4

关键词:电教信息;小学教育;学生;教师

小学学习是为以后进入更高学府奠定基础,因为小学教学过程是全方位、系统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才能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当小学教学中引入电教信息化教育时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学生思维变化明显变快。但是在一些地方电教信息技术应用得还不是很熟练,因此,在某些方面达到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为了将电教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得更有规律性与合理性,最终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这里我将有以下几点建议与方法。

一、合理应用电教信息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不管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不够成熟,他们比较贪玩并且自律能力较差、好奇心强,喜欢发现新事物,对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度不高,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中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这样会使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让学生渐渐通过他律变为自律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比较喜欢动漫音乐之类的东西,还喜欢做游戏,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等电子化教学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与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认知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会理解与信任学生

诚实守信、宽容大度、信任理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中的宝贵财富,尤其在小学教学中发挥、弘扬、传递这种优良美德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首先,在小学教学中多媒体等电子教学设备可能展现出来的知识让部分学生不怎么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理解学生、开导学生,让学生找出问题的源头,并解决问题,从而建立相互理解、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应该信任学生,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在最先教学中难以集中,学生心理上有所放松,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但是当一些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出现的时候教师应该耐心听学生解释并且信任学生,让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些学生喜欢唱歌所以他会在音乐这一方面关注得比较多一些,当教学课堂内容脱离音乐等相关话题的时候,这些学生可能会表现出不感兴趣等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关注这些学生,让这些学生主动参与电子信息技术教学,从而使教师逐渐了解学生,根据观察与发现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建立起民主、自由、平等、互动的电教信息化教学过程。

三、巧用电教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思维转化能力与解答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遇到困难,这不是学生不愿意思考,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会受到知识面狭窄的困扰,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并且小学生抽象思维比较差,他们大多数的解决经验来自于生活,还有部分来自于小学教学中,因此,小学教育中引入电教信息化能为小学生架起抽象思维与多方面丰富的课外知识的桥梁。这样的电教信息化教育就能顺利解决学生的难题,拓宽知识面,让学生能够通过电教技术直观面向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解答能力。例如,当学生在学习自然这门学科,如何发现自然生长规律这一知识,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关于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过程,并且理解记忆,使学生对生活常见的事物有所观察优速发现,巧妙地迁移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提高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漫长学习过程。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管哪个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讲得多么精彩多么生动,教学过程是需要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自己总结学习心得与经验,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让多媒体等电子设备给当代学生的学习带来福音。但是在教学中应该知道不能滥用多媒体等电子设备,尽管多媒体等电子设备能够为学生与教学带来便利,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握一定的度。总之,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多媒体在教学中表现出互动性强、直观性好、信息量比较大的优点,但是多媒体毕竟是辅教学工具,所以教师为了关注每一位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一定要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珊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5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研究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阶段社会中的竞争越来越多样和激烈,掌握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以及把它应用于实践当中去是当今社会每一个人的重要任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竞争力。由于信息技术的功能多样和极其便捷的特点,决定了社会中的各个行业以及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它的存在对于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具有促进性作用。

一、把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运用于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教育领域中,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如何正确运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不断地努力和完善自身教学体系。所谓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并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计算机技术,这种看法和理解是片面的。两者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别:计算机技术主要包括计算和操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和应用计算机本身的技术,而现代信息技术则是指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对一些信息进行处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教育方式方法总是会随着技术的革命而发生本质的变化,比如西汉时代的纸发明、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后来录音机和录像机的发明,这些在当时的巨大发明给我国教育模式带来巨大的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也就是人们口中的信息爆炸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人的素质和知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也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当今教育领域要求要把人从传统的知识积累型培养方式转化为培养创造型人才。对创造型人才来说,他们必须要掌握和学会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知识理论以及处理相关信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要培养这种创造型人才,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这时就提出了创新教育策略的想法。

二、注重硬软件建设和制度的制定与完善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小学若希望在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搭乘信息网络技术的快车,实现教育教学的发展,就要在政府政策及财政经费的支持下,配备一定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及相关的软件或资源,才有可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服务于日常的教学。因为就目前学校自身的经费及能力情况来看,无论是设备购置、软件或服务的购买,还是人力上的资源开发及培训建设,成本都太高,仅凭学校是难以满足信息化教学所需的硬软件条件。为此,我们需要政府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的规划、投资和建设,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当然,在制度的制定方面,除了教育及相关部门的原则性和统一规定外,各学校或学区有必要结合本校或本区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予以完善和修正,以更利于提升信息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由发展不平衡转为普遍提高

总体上来说,当今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小学信息化教学不均衡发展、教师信息素养应用能力差距等方面。城乡小学信息化教学不均衡发展是历史积淀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而信息传播技术最新科技又带来了新的数字鸿沟,这让传统的城乡剪刀差之间重新拉大了距离。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城乡差异的基础。经济发达与不发达地区,对于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显然有着差距。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校园网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我们在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欢呼的同时,必须看到技术创新曲线发展规律。新技术的创新扩散与采用,总是分为最早的创新者、其后的追随者、大众化阶段的普及使用者、还有落后者。不同的学校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这种鸿沟的存在也是必然现象。我们的目标,是要尽量缩小数字鸿沟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信息技术方面发展落后的学校还是可以充分利用蛙跳优势,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机遇而迎头赶上的。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大家对待“教育+互联网”新机遇的一种意识或者态度。传统的积淀,差距的存在,短时间内也许无法立即改变。但是,如果一个有远见的小学校长带领一批小学教师,在一所乡村小学大力利用互联网机遇发展自己的特色MOOC,假以时日,这所小学一定会脱颖而出的。

四、注重信息培训,提升信息素养

在具备了一定的硬件购置和软件支持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信息网络设备及资源的利用效率,我们就需要对学校的管理层和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是因为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环境相比,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应该逐步地过渡并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各个层面的数字化。其构建的是一个数字空间,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时空。其无论对学校的管理层还是教学的践行者教师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考验。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注重信息培训工作,逐步提升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素养。近些年的国培计划就特别注重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都可以借助网络等途径来完成培训任务,让农村小学教师能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和改善,以尽快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6

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信息化基础下,高等数学教育模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信息时代下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进行了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

高等数学;信息化;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高科技在教育领域逐渐发挥重要效果。校园内部的网络化建设逐渐加强,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突破性转变。在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如何突破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教育模式的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教育领域中得到普及,逐步成为信息社会发展下的一种新教育趋势,同时意味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利于比较的信息化环境,不断研究和开发出方便教学应用的软件资源,逐渐培养出具有创新水平的现代化教学师资力量。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和发现教学新模式,将学生培育成主动求异、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丰富、综合品质高的新型人才。

1.高效呈现教学内容。

高等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特点,其应用符号作为语言,表达更简单明了,同时借助几何语言,让表达更加直观、准确。由于这两种特点,教学环节中不能完全依靠语言信息进行教学,如此决定高等数学教育的特征,教学中要借助大量板书,通过书写和画图展示清楚,该种状况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方式,备课的时候,制作对应的幻灯片或课件,在课堂中直接播放资源文件,减少板书消耗时间,通过丰富课堂信息,增强教学效果。但是课件制作环节中要积累大量素材,投入较多时间,是知识再创作过程。

2.动态的表达。

高等数学教育研究的是变量,教学过程中思想充满动态变化,部分概念表达的仅是动态观念,过去教学手段和方式仅转述给学生某一个方面,至于动态变化具体过程则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该种状况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数学软件和多媒体技术,将动态变化过程体现出来,让更多抽象性数学理论转化成生动自然的过程,将理论知识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学生学习的时候简单清晰,增强教学效果。

3.有效解决学生问题。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主体,思考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限制下,老师必须在课堂上为学生解答疑惑,由于及时性不够,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挫伤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则类似问题能有效解决。学校内部可以建立网络自习室,让学生将思考环节中出现的困惑和新想法及时到网络上,通过网络技术和其他老师、同学交流沟通,在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思考和进步。

4.方便习题教学。

通过简单重复是无法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率的,传统习题课程教学对小部分学生具有作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一种负担,增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觉厌烦。应用信息技术后,老师可以将习题课程安排到局域网络教室中,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利用习题库评价系统进行针对性练习,疑惑之处及时反馈,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习题练习,然后和同学、教师共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5.实验教学。

学校内部建立数学实验课程,进行数学建模教育,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源自于生活,最终将为实践应用提供指导。在学校推广数学实验,主动向学生推广优秀的数学软件,提供给学生自我研究和思考的机会,学生通过自我研究,主动观察、探索、模拟,最后得出结论。建模作为一种数学应用方面的技术,最能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建模环节中合理配合应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查找资源、交流互动,发掘各种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

二、教育和自主学习结合

所谓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管理,详细分析来说,学生自身确定学习目标,对学习进行规划,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该过程强调学生的自我主体认知作用,利用其主观能动性最终增强学习效果。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自主研究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学生能查找到自我需要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不足选择学习方向和内容,通过自我判断、选择、浏览、寻找、回放资源材料。每一层次学生都可以控制自学进度,满足个体需求,信息化时代下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自主学习课堂,考虑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实现高等数学课堂中高数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教会学生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途径。

1.信息教学和课堂教育结合。

网络自主学习不仅意味着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学习前期,学生预先学习,主动发现疑惑之处;网络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根据任务列表,明确每一单元的教学重点和目标,制订出符合自身的学习计划,通过自我学习解决预习中出现的问题。高数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网络搜索工具的具体使用方式,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学习网址,学生通过自我搜索获取信息资源。老师可以通过屏幕了解学生的自学过程,适当进行监控,给部分学生提供指导,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

2.答疑解惑。

通过自我研究学习,学生对每节高数课程的内容已有初步了解,课堂教学环节的重点转化为共性疑惑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检查,疑惑之处共同探讨解决,引申教学主体,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教学情景构建等形式的配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老师应对学生的自学效果进行科学有效评价,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其中的不足之处,逐渐完善和调整。

3.建立答疑制度。

高数老师可建立个性化教学网站,丰富教学内容。将教案、习题解答、单元测试练习、难点分析、往年习题、试卷等到网站上,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老师可在网站上建立具有特点的专栏,帮助学生探究,培养学习兴趣。课堂从数学问题的历史背景考虑,为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让学生学习的同时,从数学家事迹中感受到榜样力量,感受数学知识中的生命气息,带领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的力量,彻底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总之,数学知识学习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传递和转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心灵上的数学逻辑感知体验,促进高等数学教学从细节教育逐步改变成探究式教学,彻底改变教学现状,为学生长久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严明 单位: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深,这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还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的发展改革。目前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教育都趋于信息化,并且发展相当迅速。由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教学情况,需要从改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营造老师与学生和谐相处的氛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与教学。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教学方法;基础教育

引言

研究表明,当前的基础教育形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形式。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输入,但没有做到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自身后续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在进行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经常到基础教育课堂中进行实地观摩与详细的分析,以及在与各个学科教师的交谈中了解到,即使是在信息化教育的条件下,基础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

1、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含义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对于教育信息化来说,外界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就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结合,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之中,完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获得资源,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尽快的适应社会,迅速实现教育改革的完成。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就是在国家和教育管理机构的领导下,为了更好的发展基础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管理,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基础教育,全方面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综合,把网络作为平台,实现高效的教育管理、高水平的教学水准。加快基础教育的改革速度和实现现代化教育的步伐。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必须要突出基础教育管理以及基础教育教学的特色,与高等教育相比,基础教育是统一的并且比较基础,基础教育管理应该最大程度的做到规范标准,层层管理。要关注基础教育发展的全面性,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同时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特点、本质和目的

(1)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特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有很多优点,例如管理更加智能方便、管理更加依赖网络、信息传播迅速等。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能够很迅速的获得信息并且在较快的时间内传播出去,有效的增加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从教育管理方面看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拥有开放、科学等特点。开放性使原来的孤立的以学校为中心的管理体系被打破,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由此得到多个地区之间的有效的交流与监督,促使基础教育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系统性是指各基础教育管理机构之间的互相依存性,各机构是一个关系紧密的整体,各机构需要合作与相互配合,避免“内乱”的发生。交互性则是改变了传统的命令与决策执行模式,促使学生、学校、教育管理机构,甚至是全社会都能达到平等关系。科学性则是完全的体现了信息化管理的规律性和制度的优良性。这些特性体现的是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精神和思想动力。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本质和目的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使基础教育管理要新颖,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就是将新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与基础教育管理相结合,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的目的就是提高管理的效率,改善基础教育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

1、师生间教学的现状

在现在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中,一般情况下会强调学生是主体或者强调老师是主体,不能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做一个合理的定位,认为老师与学生是两个独立的主体,不能相互协调,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更好的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寻找新的教育方法。

2、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的优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再受到一些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其指引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思想是决定教学形式的关键因素。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通过和谐的交流,使学生慢慢了解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有关学习的各种活动,相对应的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引下认真学习所学内容,积极的询问老师不会的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不断地交流来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3、教师与学生应形成平等的关系

基础教育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很高的素质,而且还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教育管理信息化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够利用信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随时修改教学的方式与内容,与学生达到完美契合。同时,学生也应该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去接受知识,与教师进行交流与协作,在课前、课中、课后都能与教师保持良好互动。这样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拥有比较近的关系,使师生能够共同进步。

4、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的教学,是把素质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的,通过认真仔细的研究课本,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来获得课堂上学习的内容,经过分析整理之后,将堂本知识与信息知识相结合。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的改进,实现现代教学的目标,特别是获得知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方面尤为重要。

三、结语

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是在不断发展的,本文着重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探讨了信息化对改善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的影响。为了使基础教育更加完善,还需要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相融合,让信息技术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基础教育。

作者:刘立伟 单位:四平市铁西区教育局

参考文献: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8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等教育 英语教学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三次产业革命都促进了改变了世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社会来临,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存贮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深重影响。人类社会也进入了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信息化”成为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信息化成为发展的趋势,信息化教育成为教育的新手段和新形式,也为学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教育事业的改革也日益深化。信息技术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全面的变革,使得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式方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信息化也成为国家的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转变,深化了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提高,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手段。

1 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社会信息化”广泛体现于各个行业,同时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政府也通过各种形式,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信息化充分体现着信息技术的特点,要求教育中必须充分体现数字化,要求信息传输的网络化,教育过程在体现智能化,教育形式实现多媒体化,充分体现开放、交互、协作和共享的特点特征。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水平的提高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教育的改革,实现教育的目标。国家也多次相关规划、政策、法规来布局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同时国家教育部每年都印发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以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

2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育

高校英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教育要求学生必备的几种基本技能,其中就包括英语技能和信息检索能力,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化,英语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日益重要。同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中规定,学校必须为英语教育配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其中提出了生均座位数7个的最低标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高校英语教育水平,是高校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

2.1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由于各部门对于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对于网络建设、计算机机房建设的热度非常高,但对于英语教育的信息投入则不足,对于英语教育信息建设的意义重要性严重认识不够,而且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性不够,没有长期的持续的更新和建设。

2.2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不均衡

在高校英语教育信息的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硬件轻软件的趋势,没有能够为英语教育提供支持。据统计,我国高校中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比例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90%,而英语学习软件的开发和人员培训的投入一共仅占10%,这个比例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30%的平均水平。

2.3 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不高

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师中,女老师的比例占到80%以上。基于女性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女性普遍对信息技术具有恐惧心理,在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方面普通不足,这也导致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水平不够。英语老师的课件制作普遍比较粗糙,内容普遍比较简单,形式相对不够丰富,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的吸引力显得不足。

2.4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质量不高

高等学校基于其学术性和创新性,本是新技术新方法诞生地和使用地,信息技术在高校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学中已经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促进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对民间以新东方为代表的英语培训机构,高校英语教育的信息化质量不高,充分体现在英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不足、教学的信息化管理不到位、教学的信息化手段不丰富、教学沟通的信息渠道不畅等多个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

3 高校英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软硬件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首先是必须构建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这是英语教学应对信息化浪潮,加强信息化教学的前提条件。首先,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设施建设的基础是网络设施,信息化是在网络上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和转换,也通过网络来构建信息资源(英语教学素材),现代英语信息化教学的网络一般是采用ATM进行分组的交换网到以ATM+TCP/IP网络协议;其次,英语教学基于其包含语音教学的内容的特性,很早以来就有语音室建设,这也是最原始的信息化硬件建设。现代语音室建设包括网络服务器、学生学习终端、教师主控设备、以太网交换机和视频交换机等设施;再次,硬件的建设是为了支撑软件的运行,因此也必须加强数字语音软件的采购、英语学习的资源软件、英语教学的素材软件、其他资源如电子课本多媒体体光盘和数字课件等;然后,@些数量巨大的音频视频资源需要高密存贮设备来进行保存,所以必须配备调整的基于网格的网络服务器和具备三级缓存的高存贮的硬盘设施。

3.2 加强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

高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为英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更需要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软硬件设施,充分挖掘其中的资源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基础,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能够熟练使用设备,能够把资源的使用率发挥到最佳;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对课程进行设计,要能对英语教学软件的功能开发充分熟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够利用英语教学信息设施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同时也能够利用这些设施来提高自身,为更好的英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英语教师要能够在英语教学中通过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通过多元化的视频和音频以一种科学性、启发性和逻辑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理解知识要点、把握英语学习技能、掌握英语学习规律、发展英语思维习惯、拓展延伸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还体现在英语教师的认识、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体现在英语教师在信息社会行为的信息道德素养,体现在了解、搜集、评估、分析、传播信息的能力,体现在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来开展信息调查、信息鉴别和推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将促进教师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升华。

3.3 加强英语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高校英语教学的信息化首先体现在加强教案教材的电子化,英语教学因为是听说读写的一体化,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通过电子化的方式,可以把英语教学中的语音和文字进行融合,可以把语音和活动影像进行整合,可以把以前的课本、录音带和录像带进行合并,实现图文声像并茂;通过超文本、超媒体的形式可以把网络上无穷的英语学习资源通过软件进行组合有利于教学的个性化和自主化;高校英语教学的信息化其次体现在教学环境的虚拟化,英语教学应该加强虚拟英语课堂、虚拟英语教学素材的图书馆、虚拟教学的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上。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对学生开展英语教学,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开展远程教学,通过虚拟的方式来开展网上学位的授予;高校英语教学的信息化还体现在充分利用即时信息工具等沟通手段上,应该充分利用论坛、社区、微信、QQ、微博等工具来开展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英语教学的信息化还体现在充分利用课件来开展英语教学,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创设情境,促进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课件来作为教学的中心,给学生提供多层次的多感官的刺激,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DB/CD]. 百度百科:http:///link?url=MjWu Omd1_o23ldxdwUyrJa7wBVBQ-tym7PzhwAZWJstvgWideaqTcio9mFr-JuZ1ECC0s8EOHXTn_Ws7rDJre_

[2] 陈艳.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山西科技,2015(2):106-107.

[3] 王玉英.外语教育信息化的多视角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4):200-201.

[4] 窦成君.教育信息化与英语教学[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3(4):71-72.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9

(一)领导不够重视,资金投入少

普通高等学校,都是把有限的学校资源,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中去,对成人教育不够重视,虽说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在日益的扩大,有些高校的成人教育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人数基本持平,办学效益也颇有成效,但绝大多数的高校领导却把成人教育的办学视为创收的有利渠道,投入少,产出多的错误办学思想层出不穷,资金在成人教育基础信息化建设的方面投入过少,成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二)管理者思想落后,缺乏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手段

成人教育信息化必须覆盖教学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者过于依赖传统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理念和方法没有更新。目前的成人教育管理狭隘,缺乏整体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而在管理软件上却投入不足;对专业人才培训方面,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数据库的建设方面不重视;教师教学的信息也没有通过网络备案,信息数据没有更新,无法第一时间了解教学的动态。以上种种,就导致教学管理信息不健全,信息化发展停滞不前。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含量和程度有待加强

现在很多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效率低。对排课、考试等进行单机系统的编制,系统灵活的整理信息资料,使得数据信息得不到完全的共享互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有个别函授站没有计算机和健全的网络系统,根本无法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怎样加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一)加强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教育管理观点的转变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转变,信息化的管理对教育过程的系统分析、统计还有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要解放思想,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推动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在教育管理上不断创新。加强建设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不仅在人力、财力、物力上都要做出良好的保证,也要均衡组织管理的发展。

(二)领导对教学能管理信息化的要加以重视

领导是学校运作的核心,只有加大领导对成教管理信息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对其发展至关重要。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不仅要成教部门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领导在宏观掌控上以现代教育理念出发,彻底根除“投入少产出多”的诟病,对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投入力度,以行政手段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增强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操作和管理能力,管理层次、部门各环节还有人员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认真分析成人教育管理在现代信息技术上的应用,解决管理中的问题,在教学管理上不断创新,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健康的发展教学管理信息化。

(三)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学信息化管理的队伍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团队,需要管理硬件、软件、还有教学方面,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对现代信息技术有着熟练的操作技巧。教育管理工作者更要争取学校的支持,加大对成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在硬件方面要加以建设,更要在人员的培训上多加重视,培养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在硬件软件方面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方面都要加强,创造良好团队,优化教育管理人员的配置,明确个人职责,灵活的管理教育机构,高效地完成工作目标。

三、结语

信息化教育教学篇10

一、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思想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成人教育教育管理沿用的是高等教育模式,将同样的教学内容传授给不同的学员,没有考虑这些学员的接受能力,从而降低了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另外,成人教育所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全体在职人员,这些人员往往综合素质差距较大,这也给成人教育带来较大的影响。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不能够很好地解决成人教育中工学矛盾这一突出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建设一个较好的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形成对于信息化平台的有效管理。首先,要建设一个能够掌控整个成人教育学院的信息化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在进行信息化数据采集与整理的时候的高效性。其次,根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保证数据资源能够共享,进而为每一个成教学员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满足成人教育教学的多样化教学要求。最后在这个成教信息系统之上建设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远程交互式优势,让学员根据自己的的工作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时间自己教学内容。这样,就使成教学员能够将自己的零散时间利用起来,从根本上解决成教学员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实现自主多样化学习。

二、信息化成人教育管理平台的具体建设

1.决策层。决策层是进行信息化成人教育管理平台的战略管理,其在整个信息化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决策的地位。决策层管理分为信息化教育组织结构的建立、各项制度的建设、业务流程、理论研究以及发展规划等。通过信息化决策层管理,建立完善的成人教育服务组织结构,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开展成教学员招生以及教学工作;制定出相应的成人教育招生、教学制度,保证在开展成教教学信息化平台能够进行正确的的信息化服务,从而使得我们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能顺利进行;配合成人教育学院的相关招生人员,在网上发放录取学员的录取信息,保证录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学员的个人情况,在网上编排出学员的专业、学号等信息,为后续的教学管理提供基础。

2.事务管理层。事务管理层是开展成教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通过在网络信息库中各专业学员的报名以及录取情况,制定出相关的教学任务书,进而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课程安排信息。在学员接受网上教育之后增加相应的教学测评系统,并且根据学员测评后的成绩信息适时调整网上教学内容。学员可以在教学管理信息平台上查看自己的教学信息,如果学员要更新自己的学习信息,或者是网上缴纳学习费用,就可以联系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整。

3.网络平台层。网络平台层可以分为招生录取平台、教务教学管理平台、学籍管理平台以及财务管理平台,这些平台都是基于信息化技术建设的。招生录取平台完成成人教育学院正常的招生录取工作,对于录取的学员信息进行统计归纳到网络信息数据库中;教务教学管理平台是老师完成授课任务以及学员学习状况的平台,老师在进行授课之后要进行相应的学习测试,对于学员的考试安排以及考试成绩要及时进行记录;学籍管理平台是方便成人教育学院、老师以及学员对于学员学籍信息进行登录查询,包括学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家庭背景以及学习成绩等信息,这也是涉及到学员隐私的信息。财务管理平台是指成人学院根据学员的各项学习费用的缴纳以及费用的管理,包括学员缓交学费以及减免学费。

在成教学院的网站上,通过布置相应的资料数据库Web服务器及流媒体镜像服务器,在内部的信息应用软件管理上采用Client/Server等来提高系统建设的稳定性。对于子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要安装客户端模块,这样就使得学员以及老师能够自由访问客户端,确保成人教育教育能够正常进行,保证学员能够接收到最新、最全的教学信息。成人教育学院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网络教学信息平台上提供教学网站的全部信息,在教学信息的、教师管理、学员自主信息服务等方面做到实时更新,确保日常教学活动正常进行。通过在成教网络上采用流媒体服务器,当学员集中学习时网络发生拥堵,那么流媒体服务器就会承担一部分的网络分流,从而保证整个网络的畅通。如图1所示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网络结构图。该系统通过加强子系统(部门计算机或是学员计算机)与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以及流媒体镜像服务器之间的联系,通过流媒体镜像服务器对于网络进行分流。整个系统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 2003,服务器选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自带的iis6.0,ASP.NET版本为.net framework3.5,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2000,流媒体服务器为Windows2003自带的Windows Media Serveice8。

4.服务层。服务层是提供面向用户的终端服务,是展现成人高等教育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窗口。由于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成人学员,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建设平台服务层要能够对于全体学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进行网络招生的时候,要耐心细致地跟有意参加成人教育的学员进行讲解,让学院明白网络成人教育的意义以及实施方法,从而使得学员能够接受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