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技术十篇

时间:2023-03-22 00:48:05

计算机软件技术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1

要想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必须要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范围具有充分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及硬件两部分组成,其中,软件主要是对控制程序执行的方案、相关数据的表示方法以及程序进行研究,同时还包括计算机操作过程以及资源管理的实现技术,其中主要有:①实现技术和软件工具;②数据库技术;③操作系统和实用程序;④编译技术;⑤程序设计语言。从概念上来讲,计算机在运行时的数据、计算机规则方法以及程序的文档就是所谓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人工智能、过程控制、数据处理以及科学计算等。为了能够使计算机对某类具体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就需要编制应用程序、提出解决方法,并且能够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从而可以获得良好的预期效果。立足于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而言,计算机的灵魂就是计算机软件,在软件技术的指挥下才能够发挥计算机强大而神奇的功能。

2计算机软件的不可靠性研究

(1)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对软件的属性质量以及性能进行评价和描述的标准,也就是说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在特定的环境以及时间下不会导致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这个概率是衡量软件有无故障的重要指标。目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瓶颈,所以尽管具备了较为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设计体系对软件的设计和流程进行规范,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可靠性的研究工作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性。(2)硬件材料是硬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硬件材料是否容易老化损耗对于硬件至关重要。硬件失效通常表现在物理故障。而对于软件来说,它不存在磨损现象,但存在陈旧落后的问题。(3)软件行业工作人员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预防性维护技术预防故障,采用断开失效部件的办法对故障进行诊断,采用对被损坏的系统进行更换或者修复的方式实现软件功能的恢复。但是在计算机软件出现损坏的时候很难通过这些措施进行修复,只能重新设计失效的软件。(4)由于目前我国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开发水平整体属于低级水平,特别是具有较低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导致我国严重缺乏核心技术。而且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我国的软件产业处于中下游的地位,在软件市场中我国所生产的产品的品质和层次也处于最低端。尽管我国的软件经过长期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软件产业发展结构等问题。我国近年来一直存在着忽视软件而重视硬件的问题,因此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的软件开发市场仍然处于正在不断成长的阶段。

3计算机软件不可靠性的解决途径

要想使软件不可靠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首先要在软件研发的初期就要对软件的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将软件的研发工作扎实认真做好。(1)软件的不可靠性主要由于软件差错而导致出现软件故障;而软件差错则是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人为错误。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可靠性,首先要致力于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软件定义进行充分的理解,真正地掌握将用户提出来的需求。其次,工作人员要对语法错误以及变量初始化错误等各种技术层面的错误给予高度的注意。再次,在避免错误的同时要认真思考,保证内容、文档和版本达到一致,同时还要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其进行切实的考虑,最终能够将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软件设计出来。(2)计算机软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是由于计算机开发人员并没有认真地将开发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计算机硬件维护以及各阶段的评审等工作做好。为了使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能够与相关的要求相符合,必须严格规范地依据流程进行软件技术开发工作,坚决避免发生跨越阶段开发的现象,在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必须要及时实施软件评审工作,从而将各个阶段的软件开发标准明确下来。在此过程中,软件评审人员在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评审人员通过审核设计师提交的软件文档是否执行了上一个阶段软件文档的标准来衡量软件开发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软件评审人员还要配合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以提高评审质量。因此对一批软件行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这样才能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更好的维护,从而推动计算机软件技术朝着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3)虽然我国制定了关于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一系列的规范,然而由于没有将科学的技术质量监测机制建立起来,同时也缺乏核心技术,因此现在还缺乏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实施技术改良、评价修改以及质量测试的有效途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三检体制”,保证计算机系统开发的规范性,提高软件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在软件技术开发配置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软件配置体制,并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样才能使计算机软件的整体技术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并且能够对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有效的控制,最终促进整个核心技术的全面提升。

4结语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2

关键词:原理;插件技术;计算机软件;应用;类型

插件是按照预定义的接口规范编写的程序。在运行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接口标准调整插件的使用。一般来说,计算机软件程序是通过主程序、插件等重要部分形成的,其中主程序与插件之间需要在平衡、和谐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以保证计算机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因此,针对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实际意义。

1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技术

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是基于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而进行的一种通过提供接口的方式来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计算机软件中插件的主要作用在于拓展软件的扩展性,延长软件的使用年限。在开发计算机软件时,包括各种形式和功能的插件,可以有效减少插件完成软件原型的时间。并且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基于用户不同的需求来对软件进行高效、便捷的完善、调整与修改,有效节省了软件开发的成本。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利用插件不能改变程序的基础上,对软件的主要功能进行扩展,贴近用户的市场需求。目前,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计算机软件编程当中。插件是一种基于统一的预定接口规范所编写的一段程序,而插件的运行条件也是十分严格的,由于插件十分依赖于应用程序,因此插件只能在程序所规定的系统平台下才能够顺利地运行下去,并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插件的功能很简单,需要添加一些具体的功能插件,主要用于应用,也就是添加不适合系统平台或应用软件平台的功能,从而满足应用软件或系统平台的需要。虽然插件的功能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它在计算机软件中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有了插件的存在,才使得计算机软件变得灵活多变,使得插件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为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使用提供方便。

2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2.1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技术的原理

作为计算机软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插件技术,它的运行需要接口以及动态链接库的支持。接口的功能是为了插件以及它的宿主程序之间提供了一个相应的通信标准,从而使得插件以及它的宿主程序之间能够有一个正确精准的通信,减少出错率。因此接口在插件技术的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界面是由主机程序开发者制作的,这就需要相关程序开发者将相应的接口规范打开,开发才能让其他开发者顺利地进行相关的插件,使插件和主机程序可以完美的配合没有错误。对于动态链接库是一种静态的和动态的,可以由其他应用程序共享具有特殊功能模块的人员,使编程人员能够正确地执行文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即使文件调用失败,也不会使程序终止,方便快捷,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上的应用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2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2.2.1脚本语言插件

脚本语言插件,即为利用特殊脚本语言来完成出哈建。这种插件相对普通插件来说难度较大,需要程序的解释内核,并且解释内核还需要软件的设计开发者自己亲自制作完成。其中,宏就是这一类型插件的典型代表。宏,就是将一些命令组织结合在一起,当做一个单独的命令来完成特殊的任务。其中,MicrosoftWord对宏的定义为,即为可以联系组织一系列命令,并且将其作为单独命令使用的一系列word指令,宏的使用可以使得日常工作变得更加高效。这一插件的优势在于不再需要使用企业的工具来制作插件,软件自身就带有插件,有效拓展了软件的可用性。

2.2.2已有程序环境插件

利用已经存在的程序开发环境来进行插件的制作,与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方式相同,可以在主程序中建立开放大量的自定义接口,以便在寻找资源的过程中更加自由、更加便捷。这种插件的应用与命令插件的应用正好相反,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可以充分发挥开发者的创造性思维。但是这种插件的编写难度较大,插件接口的协调也有一定的难度。

2.2.3类似于命令插件

这类型插件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限制较大,自由开放性较差。这类型插件绝大多数为文本插件,且功能简易,拓展性差。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该插件在应用过程中使用便捷方便。例如,WinAmp中的Skin,WinHacker使用这类型软件较为频繁。使用插件类型只需要选择用户,然后输入,最后按照用户输入完成设计的内容,已经提前完成了一系列操作。

3计算机软件中插件的类型

3.1简单插件

这一类型的插件由于制作简单,使用难度比较小,因此十分适合于初学者进行使用。这一类型的简单插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插件之一,由于这种插件是一种类似于命令的扩展性较小的简单插件,该插件使用方便,设计简单,适合初学者使用,但没有什么突出的优越性,特别是因为简单的插件扩展比较小,这直接导致了插件在实际使用中的自由度较低,因此使得这种简单插件在实际的使用中,总是有不能够让人们满意的地方,降低了人们的使用体验,与其他的插件相比,还是具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3.2利用脚本的语言插件

这种类型的插件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脚本文件,特别是需要特殊的脚本语言来进行编写,从而导致了开发者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开发编写来进行利用脚本的语言插件的使用,使得这种插件的制作以及开发都是比较麻烦的。但由于脚本语言插件的使用,有没有其他插件的特点,使软件插件没有其他事情之外,在生产过程中很方便,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工艺,扩大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提升了人们进行计算机软件升级时的效率。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利用脚本的语言插件以其不同于其他插件的独特的特点,成为了注重效率的办公自动化软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插件之一,对于人们办公效率的提升极大。

3.3已有的程序环境插件

这种类型的插件由于需要在原有的程序环境的基础上来建立多个自定义的接口,因此需要专业的程序设计员来进行这种插件的设计开发,使得这种类型的插件制作难度比其他几种类型的插件来说制作难度很大。然而,另一方面,虽然这个插件的生产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因为这个插件需要在接口的生产过程更多的自定义,可以调用不同的资源,使人们在这个插件的设计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整合更多的功能,让这个插件松动,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需要,为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其他几种的插件相比,这种基于已有的程序环境而制作的插件具有更多的功能以及更为便利的使用体验。

4结束语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计算机插件的优势对于其推广应用十分关键。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使用,可以使软件更系统、更专业、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计算机使用用户的不同需求,完成维护和软件升级,电脑可以显著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延长软件的寿命。因此作为具有解决计算机软件在运行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作用的插件技术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中,不仅可以解决计算机软件所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对计算机软件中的功能进行添加与删减,可以从最大限度上满足使用者对计算机软件不同的需要,提高计算机软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平,马燕,杜利峰.插件技术研究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

[2]张怡.一种基于软总线的插件技术[J].舰船电子工程,2015(3).

[3]王家华,张清波.插件技术在储层建模系统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6(2).

[4]奎万花.插件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管理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5(5).

[5]于珊珊.软件插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电脑学习,2017(4).

[6]姜昌华.插件技术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10).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3

关键词:插件技术;分层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价值

插件技术与分层技术的运用,一方面能够有效缩短计算机软件原型的完成周期,从而节省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促进了相关技术的进步与使用性能的提升,从而达到更好满足客户需求的效果。据此,针对插件、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价值展开探讨,具有较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1插件技术与分层技术概述

1.1插件技术的内涵

插件技术指的是一种应用程序,遵循程序接口完成相应的编写,再规范接口插件,达到拓展程序功能的目的。在当前的计算机软件使用中均包含了插件结构,当应用程序中缺乏插件技术时,那么插件便只能在系统平台中完成运行任务。当前计算机软件中运用到的插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组件对象的模型插件。该技术又被简称为COM,利用该模型可以直接定义程序接口,而不需了解插件功能的整个实现过程,同时也能达到不同插件间通信的目的。(2)脚本插件。将插件逻辑运用编程语言转换为脚本代码的实质即为脚本插件的利用过程,编程语言可以是通用语言,也可以是自行开发的。当前脚本插件的主要语言形式为XML,在利用过程中具有简便、易于操作等优势,同时也使脚本插件具备一定的风险漏洞。(3)动态函数库的DLL插件。该类插件的运用主要是针对于主程序来完成,利用动态的数据库形式,主程序可以调用DLL插件中的函数,然后再通过相应函数完成对动态数据库中DLL插件的运用。在主程序运行过程中易出现“DLLHELL”的情形,在此状态下便会导致插件无法正常运行。

1.2分层技术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内部结构中的各个层次都存在相对应的关联,所以为了保证软件运行的灵活性与可靠性,通常需要开发出不局限于某一层功能而是适应多种功能需要的技术,这便需要利用分层技术来实现。随着当前计算机在小型数据功能中的广泛使用,计算机的软件开发也逐渐由单层发展为双层结构,在此过程中也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性与科技性。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包含了双层技术、三层技术、四层技术、五层技术、中间件技术等不同类型,在利用分层技术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提升软件品质的效果。从社会角度来看,分层技术也能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2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价值

2.1接口、动态链接库、主程序功能

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应用原理概括来说主要有接口、插件、主程序三大组成部分。首先,接口指的是插件同主程序之间形成的标准通信协议规则,这对于插件与主程序能够实现有效交互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接口的有效也成为影响计算机软件插件插入结果的关键要素之一。其次,插件指的是动态插入形式,通过插件技术作用的发挥,从而帮助计算机软件增加更多的功能。此外,在管理处理功能方面,插件也能为计算机软件创造更为便利的接口,从而为调动程序的快速识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程序的主要任务在于启动计算机软件,Windows系统中的主程序一般表现为exe格式文件。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将插件加载到进程地址中,便可以达到实现基础功能与管理程序等目的。动态链接无法独立完成运行任务,而是通过调用独立程序从而达到使用目的的软件模块。其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静态调用。该方式主要通过加载DLL和卸载编码来实现,不仅操作简单,同时也具有灵活性欠缺的特点。当动态链接库产生时,运用LIB文件完成移植,从而实现对DLL函数的调动,需要注意的是在隐式调动过程,FreeLibray和LoadLibrary无需进行调动,而是在建立起DLL文件时便可以自动让链接程序产生效用,实现对LIB的匹配功能。所以LIB文件的应用又常用于对DLL编译的替代使用。(2)动态调用。此类调用方式虽然同样是利用DLL的加载与卸载来完成,但是其对象主要为API函数,这与静态调用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对内存的充分利用,便可以编写大型程序。

2.2插件技术应用价值与意义

插件技术的应用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简要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插件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电子商务以及服务器领域获得较大发展。计算机软件可以使各项任务有序、高效完成。这不仅可以分担服务器的运行压力,同时还可以为软件提供可靠的信息访问服务,从而对服务器管理、软件运行、开发、分配等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2)插件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系统功能的拓展目标。插件应用是立足于硬件系统的插件技术思想而建立起来的,通过将软件程序与接口紧密连接便可以实现拓展系统功能的目的。这一巨大优势也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让系统功能的拓展延伸可以符合先进性与规范性需要。(3)插件技术直接促进了计算机软件性能的提升。插件技术的使用在解决软件集成问题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完整性。计算机软件的研发速度日益加快,要解决软件在开发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则可以通过插件技术的运用提升计算机技术的适用性。

3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的价值

3.1分层技术的主要应用

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四层技术。虽然当前计算机软件使用中仍旧存在大量的双层、三层技术,但是这些分层方式却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真实需要。所以基于传统的界面层、业务处理层与数据层发展而来的Web层、处理层、数据库层、存储层也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计算机相应问题。例如,在Web设计中,按照职能可将应用划分为表现层、业务层、持久层与领域模型层,通过四个层面独立的功能发挥,从而达到数据通信传输的效果。(2)中间件技术。该技术是优化数据库、计算机内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从而达到加快软件开发速度、提升计算机运行效率的目的。利用中间件技术开发的系统不仅更具独立性,同时也蕴含了更加复杂的技术内容,例如异构和分布集成屏蔽等,这些也为简化软件、提升质量带来巨大帮助。(3)五层技术。在J2EE环境中,五层技术已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使用效果,其内容主要囊括了客户层、业务层、Web应用层、资源层、集成层。总体来说,五层技术可以按照应用逻辑产生不同组件,从而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计算机系统的使用要求。

3.2分层技术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使用的价值与意义,总体来说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分层技术可以规范软件的功能层次接口,从而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接口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具有关键性地位,通过对接口位置的适当处理,既可以提高软件综合性能水平,让用户可以更加快捷、便利地完成计算机操作,同时也可以有效缩短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周期,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由此看来,分层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开发、应用、推广等多项价值,这对于计算机领域的进步也有着重大效用。(2)分层技术直接提高了计算机使用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必须满足灵活性与可靠性的需求,计算机使用并不局限于某一项功能,而是随着功能单元的开发,可以拓展更多的功能。要使得软件的多用性得到保障,那么必然要利用分层技术,才能为提升软件功能的多样化开辟路径,进而才能更好维护计算机软件的可靠性与灵活性。(3)分层技术所蕴含的物理含义也使得该技术的利用能够和软件开发达到更好的匹配效果。分层技术有着特定的物理含义,而在研发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分层技术不同层次的特性来协助完成,通过在问题与问题间构建起相对密封的系统,并保持每个层次的平等性,从而为不同层面的问题解决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基础。例如,在双层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可由服务器与客户端的断点共同组成“双层”,再由客户端为使用者提供界面,让其可以把握相关的逻辑关系。服务器也会在接受消息之后整合信息资源,并将其快速而准确地传递至客户端中。再如三层技术的应用,通过分层也让数据的运行效率与安全性得到了更好保障,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既减轻客户端的压力,同时也避免了资源浪费,使得开发的应用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4结语

插件技术与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插件技术能够有效简化软件程序,从而提高计算机的反应速率,分层技术能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出更多应用功能创造条件。由此看来,只有加强插件、分层技术的应用分析,完善软件开发的数据库,才能促使现代信息技术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林.计算机软件技术中分层技术、插件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电脑迷,2016(9):105.

[2]李晓健.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的应用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6,33(2):207-208.

[3]静俏俏,王艺嘉,姜锴锋.试论计算机软件技术中插件技术的运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9):253.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4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16-01

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中,软件的发展是主要趋势,因此,插件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使计算机的软件功能有了扩展,为计算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插件技术

1.什么是插件技术

所谓插件指的是一种程序,这种程序是按照统一使用的预定义接口的具体规范来进行编写的,处在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由接口规范来调用插件,以此来使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扩展。插件的英文名称叫做plug in。插件的典型的例子有两种,一种是ActiveX控件另外一种是COM,但从本质上来说ActiveX控件不过是COM的升级版而已。另外的一种插件叫做Photoshop的滤镜。

计算机软件插件最大的好处和作用就是它能够实现程序运行时功能可以得到扩展。这也就是说,软件的开发者只要将插件所使用的预定义接口规范进行公布,那么其他的开发商就可以不用对整个程序代码进行编译,而是只通过插件的开发来扩展功能程序就可以了。所谓的运行是在编译之后才能够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开发者对软件功能的更新,是在源代码级别里进行的,然后再重新编译整个程序,然后将新版本,这就是造编译时更新软件。

2.插件的常见类型

在现有的计算机软件插件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基本的简单插件

这种插件在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是最为常见的插件,这类插件和一般的命令软件比较类似。这类插件的自由度相对来说比较低,和一些比较传统的软件相比较,并没有太大的优越性。这一类插件技术的使用系统主要有Win Hacker以及Win Amp等系统,这类插件在安装完成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与之相应的代码输入,这样一来,能够保证程序的正常的运行。

2.2 特殊插件

在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这一类插件的相对来说比较少。这类插件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脚本语言来实现的。这种插件的编写比较复杂,编写者必须要先制作一个与之相应的解释内核来对程序进行解释,才能满足插件的正常,这样才能使得使用者能够正确的使用该插件。在我国的计算机领域,这种插件的研发还在进行之中,微软曾研发此种插件,但实际效果不好。但是如果这种插件研发成功的话,将会使插件的制作大大降低难度,可以在不同的办公自动化所用的软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3 普通常用插件

这种软件在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较为普遍,是现阶段比较实用的插件。这种插件主要是利用现有资源环境来进行开发的,比如常见到的Photo Shop就是用的这种插件。与上文所述的简单插件相比,这种插件的不同之处是在构建程序主体的时候,自定义的接口被设置若干个,以这种方法来保证所安装的插件能够比较自由的访问在软件系统内的资源。这种插件的优势是自由度比较大,有利于开发者的发挥。但是,这种插件的编写过程比较复杂,对所用到的接口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要有专业人员参与才能够完成其操作。

二.在实际中的应用

现在的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被广泛的应用,由于它自身的优越性,也给计算机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计算机插件在实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插件的本质作用是在不对计算机的主体程序修改的情况下来对其软件的功能加强或者扩展。只要开发者将插件的接口公布,所有的公司或个人都可以来制作自己的插件,以此来解决一些操作问题或者是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也就是所谓的“即插即用”。平台和插件相结合的软件结构是把一个将要进行开发的软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叫做平台,是作为程序的主体,另一部分叫做插件,是作为功能扩展以及模块的补充来使用。

要能够实现这种结构,必须先定义两个标准接口,即插件接口和平台扩展接口。这两种接口各自都是由各自的相应对象来实现的,另一个只是进行辅助的使用或者是调用。插件和平台是进行单向通信的,主要由扩展接口来实现,插件通过由扩展口可以获得各种资源,包括内部数据、内存分配以及系统句柄。插件的使用和扩展接口相类似,只不过它是为平台提供信息的。

要开发出一个应用程序来支持插件的功能,那就是如何实现主程序和插件的通信。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有一定的通信标准,而可以作为这个标准的就是接口,主程序和插件之间只能通过它来进行通信。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接口知识功能的定义和规定形式,它并不包括功能的实现。接口的本质是模块调用的规范。

接口的调用与功能实现不组合在一起,可以有较大的优点。虽然因为开发者的不同对于相同的接口有不同的实现方式,但是在程序当中,对于他们的调用方式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有可以使主程序得以实现的接口,在其他的插件当中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对主程序的功能进行调用。这样一来,程序的灵活性便大大增加了。

在主程序之中,插件的安装以及删除由插件的管理部分来进行,另外,可以将安装插件的所有信息都保存到合适的地方,比如说可以保存到注册表里或者是配置文件当中。启动主程序时,插件模块的加载根据插件配置信息来进行,然后再得到插件所用的输出函数或者是指针并且要进行保存,在需要的情况下,向主程序增加如菜单或者是工具条按钮等这些界面接口元素也是可以的。在主程序当中,如果点击到和插件相关联的接口元素,会触动插件的调用函数,这时可以利用主函数中的信息来调用其中实现的功能。在调用插件进行函数输出的时候,主程序中的接口也可以传递给插件。

总结:

插件技术的应用,不仅使计算机的性能有所提高,另外,也为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方向,在这个计算机时代,插件技术的应用无疑是一大主流技术,对于工作和生活有重大意义。笔者相信,插件技术将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新的更先进的插件技术出现,继续为计算机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国栋.试谈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16)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5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13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计算机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位,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软件的可扩展性是其重要的性能之一,软件运行一段时间后,会需要增加新的功能,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的便捷地实现软件功能的扩展和更新,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1 插件技术及其原理

1)插件技术概述。

插件(plug in)主要是根据统一的预定接口规范编写的程序,此程序在运用中主要运用相应的接口规范可调用插件,以便捷地实现应用程序功能的扩展,为应用程序增加的一些所需要的特定功能[1]。其目的主要是开发实现原系统平台或应用软件平台所不具备的功能,其运行依赖于应用程序,只有在程序规定的系统平台下才能运行。

2)插件技术原理。

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的运行需要的接口的支持、动态链接库的支持。在开发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时,须要解决宿主程序与插件间进行正确地互相通信的问题,这就要求设置相应的通信标准,也即是接口。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接口的实质是软件功能的调用规范,在应用程序的开发中,接口由宿主程序的开发者制定,软件使用中,开发者只要公开接口规范,其他开发人员即可方便地进行的相关插件的开发。

动态链接是一种可以被其他应用程序共享的特殊功能的模块,文件的扩展名一般为DLL,其本身不能独立运行,但通过输入相应的类、函数等,可有系统应用程序直接或间接调用内部功能。其调用方式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其中静态调动主要是采用编译系统通过加载DLL或者采用应用程序结束后再将相应的编码卸载掉。其所需的代码较少,较为简单实用,但灵活性较差,若要加载的DLL不存在或没有引入的例程,则程序会自动终止运行,同时一旦加载后,即便不再需要,DLL依旧会留在在地址空间中;动态调用主要是编程人员通过采用API函数的加载或者卸载DLL实现调用DLL的目的,动态调用虽然在应用方面比调用复杂,但是此种调用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静态调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通过LoadLibrary函数和FreeLibrary函数分别在需要DLL和不需要DLL时,实现DLL的引入和卸载,使用Get Pro Address函数还可决定DLL文件合适加载或不加载,指定不同的例程,而在DLL出错时,指是API调用失败,程序不会自动终止[2]。

2 插件技术功能

插件技术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于硬件系统中的思路和经验,在设计开发中,通过规范设计路径,可实现以特定接口连接软件的目的,从而实现不修改主程序代码的前提下,满足系统软件功能的扩展。在实际应用中,软件开发商公开接口后,其他公司或个人都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作软件,对系统软件功能进行扩展,使其满足自身的需求。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通常包括一个主系统和若干个子系统,主系统为软件的运行提供环境,子系统实现各种具体功能,独立的插件即相当于子系统,在软件使用的过程中,用于可以根据计算机软件特点以及用户自身的需要对插件实施增加或者删减,从而实现系统功能的增加以及删减[3]。因此,一个软件的开发也即包括主体框架和功能扩展两部分,前者即是平台,后者即是插件。在按键系统开发前,还需要考虑用户对系统功能需求,进行需求分析。

插件技术在计算机服务器中应用,可以将插件技术作为封装高层次中间技术的处理,而在电子商务和服务器中实际应用时,能够将插件技术各个方面的软件功能当做服务器中相关结构在协同工作中进行应用。另外插件技术在服务器中应用,还能够有效运用软件中的运行、管理以及部署和开发等功能,为服务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实现插件技术在服务器中的功能和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实现服务器应用成本以及应用程序得到简化。

3 插件技术常见的类型分析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常用的插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似于命令的简单插件、采用特殊脚本语言实现的插件、采用已有程序开发环境制定的插件等几种,在这几种中,类似于命令的简单插件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插件技术,其类似于一般的命令软件,其结构较为简单,对运行的环境要求较低,主要用于Win Hacker、Win Amp等系统中,安装工作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用户可进行相应的输入或选择,使软件系统按照用户设定好的步骤运行,操作简单,即便对程序了解不深也可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制作,但自由度较低、功能较为单一,较之传统的软件没有明显的优越性。

特殊插件主要是通过特殊的脚本语言来实现的,且编写较为复杂,要满足插件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需要先制作一个用于解释程序的解释内核,在当前计算机软件中应用较少。但其具有不需要相应工具只利用其本身即可实现插件制作的优点主要用于办公自动化软件中,如微软的“宏”即属于进此类型[4]。

利用已有程序开发环境来制作的插件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且较为实用的插件,如PhotoShop软件制作中即适用的是此种方法。该插件主要的开发主要是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通过建立多个自定义接口,可使插件自由对程序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访问,该技术实际运用中的自由度相对较高,开发者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思维,但编写工作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开发人员才能进行操作。

4 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

插件有DLL、COM组件两种实现方案,DLL是以一系列函数规范接口,由平台通过调用,插件DLL引出函数;COM是相对先进、规范的一种实现方案,其接口规范为COM接口,插件为COM组件,但较为复杂,一般用户很难进行操作。目前系统中主要是采用DLL方案,在Windows系统中,用户通过编写一般DLL的经历,了解插件调用规则及编程规则,即可设计和开发插件。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的结构如下图1,在设计开发中,插件接口通过动态链接库实现,插件在宿主程序中的加载,运用显式链接方式,实现插件的动态加载。

图1 支持插件功能的应用程序结构

1)系统需求分析。

以办公室管理系统为例,系统包括数据输入、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数据输入主要负责将对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十倍,并加载进内存,数据输出包括屏幕输出和绘图,数据处理中由插件完成处理功能,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程序通过接口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传送给插件,每个插件完成数据的处理后通过接口将处理好的数据反馈给插件,每个处理功能模块均可独立完成一种或多种处理工作,且系统能够进行批处理。

2)设计思路。

根据插件的实现机制,该系统包括主程序和处理功能模块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对处理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和加载,并建立、组织处理流程;后者全部以插件形式进行实际,通过动态链接库进行实现。主程序中管理和加载处理功能模块即是对插件进行管理和加载。制定主程序和插件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和协议,也即是接口,以实现主程序和插件间、插件与插件间正确地通信[5]。主程序还对包括插件在内的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错误、错误处理等进行记录,并在日志文件中写入,便于用户进行查询。同时对帮助事件进行响应,显示帮助信息和提示信息。

3)接口设计。

接口是实现主程序和插件之间数据和信息传递的重要的部分,在进行接口设计时,需要设计一个能包含所有插件所需数据和信息的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的设计要针对的数据文件的格式,以能够实现所有插件所需参数、数据存储地址及其他信息的传递。接口中包括输入文件地址、画图函数地质、数据及其他插件的内存地址等。

4)插件技术实际调用过程。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插件技术的实际调用过程为:首先计算机软件在通过平台内核等启动系统时,则会在插件管理模块中发出通知,以实现将所有插件进行加载。然后通过特定的机制在插件管理模块中制定目录下将完成安装的插件文件进行搜索,通过搜索获取插件软件的配置信息和插件版本,如果在计算机软件中插件文件获取后不能正确的进行配置信息,则应将插件软件作为非法插件进行处理,以最大限度保证计算机软件的安全性,保证验证符合合法性。对于正确配置的插件软件,插件管理模块能够有效实现将合法插件在平台内核上实施加载操作,同时还能够直接在计算机的人机界面上进行安装,以实现加载安装后合理的调动动态生成机制[6]。其中动态生成机制的调动主要有工具栏、对话框以及菜单选项等操作。当计算机用户对业务具体需求分析后在人机界面的平台内核中选择具体的插件后,插件管理模块将会再次对插件文件进行定位加载,同时其也将会根据插件配置的数据要求对插件软件进行初始化处理,最后插件软件在进行实例化加载处理后,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实际调用的过程也顺利完成,实现插件软件功能的要求。

在计算机系统的主程序中,插件技术的安装和删除都是由插件管理部分实现的,同时为了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可以将安装插件的信息保存到相应的位置,如配置文件中或者注册表中。在计算机主程序启动的过程中,插件模块的加载能够根据插件配置信息进行调整,然后再在插件所用的输出函数或者指针中进行保存。另外,在计算机主程序启动中,如果点击到与插件相关的接口元素时,则会使插件的调用函数启动,从而我们可以运用主函数中的信息进行调用函数,以实现所需要实现的功能。

5 结束语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插件技术能够在不需要对整个系统重新编译的条件下进行软件的更新,能够极大地节省系统扩展和更新的时间,同时能够促进软件的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对于促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更加先进的插件技术实现,为计算机软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韩永印.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3):262+264.

[2]穆俊.基于多领域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践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4):758-759

[3]杨帆.计算机软件插件技术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03):91-92.

[4]郝爱语,孙伟.基于高端科技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分析[J].煤炭技术,2014(01):194-196.

[5]许贵.分析插件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6):76-78.

[6]付宁,唐宝燕.对计算机软件中的插件技术分析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3)125-127.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6

关键词: 软件技术; 植保应用软件; 软件开发

  当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 一些地区网络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为植保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各地植保部门都已或正在准备配置较高档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而与之相对应的植保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缺乏则成为提高植保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制约因素。因而开发高水平的植保计算机应用软件已迫在眉睫, 也是提高我国植保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信息与软件技术实验室(IPM IST) 10 年来的实践经验就如何进行植保应用软件开发的一些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植保应用软件的开发

  在当前形势下, 植保学科的科技人员应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 把握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选择适合于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应用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 组织好软件开发人员, 开发高水平、高质量的植保应用软件系统。

1.1 以软件工程理论为指导

  依据软件工程的一般原理, 一个软件从计划设计到废弃不用被称为软件的生存期( SW  L ifeCycle) , 可以分为6 个阶段: 软件计划---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编码---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生存期中的各个时期又可细分为若干更小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划分方法, 就构成了不同的软件生存期模型(S W  L ifecycle Model) , 也称为软件开发模型。在软件工程的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种类的开发模型, 如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快速原型模型(Rap id Pro to typ ing Model) 等。各种模型的应用要根据所要开发的具体的应用软件系统来确定,同时也与所采用的开发方法及使用的开发工具有关。值得指出的是, 不同的软件开发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软件生命期工程阶段划分的强调程度也不一样, 但软件生命期的观点仍然是软件工程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反映了软件发生、发展所应遵循的内在规律(谢荣传, 1995)。

  植保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同一般性应用软件开发一样, 必须以软件工程学原理和方法为指导, 软件工程学理论与方法是高质量植保软件研制成功的根本保障。原因在于: 能够有效地进行系统计划与设计, 少走弯路, 避免不应有的错误, 从而缩短开发周期, 节约人力物力。能够顺利地进行系统开发, 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 为用户提供正确、可靠的应用软件。能够科学地进行系统维护, 在实际应用中保持软件旺盛的生命力。回顾近几年已开发出较为优秀的植保应用软件, 如绿十字博士系统(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制)、粘虫迁飞专家系统(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制)、梨黑星病预测与管理专家系统ESPSPM (李保华等, 1996)、植检害虫图文信息系统(王之岭, 1996)、植物病毒检疫诊断支持系统PQV 2DSS (李明福, 1996) 以及北方地区蔬菜害虫田间识别系统PESTD IA G (李志红, 1997) 等, 这些软件的研制无一不渗透了软件工程的思想。黄淮海地区麦蚜预测预报系统(HH2AphidGIS) 根据软件工程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设计, 以快速原型法为系统开发模型(高灵旺, 1998)。

  从目前所进行的一些植保软件系统( 如 PQ 2IN FORM IS、PestD iag 等) 的开发来看, 由于系统的规模较小, 开发人员一般只有1~2 人, 因此在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减少了一些有关文档, 如计划任务书、需求规格任务书和设计说明书等的书写。另外, 由于软件工程理论本身的发展, 即面向对象技术与可视化编程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一些较为复杂的系统的开发设计也变得相对容易, 因而也不必完全按照上述模式来严格地书写有关文档, 但整个系统的开发还是依照软件生命期来完成的, HH2AphidGIS 系统的研制就是这样进行的。

1.2 开发平台的选择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计算机系统软件之一。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系统自身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存贮管理、处理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和作业管理) 的程序, 使计算机在其总指挥下能够正常运行, 所有安装在计算机中的其他软件都依靠操作系统的指令来完成工作。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也就是应用软件的开发平台。

  选择开发平台时, 应充分考虑平台的实用性、简易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性能价格比、对网络的适用性、所用基本支撑环境的普及性及计算机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目前, W indow s 系统由于用户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等特点而倍受用户的欢迎, 因而, 基于W indows的应用软件也成为当今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首选方案。以黄淮海地区麦蚜预测预报系统(HH-AphidGIS)的开发为例,在开发原型时选择了W indows3.1作为系统开发的平台。但从发展方向上看,Microsoft的32位W indows95操作系统已逐步成为微机应用的主要平台,而W indows95/98 N T 作为未来微机和网络系统的主要应用平台, 其发展势头是不可阻挡的;同时各地区测报部门的计算机应用也逐步在向Windows95/98 平台移植,W indow s 95/98 将作为该系统未来应用的主要平台。因而HH2AphidGIS系统最终放弃了Windows3.1,选择以Windows95为开发平台,以保证其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与未来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1.3 开发方法的选择

  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后, 选择适合于系统需求的开发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总的来说, 用于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途径主要可归纳为2 种:

  第一由系统开发人员使用Bo rland C+ + 、V isualBA SIC 或Delphi 等语言直接编程, 称为直接编程法。这种方法开发周期长, 费用高, 系统完成后的稳定性、健壮性均需大量的工作来保证, 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高。但这种方法优点是灵活, 开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灵活自如地设计出各种变化的用户界面, 并能够充分实现系统所要求的种种特殊功能。

  第二使用市场已有的开发工具, 如A utho rware、M ult ibase 等来实现, 称为工具法。这种方法开发周期短、开发费用较低, 开发人员一般无需编程, 通过编写剧本、书写描述语言或编辑卡片等即可完成应用系统。系统的健壮性和稳定性依赖于所使用的开发平台或开发系统。开发人员很难突破开发平台所提供的各种功能的限制, 因而开发出的应用系统也较为模式化。

  对于一个具体的系统而言, 需根据系统设计阶段的需求分析和开发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V egePest 作为一个多媒体数据库就是选择用工具法作为其系统的开发方法, 而PestD iag 作为一个多媒体专家系统, 需进行严格的推理, 目前的一些工具软件还都不具备这种能力, 因而选择了直接编程法。HH2AphidGIS 系统作为一个集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管理、预测预报等功能于一体的实用性系统, 从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来看,HH2AphidGIS 系统不但需要多媒体功能的支持, 而且主要进行麦蚜的预测预报, 需进行模型的运算以及模型与GIS 之间的交互作用, 采用工具法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 该系统的开发选择了第一种方法, 即直接编程法。

1.4 开发工具的选择

  如果选择了应用直接编程法进行植保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则选择适宜的开发工具就成为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选择恰当的工具,这取决于你使用的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工具易用性、应用软件的适用范围、要解决的问题、规模、技术发展方向和可扩展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工具的选择既要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 又须满足其性能需求(如运算速度、打印速度等) , 也可以几种不同的语言平台进行混合编程, 以便取长补短。目前植保应用软件的开发应以可视化开发工具为首选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编程工具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近年来, 在众多的编程工具中, 可视化编程工具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V isual BA SIC的推出使得"几分钟内就可编写一个W indow s 应用程序"已经不再是神话。而Bo rland Delphi 210 的推出则使可视化编程工具逐渐进入热潮。尤其是从1997年以来可视化编程工具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各软件厂商纷纷推出自己产品的新版本, 在功能、性能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各产品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一般的可视化开发工具( 如V isual BA SIC,Power Builder 和Delphi) 都提供了可视化的开发环境, 提供了对OL E 构件(OCX) 的支持, 可以与多种数据库建立连接, 并且它们都有自己的底层编程语言等等(V isual BA SIC 用的是BA SIC, Delphi 用的是Object Pascal)。每种开发工具都有其技术特色和特定的应用领域, 因而每个工具都拥有其特定的用户群。但各产品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 不断取长补短, 不断地融入许多竞争对手的产品的特点, 功能不断丰富,性能不断完善。

  在HH2AphidGIS 系统开发过程中, 根据系统功能的需求选择了以Bo rland Delphi Client Server210 版作为系统开发的主要工具, 并辅以其它工具软件等。这主要是考虑了Delphi 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①借助Delphi 中控件和模板的使用与功能, 编写程序非常方便, 提高了开发应用程序的效率,②Delphi 预先将应用程序编译成经过优化的本地代码, 其执行速度明显高于同类产品; ③Delphi 的一个超强能力就是可以将原先在桌面型数据库开发的程序很轻易地让远端SQL 服务器接受, 甚至在数据来源改变后都无需对用户界面做任何的修改。同时用户不需要第三方的开发工具, 直接能够在Delphi 的集成环境中进行数据库操作。

1.5 开发人员的组成

  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人员的组成是随着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的产生使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工作者(一般用户) 能够进入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近年来面向对象理论的发展和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兴起, 大大降低了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难度, 减少了程序代码的书写量, 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为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工作者(包括植保工作者) 开发出本领域内高质量的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工具,使各领域内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进一步摆脱了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限制, 而各领域的专家也逐步成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主导人员。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从总结 IPM IST 实验室 1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来看, 目前植保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可以植保专业人员为主。当然, 其中的一部分人应该既对软件工程理论和程序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又是植保领域的专家。从应用软件系统的分析、设计, 到系统的最终实现, 系统开发人员都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来反映植保专业的特点, 植保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及其内涵的深入挖掘等方面, 而不是专注于冗长乏味的代码行的编写上。当今软件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面向对象技术和可视化开发工具的发展为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因此系统设计人员和应用领域的专家能够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沈佐锐等人曾就植保领域专家系统的开发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参与式协作方式。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植保专业各个方面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如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等。这种方式既能够保证专业应用软件系统的适用性与专业理论的紧密结合, 又能够有利于后续人才的培养。

  黄 淮 海 地 区 麦 蚜 预 测 预 报 系 统 (HH-AphidGIS) 的开发就是采取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参与式协作方式进行的, 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麦虫组、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 IPM IST 实验室以及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植保总站合作完成。其中,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有关试验的设计、安排, 上述三省植保总站提供历年麦蚜观测的数据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 IPM IST 实验室通过分析所获取的各种数据完成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最后由三省植保总站进行应用及验证。

2 展 望

  植保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 经过近10 多年来的积累, 特别是近3 年来的飞速发展, 已成为计算机农业应用中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 并在农业生产及病虫害综合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目前已有一些科技示范区将计算机专家系统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农业计算机应用将会更加普及, 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 这就相应地对农业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 开发出更多、更好、更加实用化的植保应用软件系统也就成为植保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所在。对此, 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抓住机遇, 为我国植保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 主要参考文献]

  [ 1 ] 高灵旺. 黄淮海地区麦蚜信息管理与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1998

  [ 2 ] 谢荣传.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08p

  [ 3 ] 姚 青, 黎 峰. 制作多媒体软件的两种方法. 微型计算机, 1997, 17(3) : 106~107

  [ 4 ] 曹国钧主编. 最新Delphi 210310 入门、应用及实例详解.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 452p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7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 开发技术 计算机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当中。现如今我们在社会的各个行业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身影。例如计算机数据通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等等。由此可见,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计算机发展的核心技术,它的开发与发展直接影响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1]

计算机的使用功能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计算机的软件部分;第二部分是计算机的硬件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计算机的软件部分在计算机使用功能发挥方面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计算机得以运行的基础。计算机常用的工具软件就包括应用软件,这些软件能够有效地解决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现如今,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软件开发方式是生命周期开发方式。该种软件的开发方式主要以时间作为开发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解计算机软件的各个部分,从而形成时间段。在时间段形成之后,严格定义每个时间段的开始与结束,从而进一步细化软件开发的周期。[2]第二种开发方式是计算软件原型。该种软件开发方式主要是为了弥补第一种软件开发方式的弊端,它是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正因如此,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处理软件的原型,实现软件各个阶段的原型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软件的修改意见。第三种软件开发方式是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开发方式。该种软件开发方式进一步降低了人力,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软件工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会自动地对开发内容进行分析,并实现相关程序的编码。可以说,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开发方式全过程都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

2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教育得到了持续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相关企业加大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投资,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软件的研发,研制出了一系列新型软件。[3]但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信息化的影响,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面临的压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核心技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软件研发技术起步较低,开发能力较差,正因如此,在软件创新技术研发方面还少有突破,缺乏竞争力较强的软件开发核心技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软件产品质量相对较低的局面。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工作,以分析成功案例为方式,实现软件开发技术的创新。其次,人才结构不合理。随着近几年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开始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所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人才,大多是一些基础性技术人才,换句话来说,就是缺乏一些高级技术人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企业开始投入大量经费引进一批高素质的相关人才,但由于研发周期较短,且费投入较高,导致计算机软件研发工作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长此以往,势必导致计算机软件开发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再次,产品体系结构不完善。[4]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相关企业对软件产品研发工作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各企业依然缺乏核心的软件研发技术,这种现象造成了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难以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结构现状。最后,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计算机软件研发环境。与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的投入相比,现阶段我国对硬件技术的投入要相对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软件开发技术受阻的现状。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影响我国软件技术开发工作的因素还非常多。例如,软件开发市场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缺乏对软件技术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3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对策

以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为代表,在应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过程中,各国应当实现广泛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以软件技术开发的沟通与交流作为主要途径,拉近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各地实现有效的互联互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实现信息量的有效传播。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新世纪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求,通讯设备被逐步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当中,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

为广大民众的生活提供服务是现阶段计算机的最主要功能。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挥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作用,以实现计算机的网络化、智能化。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网络化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的研发人员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人们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拉近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而智能化主要是指计算机软件的研发人员应当加大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发力度,从而更好的为人们提供服务。

4结语

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计算机服务水平。因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研发中,并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服务大众的功能,是实现计算机软件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邱志超.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261-2262.

[2]李万明.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与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241-242.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8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应用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如今,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软件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共同构成,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技术人员并没有针对硬件和软件进行详细划分,这也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只能完成简单的运算而不具备复杂的技术运行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技术被提出,以此来适应高效率的现代化工作,人类对于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促进了软件技术的发展,从网上购物到电子邮件,都是计算机软件技术快速发展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计算机软件技术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其一,网络化。实质上,网络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在网络的环境下,计算机软件才会发挥出作用,而网络也只有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网络化将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其二,智能化。“智能”一词已经成为现代人们讨论的热点,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要求,计算机软件技术将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促使计算机技术更接近人类的思维,从而增强人们使用计算机软件的体验;其三,服务化。不可否认,计算机软件是服务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基础,采取科学化的方式来实现创新,从而为不同行业的不同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实践应用探析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教育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行业,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单一说教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是出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无法直观地感受书本上描述的画面,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计算机软件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出现,很好地丰富了教育教学模式,而且集声、影、相等动态效果为一体的展示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了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大大提升了教育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评判批改效率,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效果直观化地展现出来,丰富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升了教学管理质量。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在通信行业的应用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通信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改变了通信行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人们工作中的电子文档、图片、语音和视频资料等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实现传输,相对于之前的传真和电报传输形式而言,大大提升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在如人们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微信和电子邮箱等等为人们即时交流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购物软件和社交软件,开展大数据汇总和分析,有利于直观地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定制产品,大大提升了通信行业经营的效率。

(三)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开始意识到了计算机软件技术在商业领域运用的优势,并尝试将计算机软件和企业的管理经营结合起来,如目前常用的QA系统和相关应用软件,成为了许多企业的管理助手,不仅帮助企业管理者提升了管理效率,而且有利于管理者及时有效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管理支持。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绝大部分商家都不约而同地应用具有汇总和筛选的计算机软件,以此来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向消费者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再加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产品的调整与定位。此外,计算机软件技术大大促进了娱乐和游戏产业的发展,从刚开始系统自带小游戏,到依托互联网与硬件功能开发的网络游戏,再到现在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的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这些应用软件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强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9

[关键词]分层技术;软件开发;运用

1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也日益增长。分层技术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把计算机软件开发由二层结构升级成多层结构,提高计算机软件的智能性,让开发的软件功能更强大、使用更方便。现今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谁拥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言权就越大[1]。这体现了分层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重要性,所以要重视分层技术的开发运用,为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作出贡献。

2技术简介

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中具有明显的优势,采用分层技术开发的软件适用于各个层次的计算机使用者,还能够最大化利用数据库资源,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了解分层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分析分层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对未来更好地发展分层技术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分层技术满足当今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能够深入分析软件数据库,发掘软件的潜力,符合计算机软件开发发展的方向。分层技术是对计算机软件结构层次之间具体关系的描述,是在计算机软件运用中,加快软件运行速度,保障软件安全运行,最大程度发挥软件功能的技术[2]。分层技术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解决计算机在不同层面安置的问题,分层积极推动了计算机软件向多个方向发展,它的实践运用对计算机发展有重要作用。

3技术特点

分层技术已经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被大量开发人员所使用,这和分层技术自身拥有的技术优势有极大关系。分层技术能够优化升级计算机软件,对于某些软件使用分层技术可以拓展软件的功能,让软件适用范围更广。分层技术还可以将计算机系统进行整合,按照软件的功能分类,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3]。另外,分层技术还可以提高计算机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时,有部分软件优化程度不高,可以运用分层技术进行压缩,让软件使用时占用更少的内存,提高计算机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最后,分层技术运用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可以标准化功能接口,实现软件的无缝对接。

4分层技术快速发展的原因

分层技术的独特优势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被最大化放大,分层技术为大多数计算机软件开发者所喜爱。分层技术符合开发高质量、高需求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方向。利用分层技术能够把计算机底层构架和计算机硬件间的关系达到最佳平衡。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需要运用分层技术将计算机开发系统的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使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合理化。分层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使软件系统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这是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5分层技术的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计算机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从简单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走向人工智能,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功能越来丰富,运用的分层技术也越来越复杂。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层技术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分层技术包括双层技术、三层技术、四层技术、五层技术和中间层技术[4]。下面就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开发中的具体运用进行分析。

5.1双层技术

双层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基础技术,该技术能够节约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时间并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质量。双层技术原理比较简单,其局限性较大,开发出来的软件使用范围也相对较小。双层技术的两个开发对象是终端和客户端,客户端是人们使用的软件,使用者通过客户端将想表达的信息传递给服务器终端。然后由终端将传递来的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并回传到客户端再将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但是双层技术的局限性较大,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求。双层技术对计算机的服务器性能有较高要求,并且处理信息能力较弱,当客户端用户数量较大时,系统长期处于高速运行状态,系统在运行时容易出现错误,造成系统运行卡顿,出现安全隐患,导致计算机软件开发维护成本增加。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已经从简单的双层技术过渡到三层技术、四层技术和五层技术等。

5.2三层技术

三层技术是基于双层技术改进开发的相对成熟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三层技术使客户端和终端之间传递信息速度有明显增加,让人机交流互动的程度上升,提高了计算机软件的工作效率。三层技术增设应用服务器,改进了双层技术不能储存用户数据的问题,让人机交流更加便捷。三层技术包括界面层、数据层和业务处理层。这三个层次分工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工作原理是首先由界面层统筹使用者的需求,然后由业务层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处理分析,最后将业务层传来的数据在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结果再回传给业务层。虽然三层技术相对先进,但是现在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大,使用计算机的人数急速上升,三层技术在处理复杂的信息时表现乏力。面对庞大的用户数量时,数据库层、业务处理层、界面层之间的分类难度很高,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划分,造成计算机软件系统工作效率下降,因此开发了下一代分层技术。

5.3四层技术

四层技术主要解决三层技术不能科学处理用户复杂数据的难题。四层技术将三层技术中的业务层、数据层和界面层重新划分成业务处理层、数据层、WEB层和储存层四部分。明确定义各层的职能,减少各层次数据混乱的情况。四层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业务层先对获取的用户数据进程分析处理,然后把处理后的信息传递给WEB层,进行数据交换后将得到能够体现数据和计算机对象两者关系的结果。四层技术的开发使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5.4五层技术

在计算机专业程度发展较高的领域以及计算机数据资源运用的环境下,四层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开发者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需求,因此开发了五层技术。五层技术是在四层技术的基础上对架构分工再次细致分类,能够提高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满足一些复杂的特殊机器的运行需要。在J2ee环境下五层技术应用最多。五层技术由资源层、集成层、业务层、客户层以及WEB应用层组成。其中,WEB应用层和客户层是由三层结构中的表示层分化形成,WEB应用层是在服务器上工作的,客户层是在客户端上工作的;而资源层和集成层由四层技术中的数据层分化形成,资源层的作用是储存数据库,集成层的作用是在数据持续处理的同时进行运用。

5.5中间层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在分层技术的发展的过程中,开发了中间层技术。中间层技术可以简化分布集成和异构之间的技术难度,从而能有效缩短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时间。中间技术对优化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有很大帮助,能够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并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以及保障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中间技术的出有利于计算机和各系统资源两者实现优势互补。

6总结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分层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进程。分层技术的运用,提升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性,让计算机软件系统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并且缩短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时间,让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成本大幅下降。这都是计算机分层技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未来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一定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做出更加卓越的贡献,推动我国社会进步。

作者:吴丽丹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董永明,浦志岗.计算机网络防火墙的安全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6(22):106-108.

[2]袁莉娅.分层教学法在中职Flash教学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16(5):89-90.

计算机软件技术篇10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分层技术

1前言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计算机软件开发也逐渐由传统二层结构开发模式转化为多层结构。其已经成为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近年来,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将分层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能够提升软件系统的整体清晰度和辨识度,为人们提供一个灵活的软件应用环境,促进计算机研发技术又好又快发展。

2分层技术相关概述

2.1分层技术的概念及应用计算机开发过程中要确保软件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实现软件的多功能应用。分层技术基于计算机软件内部结构原理,促进计算机软件应用过程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实现。因此,将分层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其能够改变传统的计算机软件单项业务处理模式,实现多层次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

2.2分层技术的特点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应用分层技术具有相应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分层技术能够依据相关功能需求,对计算机软件进行扩展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分解,实现对计算机软件的改造和更新,并对系统中功能层和上下层进行变革和修改。其次,分层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质量和效率,也能够提高其软件运行的可靠性。通过对原有计算机系统的改造和变更,缩短复杂软件的开发时间,提高新产品的质量。第三,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应用分层技术,能够让计算机软件得到充分利用,并对功能层次的接口进行定义,实现软件的自动化开发,促进标准接口的应用和其端口的无缝隙对接[2]。

3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理念的革新,人们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普遍关注。同时,计算机软件开发也对传统计算机软件单项业务处理模式进行变革,使其向多层次计算机软件开发转变。目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由原来的二层和三层技术转化为多层技术。

3.1双层技术的应用

双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双层技术是由客户端和服务器两个端点组成。客户端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相应的界面,并对计算机日常应用过程中的相关逻辑关系进行处理。服务器主要用来接受客户信息,并对用户相关信息进行整合,传递给客户端。

3.2三层技术的应用

三层技术是对计算机开发过程中的双层技术进行不断完善。相较于传统的双层技术,三层技术能够确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应用服务器,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数据存储质量和效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应用三层技术,能够提高计算机信息访问效率,也能够确保计算机与人之间构建和谐的共性关系,确保计算机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环境。三层技术包括业务处理层次、界面层次和数据层次。业务处理层次主要目的是了解用户的需求,并结合用户需求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界面层主要是搜集用户的需求,并对其进行加工,将相关结果传递给业务处理层次。数据层次主要用来对业务处理层的相关请求进行审核,并应用数据库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和整合。加之科学的分析,将其传递给业务层。三层技术能够提升计算机使用性能,但其用户环境比较复杂,增加了信息和数据处理难度[3]。

3.3四层技术的应用

四层技术是基于三层技术进行完善的,其包括业务处理层、web层、数据库层和存储层。其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原理是应用业务处理层分析用户需求,并将数据层处理结果传递给web层,应用数据交换和数据访问代码来反映数据库和计算机对象之间的关系。

3.4中间件技术的应用

中间件技术被作为面向对象技术进行开发。中间件主要以分布式计算环境为背景,以实现互通和互联及资源共享应用功能,其是一种独立系统软件。它能够对异构和分布集成所带来的各种复杂技术的相关细节进行屏蔽,以降低相关技术难度。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与应用软件之间应用中间件,能够缩短开发周期,提升系统和软件运行的安全性。中间件的种类比较多。结合其相关技术特性,能将其划分为DM、MOM、OOM中间件和RPC与TPM中间件等,其已经被普遍应用到计算机软件实际开发中。

3.4.1面向消息中间件信息同步传送和异步传送都可以应用MOM中间件技术。MOM能够实现异步通信、消息传递列队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MOM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应用很普遍。应用消息列队中间件进行应用编程,其主要通过中间件和对方实现间接通讯。同时,其能够应用队列管理器与远地或者本地应用程序进行通信。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只需要将消息传递给队列管理器,不需要对消息的传递过程和传递安全性进行过多的关注,有利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简化。

3.4.2远程过程调用中间件在客户和服务器计算层面应用远程过程调用的中间件,其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程序员可以结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对相关应用进行编制。RPC比较灵活,其也能够适应于复杂的计算机环境中,并支持跨平台应用,对远端子程序进行调用,以满足编程过程中的相关细节。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的缺陷,其采用同步通信方式,不利于在大型范围内进行使用,需要对网络故障和流量控制等诸多因素进行考虑。

3.4.3面向对象的中间件基于组件技术在大型应用软件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分布系统对各个节点中不同系统平台的新组件和老版组件进行集成应用。由于其面临各种问题,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基于对象技术和分布式技术,面向对象的中间件提供了全新通信机制,能够在异构分布的计算环境中对传递对象的相关请求进行满足。其来源主要是本地或者远程服务器。

4结语

计算机的应用环境越来越复杂,用户的相关要求也逐渐提高,增加了软件开发的难度。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应用分层技术,并对其进行不断地优化,能够实现其安全性和拓展性,缩短开发周期,提升其整体处理能力,有效满足了客户的日常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大勇.关于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中的应用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78~79.

[2]杨博宁.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分层技术[J].科技风,2015,(0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