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战略十篇

时间:2023-03-14 12:23:22

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发展战略篇1

关键词: 学校发展战略 差异化战略 品牌战略

学校的发展战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所学校的发展方向都会不经意间受到学校自身发展战略的引导。尽管这样,我们不能说每所学校都有清楚明了的学校发展战略。有的学校发展战略清晰明了,并能够根据发展战略的需求选择教育资源,依据学校发展战略指导学校整体工作。相反,有的学校发展战略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使学校在愿景与使命指导下建立起长短期目标结合、遍及学校各个层次的整体发展战略,增强学校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形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1]

一、相关概念

1.战略

战略是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谋略、智慧和艺术。在管理学领域,战略具有五种涵义:(1)战略是一种统一、综合和相互连接的计划,目的是保证企业或组织的基本目标的实现;(2)战略是一种针对具体竞争对手的策略或手法;(3)战略是一种行动的方式或模式;(4)战略是一种定位;(5)战略是一种期望或看法。

2.学校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从战略的高度,运用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激励等职能,对解决关系到企业长远生存和不断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管理。[2]学校的战略管理也可以参照此定义来理解。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所有学校都是一个经济实体,或者说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公司”,学校作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就是教育。

3.学校发展战略

学校发展战略是学校为了形成和维持竞争优势,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对学校的主要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性的总体谋划。[3]

二、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在企业界应用比较广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差异化战略(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 strategy)也称别具一格战略、差别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形成一些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

学校的差异化战略是指在学校这个系统中,将客户所需要的一种或几种特性作为自己的特色,使自己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也可以将学校的差异化战略理解为学校的特色建设。

1.学校竞争差异化战略的途径

在激励的竞争环境中学校怎样实施差异化战略呢?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增强自身的竞争性。

(1)培养产出(毕业生)的差异性

学校可以在以往积累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革与创新,设置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非本校毕业生没有的个性特征。如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将书法作为学校的第一特色来抓,对于书法的学习不管是硬件、软件、环境,学校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争取使每一位莲花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能写出一手好字。

(2)学校服务的差异化

学校通过各种手段向社会宣传自己,同时为即将入校的新生、在校生、应届毕业生与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社会上塑造起良好的形象,如苏州觅渡中学。苏州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为了给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学习的机会,学校办了“成功班”,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3)学校人事的差异化

学校可以培养、聘用具有竞争优势的员工,聘用在本专业领域有知名度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用人制度,以此达到吸引人才、管好人才、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如苏州中学是苏州地区最好的高中,学校共有251名教师,其中高级教师占4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有省级特级教师22名。这么多优秀的教师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为苏州中学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4)学校形象的差异化

学校在宣传自身的时候将名称、标识、校训、环境、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作为重点,在考生与家长心中树立起与众不同的形象,培养考生与家长对学校品牌的忠诚,使学校具有更大的优势。如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是“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校园文化丰富,主要有礼仪规范教育、家族文化建设、综合实践体验、扬长社团活动、校园节日文化、国际交流项目。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色使得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在家长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形象,许多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希望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

2.学校处理风险不当的后果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适合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学校实施差异化战略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对于这些风险如果处理得当将大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但是如果不能恰当地处理好势必会阻碍学校的发展。

(1)可能失去部分生源

学校如果借着实施差异化战略后具有的学校特色提高对报考学生的要求,提高收费标准,使学校与其他学校在收费上拉开差距,这时有些经济条件不是太富裕的家长为了节省费用,就会放弃对取得差异化战略成果的学校的考虑,转向其他合适的学校,这样学校就会失去部分生源。

(2)用户对差异需求的减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用户对学校提供的服务的特征和差别体会不明显时,就会忽视差异的存在;

(3)过度差异化。

学校过度追求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差异化,而忽视了学校其他方面的建设,最后使得学校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品牌战略

品牌是目标消费者及公众对于某一特定事物心理的p生理的p综合性的肯定性感受和评价的结晶物。人和风景、艺术家、企业、产品、商标等,都可以发展成为品牌对应物。

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战略的内容包括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与品牌远景设立六个方面的内容。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近年来,一些意识超前的企业纷纷运用品牌战略的利器,取得了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

学校品牌战略的概念可以参照上面品牌战略的定义去理解,因为作为经济体的学校也可以看作公司。学校品牌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学校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学校的长远发展。

学校发展战略篇2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战略性

目前,国外在研究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校发展规划战略性的研究,提出了“战略型领导”这个概念,意在使中小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刻的战略思维、更富于创新精神。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之前,应对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应将促进儿童的进步和成绩的提高作为规划的核心;

学校发展愿景应是经过教师广泛讨论而形成的;

学校发展规划不应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应突出重点,有发展的主要切入点;

重视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学校发展规划应力争得到社会和家庭的广泛支持;

发展规划应该是中长期的。

二、学校发展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发展规划的编制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激发学校办学的主体意识,对校长的办学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从战略领导的视角看,我国不少中小学在编制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没有将规划建立在对学校历史、现在与将来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学校发展规划是平面的,而不是立体的。战略思维要求我们一要看过去,二要看将来。不厘清过去,学校发展就忽视了自身的基础与经验,规划就成了对学校工作的某种技术性安排;不研究未来,不了解国家、社区、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不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趋势,就难以找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准确方向,规划就失去了战略引领的功能。

第二,没有把学生和学生的学习作为战略要素放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地位,也没有围绕对学生状况的分析展开规划编制工作,更没有从战略角度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描述。多数学校的发展规划对此一带而过,学生的发展被众多其他的内容淹没了。学校发展规划成为没有学生和学生学习或者缺乏学生和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划。这是学校发展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它导致了学校中心的旁落和学校工作的形式化。

第三,学校发展规划中缺乏共同愿景,缺乏经过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讨论而确立的发展目标。共同愿景是学校发展希望达到的图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它可以团结人、激励人,把学校全体成员凝聚成一个共同体;它说明一个学校存在的目的和理由,能准确地反映学校的核心价值。共同愿景包括组织存在的价值、使命和目标,组织未来发展设想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共同愿景把个人愿景与组织愿景结为一体,激发个人对生命崇高意义的追求。学校发展规划要回答的问题正是建立共同愿景需要面对的三个关键问题,即“追寻什么”、“为何追寻”、“如何追寻”。

第四,没有真正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所以,具有战略性的学校发展规划应当把建设一种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其重要内容。

第五,形式主义的大话、套话较多。这常常导致学校发展规划远离学校的实际,特别是远离教育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实际。这种形式主义满足于做表面文章,缺乏对问题的深度分析,缺乏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

三、问题分析

以上我们谈到,一些管理者在编制学校发展规划时缺乏对学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从校长方面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没能完成从执行角色向“执行―创造”角色的转换,难以形成战略意识。当代校本管理思潮的出现,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学校管理的重心在下移,学校不仅是执行上级政策的地方,也是教育改革的策源地。这就要求校长把握好“执行―创造”的角色定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战略型领导所必须具有的战略意识。

第二,缺少战略思维。如前所述,不少学校的发展规划像是官样文章,每方面都说一些,但是看不到学校领导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深刻理解。在规划中,的、事务性的东西很多,而对有关学生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关注却很少。这是规划制定者缺乏战略思维的一种表现。

第三,缺少海纳百川的战略胸怀。有些学校领导心胸狭小,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样,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就难以吸收各种不同意见,更无法集思广益、形成战略智慧。

四、对制定战略性学校发展规划的建议

根据学校战略领导思想和对学校发展规划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对中小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战略型领导的理念为基础,以战略型思维方式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现存的问题、着眼未来的发展。

第二,致力于形成全体教职工参与构建的共同愿景,明确学校的核心价值追求。

第三,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为战略思考的核心和战略规划的重心。

第四,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线、为战略规划实施的主要载体。

第五,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内部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六,致力于形成具有丰富资源的外部环境。

学校发展战略篇3

[关键词]生态位 高等学校生态位 高等职业学校 发展战略

[作者简介]李东航(1981- ),男,壮族,广西天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重点资助项目“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以广西柳州市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A04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09-03

生态位(Niche)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约翰逊于1910年首次提出,之后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位理论展现出了超强的解释力,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自然生态研究的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为各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理论视角,并发挥了积极的实践指导作用。同样,生态位理论也为我们建构高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那么什么是生态位?何谓高等学校生态位?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生态因子有哪些?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态位发展战略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一、生态位和高等学校生态位

生态位指在自然生物系统中,一个物种在与其他物种发生关联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存在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地位。在自然进化过程中,经过竞争生存下来的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拥有最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并且这一生态位具有唯一性。因为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同一生态位所蕴涵的空间、时间、食物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一个生态位只能容纳一个物种,若两个及以上物种出现在同一生态位,必然引发激烈的种间竞争,最终导致其中的弱势物种被驱逐或灭亡。因此,在同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不存在生态位完全相同的两个物种,物种间必然会通过竞争实现生态位的异他分离,并实现对时间、空间、食物等资源利用的相互补充,从而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①

生态位理论也适用于高等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与外界的社会大系统进行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高等学校如生物系统中的物种一样都有着自己特定的生态位。当然,高等学校所处的生态环境除了含有客观的自然因素,还包含了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社会因素(文化、制度、风俗等)。同时,由于高等学校的主体是人,高等学校生态位的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高等学校生态位是高等学校依据自身的发展定位,凭借自有的资源禀赋,通过办学实践能动地与社会环境和其他高等学校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以及相对竞争优势。②

二、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生态因子

在生态学中,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繁衍、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对于一个特定的生物主体,影响其生存繁衍的生态因子分为内部生态因子和外部生态因子两大类。1966年,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在他的著作《英国、印度和非洲的大学:高等教育生态学研究》中,经过对欧洲高等教育在印度和非洲国家的移植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得出了“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③类似于自然界中的物种,高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物种”,其生态位的形成也是其内部生态因子(遗传)与外部生态因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内外生态因子分别有哪些呢?

1.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内部生态因子。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内部生态因子包括学校类型、大学文化、办学特色、办学实力等。这里的学校类型是指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在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功能定位。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明确表述,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确认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其“高等性”“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④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技术型和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要培养的是学术型或工程型的高层次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高等性”和“职业性”这两个身份特征,才能突出类型特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自身合理的生态位;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形态,是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高等职业学校大学文化除了拥有一般大学文化所应有的特征外,还有“职业”特征,即对经世致用这一价值理念的推崇。高等职业学校大学文化所拥有的这一独特文化基因可对社会形成讲求务实、崇尚实干的文化氛围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而高等职业学校大学文化社会引领功能的发挥将使其社会认可度得到提升。因此,优秀的高等职业学校大学文化对于提升师生的凝聚力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进而稳固和优化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态位具有重要作用。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异于其他院校的鲜明特性,是学校个性的彰显。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减少和学生就业竞争加剧双重压力的形势下,办学特色对高等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很多高等职业学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相互复制,造成了彼此生态位的严重重叠。高等职业学校只有突出办学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才能与同类高校实现错位竞争,形成自身独有的生态位;办学实力是高等职业学校维持和拓展自身生态位的关键生态因子。从高等学校功能的角度看,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实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应用技术的研发能力,三是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高等职业学校唯有努力提高办学实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外部生态因子。影响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生成的外部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文化环境、校际关系等。高等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特别在中国,一所大学所在的区位是否是行政中心将对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位置处于行政中心的高等学校在师资聘任、优质生源招录、建设资金筹措等方面都比处于非行政中心的高校更具吸引力。高等职业学校在确定自身生态位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的地理位置,以趋利避害。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种教育类型,产学合作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产学合作是否能够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企业生产也就涵盖较高的技术水平,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越大,进而企业对产学合作的主动性也就越高。当前,中国各地都在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加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政策措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日渐提高。这为高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巩固并提升学校的生态位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主要包括政府在资金支持、人事管理、人才引进、建设项目立项等方面给予高等职业学校的政策支持的状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职业教育在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渐显现。国家在资金投入、师资评聘等方面给予高等职业学校政策倾斜,极大优化了高等职业学校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对高等职业学校优秀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均具有深层次的影响。高等职业学校应充分挖掘利用社会的优秀文化元素,吸收融合,构筑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大学文化,为学校生态位的形成、维护和拓展提供积极的价值导向。在高等学校生态系统中,校际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是实现系统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变革前行的必要条件。高等职业学校与其他高等学校开展学生专升本、教师学历和能力提升、实训条件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能有效地增加办学资源,拓展自身的生态位。

三、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发展战略的内容构成

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发展战略是高等职业学校领导者依据生态位理论对影响学校发展的内部和外部生态因子进行理性权衡的基础上,构筑学校合理生态位,突出竞争优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行动路径。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发展战略包含以下内容。

1.生态位错位战略:突出办学特色。物种间生态位的相互关系基本可分为高度重叠、部分重叠和完全分离三种。生态位高度重叠意味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要利用同一资源,这必将导致物种间的激烈竞争,其结果是竞争失败的物种被逐出局另寻新的生态位或走向灭亡,而最终结局是生态位高度重叠状态的消失,这就是物种生态位的分离原理。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分析高等学校生态位间的关系。高等职业学校生态位分离战略就是要找准发展定位,突出自身优势,走差异化发展之路。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态位错位发展战略应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彰显类型特征,避免与本科院校的生态位高度重叠。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一种独立的类型,其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部分高等职业学校的类型特征并没有得以充分凸显,毕业生在专业理论基础上浅薄而零碎,没有本科院校毕业生掌握的那么深入和系统,在专业技能训练上由于缺乏“真刀真枪”的生产实训条件和机会,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停留在简单操作技能的层面,无法满足现代产业发展的用人要求。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校企深度交融,工学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推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实校内外紧密合作的“双控”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高等性”和“职业性”,以彰显自身的高职类型特征。二是突出区位优势,避免与其他高等职业学校的生态位高度重叠。高等职业学校要紧贴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在综合考虑自身发展环境、办学实力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定位发展目标,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匹配度。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柳州市唯一与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以二产类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学校,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自身在柳州经济社会发展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结构、师资总体水平上与柳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自治区内甚至区外的一些同类院校所带来的生源、学生就业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充分利用柳州市的工业优势,深化学校“依托柳州、产学互动、以产促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内涵,突出工科类专业优势,重点加强与柳州当地大型先进企业的深度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创建校企合作办学实体,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起学校他人不可撼动的核心竞争力。

2.生态位移动战略:提升办学层次。物种生态位的形成是其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物种要生存繁衍下去,必须要在资源的需求和利用、躯体的结构和机能上有所调整,形成新的生态位,这就是物种的进化。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主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发展时期。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职业教育理论界到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对建立从中级到高级(包括专科层次、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体系完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达成共识。⑤有学者提出可在全国范围遴选一大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紧缺专业,试点设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士学位制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在取得实践经验后,进一步试点专业硕士制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全国26个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均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如湖南株洲市提出“试办四年制高职,并探索在应用型本科大学内试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专业硕士制度”,宁波市提出了“到2015年基本建立有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改革目标。⑥可见,职业教育重心上移已是大势所趋,而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要进行生态位的向上移动。目前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向本科或更高层次延伸的具体政策还没出台。有学者指出将职业教育特征明显的地方应用性本科院校转型为高职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的最佳方案,但笔者认为较为可行的路径应是将部分基础条件好的高等职业学校(主要为国家示范或骨干高等职业学校)升格为高职本科院校,因为这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在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建设上都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并比地方应用性本科高校具有更加鲜明的职业性。因此,国家选取部分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职本科教育试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这一类学校应该组织专门团队对这一发展机遇进行理性分析,做好前期的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待时机成熟,适时推动学校生态位的整体向上移动,即使最终不能整体升格为高职本科,也可通过与应用性本科院校联合培养高职本科或研究生层次人才的方式,实现学校生态位的部分向上移动。

3.生态位扩展战略:丰富学校功能。物种所能够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就是其生态位宽度。在资源总量减少、物种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扩展自身生态位宽度对物种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态位扩展战略,丰富学校功能,主要基于以下因素:一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所导致的生源数量减少。相关研究表明,2009之后的1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量逐年下降,至2018年将达到最低峰,仅为2008年的50%左右。⑦二是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使企业对员工培训、技术服务的需求增加,民众参加在职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渴望日益强烈。针对以上两点,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态位扩展战略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丰富学校人才培养功能,将人才培养功能由以往的以全日制学生教育为主转向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函授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并重,将非全日制教育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来谋划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提升学校非全日制教育的社会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学生规模,有效缓解生源数量下降给学校带来的冲击。二是丰富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完善学校开展社会人员培训、企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工作的机制,在扩大服务项目的同时努力提升服务的技术水平。此外,学校要对在实施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服务过程中收集到的企业管理和生产的真实案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改造”,将之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中,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工作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加办学资源,扩展学校生态位宽度中的作用。

4.生态位共生战略:深化校际合作。物种间的关系除了竞争关系还有共生的关系。共生即物种间的相互依存,是在进化过程中一种物种的存在为另一个物种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资源。高等职业学校间的共生关系表现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每个高等职业学校都有自身优势也会有不足,实施生态位共生战略是高等职业学校利用外界资源弥补自身不足的有效手段,也是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其他高校建设发展、加强自我宣传、提高美誉度的可行途径。此外,高等职业学校还可以在与其他高校的互惠合作中,认识自身优势与劣势,这将有助于高等职业学校找准生态位,突出相对竞争优势。高等职业学校实施生态位共生战略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与同类型高校的共生,即与其他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革上取得了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教学改革成果,而南宁的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在经济管理类、化工类专业建设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这就可以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二是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校的共生,如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科学研究、教师理论提升、学校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3+2”或“2+3”模式的人才培养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教育教学改革指导等。

[注释]

①卢高升.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3.

②龚怡祖,谢凌凌.生态位战略: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新选择[J].高教探索,2011(6):10.

③贺祖斌.高等教育生态研究述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24.

④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Z].2011-08-30.

⑤徐涵.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20.

学校发展战略篇4

实施战略的力量,首先要明确目标,确定战略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例如以打造学校品牌为核心,就是一个明确的工作核心,其他工作为它而努力,这叫战略。如国家宣布西部战略,就是要求中国的发展重点在西部地区,不再以东部沿海为战略重点。又如,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一切的工作围绕科教兴国进行,这就叫战略核心。一所学校是以德育为核心,还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又或者是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还是以课程改革为核心,还是以教学活动为核心,还是以教育质量为核心,总要进行一个明确的选择。

确立战略核心以后,学校就要进行战略分析,如果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核心,就要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哪些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分析有以下三大因素: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以百分制来计算,学校的因素大约占7%。也就是说,满分100分,其中有7分是学校的努力。在此,不能过分夸大名校的作用。其次,教师的因素占15%,就是说好教师与差教师相比,能够多给学生15分,剩余的78分靠学生自身的努力获得。可见,学生自身因素在考试成绩中是起决定作用的。

我个人认为,学校的7%与以下因素有关系。第一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位置很重要,嘈杂的环境就非常不适合学生学习。同时,地势也很重要,学校要建立在地势向上的位置。此外,校园内最好有水,正所谓水养育文人,有点水学习环境会雅致一点。第二与历史有关。学校要珍惜自己的历史传统,这种文化传统能够为后代提供精神支撑,所以学校要记住那些为学校做过贡献的人,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呈现,这样会增加学校的历史感。第三与环境有关。学校要安静,要干净。此处的环境不仅是地理上的环境,还包括人和人之间的人际环境,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大家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就能够为学生赢得7分。

教师可以为学生收获15分。就是说,好的教师能给学生带来15分。学生成绩提高与否,与教师相关的因素:一是时间,要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时间,让教师自主运用时间,尽量减少会议频率和会议时间,目的是给教师大量的时间去教学。二是教师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年轻教师态度好,而资历比较长,特别是快退休的教师对学生态度比较淡漠。同时发现女教师多的学校学业成绩要优于男教师多的学校,在同等生源的情况下,最佳比例是女教师占65%,男教师占35%,这是黄金比例。此外,教师的态度还和职称相关,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自认为革命到头了,教学态度就差了。而正是教师快评上职称又没被评上的时候,教学态度是最好的。态度还与公正性有关,领导处理事务越公正,教师态度越积极,比如出现“好人没好报”的情形,教师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此外,态度还和教师的家庭条件有关,家境贫寒的教师,态度比较积极、比较好。反之,则态度很差,消极怠工。教师态度也和教师自身能力有关。教师的能力应从多个角度来看,在学校生源比较差的情况下,按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原理,学校需要强化教师五项能力,第一是暗示的能力,第二是提示的能力,第三是明示的能力,第四是强化的能力,第五是惩戒的能力。因为生源比较差,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研究认为,教师具备这五大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是:首先要暗示习惯较差的学生,暗示不成再提示他,提示不成再明示他,明示不成,采取措施强化他的行为,强化不成就惩戒他,让他端正自己的行为。笔者认为其中有两项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十分注意的,那就是暗示和强化能力。

暗示就是教师要善于运用方式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要求,所以教育又被称为是暗示的艺术。暗示最能体现老师的专业技能了。强化的行为则具有一定的外显性。教师在运用强化手段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学生做了符合教师预期要求的事情,教师应该给予奖励,这叫正强化。反之,如果学生做出了不符合学校要求的事情,教师剥夺学生的一部分权利,叫做负强化,以小学教师为例,在小学教育课堂上,如果学生表现好,有的老师就会在学生的额头上贴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就是强化物,孩子因得到正面鼓励而更加努力学习。但如果在中学的课堂上,这种强化的手段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有效的强化措施来鞭策学生进行学习。一般来说,小学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时间,小学老师要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在初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态度,中学老师态度决定一切。在高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能力。由此可知,教师的时间、态度和能力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增加15分。

作为一个学生又需要三大系统来帮助他们获得那78%的成绩。

第一个系统叫支持系统。支持系统包含三个要素:身体、心理和灵气。其中,灵气尤为重要。它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源泉。一个孩子越学习越没动力,就是说这个孩子的灵气没有了,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个孩子的眼睛都会说话,他们的眼睛都是亮的、灵气逼人的,然而年龄越大眼睛越混浊,看看高三的学生,那一双双眼睛就像祥林嫂的眼睛,空洞而麻木。以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疲劳战术是不符合学生成长的,它直接破坏的就是学生的灵气。

第二个系统叫动力系统。它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这与学生的家庭状况有密切关系。家庭越是富裕的孩子越缺乏学习的动力。反而,家庭并不富裕的孩子从小就懂事,他知道通过学习、读书来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以上海高考为例,在1981年参加的是全国高考,使用全国高考卷,最后平均分是全国倒数第二名,略比考得好一点,比内蒙差多了,以至于1982年开始上海改成自己命题了。这就是因为上海的孩子生活比较优越,所以他们缺乏动力。同样,中国的孩子到美国去,考得比美国学生好,不是我们的孩子比美国孩子聪明,而是美国孩子缺乏动力。

第三个系统叫调控系统。它掌管自我控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现在世界变化快,孩子们经受的诱惑越来越多,自我控制能力就越来越下降。如20世纪70年代根本没有电脑,不会有什么中小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

以上就是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需要具备的三个系统。学校关注学生教育,至少关注其中一个系统。我们可以通过抓学生自我控制系统,进而提高学生那78%的学业成绩,那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明确了这个目标的同时也形成了学校自己的办学思路。

学校发展战略篇5

关键词:全球化;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战略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模式,期望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优点中,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发展战略上的创新。在奥运经济的推动下,全球化将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事业推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体育教育不再只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而是兼具增强身体素质、塑造人格品质、娱乐身心、创新思维等作用。如何为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型、健康型、创新型以及终身型的优质人才而做出贡献,成为制定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战略的关键。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校体育教育目标

《美国之潜能――人》一文中提到:“面向21世纪去开发的人才,意味着培养人们具有鲜明的生活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在变化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度适应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并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克服自身的局限。”这就要求当今优质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还应具有正常的智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这样的人才正是全球化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

二、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战略的内容

在过去,人们习惯性地将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狭隘地归结为强健学生体质,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背景下的时展要求。全球化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战略应该从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培养上入手,从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创造力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中重新审视并规划方向。

1.学校体育教育应持续坚持素质教育

学校体育教育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改变教育方法,以加强素质教育为科学发展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体魄、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体质状况,寻找学生在身心协调发展中的平衡点,使体育教学在实践中能够充分与学生兴趣、能力、发展潜能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学校体育教育应加强健康体育教育

在学校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健康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健康知识,了解身体结构,常见疾病的产生、治疗以及预防措施,促使“健康维护、健康保持、健康提高”充分在校园中实现。同时,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体育教育的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将体育课的功能从课上转移到课外,使学生逐渐掌握良好的体育锻炼方式,将课堂上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成自身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热爱体育、关注健康。

3.学校体育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校体育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创造新思维的开发。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人的认知功能,体育活动与认知过程之间有着适度的正相关。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将体育活动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收效反馈进行有效合理的创新,通过创新的体育活动、新鲜的体育锻炼方式,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发展他们的协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面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刺激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热情,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4.学校体育教育应以终身体育作为最终发展目标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应当为终身体育服务,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以终身体育作为前进方向和最终发展目标,使学生终身受益,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活到老,学到老。”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应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平时课堂中强化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尊重并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力图通过鼓舞、引导、推进的方式,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体育观,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新旧模式的激烈碰撞,培养新世纪的优质人才需要创新,需要改革,需要战略创新下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纪玉娣.全球化北京下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走向[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8).

学校发展战略篇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战略

一、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界定与标准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具有辐射力广泛、参与度较高、举办周期持久、影响力较大、社会声誉较好、赛事运行良好是品牌赛事的主要特征。国内学者张辉认为:“赛事发展的时间长短、比赛规模的大小、商业价值的高低是评估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基本因素。”说明,国内学者们对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标准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应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广泛的群众关注度,赛事的宣传与推广全面、到位,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正规、健全,能够得到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参与,且具有一定的商业化价值。

二、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发展的战略意义

1.推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顶层设计的开拓和领航者。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取决于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体育基础设施、体育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而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特别是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对于高校体育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塑造体育品牌赛事,推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炼体育内在精神,实现体育强国梦想,从而为高校体育科学、规范、有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品牌赛事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锻炼的意识,并起到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缓解压力的功效。

2.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渠道

2014年,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颁布,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显著提升,不少企业和商家将新的经济增长点投向体育,这为开拓高校体育市场迎来了一片商机。通过校企联办的方式打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高校可以得到企业经费的扶持与资助,企业可以通过体育赛事使产品得到的宣传与推广,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大学生体育赛事主要针对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群体,而品牌赛事又具有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宣传效果好等诸多优势,企业对体育赛事的投入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能够以低廉的赞助获得高额的回报。

3.提升高校声誉和知名度

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需要一定的过程积累,而体育赛事一旦形成品牌,就是对外宣传与推广的重要窗口。体育品牌赛事的宣传力度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较高,高校可借助承办大学生体育赛事,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并增加无形资产。例如,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3-2014年“特步”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361°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的部分重要场次比赛均被CCTV5频道、PPTV聚力网直播,并得到中国学生体育网、新浪体育、全体育传媒等主流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

4.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

高校体育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但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发展日趋成熟,所拨经费已无法满足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大型多功能体育场馆的建造、科研设施的配备、卓越体育人才的引进、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等,导致高校体育经费陷入紧张的局面,急需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而通过培育和塑造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可以将体育品牌赛事推向社会,形成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行模式,从而将企业赞助的资金补充到高校体育发展与建设中,实现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为深化高校体育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塑造有利于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开拓高校体育市场,提升高校社会声誉,推动高校体育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中国大学生篮球、足球联赛作为我国大学生体育品牌赛事的代表,引领着我国大学生体育赛事改革的方向,对塑造品牌赛事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建议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培育与渗透,彰显赛事的文化气息、商业价值、特色亮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应不断深化高校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开发、优化体育赛事资源,积极推动大学生体育赛事的社会化进程。应依托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加大对大学生体育赛事的宣传与推广,科学、准确的定位高校体育市场,提升大学生的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学校发展战略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区域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信息化技术装备等一般要求上,而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内涵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的迫切需求。优质学校与一般维持现状学校的分水岭就在于对论文联盟办学内涵的理解与思考,以及由内涵品质所决定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差异。如何促进教育在学校内涵层面的均衡发展?这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尤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审视

作为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学校文化的积淀需要一个挖掘、发现、孕育、成长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做法。“十一五”期间,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主持展开了《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以课题为引导,在行政规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由此拉开了序幕。

虽然学校文化建设很重要,但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基层学校有效的落实与普遍的关注。2006年5月,为了解秦淮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区教育局组织了问卷调查。当时,全区的45位校级领导参加了问卷调查。经调查:30%左右的学校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31%的学校没有校训,虽然各校都有具体的“三风”,但表述并不十分清晰,还需要进一步梳理;37.7%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没有确立自己的主题;30%的被调查者在制度建设上显得较为消极、被动;有93.3%的领导认为应该关注学校文化建设,但是大家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常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从全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整体处于向高层次发展推进阶段,但是如下四个问题仍需尽快加以研究:首先,我区的学校尚未形成大家认同的教育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即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尚未真正形成。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尚未注重体现各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个性不明显。第三,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匮乏,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第四,学校文化在几所学校被重视,尚未在我区内整体推进,形成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力量。由此看来,对于“何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何为”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深入。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积极应对、高位引领。与学校共同担当时代所赋予的教育命题,成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经过充分的论证,课题组认为必需审时度势,点面结合,提出了以“区域推进”为整体思路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以期实现区域内高一层面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

将“区域推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是基于对文化建设、文化品质、行政资源的理解。我们所说的“区域推进”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它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自觉性、联动性与发展性,它既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探寻,更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必然抉择。

以文化建设为发展目标,使区域内学校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聚焦。其实,当我们回到教育本身思考文化软实力,就会发现“文化”和“教育”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秦淮文化对于秦淮教育的价值,在于她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朴、深沉和丰厚的色彩,她所蕴涵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她所拥有的文化力量使秦淮人血脉相连。秦淮教育对于秦淮文化的贡献,在于她通过校园,通过课程,通过教学,传承和延续着秦淮文化的珍贵遗产,使秦淮儿女与厚重的文化传统产生共鸣,并在新时代中弘扬和发展秦淮文化。在行政引领下,以区域推进的思路将学校的发展聚焦于每一所学校文化的建设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之举。

以文化内涵为透视镜,使区域教育发展走向全方位品质提升。正如我们在起初调查中发现的那样,一些学校几乎将所有的工作都作为内涵建设来理解和规划,忽视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抓手、方向和特色。忽视了学校日常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使得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抓手不够明确、特质不能彰显。文化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视域,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文化品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区域内涵发展的深度,透过文化品质我们可以发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景。这就提醒我们,要紧密围绕学校精神的凝聚,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围绕办学特色即文化特色的形成,从物质文化、制度

转贴于论文联盟

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思考内涵发展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区域教育的工作,从而使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纲举目张。特别关注以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为追求,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行为、管理方式、教学质量,系统地丰富和改造教育内涵,促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以行政资源为保障,使区域学校文化建设获得有力支撑。在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有限的物化资源、社区资源、专家资源、考评资源、督导促进等等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本身就体现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投入力度与科学规划的思考。只有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实现按需供给、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力地保障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及学校文化觉醒基础上的必然选择,区域推进的思路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保证区域推进的质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首先,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一平二调”,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练,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其次,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呈现对地方文化的认同、珍视和显现的共性与和谐,是教育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同时,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在这个本质的基硎:上追求自身的学校文化特质,也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可以是差异均衡发展,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形成区域教育整体的特质。

学校发展战略篇8

胡主席关于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党的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推进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和战略转型提供了根本依据和科学指南。军事变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军事文化的变革。军事文化作为军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如同人的灵魂与血脉,直接渗透和影响各项军事活动,对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军队院校是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源头和基地,在发展繁荣先进军事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奠基、辐射和引领作用。我们必须按照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要求,大力推进军校文化建设。

一、聚焦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牢牢把握军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

当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自觉地以主题主线统领各项建设和工作,就必须真正做到用主题主线规范,向主题主线聚焦,围绕主题主线落实。因此,要从“保方向”“出人才”的战略高度,积极主动地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确保军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是着眼铸牢军魂,强化校园文化的政治特色。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胡主席多次强调指出,要始终把确保人才政治合格摆在第一位。培养的人才政治上是否合格,是事关枪杆子未来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大问题。因此,牢固确立首位意识,对军校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就军校校园文化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形成强烈的以党的纲领为纲领、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灵魂为灵魂的政治品质,使官兵永葆与党同心同德永不变质的意志,真正让校园文化环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课堂”,让官兵在浓厚的政治氛围中坚定听党指挥、献身国防、爱国奉献的崇高理想信念。当前,强化校园文化的政治特色,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魂”,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为“源”,努力形成特色鲜明、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生态。

二是紧紧围绕打赢,弘扬校园文化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体现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意志,它是一个民族的活力所在,是国家发展和强大的精神推进器,也是军事人才成长的精神动力场。弘扬军校的尚武精神,最主要的就是突出战斗精神培育。为此,必须努力引导广大官兵爱军习武,时刻想打赢、学打赢、谋打赢、练打赢,贯注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积极的进取精神,组织开展军事色彩浓厚、充满激烈竞争、需要团结协作的文体竞赛活动,锻炼和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把党和人民对军队敢打赢、能打赢、必须打赢的要求内化为学员的意志品质,为将来走上部队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突出以人为本,体现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是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年学员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兴趣广泛、渴望成才,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具备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对此,必须予以热情关心扶持、积极帮助引导,及时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积极举办各种兴趣培训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文体技能。通过开设美学、艺术鉴赏、传统文化等选修课,定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不定期邀请社会文化名人和地方高校著名专家教授举办学术报告会,以此提高广大学员的人文素养,全方位普及、渗透艺术教育,使学员真正拥有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四是坚持与时俱进,拓展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校园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是学校精神风貌的物质反映。在构建和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中,应该以拓展内涵为创新点,可以将校园文化衍生细化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大模块,实现以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以精神文化建设塑造高尚人格,以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以行为文化建设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从而使校园文化成为军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员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需求,推动军校文化建设内容形式创新

军校文化以忠诚为灵魂,以使命为主题,以传统为根基,以创新为品格,以严谨为特质,在培养坚定举旗人、可靠接班人、优秀带兵人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独特作用。加强军校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紧贴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需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继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形式,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途径,努力提高军校文化建设的质量效果。

一是突出强调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内核。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我军官兵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调整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少数官兵对军人职业价值的认同有所减弱、利益观念发生偏移、享受思想有所滋生、战斗意志有所淡化。突出的特点是单一文化价值观念被打破,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观念交织在一起,多元文化潮流中塑造主流精神日益艰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第一位的要求就是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灵魂贯注其中,作为主线充分体现,始终坚守精神高地,走在时代前列。为此,必须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上聚焦用力,把文化熏陶与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合力机制。

二是科学构建军校文化框架体系。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为进一步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对军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当前,必须针对军事人才文化素质的结构要素,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需要,以大教育、大政工、大文化的人文教育观念,把知识、理论、技能有机结合并促使其向素质和能力转化,为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打牢学员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础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物质文化。校园既是官兵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战斗力培育、生成、提高和蓄积的重要依托。为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应着力凸显人文关怀,增强官兵在军校工作生活的安全感、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要遵循教学基础信息化、科研基础现代化、工作基础规范化、生活基础人性化的建设原则,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建设;按照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室内文化与室外文化相结合,绿色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努力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其次,要锻造凝炼催人奋进的精神文化。虽然精神是无形的、内在的,但它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有形的、外在的物质力量。为此,军校教育工作者应注意结合使命任务和专业特点,提炼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形成有自身特质的校训校风、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培育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要求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以战斗精神培育为核心内容,广泛开展科学、理性、温馨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素质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再次,要建立完善共同遵循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被广大官兵普遍接受、共同遵循,并在长期办学治校中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制度、管理制度、人才标准、奖惩机制等。在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过程中,制度文化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良好的风气建设,即通过制度的约束,不断强化广大官兵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为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重要的力量支撑。最后,要注重培育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文化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行为文化凸显的是精神文化对官兵行为的要求,包括官兵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部队的风尚习俗等。行为文化直接反映制度文化的时代内涵,同时又受到精神文化的深层约束和影响。对战斗精神培育而言,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精神气质,忠诚敬业、严谨细致的道德操守,敢为人先、担当重任的积极作为等,都属于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

转贴于

三是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组织实施教学,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闭路电视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增大教育的信息量,增强冲击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力求实现现代科技成果与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针对青年学员的思想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综合运用实例分析、场景模拟、问题辩论、对话交流等新的教学方式或手段,强化学员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

三、着眼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不断强化军校文化育人功能

提高官兵素质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根本要求。培育高素质军事人才,要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和育人功能,努力增强校园文化,扩大先进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逐步实现由一般的开展活动、舒缓身心向怡情养德、励志益智的方向拓展。

一是紧贴形势任务,发挥校园文化在坚定学员理想信念上的激励凝聚功能。要紧密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校园文化的政治性和时代性。在主要节日、纪念日,开展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电影周、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晚会等活动,激发官兵对党和祖国的情感;在重大会议召开和改革政策出台时,通过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坚定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面对封建腐朽思想文化、西方资产阶级“军队非党化、国家化”思潮的侵蚀,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召开中西方文化比较座谈会,让学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激浊扬清,去伪存真。

学校发展战略篇9

一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学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这种推动器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源”和技术、管理、文化等的创新基地。因此,地方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实力为基础。地方高校要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新理念,与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界及公众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而努力。显然,有无区域意识,或区域意识是否到位,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前景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面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调整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云南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聚集着创造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源基础以及学生的就业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的考虑,也积极全方位地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强大牵引力。

为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努力围绕省和所在州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和办学特色,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平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避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而丧失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为把握好这次机遇,文山学院把自己肩负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战略性结构调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而融为一体,彼此依存,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地方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云南新建本科院校更需立足国情和省情,牢牢把握所在州市的州情或市情,紧随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拓展功能,肩负使命,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自我优势,走适应社会的特色办学之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跟在老牌的本科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突出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与文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构筑“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发展思路。文山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文山州产业结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文山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批应用型专业,如中草药制药技术、矿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冶金技术、物流、旅游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将学院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云南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元文化形态的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文化聚宝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地方高校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以此形成了民族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对区域社会起到了较大较好的辐射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山学院成立了“文山民族文化研究所”,通过对壮族剧班社的调查、采访以及壮剧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使文山

壮剧被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地方剧种;参与编写的《云南壮剧史》填补了民族剧种没有理论著述、没有系统性传承史料的空白。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了“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玉溪师范学院设有“民族研究所”,红河学院设有“国际哈尼一阿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代表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经济合作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兴起,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的渴求,使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把高校建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基地,把企业建成高校的实验基地,已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选择。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多元合作模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努力寻求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文山学院与文山开开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开发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该项目由学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公司注入资金,共同开发文山道地的中草药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为学生参与实验、科研和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与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农科所、文山州药检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文山特色生物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效。参与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七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州三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支撑。

2010年7月,长江商学院昆明夏季论坛期间有7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到文山考察,文山学院抓住州委、州政府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的机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创造商机,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多领域合作,携手为文山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区域新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高校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地方和社会获取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突破自身科研经费不足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三)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实力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无法与之相匹对的,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情况,在行业部门参与下,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开设面向文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文山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灵活多样地进行地方基础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领导能力。保山学院为保山及滇西边境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仅保山市140所中学的校长中,就有90人是保山学院毕业生,占64.3%。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大湄公河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云南一东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合作。文山学院2007年增设越南语专业,并与越南河江省教育培训厅合作,对该省公务员进行汉语培训。2008年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就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红河学院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地方大学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科研合作、汉语推广、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云南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与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好“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之桥。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办学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充分发挥“思想库”功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取支持的关键所在

学校发展战略篇10

关键词:创新推广;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126-04

根据国际MOOCs以迅猛的创新推广浪潮倒逼高校教育创新发展和教育变革宏观背景下,从创新推广的角度高校应以何种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应对组织、制度、环境、政策等因素方面以促进组织变革发展和突破当前瓶颈,就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创新推广理论的视角,我国高校信息化的根本问题就在于信息化推广策略缺乏对关键人物识别和推广、组织层面上的诊断执行、有效干预措施、策略,其根源上讲更是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战略和路径及机制体制等深层问题。

一、MOOCs浪潮下基于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推广理论研究综述

基于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创新推广理论研究内容涵盖创新扩散的概念、过程、创新传播方向、速度、机制、模式和模型等。

1.创新扩散模式研究。创新扩散模式研究被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创新的推广模式,即对教育机构带来系统变革的创新研究;第二类是微观创新的推广,此类推广与应用研究通常是针对特定技术或产品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时候,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组合而形成更为复杂的推广模式。

2.创新推广在传播方向的研究。一般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推广方向。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向是指创新根据实施对象所处的体系结构,通过某种强制手段从上至下的进行推广。优势是具有便捷性、影响力、话语权;缺点是缺乏长期效应。自下而上则是由最终实施对象的应用出发,在实施对象体系结构中从下层影响上层。这种方式充分尊重个体需求,选择的权利归于个体,缺点是过程比较松散,如果缺乏引导,就又会陷入某种混乱。

3.扩散模型研究。扩散模式研究比较典型的是Havelock提出的社会交互模型、研发推广型和问题解决模型三种推行模型,同时该研究内容涉及创新感知特征(Moore & Benbasa,1991)、技术采纳模型(Davis,1989)、技术采纳扩展模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Venkateshetal,2003)、推广/执行模型(Kwon & Zmu,1987)、信息系统创新三层核模型(Swanson,1994)等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奠定了创新推广理论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

4.创新推广影响因素研究。Brancheau和Wetherbe指出组织层面的信息技术采纳决策不仅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种社会过程,其最终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结起来,影响一项创新的可采纳性的要素有:创新的可接受性包括创新自身的特征(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创新决策的类型(如个体决策、群体决策、权威决策)、沟通渠道、社会系统性质和创新人的努力等要素。

5.创新推广变量研究。由于教育信息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外部因素众多,而且创新扩散研究内容很庞杂,Jeyaraj等总结出了135个自变量、8个因变量和这些变量间存在的505对关联。该研究结论是:五项预测个体技术采纳与扩散的关键指标:预期有用性、高层管理支持、计算机素养、行为意图、用户支持;三项预测组织技术采纳与扩散的关键指标:高层管理支持、外部压力、信息系统部门专业化程度;在个体技术采纳与组织技术采纳之间,高层管理支持成为关联度最大的要素;“创新的特征”和“组织特征”成为两个最为重要的独立因素,是预测个体和组织技术采纳与扩散的最主要的指标。

二、MOOCs浪潮下创新推广视角理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启示

笔者基于Kwon和Zmud关于影响组织采纳技术创新的五类情景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任务因素、个人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提出了创新推广理论对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的启示。

1.重视组织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支持和保障学与教的变革体系。Tessmer&Harris(1993)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的大支持性因素为组织因素和制度因素。Mer&Harris(1993)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分析模型,具体包括四大主要因素(设施、材料、装备、学习者/教师)。Havelock&Zotolow(1995)在罗杰斯的创新感知属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因素,提出了影响人们采纳创新的六个因素,强调了支持因素的重要性,即采用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如时间、能源、资金、政策等。王春蕾等研究提出了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应用有效性的四个宏观因素:政策、经济、文化、技术与支持因素。

2.重视技术因素和任务因素,提高技术与任务间的匹配度和契合度,促进技术的采纳和推广并提高绩效。罗杰斯(1962)和Feder(1982)等先后提出了创新产品本身的特征和属性是决定创新采纳的重要因素的观点。罗杰斯等研究作为一项创新具备哪些特征易为采纳和推广,指出受采用的创新的特征以及创新决策过程、主要阶段、采纳速率等。Goodhue的任务技术匹配理论(TTF)、Davis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都已成为研究信息技术采纳的经典理论。除此之外,创新采纳还要关注创新与自身在物理条件、外部形象、生活方式、现有价值观、以往经历和现实需求的适配性,由此成为决定个体创新采纳行为的决定因素(Holak and Lehmann,1988;Eastlick,1996;Zhu and Kraemer,2005)。

3.重视研究信息化主体因素,评断个体采纳过程中的阶段性反应并给予恰当干预。了解用户需求和认知水平,创新推广者提供使用服务、重视推广过程中的具体细节成为伯克曼(1987)“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模型(UOID)”的关键所在。在Venkatesh、Moore和Benbasat、Fairchild等提出决定因素与行为意向、实际使用的关系还受到使用者的性别、年龄、经验以及使用的自愿程度、形象、动机因素和成熟因素等变量的调节。罗杰斯和休梅克发现存在获知、说服、决策、证实四个创新推广的环节,有前锋者、前期采用者、前期追随者、晚期追随者和保守者五种受传者类型。在沟通过程中,还可以结合创新类别与采用百分比,更为准确地估计目标群体。Fuller的研究指出,由新手教师发展为接受变革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经验的教师,教师往往会由“自我关切”转变为“教学工作关切”,最后转变到“学习影响关切”。Hall和Hord提出了基于采纳的关切模型(CBAM模型)。Lesley Julia Wood等研究了信息扩散中的意见领袖,并认为应该利用意见领袖加速创新扩散。

4.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媒体观和生态观,重视系统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干预策略、保障体系及综合适配性。高校教学信息化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新技术、新理念的创新推广发展及其与原有生态群落的互相交织、推陈出新,因此各因素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反馈、自组织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根据“技术发展周期模型”(Daniel,2013)和信息化教学资源老化的影响因素,高校教学信息化应树立正确的系统观、媒体观和生态观,应重视系统各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干预策略、保障体系、综合适配性,提高系统的开放、融合及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用的优化以促进规模绩效,以避免实践中重开发与轻应用、忽视资源生命周期研究、评价与管理,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评价、管理、应用与服务绩效的提高。

三、MOOCs浪潮下基于创新推广视角的高校教学信息化变革发展战略

1.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创新推广对教育创新发展、教学信息化发展契机和战略生长点,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推动大学创新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受到各类新技术、新理念和高等教育变革需求的双重影响。新技术和新理念支持教与学方式的创新变革,如云计算技术、智慧校园、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开放教育资源等正在推动信息化深化发展,其广泛应用正在全方位地重塑教学信息化的面貌,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基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成为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实践角度看,高校应不断关注新技术和新理念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所提供的机会与可能,认识其内在根源、价值和发展推动力,运用创新推广特征为维度、高校主体及前瞻性战略发展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和优化,科学选取对教学信息化需求、目标与效益有高耦合度,并能提高绩效的新技术、新理念进行创新推广。

2.重视信息化支持的学与教变革体系一体化顶层设计、战略管理和信息化综合治理。高校应致力于面向信息化推动学与教的战略和服务体系的流程再造和综合治理,以体制机制创新,创建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促进功能整合。尤其是提高信息化职能和地位,明确其在带动教学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有效推进基石和中坚力量的地位,推动教学信息化、生态化、一体化和规模化,整合多方资源和提高信息化领导力,消解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我国教育信息化多头管理等问题、信息化战略地位无法上升到学校决策层面以及带来的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和支持等分散导致的效率和效益的瓶颈问题。在创新推广层面,高校信息化部门应对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组织变革进行系统管理,为信息时代教育组织的变革管理服务。

3.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范式,按照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分级模型,实施基于教学云平台协同创新推广为主线的进阶战略计划。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日本、台湾、香港等世界各国/地区的诸多大学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范式,探索教学信息化革新教学的战略进阶计划。[1]近年来有学者研究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把信息化教学绩效的成熟程度分成五个成熟层次,即初始级、基本级、应用级、变革级和持续优化级,为高校开展基于教学云平台协同创新推广为主线的进阶战略计划提供了参考框架。[2]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通过制订教学信息化战略规划在校本实施《丰富网络学习环境战略》,了两个层次的教学信息化战略计划。第一层次是自上而下的强制层次,也是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和教学管理需求而设的,学校全部课程数字化管理的教学基本信息告知层次。第二层次是学校教学信息化创新教学围绕的核心,重在多元化网路教学平台应用提高课程管理效能强化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促进合作学习、鼓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进一步整合,该层次属于自下而上的鼓励层次。[1]

4.以课程、教师和学生信息化为教学系统改革关键切入点,推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双重变革发展。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应用、构建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质量是大学面临的艰巨任务与攻坚战。然而,历史证明单纯技术导向的教育信息化容易导致技术支持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使学习发生异化。在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变革国际发展新动向中,关注信息时代学习者的能力结构、挖掘教育“大数据”以分析学习者行为、构建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以培育新型学习方式、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如有著名学者论述了国际上九种面向学校内外的学习通用模式,即基于条件的学习模式、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认知学徒制模式、整体任务模式、模型促进的学习模式、适应性教学系统、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绩效改进模式以及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3]

5.促进全校层面基于“课程/学习管理系统”平台及大规模数字化教与学方式创新推广普及应用和变革应用,强化以主体需求与能力提升为根本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促进策略。功能设计良好的“课程/学习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整合优秀数字化教学资源,而且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大规模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和深度教学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据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报告,我国60%的高校拥有网络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应在创新推广策略制定方面,应以系统观来分析创新事物,寻找合适的推广途径,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暨南大学为例,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进行推广策略,网络教学平台取得了大规模应用的效果,系统的用户数由2007年的5000用户数扩充到2013年的50000用户数,网络教学平台目前活跃课程已达到4100多门,覆盖本科生、成教学生和研究生,并根据教学内容差异采取主题探究、技能训练、任务驱动学习、协作知识建构、翻转课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促进课程、学科教学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促进校本形成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层次多样化的信息教学服务模式和信息化教学应用促进策略、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我国高校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集权式的封闭教学管理系统,向以高校不同类型的专业、不同风格的教师、不同性格的学生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为导向,求真务实、机动灵活,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化开放教学系统转变。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新媒体教学与学习中心”、中田纳西州立大学信息技术部和悉尼大学的“大学学习与教学卓越研究中心”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信息技术教学服务模式。[4,5]高校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综合方式整合多方参与、平衡各方信息化利益,建立多群体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决策的治理结构,实现信息化体制结构从科层集权式向扁平分权式的转变,并从组织、管理、战略、服务、政策、课题、资金等机制体制全层面形成合力,促进学校层面构建深入发展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以暨南大学为例,学校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校层面由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主管教学的院长或副院长组成的教育技术指导委员会,对全校教学信息化的需求、规划、实施、绩效等进行全面的促进和发展。在教师团队层面,将信息化发展和教学改革力量融合建设成“学习型组织”,目前第一批核心教学团队吸引了1100多名教师主动参与,如教学方法改革促进会、信息化教学发展促进会、移动教学创新发展促进会、慕课教学研究发展促进会等,以课程观摩、沙龙讲座、心理拓展等多种形式探讨技术支持的情境教学、知识建构、案例教学、认知学徒制等问题,全面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功能与效益。

四、结语

高校立足探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变化和影响,并从促进创新推广理论等与高校教学信息化融合,重视组织、制度、环境、技术和任务因素,探索基于校本的面向新型教学信息化深度推进策略和发展战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一体化系统战略,综合治理和拉网式推进,促进校本形成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海花.香港中文大学E-learning促进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特色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0,(5):30-36.

[2]郑云翔,谢虎.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8):71-77.

[3]焦建利,贾义敏,任改梅.教育信息化宏观政策与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29-36.